一、成组加工中有主从调整时间的最大延迟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宋海成[1](2021)在《PMSM神经网络滑模控制与多电机转速同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傅敬博[2](2021)在《考虑性能约束的SAR卫星编队姿态协同控制》文中提出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编队可以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完成干涉成像任务。故而在地形测绘,监测地质灾害等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当前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编队控制方法往往从一致性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但是这和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模式有所不同,难以直接应用。因此,本文针对其工作模型、工作环境、成像机理进行了一定分析,在考虑控制性能约束的情况下设计多种姿态协同控制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考虑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编队的工作场景和工作机理,建立了相关的物理模型,确定了卫星编队在执行任务期间的主次要目标,并由此确定了后续研究姿态协同控制器时需要采用的设计思路。在存在星间通讯延迟和通讯信号量化的情况下,分析并阐述了采用对数量化器原因。利用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采用基于行为的设计思路,设计了一种具有较强鲁棒性的控制器。该终端滑模控制律具有良好的稳态性能,可以抑制未知干扰力矩对各成员卫星的影响。因为控制器的瞬态性能对某些控制参数极为敏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参数调整、甚至可能无法满足任务的性能约束。所以,为了降低控制参数的调节难度,获得更理想的瞬态性能,又采用分数阶滑模面、积分型滑模面和超螺旋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控制参数更易调节,更易获得良好瞬态性能的分数阶滑模控制器。针对干涉成像过程中卫星编队所需要满足的具体任务性能指标,采用预设性能理论和一种简单的指数型性能函数,通过反步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姿态协同控制器。该控制律可以针对相对姿态的每一个参数精确地设计性能函数,保证机动过程中各星的相对姿态误差都可以满足任务指标。为了同时约束编队中各成员卫星欧拉角和相对姿态角速度的控制性能,论文利用类滑模方法设了的第二种结构上较为简单的姿态协同控制器。该控制律可以保证各星相对姿态误差和相对姿态角速度误差的控制性能满足任务指标。将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得到了第三种可以动态调整控制增益的控制律。该控制器可以根据系统的状态实时调节参数,在满足任务性能约束的同时降低能量能耗。考虑到某些特殊工作环境下,以推进器为执行器的卫星需要节约工质以延长使用寿命,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性能函数和两种姿态协同控制器。采用改进型性能函数可以在不影响系统稳态、瞬态性能的前提下,优化卫星的机动过程,减轻执行器压力并减少推进剂消耗。针对使用多个推进器作为执行器的特殊工况,通过人为引入滞后环节重构了控制信号的更新规律,利用滑模控制方法和神经网络设计了一个存在迟滞的预设性能姿态协同控制器。为了克服迟滞环节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姿态协同控制器,此控制器的作用机理和滞后环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在不显着影响系统能耗的情况下有效地削弱抖振问题。
吕修竹[3](2021)在《平面传输阵天线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和接收装置,直接影响着通信系统性能的好坏。相比于抛物面天线,平面阵列天线采用喇叭天线进行馈电,避免了复杂的馈电网络。平面传输阵天线作为阵列天线的一种,具有孔径效率高,旁瓣低的优点,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平面传输阵天线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近年来传输阵天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阵列天线的基本原理出发,重点研究天线的口径效率、带宽、增益等性能指标。本文的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对宽带传输阵天线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三层传输阵单元,通过引入不同的中间层结构,增加单元的谐振点,从而提高带宽。为了验证单元的有效性,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由15×15个单元组成的传输阵列天线,测量结果表明,该传输阵天线的1-d B带宽为14.8%。2.对宽带高效传输阵天线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带有金属孔的传输阵单元,该单元仅用两层金属贴片和一层介质基板就能得到360°的传输相位,可以很好地节约制作成本。为了验证其宽带高效性能,制作并加工了一个包含225个单元的传输阵天线。测量结果显示,该天线的1-dB带宽为14.9%,口径效率为46.6%,传输阵天线具有宽带高效特性。3.对双频传输阵天线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能同时工作在X/Ku频段的传输阵单元,单元包括四层金属贴片,每一层贴片都由方环—十字环形结构组成。通过优化参数,该传输阵单元可以实现大于360°的传输相位,并且能够在两个频段独立工作。为了验证单元的双频特性,制作并加工了具有201个单元的双频传输阵天线。测量结果表明,双频传输阵天线在11.5GHz处的增益为22.4dBi,对应的口径效率为52.7%;在13GHz处的增益为24.2dBi,对应的口径效率为62.4%。天线在X频段的1-d B带宽为9.7%(10.8-11.9 GHz),在Ku频段的1-d B带宽为9%(12.6-13.8 GHz)。
周南[4](2021)在《MEC网络中考虑边缘节点可信性的计算卸载与日志分析平台搭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到第五代,虚拟/增强现实、自动驾驶汽车、触觉互联网、物联网等新的场景和应用不断涌现,导致人类社会对通信、计算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对时延的要求也更为苛刻。为了满足上述场景和应用的各类需求,学术界提出了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技术,并持续推动技术应用。然而MEC的安全性阻碍了 MEC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边缘节点具有脆弱性和复杂性,导致传统安全机制难以在MEC网络中部署;用户大量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使得边缘节点更容易引起外部恶意攻击者的注意。因此,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MEC网络中边缘节点的安全是保障用户数据安全的重要前提,用户使用不同应用时对安全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在进行计算任务负载卸载时需要选择相对安全的边缘计算节点以保证数据安全、保护隐私。此外,在MEC网络中,设备和应用的日志会持续记录网络的运行状况,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分析纷繁复杂的各类日志数据以及时发现意外故障和安全威胁、评估网络安全态势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在云边协同的MEC网络场景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节点可信性的卸载算法。首先综合考虑用户应用的安全性需求和边缘计算节点的可信度,对用户和边缘计算节点的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多分类算法训练卸载决策模型,然后使用相应的分类决策函数尽可能选择相对当前用户可信的边缘计算节点进行卸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可信节点卸载算法一定程度上兼顾了 MEC网络中任务卸载时的节点可信度与卸载开销。第二,在英伟达边缘计算平台上,搭建了一个基于日志分析的MEC网络安全保障平台。首先根据平台的工作内容分析了其总体需求;其次详细论述了平台总体设计,包括平台的业务流程和模块划分;再次根据每个模块的目标功能及彼此联系对各模块的架构及所采用的技术和框架进行了设计和介绍;最后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对各个模块进行了实现。本文搭建的平台能够对MEC网络中的各类日志进行有效地采集、处理、分析、存储、检索和展示,有效提高网络运维效率,发现网络安全威胁,降低网络维护成本,为评估边缘计算节点安全状态提供有力支撑。
张元昕[5](2021)在《核电动力机械手遥操作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核电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性资源。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核电大国,随之而来的核设施退役问题也迫在眉睫。核设施退役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退役工作的深入开展,相当一部分退役工作难点集中在辐射量高,空间受限度大的工作场所,如“0”平面以下的退役设备室,常常涉及到工艺设备、管道的拆除。由于核设施退役设备室中放射性较高,空间狭窄,而目前高辐射作业环境中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自动化和智能程度较低,为了保护拆除人员安全,避免遭受大量辐射,具备遥操作控制功能的拆卸作业机器人系统成为重要和必需的核退役装备,其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也成为一个国家核工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核电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抗辐照技术、可靠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对于这些关键技术,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在试验应用过程中还是暴露了不少问题。因此,对核电动力机械手遥操作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对一种五转一平移的六自由度核电动力机械臂的遥操作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与研究。通过远程上位机操控系统对机械臂进行遥操作控制以及现场数据,实时图像采集显示,并与下位机控制系统进行交互。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核电动力机械手操作的功能需求,制定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运动控制方案、绘制电气原理图、各单元器件选型、遥操作控制程序以及交互界面程序的设计。(2)针对核电动力机械手的设计结构,对其构建改进后的D-H模型(MDH模型),并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和数学推导,求得正、逆解。采用蒙特卡洛法对机械手的工作空间进行求解运算。利用MATLAB的机器人仿真工具箱对机械手仿真,在此基础上对正逆运动学求解和工作空间进行分析,并验证其正确性。(3)基于固高科技NC610控制器,以QT为开发平台,实现对机械手伺服模块的运动控制并设计下位机控制系统交互界面;使用PXN系列遥操作手杆,结合Direct Input游戏手柄开发函数库,开发实现上位机控制系统端的遥操作功能;利用研华工控机作为上位机系统PC,进行实时视频图像的采集,并利用Socket通信技术,实现下位机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和上位机系统的双向通信,从而保证遥操作控制命令、状态信息等数据的传输,采用TCP协议也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最后,搭建核电动力机械手控制系统实验测试平台,分别对其进行功能测试,Socket通信效率测试和系统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搭建的核电动力遥操作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实现精确定位,满足了其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指标要求。
宋振飞[6](2021)在《多电机无轴传动系统同步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电机无轴传动系统广泛应用在印刷、冶金等制造业领域。拥有良好的同步性能是保证多电机系统生产精度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采用先进的同步控制技术提高多电机系统的同步控制性能一直是该领域应用与研究的关注热点。虽然目前关于同步控制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于拥有高精度同步控制要求的多电机控制系统,不断探索研究先进的同步控制策略、同步控制技术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多电机无轴传动系统的同步控制的技术。针对系统运行中电机间的速度同步误差问题,应用先进的自抗扰控制技术以及基于模糊控制的同步误差动态补偿策略,以提高多电机系统的同步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在同步控制结构方面的应用研究、采用的同步控制算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对多电机同步控制的无轴传动技术、同步控制概念和同步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多电机无轴传动系统在电机起动过程、扰动状况、稳态运行时的同步问题,分别分析了同步误差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为进一步提出同步控制策略奠定了基础。对多电机系统的非耦合同步控制结构和耦合同步控制结构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对比研究,确定了采用相邻交叉耦合的同步控制结构方案。使多电机系统中每个电机都能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是确保多电机系统获得良好同步性能的基础。为了提高单电机的控制性能,针对异步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矢量控制系统,应用自抗扰控制技术,提出了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的异步电机SVPWM矢量控制思想,并建立了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给出了转速环LADRC控制器的设计。另外,为削弱电机转动惯量对系统起动过程同步性能的不良影响,对LADRC的跟踪微分器(TD,Tracking Differentiator)模块进行设计。完成了基于LADRC的异步电机SVPWM矢量控制系统仿真建模及仿真研究,该策略使电机具有了更好的跟随性和抗扰性。建立了三电机相邻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系统,研究了相邻交叉耦合结构同步误差补偿器的补偿强度对系统同步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模糊控制的动态补偿策略,给出了同步误差模糊补偿器的设计。完成了基于同步误差模糊动态补偿策略的三电机相邻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系统的仿真建模及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相较于定常补偿可以更有效的减少同步误差,提高系统的同步性能。另外,通过添加LADRC速度控制器的TD模块使系统电机起动过程的同步误差明显减小。搭建了三电机的无轴传动PLC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设计了LADRC转速控制器和同步误差模糊补偿器的应用程序,设计了组态监控系统的监控界面,观测了系统的运行状态。
罗薛嵘[7](2021)在《多品种小批量模式下的成组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制造业的大批量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现在更多的产品是由客户定制化生产,这使得生产特征逐渐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也导致了加工过程中频繁的作业转换,降低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因此,针对车间越来越多的作业转换问题,开展对多品种小批量模式下成组调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受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电子产品复杂精密件数字化车间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立项编号2020ZDZX0025)资助,以多品种小批量模式下的生产车间为研究对象,优化其生产时的调度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针对以往工件成组只考虑工件的一种工艺路径的问题,对多工艺路径下的工件成组方法进行模型建立,选取工艺相似性为分类原则,以工件平均相似度为目标,采用改进编码方式的遗传算法求解,并进行算法有效性分析,运用多种电子产品的工艺路径实例验证。其次,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建立单机成组调度模型,设计排序依赖作业转换时间-最短加工时间优先-改进蚁群算法求解,其中主要是以作业转换时间最少的工件优先以及最短加工时间优先的规则生成初始解,采用改进蚁群算法进行寻优。并采用田口设计方法对改进蚁群算法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有效性,同时针对某电子产品生产中某工序的加工工件进行单机成组调度实例验证。最后,由于每台设备的加工速度不同,使其加工时间和调整时间也不同,根据排序依赖作业转换时间,先分配各工件组对应的设备,再对各工件组排序进行优化。对此,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建立并行多机成组调度模型,设计排序依赖作业转换时间-最短加工时间优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求解,以作业转换时间最少的工件优先以及最短加工时间优先的规则生成初始解,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寻优。并采用田口设计方法对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参数进行优化,根据最优的参数组合进行算法有效性验证和实例分析,证明该并行多机成组调度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本文为多品种小批量模式下制造企业的车间调度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思路,为有效改善频繁的作业转换和提高调度算法性能提供了方法支持。
刘浩林[8](2020)在《面向智能生产线的TSN安全协议栈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智能生产线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实现智能生产线中控制终端、制造设备的互连互通,已成为我国下一代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当前应用于智能生产线的交换式工业以太网由于共享传输介质,当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汇聚在交换设备上进行重新转发时,会在发送端口存在排队等待现象,对数据通信的实时性造成较大影响。其次,工业以太网所处的生产环境较为复杂,因设备故障和通信错误带来的安全问题频繁发生,现有的工业以太网难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处理。因此,需要对工业以太网进行改进,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具有较低的通信延迟和较高的通信安全性。针对现有的工业以太网存在的实时性和安全性问题。本文在交换式工业以太网的基础上,引入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设计了一种TSN安全协议栈。该协议栈包括TAS-WRR(Time Awareness Shaper-Weighted Round Robin,基于时间感知整形器的加权轮询)调度算法和SIEPC(Switched Industrial Ethernet Precheck,面向交换式工业以太网的预校验)安全机制。本文所做的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为了对工业以太网中的周期性实时数据、非周期性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在交换设备进行有效的调度转发,本文给出了一种通信时间的划分方法。将数据通信时间进行周期性划分,每个通信周期划分为两个时间片。在第一个时间片内对周期性数据进行转发;在第一个时间片周期性实时数据的发送间隙和第二个时间片内对非周期性实时数据进行发送,且可以对非实时性数据的发送进行抢占;在第二个时间片内对非实时性数据进行转发。以此来保证周期性数据通信的周期性和实时数据通信的实时性。2)为了满足工业以太网中不同类型数据的通信需求,本文基于时间敏感网络,对时间感知整形器的门调度算法进行改进,并结合加权轮询调度算法,提出了一种TAS-WRR调度算法,设计并实现了TAS-WRR调度机制。首先,该算法根据IEEE 802.1Q协议标准对数据划分不同的优先级。然后,对数据通信时间划分周期,并为高优先级的实时数据预留带宽,以保证其通信的实时性和周期性。最后,采用加权轮询调度的方式,在保证高优先级数据通信质量的同时,有效的减少低优先级数据的饥饿现象。通过与传统工业以太网的通信测试对比,可以看出TAS-WRR调度机制能很好的提高工业以太网通信的实时性。3)为了解决交换式工业以太网中因通信错误而带来的安全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SIEPC安全机制。首先,该机制在数据通信终端和交换设备的协议栈中插入安全层,用于添加安全校验字段和对数据进行校验。其次,在交换设备对数据进行安全性预校验,丢弃错误数据使其不再继续向前通信,以减少带宽浪费。最后,在数据接收端进行安全性校验,保证用户层接收到的数据是正确的。通过测试,可以看出该机制可以有效的检测并处理具有安全问题的数据,能较好的提高交换式工业以太网的安全性。
赵宇[9](2020)在《多目标柔性车间生产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中高速发展阶段,制造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在工业4.0的概念提出以后,我国传统制造业原有的生产模式必须尽快向先进化智能制造生产模式进行转变。在这转变的其中,最严峻的考验就是大部分传统制造企业没有智能化、先进化的相关技术储备,企业的转型明显受阻。线缆生产车间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中的典型,目前相关企业都还处于传统的以人工经验为主的管理模式,主观随意性大,不能以准确的数据为支撑,开展车间的工作,遇到突发状况就需要层层上报重新发单,同时对于生产车间所面临的生产调度问题也不能很好的解决,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本文所研究并设计的车间生产调度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本文以实际电线电缆生产车间为研究对象,根据企业以及车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得以应对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分析线缆车间生产调度的特点、车间调度问题的类型、线缆产品的分类与生产工艺以及机台的约束条件等,采用数学约束法对线缆生产车间调度问题建立适合的数学模型。(2)针对实际应用场景的数据问题,本文引入矩阵编码概念,大大减小了计算复杂度。由于遗传算法中染色体的特点,提出对矩阵进行行变换和列变换的交叉操作方法以及该概率决定是否变异的随机位置变异法。随后将初始种群和交叉操作生成的新种群合并,利用数据增广手段扩大种群规模,更好地利用种群的多样性。(3)针对实际生产车间所面临的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多目标优化的常见策略,分别对各个优化目标进行数学公式化。在单目标调度优化算法的基础上结合NSGAII算法的优越性,提出了基础Pareto排序的多目标调度优化算法。引入了存储库的概念,将每一代得到的Pareto最优解单独存放在存储库中,并对这些最优解单独Pareto排序,在最优中寻找最优解。根据NSGAII算法的缺点,重新设置拥挤距离的计算方法,提高种群多样性。(4)根据实际生产车间可能会遇到的多种突发状况,本文提出了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networks,GRU)的生产拖期预测,通过对于生产车间平均生产速度的预测以及变化趋势,为人工的有效干预提供了可能。(5)通过对于企业的需求分析,以实用性为标准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生产调度系统。
蒋峰[10](2020)在《平面导轨气浮平台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气浮平台是应用于超精密加工或超精密测量中的一种运动机构,其无摩擦、高精度的运动特点使得气浮支撑运动平台在精密制造行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研究的气浮平台采用H型的平面导轨驱动结构,克服了传统精密运动平台由于两线性轴相互堆叠合并运动造成的误差叠加效应和刚度串联问题,其结构特点使气浮平台在控制上具有更高的运动精度。本文主要针对这种大行程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驱动技术搭建一个高精度、高性能的运动控制系统,实现平面导轨气浮平台高速、高加速、高精度的定位控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分析了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相对于传统精密运动平台在结构运动上的优势,其两轴均以平面为导向的运动结构,减少了运动过程中误差来源的数量,使运动平台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其次对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直线运动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X轴单边驱动和Y轴同步驱动的运动数学模型。(2)设计了单轴运动控制的速度、加速度复合前馈PID控制器和双轴并行控制下的交叉耦合同步控制器,并用simulink进行实验仿真分析,其结果表明速度、加速度前馈PID控制器能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减小系统的跟踪误差;在并行同步控制下加入交叉耦合控制能够提高双轴的同步控制性能,减少同步误差。(3)根据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运动控制需求,设计了运动平台的软硬件系统,并成功搭建了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运动控制系统。同时还对平面导轨气浮平台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设计了运动平台的气浮隔振控制系统。(4)应用设计的控制器对平面导轨气浮平台进行了控制实验研究,其控制效果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可行性。在调试好运动控制系统后,分别采用超精密平晶和激光干涉仪对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直线度和定位精度进行了检测,其X轴在竖直方向的直线度≤0.3μm/300mm,定位精度为0.824μm;Y轴在竖直方向的直线度≤0.34μm/300mm,定位精度为0.964μm。最后在平面导轨气浮平台上进行了工件测量实验,使用表面PV值为0.28μm的工件进行轮廓测量,得到测量PV值为0.31μm,表明平面导轨气浮平台可应用于高精度测量和加工的应用之中。
二、成组加工中有主从调整时间的最大延迟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组加工中有主从调整时间的最大延迟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考虑性能约束的SAR卫星编队姿态协同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世界各国的SAR卫星实验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动力学建模与预备知识 |
2.1 引言 |
2.2 参考坐标系 |
2.3 卫星编队的姿态模型 |
2.3.1 姿态的几种描述 |
2.3.2 卫星编队的动力学、运动学方程 |
2.4 SAR卫星编队任务分析 |
2.5 相关引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理想通讯下的姿态协同控制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3 星间信号量化和通讯延迟 |
3.4 姿态协同控制器设计 |
3.4.1 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 |
3.4.2 分数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
3.5 数值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任务指标的姿态协同控制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3 预设性能控制 |
4.4 姿态协同控制器设计 |
4.4.1 反步控制器设计 |
4.4.2 滑模控制器设计 |
4.4.3 结合神经网络的滑模控制器设计 |
4.5 数值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推进器作用下姿态协同预设性能控制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3 性能函数的改进设计 |
5.4 姿态协同控制器设计 |
5.4.1 存在迟滞的姿态协同控制器设计 |
5.4.2 基于事件触发的姿态协同控制器 |
5.5 数值仿真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平面传输阵天线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1.3.1 研究工作 |
1.3.2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传输阵天线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传输阵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1 传输阵天线的结构 |
2.2.2 传输阵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3 单元补偿相位计算方法 |
2.3 传输阵天线的研究方法 |
2.4 常见的传输阵天线单元 |
2.4.1 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多层结构单元 |
2.4.2 接收-再辐射结构单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带传输阵天线研究与设计 |
3.1 引言 |
3.2 三层传输阵天线的设计 |
3.2.1 三层传输阵单元的设计 |
3.2.2 三层传输阵天线的设计 |
3.2.3 三层传输阵天线的仿真以及测量结果 |
3.3 宽带高效传输阵天线的设计 |
3.3.1 宽带高效传输阵单元的设计 |
3.3.2 宽带高效传输阵天线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频传输阵天线研究与设计 |
4.1 引言 |
4.2 双频传输阵天线实现方法 |
4.2.1 基于双层结构的双频传输阵天线 |
4.2.2 基于单层结构的双频传输阵天线 |
4.3 基于单层结构的双频传输阵天线设计 |
4.3.1 方环—十字环形结构单元的设计 |
4.3.2 方环—十字环形结构单元的传输特性 |
4.3.3 双频传输阵天线的设计 |
4.3.4 双频传输阵天线的仿真与测量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MEC网络中考虑边缘节点可信性的计算卸载与日志分析平台搭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移动边缘计算网络关键技术概述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移动边缘计算关键技术 |
2.1 移动边缘计算概述 |
2.1.1 网络架构及特点 |
2.1.2 面临问题及现状 |
2.2 移动边缘计算中的资源分配技术 |
2.2.1 资源分配技术概述 |
2.2.2 基于单一优化目标的资源分配技术 |
2.2.3 基于混合优化目标的资源分配技术 |
2.3 移动边缘计算中的计算卸载技术 |
2.3.1 计算卸载技术概述 |
2.3.2 完全卸载技术 |
2.3.3 部分卸载技术 |
2.4 移动边缘计算中的安全技术 |
2.4.1 安全技术概述 |
2.4.2 访问控制技术 |
2.4.3 密钥管理技术 |
2.4.4 隐私保护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中可信节点卸载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场景设计 |
3.2.2 问题描述及建模 |
3.2.3 基于节点可信性的系统开销分析 |
3.3 算法设计与实现 |
3.4 仿真及性能分析 |
3.4.1 仿真场景描述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中日志安全平台设计与实现 |
4.1 总体需求分析 |
4.2 平台总体设计 |
4.2.1 平台业务流程 |
4.2.2 平台模块划分 |
4.3 平台模块设计 |
4.3.1 日志采集模块 |
4.3.2 日志预处理模块 |
4.3.3 日志消息队列模块 |
4.3.4 日志存储和检索模块 |
4.3.5 数据分析模块 |
4.3.6 数据可视化模块 |
4.4 平台模块实现 |
4.4.1 日志采集模块 |
4.4.2 日志预处理模块 |
4.4.3 日志消息队列模块 |
4.4.4 日志存储和检索模块 |
4.4.5 数据分析模块 |
4.4.6 数据可视化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5)核电动力机械手遥操作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来源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电动力机械手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核电动力机械手遥操作系统研究现状 |
1.3.1 机器人防核辐射技术 |
1.3.2 遥操作系统概述 |
1.3.3 遥操作系统关键技术 |
1.3.4 遥操作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3.5 遥操作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 |
第二章 核电动力机械手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
2.1 核电动力机械手结构 |
2.2 机械手建模数学基础 |
2.2.1 位姿描述 |
2.2.2 坐标变换 |
2.3 机械臂运动学建模 |
2.3.1 机械臂运动学正解 |
2.3.2 机械臂运动学逆解 |
2.4 机械臂正逆运动学仿真验证 |
2.5 机械臂工作空间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电动力机械手控制系统 |
3.1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3.2 控制系统硬件系统设计 |
3.2.1 NC610 控制器和GRP-3000 示教器 |
3.2.2 伺服系统 |
3.2.3 C981 和C911 防辐射摄像头 |
3.2.4 主回路电气原理图 |
3.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3.1 软件设计要求 |
3.3.2 软件功能 |
3.3.3 软件结构 |
3.4 下位机运动控制系统 |
3.4.1 硬件系统结构 |
3.4.2 软件开发环境 |
3.4.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位机遥操作系统 |
4.1 上位机遥操作系统硬件设计 |
4.1.1 硬件系统框架 |
4.1.2 研华工控机 |
4.1.3 PXN-2113 遥操作手杆 |
4.1.4 交换机 |
4.2 上位机遥操作系统软件设计 |
4.2.1 软件结构 |
4.2.2 系统功能模块开发 |
4.2.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3 通信系统设计 |
4.3.1 TCP/IP通信协议 |
4.3.2 通信系统方案 |
4.3.3 程序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集成与试验 |
5.1 遥操作控制系统测试平台搭建 |
5.2 下位机运动控制系统试验 |
5.2.1 单轴点动 |
5.2.2 多轴联动 |
5.2.3 示教功能 |
5.2.4 数据监控 |
5.3 上位机遥操作系统试验 |
5.3.1 通信测试 |
5.3.2 遥操作功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6)多电机无轴传动系统同步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电机传动系统同步控制结构应用研究 |
1.2.2 多电机传动系统同步控制算法研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电机无轴传动系统及同步控制 |
2.1 多电机无轴传动同步控制概述 |
2.1.1 多电机无轴传动 |
2.1.2 多电机同步控制概念 |
2.1.3 多电机系统同步性能评价指标 |
2.2 多电机无轴传动同步问题分析 |
2.2.1 起动过程多电机系统同步问题 |
2.2.2 扰动状况下多电机系统同步问题 |
2.2.3 稳态运行时多电机系统同步问题 |
2.3 多电机无轴传动同步控制结构研究 |
2.3.1 常用控制结构及分类 |
2.3.2 非耦合控制结构及仿真分析 |
2.3.3 耦合控制结构及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电机同步系统中单电机的自抗扰控制策略 |
3.1 异步电机SVPWM矢量控制系统 |
3.1.1 SVPWM矢量控制系统原理 |
3.1.2 异步电机SVPWM矢量控制系统的实现 |
3.2 基于LADRC的 SVPWM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
3.2.1 ADRC控制算法 |
3.2.2 转速环LADRC控制器的设计 |
3.2.3 转速环LADRC参数的整定 |
3.2.4 仿真研究及分析 |
3.3 针对起动过程的给定信号缓冲设计 |
3.3.1 起动过程给定信号缓冲 |
3.3.2 ADRC过渡过程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同步误差补偿控制策略 |
4.1 基于三电机的相邻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结构 |
4.1.1 三电机相邻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结构 |
4.1.2 相邻交叉耦合控制结构可行性分析 |
4.2 相邻交叉耦合三电机速度的同步误差补偿 |
4.2.1 同步误差补偿器结构 |
4.2.2 补偿强度的研究 |
4.3 同步误差动态补偿策略 |
4.3.1 模糊控制策略 |
4.3.2 同步误差模糊补偿器的设计 |
4.4 仿真研究及分析 |
4.4.1 同步误差动态补偿仿真 |
4.4.2 添加LADRC过渡过程的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电机相邻交叉耦合无轴传动同步控制系统应用设计 |
5.1 多电机无轴传动控制系统设计 |
5.1.1 实验平台设计 |
5.1.2 通信设计 |
5.2 控制器应用程序设计 |
5.2.1 LADRC转速控制器程序设计 |
5.2.2 同步误差模糊补偿器程序设计 |
5.3 组态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多品种小批量模式下的成组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组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成组调度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多工艺路径下的工件成组方法研究 |
2.1 划分成组原则确定 |
2.2 多种工艺路径介绍 |
2.3 工件相似性度量 |
2.3.1 工件相似矩阵构建 |
2.3.2 工件相似矩阵求解 |
2.3.3 工件相似度指标确定 |
2.4 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多工艺路径下工件成组 |
2.4.1 目标函数设置 |
2.4.2 编码设计 |
2.4.3 种群初始化 |
2.4.4 适应度函数设计 |
2.4.5 选择操作 |
2.4.6 交叉操作 |
2.4.7 变异操作 |
2.4.8 改进遗传算法流程 |
2.5 实验验证 |
2.5.1 数据获取 |
2.5.2 算法有效性验证 |
2.5.3 结果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机成组调度模型构建和算法设计 |
3.1 传统车间调度问题描述 |
3.1.1 传统车间调度问题的分类与特点 |
3.1.2 传统车间调度问题的研究方法 |
3.2 单机成组调度问题描述 |
3.3 单机成组调度模型构建 |
3.4 单机成组调度算法设计 |
3.4.1 蚁群算法的改进 |
3.4.2 SDST-SPT-IACO求解单机成组调度 |
3.5 实验验证 |
3.5.1 算法有效性验证 |
3.5.2 实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并行多机成组调度模型构建和算法设计 |
4.1 并行多机成组调度问题描述 |
4.2 并行多机成组调度问题模型构建 |
4.3 并行多机成组调度算法设计 |
4.3.1 编码设计 |
4.3.2 适应度函数设计 |
4.3.3 选择操作 |
4.3.4 交叉操作 |
4.3.5 变异操作 |
4.3.6 模拟退火算法部分设计 |
4.3.7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流程 |
4.4 实验验证 |
4.4.1 算法有效性验证 |
4.4.2 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面向智能生产线的TSN安全协议栈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工业以太网的研究现状 |
1.2.2 时间敏感网络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工业以太网和时间敏感网络的相关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工业以太网 |
2.2.1 虚拟局域网 |
2.2.2 EtherCAT工业以太网 |
2.3 时间敏感网络 |
2.3.1 时钟同步技术 |
2.3.2 时间敏感网络调度算法 |
2.3.3 带宽预留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TSN的TAS-WRR调度算法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TAS-WRR调度算法的设计 |
3.2.1 门控制调度算法周期划分的研究 |
3.2.2 基于加权轮询的门控制调度算法的设计 |
3.3 TAS-WRR调度机制设计与实现 |
3.3.1 数据帧分类器的设计与实现 |
3.3.2 优先级缓冲队列的设计与实现 |
3.3.3 数据帧调度模块设计与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IEPC安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SIEPC安全策略的设计与实现 |
4.2.1 安全层的设计与实现 |
4.2.2 交换设备安全性预校验的实现 |
4.2.3 终端设备安全性校验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测试环境的搭建 |
5.3 通信实时性测试及分析 |
5.4 通信安全性测试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多目标柔性车间生产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ES的发展现状 |
1.2.2 生产调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现状分析与总结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多目标柔性流水车间生产调度问题 |
2.1 柔性流水车间调度 |
2.1.1 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 |
2.1.2 车间调度分类 |
2.1.3 柔性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概述 |
2.2 线缆车间生产调度问题分析 |
2.2.1 线缆工艺介绍 |
2.2.2 线缆车间生产调度特点 |
2.2.3 影响性能评价的因素分析 |
2.3 多目标优化理论 |
2.3.1 多目标优化问题 |
2.3.2 性能评价方法 |
2.3.3 多目标优化方法之NSGA_Ⅱ算法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柔性流水车间生产调度分析与建模 |
3.1 柔性流水车间生产调度问题建模 |
3.1.1 约束条件 |
3.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3 优化目标 |
3.2 常见调度方法分析与选择 |
3.2.1 常见调度算法介绍与分析 |
3.2.2 本文调度方法选择 |
3.3 遗传算法在生产调度中的应用 |
3.3.1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3.3.2 遗传算法各操作方法特点分析 |
3.3.3 遗传算法的算法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流水车间生产调度算法优化与应用 |
4.1 单目标调度算法设计与应用 |
4.1.1 算法设计 |
4.1.2 算法流程 |
4.1.3 算法应用与分析 |
4.2 多目标调度算法设计与应用 |
4.2.1 算法设计 |
4.2.2 算法流程 |
4.2.3 算法应用与分析 |
4.3 生产拖期预测 |
4.3.1 生产拖期预测方法分析 |
4.3.2 GRU神经网络简介 |
4.3.3 基于GRU神经网络的生产拖期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线缆企业生产调度系统设计 |
5.1 需求分析 |
5.1.1 系统核心功能需求分析 |
5.1.2 需求总结 |
5.2 系统架构设计 |
5.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5.2.2 系统功能模块架构设计 |
5.2.3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5.3 系统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3.1 算法接口设计 |
5.3.2 数据模型设计 |
5.3.3 生产管理模块展示 |
5.3.4 其他模块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平面导轨气浮平台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维平面导轨运动平台的发展与应用 |
1.2.2 直线电机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 |
1.2.3 双直线电机同步控制策略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运动建模 |
2.1 气浮平台的结构组成和导轨受力分析 |
2.1.1 平面导轨气浮平台的结构组成 |
2.1.2 真空预压气浮导轨受力分析 |
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 |
2.3 X轴直线运动数学模型 |
2.4 双边同步驱动运动建模 |
2.4.1 H型运动平台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2.4.2 双边同步驱动的运动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面导轨气浮平台控制器的设计 |
3.1 单轴控制器的设计 |
3.1.1 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
3.1.2 PID复合前馈补偿控制器的设计 |
3.2 双轴同步控制器的设计 |
3.2.1 同步控制的基本方法 |
3.2.2 交叉耦合同步控制器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面导轨气浮平台运动控制系统搭建 |
4.1 运动控制系统组成 |
4.2 硬件系统设计 |
4.2.1 直线电机 |
4.2.2 运动控制器与伺服驱动器 |
4.2.3 位置反馈系统 |
4.3 平台运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4.4 控制系统电气设计 |
4.5 气浮隔振控制系统 |
4.6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面导轨气浮平台控制与精度测试实验研究 |
5.1 运动控制系统调试 |
5.1.1 伺服控制算法的实现原理 |
5.1.2 X轴运动控制调试 |
5.1.3 Y轴运动控制调试 |
5.2 平面导轨气浮平台运动精度检测 |
5.2.1 直线度测量实验 |
5.2.2 定位精度测量 |
5.3 工件测量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成组加工中有主从调整时间的最大延迟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PMSM神经网络滑模控制与多电机转速同步研究[D]. 宋海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2]考虑性能约束的SAR卫星编队姿态协同控制[D]. 傅敬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平面传输阵天线研究与设计[D]. 吕修竹. 内蒙古大学, 2021
- [4]MEC网络中考虑边缘节点可信性的计算卸载与日志分析平台搭建[D]. 周南.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核电动力机械手遥操作控制系统研究[D]. 张元昕. 江南大学, 2021(01)
- [6]多电机无轴传动系统同步控制技术研究[D]. 宋振飞. 济南大学, 2021
- [7]多品种小批量模式下的成组调度研究[D]. 罗薛嵘.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面向智能生产线的TSN安全协议栈研究与应用[D]. 刘浩林.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0(07)
- [9]多目标柔性车间生产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D]. 赵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10]平面导轨气浮平台控制系统研究[D]. 蒋峰. 广东工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