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220kV电网分网运行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方卜珣[1](2018)在《220kV电网网架结构差异化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20kV电网处于我国电力系统电压序列的中间层级。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装机容量和负荷水平不断增长,220kV电网网架的送受端差异、发展水平差异日益凸显。相应地,220kV网架规划问题也随之复杂化,需要在差异化条件下兼顾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鉴于220kV电网的差异化发展趋势,单一场景的网架规划方法逐渐显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即在参数选取范围较大的情况下模型求解的收敛性难以保证;同时难以对220kV网架规划总结提出差异化的网架构建原则。而专门针对220kV这一电压层级的多场景差异化网架规划,是涉及模型建立,算法选取和算例场景生成的综合问题,目前还少有研究涉及。因此,本文从模型、算法和算例场景三个方面对220kV电网的差异化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模型建立上,针对220kV电网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利用超分位数理论,本文提出了嵌入LOLP机会约束和短路电流约束的双层规划模型。在算法选取上,采用基于传统内点法的混合整数凸优化方法求解上层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下层模型,并基于N-1原则,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后校验。在场景生成和算例分析上,通过IEEE标准系统分析了模型求解的计算成本;通过华东某实际系统验证了规划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实际数据分析,基于送受端差异和发展水平差异,生成4节点差异化算例,在求解分析后提出了220kV网架在典型场景下的最优序列和网架构建原则。本文对于LOLP机会约束的处理方法,可以推广并应用至电力系统规划问题中对于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建模和求解。本文提出的220kV网架差异化构建原则,为进一步研究220kV网架的规划方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黄耀德[2](2015)在《新疆750千伏超高压电网规划与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疆经济的发展和“西电东送”工程的推动下以及新疆特殊地理环境影响与历史原因,原有的220kV电网具有电压等级低以及输电容量小,输电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新疆的建设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建设具有更高电压等级的电网,在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投资下,新疆地区需要大力发展750kV超高压电网建设,以满足“西电东送”以及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文章分析了新疆电网发展需求的概要,指出了新疆现有220kV电网存在的不足之处,从新疆的自然、社会、环境资源与经济建设概括性介绍了新疆750kV超高压电网建设对新疆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简要介绍西北750kV电网建设概括之后,重点介绍了新疆750kV超高压电网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情况,特别介绍了在“十二五”期间的投资与建设时序,同时从“疆电东送”工程与民族团结两个层面指出电网建设的作用,以及750kV超高压电网对新能源开发的促进工作。文章所做的工作可以慨括如下。利用负荷预测研究了新疆地区对于电能的发展需求,结果表明新疆的电力建设正在高速发展,在大力发展发电同时需要加强750kV电网建设以提高输电调度的保障。通过新疆电网潮流分析表明,新疆各地区发电与用电不平衡,造成潮流大规模长距离转移使得保护系统动作,影响了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加强750kV超高压电网建设,维持电网稳定。同时,由于新疆电网呈长链状,750kV电网中需要大量无功补偿,本文通过新疆750kV变电站的无功与无功配置分析,给出了改进措施。本文在分析了新疆750kV电网与西北电网并联后出现的稳定性分析后,得出在联网后新疆电网阻尼减小,低频振荡风险增大,需要通过调控机组稳定新疆电网的稳定性。由于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在新疆电网并网后,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并网后造成电网电能质量下降甚至导致不稳定现象发生,从而需要加强对新能源发电的调控与功率的平抑,并且需要控制新能源发电并网规模。文章最后对新能源发电并网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望新疆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李亚[3](2012)在《新疆750kV超高压电网建设时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能源开发西移和北移的速度加快,能源资源分布与能源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除西北部地区正在建设的750/330/110kV交流电网外,我国现有电网主要以500/220/110kV交直流电网为主,电能输送能力和规模受到严重制约,无法满足未来电能大规模、远距离的输送要求。新疆750kV超高压电网建设,一方面,有助于优化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保证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满足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促进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新疆750kV超高压电网建设时序进行了分析。首先,系统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电力发展现状以及新疆电力总体需求状况;其次,针对新疆电网电力需求、电力电量平衡及电力流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对新疆电网输配电价进行了分析与测算;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疆750kV主网架建设的主要思路、目标以及新疆750kV超高压电网建设时序。通过本研究,可知:“十二五”期间,如以中方案,即当新疆电网需电量增长率和最大负荷增长率分别为17%和14%的情况下,2011-2015年新疆总的电网投资约469亿元,平均每年投资约93.8亿元;2011-2015年新增售电量750亿kWh,平均每年增加250亿kWh。
史兆杰[4](2011)在《甘肃河西电网750/330KV电磁环网解环研究》文中指出电磁环网是电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的电网构架,在电力系统中,当高一电压等级线路网络尚未成熟时,为获得较大传输功率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得不形成高低压线路并联运行的输电网络,这将不可避免地要形成高低压电磁环网并联的状况,给我国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本文从电磁环网的理论出发,主要分析了电磁环网在不同阶段的运行机理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电磁环网并联运行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提出了电磁环网解环方案和控制措施,并对甘肃河西750/330kV电网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根据河西电磁环网的特点,总结并概括了解环原则和解环方案,这对河西电磁环网的运行与控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采用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电力分析软件(PSASP7.0)和电力系统可视化分析软件(POWER WORLD),分别建立了2011、2013、2015年河西电网750kV骨干网架形成后的电网构架模型。根据导则的相关规定,在不同时期,对河西电网在潮流分布、短路容量及稳定性等方面在开合环的情况下分别进行计算和分析,并通过开合环方案的比较最后得出合理的解环方案,其结果表明电磁环网分阶段进行解环是可行的。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对河西电网电磁环网进行综合评价,用数学的方法从中选出最优解环方案,计算结果与PSASP (7.0)一致。从而说明了河西地区电磁环网解环方案的决策方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而且及具现实意义。
杨勇,郑晶晶[5](2009)在《甘肃330kV、220kV电网电磁环网解环研究》文中提出甘肃省网目前存在电磁环网问题,不利于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通过对白银电网环网解环的研究,提出了电磁环网解环的条件及电磁环网解环方案。运行结果表明,电磁环网解环运行后,简化了网络接线,优化了电网潮流,使各电网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网络损耗,各电网都满足线路"N-1"校验的要求,提高了电网稳定性;同时优化了电网无功潮流流向,各电网无功潮流更趋于合理,经过校验计算各电网无功配置都满足要求。
陈怡静[6](2008)在《大电网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电网的不断加强,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水平逐年增大,目前已成为电力系统规划、运行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电力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对主网架的电力输送能力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效控制短路电流水平,寻找限制短路电流的合理而经济的方法是电网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基于有效而经济的控制全网短路电流水平的目的,本文建立了数学模型寻找成本最优的限流方案,综合考虑多种限流措施,利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方法对18节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算法能够得到经济最优的限流方案。本文基于2008至2020年宁夏电网的结构和运行特点,分析宁夏电网短路电流增加的趋势和原因;结合宁夏750kV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对各种限流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高阻抗变压器可以缓解750kV变电站附近地区超标情况;随750kV电网的逐步强壮,分层分区是控制全网短路电流水平的最优措施;部分节点开关遮断容量过小已成为限制电网发展的瓶颈,应更换开关;开断线路可以作为过渡措施;对于远景网架,采用串联电抗器可以作为局部地区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本文从措施实施的连续性、一致性出发,提出宁夏电网2008至2020年综合限流方案。主要措施为改造现有网架结构,辅以升级改造现有设备以及增加限流装置,达到整体限流效果最优。方案一的首要目的为减小短路电流水平,方案二的在减小短路电流的基础上,在经济最优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提高系统承受短路电流的能力。计算结果表明综合限流方案能够将全网短路电流控制在合理范围,并满足电网运行要求。
彭生江[7](2008)在《甘肃电力调度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电力工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要解决电力工业所面临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调整生产关系,按照市场规则配置电力资源。电力调度是电网运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部门,在保证电网安全和电力供应方面,电力调度是安全生产和资源调配的指挥中心,在为社会公众服务形象方面,电力调度是展现供电企业形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甘肃电力调度对电力供给侧和用电需求侧的调度管理运行机制上不完善已造成被动,各种显现的和潜在的风险不仅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同时阻碍调度部门电力调度和交易职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对甘肃省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造成了直接的影响。本文根据电力体制改革对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甘肃电力调度管理机制的要求,就如何加强和改进调度工作,使电力调度在资源优化配置和电力市场建设导向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进行论述,对电力体制改革在调度管理机制方面积累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甘肃电力调度管理机制中的组织机构、管理流程、运行机制以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甘肃电力调度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应建立的战略措施,继而对甘肃省电力调度管理机制从组织优化、流程优化、运行机制、安全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一套完善和改进的方案,同时对调度管理机制的支持系统进行了规划和建议。
杨建宏[8](2007)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规划电网开环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电网规划的过程中,规划人员经常面临对一系列在技术上满足要求的方案进行选择的问题。由于电网规划中的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着城市规划电网的网架结构,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因此,研究城市规划电网开环的方案是当前规划人员的第一要务。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实用性强、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的研究方法用于城市规划电网开环方案中。为了解决电力工程中的城市规划电网最佳开环方案确定的问题,本文应用了模糊数学理论来研究城市规划电网开环方案,提出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确定城市规划电网开环的最佳方案。本文以包头城市规划电网为例,用实际算例验证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规划电网开环方案的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证明了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龚振鹏[9](2007)在《国电兰州热电公司热电联产电源建设战略规划》文中指出兰州市是一个“两山夹一河”的沿河带状城市,地理气象条件特殊,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及采暖供需矛盾问题日益加剧,亟待解决。同时,作为东城区重要的支撑热源点,自1991年对外供热以来,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原兰州第二热电厂)现有机组供热能力已至极限,加之长期以来没有备用热源,机组供热的安全性、稳定性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冬季供热期一旦出现故障,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后果堪忧,省、市政府对此高度关注。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热电联产项目列为节能中长期规划中的重点工程,专项规划4000万的装机规模,为各大发电公司和北方大、中城市特别是兰州市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兰州市亟待解决的大气环境问题以及良好的热力市场发展空间,已经为热电联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综上所述,本论文选题非常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论文编写过程中,在重点研究了国家宏观经济环境、能源、环保产业政策和宏观技术环境;结合甘肃省、兰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兰州市环保治理思路,并对国电兰州热电公司电源建设所处的外部环境和竞争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公司自身的资源与竞争能力,最终为国电兰州热电公司的热电联产电源建设规划发展战略,为日后战略实施和战略管理奠定了基础。该规划将在以后的管理实践中将重点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市场变化动向,并注重战略管理的延伸,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确保规划的指导性和方向性。
程林[10](2007)在《电磁环网解合环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磁环网是在电网发展过程中产生和消亡的一种特殊的网架结构,在我国超高压750kV和特高压1000kV交流输电网建设初期,必将与下一级电压等级电网形成,电磁环网,这给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不许多确定因素。本论文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电磁环网对电网经济、可靠运行带来不利影响的功率环流产生的机理和控制策略,并应用于西北电网刘家峡-炳灵330/220kV电磁环网合环运行产生的无功环流的分析和控制;对于电磁环网解合环运行的控制方面,论文对国内外电网电磁环网解合环运行的利弊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总结概述了电磁环网解合环运行的评判原则,并将评判原则应用于“在电磁环网条件下的750kV电网运行方式的研究与编制”项目的研究,研究成果对西北750kV/330kV电网的安全运行和运行方式的安排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甘肃220kV电网分网运行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220kV电网分网运行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220kV电网网架结构差异化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220KV网架规划设计原则及理论基础 |
2.1 220 kV电网规划基本要求 |
2.2 220 kV电网典型参数及造价 |
2.3 220 kV电网典型故障率 |
2.4 小结 |
第三章 网架规划数学模型 |
3.1 确定性网架规划模型 |
3.2 规划模型的线性化 |
3.3 机会约束的确定性转化 |
3.4 失负荷概率约束的嵌入 |
3.5 短路电流约束的嵌入 |
3.6 网架规划双层模型 |
3.7 小结 |
第四章 差异化算例生成 |
4.1 算例选取 |
4.2 差异化参数选取 |
4.2.1 送受端、发展水平差异 |
4.2.2 新能源渗透率差异 |
4.3 小结 |
第五章 差异化规划方法 |
5.1 模型求解方法 |
5.1.1 内点法 |
5.1.2 机会约束的误差纠正 |
5.1.3 后校验N-1 约束 |
5.2 差异化规划流程 |
5.2.1 差异化规划建模 |
5.2.2 差异化算法求解 |
5.2.3 差异化场景生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算例分析 |
6.1 标准IEEE算例求解分析 |
6.1.1 标准30 节点系统求解分析 |
6.1.2 标准118 节点系统求解分析 |
6.2 差异化生成算例求解分析 |
6.3 华东某实际系统算例差异化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2)新疆750千伏超高压电网规划与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所作工作 |
第2章 新疆750kV超高压电网的建设分析 |
2.1 新疆经济建设需要 |
2.1.1 新疆地理条件与社会状况 |
2.1.2 新疆资源布局 |
2.1.3 符合新疆经济发展需求 |
2.2 满足“疆电东送”工程发展 |
2.3 促进新型能源的开发 |
2.3.1 新疆新型能源概况 |
2.3.2 促进新疆新能源开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疆电网与750kV超高压电网现状分析 |
3.1 新疆电网概况 |
3.2 西北750kV电网 |
3.3 新疆750kV电网发展规划 |
3.3.1 新疆750kV主网架总体规划 |
3.3.2 “十二五”新疆750kV电网投资概况 |
3.3.3 “十二五”新疆750kV电网建设时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750kV超高压电网若干问题研究 |
4.1 新疆发/用电平衡分析 |
4.1.1 负荷预测的方法 |
4.1.2 新疆负荷预测 |
4.1.3 新疆用/发电平衡建议 |
4.2 新疆电网潮流分析 |
4.2.1 潮流分析方法举例 |
4.2.2 新疆电网潮流分析 |
4.2.3 新疆潮流平衡建议 |
4.3 新疆750kV电网无功补偿分析 |
4.3.1 无功补偿基本原理 |
4.3.2 新疆750电网无功分析 |
4.3.3 新疆750kV电网无功补偿建议 |
4.4 新疆—西北电网联网问题分析 |
4.4.1 新疆—西北电网联网情况 |
4.4.2 新疆—西北电网联网主要问题分析 |
4.4.3 新疆—西北电网联网应对措施 |
4.5 新型能源对750kV电网影响 |
4.5.1 风、光发电的基本原理 |
4.5.2 新能源发电特点与并网带来问题 |
4.5.3 新型能源并网发电改进措施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全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新疆750kV超高压电网建设时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新疆电网概况及特点 |
2.1 新疆电网概况 |
2.2 新疆220kV电网结构特点 |
2.3 新疆电源结构特点 |
2.3.1 新疆电源布局的特点及分布 |
2.3.2 新疆电源结构的特点 |
2.4 新疆电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力需求及750超高压电网建设的必要性 |
3.1 “十一五”期间新疆国民经济及电力发展现状 |
3.1.1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 |
3.1.2 电力发展现状 |
3.2 新疆电力需求分析 |
3.2.1 总体分析 |
3.2.2 电力需求预测 |
3.2.3 分区负荷预测 |
3.2.4 电力电量平衡分析 |
3.2.5 电力流分析 |
3.3 新疆750kV电网建设的必要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750kV电网建设时序分析 |
4.1 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 |
4.1.1 新疆跨越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内在需求 |
4.1.2 “疆电东送”工程建设的内在需求 |
4.2 新疆750kV电网布局及规划 |
4.2.1 新疆750kV电网布局 |
4.2.2 远景年新疆750kV电网规划 |
4.3 新疆750kV电网建设时序 |
4.3.1 新疆750kV电网建设的主要阶段 |
4.3.2 2015年750kV电网目标网架 |
4.3.3 建设时序的形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所做工作 |
5.2 结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甘肃河西电网750/330KV电磁环网解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磁环网概述 |
2.1 电磁环网的概念 |
2.2 电磁环网形成的原因 |
2.3 电磁环网运行的利弊 |
2.3.1 电磁环网合环运行的有利作用 |
2.3.2 电磁环网合环运行对电力系统的不利影响 |
2.4 电网的简化与分层分区 |
2.4.1 电压等级的基本制定原则 |
2.4.2 电网分层分区的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西电网电磁环网解环可行方案分析 |
3.1 甘肃电网概况 |
3.2 甘肃河西电网现状及现存的主要问题 |
3.2.1 解环的主要原则 |
3.2.2 解环的步骤和方法 |
3.2.3 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介绍 |
3.2.4 计算分析方法和程序模型 |
3.3 河西电网解环分析 |
3.3.1 2011年河西电网电磁环网解环方案分析 |
3.3.2 2013年河西电网电磁环网解环方案分析 |
3.3.3 2015年河西电磁环网解环方案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电磁环网解环方案评价 |
4.1 模糊综合评价在电磁环网解环中的应用 |
4.2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步骤 |
4.3 模糊综合评价在河西电网电磁环网中的应用 |
4.4 层次分析法在电磁环网中的应用 |
4.5 层次分析法在河西电网电磁环网中的应用 |
4.6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
4.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甘肃330kV、220kV电网电磁环网解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白银330/220 k V电磁环网 |
2 白银330/220 k V电磁环网解环研究 |
2.1 解环方案 |
2.2 电力平衡计算 |
2.3 潮流计算 |
2.3.1 白银变退出前潮流计算结果 |
2.3.2 白银变退出后潮流计算结果 |
2.4 小结 |
3 结论 |
(6)大电网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短路电流研究概述 |
1.2.1 短路的定义和原因 |
1.2.2 影响短路电流的因素 |
1.2.3 短路的后果 |
1.3 短路电流的限制措施综述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研究 |
2.1 分层分区 |
2.1.1 分层分区的基本原理 |
2.1.2 分层分区的特点 |
2.1.3 分层分区的工程应用实例 |
2.2 加装限流装置 |
2.2.1 变压器中性点接小电抗 |
2.2.2 加装串联电抗器 |
2.2.3 加装故障限流器 |
2.3 母线分列运行 |
2.3.1 母线分列运行限制短路电流的原理和特点 |
2.3.2 母线分列运行的工程应用实例 |
2.4 采用高阻抗设备 |
2.4.1 采用高阻抗设备限制短路电流的原理和特点 |
2.4.2 采用高阻抗设备限制短路电流的工程应用实例 |
2.5 采用直流背靠背技术 |
2.5.1 采用直流背靠背技术限制短路电流的原理和特点 |
2.5.2 直流联网技术优势 |
第三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综合限流方案经济性研究 |
3.1 建模 |
3.1.1 短路电流计算 |
3.1.2 限流措施 |
3.1.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 遗传算法 |
3.2.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3.2.2 遗传算法的解题步骤 |
3.2.3 遗传算法的改进 |
3.2.4 遗传算法的特点 |
3.3 基于遗传算法的经济性最优综合限流方案求解过程 |
3.3.1 编码 |
3.3.2 目标函数和适应度函数 |
3.3.3 求解过程 |
3.4 算例分析 |
3.4.1 算例数据 |
3.4.2 优化结果 |
第四章 2008至2020年宁夏电网短路电流计算和超标分析 |
4.1 电网概况 |
4.2 发展规划 |
4.2.1 电源建设 |
4.2.2 电网建设 |
4.3 短路电流计算及超标分析 |
4.3.1 短路电流计算说明 |
4.3.2 短路电流计算 |
4.3.3 短路电流分析 |
第五章 2008至2020年宁夏电网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研究 |
5.1 限流措施分析思路 |
5.2 采用高阻抗变压器 |
5.3 分层分区 |
5.4 开断线路 |
5.5 更换开关 |
5.6 加装串联电抗器 |
5.7 综合限流方案 |
5.7.1 综合限流方案内容 |
5.7.2 限流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7)甘肃电力调度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我国电力体制与调度管理概述 |
(一)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综述 |
(二) 国外电力调度管理 |
(三) 我国电力调度管理 |
二、相关管理理论综述 |
(一) 产品的计划调拔与市场配置理论 |
(二) 信息化管理理论 |
(三) 组织化管理理论 |
三、甘肃电力调度管理概况 |
(一) 甘肃电网概况 |
(二) 甘肃电力调度管理机制概况 |
(三) 甘肃电力调度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四) 甘肃电力调度SWOT分析 |
四、甘肃电力调度管理机制的改革 |
(一) 甘肃电力调度组织优化 |
(二) 甘肃电力调度管理流程优化 |
(三) 甘肃电力调度运行机制完善 |
(四) 甘肃电力调度安全管理机制完善 |
(五) 甘肃电力调度应急管理机制完善 |
(六) 甘肃电力调度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
五、甘肃电力调度管理机制的支持系统 |
(一) 甘肃电力调度信息化支持系统 |
(二) 甘肃电力调度政策支持系统 |
(三) 甘肃电力调度文化支持系统 |
六、甘肃电力调度管理机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规划电网开环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城市规划电网开环方案研究的意义 |
1.1.1 电网开环方案研究的意义 |
1.1.2 城市规划电网开环方案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电磁环网的缺点 |
1.2.3 国内电网开环运行实例 |
1.2.4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3 影响城市规划电网开环方案的主要因素 |
1.4 城市规划电网开环的原则和分析步骤 |
1.4.1 城市规划电网开环的原则 |
1.4.2 城市规划电网开环的分析步骤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具体工作 |
第二章 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 |
2.1 模糊集合概述 |
2.2 模糊子集及隶属度的概念 |
2.3 隶属函数 |
2.4 模糊矩阵 |
2.5 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步骤 |
2.5.1 确定因素集 |
2.5.2 确定权重集 |
2.5.3 确定评语集 |
2.5.4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2.5.5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2.5.6 模糊综合评价的优先度 |
2.6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总结 |
第三章 城市规划电网开环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3.1 层次分析理论相关知识 |
3.1.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3.1.2 递阶层次结构建立 |
3.2 评价指标体系 |
3.2.1 目标层 |
3.2.2 准则层 |
3.2.3 指标层 |
3.3 模糊行为指标 |
3.4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步骤 |
3.5 城市规划电网开环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四章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实例 |
4.1 包头地区的规划装机容量和供电能力 |
4.1.1 包头地区的规划装机容量 |
4.1.2 包头规划电网的供电能力 |
4.2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及稳定判据 |
4.2.1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 |
4.2.2 稳定判据 |
4.3 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与计算 |
4.3.1 电网的潮流计算 |
4.3.2 静态“N-1”安全分析 |
4.3.3 短路电流分析 |
4.3.4 暂态安全稳定分析 |
4.4 模糊综合评价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9)国电兰州热电公司热电联产电源建设战略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国电兰州热电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
(二) 我国热电联产技术发展及应用状况 |
(三) 兰州市发展热电联产治理大气污染的思路 |
(四) 选题意义 |
二、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一) 战略规划关注的重点 |
(二) 战略规划主要分析工具 |
三、宏观环境分析 |
(一) 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分析 |
(二) 宏观政策环境分析 |
(三) 宏观技术环境分析 |
四、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一) 市场需求分析 |
(二) 市场供给分析 |
(三) 电力行业分析 |
(四) 热电联产项目竞争格局 |
五、扩建工程竞争能力分析 |
(一) 扩建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二) 扩建工程的资源强势和劣势 |
(三) 扩建工程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 |
(四) 扩建工程竞争能力评估 |
六、公司电源建设发展战略定位与目标体系 |
(一) 发展战略定位 |
(二) 总体发展战略构想 |
(三) 战略目标体系 |
(四) 战略分布实施计划 |
七、公司电源建设发展战略 |
(一) 竞争战略 |
(二) 合作战略 |
(三) 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战略 |
(四) 品牌战略 |
(五) 职能战略 |
八、今后关注的方向 |
(一) 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
(二) 深入研究市场变化动向 |
(三) 注重战略管理的延伸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电磁环网解合环分析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力系统电磁环网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磁环网合环运行分析与控制 |
2.1 电磁环网形成的原因 |
2.2 高低压电磁环网合环运行分析与控制 |
2.2.1 安全稳定性因素 |
2.2.2 经济性因素 |
2.3 电磁环网合环运行中功率环流的分析与控制 |
2.3.1 电磁环网合环运行中形成功率环流的机理分析 |
2.3.2 电磁环网合环运行中功率环流的控制措施 |
第三章 电磁环网解环分析及评判原则 |
3.1 电磁环网解合环运行利弊分析 |
3.2 国内外电磁环网运行经验 |
3.2.1 国内500kV 与其下级电网环网运行方式安排和电磁环网解环的实施方案综述 |
3.2.2 国外电磁环网运行经验 |
3.3 电磁环网解环评判原则 |
第四章 750/330kV 电磁环网对西北电网的影响分析 |
4.1 西北电网概况 |
4.2 分析计算工具的介绍 |
4.3 西北750/330kV 电磁环网典型运行方式制定 |
4.4 西北750/330kV 电磁环网解合环分析与控制 |
4.4.1 东西断面电磁环网解合环运行分析与控制 |
4.4.2 南北断面电磁环网解合环运行分析与控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四、甘肃220kV电网分网运行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220kV电网网架结构差异化规划方法研究[D]. 方卜珣.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2]新疆750千伏超高压电网规划与若干问题研究[D]. 黄耀德.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2)
- [3]新疆750kV超高压电网建设时序研究[D]. 李亚.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3)
- [4]甘肃河西电网750/330KV电磁环网解环研究[D]. 史兆杰. 兰州理工大学, 2011(10)
- [5]甘肃330kV、220kV电网电磁环网解环研究[J]. 杨勇,郑晶晶.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06)
- [6]大电网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研究[D]. 陈怡静. 浙江大学, 2008(07)
- [7]甘肃电力调度管理机制研究[D]. 彭生江. 兰州大学, 2008(12)
- [8]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规划电网开环方案研究[D]. 杨建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7(02)
- [9]国电兰州热电公司热电联产电源建设战略规划[D]. 龚振鹏. 兰州大学, 2007(05)
- [10]电磁环网解合环分析与控制研究[D]. 程林.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