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谈重视历史知识学习

胡锦涛谈重视历史知识学习

一、胡锦涛谈重视学习历史知识(论文文献综述)

罗丹[1](2021)在《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是时代发展中最具活力、创造力的社会群体,是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民族延续的未来领导者和建设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自觉地承担起培养“堪当大任”青年的历史任务,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围绕“为什么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和怎样培养青年”等重要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建构起具有中国范式的理论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当今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并以青年心理特点、发展规律、成长成才需求为着眼点,形成了一系列促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论断,不仅为党的青年工作理论注入了新内容,而且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复杂的内外发展环境下,研究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章以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为逻辑布局,对研究的背景进行分析。从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着手,探讨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以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为基点,重点梳理当前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方法,分析当前围绕该研究主题存在的空白点,提出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对青年、青年成长成才的相关概念范畴进行明确的界定,在厘清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本质和重大意义进行深刻剖析和阐释,为进一步研究明确思路和主体范畴。第三章从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维度出发,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分别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主体因素等多个维度对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条件进行了阐释和论述,凸显了其基本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等。第四章从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维度出发,对其形成的理论渊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它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西方文化中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历史条件而生成的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思想。第五章从横向维度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讲话内容,分析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通过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一是以历史担当砥砺青年成长成才;二是以理想信念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三是以“四个自信”激励青年成长成才;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成长成才;五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青年成长成才。第六章总结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特点及意义。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生成发展既凸显了时代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人民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等五个鲜明的特点,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七章探讨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在领导主体方面,应坚持党的领导,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发展环境。在社会力量的整合方面,需凝聚共青团、高校、新媒体等多方力量,协同推进青年成长成才。同时要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年成长成才中的基础作用。在个体因素方面,应加强青年的自我教育,激活青年追求全面发展的内在自觉。

郑炳[2](2021)在《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领导干部要练就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这是我们党无产阶级属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贯穿无产阶级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理想信念,提高执政本领的重要渠道。因此,习近平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并做了大量论述。本文针对这些论述围绕形成背景、来源、内容、主要特点和其意义开展论述。绪论部分阐述选题的缘由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进行梳理和评述,最后点明所用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分析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习近平着眼于学习型社会发展大趋势,我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要求,着眼于增强领导干部执政本领,破解改革发展矛盾的需要和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时代要求,提出学习经典着作增强政治定力,锻炼执政本领,培养科学思维。第二章探讨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从何而来的问题。习近平的重要论述既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学习的观点,继承我党各个历史时期学习经典着作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融入习近平个人对学习经典着作的科学思考和经验总结。第三章以习近平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文本为基础,对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效果做详尽的阐述。习近平认为学习经典着作目的在于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为党和国家建设培养高超本领的人才,另一方面提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理论着作,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着作。学习方法上,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原原本本学、学思结合、持之以恒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学,最终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四个循序渐进的学习效果。第四章分析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特点。其中包括时代性、原创性和实践性。第五章阐述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在理论上,无疑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学习观,丰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上说有助于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营造党内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掌握和应用理论的本领。

王树荫,耿鹏丽[3](2021)在《从学习中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学习历程审视》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的历史,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这一基本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学习观。在百年学习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解决革命建设改革实际问题为旨归,以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业务知识、汲取历史经验为指向,以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学习为遵循,取得了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在学习中不断前进,在学习中走向未来。

龚小丽[4](2021)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未来发展由青年决定,世界的未来发展与青年自身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代表人十分重视青年一代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重视把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中国青年工作实践,与中国青年实际联系在一起,对青年与青年工作问题形成了理论化、系统化的观点和看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着作中对于青年问题以及如何开展青年工作问题进行过大量的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渊源。自从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引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之后,就始终坚持将其同中国青年工作的具体实践紧密联系,在青年地位作用、青年教育培养、青年职业理想、青年工作以及青年对外交往等问题上都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青年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和中国化发展。每一代青年人都有每一代青年人的际遇和机缘,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需要将青年一代看作中流砥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一代为之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人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青年学理论,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视域和空间。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它为新时代中国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新时期青年教育者高效开展青年工作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激励青年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前行。

邵铃[5](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历来都是一个高度重视学习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历史。加强学习,是党保持其先进性与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逐步形成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实现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习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学习观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理论渊源。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对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集体学习制度,不仅使之固定下来、规范化,而且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制度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呈现出灵活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鲜明特点。灵活性体现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学习时间、空间不局限两个方面;针对性是最显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上,是“点”与“面”相结合、明确性和问题导向性相结合,每次集体学习都是根据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对重大课题的重点探讨;创新性是最鲜明的特点,中央领导人开门问政、智库专家建言资政的学习方式,创新建立了独特的集体学习制度;开放性是最突出的特点,无论从方式还是内容上始终秉持开放学习的态度。新世纪以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体现了中共领导人的鲜明政风,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有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科学民主的效果、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为创新基层党政机关理论学习提供了指引,为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动全社会形成学习之风的良好氛围。新世纪以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又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其意义深远,不仅在理论上成为新时期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建设方面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深化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认识,而且在国家层面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推动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杨成龙[6](2021)在《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文中指出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石,是有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既是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初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概念,提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应包括正确的目标价值、组织建设质量、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质量、考核评价质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层党建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系统考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论文阐明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论述高校基层党建五个方面的目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学校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提出高校基层党建三大价值取向,即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阐述基层党建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进行历史考察,分析上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的经验和历史启示。同时对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校基层党建取得的五个方面的成绩,分析院(系)党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及基层党建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提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王子栩[7](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情况,梳理学习制度建设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保障以及学习成效等具体内容,总结特点和经验,可以为今后党内学习制度的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大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同时,从制度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历程,拓宽了中国共产党学习史研究的视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的相关内涵和外延。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为研究对象,将其出台背景、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演进特点和时代经验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在方法论层面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采取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探索性研究等研究方式,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揭示其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并将其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以逻辑的形式呈现出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学习制度体系。学习制度建设的学习目的更加明晰、学习内容更加科学、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资源更有保障、学习成效更加显着。党员干部通过制度化的学习,提升了能力素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创了以全党大学习推动事业大发展的生动局面。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取得的辉煌成绩的同时,学习制度建设还有着提升空间,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保障等方面需要深入进行探索。学习制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便更紧密、更充分地体现新时代特点。

任红玉[8](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集体学习是中央政治局最主要的常规活动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内外局势的深刻变化,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两大历史课题,把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渐渐成型,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并在其具体实施的过程形成了新的关于党的建设的经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学说,继承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集体学习制度的探索和自我完善的优良传统,发展于急剧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的现实要求。它开创了中国国内解决问题的新方式,肩负着不同时期实现中华民族更大发展的内在要求,面临着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增强学习本领的迫切要求,是党自我完善的需要。这项制度经历了萌芽—正式建立—发展成熟三个发展阶段,学习内容涉猎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国防和军队建设等广泛方面,组织与运行方式严谨、完备,呈现出规范化与常态化相结合、针对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立足国内现实问题与体现世界战略眼光相结合、理论实践化与实践理论化相结合的鲜明特点。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获得长足发展,出现许多新变化——学习内容守正创新、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习目的清晰明确、学习成效显着提升。这些新变化都是党在当前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下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的巨大努力。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对其进行研究总结有利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重要借鉴。新形势下完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构建学习长效机制,通过创新改进方法载体,更好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推进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大国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隋从容[9](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安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安全稳定的“两大奇迹”,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取得这样的成就,既凝聚着全国公安战线和广大公安民警的艰苦努力,更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和能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公安工作摆在事关国家政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位置,在汲取国内外公安工作理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顺势而为,在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事业的进程中,对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任务、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以及公安工作主体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索与回答,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无论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还是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需要在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观照和双向互动中剖析和探讨。为此,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研究与归纳总结提炼相融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发力的必然结果。发生学告诉我们,任何理论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都有其必然的发生基础,也必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等国际国内因素对公安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公安工作的艰辛探索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是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其历史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2年期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的历史转折时期,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在继承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民主法制思想为统领,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形成了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开创了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新局面。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2年期间,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确立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历史时期,以依法治国思想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法治化建设,形成了以“讲政治、讲法制、讲服务”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推向一个新高度。第三阶段,2002年至2012年期间,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形成了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全面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蓬勃发展。第四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平安中国思想为统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更高需求为目标,着重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层面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形成了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什么是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使命任务;围绕着“为什么要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围绕着“怎样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方针策略和举措;围绕着“谁来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关于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任务,回答了公安工作“是什么”的问题。关于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维护社会治安要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建设平安中国,回答了公安工作“为什么”的问题。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回答了公安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政治建警,全面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从严治警,依法加强公安队伍纪律规矩意识和正规化建设;素质强警,切实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回答了公安工作“谁来做”的问题。上述内容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其总体特征是:从生成方式和过程来看,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特征;从内容构成上来看,具有科学性、政治性、法治性特征;从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上来看,具有人民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主要在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思想指南;其实践意义主要在于: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思想无论是对公安工作的定性定位问题,还是公安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路线、方针、策略,抑或是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等方面,都对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有所发展,同时,也有效地统筹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就该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指导思想,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服从和服务党的中心工作这一根本立足点,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这一根本价值指向,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这一方法论等;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通过强化公安民警的理论信仰,改进公安民警教育方式、强化理论武装,将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转化为公安工作的政策、制度、运行体系,转化为公安干警的需要等手段,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在回答时代之间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正确认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既不能认为它具有历史条件的局限就认为它已过时,弃之不用,也不能认为是终极的理论,而教条僵化,生搬硬套,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尤其是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安茜[10](2020)在《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工人运动结合形成的产物,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是我党向来都很注重的任务,把它作为党生存发展、履行自己伟大使命的重要保证。由此,党的建设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党的理论教育。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不断对外开放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文化渗透。只有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用强而有力的思想“武器”去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很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摆在优先位置,提出新的理念、新的观点,逐渐形成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系列的论述。研究这些重要论述对加强党内理论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应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及解决党内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的需要,同时也离不开习近平个人条件的成熟而形成的。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丰富,通过文献分析法及归纳总结得出这一重要论述主要表现为理论教育的内容、目标、对象和方法等四个方面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史国史等作为教育内容;以增强党员干部“看家本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及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教育目标;把党员干部、青年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运用了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教育方法。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发展,对提高党员干部各方面的能力及学习型和廉洁清正的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认识、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习平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得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

二、胡锦涛谈重视学习历史知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锦涛谈重视学习历史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解析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青年
        2.1.2 青年成长成才
    2.2 青年成长成才的本质
        2.2.1 青年成长成才是青年教育的核心目标
        2.2.2 青年成长成才是促进青年发展的关键要素
    2.3 青年成长成才的意义
        2.3.1 激活青年的奋斗力量
        2.3.2 增强青年的“四个自信”
        2.3.3 提升青年抵御消极思想侵蚀的能力
        2.3.4 增强青年的能力与本领
3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条件
    3.1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3.1.1 国际背景
        3.1.2 国内背景
    3.2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2.2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2.3 改革开放的深入
        3.2.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3.3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主体因素
        3.3.1 红色家风的熏陶
        3.3.2 传统文化的底蕴
        3.3.3 知青岁月的淬炼
        3.3.4 地方工作的磨砺
        3.3.5 治国理政的实践
4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基础
        4.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4.1.2 列宁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4.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支撑
        4.2.1 毛泽东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4.2.2 邓小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4.2.3 江泽民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4.2.4 胡锦涛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4.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资源
        4.3.1 通过道德教育培养青年的价值观
        4.3.2 借助实践教育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4.3.3 引导青年付诸道德实践
    4.4 西方文化中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借鉴
        4.4.1 青年的形象与本质
        4.4.2 青年主体性与道德教育的结合
        4.4.3 青年思想教育的理念
5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5.1 以历史担当砥砺青年成长成才
        5.1.1 肯定青年的历史地位
        5.1.2 强调青年的使命担当
        5.1.3 明确青年的时代角色
    5.2 以理想信念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5.2.1 坚定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5.2.2 筑牢青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5.2.3 增强青年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5.3 以“四个自信”激励青年成长成才
        5.3.1 树立青年的道路自信
        5.3.2 加强青年的理论自信
        5.3.3 坚定青年的制度自信
        5.3.4 厚植青年的文化自信
    5.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成长成才
        5.4.1 青年价值目标的教育
        5.4.2 青年价值取向的引领
        5.4.3 青年价值准则的规范
    5.5 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青年成长成才
        5.5.1 涵育青年的爱国情怀
        5.5.2 涵养青年的道德修为
        5.5.3 提升青年的科学文化素养
        5.5.4 增强青年的身心素质与劳动素养
6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及重要意义
    6.1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
        6.1.1 时代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6.1.2 人民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6.1.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6.1.4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6.1.5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6.2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6.2.1 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最新成果
        6.2.2 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6.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青年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弘扬
        6.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6.3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6.3.1 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基本遵循
        6.3.2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
        6.3.3 为青年教育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6.3.4 为青年全面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7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7.1 发展环境的营造:坚持党的领导
        7.1.1 党的领导是青年工作的基本前提
        7.1.2 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的关心爱护
    7.2 社会力量的整合:协同推进青年成长成才
        7.2.1 发挥共青团在青年成长成才中的作用
        7.2.2 以学校育人优势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7.2.3 依托新媒体信息优势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7.3 家庭优势的发挥: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7.3.1 重塑家庭教育价值观念
        7.3.2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7.4 自我教育的加强:激活青年追求全面发展的内在自觉
        7.4.1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7.4.2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4.3 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
        7.4.4 努力学习知行合一
        7.4.5 提升道德修养
        7.4.6 加强自我管理提升本领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选题缘起
        2.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关于习近平学习观的研究评述
        2.关于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研究评述
        3.国外关于“学习型社会”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形成的背景
    (一)着眼于学习型社会发展趋势
    (二)着眼于学习型政党建设要求
    (三)着眼于增强执政本领,破解改革发展矛盾的需要
    (四)着眼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时代要求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形成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经典着作的思想源头
    (二)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传统
    (三)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个人实践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内容
    (一)学习目的
        1.涵养纯洁党性
        2.淬炼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3.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二)学习对象
        1.“原典”——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理论着作
        2.“今典”——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着作
    (三)学习内容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
        3.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
    (四)学习方法及效果
        1.原原本本学原着
        2.学思结合
        3.持之以恒学
        4.理论联系实际学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
    (一)时代性
    (二)原创性
    (三)实践性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理论
        2.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学习观
        3.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践意义
        1.推进了学习型政党建设
        2.提高了党的理论素养
        3.形成了党内良好的学习氛围
        4.增强了掌握和应用理论本领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3)从学习中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学习历程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 学习的价值旨归
    (一)学以明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学以修身: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学以致用:解决革命建设改革实际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 学习的内容指向
    (一)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看家本领
    (二)全面掌握业务知识与技能
    (三)汲取历史经验与把握历史规律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 学习的实践遵循
    (一)读有字之书
    (二)读无字之书
    (三)向先进学习

(4)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的产生及其主要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二)列宁、斯大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的主要内涵
        (一)青年地位作用论
        (二)青年教育培养论
        (三)青年职业理想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代表人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一、在青年地位作用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一)毛泽东在青年地位作用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二)邓小平在青年地位作用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三)江泽民在青年地位作用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四)胡锦涛在青年地位作用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五)习近平在青年地位作用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二、在青年教育培养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一)毛泽东在青年教育培养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二)邓小平在青年教育培养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三)江泽民在青年教育培养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四)胡锦涛在青年教育培养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五)习近平在青年教育培养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三、在青年职业理想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一)毛泽东在青年职业理想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二)邓小平在青年职业理想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三)江泽民、胡锦涛在青年职业理想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四)习近平在青年职业理想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四、在青年工作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一)毛泽东在青年工作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二)邓小平在青年工作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三)江泽民在青年工作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四)胡锦涛在青年工作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五)习近平在青年工作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中国化发展
    五、在青年对外交往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创新性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发展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发展的理论价值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青年学
        (三)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发展的实践价值
        (一)为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为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三)激励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析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学习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学习的理论
        (二)列宁关于学习的理论
    二、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学习观
        (一)强调学风的重要性
        (二)突出学习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三)学习上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
        (四)加强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五)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和培训活动
        (一)1938 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要加强学习
        (二)1939-1942 年:中央总学习委员会成立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的集体学习活动
        (一)向苏联学习:学习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二)集中读书活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的集体学习活动
        (一)1978—2000 年:集中对经济、科技和法律知识的学习
        (二)2000 年至今: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考察、学习方式和保障机制
    一、内容考察
        (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二)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
        (三)世界形势与全球治理
        (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五)科技发展与创新
    二、学习方式
        (一)专家授课
        (二)自主学习
        (三)开放讨论
        (四)实践调研
    三、保障机制
        (一)规范化组织实施是集体学习开展的前提
        (二)顶尖专家学者是集体学习高效运行的基础
        (三)多方搭建平台是集体学习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特点
    一、灵活性
        (一)学习方式多样化
        (二)学习时空不局限
    二、针对性
        (一)学习内容“点”与“面”相结合
        (二)学习目的明确性与问题导向性相结合
    三、创新性
        (一)常态化与时效性相结合
        (二)守正与创新相结合
    四、开放性
        (一)规范化与开放式相结合
        (二)立足国内与放眼世界相结合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意义及时代价值
    一、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意义
        (一)提高了政治决策的科学民主
        (二)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
        (三)创新了基层党政机关理论学习方式
    二、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时代价值
        (一)集体学习制度深化党对“三大规律”认识
        (二)集体学习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三)集体学习制度促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学术期刊类
    三、硕博论文类
    四、报纸文章类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一、基层党建的内涵
        二、高校基层党建的内涵
        三、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与价值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三、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四、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
        六、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在逻辑
        七、影响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层党建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二、列宁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一、毛泽东基层党建思想
        二、邓小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一、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三、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四、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五、严肃党内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
        七、加强党员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基层党建的特征、目标、价值与导向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
        一、紧迫性——基于对农村、企业基层党建的比较分析
        二、艰巨性——基于高校承担的特殊使命
        三、复杂性——基于在职教师、学生、退休教师三类人员比较分析
        四、创新性——基于对基层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
        一、宣传党的主张的战斗堡垒
        二、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
        三、领导学校治理的战斗堡垒
        四、团结动员师生的战斗堡垒
        五、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第三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价值取向
        一、坚持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第四节 基层党建的导向
        一、坚持目标导向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结果导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1949-2012)
    第一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建设(1949-1956)
        一、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积极建党
        二、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与党员发展
    第二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快速发展(1956-1966年)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快速发展
        二、注重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与“左倾错误”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与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瘫痪(1966-1976)
        一、基层党组织受到极大冲击,基本瘫痪
        二、知识份子沦为“臭老九”,党员发展缓慢
    第四节: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976-1989)
        一、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二、拨乱反正与积极发展党员
    第五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1989—2012)
        一、“八九”动乱与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
        二、“八九”动乱反思与党员快速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一、实施高校党建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二、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三、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四、从严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五、加大支持,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日趋增强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问题分析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六、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
    第一节 提升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院(系)党组织班子建设
        二、增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
        三、提升院(系)党组织组织力
        四、健全院(系)党组织党建责任考核评价机制
        五、强化院(系)党组织的支撑保障
    第二节 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优化党支部设置
        二、选优建强党支部班子
        三、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五、健全党支部考核、保障体系
    第三节 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完善配套政策,做好顶层设计
        二、明确职业标准,加强队伍选聘
        三、着力选优配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四、强化培养管理,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五、完善考核激励,激发队伍活力
    第四节 提升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二、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第五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制度
        四、健全党建投入和队伍保障制度
    第六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健全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制度
        二、充实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
        三、完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指标
        四、优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与程序
        五、强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的内涵
        一、评价目标
        二、评价内容
        三、评价指标
        四、评价方法
        五、评价主体
        六、评价结果运用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二、党支部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第三节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第四节 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二、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三、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制度质量评价
    第五节 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质量及指标
        二、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内容质量及指标
        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及指标
        四、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的质量及指标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质量及指标
    附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 方法论
        (二) 研究方式
        (三) 具体方法与技术
    四、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 研究创新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学习制度的理论与历史探讨
    一、学习制度的内涵
        (一) 学习制度的一般内涵
        (二) 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的内涵
    二、学习制度的重要性
        (一) 正视过去不足
        (二) 解决现实问题
        (三) 谋划未来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学习及学习制度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
        (二) 列宁、斯大林论学习制度
        (三) 毛泽东论学习制度
    四、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历程梳理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学习制度建设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学习制度建设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概述
    一、学习制度出台背景
        (一)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四)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二、学习制度建设分期
        (一) 学习制度建设初步探索期
        (二) 学习制度建设逐步建立期
        (三) 学习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期
        (四) 学习制度建设快速发展期
    三、学习制度建设指导思想
        (一) 改革开放初期指导思想
        (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指导思想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指导思想
        (四) 新时代指导思想
    四、学习制度建设主客体分析
        (一) 学习制度建设主体分析
        (二) 学习制度建设客体分析
    五、学习制度基本分类
        (一) 综合类学习制度
        (二) 制度化建设类学习制度
        (三) 思想、着作、人物类学习制度
        (四) 集中性教育类学习制度
        (五)阵地建设类学习制度
        (六) 学历及专业教育类学习制度
        (七) 经费及其他类学习制度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具体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制度建设指明了学习目的
        (一) 改革开放初期的学习目的
        (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学习目的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学习目的
        (四) 新时代的学习目的
    二、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制度建设明确了学习内容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三)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四)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方面知识
        (五) 工作方法等知识
    三、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制度建设规定了学习形式
        (一)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二) 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学习
        (三) 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四) 集中性学习教育
        (五) 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四、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制度建设提供了学习保障
        (一) 学习时间的保障
        (二) 学习场所的保障
        (三) 学习经费的保障
    五、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制度建设带来的学习成效
        (一) 学习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二) 党员干部能力得到提升
        (三) 各项事业发展取得进步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特点
    一、学习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一) 学习制度建设的系统性
        (二) 学习制度建设的层次性
        (三) 学习制度建设系统性和层次性的有机结合
    二、学习制度建设在学习目的上坚持学以致用
        (一) 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基础
        (二)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三) 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
    三、学习制度建设在学习内容上注重继承创新
        (一) 学习内容的延续与创新
        (二) 学习内容要重点突出
        (三) 学习内容要与时俱进
    四、学习制度建设在学习形式上丰富多样
        (一) 学习形式与内容相匹配
        (二) 在线学习的兴起
        (三) 学习形式的不断创新
    五、学习制度建设在学习保障上日益完善
        (一) 学习保障的制度化要求
        (二) 学习保障的丰富和完善
        (三) 学习保障的完善是学习制度成熟的表现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经验
    一、始终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为学习制度建设的立足点
        (一)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离不开学习
        (二) 学习离不开制度保障
        (三) 学习制度建设要坚持正确方向
    二、在学习制度建设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
        (一) 加强学习制度建设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二) 加强学习制度建设顶层设计需考虑的问题
        (三) 发挥学习制度建设顶层设计以上率下的作用
    三、在学习制度建设过程中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一) 学习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
        (二) 学习制度落实存在的问题
        (三) 以“钉钉子”精神破解学习制度落实的难题
    四、在学习制度建设过程中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一) 学习制度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关系
        (二) 学习制度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三) 统筹推进学习制度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做法
    五、在学习制度建设过程中与时俱进加以创新
        (一) 坚持理论创新
        (二) 坚持实践创新
        (三)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统一
    六、以全党大学习推动事业大发展
        (一) 强化学习制度意识
        (二) 维护学习制度权威
        (三) 学习制度建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建立的基本依据
    2.1 理论渊源
    2.2 历史传统
    2.3 现实要求
        2.3.1 世情的变化对制度建设提出新挑战
        2.3.2 国情的变化对制度建设提出新考验
        2.3.3 党情的变化对制度建设提出新要求
    2.4 小结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基本情况
    3.1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历史发展
        3.1.1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初步酝酿
        3.1.2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正式确立
        3.1.3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创新发展
    3.2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基本内容
        3.2.1 经济建设问题
        3.2.2 民主法制建设问题
        3.2.3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问题
        3.2.4 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问题
        3.2.5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3.2.6 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
        3.2.7 和平发展与外交建设问题
        3.2.8 党的建设问题
        3.2.9 全球化趋势与治理问题
    3.3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运行方式
        3.3.1 选题
        3.3.2 选人
        3.3.3 定稿
        3.3.4 授课
    3.4 小结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主要特征
    4.1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基本特征
        4.1.1 规范化与常态化相结合
        4.1.2 针对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4.1.3 立足国内现实问题与体现世界战略眼光相结合
        4.1.4 理论实践化与实践理论化相结合
    4.2 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新变化
        4.2.1 学习内容守正创新
        4.2.2 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4.2.3 学习目的清晰明确
        4.2.4 学习成效显着提升
    4.3 小结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时代价值与经验启示
    5.1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时代价值
        5.1.1 集体学习制度是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武器
        5.1.2 集体学习制度是推进制度治党,建立学习型政党的良好实践
        5.1.3 集体学习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5.2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经验启示
        5.2.1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
        5.2.2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与创新改进方法载体相结合
        5.2.3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相结合
        5.2.4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与建设学习型政党相结合
    5.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
        (一) 国际背景:全球化和国际警务改革对公安工作带来新影响
        (二) 国内现实:社会转型对公安工作提出新要求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工作的历史实践
        (二)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工作的现实实践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安工作的相关理论
        (二) 毛泽东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改革开放起步与全面展开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78年-1992年)
        (一) 在拨乱反正中初步形成
        (二)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走向成熟
        (三) 在党的十三大以后至邓小平南巡讲话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92年-2002年)
        (一) 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初步形成
        (二) 党的十五大以后至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02年2012年)
        (一) 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七大这一时期为形成期
        (二) 党的十七大至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时期为进一步发展期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12年至今)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
        (一) 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依然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
        (二) 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和工作大局中公安工作处在很重要的位置
        (三) 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使命任务
    二、关于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不能动摇
        (二) 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三、关于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
        (一)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二) 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三)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四、关于公安工作的实现路径
        (一)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首要问题
        (二) 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三)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 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增强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五、关于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
        (一) 政治建警:全面加强革命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政治过硬
        (二) 从严治警:全面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确保公安队伍纪律作风过硬
        (三) 依法治警:全面推进正规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责任过硬
        (四) 素质强警:积极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本领过硬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总体特征
    一、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继承性
    二、内容构成的科学性政治性和法治性
        (一) 严密的科学性特征
        (二) 鲜明的政治性特征
        (三) 强烈的法治性特征
    三、本质属性和价值依归的人民性
        (一) 价值指向的人民性
        (二) 力量源泉的人民性
        (三) 评判标准的人民性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价值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二) 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 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 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
        (三) 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
        (四) 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思想保障
第六章 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
    一、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
        (一) 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二) 以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为根本原则
        (三) 以坚持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立足点
        (四) 以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为根本价值指向
        (五) 以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为方法论
    二、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
        (一) 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
        (二) 在解决现实问题和时代之间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
    三、在正确认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
        (一) 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
        (二) 坚持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条件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三、党建背景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教育的重要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的个人条件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三、强烈的使命意识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四、党史国史教育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
        一、增强干部“看家本领”
        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对象
        一、党员干部
        二、青年学生
    第四节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教育法
        二、实践教育法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自我教育法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的价值蕴含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二、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一、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
        二、有助于坚定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有助于构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社会
第四章 践行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的路径
    第一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精神动力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坚持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全面领导
        二、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节 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习平台
        一、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网络微平台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第四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资队伍自身素质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师资培养管理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胡锦涛谈重视学习历史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D]. 罗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研究[D]. 郑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从学习中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学习历程审视[J]. 王树荫,耿鹏丽.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1(03)
  • [4]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发展研究[D]. 龚小丽. 大理大学, 2021(09)
  • [5]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研究[D]. 邵铃.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6]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D]. 杨成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研究[D]. 王子栩. 扬州大学, 2021(09)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研究[D]. 任红玉.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D]. 隋从容. 山东大学, 2020(09)
  • [10]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论述研究[D]. 安茜. 吉首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胡锦涛谈重视历史知识学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