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气东输管道沿线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系统评价与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孙艳苓[1](2020)在《甘肃河西走廊能源通道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评估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受自然因素限制,跨区域、长距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可避免的穿越自然保护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本文对甘肃河西走廊能源通道的油气管线、输变电等项目穿越自然保护区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生态补偿的主客体,按照保护者的直接投入、生态恢复投入、生态获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了补偿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补偿分配方式。以西气东输四线工程穿越安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项目建设生态补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按照西气东输四线工程运行20年计算,穿越安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为23598.5×104元。该生态补偿评估体系操作性较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杨晓东,齐实,周利军,刘卉,李昱彤,苏溥雅,靳孟理,李智勇[2](2019)在《西部管道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模式探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大量的管道建设扰动地表,造成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尤其在西部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困难,因此研究和探讨西部管道工程建设的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模式,对保护和维护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部长输管道经过的天山地区山地亚区,河西走廊地区平原亚区,河西走廊地区荒漠戈壁亚区,河西走廊及黄土高原干草原区域等四个区域作为生态恢复典型区域,提出其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模式。
张小乖[3](2018)在《百亿到225万亿的水资源公共投资 ——中国智能水网战略论》文中提出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管理,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生机活力保护的重点。水,也是文明之根。水危机治理,是增强我国环境承载力、扩大经济与人口规模容量的重中之重,也是西部治理现代的牛鼻子。追求务实、科学、本土适应性、可操作性,是中国智能水网解决方案的公共管理研究原则。水危机治理中的南水北调西线研究数个主流方案中,对经济、生态、工程、政府管理进行综合性跨界探索较少,统一把建设资金来源、具体线路、工程管理与配套社会治理等进行论述的,也不多见,难以迎合政府治理的现实需求,智能水网有意开辟这样一种研究思路。本文试图以政府管理视角看水资源管理,研究钱从何处来、效益如何、工程走向、行政风险及预防策略等具体问题,有助于推动公共工程向实践迈进。并藉此探索我国公共政策、公共工程特有的决策逻辑,证明相比西方政府管理的“票决”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管理思维,更科学合理、更高效。国家智能水网是一个集交通、国防、耕地、经济等于一体的高端公共工程,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科技的进步,经济实力及工程实力的增强,跨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各主流水系的智能水网建设,具有历史必然性。西北地区,水是异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关乎群众生命健康、民生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跨地区公共资源使用、财政及公共投资、粮食安全及耕地保护、国防外交等重要议题。同时,超大型水资源工程的智能化管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多中心协同治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的必然选择。水危机应对,还需以我国特有的行政及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为政策环境和现实载体,摸清我国国家战略及地方发展战略与我国水资源布局的特殊关系。本文曾试图仅进行战略统筹研究,但战略因子剖析和学科学理深度的要求,终惹累牍之嫌。但研究结论较乐观,智能水网建设,能新增两大新经济带、五条交通干线,激活四百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地区的工农业活力,理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量约225万亿元,初始政府投资仅需数百亿,值得深入。本文也一直力图弥合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间在水危机治理上的分歧,是风险治理、危机治理、多元协同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治理等公共管理新动向的应用探索。
王继成[4](2017)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及正常工况下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是一种洁净、优质能源,是继煤和石油之后第三大能源。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协调天然气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天然气开发利用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国内外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影响评价调查分析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过程、评价层次、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进一步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废气、废水、固废、噪声排放等四个方面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新粤浙管道(中国石化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为例,利用模糊综合模型评价废气、废水、固废、噪声对环境影响的程度,采用遥感调查法分析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保障措施。
刘宝林[5](2016)在《在役输气管道对其上方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宁夏中卫市、山西蒲县、河南淮阳县压气站上游8km、2km、下游2km、8km、16km、32km、48km管道正上方(0m)、离管道1m、2m、3m处玉米进行实地考察与检测,研究了管道上方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叶绿素等要素,同时对各压气站管道正上方(0m)、1m、2m、3m处100cm、70cm、40cm土层深度土壤温度进行长期监测,研究了管道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规律。另外对宁夏中卫和河南淮阳压气站管道上方玉米进行追穗肥处理,探究追肥处理改善管道上方玉米产量的效果大小。取得以下重要结果:(1)各压气站管道正上方土壤温度较水平垂直于管道上方的其他采样点是最高的,距管道水平垂直距离越近土壤温度越高,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大(0m到5m)土壤温度下降趋势减小,距离管线2m处到5m处温度变化不大,说明管道对土壤温度影响范围(单侧)主要在水平垂直方向2m以内。沿管道线方向上,距离压气站越远,同一管道上方的监测点(0m、1m、2m和5m)土壤温度的变化越小,未呈现出离压气站越近管道上方土壤温度越高的趋势。(2)宁夏中卫市压气站管道上方玉米减产达到1.41%36.93%,山西蒲县压气站输气管道上方玉米减产达到13.50%100%,河南淮阳县压气站输气管道上方玉米减产达到4.45%23.90%,均未呈现出离压气站越近减产越大的趋势。输气管道正上方玉米减产较为严重,受到的影响范围集中在2m以内(单侧),极少数超过3m(单侧)。从各监测点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差异可知,同一个玉米品种在离压气站不同距离的管道上方种植受到的影响不同,不同遗传特性的玉米品种承受管道影响的压力不同。管道上方玉米产量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表明管道上方土壤温度升高不利于玉米产量的形成。(3)各压气站管道上方玉米产量性状主要表现为离管道越近值越小,管道正上方受到影响最为严重。其中宁夏中卫压气站管道正上方玉米穗长、穗粗、千粒重、穗粒重减小,秃尖长增加,穗行数、行粒数差异不显着,山西蒲县压气站管道正上方玉米穗长、穗粒重、千粒重减小,秃尖长增加,穗行数、行粒数、穗粗差异不显着,河南淮阳压气站管道正上方玉米千粒重、穗粒重减小,秃尖长增加,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穗长等整体上差异不显着。(4)各压气站输气管道上方玉米植株性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宁夏中卫市压气站上游2km、下游2km、8km、16km、32km、48km输气管道上方离管道越近玉米株高、穗位高越低,茎粗、单株叶面积越小(管道正上方与3m处对照株高极差在1949cm之间,穗位高极差在325cm之间,茎粗极差0.220.5cm之间,单株叶面积极差在7001800cm2),上游8km监测点植株性状差异不显着;山西蒲县压气站上游2km、8km、下游8km、16km、32km、48km离管道越近管道上方玉米株高(极差在1364cm之间)、穗位高越低(极差在318cm之间),茎粗越小(极差在0.120.3cm之间),下游16km、32km离管道越近叶面积越小(极差在7005000cm2),其他监测点单株叶面积差异不显着。河南淮阳县输气管道上方玉米差异情况不同于宁夏中卫市和山西蒲县,河南淮阳县输气管道上方玉米植株性状差异显着的监测点中,离管道越近,株高、穗位高、单株叶面积值越大(管道正上方与3m对照株高极差在30560cm之间,穗位高极差在1014cm之间,单株叶面积极差在16002600 cm2之间),茎粗差异不显着,部分监测点植株性状差异不显着。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表明,玉米农艺性状的变化直接引起产量变化。(5)同一位置管道监测点上方玉米同一节次序的节间长度差异不同。宁夏中卫市输气管道上方玉米雄穗下第6、7、8、9、10、11、12节间长度降低;山西蒲县管道上方玉米影响严重监测点中,玉米节间长度均有所降低,影响较为严重的监测点中,玉米雄穗下第1、4、7、10、11节间长度降低;河南淮阳县输气管道上方监测点玉米株高增加,主要是雄穗下第1、3、5、6、7、8、10、11、12、13、14节间长度增加所致。(6)山西蒲县压气站上游2km、下游8km管道上方玉米叶绿素受到的影响极为明显,管道正上方玉米叶绿素最低,其他位置的输气管道上方玉米叶绿素差异显着的监测点中,正上方含量最高,河南淮阳县输气管道上方叶绿素差异显着的监测点中,管道正上方叶绿素含量最大,但叶绿素含量高的监测点最终仍表现为减产。综上所述,在玉米生育过程中,管道不是影响玉米的生育的直接原因。其主要通过影响土壤温度而玉米生长发育,玉米生长发育不良导致节间减小,株高降低,穗位高降低,叶片减小,同时还打破了玉米后期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平衡,最终表现在影响玉米千粒重、穗粒重、秃尖长等产量性状上,从而影响产量。
张利娜[6](2016)在《西气东输靖边段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文中指出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因其建设工程跨越区域大、地质条件复杂、所经过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管线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目前,通常使用生态稳定性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代表着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和受到扰动后自身的恢复能力。为了对管道沿线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为开展管道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建立管道生态评价模型,对生态稳定性进行定量化评价。影响生态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次研究结合西北地区的生态特点,参照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选取了土地、气候、植被、地形作为一级指标。其中土地包含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气候包括每年平均降雨量、每年平均大风天数和一年内≥10℃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植被包括植被覆盖度和植被指数;地形因素包括坡向和坡度。指标体系确定之后,参考《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试行)》等标准,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建立分级标准的方法对选定的指标进行分级量化。本文依据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并参考了国内的大量相关研究成果,采用生态模型领域最常用到的加权求和模型对模型体系进行研究。使用生态质量、水蚀敏感性、风蚀敏感性等作为生态稳定性模型的因子模型。其中生态质量模型的评价指标为土壤、干燥度、坡度、植被;水蚀敏感性模型的评价指标为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风蚀敏感性模型的评价指标为土壤类型、年均大风天数及干燥度。根据确立的指标体系和模型,结合陕西靖边段的管道数据,绘出生态状况图,评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生态模型和GIS的紧密动态耦合。结果表明:管线经过的林场附近生态稳定性最好,生态稳定性最差的是沙漠地区,这也与实际的分析结果一致。通过针对西气东输管线靖边段管线的实际数据应用模型体系,说明系统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能够较好的吻合,成果具有高度的可视化和量化程度。
陈军纪,刘彬,杨美琳,刘娜,杨更强,尹林克,王亮[7](2015)在《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沿线安西两种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的变化》文中研究指明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自然保护区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荒漠和琵琶柴(Reaumuria soomgorica)荒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地表植被固碳释氧功能、土壤养分含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定量评估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施工完成10年后对沿线两种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施工作业区相比,合头草和琵琶柴荒漠生态系统生物量单位面积分别降低了2.146%、2.549%;三维绿量单位面积分别降低了2.80%、2.81%;合头草群落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100cm和0-50cm的范围内平均降低约16.69%和28.86%;生物多样性分别降低9.69%和17.22%。
宋明智[8](2014)在《新疆煤炭供需平衡分析及产业发展技术路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针对新疆煤炭需求与供应,产业技术路线和政策等问题所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在新疆煤炭未来需求量分析预测中采用了弹性系数法、部门分析法和线性回归与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了不同情景下的煤炭需求量预测。以新疆水资源承载力为标准衡量不同煤炭需求预测量的合理性;以多目标规划模型方法推算新疆煤炭优化供给能力,导出新疆煤炭合理与优化的供需平衡区间。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新疆煤炭系统发展分析推演,得出新疆煤炭产业发展推进重点策略。最后根据新疆煤炭供需平衡模式和产业重点策略,在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行业管理制度、产业布局、供给通道、生产安全、水资源和经济与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分析研究,提出了未来新疆煤炭产业发展技术路线与建议和保障措施。
何静,朱琦,高照良[9](2013)在《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甘肃段水土流失防治探讨》文中指出中国石油西部原油管道是目前国内运输距离最长、设计压力最高、国内设计输量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参建队伍最多的输油管道之一.管道铺设过程中,大量采用机械施工,路堑开挖、路堤填筑、取土采石、架桥砌涵等,破坏了公路沿线原地貌及植被,扰动了表土结构,致使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分析了"西油东送"工程建设(甘肃段)水土流失问题,总结了工程区自然情况.研究了管道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了管道工程防护类型选择的原则,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肖峻,汪亚峰,陈利顶[10](2012)在《廊道式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廊道式建设工程是当前十分常见的建设工程项目,它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对廊道式建设工程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归纳了廊道式建设工程的主要类型,分类概括了其产生的各种生态作用和环境影响,并对影响的复杂性和危害程度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廊道式建设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同时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廊道式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的研究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今后廊道式建设工程生态环评的发展方向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及模型模拟技术,完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体系的定量化程度和准确度,在细化评价指标的同时关注评价范围的尺度效应,从而使环评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
二、西气东输管道沿线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系统评价与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气东输管道沿线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系统评价与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河西走廊能源通道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评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
研究区域概况 2 |
补偿的主客体 3 |
研究方法 3.1 |
补偿评估指标体系 3.2 |
补偿评估方法 3.3 |
受影响补偿范围 3.4 |
补偿期限和补偿系数的确定 3.5 |
补偿资金核算 3.6 |
生态补偿的支付 4 |
应用实践 4.1 |
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4.2 |
西气东输四线工程穿越情况 4.3 |
生态补偿核算 4.4 |
生态补偿的实现 5 |
讨论 |
(2)西部管道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西部管道工程所经区域生态环境特点 |
1.1 天山地区山地区 |
1.2 河西走廊地区荒漠戈壁区 |
1.3 河西走廊荒漠草原区 |
1.4 河西走廊及黄土高原干草原区 |
2 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
2.1 天山地区山地亚区 |
2.2 河西走廊地区平原亚区 |
2.3 河西走廊地区荒漠戈壁区 |
2.4 河西走廊及黄土高原干草原区 |
3 生态恢复模式 |
3.1 天山山地区 |
3.1.1 预防保护模式 |
3.1.2 生态恢复模式 |
3.2 河西走廊荒漠戈壁区 |
3.3河西走廊荒漠草原区 |
3.3.1预防保护模式 |
3.3.2 生态恢复模式 |
3.4 河西走廊及黄土高原干草原区 |
3.4.1 预防保护模式 |
3.4.2 生态恢复模式 |
4结论与建议 |
4.1结论 |
4.2 建议 |
(3)百亿到225万亿的水资源公共投资 ——中国智能水网战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四)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论文逻辑架构 |
(五) 论文创新与不足 |
二、中国水资源的地理、历史、经济战略研究 |
(一) 中国水资源地理现状分析 |
(二) 中国水危机的历史演义 |
(三) 当代水危机与经济战略、缺水估算 |
三、中国智能水网综合治理方案 |
(一) 总体概述——社会主义公共经济学与公共物品外部性 |
(二) 智能水网的具体政策与工程治理研究 |
1. 昆藏高铁与饮水安全网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 |
(1) 国家安全饮水网工程——论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失灵 |
(2) 昆藏高铁——从市场的本质看华盛顿共识 |
2. 黄青航道与红藏线——东西部均衡发展与绝对稀缺资源配置 |
(1) 黄青航道工程——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战略资源短缺观 |
(2) 红藏大动脉——财政转移支付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
3. 新黄河回黄工程——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 |
(1) 阿尔金山水闸——论政府的政治稳定职能 |
(2) 古丝路大运河——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3) 蒙北1200治沙干渠——内蒙与雁北地区的水权与环境治理 |
(4) 北疆渠——新疆北部水资源管理和以水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学 |
(5) 南疆渠——水资源与新疆南部盆地的战略定位 |
(6) 甘陕川青补充型工程——丘陵地区的生态治理 |
4. 阿兰线工程——社会主义的生态经济学与中国式国防经济学 |
(1) 阿尔金山市建立及复垦工程——西北战备物资支点与科研基地 |
(2) 阿兰公路、铁路——生态经济的宏观思辨 |
5. 高原植被保护水廊——论特殊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1) 安多水电站工程——淡水资源与藏北生态安全保障 |
(2) 南水工程(日申铁路)——内外流区的高海拔生态补给 |
(3) 西坝工程——阿里地区的发展战略 |
6. 藏北高原淡水资源网络建设与生态修复——论政府的社会职能 |
(1) 可可西里湖淡化扩容工程 |
(2) 通天河引水修复工程 |
7. 沪喀高铁与嘉汉水道——政府宏观经济调节职能的再思考 |
(三) 本章小结 |
四、公共融资与成本收益分析 |
(一) 基于决策科学理性的超长期公共工程宏观财经分析 |
(二) 概算与融资策略分析 |
1. 工程概算——公共工程的成本控制 |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衍生金融市场的公共融资功能 |
3. PPP模式融资 |
3. 央地财政资金和政府债券 |
(三) 本量利分析 |
(四) 本章小结 |
五、智能水网工程的综合治理研究 |
(一) 智能水网与南水北调西线 |
(二) 智能水网的生态涵养工程 |
(三) 国家智能水网管理信息系统 |
(四) 智能水网的行政区划与合作治理思考 |
1. 中央生态与安全直辖区——论西部治理中的政府政治职能 |
(1) 国防重镇——阿尔金山市 |
(2) 科技中心——鲸鱼湖镇 |
(3) 行政中心——格尔木 |
(4) 金融中心——苏干湖 |
(5) 文化中心——楼兰 |
(6) 经济中心——日月山 |
2. 亚洲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共同体 |
(五) 本章小结 |
六、智能水网的社会价值分析 |
(一) 农业收益 |
(二) 金融科技与物贸发展战略 |
(三) 第二三产业产值 |
(四) 人口供养力 |
(五) 国内生产总值驱动力 |
七、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及正常工况下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 |
2.1.1 环境的概念和特性 |
2.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和流程 |
2.2 环境影响评价层次 |
2.3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
2.3.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
2.3.2 声环境影响评价 |
2.3.3 水环境影响评价 |
2.3.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2.4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2.4.1 层次分析法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3 主分量分析评价法 |
2.4.4 遥感调查法 |
2.5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章 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污染源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3.1 施工过程 |
3.2 污染源分析 |
3.2.1 废气 |
3.2.2 废水 |
3.2.3 固体废物 |
3.2.4 噪声 |
3.3 环境影响分析 |
3.3.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3.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3.3.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3.3.4 声环境影响分析 |
3.3.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第4章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评价污染物环境影响的应用 |
4.1 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影响识别表 |
4.2 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建立 |
4.3 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建立 |
4.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步骤 |
4.3.2 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建立 |
4.4 案例实证分析 |
4.4.1 工程概况 |
4.4.2 新粤浙管道环境影响评价 |
第5章 遥感调查法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 |
5.1 遥感调查法的工具 |
5.2 卫星影像的获取 |
5.3 植被类型现状调查 |
5.3.1 影像的波段融合 |
5.3.2 影像的监督分类 |
5.3.3 监督分类结果的矢量化 |
5.4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5.5 土壤侵蚀现状调查 |
5.5.1 坡度的获取 |
5.5.2 植被覆盖度的获取 |
5.5.3 土壤侵蚀程度的判断 |
5.6 小结 |
第6章 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保护保障措施 |
6.1 设计阶段环保措施 |
6.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
6.3 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
6.3.1 废气防治措施 |
6.3.2 废水防治措施 |
6.3.3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
6.3.4 噪声防治措施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在役输气管道对其上方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输气管道与土壤温度场的关系 |
1.2 土壤温度与玉米生育的关系 |
1.3 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
1.4 自然环境条件与玉米生育的关系 |
1.5 在役输气管道对沿线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概况 |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点及概况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在役输气管道对其上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1 宁夏中卫压气站管道对其上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2 山西蒲县压气站管道对其上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3 河南淮阳压气站管道对其上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 在役输气管道对其上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1 宁夏中卫市压气站管道对其上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2 山西省蒲县压气站管道对其上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3 河南淮阳县压气站管道对其上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4 在役输气管道上方土壤温度与玉米产量的关系 |
3.3 在役输气管道对其上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1 在役输气管道对其上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
3.3.2 在役输气管道对其上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
3.3.3 在役输气管道上方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3.3.4 在役输气管道上方玉米节间长度的变化 |
3.4 在役输气管道上方玉米叶绿素的变化 |
3.4.1 山西蒲县压气站管道上方玉米叶绿素的变化 |
3.4.2 河南淮阳压气站管道上方玉米叶绿素的变化 |
3.4.3 在役输气管道上方玉米叶绿素与产量的关系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西气东输靖边段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西气东输对东部发展的影响 |
1.1.2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 |
1.1.3 管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1.4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研究 |
2.1 指标体系的研究 |
2.1.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2.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2.1.3 各项指标的说明 |
2.1.4 数据的收集与获取 |
2.2 指标的定量化方法 |
2.3 指标的定量化分级 |
2.4 生态模型体系概述 |
2.4.1 模型算法的选择 |
2.4.2 模型的选择 |
2.5 生态稳定性模型的构建 |
2.5.1 生态环境质量模型 |
2.5.2 水蚀敏感性模型 |
2.5.3 生态稳定性模型 |
第3章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西段)概况 |
3.1 工程沿线生态环境概况 |
3.2 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3.2.1 科学安排施工 |
3.2.2 合理处置弃渣 |
3.2.3 施工场地恢复 |
3.2.4 植物恢复措施 |
3.2.5 水工保护措施 |
3.2.6 戈壁荒漠区段生态保护措施 |
3.3 靖边段概况 |
第4章 模型的实现过程 |
4.1 网格剖分 |
4.2 图层设置 |
4.2.1 气候图层 |
4.2.2 植被图层 |
4.2.3 土地利用类型图层 |
4.2.4 土壤类型图层 |
4.2.5 坡向、坡度图层 |
第5章 模型的实际应用结果分析 |
5.1 模型的实例应用结果分析 |
5.1.1 干燥度计算结果分析 |
5.1.2 生态环境质量模型结果分析 |
5.1.3 水蚀敏感性模型结果分析 |
5.1.4 风蚀敏感性模型结果分析 |
5.1.5 人为扰动结果分析 |
5.1.6 生态稳定性模型影响分析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沿线安西两种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地样方设置 |
2.2 样地调查内容 |
2.2.1 地表植被 |
2.2.2 土壤养分含量 |
2.2.3 生物多样性 |
2.3 数据处理 |
2.3.1 地表植被变化的估算 |
2.3.2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估算 |
2.3.3 生物多样性降损估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地表植被固碳释氧功能 |
3.2 土壤养分含量 |
3.3 生物多样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8)新疆煤炭供需平衡分析及产业发展技术路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框架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
2 理论基础 |
2.1 预测理论 |
2.2 供需预测模型 |
2.3 能源产业系统分析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
3.1.1 新疆煤炭资源概况 |
3.1.2 新疆煤炭开采概况 |
3.1.3 新疆煤化工发展概况 |
3.1.4 新疆煤电转化发展概况 |
3.1.5 新疆煤炭相关供给通道概况 |
3.2 新疆煤炭产业在我国煤炭产业中的地位分析 |
3.3 影响新疆煤炭产业发展的水资源因素分析 |
3.3.1 新疆地区水资源概况 |
3.3.2 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
3.3.3 新疆煤炭产业中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3.4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4.1 新疆煤炭工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
3.4.2 新疆煤炭供给通道的制约问题 |
3.4.3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新疆煤炭需求预测与供给分析 |
4.1 影响新疆煤炭需求因素分析 |
4.2 不同情景下新疆煤炭需求预测 |
4.2.1 新疆煤炭工业与 GDP 的相关性分析 |
4.2.2 不同情景下新疆煤炭需求预测 |
4.3 新疆煤炭需求利用 |
4.3.1 新疆煤炭资源利用经济性分析 |
4.3.2 新疆煤炭资源利用格局分析 |
4.4 新疆煤炭产业供给基础 |
4.4.1 新疆当前煤炭生产能力和规划 |
4.4.2 新疆政府煤炭供需平衡规划 |
4.5 新疆煤炭供给水资源承载力 |
4.5.1 新疆水资源与利用状况 |
4.5.2 新疆水资源煤炭供给承载力分析 |
4.6 新疆煤炭供给预测与分析 |
4.6.1 新疆煤炭供给量的预测 |
4.6.2 资源约束条件下新疆煤炭供给分析 |
4.6.3 数据的收集 |
4.6.4 模型的建立 |
4.6.5 模型的求解和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新疆煤炭供需系统动力研究 |
5.1 新疆煤炭供需系统要素分析 |
5.2 新疆煤炭产业系统动力模型与构建 |
5.2.1 新疆煤炭产业系统结构分析 |
5.2.2 新疆煤炭产业系统模型构建 |
5.3 系统模型仿真与分析 |
5.3.1 系统模型仿真 |
5.3.2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战略及技术路线研究 |
6.1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思路和战略设想 |
6.2 新疆煤炭产业区域布局 |
6.3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重点 |
6.3.1 新疆煤炭产业中技术的重要性 |
6.3.2 煤炭开采技术重点及攻关内容 |
6.3.3 煤化工技术重点及攻关内容 |
6.3.4 新疆煤炭供给通道优化建设 |
6.4 新疆煤炭产业战略技术路线 |
6.5 相关政策建议及保障措施 |
6.5.1 政策建议 |
6.5.2 保障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成果 |
(9)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甘肃段水土流失防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管道工程开发的重要性 |
2“西油东送”工程建设(甘肃段)自然情况 |
2.1 水文 |
2.2 土壤 |
2.3 地貌 |
2.4 天气 |
3“西油东送”工程建设(甘肃段)水土流失现状 |
3.1 甘肃省水土流失现状 |
3.2“西油东送”工程建设(甘肃段)水土流失现状 |
3.3“西油东送”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成因 |
3.4“西油东送”工程建设(甘肃段)水土流失的特点 |
4“西油东送”工程建设(甘肃段)管道工程的影响、原则、水土流失问题 |
4.1 管道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2 管道工程防护类型选择的原则 |
4.3 管道建设中水土流失问题 |
4.3.1 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 |
4.3.2 坏水土保持设施情况 |
5 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
5.1 对工程前期的水土保持方案要严格审批 |
5.2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
5.3 科学地配置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
四、西气东输管道沿线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系统评价与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河西走廊能源通道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评估与实践[J]. 孙艳苓. 甘肃科技, 2020(02)
- [2]西部管道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模式探究[J]. 杨晓东,齐实,周利军,刘卉,李昱彤,苏溥雅,靳孟理,李智勇. 科技风, 2019(22)
- [3]百亿到225万亿的水资源公共投资 ——中国智能水网战略论[D]. 张小乖.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4)
- [4]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及正常工况下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D]. 王继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5]在役输气管道对其上方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D]. 刘宝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6]西气东输靖边段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D]. 张利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7]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沿线安西两种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的变化[J]. 陈军纪,刘彬,杨美琳,刘娜,杨更强,尹林克,王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9)
- [8]新疆煤炭供需平衡分析及产业发展技术路线研究[D]. 宋明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5)
- [9]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甘肃段水土流失防治探讨[J]. 何静,朱琦,高照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10]廊道式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J]. 肖峻,汪亚峰,陈利顶. 生态学杂志,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