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工程院2001年新增院士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防护工程》编辑部[1](2021)在《热烈祝贺《防护工程》四位编委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文中指出2021年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新增院士名单。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先后顺序,《防护工程》编委会成员,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周刚研究员当选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王明洋教授、东南大学刘加平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杜修力教授当选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在此,向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四位编委会委员致以诚挚的祝贺!
蔡姝雯,杨频萍,王甜[2](2021)在《“江苏军团”群星闪耀》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点部署。2021年,锚定“十四五”发展目标,江苏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唐家龙,缪鹏[3](2020)在《区域发展与晋阶院士——来自2017年工程院院士遴选的证据》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为研究对象,首次将候选人和当选院士纳入同一计量分析框架,研究了省级经济社会因素对候选人能否成功当选院士的影响。在控制候选人的个体特征因素的情况下,基于多分类logit模型的分析发现:①人均GDP对候选人当选没有显着影响;②研发投入水平对候选人当选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③以进出口总额衡量的省际开放水平越高,候选人当选的可能性越低;④城市化水平对候选人当选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⑤来自东部和中部候选人当选的可能性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东部和西部候选人当选的可能性不存在这种差异。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优化领军人才成长环境,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区域人才优化分布,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驱动作用。
史文天[4](2020)在《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及区域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背景下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稀缺性战略资源,各国家、各区域都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培养和吸引世界一流优秀人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区域人才竞争的利害关系日益突出,以争夺国际一流科技人才为焦点的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悄然打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批自己的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之一,代表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中国科学院自1949成立以来,院士群体便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开创以及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两院院士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杰出代表,依然是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关键人物,推动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选取两院院士的典型案例,采取空间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中国科学家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流动特征及其知识流动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从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来看,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出生地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尤为突出;高校集聚的城市为中国科学家主要的本科毕业地,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中国和世界高水平教育资源集聚的城市;初次工作地、当前工作地以及院士获得地在空间格局上存在高度一致性,主要集聚在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区域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是影响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中国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域有利于科学家的成长、培养和发展;健全优质的社会服务更有助于吸引科学家前来就业;优美清洁的环境是科学家选择工作地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从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来看,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空间异质性显着。网络节点度中心性、加权度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仅北京、上海、南京等少数城市较大,网络等级层次呈“金字塔”型,核心-边缘结构突出。随着科学家的成长,满足科学家后期发展的相关类型的城市数量逐渐减少。通过识别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节点角色发现,北京是唯一兼具成就兼稳定型两重角色的城市,其他城市则扮演着单一的角色。中国科学家的空间迁移在国家、区域和个人尺度上受国家政策、区域经济水平及教育水平和个人特质的影响。个体特质是推动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演化的内驱力,区域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是整个网络演变的外驱力,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是科学家空间迁移的外生变量。各驱动力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是各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3)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复杂性及其机理来看,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呈现以北京为顶点的“多三角形骨架”结构,等级层次结构特征明显。北京和上海位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区,长春、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兰州、大连、合肥等16个城市位于网络的半边缘地带,其他城市则位于网络的边缘地带。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京津冀、长三角、辽中南是中国科学家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度中心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东部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加权中心性呈现出北京和上海的“两极”格局,介数中心性呈“一超多强”的格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邻近性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地理邻近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起正向作用;教育邻近性是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首要考虑的因素,两个城市之间的教育水平越接近,科学家越趋于合作;经济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制度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影响系数为负且显着。(4)基于城市尺度下中国科学家流动和科研合作的数据构建出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和科研合作网络,通过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两个网络的节点和双边关系的空间同位性特征显着,两个网络的节点属性和双边关系属性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网络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强耦合性。基于构建的“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总结了中国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四种效应,分别是溢出效应、创造效应、回流效应和随从效应。科学家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嵌入到新的区域后自身的知识会溢出到迁入地,产生知识溢出效应;科学家已掌握的知识与迁入地科研人员的知识产生碰撞,会使他们的知识进行融合、重组,在这一个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产生知识创造效应;由于科学家的流动,使迁入地的科学家与迁出地的人员保持着特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当前所处地域的科学家的知识“反哺”科学家的迁出地,形成知识的回流效应;后进学者会跟随或模仿前人成长的路径,其他科学家或者学者跟随前人的迁移路径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产生新一轮的知识流动,即随从效应。
朱昱,赵千,吴晓东[5](2019)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之探究》文中提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是院士队伍的重要部分,是建设高端学术平台和工程科技思想库的重要力量;外籍院士制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制度的重要内容。改进完善外籍院士制度,加强外籍院士队伍建设,是促进国际学术和科技交流,充分利用国际高端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服务国家科技发展和外交战略的重要方式。文章综合分析了外籍院士制度的起源、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现状,并对促进外籍院士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进完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政策建议。
刘欣[6](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武虹,赵立新,李砚章,王昉,黄金霞,高洁[7](2019)在《基于中国院士群体特征分析的新时代人才合理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意义]院士作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力军和精英力量,对其成长规律、履历等的研究对我国人才发现和培养有较大意义。[方法 /过程]采用履历深度分析法,全面收集我国两院院士信息,量化研究院士群体的时空特征、学缘结构特征。[结果 /结论 ]探究院士群体的基本特征及成才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合理化建议。
蔺亚琼[8](2018)在《人才项目与当代中国学术精英的塑造》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四类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发现人才项目已成为我国学界特别是理工科领域塑造学术精英的重要制度。学术精英的成长呈现出"人才项目依托"与"人才项目嵌套"的特点,不同层次人才项目的重叠嵌套,形成了学术精英生成的结构性路径,"不入选则出局"成为塑造学术精英的法则。与单位制时代相比,人才项目在塑造学术精英的过程中延续了"制度化的精英主义",其及早筛选与重点培养优秀学者的特征并未褪去。人才项目也被纳入院系学术队伍的建设之中。与此同时,人才项目强化了学术精英生成中的学术竞争,对学术精英的德行与才能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才项目广泛扩散并应用于高校人事聘任制度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的非意图后果。
杨丽[9](2017)在《大数据下的中国女性高端科技人才管理计量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近年中国女性高端科技人才群体的基础数据为依据,对其基本情况与发展状况等进行计量分析,借鉴相关国际女性科技人才管理政策的先进经验,尝试提出了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女性管理监测体系、制定女性人才培养规划、重构女性人才培养建制三大对策,以此改进完善中国女性高端科技人才管理状况。
涂兴佩[10](2016)在《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暨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大会召开》文中提出本刊讯(记者涂兴佩)6月1日,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同时公布了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34名获奖人名单,并举行了颁奖仪式。其中,我国着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获得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其他33名专家分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和青年奖。出席本次院士大会的共有近60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外籍院士。会议当天,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发表了讲话,并为2015年新增选的70名院士颁发了院士牌和证书。这是自两院院士制度改革后进行的首次院士
二、中国工程院2001年新增院士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工程院2001年新增院士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2)“江苏军团”群星闪耀(论文提纲范文)
年度事件 |
空间站开建、载人飞船升空、天问探火 |
中国航天捷报频传 江苏元素绽放星空 |
年度事件 |
江苏新增两院院士16人 |
全国占比超10%排名第二 |
年度事件 |
江苏39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
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
(3)区域发展与晋阶院士——来自2017年工程院院士遴选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
2.1 经济发展水平与准院士晋阶 |
2.2 经济开放度与准院士晋阶 |
2.3 研发投入与准院士晋阶 |
2.4 城市化水平与准院士晋阶 |
2.5 地域差异与准院士晋阶 |
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3.1 数据来源 |
3.2 变量定义 |
4 计量检验 |
4.1 实证模型 |
4.2 回归结果 |
4.3 稳健性检验 |
4.3.1 基于方法变换的稳健性检验。 |
4.3.2 基于变量替换的稳健性检验。 |
5 结论与启示 |
(4)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数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样本 |
1.4.3 主要数据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人才研究的图谱分析 |
2.1.1 国内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
2.1.2 国外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
2.2 人才研究的定性总结 |
2.2.1 人才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
2.2.2 人才科研合作的相关研究 |
2.2.3 人才流动与知识流动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辨析 |
3.1.1 人才 |
3.1.2 科技人才 |
3.1.3 科学家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人才成长的相关理论 |
3.2.2 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 |
3.2.3 知识流动的相关理论 |
3.2.4 复杂网络理论 |
3.2.5 空间结构理论 |
3.3 已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第四章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4.1.2 研究方法 |
4.2 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出生地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 |
4.2.2 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 |
4.2.3 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高水平教育资源城市 |
4.2.4 工作地集中于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 |
4.3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 |
4.3.1 出生地——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内陆扩散 |
4.3.2 本科学习地——省会城市外的其他地级市逐渐显现 |
4.3.3 最高学位获得地——从海外城市转向国内城市 |
4.3.4 主要工作地——从北京、上海向其他城市扩散 |
4.4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1 出生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2 本科毕业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3 最高学位获得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4 工作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及其驱动机制 |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网络构建 |
5.1.3 测度模型 |
5.2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 |
5.2.1 网络节点特征 |
5.2.2 等级层次结构 |
5.2.3 节点角色识别 |
5.3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驱动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及其邻近性机理 |
6.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测度模型 |
6.2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拓扑结构 |
6.2.1 网络整体特征 |
6.2.2 等级层次结构 |
6.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空间分异 |
6.3.1 度中心度性 |
6.3.2 加权度中心性 |
6.3.3 介数中心性 |
6.4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邻近性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知识流动效应 |
7.1 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 |
7.1.1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间知识流动的作用 |
7.1.2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内知识流动的作用 |
7.2 网络节点耦合分析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数据说明和来源 |
7.2.3 节点的空间耦合 |
7.2.4 节点的相关性检验 |
7.3 网络双边关联耦合分析 |
7.3.1 空间联系结构 |
7.3.2 网络体系结构 |
7.3.3 双边关系的相关性检验 |
7.3.4 双边关系的回归分析 |
7.4 科学家流动产生的知识流动效应 |
7.4.1 溢出效应 |
7.4.2 创造效应 |
7.4.3 回流效应 |
7.4.4 随从效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中国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
8.1.2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 |
8.1.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空间非均衡性 |
8.1.4 科学家流动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知识流动 |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8.2.1 理论层面 |
8.2.2 实证层面 |
8.3 政策启示 |
8.3.1 制定科学的科技人才布局战略 |
8.3.2 促进科技人才的跨区科研合作 |
8.3.3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促进青年学者成长 |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8.4.1 中国科学家研究样本可进一步扩大 |
8.4.2 科学家科研合作刻画方式可多样化 |
8.4.3 科学家流动的空间效应待进一步验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外籍院士制度的沿革 |
2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特点 |
2.1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群体特征 |
2.2 增选方式 |
3 欧美主要国家外籍院士制度体系机制、遴选标准 |
3.1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 |
3.2 英国皇家工程院 |
3.3 美国国家工程院 |
4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发挥作用的途径 |
4.1 参加院士大会等高水平的学术论坛 |
4.2 协助创建国际学术期刊、拓展工程院在国际组织中的合作渠道 |
4.3 获评中国政府“友谊奖”等国家级奖项,传播中国影响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
4.4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 |
4.5 参与对华团队学术合作、为我国培养人才 |
5 政策建议 |
5.1 加强外籍院士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国别、学科结构和行业分布 |
5.2 进一步优化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
5.3 引进国际高端智力,着力打造制度化的学术交流平台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基于中国院士群体特征分析的新时代人才合理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两院院士群体信息分析方法 |
1.1 权威数据来源甄别 |
1.2 院士群体信息量化分析指标设计 |
2 我国两院院士群体基本特征研究 |
2.1 院士群体时空特征 |
2.1.1 院士总体年龄结构存在老化情况 |
2.1.2 新时期入选院士年龄平均在54岁以下 |
2.1.3 院士群体工作地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 |
2.1.4 院士出生地域从沿海向内陆扩散符合中国科技发展变化趋势 |
2.2 院士群体学缘结构 |
2.2.1 院士群体留学经历比例阶段性变化与国际形势、国家政策直接相关 |
2.2.2 院士群体所属机构主要分布在科研和教育领域 |
3 我国院士成长和成才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1 成长地理环境因素分析 |
3.2 社会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
3.3 留学因素分析 |
4 结语 |
(8)人才项目与当代中国学术精英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设计: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为中心 |
三、学术精英从何而来 |
1.“杰青”:名副其实的“小院士” |
2.“杰青”与“长江学者”的重叠嵌套 |
3.“杰青”从何而来 |
4. 数据分析结论 |
四、作为学术精英塑造制度的人才项目 |
1. 选英才而育之:人才项目作为塑造学术精英的制度 |
2. 学术精英塑造的“变”与“不变” |
五、人才项目的非意图后果 |
1. 从学术治理体制来看, 人才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出现了指标化、政绩化和目标化的倾向 |
2. 人才项目裹挟的物质资源、学术认可及发展前景, 在学术职业内形成了一种新的等级与身份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术界的良性竞争 |
3. 人才项目的强利益、强分界在个体层面上为研究者带来了绵密的发展压力, 引发了一系列功利化的科研行为 |
六、结语 |
四、中国工程院2001年新增院士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热烈祝贺《防护工程》四位编委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J]. 《防护工程》编辑部. 防护工程, 2021(06)
- [2]“江苏军团”群星闪耀[N]. 蔡姝雯,杨频萍,王甜. 新华日报, 2021
- [3]区域发展与晋阶院士——来自2017年工程院院士遴选的证据[J]. 唐家龙,缪鹏. 创新科技, 2020(09)
- [4]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D]. 史文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之探究[J]. 朱昱,赵千,吴晓东.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8)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7]基于中国院士群体特征分析的新时代人才合理化建设研究[J]. 武虹,赵立新,李砚章,王昉,黄金霞,高洁. 知识管理论坛, 2019(02)
- [8]人才项目与当代中国学术精英的塑造[J]. 蔺亚琼. 高等教育研究, 2018(11)
- [9]大数据下的中国女性高端科技人才管理计量与对策分析[J]. 杨丽. 科技管理研究, 2017(04)
- [10]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暨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大会召开[J]. 涂兴佩. 中国科技奖励,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