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召开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达,吴昊[1](2021)在《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四)》文中研究说明2000年2月12日,水利部以水电[2000] 46号文印发《关于进行水电农村电气化县选点工作的通知》,对在新时期开展水电农村电气化县选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2月16日,浙江省水利厅印发《关于加强小水电安全生产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水电[2000]2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小水电行业管理,规范电站安全生产,杜绝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隐患。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杜宇[3](2020)在《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为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希望通过修好覆盖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在此背景下,对“信息进村入户”的载体“益农信息社”进行研究具有一定必要性和及时性。目前,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正在整省推进示范过程中,国内针对益农信息社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概念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农业大省黑龙江为例,通过分析文献以及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益农信息社建设和服务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对深入认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意义,充分发挥益农信息社效用,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研究在梳理信息与信息化的起源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数字鸿沟现象、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模式、农村信息需求与供给等方面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益农信息社整体建设概况、选址分布、信息员群体特征、服务对象的需求、满意度、使用意愿等角度,调研分析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和服务现状。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并提出益农信息社在建设和开展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典型省份经验,提出对策和建议,为黑龙江省有针对性地完善益农信息社,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黑龙江省高效建成了覆盖全省的村级益农信息社,依托益农信息社开展的公益、便民、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四类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缺乏有效机制,以及宣传推广效力、培训转化率和服务创新不足,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存在部分信息社选址局限长远发展、缺少可持续持的服务保障、信息员能力不足制约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参与度欠佳、服务缺少差异化等5方面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提升益农信息社服务质量并实现服务可持续,益农信息社建设和服务相关主体和服务对象,可分别从重视机制建设、扶持站点运营、制定公益服务目录、树立典型示范;全面深入调研、建立可持续运营服务模式、完善综合平台功能、注重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优化宣传方式方法;积极参加培训活动,提升信息利用能力,如实反馈对于益农信息社的服务评价,反映合理服务需求的建议等方面着手,形成合力促进益农信息社发展,保障覆盖全省的益农信息社网络稳健运行,彻底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进而满足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个性化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罗军生,邹时林,徐新玲,邓颖[4](2019)在《新中国江西70件重大历史事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首届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成立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在江西的胜利推进和国民党在江西的各级政权的垮台,建立新生的人民政权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江西是革命老根据地,中共中央对江西解放之后党政领导机关主要负责人的配备十分重视。1949年3月,中央在研究主政江西的人选时,毛泽东就推荐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得力助手陈正人,说:"派陈正人去江西,主持家乡的工作,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经毛泽东提名,中央决定
郝燕[5](2019)在《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文中研究表明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严重短缺,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对缓解能源紧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结合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实践,分三个时段研究了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情况。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地区能源严重短缺,由于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经济环境,外部供给的能源的尤为匮乏。该时期,政策的设计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技术政策的实施主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各地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小煤炭、沼气、小水电资源。第二阶段(1980—1995年),这一阶段农村能源政策实现了从“单项能源技术”到“多能互补”、从“注重解决能源短缺”到“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讲求实效”到“讲求效益”的三大转变,在“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进行了营造薪炭林试点、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生态农业试点三大实践,农村能源消费得到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第三阶段(1996—2006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逐步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各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屡有创新,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的开发和试点推广,探索出了农村现代化的炊事用能方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出北方“四位一体”和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满足了农民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6](2017)在《鉴往知来 守正创新——江西教研6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是我室成立60周年。60年来,伴随着江西省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程,我们走过了一个创建停滞、恢复重建、发展规范、完善创新的风雨历程。60年来,我们秉承"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宗旨,持守着眼大局,立足基层,注重实际、服务教学的理念,形成了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中小学教学研究制度,在江西省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独特与重要的作用。我室始建于1956年8月,全称为江西省教育厅中小学
江光亮[7](2015)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文中认为抗美援朝运动是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1950至1953年间,在朝鲜战争形势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旗帜的一系列运动,诸如和平签名、武器捐献、爱国公约、参军参干、拥军优抚、爱国卫生等运动,对于新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抗美援朝运动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紧密结合,“三套锣鼓一起敲”,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对外战争,而且加速了国内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造进程,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大大促进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建设。本文以江西省为中心,研究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问题。首先,考察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省的社会政治状况。分析建国初期江西的基本形势,论述朝鲜战争爆发给江西造成的主要影响,阐明抗美援朝运动兴起的背景。其次,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概况。论述江西抗美援朝运动“反美、援朝、爱国”三大主题,探讨运动展开的过程(分三大时期共六个阶段)及其阶段的特点。第三,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组织情况。分析运动领导机构及其核心力量的情况,对江西宣传机构人员、宣传网中的报告员、宣传员等骨干和宣传运作机制情况作重点研究。第四,考察江西乡村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此过程中的政治目标、动员措施、动员过程、民众反应等,并以此强化农民阶级斗争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推动基层政权建设和乡村社会的改造。第五,考察江西城市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工人、工商界、文教界、宗教界等阶层展开动员的不同策略及效果,以此推动国内政治整合,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城市新政权建设。第六,考察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两大运动的关系。分别探讨了民众动员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其在动员目标、手段、关键环节等方面的关联。最后,对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主要特点及其与新中国政权建设关系进行总结。分析其“网络化”、“盘旋式”和“渗透性”三个基本方式和“综合性”和“关联性”两个主要特点。总体上看,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增强了民众对共产党的认同,加快了社会改革进程,大大促进了江西新政权的建设。
陶海南[8](2009)在《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文中认为一、问题的提出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目前长江中下游仅存的三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鄱阳湖湿地是国际六大重要湿地之一,素有"珍禽王国"、"候鸟天堂"、"中国第二长城"之美名。鄱阳湖在世界所有湖泊生态系统中,科技信息容量特别丰富,具有非常独特的科学研究价值,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瑰宝。季节性的洪水、周期性的湖水更换,典型的洲滩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悠久的人文历史,形成了包括水生系统、湿地系统、水陆界面、人文地理、政治政策
彭道宾[9](2008)在《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是处于爬坡过坎这一紧要关口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基本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以期在科学发展的新型竞争中发挥后发优势,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刘海凌[10](2008)在《当前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辽宁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农村地区能源消费量大,用能水平低,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辽宁省农村能源消费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辽宁农村能源建设取得的经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如何加快辽宁农村能源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发展对策。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第二章,农村能源概述。主要阐述了能源的基本概念与种类及其特征、作用;第三章,当前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现状分析。分析了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问题的主要根源。第四章国内其他省份农村能源建设经验与启示。第五章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对策。阐述了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农村能源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第六章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本文的创新表现为从能源建设的角度,对农村能源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江西省召开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召开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四)(论文提纲范文)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信息化 |
2.1.2 农村信息化 |
2.1.3 信息进村入户 |
2.1.4 益农信息社 |
2.1.5 数字鸿沟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需要层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情况分析 |
3.1 益农信息社建设情况 |
3.1.1 建设概况 |
3.1.2 益农信息社选址分布 |
3.1.3 益农信息社信息员构成 |
3.2 益农信息社服务情况 |
3.2.1 服务类型及内容 |
3.2.2 服务成效 |
3.2.3 服务需求与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
3.3 益农信息社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
4.1.1 选址分布局限发展 |
4.1.2 缺乏后续服务保障 |
4.1.3 信息员能力不足 |
4.1.4 服务参与度欠佳 |
4.1.5 服务缺少差异化 |
4.2 主要原因分析 |
4.2.1 缺乏有效机制 |
4.2.2 宣传推广不足 |
4.2.3 信息员培训转化率不高 |
4.2.4 服务创新不足 |
4.3 本章小结 |
5 国内主要省份益农信息社建设运营服务经验启示 |
5.1 辽宁省益农信息社建设运营服务情况 |
5.2 吉林省益农信息社建设运营服务情况 |
5.3 江西省益农信息社建设运营服务情况 |
5.4 经验总结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加强管理和支持力度 |
6.2 运营和服务企业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
6.3 服务对象加强信息社服务利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新中国江西70件重大历史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新中国首届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成立 |
剿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
土地改革运动 |
“三反”“五反”运动 |
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从南昌起飞 |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江西的初创 |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江西的建立 |
新中国江西省首次党代会的召开 |
国营综合垦殖场的创建 |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办 |
毛泽东题诗《送瘟神》 |
其一 |
其二 |
人民公社的兴衰 |
毛泽东3次提议将中央会议选在庐山召开 |
20世纪60年代江西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
江西的三线建设 |
三年困难时期江西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 |
中办“五七”学校在进贤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萌芽 |
1975年全面整顿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26次莅临江西 |
真理标准大讨论 |
全省工作重点的转移 |
平反冤假错案与调整社会关系 |
新“八字方针”的贯彻实施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渐次展开 |
区域突破改革之路 |
全面整党 |
“南门北港”的开放与建设 |
共青城的崛起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发展思路的探索 |
山江湖工程的实施 |
农业开发总体战的实施 |
邓小平南行途中的鹰潭谈话 |
工业园区的兴办与发展 |
昌九工业走廊的建设 |
南昌大学的成立与发展 |
九八抗洪抢险 |
从总体小康到决胜全面小康 |
21世纪之初发展新战略的确立 |
农村税费改革 |
红色旅游策源地 |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向乡村振兴 |
林权改革开新篇 |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
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完善 |
全面深化改革的江西实践 |
奋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
着力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 |
赣江新区的设立 |
从依法治省到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 |
“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 |
高速公路建设跨越式发展 |
打造国企改革“江西样板” |
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
新时代干部作风建设 |
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 |
新中国江西行政区划沿革 |
脱贫攻坚的江西答卷 |
首创“法媒银”解决执行难 |
江西“航空梦” |
大力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 |
重大疾病救治的江西探索 |
从“严打”到扫黑除恶 |
新中国江西城镇化进程 |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党政机构改革 |
承载着初心使命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 |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 |
描绘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
(5)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及断限与分期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49—1979 年) |
第一节 严重的能源短缺与不良生态后果 |
一、严重的燃料短缺状况 |
二、燃料短缺的原因 |
三、燃料短缺带来的不良影响 |
第二节 就地开发、分散用能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
一、恢复开办小煤窑,就地供应农村民用 |
二、“土洋结合”办沼气,为解决燃料开辟新路径 |
三、坚持“小、土、群”建设小水电,推动农村电气化 |
第三节 1949-1978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
一、建设成效 |
二、建设中的不足 |
小结 |
第二章 “多能互补”的综合建设阶段(1980—1995 年) |
第一节 农村能源建设政策方针实现三大转变 |
一、建设格局从单项能源技术向“多能互补”转变 |
二、建设目标从重解决能源短缺向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 |
三、建设方针从“讲求实效”向“讲求效益”转变 |
第二节 “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
一、营造薪炭林试点 |
二、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 |
三、生态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
第三节 1980-1995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
一、建设成效 |
二、建设中的不足 |
小结 |
第三章 以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96—2006 年) |
第一节 农村能源概念内涵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措施 |
一、严禁焚烧秸秆,开发秸秆气化技术实现能源转化 |
二、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
三、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建设呈现出两大特征 |
一、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注重技术创新 |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 |
小结 |
结论 |
一、农村能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 |
二、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 |
三、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鉴往知来 守正创新——江西教研6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回顾 |
(一)第一阶段(1956年-1976年) |
(二)第二阶段(1977年-1984年) |
(三)第三阶段(1985年-2000年) |
1. 教材建设与教改实验 |
2. 义务教育教材试验 |
3. 高中两项重大改革 |
4. 义务教育教材推广使用 |
5. 考试评价改革及中考命题 |
6.“两省一市”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 |
(四)第四阶段(2001年-2016年) |
1. 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 |
2. 高中新课程实验 |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 |
二、教研特色 |
(一)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教研策略,抓实教学管理,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均衡发展 |
(二)坚持以教改实验、课题研究和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学校发展,推介研究成果,提高教学质量 |
3. 坚持以教研员队伍建设、骨干教师队伍打造为基础,提升教研品质,发挥引领作用,保证持续发展 |
三、发展展望 |
(7)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二、已有学术成果评述 |
三、研究资料主要来源 |
四、研究思路与叙述结构 |
第一章 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的政治社会状况 |
第一节 建国之初江西的基本形势 |
第二节 朝鲜战争爆发对江西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概况 |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三大主题 |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基本过程 |
小结 |
第三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组织 |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领导机构 |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骨干力量 |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组织制度 |
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乡村民众的动员 |
第一节 训练运动骨干展开时事宣传 |
第二节 组织集会游行推动自我教育 |
第三节 推行爱国公约融入农村工作 |
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城市民众的动员 |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全面展开 |
第二节 民众动员与各阶层实际的结合 |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主要成效 |
小结 |
第六章 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运动的关系 |
第一节 与土地改革运动的关系 |
第二节 与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关系 |
小结 |
结论 |
一、江西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 |
二、江西民众动员的主要特点 |
三、江西民众动员与新政权建设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当前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农村能源及农村能源建设概述 |
2.1 能源的基本概念与种类 |
2.1.1 能源的定义 |
2.1.2 能源分类 |
2.2 农村能源的概念 |
2.3 农村能源的特征 |
2.3.1 资源的多样性 |
2.3.2 分布的广泛性 |
2.3.3 能量的密度低 |
2.3.4 能源的可再生性 |
2.3.5 能源的互换性 |
2.3.6 能源的不可替代性 |
2.4 农村能源建设的含义、内容及作用 |
2.4.1 农村能源建设的含义 |
2.4.2 农村能源建设的内容 |
2.4.3 农村能源建设的作用 |
第3章 当前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现状分析 |
3.1 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的基本状况 |
3.1.1 建立了农村能源建设的行政管理体系 |
3.1.2 首创推广"四位一体"建设模式 |
3.1.3 辽宁东部农村能源建设初见成效 |
3.2 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的有利条件 |
3.2.1 政府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认识越来越高 |
3.2.2 相关部门对农村能源建设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
3.2.3 农村能源建设典型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越来越显着 |
3.2.4 农村能源建设队伍越来越壮大 |
3.2.5 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工作越来越好 |
3.3 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政府对农村能源建设重视程度不一 |
3.3.2 农村能源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
3.3.3 农村能源建设管理仍显薄弱 |
3.4 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对农村能源建设认识不到位 |
3.4.2 各级政府对农村能源建设资金缺乏强有力支持 |
3.4.3 重建设,轻管理,缺乏服务体系建设 |
第4章 国内其他省份农村能源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4.1 其他省份农村能源建设经验 |
4.1.1 黑龙江省农村能源建设经验 |
4.1.2 安徽省农村能源建设经验 |
4.1.3 云南省省农村能源建设经验 |
4.1.4 湖南农村能源建设经验 |
4.2 其他省份农村能源建设经验的启示 |
4.2.1 找准切入点是农村能源持续发展的关键 |
4.2.2 综合利用是农村能源建设的生命力 |
4.2.3 强化管理和服务是农村能源建设成败的决定因素 |
4.2.4 拓展市场和产业是农村能源自身的活力所在 |
第5章 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对策 |
5.1 加强组织健全 |
5.1.1 加大工作领导和协调力度 |
5.1.2 明确部门工作职责 |
5.1.3 健全各级农村能源管理机构 |
5.2 加大公共财政支出,拓宽融资渠道 |
5.2.1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能源建设事业投入 |
5.2.2 完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
5.3 规范和提高农村能源建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
5.3.1 加强项目管理 |
5.3.2 建立和完善农村能源标准体系 |
5.3.3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
5.3.4 抓好培训和宣传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
5.4 依托科技支撑提高农村能源建设水平 |
5.5 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发展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江西省召开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四)[J]. 赵建达,吴昊. 小水电, 2021(03)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问题研究[D]. 杜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新中国江西70件重大历史事件[J]. 罗军生,邹时林,徐新玲,邓颖. 当代江西, 2019(10)
- [5]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D]. 郝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鉴往知来 守正创新——江西教研60年回顾与展望[J].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江西教育, 2017(02)
- [7]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D]. 江光亮. 武汉大学, 2015(07)
- [8]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A]. 陶海南.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 2009
- [9]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A]. 彭道宾. 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10]当前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研究[D]. 刘海凌. 东北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