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叶草:古老而充满希望的牧场

白三叶草:古老而充满希望的牧场

一、白三叶: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古老的牧草(论文文献综述)

刘宣晟[1](2021)在《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山西的气候环境造成了山西社会水旱交织的境况,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面临的此种问题尤为典型。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但盲目建设也导致了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和景观风貌的趋同。临汾-运城盆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地域传统的水适应性景观,并在雨洪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智慧和经验。因此,如何提取地域水适应景观特征,并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雨洪管理的生态智慧,同时结合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构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是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归纳总结其在灌区影响下的独特地域景观特征和适应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海绵经验与智慧。文章从农田水适应性景观、水利水适应性景观、聚落水适应性景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的地域水适应景观空间特征,并以此总结出蕴含在地域水适应景观中的传统海绵智慧和地域雨洪管控经验。(2)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所具有的雨洪管控智慧特点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对海绵校园景观设计的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进而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六个原则和四个策略,同时针对校园开敞空间、校园交通空间及校园界面空间等不同的校园场地,提出适应场地特征的雨水景观营造方法。(3)依据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际案例来对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地域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归纳了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与传统海绵经验及智慧;(2)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雨洪管控经验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比较,从而对海绵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3)分析传统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及生态智慧特点,结合校园景观设计特性,提出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4)提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与方法,将提出的策略与雨水景观营造方法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进行设计实践。论文力图通过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场地特征以小见大,使得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此后同类型下的场地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闫成竹[2](2017)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根对重金属Cd响应的研究》文中认为镉(Cd)是一种生物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硫镉矿而存在;也有小量存在于锌矿中,随着现在人们工业生活和城镇活动的增加,Cd污染事件层出不穷,Cd对土壤的污染,方式多样,形势严峻。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绿色、美观环保且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新兴技术,已迅速被大家所认可。白三叶是一种豆科植物,可做牧草,现在多被作为草坪植物应用于绿化方面,近年来关于白三叶耐重金属胁迫的研究日益增多,已有文章报道了白三叶对Cd胁迫良好的耐受性。本研究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为试验材料,为探讨白三叶对Cd的响应机制,采用室内盆栽法,培养30天,分别用浓度为0、100、300、500μmol·L-1 Cd溶液胁迫处理7天,取白三叶根部进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通过生理学试验表明: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白三叶的SOD、POD、CAT、APX以及GR活性基本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当Cd浓度为500μmol·L-1时,SOD、POD、CAT、APX的活性都继续升高,显着高于对照,但是只有SOD显着高于Cd浓度为300μmol·L-1时的值,而GR的活性虽仍然显着高于对照组,但同300μmol·L-1时相比有所下降。通过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证明,白三叶在受到Cd胁迫时,抗氧化酶协同作用,积极响应Cd胁迫。通过蛋白质组学试验,对比发现了71个差异蛋白点(其中28个蛋白点表达丰度上升,24个蛋白点表达丰度下降,19个蛋白点丰度变化复杂)。进一步对这些蛋白点进行搜索鉴定,共有效鉴定39个蛋白点。这些蛋白主要是与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参与植物胁迫和防御过程相关的蛋白、参与蛋白质合成和降解相关的蛋白、与膜运输相关的蛋白以及与细胞结构相关的蛋白等。白三叶可能就是通过以上这些蛋白质的功能来响应Cd的胁迫。本试验从白三叶生理学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研究重金属Cd胁迫下白三叶根的抗氧化反应和根部蛋白质组学的变化,为白三叶抗Cd胁迫的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对草坪植物白三叶应用于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白三叶响应重金属Cd胁迫过程中相关蛋白质的识别,促进富集重金属Cd转基因植物的开发。

赵直[3](2014)在《天池博格达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机制及调控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人类社会为了呵护自然环境采取的有效措施,同时,建立起来的自然保护区也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实验场所。无论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初衷如何,这种依靠法律和制度后天划定的区域无疑会对当地的原住民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可以说,原住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与保护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天生注定的。在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失去了当地居民的支持,保护区的管理将举步维艰,保护区的目标也将化为泡影。如果说,建立保护区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处理好保护区与原住民之间的人—地关系问题,从而达到保护区的真正目的则是需要我们长期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论题。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东天山博格达峰北麓,是新疆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以保护原始的温带山地系统为主要目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早在保护区建立之前,这片区域上便生活着以哈萨克牧民为主体的众多原住民。保护区所管辖的生态要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当地居民眼中用以维持生计的资源。近年来,保护区呈现出草场退化、天池湖面萎缩等环境问题,相应的治理措施也接踵而至,如生态移民、以草定畜、禁牧等。分析这些制度的出发点我们不难发现,管理者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归因于当地依靠天然草场快速发展的畜牧业,认为畜—草之间存在着线性可逆的关系,减少或者切断畜—草之间的联系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处于干旱半干旱环境背景下的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不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且对自然资源高强度依赖的社会环境也同样脆弱,管理者凭借的理论基础的合理性和制度措施的效性是保护区能否得到良好地恢复和发展的关键,这也成为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将社会—生态系统和恢复力理论引入对保护区人—地关系的研究之中,将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会)视为一个复合系统——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以人—畜—草之间的矛盾为主线,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影响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外部扰动因素;通过对系统自建国以来的适应性循环分析厘清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部动因;以此为据选择替代性因子,实现对保护区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定量测算,将测算结果作为评价保护区管理制度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依据,并最终提出以建立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良性恢复力为目标的弹性管理策略。遵循上述逻辑思路,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受到了制度变更、旅游发展和气候变迁的干扰。这些来自系统外部的干扰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的特征。正是人、畜、草及其之间的关系在受到外部干扰后发生的改变以及适应的过程,不断塑造、影响着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状态和运行轨迹。研究发现,制度变更引发的生产资料产权的再分配是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受到的最主要的外部干扰,其影响力也最为深刻。(2)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以适应性循环的方式运行和发展。由人—畜—草之间互动作用造就的系统连通度和潜力的变化决定了系统基本状态与所处的循环阶段。1949-2011年期间,系统先后经历了三次适应性循环过程。第—循环过程,从1949年至1957年;第二循环过程,从1958年至1978年;第三循环,从1979年开始至今尚未结束。目前,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正处于第三次循环稳定守恒阶段(K)的中后期。(3)恢复力不仅是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能否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衡量标准,也是衡量保护区制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研究将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第三循环阶段的中后期(2000—2011年)作为恢复力研究的时间范围,将保护区系统分为以牧户为代表的社会亚系统和以保护区草地为代表的生态亚系统,分别测算了两个亚系统的恢复力。发现保护区社会亚系统的恢复力自2005年开始迅速下降;保护区生态亚系统的恢复力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生态亚系统恢复力的这种状态与牲畜的数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线性关系,而是体现出了与保护区的降水量显着相关性。因此,研究认为在第三循环周期内,保护区管理采取的针对牲畜的措施未能有效解决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同时,也无助于保护区生态多样性的维持和发展。(4)至此,研究认为导致保护区管理制度失效原因有两点:第一,基于平衡理论的制度设计将保护区人、畜、草视为各自独立的要素,他们之间是一种简单线性关系,忽视了系统内部的复杂性和外部干扰的不确定性;第二,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盲目自信,忽视了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因此,研究从宏观区域、保护区域和牧民尺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弹性管理策略。宏观区域尺度上以转变制度设计理念,提供政策支持为主体;中尺度上研究认为以移动放牧与建设养畜相结合优于单纯的建设养畜、小规模的草场集体产权优于以户为单位的草场私有产权、承载力管理在保护区尺度上实施比在牧民尺度上更加有效、大众旅游应该向生态旅游转变;牧民尺度上应该鼓励、促进牧户间的合作。

白贺兰[4](2012)在《甘肃省民勤县农业生产现状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甘肃省民勤县在中国的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生态系统的不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影响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农户调查、政府走访与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农户水平和全县水平对民勤县的农业生产现状进行了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影响作物生产的诸因素,提出了该县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全县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7%,养殖业仅占22%。但养殖业比种植业回报率高,养殖业产投比为2.77,种植业为2.48。2、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过大,饲草种植面积过小。三者种植面积比为13:26:1,粮食作物产投比远低于经济作物和饲草,如小麦、玉米的产投比分别为2.0和1.7;葵花、籽瓜、辣椒和棉花分别为4.8、4.7、4.5和2.1,苜蓿则高达7.4。3、在影响作物生产的诸因素中,科技与政策投入影响最大,其次为水分,以下依次为化肥、劳动力数量等。4、在养殖业中,耗粮家畜猪的产投比最低,仅1.4;草食家畜绵羊、山羊和肉牛产投比高,分别为3.6、3.3和2.0。5、建议加大科技投入,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苜蓿种植面积,减少猪的饲养量,大力发展牛和羊,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的草地农业系统,实现民勤荒漠绿洲可持续发展。

谭启明[5](2014)在《河南省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分区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归纳总结法和图表法对河南省高速公路最新的建设绿化植被情况进行调查,按照河南省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本土植被分布将河南划分为几大区域,同时将省内高速也按此区域分类整理,提出不同区域的高速绿化应采用与该区域实地条件相适应的的方式方法,绿化应注重当地的本土植被条件和当地的自然风光,不可为了绿化而绿化,不把高速绿化当做任务,或者修建高速的附属产物,而应当将其作为一项与高速本身同等重要的景观工程来实施。本文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依据河南省政府2013年1月15日下发的《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将河南省划分为平原生态涵养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山地生态区、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四大区域,然后根据不同生态区的具体情况对区内高速公路绿化植被情况进行调查归纳,平原生态涵养区内主要高速为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大广高速、宁洛高速;伏牛山地生态区内主要高速为二广高速、郑卢高速、武西高速、兰南高速;太行山地生态区内主要高速为长济高速、晋新高速、原焦高速、南林高速;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内主要高速为沪陕高速、焦桐高速、新阳高速、淮固高速。本文是第一次将河南省全省所有高速公路按区域详细划分,根据区域来确定绿化植被的配置模式,处于不同分区区域的同一条高速可以配置多种绿化模式,针对区域内高速公路绿化公式性、模仿性、重复性、单一性等问题,提出高速公路绿化是长期的,复杂的,可改进的和有巨大提升潜力的。建议加强对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专门研究,倡议高速公路建设公司,高速公路运营公司,高速公路养护公司和相关绿化设计公司以及苗圃树种单位加强合作,共同研究探讨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最佳方案。这是一项有巨大发展前途的事业。不仅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美化环境,恢复生态,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创造性的根据河南省政府的相关政策文件再配合省内自然环境生态条件来划分高速公路绿化区域,不拘泥于以前习惯性的分区模式,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根据政府相关政策文件进行研究可以最大程度领会和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精神,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不是随机的盲目研究,这样的研究成果可以最大化的被相关机构和部门参考甚至采纳。

徐丽君[6](2012)在《呼伦贝尔苜蓿产业化发展生理生态学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草原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征、典型的生态系统特征。近些年来天然草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形势严峻,对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饲草料的供应充足,人工草地扮演着重要角色,加之草原生态补偿、良种补贴机制的实施,这都为该地区人工草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本研究以呼伦贝尔地区推广种植的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生产性能指标、光合特性、土壤呼吸特性、CO2通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使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进行田间产量性能实测,研究表明:在海拉尔地区广泛种植的黄花苜蓿、杂花苜蓿、俄罗斯一号、肇东苜蓿和龙牧801等5个苜蓿品种中,杂花苜蓿在试验中总体表现较好,而且具有较高的越冬率。(2)使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和ACCUPAR分别测定了苜蓿的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曲线并不完全呈双峰曲线,出现峰值的时间也存在差异性。苜蓿人工草地冠层入射PAR与冠层透射的PAR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单峰曲线变化,冠层反射的PAR与土壤反射的PAR日变化趋势与冠层入射PAR和透过的PAR规律十分相似。苜蓿人工草地FPAR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FPAR在早晚值较高,最高值约0.91;草地日平均FPAR值可以用7:30/太阳天顶角为80°时瞬时的FPAR值来表示。(3)使用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仪(Li-6400)测定不同苜蓿品种人工草地的土壤呼吸,并同步测定土壤层的温度、大气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5个苜蓿品种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总体呈“双峰”曲线,黄花苜蓿、龙牧801和肇东苜蓿草地土壤呼吸的日最高值出现在6:00,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4:00、8:00和12:00,俄罗斯一号和杂花苜蓿草地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均出现在8:00,最低值出现在14:00和12:00;5个苜蓿品种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值,总体变化趋势是杂花苜蓿>肇东苜蓿>黄花苜蓿、俄罗斯一号>龙牧801;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呈线性正相关,与大气温度呈一元二次线性正相关。(4)采用基于箱法的自动观测技术对呼伦贝尔地区人工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完整生育期的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进行CO2通量全天候连续观测与季节观测,本研究讨论了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草地CO2通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以及温度、土壤湿度、降水等因子对CO2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草地CO2通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明显,总体呈“多峰型”变化。整个生长季以7~8月CO2通量较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日变化,CO2通量在10:30~16:30之间较显着。利用DNDC模型对杂花苜蓿地和无芒雀麦地CO2通量的模拟,与实际观测结果比较,基本能反映不同利用条件下的草地CO2通量。但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误差因利用类型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将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探讨。(5)通过对苜蓿产业的经济分析,从结果来看,种植苜蓿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从目前苜蓿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前景不是很乐观,主要是受到粮食补贴政策、苜蓿收割、贮存等手段、标准化生产、牧草科技及推广、苜蓿收购价格的剧烈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如何解决好这几方面的因素将是决定苜蓿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虽然国家已经对牧草生产,特别是苜蓿的产业化发展方面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与其他作物相比,经费投入较少,苜蓿产业化发展任重而道远。

王凤永[7](2011)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修复及其产后综合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南省是有色金属之乡,矿冶区周边土壤中As、Cd、Pb等污染突出。本文针对湖南某冶炼厂附近受As、Cd、Pb、Zn等重金属污染的废弃农田土壤,以芦竹为目标植物,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及其修复目标植物产后综合利用研究。研究了芦竹修复体系和对照体系下不同土层渗漏液中pH值、As、Cd、Pb和Zn浓度、水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等随时间变化及芦竹富集重金属情况,探讨了田间定位试验修复体系中As、Cd、Pb、Zn在土壤-植物-水体中的迁移与转化特征。研究液化剂、液化时间、温度、液料比、催化剂用量对芦竹液化率的影响。同时,利用芦竹液化产物合成聚亚胺酯并对合成物进行性能表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芦竹修复体系下,土壤渗漏液中DOC含量较对照体系显着提高(P<0.05),表层渗漏液中DOC均值为对照体系的1.7倍;与对照体系相比,As和Pb含量显着降低(P<0.05)。对照体系渗漏液中DOC与As,Cd与Pb、Zn,Pb与Zn含量存在显着相关性(P<0.01),而芦竹修复体系下只有Pb与Zn有显着相关性(P<0.01)。芦竹体内As、Cd、Pb和Zn主要累积在根部,茎叶中含量相对较小。芦竹生物量大,对重金属有一定富集量,对污染土壤中As、Cd、Pb和Zn有较强的稳定和去除作用。在液料比为5:1,温度为160℃,时间为60min和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3%下,以乙二醇为液化剂条件下,芦竹液化率可达81.6%。FI-IR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芦竹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被分解,液化产物中出现了大量聚合羟基成分。以乙二醇为液化剂的芦竹液化产物羟基值为481 mg KOH g-1。利用15 g乙二醇芦竹液化产物,25 g二苯甲基二异氰酸酯,0.45 g水,0.5 g吐温-80和0.3 g联合催化剂合成聚亚胺酯,合成产物密度为213 kg m-3;Liebermann-Storch-Morawski显色反应经历了黑色-柠檬黄-棕色-绿荧的颜色变化过程;红外光谱强特征峰主要是3339cm-1的N-H伸缩振动,2872-2972 cm-1的饱和C-H伸缩振动,1713cm-1的C=O伸缩振动,1453-1619 cm-1的苯环上C=C伸缩振动和1241 cm-1的C-C伸缩振动,表明合成产物主要成分为聚亚胺酯。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芦竹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较强的植物稳定修复能力;利用乙二醇为液化剂液化芦竹并合成聚亚胺酯可对产后芦竹进行有效利用。

巫柳兰[8](2010)在《遵义市市树遴选和城市森林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森林建设是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营造城市森林可以创造优美、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城市森林建设既要针对城市现有的状况,同时更要考虑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新问题进行长远的规划。因此,无论在建设规模、树种配置等技术环节,还是在整体布局的规划中,都要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市树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美化与城市文化底蕴的营造工作逐步得到开展,城市园林植物规划与市树的确立也得到政府与市民的日益重视,逐步把市树当成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方案之一。目前全国各城市都在争建城市森林,本研究是鉴于市树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开展的。研究在综述城市森林和市树的理论、实践以及研究动态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园林等多学科的知识,以遵义市为例,运用ArcGIS、yaahp等软件,分析遵义市城市森林的建设现状,指出城市森林建设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一套定性与定量化、层次化、实效化的市树树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征选树种进行数量化评价,遴选出市树树种,并通过市树来建设城市森林文化。提出遵义市城市森林的建设对策,旨在为全市城市森林的布局模式、群落树种选择与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年—2004年,建成区、城区的绿地面积总量一直在持续增加,绿地的环比增长率依次为9.32%、8.35%、5.07%、24%,绿地平均增长率每年均为8.67%。而市区外的生态绿地总量却持续减少,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为野生动物提供自然生境的林地、草地、农田等在逐渐损失。说明遵义市生态绿地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快速变化之中。需要合理安排城市森林的结构和布局,以此提高城市森林的生态质量和服务功能,保持生态平衡。(2)2000年—2004年,遵义市城市森林绿地的7种景观类型的面积都持续增长,各类斑块在景观中所占比例的差异逐渐减小。但是道路绿地面积所占比例总是最低,并且与其他类型相差较大。道路绿化指标普遍偏低,在遵义市建成区的29条主要道路中,绿地率小于25%的道路占绝大多数。行道树的选择也是非常地有限,主要道路的行道树最多的也只有4种,而只有一种行道树的道路占到了一半,有些道路没有行道树,与遵义市丰富的植物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遵义市的道路植物配置没有充分地利用遵义市本地植物资源的优势,并且没有形成特色的区域景观。建议尽快遴选出市树,并在今后的规划建设中,加大力度建设道路绿化。(3)遵循市树选择六大原则,构建了市树评价指标体系。市树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树种的生态功能、文化、适宜度和美学4个指标层指标和15个因子层指标。其中文化指数的权重最大,为0.4094。根据本研究建立的市树树种评价指标体系,对遴选树种的分值进行排序,综合评分8分以上树种有5种,按综合评分由高至低依次为银杏、香樟、桂花、柏木、马尾松。优先推荐作为市树备选方案,供市民评选。建议在城区道路广泛种植市树或规划建设市树公园、广场,使之成为城市森林生态文化的标志性工程。(4)城市森林覆盖率为37.3%,城市森林郊区森林覆盖率为42.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5 m2,水岸绿化率达86%,道路绿化率达82.05%,市绿地乡土树种占的比例为85%,城市森林自然度为0.5。对照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试行)》的数量指标,在覆盖率、森林生态网络、森林健康方面都已基本达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提出遵义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布局为“一心多点、三位一体、三林共建、三层并举、五色和谐”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依据“基质—廊道—斑块”理论对遵义市城市森林提出建设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对主要绿地类型的树种进行了选择和配置,确保了城市森林资源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

廖晓勇[9](2009)在《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与健康评价》文中指出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咽喉,其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三峡水利枢纽长久安稳运行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生态安全的保障。三峡水库正常蓄水运行后,将形成每年水位季节性消涨幅度达30m、面积349km2的水库消落区。消落区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中的关键子系统,是陆地与水库之间的生态过渡带,是物质、能量、信息传输与转换最活跃的区域,又是生态环境变化剧烈不稳定的生态脆弱带,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和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世界高度关注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最重要的即是消落区生态环境,其事关百万移民安稳、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形象。关于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的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待开拓的领域。开展消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与健康评价研究,不但是对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理论的贡献,而且是为合理制定水库消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对维护三峡水库生态安全,促进库区可持续发展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依托中科院创新项目“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与环境保育技术示范试验研究”、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控制试验示范研究”、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恢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以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为例,借鉴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结合消落区实地考察调研,采用3S技术、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研究手段与方法,开展了消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与健康评价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在探讨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形成、面积分布、蓄水前后生态环境状况及演变趋势基础上,预测分析了消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由于库水淹没、水位每年季节性大幅度消涨,水流速度大为减慢,使蓄水前消落区生境条件、生态系统、地理景观及格局发生剧变,将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主要表现在:消落区生物多样性大幅度降低,珍稀、库区特有生物濒危与消亡,生态系统类型减少,结构和功能趋于简单化;消落区的景观生态体系恶化,景观组分简化,景观结构缺损,景观异质性降低,呈现似“荒漠化”景观;消落区对库区陆域污染物的净化功能降低进而影响水库水质,农村面源是最主要污染源,城市岸边污染带扩展,支流回水与河口区富营养化严重;地质灾害加剧危及库岸稳定和城镇安全。2、在分析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服务功能基础上,根据人类活动与消落区相互作用影响的性质及强度差异、导致的主要生态环境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别及程度、不同消落区生态功能定位及保护整治重点与措施差别,建立了消落区生态功能类型划分的主要特征因子指标,将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生态功能类型划分为:城市人类活动强烈干扰防护消落区、集镇人类活动干扰防护消落区、旅游地、岛屿生态景观保护消落区、农村农业活动干扰防护消落区、峡谷自然景观保护消落区等5种类型、15个亚类,并分析了各类型的面积分布、主要功能定位、生态环境问题等主要特征。3、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开县消落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了消落区保护建设模式的健康预测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生态保护区模式”对消落区健康状况影响“很健康”,所带来的环境风险小,但是在推广上政策成本高,需要国家或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生态试验示范区模式”对消落区健康状况影响“较健康”,允许在满足一定生态环境效益阀值条件下,去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流方式。“消落区护理模式”对消落区健康状况的影响趋向“较健康”,在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可辅助应用。“农业开发利用模式”对消落区健康状况影响是负面的,有向着“一般病态”方向发展的趋势,应尽量避免库区移民或当地农民采用,以减少库区水体水质受污染的风险。4、三峡水库消落区周边环境因素及管理水平等,对维护消落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防止消落区产生的环境问题对三峡水库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以明晰的总体思路及目标为导向,在国家正在实施的保护建设重大举措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三峡水库消落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试验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培育、强化三峡库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库岸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库区陆域生态保护建设等主要对策措施。

南丽丽[10](2008)在《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入库保存材料的特征特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牧草种质资源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筛选和培育优良牧草新品种的基本材料或基因库。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牧草种质资源基因库和资源圃,对收集到的种质经过试种、初步鉴定和繁种入库保存。采用作物种质资源学的理论和牧草种质资源研究的方法,对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进行了特征特性的评价,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入库保存材料丰富,有9593份种质材料,隶属于67科411属1000种。包含有地方种质资源、国外引进种质资源、国内普通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栽培种质资源和育成种质资源。中心库中特有牧草种质资源33种,主要栽培牧草的野类型及野生近缘植物133种,经过国家审定登记的牧草品种114个,通过国家鉴定和筛选的优异牧草27份。2、入库种质材料中,国内牧草发芽率90%以上的材料所占的比重低于国外牧草;国外牧草资源间,国内各省份资源间存在较大差异。3、通过对不同牧草的生育天数和物候性状资料的分析,明确了各类牧草种质资源的生长节律与开花结实规律;对千粒重的分析表明,不同科、种间千粒重有较大差异,且不同生境对千粒重有很大的影响。4、按照吴征镒世界种子植物科、属的划分,科可划分为六种类型,属可划分为15个类型9个变型,植物区系热带成分占很大比例,这与我国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起源性质相符合。5、表型性状特征聚类,具有按地区聚类的倾向,反映出种质特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生态适应和相关性;来源相同或相近的同名种质间差异较小,反之则较大。因此,收集资源时应尽量减少同一地区重复性的收集,重点应放在不同地区上。6、中心库资源经济价值突出,有优等牧草199种,良等156种,中等183种,低等23种,劣等4种,有毒植物22种,有害植物10种;中心库食用植物29科73属114种,可分为淀粉植物、蔬菜类植物、果品植物、饮料植物、调料和油料植物;中心库中具有药用价值的牧草57科207属310种,药用部位涉及植物体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个部分,药用有效成分遍及植物化学成分中的各类有机化合物,主治13个方面的疾病;中心库中牧草的工用价值包括纤维植物和树脂、橡胶植物,境用植物包括改境植物、美化植物和种质植物。7、通过对牧草资源总量分布区域与入库牧草种质资源分布区域的比较,明确了今后应重点在西藏、内蒙、新疆、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河南和湖南9省份重点搜集牧草种质资源,并对今后搜集与保存提出了建议;对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应深入研究,充分发掘、利用和有效保护。

二、白三叶: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古老的牧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三叶: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古老的牧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景观体系下雨水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1.4.2 海绵校园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及与本研究的启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域性
        2.1.2 适应性
        2.1.3 水适应性景观
        2.1.4 海绵校园
    2.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理论基础
        2.2.1 海绵城市基础理论
        2.2.2 水文学基础理论
        2.2.3 地域性及生态智慧相关理论
    2.3 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2.3.1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2.3.2 沈阳建筑大学
        2.3.3 清华大学胜因园
    2.4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对本研究的启示
        2.4.1 海绵城市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4.2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4.3 现有实践及传统生态智慧对本研究的启示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景观特征分析
    3.1 临汾-运城盆地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气候及降水
        3.1.3 地形与地貌
    3.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3.2.1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类型及地域特征
        3.2.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海绵智慧
        3.2.3 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3.3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3.3.1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的类型
        3.3.2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3.3.3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3.3.4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3.3.5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3.3.6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3.3.7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3.3.8 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3.4 传统水适应性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3.4.1 洪涝灾害与聚落分布
        3.4.2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地域景观外部环境
        3.4.3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3.4.4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3.4.5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3.4.6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3.4.7 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4.1 基于地域适应的校园海绵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4.1.1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传统水管理生态智慧
        4.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途径
        4.1.3 传统水管理智慧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的耦合
        4.1.4 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4.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4.2.1 乡土地域化原则
        4.2.2 动态适应性原则
        4.2.3 耐用持久性原则
        4.2.4 节约低成本原则
        4.2.5 生物多样性原则
        4.2.6 生产教育性原则
    4.3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4.3.1 策略一:构建基于传统水利景观智慧的校园雨洪管理系统
        4.3.2 策略二:引入基于传统农田景观智慧的校园生产性景观
        4.3.3 策略三:延续基于传统聚落景观智慧的校园景观肌理
        4.3.4 策略四:营造基于地域乡土植物的校园生境
    4.4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4.1 校园雨水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4.4.2 影响校园雨水场地景观设计素
        4.4.3 适应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4.4 适应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4.5 适应校园界面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实践
    5.1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地域背景
    5.2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
        5.2.1 设计策略及设计理念
        5.2.2 总体布局及景观分区
        5.2.3 雨洪管理系统的构建
    5.3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及设计方法
        5.3.1 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5.3.2 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5.3.3 校园功能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5.4 适应传统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师大校园景观节点设计
        5.4.1 校园明渠景观设计
        5.4.2 校园生产景观设计
        5.4.3 校园乡土生境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根对重金属Cd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
第一章 绪论
    1.1 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来源
        1.1.1 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1.1.2 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1.2 Cd对植物的危害
        1.2.1 Cd胁迫对离子吸收和运输的影响
        1.2.2 Cd对细胞结构的影响
        1.2.3 Cd对细胞内离子稳态和酶活性的影响
        1.2.4 Cd诱导氧化损伤
    1.3 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研究进展和解毒机制
        1.3.1 超积累植物的研究
        1.3.2 超积累植物的耐重金属机制
    1.4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4.1 植物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简介
        1.4.2 重金属胁迫下植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1.5 与重金属胁迫相关的基因的研究进展
        1.5.1 ZIP基因家族
        1.5.2 CDF基因家族
        1.5.3 P1B-ATPase基因家族
    1.6 试验材料白三叶的简介
        1.6.1 白三叶形态学和生理学特点
        1.6.2 白三叶抗逆性研究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技术路线图
        1.7.1 试验目的意义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Cd胁迫对白三叶根部抗氧化物酶系统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
        2.1.1 材料培养
        2.1.2 Cd胁迫处理
    2.2 试验方法
        2.2.1 白三叶根部酶液提取
        2.2.2 粗酶液蛋白质含量测定
        2.2.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2.2.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2.2.5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2.2.6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
        2.2.7 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测定
    2.3 数据统计
    2.4 结果与分析
        2.4.1 Cd胁迫对白三叶根部的SOD活性的影响
        2.4.2 Cd胁迫对白三叶根部的POD活性的影响
        2.4.3 Cd胁迫对白三叶根部的CAT活性的影响
        2.4.4 Cd胁迫对白三叶根部的APX活性的影响
        2.4.5 Cd胁迫对白三叶根部的GR活性的影响
        2.4.6 Cd胁迫与白三叶根部的抗氧化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Cd胁迫下白三叶根部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药品与器材
        3.1.3 试验方法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Cd胁迫下白三叶根部蛋白质差异表达图谱的分析
        3.2.2 Cd胁迫下白三叶根部差异表达蛋白质功能分析
    3.3 讨论
        3.3.1 与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
        3.3.2 与植物胁迫和防御过程相关的蛋白
        3.3.3 与蛋白质合成和降解过程相关的蛋白
        3.3.4 与细胞结构相关的蛋白
        3.3.5 与膜和运输相关的蛋白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天池博格达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机制及调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研究区基本情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1.1 社会-生态系统与复杂系统
        2.1.2 社会-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
        2.1.3 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方法
        2.1.4 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性框架与研究
    2.2 适应性循环理论
        2.2.1 适应性循环的模型
        2.2.2 适应性循环的机制研究
        2.2.3 适应性循环的扰沌研究
    2.3 恢复力理论
        2.3.1 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研究
        2.3.2 社会系统的恢复力研究
        2.3.3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2.3.4 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组成
    3.1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3.1.1 保护区资源系统
        3.1.2 保护区资源单位
        3.1.3 保护区资源使用者
        3.1.4 保护区资源管理系统
    3.2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矛盾分析
        3.2.1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3.2.2 保护区现阶段管理思路及措施
    3.3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再构建
        3.3.1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选择
        3.3.2 研究尺度的选择
        3.3.3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性框架
    3.4 小结
第四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外部扰动分析
    4.1 制度变更——最主要的扰动因素
        4.1.1 定义制度
        4.1.2 研究区制度的历史分析
        4.1.3 保护区现行制度分析
        4.1.4 制度干扰分析
    4.2 旅游业——机遇和胁迫的双刃剑
        4.2.1 保护区旅游发展的历史分析
        4.2.2 保护区生态旅游在实践中的变形
        4.2.3 旅游干扰与影响因素分析
    4.3 气候变化——不可忽视的自然力量
        4.3.1 保护区气温变化的趋势
        4.3.2 保护区降水变化的趋势
        4.3.3 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循环机制
    5.1 理解潜力和连通度
        5.1.1 社会-生态系统的潜力
        5.1.2 社会-生态系统的连通度
        5.1.3 潜力和连通度之间的关系
    5.2 循环I,r阶段,1949年-1957年
        5.2.1 资源使用者——哈萨克牧民
        5.2.2 资源及资源的使用方式——牧民的生存智慧
        5.2.3 适应性循环的机制分析
    5.3 循环I-Ⅱ,Ω-α阶段,1958年-1965年
        5.3.1 资源的使用者——从牧民到社员
        5.3.2 资源及资源的使用方式——传统畜牧经验的丧失
        5.3.3 适应性循环的机制分析
    5.4 循环Ⅱ,r-K阶段,1966年-1978年
        5.4.1 资源的使用者——牧民阶级
        5.4.2 资源及资源的使用方式——草库伦的出现
        5.4.3 适应性循环的机制分析
    5.5 循环Ⅱ-Ⅲ,Q-r阶段,1979年-1984年
        5.5.1 资源使用者——哈萨克牧民的新生
        5.5.2 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公共草场的去向
        5.5.3 适应性循环机制分析
    5.6 循环Ⅲ,r-K阶段,1985年-2004年
        5.6.1 资源的使用者——新成员的加入
        5.6.2 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资源的新属性
        5.6.3 适应性循环机制分析
    5.7 循环Ⅲ,K-K阶段,2005年-?
        5.7.1 资源使用者——困境中的牧民
        5.7.2 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失去牲畜的草场
        5.7.3 适应性循环机制分析
    5.8 适应性循环的扰沌分析
        5.8.1 空间扰动
        5.8.2 时间扰动
    5.9 小结
第六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算
    6.1 第Ⅲ循环内的保护区制度分析
        6.1.1 平衡系统理论与畜草双承包责任制
        6.1.2 畜草双承包责任制的前提假设
        6.1.3 畜草双承包责任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
    6.2 社会系统恢复力的测算
        6.2.1 指标的选取
        6.2.2 二级指标权重的决定
        6.2.3 数据标准化与三级指标权重的决定
        6.2.4 保护区社会系统恢复力的测算
        6.2.5 保护区社会系统恢复力分析
    6.3 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算
        6.3.1 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确定
        6.3.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6.3.3 保护区草地系统恢复力的测算
        6.3.4 保护区草地系统恢复力分析
    6.4 保护区管理制度的再审视:当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建设的角度
        6.4.1 管理制度的理论偏差:平衡系统还是非平衡系统
        6.4.2 管理制度的假设偏差:被忽视的牧民选择
        6.4.3 管理制度的实施偏差:失效的制度改革
    6.5 小结
第七章 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的调控对策研究
    7.1 从系统恢复力建设角度对现行保护区管理制度的反思
        7.1.1 高效率与多样性
        7.1.2 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
        7.1.3 独立系统与综合系统
    7.2 宏观区域尺度上的弹性管理策略
    7.3 保护区尺度上的弹性管理策略
        7.3.1 移动放牧与建设养畜
        7.3.2 集体产权的优势
        7.3.3 承载力管理的意义
        7.3.4 旅游发展方向的改变~—从大众旅游到生态旅游
    7.4 保护区尺度上弹性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7.4.1 哈萨克牧民对小规模合作的认同
        7.4.2 小规模集体产权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7.4.3 小规模集体产权制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
    7.5 牧民尺度上的弹性管理策略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启发
        8.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1.2 研究获得的启发
    8.2 研究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8.2.1 研究可能的贡献
        8.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居民)
附录二:访谈提纲(管理者)
附录三:调查问卷(居民)
附录四:调查问卷(游客)
攻读博土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甘肃省民勤县农业生产现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民勤县绿洲农业
        2.1.1 起源与发展
        2.1.2 问题
    2.2 民勤绿洲农业的研究成果
        2.2.1 农业系统
        2.2.2 水资源合理利用
        2.2.3 农业结构调整
        2.2.4 水资源高效利用
    2.3 草地农业的发展与研究
        2.3.1 草地农业概述
        2.3.2 草地农业对食物安全的贡献
        2.3.3 草地农业对生态安全的贡献
        2.3.4 草地农业在国外的发展
    2.4 国内外对农业系统的研究方法
        2.4.1 入户调查
        2.4.2 文献研究
        2.4.3 农业系统论方法
        2.4.4 Matlab软件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土地利用现状
        3.1.2 人口及收入构成
        3.1.3 水资源利用现状
        3.1.4 土地退化现状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思路
        3.2.2 农户调查
        3.2.3 政府走访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3.3.1 民勤GM(1,1)粮食产量灰色预测模型和精度检验
        3.3.2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
    4.1 农户的生产与经济现状
        4.1.1 作物生产
        4.1.2 家畜生产
        4.1.3 社会经济
    4.2 民勤全县近十年农业生产现状
        4.2.1 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
        4.2.2 家畜养殖数量与畜产品产量
    4.3 未来民勤全县粮食产量预测
        4.3.1 2011年-2015年粮食产量预测
        4.3.2 2011年-2015年、2020年-2028年、2029年-2037年三个阶段粮食产量预测
    4.4 农户和全县水平农业生产情况比较与作物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农户水平和全县水平农业生产情况比较
        4.4.2 作物生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压缩粮食和经济作物面积,大量种植饲草作物,发展草产业
    5.2 增加草食家畜、减少耗粮型家畜,草畜结合
    5.3 加大中央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力度
    5.4 积极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建立专业的区域合作组织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河南省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分区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绪论
        1.1.1 选题背景
        1.1.2 高速公路概念和相关知识介绍
    1.2 高速公路最新发展状况
        1.2.1 世界高速公路排名
        1.2.2 中国各省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排名(截至 2012 年)
    1.3 高速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4 研究的基础
        1.4.1 当今国外高速公路绿化情况进展
        1.4.2 现在国内高速公路绿化情况进展
        1.4.3 河南省高速公路绿化及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河南省高速公路绿化植物资源分区
    2.1 河南省的自然环境
        2.1.1 河南省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形
        2.1.2 河南省的气候
        2.1.3 河南省的土壤
    2.2 河南省植被类型及植物分布特点
        2.2.1 河南省植被资源总体现状
        2.2.2 森林植被
        2.2.3 灌木草丛植被
        2.2.4 草甸植被
        2.2.5 盐生植被
        2.2.6 砂生植被
    2.3 河南省林业概况
    2.4 河南省主要高速公路
    2.5 河南省高速公路绿化植物资源分区
        2.5.1 地质地貌综述
        2.5.2 土壤状况综述
        2.5.3 气候条件综述
        2.5.4 行政区划
        2.5.5 河南省高速绿化分区
第三章 平原生态涵养区高速公路绿化植被研究
    3.1 自然环境及植被特点
    3.2 行政分布及主要高速公路
        3.2.1 行政分布
        3.2.2 主要高速公路
    3.3 主要高速公路绿化调查研究
        3.3.1 京港澳高速公路
        3.3.2 连霍高速公路
        3.3.3 大广高速公路
        3.3.4 宁洛高速公路
    3.4 主要绿化树种应用研究
        3.4.1 不同植物种类的应用研究
        3.4.2 主要绿化树种的应用
        3.4.3 主要绿化树种简介
    3.5 小结
第四章 伏牛山地生态区高速公路绿化植被研究
    4.1 自然环境及植被特点
    4.2 行政分布及主要高速公路
        4.2.1 行政分布
        4.2.2 主要高速公路
    4.3 主要高速公路绿化调查研究
        4.3.1 二广高速公路
        4.3.2 郑卢高速公路
        4.3.3 武西高速公路
        4.3.4 兰南高速公路
    4.4 主要绿化树种应用研究
        4.4.1 不同植物种类的应用研究
        4.4.2 主要绿化树种的应用
        4.4.3 主要绿化树种介绍
    4.5 小结
第五章 太行山地生态区高速公路绿化植被研究
    5.1 自然环境及植被特点
    5.2 行政分布及主要高速公路
        5.2.1 行政分布
        5.2.2 主要高速公路
    5.3 主要高速公路绿化调查研究
        5.3.1 长济高速公路
        5.3.2 晋新高速公路
        5.3.3 原焦高速公路
        5.3.4 南林高速公路
    5.4 主要绿化树种应用研究
        5.4.1 不同植物种类的应用研究
        5.4.2 主要绿化树种的应用
        5.4.3 主要绿化树种的介绍
    5.5 小结
第六章 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高速公路绿化植被研究
    6.1 自然环境及植被特点
    6.2 行政分布及主要高速公路
        6.2.1 行政分布
        6.2.2 主要高速公路
    6.3 主要高速公路绿化调查研究
        6.3.1 沪陕高速公路
        6.3.2 焦桐高速公路
        6.3.3 新阳高速公路
        6.3.4 淮固高速公路
    6.4 主要绿化树种应用研究
        6.4.1 不同植物种类的应用研究
        6.4.2 主要绿化树种的应用
        6.4.3 主要绿化树种的介绍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呼伦贝尔苜蓿产业化发展生理生态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人工草地重要性
    1.2 呼伦贝尔草原区人工草地的重要性
    1.3 人工草地研究进展
        1.3.1 产量构成要素研究现状
        1.3.2 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现状
        1.3.3 草地土壤呼吸特性研究现状
        1.3.4 草地CO_2通量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位特点
    2.2 气候条件
    2.3 植被概况
    2.4 水土资源
    2.5 地貌特征
    2.6 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章 不同苜蓿品种产量性能及越冬性能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测定方法
        3.1.3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苜蓿品种产量因子分析
        3.2.2 不同苜蓿品种越冬率分析
        3.2.3 苜蓿安全越冬性研究
        3.2.4 产量与植株形态因子间的相关性
    3.3 讨论
        3.3.1 产量构成要素
        3.3.2 对高纬度地区种植苜蓿的思考
    3.4 小结
第四章 苜蓿光合特性及光合有效辐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测定方法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光合特性
        4.2.2 光合有效辐射
    4.3 讨论
        4.3.1 光合特性
        4.3.2 FPAR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人工草地土壤呼吸特性及影响因子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方法
        5.1.3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苜蓿草地土壤原位呼吸变化
        5.2.2 土壤原位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大气温度的关系
    5.3 讨论
        5.3.1 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
        5.3.2 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之间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牧草品种CO_2通量变化规律研究
    6.1 试验设计
    6.2 样地设计
    6.3 气体的测定
        6.3.1 气体的采集
        6.3.2 气体的分析
        6.3.3 气体通量的计算
        6.3.4 日常气象与农田管理记录
        6.3.5 土坡样品理化性质测定
        6.3.6 区域数据库的建立
        6.3.7 数据处理分析
    6.4 土壤CO_2通量变化规律
        6.4.1 土壤CO_2通量日变化
        6.4.2 土壤CO_2通量季节变化
        6.4.3 影响CO_2通量的环境因素
    6.5 DNDC模型模拟CO_2通量
    6.6 固碳能力计算
    6.7 小结
第七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苜蓿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展望
    7.1 苜蓿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7.1.1 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挤压了苜蓿种植
        7.1.2 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机械化水平不高,苜蓿产业标准化生产不达标
        7.1.3 苜蓿价格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苜蓿的积极性
        7.1.4 传统观念影响苜蓿的大面积种植
    7.2 展望
        7.2.1 以奶业发展为契机,积极推动苜蓿生产地快速发展
        7.2.2 制定苜蓿生产发展激励政策,推动苜蓿生产可持续发展
        7.2.3 加大科研开发与人员投入力度,建立现代苜蓿草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
        7.2.4 完善苜蓿草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提升应对贸易壁垒能力
        7.2.5 健全苜蓿生产组织化程度,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承担及参加科研项目
附录2:博士后期间获奖情况
附录3: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4:参编着作
个人简介

(7)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修复及其产后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1.1.1 来源与危害
        1.1.2 土壤重金属迁移特性
    1.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2.1 常用修复技术
        1.2.2 生态修复技术
    1.3 修复植物产后利用
        1.3.1 作为废弃物处置技术
        1.3.2 资源化利用技术
    1.4 芦竹修复及其综合利用
        1.4.1 芦竹修复技术
        1.4.2 综合利用技术
    1.5 生物质液化及其应用
        1.5.1 生物质利用现状
        1.5.2 生物质液化技术
        1.5.3 液化产物的应用
        1.5.4 聚亚胺酯合成机理
        1.5.5 合成方法
    1.6 研究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田间定位试验
        2.1.1 田间试验基地概述
        2.1.2 试验布置
        2.1.3 样品采集和处理
        2.1.4 测试与分析
        2.1.5 土壤肥力评价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芦竹液化及聚亚胺酯合成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试验操作
        2.2.4 测试与计算
第三章 污染土壤-芦竹-水体系As、Cd、Pb和Zn的渗漏与迁移特征
    3.1 供试土壤理化性质
    3.2 土壤渗漏液pH和DOC含量
    3.3 土壤渗漏液中重金属含量
    3.4 DOC与重金属间相关性
    3.5 芦竹体内重金属含量
    3.6 小结
第四章 芦竹液化溶剂筛选及条件研究
    4.1 液化剂的影响
    4.2 乙二醇液化体系影响因素
        4.2.1 反应温度
        4.2.2 催化剂用量
        4.2.3 液料比
    4.3 液化条件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芦竹液化产物合成聚亚胺酯及其基本性能表征
    5.1 乙二醇芦竹液化产物性能
        5.1.1 酸值和羟基值
        5.1.2. 液化产物FT-IR
    5.2 聚亚胺酯合成原料及方法
    5.3 聚亚胺酯性能表征
        5.3.1 密度检验
        5.3.2 显色反应
        5.3.3 FT-IR光谱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遵义市市树遴选和城市森林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城市森林研究
        1.2.1 城市森林研究的发展历程
        1.2.2 城市森林的定义
        1.2.3 城市森林的研究对象
        1.2.4 城市森林研究重点
        1.2.5 城市森林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1.2.6 城市森林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城市森林与市树
    1.4 我国市树研究
        1.4.1 市树的定义
        1.4.2 我国评选市树的程序
        1.4.3 我国市树评选情况
        1.4.4 市树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遵义市城市森林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城市总体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城市生态环境
    2.2 城市森林研究的对象
    2.3 市域范围城市森林格局
    2.4 城市森林景观构成分析
        2.4.1 城市森林分布情况
        2.4.2 数据分析
    2.5 “国家森林城市”数量指标对比分析
        2.5.1 覆盖率对比分析
        2.5.2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对比分析
        2.5.3 森林健康对比分析
    2.7 遵义市城市森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7.1 公共绿地分布不平衡
        2.7.2 道路绿化树种比较单一,道路绿地面积不足
        2.7.3 地域特征不明显,景观功能较弱,城市绿地品质较低
        2.7.4 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方面有缺项
    2.8 小结
3 遵义市市树遴选及对城市森林建设的作用
    3.1 遵义市市树遴选
        3.1.1 市树选择遵循的原则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1.5 市树树种遴选
    3.2 遵义市市树遴选对城市森林建设的作用
    3.3 市树在城市森林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4 遵义市城市森林建设
    4.1 城市森林建设SWOT分析
        4.1.1 构建SWOT战略分析矩阵
        4.1.2 矩阵分析
    4.2 城市森林建设基本原则和目标
        4.2.1 基本原则
        4.2.2 建设目标
    4.3 城市森林建设对策
        4.3.1 总体布局模式
        4.3.2 森林基质建设
        4.3.3 城市绿色廊道建设
        4.3.4 城市绿地斑块建设
    4.4 遵义市城市森林树种选择
        4.4.1 森林树种规划思路
        4.4.2 主要绿地类型的树种选择及配置
5 总结与讨论
    5.1 论文研究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与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 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生态环境特征
    2.1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概况
    2.2 消落区的形成,面积与分布
    2.3 蓄水前消落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
    2.4 蓄水后消落区生态环境演变趋势
3 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1 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退化
    3.2 景观生态体系恶化
    3.3 水土受污染影响水库水质
    3.4 地质灾害加剧危及库岸稳定和城镇安全
4 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生态服务功能及类型区划分
    4.1 生态服务功能的基本阐释
    4.2 消落区生态服务功能
    4.3 消落区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区划分
    4.4 消落区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区主要特征
5 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 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阐释
    5.2 消落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6 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生态保护建设对策措施
    6.1 消落区生态保护建设总体思路与目标
    6.2 建设消落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试验区
    6.3 保护和培育湿地生态系统
    6.4 防治农村面源对消落区水土的污染
    6.5 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库岸
    6.6 加强库区陆域生态保护建设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入库保存材料的特征特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
    1.2 牧草种质资源及其研究概述
        1.2.1 概念
        1.2.2 牧草种质资源的地位和作用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1 国内外牧草种质资源研究
        1.2.3.2 牧草种类丰富度的研究
        1.2.3.3 牧草分布及生境的研究
        1.2.3.4 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1.2.3.5 牧草育种研究
        1.2.3.6 国内外牧草种质资源引种、评价、筛选、鉴定研究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入库保存材料基本情况
第三章 评价内容和方法
    3.1 评价内容
    3.2 评价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心库中牧草的种类组成、种质类型及不同时期采种的变化情况
    4.2 中心库中特有牧草种质资源及其它牧草种质资源
    4.3 中心库中牧草种子发芽率变化情况
    4.4 中心库牧草生长节律与开花结实规律
    4.5 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千粒重的差异性
    4.6 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的区系特征
    4.7 基于牧草表型性状特征的评价
    4.8 同名牧草种质资源特征评价
    4.9 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的经济特性评价
第五章 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的分布区域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第七章 今后搜集与保存材料的建议
    7.1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加强资金支持
    7.2 加大濒危的优良草类资源的搜集和保护力度
    7.3 加强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基础性工作的研究
    7.4 加强对地方品种的搜集和保存
    7.5 加快鉴定评价与筛选利用的步伐
    7.6 加强对牧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7.7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牧草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7.8 建立牧草种质资源核心库
    7.9 构建牧草种质资源核心库描述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白三叶: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古老的牧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D]. 刘宣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根对重金属Cd响应的研究[D]. 闫成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3]天池博格达自然保护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机制及调控对策研究[D]. 赵直. 西北大学, 2014(04)
  • [4]甘肃省民勤县农业生产现状探析[D]. 白贺兰. 兰州大学, 2012(04)
  • [5]河南省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分区调查研究[D]. 谭启明. 河南师范大学, 2014(01)
  • [6]呼伦贝尔苜蓿产业化发展生理生态学基础研究[D]. 徐丽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2)
  • [7]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芦竹修复及其产后综合利用[D]. 王凤永. 中南大学, 2011(06)
  • [8]遵义市市树遴选和城市森林建设研究[D]. 巫柳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3)
  • [9]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与健康评价[D]. 廖晓勇.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5)
  • [10]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入库保存材料的特征特性评价[D]. 南丽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白三叶草:古老而充满希望的牧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