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eochemical indicator of original eolian grain size and implications on winter monsoon evolution(论文文献综述)
史运坤[1](2021)在《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文中认为门源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区,既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又是现代东亚季风区和中纬度西风区的交汇区域,地理位置特殊,是研究气候变化和地表响应极佳的实验场所,但是该区域研究工作极少,年代记录缺乏,因此本文选择门源盆地风成黄土剖面和其他辅助剖面作为重建古环境的载体研究该区域环境演化过程。本研究选择门源盆地YHC黄土剖面和其他9个辅助剖面开展了石英光释光测年,建立可靠的年代框架。结合古气候代用指标磁化率、粒度、色度、SOC、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重建了门源盆地39 ka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最后,通过对比全新世西风区及东亚季风区已有气候记录,探讨了门源盆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基于以上研究获得如下新的认识:(1)YHC黄土剖面中大量指标对门源盆地环境变化过程的指示意义相似,但在细节上存在些许差异,因此研究区域环境演化过程需要选用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对比才能获取更准确的信息。(2)通过高密度OSL建立门源盆地39~0 ka的年代框架,在35~24 ka和21~14 ka有两处明显的地层缺失,应为侵蚀间断,由冰川作用和风力侵蚀导致。(3)整合多种环境指标,重建39 ka以来门源盆地古环境演化,可分7阶段:39~35 ka气候由暖湿向干冷转化,气候波动幅度增大;35~24 ka,地层缺失;24~21 ka气候达到最干冷期,冰川作用强烈,导致地层侵蚀,冰碛沉积、冰水沉积等特殊事件频发;21~14 ka,气候改善,冰川消退,冲洪积事件频发,风力强劲,地层受到侵蚀;14~8.5 ka,气候趋于暖湿化,降水显着增加,冲洪积事件频发,8.5ka达到最暖湿期;8.5~4 ka,气候最暖湿期;4~0 ka,气候由最暖湿向干旱化变化。(4)对比青藏高原东北部和东亚季风区、中纬度西风区的环境过程,该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主要由东亚季风所控制,同时也受中纬度西风的影响。
张晓[2](2021)在《加积型红土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积型红土是中亚热带典型的风尘堆积,形成于长期湿热的气候环境下,具有边沉积边风化的加积型特性,该加积型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信息的精准解读,有必要开展分粒级研究。因此,本文运用矿物学手段,以庐山北麓九江剖面(JL)为研究对象,选择JL剖面92个样品的<2μm和>10μm组分,分别展开粘土矿物和重矿物特征分析,并结合前期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粒度等研究成果,试图揭示加积型红土所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JL剖面厚1846cm,剖面(1)~(5)层(1846~1400cm)为网纹红土,形成于~1.2Ma~0.44Ma;剖面(6)~(8)层(446~0cm)为黄棕色沉积,形成于0.44Ma以来。JL剖面不同地层单元粘土矿物组成基本一致,以伊利石、高岭石、蛭石为主,蒙脱石含量极少;另外,黄棕色沉积中还含有一定的羟基间层蛭石(HIV)。就粘土矿物相对含量而言,伊利石、高岭石、蛭石(+HIV)和蒙脱石分别为46.85%、36.90%、15.22%和1.04%;自剖面底部向上,伊利石相对含量呈逐渐增加,而高岭石则相反,表现出明显减小的趋势,蛭石(+HIV)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可能与黄棕色土层含量变化有关。另外,JL剖面全岩化学风化指数CIA值与伊利石结晶度IC值和KI值呈现弱相关(R2均<0.5),与K/I相关性较强(R2=0.934),高岭石/伊利石(K/I)值可以作为指示风化成壤强度的指标,该指标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表明1.2Ma以来九江地区气候渐趋干冷。(2)重矿物组成以极稳定矿物和稳定矿物为主,其中钛铁矿、锆石、赤褐铁矿含量分别为32.35%、19.51%、19.32%,属优势矿物。白钛石、锐钛矿、金红石、电气石、绿帘石相对含量介于1~10%之间,其他矿物含量相对较少;另外,黄棕色沉积绿帘石、角闪石、辉石和石榴子石含量明显增加,分别为5.47%、0.75%、0.16%和0.7%,均高于网纹红土;黄棕色沉积和网纹红土矿物成熟度ZTR和风化系数W分别为65.79和89.82,0.28和0.02;通过对JL剖面重矿物种类及粉砂粒级元素地球化学主成分分析表明,JL剖面网纹红土层与黄棕色沉积重矿物种类含量、组合类型以及特征指数差异主要反映的是1.2Ma以来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风化成壤强度变化,从而证实气候变化是控制重矿物组分的重要因素。(3)基于ESR年代学框架,对JL剖面粒度、磁化率、高岭石和伊利石含量、K/I指数、ZTR指数以及色度等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揭示出1.2Ma以来气候总体上呈持续干冷趋势,其气候变化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极端暖湿阶段(对应约0.8~1.2Ma)、冬季风增强阶段(对应约0.8~0.4Ma)和冬季风强烈增强阶段(对应约0.4Ma以来)。其中早更新世晚期冬季风增强使得南方开始出现广泛的风成堆积,可能与全球变冷以及北极冰量增加的双重驱动作用有关,是中国南方地区对中更新世转型的响应。中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冬季风进一步增强,网纹发育减弱或者停止,同时发育有铁锰胶膜或者结核,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有关。另外,网纹红土整体形成MIS13-21时期,东亚夏季风较为强盛,尤其是MIS13异常强盛的东亚夏季风,可能对南方网纹红土的形成至关重要。
金雅琪[3](2021)在《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文中提出我国黄土高原的风尘沉积序列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环境信息,是良好的记录环境演化的载体。对于黄土高原沉积序列前人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认为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同属风成成因,相对而言黄土高原古气候环境演化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上覆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中,而下伏红粘土研究相对不多。本文通过实验获得了泾川红粘土剖面的微量元素、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矿物含量等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选取了多种环境替代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所记录的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磁化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前人已建立起古地磁年代的泾川、灵台红粘土剖面磁化率特征进行对比,间接获得了泾川红粘土的年代序列为7.1~2.58 Ma。(2)通过泾川红粘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具有相似的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平均成分十分接近,表明它们的物质均来自黄土高原上风向广阔的荒漠区域,反映了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成因上的相似性,支持了红粘土为风成成因的观点。(3)综合对微量元素、同位素、矿物含量指标的分析,将晚中新世以来泾川红粘土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分为以下阶段:7.1~5.5 Ma,气候表现为新近纪整体温暖背景上的相对干凉阶段,冬、夏季风都比较弱;5.5~4.8 Ma,为整个红粘土沉积时期最温暖湿润的时期,夏季风不断加强,成壤作用增强,冬季风减弱到最低;4.8~3.4Ma期间冬夏季风较稳定,气候较温和,相对前一时期蒸发作用较强烈,相对较干旱,总体处于一个较温暖半干旱的时期;3.4~2.8 Ma期间冬、夏季风同步增强,季节性变化加强;2.8~2.58 Ma期间,开始进入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冬、夏季风进入此消彼长的东亚季风盛行期,气候也由新近纪的整体温暖向第四纪的温湿干冷交替过渡。同时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北极冰盖的演化可能是控制新近纪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4)3.4 Ma时冬夏季风均加强且季节性变化显着,这可能是与青藏高原在3.4 Ma开始整体隆升有关,一方面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切断了印度洋向中国中西部的水分来源,加速了亚洲内陆的干旱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季风环流,降雨的季节性分配更显着。(5)本次泾川红粘土剖面中原白云石的存在,揭示了泾川红粘土为温暖和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表明红粘土沉积时期主要是以强降雨量和强蒸发量为组合的长干短湿的干暖气候。
李想[4](2020)在《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末次冰期结束以来的现代间冰期全新世是距离现代最近的地质历史时期,全新世气候整体温暖,但也存在阶段性的气候波动,体现出时间与空间的不稳定性。位于季风边缘区的毛乌素沙地,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沙地东南缘地层沉积序列丰富且保存完整,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的过程,是研究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理想场所,并可为正确应对气候变化及预测未来气候提供历史相似型。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复杂,前人已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全新世气候的阶段划分及水热状况仍存在分歧。此外,毛乌素沙地风沙地貌发育、河流湖泊演化过程研究程度较为薄弱,地貌演化过程的重要外动力—气候与地貌演化之间的耦合过程尚不明朗。因此,本研究(1)以野外考察采样的地层剖面为依据,利用粒度、有机质、地球化学元素等代用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过程,为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提供新的地质证据;(2)以地层沉积相的变化为依据,结合剖面测年结果,利用概率密度函数的分析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河湖相、泥炭层、风成砂、古土壤4种沉积地层进行概率密度统计,从而揭示全新世毛乌素沙地地貌演化过程;(3)结合东亚季风区其他古环境与气候记录,探讨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的驱动机制。在野外考察中选取毛乌素沙地南缘贺家沟剖面(HJG)剖面湖沼相-风成砂-古土壤沉积序列进行采样,建立沉积序列年代框架,揭示了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经历了多次变化:13.5 ka前,风成砂堆积,风沙活动活跃,是冰后期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13.510.4 ka发育湖沼相地层,为浅湖环境,气候较为暖湿;10.48.9 ka发育沼泽,水量减少,但气候仍较湿润;8.98.4 ka降水继续减少,风沙活动开始活跃,但仍能维持植被生长,气候向干冷转变;8.46.7 ka发育厚层风成砂,风沙活动活跃,气候表现为干冷;6.74.1 ka发育砂质古土壤层,植被覆盖增加,风化成壤作用加强,气候温暖湿润;4.1 ka以来又开始发育风成砂,气候再次转为干冷。剖面顶部次生黄土层堆积是后期流水作用的产物,代表了阶段性的降水增加,气候较为湿润。不同沉积序列中年代数据的概率密度统计分析表明毛乌素沙地全新世经历了三次气候地貌演化过程:全新世早期8.4 ka BP之前河湖相地层发育,区域降水较多,但此时风成砂堆积也有记录,反映了此时风沙活动活跃,是河湖地貌与风沙地貌共存的地貌景观。全新世中期8.44.2 ka BP,沙地南缘低洼河谷区河湖相地层继续发育,风成砂堆积减少,沙地东南缘沙漠/黄土边界带砂质古土壤层广泛发育,沙丘基本固定,期间虽存在短暂的风沙活动活跃期,但仍是以河流、湖泊为主的地貌景观。全新世晚期4.2 ka以来风成砂堆积数量增加,古土壤地层减少,风沙活动再次加强,风沙地貌再次发育。毛乌素沙地全新世经历的三次地貌演化过程,每次都是风成砂堆积与河流、湖泊发育之间的一次此消彼长的过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演化过程表现为:湖泊扩张,湖面上涨,河湖相沉积叠覆在风成砂层之上;相反,湖泊萎缩,湖面下降,风沙活动增强,使原来的湖泊沉积物变为风成砂堆积的物质来源,并覆盖在河湖相沉积层之上,循环往复。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地貌演化过程不是单向发展的,风沙地貌与河湖地貌间的演化是在风营力作用与湖泊(河、湖)营力作用相互消长下进行的,是气候变化主导的演化过程,揭示了整个地貌景观更迭的波动性。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及环境变迁与季风边缘区岱海、公海湖、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等具有一致性,表明全新世我国季风边缘区气候环境变迁与轨道、亚轨道尺度变化引起的夏季太阳辐射变化密切相关,并通过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及区域降水变化起作用。东亚夏季风增强时,季风降水增多,植被覆盖增加,风沙活动减弱,河流、湖泊发育;东亚夏季风减弱时,降水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植被退化,风沙活动增强,风沙地貌发育。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正是东亚季风强弱变化在我国季风边缘区的反馈。北大西洋冰筏冷事件“8.2事件”及“4.2事件”也对我国季风边缘区毛乌素沙地及其它区域的气候变化及环境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晓伟[5](2020)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晚第四纪风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提出毛乌素沙地位于亚洲季风边缘区,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而其南部与黄土高原相连,构成了沙漠-黄土边界带的一部分。沙地东南缘沉积地层类型丰富,保存有第四纪以来相对完整的风成砂/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很好地记录了区域气候变化和沙地演化历史;同时,也是研究沙漠-黄土边界带空间范围动态变化的理想区域。本文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2个风成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白界(BJ)剖面和锦界(JJ)剖面沉积地层变化以及沉积物粒度、烧失量、磁化率、元素等代用指标,结合石英(OSL)以及钾长石(pIRIR)释光测年结果,探讨了晚第四纪以来黄土沉积过程、毛乌素沙地时空演化及区域气候环境变化。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毛乌素沙地东南缘2个风成剖面黄土-古土壤沉积特征与黄土高原典型剖面较为一致,但剖面中粗颗粒含量普遍较高。白界剖面沉积了晚中更新世至末次间冰期的黄土-古土壤-风成砂地层,对应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古土壤序列;JJ剖面下伏黄土地层,以风成砂沉积地层为主,底部风成砂的年龄为120.7±11.0ka。2、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区域气候由暖湿转向冷干时,沉积地层表现为由黄土沉积向风成砂沉积的快速转换,并伴随着植被退化而导致的地表风力侵蚀加剧,地层出现沉积间断,毛乌素沙地向东、南扩张,黄土沉积的范围则向南收缩。气候由冷干转向暖湿时,植被广泛发育,沉积物类型由风成砂向砂质古土壤或黄土逐渐过渡,沉积地层相对连续,黄土沉积的范围向北扩张。3、毛乌素沙地至少在晚中更新世时期就已经存在,BJ剖面底部沉积的砂质黄土地层表明,在230.1 ka以前毛乌素沙地距白界地区较近;230.1-225.4 ka期间毛乌素沙地东南部得以固定,沙地范围向北收缩。MIS 5d期间,研究区发育风成砂地层,表明毛乌素沙地在这一时期向南扩张,并伴随着强烈的风蚀作用,白界剖面出现沉积间断。MIS 5c-5a期间,毛乌素沙地再次向北收缩。锦界剖面沉积的风成砂地层则显示毛乌素沙地分别在120.7 ka、44.7 ka和1.4 ka前后扩张。4、结合前人提出的黄土高原北部黄土沉积存在沉积间断的事实,我们的结果表明,现代黄土高原上风向区域分布的典型黄土在冰期时遭受强烈侵蚀,成为下风向黄土沉积的重要物源,可能导致同期黄土高原黄土沉积通量相应增加,而粒度组成则变化不大的现象。这一过程无疑增加了黄土沉积序列代用指标解释的复杂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理解。
韩瑞[6](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于东亚季风边缘地带的浑善达克沙地,是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区域,沙地边缘常出露风成砂与砂质古土壤互层沉积序列,内部兼有风成砂/古土壤/湖沼相沉积地层,他们是过去气候变化和沙漠变迁的忠实记录者。本研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沙地南缘TB剖面(风成砂/古土壤/湖沼相沉积序列)和东北缘LMM剖面(古土壤/风成砂/弱成壤互层沉积)的野外考察、样品采集和室内实验,选取粒度、磁化率和常量化学元素为气候代用指标,结合关键层位光释光(OSL)测年,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浑善达克沙地的气候变化过程。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粒度、磁化率和化学元素指标在TB剖面和LMM剖面上所反映的气候变化情况基本一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育古土壤,受较强化学风化作用影响细颗粒组分含量增加,沉积物粒径较细,同时氧化环境有利于铁磁性矿物细化与富集故古土壤磁化率值较大,易溶元素淋溶迁移活跃,较稳定的Al2O3和Fe2O3含量相对较多;与之相反,冷干气候环境中风成砂堆积,沉积物粒径偏粗,还原条件下矿物磁性减弱,磁化率表现为低值,Al2O3和Fe2O3含量较少;在降水较多的湿润时期,地表径流携带大量粗颗粒物质注入洼地,故湖沼相颗粒相对较粗,水下还原环境中磁化率减小,Al、Fe含量较古土壤相对减少。(2)风成砂、古土壤及湖沼相的互层沉积是东亚冬夏季风盛衰消长的表现,TB剖面揭示5.80±0.694.68±0.29 ka BP发育湖沼相地层,为降水丰富的湿润气候;4.68±0.291.49±0.11 ka BP发育古土壤和风成砂,夏季风强度逐渐减弱,冬季风势力增强,气候环境从温暖湿润转为寒冷干旱;1.49±0.11 ka BP至今,发育砂质古土壤,植被覆盖增加,流沙固定,气候环境相对暖湿,后期夏季风逐渐衰退,发育现代土壤及其上覆的半固定-半流动沙丘沙,气候向干旱化发展并渐趋现代状态。LMM剖面同样反映了气候的冷暖变化:>5.16±0.29 ka BP,系上下部强成壤而中部弱成壤,夏季风经历了强盛、有所衰弱、再次强盛的变化过程;5.16±0.293.35±0.21 ka BP,为2层风成砂与2层古土壤互层沉积,气候表现为2次冷干/暖湿交替变化;3.35±0.212.51±0.19 ka BP,同样发育2层风成砂和2层古土壤,显示分别存在2次冬季风强盛的寒冷干旱期和夏季风主导的温暖湿润期;2.51±0.19 ka BP至今,自下而上沉积物依次为风成砂、古土壤和现代土壤,气候经历了冷干、转为暖湿而后逐渐接近现代状态的变化过程。(3)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构建年代序列,浑善达克沙地早全新世多为风成砂沉积,至全新世中期逐渐过渡为古土壤,晚全新世风成砂占主体但伴有多层古土壤出现。这与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过程相同,早全新世(11.58.8 ka BP)气候相对不稳定,但整体表现为增温回暖;全新世中期(8.84.2 ka BP)普遍温暖湿润,生草成壤增强;晚全新世(4.2 ka BP以来)气候波动明显,渐趋干旱,这种变化过程与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密切相关,同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岱海盆地等区域相对一致,是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
李新瑞[7](2020)在《长兴岛锦城路剖面砂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石英表面结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波动及各项地球化学指标对于区域气候变化有着较好的指示作用,而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则能更加直观地展示沉积物经历的动力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对颗粒表面的改造。本文对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与化学蚀变指数、风化淋溶系数、退碱系数、残积系数以及S/AF、K/N、C/M与R/S比值等各项化学指标进行分析,以推断研究区气候演化规律。对石英颗粒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观察分析,选择了33个具有普遍意义和标志性的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将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按照机械作用特征与化学作用特征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利用环境颗粒百分比法做出定量分析,根据颗粒表面作用痕迹与组合特征推断沉积物经历的动力环境及其物质来源。通过对长兴岛锦城路剖面砂质沉积物进行地球化学特征与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来看,砂质沉积物的化学元素主要成分为Si O2和Al2O3,二者平均含量之和达到了86.34%,是其物质组成的主体元素。常量元素含量与微量元素含量的波动变化均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元素含量变化符合成土过程的一般规律。化学蚀变指数、风化淋溶系数、退碱系数、残积系数以及S/AF、K/N、C/M与R/S比值均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并据此得出砂质沉积物自下而上的堆积过程中,风化淋溶作用、铁铝富集程度、成壤强度等也表现出阶段性变化,风化程度呈现出风化增强—风化减弱—风化增强—风化减弱—风化增强的五个阶段的变化。通过A-CN-K图解分析得出,该砂质沉积剖面整体属于寒冷干燥气候条件下的低等风化,处于初等风化阶段而尚未达到中等风化阶段。(2)从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来看,砂质沉积物整体的石英颗粒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次圆状为辅,属于轻度磨圆,整体磨圆度较差,且颗粒表面的突起程度也是以中突起为主,指示沉积物搬运距离较近。机械作用特征主要表现为高能风成与高能水下环境的塑造,如碟形坑、新月形撞击坑、麻点/麻面等风成环境特征与V形撞击坑、直或弯撞击沟等水下环境特征,两种环境特征叠加关系明显,其中水成特征清晰可见并未遭到后期风成作用的强烈改造,表现出风成特征叠加在水成特征之上的特点。从石英颗粒表面的化学作用特征来看,高能环境对颗粒表面破坏较严重,为化学溶蚀作用提供了发育环境,但与化学沉淀作用相似,溶蚀作用并不强烈,溶蚀坑和溶蚀沟以及硅质球、硅质鳞片等仅在颗粒局部有分布,没有化学作用特征布及整个颗粒的情况出现。(3)更新世期间,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变化,冰期来临时气温降低、海面下降、陆架裸露、冬季风加强,从研究区砂质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来看,气候环境虽然存在相对增温增湿或降温减湿的波动变化,其整体仍处于干冷环境下的初等化学风化阶段,整体风化程度不高。在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强劲的冬季风成为了沉积物地貌重塑的催化剂,裸露的陆架地区为砂质沉积剖面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从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来看,颗粒磨圆度较差,沉积物未经远距离的搬运磨蚀,指示物质来源以近源为主,远源为辅。石英颗粒表面的水成作用特征与风成环境特征的叠加也说明了该处沉积物可能来源于经历过水下环境的陆架区域,在陆架裸露时由风力搬运并就近沉积下来。(4)从研究区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来看,该砂质沉积剖面整体属于寒冷干燥气候条件下的低等风化,处于初等风化阶段而尚未达到中等风化阶段。气候环境表现出转向暖湿—降温减湿—温湿环境—寒冷干燥—增温增湿的演变规律,具有明显的旋回特征,但这些气候的波动变化只是相对的,其整体仍处于干旱、寒冷、冬季风强劲的环境。从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来看,风力作用特征在水成作用特征之上的叠加又指示了沉积物可能经历了海洋环境到陆上环境的变迁。同时,不甚发育的化学作用,也指示了气候环境的寒冷与干燥。
杨文博[8](2020)在《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高原处于环境变化的关键区,可以敏感地反映第四纪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川西高原自早更新世以来开始发育黄土沉积物,它们是川西地区第四纪季风气候影响下产生的特征沉积物,是青藏高原东部第四纪特别是更新世以来地球环境信息记录的重要载体。但是有关川西黄土的发育模式与区域内季风兴衰变化的耦合机制等研究还不全面,同时川西黄土的物质来源及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沉积物是否存在同源性还存在很多争议,川西高原黄土的成因、物质来源及其沉积模式的的多元性与不确定性,影响了对川西高原黄土沉积物古气候信息的提取,同时造成了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沉积物、深海沉积物及极地冰芯记录对比时的困难,这影响了第四纪时期川西高原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问题。所以使用多指标联合分析解释川西黄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特征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区位于川西高原岷江上游汶川-茂县地区,我们将从沉积物粒度组成、矿物组成、稳定常量与稀土量元素组成、解释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物源及其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的物源关系。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汶川-茂县地区SC、AX、LBZ、BW剖面黄土判别参数均小于-2.7411,说明黄土符合风成特征。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对比发现,研究区>50μm粒径组分含量(11.14%-40.89%)远远大于黄土高原黄土(0.53%-7.44%),>50μm的粒径不会进行远距离运移,所以黄土物源为近源。通过对全岩矿物组成的定量分析,得出矿物的结晶度指数与Ksp/Pg值较低,这一特征显示了汶川-茂县地区黄土化学风化作用相对较弱,这与该地区气候较为干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稳定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可作为判断物源的证据。对比汶川-茂县地区黄土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秦岭黄土稳定矿物的相对含量比显示,他们的矿物特征显示差异明显。以上特征说明了汶川-茂县地区黄土与黄土高原黄土、秦岭黄土不具有同源性。通过对汶川-茂县地区各剖面的地球化学分析,各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以Si O2、Al2O3、Fe2O3、Ca O为主要组成,这一特征与其矿物组成具有石英、粘土矿物的特征相对应。与UCC对比,各剖面Si O2与Al2O3与UCC的含量变化基本没有差异,而Na2O、P2O5均表现为亏损,Ti O2、Fe2O3、Mn O、Ca O均表现为富集。作为沉积物物源判别指标,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稳定常量元素比(Si O2/Ti O2-Ti O2/Al2O3、Si O2/Al2O3-Ti O2/Al2O3)、及稀土δEu-LaN/Yb N、Gd N/Yb N-La N/Sm N判别结果与黄土高原灵台剖面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与西北风成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不具有同源性。综上,通过研究黄土的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得出汶川-茂县地区SC、AX、LBZ、BW剖面黄土成因具有风成特征,物源为近源,且与黄土高原风成黄土-古土壤物源对比差异明显,不具有同源性。推测研究区黄土的潜在物源区可能为高原内部,并且研究区内山体垮塌产生的粉尘也为该区黄土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补给。但是其准确的物源区还有待深入研究。
黄颖[9](2020)在《中亚热带地区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及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加积型红土作为中国南方的典型陆相沉积,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第四纪古环境研究的良好地质载体。加积型红土的典型剖面自下而上通常由网纹砾石层、网纹红土层、均质红土层、黄棕色土层等沉积单元构成,其沉积特征、成因、理化性质、形成年代、环境记录等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在物源、网纹化机制等方面尚存争议。本文选择中亚热带地区20个加积型红土样品,利用沉降法和筛析法将样品分离为<2μm、2~4μm、4~10μm、10~32μm、32~63μm和>63μm等六个粒级组分,利用ICP-MS测试全岩样品及6个粒级组分的稀土元素(REE),在此基础上开展稀土元素组成、分布及粒级效应研究,以充分认识各类样品REE分馏特征,进而解译加积型红土的风化特征、物源信息,为进一步认识加积型红土的发育环境奠定基础。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加积型红土各类样品的REE总量略有差异,但分布模式较为相似。网纹红土、网纹黄棕色土、均质红土、黄棕色土全岩样品的∑REE变化于105.64μg/g~244.95μg/g之间,均值分别为153.14μg/g、168.71μg/g、156.16μg/g、224.47μg/g。REE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均呈斜率为负值的“L”型配分模式,La-Eu之间曲线较陡,Gd-Lu之间曲线较为平缓,Eu负异常。从轻重稀土分馏特征看,LREE/HREE值以黄棕色土样品最高(9.64),其次是均质红土(9.06)和网纹黄棕色土(8.29),网纹红土则最低(7.21)。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纹红土、网纹黄棕色土、均质红土样品的LREE淋失程度明显高于黄棕色土,因此LREE/HREE值指示样品间风化程度存在差异,四类样品中网纹红土风化程度最强,黄棕色土风化程度最弱。(2)20个样品的分粒级REE测试表明,REE存在粒级间分馏效应。总体看,各样品2~4μm粒组REE含量最高;<2μm、4~10μm和10~32μm粒组REE含量偏低;32~63μm和>63μm粒组REE含量的变幅最大,特别是两类网纹化样品>63μm粒组REE含量变幅很大(25.71μg/g~596.88μg/g),这意味着加积型红土各类样品粗粒组分的物质来源具有复杂性。同时,网纹红土与网纹黄棕色土样品>63μm粒组REE含量的分异与Ce元素含量的异常密切相关,前者该粒组Ce含量变化于12.34μg/g~363.31μg/g之间,后者介于133.45μg/g~392.72μg/g之间,暗示Ce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可能与网纹化有一定联系。以δCe来衡量Ce元素的异常状况,黄棕色土>63μm组分δCe值最低,均值0.94;均质红土最高,均值5.91;网纹红土和网纹黄棕色土均值分别为3.02和2.75。基于Ce为变价元素且强氧化环境下更易于高价态富铈原理,初步推测δCe值与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相关。均质红土δCe异常程度高,土体氧化性最强;黄棕色土风化程度较弱,δCe异常程度不明显;网纹红土与网纹黄棕色土则可能是氧化还原交替的环境。部分网纹红土“红基质”与“白网纹”样品的分粒级REE测试结果也表明,红基质样品各粒级δCe值高于白网纹样品,白网纹应该是局部还原环境的产物。(3)具有物源指示意义的δEu、Eu/Sm、Sm/Nd、La/Nd等参数的比较发现,加积型红土四类样品的全岩组分δEu值(变化于0.65~0.70)、Eu/Sm值(变化于0.19~0.21)、Sm/Nd值(变化于0.16~0.18)均接近,但La/Nd值存在一定差异,网纹红土(1.38)和均质红土(1.40)明显高于网纹黄棕色土(1.27)和黄棕色土(1.23),这可能暗示前两类样品与后两类样品的物源不完全一致。分粒级REE测试显示,各类样品<2μm和2~4μm粒组的δEu值十分一致;而4~10μm、10~32μm、32~63μm、>63μm粒组上δEu值存在差异,表明加积型红土在<2μm和2~4μm粒组上物源一致,且δEu基本不受风化干扰,但在4~10μm、10~32μm、32~63μm,>63μm粒组上存在物源差异。鉴于粉砂(4~63μm)是加积型红土的优势粒级,本文利用物源指数(PI)判别法,在δEu、(Sm/Nd)N、(Nd/Eu)N、(Nd/Yb)N、(Eu/Sm)N、(Gd/Ho)N、(Eu/Gd)N等REE特征参数值的基础上,选择北方黄土和长江沉积物为端元1和端元2,对加积型红土4~10μm、10~32μm、32~63μm粒级PI值进行计算,其结果介于0.42~0.56之间,属混合源。相比之下,黄棕色土粉砂物源受远程物质影响更大,PI值0.42~0.51,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则受到较多近源物质的影响,PI值0.50~0.56。各类样品>63μm粗粒的δEu分异巨大,主要受近源物质影响,且粗粒矿物来源与组成具有复杂性。这与该粒级各类样品间Ce元素的分异和REE特征的差异相吻合。加积型红土REE的粒级分馏特征较好地分离了风化与物源信号,为加积型红土的风化特征与物源信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4)加积型红土各类样品的全岩与分粒级稀土元素分馏特征,记录了中亚热带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化信息。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REE淋失显着、Ce明显富集、δEu分异较大、PI>0.50等特征表明,网纹红土与均质红土主要受近源物质影响,物源具复杂性;风化强烈,形成于氧化还原兼具或高氧化的环境,指示我国中亚热带地区中更新世气候整体湿热或温暖。黄棕色土REE淋失程度相对较弱,与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相比,增加了远程物源信息,指示了中更新世晚期以来中亚热带地区气候转凉,东亚冬季风加强和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的信号,从而长江以南地区黄棕色沉积中增加了远源粉尘的贡献。
吴峰[10](2019)在《南海西科1井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对古海洋与古气候条件响应》文中研究说明碳酸盐岩地层是全球油气勘探中极其重要的有利储层,其油气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显示具有极大的勘探与开发价值。此外,碳酸盐沉积体系还是古海洋、古气候的良好载体,能够更加丰富地记载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变化,因而受到全球科学家的重视。本文以南海西科1井全取芯(1257m)的岩芯为研究对象,精细刻画西沙中新世以来的生物礁滩体系特征,同时厘清海平面、构造、温度、营养盐等因素对碳酸盐工厂演化的控制作用,建立起南海北部生物礁滩体系中新世以来的发育模式。论文成果认识既对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南海碳酸盐岩储层分布预测提供了基础。论文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识别出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发育的5种沉积相,包括:生物礁相、生屑滩相、浅水开放滩相、碳酸盐-陆源碎屑混积相、风成沉积相,其中生物礁相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珊瑚礁微相、珊瑚-藻礁微相、礁盖微相,生屑滩相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内侧滩微相、外侧滩微相。珊瑚礁相主要发育在早更新世后期至晚更新世时期,珊瑚-藻礁微相主要发育在晚中新世早期,礁盖微相主要发育在早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早期、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时期,内侧滩微相主要发育在中中新世早期、上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外侧滩微相主要发育在晚中新世晚期、早上新世时期,碳酸盐-陆源碎屑混积相只发育在早中新世时期,风成沉积相仅发育在晚更新世时期。2.基于中新世以来造礁珊瑚发育程度,识别出12个碳酸盐成分组合带。根据不同层段是否含有造礁珊瑚,将西沙碳酸盐沉积划分出6个Photozoan组合带,4个Heterozoan组合带,和2个Heterozoan-dominated组合带。Photozoan碳酸盐组合带出现在中新世时期、早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时期,Heterozoan碳酸盐组合带出现在早中新世时期、中中新世时期、晚更新世时期,Heterozoan为主要特征的碳酸盐组合带出现在中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时期。3.查明了中新世以来相对海平面对研究区碳酸盐岩发育的影响。相对海平面由全球海平面与构造两个参数共同决定。早中新世-晚中新世早期,相对海平面较低,使得碳酸盐岩中广泛发育暴露面。晚中新世晚期至早上新世早期,由于区域构造加速下沉,相对海平面迅速上升,研究区开始发育Heterozoan碳酸盐工厂,沉积以外侧滩为主。到了早上新世晚期及之后,构造作用逐渐变弱,全球海平面起到主导作用。全球海平面在上新世时期较高,进入更新世后逐渐下降。随着全球海平面下降,Heterozoan碳酸盐工厂转变为Photozoan碳酸盐工厂,早期的外侧滩、内侧滩转变为了以珊瑚礁为主的沉积。生物礁单元厚度随着全球海平面振荡的频率也发生了变化。在中更新世之前,全球海平面整体仍处于较高阶段,此时以较高的频率振荡,形成了厚度较薄的生物礁,而与之不同的是,到了中更新世之后,全球海平面整体处于较低的阶段,此时以较低的频率振荡,形成了厚度较大的生物礁。中更新世之后,全球海平面振幅也有所增大,较大的下降幅度使得形成的厚层生物礁被频繁暴露,形成礁盖沉积。进入晚更新世之后,全球海平面进一步大尺度下降,使得研究区暴露地表,发生风成沉积。4.揭示了中新世以来营养盐对研究区碳酸盐演化的影响。根据营养盐地球化学替代指标(即Ln(Cu/Ti),Ln(Ba/Ti))变化以及与高营养盐密切相关的生物组分(苔藓虫、红藻石、圆盘虫、箭头虫、卷转虫等)富集程度变化,指示了研究区营养盐整体呈现出多个较高值,总体表现在21.2-17.3Ma、15.5-11.6Ma和3.0-1.7Ma。在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时期,研究区营养盐增大与东亚季风发育增强期(21.2-17.3Ma和15.5-11.6Ma)有关,东亚夏季风引发了大规模的上升流,流经西沙海域,促使该区生产力水平整体较高,浮游植物广泛生长,进而使得Heterozoan碳酸盐工厂在西沙浅水海域广泛发育,导致造礁珊瑚不能生长,转而形成浅水开放滩。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时期(3.0-1.7Ma),研究区营养盐增大可能与全球冰盖增长有关,全球冰盖的增长使得南大洋营养盐经中层流运输至南海,较高的营养盐配合当时较高的全球海平面使得研究区主要发育Heterozoan碳酸盐工厂。在早更新世之后,随着营养盐与海平面的同时降低,使得研究区广泛发育Photozoan碳酸盐工厂,进而形成厚层生物礁。5.建立了低营养盐型正常生物礁滩模式和季风诱发高营养盐型开放滩模式。在营养盐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研究区发育的是正常生物礁滩模式,生物礁滩发育主要受控于水深变化。在水体干净且较浅的环境中,光线充足,造礁珊瑚广泛发育,形成厚层珊瑚礁微相,随着水深略微加大,光线强度稍有下降,珊瑚含量有所降低,壳状红藻逐渐繁盛起来,形成珊瑚-藻礁微相,随着水深进一步加大,珊瑚含量进一步下降,红藻碎屑与底栖有孔虫碎屑含量增多,形成了内侧滩微相,到了外侧滩微相,浮游有孔虫与钙质超微也繁盛起来。正常生物礁滩模式下,由浅至深,底栖有孔虫由浅水种组合逐渐转变为深水种组合。在季风诱发的高营养盐作用下,研究区发育开放滩模式。由于营养盐水平较高,水体表层的浮游植物很多,使得浅水区即为贫光区,珊瑚不能生长,不发育浅水环礁,在这种贫光区内,适应弱光条件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大量出现。由于水体富营养盐化,偏好营养物质的生物(包括苔藓虫、腹足及部分底栖有孔虫属种)以及红藻石出现较多。6.构建了中新世以来的生物礁滩体系演化样式。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受相对海平面、营养盐、温度等因素控制。早中新世初期,东亚夏季风较弱,温度较高,随着区域热沉降导致相对海平面缓慢上升逐渐淹没过西沙隆起后,正常生物礁滩体系在西沙隆起之上开始发育。随着相对海平面持续上升,生物礁迁移至高地,形成新的生物礁-生屑滩格局。到了早中新世中期至中中新世时期(21.2-11.6Ma),相对海平面下降,研究区水体整体较浅。在该时间段内,东亚夏季风强度明显增强,引发的强上升流使得西沙发育厚层的开放滩沉积。正常生物礁滩样式只在夏季风变弱的三个短暂间断期内发育。晚中新世初期11.6-10.5Ma期间,相对海平面进一步下降,使得研究区发生暴露,接受剥蚀。进入晚中新世早期之后(10.5Ma之后),东亚夏季风快速变弱,上升流彻底退出西沙海域。从晚中新世早期(10.5Ma)至上新世早期,西沙地区发生了快速沉降作用,相对海平面呈现出逐渐加深的趋势。在相对海平面较低的晚中新世早期,研究区水体较浅,生物礁发育较多。到了晚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持续的构造下沉作用使得相对海平面持续上升至较高的位置,研究区进入深水区,以外侧滩沉积为主。上新世中期之后,构造活动明显减弱,全球海平面变化开始占据主导作用。在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时期(3.0-1.7Ma),南海营养盐的增加结合较高的全球海平面位置,使得生物礁发育程度不高。在早更新世之后(1.7Ma之后),随着全球海平面、南海营养盐的同步下降,造礁珊瑚在浅水位置大量发育。全球海平面在中更新世时期左右,由高频、低幅振荡转为低频、高幅振荡,受短尺度海平面频率降低影响,生物礁单元厚度变大。受短尺度海平面振幅增大影响,已形成的生物礁单元之上发育礁盖。
二、Geochemical indicator of original eolian grain size and implications on winter monsoon evolu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ochemical indicator of original eolian grain size and implications on winter monsoon evolution(论文提纲范文)
(1)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1.1 古气候的研究意义 |
1.1.2 青藏高原的研究重要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多材料记录的环境变化 |
1.2.2 青藏高原东北部年代学研究 |
1.2.3 青藏高原东北部季风和西风研究 |
1.3 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样品采集 |
2.1 .区域自然地理状况 |
2.2 .研究剖面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光释光样品年代测量 |
3.1.1 光释光原理 |
3.1.2 释光样品处理 |
3.1.3 剂量率测定 |
3.1.4 纯度检验和De测试 |
3.1.5 OSL流程 |
3.2 粒度参数指标 |
3.2.1 粒度的沉积学意义 |
3.2.2 粒度的测试 |
3.3 磁化率参数指标 |
3.3.1 磁学的沉积学意义 |
3.3.2 磁化率的测试 |
3.4 色度参数指标 |
3.4.1 色度的沉积学意义 |
3.4.2 色度的测试 |
3.5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
3.5.1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
3.5.2 元素地球化学的测试 |
3.6 土壤有机碳指标 |
3.6.1 土壤有机碳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
3.6.2 土壤有机碳的测试 |
3.7 碳酸盐指标 |
3.7.1 碳酸盐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
3.7.2 碳酸盐的测试 |
3.8 软件使用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OSL结果 |
4.1.1 剂量率分析 |
4.1.2 石英OSL释光特征分析 |
4.1.3 年代结果 |
4.2 粒度参数结果 |
4.2.1 粒度组成特征 |
4.2.2 沉积判别 |
4.2.3 沉积组成特征 |
4.2.4 粒度参数特征 |
4.2.5 沉积动力特征 |
4.2.6 粒度敏感因子提取 |
4.3 磁化率参数结果 |
4.4 色度参数结果 |
4.5 元素地球化学 |
4.5.1 常量元素 |
4.5.2 微量元素 |
4.5.3 稀土元素 |
4.6 有机碳结果 |
4.7 碳酸盐结果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5.1 门源盆地各指标相关分析 |
5.2 门源盆地的时间序列 |
5.3 门源盆地39 ka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 |
5.4 门源盆地黄土动力学分析 |
5.5 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异同 |
5.6 青藏高原东北部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加积型红土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加积型红土年代学及古环境研究 |
1.2.1 年代学研究 |
1.2.2 古环境演化研究 |
1.3 矿物学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剖面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剖面与样品选取 |
2.2 实验方法 |
2.2.1 粘粒组分提取 |
2.2.2 粘土矿物定向片的制定与测试 |
2.2.3 重矿物分离与鉴定 |
第三章 粘土矿物的定性及半定量分析 |
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的基本原理 |
3.2 粘土矿物的定性分析 |
3.3 粘土矿物的半定量化分析 |
3.3.1 粘土矿物半定量的计算方法 |
3.3.2 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 |
3.4 伊利石结晶度及K/I比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矿物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4.1 种类及含量 |
4.2 组合特征及特征指数 |
4.3 重矿物组分控制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JL剖面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的演化 |
5.1 主成分分析结果及其古环境解释 |
5.1.1 主成分分析结果 |
5.1.2 主成分PCA F1 的古环境指义 |
5.1.3 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及特征 |
5.2 JL剖面矿物组成对东亚冬季风演化的指示 |
5.2.1 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早期 |
5.2.2 中更新世晚期以来 |
5.3 网纹红土形成与东亚夏季风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土高原红粘土研究进展 |
1.1.1 红粘土的成因及来源 |
1.1.2 红粘土代用指标记录的环境演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工作量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
2.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
2.1.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 |
2.1.2 黄土高原地质概况 |
2.2 甘肃省泾川县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
2.3 样品采集及剖面概况 |
2.3.1 黄土层(Sect-0) |
2.3.2 红粘土层(Sect-1~Sect-10) |
2.4 实验方法与样品测试 |
2.4.1 磁化率测试 |
2.4.2 微量元素测试 |
2.4.3 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 |
2.4.4 X射线衍射(XRD) |
第三章 剖面年代序列 |
3.1 磁化率特征 |
3.2 泾川年代序列 |
第四章 泾川红粘土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 微量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
4.1.1 微量元素特征及意义 |
4.1.2 微量元素比值特征及意义 |
4.2 稀土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
4.3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3.1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 |
4.3.2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的分层特征 |
4.4 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4.1 硅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4.2 碳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4.3 粘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第五章 泾川红粘土地球化学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化 |
5.1 泾川红粘土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
5.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及演化机制 |
5.2.1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
5.2.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机制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泾川红粘土数据 |
附录 B 采样和实验照片 |
附录 C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附录 D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4)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 |
1.2.2 中国沙漠气候变化研究 |
1.2.3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研究 |
1.2.4 毛乌素沙地气候地貌演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质与地貌 |
2.1.2 气候与水文 |
2.1.3 土壤与植被 |
2.2 数据来源与实验方法 |
2.2.1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
2.2.2 室内测试与实验步骤 |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过程 |
3.1 贺家沟(HJG)剖面气候代用指标记录 |
3.1.1 剖面描述 |
3.1.2 粒级组分特征 |
3.1.3 有机质变化特征 |
3.1.4 常量化学元素特征 |
3.2 贺家沟(HJG)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 |
3.3 其他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 |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地貌演化阶段性 |
4.1 地貌演化的地质剖面证据 |
4.2 地貌演化年龄的概率密度统计 |
4.3 气候—地貌演化的阶段性 |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的驱动机制 |
5.1 驱动机制分析 |
5.2 “8.2”冷事件 |
5.3 “4.2”冷事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初步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晚第四纪风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土古气候研究概述 |
1.2 黄土物源研究概述 |
1.3 毛乌素沙地风沙活动研究概述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气候 |
2.3.1 气温 |
2.3.2 降水 |
2.3.3 蒸发与相对湿度 |
2.3.4 大风日数及尘暴 |
2.4 土壤与植被 |
2.5 水文情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
3.2 沉积地层 |
3.2.1 白界剖面 |
3.2.2 锦界剖面 |
3.3 粒度 |
3.4 元素 |
3.5 磁化率 |
3.6 烧失量 |
3.7 年代 |
第四章 结果与解释 |
4.1 年代 |
4.2 粒度 |
4.2.1 粒度频率曲线 |
4.2.2 粒度组成地层变化 |
4.3 磁化率 |
4.4 烧失量 |
4.5 元素 |
4.5.1 常量元素含量变化 |
4.5.2 常量元素富集迁移 |
第五章 讨论 |
5.1 风成沉积地层层序与区域环境变化 |
5.1.1 沉积地层 |
5.1.2 区域环境重建 |
5.2 毛乌素沙地时空变化 |
5.3 毛乌素沙地动态演化对黄土沉积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2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与地貌 |
2.3 气候与水文 |
2.4 土壤与植被 |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
3.2 地层沉积特征 |
3.2.1 TB剖面 |
3.2.2 LMM剖面 |
3.3 室内实验 |
第四章 气候变化的地质证据 |
4.1 光释光测年 |
4.1.1 测年方法 |
4.1.2 测年结果 |
4.2 气候代用指标的提取 |
4.2.1 气候代用指标的意义 |
4.2.2 室内实验测试 |
4.3 TB剖面 |
4.3.1 粒度特征 |
4.3.2 磁化率特征 |
4.3.3 化学元素特征 |
4.4 LMM剖面 |
4.4.1 磁化率特征 |
4.4.2 化学元素特征 |
第五章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 |
5.1 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 |
5.1.1 TB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 |
5.1.2 LMM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 |
5.2 全新世年代序列的建立 |
5.3 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长兴岛锦城路剖面砂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石英表面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区域地理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 |
2.2 区域气候特征 |
2.3 区域地质地貌 |
2.4 区域土壤植被 |
3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3.2 样品制备、实验方法与年代界定 |
3.2.1 化学元素实验过程 |
3.2.2 石英颗粒SEM实验过程 |
3.2.3 砂质沉积物的年代界定 |
4 砂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4.1 化学元素统计分析方法 |
4.2 砂质沉积物元素分布特征 |
4.2.1 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
4.2.2 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4.3 砂质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
4.4 小结 |
5 砂质沉积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 |
5.1 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统计分析方法 |
5.2 砂质沉积物石英颗粒磨圆度 |
5.3 砂质沉积物石英颗粒机械作用特征 |
5.3.1 贝壳状断口 |
5.3.2 直或弯撞击沟与V形撞击坑 |
5.3.3 碟形撞击坑、新月形撞击坑与麻点麻面 |
5.3.4 平行解理面、平行阶与擦痕刻痕 |
5.3.5 平行裂纹与曲脊 |
5.3.6 翻卷薄片、磨蚀疲劳与水下磨光面 |
5.4 砂质沉积物石英颗粒化学作用特征 |
5.4.1 鳞片状剥落 |
5.4.2 溶蚀坑、深邃溶蚀沟与方向性溶蚀坑 |
5.4.3 硅质球、硅质鳞片与硅质薄膜 |
5.4.4 晶体生长 |
5.5 砂质沉积物石英颗粒机械化学作用特征 |
5.5.1 低突起、中突起与高突起 |
5.5.2 粘结颗粒 |
5.6 小结 |
6 砂质沉积物古环境探讨 |
6.1 砂质沉积物物质来源 |
6.2 砂质沉积物沉积机制 |
6.3 砂质沉积物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川西黄土的研究现状 |
1.2.1 黄土分布特征 |
1.2.2 黄土地层年代学研究 |
1.2.3 黄土沉积物的成因与物源研究 |
1.2.4 黄土沉积物的古气候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构造 |
2.5 剖面概况与样品实验分析方法 |
2.5.1 剖面概况 |
2.5.2 样品实验分析方法 |
第3章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组成与分布特征 |
3.1 黄土粒度分析常用指标 |
3.2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组成 |
3.2.1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基本特征 |
3.2.2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组成特征 |
3.3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参数 |
3.3.1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特征参数 |
3.3.2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判别分析 |
第4章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矿物组成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4.1 黄土沉积物中主要组成矿物的形成条件及意义 |
4.2 扫描电镜下粘土矿物的微观形貌特征 |
4.3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矿物特征 |
4.3.1 黄土沉积物全岩矿物特征 |
4.3.2 黄土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
4.4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矿物定量分析及其参数变化特征 |
4.5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矿物相对含量对物源的指示 |
第5章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5.1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组成 |
5.2 常量元素化学风化及元素活动性特征 |
5.3 常量元素对物源指示意义 |
5.4 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5.5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的潜在物源区推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亚热带地区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及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加积型红土研究进展 |
1.2.1 年代学研究 |
1.2.2 环境记录研究 |
1.2.3 物源研究 |
1.2.4 网纹化机制研究 |
1.3 稀土元素化学性质及地学应用 |
1.3.1 稀土元素的性质 |
1.3.2 稀土元素的应用 |
1.3.3 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量统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工作量统计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中亚热带红土类型与分布 |
2.2 研究剖面与样品选取 |
2.2.1 野外考察与剖面遴选 |
2.2.2 剖面概况 |
2.2.3 样品选择 |
2.3 研究方法 |
2.3.1 实验分析 |
2.3.2 数据分析 |
3 加积型红土全岩样品稀土元素特征 |
3.1 稀土元素含量 |
3.2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3.3 稀土元素特征参数 |
4 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粒级效应研究 |
4.1 稀土元素粒级分馏特征 |
4.1.1 稀土元素含量的粒级分布 |
4.1.2 不同粒级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4.1.3 稀土元素特征值粒级分异 |
4.2 稀土元素特征粒级效应的影响因素 |
4.2.1 细粒组分 |
4.2.2 粗粒组分 |
4.3 稀土元素粒级分馏的风化与物源指示 |
4.3.1 风化程度差异 |
4.3.2 物源指示意义 |
5 稀土元素分馏与加积型红土形成环境 |
5.1 网纹化过程的气候背景 |
5.2 加积型红土记录的环境变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南海西科1井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对古海洋与古气候条件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与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生物礁滩体系的含义及其油气勘探现状 |
1.2.2 生物礁滩体系研究历史、现状 |
1.2.3 西沙群岛生物礁滩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块位置 |
2.2 西沙群岛构造演化特征 |
2.2.1 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 |
2.2.2 西沙群岛构造演化 |
2.3 西沙群岛生物礁概况 |
2.3.1 南海生物礁发育概况 |
2.3.2 西沙生物礁发育概况 |
2.4 西沙群岛地层分布特征 |
第三章 西科1井生物礁滩体系沉积相类型及其垂向演化 |
3.1 生物礁相组合沉积特征 |
3.1.1 珊瑚礁微相 |
3.1.2 珊瑚-藻礁微相 |
3.1.3 礁盖微相 |
3.2 生屑滩相组合沉积特征 |
3.2.1 内侧滩微相 |
3.2.2 外侧滩微相 |
3.3 浅水开放滩相沉积特征 |
3.4 碳酸盐和陆源碎屑混积相沉积特征 |
3.5 风成堆积相沉积特征 |
3.6 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垂向演化特征 |
3.7 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地球化学垂向变化特征 |
第四章 西科1井碳酸盐组分分类及转变 |
4.1 碳酸盐组分分类 |
4.2 西科1井碳酸盐组分类别、碳酸盐工厂划分及演变史 |
第五章 生物礁滩体系发育对古气候、古海洋条件响应 |
5.1 生物礁滩体系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
5.1.1 对中新世以来长尺度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区域构造运动的响应 |
5.1.2 对上新世以来短尺度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
5.2 生物礁滩体系对古温度变化的响应 |
5.2.1 对中新世以来古温度变化的响应 |
5.2.2 对晚更新世以来区域古温度降低的响应 |
5.3 生物礁滩体系对营养盐变化的响应 |
5.3.1 对中新世营养盐增加的响应 |
5.3.2 对上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营养盐增加的响应 |
第六章 西沙生物礁滩体系中新世以来演化样式 |
6.1 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模式 |
6.2 西沙海域碳酸盐中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Geochemical indicator of original eolian grain size and implications on winter monsoon evolu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D]. 史运坤.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 [2]加积型红土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D]. 张晓.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3]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D]. 金雅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初步研究[D]. 李想. 山西大学, 2020
- [5]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晚第四纪风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D]. 王晓伟. 兰州大学, 2020(01)
- [6]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D]. 韩瑞. 山西大学, 2020
- [7]长兴岛锦城路剖面砂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石英表面结构分析[D]. 李新瑞.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研究[D]. 杨文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中亚热带地区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及环境意义[D]. 黄颖.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10]南海西科1井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对古海洋与古气候条件响应[D]. 吴峰.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