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林坤[1](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王春梅[2](2017)在《试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公安网络远程教育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存在诸多问题,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公安网络远程教育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和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公安教育训练的一种好思路。利用网络远程教育技术可以为西部民族地区开发实用性强的公安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可以为西部民族地区民警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个性化培训平台,可以为西部民族地区公安教育训练提供优质的师资。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公安金盾专网,积极借鉴现代远程教育的成功经验,重视西部民族地区公安实践的"需求评估",联合西部公安政法院校,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警察网络教育资源,共同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公安网络远程教育体系。
黄艳丽[3](2017)在《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办学困境与转型路径研究 ——以G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终身学习理念与学习型社会理论的传播,我国越来越重视终身教育,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促进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与困境,阻碍了广播电视大学自身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因此亟需做出改革与转型。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广播电视大学都在逐步向开放大学转型,西部地区的广播电视大学也正处于向开放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首先,本文主要选取位于G省的G广播电视大学和B广播电视大学进行调查研究,将广播电视大学学习者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广播电视大学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学习内容、学习需求以及对电大的建议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并通过访谈法对G广播电视大学和B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和教师等工作者进行了访谈,收集了关于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的相关基础研究资料,并结合G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历程,以期发现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结合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归纳出我国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定位不清、自身特色不明显、缺乏办学独立性和自主权、办学经费欠缺、生源数量少、质量差、师资队伍素质偏低、非学历教育重视度不够等。并对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存在的问题做出归因分析,归纳发现造成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相关法律制度缺失、政府重视程度不足、成人教育市场不规范以及电大系统建设不健全。最后,针对归纳出的问题以及归因分析,笔者从成人教育的视角出发,拟通过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健全法律法规、加强顶层设计、保障办学自主权、完善电大系统、突出开放大学特色、搭建远程教育云平台、重视非学历教育作用等方法,促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与发展,为学习者搭建终身学习平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本文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面临多种困境,存在的问题由内外部因素共同造成,阻碍了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在新时期的发展,亟需完成向开放大学的转型。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从内外部多方面对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做出改革与转型,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型路径,以促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与发展。
苏超[4](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赵婷婷[5](2014)在《促进西部地区远程教育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部地区教育现状表明,传统教育已满足不了人们接受教育的需求,在西部地区发展远程教育既有必要性,也具备可行性。促进西部地区远程教育发展的财税政策,应当包括促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财税政策,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加大远程教育的投入力度,规范远程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等。
纪尽善[6](2011)在《现阶段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战略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地区应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战略重点。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包括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环境。
刘选[7](2010)在《建设开放大学:西部电大的路径选择——第八届西部电大校长论坛综述》文中提出第八届西部电大校长论坛于2010年10月在成都召开,中央电大与西部15所省市电大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建设开放大学的主题,深入探讨新形势下西部电大的路径选择。会议认为,西部建设开放大学具有国家战略意义,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西部电大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建设开放大学,把以省(区)电大为依托的开放大学系统做大做强,形成西部开放大学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会议热议的焦点主要有:"翻牌"与"内涵建设"孰先孰后、各层级电大的利益博弈、体制与机制改革的出路、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的诉求,以及开放大学建设的多种模式与多元发展的空间拓展等。会议建议,政策应大力向西部倾斜,西部电大在政府的支持下也可以先行先试,探索西部开放大学的发展模式。
韩怡[8](2010)在《宝鸡市农远工程学校教育评估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实现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国家从2003年5月启动并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此项工程国家投资和地方配套共计100多亿元,是建国以来基础教育最大的一次投入。该工程旨在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对农村教育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对农村中小学教育领域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具体开展方面却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和问题。本论文从实际出发,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等方式,较为深入系统地对宝鸡市农远工程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宝鸡市农远工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宝鸡市农远工程良性发展的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宝鸡市农村远程教育的开展。农远工程的开展给宝鸡市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在开展过程中存在教学资源短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欠缺,开展的后续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论文首次从高校教师的视角出发,对宝鸡市农村远程教育开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为高校和中小学之间建立起了合作的桥梁,为以后我院师范生的培养方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本论文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对宝鸡市农远工程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宝鸡市农村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教师培训、媒体应用、以及农远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张亮[9](2010)在《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农民培训是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培训尤显重要。通过培训使农民成为文化素质高、科技素质高、懂得科技种田、能够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时代的需要。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对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新型农民培训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在全国3404份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培训问卷调查,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和特征进行系统剖析,总结提炼出我国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影响培训效率的问题。在对我国农民培训现有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农民培训成功模式,结合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均衡分析和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研究,指出了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原则,并进行了制度设计,进一步从我国农民培训投资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效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新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提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进行选择。最后提出我国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与结论。(1)通过对我国现有农民培训模式的归纳和分类,将我国农民培训模式分为政府主导类、政企配合类和市场运作类共三类模式。通过对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有效性分析。江苏姜堰模式属于政府工程型模式,带有政府强制性,在全国推广的范围最广。河北定兴模式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实现对农民的培训,反过来农民通过培训,促使其整体素质和技能提高,又进一步推进主导产业的发展。陕西宝鸡模式要求的条件较高,要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且距离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专家较多的地方较近。河北农大模式符合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为各地和当地学校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科教兴农的创新之路。北京京郊模式结合京郊实际,为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新型农民培训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对国外具有较好借鉴意义的西欧模式、北美模式、东亚模式和新兴经济体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西欧模式适应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特点;东亚模式适应于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特点;北美模式适应以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新兴经济体模式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人口众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培训实现由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变,与我国情况相类似。通过对主要因素的比较,总结出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具有法制化、主体多元化、投入规范化、体系科学化、形式多样化的共同特征,这对于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益的经验与方法借鉴。(3)借助在全国3404份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培训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和特征做一总结,并进一步发现我国农民培训仍存在专门立法空缺、管理制度缺失、经费投入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和监督评价落后的问题。从需求变化看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趋向于现代农业,具体表现为种植业趋向标准化,养殖业趋向于规模化,并向非农化和系统化发展。从供需均衡角度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我国农民培训总体表现为供需失衡,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也反映在结构上。具体表现形式是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高但实际参与率较低,政府在培训中的行为与农民期望有所差距,培训内容及形式供求错位不能满足农民需求。(4)采取规范分析方法系统构建农民参与培训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农民培训调查数据通过引入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结论:对于新型农民培训对象首先从青年农民且以务农为主的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中进行选择。政府部门在组织培训时应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的长短,多安排一些系统性的培训并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培训内容要切合农民实际,对农民有一定帮助,必要时可先征求农民意见。增强为农民着想的意识,提高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5)对于新型农民培训提出了“一部法律、两个部门、多种机构、几类模式”的制度安排。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当前我国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以政府主导类为主,说明我国农民培训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由政府主导类模式向政企配合类模式转变,条件成熟的可以逐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模式。
刘畅[10](2008)在《青、甘、新三省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建设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文中提出为了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教学质量,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国家从2003年开始,计划用5年的时间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7年是国家农远工程项目开展的最后一年,经过5年艰苦不懈的努力,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己经基本完成。国家主管部门特别关注西部地区农远工程的最终实施状况,学术界对此的相关理论研究还没有展开,尚未形成有关该工程在各地实施总结收尾的情况调研。笔者跟随中央电教馆和西北师范大学联合组织的田家炳“两岸三地”教育技术西部行考察小组亲自到青海、甘肃、新疆三省农村地区实地调研,重点对农远工程中教育资源的建设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访谈,结合数据统计,整理出青海、甘肃、新疆三省农远工程中教育资源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教育资源的应用范围,分别从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地区教育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和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青海、甘肃、新疆三省农远工程三种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管理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对未来在西部地区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核心概念 |
(一)苗族文化 |
(二)课程整合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
(一)苗族文化课程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
四、文献综合评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
一、样本学校深描 |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
(二)地域差异性显着 |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
(一)技术标准 |
(二)元数据规范 |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
(一)课程导航作用 |
(二)课程导航内容 |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
(五)智慧教学模式 |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的反思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试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公安网络远程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公安教育训练与工作需要不相适应 |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公安网络远程教育 |
(一) 利用网络远程教育技术, 开发实用性强的公安网络教育教学资源 |
(二) 利用网络远程教育技术, 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平台 |
(三) 利用公安网络远程教育平台为西部民族地区公安教育训练提供优质师资 |
三、解决问题的路径:西部民族地区公安网络远程教育的构建 |
(一) 充分利用公安金盾专网, 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公安网络远程教育体系 |
(二) 积极借鉴现代远程教育成功经验, 构建西部公安网络远程教育体系 |
(三) 重视“需求评估”, 开发西部民族地区真正需要的公安网络教育资源 |
(四) 广泛联通西部公安院校, 共同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公安网络远程教育体系 |
(五) 广纳百川, 不断引进先进的国外警察网络教育资源 |
(3)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办学困境与转型路径研究 ——以G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1. 文献分析法 |
2. 问卷调查法 |
3. 访谈法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有关电大的研究 |
2. 国外有关远程教育的研究 |
二、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
(一) 概念界定 |
1. 广播电视大学 |
2. 开放大学 |
(二) 相关理论概述 |
1. 终身教育理念、终身学习理念与学习型社会理论 |
2.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 |
3. 现代远程教育理论 |
三、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 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历程 |
(二) 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现状 |
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归因分析 |
(一) 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发展面临的困境 |
1. 定位不清,存在边缘化趋势 |
2. 自身特色不明显,社会认同感低 |
3. 缺乏办学独立性和自主权 |
4. 办学经费欠缺,发展后劲不足 |
5. 生源数量少、质量差 |
6. 师资队伍素质偏低 |
7. 非学历教育重视度不够 |
(二) 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发展面临困境的归因分析 |
1. 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
2. 政府重视程度不足 |
3. 成人教育市场不规范 |
4. 电大系统建设不健全 |
五、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路径研究 |
(一) 提高政府重视程度,为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
(二) 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开放大学法律地位 |
(三) 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宏观指导力度 |
(四) 明确开放大学新定位,保障办学自主权 |
(五) 完善电大系统,健全管理机制 |
(六) 突出开放大学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 |
(七) 搭建远程教育云平台,整合全区资源 |
(八) 重视非学历教育作用,开展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 |
六、反思与总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促进西部地区远程教育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西部地区教育现状及促进远程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 一) 我国西部地区教育现状 |
( 二) 促进远程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二、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 一) 国家政策支持 |
( 二) 信息技术支持 |
( 三) 国外经验的支持 |
三、促进西部地区远程教育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
( 一) 促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财税政策 |
( 二) 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 |
( 三) 加大远程教育的投入力度 |
( 四) 规范远程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
(6)现阶段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战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阶段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与战略对策 |
二、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1、现阶段我国在产业布局上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 |
2、现阶段在产业布局上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科技进步。 |
3、现阶段在产业布局上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在现有的工业基础上, 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 |
4、现阶段在产业布局上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大开发区建设和发展。 |
三、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
四、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结构调整 |
1、现阶段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应做好城市合理布局规划, 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 |
2、现阶段大力支持西部地全面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应总结推广重庆、成都等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 扩大改革试点范围, 加快统筹城乡改革。 |
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发展环境 |
(8)宝鸡市农远工程学校教育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估概述 |
2.1 教育信息化概述 |
2.2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估概述 |
第三章 宝鸡市农远工程发展现况 |
3.1 农远工程概述 |
3.2 宝鸡市开展农远工程的目标 |
3.3 宝鸡市农远工程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第四章 宝鸡市农远工程学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4.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4.2 农远工程评估模型的选取 |
4.3 宝鸡市农远工程调查数据汇总分析 |
4.4 宝鸡市农远工程学校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五章 宝鸡市农远工程学校教育实施对策 |
5.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
5.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
5.3 确保资金投入,为农远工程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
5.4 加强资源建设,促进合理应用 |
5.5 注重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论文研究的不足 |
6.4 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宝鸡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状况调查校长问卷 |
附录二:宝鸡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状况调查学科教师问卷 |
附录三:学科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宝鸡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状况调查信息技术人员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样本与数据说明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评述 |
2.1 农民和新型农民 |
2.1.1 农民 |
2.1.2 新型农民 |
2.2 培训和农民培训 |
2.2.1 培训 |
2.2.2 农民培训 |
2.2.3 我国农民培训的分类 |
2.3 模式和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
2.3.1 模式 |
2.3.2 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
2.4 相关理论评述 |
2.4.1 农村教育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农村社会学理论 |
2.4.4 供给与需求均衡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特征和问题 |
3.1 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 |
3.1.1 我国农民培训的政策与措施 |
3.1.2 我国农民培训的机构与体系 |
3.1.3 我国农民培训的实践与成效 |
3.2 我国农民培训的特征 |
3.2.1 培训组织及时 |
3.2.2 供给主体多元 |
3.2.3 培训内容多样 |
3.2.4 动员发动不足 |
3.2.5 培训质量不高 |
3.3 我国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农民培训的专门立法空缺 |
3.3.2 农民培训的管理制度缺失 |
3.3.3 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 |
3.3.4 农民培训的思想观念陈旧 |
3.3.5 农民培训的监督评价落后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现有模式分析 |
4.1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
4.1.1 政府主导类模式 |
4.1.2 政企配合类模式 |
4.1.3 市场运作类模式 |
4.2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
4.2.1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探索中的基本经验 |
4.2.2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
4.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典型模式有效性分析 |
4.3.1 江苏姜堰政府工程推广型模式 |
4.3.2 河北定兴主导产业推进型模式 |
4.3.3 陕西宝鸡专家大院服务型模式 |
4.3.4 河北农大职业教育培养型模式 |
4.3.5 北京京郊田间学校参与型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分析 |
5.1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
5.1.1 西欧模式 |
5.1.2 东亚模式 |
5.1.3 北美模式 |
5.1.4 新兴经济体模式 |
5.2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比较分析 |
5.2.1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主要因素分析 |
5.2.2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共同特征 |
5.3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的经验借鉴 |
5.3.1 政府全力支持,通过立法措施支持农民培训 |
5.3.2 明确投资主体,利用经济手段确保经费来源 |
5.3.3 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我国农民培训体系 |
5.3.4 拓展培训内容,突出培训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
5.3.5 严格教师准入,保证和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 |
5.3.6 实施岗位规范,健全我国农民职业资格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分析 |
6.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需求——现代农业趋向 |
6.1.1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标准化 |
6.1.2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规模化 |
6.1.3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非农化 |
6.1.4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系统化 |
6.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均衡分析 |
6.2.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给总体评价 |
6.2.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
6.2.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总体表现为供需失衡 |
6.2.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
6.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6.3.1 制度因素 |
6.3.2 市场因素 |
6.3.3 自身因素 |
6.3.4 技术因素 |
6.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4.1 模型选择 |
6.4.2 变量设定 |
6.4.3 模型运行结果 |
6.4.4 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分析 |
7.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原则 |
7.1.1 适用性原则 |
7.1.2 有效性原则 |
7.1.3 可持续原则 |
7.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制度设计与机制分析 |
7.2.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制度设计 |
7.2.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投资机制分析 |
7.2.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管理机制分析 |
7.2.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机制效率分析 |
7.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 |
7.3.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总体思路 |
7.3.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关键因素 |
7.3.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具体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收录证明 |
发表论文 |
(10)青、甘、新三省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建设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全面展开 |
1.1.2 田家炳“两岸三地”教育技术西部行活动的启动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
1.2.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2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概念的界定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青、甘、新三省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 |
2.1 青、甘、新三省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建设现状综述 |
2.1.1 硬件资源建设现状 |
2.1.2 软件资源建设现状 |
2.1.3 人力资源建设现状 |
2.2 青、甘、新三省农远工程教育资源的获取途径 |
2.2.1 硬件资源的获取途径 |
2.2.2 软件资源的获取途径 |
2.2.3 人力资源的获取途径 |
2.3 青、甘、新三省农远工程教育资源的应用范围 |
2.4 青、甘、新三省农远工程教育资源的规划与管理 |
第三章 青、甘、新三省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 硬件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 软件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 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青、甘、新三省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建设的对策分析 |
4.1 硬件资源问题的对策分析 |
4.1.1 硬件资源建设问题的解决方案 |
4.1.2 硬件资源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案 |
4.1.3 硬件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
4.2 软件资源问题的对策分析 |
4.2.1 软件资源建设问题的解决方案 |
4.2.2 软件资源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案 |
4.2.3 软件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
4.3 人力资源问题的对策分析 |
4.3.1 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解决方案 |
4.3.2 实施教师培训问题的解决方案 |
4.3.3 教师培训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五章 调研对未来西部地区继续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
第六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试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公安网络远程教育体系的构建[J]. 王春梅. 武警学院学报, 2017(11)
- [3]西部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办学困境与转型路径研究 ——以G省为例[D]. 黄艳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5]促进西部地区远程教育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 赵婷婷.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5)
- [6]现阶段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战略对策研究[J]. 纪尽善. 经济界, 2011(04)
- [7]建设开放大学:西部电大的路径选择——第八届西部电大校长论坛综述[J]. 刘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0(06)
- [8]宝鸡市农远工程学校教育评估研究[D]. 韩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7)
- [9]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 张亮.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 [10]青、甘、新三省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建设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D]. 刘畅. 辽宁师范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