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任波[1](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李明慧[2](2021)在《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及其变化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阻碍了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为实现和维护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满足人类当代及后代发展的需求,探究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生态系统服务逐渐成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以多源异构数据评估2000、2006、2012、2018年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4项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基于协同与权衡角度构建生态系统综合服务指标体系,并以OLS、GWR模型分析不同自然社会经济因子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情况,通过CA-MarKov模型预测2024、2030年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并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关键修复区区域,有针对性提出保护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三峡库区2000、2006、2012、2018年的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分别为606.77、359.25、500.55、558.49t·hm-2,水源涵养量栅格平均值分别为502.27、349.61、397.59、395.86mm,生境质量平均值分别0.588、0.585、0.583、0.580,固碳量平均值分别为1.05㎏C/m2、0.94㎏C/m2、1.01㎏C/m2、1.04㎏C/m2,释氧量平均值分别为0.77㎏C/m2、0.69㎏C/m2、0.75㎏C/m2、0.77㎏C/m2,其中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固碳释氧的时序变化特征较为一致,均表现为2000年均值高而2006均值低,生境质量质量均值则随着时序变化而降低。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其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由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态势,研究年限内三峡库区的土壤保持服务、水源涵养服务、生物多样性服务等级整体变化区域不明显但局部区域,而固碳释氧服务等级变化中增加的面积均大于减少的面积呈现微弱提高趋势。(2)三峡库区2000-2018年生态系统综合服务指数的平均值分别0.633、0.670、0.674、0.66,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综合服务状况先变差再逐渐改善。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好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库区湖北段的兴山县、秭归县、巴东县以及重庆段的巫溪县、巫山县、奉节县等多项生态系统服务本底情况较好的区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差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库重庆段的重庆主城区的核心区域等多项生态系统服务本底情况较差的区域。OLS模型结果表明2000-2018年研究区范围内各类自然因子与生态系统综合服务指数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社会因子与生态系统综合服务指数的回归系数正负较为均等。2018年自然因子、社会因子与生态系统综合服务指数的GWR回归结果表明,自然因子对生态系统综合服务指数的影响程度空间分异明显,各自然因子在空间上影响程度分界明显,社会经济因子中夜间灯光指数因子与行政中心因子对生态系统综合服务指数以正向影响为主,建筑密度因子与道路密度因子对生态系统综合服务指数以负向影响为主。(3)生态系统服务各等级的模拟面积的精度均在90%以上,且Kappa系数为0.80,构建的CA-MarKov模型较为合理,可用于预测未来年份的生态系统服务。2024-2030年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等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且2024年与2030年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生态系统服务以较好等级为主。2018-2030年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等级中较好与极好等级面积增加较为明显,而较差与极差等级面积也有所减少,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状况逐渐向好发展。各级生态系统服务质心分布情况差异较大,生态系统服务极好的质心主要分布于三峡库区东北部的巫溪县、开州区以及湖北段的巴东县,生态系统服务较好与中等的质心空间分布无明显的聚集态势,生态系统服务较差与极差的质心主要分布于三峡库区的西南部。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等级变化中未发生变化的区域空间分布最为广泛,其余等级变化波动较小。2000-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等级稳定不变的面积及其占比分别为32947.99 km2、57.46%,轻微下降比轻微上升的面积多10030.74km2,而剧烈变化的区域占比均为0.05%,表明3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等级以稳定不变为主,但呈现出轻微下降的趋势。(4)关键修复区共计251块图斑,总面积为379.05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66%。三峡库区各区县中除渝中区与南岸区无关键修复区分布,其余24个区县均有关键修复区分布。组团型、蔓延型、孤岛型、墨渍型四类关键修复区的数量及面积依次减少,其数量分别是150、65、20、16块,面积分别为273.10km2、75.82km2、18.28km2、11.85km2。
许嘉禾[3](2021)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要强、要兴,发展体育产业是主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体育产业要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当下,金融体系在体育产业中的效用功能尚未能够充分发挥。因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命题。本研究立足于体育产业的经营实践,综合运用体育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范式,以现代产业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按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机理、宏观效应、微观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次序,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展开工作。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是梳理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发现体育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二是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剖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三是在宏观产业层面,以耦合协调的视角,审视体育产业与金融体系的关联关系。通过建立序参量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剪刀差以及灰色关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影响因素。四是从在微观企业的层面,以“黑箱”的视角,根据金融支持与体育产业的不同维度,测度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通过筛选体育企业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五是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构建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着力点。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金融支持均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随着体育产业金融需求的不断升级,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金融活动的认识持续深化,政策工具与国有资本逐步活跃。金融市场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类体育产业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异军突起。体育产业嵌入金融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但同时,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三是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四是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2)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快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业态丰富的结构性特征、高不确定性的风险性特征和消费供需的不平衡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进一步衍生出了独特的金融需求特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的是政策引导下的规模化金融支持、层次多元化的系统性金融支持、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以及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3)资本形成、创新推动和消费刺激是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功能组成。金融体系一是可以扩大资本积累,促进资本形成,缓解体育产业融资约束;二是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创新风险,推动体育产业技术、模式创新;三是可以实现跨期平滑、财富效应和风险保障,刺激体育产业消费发展。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消费两端,通过平衡产值结构、改善融资结构、变革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加快要素流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效率;通过加速企业成长、优化公司治理、形成循环激励,促进产业的价值增值,精准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成长痛点,协助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4)宏观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体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内生耦合机理和外部耦合功能,具有双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二者不仅维持了长期、高度的耦合关联性,并且实现了耦合协调度的持续跃升,呈现出由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演化的动态趋势。金融体系对体育产业的短时间、爆发性增长起到了有效地支撑作用。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尚处于发展周期的前期,其交互胁迫作用远小于耦合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效应受到多种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风险投资市场、消费金融、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等内生动力型因素,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变动等外生环境型因素,均与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密切关联。(5)微观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静态来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金融支持效率尚可,多数样本企业接近最优生产前沿面,但同时具有明显的技术制约特征。扩大金融资源投入规模前,需要着重改善金融技术水平。在金融支持效率内部,债权效率较好,股权效率欠佳,且股权效率呈现规模制约特征。在体育产业内部,体育企业板块、行业业态和空间地域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第二,动态来看,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动态效率水平并未产生良性改观,反而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产业金融技术创新水平难以支撑金融资源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中,股权动态效率下滑,技术进步水平下降明显,是导致整体金融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三,动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表明,效率落后企业对领先集团具有追赶效应,但收敛速度较慢,且收敛速度存在体育产业内部的结构性差异,达到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均衡仍需要较长时间。(6)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证研究说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视为由政府金融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宏观金融环境和体育产业发展所组成的动力学系统。第一,强化金融市场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而言,强化股权市场的效能略优于债权市场。股权市场更有利于体育产业规模扩张和要素生产率提升,债权市场则更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政府干预会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弱化政府干预无益于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维持一定强度的政府金融支持具有必要性。适度增强政府干预有利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但当政府干预过度时,会造成规模增长与要素生产率下降并存,仅能“做大”而不利“做强”体育产业,最终无益于产业发展质量。第三,宏观金融风险能够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显着的负面冲击。随着体育产业深度嵌入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损害力度可能进一步增大,需要审慎防范、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创新投融资渠道模式;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金融工具;优化企业金融管理,重视复合人才培养等策略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探讨了金融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明确金融功能的作用支点,厘清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2)结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产业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及相关评价方法,设计序参量体系,测度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测度并评价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变动规律。形成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的深层次认识,为优化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效能提供着力点。(3)构建了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设计模型变量及函数关系,并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仿真。探究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企业部门的金融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
陈天一[4](2021)在《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宜昌市天坑村景观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乡村景观建设已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乡村建设的重点。但由于建设经验的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盲目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原因,乡村景观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阻碍了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事实上,乡村是一类以人类为主体的,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乡村景观建设目前所出现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其实是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有必要从复合生态系统角度对乡村景观规划进行研究。本文以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为核心议题,在总结前人有关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将复合生念系统的概念结合城乡差异和乡村特点,运用比较、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将其作为全文理论基础。然后从宏观角度对当前乡村复合生态系统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判断,归纳提炼出乡村景观建设中的存在的复合生念问题。同时构建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与耦合模型建立乡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并提出解决乡村景观规划现状问题的一般性策略。最后选取宜昌市天坑村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天坑村进行全面踏勘调研,总结其规划背景、分析其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存在的复合生态问题,同时提取相关统计数据,从科学的角度代入乡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模型进行测算分析,对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目前存在自然风貌退化、经济基础薄弱、建筑风貌杂乱、乡村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且在2015-2019年期间,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及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虽呈升高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且整体发展受产业环境、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水平制约程度较大。根据分析和评价结果,着重从“生态、生产、生活、文化”四大角度出发对研究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乡村景观规划策略,进而通过总体规划、空间而已、功能分区、生态性自然景观、生产性经济景观、生活性聚居景观、人文性文化景观等方面对其进行理性科学的乡村景观规划。以期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促进研究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并为我国未来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赵世秀[5](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戴文渊[6](2021)在《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流域水生态安全事关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稳定,国家关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将流域水生态安全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西北内陆河流域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水文循环及生态功能出现了衰退现象,生态环境恶化,有向系统性水危机转变的风险。因此,开展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关于内陆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结构框架及水生态安全基本属性的分析运用不够,对水生态安全的发展变化趋势研究不足,忽视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优化等步骤。那么如何构建基于W-SENCE-PSR(以水为主线的复合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何运用生态学相关理论进行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如何综合开展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现状和趋势分析,并提出对应调控对策?鉴于此,本研究以河西内陆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生态位宽度、模糊系统分析确定的指标权重和BP神经网络模型确定的指标预测值,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2009-2018年间3大内陆河流域的水生态安全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现状及趋势分析,确定系统调控策略,筛选最主要影响因子,为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调控提供数据支持。(1)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水生态安全的内涵涉及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等子系统,又涉及到对水生态安全状况所做出的实际反应,同时也体现了现状评价、预测评价的时间因素,这个过程也反映了复合系统发生功能变化的过程。水生态安全演变过程在于水的相互作用关系安全(PSR系统)及相对状态安全(SENCE系统)因素状况的发展,因系统相对状态及相互关系自身演变的存在,导致了安全状态或者不安全状态。水生态安全是影响维、领域维、时间、以及安全主体的函数,其评价指标体系由基于W-SENCE-PSR框架的38指标构成。(2)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指标Z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Z19(汛期水质综合指数)、Z37(受灾面积)、Z36(单位面积化学需氧量排放量)、Z35(单位面积氨氮排放量)的指标权重相对最小且小于0.0167,指标生态位宽度值相对最小且小于6.03,预测这5个指标对水生态安全的影响均大致呈中性。表明指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小且适应性差,指标不会成为限制性因子,在指标体系优化中剔除,得到了由33指标构成的优化后评价指标体系。(3)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现状评价、预测评价。现状评价中,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年均模糊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5322、0.40545、0.303;预测评价中,年均模糊综合评价值依次为:0.524、0.517、0.342。表明水生态安全状况疏勒河流域最好,但今后有恶化趋势;黑河居中,将有明显好转趋势;石羊河最差,将有小幅提升,但差距明显,列为水生态安全优先调控区。改进健康距离法得到的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的健康距离值分别为:0.468、0.595、0.697,表明疏勒河水生态安全状况最好,其次为黑河,石羊河最差,该结果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一致,从侧面说明了评价结果的正确性。(4)流域水生态安全现状及趋势分析,确定系统调控方向。分别从W-SENCE系统视角和PSR系统视角进行流域水生态安全现状和趋势分析,现状评价中发现,各子系统水生态安全状况疏勒河流域相对最好,W-SENCE各子系统综合指数年均值0.1<YW-SENCE<0.127,PSR系统综合指数年均值0.149<YPSR<0.228;黑河次之,0.08<YW-SENCE<0.115,0.116<YPSR<0.149,石羊河最差,YW-SENCE<0.08,YPSR<0.120;在预测评价中,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表明,石羊河流域正向影响指标8个,负向影响指标10个,将基本维持现状;疏勒河流域正向影响指标4个,负向影响指标8个,将有恶化趋势;黑河流域正向影响指标12个,负向影响指标8个,将有好转趋势。W-SENCE系统视角和PSR系统视角预测评价表明,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的环境子系统状况相对最差,综合评价指数依次为0.08、0.08、0.05,同时疏勒河流域的状态系统、黑河流域的响应系统、石羊河流域的压力系统状况相对最差,综合评价指数依次为:0.143、0.141、0.104。从系统的敏感性来看,疏勒河的敏感性相对最高,为10.3‰,其社会子系统和压力系统敏感性最高,依次为8.4‰、14.1‰;黑河敏感性次之,为6.8‰,且其生态子系统和状态子系统敏感性最高,依次为6.5‰、12.0‰;石羊河敏感性最低,为3.2‰,其资源子系统和压力系统敏感性最高,依次为6.2‰、12.7‰。(5)内陆河流域优先调控指标及对策。根据3大内陆河流域系统调控重点,结合指标权重和指标健康距离确定的YZ1(人均GDP)、YZ20(一产比重)、YZ13(蓄水占地表供水量比例)等前10个优先调控指标,提出了各流域具体调控对策。发现疏勒河流域和黑河流域的水生态安全调控指标分布相对较为集中,石羊河流域调控指标分布分散但调控面较广。疏勒河流域要注意降水变化对其水生态安全的不良影响,关注其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要加强对牲畜量的控制,谨防出现因过载而导致的草场退化问题。黑河流域蓄水能力建设对提高水的保障能力,提升水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重要作用;要重视对雨水的收集利用;避免工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问题,加强对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视。
韩依杭[7](2021)在《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坡的研究及应用 ——以贾河治理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过度的开采自然资源,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河道生态也因此受到损害。河沙超采、河道垃圾、污水的排放等行为均损害着河道生态,影响着河道发挥其自身作用,河道本身也存在着冲刷和淤积现象,这样不但容易发生水害,妨碍水利发展,还影响我们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而护坡作为水陆枢纽,起着防洪排涝等作用,同时又是承载河道生态系统的基础,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河道护坡生态进行修复和治理。本文选取了河北昌黎县贾河河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护坡和生态护坡进行分析评价,构建评价模型,进而选择了适合本工程的最优护坡形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现有的传统护坡和生态护坡,从其结构形式、功能作用,优缺点,适用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生态护坡不仅在结构稳定性方面有着良好表现,还能增强护坡的物种多样性,构建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再结合贾河河道现状,选取了生态护坡作为贾河护坡建设形式。(2)从护坡的结构形式、经济特性、施工特点、环境影响综合考虑,选定了1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生态护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权重,分别通过综合评价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生态护坡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评价模型对贾河综合治理工程护坡形式的选择进行了评价。(3)分析了两种评价方法产生差异性评价结果原因,综合评价指数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灰色关联度法偏向于客观评价,虽然两种方法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得出的结果均是生态混凝土形式的护坡为本工程护坡建设的最优选择方案,两种方法均可适用于本工程的河道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分析。(4)本文构建的生态护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所选用的准则相较于其它评价研究更全面,评价指标中增多了对定量指标的考虑,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可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刘国锋[8](2021)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跨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费总量呈现快速增长走势,然而经济社会在不断开发资源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简称“REE”)系统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实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首先,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REE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测算和分析2008—2018年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并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其次,基于沿线省份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省域分布不均的发展现状,利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构建REE系统SD仿真模型,设定四种不同发展策略:自然发展策略、高速发展策略、资源节约策略和协调发展策略;最后,运用Vensim软件平台对四种发展策略进行定量化动态仿真模拟,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得出丝绸之路经济带REE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优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来看,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以年均10.67%的速率由2008年的0.3019增长到2018年的0.6241;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水平值2008年较低,2009—2014年为快速增长期,2015—2018年为平稳发展期。总体来看,REE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0.3536上升到2018年的0.6294,增幅为78.00%。(2)从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变来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耦合度均值在0.9414~0.9931之间,增幅最大的省份是云南,从2008年的倒数第2位上升到2018年的首位。而耦合协调度的均值在0.5757~0.7901之间,增幅为37.24%,增幅最大的省份是四川,从2008年的倒数末位上升到2018年的第3位。(3)从REE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来看,耦合协调类型为高水平协调的省份有内蒙古、黑龙江和青海,较低水平协调的省份有北京、山西、四川、云南和陕西,低水平协调的省份为河南。大多数省份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为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在东西方向上呈正“U”型分布,自北向南逐渐降低。(4)从四种发展策略模拟情况来看,自然发展策略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资源节约策略,低于高速发展策略和协调发展策略;高速发展策略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其他三种发展策略,大大提高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但资源消耗总量和CO2排放总量最高,这种以牺牲资源环境促使经济快速增长的策略,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资源节约策略环境污染强度最小,但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综合来看,协调发展策略为最优策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持较好的生态环境水平,有效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REE系统协调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REE系统耦合度具有整体水平较高但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耦合协调度表现为整体水平不高、两极分化明显的现状。因此,通过构建REE系统SD仿真模型,设定四种发展策略,模拟分析得出,协调发展策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REE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策略,提出优化资源利用结构、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紧抓“一带一路”发展契机、重点关注低协调省份等优化策略,为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REE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和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党锐[9](2021)在《甘肃省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必须依赖的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也是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不容有缺的基础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和粮食系统(WLEF)协调发展已成为近年兴起的研究热点。甘肃省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一带一路”经济带的重要陆路节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虽土地面积辽阔,但优质土地资源不多,可利用土地资源稀少;干旱少雨且时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短缺,然而粮食生产离不开水资源,水资源利用离不开能源的支撑。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资源需求不断增大,如何实现WLEF系统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以甘肃省为例,构建WLEF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法与耦合协调模型,研究甘肃省WLEF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特征,对2019-2050年甘肃省WLEF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利用仿真模拟结果,设置不同发展情景方案,探究甘肃省WLEF系统的适宜发展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甘肃省WLEF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耦合协调程度时空分布不均匀,存在差异性。2000-2018年甘肃省WLEF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低,均呈波动增加趋势;甘肃省WLEF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总体呈现河西地区、陇南地区>甘南、陇中、陇东地区;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一致,基本呈现河西地区、陇南地区>部分陇中地区>甘南、陇东、陇中地区。(2)WLEF系统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与水、能源、粮食系统变化趋势一致,与土地系统变化趋势相反,其中农业用水量、有效灌溉面积、粮食产量、粮食每公顷产量等与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呈显着正相关,粮食播种面积、耕地面积与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呈显着负相关,同时预计到2050年甘肃省WLEF系统将实现高水平耦合阶段和优质协调发展阶段。(3)对比不同情景模拟结果,综合型情景是甘肃省WLEF系统适宜发展模式。实施水资源开发战略,控制用水定额,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严控建设用地规模,积极推进土地复垦、整理等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引进高产、耐旱的粮食作物,同时实施耕地保护补贴(自然灾害损失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措施,以保证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粮食协调发展。
翟梦瑜[10](2021)在《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内部的物质代谢和城市间的资源交换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现代城市“病”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解析城市系统管理多过程、多要素、多重不确定性的复杂特征,量化各过程与要素间的互动效应,表征多维风险对不同尺度城市系统的影响,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已成为制约城市系统管理方案有效性的关键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做好城市系统复杂性辨识和优化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标是针对中国典型城市和多区域城市群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考虑能源、环境、经济、水资源和气候之间的制约关系,提供全链条的“数据收集-现状评估-风险识别-责任预判-决策管理”系统评价和城市综合管理方法体系。具体地,本文通过13个案例研究,解释上述城市系统复杂性辨识、责任划分和集成管理等问题。城市代谢系统多要素复杂性辨识方面:1)考虑不同能源使用形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广东省能源代谢系统的动态分析,探索广东省城市能源代谢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通过回顾性分解(1997-2017年)和前瞻性预测(2035年),从供应端、生产端和消费端回顾能源代谢变化并预测广东省未来能源系统发展风险;3)识别水利工程对长江经济带各部门用水变化的影响,以提供水利工程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4)采用自上而下的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废问题的管理问题提出前瞻性的建议,以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的集成优化管理;5)面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制定不同视角(供应、生产、消费)下中国地区产业级别的具体碳排放清单。多区域城市代谢模拟与环境责任划分方面:1)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及环境现状进行区域间的创新聚类,识别区域贸易中存在的环境不平等问题;2)以南方电网为例,模拟随着大规模电力运输而转移的碳减排责任的具体分配问题;3)模拟国家电能替代政策的干预下,输电网络体现的跨区域碳排放转移问题;4)量化隐藏在食物中的虚拟水的跨区域转移,以实现中国实体水和虚拟水的综合管理;5)考虑变化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地区的能源、水和空气污染物的复杂关系,并探究三者的协同治理方式。多尺度城市系统集成管理方面:1)模拟广东省阶梯碳税政策对本省和全国各省份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影响;2)分析中国碳政策(两阶阶梯碳税政策)和社会政策、经济政策对系统的交互效应;3)探究贸易战背景下,考虑环境约束情境下的未来中国能源系统管理方案。综上,本文通过引入城市代谢的概念,整合投入产出分析、生态网络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构建了涵盖城市、多区域与国家三个尺度的城市系统管理模型,探讨了城市系统管理面临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利用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尺度城市系统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结果能够为产业结构调整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
4.7 本章小结 |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4 本章小结 |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指标选取 |
7.1.2 数据来源 |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7.2 实证分析 |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
7.4 讨论与启示 |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5 本章小结 |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8.1.1 指标选取 |
8.1.2 数据来源 |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8.2 实证分析 |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
8.4 讨论与启示 |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及其变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4 生态系统服务模拟预测研究进展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第3章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分析 |
3.1 土壤保持服务评估与分析 |
3.1.1 土壤保持服务评估原理与方法 |
3.1.2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分布 |
3.1.3 土壤保持服务年际变化 |
3.2 水源涵养服务评估与分析 |
3.2.1 水源涵养评估原理与方法 |
3.2.2 水源涵养空间分布 |
3.2.3 水源涵养服务年际变化 |
3.3 生物多样性评估与分析 |
3.3.1 生物多样性评估原理与方法 |
3.3.2 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 |
3.3.3 生物多样性年际变化 |
3.4 固碳释氧评估与分析 |
3.4.1 固碳释氧评估原理与方法 |
3.4.2 固碳释氧空间分布 |
3.4.3 固碳释氧年际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生态系统综合服务指标构建 |
4.1.1 生态系统服务内部关系分析 |
4.1.2 生态系统综合服务指标构建原理与方法 |
4.2 生态系统综合服务特征分析 |
4.2.1 生态系统综合服务空间分布特征 |
4.2.2 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年际变化特征 |
4.3 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影响因素选择及其分析 |
4.3.2 影响因素分析原理与方法 |
4.3.3 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CA-MarKov的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模拟与分析 |
5.1 CA-MarKov模型构建 |
5.1.1 CA-MarKov模型原理 |
5.1.2 CA-MarKov模型构建 |
5.1.3 模拟结果的精度验证 |
5.2 基于CA-MarKov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模拟结果分析 |
5.2.1 2024 年与2030 年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模拟结果空间分布特征 |
5.2.2 2024 年与2030 年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模拟结果数值特征 |
5.3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分析 |
5.3.1 2000-2030年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质心转移分析 |
5.3.2 2000-2030年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变化 |
5.3.3 2000-2030年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面积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关键修复区识别及其策略研究 |
6.1 关键修复区识别 |
6.1.1 关键修复区范围 |
6.1.2 关键修复区分布情况 |
6.2 关键修复区类型划分 |
6.2.1 关键修复区类型界定 |
6.2.2 关键修复区类型划分结果分析 |
6.3 修复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情况 |
(3)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
1.1.2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
1.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诉求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体育产业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
2.1.4 金融支持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2 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3 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认识 |
2.2.5 文献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2 产业结构理论 |
2.3.3 产业融合理论 |
2.3.4 Schumpeter金融促进理论 |
2.3.5 金融结构理论 |
2.3.6 金融深化、金融约束与金融内生理论 |
2.3.7 系统理论与经济效率理论 |
第3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与不足 |
3.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
3.1.1 政府金融支持现状 |
3.1.2 信贷市场支持现状 |
3.1.3 债券市场支持现状 |
3.1.4 股票市场支持现状 |
3.1.5 风险投资支持现状 |
3.1.6 其他金融市场支持现状 |
3.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不足 |
3.2.1 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 |
3.2.2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 |
3.2.3 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 |
3.2.4 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尽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特征与机理 |
4.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
4.1.1 “支柱地位”与扩张趋势: 亟需政策引导的规模化金融支持 |
4.1.2 丰富业态与结构演进: 亟需层次多元的系统化金融支持 |
4.1.3 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亟需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 |
4.1.4 消费升级与供需优化: 亟需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
4.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 |
4.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组成 |
4.2.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耦合协调视角 |
5.1 研究方案设计 |
5.2 研究方法选择 |
5.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征 |
5.2.2 耦合的应用 |
5.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3.1 耦合机制的内涵 |
5.3.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 |
5.3.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4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5.4.1 耦合测度模型 |
5.4.2 灰色关联模型 |
5.4.3 序参量体系与数据选取 |
5.4.4 熵值赋权处理 |
5.5 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1 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5.5.2 耦合关联与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3 基于剪刀差的进一步讨论 |
5.6 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因素 |
5.6.1 影响因素识别 |
5.6.2 变量选取 |
5.6.3 影响因素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金融支持效率评价——以上市公司为例 |
6.1 研究方案设计 |
6.2 研究方法选择 |
6.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产出特征 |
6.2.2 方法思路与适用性 |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样本选取 |
6.3.3 指标测算与数据处理 |
6.4 静态效率矩阵分析 |
6.4.1 综合金融效率分析 |
6.4.2 股权静态效率分析 |
6.4.3 债权静态效率分析 |
6.5 动态效率演变分析 |
6.5.1 金融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2 股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3 债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6 效率收敛性分析 |
6.6.1 金融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2 股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3 债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建模与仿真 |
7.1 研究方案设计 |
7.2 研究方法选择 |
7.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7.2.2 系统动力学组成模块—基于Vensim实现 |
7.2.3 系统动力学特点及适用性 |
7.3 建模准备 |
7.3.1 模型构建原则 |
7.3.2 系统边界确定 |
7.3.3 模型基本假设 |
7.4 模型与变量关系构建 |
7.4.1 子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2 总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3 系统流图设计及主要变量 |
7.4.4 变量函数关系确定 |
7.5 模型检验 |
7.5.1 外观检验 |
7.5.2 运行检验 |
7.5.3 稳定性检验 |
7.5.4 历史检验 |
7.5.5 灵敏度检验 |
7.6 策略仿真分析 |
7.6.1 基础仿真结果 |
7.6.2 市场金融策略仿真 |
7.6.3 政府金融干预仿真 |
7.6.4 金融风险情景仿真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宜昌市天坑村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1.3 乡村景观建设现状问题及原因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乡村建设发展动态 |
1.3.2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动态 |
1.3.3 复合生态系统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复合生态系统 |
2.1.1 概念及内涵 |
2.1.2 组成结构 |
2.1.3 基本特征 |
2.2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 |
2.2.1 概念及内涵 |
2.2.2 组成结构 |
2.2.3 基本特征 |
2.3 乡村景观规划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 |
3.1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复合生态问题分析 |
3.1.1 生态环境问题 |
3.1.2 产业发展问题 |
3.1.3 社会生活问题 |
3.1.4 文化认知问题 |
3.2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
3.2.1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3.2.2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评价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策略 |
3.3.1 规划原则 |
3.3.2 规划目标 |
3.3.3 规划对策 |
3.3.4 主要内容和一般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乡村景观规划实践——以宜昌市天坑村为例 |
4.1 规划背景 |
4.1.1 基本情况 |
4.1.2 规划范围 |
4.1.3 上位规划 |
4.1.4 规划依据 |
4.2 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
4.2.1 复合生态系统现状 |
4.2.2 复合生态问题现状 |
4.3 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
4.3.1 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3.2 天坑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评价 |
4.3.3 结果分析 |
4.4 规划策略 |
4.4.1 总体定位 |
4.4.2 规划原则 |
4.4.3 规划目标 |
4.4.4 规划对策 |
4.5 规划方案 |
4.5.1 总体规划 |
4.5.2 空间布局 |
4.5.3 功能分区 |
4.5.4 生态性自然景观规划 |
4.5.5 生产性经济景观规划 |
4.5.6 生活性聚居景观规划 |
4.5.7 人文性文化景观规划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
3.1 评价模型 |
3.1.1 DPSIR概念模型 |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3 评价指标体系 |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
3.3.3 综合权重计算 |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4.2 计算权重 |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5.2 计算权重 |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
4.2.1 计量模型说明 |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
5.3 科技人才策略 |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6)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水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意义 |
1.2.2 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水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生态安全研究概况 |
1.3.1.1 发文量时间分布 |
1.3.1.2 主要研究国家 |
1.3.1.3 主要发文期刊 |
1.3.1.4 高产作者 |
1.3.1.5 研究热点分布 |
1.3.2 水生态安全相关概念 |
1.3.2.1 水安全 |
1.3.2.2 生态安全 |
1.3.2.3 水生态安全 |
1.3.3 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
1.3.3.1 水生态安全评价概念及特点 |
1.3.3.2 水生态安全评价框架模型 |
1.3.3.3 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1.3.3.4 水生态安全预测评价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研究难点及问题 |
第二章 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基础理论 |
2.1 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水生态安全再定义 |
2.1.1 水生态系统 |
2.1.2 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水生态安全再定义 |
2.1.3 流域水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及调控机理 |
2.1.4 W-SENCE-PSR框架的特点 |
2.2 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优化 |
2.2.1 评价指标初选的基本原则 |
2.2.2 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
2.2.3 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2.2.3.1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的主要思想 |
2.2.3.2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指标值预测 |
2.2.3.3 基于模糊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优化 |
2.2.3.4 基于改进生态位宽度的指标体系优化 |
2.3 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2.3.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生态安全评价 |
2.3.2 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敏感性分析 |
2.3.3 基于健康距离的优先调控指标确定及评价结果验证 |
第三章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 |
3.1 流域水生态安全概况 |
3.1.1 社会经济概况 |
3.1.2 水资源概况 |
3.1.3 蓄水动态分析 |
3.1.4 水资源开发利用 |
3.1.5 水质调查评价 |
3.1.6 主要水灾害情况 |
3.2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指标值预测 |
3.3 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3.3.1 基于改进生态位宽度的指标体系优化 |
3.3.2 基于模糊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优化 |
3.3.3 基于综合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3.4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 |
3.4.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生态安全现状评价 |
3.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生态安全预测评价 |
3.5 基于改进健康距离法的水生态安全评价结果验证 |
3.6 小结 |
第四章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
4.1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4.1.1 W-SENCE系统视角的评价结果分析 |
4.1.2 PSR系统视角的评价结果分析 |
4.2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趋势分析 |
4.2.1 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预测结果分析 |
4.2.2 水生态安全预测评价结果分析 |
4.2.2.1 W-SENCE系统视角的预测评价结果分析 |
4.2.2.2 PSR系统视角的预测评价结果分析 |
4.2.3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系统敏感性分析 |
4.2.3.1 W-SENCE系统视角的敏感性分析 |
4.2.3.2 PSR系统视角的敏感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河西内陆河水生态安全调控及对策建议 |
5.1 水生态安全优先调控指标确定 |
5.2 水生态安全系统调控策略 |
5.3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调控对策建议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6.3.1 研究的局限性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7)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坡的研究及应用 ——以贾河治理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护坡 |
1.2.2 河道治理 |
1.2.3 评价方法 |
1.3 存在问题 |
1.3.1 生态护坡建设存在的问题 |
1.3.2 生态护坡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河道生态护坡 |
2.1 生态护坡概念 |
2.2 生态护坡功能作用 |
2.3 生态护坡设计原则 |
2.4 护坡形式的分析与对比 |
2.4.1 传统护坡特点分析 |
2.4.2 生态护坡特点分析 |
2.5 小结 |
3 贾河治理工程区域概况 |
3.1 基本概况 |
3.2 工程地质 |
3.2.1 工程区域地质 |
3.2.2 水文地质 |
3.2.3 地质评价 |
3.3 工程区域气象 |
3.4 工程存在问题及建设必要性 |
4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
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本理论 |
4.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的选用与测定 |
4.3.1 评价方法的比选 |
4.3.2 评价方法的测定步骤 |
4.4 指标体系构建 |
4.4.1 准则的选定 |
4.4.2 评价指标的选定 |
4.4.3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
4.4.4 分析流程 |
4.5 小结 |
5 生态护坡工程实例研究 |
5.1 生态护坡形式方案 |
5.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析 |
5.2.1 评价指标的测定 |
5.2.2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
5.2.3 基于综合评价指数法的评价研究 |
5.2.4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评价研究 |
5.2.5 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REE系统研究进展 |
1.2.2 ArcGIS和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进展 |
1.2.3 基于ArcGIS和系统动力学方法探究RE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熵值法 |
2.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2.3.3 时空动态演化分析法 |
2.3.4 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法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协调测度与分析 |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 |
3.1.1 资源利用发展现状 |
3.1.2 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
3.1.3 经济增长发展现状 |
3.2 REE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
3.3 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3.3.1 资源利用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3.3.2 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3.3.3 经济增长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3.3.4 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3.4 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分析 |
3.4.1 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变 |
3.4.2 REE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演变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SD仿真及优化策略 |
4.1 SD仿真模型构建 |
4.1.1 模型变量选取 |
4.1.2 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因果关系图 |
4.1.3 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存量流量图 |
4.1.4 模型变量赋值及方程式 |
4.1.5 模型检验 |
4.2 SD仿真策略设定 |
4.3 SD仿真策略分析 |
4.4 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协调发展优化策略 |
4.4.1 优化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4.4.2 遵循科学方法,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
4.4.3 培育优良经济环境,走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 |
4.4.4 紧抓“一带一路”发展契机,重点关注低协调省份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9)甘肃省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能源-粮食关联关系 |
1.2.2 水-能源-粮食两两关联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意义、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文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3 自然资源 |
2.3.1 水资源 |
2.3.2 土地资源 |
2.3.3 能源资源 |
2.3.4 粮食资源 |
第三章 甘肃省WLEF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 |
3.1 耦合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 研究方法 |
3.2.1 综合评价法 |
3.2.2 耦合度模型 |
3.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3 甘肃省WLEF系统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
3.3.1 WLEF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3.3.2 WLEF系统耦合度分析 |
3.3.3 WLEF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
3.4 甘肃省WLEF系统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
3.4.1 WLEF系统综合评价空间分析 |
3.4.2 WLEF系统耦合度空间分析 |
3.4.3 WLEF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甘肃省WLEF系统耦合协调度预测 |
4.1 甘肃省WLEF系统仿真预测 |
4.1.1 系统动力学模型概述 |
4.1.2 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 |
4.1.3 系统动力学参数设置 |
4.1.4 系统动力学有效性检验 |
4.1.5 甘肃省WLEF系统仿真模拟分析 |
4.2 甘肃省WLEF系统耦合协调度预测 |
4.2.1 灰色预测模型 |
4.2.2 甘肃省WLEF系统耦合协调度预测 |
4.3 甘肃省WLEF 系统耦合协调度与WLEF 系统的变化分析 |
4.4 甘肃省WLEF系统耦合协调度影响因子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甘肃省WLEF系统发展情景分析 |
5.1 甘肃省WLEF系统情景分析 |
5.1.1 情景设置 |
5.1.2 参数设定 |
5.1.3 情景分析 |
5.2 不同情景下WLEF系统的综合值 |
5.3 对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城市代谢概念的历史与演变 |
1.2.2 城市代谢的核算与模型方法发展 |
1.2.3 城市系统的范围研究 |
1.2.4 城市系统的管理研究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城市代谢系统多元复杂性协同识别 |
2.1 问题阐述: 系统复杂性特征分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投入产出分析 |
2.2.2 生态网络分析 |
2.2.3 多元统计分析 |
2.3 案例一: 基于不同能源使用形式的广东省动态能源投入产出分析 |
2.3.1 引言 |
2.3.2 模型建立 |
2.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4 主要结论 |
2.4 案例二: 未来能源系产业级预测与互动风险评估 |
2.4.1 引言 |
2.4.2 模型建立 |
2.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4 主要结论 |
2.5 案例三: 水利工程影响下的长江经济带各部门用水变化分析 |
2.5.1 引言 |
2.5.2 模型建立 |
2.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4 主要结论 |
2.6 案例四: 基于逐步聚类假设提取模型的中国三废治理 |
2.6.1 引言 |
2.6.2 模型建立 |
2.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6.4 主要结论 |
2.7 案例五: 中国地区三视角多层次产业级的具体碳排放清单 |
2.7.1 引言 |
2.7.2 模型建立 |
2.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7.4 主要结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区域城市代谢模拟与环境责任划分 |
3.1 问题阐述: 环境不平等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3.2.2 网络平衡方法 |
3.2.3 多元统计分析 |
3.3 案例一: 集群规模下的区域贸易中存在的环境不平等分析 |
3.3.1 引言 |
3.3.2 模型建立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主要结论 |
3.4 案例二: 南方电网碳排放转移轨迹下的具体环境责任分配 |
3.4.1 引言 |
3.4.2 模型建立 |
3.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4 主要结论 |
3.5 案例三: 电能替代政策干预下的输电网络中体现的跨区域碳转移 |
3.5.1 引言 |
3.5.2 模型建立 |
3.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4 主要结论 |
3.6 案例四: 中国地区隐藏在食物中的虚拟水的跨区域转移研究 |
3.6.1 引言 |
3.6.2 模型建立 |
3.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6.4 主要结论 |
3.7 案例五: 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能源,水和空气污染物关系的经济模拟 |
3.7.1 引言 |
3.7.2 模型建立 |
3.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7.4 主要结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系统交互式生态环境经济均衡优化管理 |
4.1 问题阐述: 城市系统管理 |
4.2 研究方法 |
4.2.1 系统优化模型 |
4.2.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4.3 案例一: 阶梯碳税清单下的多级区域均衡联动响应分析 |
4.3.1 引言 |
4.3.2 模型建立 |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4 主要结论 |
4.4 案例二: 碳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影响的交互均衡分析 |
4.4.1 引言 |
4.4.2 模型建立 |
4.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4 主要结论 |
4.5 案例三: 贸易战背景下的未来中国电力系统管理 |
4.5.1 引言 |
4.5.2 模型建立 |
4.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4 主要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贡献与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荣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及其变化模拟研究[D]. 李明慧.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3]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许嘉禾. 山东大学, 2021(11)
- [4]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宜昌市天坑村景观规划研究[D]. 陈天一.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5]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6]基于W-SENCE-PSR框架的河西内陆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戴文渊.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7]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坡的研究及应用 ——以贾河治理工程为例[D]. 韩依杭.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8]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策略研究[D]. 刘国锋.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9]甘肃省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研究[D]. 党锐.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1)
- [10]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D]. 翟梦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