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精神——凝聚中华魂——论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岳瑾明[1](2021)在《试论抗战时期山西红色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战争时期是山西红色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相得益彰。两者在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坚持立足传统文化和彰显民族特色等方面拥有高度的价值契合。它们为山西红色文化持续发展注入了内生动力,对于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
徐小田[2](2021)在《国家认同视角下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秦冰馥[3](202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面对这样一份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宝藏,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宏大的战略视野统筹谋划,先后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明确要求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并贯穿于国民教育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由此可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意义,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更是传承民族精神血脉,汲取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支撑。因此,本文立足当今时代背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主题。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规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按照凝练研究主题、开展前提性分析、考察历史进程、归纳时代要求、探索创新实践路径模式的思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根铸魂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为二者相通相融的逻辑起点,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共生共进关系视角出发,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脉络、思想精华与时代价值(第一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过程与经验启示(第三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第四章)、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第五章)五个方面展开讨论。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选题的缘由进行分析,指明研究目的,并提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提炼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育人资源。从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入手,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基本走向,总结归纳了其中包含的丰富历史遗产。进而着重深入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赓续延传中所展现出的生生不息的延续性、经世致用的务实性、革故鼎新的创新性、重人轻神的人文性、和崇德尚善的伦理性等突出特征,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民惟邦本”“天下大同”核心思想理念,以及注重整体、辩证、历史的思维品格。最后,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后续几个章节的讨论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出发,分析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可行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品质与紧密关系使融入具有充分的可能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自觉选择、使命追求使融入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的维度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民族历史文化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在总体上廓清了两者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第三章围绕历史维度,梳理总结了自党成立以来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曲折历程,通过考察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辩证态度和鲜明立场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程,总结了历史实践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立足新时代背景的融入,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紧扣“生命线”定位,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化人的积极效能。第四章从现实维度出发,在分析已经取得的成绩与现实中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审视“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历史机遇。进而,从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分析提出了实现融入必须聚焦教育根本问题,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双创”原则为实践指南;立足主阵地、主渠道,科学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的必然要求,从而明确了创新融入实践应把握和努力的前进方向。第五章主要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维度出发,结合当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相关领域和主要内容,从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依托“大思政”工作格局尝试构建了融入的创新实践模式。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思想精华、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和载道铸魂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紧密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探索完善中华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的有效路径与模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增强当代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支撑。
吴阳[4](2021)在《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歌曲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创作的具备政治性和思想性的特殊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内容,具有不可忽视的育人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丰富教育教学素材、拓展教学方式方法,又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深入研究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总体结构看,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红色歌曲相关问题概述,其中对红色歌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红色歌曲的发展历程并概括了红色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二部分是深入系统地分析了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红色歌曲不仅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第三部分内容是论述了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红色歌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式方法单一,红色歌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充分,红色歌曲融入大学生生活效果不理想。其成因,即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红色歌曲挖掘力度不足,高校对红色歌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多元文化价值影响红色歌曲的融入效果。第四部分是提出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主要从红色歌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歌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自身注重利用红色歌曲自我教育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对策,最大程度地实现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罗婷[5](2018)在《“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在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将“两路”精神的内涵科学概括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这24个字。“两路”精神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修筑川藏青藏公路的实践当中形成和丰富发展的,具有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等内容的延续与发展。交通院校具体鲜明的交通行业特色,与“两路”精神紧密相关,交通院校大学生作为交通建设事业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建设新时代交通强国的重要责任,因此,“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重难点以及研究内容与创新点,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两路”精神形成与交通院校的相关概念,较为全面地阐述“两路”精神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及其思想理论渊源、形成过程;厘清交通院校的概念与特点、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第三部分重点阐释“两路”精神内涵、主要特征以及价值;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主要表现为:融入“两路”精神是交通院校大学生发展的需要、是交通院校建设的需要、是交通行业建设的需要、是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的需要这四个方面;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交通院校是培育和传播“两路”精神的重要阵地,交通院校大学生是弘扬和践行“两路”精神的重要力量,“两路”精神与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两路”精神与交通院校大学精神具有内在契合性者这四个方面;第五部分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通过对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10所交通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交通院校大学生对“两路”精神的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和《交通院校中“两路”精神教育现状调查问卷》2个网络问卷调研,分析交通院校中“两路”精神的认知及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六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路径。提出融入应坚持坚持历史教育与时代教育相结合、学校主导与师生共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磨砺相结合、丰富内容与创新形式相结合的四个原则,并从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新媒体建设、实践教学四个方面,探讨具体的“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窦岩平[6](2017)在《太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太行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不怕困难、坚韧不拔、战天斗地的“愚公移山”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抗击日寇不畏强暴、挺身而出、敢于胜利的“亮剑”精神,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新时期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定力。太行精神,既是地域的又是民族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处在国内和国际形势都深刻而广泛的变动时期,对于日渐崛起的中国,西方敌对势力抱有敌意,在经济上军事上限制中国的发展;在政治上对中国搞意识形态渗透,妄图改变中国的政治体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改革攻坚的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种危险”,腐败现象已经到了危及执政党生存的危险时期。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出现了多样化趋势,社会上存在不少追求功利、贪图享乐、精神懈怠、富裕即安、戾气暴走等精神问题,消极的、模糊的、懒庸的、低俗的甚至非常错误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来山西出现了系统性、塌方式的腐败,使山西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经济领域也受到影响,各种问题和矛盾相互交织,困难增加,形势复杂。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巩固中国人共同的思想基础;如何抵制西方错误思潮的冲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构建良好的山西政治生态,精神力量的作用愈加凸显。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使得太行精神研究有了更为鲜明的实践旨趣。研究和弘扬太行精神是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消极社会思潮的冲击、适应时代潮流、提振山西党政干部和人民群众精气神的动力源泉。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研究太行精神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结合太行精神的继承性和现实性,在分析太行精神理论基础上,确定新时期的太行精神是最具时代意义的创新型的太行精神,具体阐述了太行精神的坚定理想信念、执政为民、奋发有为、艰苦奋斗的四种精神,对太行精神的时代新内涵和精神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太行精神的人本价值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探讨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凝聚共同理想信念,营造社会心理,激励昂扬奋进气质,形成实效长效机制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结合当今的世情、国情、党情、省情,说明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和弘扬的时代需要和重大意义,从而对选题的缘起、选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作了说明。第二章,通过对民族精神的界定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和新时期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进一步得出太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第三章,论述了太行精神的理论基础。具体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政治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引领和智慧启迪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四章,分析了太行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山西的早期传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中国共产党抗战精神的思想渊源,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激励,以及太行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基因,山川山岳自然生态文化的双重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五章,确定了新时期的太行精神是最具时代意义的创新型的太行精神,并结合时代特点具体阐述了太行精神的坚定理想信念、执政为民、奋发有为、艰苦奋斗的四种精神,对太行精神的时代新内涵和精神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太行精神的人本价值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六章,从太行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山西政治人文生态环境、地方政府治理、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第七章,探讨了结合新的形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太行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的路径。具体从坚定中国道路、结合山西实际,汇集党政军民合力等路径,进行大力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从而营造社会心理,激励昂扬奋进气质,形成实效长效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一是初步构建太行精神的概念、内容、特征和理论核心体系。本文结合时代特点,结合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省情,从总体上对当今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层面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原因作了全面分析;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太行山地区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文化等方面获取丰富营养,对太行精神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确定了新时期所要弘扬的太行精神的主要内容、科学内涵、精神品质和主要特征,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太行精神的理论体系。二是结合当代实践阐述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把太行精神中与当今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相契合的内容挖掘出来,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升华,以此来说明太行精神是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并由此证明太行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中是不断创新发展的,不断丰富、拓展和提升的,是历久弥新的,永远不会过时的。研究为了实践,太行精神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古已有之。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却是一个现实的课题,它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度发展需要有新变化,面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冲击,面对党内和山西省内严峻的反腐败形势,太行精神的创新发展和弘扬培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结合当今政治、经济形势,借助社会发展带来的有利机遇,找准太行精神的实践需求,持续不断对太行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山西良好的政治生态、加强山西地方政府治理、促进山西的能源经济转型、实现山西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创新发展,充分体现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三是提出不断增强太行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和实践指导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本文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国防科技干部、大学生、青少年、广大群众、新兴阶层等不同人群,探索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太行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具体对策研究。太行精神的研究是我们应对国际挑战和现实危机的一种必然选择,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共同理想信念、激发创业创新动力,激励昂扬奋进气质、汇集党政军民合力,形成实效长效机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培育和弘扬太行精神具有独特的实践应用价值。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立足于当前实践来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太行精神的创新发展研究,丰富发展它的当代价值,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太行精神的大力弘扬,使太行精神真正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成为巩固山西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新时期太行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德向善的文化道德氛围,构建良好的山西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着力推进山西政治经济文化的创新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谢林垚[7](2017)在《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结束了 "一盘散沙"式的混乱局面,重新凝聚为一个具有强大力量的民族共同体,取得了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胜利,开启了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是在中华民族重新聚合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出的思想结晶。深入挖掘和系统研究毛泽东凝聚力思想,既有助于拓展毛泽东思想的研究领域、丰富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内容,也有助于为中国力量的凝聚提供理论指导、为中国精神的弘扬提供实践指南。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凝聚力是该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将该民族整合为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力量,是团结、维系和支撑该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它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客观系统,具有精神凝聚、价值整合、民族团结、政策检验等重要功能。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产生有着深远的理论来源和深刻现实依据。在理论来源方面,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凝聚力思想,借鉴了以梁启超、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基本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困境与出路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宣传与传播运用是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得以生成的现实依据。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基本内容。首先,经济实力是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再者,民主政治是民族凝聚力的有力保证。同时,思想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最后,统一战线是民族凝聚的重要法宝。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它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凝聚理论,同时升华了中华传统民族凝聚力理论,而且为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确立了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也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它为凝聚中国力量明确了关键环节;为实现民族复兴注入了精神动力;为打击离散势力提供了方法指导。
蒋兴力[8](2016)在《“共筑中国梦”讲座模拟汉英交传实践报告 ——以释意理论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构想,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执政理念,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梦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精神风貌,我们应该向越来越多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介绍中国梦,这样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本篇模拟汉英交替传译实践报告所选的翻译材料是“共筑中国梦”系列讲座,该讲座是对中国梦的详细阐释,涉及到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本篇模拟翻译实践报告阐述了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实施及译后反思,以对“共筑中国梦”系列讲座的模拟英译翻译实践为依据,针对汉英口译的特点,以释意理论为理论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汉英交替传译中出现的问题,并从释意理论视角出发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在“口译问题及释意视角下的口译问题解决方案”中,笔者主要针对本次模拟翻译实践中出现的翻译词汇不对应,翻译句子结构混乱问题,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参照释意理论的相关论述,在选词和句子层面调整上分别提出了情感对等释意、文化释意传递和基于确定主语的句子释意、基于结构重组的句子释意等解决方案。
王迎迎,凡景强[9](2014)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情感建设》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历经不同时期,其教育目标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革命情感、阶级情感、经济价值和人文情感的不断演变反映了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影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感、德性情感和生命情感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情感资源。合理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转换教育理念,重塑人文情感建设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宜出路。
罗晶[10](2012)在《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对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随着21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以科技实力为主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大学生作为民族精神培育的特殊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激烈的竞争与严峻的挑战,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焕发出其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为切入点,通过研究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对策,拓宽了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加大了民族精神的传承力度,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研究缘起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相关概念和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精神的传承;第三部分阐述新形势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主要针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培育对策。
二、民族精神——凝聚中华魂——论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精神——凝聚中华魂——论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抗战时期山西红色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
二、坚持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
三、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 |
四、坚持立足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特色 |
五、结语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与时代价值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走向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
(一)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血脉 |
(二)熔铸和培育时代精神的沃土 |
(三)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兼具开放性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间的紧密关系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一)提升文化涵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 |
(二)推动文化传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选择 |
(三)增强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追求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逻辑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曲折发展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深入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 |
(一)坚持党的领导延续中华民族千年文脉 |
(二)坚持马克主义指导地位厚植民族根基 |
(三)把握“生命线”释放文化培根铸魂效能 |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 |
一、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机遇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挑战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机遇 |
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
(一)聚焦教育根本问题,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 |
(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双创”原则为实践指南 |
(三)立足思政阵地渠道,科学制定融入基本思路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 |
一、立足内在规律把握实践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三)显性融入与隐性融入相统一 |
二、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融入路径 |
(一)融入理论武装夯实青年学生思想成长成熟的文化基石 |
(二)融入学科教学促进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统一 |
(三)融入日常教育丰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实践 |
(四)融入队伍建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坚实保障 |
三、依托“大思政”工作格局创新融入的实践模式 |
(一)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推进传统文化有效融入 |
(二)衔接主渠道与主阵地提高育人化人的实效性 |
(三)运用“互联网+”模式加强线上文化浸润与引领 |
(四)构建文化传承的学校、家庭、社会多维支撑 |
(五)建立动态反馈机制促进融入的质效不断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红色歌曲相关问题概述 |
(一)红色歌曲的内涵 |
(二)红色歌曲的发展历程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歌曲 |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红色歌曲 |
3.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歌曲 |
(三)红色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1.红色歌曲的政治导向功能 |
2.红色歌曲的精神凝聚功能 |
3.红色歌曲的鼓舞激励功能 |
4.红色歌曲的道德培育功能 |
二、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一)红色歌曲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
1.红色歌曲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 |
2.红色歌曲可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3.红色歌曲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
(二)红色歌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
1.红色歌曲有助于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
2.红色歌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
3.红色歌曲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
三、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1.红色歌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式方法单一 |
2.红色歌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充分 |
3.红色歌曲融入大学生生活效果不理想 |
(二)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1.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红色歌曲挖掘力度不足 |
2.高校对红色歌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
3.多元文化价值影响红色歌曲的融入效果 |
四、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一)积极推进红色歌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
1.红色歌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
2.红色歌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二)积极推进红色歌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1.红色歌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 |
2.红色歌曲融入校园网络平台 |
(三)大学生自身注重利用红色歌曲进行自我教育 |
1.在思想上加深对红色歌曲的认识 |
2.在行动上积极践行红色歌曲传递的精神内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不足 |
1.3 研究思路、方法、重点、难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重点 |
1.3.4 研究难点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两路”精神形成与交通院校的相关概述 |
2.1 “两路”精神相关概述 |
2.1.1 “两路”精神的产生背景 |
2.1.2 “两路”精神的思想理论渊源 |
2.1.3 “两路”精神的形成过程 |
2.2 交通院校相关概述 |
2.2.1 交通院校的概念 |
2.2.2 交通院校的特点 |
2.2.3 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第三章 “两路”精神的内涵、特征及价值 |
3.1 “两路”精神的内涵 |
3.1.1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3.1.2 “顽强拼搏、甘当路石” |
3.1.3 “军民一家、民族团结” |
3.2 “两路”精神的主要特征 |
3.2.1 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的统一 |
3.2.2 拼搏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
3.2.3 国防安全与民族团结的统一 |
3.3 “两路”精神的价值 |
3.3.1 两路精神的历史价值 |
3.3.2 两路精神的当代价值 |
第四章 “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 “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4.1.1 融入“两路”精神是交通院校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
4.1.2 融入“两路”精神是交通院校建设的需要 |
4.1.3 融入“两路”精神是交通行业建设的需要 |
4.1.4 融入“两路”精神是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的需要 |
4.2 “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
4.2.1 交通院校是培育和传播“两路”精神的重要阵地 |
4.2.2 交通院校大学生是弘扬和践行“两路”精神的重要力量 |
4.2.3 “两路”精神与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 |
4.2.4 “两路”精神与交通院校校园精神具有内在契合性 |
第五章 交通院校中“两路”精神认知及教育现状分析 |
5.1 交通院校大学生对“两路”精神的认知现状 |
5.1.1 情感认同较强 |
5.1.2 理性认知缺乏 |
5.1.3 知行存在脱节 |
5.2 “两路”精神在交通院校的教育现状分析 |
5.2.1 重视程度不够 |
5.2.2 宣传力度不够 |
5.2.3 融入教育不到位 |
5.2.4 教育方式创新不足 |
5.3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5.3.1 交通院校大学生自身原因 |
5.3.2 学校原因 |
5.3.3 家庭和社会原因 |
第六章 “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路径 |
6.1 “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6.1.1 坚持历史教育与时代教育相结合 |
6.1.2 坚持学校主导与师生共建相结合 |
6.1.3 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磨砺相结合 |
6.1.4 坚持丰富内容与创新形式相结合 |
6.2 “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6.2.1 第一课堂:“两路”精神融入课堂教育 |
6.2.2 第二课堂:“两路”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6.2.3 第三课堂:“两路”精神融入网络新媒体建设 |
6.2.4 第四课堂:“两路”精神融入实践教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成果 |
(6)太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1.4.3 创新点 |
2 太行精神概念的界定 |
2.1 民族精神的界说 |
2.1.1 康有为的“国魂”论 |
2.1.2 梁启超的“新民”论 |
2.1.3 李大钊的民族精神观 |
2.1.4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 |
2.1.5 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精神 |
2.2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
2.2.1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
2.2.2 太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 |
2.3 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 |
2.3.1 抗日战争时期太行精神的基本内涵 |
2.3.2 新时期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 |
2.4 太行精神的精神风貌 |
2.4.1 爱国主义精神是太行精神的核心精神 |
2.4.2 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
2.4.3 革故鼎新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 |
2.4.4 太行精神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精神 |
2.5 太行精神的具体体现 |
2.5.1 申纪兰精神 |
2.5.2 大寨精神 |
2.5.3 红旗渠精神 |
2.5.4 锡崖沟精神 |
2.5.5 右玉精神 |
2.5.6 太旧精神 |
3 太行精神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的基本原理 |
3.1.1 民族精神是凝聚民族团结、争取民族解放的精神基础 |
3.1.2 民族精神是推动人类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
3.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
3.2.1 太行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3.2.2 太行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立场的生动体现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
3.3.1 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丰富营养 |
3.3.2 文化自信是实现太行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 |
3.4 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政治基础 |
3.4.1 中国共产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
3.4.2 中国共产党精神是太行精神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
3.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引领和智慧启迪 |
3.5.1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要前提 |
3.5.2 人民主体地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基础 |
4 太行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 |
4.1 太行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4.1.1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山西的早期传播 |
4.1.2 山西抗战战略地位确立的艰难过程 |
4.1.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
4.2 中国共产党抗战精神的思想渊源 |
4.2.1 中国共产党抗战精神的基本内涵 |
4.2.2 朱德的精神风范是太行精神的生动诠释 |
4.2.3 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4.3 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激励 |
4.3.1 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 |
4.3.2 毛泽东思想是太行精神的重要理论基础 |
4.3.3 太行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
4.4 太行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基因 |
4.4.1 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是太行精神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 |
4.4.2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太行精神的历史文化基础 |
4.4.3 太行精神是执政为民、厚生爱民的人文精神 |
4.4.4 太行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孕育了厚重的太行精神 |
4.5 山川山岳自然生态文化的双重影响 |
4.5.1 太行山的地域生态环境 |
4.5.2 太行山的雄奇险峻赋予太行人民百折不挠的民族性格 |
4.5.3 太行山的坚实厚重造就太行人民坚强勇敢的地域性格 |
5 太行精神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
5.1 太行精神的主要内容 |
5.1.1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 |
5.1.2 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5.1.3 锤炼坚韧不拔的品格,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
5.1.4 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
5.2 太行精神的精神品质 |
5.2.1 坚定正确理想信念是太行精神的魂魄 |
5.2.2 执政为民政治立场是太行精神的基石 |
5.2.3 奋发有为精神状态是太行精神的气质 |
5.2.4 艰苦奋斗优良作风是太行精神的传统 |
5.3 太行精神的主要特征 |
5.3.1 中国共产党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统一 |
5.3.2 理想信念与艰苦奋斗的统一 |
5.3.3 优良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统一 |
5.3.4 革命实践与群众路线的统一 |
5.4 太行精神的人本分析 |
5.4.1 太行精神体现了信仰的力量 |
5.4.2 太行精神体现了人民的尊严 |
5.4.3 太行精神体现了人民的力量 |
5.5 太行精神的价值取向 |
5.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太行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 |
5.5.2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太行精神的主导价值取向 |
5.5.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是太行精神的核心价值取向 |
5.5.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太行精神的目标价值取向 |
6 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 |
6.1 太行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6.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多样价值观 |
6.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太行精神提供理论支撑 |
6.2 太行精神与提升公民道德建设 |
6.2.1 提升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6.2.2 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
6.2.3 把太行精神融入公民道德建设 |
6.3 太行精神与构建山西政治人文生态环境 |
6.3.1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太行精神的政治灵魂 |
6.3.2 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是太行精神的强大基础 |
6.3.3 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太行精神的优秀品格 |
6.3.4 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太行精神的重要特质 |
6.4 太行精神与加强山西地方政府治理 |
6.4.1 地方政府治理的内涵 |
6.4.2 山西地方政府治理的偏失 |
6.4.3 山西地方政府治理“四种危险”的化解路径 |
6.5 太行精神与加快山西能源经济转型 |
6.5.1 加快山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
6.5.2 加快山西经济方式全面创新 |
6.5.3 加快山西经济模式合作开放 |
6.6 太行精神与贯彻山西绿色发展 |
6.6.1 太行精神对山西的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实践推动 |
6.6.2 建设具有历史底蕴、文化厚重、生态文明的山西新城镇 |
7 弘扬和传承太行精神的主要途径 |
7.1 坚持中国道路,凝聚共同理想信念 |
7.1.1 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7.1.2 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
7.1.3 太行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实现 |
7.2 结合山西发展,激发创业创新动力 |
7.2.1 创新发展农业新产业 |
7.2.2 创新发展工业新型化 |
7.2.3 创新发展服务新商贸 |
7.2.4 创新发展文化新形象 |
7.3 抓好群体教育,汇集党政军民合力 |
7.3.1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 |
7.3.2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7.3.3 提升广大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幸福感 |
7.4 营造社会心理,激励昂扬奋进气质 |
7.4.1 典型时期社会心理状况分析 |
7.4.2 倡导三严三实、昂扬奋进的社会心理 |
7.4.3 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家风 |
7.5 多种措施并举,形成实效长效机制 |
7.5.1 拓展太行抗战革命历史展览 |
7.5.2 丰富传统媒体和加强现代网络宣传太行精神 |
7.5.3 将太行精神融入各级党校教育 |
7.5.4 提倡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 |
7.5.5 开展太行精神主题公益实践活动 |
7.5.6 创新发展红色旅游,激活革命老区发展活力 |
7.5.7 深化太行精神理论研究,打造山西学术精品工程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 |
0.1.1 理论意义 |
0.1.2 现实意义 |
0.2 研究现况 |
0.2.1 当前已有的相关文献 |
0.2.2 已有研究涉及的内容 |
0.2.3 研究现况的总体评价 |
0.3 创新之处 |
0.3.1 选题角度比较新 |
0.3.2 研究内容比较新 |
0.3.3 研究思路比较新 |
0.4 研究方法 |
0.4.1 文献分析解读的方法 |
0.4.2 纵向横向结合的方法 |
0.4.3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
1 民族凝聚力基础理论概述 |
1.1 民族凝聚力的科学内涵 |
1.1.1 民族的科学内涵 |
1.1.2 民族凝聚力的科学内涵 |
1.2 民族凝聚力的构成要素 |
1.2.1 作为合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
1.2.2 作为观念形态的构成要素 |
1.3 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功能 |
1.3.1 精神凝聚功能 |
1.3.2 价值整合功能 |
1.3.3 民族团结功能 |
1.3.4 政策检验功能 |
2 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 |
2.1 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 |
2.1.1 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凝聚力思想 |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凝聚力思想 |
2.1.3 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民族凝聚力思想 |
2.2 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产生的现实依据 |
2.2.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基本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2.2.2 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困境与出路探索 |
2.2.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宣传与传播运用 |
3 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经济实力是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 |
3.1.1 经济基础是生成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原因 |
3.1.2 物质利益是激发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动因 |
3.1.3 国家富强是引领民族凝聚力的价值目标 |
3.2 民主政治是民族凝聚力的有力保证 |
3.2.1 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再凝聚的关键环节 |
3.2.2 政治制度是维系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保障 |
3.2.3 民族政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
3.3 思想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 |
3.3.1 先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 |
3.3.2 传统文化是凝聚各民族的精神纽带 |
3.3.3 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内在灵魂 |
3.4 统一战线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宝 |
3.4.1 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 |
3.4.2 建立最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 |
3.4.3 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
4 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的当代价值 |
4.1 理论价值 |
4.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凝聚思想 |
4.1.2 升华了中华传统民族凝聚力思想 |
4.1.3 确立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 |
4.2 实践价值 |
4.2.1 为凝聚中国力量明确了关键环节 |
4.2.2 为实现民族复兴注入了精神动力 |
4.2.3 为打击离散势力提供了方法指导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共筑中国梦”讲座模拟汉英交传实践报告 ——以释意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介绍 |
1.2 任务内容与要求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阶段 |
2.1.1 演讲人背景资料 |
2.1.2 与主题相似文本分析 |
2.1.3 与主题相关词汇准备 |
2.1.4 理论文献综述 |
2.1.5 口译突发事件预案 |
2.2 翻译实施阶段 |
2.2.1 初译 |
2.2.2 改译 |
2.2.3 译后反思 |
2.2.4 口译问题界定 |
第三章 口译问题及释意视角下的口译问题解决方案 |
3.1 口译问题 |
3.1.1 翻译词汇不对应 |
3.1.1.1 表达讲话者情感词汇不对应 |
3.1.1.2 承载文化含义词汇不对应 |
3.1.2 翻译句子逻辑结构不规范 |
3.1.2.1 汉英句子主语不一致 |
3.1.2.2 汉英句式结构不一致 |
3.2 释意视角下的口译问题解决方案 |
3.2.1 释意视角下的翻译词汇选定 |
3.2.1.1 情感对等释意 |
3.2.1.2 文化释意传递 |
3.2.2 释意理论视角下的翻译句子层面调整 |
3.2.2.1 基于确定主语的句子释意 |
3.2.2.2 基于结构重组的句子释意 |
第四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实践的收获与价值 |
4.2 翻译实践的局限及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共筑中国梦”系列讲座节选 |
附录二:“共筑中国梦”系列讲座节选译文 |
(10)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 研究的背景 |
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主要创新点 |
二、 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
(一) 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价值 |
1. 民族精神的内涵 |
2. 民族精神的价值 |
(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
1. 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
2.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
(三)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
1. 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 |
2.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发奋学习的精神动力 |
3.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4. 有利于加强对世界先进文化的承接 |
三、 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 |
(一) 大学生民族精神思想认识的现状 |
(二) 高校民族精神培育现状分析 |
1. 高校民族精神培育工作取得的成效 |
2. 高校民族精神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大学生民族精神思想认识弱化的原因分析 |
1. 经济全球化冲击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念 |
2. 互联网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
3. 西方思潮的涌入,影响高校培育民族精神的环境 |
四、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探讨 |
(一) 提高认识,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原则 |
1.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2.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一致 |
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4. 普遍性与针对性相融合 |
(二) 抓住关键,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1.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
2. 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陶冶大学生的精神品格 |
3. 以时代精神为起点,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
(三) 创新途径,形成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合力 |
1. 加强学校系统教育 |
2. 发挥社会氛围的引导机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四、民族精神——凝聚中华魂——论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抗战时期山西红色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J]. 岳瑾明. 西部学刊, 2021(13)
- [2]国家认同视角下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 徐小田.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秦冰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吴阳.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罗婷.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6]太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窦岩平.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7]毛泽东民族凝聚力思想研究[D]. 谢林垚.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6)
- [8]“共筑中国梦”讲座模拟汉英交传实践报告 ——以释意理论为视角[D]. 蒋兴力.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9]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情感建设[J]. 王迎迎,凡景强.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06)
- [10]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罗晶. 重庆工商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