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坪水电站大坝监测自动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崔弘毅[1](2019)在《相关国别大坝安全监管实践现状概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大坝委员会针对全球44个成员国的大坝安全法律框架和责任分配、大坝分类体系以及大坝安全技术框架进行调查总结,讨论了各国大坝安全监管体系的差异和趋势。文章重点选取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塞尔维亚和美国这十个国家,介绍其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大坝安全的独立监管、大坝分类情况、技术框架等概况。
姚震[2](2014)在《锦屏一级高拱坝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响应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位于狭窄河谷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泄洪方面的主要特点是高水头、大流量、大泄洪功率,泄洪安全问题十分突出。高拱坝水垫塘作为防护下游河床的结构,其自身在高速水流冲击下的安全性是实现消能和防冲目的的关键所在,国内外都不乏破坏的实例。锦屏一级水电站属于典型的高拱坝泄洪、挑跌流消能的布置型式,具有水头高、泄量大、泄洪消能水力条件与水垫塘工作条件和破坏机理复杂的特点,而水垫塘泄洪消能安全问题是锦屏一级水电站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高拱坝(主要为锦屏一级)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原型观测资料,利用多种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了水垫塘底板在泄洪状态下的振动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锦屏一级水垫塘动水压力特性研究。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原型观测成果、模型试验成果,分析了锦屏一级水垫塘底板脉动压力大小、分布规律,以及脉动压力的频域特性。(二)锦屏一级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特性研究。结合锦屏一级水垫塘泄洪振动原型观测资料,重点分析了不同运行工况下底板结构振动响应的强度特征、振动过程变化特征,以及泄洪开孔方式、泄流量对底板振动强度的影响;应用现代谱估计方法,对底板的泄洪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研究了锦屏一级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的主频分布规律;根据统计学原理,对锦屏一级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信号的数理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三)高拱坝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特性研究。结合锦屏一级、拉西瓦、二滩和溪洛渡水垫塘泄洪振动原型观测资料,应用现代谱分析方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了高拱坝水垫塘底板振动的频域特性及相关性特性。(四)锦屏一级水垫塘泄洪振动响应数值模拟计算与安全监控指标。基于有限元原理和计算方法,在ANSYS中建立锦屏一级水垫塘底板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原型和模型试验中实测的水流脉动荷载加载到有限元模型上,利用原型荷载计算的结果和实测的原型振动位移数据比对,验证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再对极限泄洪工况下底板的振动位移进行了动力响应数值模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综合原型观测成果,结合模型试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并借鉴其它工程经验,提出了锦屏一级水垫塘底板各安全预警等级下各个监测指标的范围。
王宇航[3](2013)在《南瑞监控系统在湖北洞坪电厂监控系统改造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洞坪水电站是湖北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四个水电项目之一,是国内使用早期计算机监控技术的水电站之一,受当时监控技术的局限性,AGC/AVC功能一直无法真正实现,因此其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改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南瑞NC2000在洞坪电厂计算机监控改造中的功能、特点及相关设计要点,改造后的AGC、AVC高级控制模块的功能特点。
张海燕[4](2013)在《数据挖掘技术在大坝安全监测系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有用信息、模式和趋势,并指导于实践。随着大坝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监测信息的积累,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及时处理分析越来越困难,如何将这些监测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并很好的应用于大坝安全检测系统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大坝监测数据量达到了较大规模,且这些数据本身具备非线性、多因子、高噪声、非高斯分布以及自相关等复杂性。因此,监测数据具有良好的挖掘条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说明大坝安全监控的重要性、复杂性及研制大坝安全监控数据挖掘系统的必要性;结合数据挖掘技术,提出大坝安全监测数据挖掘的概念。(2)研究数据挖掘及其方法,着重探讨决策树算法、人工神经网络、K最近邻分类算法,并研究大坝监测技术等相关理论与技术支持。(3)分析大坝监测系统构建的原则,搭建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构架,研究现场总线技术及系统数据采集结构,确定了大坝安全监测系统。(4)研究对比数据挖掘的主要算法,并选择数据挖掘模型。(5)对数据可视化和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大坝监测信息多维数据可视化的方法以及可视化数据挖掘。本文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对研究工作的展望。
姜晨光,石伟南,巩亮生,闫春茹,李增有[5](2011)在《大坝变形GPS双基站自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测量机器人(即自动电子全站仪)可对大坝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外部形变监测,但设站处(监测基点)的稳定性对监测精度的影响非常大,且测量视线被遮挡后无法监测相应的形变点。为解决此问题,利用双基站GPS技术与测量机器人技术有机结合,开发了大坝形变自动监测系统,彻底解决了监测基站不稳定对监测结果的影响问题,使监测程序得以简化、固定投资成本得以降低。介绍大坝形变自动监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给出监测实例。
毛慧和,高海洲[6](2006)在《MSC121X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MSC121X芯片的结构、性能特点以及编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大坝安全监测仪器。
姜晨光,郭同兵,潘吉仁,吴晓峰,朱佑国[7](2006)在《空基测量机器人大坝形变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测量机器人(即自动电子全站仪)固然可以对大坝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外部形变监测,但测量机器人设站处(监测基点)的稳定性对监测精度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当测量视线被遮挡后测量机器人将无法监测相应的形变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及科研组将GPS技术与测量机器人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了基于空间三维坐标基准测量机器人大坝形变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彻底解决了监测基站不稳定对监测结果的影响问题,使监测的程序得以简化、监测的固定性投资成本得以降低。介绍了空基测量机器人大坝形变自动监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给出了监测实例。以实际监测数据为依据,提出了大坝预警的基本准则。
姜晨光,黄毅,郭俊,董勤景[8](2005)在《大坝形变集成监测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测量机器人(即自动电子全站仪)固然可以对大坝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外部形变监测,但测量机器人设站 处(监测基点)的稳定性对监测精度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当测量视线被遮挡后测量机器人将无法监测相应的形变点,为 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及科研组将GPS技术与测量机器人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了大坝形变集成监测系统,该系统彻 底解决了监测基站不稳定对监测结果的影响问题,使监测的程序得以简化、监测的固定性投资成本得以降低。文章介 绍了大坝形变集成监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给出了监测实例。以实际监测数据为依据,提出了大坝预警的基本准 则。
卢兆辉[9](2005)在《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数据挖掘应用平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计算机实现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智能管理和分析是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发展的趋势。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隐藏在其中的有用的模式和知识的过程。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隐患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研究”(50139030),对如何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处理大坝安全监测信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分析了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数据挖掘处理过程和数据挖掘系统的结构特点,构建了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数据挖掘应用平台,对系统的主要构件进行了探讨。 (2) 研究了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数据建模方式和实施方法;探讨了监测信息的数据预处理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规则过滤算法,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初步筛选;此外,为有效地减少待处理的数据量,还研究了特征选择技术中的Chi2算法。 (3) 研究了时序数据库的相似序列挖掘方法,并根据待处理的大坝监测信息特征,提出了子序列匹配的极值匹配法。结合具体工程,对改进的挖掘算法进行了验证。 (4) 探讨了数据可视化和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给出了多维数据可视化的箱式图和平行坐标表示法;同时研究了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实效图的绘制方法,并研制了相应分析程序。
张兵[10](2004)在《洞坪水电站大坝监测自动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洞坪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设计中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仪器及测量数据采集与传输等
二、洞坪水电站大坝监测自动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洞坪水电站大坝监测自动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相关国别大坝安全监管实践现状概览(论文提纲范文)
1 澳大利亚 |
1.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1.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1.1.2 大坝安全责任 |
1.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1.2 大坝分类 |
1.2.1 分类的主要原则 |
1.2.2 大坝分类规范 |
1.3 技术框架概览 |
2 巴西 |
2.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2.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2.1.2 大坝安全责任 |
2.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2.2 大坝分类 |
3 加拿大 |
3.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3.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3.1.2 大坝安全责任 |
3.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3.2 大坝分类 |
3.2.1 大坝分类的主要原则 |
3.2.2 大坝分类概览 |
4 法国 |
4.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4.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4.1.2 大坝安全责任 |
4.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4.2 大坝分类 |
5 德国 |
5.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5.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5.1.2 大坝安全责任 |
5.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5.2 大坝分类 |
5.2.1 大坝分类的主要原则 |
5.2.2 大坝分类概览 |
5.3 技术框架概览 |
6 英国 |
6.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6.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6.1.2 大坝安全责任 |
6.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6.2 大坝分类 |
6.2.1 大坝分类的主要原则 |
6.2.2 大坝分类概览 |
6.3 技术框架概览 |
7 印度 |
7.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7.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7.1.2 大坝安全责任 |
7.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7.2 大坝分类 |
7.3 技术框架概览 |
7.4 补充信息 |
8 俄罗斯 |
8.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8.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8.1.2 大坝安全责任 |
8.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8.2 大坝分类 |
8.2.1 大坝分类的主要原则 |
8.2.2 大坝分类概览 |
8.3 技术框架概览 |
9 塞尔维亚 |
9.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9.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9.1.2 大坝安全责任 |
9.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9.2 大坝分类 |
9.2.1 大坝分类的主要原则 |
9.2.2 大坝分类概览 |
9.3 技术框架 |
1 0 美国 |
1 0.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1 0.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1 0.1.2 大坝安全责任 |
1 0.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1 0.2 大坝分类 |
1 0.2.1 大坝分类的主要原则 |
1 0.2.2 大坝分类概览 |
1 0.3 技术框架概览 |
(2)锦屏一级高拱坝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拱坝泄洪消能概述及其研究现状 |
1.2.1 高拱坝的发展 |
1.2.2 高拱坝的特点 |
1.2.3 高拱坝泄洪消能方式 |
1.3 水垫塘底板失稳破坏机理及其安全监控方法 |
1.3.1 水垫塘概述 |
1.3.2 平底水垫塘底板失稳破坏机理 |
1.3.3 水垫塘底板安全监控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锦屏一级水垫塘底板动水压力特性研究 |
2.1 脉动压力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 |
2.2 脉动压力的产生机理 |
2.3 脉动压力的随机分析原理 |
2.4 锦屏一级水垫塘底板动水压力特性分析 |
2.4.1 工程概况 |
2.4.2 水垫塘动水压力观测试验条件及测试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锦屏一级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特性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原型观测设备 |
3.2.1 传感器选型 |
3.2.2 传感器安装 |
3.2.3 监测信号采集 |
3.3 原型观测结果分析原理 |
3.4 原型观测实施 |
3.4.1 测点布置 |
3.4.2 观测工况 |
3.5 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特性研究 |
3.5.1 振动强度和幅值特性分析 |
3.5.2 振动的频域特性分析 |
3.5.3 振动的相关性特性分析 |
3.5.4 振动的数理统计特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拱坝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特性研究 |
4.1 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响应特性研究方法 |
4.1.1 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的频域特性研究方法 |
4.1.2 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的相关性特性研究方法 |
4.2 高拱坝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4.2.1 锦屏一级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4.2.2 拉西瓦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4.2.3 二滩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4.2.4 溪洛渡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锦屏一级水垫塘泄洪振动响应数值模拟计算与安全监控指标 |
5.1 水垫塘底板振动响应数值模拟方法 |
5.1.1 瞬态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
5.1.2 非线性接触原理 |
5.1.3 流固耦合的基本理论 |
5.2 有限元模型简介 |
5.2.1 计算模型 |
5.2.2 计算荷载 |
5.2.3 材料参数 |
5.2.4 计算工况 |
5.3 底板响应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5.3.1 验证工况 |
5.3.2 校核洪水位工况 |
5.3.3 设计洪水位工况 |
5.4 锦屏一级水垫塘底板安全预警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南瑞监控系统在湖北洞坪电厂监控系统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监控系统改造设计原则 |
2 监控上位机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 |
3 NC2000下AGC、AVC模块的功能特点 |
4 结束语 |
(4)数据挖掘技术在大坝安全监测系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大坝安全监测及其研究现状 |
1.3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
2.1 数据挖掘 |
2.1.1 数据挖掘的产生与发展 |
2.1.2 数据挖掘的概念 |
2.1.3 数据挖掘的过程 |
2.2 数据挖掘方法 |
2.2.1 决策树算法 |
2.2.2 人工神经网络 |
2.2.3 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算法 |
2.3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 |
2.3.1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 |
2.3.2 大坝安全监测仪器 |
2.3.3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 |
2.4 小结 |
第3章 构建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
3.1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原则 |
3.2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构建 |
3.2.1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框架 |
3.2.2 现场总线技术 |
3.2.3 系统数据采集结构 |
3.3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决策树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挖掘 |
4.1 决策树分类技术 |
4.1.1 决策树概述 |
4.1.2 决策树的构造过程 |
4.2 两种主要决策树算法 |
4.2.1 ID算法 |
4.2.2 C4.5算法 |
4.3 基于决策树的大坝监测系统的数据挖掘 |
4.3.1 决策树分析大坝观测数据的主要步骤 |
4.3.2 基于决策树的大坝监测系统的数据挖掘实例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对于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可视化研究 |
5.1 可视化技术 |
5.1.1 可视化技术 |
5.1.2 可视化技术的意义 |
5.1.3 可视化技术的特点 |
5.2 数据可视化 |
5.2.1 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及意义 |
5.2.2 多维数据可视化 |
5.3 可视化数据挖掘 |
5.3.1 可视化数据挖掘的概念 |
5.3.2 决策树分类模型可视化实例分析 |
5.4 大坝监测信息可视化 |
5.5 小结 |
结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大坝变形GPS双基站自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原理 |
2 组建方法 |
3 监测效果 |
4 结语 |
(6)MSC121X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MSC121X的结构及性能 |
1.1 模拟特性 |
1.2 数字特性 |
2 模数转换及其使用方法 |
2.1 模拟输入开关 |
2.2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与参考电压 |
2.3 转换频率与转换结果 |
3 应用举例 |
4 结 语 |
(9)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数据挖掘应用平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数据挖掘应用平台构架 |
2.1 概述 |
2.2 数据挖掘方法 |
2.3 数据挖掘系统结构 |
2.4 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数据挖掘处理过程 |
2.5 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数据挖掘应用平台的构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坝安全监测信息数据仓库及数据预处理技术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大坝安全监测信息数据仓库及其体系结构 |
3.3 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数据预处理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相似序列挖掘技术的大坝监测效应量滞后性分析 |
4.1 概述 |
4.2 相似序列挖掘技术 |
4.3 示例-扬压力滞后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可视化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数据可视化和可视化数据挖掘 |
5.3 大坝监测信息可视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洞坪水电站大坝监测自动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原则 |
3 自动化监测系统主要功能 |
(1) 可视化功能: |
(2) 数据通信及远程监控功能: |
(3) 综合信息分析管理功能: |
(4) 系统防护及自检功能: |
4 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和监测仪器 |
(1) 监测项目 |
(2) 测点布置 |
(3) 观测仪器 |
(4) 数据采集与传输 |
四、洞坪水电站大坝监测自动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相关国别大坝安全监管实践现状概览[J]. 崔弘毅. 大坝与安全, 2019(06)
- [2]锦屏一级高拱坝水垫塘底板泄洪振动响应特性研究[D]. 姚震. 天津大学, 2014(05)
- [3]南瑞监控系统在湖北洞坪电厂监控系统改造中的应用[J]. 王宇航.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13(05)
- [4]数据挖掘技术在大坝安全监测系中的研究与应用[D]. 张海燕. 兰州理工大学, 2013(12)
- [5]大坝变形GPS双基站自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J]. 姜晨光,石伟南,巩亮生,闫春茹,李增有. 大坝与安全, 2011(03)
- [6]MSC121X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J]. 毛慧和,高海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08)
- [7]空基测量机器人大坝形变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 姜晨光,郭同兵,潘吉仁,吴晓峰,朱佑国. 大坝与安全, 2006(02)
- [8]大坝形变集成监测系统的研制[J]. 姜晨光,黄毅,郭俊,董勤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5(06)
- [9]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数据挖掘应用平台技术研究[D]. 卢兆辉. 河海大学, 2005(02)
- [10]洞坪水电站大坝监测自动化设计[J]. 张兵. 湖北水力发电,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