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清洁生产与企管和技改(论文文献综述)
赵月华[1](2020)在《企业技术改进和创新项目的考核激励机制》文中指出从分析研发现状、结合研发人员的普遍特征和企业具体实际,初步探索建立企业技术研发创新项目的考核激励机制。
赵月华[2](2020)在《企业技术改进和创新项目的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初探》文中指出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面对橡胶工业快速发展、国家环保形势日益严峻、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迫切要求橡胶助剂生产企业将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工艺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加紧企业自主创新建设。然而,大部分橡胶助剂企业却面临技术进步缓慢,产品创新程度较低的现状。为此,从分析研发人员的普遍特征和企业具体实际出发,初步探索建立企业技术研发创新项目的考核激励机制,以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及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进而有效推动创新进程。
唐慧[3](2017)在《蚌埠卷烟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运用以精益管理思想为基础的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并将现代生产制造管理信息、PDCA循环和在MBA课程中学习到的管理理念等当今世界先进的生产管理理论和技术与精益管理进行结合,研究设计出蚌埠卷烟厂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方案,对蚌埠卷烟厂的生产质量管理工作予以改进完善。首先简要回顾了世界质量的百年发展历史,介绍了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并着重对丰田精益生产和PDCA循环这两个当今世界先进的生产质量管理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其次介绍了蚌埠卷烟厂和卷烟生产流程,从管理职责和资源管理两方面对蚌埠卷烟厂生产质量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从人、机、料、法、环、测这六角度出发,研究发现蚌埠卷烟厂管理阶层的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认识不足、员工专业水平低、执行力差、质检模式落后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并挖掘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再次介绍了蚌埠卷烟厂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策划、优化方法和策略,通过过程质量控制改进、设备管理改进、过程风险控制、信息系统虚拟化研究及应用等四个方面,对蚌埠卷烟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面的改善与提升。最后,具体实施优化方案并对其过程与最终产生的结果进行评估。质量管理理论得到有效应用是本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及创新所在,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全面的改善与提升蚌埠卷烟厂的生产质量管理模式,最终提高蚌埠卷烟厂的生产质量管理水平。
尹凡[4](2017)在《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烟叶的生产和加工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烟叶复烤企业是烟叶加工的主力军和烟草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其发展维系着整个烟草行业的发展。从当前情况看,烟叶复烤企业就是中国烟草行业的这样一个薄弱环节。从笔者多年前进入复烤企业,就发现烟叶复烤企业没有引起烟草行业的足够重视,行业内外研究复烤企业的文章很少,上级烟草公司对于复烤企业的管理措施或意见也比较少见,更多的是关注到烟草商业企业的营销与管理,烟叶复烤加工工艺和企业儿乎无人问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中国加入WTO的影响,中国烟草行业的改革幅度和改革深度越来越大。作为烟草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烟叶复烤企业也处于激烈的变革当中,搞好烟叶复烤企业的改革和管理,是烟草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全行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为例,论述烟叶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首先,概括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接着,系统综述了当前发展战略的先进理论;然后,分析了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战略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分析及行业竞争分析,然后分析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内部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SWOT分析法对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所处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对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匹配,再行进行战略目标设定,进而提出各项重点实施举措。最后,对从安全管理、基础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保障措施。本文依据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方法,设计了一整套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发展战略体系,该体系对制定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的战略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同行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邵传淦[5](2016)在《新疆TY水泥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新疆TY水泥公司(简称“TY水泥”)是新疆TY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最后一环,现拥有7条水泥生产线,1条湿法电石渣生产线和6条新型干法电石渣及废渣制水泥生产线,主要原料电石渣、粉煤灰、炉渣、硫酸渣、石灰粉末、柠檬酸渣、铜渣、电石炉收尘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均来源于TY集团内部各产业。TY水泥始终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废弃物利用率达到82.5%。公司是全国首家100%电石渣替代钙质资源生产水泥的企业,在电石渣及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领域拥有5项发明专利,是新疆最具综合竞争力的水泥企业,在北疆区域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受近两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及全疆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影响,经济效益出现大幅度下滑,为了使TY水泥能在北疆保持竞争优势,同时增加其利润率,需要重新审视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未来发展制定新的竞争战略,使得企业能够抓住机遇,创造新的篇章。本文首先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目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等。接着对企业竞争战略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本论文以TY水泥为研究对象,是基于TY水泥在循环经济产业链中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这一创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其拥有引领和示范效应,是水泥行业的典型代表。本论文在对TY水泥的竞争战略研究中,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公司的一些基本状况,系统地研究了公司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及其发展趋势,对公司总的发展战略也作了总体描绘,本文着重运用了SWOT分析模型这一战略选择工具,对公司所面临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等进行了充分的概况及分析,然后再运用波特三大战略理论对公司竞争战略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最终明确公司的竞争战略是:主要是实施差异化战略结合成本领先战略。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市财政局[6](2016)在《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宁波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甬经信办[2016]60号各县(市)区经信局、财政局,各管委会经发局、财政局:《宁波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16年3月21日宁波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积极推进宁波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工业体系,扎实推进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促进作用,规范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
范建民[7](2014)在《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石化行业中,国有企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民营石化企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如何使得公司高效运转并能够在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竞争中快速发展壮大,成为当前新海石化等民营石化公司首要考虑的问题。而建立一套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绩效考核体系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新海石化公司在历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绩效考核的理念。传统的绩效考核在促进新海石化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难以再适应新时期下新海石化绩效考核任务的需要。因此,构建一种新型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满足公司当前绩效考核的需要是新海石化公司目前的首要任务。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绩效考核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绩效考核的方法、内容及原则,并针对新海石化已有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新海石化传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新海石化公司处室、车间的工作性质及要求,从车间、处室及员工三个层面对新海石化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加以研究设计。本文在设计新指标体系过程中,主要根据车间、处室的各项关键指标来设计处室、车间及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了检验文章新设计的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性,本文运用新海石化公司最近一月的数据进行验证。绩效考核的结果表明,新设计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明显区分各处室、车间及员工个体间的综合绩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此外,文章最后对新海石化公司绩效考核结果的实施与应用部分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制定了新海石化公司绩效考核结果兑现规则,提出从绩效奖金、岗位晋级方面实施绩效考核结果。
熊海成[8](2014)在《南方水泥余杭区混凝土项目并购方案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杭州市余杭区作为南方水泥的传统核心利润区,对于南方水泥的发展意义重大。由于该区域处于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因此长期以来就是商家必争之地。一方面在区域内部钱潮水泥、美亚水泥虎视眈眈,步步紧逼;另一方面,海螺水泥、山东水泥等外埠水泥借助便利的水运条件对当地市场造成激烈冲击。内忧外患之下,南方水泥在余杭区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如何超越对手,走出困境,成为每一个南方水泥员工所深思、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在对余杭区混凝土行业现状进行详尽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试着探讨南方水泥在余杭区发展混凝土业务,在方法和模式上的可行性。即对余杭区全部28家混凝土企业逐一摸底,并参考其投资价值和可操作性因素对其逐一排序,有针对性地设计并购方案,采用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并购策略进入余杭区混凝土市场,拟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并购约20家混凝土企业,扩大南方水泥在余杭区的水泥市场份额;针对并购企业管理体系及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设计管理整合方案,利用1-2年的时间对并购的混凝土企业进行管理整合,最终将其培育成南方水泥新的利润增长点。
郭宜忠[9](2013)在《HYST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企业界、管理层、审计师、政府监管部门乃至国际监管组织的共同推动下,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如今有了很大发展。但COSO在2004年提出了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框架后,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与应用遇到了许多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在起步落后的形势下亟需迎头赶上,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已成为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现实任务。本文首先对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然后在对HYST内部控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企业内部控制实际情况,从战略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法律事务等方面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
王备战[10](2011)在《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气田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在向社会提供石油资源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油气行业的竞争加剧,油气田企业作为国家的能源生产基地和能源消耗大户,环境责任重大,生态设计、能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油气田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清洁生产这一环境战略,能很好地解决油气田企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达到最优控制水平,实现社会费用最小化;进一步完善油气田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提升油气田企业防治污染水平,促进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绿色生态油田,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油气田企业在推进清洁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障碍,使得这一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其中最大的障碍有两个:一是作为清洁生产的主体,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难以定量地描述工作的质量、水平与成果,这一状况严重阻碍了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的评价和实施;二是国家尽管出台了《清洁生产促进法》,但是由于缺乏激励机制,无法提高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因此研究清洁生产评价与激励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不仅可以帮助油气田企业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体系,而且可以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在我国颁布的21个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油气田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因为油气田企业本身生产的复杂性无法设定出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油气田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评价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油气田企业的生产特征进行分析,依据不同环节的生产特点,建立了由定性和定量两大部分构成的油气田企业评价体系。定性评价体系适用于油气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而定量评价体系则依据《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借鉴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原则,针对五个不同的环节分别建立不同的指标,并以采油厂为例,对各指标的设定进行详细的说明。同时理顺评价思路,规范评价步骤,选取正确的评价方法,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油气田企业的清洁生产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对政府和企业之间博弈的分析可以看出,合理的激励政策在促进企业清洁生产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两种不同的环境政策影响企业行为的不同选择,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下,主要使用处罚手段来强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政府应加强监督来实现环境目标,因此,政府的监督成本高、效率低;基于市场的环境经济政策下,政府可以通过环境激励政策的设计来实现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可以使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政府可以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清洁生产技术、管理和政策方面的信息,引导企业挖潜改造,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同时加强清洁生产的宣传与引导工作,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清洁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政府带头使用开展清洁生产企业的产品,引导社会公众进行绿色消费。根据构建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选择的评价方法,对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的清洁生产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清洁生产状况不是十分令人满意。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建立起合理的激励机制,首先构建出由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两部分构成的激励机制体系,然后提出详细的激励对策。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首先给企业注入动力,同时,充分发挥公众的市场监督以实现外部激励;企业作为清洁生产的执行主体,通过不断改善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创新清洁生产技术来提高经济效益以实现内部激励。最终通过政府、公众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效合一,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论清洁生产与企管和技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清洁生产与企管和技改(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技术改进和创新项目的考核激励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企业研发人员普遍特征及现状分析 |
1.1 研发人员的工作特征分析 |
1.2 企业技术研发现状 |
2 明确企业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的定义和指导思想 |
2.1 技术改进 |
2.2 技术创新 |
2.3 技术改进创新类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3 建立组织机构 |
3.1 成立技术改进及创新评审委员会 |
3.2 成立课题项目组,任命项目负责人、组成人员 |
4 课题申报、价值评定、立项、实施、过程考核、评估 |
4.1 课题分类 |
4.2 课题评估 |
4.3 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研发人员的考核与实施 |
4.3.1 签订责任状 |
4.3.2 月度评估 |
4.3.3 半年度 |
4.3.3. 1 绩效评估 |
4.3.3. 2 胜任素质评估 |
4.3.4 项目实施结束后的验收评估 |
5 奖励 |
6 小结 |
7 阶段性成果 |
(2)企业技术改进和创新项目的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研发人员普遍特征及现状分析 |
二、明确企业技术改进、技术创新的定义和指导思想 |
三、建立组织机构 |
四、课题申报、价值评定、立项、实施、过程考核、评估 |
五、奖励措施 |
六、结论 |
七、阶段性成果 |
(3)蚌埠卷烟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述 |
一、国外研究概述 |
二、国内研究概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 |
一、质量检验阶段 |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四、全面质量保证阶段 |
第二节 质量管理理念 |
一、休哈特的质量管理理念 |
二、戴明的质量管理理念 |
三、朱兰的质量管理理念 |
四、石川馨的质量管理理念 |
五、克劳士比的“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 |
第三节 丰田精益生产 |
第四节 PDCA循环 |
一、PDCA循环的内容 |
二、PDCA循环的特点 |
第三章 蚌埠卷烟厂生产质量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蚌埠卷烟厂简介 |
第二节 卷烟生产流程简介 |
第三节 数据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过程 |
二、数据来源 |
三、分析结果 |
四、蚌埠卷烟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蚌埠卷烟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
第一节 蚌埠卷烟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
一、基本原则 |
二、改进目标 |
第二节 蚌埠卷烟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策划 |
一、导入理念 |
二、制定质量目标以及调整组织机构 |
第三节 蚌埠卷烟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方法和策略 |
一、7S活动 |
二、合理化建议活动与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
三、柔性管理策略 |
第四节 蚌埠卷烟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
一、过程设计 |
二、过程质量控制改进 |
三、设备管理改进 |
四、过程风险控制 |
五、信息系统虚拟化研究及应用 |
第五章 蚌埠卷烟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方案实施与评价 |
第一节 实施策略 |
一、推行团队质量管理任务 |
二、积极营造质量管理氛围 |
三、明确个体员工的质量管理职责 |
四、持续优化质量管理方法 |
第二节 实施步骤 |
一、项目建设团队及制度管理 |
二、培训管理 |
三、梳理指标结构 |
四、沟通调研 |
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
六、管理协同、职能推动 |
第三节 建立质量管理实施的问题解决机制 |
第四节 建立生产质量管理的目标评价机制 |
一、目标细化 |
二、体系优化运行及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2.1 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
2.1.1 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简介 |
2.1.2 公司组织结构 |
2.2 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2.1 宏观环境分析 |
2.2.2 行业发展现状及复烤企业竞争形势分析 |
2.3 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3.1 客户分布广泛 |
2.3.2 人力资源发展概况 |
2.3.3 生产经营水平 |
2.3.4 加工服务水平 |
2.3.5 技术创新 |
2.3.6 企业管理水平 |
2.4 SWOT分析 |
2.4.1 公司的优势 |
2.4.2 公司的劣势 |
2.4.3 机会分析 |
2.4.4 威胁分析 |
第3章 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
3.1 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战略定位 |
3.1.1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匹配 |
3.1.2 公司战略定位 |
3.2 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愿景及目标 |
3.2.1 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愿景及使命 |
3.2.2 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战略发展目标 |
3.3 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战略重点举措 |
3.3.1 技术创新战略 |
3.3.2 组织转型战略 |
3.3.3 产品发展战略 |
3.3.4 业务发展战略 |
第4章 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
4.1 战略实施机制及步骤 |
4.1.1 战略实施机制 |
4.1.2 战略实施步骤 |
4.2 战略实施保障 |
4.2.1 增强战略思维 |
4.2.2 强化安全管理 |
4.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4.2.4 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
4.2.5 抓实审计工作 |
4.2.6 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和效率 |
4.2.7 人才建设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疆TY水泥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式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描述 |
2.1.1 战略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
2.1.2 战略管理的主要流派 |
2.2 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描述 |
2.2.1 波特的五种基本战略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第三章 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外水泥工业基本情况简述 |
3.2 中国水泥工业基本情况简述 |
3.2.1 行业产能、产量 |
3.2.2 行业新特点 |
3.2.3 中国水泥工业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
3.3 新疆自治区水泥工业基本情况简述 |
3.3.1 全区水泥工业特点 |
3.3.2 面临的形势 |
第四章 TY水泥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
4.1.1 政策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技术环境分析 |
4.1.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2 TY水泥波特五力竞争分析 |
4.2.1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4.2.2 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4.2.3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4.2.4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2.5 替代品的威胁 |
第五章 TY水泥内部环境分析 |
5.1 TY水泥公司概况 |
5.2 TY水泥经营管理及技术状况分析 |
5.2.1 公司所处地理位置及资源条件 |
5.2.2 公司生产组织及质量管理状况 |
5.2.3 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状况 |
5.2.4 公司工艺技术及技术装备状况 |
第六章 新疆TY水泥竞争战略识别与选择 |
6.1 TY水泥内外部环境因素归纳 |
6.1.1 优势 |
6.1.2 劣势 |
6.1.3 机会 |
6.1.4 威胁 |
6.2 建立SWOT分析模型 |
6.3 SWOT模型分析和战略定位 |
6.4 最优战略选择 |
第七章 TY水泥竞争战略实施措施保障 |
7.1 深挖循环经济产业链潜力,发挥协同联动效应 |
7.2 紧抓“一带一路”机遇,提升物流商贸水平 |
7.3 加强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两化融合 |
7.4 创新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激发企业内部活力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新海石化公司概况 |
2.1 基本简介 |
2.2 新海石化绩效考核现状 |
第三章 新海石化绩效考核体系主要构成 |
3.1 新海石化公司绩效考核内容体系 |
3.2 新海石化公司绩效考核结构体系 |
3.3 新海石化公司绩效考核方法体系 |
第四章 新海石化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 |
4.1 新海石化处室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4.2 处室考核体系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海石化车间考核体系 |
5.1 新海石化车间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5.2 车间考核体系实际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海石化领导层及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
6.1 新海石化领导层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6.2 新海石化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海石化绩效考核结果实施与运用 |
7.1 综合绩效排名结果兑现规则 |
7.2 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
7.3 综合管理奖 |
7.4 绩效奖金 |
7.5 岗位晋级 |
7.6 绩效反馈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南方水泥余杭区混凝土项目并购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问题与思路 |
(三) 论文创新与不足 |
二、相关理论综述 |
(一) 产业链理论 |
(二) 并购理论 |
(三) 管理整合理论 |
三、浙江省水泥市场分析和余杭区混凝土市场分析 |
(一) 区域内部水泥企业现状 |
(二) 外埠水泥进入情况 |
(三) 当地政府对混凝土“禁现和限批”政策执行情况 |
(四) 余杭区混凝土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
四、南方水泥在杭州的业务分析 |
(一) 南方水泥在杭州区域业务简介 |
(二) 杭州南方的水泥业务发展困境 |
(三) 南方水泥发展混凝土业务思路 |
(四) 南方水泥发展混凝土业务SWOT分析 |
五、南方水泥混凝土业务并购方案制定 |
(一) 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 |
(二) 编制混凝土业务发展规划 |
(三) 混凝土业务并购流程管理 |
(四) 混凝土业务并购目标选择 |
(五) 征得政府支持,推进与余杭区政府开展战略合作 |
六、南方水泥余杭区混凝土业务管理整合 |
(一) 编制《混凝土业务运营管控工作指引》 |
(二) 构建混凝土业务管控架构体系 |
(三) 制订混凝土业务各管理层级部门职能 |
(四) 制订混凝土业务各管理层级部门编制管理 |
(五) 摸清混凝土行业及企业特点,紧抓经营管理 |
(六) 严格预算管理,强化对标管理 |
(七) 用好预算对标结果,推进监督考评工作 |
七、保障措施 |
(一) 人力资源储备 |
(二) 应收账款控制措施 |
(三) 资金保障措施 |
(四) 管理体系保障 |
(五) 项目建设保障 |
(六) 技术保障 |
八、结论 |
(一) 主要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HYST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2.1 全面风险管理 |
2.2 内部控制 |
2.3 研究现状 |
第三章 HYST 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3.1 战略管理 |
3.2 运营管理 |
3.3 财务管理 |
3.4 法律事务 |
第四章 HYST 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实施 |
4.1 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原则 |
4.2 HYST 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实施阶段 |
4.3 需检查的流程及奖惩措施 |
4.4 HYST 内控审计需准备资料清单 |
第五章 HYST 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
5.1 战略管理内部控制优化 |
5.2 运营管理内部控制优化 |
5.3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优化 |
5.4 法律事务内部控制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2 结论 |
6.3 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企业调查情况 |
致谢 |
(10)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概述 |
1.2.1 清洁生产的概念及原则 |
1.2.2 清洁生产的作用与途径 |
1.2.3 油气田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油气田企业环境管理与清洁生产管理研究现状 |
1.3.2 企业清洁生产存在问题研究现状 |
1.3.3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1.3.4 清洁生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5 清洁生产激励机制问题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本文研究框架以及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清洁生产评价与激励理论 |
2.1 环境污染的相关理论 |
2.1.1 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理论 |
2.1.2 交易费用为基础的自愿参与制度 |
2.2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
2.2.1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
2.2.2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关系 |
2.3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3.2 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的关系 |
2.4 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
2.4.1 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 |
2.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2.5 清洁生产激励理论 |
第3章 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现状分析 |
3.1.1 清洁生产取得的成绩 |
3.1.2 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 |
3.2 油气田开展清洁生产的障碍分析 |
3.2.1 企业外部障碍分析 |
3.2.2 企业内部障碍分析 |
3.3 国外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
3.3.1 国外清洁生产的实践经验 |
3.3.2 国外开展清洁生产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
4.1 构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及原则 |
4.1.1 油气田企业构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4.1.2 构建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 构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思路 |
4.2.1 构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参考依据 |
4.2.2 构建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
4.3 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4.3.1 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
4.3.2 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
4.3.3 定量评价体系指标中各指标的说明 |
4.4 清洁生产评价流程、方法及标准 |
4.4.1 清洁生产评价流程 |
4.4.2 确定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
4.4.3 确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激励机制 |
5.1 政府和企业在清洁生产中的地位作用 |
5.1.1 政府的行为与作用 |
5.1.2 企业的行为与作用 |
5.2 环境政策实施的演变过程及现状 |
5.2.1 环境政策实施的演变过程 |
5.2.2 不同国家环境政策的实施现状 |
5.3 政府和企业在不同环境政策下的博弈分析 |
5.3.1 政府不同环境政策的激励作用分析 |
5.3.2 命令——控制型政策下的博弈分析 |
5.3.3 基于市场的环境经济政策下的博弈分析 |
5.3.4 结论 |
5.4 油气田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激励政策设计 |
5.4.1 单目标下政府激励政策设计 |
5.4.2 多目标下政府激励政策设计 |
5.4.3 政府设计激励政策的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 |
6.1 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评价 |
6.1.1 实证研究的说明 |
6.1.2 确定指标权重值 |
6.1.3 胜利采油厂清洁生产各评价指标的实际数据 |
6.1.4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
6.1.5 清洁生产评价 |
6.2 胜利油田清洁生产激励机制的构建 |
6.2.1 外部激励措施 |
6.2.2 内部激励措施 |
6.3 胜利油田清洁生产激励对策 |
6.3.1 健全与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 |
6.3.2 加强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管理 |
6.3.3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论清洁生产与企管和技改(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技术改进和创新项目的考核激励机制[J]. 赵月华. 山东化工, 2020(23)
- [2]企业技术改进和创新项目的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初探[J]. 赵月华. 中国橡胶, 2020(11)
- [3]蚌埠卷烟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D]. 唐慧. 安徽财经大学, 2017(05)
- [4]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尹凡. 湖南大学, 2017(07)
- [5]新疆TY水泥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邵传淦.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6]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宁波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J].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市财政局. 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07)
- [7]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 范建民. 天津大学, 2014(03)
- [8]南方水泥余杭区混凝土项目并购方案设计[D]. 熊海成. 兰州大学, 2014(10)
- [9]HYST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D]. 郭宜忠. 南华大学, 2013(03)
- [10]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D]. 王备战.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