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依托森林公园建设“后花园”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康璇[1](2022)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康养宜居地建设研究——以乐山为例》文中提出2021年12月,乐山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打造成渝‘后花园’"。结合乐山的旅游、康养资源,可以具体地诠释为要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康养宜居地。乐山康养产业刚刚起步,与省内其他市、州康养产业相比,发展相对滞后,康养产业链和产业体系还未形成,与旅游产业、城市建设未有效整合。因此,现阶段要重新认识布局康养宜居,探索康养融合发展模式,加快康养配套设施建设,强化支撑保障形成合力。
朱炜[2](2021)在《基于服务设计的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研究 ——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1984年建立第一个森林公园——兰州吐鲁沟森林公园以来,国内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只用了短短三十多年,我们就经历了欧美发达国家上百年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如今,我国虽已成为森林旅游大国,培养出了一批发展快、规模大的森林公园,但森林旅游产业还存在着发展观念滞后、服务意识不强、产品创新不足、品牌形象设计差等突出问题,很多森林公园在当前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上竞争力相对不足。因此,全面深化森林旅游业改革,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来解决当前的森林旅游问题,是我国各森林旅游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学术界掀起了森林旅游研究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并且森林旅游行业也紧跟智慧旅游建设热潮,大力推进森林旅游信息化建设。然而,笔者调查发现,森林旅游市场上互联网产品虽多,但其品质良莠不齐,旅游地的信息化建设也缺乏系统性,没有实质性地提升其服务水平。并且,学术界绝大多数的相关研究都是从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宏观角度研究森林旅游及其带动的康养、娱乐、生态教育等产业的发展,很少有学者从设计学视角研究具体的森林旅游地互联网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森林旅游业形成了实践上缺乏设计学的理论指导,学术上缺乏设计理论研究的现状。针对上述现状,本论文以旅游服务产品的创新设计推动森林旅游的发展为出发点,通过服务设计理念与实践方法的运用,对调研地的互联网产品(以下简称“线上旅游服务小程序”或”小程序“)进行再设计,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互联网产品服务服务体系,推动线下景区相关配套服务的优化升级。笔者希望能借此帮助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提高其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和品牌价值,增加其旅游收益,最终达到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型升级的目标;同时也希望能借此为研究森林旅游问题的学者们提供设计学的新角度、新思路,并且为行业里森林旅游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实践提供一点点理论参考。本论文第一章首先从三个方面对论文研究的背景进行阐述。其次,对国内外服务设计和森林旅游互联网产品设计以及国内外服务设计理念在森林旅游互联网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与综合评述。第二章先是对服务设计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总结其思维特征、概括其方法与工具。然后通过对森林旅游及其服务系统的总结论述来构建笔者自己的森林旅游服务系统框架。之后对互联网产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了解其概况并总结其设计与体验的关系。最后从三个方面将它们进行了综合性的总结。该部分的工作通过梳理已有的基础理论,总结出了笔者的结论,有助于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思路。第三章首先是对调研地现状的综合考察,为了对该景区设计开发互联网产品并建设升级产品线下服务体系的背景条件有所了解,重点考察了其景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其次对该地区的游客进行了综合性问卷调查,重点关注游客的组成信息和互联网旅游服务体验,为后面更加详细的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作准备。第四章是在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以调研地的小程序设计为导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针对森林旅游互联网产品的市场调研,以及对其用户需求的研究。该阶段的工作贯彻了服务设计思维方法,把第二章中的相关基础理论运用到了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研究的全程,最终进一步明确了调研地小程序的设计方向。第五章基于前期工作的结论,对调研地的线上旅游服务小程序提出了几大设计原则,并运用互联网产品设计基础理论,重点阐述了小程序的功能、交互和界面视觉设计方案。此外,笔者结合调研地线下服务体系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梅岭旅游小程序线下服务设计策略。
章益辉[3](2021)在《丽水市森林康养资源及其利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和精神健康,开始选择生态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的森林、湿地作为休假的去处。因此,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的森林康养已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当中。丽水作为中国生态第一市,具有发展森林康养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对于丽水而言,森林康养产业是打通“两山”通道,加快生态经济化,将GEP转化成GDP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加快构建绿色发展体系的重要手段;是适应变化顺势而为,加快参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众创业创新,加快乡村振兴百姓致富的重要渠道。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丽水市的空气负氧离子资源、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资源、森林风景单体资源等森林康养资源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对丽水市森林康养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2013—2020年,丽水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在逐年增高,8年空气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为2560个·cm-3。空气负氧离子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季空气负氧离浓度最高,冬季空气负氧离浓度最低。从空间分布来看,中心莲都区负氧离子浓度较低,周边庆元县、龙泉市和缙云县负氧离子浓度较高。庆元县负氧离子浓度最高,为3768个·cm-3,莲都区负氧离子浓度最低,为1373个·cm-3。2.2020年,丽水市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总量为775.5×103t,其中,异戊二烯(ISOP)排放总量为267×103t,单萜烯(TMT)排放总量为267×103t,其它BVOCs(OVC)排放总量为267×103t。BVOCs排放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季排放量最高,冬季排放量最低。从空间分布来看,龙泉市天然源BVOCs排放量属丽水市最高,缙云县天然源BVOCs排放量属丽水市最低。3.丽水市森林风景单体资源共3732个,其中包括人文景观1304个,地文景观577个,水文景观376个,较少的是天象景观73个。3732个森林风景单体资源当中,五级森林风景资源单体有61个,四级森林风景资源单体有324个,三级森林风景资源单体有1176个,二级森林风景资源单体有1218个,一级森林风景资源单体有953个。从空间分布来看,莲都区443个资源单体、龙泉市382个资源单体、缙云县401个资源单体、遂昌县464个资源单体、云和县102个资源单体、松阳县444个资源单体、景宁县426个资源单体、庆元县404个资源单体、青田县587个资源单体。4.以丽水白云山森林康养基地和景宁草鱼塘森林康养基地为例,分析了丽水市森林康养产业的“养旅融合”发展模式。对丽水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短板进行了简单的评述,并提出了建议。丽水市森林康养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明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康养旅游资源量大面广,生态康养经济发展基础扎实,“长寿之乡”品牌优势凸显。
刘必梅[4](2021)在《墓园生态葬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丽水市云和县福寿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墓地需求量增加,由此带来人地矛盾和环境破坏。近几年相关部门倡导推行节地生态葬,建设节地生态墓园。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建设生态墓园可以解决人地矛盾和保护生态环境,当前兴起的墓园生态葬区是传统墓园走向生态墓园的过渡。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归纳演绎和实践验证的方法,以丽水市云和县福寿园为例,探讨墓园生态葬区景观的设计手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上海福寿园、浙江安贤园和钱江陵园等生态葬区的调查分析,总结其具有选址交通便利、景观空间开放、景观小品丰富、生态葬式多样、乔灌木搭配合理、长寿和观赏特征植物应用准确等特点。同时由于建设面积偏小,重节地葬而轻生态葬,也存在景观空间单一、休闲功能缺失、忽略文化景观、墓碑不够隐形等问题。2.结合相关理论和案例调研,提出墓园生态葬区景观设计策略。选址上应满足交通便利、风水格局及场地条件良好的要求,总体设计要依据墓园整体风格、地形和立意合理布局,结合功能、植物、葬式和道路进行分区,处理山水与情感空间,并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道路规划要考虑规模、分区及特殊时期人流,墓园小品要符合主题和殡葬文化,墓碑应生态、艺术化处理。植物种植强调利用感官、植物文化和多样化空间来表达景观意境,选择长寿、色彩、季相和象征意义的植物。3.以丽水市云和县“福寿园”生态葬区为实践案例,结合“两山夹一谷”的地势现状,采用混合式“一轴两片四节点”布局,重点运用珍贵、长寿、多色彩树种,以期达到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的生态葬区景观效果,既展示生态葬区的景观优势,又传播节地生态葬的理念,为墓园甚至社会带来了生态效益。
林霖[5](2020)在《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众多城市应对城市水安全问题的重点研究工作,而绿地是重要的天然海绵体。因此,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使绿地充分发挥其海绵效能对于城市的海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在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常规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对海绵建设做出响应内容,从而探索构建一套既能满足绿地基础功能(生态、游憩、景观、文化等),又能发挥城市绿地雨洪管理作用、满足城市雨洪调蓄需求的具有普适意义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以达到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辅助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目标。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例研究法、实地调研法、计算机模拟法等研究方法,从绿地-水文数据库构建、规划范围海绵特性分析与海绵格局研判、绿地系统雨洪管理目标的确定、与海绵格局耦合的区域及新城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基于雨洪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类绿地规划及海绵建设指引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响应海绵理念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并以北京市平谷区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为实例,对规划方法进行实践,得到系列规划成果,证实了规划方法的可操作性。
牛慧[6](202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滨河公园是城市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最为丰富的场所,是最能体现城市风格的名片。但城市粗犷单一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滨水蓝绿空间结构破裂,城市生态系统遭受胁迫,引发生态水系统失衡、地域文化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城市河流廊道作为蓝绿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蓝绿空间的建设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城市河流廊道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是实现河流生态修复和指导城市滨水区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分析现状问题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角度出发,以城市河流廊道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评价体系,并以怀柔科学城沙河河流廊道为例,通过建立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的评价模型,对城市河流廊道进行评价,找寻场地痛点,挖掘场地空间价值,并进一步指导滨水公园的规划策略和设计方法。文章主要分为“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三个部分。本研究采用了“研究背景——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评价体系构建——评价结果分析——设计策略与方法的制定——实例论证”的研究框架。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场地现状资源条件的调查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对场地进行资源评价,得出空间适宜性布局,并对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一同对规划设计策略进行指导,构建合理的河流廊道系统,打造可持续性的生态景观。研究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目标,为城市滨水公园建设在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方面提出建议和指导,并分别从生态系统安全保障、文化承载、物质供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包括优化生物栖息地,修复空间生态基底、整合周边多样空间、拓展游憩服务功能,保留场地历史遗迹,转译自然文化肌理的规划策略,并具体从生态修复、植物群落、功能服务、游憩设施、文化转译五方面论述具体的规划方法。论文在北京市积极建设蓝绿空间的背景驱动下,以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进行研究,验证研究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公园的选址、结构布局和规划策略等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
魏博琛[7](2020)在《基于低干预理念的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以建水县森林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复杂的人地关系,环境逐渐恶化和资源日渐紧缺的趋势,迅猛的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地区风景园林建设不仅耗费大量成本,而且趋于将建设城市公园的惯性思路沿用到森林公园中。从传统园林美学的角度,低干预景观所呈现的面貌“看上去不算风景”,却可以改变传统营建模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如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园林建设现状,拓展森林公园规划方式,如何减少投入的同时实现更高的综合效益,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本文以位于城镇近郊的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从中国传统意识形态出发,汲取古人智慧,列举了低干预理念所依托的宇宙观、山水观、发展观和生活观,引入基于低干预理念的规划逻辑和设计策略,提出“重在自然、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适度留余”的原则,以建水县森林公园规划为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呼应理念研究,探讨如何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事半功倍的进行公园建设,满足大众游赏、玩赏园林风景的迫切需求。
赵津津[8](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城乡生态环境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乡生态关系理论逐步完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为我国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迈上新台阶,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积累了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以及促进城乡利益协调。美丽中国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谋划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统筹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施行最严密的法治,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自上而下层层推动、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则是有效推动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城乡利益协调采取的重要举措有:第一,统筹城乡空间规划。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第二,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多年来,流域生态补偿与森林生态补偿在政策制定、法律保障和地方实践各层面都做出丰富的探索。第三,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我国重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补齐农村环境短板,为城市提供生态支持。但也应看到,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依然面临现实挑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龙世君[9](2020)在《基于环城游憩带视野下的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公共假期次数和时间的增多,旅游者需求的不断转变和我国旅游转型升级,环城游憩逐渐成为人们出游首选。弥勒市被誉为“昆明市后花园”,伴随着云桂高铁的开通,弥勒市旅游业将会迎来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通过研究弥勒市旅游与满意度现状,提出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路径。从民族理念认知、民族行为认知、民族视觉认知三个方面构建民族认知体系。通过加强政府主导地位、改善投融资环境、促进旅游区域一体化、搭建宣传平台、注重人才培养等5个方面构建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保障体系。以技术和政策两个层面保障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促进弥勒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弥勒市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关海莉[10](2019)在《生态修复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以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人们对城郊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肆意地开采和掠夺,导致城郊地区的绿地环境受到侵蚀,生态空间遭到破坏,城郊地区的生态环境亟需得到修复。城郊型森林公园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与功能,既具有城市公园绿地为市民服务的功能,又具备自然森林公园原生态的自然属性,又因处于城市和自然的过渡地带,能够极大程度地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功能,在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压力更为严峻。因此本文以城郊型森林公园为对象,通过对城郊地区森林公园特征的研究,结合生态学相关理论基础,以生态修复的视角对城郊地区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探讨,以期能够在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中,建立系统的规划设计理论,给予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及生态修复一定的指导。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城郊型森林公园及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做出界定,以城郊型森林公园及生态修复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试探索生态修复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营建方向。第二部分以相关理论基础为指导,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从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城市关联和土地属性四个方面对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特征进行总结。基于生态学相关理论,针对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特征提出生态修复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营建目标及策略,分别从山水空间营造、生态环境优化、景观功能布局、文化空间打造、科普体系构建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主要结合实例对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理论到实践的探讨。以河南省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方案。在分析调查现状资源及立地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园的规划原则、目标、定位、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及生态修复相关内容。同时对植物景观、游览路线、基础设施等进行了规划。以生态修复视角对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进行规划研究与探讨,以期为营造出更多的环境优美、自然生态、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二、关于依托森林公园建设“后花园”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依托森林公园建设“后花园”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康养宜居地建设研究——以乐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乐山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康养宜居地的有利条件 |
(一)政策契合度:政策风口与机遇红利 |
1. 国家层面发展政策 |
2. 省级层面发展政策 |
3. 市级层面发展政策 |
(二)环境优良度:环境改善与生态平衡 |
1.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
2. 水体质量明显好转 |
3. 土壤质量保持稳定 |
4. 城市声环境总体趋好 |
(三)景观怡人度:禀赋优良与资源富足 |
1. 先天禀赋具备优势 |
2. 康养资源蕴藏丰富 |
3. 公共服务日益完善 |
(四)生活舒适度:布局优化与服务完善 |
1.城镇布局不断优化 |
2.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
(五)公共安全度:安全保障与预警治理 |
1. 依法打击违法犯罪 |
2. 基层社会治理有效 |
(六)经济发展度:稳定增长与持续增收 |
二、乐山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康养宜居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康养宜居建设滞后 |
(二)康养资源开发不足 |
(三)康养融合发展不够 |
(四)保障支撑力度不够 |
三、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康养宜居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重新认识布局康养宜居 |
1. 高度重视康养宜居地的建设 |
2. 结合城市建设布局康养产业 |
(二)探索康养融合发展模式 |
1. 依托旅游资源发展康养旅游 |
2. 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森林康养 |
3. 依托农业资源发展康养农业 |
(三)加快康养配套设施建设 |
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易居 |
2. 建设康养配套设施实现颐居 |
3.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实现逸居 |
(四)强化支撑保障形成合力 |
1.成立康养机构形成机制支撑 |
2. 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政策支撑 |
3. 加大人才培养形成智力支撑 |
(2)基于服务设计的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研究 ——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森林旅游业转型升级 |
1.1.2 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了森林旅游产品设计的地位 |
1.1.3 设计与创新借助技术进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服务设计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外互联网产品设计在森林旅游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服务设计理念在森林旅游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4 研究评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用户访谈法 |
1.5.4 实地调研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服务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1 服务设计概述 |
2.1.2 服务设计思维 |
2.1.3 服务设计的方法与工具 |
2.2 森林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 |
2.2.1 森林旅游的内涵与分类 |
2.2.2 森林旅游的功能与体验分类 |
2.2.3 森林旅游的服务系统 |
2.3 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 |
2.3.1 互联网产品概述 |
2.3.2 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概述 |
2.4 基础理论研究小结 |
第三章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调研与分析 |
3.1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选址依据 |
3.1.1 占据优势地位,发展潜力巨大 |
3.1.2 旅游服务及生态环境保护仍有创新空间 |
3.2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 |
3.2.1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概况 |
3.2.2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概况 |
3.2.3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信息化建设概况 |
3.3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服务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
3.3.1 问卷设计 |
3.3.2 问卷统计情况 |
3.3.3 问卷分析与小结 |
第四章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互联网产品的市场调研及用户需求分析 |
4.1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互联网产品的调研准备 |
4.2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互联网产品的市场调研 |
4.2.1 对梅岭国家森林公园自有互联网产品的调研 |
4.2.2 对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互联网产品相关竞品的分析 |
4.3 基于服务设计的森林旅游互联网产品用户研究 |
4.3.1 通过用户访谈了解用户需求 |
4.3.2 构建产品用户模型和使用场景蓝图 |
4.4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互联网产品的服务设计报告 |
4.4.1 服务平台选择 |
4.4.2 设计要点总结 |
第五章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小程序设计方案与线下服务设计策略 |
5.1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服务小程序的设计方案 |
5.1.1 小程序原型的设计概述 |
5.1.2 小程序原型的设计方案 |
5.2 线下旅游服务设计策略 |
5.2.1 加强政府的指导作用 |
5.2.2 巩固旅游企业的主体地位 |
5.2.3 鼓励商户的广泛参与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用户访谈 |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3)丽水市森林康养资源及其利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森林康养概述 |
1.4.1 森林康养基本概念 |
1.4.2 森林康养理论依据 |
1.4.3 空气负氧离子 |
1.4.4 植物源有机挥发物 |
2 丽水市负氧离子资源与分布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负氧离子评价标准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负氧离子年变化规律 |
2.2.2 负氧离子月变化规律 |
2.2.3 负氧离子季度变化规律 |
2.2.4 负氧离子季节性日变化规律 |
2.2.5 负氧离子空间分布特征 |
2.3 小结 |
3.丽水市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资源与分布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研究方法 |
3.2 参数的计算 |
3.2.1 植被种类及分布数据 |
3.2.2 叶面积指数(LAI) |
3.2.3 标准排放因子 |
3.2.4 气象数据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排放总量 |
3.3.2 时间分布特征 |
3.3.3 空间分布特征 |
3.4 小结 |
4 丽水市森林风景单体资源与分布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资料收集 |
4.1.2 调查评价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森林风景资源的丰度分析 |
4.2.2 森林风景资源的品质分析 |
4.2.3 森林风景资源的分布分析 |
4.2.4 集中度分析 |
4.2.5 均衡度分析 |
4.3 小结 |
5 丽水市森林康养现状与发展模式 |
5.1 丽水市森林康养产业现状 |
5.1.1 谋划早 |
5.1.2 起点高 |
5.1.3 推进实 |
5.2 丽水市森林康养优势与短板 |
5.3 丽水市森林康养发展模式 |
5.3.1 养旅融合发展模式—以景宁草鱼塘森林康养基地为例 |
5.3.2 “山水康养”模式—以丽水白云山森林康养基地为例 |
5.4 丽水市森林康养发展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墓园生态葬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丽水市云和县福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地矛盾的尴尬局面 |
1.1.2 生态环境的逐渐破坏 |
1.1.3 殡葬观念的扬弃继承 |
1.1.4 生态葬的推广发展 |
1.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概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相关理论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墓园殡葬文化 |
1.3.1.1 西方殡葬文化 |
1.3.1.2 东方殡葬文化 |
1.3.1.3 东方殡葬文化与生态葬的“矛盾” |
1.3.2 生态葬 |
1.3.2.1 国外绿色殡葬 |
1.3.2.2 国内生态葬 |
1.3.2.3 国内外的生态葬形式 |
1.3.2.4 生态葬的发展优势 |
1.3.3 墓园景观 |
1.3.3.1 国外墓园景观 |
1.3.3.2 国内墓园景观 |
1.3.3.3 国内墓园景观与生态葬的结合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墓园生态葬区案例研究 |
2.1 国内墓园生态葬区建设情况 |
2.2 典型案例调查与分析 |
2.2.1 上海福寿园 |
2.2.1.1 园区建设情况 |
2.2.1.2 生态葬区建设情况 |
2.2.2 浙江安贤园 |
2.2.2.1 园区建设情况 |
2.2.2.2 生态葬区建设情况 |
2.2.2.3 其他 |
2.2.3 钱江陵园 |
2.2.3.1 园区建设概况 |
2.2.3.2 生态葬区建设情况 |
2.2.4 调查结果分析 |
2.2.4.1 建设情况对比 |
2.2.4.2 植物配置对比 |
2.2.4.3 存在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3 墓园生态葬区景观设计策略 |
3.1 设计原则 |
3.2 选址影响因素 |
3.2.1 在墓园中选址 |
3.2.2 风水格局 |
3.2.3 场地条件 |
3.3 总体设计策略 |
3.3.1 景观空间布局 |
3.3.2 分区划分 |
3.3.2.1 以生态葬式划分 |
3.3.2.2 以功能分区划分 |
3.3.2.3 以植物特色划分 |
3.3.2.4 以道路划分 |
3.3.3 景观空间营造 |
3.3.3.1 山水空间布置 |
3.3.3.2 情感空间组织 |
3.3.3.3 空间利用率提升 |
3.3.4 道路系统规划 |
3.3.5 墓园小品设计 |
3.4 植物种植策略 |
3.4.1 植物配置原则 |
3.4.1.1 因地制宜,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 |
3.4.1.2 综合考虑,发挥植物的有效功能 |
3.4.1.3 打破“僵”局,植物景观要灵活布局 |
3.4.1.4 合理搭配,建植物生态群落景观 |
3.4.1.5 长远考虑,兼顾近期和远期效果 |
3.4.2 植物景观的意境表达 |
3.4.2.1 利用人的感官,配置相应植物 |
3.4.2.2 利用植物文化,营造植物意境 |
3.4.2.3 处理植物空间,多样化烘托意境 |
3.4.3 植物种类选择 |
3.4.3.1 长寿植物的应用 |
3.4.3.2 植物色彩、姿态的搭配 |
3.4.3.3 植物季相的变化 |
3.4.3.4 植物的象征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4 丽水市云和县“福寿园”生态葬区景观设计实践 |
4.1 研究地概况 |
4.2 项目概况 |
4.2.1 政策背景 |
4.2.2 文化背景 |
4.2.3 地理区位及设计范围 |
4.2.4 场地现状分析 |
4.2.4.1 地形地貌 |
4.2.4.2 植被现状 |
4.2.4.3 风水格局 |
4.2.5 SWOT分析 |
4.3 总体设计 |
4.3.1 规划目标 |
4.3.2 设计构思 |
4.3.3 规划布局 |
4.3.4 功能分区 |
4.3.5 道路交通 |
4.4 植物种植设计 |
4.4.1 种植设计理念 |
4.4.2 植物景观布局 |
4.4.3 节点植物配置 |
4.4.3.1 红梅傲雪 |
4.4.3.2 红豆相思 |
4.4.3.3 杜鹃啼血 |
4.4.3.4 玉兰芳馨 |
4.4.3.5 樱雪云影 |
4.4.4 种植形式分析 |
4.4.5 植物季相分析 |
4.4.5.1 常绿落叶植物的合理搭配 |
4.4.5.2 植物不同观赏特性及观赏期 |
4.4.5.3 植物色彩分析 |
4.4.6 植物特殊寓意分析 |
4.5 专项设计 |
4.5.1 文化景观 |
4.5.1.1 文化墙 |
4.5.1.2 雕塑小品 |
4.5.2 地面铺装 |
4.5.3 墓位设计 |
4.5.3.1 骨灰容器 |
4.5.3.2 墓碑 |
4.5.4 互联网殡葬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点(案例)植物种类目录 |
附录B “福寿园”生态葬区植物种类目录 |
图表索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主要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2 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中与海绵城市相关的进展 |
2.1 绿地的海绵功能 |
2.2 相关实践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3 案例研究 |
3.1 厦门翔安新城港汊流域南片区城市绿地雨洪管理 |
3.1.1 项目背景 |
3.1.2 规划策略 |
3.1.3 借鉴经验 |
3.2 通辽市城市绿地雨洪管理规划 |
3.2.1 项目背景 |
3.2.2 规划策略 |
3.2.3 借鉴经验 |
3.3 孟州市绿地系统规划 |
3.3.1 项目背景 |
3.3.2 规划策略 |
3.3.3 借鉴经验 |
3.4 迁安市集雨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研究 |
3.4.1 项目背景 |
3.4.2 规划策略 |
3.4.3 借鉴经验 |
3.5 哥本哈根暴雨准则 |
3.5.1 项目背景 |
3.5.2 规划策略 |
3.5.3 借鉴经验 |
3.6 本章小结 |
4 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 |
4.1 绿地系统规划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关键 |
4.1.1 定量科学分析,明确“海绵”需求 |
4.1.2 建立系统思维,“海绵”理念贯穿 |
4.2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绿地系统规划响应 |
4.2.1 构建绿地-水文数据库 |
4.2.2 基于海绵视角的现状分析 |
4.2.3 区域及城区海绵格局研判 |
4.2.4 确定绿地系统雨洪管理目标 |
4.2.5 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的区域绿地规划 |
4.2.6 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的城区绿地规划 |
4.2.7 技术路线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5 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平谷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 |
5.1.2 自然条件 |
5.1.3 其他发展条件 |
5.2 绿地-水文数据库 |
5.3 基于海绵视角的现状分析 |
5.3.1 绿地海绵建设现状 |
5.3.2 区域及新城海绵特性分析 |
5.3.3 SWOT分析 |
5.3.4 绿地建设方向 |
5.4 区域及城区(新城)海绵格局研判 |
5.4.1 区域海绵格局研判 |
5.4.2 城区(新城)海绵格局研判 |
5.5 规划总则 |
5.5.1 规划范围、期限、规模 |
5.5.2 规划依据 |
5.5.3 规划目标和规划指标 |
5.6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区域绿地规划 |
5.6.1 区域绿色空间结构布局 |
5.6.2 各类区域绿地规划 |
5.7 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平谷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
5.7.1 新城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
5.7.2 新城各类绿地规划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名单 |
致谢 |
附录 A 平谷新城公园绿地规划海绵建设建议一览表 |
附录 B 新城规划绿地实现雨洪调蓄目标情况核验计算书 |
附件 |
(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生态系统危机 |
1.1.2 城市滨水区域亟需蓝绿空间的整合营造与功能提升 |
1.1.3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为风景园林的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1 国内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概况 |
1.5.2 国内外对河流廊道的研究概况 |
2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研究 |
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
2.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
2.2.1 供给服务 |
2.2.2 调节服务 |
2.2.3 支持服务 |
2.2.4 文化服务 |
2.3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联 |
2.4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服务的关系 |
2.4.1 生态安全保障服务 |
2.4.2 物质供给支持服务 |
2.4.3 景观文化承载服务 |
2.5 小结 |
3 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3.1 河流廊道 |
3.2 城市河流廊道 |
3.3 河流廊道的特点 |
3.4 河流廊道的功能 |
3.4.1 自然功能 |
3.4.2 社会功能 |
3.5 案例分析 |
3.5.1 琴江·老河道滨河湿地文化公园 |
3.5.2 沣河(文教园段)滨河湿地生态公园 |
3.5.3 渭柳湿地公园 |
3.5.4 漳州碧湖市民生态公园 |
3.5.5 长沙巴溪洲中央公园 |
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河流廊道评价及规划设计方法 |
4.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
4.1.1 理性的评价分析—为城市滨河公园的选址提供依据 |
4.1.2 科学的指导实践—为城市滨水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
4.1.3 合理的反馈优化—对河流廊道循证实践,再优化 |
4.2 研究框架 |
4.3 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河流廊道空间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
4.3.2 评价指标因子的筛选 |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4 河流廊道空间适宜性等级划分 |
4.4 规划设计原则 |
4.4.1 生态调节原则 |
4.4.2 空间开放性原则 |
4.4.3 地域文化延续性原则 |
4.4.4 景观融合性原则 |
4.5 规划设计策略 |
4.5.1 生态安全保障服务视角:修复自然生态本底,优化生物栖息环境 |
4.5.2 物质产品支撑服务视角:整合周边多样空间,拓展游憩服务功能 |
4.5.3 景观文化承载服务视角:保留场地历史遗迹,转译自然文化肌理 |
4.6 规划设计方法 |
4.6.1 生态修复——修复生态本底,构建多重生境 |
4.6.2 植物群落——优化植物群落,营造多样空间 |
4.6.3 功能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增添多重体验 |
4.6.4 游憩设施——完善路网体系,满足多种需求 |
4.6.5 文化转译——保留场地肌理,传承多元文化 |
5 实证案例—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5.1 项目背景 |
5.1.1 城市区位 |
5.1.2 政策解读 |
5.1.3 上位规划 |
5.1.4 自然气候 |
5.1.5 河流历史沿革 |
5.1.6 游憩资源分析 |
5.2 项目认知 |
5.2.1 研究范围 |
5.2.2 区域交通分析 |
5.2.3 区域用地分析 |
5.2.4 场地现状分析 |
5.2.5 场地功能需求分析 |
5.2.6 场地SWOT分析 |
5.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指导下的空间适宜性评价 |
5.3.1 生态系统安全性评价 |
5.3.2 生物生境适宜性评价 |
5.3.3 景观游憩服务性评价 |
5.3.4 景观文化承载力评价 |
5.3.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空间适宜性评价 |
5.3.6 设计范围红线生成 |
5.4 目标与定位 |
5.4.1 设计原则 |
5.4.2 设计目标 |
5.4.3 设计定位 |
5.4.4 设计策略 |
5.5 总体规划设计 |
5.5.1 总平面图 |
5.5.2 鸟瞰图 |
5.5.3 布局理念—曲岸流芳 |
5.5.4 空间结构 |
5.5.5 功能分区 |
5.5.6 景观视线分析 |
5.6 分区详细设计 |
5.6.1 生态感知区——让宣教自然、让自然宣教 |
5.6.2 农林体验区——将生产作为景观体验 |
5.6.3 生态保育区——与自然本底共生 |
5.6.4 亲水游憩区——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水岸 |
5.6.5 邻里休闲区——回归自然的城市滨水空间 |
5.7 专项设计 |
5.7.1 水文调节系统规划设计 |
5.7.2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5.7.3 竖向设计 |
5.7.4 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
5.7.5 服务设施专项 |
5.7.6 节约园林专项 |
5.7.7 智慧园林专项 |
5.7.8 乡土文化景观规划 |
5.7.9 游憩规划 |
5.8 技术指标 |
6 结语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低干预理念的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以建水县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及研究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源配置不平衡对环境建设的制约 |
1.1.2 新时代风景园林的责任与契机 |
1.1.3 开发与干预的矛盾 |
1.1.4 森林公园建设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综述 |
1.2.1 低成本风景园林研究 |
1.2.2 低干预理念研究 |
1.2.3 森林公园概念研究及实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结构框架 |
1.4.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案例研究 |
2.1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2.1.1 项目概况 |
2.1.2 核心理念 |
2.1.3 规划策略 |
2.1.4 启示与借鉴 |
2.2 北京市南海子公园 |
2.2.1 项目概况 |
2.2.2 核心理念 |
2.2.3 规划策略 |
2.2.4 启示与借鉴 |
2.3 北京市东郊森林公园 |
2.3.1 项目概况 |
2.3.2 核心理念 |
2.3.3 规划策略 |
2.3.4 启示与借鉴 |
2.4 潍坊市白浪河北辰绿洲段 |
2.4.1 项目概况 |
2.4.2 核心理念 |
2.4.3 规划策略 |
2.4.4 启示与借鉴 |
2.5 瑞士苏黎世耶荷公园 |
2.5.1 项目概况 |
2.5.2 核心理念 |
2.5.3 规划策略 |
2.5.4 启示与借鉴 |
2.6 哥伦比亚Silletas森林公园 |
2.6.1 项目概况 |
2.6.2 核心理念 |
2.6.3 规划策略 |
2.6.4 启示与借鉴 |
2.7 小结 |
3 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下低干预的观念依托 |
3.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
3.2 “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山水观 |
3.3 “无为而治”的发展观 |
3.4 “寄情山水”的生活观 |
4 基于低干预理念的森林公园规划原则 |
4.1 重在自然,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 |
4.2 以人为本,满足多重需求 |
4.3 因地制宜,彰显地域优势 |
4.4 适度留余,兼顾全周期效益 |
5 基于低干预理念的森林公园规划策略 |
5.1 就地取材,自给自足 |
5.1.1 就地取材 |
5.1.2 旧材新用,低材高用 |
5.2 引导自然,展现野趣 |
5.2.1 引入景观过程 |
5.2.2 营造移情之景 |
5.3 宜设而设,精在体宜 |
5.3.1 野筑惟因 |
5.3.2 精简工序 |
5.4 小结 |
6 建水县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
6.1 规划背景 |
6.1.1 政策解读 |
6.1.2 上位规划 |
6.1.3 需求导向 |
6.2 场地研究 |
6.2.1 区位概况 |
6.2.2 场地现状及问题 |
6.2.3 场地态势分析 |
6.3 规划构思 |
6.3.1 规划依据 |
6.3.2 规划定位 |
6.3.3 规划目标 |
6.3.4 基于低干预理念的规划策略、设计策略和建造策略 |
6.4 总体方案 |
6.4.1 规划结构 |
6.4.2 分区规划 |
6.5 专项规划 |
6.5.1 自然系统规划 |
6.5.2 交通系统规划 |
6.5.3 风景建筑规划 |
6.5.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6.5.5 节事活动策划 |
6.5.6 照明规划 |
6.5.7 技术经济指标 |
7 结语 |
7.1 归纳总结 |
7.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介绍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8)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萌芽 |
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
二、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
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一节 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
一、国土空间布局表现出较为合理的趋向 |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得以扭转 |
第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
二、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
第三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
一、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大幅提高 |
二、生态补偿取得明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 |
第一节 高屋建瓴制定发展战略 |
一、美丽中国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
第二节 推动政策制定和法制化进程 |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 |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加速推进 |
第三节 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 |
一、自上而下层层推动 |
二、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 |
三、以生态环保责任制强化落实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二:促进城乡利益协调 |
第一节 城乡利益协调的理论阐释 |
一、城乡利益分配不均的困境 |
二、以城市利益让渡调整利益格局 |
三、城乡互利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
第二节 统筹城乡空间规划 |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导向 |
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
三、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 |
四、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 |
第三节 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 |
一、推动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
二、推动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
第四节 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 |
一、以城带乡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二、补齐农村环境短板锚固城市生态本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 |
一、城乡空间规划仍不平衡不协调 |
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能力不平衡 |
三、生态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
第二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
二、要素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
三、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不健全 |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 |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有待完善 |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三、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不彰显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城乡空间发展 |
二、坚持“生态价值论”和“两山论”理念引领生态补偿 |
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生态保护修复 |
第二节 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 |
一、平衡协调城乡空间规划 |
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 |
三、挖掘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
第三节 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 |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 |
二、以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统筹推进机制 |
三、健全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 |
第四节 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
一、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 |
二、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
三、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环城游憩带视野下的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城游憩背景 |
1.1.2 环城游憩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环城游憩带(ReBAC,recreation Belt Around Cities) |
2.1.2 民族文化 |
2.1.3 旅游资源 |
2.1.4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
2.1.5 旅游资源整合 |
2.1.6 民族认知体系 |
2.1.7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 |
2.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旅游可持续发展 |
2.2.2 ASEB栅格理论 |
2.2.3 李克特量表 |
2.2.4 游憩空间布局理论 |
2.2.5 企业识别理论 |
2.2.6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内外环城游憩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外旅游资源整合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弥勒市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
3.1 弥勒市概况和环城游憩带圈层区位 |
3.1.1 弥勒市概况 |
3.1.2 弥勒市的环城游憩带圈层区位 |
3.2 弥勒市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
3.2.1 弥勒市民族的婚姻家庭制度和习俗文化 |
3.2.2 弥勒市的民族节庆习俗文化 |
3.2.3 弥勒市民族居住文化 |
3.2.4 弥勒市民族习俗与饮食文化 |
3.2.5 弥勒市民族的艺术与交流 |
3.2.6 发展现状分析 |
3.3 弥勒市旅游吸引物 |
3.3.1 弥勒市旅游资源分类 |
3.3.2 弥勒市旅游活动空间 |
3.4 弥勒市旅游设施 |
3.4.1 吃 |
3.4.2 住 |
3.4.3 行 |
3.4.4 游 |
3.4.5 娱 |
3.4.6 购 |
3.5 弥勒市旅游收入与游客数量分析 |
3.5.1 红河州、各县市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对比 |
3.5.2 弥勒市近年来旅游收入与游客数量分析 |
第4章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分析 |
4.1 弥勒市环城游憩调查研究设计 |
4.1.1 问卷设计与预测 |
4.1.2 样本收集 |
4.1.3 统计信度分析(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α) |
4.1.4 统计效度分析 |
4.2 弥勒市环城游憩调查研究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
4.2.1 受访市民基本情况 |
4.2.2 出游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4.3 弥勒市旅游现状与满意度分析 |
4.4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ASEB分析 |
4.4.1 活动分析(A-SWOT) |
4.4.2 环境分析(S-SWOT) |
4.4.3 体验分析(E-SWOT) |
4.4.4 收益分析(B-SWOT) |
4.5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
4.5.1 政府主导缺失 |
4.5.2 市场结构单一 |
4.5.3 旅游投资不足 |
4.5.4 专业人才缺乏 |
第5章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思路 |
5.1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必要性 |
5.1.1 旅游人数与收入相统一 |
5.1.2 树立整体旅游形象 |
5.1.3 “升维非对称优势” |
5.2 整合原则 |
5.2.1 整体开发原则 |
5.2.2 突出特色原则 |
5.2.3 文化保护原则 |
5.2.4 市场导向原则 |
5.3 整合路径 |
5.4 旅游空间整合 |
5.4.1 彝族文化旅游区 |
5.4.2 红酒庄园旅游区 |
5.4.3 佛寺福地旅游区 |
5.4.4 滇越铁路旅游区 |
5.5 旅游体验产品整合 |
5.5.1 民俗文化体验产品 |
5.5.2 酒庄文化体验产品 |
5.5.3 宗教旅游体验产品 |
5.5.4 温泉旅游体验产品 |
5.6 旅游文化品牌整合 |
5.6.1 “弥勒红”品牌整合 |
5.6.2 “阿细”品牌整合(民俗观光摄影) |
5.6.3 “阿哲”品牌整合(民俗观光研学) |
5.6.4 其他品牌矩阵 |
5.7 旅游线路整合 |
5.7.1 三条特色旅游线路 |
5.7.2 两条空间范围线路 |
5.7.3 两条全域旅游环线 |
5.7.4 两条精品旅游线路 |
第6章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民族认知体系(技术保障层面) |
6.1 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ECS体系构建 |
6.2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理念认知体系(EMCS) |
6.2.1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使命 |
6.2.2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
6.2.3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目标 |
6.2.4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愿景 |
6.2.5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方针 |
6.2.6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观 |
6.3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行为认知体系(EBCS) |
6.3.1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行为认知内部系统 |
6.3.2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行为认知外部系统 |
6.4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视觉认知体系(EVCS) |
6.4.1 民族标志 |
6.4.2 民族标准色彩 |
6.4.3 民族标准字 |
6.4.4 民族象征图案与口号 |
6.4.5 民族吉祥物 |
6.4.6 民族视觉认知应用 |
第7章 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保障体系(政策层面保障) |
7.1 强化政府主导地位 |
7.1.1 实施政府主导战略 |
7.1.2 坚持民族文化发展战略 |
7.1.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7.2 改善投融资环境与方式 |
7.2.1 改善旅游投资环境 |
7.2.2 创新旅游融资方式 |
7.3 旅游区域一体化,客源市场多元化 |
7.3.1 旅游区一体化 |
7.3.2 旅游区域协作 |
7.4 搭建旅游资源宣发平台,打造流量爆款 |
7.4.1 搭建整合宣发平台,提升旅游体验 |
7.4.2 “注意力经济”时代,打造“流量爆款” |
7.5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
7.5.1 改善人才发展环境 |
7.5.2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
第8章 研究结论和不足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实验性调查问卷 |
附录C 最终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生态修复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以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 |
1.1.2 城郊近距离生态旅游的需求 |
1.1.3 森林游憩空间的需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城郊型森林公园 |
2.1.1 森林公园 |
2.1.2 森林公园的分类与功能 |
2.1.3 城市公园 |
2.1.4 城郊型森林公园 |
2.1.5 城郊型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郊野型森林公园的比较 |
2.2 生态修复 |
2.2.1 生态学 |
2.2.2 生态系统 |
2.2.3 生态修复 |
2.2.4 生态修复的方式及意义 |
2.3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2 生态伦理学理论 |
2.3.3 生态修复理论 |
2.3.4 生态设计理论 |
2.3.5 森林美学理论 |
3 国内外案例分析 |
3.1 国内案例分析 |
3.1.1 广东省羚山森林公园 |
3.1.2 黄牛埔森林公园 |
3.1.3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
3.1.4 成都活水公园 |
3.2 国外案例分析 |
3.2.1 韩国国立治愈森林公园 |
3.2.2 克桑(Crazannes)采石场景观生态修复 |
3.2.3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 城郊型森林公园特征分析 |
4.1 生态环境多样性 |
4.1.1 森林环境生态性 |
4.1.2 水域环境生态性 |
4.1.3 植被环境生态性 |
4.1.4 生态环境的受损 |
4.2 服务功能多重性 |
4.2.1 生态服务功能 |
4.2.2 休闲游憩功能 |
4.2.3 教育功能 |
4.2.4 绿化美化功能 |
4.2.5 社会功能 |
4.3 城市关联的特殊性 |
4.3.1 地理位置 |
4.3.2 客源市场 |
4.3.3 人为干扰 |
4.4 土地属性复杂性 |
4.4.1 用地性质 |
4.4.2 用地权属 |
5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内容 |
5.1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原则 |
5.1.1 生态性原则 |
5.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1.3 因地制宜原则 |
5.1.4 分期规划原则 |
5.1.5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5.1.6 依法规划原则 |
5.2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目标 |
5.2.1 基于城市关联的空间目标 |
5.2.2 基于服务功能的产品目标 |
5.2.3 基于文化内容的科教目标 |
5.2.4 基于生态多样的环境目标 |
5.3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策略 |
5.3.1 山水空间营造策略 |
5.3.2 生态环境优化策略 |
5.3.3 景观功能多样布局策略 |
5.3.4 文化空间打造策略 |
5.3.5 科普体系构建策略 |
6 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
6.1 项目概况 |
6.1.1 上位规划 |
6.1.2 区位交通 |
6.1.3 规划范围 |
6.2 现状分析 |
6.2.1 自然条件 |
6.2.2 土地利用 |
6.2.3 现状资源 |
6.2.4 竖向分析 |
6.2.5 水文分析 |
6.2.6 植被分析 |
6.2.7 历史文化 |
6.2.8 适宜性分析 |
6.2.9 小结 |
6.3 规划总则 |
6.3.1 规划设计依据 |
6.3.2 规划原则 |
6.3.3 规划目标与定位 |
6.3.4 规划策略 |
6.4 总体方案 |
6.4.1 规划结构 |
6.4.2 总体规划方案 |
6.4.3 规划景点分布 |
6.5 分区规划 |
6.5.1 潞王文化区 |
6.5.2 古村拾忆区 |
6.5.3 森林科普区 |
6.5.4 彩林踏花区 |
6.5.5 郊野农田区 |
6.5.6 森林康养区 |
6.5.7 矿山修复区 |
6.5.8 旅游配套区(建成区) |
6.6 生态修复规划 |
6.6.1 矿山修复 |
6.6.2 植被修复 |
6.6.3 水系修复 |
6.6.4 人文修复 |
6.7 专项规划 |
6.7.1 交通规划 |
6.7.2 竖向规划 |
6.7.3 服务设施规划 |
6.7.4 建筑专项规划 |
6.7.5 植物专项规划 |
6.7.6 智慧标识系统规划 |
6.7.7 照明系统规划 |
6.7.8 科普解说系统规划 |
6.7.9 产业规划 |
6.7.10 节事活动规划 |
6.7.11 安全防火规划 |
6.7.12 经济技术指标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图集 |
四、关于依托森林公园建设“后花园”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康养宜居地建设研究——以乐山为例[J]. 康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02)
- [2]基于服务设计的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研究 ——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D]. 朱炜.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丽水市森林康养资源及其利用模式研究[D]. 章益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4]墓园生态葬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丽水市云和县福寿园为例[D]. 刘必梅.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5]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D]. 林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D]. 牛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低干预理念的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以建水县森林公园为例[D]. 魏博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D]. 赵津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9]基于环城游憩带视野下的弥勒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 龙世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生态修复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以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为例[D]. 关海莉.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