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5例诊治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钟志蓉,朱庆莉,李文波,张冠南,吴斌,刘炜,马莉,任新瑜[1](2020)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肠缺血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肠缺血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经外科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或CT检查证实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肠缺血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52.8±11.9)岁(范围:34~81岁)。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与CT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11例患者症状均表现为腹痛,便血2例,呕血1例,呕吐2例,腹泻1例。6例有腹膜炎体征。9例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所有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D-二聚体均升高。11例患者均接受CT检查,1例为平扫,未提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0例增强扫描均显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率为10/11;CT显示肠壁增厚11例,肠腔扩张5例。8例行肠系膜上静脉超声检查,7例明确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率为7/8。10例行腹部超声检查,5例明确显示肠道病变,包括肠壁增厚4例,肠腔扩张1例;10例显示腹腔积液,与CT一致。10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保守治疗。结论超声可以准确诊断肠系膜上静脉主干血栓形成,显示肠壁增厚、肠腔扩张及腹腔积液等肠道缺血表现。
钟志蓉,朱庆莉,李文波,张冠南,吴斌,刘炜,马莉,任新瑜[2](2020)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肠缺血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肠缺血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经外科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或CT检查证实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肠缺血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 女性4例, 年龄(52.8±11.9)岁(范围:34~81岁)。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声像图表现, 并与CT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11例患者症状均表现为腹痛, 便血2例, 呕血1例, 呕吐2例, 腹泻1例。6例有腹膜炎体征。9例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所有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D-二聚体均升高。11例患者均接受CT检查, 1例为平扫, 未提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10例增强扫描均显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率为10/11;CT显示肠壁增厚11例, 肠腔扩张5例。8例行肠系膜上静脉超声检查, 7例明确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率为7/8。10例行腹部超声检查, 5例明确显示肠道病变, 包括肠壁增厚4例, 肠腔扩张1例;10例显示腹腔积液, 与CT一致。10例行手术治疗, 1例行保守治疗。结论超声可以准确诊断肠系膜上静脉主干血栓形成, 显示肠壁增厚、肠腔扩张及腹腔积液等肠道缺血表现。
张平,王志宏,贺亮,张大林,董文武[3](2016)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AMVT)的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5例AM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和腹部增强CT对AMV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7.6%(71/105)及88.0%(81/92);腹腔穿刺或留置腹腔引流对肠坏死诊断的准确率为100%(38/38)。所有病例一经确诊,即行抗凝、溶栓治疗。25例因就诊时就已有肠坏死而行急诊手术治疗;行抗凝溶栓治疗80例,其中7例因抗凝溶栓治疗无效而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5例同时行肠系膜静脉取栓术。行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中,30例于1个月内痊愈出院,2例术后1个月内分别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或短肠综合征死亡。73例单纯接受抗凝溶栓治疗,72例治愈出院,有效率达90.0%;另1例1个月内因发生脑出血死亡。结论早期诊断AMVT及判断肠坏死、及时正确的抗凝溶栓治疗和恰当的外科手术,常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崔明[4](2016)在《37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及溶栓治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讨论MVT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了解目前诊疗的现状,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指导临床工作,降低误诊率及死亡率,并进一步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溶栓方案疗效及其并发症,明确介入溶栓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及经肠系膜上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MVT病例。收集资料较完整的患者37例。将37例患者按不同溶栓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I组16例患者为经外周静脉溶栓组,II组21例患者为经肠系膜上动脉介入溶栓组。观察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两种溶栓治疗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1、本组病例资料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4例,男女患者之例1.6:1。其中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45.1±13.00)岁。2、本研究中37例MVT患者中,10例患者无明显诱发MVT的病史,27例存在诱发MVT的相关病史,其中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9例,肝癌患者1例,脾切除术手术史4列,既往患者有VTE病史8例,蛋白C、蛋白S缺乏1例,抗凝血酶-III活性<83%患者11例,长期口服雌激素患者4例,合并妊娠期患者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例。3、37例MVT患者均以腹痛临床表现就诊,自出现临床表现到就诊平均天数(9.3±5.2)天,腹痛主要集中在脐周及中上腹部28例(75.7%),下腹部疼痛3例(8.1%),全腹部疼痛6例(16.2%)。出现腹胀34例(91.9%),出现恶心、呕吐10例(72.9%),肛门停止排气排便8例(22.2%),便血6例(16.2%),腹泻3例(8.1%)。初步诊断明确MVT患者13例,24例(64.9%)第一诊断误诊。4、37例MVT患者中,D-二聚体(D-Dimer)检查明显升高的34例(91.9%)。30例病例行彩超检查,其中19(61.3%)例有阳性表现,进一步完善腹部CTA检查明确诊断呢,无假阳性病例。35例均于外院或本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2例行腹部MRI检查明确诊断。5、37例患者中,经外周静脉溶栓溶栓治疗16例,治疗后痛症状明显缓解平均时间(3.7±1.1)天,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9.1±3.5)天,治疗过程中有4例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部紧张等腹膜炎表现转手术开腹治疗,术中均可见坏死肠管,行坏死肠断切除。经肠系膜上动脉介入溶栓21例,患者腹痛症状明显缓解时间2.0(2.0)天,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0.3±4.7)天,治疗过程中无症状逐渐加重转手术治疗。两种溶栓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并发症。统计学分析经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症状缓解较外周静脉溶栓症状缓解时间早(P=0.005<0.05),且经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治疗较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有效率高(P=0.028<0.05),两种溶栓治疗方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412>0.05)。结论:1、临床工作中对MVT初步诊断确诊率不高,容易延误诊治。2、临床常见高危因素有肝硬化门合并脉高压引起血液瘀滞、腹部感染、血液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以及口服避孕药等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腹部外伤及手术等。3、不明原因腹痛伴有D-Dimer明显升高,应提高警惕注意鉴别此病。如高度怀疑MVT的患者,增强CT、MRI检查可作为首选检查。超声检查可作为对该疾病筛查及复查手段。4、经肠系膜上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较经外周静脉抗凝、溶栓治疗能较早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疗效更确切,能进一步降低开腹手术风险。
何玉祥,刘洋,王默,韩宗霖,周华,袁海,金星,吴学君[5](2016)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非手术治疗》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非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等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经多普勒超声及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结果本组共有16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治愈率88.9%,住院1217 d,平均14 d。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膜炎体征加重的情况,转入外科行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本组共随访18例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2年,3例患者在出院后未规律服用抗凝药物而复发入院,随访期内其余患者均未再出现血栓复发。结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病死率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对于存在明显诱因的可疑患者,应结合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作出早期诊断。以抗凝、溶栓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避免血栓蔓延导致的肠坏死。但是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膜炎体征加重,需及时行剖腹探查手术。
谢博[6](2014)在《32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诊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我院32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AMVT)形成病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对其特点加以总结,加深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程度,合理选取诊断与治疗方法,使此病得以早期发现,降低误诊率以及死亡率。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2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Ⅰ组13例以手术治疗为主,Ⅱ组19例非手术治疗(抗凝溶栓)为主。观察其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误诊率、治愈率、死亡率等各项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心率、住院时间、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32例AMVT中8例有腹部手术史,占25.00%;6例有房颤病史,占18.75%;6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占18.75%,5例有肝硬化病史,占15.63%。2.临床症状中均有表现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伴有血便者12例,伴恶心呕吐者18例,伴腹胀者10例,腹膜炎(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表现者18例。3.32例AMVT中,有10例患者误诊,误诊率31.25%。其中有4例误诊为阑尾炎,占12.5%;2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占6.25%;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者4例,占12.5%。4.32例AMVT,中行彩超检查者5例,确诊者1例,确诊率20%;行CT检查者27例,确诊者27例,确诊率100%;均未行MR检查。5例患者行X线检查2例表现为肠梗阻,3例未见明显异常。5.D-二聚体升高者17例,占53.13%;白细胞升高者20例,占62.5%;中性比升高者28例,占87.5%。Ⅰ组手术治疗组平均心率为108±31.30次/分,Ⅱ组非手术治疗组平均心率为91.63±27.75次/分。6.非手术治疗组以抗凝溶栓治疗为主,手术治疗组以手术+术后抗凝治疗为主。7.32例AMVT中,非手术治疗组19例平均住院时间10.93±2.586天,死亡2例,自动离院2例,治愈率78.95%,死亡率10.53%。手术治疗组13例平均住院时间19.25±8.515天,死亡5例,自动离院1例,治愈率53.85%,死亡率38.46%。结论:1.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与腹部手术史,房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病史有关。2.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有弥漫性腹膜炎、血便等表现。3.诊断:超声诊断阳性率不高,但可作为筛查手段之一。CT诊断阳性率高,如高度怀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可首选CT检查。核磁检查费用高,一般不作为常用检查手段。血液各生化检查中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D-二聚体升高,可作为怀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参考指标,但不作为确诊依据。4.如患者有腹膜炎、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表现,心率加快,行腹腔穿刺术,且抽出血性液,可大致判断有肠坏死,应及时行手术探查切除坏死肠管。5.一经确诊,应及早使用抗凝治疗,且在非手术及手术组中广泛应用,应作为必要治疗手段。
胡知齐,许榕生[7](2013)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AMVT)的诊治要点,分析误诊误治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AMV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转移性右下腹痛就诊,病初按急性阑尾炎予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大部分小肠淤血、发绀并广泛坏死,肠系膜上静脉见条索样血栓,明确诊断为AMVT,行肠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后因肠管局部缺血并发肠瘘,经再次手术并抗凝治疗痊愈。结论 AMV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尽早明确诊断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谢玉梅,贾战生,彭梅娟,康文臻,张颖,张素梅,郝春秋[8](2013)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诊治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规应用止血及抗纤溶药物的利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因呕血、便血入院,均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诊断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予止血、抗纤溶等治疗12周,出现发热、腹胀、腹痛,B超检查提示门静脉主干血栓伴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例1、例2予尿激酶溶栓,例3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临床较为少见,分析发生原因可能与过度应用止血及抗纤溶药物有关。
张富平,刘秀英[9](2012)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6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010年10月诊治的6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对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疾病特点、诊断及治疗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6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年龄35~82岁,平均62.5岁,手术治疗5例,死亡1例,溶栓治疗1例痊愈。结论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及反复腹穿、CT等检查可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溶栓或手术能够降低病死率。
徐健,陈建华,夏茜,马文峰,张健,段志泉,辛世杰[10](2012)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的诊治分析(附32例报道)》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MVT)所致肠坏死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32例SMVT所致肠坏死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SMVT6例,继发性SMVT 26例;9例伴随门静脉血栓形成,有24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SMVT;均经手术治疗,其中9例术中使用了Fogarty导管取栓,术后予抗凝溶栓治疗。结果 1例发生短肠综合征;1例死亡;其余30例均病愈出院。结论 SMV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肠缺血性疾病,病因复杂,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因延误治疗而发生肠坏死;及时行手术切除坏死小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术中、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
二、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5例诊治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5例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3)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辅助检查 |
1.4 与AMVT相关的伴发疾病及既往病史 |
1.5 治疗 |
1.5.1 常规治疗 |
1.5.2 抗凝溶栓治疗 |
1.5.3 手术治疗 |
2 结果 |
2.1 诊断 |
2.2 手术治疗 |
2.3 抗凝溶栓保守治疗 |
3 讨论 |
3.1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
3.1.1 按病因学分类 |
3.1.2 按病程分类 |
3.1.3 按静脉受累部位分类 |
3.2 辅助检查及诊断 |
3.3 抗凝溶栓治疗 |
3.3.1 抗凝溶栓治疗开始的时间 |
3.3.2 抗凝溶栓药物的种类及疗程 |
3.4 手术治疗 |
(4)37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及溶栓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研究对象 |
1.2、一般资料 |
1.3、临床表现 |
1.4、实验室检查 |
1.5、影像学检查 |
1.6、治疗 |
1.7、随访 |
1.8、统计学分析方法 |
2、结果 |
2.1、一般资料 |
2.2、MVT诱因 |
2.3、MVT患者临床表现 |
2.4、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
2.5、治疗结果 |
2.6、随访 |
3、讨论 |
3.1、概述 |
3.2、诱因 |
3.3、临床表现 |
3.4、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
3.5、治疗 |
3.6、研究不足及展望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非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辅助检查 |
1.4 治疗 |
2 结果 |
3 讨论 |
(6)32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一般资料 |
3.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2.1 发病概况及常见病因 |
2.2 诊断及鉴别要点 |
2.3 治疗方法 |
2.4术式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2.5 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的对策 |
(8)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9)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诊断与治疗 |
2 讨论 |
(10)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的诊治分析(附32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辅助检查 |
1.4 治疗 |
1.5 结果 |
2 讨论 |
2.1 病因 |
2.2 临床表现 |
2.3 诊断 |
2.4 治疗 |
四、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5例诊治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肠缺血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J]. 钟志蓉,朱庆莉,李文波,张冠南,吴斌,刘炜,马莉,任新瑜. 中华外科杂志, 2020(11)
- [2]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肠缺血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J]. 钟志蓉,朱庆莉,李文波,张冠南,吴斌,刘炜,马莉,任新瑜. 中华外科杂志, 2020(11)
- [3]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J]. 张平,王志宏,贺亮,张大林,董文武.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07)
- [4]37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及溶栓治疗分析[D]. 崔明. 山西医科大学, 2016(08)
- [5]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非手术治疗[J]. 何玉祥,刘洋,王默,韩宗霖,周华,袁海,金星,吴学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02)
- [6]32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诊治分析[D]. 谢博. 大连医科大学, 2014(11)
- [7]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J]. 胡知齐,许榕生. 临床误诊误治, 2013(12)
- [8]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诊治体会[J]. 谢玉梅,贾战生,彭梅娟,康文臻,张颖,张素梅,郝春秋. 临床误诊误治, 2013(12)
- [9]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6例分析[J]. 张富平,刘秀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06)
- [10]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的诊治分析(附32例报道)[J]. 徐健,陈建华,夏茜,马文峰,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2(04)
标签:静脉血栓形成论文; 下肢静脉血栓症状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 养生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