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化学的系列化实验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强根荣,施仁信,王海滨,杨振平,王红[1](2021)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为载体,以具体实验项目为例,挖掘实验教学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的改革,找准切入点,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知行合一的高尚品德、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郝雨蒙,谢斐,柴晓云,汪亭,俞世冲,金永生,张大志[2](2021)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工类及医药卫生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医药领域、工业制造业、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方面面,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新时代下,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也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简述了目前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够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王冠海,黄群发,梅俊[3](2021)在《临床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化学是临床、检验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对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将案例教学模式引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当中,由教师根据课堂内容提出问题与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启发学生,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有效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孙铭[4](2021)在《含氟药物骨架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实验目的:基于C-H活化策略设计构建一系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含氟苯并异恶唑类骨架化合物。实验方法:(1)以N-苯氧基乙酰胺和偕二氟炔烃为原料,在过渡金属铑的催化作用下,以醋酸铯作为碱添加剂,TFE溶剂中60℃反应24 h得到目标化合物。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用于解释催化偶联反应的机制。(2)采用A549肺癌细胞和MCF-7乳腺癌细胞进行含氟苯并异恶唑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筛选,接着基于深度学习原理的Kinome X在线平台作为计算工具用于该系列化合物靶标的预测,最后选取H460细胞用于评价代表性化合物的抗增殖、促凋亡能力及预测靶标的验证工作。结果:(1)在氧化还原中性的条件下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4+1]偶联环化反应成功地构建了一系列含氟苯并二氢异恶唑类骨架化合物,反应条件温和且区域选择性良好。衍生化实验表明该反应模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各种复杂的药物分子结构修饰,而DFT理论计算也揭示了该反应经历了选择性β-F消除过程。(2)含氟苯并二氢异恶唑类化合物具有初步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6d、6b、6e、6f、6h、6j和7e表现较好,在A549肺癌细胞中IC50为7.8~13.5μM,MCF-7乳腺癌细胞中IC50为4.1~14.9μM。细胞表型评价结果显示代表性化合物6h具有一定的抗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和促凋亡能力。克隆形成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代表性化合物6h在5μM浓度下即可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001)。蛋白免疫印迹实验与流式细胞术实验共同表明了代表性化合物6h在5μM浓度下即可以提高促凋亡蛋白Bax(p<0.05)并降低DNA修复酶PARP蛋白的表达(p<0.05),在10μM浓度下即可表现出促晚期凋亡的能力(p<0.05)。计算机靶标预测表明FGFR1(成纤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匹配度最高的潜在靶标,实验探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化合物6h在10μM下即可以显着降低FGFR1的m RNA表达(p<0.05)。全文结论:开发了一种高效实用的Rh(Ⅲ)催化的氧化还原中性的[4+1]偶联环化反应,成功地构建了具有高选择性的顺式含氟苯并二氢异恶唑类骨架,反应模式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可转化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联烯物种的选择性β-F消除在反应的立体化学选择性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生物评价实验证实了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苗头化合物。这些工作为后续的结构改造和靶标探索提供了重要启示。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潘亭[6](2020)在《基于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发展的教学研究 ——以“烃的含氧衍生物”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成了研究热点,新课标倡导开展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发展的教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学科能力,学科能力发展的内涵实质是学科认识方式,学生解决处理问题时有其倾向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角度,认识能力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行为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认识方式的发展。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结构是有机物性质差异的本质原因,但是人教版教科书注重知识的逻辑顺序,对结构知识讲解极少,鲁科版教科书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知识的逻辑顺序欠缺,均不利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为突破这一瓶颈性问题,基于上述研究背景,笔者以人教版中烃的含氧衍生物教学内容为载体,借鉴鲁科版教科书中的相关结构知识,开展了关于发展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的研究,以期为化学教学改革和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有机化合物认识发展的研究态势,对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以及有机化合物认识发展进行了概念界定,结合王磊教授提出的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构成,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SOLO分类评价理论为基础来开展。通过对人教版和鲁科版教科书中烃的含氧衍生物章节内容进行认识素养角度的分析,比较两个版本教科书在促进学生认识发展方面的差异,接着以典型代表物为载体建构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分析模型,并提出了发展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的教学原则:学生的主体性、情境的启发性、支架的有效性、活动的多样性、问题的驱动性,在对课标、教科书、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以创设情境,激发认识;结构分析,初建认识;活动探究,论证认识;陌生物质,强化认识;思维交流,外显认识为教学思路,构建相应的教学策略:(1)合作搭建分子模型,直观分子空间结构;(2)挖掘结构性质关联,建立微观本质认识;(3)组织多样交流活动,细化认识能力维度;(4)评价学生思维表现,诊断认识能力水平;(5)创设有机应用情境,领会学科社会价值。为了检验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学原则以及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笔者以桂林市某中学的普通班高二(6)班和高二(8)班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学期的基于促进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先通过在有机代表物(烷烃、烯烃、苯、苯的同系物、卤代烃、醇)的教学中穿插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中的结构知识,建构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分析模型,然后在进行酚、醛等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教学时将模型应用于教学以推进研究,结合有机物性质能力构成和SOLO分类评价理论构建了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评价框架,研究中采用纸笔测验法、访谈法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学生在认识能力的各认识域维度以及学习成绩方面的发展变化。经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经过分析发现基于本研究提出的有机物分子结构分析模型的使用,结合相关原则、策略进行的教学设计及实践,对于学生发展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使学生对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能力在反应域、结构域都有了一定发展,学生的成绩有了一定提升,深化了学生对生活中有机化学相关问题的认识。由于研究时间、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者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局限性,本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在教学实践中对所提出的相关模型、教学原则、策略等进行检验和完善。
廖玲,杨雪琴,余玉亭,石勇,廖大敏[7](2019)在《职业教育中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创新改革,通过创建绿色安全的化学实验室以及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邢伟[8](2019)在《香豆素类、香豆素-罗丹明类、卟啉和BODIPY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自组装及性能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中间相态,液晶将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结合起来,具有结构自愈修正能力,并能对诸如电场或磁场等外部因素发生响应,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当中。盘状液晶,多链型液晶是两类重要的液晶化合物,盘状液晶已显示出具有增强载流子迁移率的能力,已发现了多种复杂的微观自组装结构。本文将具有优良光电性质的卟啉、香豆素及BODIPY分别引入盘状液晶、多链型液晶中,希望赋予这三类液晶更加优异的光电性质,并期望获取更加复杂的微观自组装结构。此外,本文还将蓝光基团香豆素与红光染料罗丹明结合,合成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荧光探针。第一章为香豆素液晶分子的合成、自组装研究。首先综述了香豆素液晶的研究进展,主要从香豆素小分子液晶和聚合物液晶进行叙述。基于文献调研:所报道的香豆素液晶化合物几乎都是末位连接基团,能够自组装呈现出多种液晶相;本章所合成的两种小分子香豆素液晶化合物能分别呈现出向列相和柱相,以香豆素为中间核的侧链的数目和长短决定了其不同的液晶相。第二章介绍了基于香豆素-罗丹明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金属离子识别的研究。首先简要综述了近年来罗丹明作为探针应用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识别以及不同连接基团类型进行综述。在本章中,通过使用CuAAC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罗丹明-三唑-香豆素杂化物A和B,其中罗丹明单元通过1,2,3-三唑连接与香豆素的4-位连接。据我们所知,没有文献报道过罗丹明与香豆素环的4-位相连。含有7-OH基团的新型罗丹明-三唑-香豆素荧光探针A可以作为Pb2+的荧光“Off-On”化学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而探针B则对三价铬离子有专一性识别,因此本章讨论了 7-OH基团在香豆素环上对化学传感器性质的影响。此外,通过荧光显微镜也证实了探针A对活细胞中Pb2+的生物成像应用。第三章为噻吩卟啉盘状液晶分子的合成、自组装研究。首先综述了卟啉液晶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卟啉的不同取代位置即;meso-取代和β取代进行叙述。基于文献调研,所报道的卟啉液晶化合物几乎都是是以酯键或酰胺键连接外围烷基链,能够自组装呈现出柱相或盘状的向列相,本章所合成的噻吩卟啉盘状化合物与Zn配位能呈现出六方柱相。第四章为BODIPY类多链型液晶化合物的初步合成探究,主要介绍了 BODIPY类液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BODIPY类光敏剂的进展,以及所设计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实验和BODIPY作为光敏剂的研究。第五章为实验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类化合物的合成步骤及部分谱图数据。
高俊芳,雍胜利,杨峻宏[9](2019)在《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绿色化学为理念,遵循绿色化学基本原则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做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涵义和提出了实现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而实施的具措施设想,力求在实验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意识,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
吴佳怡[10](2016)在《微课程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教学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近年来也刮起了一阵“微课热”:对微课程的研究日益成熟,从纯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各地区的微课大赛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根据调查研究,目前微课程研究仍有许多不足,如何将微课程运用于具体学科中将是微课研究的趋势。高中化学知识,内容多、范围广。通过前期需求调查,发现有机化学对于高二学生而言,内容繁杂,难度大,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而微程课则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等显着优点。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笔者选择了微课程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这一课题。论文前期通过文献研究法,综述了国内外微课程的发展趋势;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了高中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现状和对微课程的需求程度。结合前期分析和自身的教学实际,设计出了系列专题式微课程,应用与高中化学教学中,并对微课程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有机化学微课程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2)根据微课程应用效果调查和老师的反馈,发现微课程用于课后补差提高效果最佳;(3)微课程可以作为有机化学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课中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后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学习难点;(4)微课程助学资源包的设计,可以充实有机化学教学资源,并作为校本研究的依据。本文充分结合了微课程和有机化学学科的特点,将微课应用于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从微课程的综述研究开始,提出了有机化学微课程设计的一般模式,设计了系列化、专题式的有机化学微课程,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对应用的效果进行调查。最后结合本文研究结论,对微课程在高中有机化学中的运用给出建议。以期望能对微课程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二、有机化学的系列化实验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化学的系列化实验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概述 |
1.1 课程发展历程 |
1.2 课程教学目标 |
2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与教育实施 |
2.1 思政元素的发掘 |
2.2 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 |
3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案例 |
3.1 教学目标 |
3.2 教学素材 |
3.3 教学素材与有机化学实验的结合 |
3.4 思政目标 |
4 结语 |
(2)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现状 |
1.1 片面认识有机化学实验,心存抵触 |
1.2 教学模式守旧,学生缺乏主动性 |
2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措施 |
2.1 “内外兼修”确保师生实验绿色安全 |
2.1.1 加强实验基础设施建设 |
2.1.2 优化实验教材内容 |
2.2 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
2.2.1 集体备课 |
2.2.2 学生自主上课 |
2.2.3 选修实验课题 |
3 结 语 |
(3)临床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教学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教学案例的优势 |
3 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原则 |
4 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 |
5 案例教学与实验的结合 |
6 展望 |
(4)含氟药物骨架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含氟苯并二氢异恶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机理研究 |
2.1 概述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氟苯并二氢异恶唑类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有机氟化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2015-2020)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发展的教学研究 ——以“烃的含氧衍生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化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要求 |
1.1.2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 |
1.1.3 有机化学的重要作用及其教学特点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 |
2.1.2 有机化合物认识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SOLO分类评价理论 |
3 从认识素养角度分析“烃的含氧衍生物”专题 |
3.1 课程标准要求及分析 |
3.2 教科书知识内容分析 |
4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分析模型的建构 |
4.1 从化学键角度分析典型代表物 |
4.2 有机物分子结构分析模型建构过程 |
5 基于发展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的教学设计研究 |
5.1 教学原则 |
5.1.1 学生的主体性 |
5.1.2 情境的启发性 |
5.1.3 支架的有效性 |
5.1.4 活动的多样性 |
5.1.5 问题的驱动性 |
5.2 教学思路 |
5.2.1 创设情境,激发认识 |
5.2.2 结构分析,初建认识 |
5.2.3 活动探究,论证认识 |
5.2.4 陌生物质,强化认识 |
5.2.5 思维交流,外显认识 |
5.3 教学策略 |
5.3.1 合作搭建分子模型,直观分子空间结构 |
5.3.2 挖掘结构性质关联,建立微观本质认识 |
5.3.3 组织多样交流活动,细化认识能力维度 |
5.3.4 探查学生思维表现,评价认识能力水平 |
5.3.5 加工利用实践情境,领会学科社会价值 |
5.4 教学功能价值 |
5.4.1 扩大认识广度,体会学科思想 |
5.4.2 拓展认识深度,发展学科能力 |
5.4.3 提升认识能力,彰显学科价值 |
6 基于发展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内容 |
6.3 实验方案 |
6.3.1 实验对象 |
6.3.2 变量控制 |
6.3.3 研究工具 |
6.3.4 实验过程 |
6.4 教学案例与分析 |
6.4.1 教学案例一:酚 |
6.4.2 教学案例二:醛 |
6.5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6.5.1 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分析 |
6.5.2 教学实践前后成绩分析 |
6.5.3 个别访谈结果分析 |
7 研究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反思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7)职业教育中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职业教育中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
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内容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
(二)实验内容陈旧,验证性实验吸引力不足 |
(三)无法有效处理化学实验产品 |
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
(一)改变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实验环境 |
(二)改革实验内容,建立新的实验体系 |
(三)实验药剂重新规划和二次使用 |
总结 |
(8)香豆素类、香豆素-罗丹明类、卟啉和BODIPY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自组装及性能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香豆素小分子液晶分子的设计、合成、自组装研究 |
1.1 前言 |
1.1.1 香豆素类小分子液晶 |
1.1.2 香豆素在侧链的聚合物液晶及其他 |
1.2 本章工作简介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合成路线 |
1.3.2 化合物的液晶行为分析 |
1.4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基于罗丹明与香豆素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金属离子识别研究 |
2.1 前言 |
2.1.1 重金属离子的危害及检测 |
2.1.2 罗丹明类荧光探针 |
2.1.3 罗丹明类金属离子荧光探针 |
2.1.4 基于罗丹明香豆素类金属离子荧光探针 |
2.2 本章工作简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探针A和探针B的合成 |
2.3.2 识别金属离子特性研究 |
2.3.3 识别金属离子机理研究 |
2.3.4 阴离子传感特性和可逆性 |
2.3.5 探针A的潜在应用 |
2.3.6 细胞成像研究 |
2.4 小结与展望 |
第三章 噻吩卟啉盘状液晶分子的设计、合成、自组装研究 |
3.1 前言 |
3.1.1 基于卟啉盘状液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3.2 本章工作简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合物TP/16-Zn及TP/18-Zn的合成 |
3.3.2 化合物TP/16-Zn、TP/18-Zn的液晶行为分析 |
3.4 小结与展望 |
第四章 BODIPY类液晶化合物的设计及光敏剂探究 |
4.1 前言 |
4.1.1 BODIPY类液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4.1.2 BODIPY类光敏剂研究进展 |
4.2 本章工作简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路线 |
4.3.2 BODIPY化合物的单线态氧产率 |
4.4 小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 实验部分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9)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必要性 |
2 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措施 |
2.1 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
2.2 精选实验项目, 安排实验内容 |
2.3 微型化有机实验 |
2.4 设计系列化实验 |
3 结论 |
(10)微课程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碎片化学习时代下的微课程需求 |
1.1.2 全国微课大赛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
1.1.3 系列化、专题式、完整性微课程资源开发的需求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微课程的定义 |
2.1.2 相关概念辨析 |
2.1.3 国外研究现状 |
2.1.4 国内研究现状 |
2.1.5 微课程研究的不足 |
2.2 微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非正式学习理念 |
2.2.3 认知负荷理论 |
3 高中有机化学“微课程”设计的前期分析 |
3.1 微课程设计和应用的前期需求调查 |
3.1.1 调查过程 |
3.1.2 调查结果 |
3.1.3 高中有机化学“微课程”化可行性分析 |
3.2 高中有机化学内容的研究 |
3.2.1 高中有机化学内容的具体分析 |
3.2.2 高中有机内容的特点 |
3.2.3 高中有机化学微课程的教学建议 |
4 高中有机化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
4.1 有机化学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
4.2 有机化学“微课程”的设计模式 |
4.3 有机化学“微课程”的设计模式构建 |
4.3.1 整体框架设计 |
4.3.2 局部细节设计 |
4.4 高中有机化学“微课程”的设计案例 |
4.4.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系列微课程 |
4.4.2“同分异构体书写技巧”系列微课程 |
4.4.3“高中有机化学重难点”系列微课程 |
5 微课实施效果研究与分析 |
5.1 微课实施效果调查结果 |
5.2 微课程实施效果调查结论 |
5.3 微课程在化学学科应用的建议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创新点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化学微课程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微课实施效果调查 |
四、有机化学的系列化实验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强根荣,施仁信,王海滨,杨振平,王红.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11)
- [2]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J]. 郝雨蒙,谢斐,柴晓云,汪亭,俞世冲,金永生,张大志. 广州化工, 2021(20)
- [3]临床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J]. 王冠海,黄群发,梅俊. 山东化工, 2021(11)
- [4]含氟药物骨架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D]. 孙铭.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基于学生有机化合物认识能力发展的教学研究 ——以“烃的含氧衍生物”为例[D]. 潘亭.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7]职业教育中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廖玲,杨雪琴,余玉亭,石勇,廖大敏. 江西化工, 2019(06)
- [8]香豆素类、香豆素-罗丹明类、卟啉和BODIPY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自组装及性能究[D]. 邢伟. 云南大学, 2019(03)
- [9]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究[J]. 高俊芳,雍胜利,杨峻宏.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9(02)
- [10]微课程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 吴佳怡.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罗丹明论文; 有机化学论文; 微课程论文;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论文; 液晶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