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间词话》境界说辨析——思想史的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左丹丹[1](2021)在《王国维“境界”说理论渊源研究述评》文中认为关于王国维"境界"说理论渊源的争论一直是学术史的热门话题,"中体派"认为"境界"说与传统美学、宗教、哲学密切相关,"西体派"则坚持西方哲学才是"境界"说的本来面目,也有学者试图在二者的夹缝中另辟蹊径,融会贯通。这些研究推动了《人间词话》的经典化,促进了对诗学现代化以及民族诗学如何建构的思考。
赵毅衡[2](2021)在《从文艺功能论重谈“境界”》文中认为很多学者认为"意境/境界"是贯穿中国文艺思想史的核心观念乃至总纲。自20世纪初王国维重新启用此二术语以来,学界景从如云。但到80年代后,争议极多,辩论纠缠枝蔓。"意境"与"境界"两个概念虽经常混用,但中国古代论者以及王国维本人都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这是解开"意境"纠缠的办法,而且单独讨论"境界"是有文献根据的。"境界"既是创作者的对世界的观照,也是接收者对文艺作品的观照,是艺术进入的超越庸常利害的程度。"境界"借用中国古典文艺学,尤其借自佛教影响下的中国诗话批评,同时也是在呼应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哲学的直观说。"境界说"值得推崇,因为它比较完美地体现了对文艺的本质功能的中国式理解。
李思琪[3](2020)在《《人间词话》主客关系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间词话》是中国文学史上颇具影响的文学理论着作,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王国维在东文学社对西方哲学及美学理论进行了系统地学习。西方哲学中作为基础模式的“主客二分法”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为《人间词话》奠定了理论基础。王国维将中国“天人合一”传统哲学思想融入西方主客体关系理论框架中,从而形成了新的中国文学研究模式。这一新的研究视角突破了传统词学的评价体系,开辟了崭新的研究视野。同时,王国维并不拒斥而是积极承继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经典理论,《人间词话》借鉴化用《沧浪诗话》《文心雕龙》等着作的观点,中西合璧从而实现了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型。主体和客体作为文学活动的两大组成部分,一直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从主客二分理论系统地阐释《人间词话》,分析《人间词话》的主体论、客体论,还原和揭示了王国维文学理论的新观念。从主体论来看,《人间词话》提出了“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创作方式,阐释了创作过程中的三种境界,重视作者格局对文学活动中的影响,传承了天人合一的理论思想,吸收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借鉴了康德、尼采等人的“天才论”,完善了“赤子之心”的文学观。从客体论来看,王国维提出“造境”与“写境”两种创作观点,重视客观世界对文本世界的影响,发现文本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与区别。同时,王国维并没有把主体客体完全割裂开来,吸收主客二分法,用主客关系理论来分析中国传统文论概念,指出“景”和“情”虽然是创作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但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情景交融的面貌”。不论是客观的“景”,还是主观的“情”,都是人精神活动的结果。王国维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造境”与“写境”,“理想”与“写实”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艺术境界内在的特殊矛盾,说明了文艺的本质特征。从主客关系理论来研究《人间词话》,为研究分析王国维美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参考,具有现实意义。这一研究方式突破了形而上学、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把主体与客体视为一种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从主体、客体角度研究《人间词话》,能更好地重新思考王囯维文论思想,对于理解当代美学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及当代文学理论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潘海军[4](2020)在《人本美学研究进路管窥——评夏中义的《王国维:世纪苦魂》》文中研究说明夏中义的《王国维:世纪苦魂》是王国维美学研究史上无法绕开的着作。作为比较美学研究专着,重在探讨王国维与叔本华的思想联系。该着是思想史写作新尝试,对思维理路予以文献学及发生学阐释,视角新颖剖析严谨。学术创新在于将王国维"忧生"美学纳入人本境域类推阐发。"人本"视角蕴含人文关怀与理性精神,审视"天才情结"偏重"经验"裁定,一定程度遮蔽了王国维境界美学涵摄的"超验"性。该着作为学案研究可归于"以西释王"路径,对王国维美学的传统释义重视不足。
白亭亭[5](2020)在《王国维“生命美学”研究》文中提出王国维是清末民初着名的学者,他的“生命美学”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继承,又是在传统美学基础上的创新。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与自身“体素羸弱,性复忧郁”的状态,使王国维逐渐认清了欲望、生活、苦痛三位一体的生命本质,体认了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问题。因此,在知识分子多强调经世致用的时代,王国维却独树一帜地反对功利主义,呼吁重视人的生命存在,将人的生命存在问题放在了美学的突出位置。本文试图突破以往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的局限,以生命问题为核心,通过系统梳理王国维“生命美学”的形成路径与理论内涵,发掘其“生命美学”的价值与影响。论文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影响王国维“生命美学”形成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境遇,主要分析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的社会状况、以西解东的思想潮流,以及王国维的成长背景对其“生命美学”形成的影响。第二,王国维“生命美学”的主要内容,分欲望论、审美无功利性、悲剧性和境界说四个方面。以生活为本的欲望、苦痛与解脱是贯穿王国维“生命美学”的主线。他由“欲望论”引出对生命之苦的解脱,进而寻求解脱之法。王国维提倡哲学与“美术”的无功利性,注重文学的悲剧性,并将“境界”由词学概念上升至生命范畴,都是为解脱生命困境而开出的药方,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暂时缓解生命中的不幸与痛苦。第三,王国维“生命美学”的影响,主要分析了其“生命美学”对现代美学理论所造成的影响。
陈晨[6](2020)在《王国维美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国维的一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他研究的学术领域十分广泛,例如哲学、美学、文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戏剧戏曲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在王国维整个一生的学术研究中,他在美学领域内的研究时间并不算长,只有短短的十年。在这十年之中,又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尽管如此,却依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20世纪中国美学树立了第一座丰碑。可以说,王国维是20世纪中国美学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他打开了美学这一学科步入中国的大门。他又是国内美学启蒙的第一人,他先后将康德、叔本华、席勒和尼采等人的美学思想进行翻译引介到中国,并尝试运用西方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释中国艺术理论与实践,对美的基本性质以及美育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阐释与发挥。王国维的美育思想是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开端,他汲取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资源,又结合了西方美学思想中的先进理论与科学方法,将两种美学思想进行有机融合,并建立了具有独创性的美育思想体系,为我国的美育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梳理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美育理论的完善和实践上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除绪论以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对王国维美育思想的渊源进行探讨,首先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对王国维的美育思想的理论动机做一个总体的概括,接着对王国维美育思想的形成进行溯源,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和西方哲学美学两个方面概括了主要思想家对其美育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二章梳理了王国维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从美育的功能、美育的目的、美育的途径和美育的理想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了其美育思想的核心理论。第三章对王国维和同时代的蔡元培、丰子恺先生的美育思想进行了简要比较,从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论述。第四章分析了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现代意义,概述了当下人们的生存困境以凸显实施美育的迫切性,并从王国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中汲取养分为当下美育建设提出初步设想。
刘新敖[7](2019)在《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文中研究说明人是时空中的存在物。人们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探寻、追索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方式,并以此来处理社会生活,投射到社会秩序之中,这成为古代社会思想的重要背景。这种人类文明之思,最终积淀为文化传统,融入艺术活动之中,中国古代诗学正是产生和发展于这种思想背景之中。中国古代的诗道、诗艺、诗评,无不与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首先,人们逐渐在时空的感性体验中确认自身的存在,并把日常经验中对时空的理解上升到了抽象层面,直接影响着中国哲学和审美意识的发生、延续。其次,诗学的时空本体,使古代诗学理论话语的表达,在想象与构思、文本结构组织和语言或范畴等方面,也表现为时空的形态。再次,古代诗论以时空意识作为方法的理论思维方式,形成了特定的表达时空意蕴的范畴。在这些体现作为中国文化本根意义的时空观而存在的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作为物理空间秩序在社会心理领域实现象征和转换的“兴”,作为社会心理秩序由艺术结构来呈现的“意境”,以及体现对自然、社会和审美时间理解的“神韵”,在时空思维影响下,中国古代的诗学范畴,基本都围绕物理时空的体察、社会历史伦理时空的建构和审美时空的体验而展开。因此,本文拟选取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诗学的发展,来管窥时空观念影响下,诗学的传承发展以及其理论形态的表现。无疑,清代诗学为这种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样本。一方面,从诗家主体的角度来看,清代诗家所面临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样本,更具参照,可以清晰的观照诗家作为主体与社会和主流价值的距离,并进而呈现诗歌的位置感;另一方面清代诗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诗学传统的总结期,也是现代诗学的启蒙时期,在这一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发掘诗学传承的逻辑脉络,无疑更具价值;此外,清代诗论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和理论资源,足够为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本文力图从时间蕴藉和空间形象感的角度出发,从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清代初年的王士祯、清代中期的袁枚以及清末民初的王国维所标举的诗学范畴中,寻找其内在的逻辑理路,从诗学产生的外部思想文化环境与诗之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距离,从诗学内部分析时空意识对其理论构建的作用。王夫之是清初诗学的代表。船山标举“现量”,通过整体化、生命化的创作,表现时间蕴藉和空间感觉。初清而入鼎盛的王士祯,标举“神韵”,时间与人生情思合一,谓之“神”;在空间感中展现诗境、宇宙本体同一,谓之“韵”,在时间与空间的各种组合方式中,在“人—诗—宇宙”的融合过程中,“神韵”天成。袁枚的“性灵”说,成长于乾隆以来思想解放的复兴之中之中。“性灵”是主体较社会之“远”,是与自然妙同,在大自然中感受时间之妙,在形象空间中感受审美之境。盛世之后,帝国日薄西山,彼时的王国维标举“境界”,其“隔”与“不隔”、“无我之境”、“赤子之心”等,交织着主体的生命空间、历史时间意识、艺术的审美空间等等诸多命题,将传统诗学得以传承和创造。概而言之,清代诗学的时空观念呈现了清代诗学演进的特点:从思想基础来说,清代诗学上承儒家的社会理念,在社会秩序中重新规范了诗学与社会政治的位置,更为谨慎地追求个体与社会秩序的复归,是在传承美学精神的基础上,重建社会、思想学术文化环境以及艺术个体追求的协同统一发展,是对传统人生伦理与秩序规范的新的阐发;从主体条件来说,清代诗家主体意识觉醒,使清代“诗”家更为敏感地注重诗歌及诗话写作与学术文化的距离,追求心理感悟的时空形式,尤其在清中叶以后,主体的觉醒胜过以往,诗艺及其审美意味的追求因而也更具有主体性的思辨意味;从诗学的理论形态来看,诗话写作仍以时空意识为逻辑基础,呈现出时空化的审美形态,诗论也就逐渐呈现出现代哲理与诗学审美形态融合的新趋势,体现出新旧交替、转换的时代特征。
吴佳蔚[8](2019)在《王昌龄“三境”说接受、阐释的回溯与再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境”理论于中外诗学中均是重要的概念,相关探讨、运用非常广泛。王昌龄《诗格》中“三境”说于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率先提出“意境”这一名词概念。整体而言,王昌龄的“三境”说对我国后世诗境理论的发展、诗歌创作与评析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以王昌龄“三境”说为研究中心,回溯王昌龄“三境”说的接受、阐释,并基于语境深入阐释“三境”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所见文献,历代没有直接阐释王昌龄“三境”说的文献,只有直接记载或应用王昌龄“三境”说的文献,其接受情况不尽相同。唐宋时期接受了王昌龄“三境”说的文献主要是诗歌作品,相关文献还较为少见。元明时期增加了诗评类文献,王昌龄提出的“意境”被用于品评诗歌。清代则将王昌龄“三境”说广泛应用于诗词品评之中,其文献数量远超前代。总体而言,历代对于王昌龄“三境”说的接受,除了直接记载王昌龄“三境”说的文献,其它文献主要是运用了王昌龄提出的“意境”一词,但这些文献中的“意境”概念发生了变化,强调情景等主客交融。学界对王昌龄“三境”说的直接阐释则错综复杂。通过辨析“三境”说当代阐释的具体内容,发现其呈现出“三境”并列说和“三境”递进说两个类别,分别从语境解读视角、综合解读视角或文学艺术视角、佛学视角对“三境”说进行了诸多不同的阐释。因此,需要基于王昌龄“三境”的语境,对“三境”说进行更为客观的语境阐释。通过细读文本,基于创作流程对王昌龄“三境”说进行具体的阐释,呈现出清晰的创作流程图,从而厘清王昌龄“三境”说的内在含义。“物境”指以山水等客观之物为表现对象,创作者主观情志和客观之物互相交融形成的诗境。“情境”指以客观存在的代拟之情为表现对象,创作者主观情志和其代拟之情互相交融形成的诗境。“意境”指以“理”为表现对象,创作者主观感悟和客观之理互相交融形成的诗境。“三境”的本质特征都是主客交融。并基于创作实践,结合王昌龄或其他诗人的作品对“三境”说进行例证分析。旨在通过对于王昌龄“三境”说的研究,以形成对“三境”说更深层次、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更清楚地辨析“三境”说与后世“意境”理论的关系,即“三境”之“意境”不同于“意境”理论,“物境”更为函括了“意境”理论的内涵与审美特征。
魏哲[9](2019)在《王国维《人间词话》稿本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文本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以文本研究的视角阐释和丰富这一种理论价值已然成为当下经典文本研究的一种广泛思路。《人间词话》在众多国学经典之中又因其厚重的历史代入感和丰富的文本特色而具有文学文本的研究代表性。这种丰富的文本特色在其研究的维度上首先表现为三种稿本形成的流变历史,正是经作者本人不同人生阶段操刀而成的文本内在衍生形态变化,使得单一文本概念下具有了特定的比较可能。探索这一《人间词话》潜在的文本价值,不失为当前研究独辟蹊径的一种研究理路。本研究在既往《人间词话》丰富研究的基础上,以比较思维切入文本研究,以历史文化变迁审视三种稿本的演变,以作者思想历程关照文本底蕴。本文绪论部分对《人间词话》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特别是文本研究和文本比较研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引论部分对《人间词话》的稿本形成与演变进行了历史性梳理;主论部分通过结构编排、条目增删、字句校改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交互比较分析;余论部分对王国维自身生命体悟的文本关照进行了初步阐释。本研究从文献学的角度,以《人间词话》三种稿本为研究对象,通过交互比较分析的思路,在对比三种稿本相互依存和演变的关系中,进一步探索了《人间词话》三种稿本各自的文本特点,进一步梳理了《人间词话》三种稿本的演变内因、衍生特征的关照价值,进一步考察了王国维的词学思想及其治学理念。经过述论,为《人间词话》的深入研究以及近代历史文化变迁与文本反映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些微思考。
任旭颖[10](2019)在《一个世纪的对话 ——《人间词话》阐述史研究》文中指出《人间词话》自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陆续发表至今已经整整110年。期间,与之相关的研究此起彼伏。虽然褒贬不一、争论不断,但《人间词话》也正是在被大众不断地理解和阐释的过程中,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国学经典”。本文以时间线索为经,重现在不同主流意识形态下《人间词话》与各个时代的“对话”,以相同时空文论家的个人视域为纬,选取有代表性的文论家及文章,还原百年来《人间词话》的阐述史。本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理论意义。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人间词话》学术地位的最初确立(1908-1949)。以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为节点,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发表之初不受重视,直至俞平伯作《重印人间词话序》才拉开了将《人间词话》置于文艺批评语境下进行讨论的序幕;同时期,朱光潜的三篇文章则开启了从西学角度阐述《人间词话》的道路。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新中国成立后《人间词话》与主流文艺话语的“相遇”(1949-1978)。十七年时期,受苏联模式的深刻影响,这一阶段有关《人间词话》的阐述达成了一个共识:“境界”是鲜明生动的形象;引发了一场争论:“境界”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涌现了一些主流文艺话语下的主题阐述,如李泽厚的《意境浅谈》,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典型理论,以境界为例,较为充分地思考了传统文艺理论和现代文艺理论相结合的问题。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人间词话》的讨论几乎空白,相关讨论被迫中止。第三章主要讨论了《人间词话》在多重视域下的阐述研究(1978-1999)。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将我国各方面的工作引向了正轨。80年代后,掀起了《人间词话》相关研究的热潮。一些学者就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展开了多元阐述,主要以叶嘉莹和佛雏为代表。他们二人分别立足于中国诗学和西方美学,分别撰写了专着《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和《王国维诗学研究》,对《人间词话》展开了全面的论述,堪称《人间词话》及“境界”说研究中的集大成之作。《人间词话》的经典地位至此得以确立。第四章主要讨论了《人间词话》的经典深化阶段(1999-至今)。这一时期的着作除了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在学术视野上也有所拓展,出现了很多跨文化和历史考证方面的着作。代表如罗钢的《传统的幻象:跨文化语境中的王国维诗学》和彭玉平的《人间词话疏证》,两人分别站稳“西体中用”和“中体西用”的立场,对“境界”说进行了全面地探源性考察,为新世纪《人间词话》的阐述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余论部分,笔者通过回归《人间词话》本文,结合历史语境和已有研究得出了“境界”乃是一种“生命诗学”,贯穿了整个“境界”说的理论体系和批评实践。最后,在结论部分论文反思了《人间词话》百年阐述的历程,总结了在与不同视域中的文论家们对话的过程中,《人间词话》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阐释空间,不仅经受住了不同时代下主流意识形态的考验,而且在坎坷行进中确立了无可替代的经典地位。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人间词话》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二、《人间词话》境界说辨析——思想史的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间词话》境界说辨析——思想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2)从文艺功能论重谈“境界”(论文提纲范文)
一“境界”与“意境” |
二“意境”“情境”和各种“境” |
三中国文艺学史上的“境界说” |
四文艺“境界”的超越功能 |
(3)《人间词话》主客关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人间词话》主体论 |
一、创作的内与外 |
(一)“入乎其内”的创作方式 |
(二)“出乎其外”的创作方式 |
(三)创作过程的三种境界 |
二、境界与格局 |
(一)“阅世”与文本呈现 |
(二)作者人格底蕴的积淀与作者个性的张扬 |
三、西方作者理论在《人间词话》中的渗透 |
(一)人本主义精神对《人间词话》的影响 |
(二)“天才论”的创作观 |
(三)“赤子之心”与“天才”观 |
第二章 《人间词话》客体论 |
一、“造境”与“写境” |
(一)“造境”:文本世界对现实的升华 |
(二)“写境”:文本世界对现实的模仿 |
(三)“造境”与“写境”的统一 |
二、客观世界——文本世界——人间世界 |
(一)客观世界决定了文本世界 |
(二)文本世界与客观世界辩证统一 |
第三章 “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论 |
一、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 |
二、“景情”与“不隔”:《人间词话》中的主客交融的另一维度 |
(一)“景”与“情”交融 |
(二)“隔”与“不隔”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王国维“生命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时代背景和个人境遇 |
(一)时代背景 |
(二)个人境遇 |
二 欲望论 |
(一)“欲望论”的理论渊源 |
(二)“欲望”的提出:玉者欲也 |
(三)“欲望”的表现:苦痛 |
(四)“欲望”的禁止:解脱 |
三 审美无功利性 |
(一)“审美无功利”的理论渊源 |
(二)哲学的无功利性 |
(三)“美术”的无功利性 |
四 悲剧性 |
(一)“悲剧文化”的理论阐释 |
(二)文学的悲剧性 |
五 境界说 |
(一)真境界 |
(二)“无我之境” |
(三)人生三种境界 |
六 王国维“生命美学”的影响 |
(一)人文关怀 |
(二)艺术救赎 |
(三)“自沉”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王国维美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思路 |
第一章 王国维美育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生平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王国维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美育的功能:“无用之用” |
第二节 美育的目的:培养“完全之人物” |
第三节 美育的途径:“古雅”说 |
第四节 美育的理想:境界论 |
第三章 王国维与蔡元培、丰子恺美育思想之比较 |
第一节 王国维与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比较 |
第二节 王国维与丰子恺美育思想之比较 |
第四章 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
第一节 当下的生存困境以及实施美育的迫切性 |
第二节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对当今美育建设的启发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7)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现状述评 |
一、课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及研究方法 |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
一、本文的基本结构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时空观与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
第一节 诗学的时空依据:时空观与诗道 |
一、经验的时空: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秩序 |
二、抽象的时空:从人生体验到文化本根 |
三、审美的时空:从宇宙之思到诗学之道 |
第二节 诗学的时空形态:时空观与诗艺 |
一、时空心理与诗学想象 |
二、时空超越与诗学构思 |
三、时空结构与诗学文本 |
第三节 诗学的时空范畴:时空观与诗论 |
一、兴的源起:空间秩序的内在转换 |
二、意境的形成:社会时空的艺术呈现 |
三、韵味的把玩:诗学理解的时空历程 |
第二章 时空观与清代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
第一节 清代诗学展开的时代背景 |
一、清代诗学展开的历史背景 |
二、清代诗学展开的学术之风 |
第二节 清代诗学展开的理论路径 |
一、清代诗学的理论路径 |
二、清代诗学的理论特质 |
第三节 清代诗学的发生及其时空观念的生成 |
一、对于明代诗学的批判和反思 |
二、清代诗学的重建 |
三、清代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
第三章 时空观与艺术思维:王夫之“现量”说 |
第一节 王夫之及其诗学研究探源 |
一、船山诗学的家学渊源 |
二、船山诗学的研究探源 |
第二节 “现量”:时空化的思维特征 |
一、心目即会:时空化的构思方式 |
二、通天尽人之怀:时空化的创造方式 |
第三节 “气”“势”与“景”“意”:时空化的形象思维 |
一、“气”:形象思维的本体特征 |
二、“势”:形象思维的外在特征 |
三、“景”:艺术境界时空转换的依据 |
四、“意”:时空之境的统领 |
第四章 时空观与风格形成:王士祯的“神韵”说 |
第一节 “神韵”批评论的理论渊源 |
一、“神韵”的主体条件 |
二、“神韵”的历史源流 |
第二节 “神韵”时空意识的形成 |
一、“味”外空间的探寻 |
二、“象”中时间的体味 |
三、心理机制的形成 |
第三节 “神韵”时空蕴藉的凸显 |
一、“神韵”的风格形成 |
二、“神韵”的风格显现 |
三、“神韵”的风格旨归 |
第五章 时空观与真情抒写:袁枚的“性灵”说 |
第一节 “立世”与“立言”:文化坐标的找寻 |
一、盛世和晦暗中立世的近与远 |
二、勃兴和压抑下思想的破与立 |
第二节 “真”与“情”:主体的时空存在 |
一、“性灵”之辨:主体生存的诗意境界 |
二、“性灵”之真:主体与社会张力形成的驱动 |
三、“性灵”之情:主体与社会张力空间的充盈 |
第三节 “味”与“天籁”:艺境和生存的时空延展 |
一、“味”:审美时空的韵味余长 |
二、“天籁”:自由妙境的生成 |
第六章 时空观与审美意蕴:王国维的“境界”说 |
第一节 “赤子之心”的生命伦理空间 |
一、“赤子之心”的悲剧人生历程 |
二、“身”与“欲”的身份张力 |
第二节 “隔”与“不隔”的诗学时空形式 |
一、“境界”时空形式的基本内涵 |
二、“境界”时空形式的主体维度 |
三、“境界”时空形式的内外结构 |
第三节 “有我”到“无我”的审美人生至境 |
一、艺术和人生境界之“道”的本源 |
二、艺术和人生境界的主体之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王昌龄“三境”说接受、阐释的回溯与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王昌龄“三境”说文学视域阐释综述 |
1.2.2 王昌龄“三境”说佛学视域阐释综述 |
1.2.3 王昌龄“三境”说阐释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王昌龄“三境”说的历代接受 |
2.1 唐宋时期王昌龄“三境”说的接受 |
2.2 元明时期王昌龄“三境”说的接受 |
2.3 清朝时期王昌龄“三境”说的接受 |
2.3.1 清朝时期对“情境”的接受 |
2.3.2 清朝时期对“意境”的接受 |
2.4 民国时期王昌龄“三境”说的接受 |
第三章 王昌龄“三境”说当代阐释辨析 |
3.1 “三境”并列说 |
3.1.1 语境解读视角 |
3.1.2 综合解读视角 |
3.2 “三境”递进说 |
3.2.1 文学艺术阐释视角 |
3.2.2 佛学阐释视角 |
第四章 基于语境的王昌龄“三境”说再探 |
4.1 基于语境的“物境”再探 |
4.1.1 基于创作流程的“物境”再阐释 |
4.1.2 基于创作实践的例证分析 |
4.2 基于语境的“情境”再探 |
4.2.1 基于创作流程的“情境”再阐释 |
4.2.2 基于创作实践的例证分析 |
4.3 基于语境的“意境”再探 |
4.3.1 基于创作流程的“意境”再阐释 |
4.3.2 基于创作实践的例证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王国维《人间词话》稿本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人间词话》稿本形成考述 |
第一节 《人间词话》题名索解 |
一、初号“人间”的文献踪迹 |
二、静观“人间”的意涵根柢 |
第二节 《人间词话》稿本回溯 |
一、125则手稿本 |
二、64则初刊本 |
三、31则再刊本 |
第三节 《人间词话》撰作考略 |
一、《人间词话》的初撰历程 |
二、《人间词话》的脱稿辨疑 |
第二章 《人间词话》三种稿本结构编排比较 |
第一节 手稿本:形式舒散的结构形态 |
一、次序编排错落 |
二、数则连缀集评 |
三、论说方式贯通 |
四、理论间杂补充 |
五、审美取向统一 |
第二节 初刊本:整饬精当的话语形态 |
一、基本理论的总述 |
二、批评实践的展开 |
三、宏观余论的归结 |
第三节 再刊本:同中求异的自觉形态 |
一、整体上文体演变的首尾强化 |
二、具体到词史梳理的完整简明 |
小结 |
第三章 《人间词话》三种稿本未刊条目比较 |
第一节 从初刊本的未刊条目观其对手稿本的整合性理论精裁 |
一、50 则未刊稿对12 则初删条目词论取向的承继 |
二、50 则未刊稿于初删条目以外的自有特征 |
第二节 从再刊本未刊条目观其对初刊本的学理性自我扬弃 |
一、学术考辩深化后的理论重审 |
二、研究视域扩大后的接受改观 |
三、西学理念重整后的本体回归 |
小结 |
第四章 《人间词话》三种稿本字句校改比较 |
第一节 三种稿本表述性改动的浅层细腻润饰 |
一、着意个别字词的调整 |
二、为求精准简练的推敲 |
第二节 三种稿本审辨性改动的深层意义关涉 |
一、史实考订之更正 |
二、宏旨阐发之完备 |
小结 |
第五章 从三种稿本变化观照王国维个体生命境界 |
第一节 文化嬗变进程下稿本的时代因应 |
第二节 人生治学历程中思想的渐次进深 |
第三节 生命体验本相里境界的三重观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国维词之“人间”统计表 |
附录二 《人间词话》三种稿本条目次序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一个世纪的对话 ——《人间词话》阐述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人间词话》学术地位的最初确立(1908-1949) |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人间词话》的产生 |
一、西学东渐下的王国维 |
二、被冷落的《人间词话》 |
第二节 俞平伯与《人间词话》学术地位的最初确立 |
第三节 朱光潜论《人间词话》 |
二、尚未受重视的两篇文章 |
第二章 《人间词话》与新中国主流文艺理论的“相遇”(1949-1978) |
第一节 “境界”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 |
第二节 李泽厚论“意境” |
第三章 多重视域下的《人间词话》研究(1978-1999) |
第一节 新时期与《人间词话》经典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叶嘉莹论《人间词话》 |
一、西方美学视域下的“境界”说阐述 |
二、“兴发感动”下的“境界”说内涵及体系 |
第三节 佛雏论《人间词话》 |
第四章 《人间词话》的经典深化期(1999年至今) |
第一节 新世纪《人间词话》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罗钢:“西体中用”的“境界”说 |
第三节 彭玉平:“中体西用”的“境界”说 |
余论“境界”还可以是什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四、《人间词话》境界说辨析——思想史的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国维“境界”说理论渊源研究述评[J]. 左丹丹. 人文论丛, 2021(01)
- [2]从文艺功能论重谈“境界”[J]. 赵毅衡. 文学评论, 2021(01)
- [3]《人间词话》主客关系理论研究[D]. 李思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人本美学研究进路管窥——评夏中义的《王国维:世纪苦魂》[J]. 潘海军. 关东学刊, 2020(03)
- [5]王国维“生命美学”研究[D]. 白亭亭.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王国维美育思想研究[D]. 陈晨.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7]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D]. 刘新敖.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8]王昌龄“三境”说接受、阐释的回溯与再探[D]. 吴佳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王国维《人间词话》稿本比较研究[D]. 魏哲.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一个世纪的对话 ——《人间词话》阐述史研究[D]. 任旭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