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护理理论与人性化护理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戴进军[1](2020)在《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编制及评价》文中提出目的:编制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对量表进行评价,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1)以华森(Jean Harman Watson)人文关怀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小组讨论法构建条目池,经过两轮共计21名专家函询和对60名患者进行预调查后,形成初始量表;(2)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8年7-11月在全省3所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和设置有精神科的三级综合医院住院的516例康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条目分布法、离散趋势法、临界比值法、相关系数法、内部一致性分析法进行条目的分析和筛选;采用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对量表效度进行检验;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对量表信度进行检验;最终形成正式版量表;(3)以正式形成的量表为研究工具,对抽样调查收集的516例康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人文关怀需求情况进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4)采用SPSS18.0录入数据、分析数据,主要统计学方法有: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检验水准a=0.05,P值取双侧概率。结果:(1)编制的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包含6个维度,共49个条目,即人道主义的利他行为的需求(11个条目),帮助和信任的需求(6个条目),鼓励情感表达的需求(3个条目),健康教育的需求(9个条目),提供安全、保护、支持性环境的需求(13个条目),满足基本护理的需求(7个条目)。量表的计算方法:量表条目的选项从“不需要”到“非常需要”,分别计1~5分,总分49~245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人文关怀需求越强烈。(2)效度分析:(1)结构效度: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6个公共因子,可解释变异量为65.71%。各个条目与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11~0.740之间,各个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74~0.774之间;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11~0.884之间,各个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862~0.925之间,显着性均小于0.05,各维度均为正相关。(2)内容效度: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经专家评定后为0.914。(3)信度分析:总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979,各维度的Cronbach’s a系数在0.801~0.938之间;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924,各维度的折半信度为0.795~0.905之间;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39。(4)康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整体得分总分为(202.85±35.06)分,总条目均分为(4.14±0.16)分。患者认为关怀性最强的条目和维度分别为“准时为我做治疗及给药”(4.39±0.79)分和“提供安全、保护、支持性环境的需求”(54.79±9.52)分,最不具有关怀性的条目和维度分别为“用适当的肢体接触(如握手、拍肩)表达对我的关心”(4.02±1.06)分和“鼓励情感表达的需求”(11.97±2.73)分。(5)影响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家庭人均月收入,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对人文关怀需求高;婚姻稳定患者比婚姻不稳定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高;高中(含中专)学历的患者比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高,但初中及以下学历患者在某些维度不遵循此规律;收入2000元及以上的患者比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高。结论:(1)编制的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于评估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情况。(2)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程度较高且呈多样化,应根据患者需求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规范化的护理。
吕亚兰[2](2020)在《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调查三级医院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分析影响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与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提高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提供理论参考,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郑州市3所三级医院的ICU护士共36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临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杰弗逊共情量表、临床护士沟通能力量表对ICU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Epi Data3.1软件对数据进行双机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与现状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探讨人文关怀品质在一般资料分组上的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与共情和沟通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结果1.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62份,发放380份,问卷回收率95.26%。调查对象中综合ICU147人,NICU72人,EICU82人,RICU61人,其中,男性39名(占10.8%),女性323名(占89.2%)2.调查对象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15.03±11.30)得分率是79.33%;ICU护士的人文关怀理念得分(26.75±3.70);ICU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28.11±3.38);ICU护士的人文关怀知识得分(28.61±3.03);ICU护士的人文关怀感知得分(31.56±4.09)。3.ICU护士的共情能力总分为(104.25±10.55),ICU护士的沟通能力总分为(213.03±18.45);4.对ICU护士进行单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称(F=4.471,P=0.009)、在ICU工作的时间(F=4.471,P=0.001)、不同性别(t=4.340,P=0.038)、是否为独生子女(t=4.977,P=0.0268)、不同教育程度(F=7.816,P=0.000)、家人对您的关心程度(F=9.986,P=0.000)、单位领导对您的关心程度(F=6.479,P=0.000)、工作中是否接受规范化人文教育(t=3.935,P=0.000)、医院对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F=6.071,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Pearson相关分析中显示: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与共情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与及总分呈正相关;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与沟通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与及总分呈正相关。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得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工作中单位领导的关心程度、家人的关心程度、是否接受人文关怀规范化培训、医院对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共情能力总分和沟通能力总分,这6个因素共同解释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水平的52.9%。。结论1.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体处于中等,但人文关怀理念和人文关怀感知得分相对略低;2.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职称、在ICU工作的时间、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教育程度、家人的关系程度、单位同事领导的关心程度、医院对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工作中是否接受人文关怀培训;3.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及总分与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总分与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
刘未鸽,石娟[3](2019)在《人性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10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序号尾数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Cr、BUN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护理前,24 h尿量多于护理前(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S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HR、SBP、DBP、MAP及CVP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MAP和CV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中,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的影响。
唐小平[4](2018)在《刍议中医人性化护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内涵》文中提出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护理学的整理,归纳人性化护理相关理论与实践内容,提炼出中医护理学中人性化的理念、价值取向及临床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中医护理内涵,以丰富现代中医人性化护理的内涵;总结和反思既往中医护理学的研究,对中医护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内涵和特色,提升中医护理学的研究水平,将对现代中医护理学发展提供启示。
周俊[5](2018)在《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和体验量表的汉化及初步应用》文中提出目的:1.第一阶段:对英文版人文关系重要性量表(HRIS)和人文关系体验量表(HRES)进行跨文化调适。2.第二阶段:对中文版HRIS和HRES进行信、效度检验。3.第三阶段:初步了解我国慢性病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的需求程度和对相应内容真实体验的现状。方法:1.第一阶段:获得源量表作者的同意后,对英文版HRIS和HRES进行正向翻译、综合、回译、专家咨询和预调查等步骤,形成中文版本HRIS和HRES初稿,其中预调查过程中选取3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量表的可行性。2.第二阶段:采用方便抽样法,严格按照统一的纳入排除标准,于2017年3月至6月,选取北京市某4所医院的189例慢性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工具包括: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HRIS和中文版HRES。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量表的条目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描述、探索性因子分析、Cronbach’s α系数、Spearman相关分析和非参数检验。3.第三阶段:于2017年7月至8月,选取北京市某3所医院的153例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工具包括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和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描述、Spearman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结果:1.量表翻译过程中的差异主要集中于条目和某些词语的翻译,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形成中文版量表初稿。对于量表的题目,HRIS修订为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NHCIS-NCDP),HRES修订为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NHCES-NCDP)。2.NHCIS-NCDP所有条目的CR值均大于5,各条目与整体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03~0.715,无条目被删除。NHCIS-NCDP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共解释了 64.072%总方差。NHCIS-NCDP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932,各维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69~0.858。3.NHCES-NCDP所有条目的CR值均大于7,各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16~0.808,无条目被删除。NHCES-NCDP量表的CVI值为1;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7.897%。NHCES-NCDP的Cronbach’α系数为0.965,各维度 Cronbach’α 系数为 0.911~0.941。4.NHCIS-NCDP初步应用结果显示,153例调查对象的NHCIS-NCDP得分为98.00(87.00,109.00)分,其中以关系的可及性维度的得分指标最高,为86.67%。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经济负担和医院的慢性病患者对人文关怀重要性的评价,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NHCES-NCDP初步应用结果显示,147例调查对象的NHCES-NCDP得分为90.00(75.00,100.00)分。NHCES-NCDP量表各维度的得分指标以更安适的促进维度最高,为78.33%,关系的积极构建维度最低,为68.57%。不同文化程度和医院的慢性病患者比较,其人文关怀体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6.147例调查对象的NHCIS-NCDP总分高于NHCES-NCDP总分(Z=-6.582,P<0.001)。两个量表各条目的均分比较,除条目16外,其余条目的NHCIS-NCDP得分均高于NHCES-NCDP得分。结论:本研究对HRIS和HRES两个量表进行了汉化,分别形成NHCIS-NCDP和NHCES-NCDP,虽然量表某些条目和NHCES-NCDP的维度与源量表的有所不同,但两个量表的信效度均较好,可以用于中国慢性病患者护理人文关怀的测量。我国慢性病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的需求程度较高,然而护士护理人文关怀的实施质量仍有待提高,护士实施的护理人文关怀尚未达到慢性病患者的期望。
康月花,凌娟娟[6](2017)在《急诊科人性化护理对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对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的急诊患者146例进行分析,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 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93.2%)明显高于对照组(7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实验组的满意度(91.8%)明显高于对照组(65.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徐难,陶月仙[7](2017)在《人性化护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人性化护理理论是以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为基础,强调护理是护士和患者之间有生命力的互动体验的跨学科理论。该理论指出护理应该存在对患者照顾的整个行为过程中,它摒弃了以往以疾病为中心,倡导以人为本,并希望通过护患相互作用的过程使被帮助者挖掘自我、实现自我最大潜能,从而达到安适和更安适的人性化护理目标[1]。"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现在已经慢慢成为了现代护理热点和核心,也是
刘梦婕[8](2016)在《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随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等急救医学技术的进步,维持生命的手段日益增多,大量患者即使进入生命末期(end-of-life,EOL)仍可以在ICU延续“生命”,这种延续生命的支持技术不仅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还延缓着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导致其处于极差的生存质量状态。近年来以人性关怀为出发点和追求善终的姑息照护(palliative care)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ICU患者的救治除了传统的抢救生命之外,临终生命质量也正在被人们关注。实现姑息照护能提高ICU患者生命末期的生存质量,也可以减少ICU病房昂贵医疗资源的浪费,缓解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紧张的局势。而我国姑息照护发展相对缓慢,且目前大多聚焦于晚期癌症患者,ICU患者姑息照护服务尚无明确规定,也无可借鉴的姑息照护模式,导致ICU大量患者处于生命末期仍然给予积极的抢救和生命支持,严重影响了患者姑息照护的服务质量和应用。为此构建我国本土化的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目的:了解和分析我国ICU患者生命末期的生存质量和姑息照护现况,寻找我国ICU患者姑息照护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ICU姑息照护质量的构成要素体系;提出ICU姑息照护模式的理论基础及构建原则;探索影响ICU患者生命末期临床决策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ICU患者生命末期的姑息照护模式。为我国ICU患者姑息照护的发展提供较为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促进未来ICU姑息照护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1.文献回顾法梳理国内外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质量的发展历史以及我国ICU患者生命末期照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伦理困惑及影响因素。内容分析法概括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理论基础,为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2.文化调试台湾版Mc Gill生存质量量表,运用问卷调查和病历回顾等方法了解我国ICU患者生命末期生存质量和姑息照护服务的现况;采用个人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我国icu患者生命末期临床决策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法提炼姑息照护模式核心构成要素体系;研制中文版icu家属qodd量表,为评价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质量提供评判标准,为构建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奠定基础。3.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基础上,应用综合归纳法提出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理论模型框架,并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初步构建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结果:1.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质量的内涵及特征:让生命末期的患者症状获得缓解与改善、提高生命末期的生存质量、协助患者及家属进行最佳的临终决策、给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社会支持等。生命末期照护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症状处理及身体舒适性照护、精神心理照护及情绪支持、灵性照护、伦理法律及文化社会因素(如病情告知、临终决策)、持续性的全程照护计划、团队成员的支持及继续教育与团队的相互合作。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核心构成要素:濒死及死亡质量(qodd)、生存质量、临终决策三个要素,每个要素又包含若干小要素。2.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在模式构建中的内在逻辑关系:人性化护理理论作为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核心理论,一般系统理论为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提供系统支持,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是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本位理论,人性照护理论为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提供方向指导,舒适护理理论为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提供目标指导。3.台湾版mcgill生存质量量表调查显示:icu患者生命末期总体生存质量较低;icu患者生命末期主要痛苦症状包括:疼痛、呼吸困难、活动受限、虚弱、恐惧等;icu患者生命末期精神维度得分最低,应重视生命末期患者的精神需求;icu患者生命末期躯体症状照护不理想,症状管理有待加强。4.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服务现况及影响因素:病历回顾表明icu患者生命末期镇静镇痛药物使用较低、家庭会议召开较少、积极性治疗措施使用频率较高、姑息照护提供较少或无姑息照护服务。质性访谈结果表明icu家属及医护人员为患者做临终决策时考虑因素主要是:当前的医患关系、患者生存质量、病情预后、生前意愿、是否有临终关怀场所、经济条件、政策的支持等。问卷调查表明影响icu家属及医护人员做临终决策时考虑因素主要是对生命末期病情真相告知态度、生命末期是否积极治疗态度及行为、对姑息照护认知、是否看过他人cpr等。5.研制了中文版ICU家属QODD量表,该量表的表面效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良好,适合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质量评价。构建了“以医护人员及家属的相互作用为核心,以患者的临终质量为中心”的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理论框架。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由3个要素和12个次要素组成的ICU患者姑息照护质量构成要素体系,为制定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构建了由照护服务提供者(医生、护士、家属)、照护服务接受者和政策环境支持等3个姑息照护模式的理论框架体系;本研究对医护人员及家属了解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照护方案具有重要借鉴和参考意义。构建的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ICU患者的临终生命质量。今后需进一步对构建的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进行验证和修订,完善姑息照护模式的评价指标,以提高我国ICU患者的姑息照护服务质量。
李锐[9](2015)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产妇分娩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产妇分娩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纳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80例产科住院分娩产妇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的心理安全感、满足感及尊重感分别显着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非常满意率达50.0%、总体满意度达95.0%;对照组非常满意率达30.0%,总体满意度达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产妇分娩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为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玲,龙梅香,李燕红,董乾[10](2015)在《精神分裂症采用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6周后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评定表(IPRO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ISE)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6周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各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OISE评分中的总积极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消极分明显低于对照组,IPROS各因素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不仅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二、文化护理理论与人性化护理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护理理论与人性化护理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编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文关怀 |
1.1.2 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照顾方式选择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量表的编制 |
2.1.1 文献分析法 |
2.1.2 半结构式访谈法 |
2.1.3 小组讨论法 |
2.1.4 专家函询法 |
2.1.5 预调查 |
2.2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工具 |
2.2.3 条目分析和筛选 |
2.2.4 量表的效度检验 |
2.2.5 量表的信度检验 |
2.3 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5.1 研究设计阶段 |
2.5.2 研究实施阶段 |
2.5.3 研究数据分析和整理阶段 |
2.6 伦理原则 |
2.7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文献分析 |
3.2 患者访谈 |
3.2.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2 主题提炼 |
3.3 小组讨论 |
3.4 专家函询 |
3.4.1 专家一般资料 |
3.4.2 专家的积极性 |
3.4.3 专家的权威程度 |
3.4.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3.4.5 第一轮专家函询 |
3.4.6 第二轮专家函询 |
3.5 预调查 |
3.6 抽样调查阶段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7 条目分析和筛选 |
3.7.1 条目分布 |
3.7.2 离散趋势 |
3.7.3 临界比值 |
3.7.4 相关系数 |
3.7.5 内部一致性分析 |
3.8 量表的效度分析 |
3.8.1 结构效度 |
3.8.2 内容效度 |
3.9 量表的信度分析 |
3.10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现状 |
3.10.1 各维度得分情况 |
3.10.2 各条目得分情况 |
3.10.3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0.4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的编制分析 |
4.1.1 量表编制的科学性 |
4.1.2 量表的项目分析 |
4.1.3 量表的效度评价 |
4.1.4 量表的信度评价 |
4.2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
4.2.1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4.2.2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现状分析 |
4.2.3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4.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的研究现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专家函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 2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专家函询问卷(第二轮) |
附录 3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情况调查知情同意书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人文关怀的基本概念 |
1.2.1 人文关怀 |
1.2.2 人性关怀理论 |
1.2.3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 |
1.2.4 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理论依据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样本量计算 |
2.2 调查工具 |
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2 人文关怀品质量表(Nursing Caring Characters Assessment Tool,NCCAT) |
2.2.3 杰弗逊共情量表 (the 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health professionals, JSE-HP) |
2.2.4 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 |
2.3 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5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 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 |
3.3 ICU护士共情能力得分情况 |
3.4 ICU护士沟通能力得分情况 |
3.5 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及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比较 |
3.6 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3.7 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与沟通能力得相关性分析 |
3.8 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8.1 变量值定义 |
3.8.2 人文关怀品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 |
4.2 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职称和在ICU工作的时间对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 |
4.2.2 不同性别的ICU护士对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 |
4.2.3 不同教育程度的ICU护士对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 |
4.2.4 工作以后是否接受人文关怀规范化培训对ICU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 |
4.2.5 不同人文课程设置对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 |
4.2.6 家人和领导关心对ICU护士对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 |
4.3 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4.4 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4.5 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6 创新性与局限性 |
4.7 对策和建议 |
4.7.1 医院层面 |
4.7.2 学校层面 |
4.7.3 个人层面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ICU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人性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
1.3.1 比较两组患者的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24 h尿量。 |
1.3.2 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 |
1.3.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24 h尿量比较 |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4)刍议中医人性化护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人性化护理特色体系与内涵 |
2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中医护理内涵 |
3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中医人性化护理实践思考 |
4 小结 |
(5)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和体验量表的汉化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护理人文关怀的概述 |
(一) 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演绎与发展 |
(二) 护理人文关怀的维度与内涵 |
(三) 人文关怀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 |
二、慢性病患者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现状 |
(一) 慢性病患者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的研究现状 |
(二) 慢性病患者护理人文关怀的实施现状 |
三、慢性病患者护理人文关怀相关测评工具及其应用现状 |
(一) 护理人文关怀评估的重要性 |
(二) 护理人文关怀相关测评工具 |
(三) 人文关系重要性量表和人文关系体验量表及其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相关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量表的翻译与修订 |
(一) 量表的翻译 |
(二) 专家咨询 |
(三) 预调查 |
二、研究对象 |
(一) 纳入与排除标准 |
(二) 抽样方法及抽样地点 |
(三) 样本量 |
三、研究工具和评价指标 |
(一) 研究工具 |
(二) 评价指标 |
四、资料收集 |
五、资料分析 |
六、质量控制 |
七、技术路线 |
第四章 结果 |
一、量表的跨文化调适结果 |
(一) 量表翻译及专家评议 |
(二) 预调查 |
二、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一)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
(二)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的条目分析和筛选 |
(三)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的效度检验 |
(四)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的信度检验 |
三、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一)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
(二)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的条目分析和筛选 |
(三)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的效度检验 |
(四)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的信度检验 |
四、量表的初步应用结果 |
(一)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的初步应用 |
(二)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的初步应用 |
(三)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和体验量表得分的比较 |
第五章 讨论 |
一、量表的跨文化调适 |
二、量表的条目分析和筛选 |
(一) 量表条目的鉴别度分析 |
(二) 量表条目与整体量表的同质性分析 |
三、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的信效度评价 |
(一)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 |
(二)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
四、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的信效度评价 |
(一)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 |
(二)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
五、慢性病患者对人文关怀重要性的评价情况 |
(一)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的得分情况 |
(二) 不同特征慢性病患者对人文关怀重要性的评价情况 |
六、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的体验情况 |
(一) 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的得分情况 |
(二) 不同特征慢性病患者对人文关怀的体验情况 |
七、慢性病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评价与体验之间的比较 |
第六章 结语 |
一、结论 |
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启示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专家咨询表 |
附录二、专家内容效度评价表 |
附录三、知情同意书 |
附录四、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五、中文版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量表 |
附录六、中文版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人性化护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背景 |
2 理论的基本框架 |
3 理论的实践应用 |
3.1 临床护理方面 |
3.2 护理管理方面 |
3.3 护理教育方面 |
4 理论应用局限性及展望 |
(8)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
相关概念界定 1.4 |
研究方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理论基础构成体系 2.2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理论的逻辑关系分析 2.3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文献分析 2.4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核心构成要素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质量现况的调查分析 3.1 |
ICU患者生命末期生存质量的现况调查 3.2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质量的病历回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ICU患者生命末期临床决策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4.1 |
ICU医护人员对生命末期患者临床决策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4.2 |
ICU |
家属生命末期临床决策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ICU患者生命末期临床决策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5.1 |
研究目的 5.2 |
研究方法 5.3 |
研究结果 5.4 |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质量评价工具的研制 6.1 |
研究目的 6.2 |
研究方法 6.3 |
研究结果 6.4 |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构建 7.1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构建的主要目标 7.2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构建的原则 7.3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构建的组织结构 7.4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构建的护理流程 7.5 |
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运用的关键技术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
不再心肺复苏在国内外ICU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和有关成果 致谢 |
(9)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产妇分娩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护理方法 |
1.3评价指标 |
1.4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两组心理舒适度比较 |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
3讨论 |
(10)精神分裂症采用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2.2. 1 规范化护理服务 |
1.2.2. 2 健康教育 |
1.2.2. 3 心理护理 |
1.2.2. 4 生活关怀 |
1.2.2. 5 情感支持 |
1.2.2. 6 文化护理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干预6周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
2.2 两组干预6周后NOISE评分比较 |
2.3 两组干预6周后IPROS评分比较 |
3 讨论 |
四、文化护理理论与人性化护理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编制及评价[D]. 戴进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2]ICU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吕亚兰. 河南大学, 2020(02)
- [3]人性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中的应用效果[J]. 刘未鸽,石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26)
- [4]刍议中医人性化护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内涵[J]. 唐小平. 新中医, 2018(10)
- [5]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重要性和体验量表的汉化及初步应用[D]. 周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6]急诊科人性化护理对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 康月花,凌娟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23)
- [7]人性化护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徐难,陶月仙. 齐鲁护理杂志, 2017(23)
- [8]ICU患者生命末期姑息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D]. 刘梦婕.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2)
- [9]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产妇分娩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李锐. 中国现代医生, 2015(29)
- [10]精神分裂症采用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J]. 李玲,龙梅香,李燕红,董乾. 中国医学创新, 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