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薯贮藏期的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露露,张苗,孙红男,木泰华[1](2021)在《甘薯采后物理、化学与生物保鲜技术研究现状》文中提出甘薯因其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功能成分而备受关注,但甘薯在采后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腐烂变质,导致其品质下降,贮藏期缩短.综述了甘薯采后物理、化学与生物保鲜技术应用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甘薯高效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及理论依据.
王晓军,赵琳,石江,骆乐谈,詹生华,马华升[2](2021)在《甘薯采后贮藏保鲜及抑芽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甘薯具有鲜食、菜用、观赏等多种类型,其块根与茎叶味道鲜美、营养全面,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甘薯属于呼吸跃变型,甘薯块根呼吸旺盛、组织柔嫩含水量高,在采收和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增加病菌侵染的机会。同时,甘薯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极易腐烂、缩水、霉变和发芽,造成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甘薯经济价值。本文简述了甘薯采后生理病害、微生物病害以及块根萌芽等对甘薯块根耐贮性的影响,总结了甘薯块根贮藏保鲜、抑芽技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贮藏与保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以期为甘薯贮藏保鲜及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张思梦,倪文荣,吕尊富,林燕,林力卓,钟子毓,崔鹏,陆国权[3](2021)在《影响甘薯收获期软腐病发生的指标筛选》文中研究指明软腐病是甘薯贮藏期最具破坏力的病害之一,病原菌是匍枝根霉(Rhizopusstolonifer),匍枝根霉从伤口侵染,利用伤口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破坏细胞壁,造成薯块软烂。本研究以不同时期收获的6个甘薯品种块根为试验材料,通过薯片接菌碟法鉴定软腐病抗性,测定薯块的质构特性(硬度、黏附性、黏附力、内聚性、弹性、咀嚼性、胶黏性)、营养物质(干率、淀粉、果糖、葡萄糖、蔗糖、粗蛋白、粗纤维)、抗性酶活(POD、PPO、PAL)等生理指标,对各指标值进行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和综合评价软腐病抗性指标。根据病斑直径将甘薯软腐病抗性划分等级,通过病斑直径和各指标值的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抗软腐病指标并确定其权重,再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得到不同材料软腐病抗性综合评价值(D值),通过综合评价值和病斑直径比较及相关分析验证指标筛选的可靠性。试验材料的软腐病抗性结果显示, 90 d收获甘薯软腐病抗性表现为抗病, 105 d收获甘薯整体表现为感病和高感,120、135、150d收获甘薯软腐病整体抗性为中抗,同时筛选出果糖含量、咀嚼性、内聚性、弹性、粗蛋白含量、POD、PAL酶活性等7个可评价甘薯软腐病抗性的指标。本研究可为甘薯抗软腐新品种选育提供种质并为甘薯软腐病抗性评价及抗软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孙书军,周志林,张安,戴习彬,赵冬兰,唐君[4](2020)在《影响甘薯种薯安全贮藏的主要因素及防控技术》文中认为甘薯主要以块根为利用对象,因其体积大,含水量高,给安全贮藏带了一定难度。影响甘薯种薯贮藏的主要因素有薯块自身的生理变化、病菌侵染和贮藏环境条件等方面。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和试验分析,综合分析了影响甘薯安全贮藏主要因素,提出了甘薯贮藏期病害防控和贮藏期间和科学管理技术,旨为薯农提供实用的技术参考。
齐成林[5](2020)在《甘薯预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甘薯既是粮食作物,又是饲料和工业原料,其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之一。甘薯收获之后,为了错开上市的时间以便卖个好价钱,或是想要为来年的育苗准备,都会选择储存红薯。甘薯入库时由于磕碰造成伤口同时从土里带来了病菌,容易发生腐烂现象。本次试验通过甘薯预处理系统,有效的减少甘薯及库内的各种病菌,降低腐烂率,延长甘薯的贮藏期。经过查阅相关文档文献及实地调查采访,对系统的可行性和需求分析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工作做出了规划。预处理系统通过单片机监测、控制甘薯库内臭氧浓度以及新风循环管路,结合自动控制算法,使甘薯库内环境因素处于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以达到预处理的作用,实现定期手动或自动对甘薯库及库内甘薯进行杀菌消毒,降低甘薯贮藏的腐烂率,提升经济效益。本预处理系统以实现实验室预处理工作为平台基础,分析整合相关理论,并根据实地情况对密云区石匣村52个甘薯贮藏库中的25个甘薯库房体进行升级改造。根据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及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修改,避免在密云区石匣村甘薯库改造升级后出现同类问题,达到降低甘薯腐烂率的目的,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经统计,往年密云区石匣村甘薯库甘薯在贮藏五个月时间腐烂率为六成左右,去年加装智能甘薯贮藏系统后腐烂率降低至两成。应用预处理系统后,实验室甘薯经预处理作业后贮藏五个月腐烂率低至不足2%,失水率在正常范围值内;密云实地甘薯腐烂率不足10%,并且可以满足正常的销售及使用。运用预处理系统后贮藏效果提升明显,增加了经济效益。
忻晓庭[6](2018)在《抑芽处理对“心香”甘薯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甘薯收获后若贮藏温度超过15℃时呼吸作用会大大增加,使块根内营养物质加速分解转化,促使块根容易萌芽。由于萌芽会消耗甘薯块根所贮藏的养分,使得甘薯品质降低,发芽严重还会导致造成块根萎缩糠瘪,最终丧失食用价值。本文以目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鲜食甘薯品种“心香”为试验对象,研究甘薯发芽后主要营养成分、抗氧化物质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不同抑芽剂对甘薯发芽的抑制效应,筛选出有效的甘薯抑芽剂,并确定抑芽处理条件;研究香芹酮抑芽处理对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探讨其对甘薯萌芽的调节和控制作用;研究香芹酮抑芽处理对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薯发芽后,淀粉、蛋白质及总酚等化合物含量随发芽程度的加剧而减少。而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则是先增加后降低。由于发芽过程中,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增加,加速了淀粉和蛋白质的分解(P<0.05)。PPO与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POD与之相反,发芽初期活性下降,芽长至1.0 cm以上时保持稳定。(2)以初始发芽时间、发芽率以及最长生长芽长为评价指标,比较经茉莉酸甲酯、1-萘乙酸甲酯、香芹酮、肉桂醛及1,8-桉叶素熏蒸处理对甘薯贮藏期间抑芽的效果,得出香芹酮的抑芽作用最明显。对香芹酮熏蒸的浓度、时长和次数进行筛选,确定最佳熏蒸条件为:熏蒸浓度400μL/kg,熏蒸时长8 h,熏蒸1次。在该条件下,甘薯初始发芽时间在第8 d,在贮藏25 d时,发芽率在71.4%,最长生长为1.5 cm,此时空白组的发芽率已达100%,最长芽长为3.2 cm,显着高于处理组(P<0.05)。(3)香芹酮处理可以减缓甘薯中淀粉的水解程度。与空白组相比,香芹酮处理后淀粉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在贮藏后期显着高于空白组,与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存在显着负相关。因此,推测香芹酮可能通过抑制淀粉酶活抑制甘薯发芽。经香芹酮处理后,PPO活性在整个贮藏期间一直低于空白组,PAL活性在贮藏前期也显着低于空白组,酶活的降低有效的减缓了酚类物质的分解,对抑制甘薯发芽具有一定作用。在贮藏期间,香芹酮处理后的甘薯中脱落酸与水杨酸含量均高于空白组,有利于抑制甘薯发芽。(4)与新鲜甘薯的食用品质相比,经香芹酮处理并贮藏25 d的甘薯在硬度、粘糯性、气味、整体接受性等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香芹酮在延缓甘薯发芽时间和降低发芽率的同时,能够维持如同新鲜甘薯般的风味和口感,不会降低感官和食用品质。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阐明了发芽对甘薯的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香芹酮抑芽处理对提高甘薯贮藏品质及食用品质的作用效果,为香气酮在鲜食甘薯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苑文才[7](2018)在《皖北地区甘薯贮藏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介绍甘薯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和坏烂原因,然后详细介绍甘薯的贮藏条件和贮藏技术要点,最后介绍甘薯贮藏期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为皖北地区农户合理贮藏甘薯提供技术支持。
刘奕君[8](2017)在《甘薯真菌性病害调查及3种贮藏期病害的病原菌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甘薯是广西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甘薯的真菌性病害不仅影响甘薯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减产、降低甘薯品质,影响经济效益。到广西玉林市和南宁市的甘薯种植区、广西崇左市和南宁市的农贸市场调查甘薯真菌性病害,鉴定甘薯真菌性病害种类,并开展相关的调研工作,基本了解调查地区的甘薯真菌性病害的发生情况,明确了甘薯真菌性病害的种类及其发生特点。田间调查结果发现,田间为害严重的病害疑似甘薯疮痂病,主要症状有,茎蔓、叶柄、叶背叶脉有灰白色或黄色的疮痂状病斑,病斑近圆形或长圆形,叶片叶脉向内弯曲,呈“屈膝状”,叶柄也发生弯曲,嫩梢皱缩,新芽及叶片不能长大,藤蔓不能正常伸长。在广西玉林市仁厚镇的甘薯种植区发现,大部分甘薯品种未见有疑似甘薯疮痂病的症状,仅个别甘薯品种发生疑似甘薯疮痂病,发病的品种病害发生严重,表现的症状明显。在广西大学试验田种植的5个甘薯品种中,仅见2个品种发生疑似甘薯疮痂病,发病率均低于10%。气候温暖潮湿的发病比较严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疑似甘薯疮痂病的发生。起垄与否对疑似甘薯疮痂病的发生影响不大。在广西崇左市和南宁市的部分农贸市场以及玉林市种植区进行调查,发现3种甘薯薯块真菌性病害,分别是甘薯软腐病、甘薯根腐病和甘薯干腐病。甘薯贮藏期主要发生甘薯软腐病,一般在贮藏中后期发生,在不通风的情况下病情快速发展至完全腐烂,病害发生时易被其它真菌感染,加速薯块腐烂。甘薯根腐病一般在贮藏初期发生,对周围的薯块影响不大。甘薯干腐病仅在玉林市发现一例。在甘薯贮藏过程中,在通风条件下与草木灰混合对抑制甘薯软腐病等甘薯贮藏期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可延长甘薯的贮藏时间。感染甘薯软腐病的薯块,患病部位软化,呈淡褐色水浸状,带有酒精味,后期整个薯块变烂,发出臭味。病部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后期菌丝顶端产生黑色孢子囊。PCR扩增病原菌的rDNA-ITS基因,测序后获得长度为598bp的片段,与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序列登录号:HM212636.1)的同源性为99%。感染甘薯根腐病的薯块表面有黑褐色病斑,严重时出现龟裂,薯肉变黑。分离纯化获得的病原菌菌丝稀疏,菌落中央呈橙红色,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型,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rDNA-ITS片段长度为515bp,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序列登录号:KY078213.1)的同源性为99%。感染甘薯干腐病的薯块,其薯皮不规则收缩,薯肉变成海绵状,严重时薯块上形成黑褐色凹陷病斑,边缘清晰,薯肉呈干腐状腐烂。病原菌菌落呈花瓣状,上有黑色小颗粒,即分生孢子器,α型分生孢子椭圆形至纺锤形,有两个油球,β型分生孢子线形,无油球。rDNA-ITS片段长度为541bp,与间座壳菌(Diaporthe batatas)(序列登录号:KP995194.1)的同源性为100%。rDNA-ITS序列分析出来的是病原菌的有性态,即间座壳菌(Diaporthe batatas),但在形态特征观察结果中只见其无性态,即拟茎点霉属(Phomopsis),所以鉴定甘薯干腐病的病原菌为甘薯拟茎点霉[Phomopsis batatas(Ellis&Halst.)Trotter]。
王雪姣[9](2016)在《甘薯保鲜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它产量高,营养丰富。甘薯不耐低温,容易冷害,贮藏温度较高。甘薯贮藏期间,损耗大、品质降低明显,这常导致贮藏企业损失严重。目前,我国规模化贮藏甘薯尚不成功。本文对影响甘薯采后品质变化的品种、愈伤、发芽和腐烂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甘薯感官品质、腐烂率、失重率三个方面综合评价甘薯的耐贮性,苏薯8号和红香蕉品种在贮藏过程中,失重率最低,感观品质较好,且腐烂最轻,比较耐贮。而北京553和玉紫7号贮藏到7个月失重率和腐烂率最高,耐贮性较差。4个品种中,玉紫7号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且富含酚类、类黄酮、花青素等物质。(2)29°C、4 d是甘薯适宜的愈伤条件。愈伤处理能够显着降低甘薯的腐烂率和腐烂指数,相对提高还原糖、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淀粉含量,且薯肉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贮藏后期高于对照。研究中发明了利用碘液染色检验愈伤程度的新技术,碘液染色与间苯三酚染色检验愈伤程度的结果一致,该方法更为直观,且操作简单、方便。(3)愈伤期间,甘薯容易发芽,需研发相应控制技术。本研究发现乙烯、1-MCP、CIPC、ABA处理均能够有效抑制愈伤期间甘薯的发芽。乙烯和1-MCP处理不影响愈伤,而CIPC和ABA影响愈伤的进行。乙烯、CIPC、ABA均加重了甘薯的腐烂。因此,1-MCP是控制甘薯愈伤期间发芽的较好技术。(4)甘薯贮藏到7个月,29°C愈伤+1-MCP、咯菌腈粉剂、咯菌腈粉剂+58°C热空气、600μg/L咯菌腈浸蘸这4个处理的防腐效果较好,腐烂率在10%以下。贮藏到9个月,29°C愈伤+1-MCP处理控制腐烂效果最好。综合多种防腐方法的效果,愈伤结合1-MCP处理或结合咯菌腈处理是控制甘薯腐烂的较好方法。
郭小浩[10](2015)在《甘薯窖藏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提出以地窖为例,介绍了甘薯的窖藏技术以及贮藏时期分期管理的要点;在简要分析介绍甘薯在窖藏的过程中常发生的甘薯软腐病、甘薯黑斑病和甘薯小象甲的危害后,提出了一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二、甘薯贮藏期的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薯贮藏期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甘薯采后物理、化学与生物保鲜技术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1 愈伤处理 |
1.2 辐照保鲜 |
1.3 热处理 |
1.4 臭氧保鲜 |
1.5 其他物理保鲜技术 |
2 化学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2.1 杀菌类保鲜剂 |
2.2 涂膜保鲜 |
2.3 生长调节类保鲜剂 |
3 生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3.1 天然提取物的保鲜 |
3.2 利用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保鲜技术 |
4 甘薯贮藏及保鲜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2)甘薯采后贮藏保鲜及抑芽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薯采后主要品质问题 |
1.1 甘薯生理病害 |
1.1.1 冷害 |
1.1.2 干害与湿害 |
1.1.3 缺氧伤害 |
1.2 甘薯微生物病害 |
1.2.1 软腐病 |
1.2.2 黑斑病 |
1.3 甘薯块根萌芽 |
2 甘薯采后贮藏与保鲜技术 |
2.1 甘薯物理贮藏与保鲜技术 |
2.1.1 气调贮藏 |
2.1.2 热处理 |
2.1.3 辐射处理 |
2.1.4 甘薯愈伤技术 |
2.2 甘薯化学贮藏与保鲜技术 |
2.2.1 化学药剂 |
2.2.2 涂膜 |
2.3 甘薯生物贮藏与保鲜技术 |
2.3.1 微生物保鲜 |
2.3.2 天然提取物保鲜 |
3 小结 |
(3)影响甘薯收获期软腐病发生的指标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1.2 指标测定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收获期甘薯块根软腐病抗性鉴定 |
2.2 甘薯块根软腐病抗病性的指标筛选 |
2.2.1 指标筛选 |
2.2.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2.2.3 隶属函数加权计算综合评价值 |
3 讨论 |
4 结论 |
(4)影响甘薯种薯安全贮藏的主要因素及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甘薯种薯的主要贮藏方式 |
2 影响甘薯贮藏的主要因素 |
2.1 温度 |
2.2 湿度 |
2.3 空气 |
2.4 薯块质量 |
2.5 主要病害 |
3 甘薯贮藏期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
3.1 黑斑病主要防治技术 |
1)药剂处理: |
2)高温愈合处理: |
3.2 软腐病主要防治技术 |
3.3 甘薯干腐病主要防治技术 |
4 甘薯贮藏期管理 |
4.1 贮藏初期的管理 |
4.1.1 高湿愈合技术: |
4.1.2 初期管理技术: |
4.2 贮藏中期的管理 |
4.3 贮藏后期的管理 |
5 问题与展望 |
5.1 主要问题 |
5.1.1 贮藏库(窖)简陋,贮藏条件差: |
5.1.2 传统土法贮藏,贮藏损失率高: |
5.1.3 缺少科学的贮藏技术: |
5.2 未来展望 |
(5)甘薯预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1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2.2 需求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技术支撑 |
3.1 Htm15技术 |
3.2 51单片机程序开发软件 |
3.3 服务器平台 |
3.4 TCP/IP |
3.5 通讯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设备选型 |
4.3 成本预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硬件设计 |
5.1 功能设计 |
5.2 电路设计 |
5.3 管路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软件设计 |
6.1 硬件程序设计 |
6.2 PC端上位机程序设计 |
6.3 数据库设计 |
6.4 服务器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系统测试及实地改造 |
7.1 下位机测试 |
7.2 上位机测试 |
7.3 整体测试 |
7.4 密云区石匣村甘薯库实地改造 |
7.5 本章小结 |
8 数据分析 |
8.1 实验室甘薯预处理效果分析 |
8.2 实地改造效果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6)抑芽处理对“心香”甘薯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甘薯概况 |
1.1.1 我国甘薯资源 |
1.1.2 甘薯的营养价值 |
1.1.3 甘薯的保健功能 |
1.2 甘薯采后主要品质问题 |
1.2.1 营养成分的变化 |
1.2.2 腐烂 |
1.2.3 发芽 |
1.3 甘薯贮藏保鲜技术现状 |
1.3.1 窖藏 |
1.3.2 气调贮藏 |
1.3.3 愈伤处理 |
1.3.4 物理处理 |
1.3.5 化学处理 |
1.4 植物种子抑芽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化学方法 |
1.4.2 物理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甘薯发芽后主要成分及相关酶活的变化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甘薯样品的制备 |
2.2.2 测定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甘薯发芽后主要成分的变化 |
2.3.2 甘薯发芽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2.4 讨论与结论 |
2.4.1 讨论 |
2.4.2 结论 |
3 抑芽剂的筛选及香芹酮最佳熏蒸条件的确定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抑芽剂的筛选 |
3.2.2 香芹酮熏蒸浓度对甘薯发芽的抑制效果 |
3.2.3 香芹酮熏蒸时间对甘薯发芽的抑制效果 |
3.2.4 香芹酮熏蒸次数对甘薯发芽的抑制效果 |
3.2.5 测定方法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熏蒸抑芽剂的筛选 |
3.3.2 香芹酮熏蒸浓度对甘薯发芽的影响 |
3.3.3 香芹酮熏蒸时间对甘薯发芽的影响 |
3.3.4 香芹酮熏蒸次数对甘薯发芽的影响 |
3.3.5 优化条件下香芹酮处理对甘薯发芽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香芹酮处理对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甘薯的处理 |
4.2.2 测定方法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香芹酮处理对甘薯主要糖类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4.3.2 香芹酮处理对甘薯发芽期间总酚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3.3 香芹酮处理对甘薯发芽期间激素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与结论 |
4.4.1 讨论 |
4.4.2 结论 |
5 香芹酮处理对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试剂 |
5.1.3 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甘薯的贮藏 |
5.2.2 质构特性的测定 |
5.2.3 感官评定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香芹酮处理对甘薯质构特性的影响 |
5.3.2 香芹酮处理对蒸煮后甘薯感官评价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皖北地区甘薯贮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薯贮藏期间坏烂的原因 |
2 甘薯的贮藏条件 |
2.1 掌握好收获时机 |
2.2 精挑细选 |
2.3甘薯屋窖准备 |
3 甘薯贮藏技术要点 |
4 贮藏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
(8)甘薯真菌性病害调查及3种贮藏期病害的病原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常见的甘薯真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
1.2.1 甘薯软腐病 |
1.2.1.1 概述 |
1.2.1.2 防治措施 |
1.2.2 甘薯根腐病 |
1.2.2.1 概述 |
1.2.2.2 防治措施 |
1.2.3 甘薯黑斑病 |
1.2.3.1 概述 |
1.2.3.2 防治措施 |
1.2.4 甘薯蔓割病(又称枯萎病) |
1.2.4.1 概述 |
1.2.4.2 防治措施 |
1.2.5 甘薯干腐病 |
1.2.5.1 概述 |
1.2.5.2 防治措施 |
1.2.6 甘薯疮痂病 |
1.2.6.1 症状 |
1.2.6.2 病原菌 |
1.2.6.3 甘薯抗疮痂病的生理生化特征 |
1.2.6.4 甘薯疮痂病的发生 |
1.2.6.5 甘薯疮痂病的防治措施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害样本的采集 |
2.1.2 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用具及试剂 |
2.2 方法 |
2.2.1 田间甘薯真菌性病害的鉴定及发生特点 |
2.2.1.1 调查地点 |
2.2.1.2 调查方法 |
2.2.1.3 疑似甘薯疮痂病病害分级标准 |
2.2.1.4 病原鉴定 |
2.2.1.4.1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1.4.2 纯化菌株的柯赫氏法则验证 |
2.2.1.4.3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2.2.1.4.4 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分析 |
2.2.1.5 不同甘薯品种对疑似甘薯疮痂病的抗性调查 |
2.2.1.6 起垄对疑似甘薯疮痂病发生的影响 |
2.2.2 贮藏期甘薯真菌性病害的种类鉴定及发生特点 |
2.2.2.1 调查地点 |
2.2.2.2 调查方法 |
2.2.2.3 甘薯薯块真菌性病害病原鉴定 |
2.2.2.3.1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2.3.2 纯化菌株的柯赫氏法则验证 |
2.2.2.3.3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2.2.2.3.4 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分析 |
2.2.2.4 草木灰对甘薯贮藏期病害发生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甘薯真菌性病害的调查 |
3.1.1 田间甘薯真菌性病害调查 |
3.1.1.1 田间甘薯真菌性病害的类型及其症状 |
3.1.1.2 疑似甘薯疮痂病的发生特点 |
3.1.1.2.1 田间调查情况 |
3.1.1.2.2 病害发生与时间的关系 |
3.1.1.2.3 病害发生与甘薯品种的关系 |
3.1.1.2.4 病害发生与是否起垄栽培的关系 |
3.1.1.3 疑似甘薯疮痂病的病原鉴定 |
3.1.2 贮藏期甘薯真菌性病害调查 |
3.1.2.1 贮藏期甘薯真菌性病害的类型及其症状 |
3.1.2.2 甘薯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的发生特点 |
3.1.2.3 草木灰对甘薯贮藏期发生的影响 |
3.2 贮藏期甘薯真菌性病害的鉴定 |
3.2.1 甘薯湿腐类型的病原菌鉴定 |
3.2.1.1 形态学鉴定 |
3.2.1.2 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 |
3.2.2 甘薯薯肉变黑类型的病原菌鉴定 |
3.2.2.1 形态学鉴定 |
3.2.2.2 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 |
3.2.3 甘薯干腐类型的病原菌鉴定 |
3.2.3.1 形态学鉴定 |
3.2.3.2 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田间甘薯真菌性病害的种类鉴定 |
4.1.2 疑似甘薯疮痂病的发生特点 |
4.1.3 贮藏期甘薯薯块真菌性病害的发生特点 |
4.1.4 3种甘薯贮藏期病害的鉴定 |
4.2 讨论 |
4.2.1 甘薯真菌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
4.2.2 甘薯真菌性病害的病原鉴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甘薯保鲜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生鲜甘薯市场需求及产业现状 |
1.2 国内外甘薯采后贮藏技术现状 |
1.2.1 甘薯采后主要品质问题 |
1.2.2 当前我国甘薯采收技术及采后贮藏方式 |
1.3 甘薯采后安全防腐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甘薯物理防腐技术 |
1.3.2 甘薯化学防腐技术 |
1.3.3 其他几种果蔬防腐剂 |
1.4 甘薯采后抑芽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试验处理 |
2.4.1 4个品种甘薯耐贮性及抗氧化特性的比较研究试验处理 |
2.4.2 甘薯愈伤技术研究 |
2.4.3 甘薯抑芽技术研究 |
2.4.4 甘薯安全防腐技术研究试验处理 |
2.5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2.5.1 甘薯感观评定 |
2.5.2 甘薯腐烂率的测定 |
2.5.3 甘薯腐烂指数的测定 |
2.5.4 甘薯发芽率的测定 |
2.5.5 甘薯失重率的测定 |
2.5.6 甘薯含水率的测定 |
2.5.7 甘薯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2.5.8 甘薯总酚含量的测定 |
2.5.9 甘薯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5.10 甘薯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2.5.11 甘薯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2.5.12 甘薯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2.5.13 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 |
2.5.14 甘薯淀粉含量的测定 |
2.5.15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4个品种甘薯耐贮性及抗氧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
3.1.1 甘薯感观品质的变化 |
3.1.2 甘薯腐烂率比较 |
3.1.3 甘薯失重率的变化 |
3.1.4 甘薯含水率的变化 |
3.1.5 甘薯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
3.1.6 甘薯总酚含量的比较研究 |
3.1.7 甘薯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
3.1.8 甘薯花青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
3.1.9 甘薯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
3.2 甘薯愈伤条件的筛选 |
3.2.1 甘薯愈伤快速检验方法的研究 |
3.2.2 甘薯采后愈伤条件的筛选 |
3.2.3 愈伤处理对甘薯腐烂的影响 |
3.2.4 愈伤处理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3.2.5 愈伤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6 愈伤处理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
3.2.7 愈伤处理对甘薯薯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
3.2.8 愈伤处理对甘薯薯皮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
3.3 甘薯采后抑芽技术的研究 |
3.3.1 各处理对甘薯发芽率的影响 |
3.3.2 各处理对甘薯腐烂率的影响 |
3.3.3 各处理对甘薯愈伤的影响 |
3.4 甘薯采后安全防腐技术研究 |
3.4.1 1-MCP、热空气、咯菌腈粉剂对甘薯贮期腐烂的影响 |
3.4.2 热水、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咯菌腈液体对甘薯贮期腐烂的影响 |
4 讨论 |
4.1 4个品种甘薯耐贮性和抗氧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
4.2 甘薯愈伤程度检验 |
4.3 甘薯采后抑芽技术的研究 |
4.4 甘薯采后防腐技术的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申请情况 |
(10)甘薯窖藏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窖的形状 |
2 窖藏技术 |
3 窖藏期的管理 |
4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
4. 1甘薯软腐病防治技术甘薯软腐病是甘薯贮藏期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病原是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 ( Ehrenb. ex Fr. ) Vuill],又称黑根霉,是真菌的一种,属接合菌纲的根霉属。该菌易从薯块伤口处侵染薯块,生活适应性很强,可存留于空气、薯皮甚至是窖土中。该病会造成薯块变软并长出带有孢子囊的黑色菌丝,散发出臭味。该病常发生于贮藏后期,通常是薯块受到冻伤后,抵抗力较弱,病菌开始进行侵染。该种病菌会在薯块间传染,一旦暴发,将对甘薯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的损失。 |
4. 2甘薯黑斑病防治技术甘薯黑斑病的病原菌是甘薯长喙壳菌( 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 ,是核菌纲的长喙壳属中的一种真菌。在贮藏期,病菌可借助人、工具、昆虫等传播,危害程度大,较难防除。甘薯黑斑病以田间感染较多,病菌附着于薯皮上,在贮藏期间条件适宜时群染。感染甘薯后,病薯会出现黑色的圆形斑点,后随着病菌的侵入扩增,病斑逐渐变大并呈现凹陷不规则状,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长出灰白色霉状物,后变为黑色[4]。在贮藏期间,该病可大面积蔓延,造成烂窖。 |
4. 3甘薯小象甲的防治技术甘薯小象甲( Cylas formicarius) 属昆虫纲的甘薯象属,是一种检疫性害虫,甘薯在生长期和贮藏期时都可被小象甲啃食,严重影响甘薯的正常生长, 降低甘薯的品质。幼虫和成虫在薯块中越冬,多种病菌会从薯块内部被咬食的部分侵入,致使薯块变烂变臭。 |
四、甘薯贮藏期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薯采后物理、化学与生物保鲜技术研究现状[J]. 李露露,张苗,孙红男,木泰华.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2]甘薯采后贮藏保鲜及抑芽技术研究进展[J]. 王晓军,赵琳,石江,骆乐谈,詹生华,马华升. 浙江农业科学, 2021(01)
- [3]影响甘薯收获期软腐病发生的指标筛选[J]. 张思梦,倪文荣,吕尊富,林燕,林力卓,钟子毓,崔鹏,陆国权. 作物学报, 2021(08)
- [4]影响甘薯种薯安全贮藏的主要因素及防控技术[J]. 孙书军,周志林,张安,戴习彬,赵冬兰,唐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6)
- [5]甘薯预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齐成林. 北京农学院, 2020(02)
- [6]抑芽处理对“心香”甘薯品质的影响[D]. 忻晓庭.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7)
- [7]皖北地区甘薯贮藏技术[J]. 苑文才. 江西农业, 2018(02)
- [8]甘薯真菌性病害调查及3种贮藏期病害的病原菌鉴定[D]. 刘奕君. 广西大学, 2017(02)
- [9]甘薯保鲜新技术研究[D]. 王雪姣.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10]甘薯窖藏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研究[J]. 郭小浩.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