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李叔同的生命轨迹与音乐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芝[1](2021)在《浙江省立一师音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晗[2](2021)在《儒释艺:李叔同思想的转变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叔同有完整的一生,在其完整的一生中,其诸思想必定是动态发展的,只有辩证地分析这些动态发展的思想,理清其与李叔同文艺思想之间存在的联系,才能把握李叔同文艺思想的核心,使研究结果不致陷入狭隘。所以,本文旨在以李叔同的整个生命语境为蓝本,重新解读李叔同的文艺思想,在李叔同人性与佛性的辩证间发掘文艺之光。本文具体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一章。该部分主要顺着李叔同生平际遇、文艺经验、佛教经历这三条路径,纵横穿插地完成了对李叔同整个人生脉络的梳理,为此后二、三、四章的论述提供史料支持。第三部分为论文第二章。此章首先论证了李叔同的人生与其文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确立了以理解李叔同人生之境的方式进入李叔同艺术之境的研究视角。勾勒了一个道德性群体性与自然性个体性并存的“士人”形象为李叔同的人生原型,揭示了李叔同深悲与超越并存的生命处境,然后以此为基础,阐明了李叔同既以文艺寄托人性的脆弱,又把儒家的入世精神转化为现实世界的文以载道,以文艺为情感桥梁传播自身生命哲思与爱国思想的人生文艺路径,驳斥了李叔同单纯把文艺当做工具的说法,明确了文艺在李叔同人生中寄情与致用的统一。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三章。此章旨在以李叔同人生具体的文艺经历为脉络,探析文艺在李叔同人生以儒入释思想转化中的作用,以此来明辨文艺在李叔同生命中的独特价值。此章首先从逻辑层面辩证了文艺与佛法“思”与“觉”的相悖关系,又指明了在李叔同的现实人生中,儒家以君子之道统摄文艺,使李叔同文艺实现了由“深悲”至“悲悯”的佛教转化。在李叔同的文艺尚未完成佛教转化时,其呈现的深悲意识与李叔同君子之艺的价值追寻所形成的分裂感恰好表现出了李叔同内部生命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实质指向李叔同人生价值体系的不完善,由此便透射出了李叔同赖以建构价值观的儒学体系存在两个不足。正是因为儒学体系存在的两个不足,李叔同以文艺为情感桥梁完成了其由儒入释的思想转化。第五部分为论文第四章。此章紧密承接了前一章的论述,具体阐述了李叔同由儒入释的人生必然走向以及儒释艺三者在佛法中的动态圆融。首先,李叔同由儒入释的人生必然走向是由李叔同伦理化的佛教皈依以及佛法对李叔同儒学体系两个不足的对治共同作用决定的。在李叔同“以华严为境,以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佛学体系中,净土法门以其超越性与世俗性并存的宗教智慧连接人性与佛性,统摄华严之境与戒之行,达成了儒家“入世”与佛教“出世”的并行不悖,李叔同亦由此完成了由儒入释的世俗化皈依,建构了“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的终极价值。此外,佛法又以华严宗中的因果论及根器说对治了儒学的两个不足,建构了人物质脆弱的合理性以及行善的必然性,解答了李叔同人生的终极困惑。由此,李叔同的人生之困既解,其文艺之困便也不存在了,此时,其人便能真正站在其文艺之外了。当人站在文艺之外时,人便能从容的以文艺寄情而不逾矩,以文艺弘法而成善道。就此,儒释艺三者在佛法中动态圆融,李叔同亦完成了其由人间艺术到人生艺术之大成。第六部分为论文结语。结语部分以李叔同的文艺思想反观其整体思想,提取出善即李叔同整个思想体系中最高的道,真和美统一于善,并以此挖掘了李叔同思想的现实意义,明确了其思想的重要性。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李叔同的思想从根源上便是积极利生的,世人谓之消极,实则是站在社会实利的角度去看的。但诚如李叔同所说,这世上有教师、新闻记者等职业就会有僧人,僧人与致力于精神事业的世俗职业没有任何区别。僧人并非不爱国,只是戒杀,并非消极避世,只是以身弘法。其追求的不是世俗意义的成就,而是心之本源的超越。故而,如果我们能从这一视角去解读李叔同,便能找到李叔同思想对现实社会的精神价值。
战红岩[3](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何连海[4](2020)在《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中国艺术领域,李叔同(弘一法师)以博才多能、中西兼善、风格鲜明、美育有成而闻世,他也是近现代艺术家中西融通、由博入专的一个典型案例。纵观他的艺术生平,1918年出家是一个相对的界点:此前是博观融通、个性初立的前期,此后是深化约取、个性推进的后期。就其艺术个性生成的历史逻辑而言,自前期形成并贯通终生的思想观念、路径方向和个性方法是关键。以其持续一生的书法为主线,结合音乐、诗歌、篆刻、设计等其他门类艺术作品及相关史料,论文从其早年新旧学养和性情气质、艺术师资授受、艺术取法范围和方向、参用资料和个性方法、艺术交游和环境条件五个层面,讨论其艺术个性生成的核心原因和基本模式。论文认为,桐达李家在津门的社会文化资源,使他在艺术启蒙、个性初显时获得徐耀廷、唐静岩、赵幼梅、王恩重、李鸿章、李澂浠等师友、名家、政要的帮助,但是,李叔同也以其敏感沉思的气质,以及独立开放、理性实践、普怀关怀的品格,对诸条件因素进行了创构,以此,1899-1905年间,他能够以青年书法、篆刻家身份立足上海,拓展与许幻园、陈师曾、徐星州、李苦李乃至吴昌硕、李瑞清等人的交游,同时入读南洋公学,实现旧学士子到新学先锋的转向。以至赴日留学归来,他的艺术都在书法由篆书转向魏碑的同时,极力向西方艺术拓展。不过,在他涉足西学之初,就已经确立了以民族文化为立场、以中国艺术精神为理念、以古拙沉雄为风格取向的艺术发展道路。他的艺术创作,无论是书法上的碑帖风格融合,还是音乐上的选调填词,抑或是方寸广告设计,均可体现融古出新、融西入中的自我意识。而他学习、教授西洋艺术的经历,促使他在书法、篆刻创作中融入西方图案画技巧,形成一套个性方法,为后期书风变革奠定技术路线;他后期的佛学研究和精神持修,远接早年士子风规,在人生和艺术两个层面上体现平淡天真、冲逸虚静的境界追求,为后期书风的变革奠定了思想路线。李叔同艺术个性的生成,内在于近代中国救亡图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从个体精神求证和文化实业救国的层面来说,他的在俗和出家具有内在连续特征,因此,他还是近现代艺术家由儒入释的一个特殊案例。
高梓馨[5](2020)在《音乐家丰子恺研究》文中指出丰子恺是近现代我国具有影响力且学贯中西的艺术通才。在他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成就了多领域的事业,如在绘画、文学等方面的造诣可圈可点。但在音乐领域的贡献却未曾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为人所淡忘。他一生承袭师志,致力于推行音乐教育,普及音乐知识,培养艺术人才,是近现代音乐教育领域富有成就的躬行者。他撰写音乐着述,推介西方音乐文化,广泛推进音乐启蒙。兢兢业业执教兴学,不遗余力践行艺术救国理想,在促进我国师范音乐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以及社会音乐教育发展方面做出了驰而不息的努力。因此,本文以音乐家丰子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等方法,就其在音乐领域的实践历程、成就与思想为主线,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环境做全方位的考察,力争能够进一步认识丰子恺的艺术道路及其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事业中所发挥的影响力并给予其公允的历史评价。本文的研究除了绪论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拟定音乐家丰子恺作为研究对象的缘由、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第一部分阐述了丰子恺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生平经历与人格力量;第二部分讲述的是丰子恺在音乐理论领域的贡献;第三部分讲述了丰子恺的音乐实践与学术活动;第四部分是对丰子恺音乐思想的概括与总结。
李惠芳[6](2020)在《李叔同皈依佛门的动机探究 ——基于心理传记学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我国清末民初时期着名的才子李叔同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传记学的研究方法,对其留存于世的众多宝贵文字资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皈依佛门的内在心理动机。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对其皈依缘由展开探讨。第一个视角是从其自我认同的变化发展出发,分析了李叔同由迷茫到认同自我的历程。结果表明,李叔同自幼年失去父亲,导致其未能正常解决俄狄浦斯情结,没有形成对父亲的认同。在成长过程中,他试图选择恰当的认同对象为榜样进行学习,但却频繁遭遇挫折。而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最终导致其性格柔弱,偏女性化。正是由于认同路上挫折不断,中年时期的他依然没能形成稳定的认同感,对自身职业充满迷茫困惑。偶然的高峰体验激发了其潜意识中对父亲崇佛行为的认同,他开始明白只有认同父亲,才能帮助自己解决困扰已久的身份认同危机。最终,他通过认同父亲对佛教产生浓厚兴趣并皈依佛门,但他选择皈依佛门的行为超越了父亲,解决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危机。第二个视角是从李叔同受死亡事件影响的心理变化出发,分析了其自父亲去世后的一系列人生经历对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李叔同生命中所经历的死亡事件对其影响颇剧,为其人生蒙上了一层阴影,致使其安全感匮乏、自卑情结滋生、苦空感蔓延,如此独特的经历甚至塑造了他鲜明的个性特征。首先,安全感极度缺乏致使他在成年后表现出对规则的极度重视,通过此种方式,他得以保证自己对确定性的掌控,增加内心的安全感。其次,与母亲一起谨小慎微的生活状况使得其无助而自卑,他通过努力追求完美对此进行补偿。第三,李叔同丧父前生活的美好与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加之其所遭遇的一系列变故,逐渐使他心生人生苦空无常的感觉,叹人生苦空成为其生活的常态。安全感缺乏使得李叔同努力欲要寻求确定性的保护,自卑心理使得他欲要通过追求完美来超越自卑,苦空感使得他欲要解答困惑,缓解苦痛,而佛教既可以为他提供强大佛法的庇佑保护,又可以使他通过律宗的修行渐臻人生圆满之境,并且也可以通过苦空观的教诲使其苦空式人生困惑化解。所以,在由安全感缺乏引发的寻求保护心理、自卑心理引发的追求人生圆满的动机以及苦空感的催化作用共同影响下,李叔同最终皈依了佛门,以此走出死亡事件的阴影,解决生死大事。
肖菲[7](2019)在《弘一法师诗词研究》文中认为弘一法师一生存诗97首、词14首、歌词40首。这些作品既是诗人生命体验和心灵世界的艺术化再现,也是诗人艺术观念、宗教体悟等理性思考的具体实践。诗人秉持“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艺术观,生命意识、爱国情怀成为他诗词的重要主题;贵含蓄,重创新的自觉追求,使他的作品呈现出词美格高、幽秀沉着的艺术风貌;他吸收传统乐教思想和外来教育理念,他的歌词文质兼具,至今广为传唱;他的诗词体现着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这与他出家后护持众生的宗教理念内在相通;诗词写作上的认真、自律与他佛法修持的严格同样体现了对生命极致境界的追寻。弘一法师诗词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位文化名士、佛教高僧的全新路径。本文以弘一法师诗词创作为研究对象,遵循严谨的文体辨析意识,对其诗词创作情况做出全面梳理。以准确文本为研究立足点:就诗论诗,发现其诗词创作的艺术特性;以诗识人,借此了解弘一法师人生经历、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的同时,观照彼时文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以诗观世,从中获得对当时社会实景的具体认识;因诗寻教,实现其文学创作行止与宗教修为的通观。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选题缘起,分析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应用价值,对目前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整理、分析,了解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同时,找到本课题研究的学术空间,并就重要概念做出界定、说明。第一章至第三章按照诗、词、歌词三类进行分体研究,采用严谨的界分标准,全面爬梳、辨析其不同的文本属性;从作品出发,联系创作背景,分析其表现内容与艺术个性;通过文学文本“知人论世”的同时,亦认识到作者在文学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与历史定位。第四章对弘一法师的佛理诗、歌词做出专章论述,分析此类作品对前人的借鉴、阐释其蕴涵的佛学哲理及普世价值。第五章着重分析弘一法师诗、词、歌词创作中体现出的共性,并在这些作品中找到弘一法师宗教皈依理路的文学依据,实现诗词创作与佛法修行的通释观照。余论部分总结本论文的创新点,提出论文尚未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邢予奚[8](2019)在《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音协教育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谢嘉幸先生以《核心素养、传统文化传承与新课程音乐教学实践》的报告为题,在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与研讨会中,对新课标的音乐教育实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1:“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过于关注音乐课程的外部价值,容易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审美价值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功利倾向”。另外,在音乐教育理论中存在着“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中心”的教学观点,忽视了对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构。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音乐创作中不仅是文化和审美精神的感情体系,还是音乐教育审美取向的教育实践过程。他不仅在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对中国音乐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选题缘由、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一部分,对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活动与实践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对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先识器后识文艺”“教书育人须厚积而专精”“学生为本、因材施教”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总结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
杜春燕[9](2019)在《李叔同艺术作品中的诗画相融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在近代艺术美学理论史上,诗画相融关系既是中国传统诗画一律论的赓续,保留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历史传统,还因文艺界的开放性受到西方诗画论的浸染。李叔同作为近代学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不仅撰有《李庐诗集》《诗钟汇编初集》,素有“二十文章惊海内”之美誉,而且他首倡油画、西洋画及现代广告设计,将西方美术绘画思想与派别传入国内,堪称诗画全才。李叔同不仅兼通数项艺术门类,还坚持诗画相融的艺术观点,主张“语言者,无形之图画;图画者,无声之语言”。但是,李叔同艺术作品中的诗画相融关系,是其艺术融通理念在艺术创作中的实践,既是传统诗画观的传承,也能贯通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双方文艺思想,是近代学术语境中的新型诗画融通关系。在诗词方面,李叔同艺术作品中的诗画相融关系集中体现在诗词作品的绘画性上,具体表现有三:一是题画诗的创作,如《题陈师曾荷花小幅》《题梦仙花卉横幅》等,均为以画入诗;二是诗句直接运用画语,如《喝火令》中写有诗句“江山如画日西斜”等;三是诗画在意境、章法、构图布局等方面的相融,如诗《落花》、词《送别》等在意境表达中“见诗(词)如见画”;词《春游》、诗《早秋》体现了对绘画构图章法的借鉴。在绘画方面,李叔同艺术作品中的诗画相融关系集中展现在绘画作品的诗意底蕴上,其实质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绘画是诗词诗意化与主观性的视觉表达,如传统画作《为唐企林作山水》的主题不仅仅是表达对传统画家唐企林的尊重,更在于表达自己对脱俗出世的向往。另一方面,绘画的诗意性是通过联想、具象描绘等表现形式获得的。不过虽然李叔同以西画见长,但他始终认为“西洋画纯属于技术”,绘画的最终归宿仍旧是绘画的诗意表达上。如油画作品《出浴》《自画像》分别借用女子的姿态与肖像的面部变化,使人联想到人性张扬这一诗意性主题上;素描作品《素描女像》《白描佛像》、广告设计作品《英美烟公司广告》《中华印刷广告》均采用简约的手法,用以彰显创作主题。总之,李叔同艺术作品中的诗画相融关系已不再是古代中国传统的诗画相融观及艺术实践的承接,而是融入近代西方思想哲学、艺术美学、专业技法的新型诗画理论的实践,可视为中西方文艺融通观对话的标志。
张榆蛟[10](2019)在《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进而转向精神层面的追求。名人纪念馆作为博物馆与纪念性建筑的交叉类型,在国内外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实践作品,这类建筑以精神教化为主导功能,弘扬真善美,通过独特的空间氛围带给体验者强烈的情感冲击,激发其内心深层次的思考。场所理论是挪威建筑师和历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应对新技术带来的建筑形式上的雷同而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强调场所的精神内涵,注重建筑与环境与人的关系,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认为场所是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而场所精神就是场所特性与意义的表现,是场所独到的精神性特质。名人纪念馆建筑对人产生的精神性影响与场所理论所提及的场所精神密切相关。本文试图将场所理论引入名人纪念馆设计,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名人纪念馆精神性的本质和来源,对相关理论进行理解与研究的同时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从理论研究落实到实践探索,希望为同类型的建筑创作提供借鉴的同时,也对今后的设计实践有所启发。首先,本文对名人纪念馆及场所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与归纳,研究总结了名人纪念馆的类别归属、定义、发展历程、社会意义及其功能、规模和分类,对场所理论的主要内容——场所现象、场所结构、场所精神作出研究与分析,并指出场所理论在名人纪念馆设计中的应用意义——既作为一种意识的指导,又作为一种检验标准。其次,对名人纪念馆的场所精神进行解析,探讨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为探讨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奠定基础。再次,从环境要素整合、纪念客体表达、纪念主体体验三个方面提出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最后,以惠能纪念堂项目实践作为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表达相关结论的检验,以实践检验理论研究、充实理论研究。
二、论李叔同的生命轨迹与音乐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李叔同的生命轨迹与音乐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2)儒释艺:李叔同思想的转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李叔同生平及文艺、佛教经历梳理 |
第一节 李叔同生平概述 |
第二节 李叔同文艺经历及贡献 |
第三节 李叔同佛教经历及贡献 |
第二章 以情传道的文艺主线 |
第一节 人生原型:一以贯之的士人形象 |
第二节 生之困:毁灭性与超越性的交互 |
第三节 文艺之辩:寄情与致用的矛盾统一 |
第三章 以儒入释的艺术桥梁 |
第一节 思与觉的逻辑悖论 |
第二节 君子之艺的现实求索 |
第三节 情与幻的宗教链接 |
第四章 儒释艺的动态圆融 |
第一节 世俗化的佛教皈依 |
第二节 佛法对儒学不足的对治 |
第三节 人间艺术到人生艺术的大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一)历史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
(一)傅彦长的演讲 |
(二)丰子恺的演讲 |
(三)刘质平的演讲 |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
(二)丰子恺与画展 |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
(二)经费紧张 |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和对象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思路和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博达和雅精神个性的内驱 |
第一节 中西学养与新锐视野 |
一、家族文化氛围和李叔同的个性初乳 |
二、旧式蒙学与国学修养 |
三、从国学积累到新学转向 |
第二节 敏感气质与精进品质 |
一、敏感悲情性格与李叔同的艺术气质 |
二、普世关怀与李叔同的理性实践品质 |
三、中西融合与李叔同的民族文化个性取向 |
第二章 津门名师与好古趣味的发蒙 |
第一节 李叔同艺术师学的分段和路线 |
一、前人旧说 |
二、结合李叔同自述所作的划分 |
第二节 艺术师资渊源与个性引导 |
一、清末风规与李叔同的字书蒙学 |
二、李叔同的士子课业:从字书到文艺修养 |
三、徐耀廷熏染下的金石书画兴趣 |
四、唐静岩引导的金石学古与创作 |
五、赵幼梅启发的艺术志向 |
第三章 捭阖中西古今的艺术取法视野 |
第一节 碑板法书取法范围及取法转向 |
一、前期取法的作品考察 |
二、取法主次和转向 |
第二节 篆刻取法范围与途径 |
一、取法古式 |
二、师则今派 |
第三节 音乐、戏剧和绘画学习路径与范围 |
一、李叔同戏剧与绘画艺术的连续性问题 |
二、李叔同音乐学习的路径 |
三、李叔同曲乐创作取法范围 |
第四章 通向意匠的个人工具书与创作法 |
第一节 李叔同前期艺术学习与创作的参考书 |
一、出家前艺术书物的主要去向 |
二、早年书法篆刻参考资料概况 |
三、曲乐学习和创作参考书缀说 |
第二节 李叔同艺术学习和创作的个性方法 |
一、精神观照法 |
二、结构经营法 |
三、形式推绎法 |
第五章 自主创构的士商交游与市场条件 |
第一节 津沽艺术交游与成长条件构建 |
一、姻亲艺友与蒙学条件 |
二、津门名家与积学条件 |
三、津门政要商绅与社会交往条件 |
第二节 沪浙时期艺术交游与自我意识 |
一、“天涯五友”与风气感染 |
二、与其他名流的交往和独立意识 |
三、润格刊布与自我构建意识 |
第六章 简雅雄深艺术个性演进的价值生成 |
第一节 李叔同前期艺术风格的确立 |
一、个性初创期的艺术风格(1899-1905) |
二、个性确立期的艺术风格(1906-1912) |
三、风格变革期的基本特征(1913-1918) |
第二节 李叔同后期艺术风格的承变 |
一、对前期书风的多线延续 |
二、风格、路径的融合推进 |
三、篆书笔法与典型书风的形成 |
第三节 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的价值启示 |
一、近世由儒入释的艺术家类型价值 |
二、中西调和的路径和成就价值 |
三、由通而专的个性生成模式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附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李叔同早期印章辑录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音乐家丰子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丰子恺的综合性研究 |
2.音乐理论成就介绍与研究 |
3.音乐实践活动概说 |
4.艺术思想研究概说 |
5.海外地区有关丰子恺的研究 |
(四)创新之处 |
一、丰子恺生平及其人格力量 |
(一)社会历史背景 |
1.政治经济背景 |
2.文化背景 |
(二)生命轨迹 |
1.家学底蕴下的传统艺术陶冶 |
2.恩师指引下的艺海畅游 |
3.世事浮沉里的游学与从教生涯 |
(三)艺术大师的人格力量 |
1.赤子童心,尚真崇善 |
2.佛道风骨,立己立人 |
二、音乐理论着述及其贡献 |
(一)重点着述文本分析 |
1.音乐教材 |
2.通俗性音乐读物 |
(二)音乐理论建树及其影响 |
1.在推介西方音乐知识方面 |
2.在普及音乐艺术方面 |
三、音乐实践与学术活动 |
(一)师范音乐教育方面 |
1.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
2.关注师范音乐教育之改良 |
(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方面 |
1.春晖中学时期:执教兴学,讲习艺文 |
2.立达学园时期:立人育人,艺苑勤耕 |
(三)社会音乐教育方面 |
1.协力创办中华美育会 |
2.“立达”“开明”时期的进一步探索 |
3.投身抗战文艺宣传 |
四、音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一)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 |
1.关于学校艺术教育本质的认识 |
2.“心为主,技为从” |
(二)社会音乐教育思想的价值旨归 |
1.曲高和众,推而广之 |
2.乐以教和,陶冶人格 |
(三)音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1.育人为先,善巧兼备 |
2.艺术济世,启迪民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李叔同皈依佛门的动机探究 ——基于心理传记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主题:皈依心理 |
2.1.1 皈依的概念及内涵 |
2.1.2 皈依的类型及动机 |
2.2 研究对象:李叔同 |
2.2.1 李叔同简传 |
2.2.2 李叔同研究现状 |
2.2.3 李叔同皈依相关研究 |
2.2.4 前人研究的不足 |
2.3 研究方法:心理传记法 |
2.3.1 心理传记学的定义 |
2.3.2 心理传记学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模式 |
2.3.3 心理传记学的特征及作品评估标准 |
3 研究过程 |
3.1 传主的选择 |
3.2 资料的收集和筛选 |
3.3 悬疑性问题的提出 |
3.4 心理学理论的选择 |
4 研究意义 |
5 研究结果 |
5.1 漫长的自我认同之路 |
5.1.1 幼年悬置的俄狄浦斯情结 |
5.1.2 探索与觉察 |
5.1.3 佛门是归宿——对父亲的认同和超越 |
5.1.4 小结 |
5.2 曲折的超越生死之路 |
5.2.1 初视死亡 |
5.2.2 死亡阴影 |
5.2.3 积善消罪,超脱生死 |
5.2.4 小结 |
6 总讨论 |
7 结论与启示 |
7.1 结论 |
7.2 启示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弘一法师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本论文选题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李叔同诗歌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早期创作:《断句》一则 |
一、生命意识的萌生 |
二、成因溯源 |
第二节 创作发展期(1898—1905) |
一、酬赠诗 |
二、咏怀诗 |
三、本阶段诗歌创作特点与成就 |
第三节 创作成熟期(1905—1916) |
一、抒怀咏志仍为主要题材 |
二、感时伤事成为重要内容 |
三、语言组合更洒脱灵活 |
四、用典更加密集紧凑 |
第四节 叔同诗歌总体艺术风貌 |
一、感于哀乐、有情而发 |
二、词美格高、幽秀沉着 |
三、长于近体,尤擅七绝 |
第二章 李叔同词创作 |
第一节 李叔同词的表现内容 |
一、交谊酬赠 |
二、感怀伤情 |
第二节 李叔同词的艺术个性 |
一、词风清丽,兼有风骨 |
二、以口语、散句入词 |
三、小令、长调兼擅 |
四、喜用整散结合、节奏感强的词牌 |
第三节 一首值得注意的自度曲——《老少年曲·梧桐树》 |
一、诗体属性辨析 |
二、独特的认识价值 |
第三章 李叔同歌词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李叔同歌词的表现内容 |
一、感怀之歌 |
二、咏景状物之歌 |
三、乐教之歌 |
四、宗教哲思之歌 |
第二节 诗词与歌词——李叔同爱国情怀的双重变奏 |
一、爱国主题在两类文体中的不同表现 |
二、“一喉异曲”的生成原因 |
第三节 李叔同歌词的艺术成就 |
一、兼顾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
二、贯通古今、包容中外的通融性 |
第四节 《送别》——文化融合的结晶之作 |
一、人类共情的高度浓缩 |
二、古典意象的精妙运用 |
三、对古典词调的借用 |
第四章 《护生画集》题句与《清凉歌集》 |
第一节 《护生画集》题句 |
一、《护生画集》题句的诗意 |
二、《护生画集》题句的表现内容 |
三、从《护生画集》题句看法师由儒入僧的路径 |
第二节 《清凉歌集》 |
第五章 弘一法师文学行止与释门修行之通观 |
第一节 诗歌与宗教——生命意识的二维表现空间 |
一、生与死——诗歌与宗教的共同课题 |
二、李叔同生命意识的典型性 |
三、佛家对生死问题的解答 |
第二节 信仰逡巡在诗中的折射 |
一、《化身》《男儿》——圆融宗教观的体现 |
二、1914 年至1917 年所做诗三首——出世、入世的踌躇 |
三、《中文名歌五十曲》歌词三首——走近佛门 |
四、几番辗转终归灵台 |
余论 |
附录 李叔同诗词创作年表——兼论当下几种选集之得失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李叔同的音乐教育实践与活动 |
第一节 李叔同少年时期的音乐学习 |
一、幼时家庭的艺术熏陶 |
二、青年时期的良师益友 |
三、南洋公学的“新学”影响 |
第二节 李叔同留学时期的音乐活动 |
第三节 李叔同的音乐教育实践 |
一、学堂乐歌的创作 |
二、创办音乐刊物 |
(一)《国学唱歌集》 |
(二)《音乐小杂志》 |
三、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任教经历 |
第三章 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 |
第一节 “先识器而后文艺” |
第二节 教书育人须厚积而专精 |
第三节 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
第四节 爱与奉献 |
第四章 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
第一节 “人格教育”对当代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
(一)人格教育的理念 |
(二)“先识器而后文艺”..人格教育的体现 |
第二节 “教书育人须厚积而专精”对高校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 |
(一)爱岗敬业、态度认真 |
(二)提倡教师教学要融汇贯通 |
(三)舞台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
(四)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 |
(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第三节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
(一)学生为本 |
(二)了解并尊重学生个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李叔同艺术作品中的诗画相融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概念辨析、创新之处及写作构想 |
第一章 诗画相融观的中西类型 |
第一节 西方艺术的诗画相融观 |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诗画相融观 |
第三节 中国近代艺术的诗画相融观 |
第二章 李叔同关于诗画相融关系的基本观点 |
第一节 李叔同诗画相融的人生历程 |
第二节 李叔同“先识后艺”与“诗画相融”的诗画观 |
第三章 李叔同诗词里的绘画性 |
第一节 李叔同早期诗文作品的绘画性 |
第二节 李叔同歌词作品的绘画性 |
第四章 李叔同绘画作品的诗意感 |
第一节 绘画作品诗意感的思想渊源 |
第二节 李叔同绘画作品的诗意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目标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目标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场所精神相关理论 |
1.4.2 名人纪念馆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名人纪念馆与场所理论概述 |
2.1 名人纪念馆概述 |
2.1.1 名人纪念馆的类别归属 |
2.1.2 名人纪念馆的定义 |
2.1.3 名人纪念馆的发展历程及演变 |
2.1.4 名人纪念馆的社会意义 |
2.1.5 名人纪念馆的功能、规模与分类 |
2.2 场所理论概述 |
2.2.1 场所理论的产生背景 |
2.2.2 场所现象 |
2.2.3 场所结构——“空间”与“特性” |
2.2.4 场所精神——“方向感”与“认同感” |
2.3 场所理论在名人纪念馆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
2.3.1 作为一种思想指导 |
2.3.2 作为一种检验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解析 |
3.1 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本质 |
3.1.1 方向感 |
3.1.2 认同感 |
3.1.3 方向与认同的完全发展 |
3.2 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表达的影响因素 |
3.2.1 地域环境 |
3.2.2 纪念客体的特征 |
3.2.3 纪念主体的体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 |
4.1 整合环境要素 |
4.1.1 回应自然 |
4.1.2 延续文脉 |
4.1.3 邻里联动 |
4.1.4 本土营建 |
4.2 诠释客体特征 |
4.2.1 蒙太奇手法叙事 |
4.2.2 象征隐喻关联空间意象 |
4.3 注重主体体验 |
4.3.1 建构“过去式”与“未来式”场景 |
4.3.2 关注场景要素与主体的交流 |
4.3.3 编排场景序列完成情感体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惠能纪念堂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人物背景 |
5.1.3 场地条件 |
5.2 设计理念 |
5.2.1 山水的认同 |
5.2.2 文化精神的认同 |
5.3 场所精神表达解析 |
5.3.1 场地条件利用 |
5.3.2 客体特征表现 |
5.3.3 主体流线体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论李叔同的生命轨迹与音乐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立一师音乐教育研究[D]. 王秀芝.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儒释艺:李叔同思想的转变问题研究[D]. 张晗.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研究[D]. 何连海. 东南大学, 2020(02)
- [5]音乐家丰子恺研究[D]. 高梓馨.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李叔同皈依佛门的动机探究 ——基于心理传记学的视角[D]. 李惠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弘一法师诗词研究[D]. 肖菲. 吉林大学, 2019(02)
- [8]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启示[D]. 邢予奚.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9]李叔同艺术作品中的诗画相融关系研究[D]. 杜春燕. 聊城大学, 2019(01)
- [10]名人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策略研究[D]. 张榆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