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译二氧化碳去向不明之谜(论文文献综述)
张洋[1](2021)在《基于地面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的上海崇明岛大气黑碳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碳(Black Carbon,BC)是具有吸光特性的重要碳质气溶胶组分,能够改变辐射强迫从而影响气候变化,由于其颗粒为亚微米级别,大气中BC极易通过呼吸作用引发人类健康问题。作为短寿命的气候污染物,削减BC排放是在短期内减缓气候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以国务院规划建设的世界级生态岛——崇明岛为例,基于地面监测和再分析资料探究崇明岛大气黑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方面突破传统固定样点监测方式,采用移动样带手段开展崇明岛近地面大气黑碳浓度监测,探讨不同总体特征统计量和背景浓度校正对移动采样次数的影响及其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并基于移动观测资料分析崇明岛黑碳浓度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对下垫面类型的响应。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研究和应用回顾分析第2版(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version2,MERRA-2)再分析BC数据开展上海崇明岛1980-2019年长时间序列分析,结合后向轨迹模型与潜在源贡献函数(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明确崇明BC大气轨迹及潜在来源。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移动样带监测的代表性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移动采样的次数,以有限的数据集表征区域大气BC浓度特征。移动监测采样次数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对结果精确度的需求,即置信区间范围。当要求代表性数据在总数据50%置信区间范围内时,最少7次移动采样可表征崇明岛大气BC特征,增至75%时,采样次数需增加到14-18次。随着置信区间的增加,算术平均值、中值、切尾均值等采样次数间的差异不断减小。不同总体特征统计均能表现出崇明岛BC浓度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分异,中值浓度较实际浓度值呈现低估的结果,切尾均值可以更好地减少随机事件对平均值的不利影响且保存某些区域可能出现的典型峰值。由于崇明岛大气相对清洁,BC浓度总体偏低,本地排放对大气BC浓度贡献不明显,背景浓度校正对采样次数不确定性影响较小,且较大置信区间时不同空间分辨率下的采样次数分布波动不大(21-26次)。(2)基于2019年共27次移动监测采样,崇明岛大气BC年均浓度为2.8±1.6μg·m-3,与上海(10.77±3.5μg·m-3)、圣保罗(8.5±1.6μg·m-3)、伦敦(11.7μg·m-3)和波哥大(10-38μg·m-3)等其他城市区域相比较低,而略高于伯克利郊区(1.8μg·m-3)。崇明岛大气BC浓度呈现冬季(2.95±1.5μg·m-3)>春季(2.74±1.33μg·m-3)>夏季(2.30±1.07μg·m-3)的特征,且周末与工作日相比分别降低了17.2%、49.4%和32.7%。不同季节BC浓度总体空间分布规律大体一致,受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异质性的影响,崇明岛大气BC整体呈现出西北部和东南部浓度值偏低而中部较高的特征。夏季崇明岛大气BC浓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在各缓冲区内多显着相关(p<0.01),而春冬两季相关性较弱。土地利用类型与大气BC浓度间的相关系数在100 m-2000 m缓冲区内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土地利用类型对近地面大气浓度影响存在距离递减效应。大气BC与CO2浓度在夏冬两季空间分布呈显着相关(p<0.01)。(3)MERRA-2再分析资料表明1980—2019年崇明岛近40年大气BC年平均浓度由1.50μg·m-3增长至2.59μg·m-3,整体呈上升趋势。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988-2019年和1980-2019年的季节变化呈现明显的右偏“U”型,而1980-1987年BC月平均浓度曲线趋于平坦。季节性变化规律与2019年基于移动监测相同,为冬季(3.18±1.22μg·m-3)>春季(2.37±0.64μg·m-3)>秋季(2.16±0.90μg·m-3)>夏季(1.99±0.55μg·m-3)。通过后向轨迹模型与潜在源分析(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分析可知,崇明岛春季大气BC浓度主要受来自西北部污染气团和东部清洁的海上气团综合影响,夏季气团中53.85%是从海洋传输的清洁气团,秋季主要受东北(15.16%)、西北(27.38%)地区和山东(37.09%)的气流影响,冬季受北方地区输送87.37%的污染气团影响。BC污染浓度较低的时期,BC主要来源于本地的局部排放(例如夏季),同时江西、湖南、湖北和安徽等地仍有较小贡献;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例如秋冬,长江三角洲、湖南、湖北和华北地区成为上海崇明岛的主要贡献源。基于移动监测与MERRA-2再分析资料中的崇明大气BC浓度数据相关性为0.80,春、夏、冬三季相关性分别为0.72,0.86和0.87,移动监测日均浓度低于MERRA-2数据32.9%。
付玉琪[2](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杨未[3](2017)在《生态与仪式:生态位理论视角下仪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选取仪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生态与生命相关联的思路,整合了生态位理论、生命哲学理论的视角,以行为发生的情景为出发点,从个体向社会网络不断扩展,把仪式还原到人类学的语境中,还原到生态系统中,将生命哲学中“主体间性”的视角引入,研究仪式的“调和”和“杂糅”功能以及文化生态位构建。在对中西方文献中仪式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仪式是人类的生命行为,所有的仪式研究都是围绕生命进行的。将仪式置于生态学理论视野下进行研究,就是将仪式这一生命行为置于生态学整体观的视野,将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进行延展,以探索生态学理论逐渐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论文主要采用了生态位理论,通过梳理“生态位”概念的产生到生态位理论的形成与丰富,提出了基于三重生命的生态位理论——对于人类来说,每一个民族的生态子系统中,存在多种资源因子,也存在着多样的文化因子,必然存在一种最主要的文化因子使其成为成为某种类型;任何一个民族必然存在一个包含时空维度的生态位,它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N维杂糅超体积,其空间生态位指向这样的含义——恰好被一个经济文化类型所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强调其资源空间分布意义;其功能生态位则是指其在这一类型的经济文化生态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某一民族的生态位是指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这一民族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单元在时间、空间上的地位、作用、功能及其与相类似经济文化类型民族之间的相对关系。论文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了仪式是贯穿生命过程的行为,从生命的起源到动物的仪式化行为,试图探寻仪式生发的生态之源——动物与人类的仪式化行为都有着拟态的行为,为了生存而产生的生命行为在一个种群中反复的呈现,对于动物种群来说是一种群体性行为,而对于人类来说则是社会化的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说,可以说仪式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的生态行为。论文也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去分析人类精神生活的起点,从情感体验到精神生命的形成,丰富的情感和每一个个体的不同的精神生命以及每一个民族之于这个世界中的不同的文化生态位。仪式不仅是精神生命的构造方式,也是人类精神生命编织出来的文化产品,它既是精神生命的行为方式,也是精神生命绵延的载体。论文将仪式这一文化事象纳入社会生态系统中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和生态因子分别满足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需要,分析了自然生态因子、文化生态因子影响下的人类生态位,影响人类生态位的最重要原因是因文化生态系统的存在。文化生态系统是由影响人类生存和文化产生、演进的自然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以及价值观念等“超机体”的N维文化生态因子构成,仪式则是伴随着人类文化演进的一个重要文化因子。既然仪式是人类的生命行为,它必定是融三重生命于一体的生态适应性行为,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任何仪式在一定时期必然与其他文化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文化生态系统中也必然存在仪式生态位,人具有三重生命的动物,一是生物生命,二是精神生命,三是社会生命,仪式的生发是因生物生命的需要,同时仪式也满足人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需求,诸多的因素杂糅在一起必然形成人类生存的“N维空间的超体积”的文化生态位,因而它也是记录人类的三重生命演进的社会文本。论文最后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仪式与生态的互动,通过贵州典型的案例得出仪式是可以被发明的传统,在社会生态系统中达到了三重生命相统一的生态适应,建构了生态位的才能成为传统,而只是满足于单一的物质需求的仪式即便被发明,也并不能成为传统。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仪式是贯穿于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生态行为,仪式是构建“N维空间的超体积”人类生态位的重要文化因子;仪式具有“调和”和“杂糅”的功能,可以促进文化生态重建。当人们的需求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指向的就是三重生命的统一,“美好生活”就是人类的最适生态位。
鲁敏[4](2017)在《奔月》文中研究说明也真是不大讲究。小六三月出事,到九月,贺西南与张灯,已从素未谋面的情敌变成无话不谈的兄弟。贺西南带着张灯来到金陵购物中心的顶层,隔窗往外俯看。干燥的树叶在枝头摇晃,做好了枯萎与腐烂的准备。浅褐色的阳光透过这样的树叶投射下去,使人们瞧上去有些衰老。水果店摆出了石榴和柿子。冰激凌的门面有点萧条。还可见到一所中学,刚刚开学的少年们三三两两,勾腰背着书包,参加葬礼似的走进寂静了一个夏天的校园。
卢苏宁[5](2015)在《终极》文中提出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黑格尔1、EA病毒星期一中午,黎媛和卫东俩人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7203航班,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前往美国。黎媛身穿高档巴洛克套装,意大利名牌高跟鞋,身背LV时尚包,步履优雅从容穿过机场候机大厅,表情在平静中显出尊贵,目光在无意之中流露出自信,看上去像个阔太
彭冬林[6](2013)在《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美学向度》文中指出巴尔扎克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文学大师之一。在他身后,人们对其作品的研究和批评从未间断,对于其作品流派归属历来众说纷纭。传统的主流批评认为他是现实主义的,抑或是批判现实主义的,这主要因为他以“典型环境下塑造典型人物”这一被现实主义奉为圭臬的手法去描写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并声称自己是法国社会的“秘书”。然而,西方很多评论家把他与后来的福楼拜、左拉、莫泊桑相区别,列入浪漫主义作家的队伍,或是具有浪漫色彩的写实作家。巴尔扎克作品的基调是写实的,但他的写实并非复制和记录。他描写现实,但更看重本质上的“真实”。观察是其作为小说家的杰出能力,但这并非他的主要优点,更不是他的全部能力。他相信思想具有物质存在形态,不同世界之间存在应和关系,力图通过象征意涵从可知的表面现象去揭示隐秘的、不可知的社会本质。这一思想正是后来的象征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内涵。他是观察家,更是洞观者,但同时代的评论家们并未注意到这一点。直到1859年,象征主义先驱诗人波德莱尔看到了巴尔扎克“洞观者”的价值,并在《论泰奥菲尔·戈蒂耶》中作出了相应的评价。不过,这一“发现”长期以来并未影响西方主流批评的视线,现实主义的标签依然牢固地贴在巴尔扎克身上。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相继有贝古安、毕贡、巴贝利斯等批评家重新挖掘这一话题。在中国,关于巴尔扎克是观察者还是洞观者的话题最早由郭宏安提出。此后,沈大力、田庆生等人先后论及巴氏作品中的象征美学色彩。虽然巴尔扎克创作总体上并不属于象征主义,更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象征主义文学运动无涉,但本文试图从象征主义美学思想和象征修辞学视角研究其作品,发掘其中超越时代的丰富内涵和文学现代性。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重读一个完整的巴尔扎克。主要梳理我国对巴尔扎克译介、传播和评论的线索,提出研究这个话题的现实意义;第二章:象征与象征主义文学。主要从象征概念的理论建构着手,阐述象征主义美学思想和修辞学特点,特别是挖掘巴尔扎克对波德莱尔象征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三章: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体系。笔者并不着力研究作家某部具体作品,而是把《人间戏剧》作为一个整体来探究其象征美学体系,因为它是作者“统一论”思想的实践,各部作品环环相扣,是作者“写出思想的物质表现”的有机整体。他所表现的社会真实,哲性成分要远超过史实价值;第四章: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神话象征。《人间戏剧》的作者视神话为象征的“语言”,神话是现实世界与鬼魅世界的触点。在以《驴皮记》为代表的“哲理研究”部分的“奇幻小说”中他以神话象征揭示被隐藏的人类命运的“真实”;第五章,巴尔扎克象征美学思想来源。本章从巴尔扎克接受斯威登堡、傅立叶、拉瓦特、圣伊莱尔等人的思想以及在创作中的影响出发,分析形成巴尔扎克象征美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巴尔扎克是一位思想深邃而复杂的作家。诚然,我们不能否认其作品的写实性基调,但如果只以“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的标签简单地概括这位巨匠,会减损我们对其作品文学性和现代性的理解。他对社会的观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不像常人那样以肉眼观察社会,而是以“精神的眼睛”逼近事物的本质。我们对他表现的社会真实,不仅要做历史的把握,更应该予以哲性和诗性的领悟。他在“普遍类似论”思想的烛照下寻求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超验世界之间的“应和”,这与后来的象征主义文学在美学趣旨上有着某种契合。以象征主义美学思想和象征修辞学手段解读其作品加大了我们对巴尔扎克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凯西·莱克斯,朱建迅,徐璐,张成林[7](2012)在《闪电下的尸骨》文中研究表明夏洛特市。众多车迷蜂拥而至,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运动汽车比赛周,此时有人在赛车场附近发现一具尸体。尸体被丢弃在沥青桶里,面目难辨。次日,全国运动汽车竞赛协会的工作人员向梅克伦堡法医局的布伦南博士透露,赛车手、高三学生辛迪·甘保在12年前与男友凯尔·洛维特一起神秘失踪。凯尔·洛维特经常跟一些被称为爱国武装队的极端右翼分子混在一起。这具尸体到底是辛迪还是凯尔,布伦南博士一时难以判断。联邦调查局获悉此事后也闻风而至,并以调查为由,将这具无名尸体运走,可事过几周便没了下文。难道联邦调查局是想借此掩盖什么秘密?随着调查的深入,布伦南博士发现无名尸体内竟然有一种奇怪的、足以致人死命的蓖麻毒素。就在他们追查毒素的来历之际,市疾病防治中心的一名员工突然不知去向。联邦调查局的两名特工威廉姆斯和兰德尔,一直像苍蝇一样紧紧盯着法医局的检查人员,而每次布伦南问他们一些情况,他们总是闪烁其词,似乎在试图隐藏什么秘密。此时辛迪的弟弟韦恩·甘保也发现自己被人跟踪,他向布伦南求助之后,不到一天就死了。真相深深地隐藏在黑暗的角落,等待着布伦南博士去揭示……
陈家忠,张培林[8](2011)在《经络巨子——祝总骧教授的科学人生》文中认为鉴于祝总骧在经络学界的卓越贡献,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堪称凤毛麟角,把这顶华光闪烁的"中国经络学界的巨子"这一美丽又神圣的桂冠赠予给他,可以说是受之无愧!
徐学军[9](2010)在《人体脉象建模及脉诊仿真研究》文中指出人体是一个多层次流动的信息系统,每个层次的信息都对理解生命系统的运行提供有益的视角。面对复杂的生命系统,必须整合不同视角的所有信息才能最终理解生命的本质。自然中业已发现的四种相互作用中,引力相互作用是最弱的,并且,在将它与电磁相互作用对比分析时,发现还存在一个与引力相互作用相对应的作用力,也就是说在相对运动的中性物体之间,除了万有引力作用之外,还存在一个力的作用,我们将这种力定义为T场力的作用。T场效应使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经络系统、神经系统三者在运动中独立存在,并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人体健康生存。人体中血液的锥形定向流动和所构建的一个完整闭环自控调节系统,使其脉搏波的波动反映了人体血流流变信息。中医切脉是为了使脉诊能反映生命信息的协同性,我们定义了脉韧、脉波、脉长、脉位、脉律作为一维脉象的描述参数,以寸、关、尺三部位浮、中、沉应指体现三部九侯,从而全面获得人体血气能量信息。中医再结合望、闻、问所获信息并融合分析,确定人体健康状态。在对人体这种生命形态的研究过程中,综合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所获信息的认识,提出了探求人体的本质就只能是人们对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薛定谔的量子力学、传统的中国医学、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基础等理论的汇聚、集大成于这个生命系统之中。从血液的射流形成T场,从T场的作用反映到脉象,从脉象看经络状况,从经络研究神经系统,从神经系统探讨人体智能调节,从调节系统分析人类智能,从人类智能确立人类意识,对所有这些信息的处理、整合和理解就是生命科学革命爆发的前期美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建立基于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产生T场的学说,类比电磁场规律研究其性质而客观存在,T场与引力场相互激发产生T波,是宇宙中与电磁波相提并论的一种客观实在。但是,由于宏观世界体现的相互作用很弱,人们并未能关注到它,因此也未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生命是能自我繁殖并能实现至少一个热力学功循环的物理系统。这个物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就是依靠T场效应为其信息之间的相互传递与处理,遵循的是量子力学规律,也就是量子计算机技术,其最大特征是处理信息时能实现量子叠加性和量子相干性,这就意味着人体是一个广泛地与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宇宙论等理论相关的宏观实体。2、基于场论研究的思维,在物质运动的相互作用规律存在T场效应的框架下,从“切”的经验着手进行理论依据分析,在中医药学的形成历史背景与研究方法中探讨生命人体整体层次的本质信息。对中医学术思想的内核、中医诊疗理论的精髓、中医脉象及人体脉搏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方位归纳分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真谛在于自然中T场存在的本质。因此,要解决和排除人体的故障和疾病,必须用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的思想去把握这个宏观实体,求得T场环境中的量子自控系统的平衡,这就是支撑几千年中医的理论基础所在。3、为了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研究以人体血气能量作为研究对象,提出脉图描述的五项指标和人体血气能量供应原理框图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依据分布式心血管系统模型结构,建立了人体脉象的仿真电路研究模型,并且用MATLAB技术对其进行仿真分析。4、综合中医脉诊的常见位置,研究脉搏波在沿肱动脉传播至肘关节时,血管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掌部形成掌弓,汇合为血管环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脉诊的白箱分析系统以求实现三部九侯的理论突破,并以典型孕妇滑脉为研究对象,提出将仿真结果与中医切脉相应证的思路,确立脉诊协同性地位。5、以目前完全可以确认的生物信息等级次序为线索,揭示生物信息研究的不足,提出几种可能证明所提观点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思路,并且希望能在相关领域有更大的突破,加快实现人类自身认识和使人类医学从治疗医学到发掘人类潜能的智能医学步伐,探求中医发展之源的生命本质,完善人类对自然属性的认识。
林肯·奇尔德,胡坚[10](2010)在《深海风暴》文中研究说明前海军医生彼得·克兰接到一项紧急召唤,赶赴大西洋上遥远的石油钻井平台,参与对那里流行的一种怪病的诊断和调查。克兰到达之后才得知,真正的疫情来自于幽深水下的名为"深海风暴"的尖端科学研究站。建造这个绝密研究机构的目的是对最新发现的远古遗址进行发掘,以找到神秘莫测的亚特兰蒂斯文明存在的证据。
二、破译二氧化碳去向不明之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破译二氧化碳去向不明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面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的上海崇明岛大气黑碳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气黑碳浓度的获取方法 |
1.2.2 大气黑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1.2.3 大气黑碳浓度影响因素及潜在源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本文特色与创新 |
1.3.4 技术路线 |
1.3.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移动样带监测黑碳数据获取 |
2.2.2 MERRA-2 再分析资料 |
2.2.3 NCEP/NCAR再分析资料 |
2.2.4 土地利用分类数据 |
2.2.5 交通路网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移动样带监测大气BC数据预处理 |
2.3.2 移动样带监测代表性分析方法 |
2.3.3 后向轨迹模型 |
2.3.4 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分析 |
2.3.5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第三章 基于移动样带监测的崇明岛近地面大气BC采样不确定性分析 |
3.1 移动样带监测不确定性分析中关键指标的确定 |
3.1.1 总体特征统计量的确定 |
3.1.2 背景浓度校正 |
3.2 总体特征统计量对移动采样不确定性的影响 |
3.3 背景浓度校正对移动采样不确定性的影响 |
3.4 空间分辨率对移动采样不确定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移动样带监测的崇明岛近地面大气BC浓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
4.1 基于移动样带监测的崇明岛近地面大气BC时空分布特征 |
4.2 基于移动样带监测的崇明岛近地面大气BC对下垫面类型的响应及其潜在来源分析 |
4.3 基于移动样带监测的崇明岛近地面大气BC浓度与CO_2的关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ERRA-2 再分析资料的崇明岛大气BC浓度长时间序列及潜在源分析 |
5.1 1980—2019 年崇明岛大气BC浓度时间变化趋势 |
5.2 大气BC后向轨迹及潜在源分析 |
5.3 大气BC移动监测数据与MERRA-2 数据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生态与仪式:生态位理论视角下仪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选题的背景 |
1.1.1 生活场域的变化 |
1.1.2 仪式成为“传统的发明” |
1.1.3 仪式是人类生命的“隐密的文本” |
1.2 基于生态与生命相关联的研究思路 |
1.2.1 生态位理论的视角 |
1.2.2 生命哲学的视角 |
1.2.3 数据化的视角 |
1.3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径 |
2 围绕生命行为的仪式研究 |
2.1 西方文献中的仪式 |
2.1.1 西方典籍中仪式的典型定义 |
2.1.2 从仪式起源到仪式功能的研究 |
2.1.3 不同视角的仪式分类 |
2.2 众说纷纭的仪式研究 |
2.2.1 进化论影响下的仪式研究 |
2.2.2 围绕仪式的意义及目的研究 |
2.2.3 以社会学视角进行的仪式研究 |
2.2.4 强调功能性的仪式研究 |
2.3 从生命走向生态的仪式研究 |
2.3.1 不断拓展的“仪式”理论 |
2.3.2 从生命出发到追求审美的仪式研究 |
2.3.3 走向生态学视角下的仪式研究 |
3 礼仪之邦的仪式 |
3.1 “礼仪之邦”的仪式表述 |
3.1.1 何为“礼”“仪” |
3.1.2 “礼”“仪”之释 |
3.2 “礼”“仪”源起之说 |
3.2.1 “礼”从何来 |
3.2.2 众说“礼”之源 |
3.3 “礼”“仪”之分类 |
3.3.1 基于效用之分类 |
3.3.2 融入世俗生活的多样类别 |
3.4 “礼”“仪”之功能 |
3.4.1 通“神”之桥梁 |
3.4.2 明分之效用 |
3.4.3 教化之载体 |
4 基于三重生命的生态位理论构思 |
4.1 生态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4.1.1 不断丰富的生态位概念 |
4.1.2 多维向度组成的生态位 |
4.1.3 外延拓展的生态位理论 |
4.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
4.2.1 生态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
4.2.2 资源位与功能位形成的“态”与“势” |
4.2.3 N维空间的超体积的生态位 |
4.3 文化生态系统中多维的仪式生态位 |
4.3.1 文化生态系统 |
4.3.2 文化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
4.3.3 多维的仪式生态位 |
4.3.4 杂糅的仪式生态空间 |
5 仪式是贯穿生命过程的生态行为 |
5.1 生命的起源与地球生命系统 |
5.1.1 众说生命的起源 |
5.1.2 复杂的地球生命系统 |
5.1.3 生命本质的一致性 |
5.1.4 多样性生物的家园——贵州 |
5.2 生物的生态适应行为 |
5.2.1 生态因子与生态环境 |
5.2.2 生命体结构与生态适应 |
5.2.3 趋利避害的适应性行为 |
5.2.4 多样性适应的贵州古生物和古人类 |
5.3 复杂的仪式化行为 |
5.3.1 基于生存的动物仪式化行为 |
5.3.2 多样性的仪式化行为 |
5.3.3 人类的仪式化行为 |
6 仪式是精神生命的展现 |
6.1 多样性的人类情感与精神生命 |
6.1.1 情感体验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起点 |
6.1.2 复杂的情感与精神生命 |
6.2 丰富的情感与精神生命的多样性 |
6.2.1 人类生存需求的多层次滋生了丰富的情感 |
6.2.2 生计方式的多样性形成了人类复杂的情感网络 |
6.2.3 人类交往方式的多元化编织了多维的情感之网 |
6.2.4 精神生命编织的多维“产品” |
6.3 仪式是精神生命的行为方式 |
6.3.1 体现精神需求的仪式 |
6.3.2 仪式是精神生命构造的一种方式 |
6.3.3 仪式是精神生命绵延的载体 |
7 仪式是人类生态位的社会文本 |
7.1 复杂的巨系统——社会生态系统 |
7.1.1 从自然生态系统到社会生态系统 |
7.1.2 多层而开放的社会生态系统 |
7.1.3 复杂而稳定的社会生态系统 |
7.1.4 竞争与共生的社会生态系统 |
7.2 基于三重生命的人类生态位构建 |
7.2.1 自然生态因子影响下的人类生态位 |
7.2.2 文化生态因子影响的人类生态位 |
7.2.3 社会生命与人类生态位 |
7.3 仪式是书写人类生态位的文本 |
7.3.1 仪式是建构人类个体生态位的重要因子 |
7.3.2 仪式是构建人类群体生态位的关键因子 |
7.3.3 仪式是人类生态位的可视文本 |
8 全球化语境下生态与仪式的互动 |
8.1 仪式——被发明的传统 |
8.1.1 被发明的“圣诞节”与“中国春晚” |
8.1.2 被发明的“消费仪式” |
8.1.3 旅游仪式构建绿色生态空间 |
8.2 生态与仪式互动扩展旅游生态位 |
8.2.1 旅游生态系统的“态”与“势” |
8.2.2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区面临转型 |
8.2.3 错位发展扩充旅游生态位 |
8.3 仪式是文化生态的重建的关键——以生态移民为例 |
8.3.1 生态移民地区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空间耦合 |
8.3.2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区面临转型 |
8.3.3 用仪式重构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多元的“杂糅空间”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5)终极(论文提纲范文)
1、EA 病毒 |
2、老同学 |
3、据理争锋 |
4、锁定目标 |
5、抓捕嫌犯 |
6、秘密基地 |
7、黑洞迷团 |
8、数据包 |
9、水球人 |
10、恐慌 |
二、对水球人虚拟存在的系统严格监管,任何国家、任何人不经批准,不得使用水球人数据包。 |
三、水球人数据包研究成果为地球人类所共有。 |
11、海底疑影 |
12、疑影重重 |
13、崂山穿越 |
14、香港迷踪 |
15、英伦觅踪 |
16、香港实验室 |
17、水下超高速目标 |
18、三峡之惑 |
19、回到原点 |
20、沉船之迷 |
21、仙座号游轮 |
22、海上抓捕 |
23、潜入深海 |
24、海洋城堡 |
25、水球人生活印象 |
26、水球高科技 |
27、娈生兄弟 |
28、水球生命 |
29、水球早期文明史 |
30、生存的权力 |
31、智慧之门 |
32、水球人战争 |
33、慧星难灾 |
34、海洋时代 |
35、上帝来了 |
36、金苹果 |
37、水球毁灭 |
38、联合国决议 |
39、深海搜侦 |
40、大堡礁诱惑 |
41、锁定海洋城堡 |
42、大战之前 |
43、和平谈判 |
44、大洋决战 |
45、和平条约 |
(6)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美学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Resume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重读一个完整的巴尔扎克 |
1.1 《人间戏剧》:法国社会风俗史的诗意画卷 |
1.2 巴尔扎克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 |
1.3 贴在巴尔扎克身上的“标签” |
1.3.1 法国社会的“秘书”:现实主义的巴尔扎克 |
1.3.2 奇幻、想象、灵性:浪漫主义的巴尔扎克 |
1.3.3 洞观者:哲理与诗性的巴尔扎克 |
1.4 在象征主义美学视阈下阅读巴尔扎克 |
第二章 象征与法国象征主义文学 |
2.1 象征与象征主义 |
2.2 法国象征主义及其在全球的传播 |
2.3 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特征 |
2.3.1 波德莱尔:“应和”理论与“洞观者” |
2.3.2 马拉美:启示—从可见到不可见 |
2.3.3 兰波:语言炼金术 |
2.3.4 梵乐希:“纯诗”理论 |
2.4 象征主义诗歌修辞特征 |
2.4.1 象征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修辞手段 |
2.4.2 象征是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 |
2.4.3 象征主义诗歌的深层修辞 |
2.5 象征主义与小说创作 |
2.6 波德莱尔与巴尔扎克 |
第三章 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体系 |
3.1 《人间戏剧》与法国社会 |
3.1.1 人物与环境 |
3.1.2 金字塔式的三层结构 |
3.1.3 “洞观者”眼中的社会现实 |
3.2 像布丰描写动物界一样描写人类 |
3.3 人物画廊及其象征意义 |
3.3.1 葛朗台:被金钱社会异化的守财奴 |
3.3.2 伏脱冷:巴黎社会的“恶之花” |
3.3.3 贝姨:变态的妒忌狂 |
3.3.4 拉斯蒂涅:“野心”的幻灭 |
3.3.5 高老头:父性的神话 |
3.3.6 莫尔索夫人:幽谷里的“百合” |
3.3.7 拿破仑:意志力的化身 |
3.4 环境的象征意义 |
3.4.1 巴黎、外省与乡村 |
3.4.2 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府邸舞会 |
3.4.3 安德尔河谷与翡翠杯 |
3.5 《人间戏剧》中的色彩象征 |
第四章 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神话象征 |
4.1 神话是象征的“语言” |
4.2 巴尔扎克与神话 |
4.3 “哲理研究”中的神话象征意义分析 |
4.3.1 《驴皮记》:人类“欲”与“能”的命运象征 |
4.3.2 《长寿药水》:利己主义扼杀生命 |
4.3.3 《耶稣降临弗朗德勒》:基督人格的现实化 |
4.4 巴尔扎克创造的现代神话 |
第五章 巴尔扎克象征美学思想来源 |
5.1 斯威登堡“通灵论”与巴尔扎克“第二视力”说 |
5.1.1 斯威登堡及其通灵论思想 |
5.1.2 巴尔扎克:斯威登堡思想的光扬者 |
5.1.3 巴尔扎克“第二视力”说 |
5.2 傅立叶关于人类社会运动的“普遍类似”理论 |
5.3 拉瓦特及其面相学 |
5.4 若夫华·圣伊莱尔与“统一图案说” |
5.5 巴尔扎克矛盾的世界观:神秘主义、宗教与科学 |
结论 |
参考书目 |
(7)闪电下的尸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第三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第三十四章 |
第三十五章 |
第三十六章 |
(8)经络巨子——祝总骧教授的科学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开场白 |
第一章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
祝总骧的人生感悟 |
平凡的爱情 |
参加“626”医疗队 |
第二章破译千古之谜 |
周恩来总理的嘱托 |
经络就是这样被证实的 |
(9)人体脉象建模及脉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医药学的现实论争 |
1.2 中医学术思想的内核分析 |
1.2.1 中医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
1.2.2 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自然哲学化 |
1.2.3 中医学的整体观 |
1.3 中医诊疗理论的精髓 |
1.4 中医脉象是人体生命特征的外在表象 |
1.5 人体脉搏系统与脉象研究现状 |
1.6 脉象现代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命人体脉象形成机理研究 |
2.1 自然中的T场现象 |
2.1.1 T场猜想 |
2.1.2 类磁场与类T场 |
2.1.3 γ_0与α的推导 |
2.1.4 宏观和微观的T场效应 |
2.2 生命的理解 |
2.3 量子计算机的实现 |
2.4 T场环境中的中医量子自控系统描述 |
2.4.1 T场环境中的人体自控系统 |
2.4.2 人体血气能量供应是人体正常生活的保障 |
2.5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真谛 |
2.5.1 T场与气的一元论 |
2.5.2 天人合一的系统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体脉象描述与模型构建 |
3.1 血液循环系统分析 |
3.2 T场效应的脉搏波形成分析 |
3.3 血液循环系统仿电路模型 |
3.4 脉象及脉诊原理 |
3.4.1 中医脉诊协同化的五个指标 |
3.4.2 中医切脉与切脉部位内外环境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诊仿真研究 |
4.1 桡、尺动脉仿电路系统模型 |
4.2 肱动脉信号仿真处理 |
4.3 脉诊仿真参数设置与仿真分析 |
4.4 典型脉像分析 |
4.4.1 模数转换 |
4.4.2 T场环境与血流分析 |
4.4.3 血粘度分析 |
4.4.4 幅度谱与功率谱估计 |
4.4.5 相位谱分析 |
4.4.6 滑脉三部九候仿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验证思路 |
5.1 中医理论的现代术语描述 |
5.2 中医理论的顶层解读分析 |
5.2.1 波粒二象性的研究进程 |
5.2.2 太极图的内涵与物质波粒性的统一 |
5.2.3 太极图谱与光速波谱对比分析 |
5.3 脉诊仿真的价值分析 |
5.3.1 目前研究思路与方法上的欠缺 |
5.3.2 本研究成果的启迪 |
5.3.3 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
5.4 T场学说实验验证的思路 |
5.4.1 T场学说是中医理论支撑基础 |
5.4.2 T场效应的医学实验证明 |
5.4.3 T场效应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相关研究成果 |
(10)深海风暴(论文提纲范文)
摘录毕 |
请求推迟做第2次破坏尝试以待保密区出现新的进展 |
指令 助记符 注 释 |
四、破译二氧化碳去向不明之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面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的上海崇明岛大气黑碳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3]生态与仪式:生态位理论视角下仪式研究[D]. 杨未. 贵州大学, 2017(05)
- [4]奔月[J]. 鲁敏. 作家, 2017(04)
- [5]终极[J]. 卢苏宁. 辽河, 2015(02)
- [6]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美学向度[D]. 彭冬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10)
- [7]闪电下的尸骨[J]. 凯西·莱克斯,朱建迅,徐璐,张成林. 译林, 2012(06)
- [8]经络巨子——祝总骧教授的科学人生[J]. 陈家忠,张培林. 今日科苑, 2011(14)
- [9]人体脉象建模及脉诊仿真研究[D]. 徐学军. 中南大学, 2010(12)
- [10]深海风暴[J]. 林肯·奇尔德,胡坚. 译林,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