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心理机制对阅读活动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迟铭[1](2021)在《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及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创建虚拟品牌社区的方式与顾客建立社交联系,吸引顾客积极参与企业产品设计、新产品开发以及产品反馈等创新活动,实现企业与顾客进行价值共创的战略目标。尽管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能够使企业从虚拟品牌社区中受益,但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弱控制性和无限扩散性等特征,企业虚拟品牌社区缺乏统一行为规范,企业也难以对社区内的活动进行实时监督与控制,因此企业虚拟品牌社区内开放、直接的交流互动可能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负面口碑和社会冲突。同时,企业虚拟品牌社区中还存在着发布不良信息、滥用版权与匿名中伤等失范行为,如果企业放任不管,顾客将产生消极感知,最终导致网络环境中大量负面的、高度情绪化的信息被迅速释放,这将背离企业创建虚拟品牌社区吸引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初衷,给企业和品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究竟采用何种有效的治理机制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内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从而引导顾客持续参与价值共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纵观现有研究,有关虚拟环境下的组织治理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多是对虚拟组织治理的概念、政策和措施等宏观层面的探讨。目前也尚无针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学术研究,其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另外,虽然学者们已经在组织领域对治理机制进行了广泛探索,但由于企业虚拟品牌社区与一般组织相比,差异性较大,目前对组织领域治理机制的研究并不能满足学者们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构成维度的探索。因此,本研究关注虚拟环境下的治理机制,尝试针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这一特定研究情境,对其治理机制的概念维度进行深入探讨,提出针对该情境下有关治理机制的定义与测量,并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促进企业虚拟品牌社区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索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概念和构成维度以及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理。在相关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定义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概念,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和现场观察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利用扎根理论的编码程序提炼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构成维度,遵循量表开发的标准范式和步骤,开发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测量量表;其次,借鉴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型框架,基于心理所有权理论,构建了以集体心理所有权为中介变量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并结合交易成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等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再次,经过对集体心理所有权和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问卷设计、小样本测试后,结合本文开发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测量量表,以小米社区、Haier智家社群、花粉俱乐部以及荣耀俱乐部为调研对象,进行了大样本问卷调研,经过数据信度、效度检验之后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然后,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引入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与集体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组态效应进行验证与讨论,深度揭示了问责机制、关系规范、社区激励、网络惯例、集体心理所有权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间非线性、异质和动态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关于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解;最后,总结得出的研究结论并给予了管理启示和研究展望。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基于扎根理论的理论推演,提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是一个包括问责机制、关系规范、社区激励和网络惯例的多维度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科学、有效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测量量表。第二,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不同维度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不同。第三,集体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并且集体心理所有权在治理机制的不同维度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第四,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与集体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存在多重作用路径,识别出了引致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五种条件(组合)和一种引致非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条件组合。本文研究创新点主要有:第一,提炼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构成维度,拓展了治理机制在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情境中的理论研究,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范式。同时,首次开发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测量量表,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了有效测量工具。第二,从企业视角出发,引入治理机制,构建并验证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揭示了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理,弥补了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也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情境下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方向。第三,引入集体心理所有权的概念,从集体心理所有权视角揭示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理,不仅有助于揭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影响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复杂心理机制,也为集体心理所有权在企业虚拟品牌社区中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实证证据。第四,通过fsQCA方法识别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与集体心理所有权对引致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多重作用路径,揭示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和集体心理所有权对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间非线性、异质和动态的相互作用,深化了对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作用机理的理解。
王艺臻[2](2021)在《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字谜是以单个汉字为谜底的谜语。字谜的谜面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征,对谜底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生动多样的描述。针对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有多种解读,本文采用非字面语言视角来探讨字谜的语义理解机制,将字谜看作一种非字面语言形式,并将谜面的常规语义定义为字谜的字面义,解谜所需的特殊语义定义为字谜的非字面义。字谜既具有非字面语言形式的普遍特征,又在以下两点上显着区别于其他非字面语言类型。第一,字谜的非字面义分别置于谜面与谜底之中,谜面所蕴含的非字面义呈中介作用,点明了解谜的具体规则,将谜面与谜底进行桥接;谜底则是非字面义的最终载体,依据“中介”所提供的规则而形成。谜面中的非字面义“中介”是破解字谜最为关键的线索。第二,字谜的非字面义在本质上属于元语言意义,解谜者需要从元语言范畴上将整字、笔画、部件看作二维平面事物进行切分与重构,才能够顺利获取谜底。以上两点充分体现了字谜作为非字面语言的认知特殊性与复杂性。当前语言学界对字谜的探索几乎均是理论型研究,很难科学直观地表明字谜的在线加工机制;心理学界虽然有一些涉及字谜的实证研究,但几乎均是把字谜当作工具来考察顿悟现象,并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现象加以解读。因此,关于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疑问。本研究主要关注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字形字谜需要猜谜者增损离合谜面汉字的形态结构以得到谜底(如“又进村中——树”),意会字谜则是把谜面关键字词同义替换为谜底汉字的构字部件(如“所托非人——魏”)。通过比较两者在构造与理解上的异同,我们可以全面且深入地探究字谜的认知加工机制。本博士论文共有两个研究目标:其一是厘清汉语字谜加工的动态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其二是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对研究目标一的探究基于实验一至实验四。前三个实验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其中实验一无启动条件,目的是考察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并明确字谜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实验二提供了字面语境与非字面语境,探讨不同语境如何制约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三提供了两种启发程度不同的原型字谜,研究原型启发效应如何推进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四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试图发现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神经活动。结果发现,字谜加工中必须首先提取谜面高凸显的字面义,随后才能推理得出解谜所需的低凸显的非字面义。具体来看有三个阶段:(1)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面常规义解读阶段。在这一阶段,字谜类型、语境类型等因素不会对加工产生影响,所诱发的神经活动也比较相似,原因在于字谜的谜面通常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四字短语,认知个体此时仅需展开简单的直义语言加工。(2)字面义与非字面义的竞争阶段。在这一阶段,非字面语境及原型启发条件能够显着推进非字面义的通达,但字面语境可能会阻碍非字面义的通达。(3)非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底非常规义获取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对谜面中非字面义“中介”的确认,以及作为非字面义“载体”的谜底的形成。结果还发现,字谜难度越高,或语境强度越低,从字面义到非字面义“中介”的言语推理过程就越困难,反映语义可预测性程度(N400成分)与语义整合难度(LPC成分)的脑电成分的波幅就越大;而一旦确定了非字面义“中介”,从“中介”到“载体”的空间推理则比较简单,认知个体往往能够顺利地从“中介”过渡到“载体”,各种影响因素几乎不会再对解谜的结果产生影响。通过对两种字谜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比较,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意会字谜的加工难度高于字形字谜,具体体现在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前者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后者,前者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后者。研究目标二的实现以研究目标一为基础。我们基于相关理论,综合了过往文献与本研究中的所有实验结果,在博士论文最后提出了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阐释了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与互动作用,不仅对汉语字谜这种语言现象本身进行了更为透彻的解析,而且为非字面语言认知研究与人类语言的理解机制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视角。
肖洒[3](2021)在《促进小学生思维进阶的学科问题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1世纪需要的知识经济人才与创新人才不仅需要精准地掌握知识,而且还需要通过高阶思维的方式来分析、阐释及运用知识。学生高阶思维的获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有一个进阶的过程。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一种促进学生思维进阶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科问题直接和学生的思维相关联,学生思维的发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生。因此,学科问题设计的方式成为促进学生思维进阶的突破口。然而,在当今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忽略了问题设计与学生思维发展的对应关系,使得学科问题设计普遍流于低效,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很好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什么样的学科问题设计方式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此为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方式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理论上讲,要将学生的思维进阶过程与学科问题设计相结合,就必须对思维进阶的本质内涵、学科问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思维的水平层次划分依据以及学生思维发展与问题设计的关系进行分析。基于此,本研究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首先是绪论,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研究设计,并对国内外关于思维进阶、学科问题设计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形成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析了知识论、学习论、发展论视阈下思维进阶的本质内涵,并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层面阐释了思维进阶的价值意蕴;第三部分为对促进思维进阶的学科问题设计现状调查,并运用了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从目的、类型、方式、结果四个层面分析课堂教学中促进小学生思维进阶的学科问题设计的成功经验、突出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在能体现出思维水平层次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思维水平层次进行归类,并建构出新的思维水平的层次,并分析与之对应的学科问题设计方式。第五部分基于思维水平层次的划分,总结出基于思维水平层次序列的问题设计“三原则”与“四策略”。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一定的突破与贡献。首先,采用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在实践中找到学科问题设计中表现出平面化、流于低效的原因;其次,基于对思维的相关文献分析,对思维的水平层次进行划分;最后,将新划分出的思维水平层次与学科问题设计相结合,提出与思维水平层次相对应的学科问题设计原则与策略,从而为小学一线教师的问题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李亚琪[4](2021)在《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本样态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转型。从传统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的过渡,在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和积累创造新的生产资料与生产条件的同时,也形成了更为抽象化的数字拜物教。在社会生活遽变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具体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全新拜物教形式——数字拜物教,是我们当前阶段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数字拜物教为核心论题,旨在通过对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深层内涵及内在机制的批判性考察,破解数字拜物教现实存在的秘密,从而推动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的深度研究。数字拜物教本身并未脱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生产关系的一般规律与逻辑,它是随着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拜物教形式。在对资本样态的历史裂变与数字资本时代生产方式的最新变化分析基础上,文章重点阐述了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与深层内涵。数字拜物教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不仅表现为人们对数据、数据商品、数字资本的崇拜,同时还表现为社会整体对数字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当代智能数字技术的膜拜,我们可以把这种崇拜或膜拜称为“数字崇拜”。数字崇拜对主体价值意识的渗透和浸润,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把数字拜物教意识再生产出来,进而,数字拜物教意识在深层次上融入到人们的生命结构中,并对其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施加隐秘影响,使之成为认同和接受数字资本主义颠倒社会秩序的物化存在,数字拜物教的社会现实由此强化,这正是数字拜物教意识发挥社会效力的体现。数字资本主义为数字拜物教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而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的展开同时又为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营造了有利环境。数字资本主义通过操控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诱导大众沉浸在数字化幻象之中,致使数字拜物教意识或者说观念成为被社会普遍认同并且接受的意识形式。在此基础上,数字拜物教机制又进一步为数字—生命政治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合法性根据。在这里,数字拜物教已经由一种虚假意识幻象转化为社会现实存在,成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能够稳固运行的条件与基础。正是在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多层面的作用下,每一个真实的生命主体以及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才真正被数字资本逻辑控制与塑造,数字资本逻辑的统治也因此得到巩固和强化。对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颠倒假象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破解数字拜物教秘密的根本途径。数字资本主义与数字拜物教彼此支撑相互补充,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及其社会关系形式内在需要并不断要求数字资本逻辑在拜物教机制展开的基础上,生产出适合且认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秩序的劳动主体。所以对数字拜物教的批判,就需要将其放置在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展开探究,即揭示出拜物教形成的社会历史前提及其遮蔽的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矛盾本质。为此,本文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方法论基础,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出发,具体揭露了“劳动的自由自主”、“合理的分配关系”、“流通生产价值”、“消费需要的满足”等资本主义的颠倒假象背后,被数字拜物教遮蔽的“无酬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不平等的分配关系”、“流通时间是价值实现的障碍”、“拜物需要替换真实需要”的社会现实,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形成数字拜物教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前提批判。消解数字拜物教,实现人类解放并不是内涵于哲学理论中的抽象论断,而是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现实建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文中指出,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是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前提。数字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本性决定了它必然在自我增殖的过程中遭遇到限制,从而走向自我否定,数字拜物教消解的现实根据就在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同资本逻辑自我否定与扬弃资本文明的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客观趋势相呼应的是,原来物化的人将在生存实践活动中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承担起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重任,从而推动全新社会关系形式的历史生成。归根结底,消解数字拜物教,一方面需要从资本逻辑自我否定的历史过程,洞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及其必然灭亡的演化趋势;另一方面还需要以人的社会性生存方式取代物化的片面存在,激发人的社会性生产与生活的共同感,最后统一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过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扬弃资本主义“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之后,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实现与社会整体充分发展的历史形态,它所要确立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此阶段,不仅数字拜物教被消解,任何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抽象统治将得到全面祛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压迫、矛盾关系都将被彻底超越,普遍性意义的人类解放将会成为现实。
李东莹[5](2021)在《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语言是个体学习学科知识,参与学术团体内部实践的必备语言资源,也是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体现,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Bailey et al.,2007;Flowerdew,2013;Schleppegrell,2004;Uccelli et al.,2020 等)。因此,学术语言发展一直是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Gee,2015)。这一点在母语和外/二语教育语境中同样凸显(Snow&Uccelli,2009)。近年来,相关二语习得和发展研究进入社会文化转向时期,语言发展被视为一项社会文化实践(Block,2016)。其中一个基本共识是,个体通过参与真实语境下的社会实践,不断获取、丰富和内化自身语言、意义资源,以完善、提高自身参与实践的方式和能力,获得学术语言发展(Duff,2010)。本研究依托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基础段写作教学改革,探寻学科实践驱动的学术写作教学中,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过程、结果及教学调节机制。本研究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和便利性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进行一学期跟踪研究。研究数据包括学生学术写作评述短文及期末论文、学习者访谈、学习者反思日志、学习者选题日志、师生一对一或小组面谈实录和课堂观察等。数据分析与讨论显示,在EFL语境下,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是一个能动的扩展性学习过程。该过程充满挑战,能激发个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矛盾、化解矛盾,探索有利环境资源。个体过往学习经历、二语水平、语言意识和写作策略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外在环境资源的感知与利用。2)学科实践驱动的写作教学能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例如词汇和句法复杂度的提升,语篇衔接和连贯意识和能力增强等。但个体学术语言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级性。相比词汇复杂度发展,句法层面的名词化和语法隐喻及语篇层面的衔接与连贯发展更具长期性。3)高效学术写作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提供多元中介机制和丰富环境资源,设置一系列系统、连贯的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超越自身当前水平的语言表现。上述结论提示: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兼具变异性和规律性特征。一方面,学术语言发展是个体、语境和实践等因素复杂、多维互动的结果,具有一定变异性。另一方面,不同学术语言维度的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和层级性,对教学调节机制的敏感度也各不相同。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兼顾学生在词汇、句法、语篇各层面的发展。2)学术语言发展兼具认知性和社会性,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关注学生写作中的个体差异,不断丰富其实现具体写作目标的语言和认知资源,树立其自我调节、规约自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是完善并丰富了活动理论关于扩展性学习方式的定义和阐释。具体表现在:1)明确了个体扩展性学习成效是个体因素(如语言、认知、元认知资源)与环境因素(如教学调节机制)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复杂、动态互动的结果;2)确认了心理认知和社会文化特质在扩展性学习中同时发挥重要作用,即个体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知识的内化与发展,离不开心理认知机制的调节。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1)确认了通过设计高认知负荷,且真实、有意义的学术写作实践活动对有效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但学生过往学习经历、语言水平和认知基础的差异会影响调节的效果;2)提出优质外语课程不能抹去个体差异,应兼顾个体学习目标和团体学习机制,探索二者的兼容性,为不同语言水平、学习经历的个体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这些观点为优化国内EFL环境下学术写作课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覃方媛[6](2021)在《问题表征及其对八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问题解决教学是数学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也是现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指向,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也对教师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心理学问题表征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更多地关注到问题表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影响,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表征,而对问题的外部表征和知识领域研究较少。本文以问题的内外表征为研究角度,兼顾不同知识领域,选取四川省达州市的几所学校的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测试法和访谈法,分析八年级学生问题表征能力总体情况、学生问题表征能力各维度的现状、探究不同问题表征对八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以期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有益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学生问题表征能力总体情况较差,但是,学生问题表征能力与其成绩呈显着正相关。2.学生问题表征各维度的现状(1)问题信息的提取。学生问题信息的提取能力总体水平偏低,优生与差生两极分化严重;其中从文字信息提取能力明显好于图表信息,在问题信息的提取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2)不同表征方式的转换。学生缺少不同表征方式的转换能力,缺乏数形结合思想,在文字表征与文字+符号表征呈现的问题时难以建构出图表表征。(3)问题解决者的知识经验。学生的数学知识经验较好,但不存在性别上的显着差异。3.不同问题表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影响(1)数与代数领域不同问题表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影响有显着差异。学生解决符号表征的问题成绩最好,文字表征次之,图表表征最低;男女问题解决不存在显着差异。(2)图形与几何领域不同问题表征对数学问题解决不存在显着差异。但是,学生在文字+符号表征、文字+符号+图表表征结合的题目上存在性别上的显着性差异。(3)统计与概率领域不同问题表征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学生更擅长解决文字与符号结合表征的问题,而弱于解决统计图表分析的问题。男女性别不存在显着差异。(4)综合与实践部分不同问题表征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文字表征方式的题目成绩明显高于文字与图表结合表征,男女性别不存在显着差异。最后,针对学生问题表征能力的具体情况,及不同问题表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从问题表征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表征能力;重视图表表征的重要作用,注重数与形的双向沟通;根据具体内容,运用多种表征方式进行教学。
李婷[7](2020)在《中职名师专业素质发展的个案研究 ——以齐鲁名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其教育质量却令人堪忧。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加快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中职教师队伍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每位中职名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过程既有共性的一面,更有独特个性的一面,是共性与个体性的统一。通过研究个别中职名师丰富而独特的成长历程,不但可以从整体上和更为具体的揭示他们成长的经验,为其他教师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也可以从不同个体成长历程的比较中发现一些共性的特征,把握其成长的规律。所以,开展对中职名师的个案研究对于中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因此,本论文选取了四位中职名师,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探析他们专业素质发展的历程,希望能为其他中职教师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为优质中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启示。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国内外中职教师专业素质的综述,研究的意义、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是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终身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反思性实践理论。第三部分是中职名师的个案研究。本论文选取了四位中职名师,从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分别概述。第四部分是对中职名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比较综合分析。通过比较综合分析发现,四位老师的专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学习知识与锻炼能力的职前广泛学习期,入职初期的适应调整期,信念坚定、知识完善、能力提升的在职提高成熟期。第五部分是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四位中职名师专业素质发展个案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影响他们专业素质发展的因素包括个人、学校和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有教育信念、实践活动、自我发展意识、人格魅力;学校因素包括文化环境、学校支持和人际关系环境;社会因素包括教育政策和社会观念。第六部分是启示与建议。根据四位中职名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历程和三方面的影响因素,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谭瑶[8](2020)在《初中语文阅读图式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中阶段是学生积累阅读量,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语文阅读教材内容涵盖的知识繁多,阅读文本的体裁也较之前宽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探寻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本研究将图式概念结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以阅读图式的概念来进行阅读教学研究,一方面是阅读图式可以协助教师建立自身的知识网络体系,另一方面阅读图式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化地组织阅读文本中的重要知识概念,只要学生掌握了图式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在面对阅读文本时,就能灵活调取相关知识经验,提高阅读效率。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则是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识别、吸收、理解、保留的过程,所以阅读图式特有的信息处理功能远胜于语言文字的口头描述,运用阅读图式,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脉络清晰的思考认知方式。并且将阅读图式融于阅读教学各阶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知觉理解能力,而且可以藉由构建阅读图式的过程,促进学生完善思维认知结构,以期通过改善阅读思维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本文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引言,在这一部分中,主要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并就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阐述了图式与学科教学结合的研究意义,同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在第一章中,通过分析图式理论的演变发展,进一步阐述了图式的特性和功能的相关核心概念,同时解读与界定了图式在本课题中阅读理解认知结构的内涵。第二章中,以“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分析了图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并以“部编本”七年级《回忆鲁迅先生》一课的教学案例说明阅读图式的可操作性。第三章中,分别通过阅读图式主要类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对初中语文阅读图式的教学应用进行分析论述。第四章中,在本章节中结合上一章中阅读图式的教学应用,提出利用图式理论制定教学策略的构想,详细说明了图式应如何与阅读教学结合,并分别提出促进学生习得阅读图式的教学流程和具体方法。同时,对所构想的阅读图式教学策略进行了一定反思。在结语部分,就图式应用于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进行了总结。
崔艳英[9](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仇飞云[10](2020)在《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影响高水平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因素,竞技体育的国际化、职业化和市场化对高水平教练员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原有体制的依赖,使教练员的创新动力不足;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使原有的管理主体和运行主体发生着格局变化,原有藩篱的打破使组织对教练员支持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内外组织情境的改变一定会对教练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尝试探讨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视角下,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教练员的组织支持感确实能够对他们在执教过程中的创新行为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教练员对组织支持的感知主要表现在制度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两个方面,且两种形式的组织支持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都非常显着。这说明目前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尝试和实施,离不开良好的组织支持环境,且教练员普遍拥有较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动机。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为教练员提供多层面的创新支持,尤其是情感性组织支持,为教练员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提高教练员创新绩效。(2)教练员心理资本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竞技体育组织为教练员提供的各种支持被教练员感知,改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动机,这些心理资本的变化驱动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实施。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和培育,培养乐观精神,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抵御创新挫折的坚韧性。(3)教练员学习能力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知识经济背景下教练员普遍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组织为教练员提供培训学习和以绩效管理为导向的学习行为支持下,教练员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为解决执教过程中的不可确定性问题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学习能力的提高,教练员的自我效能感和处理问题的心理素质也变得更加强大,进一步增强了解决创新风险的能力。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以教练员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激励教练员主动学习、自我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4)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心理资本→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结构变量中的制度支持相比工具性支持,对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更加显着。同时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结构变量中的自我效能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比较显着,而教练员的乐观心理这一变量与教练员的创新行为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因果关系。由此可知,在教练员、组织、环境的三因素模型中,教练员组织提供的良好支持,如何驱动教练员产生积极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起到了关键作用。(5)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学习能力→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学习能力,教练员组织支持结构变量中的工具性支持维度比制度支持维度,对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效应更显着。另外,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学习能力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由此可以认为,良好的组织支持氛围,不仅培养了教练员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提高了教练员的学习能力,只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保证教练员在执教中的创新绩效。(6)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组织中个体创新行为、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个人学习能力和教练员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教练员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关系的影响机制模型,论证了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探究了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认为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对相关理论的发展和补充,研究结论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论据,同时也为教练员相关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论心理机制对阅读活动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心理机制对阅读活动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及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虚拟品牌社区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型 |
2.1.2 心理所有权理论 |
2.1.3 交易成本理论 |
2.1.4 社会交换理论 |
2.1.5 社会认同理论 |
2.2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的概念 |
2.2.1 虚拟品牌社区 |
2.2.2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 |
2.3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相关研究 |
2.3.1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概念 |
2.3.2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研究现状 |
2.4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 |
2.4.1 价值共创的提出和内涵 |
2.4.2 价值共创的维度 |
2.4.3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价值共创的研究现状 |
2.5 虚拟品牌社区心理所有权的相关研究 |
2.5.1 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内涵 |
2.5.2 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形成机制 |
2.5.3 虚拟品牌社区集体心理所有权的现有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维度探索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研究资料收集 |
3.1.3 信度和效度保证 |
3.2 编码与分析过程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式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设计目前存在的困境和挑战 |
3.3.2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构成维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量表开发 |
4.1 初始量表开发与问卷编制 |
4.1.1 初始题项的开发 |
4.1.2 内容效度的评价 |
4.1.3 初始量表的形成 |
4.2 预调研及量表修正 |
4.2.1 数据收集 |
4.2.2 量表题项的提纯与修正 |
4.3 正式调研及量表检验 |
4.3.1 数据收集 |
4.3.2 正式量表的检验 |
4.3.3 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5.1 概念模型的构建 |
5.1.1 刺激:治理机制 |
5.1.2 有机体:集体心理所有权 |
5.1.3 反应: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 |
5.2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
5.2.1 问责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
5.2.2 关系规范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
5.2.3 社区激励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
5.2.4 网络惯例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
5.3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5.3.1 问责机制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5.3.2 关系规范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5.3.3 社区激励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5.3.4 网络惯例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5.4 集体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
5.5 集体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
5.5.1 集体心理所有权在问责机制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5.5.2 集体心理所有权在关系规范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5.5.3 集体心理所有权在社区激励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5.5.4 集体心理所有权在网络惯例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PLS-SEM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研究设计 |
6.1.1 问卷设计 |
6.1.2 变量测量 |
6.1.3 数据采集与样本描述 |
6.1.4 数据分析方法 |
6.1.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2 假设检验 |
6.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2 多重共线性诊断 |
6.2.3 结构模型评估 |
6.2.4 直接效应检验 |
6.2.5 中介效应检验 |
6.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fsQCA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组态效应研究 |
7.1 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
7.1.1 定性比较分析概述 |
7.1.2 定性比较分析的类型 |
7.1.3 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的优点 |
7.2 数据校准 |
7.3 必要性条件分析 |
7.4 构建真值表 |
7.5 条件组态的充分性分析 |
7.6 稳健性检验 |
7.7 结果与讨论 |
7.8 本章小节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管理启示 |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字谜的界定与分类 |
1.3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汉语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 |
2.1.1 语法修辞视角 |
2.1.2 概念整合视角 |
2.1.3 关联理论视角 |
2.1.4 认知拓扑视角 |
2.1.5 非字面语言视角 |
2.2 汉语字谜理解的实证研究 |
2.2.1 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 |
2.2.2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2.2.3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2.2.4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与神经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手段 |
3.1 理论基础 |
3.1.1 基于“加工阶段”的非字面语言理论与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理论 |
3.1.2 基于“凸显度”的非字面语言理论 |
3.2 研究手段 |
3.2.1 眼动追踪技术 |
3.2.2 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
3.3 实验材料评定及汉语字谜库创建 |
3.3.1 字谜初选 |
3.3.2 字谜谜面的规约度评定(预实验a) |
3.3.3 字谜的主客观难度与合理性评定(预实验b) |
3.3.4 字谜启动语义的评定(预实验c) |
3.3.5 原型字谜与干扰字谜的主客观启发程度评定(预实验d) |
3.3.6 字谜匹配选项的评定(预实验e)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一: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义通达进程的眼动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被试 |
4.2.3 实验材料 |
4.2.4 实验仪器 |
4.2.5 实验流程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行为数据 |
4.3.2 眼动数据 |
4.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义通达 |
4.4.1 字谜加工中语义通达的三个阶段 |
4.4.2 字谜类型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二: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眼动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被试 |
5.2.3 实验材料 |
5.2.4 实验仪器 |
5.2.5 实验流程 |
5.2.6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行为数据 |
5.3.2 眼动数据 |
5.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5.4.1 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阻碍作用 |
5.4.2 非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促进作用 |
5.4.3 字谜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理论阐释与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验三: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原型启发效应的眼动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设计 |
6.2.2 实验被试 |
6.2.3 实验材料 |
6.2.4 实验仪器 |
6.2.5 实验流程 |
6.2.6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行为数据 |
6.3.2 眼动数据 |
6.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6.4.1 原型启发效应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催化作用 |
6.4.2 不同原型类型的具体启发效果 |
6.4.3 字谜难度对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
6.4.4 对“低凸显假说”理论的反思 |
6.5 本章小结 |
7 实验四: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神经活动的ERP研究 |
7.1 实验目的 |
7.2 实验方法 |
7.2.1 实验设计 |
7.2.2 实验被试 |
7.2.3 实验材料 |
7.2.4 实验流程 |
7.2.5 脑电记录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行为数据 |
7.3.2 脑电数据 |
7.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 |
7.4.1 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神经活动及本质特征 |
7.4.2 字谜类型与启动类型对字谜神经加工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汉语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特征 |
8.1 汉语字谜的一般认知特征 |
8.1.1 非字面义的二重性特征 |
8.1.2 非字面义的元语言特征 |
8.1.3 语义通达的分步加工特征 |
8.1.4 语境制约下的低凸显性特征 |
8.1.5 原型启发下的快速解码特征 |
8.2 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比较 |
8.2.1 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 |
8.2.2 意会字谜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字形字谜 |
8.2.3 意会字谜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字形字谜 |
8.3 字谜与其他非字面语言形式的认知神经加工异同 |
8.3.1 与其他低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2 与中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3 与高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4 在“汉语非字面语言规约层级递进模型”的位置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9.1.1 厘清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
9.1.2 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字谜自身指标的量化 |
附录2:两种语义启动项的量化 |
附录3:三种配对字谜的启发量 |
附录4:三类选项(除正确选项外)的相关量化 |
附录5:练习材料及填充刺激 |
附录6:实验一至实验四的指导语 |
附录7:眼动与ERP实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促进小学生思维进阶的学科问题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问题解决学习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途径 |
1.1.2 高阶思维是核心素养发展的核心 |
1.1.3 思维发展的层次与问题设计的层次具有相关对应性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思维进阶 |
1.2.2 问题设计 |
1.2.3 学科问题设计 |
1.3 文献综述 |
1.3.1 思维进阶的相关研究 |
1.3.2 学科问题设计的相关研究 |
1.3.3 学科问题设计与思维进阶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思路 |
1.4.5 研究方法 |
2 思维进阶的内涵与价值 |
2.1 思维进阶的内涵 |
2.1.1 知识论视阈下思维进阶的内涵 |
2.1.2 学习论视阈下思维进阶的内涵 |
2.1.3 发展论视阈下思维进阶的内涵 |
2.2 思维进阶的价值 |
2.2.1 对学生学习的价值 |
2.2.2 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
3 促进小学生思维进阶的学科问题设计现状调查 |
3.2 现状描述 |
3.2.1 学科问题设计的目的 |
3.2.2 学科问题设计的类型 |
3.2.3 学科问题设计的方式 |
3.2.4 学科问题设计的效果 |
3.3 经验归纳 |
3.3.1 关注学科知识的整体性 |
3.3.2 关注学科问题设计的纵深性 |
3.3.3 关注学科问题设计的生成 |
3.4 问题梳理 |
3.4.1 教学目标分散化,问题设计缺乏整合性 |
3.4.2 教学内容浅表化,问题设计缺乏深度性 |
3.4.3 学习过程间断化,问题设计缺乏连续性 |
3.4.4 学习结果低阶化,问题设计缺乏层次性 |
3.5 原因分析 |
3.5.1 缺乏对问题设计的深度探究 |
3.5.2 缺乏对思维层级的理论认识 |
4 思维的水平层次序列 |
4.1 思维层级划分的已有观点 |
4.1.1 认知过程类 |
4.1.2 学习过程类 |
4.1.3 学习结果类 |
4.1.4 知识水平类 |
4.1.5 心智发展类 |
4.2 已有观点达成的基本共识 |
4.3 基于共识的思维水平层次建构 |
4.3.1 指向小学生认知发展类 |
4.3.2 基于小学生知识学习类 |
4.3.3 助力小学生心智发展类 |
5 基于思维水平层次序列的学科问题设计策略 |
5.1 基于思维水平层次序列的学科问题设计原则 |
5.1.1 螺旋上升:指向核心教学目标 |
5.1.2 阶梯递进:反映学科知识本质 |
5.1.3 持续发展:体现出学生主体性 |
5.2 基于思维水平层次序列的学科问题设计策略 |
5.2.1 持续助推策略 |
5.2.2 复杂情境策略 |
5.2.3 整体建构策略 |
5.2.4 实践创生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反思数字拜物教:深化拜物教理论研究的当代重要课题 |
(一)拜物教理论内容的历史嬗变 |
(二)数字拜物教研究的重要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主要思路 |
第一章 数字拜物教: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的新形式 |
1.1 资本样态历史裂变中的数字资本的形成 |
1.1.1 产业资本的积累 |
1.1.2 金融资本的兴起 |
1.1.3 数字资本的形成 |
1.2 数字资本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特质 |
1.2.1 数字平台与平台经济的发展 |
1.2.2 劳资关系的弹性化与网络化 |
1.2.3 数字资本的金融化趋势 |
1.3 数字拜物教的表现与内涵 |
1.3.1 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困境的分析 |
1.3.2 数据商品化和资本化与数字拜物教 |
1.3.3 数字技术膜拜与数字拜物教 |
1.3.4 数字崇拜对人的价值意识的塑造 |
第二章 数字拜物教机制对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 |
2.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结构内化机制与数字化幻象统治的实现 |
2.1.1 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的繁荣 |
2.1.2 沉迷他者的欲望:数字拜物教意识的同一性接受 |
2.1.3 数字化幻象统治:数字拜物教结构的无意识认同 |
2.2 数字拜物教机制:数字—生命政治的支撑性条件 |
2.2.1 数字—生命政治治理术的形成 |
2.2.2 量化自我的拜物教行为:巩固数字—生命政治统治的关键 |
2.2.3 拜物教机制内的“透明人”:数字—生命政治治理对象的最终形成 |
2.3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 |
2.3.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性质:数据殖民的合法性依据 |
2.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 |
2.4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必要条件 |
2.4.1 数字资本逻辑成为控制意识、生命、全球社会的同一性力量 |
2.4.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论 |
第三章 数字拜物教的秘密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批判 |
3.1 勘破拜物教秘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 |
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劳动过程的剥削新形式 |
3.2.1 数字劳动:数字资本主义价值生产的源泉 |
3.2.2 拜物教机制掩盖的真实生产过程:数字劳动生产剩余价值 |
3.2.3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 |
3.3 数字拜物教机制遮蔽分配关系的不平等实质 |
3.3.1 平台层面:数字资本处于价值分配关系的核心 |
3.3.2 社会层面:处于分配关系边缘的主体低酬或无酬劳动 |
3.4 数字拜物教机制掩盖“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
3.4.1 数字资本借助数字平台技术加速资本流通 |
3.4.2 平台加速流通与在线的数字劳动: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
3.5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消费需要的虚假满足 |
3.5.1 数字化消费与数字资本的价值实现 |
3.5.2 数字化消费与拜物欲望的生产、膨胀 |
3.5.3 自由的假象:虚假拜物消费需要的满足与剩余价值的实现 |
第四章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解放 |
4.1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基础 |
4.2 资本的限度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根据 |
4.3 新型社会关系的重构: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道路 |
4.3.1 共产主义运动:新型社会关系重构的途径 |
4.3.2 从物化存在到社会性存在:重构新型社会关系主体力量的凸显 |
4.4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求 |
4.4.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目标 |
4.4.2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定义学术语言及其发展 |
2.2 写作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
2.2.1 二语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
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
2.2.2.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特征研究 |
2.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研究 |
2.2.3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 |
2.2.3.1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发展 |
2.2.3.2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意识培养 |
2.3 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学术写作教学与语言发展 |
2.3.1 活动理论与扩展性学习 |
2.3.2 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学术语言发展 |
2.4 前人研究启示与研究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场域 |
3.3 研究对象 |
3.4 数据收集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3.5.1 语言发展特征量化分析方法 |
3.5.2 学习过程质性分析方法 |
3.6 研究可信度 |
3.7 研究伦理考量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4.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个案分析 |
4.1.1 阳光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
4.1.2 蓝天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
4.1.3 白云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
4.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跨个案分析 |
4.2.1 个体学术写作学习目标与语言发展 |
4.2.2 文献阅读方式与学术语言发展 |
4.2.3 个体写作策略、语言意识与学术语言发展 |
4.2.4 学术写作语言学习方式的收获与挑战 |
4.2.5 三名个案参与者化解矛盾与张力的关键性因素 |
4.3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 |
4.3.1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个案分析 |
4.3.2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跨个案分析 |
4.4 学术语言历时发展结果 |
4.4.1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量化分析 |
4.4.2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质性分析 |
4.4.3 学术语言发展特征跨个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
5.2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结果 |
5.3 学术写作课程语言学习机制 |
5.4 学术写作课程设计理念和学习方式再思考 |
5.5 研究发现与主要创新点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和启示 |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术写作课程大纲 |
附录二 学生选题日志模板 |
附录三 学术写作评述短文话题 |
附录四 学术写作师生一对一辅导时间表示例 |
附录五 学术写作课前学习情况调查 |
附录六 个案参与者学术写作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术写作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八 阳光写作课程反思日志 |
附录九 蓝天期末论文引言写作示例 |
附录十 白云评述短文写作示例 |
(6)问题表征及其对八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概念 |
1.3.1 表征 |
1.3.2 问题表征 |
1.3.3 问题解决 |
1.3.4 数学问题解决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2 文献研究 |
2.1 问题表征的研究综述 |
2.1.1 问题表征类型的研究 |
2.1.2 问题表征的影响因素 |
2.1.3 问题表征能力的含义 |
2.1.4 问题表征的层次 |
2.2 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综述 |
2.2.1 数学问题解决的含义 |
2.2.2 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模式 |
2.2.3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
2.3 问题表征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信效度分析 |
3.3.2 试题说明及评分标准 |
3.4 实施过程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八年级学生问题表征能力的总体分析 |
4.2 八年级学生不同问题表征能力现状分析 |
4.2.1 问题信息的提取 |
4.2.2 不同表征方式的转换 |
4.2.3 问题解决者的知识经验 |
4.3 不同问题表征对八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分析 |
4.3.1 数与代数领域问题表征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 |
4.3.2 图形与几何领域问题表征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 |
4.3.3 统计与概率领域问题表征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 |
4.3.4 综合与实践领域问题表征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 |
5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八年级学生问题表征能力的总体情况 |
5.1.2 八年级学生不同问题表征能力各维度的现状分析 |
5.1.3 不同问题表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影响 |
5.2 教学建议 |
5.2.1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表征能力 |
5.2.2 重视图表表征的重要作用,注重数与形的双向沟通 |
5.2.3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运用多种表征方式进行教学 |
5.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中职名师专业素质发展的个案研究 ——以齐鲁名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言 |
(一) 研究背景 |
1.政府对建设高素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视 |
2.保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 |
3.中职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亟需提高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综述 |
2.国外相关综述 |
3.文献简评 |
(四) 研究方法 |
1.访谈法 |
2.观察法 |
3.文献法 |
(五) 概念界定 |
1.中等职业教育 |
2.中职名师 |
3.中职教师专业素质 |
4.专业素质发展 |
二、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 终身学习理论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三) 反思性实践理论 |
三、中职名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案例研究 |
(一) L老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历程 |
1.专业情意 |
2.专业知识 |
3.专业能力 |
4.小结 |
(二) J老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历程 |
1.专业情意 |
2.专业知识 |
3.专业能力 |
4.小结 |
(三) Y老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历程 |
1.专业情意 |
2.专业知识 |
3.专业能力 |
4.小结 |
(四) S老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历程 |
1.专业情意 |
2.专业知识 |
3.专业能力 |
4.小结 |
四、中职名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比较综合分析 |
(一) 职前阶段:广泛学习期 |
1.进入中专教育/高等教育之前 |
2.进入中专教育/高等教育之后 |
(二) 入职初期阶段:适应发展期 |
1.适应发展初期 |
2.适应发展后期 |
3.适应发展期的专业素质发展特点 |
(三) 在职阶段:成熟提高期 |
1.信念更加坚定 |
2.关注点更加全面 |
3.提升路径多样化 |
4.在职阶段的专业素质发展特点 |
五、中职名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个人因素 |
1.教育信念 |
2.实践活动 |
3.自我发展意识 |
4.人格魅力 |
(二) 学校环境因素 |
1.学校文化环境 |
2.学校支持力度 |
3.学校人际关系 |
(三) 社会环境因素 |
1.教育政策 |
2.社会观念 |
六、启示与建议 |
(一)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不断地努力 |
1.保持教育教学的热情 |
2.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
3.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 |
4.把握专业发展的机遇 |
5.拥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
(二) 中等职业学校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支持 |
1.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
2.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 |
3.健全激励与考核制度 |
4.搭建多样化成长平台 |
(三) 社会要营造有利于中职教师发展的环境 |
1.制定完善的政策制度 |
2.营造积极的社会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8)初中语文阅读图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第一节 图式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图式理论的特性和功能 |
一、图式的特性 |
二、图式的功能 |
第三节 图式与语文阅读的联系 |
一、与语言理解能力的联系 |
二、与语文阅读心理的联系 |
第二章 图式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 |
第一节 图式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
第二节 图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
第三节 图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
一、摄取和检索——思维的逻辑性 |
二、整合和解释——思维的独立性 |
三、反思和监督——思维的广阔性 |
第四节 图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材中的适用性 |
一、“部编本”语文教材特点——以七年级为例 |
二、契合教材,构建阅读图式体系 |
三、以《回忆鲁迅先生》为例示范图式与“部编本”教材的结合 |
第三章 初中语文阅读图式的应用 |
第一节 阅读图式的主要类型 |
一、以相似概念为连结的阅读图式 |
二、因果事件联系的阅读图式 |
三、评价反思的阅读图式 |
第二节 阅读图式的教学内容 |
一、文本结构教学 |
二、阅读程序教学 |
三、对比分析教学 |
四、读写结合教学 |
第三节 初中阅读图式的教学形式 |
一、互动性为主的形式 |
二、自主、探究性为主的形式 |
第四章 初中语文阅读图式的教学策略及反思 |
第一节 品味语言积累阅读图式 |
第二节 构建典型阅读图式 |
一、生活角色类阅读图式 |
二、生活情感类阅读图式 |
三、意象类阅读图式 |
第三节 推动学生涵泳文本,深化图式 |
第四节 阅读图式教学策略的问题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体制背景 |
1.2.2 时代背景 |
1.2.3 理论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路线与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教练员创新行为 |
2.1.1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概念界定 |
2.1.2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
2.1.3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测量 |
2.1.4 研究评述 |
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 |
2.2.1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内涵 |
2.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 |
2.2.3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结果变量 |
2.2.4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测量 |
2.2.5 研究评述 |
2.3 教练员心理资本 |
2.3.1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内涵 |
2.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 |
2.3.3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 |
2.3.4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
2.3.5 研究评述 |
2.4 教练员学习能力 |
2.4.1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
2.4.3 教练员学习能力模型的构建 |
2.4.4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 |
2.4.5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的总体构思 |
3.2 理论基础 |
3.2.1 社会交换理论 |
3.2.2 社会认知理论 |
3.2.3 计划行为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3.3.1 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3.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3.3.4 教练员心理资本与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关系 |
3.4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3 量表设计与数据获取 |
4.3.1 量表设计的依据 |
4.3.2 预测试量表维度的初步确立 |
4.3.3 量表的专家咨询和修订 |
4.3.4 小样本预测试及正式量表的形成 |
4.3.5 大样本正式调查与数据获取 |
4.4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5 数据的信度分析 |
4.6 数据的效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实证检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5.1 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构方程分析 |
5.3.1 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 |
5.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5.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5.3.4 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双中介效应 |
5.4 分层回归分析 |
5.5 讨论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作者学习经历及科研成果 |
四、论心理机制对阅读活动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及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研究[D]. 迟铭. 吉林大学, 2021
- [2]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 王艺臻. 浙江大学, 2021(08)
- [3]促进小学生思维进阶的学科问题设计研究[D]. 肖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D]. 李亚琪. 吉林大学, 2021(01)
- [5]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 李东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6]问题表征及其对八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D]. 覃方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7]中职名师专业素质发展的个案研究 ——以齐鲁名师为例[D]. 李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初中语文阅读图式教学研究[D]. 谭瑶.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10]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仇飞云.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