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法炉渣粒化装置在太钢4号高炉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万新宇,严定鎏,高建军,张俊[1](2020)在《高炉渣干法轮式粒化半工业试验》文中研究指明设计了高炉渣干法粒化轮式粒化器和炉渣竖式冷却器,并开展了600 kg/h规模的干法轮式粒化半工业试验。研究了轮式粒化器转速、雾化冷却水量等关键参数对炉渣粒化颗粒粒径分布、球形度、颗粒玻璃体含量等结果的影响,掌握了高炉渣干法轮式粒化设备的最佳运行参数,为后续工业试验提供了良好基础。试验结果表明,粒化器转速为1 400 r/min、冷却水量为40 L/h时,粒化颗粒的球形度良好,94%以上粒径均小于5 mm,玻璃体含量大于95%。
张鹏,侯万鹏,吴炯利[2](2017)在《“轮法炉渣粒化装置”水渣处理工艺在鞍钢11#高炉的设计应用》文中提出本文通过高炉炉渣的多种水粒化方法的技术特点的论述和比较,着重介绍和论述了"轮法炉渣粒化装置"水渣处理工艺的特点,并且介绍了"轮法炉渣粒化装置"水渣处理工艺在鞍钢11#高炉的设计应用。
张建国,武巧梅,钱丽莉,刘芸[3](2013)在《高炉冲渣水余热在企业职工洗浴用水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经过滤处理后做为一次热媒,自来水做为二次热媒,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一次水降温后回到原有冲渣水系统,二次水加热后可用于职工洗浴用水。这样不仅节约了能源消耗,降低成本,而且高炉冲渣水余热也得到合理利用。
曹建[4](2012)在《3200m3高炉INBA渣处理自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因巴(INBA)高炉渣处理技术是引进卢森堡保尔·沃特(Paul Wurth,PW)公司的一种新型高炉熔渣处理工艺,可以将高炉炉渣转为高品位的水泥原材料,实现炉渣的再生利用,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于一体的高炉水渣处理新技术。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大型高炉常用的几种渣处理方法,对新老INBA工艺进行了比较,结合莱钢目前所使用的图拉法的现状分析,认为环保型INBA渣处理法工作可靠,技术、环保指标先进,能使高炉达到排放无害化和清洁生产,最适合应用于3200m3高炉上。本文从莱钢3200m3高炉INBA渣处理系统的工艺和设备入手,介绍了环保型INBA自控系统的工艺流程、特点和功能,对系统的可行性和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本课题根据环保型INBA系统的特点,使用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控制技术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并对系统程序和画面进行了设计和实现。经过对环保型INBA系统投入运行后的观察和分析,结合莱钢实际,对系统程序的联锁控制进行了改造设计,并对主要设备脱水转鼓和冷却泵的控制进行了设计优化,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其中,课题重点对INBA系统工艺进行了改进,将系统分为皮带自动和INBA主循环自动两部分,避免了由于皮带故障而导致转鼓停机的情况;并将冷凝系统单独控制,不影响INBA主循环的运行,分别实现了皮带、INBA主循环、冷凝系统的“一键式”控制。另一个关键技术是分析了出渣时脱水转鼓转矩过高、电流过大的原因,根据长时间观察统计,找出符合现场实际的转速和转矩的函数曲线,增大了转矩上限值,并通过程序功能块实现了转鼓自动调速技术,更好的提高了水渣品质,由此减小了渣流量计算的误差,为高炉工长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同时通过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PID)调节技术实现了变频冷却泵自动调速功能。本项目使用的蒸汽冷凝回收工艺不仅解决了冲制熔渣时产生的大量有害蒸汽对环境的污染,环保负荷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由于粒化水和蒸汽冷凝水回收循环使用,降低了吨铁水耗,在保护环境、节能降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型INBA渣处理系统通过自动化仪表、变频器、编码器及PLC的相互结合,实现了“一键式”自动冲渣,达到INBA系统最佳控制效果,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提高了水渣吹制率,总结分析了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孔德文,张建良,郭伟行,左海滨,吴小兵[5](2011)在《高炉渣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拉萨法(RASA)、因巴法(INBA)、图拉法(TYNA)、底滤法(OCP)等当前高炉渣处理工艺的技术现状,认为目前的高炉渣处理存在水耗大、炉渣显热利用率低和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的问题。拟开发的高炉渣干式粒化工艺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高炉渣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
吴建初[6](2011)在《高炉渣处理系统扩产后的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高炉渣是高炉炼铁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加强高炉渣的综合回收利用,开发新型节能环保的高炉渣处理方式,是钢铁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常用高炉渣处理工艺,并从技术先进性、投资大小、系统安全性、环保、成品渣质量、系统作业率、设备检修维护、占地面积等诸方面重点介绍水渣处理方法的主要特点、生产流程及设备组成。并详细阐明机械破碎熔渣的图拉法处理工艺的根据及优越性。结合涟钢新建2200m3高炉渣处理系统在扩产后粒化轮失效,对粒化系统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从炉渣流经沟头落入粒化轮衬板上的抛射过程分析入手,得出炉渣熔流流出沟头的流速、抛射距离、沟头形状与炉渣熔流量的相互关系及粒化轮在扩产后的失效原因;提出了沟头形状及粒化轮的改进方案。改造后的渣处理系统的实际运行表明,粒化系统运行正常,粒化轮使用寿命有较大的提高。
翁庆强[7](2010)在《高炉钒钛冶炼时的炉渣处理分析》文中指出介绍了川威集团目前高炉钒钛冶炼的现状,分析现有国内应用较广的几大炉渣处理方式的工艺、特点、要求等。针对川威集团现在即今后高炉钒钛冶炼时的特点,探究其炉渣处理方式的选择。
冀岗[8](2010)在《钢铁企业节水减排技术的探索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必需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用水的有效提高是中国小康目标实现的难点;水资源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仍是我国未来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面对钢铁行业空前严峻的节水形势,立足技术进步,加大水资源的统筹循环利用,成为钢铁企业提升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西南地区的大范围干旱,不仅对中国水资源带来考验,也给节水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外排废水量较以前已有了很大的削减,但排放量仍比较大,不仅浪费水资源,还要交纳大量排污费,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这样对社会、对企业都不利,从我国钢铁企业自身发展考虑,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排废水,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太钢一直致力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循环经济,提高水重复利用率,减少新水耗量,实现废水资源化,优化供排水方式,实施分质供水、分质排水、分质处理、水量平衡等技术措施,使全公司吨钢耗新水量大幅度下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节水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技术,结合太钢周边水环境质量现状、太钢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及自身条件,积极探索研究钢铁企业工业废水“零排放”途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针对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水资源利用现状,给出一些建议;(2)针对太钢废水水质及水量的特殊性,提出采用预处理单元+膜处理单元+浓缩结晶单元工艺方案。用TMF膜组件和传统石灰软化相结合的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硬度和重金属物质,经过石灰纯碱软化和机械搅拌澄清池浓缩分离,去除8085%的钙镁硬度和95%重金属物质及对浓水反渗透有威胁的有机化合物。经过投加石灰纯碱TMF单元和钠床软化单元处理过的浓盐水再进入浓盐水反渗透单元。最后剩余浓盐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产生凝结水和杂盐,凝结水回收利用,结晶杂盐袋装后作为融雪剂或作它用,最终实现“零排放”。
梁剑波[9](2009)在《基于煤气流量的高炉炉况诊断系统设计及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影响着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际国内形象。高炉是一个密闭的压力容器,同时是钢铁冶炼过程中的最重要的设备,涟钢6号高炉是一座2200m3的大型高炉,其产量占涟钢总产量的50%左右,能否及时发现其发生的故障影响着整个涟钢的经济效益,因而保证高炉运行在高产顺行的状态十分重要。但目前国内基本应用专家系统来反映炉况,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研究利用煤气流量综合其它因素来更有效的诊断炉况。高炉煤气流量的变化能准确反映出炉内煤气流的分布状态,对高炉煤气利用、悬料、管道与崩料等异常情况的反映更敏感,煤气流分布状况直接影响高炉煤气热能和化学能的利用效率。本文首先分析高炉煤气流的分布以及布料工艺,通过检测高炉炉顶煤气流量以及高炉其它的检测设备和控制参数,如煤气流量在线检测、冷风流量、热风压力等,通过数学分析计算,找出在各种条件下煤气流量的变化及其变化率的大小、冷风流量、热风压力等与炉况的关系,建立高炉炉顶煤气流量与布料以及悬料,崩料和管道等异常炉况的关系模型。其次采用模糊专家推理机制,按照现场经验建立的高炉炉况诊断推理树,对6号高炉炉况进行诊断。最后,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利用数据库技术对过程数据和专家规则进行管理。高炉炉况诊断系统现场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对于悬料,崩料和管道等故障炉况的诊断命中率可以达到90%以上。系统可以为高炉的上部调剂及炉顶压力设定提供可靠依据,指导高炉生产,优化高炉操作,保证炉况顺行,从而有效地避免高炉重大事故的发生。
刘文权[10](2008)在《我国炼铁系统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向》文中研究说明从铁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节能源高效利用、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对我国炼铁系统发展循环经济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加快实施TRT余压发电、煤气干法除尘、烧结烟气脱硫和余热回收,是我国炼铁系统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措施。
二、轮法炉渣粒化装置在太钢4号高炉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轮法炉渣粒化装置在太钢4号高炉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炉渣干法轮式粒化半工业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改进及说明 |
2 试验研究 |
2.1 试验装置 |
2.2 试验原料及步骤 |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粒化轮转速的影响 |
3.2 雾化冷却水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4)3200m3高炉INBA渣处理自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各种水渣处理方式的分类和特点 |
1.2.1 水渣处理的分类 |
1.2.2 水渣处理的工艺流程和特点 |
1.3 国内外高炉渣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莱钢INBA渣处理系统工艺介绍和可行性分析 |
2.1 莱钢渣处理系统现状分析 |
2.1.1 图拉法介绍 |
2.1.2 图拉法工艺的优点 |
2.1.3 图拉法使用现状分析 |
2.2 INBA系统概述 |
2.3 各种INBA法工艺比较 |
2.3.1 热INBA法工艺特点 |
2.3.2 冷INBA法工艺特点 |
2.3.3 环保型INBA法工艺特点 |
2.4 环保型INBA法工艺 |
2.4.1 工艺流程 |
2.4.2 环保型INBA工艺的优点 |
2.5 环保型INBA法可行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环保型INBA渣处理基础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INBA基础控制系统的总体要求 |
3.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2.1 硬件介绍 |
3.2.2 硬件配置 |
3.2.3 信号处理方式 |
3.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3.1 编程软件设计 |
3.3.2 监控软件设计 |
3.3.3 语音报警的实现 |
3.4 INBA渣处理基础控制系统的实现 |
3.4.1 控制方式 |
3.4.2 控制系统的实现 |
3.4.3 水回路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4 “一键式”冲渣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一键式”冲渣自控系统的设计需求 |
4.2 开炉后 INBA 系统运行情况 |
4.3 “一键式”INBA 自动冲渣的设计分析 |
4.4 脱水转鼓自控设计 |
4.4.1 脱水转鼓概况 |
4.4.2 控制思路 |
4.4.3 脱水转鼓启动前的检查 |
4.4.4 自动控制的理论设计 |
4.4.5 转鼓自动调速技术的设计与改进 |
4.4.6 渣流量计算 |
4.4.7 就地控制 |
4.5 皮带自动控制 |
4.6 冷凝系统“一键式”控制 |
4.6.1 冷凝系统“一键式”操作的实现 |
4.6.2 环保意义 |
4.7 冷却泵自动控制的实现 |
4.7.1 冷却泵变频调速技术 |
4.7.2 冷却泵分组控制 |
4.8 本章小结 |
5 系统运行效果和效益分析 |
5.1 INBA系统运行效果 |
5.2 INBA系统效益分析 |
5.2.1 经济效益 |
5.2.2 社会效益 |
5.2.3 环保效益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5)高炉渣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高炉渣处理工艺现状 |
1.1 拉萨法 (RASA) |
1.2 因巴法 (INBA) |
1.3 图拉法 (TYNA) |
1.4 底滤法 (OCP) |
1.5 当前高炉渣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
2 高炉渣处理的发展方向 |
2.1 干式粒化工艺 |
(1) 滚筒 (转鼓) 法 |
(2) 风淬法 |
(3) 离心粒化法 (转杯或转碟法) |
2.2 化学法处理高炉渣 |
3 结论 |
(6)高炉渣处理系统扩产后的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高炉渣的危害与处理 |
1.2.1 高炉渣的危害 |
1.2.2 高炉渣的处理方法 |
1.3 高炉水渣处理的现状 |
1.3.1 国内外高炉水渣处理方法 |
1.3.2 存在的问题 |
1.3.3 高炉渣处理的发展方向 |
1.4 课题来源 |
1.4.1 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目的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图拉法渣处理系统的应用及特点 |
2.1 现行水渣处理工艺的特点及比较 |
2.2 图拉法的主要技术参数 |
2.3 图拉法的工艺流程 |
2.3.1 炉渣粒化 |
2.3.2 粒化渣脱水 |
2.3.3 成品渣的磁选及外运 |
2.3.4 高温蒸汽的集中排放 |
2.3.5 循环供水 |
2.4 图拉法的主要设备及作用 |
2.4.1 粒化系统 |
2.4.2 脱水系统 |
2.4.3 返渣系统 |
2.4.4 运渣系统 |
2.4.5 冲渣循环水系统 |
2.4.6 电气及仪表控制 |
2.5 图拉法的主要工艺特点 |
第三章 图拉法渣处理系统在涟钢运行故障分析 |
3.1 粒化系统和脱水系统的基本结构 |
3.1.1 粒化装置 |
3.1.2 脱水系统 |
3.2 图拉法渣处理系统在涟钢的应用 |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渣处理能力满足不了高炉的生产 |
3.3.2 粒化轮使用寿命短,造成高炉吨铁生产成本上升 |
第四章 图拉法渣处理系统的优化改造 |
4.1 粒化轮传动装置的改进设计 |
4.1.1 电机的选择 |
4.1.2 减速机的选择 |
4.1.3 粒化轮轴的改进设计 |
4.2 沟头的改进措施 |
4.2.1 高炉熔渣流经渣沟沟头处时的流体力学分析 |
4.2.2 改进沟头形状 |
4.2.3 调整喷渣角度 |
4.3 粒化轮的改造方法 |
4.3.1 粒化轮的直径改进 |
4.3.2 粒化轮冷却方式改进 |
4.3.3 粒化轮衬板材料改进 |
4.3.4 热处理工艺 |
4.3.5 新衬板材料的应用 |
4.5 改造后的运行情况 |
4.5.1 渣处理能力达到设计要求 |
4.5.2 粒化轮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钢铁企业节水减排技术的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十·五"以来,钢铁行业水资源节约成绩显着 |
1.2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在用水环节存在的问题 |
1.3 钢铁工业重点节水技术与管理措施 |
1.3.1 废水处理回用技术方案选择 |
1.3.2 重点节水技术措施 |
1.3.3 节水的管理措施 |
1.4 课题来源与背景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钢铁企业节水经验实例 |
2.1 宝钢实例 |
2.2 首钢实例 |
2.3 莱钢实例 |
2.4 济钢实例 |
2.5 邯钢实例 |
2.6 唐钢实例 |
3 钢铁工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展望及建议 |
3.1 钢铁工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展望 |
3.1.1 废水处理回用是循环经济和污水生态化的具体体现 |
3.1.2 钢铁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展望 |
3.2 我国钢铁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建议 |
3.2.1 采取严格的准入标准淘汰高耗水、高污染产能 |
3.2.2 节约优先、针对性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3.2.3 要制定企业用水制度、用水计划 |
3.2.4 在优化钢铁企业布局时,合理考虑内陆钢厂水资源需求 |
3.2.5 寻求适用的对标方法和标杆 |
3.2.6 注重进一步开发应用先进的节水和水污染治理技术 |
3.2.7 中水回用 |
4 近年来太钢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探索与实践 |
4.1 太钢概述 |
4.2 太钢水资源介绍 |
4.2.1 太钢周边水环境质量现状 |
4.2.2 太钢用水特点 |
4.2.3 太钢水资源的使用情况 |
4.3 太钢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 |
4.4 目前太钢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实践 |
4.4.1 调整内部循环工艺 |
4.4.2 改造水处理系统 |
4.4.3 改造输配水管网,实现分质供水 |
4.4.4 成立攻关小组,攻关废水处理项目难点,实现废水循环利用 |
4.5 太钢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努力方向 |
4.5.1 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 |
4.5.2 强化硬件设备,提高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率 |
4.5.3 积极探索工艺节水新途径 |
4.6 太钢废水"零"排放可行性探索 |
4.6.1 太钢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必要性 |
4.6.2 太钢废水零排放可行性探索 |
5 太钢废水零排放方案 |
5.1 预处理单元 |
5.1.1 反应池和澄清池 |
5.1.2 TMF单元 |
5.1.3 双级钠床软化 |
5.1.4 污泥处理单元 |
5.2 反渗透单元 |
5.3 高浓度盐水蒸发结晶单元 |
5.4 方案可行性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煤气流量的高炉炉况诊断系统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炉况诊断系统的任务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构成 |
第二章 系统总体结构 |
2.1 高炉料面煤气流分布与布料工艺 |
2.1.1 高炉冶炼过程 |
2.1.2 高炉冶炼料面煤气流分布 |
2.1.3 高炉布料对煤气流的影响 |
2.2 系统总体方案 |
2.2.1 系统设计思想 |
2.2.2 系统功能 |
2.3 系统硬件结构与通信方式 |
2.3.1 系统硬件结构 |
2.3.2 通信方式 |
2.4 系统数据流程 |
2.5 小结 |
第三章 高炉煤气流量与炉况诊断 |
3.1 模型总体设计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数据平滑处理 |
3.2.2 特征参数提取 |
3.3 知识库和推理树的建立 |
3.3.1 专家知识获取 |
3.3.2 推理树 |
3.3.3 专家知识表示 |
3.4 模糊隶属度函数构造 |
3.5 推理机 |
3.5.1 推理机制 |
3.5.2 推理方法 |
3.6 小结 |
第四章 高炉煤气流量与炉况关系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4.1.1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
4.1.2 系统菜单结构 |
4.2 系统软件功能实现 |
4.2.1 应用软件初始化 |
4.2.2 数据库访问 |
4.2.3 知识库管理模块 |
4.2.4 推理模块 |
4.2.5 显示模块 |
4.2.6 数据查询模块 |
4.2.7 数据导出及打印模块 |
4.3 数据字典 |
4.4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应用与结果分析 |
5.1 系统运行界面 |
5.2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
5.2.1 悬料诊断 |
5.2.2 崩料诊断 |
5.2.3 管道诊断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我国炼铁系统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炼铁系统循环经济现状 |
2.1 基本数据 |
2.2 淘汰落后,设备大型化成为趋势 |
3 炼铁系统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
3.1 铁素资源循环利用 |
3.2 节能与能源高效利用 |
3.3 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
3.4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
3.5 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 |
4 结语 |
四、轮法炉渣粒化装置在太钢4号高炉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炉渣干法轮式粒化半工业试验[J]. 万新宇,严定鎏,高建军,张俊. 中国冶金, 2020(05)
- [2]“轮法炉渣粒化装置”水渣处理工艺在鞍钢11#高炉的设计应用[A]. 张鹏,侯万鹏,吴炯利. 2017年低成本炼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7
- [3]高炉冲渣水余热在企业职工洗浴用水的应用[J]. 张建国,武巧梅,钱丽莉,刘芸. 节能技术, 2013(02)
- [4]3200m3高炉INBA渣处理自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曹建.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2)
- [5]高炉渣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 孔德文,张建良,郭伟行,左海滨,吴小兵. 冶金能源, 2011(05)
- [6]高炉渣处理系统扩产后的改造设计研究[D]. 吴建初. 中南大学, 2011(01)
- [7]高炉钒钛冶炼时的炉渣处理分析[J]. 翁庆强. 四川冶金, 2010(05)
- [8]钢铁企业节水减排技术的探索与研究[D]. 冀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9]基于煤气流量的高炉炉况诊断系统设计及实现[D]. 梁剑波. 中南大学, 2009(03)
- [10]我国炼铁系统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向[J]. 刘文权. 炼铁,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