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乐耕:金木水火土的交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艳[1](2018)在《泥土的当代“境”界——朱乐耕陶瓷艺术的生态与环境价值》文中指出朱乐耕在中国当代陶瓷界无疑是独树一帜的。虽然在他的陶瓷艺术作品中不乏传统的影子,而且还呈现出当代的艺术形式和语汇,但已经不能简单地用传统或是当代这样的词汇来概括他。作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家,朱乐耕近乎完美地将本土化艺术、中国哲学思想融入到现代语境之中并与世界进行对话。所有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都缘于他根本就是属于陶瓷的,他是诞生于泥土的,诞生于大地的,就和景观一样,是和大地生长在一起的,因而具
胡丽婷[2](2014)在《现代陶瓷艺术介入文化空间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因此,对文化空间也有着强烈的关注。在文化空间中,巧妙合理的应用现代陶瓷艺术已逐渐成为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关于现代陶瓷艺术介入文化空间的应用研究,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打破传统模式的定格,创造新形式和新色彩,已成为文化空间设计和现代陶瓷艺术领域共同关注并应用于实践的热门研究课题。本文所研究的现代陶瓷艺术,是针对其介入文化空间领域而展开的。分析现代陶瓷艺术对文化空间的影响,注重现代陶瓷艺术与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研究。分别从现代陶瓷艺术和文化空间的概念阐述作为切入点,对现代陶瓷艺术介入文化空间中的材质之美、表意之美和转化之美这三个主要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运用例证法、分析法、类比法等多种方法进行阐述,以此深层次挖掘现代陶瓷艺术在文化空间中的应用表现形式。最后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大家体会到现代陶瓷艺术介入文化空间的无穷魅力,并由现状引导出对现代陶瓷艺术在文化空间中应用的展望。在文化空间中,正确认识和应用现代陶瓷艺术对于改善和美化我们的空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调查研究希望在现有的基础上,总结和探讨现代陶瓷艺术在文化空间应用中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环境艺术行业和陶瓷行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和提高,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孙立丰[3](2008)在《论陶艺创作的自然情怀》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自然造成了人为的破坏,这使得现代人有必要从更宽广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去重新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新时期艺术创作的自然情怀主题的认识。现代陶艺创作中对自然情怀内涵的体现表现在方方面面。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要从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从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艺术创作中去呼吁人们重新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社会主题。反映在现代陶艺创作中也应该如此。本文从对自然情怀内涵的阐释入手,从理论上、艺术实践上全面把握如何在现代陶艺的创作过程中深入对自然情怀内涵的理解。认为现代陶艺创作中对自然情怀内涵的表达要更加深入对人的精神情感的抒发以及对自然情怀本质上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这个时代艺术创作的自然情怀的本质要求;现代陶艺创作的自然情怀的现实要求和发展意义就在于其对人的充分关怀,对人的情感表达的充分释放,以及为实现之而对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化、自由化的充分认同和尊重。
二、朱乐耕:金木水火土的交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朱乐耕:金木水火土的交响(论文提纲范文)
(1)泥土的当代“境”界——朱乐耕陶瓷艺术的生态与环境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生态结果的陶瓷艺术品 |
二、从生态到自然美学的升华 |
三、当代“境”界 |
四、结语 |
(2)现代陶瓷艺术介入文化空间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3.3 课题的创新点 |
1.4 国内外现状 |
2 现代陶瓷艺术与文化空间 |
2.1 关于现代陶瓷艺术的阐述 |
2.1.1 现代陶瓷艺术的概念 |
2.1.2 现代陶瓷艺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2.2 关于文化空间的阐述 |
2.2.1 文化空间的概念 |
2.2.2 文化空间的主要类型 |
3 现代陶瓷艺术与文化空间的关系 |
3.1 现代陶瓷艺术介入文化空间的文化背景 |
3.1.1 历史渊源 |
3.1.2 观念的转变 |
3.1.3 设计师和陶艺家创作理念的转变 |
3.2 现代陶瓷艺术介入文化空间的必然性 |
4 现代陶瓷艺术介入文化空间的主要特征 |
4.1 现代陶瓷艺术的材质之美 |
4.1.1 变化的质感与肌理表现 |
4.1.2 美丽的造型形式 |
4.1.3 丰富的色彩 |
4.1.4 和谐的光色表现 |
4.2 现代陶瓷艺术的表意之美 |
4.2.1 表情性 |
4.2.2 象征性 |
4.2.3 寓意性 |
4.3 现代陶瓷艺术的转换之美 |
4.3.1 从三维到平面 |
4.3.2 从三维到空间 |
5 现代陶瓷艺术介入文化空间的应用表现形式 |
5.1 器皿形式 |
5.2 雕塑形式 |
5.3 壁饰形式 |
5.4 空间界面应用形式 |
6 关于现代陶瓷艺术介入文化空间的案例分析 |
6.1 韩国麦粒美术馆和音乐厅 |
6.2 常州天宁寺瓷佛殿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论陶艺创作的自然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2 自然情怀与陶艺创作的关系 |
2.1 自然情怀的精神内涵 |
2.2 自然情怀研究的必要性 |
2.3 自然情怀在陶艺创作中的重要性 |
2.3.1 从陶艺创作的发展来看 |
2.3.1.1 从中国传统陶艺看 |
2.3.1.2 从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看 |
2.3.1.3 从国外现代陶艺创作看 |
2.3.1.4 陶艺创作的自然情怀的特点 |
2.3.2 从陶艺创作中自然情坏的表现形式来看 |
2.3.2.1 材质上 |
2.3.2.2 成型手法上 |
2.3.2.3 痕迹上 |
2.3.2.4 烧制手法及釉色上 |
2.3.2.5 创作题材与表达内容上 |
2.3.3 从陶艺创作中自然情环的回归及其影响来看 |
2.3.3.1 现代陶艺创作中自然情怀的回归 |
2.3.3.2 自然情怀的回归对现代陶艺创作的影响 |
3 加深对陶艺创作中自然情怀的理解与把握 |
3.1 从题材选择上把握 |
3.2 从表达方式和表达语言上来把握 |
3.3 重视对现代陶艺创作中自然情怀审美性、精神性的理解与把握 |
4 自然情怀对陶艺创作的启示 |
4.1 整体、系统的创作观念的思考 |
4.2 社会意义与对环境艺术的关注和拓展 |
4.3 对陶艺创作的影响 |
4.4 用自然情怀理念打造陶艺的艺术化生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朱乐耕:金木水火土的交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泥土的当代“境”界——朱乐耕陶瓷艺术的生态与环境价值[J]. 黄艳. 艺术评论, 2018(11)
- [2]现代陶瓷艺术介入文化空间的应用研究[D]. 胡丽婷.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4(11)
- [3]论陶艺创作的自然情怀[D]. 孙立丰.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