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医药集团缓控释技术重大项目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彬[1](2021)在《宛氏拟青霉SJ1提取物调控作物硝态氮代谢机制及控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生菌提取物提高了作物的氮利用率,但其作用机理不明确,田间活性不稳定,施用费工。本研究以植物内生真菌宛氏拟青霉SJ1提取物(PVSE)为研究对象。利用生化分析、响应面优化、指纹图谱和酶联免疫等手段探索PVSE的基本理化性质及表征手段,优化PVSE高产稳质的工艺参数,以保证批次间PVSE的稳定性。利用色谱柱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追踪技术获得PVSE中有效活性组分P4并通过液质和核磁鉴定其结构为尿嘧啶核苷。综合利用拟南芥氮相关基因转录组分析、q-PCR荧光定量、转录后酶及相关理化指标的分析、生物表现型分析和小白菜的室内、大田农学评价揭示P4调控作物硝态氮代谢的机制。最后,利用玉米大田试验探究PVSE与控释肥料协同增效的主影响因素,以生物聚氨酯为载体双重控释PVSE与氮素养分,稳定PVSE作用的微环境,结合开发的肥料内PVSE检测技术调控PVSE和氮素释放规律与作物生育期相同步,利用甘薯农学评价一次性施用控释PVSE包膜尿素的田间效果。本研究为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和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VSE的平均分子量小于379 Da,主要分布在70~500 Da之间,富含芳香和杂环结构,最大紫外吸收峰为210 nm。有机物中,糖类含量为33.3%,蛋白质含量为19.2%,氨基酸含量为29.0%,核苷含量为7.4%,脂质含量为3.8%。PVSE具有温度、酸碱、光、有机试剂和尿素稳定性。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PVSE的超声提取条件,确定最大产量提取条件为物料浓度40%,酒精浓度40%,提取时间和功率分别为58.2 min和6 k W。采用色谱指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PVSE的相似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确保不同批次产品的相似性大于90%,定量准确率大于99.9%,保证产品质量。经色谱柱将PVSE分离成16个组分。生测结果表明P4具有显着调控硝态氮代谢的活性。(2)P4激发NLP家族和激素路径来调控硝态氮代谢和信号转导,具体机制如下,P4在缺氮条件下诱导拟南芥细胞核NPL家族氮调控基因的高表达,调控硝态氮感应基因NPF6.3和NRT2.1的响应。首先,通过上调NRT2家族基因的表达来提高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下调NAXT1基因的表达来减少根系硝态氮的外排,进而增加植物体内氮素的积累。其次,根-冠间信号转导通过CLE家族信号肽分泌通路来介导,将植物缺氮信号反馈到植物地上部。然后,通过提高NPF7.3基因表达来增加根系硝态氮向地上木质部转移,通过抑制NPF7.2基因的表达来减少地上向木质部硝态氮的回流,提高地上部氮储存。地上部在营养期积累的氮营养通过NPF2.13由老叶向新叶转运,加快氮素的循环利用,同时上调NPF5家族基因表达来提高液泡内存贮硝态氮的外排后再利用。进一步,通过抑制BT1和BT2基因的表达,来提高缺氮条件下硝酸盐利用效率。其中,通过高表达GLN1.3和GLN1.4来提高氨基酸的合成,通过上调NPF8.2基因,提高二肽类化合物的富集和向苔部的转运。最后,苔部富集的氮营养通过NPF2.12转运基因的上调将营养转移到种子中,通过NPF2.7基因的上调介导植物种子液泡内硝态氮的存储。PVSE和P4对拟南芥氮响应、同化、代谢和循环路径的调控伴随着激素的合成和信号转导。它们介导NPF4.1、NPF4.5和NPF5.3加快ABA的积累,并通过NPF5家族调控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GA1/3/4,JA-Ile等激素的转移来调控花的发育和果实的成熟,进而提高拟南芥氮利用率。最终通过结构解析,确定P4为尿嘧啶核苷衍生物。(3)机理验证试验表明,PVSE和氮浓度协同影响作物的生物表观型、内源激素含量、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其中氮浓度为主影响因素。PVSE调控了适宜氮水平下植物IAA、ABA、ZT和GA等激素含量,协调NR、NIR、GS和GDH等氮同化相关酶的活性,促进作物氮代谢和光合作用,增加氮、可溶性蛋白、氨基酸和糖的积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低温环境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缓解细胞膜损伤,稳定细胞膜结构。在减氮1/3和正常施氮水平下,配施PVSE提高小白菜氮素农学效率(NA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增产10.5%~19.6%,净收益增加0.43~0.91万元/hm2,实现增产增效,验证了PVSE调控作物根-冠间营养转移的机理。同时,减氮1/3配施PVSE较常规施氮处理产量和净收益无显着差异,NAE和PFPN显着提高37.8%、45.6%,实现了减氮1/3不减产。(4)常规氮用量下,施肥方式是影响玉米NUE、NAE和PFPN的主因素,环氧树脂包膜CRU配施PVSE较尿素配施PVSE处理产量、NUE和净收益分别增加5.7%、1.85倍和1311.61元/hm2,PVSE与控释肥料协同增效玉米的生产,验证了PVSE调控作物养分向籽粒转移的机理。以环保型生物基聚氨酯为载体,实现对PVSE和尿素的双重控制释放。不仅实现了外源营养供应与甘薯需肥吻合,而且甘薯本身在关键生育期受PVSE诱导,提高氮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强光合强度,增加营养的积累。在块茎膨大期促进营养分配,验证了PVSE调控冠-块茎间营养转移的机理。膜内包覆PVSE控释肥料处理组较农民常规施肥、控释肥料、膜外包覆PVSE控释肥料甘薯产量分别增加29.3%、23.2%和7.0%,收益分别增加24.7%、15.9%和7.6%,P1CRF1较未配伍PVSE的控释肥(CRF1P0)还原糖、VC含量分别升高10.7%和19.3%,提高了作物产量、效益和品质。
许春丽[2](2021)在《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然而当前农药用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2021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利用功能材料改性与负载技术设计农药缓控释制剂,进行农药高效对靶沉积和可控释放,在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农药使用与防控剂量需求不匹配导致用药量大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机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作为载体,创新农药负载方法,优化制备工艺,设计研发多功能性农药缓控释载药体系,并进行了释放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旨在为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二氧化硅及其界面修饰载药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a)设计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丙硫菌唑缓释纳米载药颗粒,缓释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效果优异,碳量子点赋予的荧光性有助于载药颗粒在植株中和菌丝体内的可视化观察,对于探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传输和分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b)发展了基于乳液体系的同步羧甲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界面修饰和嘧菌酯负载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改性后修饰载药,农药的载药量显着提高约6倍。未界面修饰的载药体系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不具有敏感释放特性,而改性后载药体系具有p H敏感的释放特征:在弱酸性环境48 h累积释放量达到45%,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48 h内累积释放量可达到66%。改性修饰前后载药颗粒的有效成分释放均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改性功能材料的引入可使载药体系的生物活性提高约17%,纳米颗粒可实现在菌丝体和植株内传输;c)构建了界面多巴胺和金属铜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嘧菌酯载药体系,以具有杀菌活性的金属铜离子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和载体之间的“桥梁”,通过金属配位键调控农药分子的释放。金属配位纳米载药颗粒的释放为Korsmeyer-Peppas模型,金属配位调控后缓释效果更优异,在24h内累积释放分别达到59.8%,45.5%和56.1%。载体材料具有协同的杀菌活性,可以提高载药颗粒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效果。(2)天然多糖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载体材料的p H和温度敏感特性赋予微囊环境响应释放特性,吡唑醚菌酯的释放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囊化后吡唑醚菌酯的光稳定性显着增高,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降低;b)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金属锰基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以丙硫菌唑为模式农药验证了负载不同的农药时所选用的金属离子具有特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4%;油/水体积比1:10;Tween-80的质量分数2.0%;Mn2+的浓度0.2 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2.17%±0.83%和68.38%±2.56%。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溶胀和有效成分的释放具有p H敏感特性,碱性条件下有效成分释放较快,酸性条件下释放最慢。在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下,水凝胶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可以增强对小麦全蚀病的杀菌能力。载药体系对小麦的生长具有营养功能,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丙硫菌唑在土壤中的脱硫代谢;c)以农药分子恶霉灵作为凝胶因子,以具有表面活性的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创新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水凝胶载药体系。通过改变材料的比例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水凝胶。水凝胶的溶胀具有离子和p H敏感特性,适用于土壤撒施场景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降低恶霉灵土壤中的淋溶,适用于茎叶喷雾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提高在靶标作物界面的沉积性能。本论文从载药体系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作为切入点,使载体材料在实现有效成分负载和控制释放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又赋予载体材料荧光性能、营养功能、靶向沉积和植物保护等功能特性。无机载体材料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提高载药颗粒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其荧光性能可实现载药颗粒传输的可视化,界面修饰提高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同时调控有效成分的环境响应释放特性;有机载体材料壳聚糖基载药体系可以赋予有效成分温度和p H双敏感释放特性,同时发挥协同增效的生物活性和营养功能,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本研究充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界面修饰方法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创新了农药负载方法,研发了功能型载药体系,为农药的减施增效和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对农药产品升级换代和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陈歌[3](2021)在《丙硫菌唑微囊及生物可降解抗菌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丙硫菌唑是2004年上市的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作用,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性能,在全球杀菌剂市场居于领先地位。但是,其在水溶液中见光易分解,且对施药人员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农药缓控释制剂可有效解决农药活性成分释放快、持效时间短、易光解、对人畜的刺激性及对施药人员的暴露量和健康风险等问题。目前国内外丙硫菌唑的剂型主要为悬浮剂、乳油和可分散油悬浮剂,农药缓控释制剂鲜有报道。本文以丙硫菌唑缓控释制剂的开发为主题进行展开,旨在为丙硫菌唑合理化使用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以生物可降解聚羟基丁酸酯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丙硫菌唑微囊,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制备工艺芯壁材质量比、油水体积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剪切速率对微囊性能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筛选并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粒径D50为3.32μm,跨度为2.82,载药量为15.52%,包封率为80.24%的球形微囊。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其释放动力学符合Fick扩散规律,呈现先“突释”后“缓释”两个过程。与原药相比微囊在水溶液中的光稳定性增强,光解半衰期延长了一倍,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其对花生白绢病原菌的抑制活性与原药相当。第二,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羟基丁酸酯(PHB)与杀菌剂丙硫菌唑(PRO)共混配,采用培养皿浇铸法制备了不同载药量的PHB/PRO复合薄膜。通过SEM、FTIR、TGA、DSC、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万能试验机等对复合薄膜的表面形态、形成机理、热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及在缓冲介质中的释放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定。研究结果表明,PHB薄膜随着丙硫菌唑的加入,机械性能得到显着提升;在400~1000 nm范围内的透光率可达60~80%左右;热力学性能显示PHB薄膜中加入丙硫菌唑后其热分解性稳定性提高。复合薄膜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其释放动力学符合Fick扩散规律,呈现先“突释”后“缓释”两个过程。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及盆栽实验表明,复合薄膜的载药量对控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及作物自身生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载药量复合薄膜性能的综合评价与测试,适合产业应用的最佳载药量为3.96%。第三,以三乙醇胺(TEA)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反应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聚氨酯丙硫菌唑微囊,并利用聚氨酯囊壁表面丰富的氨基基团,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与氨基寡糖素进行交联反应,制备聚氨酯交联氨基寡糖素丙硫菌唑微囊。聚氨酯丙硫菌唑微囊粒径为567.8nm,氨基寡糖素交联之后丙硫菌唑微囊粒径增大为1641.0 nm,包封率由77.04%增大到86.39%;聚氨酯丙硫菌唑微囊释放机制主要以非Fick扩散为主,以囊壁内有效成分由内到外的扩散和聚氨酯囊壁的溶蚀为主,交联之后微囊释放机制更加复杂,主要以囊壁的溶蚀为主;与微乳剂相比微囊在水溶液的光稳定性增强;菌丝生长试验表明其对花生白绢病原菌的抑制活性与微乳剂相当,氨基寡糖素交联之后微囊对花生白绢病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微囊对小麦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抗干旱性能。将微囊悬浮剂与微囊粉末的形态及性能的差异进行对比与表征,其结果显示微囊粉末粒径均大于微囊悬浮剂,缓释性能也更加优异。综上所述,以聚羟基丁酸酯或合成聚氨酯为壁材进行丙硫菌唑微囊化、薄膜化的产业化生产应用,对提高药效、延长持效期进而减少农药使用量及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卢治国[4](2021)在《纳米芳香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研究》文中指出精神神经类疾病一般是由外在的重大应激事件和内在遗传因素共同导致的。神经精神类疾病最初只是情绪障碍。若不加以干预,情绪障碍会逐渐造成脑生理活动改变,并最终发展成神经精神类疾病疾病,从而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精神障碍在情绪障碍阶段,需要舒适且温和的干预手段缓解患者的情绪,尤其是缓解患者外在的应激。芳香疗法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具有显着的缓解应激效果。然而,传统芳香疗法不够便利。并且,芳香药物分子挥发过快,会产生过浓的药气,影响治疗效果。基于此,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适用于日用品加香的纳米芳香药物。首先,针对壁纸白天使用而夜晚不使用的特点,本论文分别制备了基于无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和基于有机高分子胶束的光敏纳米芳香药物。另外,针对丝绸贴身使用且表面带负电荷的特点,本论文分别制备了基于阳离子胶束的pH响应纳米芳香药物和基于阳离子脂质体的温敏纳米芳香药物。为了更好地探究纳米芳香药物的神经调节作用,本论文分别从行为学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纳米芳香药物的作用。在行为学水平,本论文通过旷场测试和高架十字迷宫测试评价了纳米芳香药物减压和抗焦虑效果。在组织水平,本论文通过检测特定脑区的生理电位,探究了纳米芳香药物在神经活性方面的作用。在细胞水平,本论文通过免疫荧光切片探究了纳米芳香药物在神经再生方面的作用。在分子水平,本论文通过液相-质谱联用检测了纳米芳香药物在神经递质分泌方面的作用。最终,本论文发现了纳米芳香药物具有更好的神经调节作用,并且这种神经调节作用具有长效性。应激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纳米芳香药物具有较好的缓解应激效果,因此具有预防抑郁症的潜力。在纳米芳香药物的设计和制备方面,本课题受壁纸易发霉启发,提出了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的思路。首先,根据微生物多为棒状,本论文制备了基于棒状MSNs的形貌仿生纳米芳香药物。随后,鉴于多糖类菌外分泌物在粘附方面的作用,本论文在形貌仿生纳米芳香药物表面修饰壳聚糖分子,制备了功能仿生纳米芳香药物。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本论文发现,功能仿生纳米芳香药物可以与壁纸上的纤维素产生大量氢键,并改变纤维素的空间结构,从而显着提高纳米芳香药物的粘附力。最后,本论文为功能仿生纳米芳香药物赋予化学反应能力,使纳米芳香药物可以与壁纸形成共价键。本论文命名为仿生plus纳米芳香药物。通过纳米芳香药物粘附和脱附实验本论文发现,仿生plus纳米芳香药物具有最好的粘附效果。本论文通过给小鼠注射皮质酮诱导构建抑郁症模型小鼠。在抑郁症模型小鼠构建的应激环境中,本论文将芳香药物处理的壁纸粘附在鼠笼壁上。并展现了显着的预防抑郁症效果。当精神障碍发展到脑生理活动改变的程度,则需要从内在的遗传因素和外在的应激因素协同治疗疾病。在本课题中,本论文以抑郁症为例,设计并制备了适用于鼻腔给药的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本论文引入Cysteine-odorranalectin促进递送体系经鼻入脑。另外,本论文引入舍曲林,促进递送体系靶向至病灶细胞。在以内涵体途径进入细胞后,递送体系优异的质子缓冲效应涨破内涵体,实现内涵体逃逸,并释放药物。基因药物siRNA可以下调血清素转运体表达,从而抑制血清素再摄取,提高血清素在病灶的含量,进一步从内在遗传因素治疗抑郁症。芳香药物柠檬醛则可下调应激水平,从外在的应激因素治疗抑郁症。结果表明,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具有优异的抑郁症协同治疗效果。特殊应激环境,如航天员所处的微重力和孤独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焦虑情绪和认知记忆衰退。通过纳米芳香药物缓解应激预期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航天环境对清洁度要求较高。也就是说,纳米芳香药物应不易脱附。在本课题中,本论文对纳米芳香药物进行活性修饰,制备了反应性纳米芳香药物。反应性纳米芳香药物能够与壁纸形成共价键,从而牢固地粘附在壁纸上。通过后肢去负荷和将鼠笼壁换成毛玻璃,本论文模拟了航天微重力和孤独环境。结果表明,纳米芳香药物在模拟的航天特因环境下具有显着的抗焦虑和提高认知记忆效果。综上,本课题提供了芳香药物纳米化和缓控释平台,并初步探究了纳米芳香药物神经调节作用和机制,为纳米芳香药物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奠定了基础。另外,本课题提出了仿生纳米芳香药物思路,显着提高了纳米芳香药物在壁纸上的粘附,并应用于抑郁症的预防。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本课题提出了基因-芳香药物联合治疗策略,并设计和制备了相应的基因-芳香药物鼻腔药物递送体系。最后,本课题还验证了纳米芳香药物在航天特因环境下抗焦虑和提高认知记忆效果。
王婉妮[5](2021)在《铋基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对食品中有害重金属和微生物的清除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工业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食品在原料、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等阶段都可能受到各种污染物的侵害,食源性疾病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有效去除食品中的污染物成为一项重大紧迫的任务。而传统的污染物清除技术,由于设备造价高,耗能大或效果差等原因,逐渐无法满足生产者的生产需求。因此,研发低成本、高效、环保的处理清除食品污染物的新型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近年来,纳米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纳米材料由于大比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而表现出明显优于其对应的传统材料的性质,给清除食品污染物技术的革新带来机遇。而铋基纳米材料由于其可调的化学形态,具有稳定性、吸附能力、光热转换能力和催化活性等多种优异的性能,很适合食品工业中主要污染物的清除。基于此,本论文根据食品中重金属和微生物两种污染物的特点,研发了一系列性能独特的铋基功能纳米材料,结合所研发纳米材料的优异吸附性能和光学特性,实现了对食品污染物中的重金属和微生物的高效去除。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海胆状硫化铋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技术研究通过简单的硬模板结合多元醇工艺,制备出高质量海胆状硫化铋(Bi2S3)空心纳米吸附剂。首先通过多种表征技术证明海胆状Bi2S3空心纳米粒子的成功合成。随后通过间歇实验研究吸附剂对Ag+的吸附随时间、溶液p H、温度和Ag+初始浓度的变化规律,对吸附过程进行吸附动力学、吸附平衡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的评价。探究吸附剂在去除过程中结构组成的变化,明确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海胆状Bi2S3空心纳米吸附剂具有良好的比表面积、化学稳定性和吸附性,具有高吸附速率、大吸附容量(1172.25 mg/g)和p H广泛适用(0.4~8)的优势,可以快速有效地移除液态食品中的重金属Ag+,且不会对其他有益离子造成影响,在食品的重金属污染物控制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2)芳樟醇/硫化铋复合纳米缓控释抗菌体系的构建及其杀菌性能研究利用海胆状Bi2S3空心纳米粒子的内部空腔,使用热敏相变材料十四醇(1-tetradecanol,TD)将天然抗菌剂芳樟醇(C10H18O,Linalool)载入其中,构建精确控制的抗菌纳米平台(TD/Linalool@Bi2S3复合纳米抗菌剂),并采用多种表征手段证明该复合纳米抗菌体系的构建成功。随后对TD/Linalool@Bi2S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光热性能、光热转换效率、不同温度下抗菌剂的释放以及抗菌剂的响应性缓控释分别进行评价。接着以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两种食源性细菌为代表模型,测定TD/Linalool@Bi2S3分别对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利用梯度稀释法和涂布平板法研究TD/Linalool@Bi2S3的杀菌效率,探究细菌死亡前后的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驱动下,TD/Linalool@Bi2S3复合纳米抗菌剂可有效将近红外能量转化为热能,同时有效释放Linalool,对食源性细菌具有快速有效的体外杀灭效果,在浓度分别为320μg/m L和360μg/m L时,可以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达100%的杀灭。此外,该抗菌剂具有低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以安全快速地杀灭液态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可以达到92.87±5.67%,这种TD/Linalool@Bi2S3复合抗菌剂的研发可以为后续开发新型纳米抗菌剂和在食品微生物污染领域应用奠定了基础。(3)金纳米棒/硫化铋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杀菌性能研究通过中间层转化策略,硬模板结合多元醇的方法制备金@硫化铋(Au@Bi2S3)核壳纳米抗菌剂,并采用多种表征手段证明其成功制备。对Au@Bi2S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光热性能和光热转换效率进行测定,采用多种探针对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进行评价。随后测定TD/Linalool@Bi2S3分别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利用梯度稀释法和涂布平板法研究Au@Bi2S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杀菌效率。结果表明,在近红外光驱动下,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同时这种典型的肖特基结构可以提高近红外光触发的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产生可观的RO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协同的光热/光动力抗菌性能,在浓度为140μg/m L和120μg/m L时可以实现彻底灭活。此外,细胞体外实验和小鼠体内实验证明了该纳米抗菌剂的低毒性、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以快速、有效地杀灭液态食品中的食源性细菌,杀菌率达到98.34±6.74%,为解决食品污染物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与手段。
陈艺易[6](2020)在《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生理、养分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化肥过量施用,利用率低,是蔬菜生产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和蔬菜可持续生产。本研究以“青笋”为试材,设5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K1,即当地农户普通化肥习惯施肥量)、普通化肥减量施肥(T1)、缓释肥减量施肥(T2)、缓释肥常量施肥(T3),T1和T2较常规施肥总施肥量减施35.2%。探讨在减少肥料用量的同时用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生理、养分利用、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当地莴笋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与CK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的莴笋株高、茎粗、茎长、根长和根系活力均显着提高,T1处理的茎粗和茎长均显着提高,T2、T3处理的茎粗分别提高20.9%、15.7%,茎长分别提高10.9%、10.4%。与CK1处理相比,T2处理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着增加,分别增加23.0%、18.5%。T2处理的莴笋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2.与CK1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莴笋的产量均显着提高,其中T2处理莴笋的产量最高,比CK1增产12.4%,T1和T2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各施肥处理莴笋干物质积累总量表现为T2>T3>T1>CK1>CK,且各处理间差异显着,其中T2的干物质积累总量较CK1增加22.6%。3.与CK1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均可显着提高莴笋氮、磷、钾素的吸收量以及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各施肥处理氮、磷、钾素吸收量表现大小依次均为T2>T3>T1>CK1,氮、磷、钾的吸收利用率大小表现均为T2>T1>T3>CK1。与CK1相比,T2处理氮、磷、钾素吸收量分别提高116.4%,90.3%、13.1%,氮、磷、钾的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16.0、5.5、23.6个百分点。4.T2和T3处理与CK1相比,均可显着降低莴笋茎的硝酸盐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Vc、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其中,T2处理莴笋茎的硝酸盐含量降低17.6%,可溶性蛋白、Vc、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7.8%、3.2%和78.5%,T3处理莴笋茎的硝酸盐含量降低6.9%,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Vc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22.9%、13.1%、45.1%和27.0%。T1与CK1处理相比,可显着降低莴笋茎的硝酸盐含量和提高Vc的含量,其中,硝酸盐降低12.2%,Vc含量提高37.6%。5.在莴笋采收时,各施肥处理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表现大小依次均为T3>T2>CK1>T1。与CK1处理相比,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的两个处理T2、T3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CK1,化肥减量的处理T1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着低于CK1;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的两个处理T2、T3的土壤脲酶(Ure)、蔗糖酶(INV)和中性磷酸酶(SNP)的活性均高于CK1处理,T2处理均达到显着水平。综上所述,用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且减少化肥用量35.2%,可提高莴笋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可作为当地大棚莴笋生产施肥的参考。
刘鸣[7](2020)在《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生物炭基缓释肥是一种利用生物炭吸附作用,使养分元素缓慢释放的新型物理阻碍型长效缓释肥料,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针对炭基缓释肥颗粒成型与筛分工艺要求,提出了成型造粒与筛分组合作业技术方案,设计了1台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对样机进行了性能试验,开展了炭基缓释肥理化特性和缓释特性试验研究,为生物炭基缓释肥成型及其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开展了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机装置的总体结构与关键部件设计。自行研制的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机装置主要由定量螺旋喂料器、平模造粒成型装置和平面回转筛分装置3大部分组成,分别对螺旋喂料、平模造粒成型和平面回转筛分进行了动力学与运动过程分析,确定了其主要结构与运行参数,制作了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机装置试验样机。(2)开展了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单因素试验研究与分析。以生产率和尿素炭基缓释肥产品密度为评价指标,开展以模板孔径、模辊间隙、膨润土粘结剂质量分数为试验因素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模辊间隙越小、粘结剂质量分数越高,产品颗粒密度越大;模辊间隙几乎为0 mm、粘结剂质量分数为20%、模板孔径为3 mm时产品颗粒密度最大;模辊间隙为0.5 mm、粘结剂质量分数为15%、模板孔径5 mm时生产率最高。模板孔径对生产率和产品密度的影响极显着(P<0.01),模辊间隙和粘结剂质量分数均对一体机生产率影响极显着(P<0.01),对产品密度影响显着(P<0.05)。(3)开展了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拟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与分析。选择模辊间隙、粘结剂质量分数和模板孔径为试验因素,开展三因素拟水平正交试验。直观分析法结果表明,影响生产率和产品密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模板孔径、模辊间隙和粘结剂质量分数;显着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模板孔径对生产率和产品密度均有显着影响(P<0.05),模辊间隙对产品密度有显着影响(P<0.05)。根据综合平衡法得出,当模板孔径为5 mm、模辊间隙为0.5 mm和粘结剂质量分数为15%时生产率最大;当模板孔径为3 mm、模辊间隙为0.5 mm和粘结剂质量分数为20%时颗粒产品密度最高。(4)开展了炭基缓释肥颗粒理化及缓释特性试验研究。以生物炭为基底,制备了不同粘结剂含量和炭肥比的柱状氯化钾和尿素炭基缓释肥颗粒,分析了炭基缓释肥颗粒的理化及缓释特性。结果表明,粘结剂含量和炭肥比对炭基缓释肥颗粒抗压强度均有显着性影响(P<0.05),在炭肥比1:4条件下,随着粘结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氯化钾和尿素炭基缓释肥颗粒的微观表面孔隙减少,力学和缓释性能提高,当粘结剂质量分数为20%时,2种炭基缓释肥力学和缓释性能最好,平均抗压强度分别为286.78 N和281.27 N,其前3天营养元素淋出率分别为45.53%和36.87%;在粘结剂质量分数为10%条件下,随着炭肥比增加炭基缓释肥颗粒的缓释性能提高,当炭肥比1:3时,2种炭基缓释肥缓释性能最好,前3天营养元素淋出率分别为42.06%和40.32%,同时,氯化钾炭基缓释肥表面孔隙量先增后减,平均抗压强度在炭肥比为1:6和1:3时分别为271.25、282.42 N,力学特性较好,尿素炭基缓释肥表面孔隙量逐渐变多,在炭肥比为1:6时平均抗压强度为最大值267.84 N。综合炭基缓释肥颗粒理化特性及缓释特性,选择粘结剂质量分数为20%和炭肥比为1:4,以及粘结剂质量分数为10%和炭肥比1:3的成型配方,缓释肥颗粒产品力学特性较优,缓释特性最好,能达到GB/T 23348-2009缓释肥料规定的中浓度标准,基本满足市场要求。
吴芬[8](2020)在《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物抗眩晕病历史悠久,治疗的药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抗胆碱药、抗组胺药、钙拮抗药、胃肠促动药、拟交感神经药、各种中药及复方制剂等。但在市场上这些抗眩晕药物均是普通制剂,生物半衰期短,药效短,要求患者日服2-3次,频繁的给药方式容易降低患者顺应性,从而容易导致机体内血药浓度波动幅度大,产生不良反应或导致不发挥药效。现临床上广泛运用盐酸地芬尼多普通制剂来治疗眩晕症和麻醉放射等作用引起的呕吐恶心。为满足实际临床中用药的实际需求(降低峰谷波动,减少服药次数增加患者顺应性等),本课题就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控释片进行研究。本课题选取盐酸地芬尼多作为模型药物,采用先进的渗透泵技术,制备了具有显着缓控释释药效果的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本文对主药盐酸地芬尼多的相关理化性质进行验证测定,主要包括其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对制备的双层渗透泵片的含量及释放度方法进行测定验证;对盐酸地芬尼多控释制剂处方的优化及验证,以及后续盐酸地芬尼多渗透泵制剂稳定性的考察。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选用聚氧乙烯(PEO)、氯化钠(NaCl)等来制备含药层,选用聚氧乙烯(PEO)、氯化钠(NaCl)、聚维酮(PVP)等辅料来制备助推层,并用聚乙二醇(PEG)、醋酸纤维素(CA)等来配制包衣液,以此来制备有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对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助推层和含药层进行单因素,双因素考察,以及相关辅料间水溶性考察,通过观察所压制片芯的状态以及双层包衣膜片的释放状态,最终筛选出具有缓控释释药特征的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由此可以得出处方a(含药层:地芬尼多75mg/片,PEO-N10 80mg/片,NaCl 20mg/片;助推层120mg/片;包衣膜厚度5%)。课题还进行了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含量和释放度测定方法的验证,并采用f2相似因子释放曲线来评价各处方释放程度,为处方的筛选优化提供一定判断标准。课题最后还进行了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具体包括高湿试验、高温试验、强光照射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以及加速试验的考察,结果表明,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仅对环境湿度比较敏感,故后期包装要求密封性较好的材料。
王小嵩[9](2020)在《面向缓/控释肥料应用领域的PLA基多孔膜的制备及表征》文中认为化学肥料(简称化肥)自发明问世以来,颠覆了传统的种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率。但随着化肥的推广,养分过量流失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水体被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缓/控释肥料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肥料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但由于其广泛使用石化材料作为包膜材料,导致缓/控释肥料价格相对较高,从而使其局限于花卉种植、球场护理等高端领域。此外,石化材料降解不完全还会导致土壤“二次污染”。聚乳酸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强度高、成本低、能完全降解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为了开发成本低廉、可完全降解的用于缓/控释肥料的包膜材料,本文以聚乳酸(PLA)为膜基材,以醋酸纤维素(CA)或改性壳聚糖(CS)—O,O-月桂酰壳聚糖为添加剂,以PEG或纳米Si O2为致孔剂,通过浸没沉淀法(NIPs)制备PLA基多孔缓/控释膜用于包膜缓/控释肥料。本论文研究内容共计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背景、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聚乳酸、醋酸纤维素和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及应用,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研究了聚乳酸/醋酸纤维素多孔膜及包膜肥料的制备与表征。首先,将醋酸纤维素(CA)添加到聚乳酸(PLA)溶液中制备不同配比的PLA/CA混合溶液中,然后在PLA/CA混合溶液中添加致孔剂聚乙二醇(PEG)或纳米Si O2,并通过浸没沉淀法(NIPs)成膜,主要考察醋酸纤维素含量、致孔剂含量及其种类对PLA膜性能的影响;其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膜液包覆尿素颗粒制备包膜肥料并对其释放性能加以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入醋酸纤维素后,PLA/CA膜的孔径大小没有明显影响,但表面孔数量减少,膜的亲水性、渗透性能和柔韧性得到明显改善,但力学强度相对降低;致孔剂纳米Si O2和聚乙二醇的加入同样会导致膜表面孔数量减少,但表面及内部的孔径都有明显增大;随着纳米Si O2和聚乙二醇质量分数的增加,所得膜相较于仅添加醋酸纤维素的膜亲水性、渗透性能和柔韧性进一步改善,但力学强度也进一步降低;此外,通过计算分析可知所制得的包膜肥料的释放性能符合参考文献中的数学模型,且同时添加醋酸纤维素和致孔剂纳米Si O2或聚乙二醇的包膜肥料与只添加CA的包膜肥料相比,释放性能明显提高。第三章主要研究了聚乳酸/O,O-月桂酰壳聚糖(OCS)多孔膜的制备与表征。首先,以月桂酰氯和壳聚糖作为原材料、甲烷磺酸作为反应介质制备O,O-月桂酰壳聚糖,并对制备产物进行表征确认O,O-月桂酰壳聚糖是否合成成功;然后,将添加剂O,O-月桂酰壳聚糖、致孔剂聚乙二醇(PEG)或纳米Si O2与聚乳酸共混,并通过NIPs法成膜,考察O,O-月桂酰壳聚糖含量以及致孔剂种类对多孔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作为致孔剂的膜表面出现球粒状突起,并且随着O,O-月桂酰壳聚糖质量分数的上升,球粒面积扩大并融合成包状突起,其内部膜孔分布距离延长,孔深度也逐渐增加;Nano Si O2作为致孔剂的膜表面出现由团聚纳米Si O2堵塞的微孔,且随着O,O-月桂酰壳聚糖质量分数的上升,孔径变化不大,膜内部孔径缩小;释放性能方面,随着O,O-月桂酰壳聚糖质量分数上升PEG作为致孔剂的膜呈现下降趋势,Nano Si O2作为致孔剂的膜则无明显规律。第四章为全文总结,研究结果表明:NIPs法制备的PLA/CA多孔膜配合致孔剂聚乙二醇或纳米Si O2能够有效改善聚乳酸材料本身降解性能不足以及柔韧性较差等缺点,通过该系列膜制备的包膜肥料拥有规律的释放行为,不足之处是聚乳酸本身的强度得到降低。而PLA/OCS多孔膜由于相转化过程减慢导致无法有效改善聚乳酸材料的缺陷,仍需今后进一步研究。
尹冬雪[10](2020)在《生物炭微生物缓释肥的制备与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化肥使用存在众多的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尤其是土壤污染。为了改善这些问题,使得缓控释肥料、微生物菌肥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主要是将化学肥料与微生物结合,在播种时,为了满足农作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及补充土壤中对作物生长有益微生物的数量,直接把结合缓控释肥添加到土壤中。主要利用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两种材料混合包埋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肥(尿素与磷酸二氢钾),制成一种新型微生物缓释肥。本实验分别研究化学肥料(主要是氮、磷、钾)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是枯草芽孢杆菌),其次是包埋材料的优化,再次是生物质炭及稻壳添加到胶珠中对胶珠表征与胶珠内物质释放的影响,最后则是探究新型微生物复合肥在玉米大田地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尿素、磷酸二氢钾的浓度对枯草芽孢杆菌长势情况均有很大的影响。当尿素浓度超过培养基的6%时,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急剧下降,确定尿素浓度为培养基的6%;当磷酸二氢钾浓度超过培养基的1%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较大,确定磷酸二氢钾浓度为培养基的1%为宜。因此确定了复合肥的比例为尿素:磷酸二氢钾=6:1(N:K:P=5.6:1.3:1)。(2)包埋材料主要优化条件为: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硼酸、氯化钙的浓度以及固定时间;主要评价指标为:胶珠的表征、溶胀率、包埋率、释放情况等。混合凝胶的粘稠度,可操作性,成球效果,溶胀率,包埋率与海藻酸钠、聚乙烯醇的浓度密切相关,最终确定海藻酸钠浓度为1.5%,聚乙烯醇浓度为3%,胶珠的各个评价指标最佳。硼酸浓度为固定剂的4%及氯化钙浓度为固定剂的2%时,成球效果较好。固定时间对包埋率和机械强度有很大的影响,最终确定固定时间为1h,包埋率最高。(3)在胶珠中添加稻壳和生物质炭可增加胶珠内部孔隙度,有利于肥料及微生物储存。通过分别对含有稻壳及生物质炭的胶珠进行静水与土柱淋溶实验释放,分析稻壳与生物质炭的对胶珠表征与释放的影响。通过电镜扫描观察,所有的珠子都是椭圆形的。含有稻壳及生物质炭胶珠的表面粗糙,孔隙略高,更有利于外界营养物质与水进入胶珠内侧,有利于营养供给及代谢产物的外排。在静水释放实验中,稻壳浓度为4%(每100ml的包埋液,加入稻壳4g)的胶珠,尿素累计释放比例可达到76.62%、磷酸二氢钾累计释放比例可达62.82%;生物质炭浓度为4%(每100ml的包埋液,加入生物质炭4g)的胶珠,尿素累计释放比例可达到71.38%、磷酸二氢钾累计释放比例可达69.34%。在土柱淋溶释放实验中,释放到第92天时,稻壳含量为4%的胶珠尿素累计释放量为61.11%,磷酸二氢钾累计释放量为63.49%;生物质炭含量为4%的胶珠尿素累计释放量为65.49%,磷酸二氢钾累计释放量为72.31%。(4)在大田试验中,主要探究6种不同处理的肥料对玉米成长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包埋处理的肥料在玉米生长的苗期,释放比较缓慢,随着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断增加,释放速度增快,使得土壤中营养物质能满足玉米的生长需要。实验结果显示,施加含有生物质炭肥料的玉米,其千粒重为285.49g,容重为747g/L,是这6组实验中最高值,说明添加生物质炭的包埋肥料可以改善玉米品质,同时增加土壤中微生物含量,改善了土壤微环境。
二、北京医药集团缓控释技术重大项目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医药集团缓控释技术重大项目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宛氏拟青霉SJ1提取物调控作物硝态氮代谢机制及控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意义 |
1.1.1 氮素对植物的重要意义 |
1.1.2 氮利用率低的危害 |
1.2 植物吸收、转运、利用硝态氮路径及其信号调控机制 |
1.2.1 植物吸收、转运、利用硝态氮的路径 |
1.2.2 植物体内硝态氮转运和同化的分子系统及主要功能 |
1.2.3 硝态氮信号调控的研究 |
1.2.4 氮素与激素信号交互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
1.3 植物内生菌提取物在农业应用研究的进展 |
1.3.1 植物内生菌提取物在农业上应用的前景分析 |
1.3.2 宛氏拟青霉SJ1 提取物(PVSE)的研究进展 |
1.4 包膜控释肥料应用优势及发展方向 |
1.4.1 包膜控释尿素应用的优势 |
1.4.2 发展功能型控释肥料的意义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PVSE提取、表征和分离纯化的构建 |
2.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2 PVSE的理化性质分析 |
2.1.3 PVSE 的稳定高效提取方法的建立 |
2.1.4 PVSE液相指纹图谱的表征 |
2.1.5 PVSE的酶联免疫表征 |
2.1.6 PVSE活性组分的液相分离纯化及验证 |
2.2 PVSE调控拟南芥硝态氮代谢的通路构建 |
2.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2.2.2 植物培养方法 |
2.2.3 表型采集及分析的方法 |
2.2.4 转录组数据采集 |
2.2.5 差异基因表达量热图和功能的分析 |
2.2.6 q-PCR验证 |
2.2.7 理化指标采集及分析 |
2.3 PVSE调控氮代谢路径在作物上的验证 |
2.3.1 PVSE在不同氮水平影响小白菜氮代谢的室内验证 |
2.3.2 不同PVSE水平调控小白菜氮代谢的室内验证 |
2.3.3 PVSE调控小白菜氮代谢路径的大田验证 |
2.4 PVSE控释技术开发 |
2.4.1 PVSE与普通控释尿素协同增效的氮浓度探究 |
2.4.2 控释PVSE包膜尿素肥料的制备 |
2.4.3 控释PVSE包膜尿素中PVSE和尿素的释放率检测 |
2.4.4 控释PVSE包膜尿素在大田的生测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VSE提取、表征和分离纯化方法的技术体系的集成 |
3.1.1 PVSE理化性质 |
3.1.2 液态超声结合响应面技术提高PVSE产量 |
3.1.3 PVSE的相似度评价技术 |
3.1.4 PVSE的特异性表征技术 |
3.1.5 PVSE组分的保活分离纯化 |
3.2 P4 对拟南芥氮代谢调控的机理 |
3.2.1 PVSE与氮水平互作对拟南芥表观型的影响 |
3.2.2 P4 对拟南芥转录组的影响及调控路径 |
3.2.3 P4 介导拟南芥氮代谢调控和激素路径的机理验证 |
3.2.4 P4 结构的鉴定 |
3.3 PVSE调控作物氮代谢机理的验证 |
3.3.1 不同氮水平下PVSE对小白菜氮代谢及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PVSE对小白菜功能蛋白合成和生长的影响 |
3.3.3 PVSE对大田小白菜生长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4 控释PVSE肥料的制备及大田评价 |
3.4.1 PVSE与控释氮素配伍对玉米协同增效 |
3.4.2 控释PVSE对甘薯生长和氮利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指纹图谱和酶联免疫技术保证了 PVSE 的组成稳定性和特异性 |
4.2 PVSE 调控了作物硝态氮的同化和氮转运 |
4.3 PVSE 同时介导了激素途径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
4.4 PVSE 和尿素的双重控释对作物增产增效 |
5 结论 |
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情况 |
1.发表论文 |
2.申请和授权专利 |
3.待发表论文 |
(2)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药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
1.1.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
1.1.2 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和零增长方案 |
1.2 农药损失途径与影响因素 |
1.2.1 农药损失途径 |
1.2.2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
1.3 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研究进展 |
1.3.1 农药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 |
1.3.2 农药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2.1 无机材料 |
1.3.2.2 有机材料 |
1.4 农药控释放技术与研究进展 |
1.4.1 控制释放途径及其分类 |
1.4.2 控制释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释放机理研究 |
1.5.1 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 |
1.5.2 一级动力学模型 |
1.5.3 Peppas模型 |
1.5.4 Higuchi模型 |
1.5.5 Gallagher-Corrigan模型 |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设计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碳量子点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1 试剂与材料 |
2.2.1.2 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操作 |
2.2.2.1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2.2 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 |
2.2.2.3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2.2.4 载药量与释放性能测定 |
2.2.2.5 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活性测定 |
2.2.2.6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在菌丝体及小麦植株的传输情况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3.1 纳米颗粒表征 |
2.2.3.2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量及缓释性能 |
2.2.3.3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杀菌活性 |
2.2.3.4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吸收传导性能 |
2.2.4 结论 |
2.3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1.1 材料与试剂 |
2.3.1.2 仪器与设备 |
2.3.2 实验操作 |
2.3.2.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3.2.2 氨基化MSN的合成 |
2.3.2.3 乳化法同步包封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3.2.4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
2.3.2.5 载药量测定 |
2.3.2.6 体外释放试验 |
2.3.2.7 杀菌活性测定 |
2.3.2.8 纳米载药体系在菌丝体及靶标作物的传输性能测定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2.3.3.2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3.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
2.3.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
2.3.3.5 载药体系吸收传导性能研究 |
2.3.4 结论 |
2.4 多巴胺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4.1.1 材料与试剂 |
2.4.1.2 仪器与设备 |
2.4.2 实验操作 |
2.4.2.1 MSN的合成 |
2.4.2.2 PDA修饰MSN的制备 |
2.4.2.3 铜离子键合多巴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4.2.4 荧光标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合成 |
2.4.2.5 多巴胺和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
2.4.2.6 载药量测定 |
2.4.2.7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
2.4.2.8 杀菌活性测定 |
2.4.2.9 靶标作物界面的接触角测定 |
2.4.2.10 菌丝体对载药纳米颗粒的吸收测定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2.4.3.2 纳米颗粒表征 |
2.4.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
2.4.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
2.4.3.5 载药体系接触角研究 |
2.4.3.6 传输性能研究 |
2.4.4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温度和p H双重敏感壳聚糖微囊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释放性能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1.1 材料和试剂 |
3.2.1.2 仪器和设备 |
3.2.2 实验操作 |
3.2.2.1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
3.2.2.2 载药微囊的制备 |
3.2.2.3 载药微囊的表征 |
3.2.2.4 载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
3.2.2.5 环境响应型释放性能测定 |
3.2.2.6 载药微囊的光稳定性测定 |
3.2.2.7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定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3.1 改性壳聚糖的表征 |
3.2.3.2 载药微囊的表征 |
3.2.3.3 载药微囊配方优化结果 |
3.2.3.4 载药微囊环境响应性缓释性能研究 |
3.2.3.5 载药微囊光稳定性研究 |
3.2.3.6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
3.2.4 结论 |
3.3 协同增效锰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1.1 材料与试剂 |
3.3.1.2 仪器与设备 |
3.3.2 实验操作 |
3.3.2.1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
3.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
3.3.2.3 正交实验设计 |
3.3.2.4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2.5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
3.3.2.6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3.2.7 水凝胶释放性能测定 |
3.3.2.8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
3.3.2.9 丙硫菌唑凝胶颗粒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
3.3.2.10 样品准备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3.1 水凝胶的制备 |
3.3.3.2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3.3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微球成型的影响 |
3.3.3.4 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3.3.3.5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3.3.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3.3.3.7 水凝胶释放性能研究 |
3.3.3.8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
3.3.3.9 丙硫菌唑在植物体内的剂量分布情况研究 |
3.3.3.10 水凝胶营养功能研究 |
3.3.4 结论 |
3.4 农药作为凝胶因子的壳聚糖基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1.1 材料与试剂 |
3.4.1.2 仪器与设备 |
3.4.2 实验操作 |
3.4.2.1 水凝胶制备 |
3.4.2.2 水凝胶表征 |
3.4.2.3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设计 |
3.4.2.4 水凝胶载药稳定性测定 |
3.4.2.5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4.2.6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
3.4.2.7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测定 |
3.4.2.8 水凝胶土壤淋溶性能测定 |
3.4.2.9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测定 |
3.4.2.10 水凝胶的接触角测定 |
3.4.2.11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
3.4.3 结果与讨论 |
3.4.3.1 水凝胶的表征 |
3.4.3.2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 |
3.4.3.3 水凝胶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测定 |
3.4.3.4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3.4.3.5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
3.4.3.6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研究 |
3.4.3.7 水凝胶在土壤淋溶性能研究 |
3.4.3.8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研究 |
3.4.3.9 水凝胶的接触角研究 |
3.4.3.10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
3.4.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丙硫菌唑微囊及生物可降解抗菌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丙硫菌唑概述 |
1.1.1 丙硫菌唑的理化性质 |
1.1.2 丙硫菌唑的生物活性 |
1.1.3 丙硫菌唑的毒性 |
1.1.4 丙硫菌唑的国内外登记及使用情况 |
1.2 农药缓控释放技术及应用 |
1.2.1 农药缓控释放技术 |
1.2.2 农药缓控释制剂常用到的载体材料 |
1.2.3 缓控释制剂的释放机制 |
1.2.4 聚羟基脂肪酸酯作为农药载体的应用 |
1.3 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3.1 论文的立题依据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溶剂蒸发法制备丙硫菌唑微囊及其性能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实验操作 |
2.2.1 丙硫菌唑微囊的制备 |
2.2.2 丙硫菌唑微囊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
2.2.3 丙硫菌唑微囊性能研究 |
2.2.4 单因素实验设计 |
2.2.5 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优配方 |
2.2.6 微囊缓释性能的研究 |
2.2.7 微囊水中光解研究 |
2.2.8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1.1 PVA质量分数对丙硫菌唑微囊性能的影响 |
2.3.1.2 芯壁质量比对丙硫菌唑微囊性能的影响 |
2.3.1.3 油水体积比对丙硫菌唑微囊性能的影响 |
2.3.1.4 剪切速率对丙硫菌唑微囊性能的影响 |
2.3.2 正交试验结果 |
2.3.3 微囊形貌观察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2.3.5 动力学研究 |
2.3.6 水中的光解 |
2.3.7 室内毒力测定 |
2.4 讨论 |
2.4.1 制备工艺的筛选 |
2.4.2 微囊性能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可降解聚羟基丁酸酯/丙硫菌唑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 实验操作 |
3.2.1 聚羟基丁酸酯/丙硫菌唑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 |
3.2.2 复合抗菌薄膜(PRO/PHB)实际含药量的测定 |
3.2.3 复合抗菌薄膜的性能表征 |
3.2.4 复合抗菌薄膜的透光率及透明度 |
3.2.5 复合抗菌薄膜的水溶性实验及薄膜在水中及土壤中降解后形态观察 |
3.2.6 不同pH环境下复合薄膜的释放性能及释放动力学 |
3.2.7 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及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薄膜的载药量及性能的表征 |
3.3.2 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及水中的降解性能 |
3.3.3 复合抗菌薄膜的水溶性试验及薄膜在水中及土壤中降解后形态观察 |
3.3.4 不同pH下的薄膜释放及释放动力学 |
3.3.5 抗菌活性及盆栽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氨酯丙硫菌唑微囊及其氨基寡糖素交联微囊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 实验操作 |
4.2.1 聚氨酯丙硫菌唑微囊的制备 |
4.2.2 聚氨酯壁材交联氨基寡糖素丙硫菌唑微囊的制备 |
4.2.3 微囊及微囊悬浮剂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
4.2.4 微囊性能表征 |
4.2.5 不同微囊在不同pH缓冲介质中的释放性能 |
4.2.6 不同微囊悬浮剂在水中的光解性能 |
4.2.7 微囊生物活性的测定 |
4.2.8 不同微囊对小麦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 |
4.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囊性能表征 |
4.3.2 不同微囊在不同pH缓冲介质中的释放性能 |
4.3.3 微囊及氨基寡糖素交联之后微囊悬浮剂紫外光降解的情况 |
4.3.4 生物杀菌活性的测定 |
4.3.5 不同微囊对小麦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溶剂蒸发法制备丙硫菌唑微囊及其性能研究 |
5.2 生物可降解聚羟基丁酸酯/丙硫菌唑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3 聚氨酯丙硫菌唑微囊及其氨基寡糖素交联微囊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5.4 研究课题的创新点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纳米芳香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芳香疗法 |
1.1.1 芳香疗法应用于睡眠障碍 |
1.1.2 芳香疗法应用于阿尔兹海默症 |
1.1.3 芳香疗法应用于高血压 |
1.1.4 芳香疗法应用于精神心理疾病 |
1.2 基因治疗 |
1.2.1 RNA干扰药物 |
1.2.2 mRNA治疗 |
1.2.3 DNA治疗 |
1.2.4 基因编辑 |
1.3 应用于药物缓控释的纳米材料 |
1.3.1 纳米材料负载药物 |
1.3.2 纳米材料靶向输递药物 |
1.3.3 纳米材料缓控释药物 |
1.4 精神神经病征 |
1.4.1 抑郁症 |
1.4.2 躁狂症 |
1.4.3 焦虑症 |
1.4.4 其他精神神经疾病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1.5.1 论文立题依据 |
1.5.2 论文研究目标及策略 |
第2章 缓控释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
2.1 实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
2.1.2 实验仪器 |
2.1.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制备 |
2.1.4 MSNRs的表征 |
2.1.5 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制备 |
2.1.6 HMSNRs的表征 |
2.1.7 纳米颗粒的芳香药物包封 |
2.1.8 芳香药物丁香酚的释放检测 |
2.1.9 反应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
2.1.10 rMSNs的表征 |
2.1.11 rMSNs包封芳香药物 |
2.1.12 混合精油的释放检测 |
2.1.13 BLEO@rMSNs在壁纸上的粘附 |
2.1.14 BLEO@rMSNs从壁纸上的脱附 |
2.1.15 含偶氮苯结构的硅烷偶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16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
2.1.17 光敏MSNs的制备方法 |
2.1.18 光敏MSNs的表征 |
2.1.19 S803@MSNs的制备及表征 |
2.1.20 S803@MSNs在壁纸上的粘附 |
2.1.21 S803@MSNs中芳香药物的释放 |
2.1.22 PEG大分子引发剂(CTA-PEG2000)的合成与表征 |
2.1.23 含1-芘甲基的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2.1.24 光敏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25 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检测 |
2.1.26 S803@PPMM-PEG的制备 |
2.1.27 S803@PPMM-PEG的热性能分析 |
2.1.28 S803@PPMM-PEG在壁纸上的粘附 |
2.1.29 S803@PPMM-PEG中芳香药物的释放 |
2.1.30 pH敏感阳离子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31 pH敏感阳离子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
2.1.32 pH敏感阳离子纳米芳香药物的表征 |
2.1.33 pH敏感阳离子纳米芳香药物在丝绸的粘附 |
2.1.34 芳香药物从linalool@PHMA-PCB-Arg的释放检测 |
2.1.35 阳离子温敏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2.1.36 温敏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和表征 |
2.1.37 芳香药物从EG@LC-PNDB的释放 |
2.1.38 EG@LC-PNDB在丝绸上的粘附 |
2.1.39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基于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纳米芳香药物研究 |
2.2.2 基于反应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纳米芳香药物研究 |
2.2.3 基于MSNs的光敏纳米芳香药物研究 |
2.2.4 基于胶束的光敏纳米芳香药物研究 |
2.2.5 pH敏感纳米芳香药物的研究 |
2.2.6 温敏纳米芳香药物的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纳米芳香药物的神经调节作用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含偶氮苯结构的硅烷偶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
3.1.4 MS-R的制备方法 |
3.1.5 光敏MS-R的制备方法 |
3.1.6 光敏MS-R的表征 |
3.1.7 S803@MS-R的制备及表征 |
3.1.8 纳米芳香药物应用于壁纸 |
3.1.9 壁纸形貌分析 |
3.1.10 芳香药物释放分析 |
3.1.11 动物实验 |
3.1.12 行为学评价 |
3.1.13 电生理学测试 |
3.1.14 免疫荧光切片 |
3.1.15 神经递质的表达 |
3.1.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S803@MS-R的表征 |
3.2.2 S803@MS-R-W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3.2.3 S803@MS-R-W对小鼠脑生理电位的影响 |
3.2.4 S803@MS-R-W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
3.2.5 S803@MS-R-W对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用于抑郁症的预防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棒状MSNs的制备 |
4.1.4 形貌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
4.1.5 反应性壳聚糖的制备 |
4.1.6 功能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
4.1.7 仿生plus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
4.1.8 纳米芳香药物在壁纸上的粘附 |
4.1.9 纳米芳香药物在壁纸上的脱附 |
4.1.10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1.11 实验动物 |
4.1.12 悬尾测试 |
4.1.13 强迫游泳测试 |
4.1.14 新环境进食抑制测试 |
4.1.15 旷场测试 |
4.1.16 免疫组化切片 |
4.1.17 尼氏染色切片 |
4.1.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
4.2.2 仿生纳米芳香药物与壁纸之间的动力学模拟 |
4.2.3 纳米芳香药物在抑郁症预防中的作用 |
4.3 小结 |
第5章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用于抑郁症协同治疗 |
5.1 实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
5.1.2 实验仪器 |
5.1.3 H-Lys(Z)-OH羧基-环内酸酐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
5.1.4 C18-p(H-Lys(Z)-OH)的合成 |
5.1.5 C18-PLys的合成 |
5.1.6 C18-PLys-Mal的合成 |
5.1.7 C18-PLys-sertraline的合成 |
5.1.8 SPIONs的合成 |
5.1.9 基因-芳香药物NDDSs的制备 |
5.1.10 细胞培养 |
5.1.11 内涵体逃逸 |
5.1.12 实验动物 |
5.1.13 抑郁症模型小鼠的治疗 |
5.1.14 强迫游泳测试 |
5.1.15 新环境进食抑制测试 |
5.1.16 糖水偏好测试 |
5.1.17 三箱社交测试 |
5.1.18 免疫组化切片 |
5.1.19 尼氏染色切片 |
5.1.20 抗BrdU染色 |
5.1.21 抗BDNF染色 |
5.1.22 IF/FISH双染 |
5.1.23 Western blot检测 |
5.1.2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的制备与表征 |
5.2.2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细胞水平表征 |
5.2.3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的病灶富集和安全性评价 |
5.2.4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的抗抑郁效果评价 |
5.2.5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的抗抑郁机制探究 |
5.3 小结 |
第6章 反应性纳米芳香药物用于改善航天特因环境下身心健康 |
6.1 实验方法 |
6.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
6.1.2 实验仪器 |
6.1.3 MSNs-CYC的制备 |
6.1.4 LE@MSNs-CYC的制备 |
6.1.5 LE@MSNs-CYC应用于壁纸附药 |
6.1.6 柠檬烯释放的检测 |
6.1.7 动物实验 |
6.1.8 航天特因环境模拟 |
6.1.9 高架十字迷宫测试 |
6.1.10 明暗箱测试 |
6.1.11 新物体识别测试 |
6.1.12 水迷宫测试 |
6.1.13 神经递质及皮质酮和皮质醇的检测 |
6.1.1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IL-6和IL-β的检测 |
6.1.15 神经相关蛋白含量检测 |
6.1.16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LE@MSNs-CYC处理壁纸的制备与表征 |
6.2.2 LE@MSNs-CYC在航天特因环境下的抗焦虑作用 |
6.2.3 LE@MSNs-CYC在航天特因环境下的缓解身体损伤作用 |
6.2.4 LE@MSNs-CYC在航天特因环境下的提高认知记忆的作用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建立了芳香药物纳米化与缓控释平台 |
7.1.2 建立了释药-嗅药-神经响应评价平台 |
7.1.3 仿生纳米芳香药物具有优异的抑郁症预防效果 |
7.1.4 芳香-基因药物递送体系具有优异的抑郁症治疗效果 |
7.1.5 反应性纳米芳香药物航天特因条件下提高身心健康 |
7.2 今后工作建议 |
7.2.1 芳香药物纳米化和缓控释平台的拓展 |
7.2.2 基因药物负载方式的改进 |
7.2.3 基因-芳香治疗所应用疾病的拓展 |
7.2.4 基因治疗方法的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铋基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对食品中有害重金属和微生物的清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安全与食品污染物 |
1.1.1 食品安全概况 |
1.1.2 重金属污染在食品中的危害及现状 |
1.1.3 微生物污染在食品中的危害与现状 |
1.2 食品中重金属去除技术 |
1.2.1 吸附法 |
1.2.2 络合法 |
1.2.3 超声波法 |
1.2.4 膜分离法 |
1.3 食品中微生物去除技术 |
1.3.1 加热杀菌技术 |
1.3.2 辐照杀菌技术 |
1.3.3 脉冲电场杀菌技术 |
1.3.4 超高压杀菌技术 |
1.3.5 冷等离子体杀菌技术 |
1.4 纳米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1 纳米吸附技术 |
1.4.2 纳米吸附剂的发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3 纳米杀菌技术 |
1.4.4 纳米杀菌剂的发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
1.5 铋基纳米材料 |
1.5.1 铋基纳米材料的概况和发展 |
1.5.2 硫化铋纳米材料的概况和发展 |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胆状硫化铋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主要试剂 |
2.2.3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制备 |
2.2.4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表征 |
2.2.5 吸附动力学性能 |
2.2.6 吸附平衡等温线性能 |
2.2.7 吸附热力学性能 |
2.2.8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在液态食品中的吸附性能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合成与表征 |
2.3.2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评价 |
2.3.3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在不同pH下吸附效果 |
2.3.4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平衡吸附等温线 |
2.3.5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吸附热力学评价 |
2.3.6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吸附机理 |
2.3.7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在液态食品中的吸附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芳樟醇/硫化铋复合纳米缓控释抗菌体系的构建及其杀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2 实验主要试剂 |
3.2.3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制备 |
3.2.4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光热性能评价 |
3.2.5 芳樟醇的响应性释放评价 |
3.2.6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羟基自由基的检测 |
3.2.7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3.2.8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评价 |
3.2.9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杀菌时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3.2.10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杀菌时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
3.2.11 MTT细胞毒性评价 |
3.2.12 小鼠体内毒性评价 |
3.2.13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在液态食品中的抗菌性能评价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合成及表征 |
3.3.2 芳樟醇的响应性释放评价 |
3.3.3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3.3.4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评价 |
3.3.5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杀菌时对细胞膜完整性和细菌形态的影响 |
3.3.6 MTT细胞毒性评价 |
3.3.7 小鼠体内毒性评价 |
3.3.8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在牛奶中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纳米棒/硫化铋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杀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2 实验主要试剂 |
4.2.3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制备 |
4.2.4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光热性能评价 |
4.2.5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光动力性能评价 |
4.2.6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4.2.7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评价 |
4.2.8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杀菌时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4.2.9 MTT细胞毒性评价 |
4.2.10 小鼠体内毒性评价 |
4.2.11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在液态食品中的抗菌性能评价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合成及表征 |
4.3.2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光热性能评价 |
4.3.3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光动力机理探究 |
4.3.4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4.3.5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评价 |
4.3.6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杀菌时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4.3.7 MTT细胞毒性评价 |
4.3.8 小鼠体内毒性评价 |
4.3.9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在牛奶中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生理、养分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1.1.2 莴笋产业发展现状 |
1.2 化学肥料在我国蔬菜生产中的施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缓释肥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1.3.1 缓释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缓释肥的国内外施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3 我国发展缓释肥的对策及前景展望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2.4.1 生长生理指标的测定 |
2.4.2 植株干物质量和养分含量 |
2.4.3 肥料利用率计算 |
2.4.4 产量和营养品质的测定 |
2.4.5 土壤样品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的影响 |
3.1.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根系活力的影响 |
3.1.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1.4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干物质积累、养分利用的影响 |
3.2.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干物质积累量及分配率的影响 |
3.2.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莴笋养分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3.2.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4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5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莴笋土壤养分和相关酶的影响 |
3.3.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3.3.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土壤相关酶的影响 |
3.3.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土壤养分和相关酶的相关性 |
3.4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4.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产量的影响 |
3.4.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安全品质的影响 |
3.4.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干物质积累、养分利用的影响 |
4.3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养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4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7)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缓释肥类型及缓释机理 |
1.2.2 缓/控释肥理化特性和缓释特性检测技术 |
1.2.3 炭基缓释肥成型技术 |
1.2.4 筛分技术 |
1.2.5 炭基缓释肥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与关键部件设计 |
2.1 造粒筛分一体装置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1 造粒筛分一体装置总体结构 |
2.1.2 造粒筛分一体装置工作原理 |
2.2 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 |
2.2.1 定量螺旋喂料器设计与分析 |
2.2.2 造粒成型装置设计与分析 |
2.2.3 平面回转筛分装置设计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性能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步骤与过程 |
3.1.5 性能评价指标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2.2 拟水平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炭基缓释肥颗粒理化及缓释特性试验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缓释肥制备 |
4.1.2 试验仪器 |
4.1.3 理化特性与缓释特性测定 |
4.1.4 评价指标 |
4.1.5 数据处理 |
4.2 炭基缓释肥颗粒理化特性结果与分析 |
4.2.1 炭基缓释肥颗粒抗压强度 |
4.2.2 炭基缓释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4.2.3 炭基缓释肥颗粒电子显微镜扫描 |
4.3 炭基缓释肥颗粒缓释特性结果与分析 |
4.3.1 炭基缓释肥养分淋出率 |
4.3.2 炭基缓释肥淋出液电导率及pH值 |
4.4 炭基缓释肥生产经济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盐酸地芬尼多理化性质的测定 |
1.仪器与试药 |
1.1 材料和试剂 |
1.2 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的配制 |
2.1.1 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配制 |
2.2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 |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精密度 |
2.2.3 回收率 |
2.3 盐酸地芬尼多的溶解度测定 |
2.3.1 盐酸地芬尼多在水中的溶解度 |
2.3.2 盐酸地芬尼多在不同pH值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 |
2.4 盐酸地芬尼多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2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3.小结 |
第二章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含量测定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方法与结果 |
2.1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制备 |
2.2 盐酸地芬尼多控释片的含量测定 |
2.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用性试验 |
2.2.2 溶液的制备 |
2.2.2.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2.2.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2.2.2.3 阴性样品溶液的配制 |
2.2.3 专属性考察 |
2.2.4 溶液稳定性 |
2.2.5 线性关系 |
2.2.6 进样精密度 |
2.2.7 重复性 |
2.2.8 中间精密度 |
2.2.9 回收率 |
2.2.10 含量测定 |
3.讨论 |
第三章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释放度测定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方法与结果 |
2.1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用性试验 |
2.3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4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2.5 阴性样品溶液的配制 |
2.6 专属性 |
2.7 溶液稳定性 |
2.8 线性关系 |
2.9 进样精密度 |
2.10 回收率 |
3.释放度测定 |
4.讨论 |
第四章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研究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处方工艺研究 |
2.1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制备 |
2.1.1 包衣液的配制 |
2.1.2 包衣工艺 |
2.1.3 制备工艺 |
2.1.3.1 含药层的制备 |
2.1.3.2 助推层的制备 |
2.1.3.3 双层片的制备 |
2.1.3.4 双层包衣片的制备 |
2.1.3.5 激光打孔 |
2.2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处方及工艺优化 |
2.2.1 助推层各因素对渗透泵片的影响 |
2.2.1.1 助推层中聚氧乙烯(PEO-WSR303) |
2.2.1.2 助推层中氯化钠(NaCl) |
2.2.1.3 助推层的颗粒粒度 |
2.2.1.4 助推层中的聚氧乙烯和氯化钠(NaCl) |
2.2.1.5 小结 |
2.2.2 含药层各因素对渗透泵片的影响 |
2.2.2.1 改变含药层处方中辅料类型 |
2.2.2.2 含药层中高性能微晶纤维素(MCC-KG802) |
2.2.2.3 含药层中普通微晶纤维素(MCC) |
2.2.2.4 含药层中聚维酮(PVP) |
2.2.2.4.1 2.2.2.4项下处方筛选 |
2.2.2.5 含药层聚氧乙烯(PEO)用量 |
2.2.2.6 含药层PEO-MCC混合比例 |
2.2.3 考察含药层中盐酸地芬尼多和其他辅料各自及混合的水溶性 |
2.2.3.1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
2.2.3.2 海藻酸钠 |
2.2.3.3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海藻酸钠比例混合 |
2.2.3.4 乳糖 |
2.2.3.4.1 乳糖-MCC |
2.2.3.4.2 乳糖-海藻酸钠 |
2.2.3.4.3 乳糖-HPMC |
2.2.3.5 磷酸二氢钾 |
小结 |
2.2.3.6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
3.释放度的测定 |
3.1 处方a |
3.2 处方b |
3.3 处方c |
小结 |
3.4 验证处方 |
3.5 讨论 |
4.处方a的优化 |
4.1 含药层中氯化钠(NaCl)含量 |
4.2 含药层中聚氧乙烯(PEO-N10)类型 |
4.3 含药层中聚氧乙烯(PEO-N10)含量 |
4.4 包衣膜厚度对药物释放度的影响 |
5.验证处方 |
6.讨论 |
第五章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稳定性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试验方法 |
2.1 影响因素试验 |
2.1.1 高温试验 |
2.1.2 高湿试验 |
2.1.3 强光照射试验 |
2.2 加速试验 |
2.3 长期试验 |
3.试验结果与讨论 |
4.本章小结 |
结语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面向缓/控释肥料应用领域的PLA基多孔膜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缓/控释肥料 |
1.2.1 缓/控释肥料的定义 |
1.2.2 缓/控释肥料的特点 |
1.2.3 缓/控释肥料的分类 |
1.2.4 国内外缓/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 |
1.3 聚乳酸 |
1.3.1 聚乳酸的结构及性质 |
1.3.2 聚乳酸的应用 |
1.4 醋酸纤维素 |
1.4.1 醋酸纤维素的结构及性质 |
1.4.2 醋酸纤维素的应用 |
1.5 壳聚糖 |
1.5.1 壳聚糖的性质 |
1.5.2 壳聚糖的改性及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聚乳酸/醋酸纤维素多孔膜及包膜尿素的制备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 聚乳酸/醋酸纤维素多孔膜及包膜尿素的制备 |
2.3.1 聚乳酸/醋酸纤维素多孔膜的制备 |
2.3.2 包膜尿素的制备 |
2.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2 接触角 |
2.4.3 含水率 |
2.4.4 膜的机械性能 |
2.4.5 膜的渗析性能 |
2.4.6 膜的释放性能 |
2.4.7 离子浓度测定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膜的SEM |
2.5.2 膜的亲疏水性 |
2.5.3 膜的拉伸性能 |
2.5.4 膜的渗析性能和控释性能 |
2.5.5 包膜尿素的SEM |
2.5.6 包膜尿素的释放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3 聚乳酸/O,O-月桂酰壳聚糖多孔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 聚乳酸/O,O-月桂酰壳聚糖多孔膜的制备 |
3.3.1 O,O-月桂酰壳聚糖(OCS)的制备 |
3.3.2 聚乳酸/O,O-月桂酰壳聚糖多孔膜的制备 |
3.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3.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3.4.2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
3.4.3 其它表征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O,O-月桂酰壳聚糖的FTIR图 |
3.5.2 O,O-月桂酰壳聚糖的1HNMR图 |
3.5.3 PLA/O,O-月桂酰壳聚糖多孔膜的SEM |
3.5.5 PLA/OCS多孔膜的渗析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4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10)生物炭微生物缓释肥的制备与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缓控释肥料 |
1.1.2 微生物菌肥 |
1.2 国内外缓控释肥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缓控释肥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缓控释肥发展趋势 |
1.2.3 国外微生物菌肥发展趋势 |
1.2.4 国内微生物菌肥发展趋势 |
1.3 生物质炭 |
1.4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 |
1.4.1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定义 |
1.4.2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
1.4.3 微生物细胞包埋法常用材料 |
1.5 枯草芽孢杆菌概述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枯草芽孢杆菌生长影响因素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悬液的制备 |
2.4 尿素、KH_2PO_4、固定剂pH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情况的影 |
2.4.1 尿素浓度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情况的影响 |
2.4.2 KH2PO4 的浓度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情况的影响 |
2.4.3 固定剂pH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情况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PVA-SA混合材料制备胶珠的条件优化 |
3.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3 PVA-SA混合胶珠的制备 |
3.3.1 枯草芽孢杆菌的准备 |
3.3.2 培养基 |
3.3.3 胶珠的制备 |
3.4 胶珠制备的条件优化 |
3.4.1 PVA-SA对胶珠的制备的影响 |
3.4.2 CaCl_2 用量对胶珠制备的影响 |
3.4.3 H_3BO_3 用量对胶珠制备的影响 |
3.4.4 固定化时间对胶珠制备的影响 |
3.5 测试与表征 |
3.5.1 胶珠的直径 |
3.5.2 胶珠的溶胀率 |
3.5.3 胶珠的机械强度 |
3.5.4 胶珠的包埋率 |
3.5.5 尿素浓度测定 |
3.5.6 KH2PO4 浓度的测定 |
3.5.7 流变特性 |
3.5.8 数据处理方法 |
3.6 结果和讨论 |
3.6.1 PVA-SA浓度对胶珠的形态的影响 |
3.6.2 CaCl_2 的用量对胶珠的形态的影响 |
3.6.3 H_3BO_3 的用量对胶珠的形态的影响 |
3.6.4 固定时间对胶珠的形态的影响 |
3.6.5 流变特性 |
3.7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炭微生物缓释肥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稻壳与生物质炭胶珠的制备 |
4.3.2 测试与表征 |
4.3.3 不同稻壳与生物炭浓度的胶珠释放情况 |
4.3.4 数据处理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胶珠的机械强度和包埋率 |
4.4.2 胶珠的溶胀率 |
4.4.3 流变测试 |
4.4.4 电镜测试 |
4.4.5 不同稻壳与生物炭浓度的胶珠释放情况 |
4.5 小结 |
第五章 微生物复合缓释肥玉米大田实验 |
5.1 试验地概况 |
5.2 试验设计 |
5.3 样品采集和测定项目 |
5.3.1 植株高度 |
5.3.2 植株直径 |
5.3.3 土壤取样 |
5.3.4 土壤的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不同施肥处理组对玉米植株的影响 |
5.4.2 不同施肥处理组对玉米果实品质的影响 |
5.4.3 不同施肥处理组对大田土壤pH、N、P、K含量的影响 |
5.4.4 不同施肥处理组对大田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北京医药集团缓控释技术重大项目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宛氏拟青霉SJ1提取物调控作物硝态氮代谢机制及控释效应研究[D]. 王庆彬.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2)
- [2]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D]. 许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丙硫菌唑微囊及生物可降解抗菌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陈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纳米芳香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研究[D]. 卢治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5]铋基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对食品中有害重金属和微生物的清除研究[D]. 王婉妮.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6]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大棚莴笋生长生理、养分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陈艺易.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9)
- [7]炭基缓释肥造粒筛分一体装置设计与试验[D]. 刘鸣.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8]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研究[D]. 吴芬.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9]面向缓/控释肥料应用领域的PLA基多孔膜的制备及表征[D]. 王小嵩.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10]生物炭微生物缓释肥的制备与特性研究[D]. 尹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