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的产生与演变

论诗歌的产生与演变

一、简论诗之生成及衍变(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1](2021)在《“诗骚与中华三大史诗”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021年7月28—8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联合承办的"诗骚与中华三大史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召开。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国、美国、匈牙利、蒙古四个国家的二十八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四十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提交论文三十余篇。

张建国[2](2017)在《《风俗通义》言说方式研究》文中指出《风俗通义》又名《风俗通》,是东汉末期汝南人应劭所作,记述了汉代以及汉代以前大量的社会风俗。近代以来,《风俗通义》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对《风俗通义》的研究多集中在文献学、史学、语言学方面,《风俗通义》的文学研究还较少,从言说方式的角度切入对《风俗通义》进行研究至今还未出现,本文回归文本,探究《风俗通义》引经据典、谨案、对比三种极富特色的言说方式,对这三种言说方式的选择进行探因,揭示这三种言说方式对《风俗通义》文学、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对应劭和《风俗通义》作一简介,指出《风俗通义》研究取得的成就和有待研究之处。第二部分为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对“言说方式”这一概念进行界定。这一部分共梳理了1983年至今所有关于“言说方式”概念的使用情况,将其分为蕴含期、起步期、发展期,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言说方式”进行概念的界定,分析了从言说方式角度切入《风俗通义》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创新性。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二章,引经据典是《风俗通义》在言说方式上最大的特点,笔者将这些典籍分为四类,并对《风俗通义》所引典籍进行数量上、思想上的分析,认为《风俗通义》的学术归属当为子部儒家类而非子部杂家类,并对引经据典的言说方式进行探因,揭示引经据典言说方式对《风俗通义》的价值和意义。第四部分为本文第三章,本章首先对“谨案”言说方式进行举例说明,从历时和共时的两个维度对这一言说方式的形成进行探因,并探究“谨案”言说方式对《风俗通义》的价值和意义。第五部分为本文第四章,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大量使用了对比的言说方式,本章探究了对比言说方式与“春秋笔法”的关联,认为《风俗通义》在言说目的上继承了“春秋笔法”惩恶扬善的目的,在具体的创作手法上则体现为对“春秋笔法”中“直书其事”和“微婉隐晦”的继承,揭示出对比言说方式的价值和意义。

田海花[3](2013)在《论《二十四诗品》的说理方式》文中研究指明司空图在论述诗歌风格时有独特的说理方式,一是造境说理,通过诗意的语言营造一个个意境来阐述每种诗歌风格,读者在思维想象过程中与作者创造的意境达成共鸣,从而体会诗歌风格的特点;二是直接说理,主要体现在每一品的某些诗句中,概括性的语言将诗歌风格特征高度提炼出来。

邓晶,亓晴[4](2012)在《2009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认为前言本索引收录的是2009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出版的期刊、报纸上发表的有关古代诗歌研究的论文。整理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全国报刊索引》(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编辑出版)及相关的刊物。每个条目所列内容

周德波[5](2009)在《“意”范畴衍生中的三个向度》文中研究指明“意”作为中国古典文艺思想的元范畴,对中国文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提挈作用。它是主体精神自由而自觉的标志,是文艺审美观念的核心,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灵魂。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意”范畴衍生中的理论状态,及其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所承载的理论价值。由于“意”在不同的思想向度内与其他哲学观念关系密切,所以“意”范畴在生成之初便拥有阐释和发挥的空间,为这一范畴在后来的文艺批评实践中呈现不同的审美质态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意”范畴在后世文艺美学中应用的普泛化,以及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使得这一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理解出现了诸多的误区,以致难以解释“意”范畴为什么会在文论、画论、书论、乐论等文艺领域被广泛应用,并与其他范畴融合形成新的审美观念的原因。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厘清这一范畴生成过程中,与文化心理与哲学观念的密切关系。正是因为它植根于丰厚的文化土壤和哲学体系当中,才会有后来的不断生发的可能。所以本文着力于先秦时期“意”范畴生成中的各文化向度的考察,以期能够对“意”生成的文化基因和理论状态作深入地清理,认清其理论童年时期的结构状态,主要的学术目的在于:正本清源。本着这一原则展开的论述,研究的阶段主要集中在先秦,其后“意”范畴演化发展的状况虽稍有涉及,然非本文之重点,主要以之辅助说明不同的理论向度为“意”范畴发展提供的可能。这是本文的框架构想。所以,本文的内容共分三个部分,分别以“意”范畴的接受向度、审美向度和意义创生向度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一、“以意逆志”是“意”范畴衍生中的接受向度。“以意逆志”是文本接受视野影响深远的理论范式。它孕育于从“观诗”“赋诗”到“引诗”“解诗”的文化背景之下;生成于心性哲学与人性本善的道德伦理观念之中;拥有“知言养气”“论世知人”的主体修养模式的互证;具备扩散性和开放性的理论特质。它不单是接受视野中“意”范畴生成的母体,同时又在“意”范畴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对其有着重要的提挈作用。本部分力图在文化语境中,还原儒家视野里“意”之道德伦理规定和主体心性论的特征,以期厘清“意”在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位置,以及与“文”、“辞”、“言"、“志”、“仁”、“道”、“理”、“心”、“性”、“气”等哲学范畴的关系。在阐述中,对心性论和推恕观念做了充分论述。二、“得意忘言”是“意”范畴衍生中的审美向度。“得意忘言”是道家语言哲学的重要基元,也是其体性悟道的重要理路。道家的“有无”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典艺术的发展,也滋养着“意”范畴审美特征的形成。“得意忘言”孕育于本道的老庄哲学之中;产生于道家直觉体悟的范式之下;濡染着虚静观念的主体性特征;具有独特的意会神遇、超然物象的观照姿态。“得意忘言”所追求的超凡脱俗、跨越时空、“道通为一”等主体自由的审美境界,拓展了“意”的审美空间,与儒家的“以意逆志”具有互补意义。本部分力图在道家的哲学体系中挖掘“意”范畴的审美意义,并着力厘清“物”、“性”、“情”、“知”、“言”、“体”、“道”等哲学观念与“意”的关系。在阐述中对“情”范畴作了全面的把握,对“情”“意”关系形成了新的理解。三、“立象尽意”是“意”范畴的意义创生向度。“立象尽意”是“易学”意义创生观念的总结,也是体现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理论。它孕育于先民的符号意识和文字观念,在“易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熟。“易学”是儒道哲学的源头,历史悠久、观念丰富。“立象尽意”观念是民族的文化心理的重要总结。本部分着力探索了“立象尽意”论形成的文化因素,对符号意识、“文”观念、文字观念、象舞观念、象物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作了深入考察,以便弄清“立象尽意”形成的原因。在对“易学”的理论构成中阐述了“立象尽意”论的哲学本质。本部分力图在文化史的角度完成对“立象尽意”的考察,着力厘清“物”、“道”、“气”“情”、“象”、“辞”与“意”的关系。在阐述中对“类”、“比”的研讨用力尤深,渗透在各观念的解释之中。三者在不同的向度赋予了“意”范畴多侧面的哲学特质,合力完成了“意”范畴的塑造。本文在立足原典的基础上,尽力还原诸子的哲学体系的重要侧面,来观照“意”之生成。阐述中不唯文艺理论之一隅,旁求语言学、文字学、史学、考古、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中的相关观念和知识来尽量还原“意”范畴生成的文化环境,以期能够深入把握其内涵。文中谨慎地使用了阐释学、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但不是主导。

赵天一[6](2004)在《简论诗之生成及衍变》文中提出诗的发展同诗之生成和诗之衍变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诗之生成决定了诗的盛衰,同时诗之衍变以流动的方式作用于诗。中国诗的发展轨迹呈陨落状,文章试从诗之生成、诗之衍变等方面来探究诗陨落之根源。

二、简论诗之生成及衍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诗之生成及衍变(论文提纲范文)

(2)《风俗通义》言说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风俗通义》简介
    二、《风俗通义》研究综述
        (一)文献学、史学、语言文字学
        (二)文学
        (三)《风俗通义》文学研究述评
第一章“言说方式”概念界定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言说方式”的学术史梳理
        一、蕴含期(1983 年—1990 年)
        二、起步期(1990 年—2000 年)
        三、发展期 (2000 年—至今)
    第二节 言说方式的概念界定
        一、言说方式的使用情况述评
        二、言说方式的语言学读解
        三、言说方式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用言说方式研究《风俗通义》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引经据典的言说方式
    第一节 《风俗通义》直接征引的“经典”
        一、经传类
        二、史书类
        三、诸子类
        四、其他类
    第二节 《风俗通义》所引“经典”特征分析
        一、《风俗通义》所引“经典”的数量特征及分布情况分析
        二、《风俗通义》所引“经典”的思想特征分析
    第三节“引经据典”言说方式的时代探因
        一、引经据典与汉初奏议的文风铺垫
        二、引经据典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导向
        三、引经据典与汉儒“通经致用”的政治诉求
        四、引经据典与应劭对“通学”的时代追求
    第四节 引经据典言说方式的价值和意义
        一、引经据典言说方式与《风俗通义》的“辨风正俗”
        二、引经据典言说方式对《风俗通义》语言风格的影响
第三章“谨案”的言说方式
    第一节“谨案”言说方式举隅
    第二节“谨案”言说方式的形成探因
        一、“谨案”言说方式的历时探源
        二、“谨案”言说方式的共时梳理
    第三节“谨案”言说方式的价值及其意义
        一、对全篇内容和结构的完善
        二、为小说因素提供生长空间
        三、“谨案”言说方式对《风俗通义》议论的影响
第四章 对比的言说方式
    第一节 对比言说方式举隅
        一、同一事件不同人行为的对比
        二、同一人物生平的前后期对比
    第二节 对比的言说方式与春秋笔法
        一、对比言说方式与春秋笔法的惩恶扬善
        二、对比言说方式对春秋笔法的运用
    第三节 对比言说方式的价值与意义
        一、对比言说方式与“辨风正俗”
        二、对比言说方式与《风俗通义》的文学色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论《二十四诗品》的说理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造境说理, 别具一格
    (一) 意象丰富
    (二) 冲淡的美学追求
    (三) 修辞手段的运用
二、直接说理, 画龙点睛
    (一) 直接点明诗歌风格
    (二) 直接阐发诗歌创作理论

(5)“意”范畴衍生中的三个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以意逆志: “意”范畴衍生中的接受向度
    1.1 “以意逆志”论的文化背景
        1.1.1 观诗、赋诗到引诗、解诗的文化发展脉络
        1.1.2 “断章取义”与“以意逆志”的文化逻辑关系
        1.1.3 “迹熄诗亡”后“诗”之意义的重建
    1.2 “以意逆志”论的理论生态
        1.2.1 孟子心性论的理论构成
        1.2.2 同心推恕:道德视域的体认范式
        1.2.3 知言养气:主体修养的重要基础
        1.2.4 论世知人:主体认知的重要途径
    1.3 “意”与“以意逆志”的文论认定
        1.3.1 “以意逆志”阐释中“意”观念的解读脉络
        1.3.2 “以意逆志”向度中“意”范畴的文论认定
        1.3.3 “以意逆志”的文论价值阐释
2 得意忘言:“意”范畴衍生中的审美向度
    2.1 “得意忘言”论的文化背景
        2.1.1 道法自然:道家哲学的本体论
        2.1.2 虚静为本:主体人生的审美观
    2.2 “得意忘言”论的理论生态
        2.2.1 目击道存:主以直觉的体悟范式
        2.2.2 心斋坐忘:主体修养的心性修为
        2.2.3 得意忘言:主体体道的言意维路
        2.2.4 “三言”存意:庄子表意的言说观念
    2.3 “得意忘言”的理论价值认定
        2.3.1 “意”之衍变与“忘言”论的影响
        2.3.2 “得意忘言”的文论价值阐释
3 立象尽意:“意”范畴的意义创生向度
    3.1 “立象尽意”论的文化传统
        3.1.1 符号意识与文字观念
        3.1.2 象喻表达与表意思维
        3.1.3 周易文化与易象思维
    3.2 “立象尽意”的理论生态
        3.2.1 观物取象:意义的生成
        3.2.2 立象尽意:意义的表达
        3.2.3 意寓象外:意义的喻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简论诗之生成及衍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之生成
二、诗之衍变

四、简论诗之生成及衍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诗骚与中华三大史诗”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王浩. 文学遗产, 2021(05)
  • [2]《风俗通义》言说方式研究[D]. 张建国. 西南大学, 2017(01)
  • [3]论《二十四诗品》的说理方式[J]. 田海花.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
  • [4]2009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邓晶,亓晴.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2(02)
  • [5]“意”范畴衍生中的三个向度[D]. 周德波. 辽宁大学, 2009(01)
  • [6]简论诗之生成及衍变[J]. 赵天一.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S1)

标签:;  ;  ;  

论诗歌的产生与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