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断加强信息反馈,促进提高生丝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陈冠宇[1](2021)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研究 ——以开弦弓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鉴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工业的变化,我国农村地区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由此带来了乡村空间的加速重构。而要理解中国乡村发展先行地区乡村空间重构的规律与经验,探究其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本研究认为乡村空间的巨大变化与同时期的社会变革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本文选用社会学方法——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简称ANT),对近代以来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历程与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尝试探索我国发展先行地区乡村空间重构与社会变革之间的作用机制。论文将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村定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国内外有关理论与实践,对其进行述评,构建起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研究框架,构建起基于ANT的乡村空间重构研究方法。其次,以开弦弓村为例,运用该研究框架,对其背景概况、空间重构历程进行梳理,分析该研究对象各阶段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开弦弓村空间重构各阶段的行动者网络,以乡村空间重构实践为必经之点,从问题界定、利益赋予征召和动员四方面构建了行动者网络的转译过程,阐释了开弦弓村空间重构过程中各行动者的权责分配、相互关系和运行路径,总结空间重构机制。最后,基于ANT视角对苏州吴江的乡村空间营建提出策略。论文结论如下:1)行动者网络理论这一社会学用来解释多要素共同作用促成事物发展的理论模型,用来研究乡村空间重构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为良好的桥梁和纽带。2)苏州吴江乡村空间的重构与同期社会的变革具有异质同步的特征,其乡村空间重构过程分为传统农业时期、集体工业时期、个体工业时期、新时期乡村建设时期四个阶段。3)从影响乡村空间重构的核心行动者的内外生属性角度出发,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经历了“‘外生——内生——内生——外生’主导”的转变。4)村民在空间重构各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空间营建应充分调动村民这一行动者的积极性。本研究在一般性乡村空间重构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乡村发展先行地区政府、企业探索了在地的情境性经验,目标价值是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多学科交叉下平稳有序乡村空间重构模式与精细化管理路径探讨则是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议题。
鞠斐[2](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牛怡元[3](2020)在《近代中美丝绸产业布局与行业组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丝绸在我国历史舞台上不仅仅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更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从“丝绸外交”到李希霍芬以“丝绸之路”命名中外通商道路,都体现出丝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近代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动荡、复杂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期,工、商行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或盛或衰。中国丝绸产业被认为是从古至今在国际上都极具优势的产业,但在近代时期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产业水平是否依然位于世界前列,尤其值得从历史、地理的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历史地理学与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侧重点不同。历史地理学研究重点放在近代或古代,在研究过程中大量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与现代地理学所呈现的内容会有不同。本文以近代为研究期,以国家为研究尺度进行中国与美国丝绸产业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比两者的差异性,分析近代时期中美丝绸产业的发展水平。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行业组织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影响因素,总结出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美国的社会组织对行业具有有力的管控作用,研究近代时期中美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以及社会力量对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弥补中国在社会组织方面的不足,为国家引导提供补充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运用了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思路和GIS等技术软件,同时也将运用历史学对史料的处理和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分布:近代时期中国丝绸产业在国家尺度上呈现分散状态,但在省级尺度上呈现出集聚状态。美国丝绸产业分布整体呈现集聚状态,同时其空间演变过程表现出集聚与扩散机制。美国较为集聚的产业分布,使得终端产品制造商、零售商和批发商具有较强的区域间联系性,有利于产业实现集聚经济,进而扩大生产规模;有利于各生产部门间的交流,更易进行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实现交易内部化,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中、美两国丝绸产业分布的集聚和分散特征,影响了行业组织在吸纳、管理的过程中,对国内行业从业者整合力度的不同。(2)进出口水平:从整个研究期来看,中国丝绸产业的发展速度慢于美国,其产业水平也逐渐落后于美国。首先,中美两国的进出口属性不同,中国为世界重要的生丝出口国,而美国为世界最大生丝进口国。其次,对比世界其他国家的丝绸商品进出口,中国丝绸类商品出口量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下降趋势,美国则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最后,从商品进出口种类来看,中国主要出口商品以第一产业生产的生丝为主,国内经济结构以农业生产部门为主。中国进出口收入主要来源于生丝等前端产品,而行业组织对丝绸产业的管控集中在绸缎商品等终端产品,这种管理错位导致行业组织对产业掌控能力不足。美国国内丝绸生产部门为加工制造业。与农业部门不同,工业部门更易产生规模经济。美国生产模式为进口生产原料,国内加工制造,从而提高产品经济附加值。美国丝绸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制度,推动技术创新。行业组织对生产部门的直接掌控,提高了行业内部的发展效率。在此基础上,美国丝绸产业在产品质量、商品种类和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逐步超越中国。(3)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以上海绸缎商业同业公会和美国丝绸协会进行比较,中国与美国的行业组织形式在管理模式、部门设置、层级复杂程度以及受政府干预强度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从行业组织的角度分析,影响产业发展快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问题导向性。是否有针对具体事务而设立的专项委员会、指派特定人员处理相关事务;2结构简洁程度。行业组织的管理模式是否清晰、分工明确,管理层级是否简洁但全面、系统;3交易内部化程度。行业组织整合资源能力的强弱,是否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国内资源,做到地域分工,增加产业生产效益;4行为人意愿。成员入会的自我意愿,是否是自愿加入一个行业群体;5外部组织导向性程度。行业组织的构成是否受外部组织力量干预大,是否受政府干预力度较大。结果表明设有职权明确的专项部门、最大程度吸收国内甚至国外从业人员、最大范围整合产业资源、组织凝聚力强的行业组织对行业的发展更具有推动作用。近代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也都对产业发展形成推动或阻碍作用:稳定、开放的社会经济环境,为美国丝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动荡、闭塞的社会经济环境,一定程度阻碍甚至禁锢了中国丝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本文对近代中美两国丝绸产业的对比分析,也可以充分呈现经济地理研究中关注历史时期的重要意义。
任颖[4](2020)在《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1949-197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中国丝绸行业及丝绸设计的发展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具价值的丝绸设计档案,这些档案不仅记录了丝绸产业及丝绸文化发展的脉络与辉煌历史,对于当代丝绸创新设计来说也是宝贵的文化基因库。此外,其对于丝绸设计史、丝绸品种史、丝绸工艺史等的研究均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纵观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新中国丝绸样本档案整理考察的成果相对匮乏,对于该时期丝绸样本及档案的保护传承及体系化和数据化的应用,亦已成为该领域极需关注的课题。有鉴于此,此文从新中国丝绸样本的归类、整合入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对新中国初期丝绸设计档案的形成、发展、历史以及数据库的构建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此研究主要分为四个章节。首先对新中国丝绸设计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做了简要的概括,其二归纳了新中国丝绸设计的技术特征,新品种、新花色的不断创新以及市场特征,肯定了新中国丝绸发展的价值与目前研究实践工作的优势所在。其三以新中国丝绸的设计观念、设计群体以及档案展开分析,提出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整理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丝绸档案的整理归类,重点论述了新中国丝绸档案对当代设计的价值所在,以及数据库构建的必要性与应用途径,并在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了实验性创新设计尝试。
李佳欣[5](2020)在《晚清上海中英贸易冲突研究(1860-1890)》文中提出在晚清中英关系中,商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由于英国对华贸易的侵略性质,以及中英两国经济形态以及对外政策的根本差别,中英之间围绕商业活动的展开及其他问题产生了各种复杂而尖锐的矛盾。其中,贸易冲突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方面。贸易冲突涵盖的内容繁杂,频发数量也较多,散布范围的广泛程度都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冲突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中外之间的经济和外交关系,而且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法治理念和商业模式,促进了中国法治制度的革新。晚清时期中英两国尤以在上海地区的贸易冲突最为显着。中英两国在上海地区的贸易冲突最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茶叶贸易冲突、丝绸贸易冲突、鸦片贸易冲突。中英在上海地区的贸易冲突有着复杂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五口通商之后,上海很快取代广州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贸易中心。上海地区贸易活动的频繁,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商人从事走私贸易的主要据点。再加上在贸易往来中严苛的厘金税,最终使中英两国商人逐渐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为了便于组织和管理对外贸易活动,上海地区成立了一些商业组织和商业会馆,如上海丝绸会馆、上海茶叶会馆、汉口茶叶会馆、鸦片会馆等。这些会馆的出现对当时抵御英国的商业入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解决中英贸易冲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使中英两国的商业贸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下去,清政府和英方都采取了相对的措施来解决这些贸易冲突。在茶叶冲突方面,主要表现为茶叶掺假、茶叶质量不达标以及茶叶称重系统不规范。在茶叶贸易中出现茶叶以次充好、给茶叶染色以及通过人为增加茶叶重量的现象很多,导致中英双方爆发了茶叶贸易冲突。究其原因在于英国的自由贸易理念和晚清政府的限制贸易理念的差异。在丝绸贸易冲突方面,蚕茧质量问题以及富阳事件是其典型案例。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早发明蚕丝技术和生产丝绸的国家,再加上中国的蚕丝和丝绸具有优良的质地,使中国的蚕丝和丝绸远销欧洲市场,并得到西方人的喜爱。五口通商之后,中英两国贸易的地点逐渐转移到了上海地区。随着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英国方面对中国的蚕丝和丝绸需求量日益增大。此时国内江南地区及上海一带由于缺乏杀茧技术和把蚕丝绕得好的熟练劳动力的不足,使中国的蚕丝质量严重下降,英国方面对此十分的不满。因此中英双方因为蚕丝和丝绸的质量问题爆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富阳事件的爆发。在鸦片冲突方面,中英两国主要围绕鸦片税厘争端和鸦片走私的第一次外交谈判、第二次外交谈判问题而展开。近代鸦片贸易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残害、侵蚀中国人民和掠夺中国人民的恶毒的殖民贸易。罪恶的鸦片贸易给中国人民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中国政府开始采取禁烟措施。但是在强大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面前中国的禁烟措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中英两国因为鸦片问题也逐渐产生矛盾。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们以中国政府禁烟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虽然实现了要求鸦片合法化的目标。但是,中英两国在鸦片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并没有消除。此后,中英两国因为鸦片走私冲突和鸦片税厘冲突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谈判和交涉,最终由于双方的妥协让步,中国确立了新的鸦片税制。随着中英两国间在贸易往来中众多矛盾冲突的出现,中英双方开始着手对中英贸易冲突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其中,主要以晚清政府采取的措施为主。比如,晚期政府制定严格律令来打击假茶现象、指导茶商改良茶叶生产以提高茶叶质量、通过提高煮茧技术来改善生丝质量等等。英国方面出于对食品掺假及食品安全问题的考虑也积极地完善英国的茶叶贸易监管制度,并颁布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条例等等。这些措施都对解决中英贸易冲突问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19世纪60至90年代在上海地区发生的中国晚清政府、商人组织与英国商业公司之间的三次商业冲突问题,为我们再现了当时中英两国在上海地区贸易往来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中英贸易冲突的探讨和剖析,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对晚清中英贸易冲突的理解和认识,透视晚清中英贸易冲突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进而揭示近代中英贸易发展、演变的规律与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为国家的经济及外交决策提供历史参考和借鉴。
熊辛格[6](2020)在《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文中认为物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物流业则是按照他人的物流需要,有偿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中国近代物流业可以根据它在不同领域所具备的功能不同,分为两大类,即以运输为主的企业和以运输代理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企业,主要包括公路物流业、铁路物流业、航运物流业、航空物流业和货栈业等。在列强物流企业凭借条约特权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衰败到曲折发展的嬗变过程,形成了以码头货栈业、航运物流业、公路物流业和铁路物流业为主体的体系,为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近代物流类不平等约章的订立为列强入侵我国近代物流业提供了特权庇护。对外扩张物流业,是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实现侵略野心,尽快在中国建立政治及经济上的支配地位,订立物流类约章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首要策略。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外商物流业入侵我国经济创造了特权上的基础。根据不同内容,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可以分为货物税率类、码头货栈类、物流交通设施类与电信通讯类四种。随着对华入侵的增强,欧美各国将提高货物流通速率、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加货物数量等问题视为辅助各国势力的重要步骤。无论是货物税率类,还是码头货栈类和交通设施类约章,都体现了列强在中国扩大近代物流业的野心。通过税率类约章,列强攫取了协定关税特权,降低了进出口及内地税税率,为外商在华扩大商品运输量创造了条件。码头货栈类约章的订立,使得外商在通商口岸广泛建立商品集散地,推动物流运输业向内地扩张。除此之外,良好的物流交通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也是近代外商物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列强通过不平等约章,不仅攫取了修筑公路和铁路的权利,也获得了在我国沿海及内河航行的权利,为外商物流交通的入侵创造了条件。而电信类准条约的签订,令外商获得在华设立现代通讯机构的权利。随着外商在华水线和陆线铺设的完成,提高了商业信息流通效率,为外商在华物流业的扩张创造更多便利。在物流类约章特权的庇护下,外商物流业在我国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列强控制了我国内地及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量,为外商货栈业及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外商码头货栈业逐渐成为支配我国货物流通的主要势力,经历了从沿海蔓延至内河通商口岸的过程。受码头货栈业的推动,外商轮船公司也逐渐占据了我国沿海及内河水域航运物流业市场的主导权,不仅加速了我国传统航运物流业的衰败,而且为列强进一步加深侵略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外商陆路物流交通运输业也逐渐形成主导势力。修筑公路设施是公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租界成为列强入侵我国公路物流的前哨,在工部局的规划和监督下,不仅出现了新式公路,而且还引进了汽车,使外商公路运输处于优势地位,并随着租界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铁路投资权则为列强侵略我国铁路物流业创造了基础设施上的条件。通过各类筑路合同,各国不仅攫取了我国铁路的经营权,而且还聘请客卿、购买器材和设计线路等,进一步促进了在我国铁路物流业规模的形成。在外商物流业的刺激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以及与外商争利的诉求,是推动近代民族物流业兴起的主要原因。首先发生转变的是近代航运物流业。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官办航运物流企业率先摒弃传统的帆船运输方式,依靠自身努力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势力。华商企业也纷纷采用轮船参与航运物流,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并推动了码头货栈业的发展。码头货栈业是我国近代民族货栈业的先导者。不管是轮船招商局,还是华商航运公司,均在各大通商口岸基本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码头货栈,为我国货物的流转提供了必要的设施。随着民族电信业的逐渐完善,使华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具备一定条件,电报和电话遂成为物流公司的配套设置,促进了民族物流业的发展。无独有偶,公路的修筑和汽车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民族公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军工筑路和地方自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省逐渐认识到汽车运输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公路物流业格局的形成。广泛筑路的兴起与铁路机构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铁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随着关税自主权的收回、谋划航权自主运动的深入和收回邮权运动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裁厘加税是实现关税自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货物通过税的裁撤,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物流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航业实力,提高码头货栈能力,则是保障我国顺利收回航权的前提之一。受此谋划的影响,我国民族航运物流业及码头货栈业也获得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族电信业在此浪潮中亦获得长足进步,不仅电信辐射范围扩大,而且物流商业用户对其依赖剧增,遂成为民族物流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辅助。因此,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运营规模,都显示了南京政府时期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受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近代物流业呈现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近代化与封建传统杂糅的格局。在外商物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商业、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但整体依然处于依附的地位,无法实现独立发展。
孙翔[7](2019)在《清末三大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1880-19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每次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日益高昂。上世纪90年代日本爆发的“泡沫经济危机”中断了日本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使其陷入长达二十余年的衰退之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血洗东南亚各国,使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经济实力遭受重创,政治也处于长期动荡之中。最近的2007年年底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更是祸及全球,危机10余年后的今天依然“余毒未清”。金融危机由来已久,最早的金融危机可以追溯到1619-1623年的“普鲁士铸币危机”和1636年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其中“郁金香泡沫”不仅使着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遭受沉重打击,也让荷兰的经济陷入混乱,加速了荷兰走向衰落的步伐。1880-1910年的清末中国也频繁爆发金融危机,这些金融危机导致当时的金融机构大量倒闭、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其中尤以1883年金融危机、1897年金融危机和1910年金融危机为最。这三场金融危机不仅成因复杂、规模巨大,而且对实体经济和政府治理都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冲击,深刻影响到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值得深入的研究思考。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对1880-1915年间清末中国三次主要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爆发原因、演化机制和后果影响进行了史料分析与数据分析,通过研究危机过程中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者的兴衰得失,详细分析当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市场紧缩流动性等问题,来尝试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通过对危机演化机制、危机影响以及危机中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机制等的分析,来试图理清缺失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机制、滞后的政府市场监管和摇摆不定的救市措施等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经研究发现,清末三场金融危机本质均为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由货币贬值和国际收支失衡等逐步引致。危机爆发的关键在于金融体系流动性的一再收缩,而流动性收缩是经常项贸易逆差、新设工矿企业吸纳资金、金融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角色缺失等几个核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王毅[8](2019)在《1950年代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南是全国最古老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1890年就有了由官僚、地主和商人创办的近代工业。一战期间,苏南纺织工业初具规模。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并策动军阀混战,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进行经济掠夺,民族纺织工业饱受摧残,民族资产阶级面对日军压力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与策略。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际、国内市场暂时空虚,出现了短暂的“黄金时代”,接踵而至便是官僚资本集团对民族纺织工业的压榨。1949年2月至4月,江苏地区相继解放后,民族纺织工业面临着恢复生产的重重困难。原料不足、资金不足、销路呆滞、资本家消极观望是恢复纺织工业生产的四大阻碍,中共一方面向资本家宣传保护和扶持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另一方面通过人民银行和国营建中贸易公司进行资金、原料援助,同时鼓励植棉养蚕,纺织工业逐渐好转。为将私营纺织企业的生产纳入国家计划经济轨道,实现对私营企业的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苏南各地政府按中央指示,通过收购批购、加工订货、统购统销、联营联购等国家资本主义初中级形式对私营纺织企业进行了改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随着生产的恢复发展,资本家追求利润、反抗国营经济领导的行为愈加明显,并出现了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五毒”行为。为打击资本家的非法活动,中共领导工人群众开展限制与反限制斗争和“三反、五反”运动,进一步巩固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也使资本家深刻认识到自身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变化,为公私合营打下了基础。过渡时期总路线颁布后,苏南地区根据中央给予江苏地区纺织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指示,开始有计划地改造私营纺织企业。1954年苏南地区第一批共计11个大型私营纺织企业率先合营;1956年1月,在农业合作化高潮地推动下,苏南地区进入全行业合营的高潮,到4月,苏南地区基本完成了纺织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苏南纺织工业合营过程中,公私企业之间存在着三个斗争焦点,第一个集中体现在对市场控制权的争夺上,第二个集中体现在产品质量问题的斗争上,第三个体现在以资本和利润为核心的工缴货价问题上。全行业合营后,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实行经济改组和生产改革、清产核资和定股定息、对资方人员安排和改造等对合营企业的双重改造政策。同时对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职工物质文化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企业管理上,废除搜身制;废除把头制度;进行工时改革,实行“三班制”;贯彻婚姻法;建立各级党、团、工会组织,保障工人合法权益。在企业生产上,从技术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管理四大方面进一步改革,形成了合理有效的生产管理模式,使纺织企业产品质量和产量得到提高。在工人物质文化生活上,从实施劳保条例、改革工人工资、开展集体文化活动、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四个方面改善工人的居住条件、教育条件和劳动条件,保障工人的身心健康。实现对私营纺织企业的全面改造。通过对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审视,可以看出民族资产阶级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变迁,资本家与私营企业一样以“五反”运动为节点都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总体表现为对中共政策由“五反”前的动摇、应付和不满,到“五反”后的主动或被动的、积极或消极的配合和接纳。苏南纺织工业在改造过程中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由单个大型企业合营逐步过渡到纺织行业合营;二是合营准备工作分三步展开;三是对知识分子的培养和改造同时进行。苏南纺织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领导思想的急躁冒进和右倾畏难情绪并存;企业合营的配套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对私方人员安排工作存在偏差等方面。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领导层将改造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争论上升为党内政治路线斗争,并一定程度上同社会阶级斗争混同一起;过度追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集中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基本制度上的不同,没有深化认识到两者在具体体制方面的相通性。
李玉铭[9](2018)在《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文中提出上海远洋航运业在开埠之前虽已有发展,但范围却仅限于朝鲜半岛、日本等邻近国家。1843年上海开埠后,随着贸易重心由广州逐渐转移到上海,作为中西贸易运输载体的远洋航运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了上海。1850年英国大英轮船公司将伦敦——香港的定期远洋航线延伸到了上海,标志着近代上海定期远洋航运的历史正式开启。本文以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发展过程中轮船企业的竞争、船舶的更替、航线的扩大以及远洋贸易结构的变革为主线,对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与变迁进行了梳理与探究,并以此为视角来探讨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在近代上海城市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19世纪70年代以前,上海远洋航运业的经营者主要是在沪大洋行,他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垄断了当时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在运输载体上主要是帆船,同时,为了提高效率争与夺市场,各大洋行争相使用了专门用来运输鸦片与茶叶的飞剪船。在货物运输方面,主要进口鸦片以及西方工业品,并以鸦片为主;出口方面则主要是中国的茶叶和生丝。1850年大英轮船公司开辟上海与欧洲间的定期航线,表明专业轮船公司开始介入上海远洋贸易,但直到70年代初,不管是大英轮船公司的一枝独秀亦或是与法国邮船公司、英国海洋轮船公司的“三巨头”争霸,由于轮船载重量小、运费高等限制性因素,专业轮船公司仍不是此一时期上海远洋运输的承运主力。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欧亚海底电缆的成功敷设以及轮船的大量使用等交通、通讯工具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使得上海远洋航运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自此以后,轮船逐渐代替帆船,成为上海远洋航运的主要运输载体,专业性的轮船公司也逐渐代替了在沪大洋行,成为上海远洋航运运输业的主要经营者。甲午中日战争后,上海远洋航运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方面表现为太平洋远洋航线的形成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远洋航运网络的形成。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变幻以及自身能力的衰落与发展,各国以上海为中心的远洋航运势力此消彼长,主要表现为由“一战”前的多国航运势力竞争到“一战”期间的英、日两国争霸,再到战后以英、日、美三霸并争为主的局面。随着远洋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发展,远洋运输货物在此一时期亦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进口方面逐渐由鸦片、西方的轻工业品转换成了机器设备、化工产品、燃料、五金器材等生产资料;出口方面也逐渐由生丝、茶叶转换成了其他农副产品以及部分工业产品。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远洋航运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虽因战事爆发,大部分远洋轮船公司曾一度暂停了上海的远洋业务,但随着战事转移,上海的远洋航运业很快又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发展程度甚至一时超过了战前。日本战后在完全控制中国内河航运、沿海航运的情况下,却唯独没有阻断上海远洋航运的原因是为了将上海作为战时战略物资的中转站,这是日本在战时为了尽可能的获取战略急需物资,以达“以战养战”目的,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远洋航运是直接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纽带与通道。在当时社会条件限制下,是远洋航运的船舶逐渐将西方先进的制度、理念、文化等西方文明带到了中国,进而使古老的农业文明开始与先进的工业文明开始发生碰撞。同时,也是远洋航运的船舶将中国的一批批茶叶、丝绸以及其他一些大宗的原料产品带入了西方社会,进而使东方文明开始逐渐的融入西方社会。作为近代远洋航运中心的上海,其同样充当了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种沟通与交流中对于上海本地传统航运业、对于近代上海的港城建设等各方面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是在国力衰微、航运主权旁落的情况下,主要有外资轮船企业经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殖民性与掠夺性。但另一方面,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也使得上海作为一座枢纽性城市成功的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在近代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远洋贸易的不断深入,将上海乃至中国带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之中。
潘青田[10](2018)在《基于双目视觉的生丝匀度及结构紧密度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织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丝及丝织物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生丝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加强生丝检验方法的深入研究对确保我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现有生丝检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的生丝匀度和结构紧密度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具有客观性和直观性强、精确度高的优点,可以为生丝外观质量的检测提供更好的保障。基于双目视觉的生丝匀度及结构紧密度检测系统主要包含图像采集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两部分,图像采集系统主要由两个线阵传感器、两个镜头、两个图像采集卡、一个超亮点光源、一个信号发生器、一个图形工作站组成;图像处理系统使用了基于c++的opencv编程方法,其中主要用到了图像平滑处理、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像素访问等图像处理算法。在该系统建立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整体性能,结果表明,本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精确性。首先使用图像采集系统分别获取生丝两个正交方向的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处理系统分别提取两个方向的直径值,本文将生丝的截面形状看做椭圆形,两个直径分别为椭圆的长短轴直径,通过求椭圆面积的方法可以求得生丝的截面面积,进而以截面面积的变异系数(CV值)表征生丝的匀度(下文将利用截面面积计算的匀度指标简称为“双向匀度”、截面面积的CV值简称为“双向CV值”)。为确定本检测系统的匀度抽样容量,本文参照现行生丝电子检测的国际标准ISO 15625《生丝疵点条干电子检测试验方法》,以双向CV值为指标通过试验进行了系统匀度抽样容量的验证,并最终确定了本检测系统的匀度抽样容量。另外本文进行了本检测系统与乌斯特ME100匀度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ME100匀度检测结果(CV值)、本检测系统的单向CV值(本文以背光CV值代表单向CV值)、本检测系统的双向CV值三者数据差异性较大而且数值依次增大,但是在显着性水平0.01条件下它们三者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最后在上述系统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生丝结构紧密度(生丝中茧丝集束程度)的检测方法,以“蓬松度”指标表征生丝的结构紧密程度,首先对三个“蓬松度”的定义及具体实现方法作了详细阐述;其次为了尝试分析生丝偶发性的低抱合现象,本文对生丝短片段的蓬松情况进行了研究;最后本文对“蓬松度”与生丝抱合的关系进行了探索,试验分析表明三个“蓬松度”指标均与生丝抱合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并且本文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分别确定了三个“蓬松度”指标与生丝抱合成绩(杜泼浪式抱合机检验结果)的回归方程,该试验不仅验证了“蓬松度”指标的科学性,而且为生丝抱合的检验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不断加强信息反馈,促进提高生丝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断加强信息反馈,促进提高生丝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研究 ——以开弦弓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我国乡村空间进入加速重构的转型期 |
1.1.2 现实背景:苏州吴江乡村空间经历了转型与重构 |
1.1.3 理论背景:ANT作为社会学理论提供了新方法 |
1.2 研究对象及其典型性 |
1.2.1 苏南地区:中国乡村发展先行地区 |
1.2.2 吴江区:苏南地区重要组成部分 |
1.2.3 典型乡村解读 |
1.2.4 开弦弓村:苏州吴江乡村的典型代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想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数据来源 |
1.4.4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乡村发展 |
2.1.2 乡村重构 |
2.1.3 乡村空间重构 |
2.1.4 乡村空间重构与乡村空间演变 |
2.2 相关理论及应用 |
2.2.1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 |
2.2.2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空间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乡村空间重构研究 |
2.3.2 社会转型与乡村空间 |
2.3.3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乡村空间 |
2.4 国外研究现状 |
2.4.1 乡村空间重构研究 |
2.4.2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乡村重构 |
2.5 相关研究述评与本文视角选择 |
2.5.1 现有研究情况 |
2.5.2 本文研究视角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3 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研究框架构建 |
3.1 乡村空间重构背景分析 |
3.2 乡村空间重构阶段划分 |
3.2.1 划分依据 |
3.2.2 阶段划分 |
3.3 乡村空间重构历程与特征研究 |
3.3.1 总体布局 |
3.3.2 工业生产空间 |
3.3.3 农业生产空间 |
3.3.4 生活居住空间 |
3.3.5 配套服务空间 |
3.4 乡村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构建 |
3.4.1 乡村空间重构异质行动者构成 |
3.4.2 乡村空间重构异质行动者网络的利益联盟 |
3.4.3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必经之点(OPP) |
3.5 行动者网络的转译——乡村空间重构动力机制 |
3.5.1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问题界定 |
3.5.2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利益赋予 |
3.5.3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征召 |
3.5.4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动员 |
3.5.5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异议 |
3.6 本章小结 |
4 开弦弓村空间重构背景分析与历程特征研究 |
4.1 背景概况 |
4.1.1 自然资源环境 |
4.1.2 土地水文资源情况 |
4.1.3 产业资源情况 |
4.1.4 人口资源情况 |
4.1.5 文化资源环境 |
4.1.6 历史沿革 |
4.2 重构历程阶段划分 |
4.2.1 划分依据 |
4.2.2 阶段划分 |
4.3 第一阶段:1929 年-1978 年——传统农业时期 |
4.3.1 经济社会特征 |
4.3.2 空间形态特征 |
4.4 第二阶段:1978 年-1997 年——集体工业时期 |
4.4.1 经济社会特征 |
4.4.2 空间形态特征 |
4.5 第三阶段:1997 年-2013 年——个体工业时期 |
4.5.1 经济社会特征 |
4.5.2 空间形态特征 |
4.6 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新时期乡村建设时期 |
4.6.1 经济社会特征 |
4.6.2 空间形态特征 |
4.7 本章小结 |
5 ANT视角下开弦弓村空间重构机制 |
5.1 第一阶段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 |
5.1.1 行动者网络构建 |
5.1.2 行动者网络转译 |
5.1.3 空间重构动力机制总结 |
5.2 第二阶段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 |
5.2.1 行动者网络构成 |
5.2.2 行动者网络转译 |
5.2.3 空间重构动力机制总结 |
5.3 第三阶段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 |
5.3.1 行动者网络构成 |
5.3.2 行动者网络转译 |
5.3.3 空间重构动力机制总结 |
5.4 第四阶段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 |
5.4.1 行动者网络构成 |
5.4.2 行动者网络转译 |
5.4.3 空间重构动力机制总结 |
5.5 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转变分析 |
5.5.1 行动者构成的转变 |
5.5.2 征召方式的转变 |
5.5.3 空间结果的转变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ANT视角的苏州吴江乡村空间营建策略 |
6.1 空间问题分析:从社会视角探讨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问题 |
6.1.1 由社会与空间的作用机制解析空间问题 |
6.1.2 对“就空间论空间”的反思 |
6.2 行动者构成:成立乡村建设联盟,构建多方参与的融合机制 |
6.2.1 鼓励各类异质行动者参与乡建,形成联盟 |
6.2.2 选取乡建“代言人”作为核心行动者 |
6.2.3 激发村民行动者参与积极性 |
6.2.4 设计师行动者参与乡村建设与角色退出 |
6.2.5 政府行动者协同参与指导 |
6.3 空间活化:激发物质空间活力 |
6.3.1 地方人文要素的活化利用 |
6.3.2 盘活闲置资源,提高新空间使用率 |
6.3.3 着眼长远目标,有序分期建设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结论一 |
7.1.2 结论二 |
7.1.3 结论三 |
7.1.4 结论四 |
7.2 研究的不足及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记录(节选) |
附录二:1929-2020 开弦弓村大事件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近代中美丝绸产业布局与行业组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丝绸产业研究现状 |
1.2.2 美国丝绸产业研究现状 |
1.2.3 行业组织研究现状 |
1.2.4 产业分布与区域组织形式研究现状 |
1.2.5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时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时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理论基础 |
1.5.3 数据来源 |
2 近代中美丝绸产业发展及行业组织形式 |
2.1 美国丝绸产业发展梳理 |
2.2 美国丝绸协会概述 |
2.3 中国丝绸产业同业公会组成 |
2.4 中美两国行业组织比较 |
3 近代中美丝绸产业空间分布 |
3.1 美国丝绸产业空间分布 |
3.1.1 数据说明 |
3.1.2 美国丝绸产业空间分布 |
3.1.3 美国丝绸产业分布影响因素 |
3.2 中国丝绸产业空间分布 |
3.2.1 数据说明 |
3.2.2 中国丝绸类商品进出口口岸分布 |
3.2.3 中国丝绸类商品进出口口岸分布影响因素 |
3.3 中美丝绸产业空间分布比较 |
4 近代中美丝绸商品进出口水平 |
4.1 美国丝绸产业进出口水平 |
4.1.1 生产原料进口类型和数量 |
4.1.2 生丝来源国竞争力对比 |
4.1.3 推动技术创新情况 |
4.2 中国丝绸产业进出口水平 |
4.2.1 丝绸类商品出口类型 |
4.2.2 生丝对外出口地转变 |
4.2.3 先进技术引进与产品创新 |
4.3 中美丝绸生产部门和水平比较 |
5 近代中美丝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行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5.1.1 设立专项事务委员会 |
5.1.2 行业组织管理模式 |
5.1.3 整合行业资源范围和力度 |
5.1.4 会员加入行业组织意愿 |
5.1.5 受外部组织干预程度 |
5.2 其他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5.2.1 政治经济环境影响 |
5.2.2 社会文化影响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上海市绸缎商业同业公会执监委员会会议记录(部分) |
附录B 1877年《美国丝绸协会年刊》(部分) |
附录C 中国对美国出口丝绸商品类型及数量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网站与数据库 |
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范围与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四)研究的框架 |
第一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和丝绸档案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工商业的资产结构优化 |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和丝绸档案形成的经济背景 |
一、立足外销、多创外汇的时代选择 |
二、计划经济下丝绸业的恢复和发展 |
第三节 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和丝绸档案形成的文化背景 |
一、丝绸设计的人文环境 |
二、丝绸文化传播的特点和路径 |
第二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技术、品种与市场特征 |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技术特征 |
一、丝绸产品使用功能的拓展 |
二、印花、提花工艺及机械设备的技术进步 |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品种特征 |
一、丝绸产品品种大类划分的确定与扩充 |
二、丝绸新品种、新花色的创新及统一规格 |
第三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市场特征 |
一、对外贸易及贸易对象的演变 |
二、满足内销以及按需供应 |
第三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观念、设计群体、及设计档案现状 |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观念确定及发展 |
一、丝绸设计原则和思路的需求转变 |
二、丝绸产品设计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群体形成与发展 |
一、丝绸设计师的群体形成与发展 |
二、丝绸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
第三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的设计档案的创设及类型 |
一、丝绸设计企业档案的形成与归类 |
二、丝绸设计师档案的建立与追踪 |
第四章 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设计运用研究 |
第一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产品档案的考察与整理 |
一、相关博物馆中新中国丝绸设计产品档案的收集和归类 |
二、本课题研究中丝绸档案的考察与整理 |
第二节 新中国丝绸设计产品档案的当代价值、数据库构建与实验性创新 |
一、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当代价值的认知与思考 |
二、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数据库建构与运用推广 |
三、在数据库基础上的实验性创新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 新中国丝绸设计数据库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表 1-表 20) |
(5)晚清上海中英贸易冲突研究(1860-18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清上海中英贸易冲突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厘金税务外交谈判 |
一、厘金制度的起源及内在理论 |
二、亚罗号战争 |
三、中英税务争端及外交谈判 |
第二节 厘金税作为一种“制度特权” |
一、商人被赋予“制度特权” |
二、上海丝绸会馆、茶叶会馆及鸦片会馆的诞生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上海中英茶叶贸易冲突 |
第一节 中英两国茶叶贸易的兴起及发展 |
一、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 |
二、中英两国茶叶贸易的兴起 |
三、中英两国茶叶贸易的发展 |
第二节 中英两国茶叶贸易冲突的表现 |
一、茶叶掺假问题 |
二、茶叶质量问题 |
三、茶叶称重系统冲突 |
第三节 中英茶叶贸易冲突的原因 |
第四节 针对茶叶贸易冲突的应对措施 |
小结 |
第三章 晚清上海中英丝绸贸易冲突 |
第一节 中国丝绸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早期丝绸的生产 |
二、中国早期丝绸的外销 |
三、上海开埠前后的丝绸贸易状况 |
第二节 中英上海丝绸贸易冲突的表现 |
一、蚕茧质量问题及其中英两国的回应 |
二、富阳事件 |
第三节 中英上海丝绸贸易冲突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针对丝绸贸易冲突的应对措施 |
小结 |
第四章 晚清上海中英鸦片贸易冲突 |
第一节 中英两国鸦片贸易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中英上海鸦片贸易冲突的表现 |
一、中英鸦片走私冲突 |
二、中英鸦片税厘冲突 |
第三节 中英鸦片贸易冲突的原因 |
第四节 针对鸦片贸易冲突的应对措施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订立的缘起 |
第一节 西方近代物流业的兴起 |
(一)西方近代物流业的产生与形成 |
(二)辅助外贸扩张的西方近代物流业 |
第二节 列强侵华的物流需求 |
(一)对华贸易扩张的需求 |
(二)外商物流运输违规的行为 |
(三)英国武力订约的诉求 |
第三节 清政府的对策 |
(一)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
(二)中国社会物流现状 |
(三)传统的御夷之策 |
第二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的内容 |
第一节 货物税率类约章 |
第二节 码头货栈类约章 |
第三节 物流交通设施类约章 |
(一)公路类约章 |
(二)航运类约章 |
(三)铁路类约章 |
(四)航空类约章 |
第四节 电信通讯类准条约 |
第三章 不平等条约特权与外商在华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协定关税特权扩大货物流量 |
(一)协定关税前后的货物流量 |
(二)进出口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三)协定内地关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第二节 沿海及内河航权与外商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沿海航运物流业 |
(二)内河航运物流业 |
第三节 通商口岸设栈与外商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外商货栈入侵沿海口岸 |
(二)外商货栈业在内河口岸的扩张 |
第四节 租界筑路权与外商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租界道路规划 |
(二)租界公路物流的形成 |
第五节 铁路筑路权与外商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筑路权益的实现 |
(二)铁路物流业的入侵 |
(三)外商铁路物流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经营电线特权与外商电信业的形成 |
(一)列强电报系统的建立 |
(二)租界电话网络的建立 |
第四章 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的雏形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 |
第二节 近代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外商航运物流的认识 |
(二)官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三)商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第三节 近代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初步规模 |
(一)自主设栈意识的萌发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 |
第四节 近代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铁路权益的认识 |
(二)早期筑路的尝试 |
(三)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节 近代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初步格局 |
(一)对租界公路物流的认识 |
(二)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兴起 |
(三)公路物流业初步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近代民族电信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电信权益的认识 |
(二)近代民族电报业的初步规模 |
(三)近代民族电话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章 收回主权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厘促进民族铁路物流的发展 |
(二)强烈的铁路主权意识 |
(三)民族铁路联运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撤厘金促进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发展 |
(二)民族公路联运物流网络的形成 |
(三)民族公路物流运输的经营情况 |
第三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收回航权须发展民族航运业 |
(二)航运政策与机构的统一 |
(三)民族水陆联运体系的形成 |
(四)民族航运物流网络的扩大 |
第四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实现航权自主的前提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第五节 收回电信权的筹划与民族电讯通信体系的形成 |
(一)收回电信权须发展民族电信业 |
(二)民族电报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三)民族电话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格局 |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在华物流业 |
(一)外商在华物流业规模 |
(二)外商物流业的优势地位 |
第二节 具有双重性质的民族物流业 |
(一)民族物流业的近代化转型 |
(二)近代民族物流业的规模 |
(三)近代与封建性质的杂糅 |
(四)依靠国外技术发展 |
第三节 中国近代物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
(一)促进商业的发展 |
(二)促进工业的发展 |
(三)促进商业信息的传播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清末三大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1880-19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1 危机爆发原因的文献综述 |
1.2.2 政府应对危机举措的文献综述 |
1.2.3 危机影响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金融危机相关理论基础 |
2.1 金融危机概念界定及分类 |
2.1.1 金融危机概念界定 |
2.1.2 金融危机分类 |
2.2 金融危机宏观理论基础 |
2.2.1 货币危机理论 |
2.2.2 银行危机理论 |
2.3 金融危机微观行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次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宏观经济背景 |
3.1 中国宏观经济概况 |
3.1.1 贸易与工业发展 |
3.1.2 国际收支与资本流动 |
3.2 中国金融体系概况 |
3.2.1 银行体系类型丰富 |
3.2.2 证券体系不断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其比较 |
4.1 1883 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
4.1.1 国际贸易逆差的出现和加剧 |
4.1.2 大宗商品定价权抗争失败 |
4.1.3 金融资产价格剧烈波动 |
4.1.4 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角色缺失 |
4.2 1897 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
4.2.1 国际贸易逆差的进一步加剧 |
4.2.2 马关条约巨额外债加剧收支失衡 |
4.2.3 新设工矿企业吸收流动性资金 |
4.2.4 钱庄广泛参与鸦片与合会投机 |
4.2.5 政府与协会事中调节和事后监管不足 |
4.3 1910 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
4.3.1 国际贸易逆差愈演愈烈 |
4.3.2 辛丑条约巨额外债加剧收支失衡 |
4.3.3 橡胶股票价格剧烈波动 |
4.3.4 集资设厂高潮吸收流动性资金 |
4.3.5 最后贷款人角色缺位 |
4.4 三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比较 |
第5章 三次金融危机影响及其比较 |
5.1 1883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
5.1.1 危机从上海蔓延至全国 |
5.1.2 危机冲击企业制度和人的心理 |
5.1.3 危机冲击下企业制度转变的案例分析 |
5.2 1897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
5.2.1 引发一时的社会震荡 |
5.2.2 倒逼新式银行的出现和发展 |
5.3 1910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
5.3.1 民族资产阶级再遭沉重打击 |
5.3.2 间接引发辛亥革命 |
5.4 三次金融危机爆发影响的比较 |
第6章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启示 |
6.1.1 一国货币体系要与世界经济形势相适应 |
6.1.2 金融发展水平要与经济基础阶段相适应 |
6.1.3 金融监管体系要与金融发展水平相适应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强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 |
6.2.2 加强混业经营下防火墙构建 |
6.2.3 注重对民众舆论的引导和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1950年代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49年前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一节 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苏南地区近代化纺织工业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苏南纺织工业 |
第二章 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的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造 |
第一节 恢复生产的重重困难 |
第二节 中共恢复生产的措施与政策 |
第三节 对纺织工业的合理调整 |
第四节 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和“五反”运动的开展 |
第三章 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基本完成 |
第一节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与贯彻 |
第二节 大型纺织企业的公私合营 |
第三节 纺织行业的公私合营 |
第四节 全行业合营过程中几项政策的实施情况 |
第四章 生产管理与社会生活的演变 |
第一节 企业的各项民主改革 |
第二节 企业生产管理的演变 |
第三节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演变 |
第五章 历史的审视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节 民族资产阶级心理的变迁与重建 |
第二节 苏南地区纺织工业改造的特点 |
第三节 成就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9)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兴起与革新: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轫 |
第一节 帆船时代:近代以前上海远洋航运概述 |
一、唐宋时期远洋帆船贸易 |
二、清代至开埠前的远洋帆船贸易 |
三、上海与长崎远洋帆船贸易 |
第二节 开埠初期上海远洋贸易形态与结构 |
一、开埠初期西方工业品的进口 |
二、鸦片走私进口贸易 |
三、丝、茶的远洋出口贸易 |
第三节 定期远洋航线的开辟与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 |
一、定期远洋航线的开辟 |
二、帆船到轮船:远洋运输方式的转变 |
三、垄断到竞争:远洋运输主体的变更 |
四、传统到现代:远洋贸易方式的变革 |
小结 |
第二章 发展与竞争: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对外贸易 |
第一节 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全面发展 |
一、日本加入上海远洋航运的竞争 |
二、太平洋远洋航运网的形成 |
三、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远洋航线 |
第二节 英、日、美远洋航运势力的角逐 |
一、一战期间英日远洋航运的分霸格局 |
二、一战后各国远洋航运的恢复 |
三、英、日、美的三国航业争霸 |
第三节 远洋贸易结构的变革 |
一、传统远洋贸易的衰落与终结 |
二、新兴远洋贸易品的兴起 |
小结 |
第三章 恢复与繁荣:孤岛时期上海远洋航运 |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远洋航运概况 |
一、远洋航线的恢复 |
二、交易量的回升与贸易中心的回归 |
三、主要远洋航线 |
第二节 远洋航运与孤岛时期上海 |
一、上海民众生活物质仰赖外洋供给 |
二、工业原料进口与商品出口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供给需求与上海远洋航运 |
一、日本“以战养战”的战时经济体制 |
二、日本战时航运政策与在华第三国之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促进与变革: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城变迁 |
第一节 近代上海沿海、内河航运业的发展与革新 |
一、技术变革与沙船的衰落 |
二、新式轮船公司的建立 |
第二节 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区变迁 |
一、港区与洋船停泊区的开辟 |
二、远洋贸易与港区功能变迁 |
第三节 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城建设 |
一、外资码头的修建与兴起 |
二、船舶修造业的建立与发展 |
小结 |
结语 |
一、贸易、失序、进步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 |
二、国家行政力量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 |
三、远洋航运与近代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基于双目视觉的生丝匀度及结构紧密度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传统生丝匀度检测方法 |
1.1.1 黑板检验方法概述 |
1.1.2 黑板匀度检验原理 |
1.1.3 黑板匀度检验的方法及标准 |
1.2 国内外生丝(纱线)电子检测方法 |
1.2.1 基于电容原理的检测方法 |
1.2.2 基于光电原理的检测方法 |
1.2.3 基于光电、电容组合原理的检测方法 |
1.2.4 基于图像分析原理的检测方法 |
1.3 国内外各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情况 |
1.3.1 电容、光电检测方法与黑板检验对比研究 |
1.3.2 光电检测方法与电容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
1.3.3 图像分析方法与电容检验方法对比研究 |
1.4 生丝匀度检测抽样容量研究 |
1.4.1 黑板匀度检验的抽样容量 |
1.4.2 生丝电子检测的匀度抽样容量 |
1.5 生丝结构紧密度测试方法研究 |
1.6 生丝抱合检验方法研究 |
1.7 研究意义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系统软硬件介绍 |
2.1 系统整体情况介绍 |
2.1.1 机器视觉技术概述 |
2.1.2 本机器视觉系统的检测原理 |
2.2 系统硬件的配置 |
2.2.1 线阵传感器 |
2.2.2 远心镜头 |
2.2.3 光源 |
2.2.4 图像采集卡 |
2.2.5 信号发生器 |
2.2.6 图形工作站 |
2.2.7 超喂系统 |
2.2.8 相机支架 |
2.2.9 伺服电机 |
2.2.10 生丝运动控制机架 |
2.3 系统软件的配置 |
2.3.1 系统软件界面介绍 |
2.3.2 测试过程变量及测试结果文档介绍 |
2.4 系统主要的操作流程及对应的操作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
3.1 系统精度验证 |
3.2 系统稳定性验证 |
3.3 系统重复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丝双向匀度检测 |
4.1 生丝双向匀度检测的实现 |
4.1.1 双向直径提取 |
4.1.2 CV值计算 |
4.2 匀度抽样容量的确定 |
4.3 与乌斯特匀度测试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丝结构紧密度检测 |
5.1 蓬松度的定义 |
5.2 蓬松度检测的实现 |
5.3 生丝偶发性低抱合检验的探索 |
5.4 蓬松度与抱合关系分析 |
5.4.1 试验方法 |
5.4.2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四、不断加强信息反馈,促进提高生丝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研究 ——以开弦弓村为例[D]. 陈冠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近代中美丝绸产业布局与行业组织比较研究[D]. 牛怡元. 河南大学, 2020(02)
- [4]新中国丝绸设计档案的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1949-1976)[D]. 任颖.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晚清上海中英贸易冲突研究(1860-1890)[D]. 李佳欣.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6]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D]. 熊辛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清末三大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1880-1915)[D]. 孙翔. 湖南大学, 2019(06)
- [8]1950年代苏南地区纺织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D]. 王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D]. 李玉铭.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 [10]基于双目视觉的生丝匀度及结构紧密度检测系统研究[D]. 潘青田. 苏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