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划分探讨

晋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划分探讨

一、关于晋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常翠英[1](2020)在《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流域土地利用系统景观植被的构成、类型、配置等的不合理是水土流失的主要起因,经植被结构优化来提升生态功能,是从根本上遏制区域土壤侵蚀、面源污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江西新余市红壤丘陵区狮子口库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小流域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应用GIS的空间信息处理功能,并基于“源—汇”理论,综合考虑小流域土壤侵蚀与全氮/全磷面源污染负荷,运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网格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定量计算,探讨景观数量结构特征的影响,在小流域、汇水区和景观类型三个尺度水平上进行生态风险分析,提出基于狮子口水库水源地保护的植被结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整体上,狮子口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林地为主,柑橘园其次;小流域整体“汇”景观占比高于“源”景观。小流域从上至下汇水区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呈增大趋势,且上部区域景观聚集度最好。小流域“汇”景观乔木林地、水域景观优势度、破碎度高,其次是“源”景观中的柑橘园和旱地,林地聚集度最高,其次是水田和柑橘园。(2)小流域19个汇水区中8、12、16、17号汇水区“源”景观占比高于“汇”景观,柑橘园为优势景观;11、15、19号汇水区“源”“汇”景观占比相对均等,其中11号汇水区旱地为优势景观;其余汇水区“汇”景观占比高于“源”景观。且景观格局特征上,8、11、12、15、16、17、19号汇水区“源”景观破碎度低“汇”景观破碎度高,5、6、8、12、19号汇水区“源”景观聚集度高且“汇”景观聚集度低,利于面源污染产生和集中。(3)侵蚀模数分析结果显示,小流域整体处于中度侵蚀水平,以微度侵蚀区面积最大,中度及以上侵蚀区占比19.45%,整体呈现小流域下部侵蚀程度高于上部。汇水区上,16、17号汇水区处于强度侵蚀水平,6、9、15、13、14、12、10、2、11号汇水区处于中度侵蚀等级,其余为轻度侵蚀。地类上,“源”景观中裸土地、柑橘园、油茶园、旱地侵蚀模数处强度水平及以上,水田微度侵蚀;“汇”景观中草地、灌木林地处于强度水平,林地处于轻度。其中中度及以上侵蚀等级的汇水区和地类是需要调控的关键区。(4)全氮/全磷面源污染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显示,小流域整体上磷“源”强度较氮“源”低,氮磷“源”“汇”分布差异不大,中部和下部区域水库岸带分布有较强的面源污染氮磷“源”且较集中。小流域及19个汇水区总体上景观“汇”作用大于“源”作用。地类中,水田、住宅、油茶园和柑橘园是磷面源污染源,油茶园、柑橘园、水田、旱地、裸土地和住宅是氮面源污染源,这些面源污染氮磷源地类是需要调控的关键土地利用覆盖类型。(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源”景观和柑橘园占比是土壤侵蚀和氮磷面源污染极为重要的来源,交通用地也是氮磷面源污染的来源,且柑橘园和交通用地的团聚程度和优势度越高,越利于侵蚀和面源污染氮磷负荷产生;而乔木林地面积越大,破碎度越低,集聚度和优势度越高,对侵蚀和污染的削减力度越大。(6)以景观特征与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负荷的相关关系为依据,结合识别的关键“源”景观和汇水区,提出基于小流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调控的植被结构优化措施,并进行优化结果分析:三项措施中,措施一在柑橘园、油茶园地表混种箭舌豌豆高羊茅,对土壤侵蚀的优化效果最好,使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730.23 t·km-2·a-1,转为轻度侵蚀等级,中、强度侵蚀汇水区转为轻度;措施三在水库沿岸布设30米宽滨水植被缓冲带,对面源污染全氮/全磷负荷调控效果最好,小流域面源污染全氮、全磷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分别由-0.555、-0.506降低至-0.579、-0.524,11个汇水区也均有所降低,幅度0.002-0.081,平均下降幅度约0.030;措施二裸土地转化为乔木林地的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氮磷负荷优化效果中等。综合以上三项措施实施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小流域林地面积增加约65.3公顷,裸土地消失,柑橘园、油茶园等地类面积有不同程度削减。其优化效果最好,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638.50 t·km-2·a-1,侵蚀等级降为轻度,中、强度侵蚀汇水区降至轻度。全氮/全磷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小流域整体分别降低至-0.725、-0.634,12个关键汇水区也均下降,幅度0.022-0.474,平均降幅约0.197。

金星星[2](2020)在《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也是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凸显,人地矛盾加剧,在对传统人地关系重新审视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这是我国对当前形势作出的重要响应,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探究区域生态文明系统及其各要素的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效应,以及有效识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生态文明进行综合区划等系统研究。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背景、相关研究概况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地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基础地理数据、自然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多元数据,以栅格单元、县域单元和流域单元多尺度研究单元,利用空间插值分析、核密度估计、可达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效应、区域问题识别以及综合区划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包含八个章节内容: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梳理和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并拟定了研究框架和内容。第二章节为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梳理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并述评和展望生态文明的研究方向。第三章节确定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三大主题: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分析、生态文明空间效应分析和生态文明区划研究,基于此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节分析了生态文明五大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第五章节则基于五大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综合集成及空间效应分析,并探究生态文明和区域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第六章节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福建省划分为若干个生态文明大区和次一级小区。第七章节针对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和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调控建议和实现途径。第八章节主要对研究结果的总结,未来研究的展望等。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1)生态文明系统由资源承载、环境压力、生态资产、发展能力和零碳排放五大要素构成。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特点,承载力强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它们构成福建省资源承载的核心区域。环境压力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和北部地区低的特点,压力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泉州市、漳州市和龙岩市的部分地区。生态资产总体价值量较高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与区域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生态资产高值区多对应经济低密度区。发展能力适宜性的空间差异显着,呈现东部沿海明显优于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为以各市辖区为中心的环状扩散特征。区域碳排放总量呈“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碳吸收量则表现出与碳排放量相反地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碳排放和碳吸收,福建省总体以净碳汇为主,大部分区域的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较高,生态容量冗余较大。(2)福建省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显着,高值区集中在南平市和三明市的部分县市,这两大地区也构成了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核心区;而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永泰、仙游等地区,这些地区组成了生态文明的分布格局的边缘地带。不论是县域尺度还是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均呈现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俱乐部现象。但县域尺度和流域尺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等级以高水平文明为主,这里包含极高和高度生态文明水平,涵盖的县域单元占全省的近一半,面积也占全省面积的接近一半;而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以高度和中度生态文明为主,中度及以上等级的流域个数和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3)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县域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具有集聚效应;流域生态文明水平也呈现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即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的流域趋于集聚,而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流域也呈现区域集聚分布;二者均表现为“热点区”和“冷点区”占比较小,且县域和流域两个不同尺度的局部空间关系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即在西北部地区形成规模显着的“热点”区,而在东南沿海形成规模显着“冷点”区。但两大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局部上也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尤其是“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上,流域尺度的“热点”区的空间分布相较于县域尺度而言更为集中且连续性强,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同时,不论是“热点”还是“冷点”区域面积,流域尺度的均明显大于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不论是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和人口的空间分布上都存在负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的地区,多对应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地区;而相反地,生态文明水平高的西北内陆地区,实际上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4)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是以生态文明要素定量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物质文明快变量和精神文明慢变量,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完整的、相互独立的生态文明单元。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过程中既全面地考虑反映福建省生态文明要素的空间分异,又考虑不同生态文明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区划的结果能够为区域实施因地制宜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支撑。按照生态文明区划方案,将福建省划分为5个生态文明大区和若干个生态文明次级区。其中,生态文明大区包括闽东生态文明大区、闽北生态文明大区、闽中生态文明大区、闽西生态文明大区和闽南生态文明大区。(5)基于对福建省生态文明现状的定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深度识别出福建省区域生态文明现存的问题,包括生态文明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协调问题以及生态文明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并针对区域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分要素和分层级层面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建议。

李欢[3](2012)在《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制定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一二级分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聚类与GIS空间分析,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先定量研究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淮河流域水土保持三级区划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成果如下:1.构建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基础数据库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对相关图件和基础资料进行了采集、编辑和处理,构建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自然资源和各区、县年鉴等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构建了淮河流域成果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数据源。2.建立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在明确水土保持区划基础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分析,确定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因子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构成。其中,选取的定性指标为水土保持基础功能;定量指标主要有山丘区面积比例、年均降水量、森林覆盖率、易风蚀性土壤面积比例、人口密度、水土流失面积比例。3.划分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本研究基于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和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一二级分区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先定量后定性进行了淮河流域三级区分区划界,将淮河流域划分为9个三级区,其中,沂蒙山及胶东山地丘陵区、江淮丘陵及下游平原区分别划分为两个三级区;华北平原区划分为三个三级区;豫西山地丘陵区、大别山-桐柏山山地丘陵区各自单独成为一个三级区。并对各三级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论述。4.评价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水土保持功能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分区进行了水土保持功能评价,进行了水土保持基础功能的试算,明确了各区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并依据命名规则,确定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9个三级区分别为:胶东半岛丘陵蓄水保土区、鲁中南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黄河三角洲平原生态维护区、黄泛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淮北平原岗地农田防护保土区、伏牛山山地丘陵保土水源涵养区、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保土区、江淮丘陵岗地农田防护保土区、江淮下游平原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5.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根据各三级区水土保持主导基础功能,通过调查分析各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现状,明确各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各区水土保持工作方向、重点和防治对策。坚持统筹规划、坡沟兼治、集中治理、连片开发、规模经营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合理配置各种水土保持设施,提高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群众意愿、科学高效的水土保持工程。

谢菲[4](2011)在《晋江流域降水径流演变规律与旱涝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晋江流域安溪、永春、南安、晋江等四个气象站和安溪和石砻水文站历年径流量序列和降水序列,应用了Mann-Kendall法、R/S法、Morlet小波等数学方法,对该流域降水和径流的演变规律,运用灰色理论方法,建立灾变GM(1,1)模型,对流域的旱涝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晋江降水、径流年内变化特征分析:60年代至今,晋江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越来越低,上游向下游逐渐由均匀向不均匀变化。晋江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性明显,西北丘陵山区降水较东南沿海丰富,且不均匀性和集中度程度更甚,流域降水集中期与主汛期时间一致。2)晋江流域上、下游年径流变化无明显的升降趋势,比较平稳,无显着突变,流域径流序列存在6a、10a、32a多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10a和6a时间尺度变化较强;晋江4个代表气象站年降水量总体增加且呈显着递增变化趋势,未来流域降水呈持续上升趋势,安溪、永春、晋江三站年降水量突变显着,流域降水序列存在7a、10a、46a左右的三个时间尺度的主周期,其中尤以主周期为7a的振荡能量最为强大。3)旱涝特征分析及预测研究:流域大涝、极涝、大旱、偏旱出现几率大。一年中,在雨季的中期(6-8月)和旱季的中期(12-1月)旱涝出现的机率大,在旱季的早期(10~11月)和旱季后期2月出现的机率小,不论是全年还是雨季,旱涝变化趋势都是由偏旱型向偏涝型转变的趋势,21世纪初晋江流域将以偏涝型为主,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晋江流域旱涝情况可行。

路宾朋[5](2011)在《南方丘陵区域土壤侵蚀的SWAT模拟》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分布式SWAT模型,针对南方丘陵区坡长提取和崩岗侵蚀的特点,开展了南方丘陵区域土壤侵蚀的SWAT模拟研究。首先,SWAT模型采用MUSLE方程基于HRU计算土壤侵蚀量,坡长则是方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鉴于模型应用于南方丘陵区域时在坡长计算方面存在不足,本文以位于闽东南沿海湿润区的晋江西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针对丘陵山地区域开发的坡长自动修正模块,利用SWAT模型开展了如下工作:一是开展了不同子流域划分和DEM分辨率下土壤侵蚀模拟对该模块的响应研究,就坡长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二是基于SWAT模型在该流域已有研究成果,进一步开展了坡长修正模块在南方丘陵区的适用性及其对南方丘陵区产沙模拟精度的改进研究,通过分析得出坡长变化对径流的模拟精度无明显改进作用,但较好地提高了土壤侵蚀模拟的精度。总的来讲,本研究表明坡长自动修正模块可以较好的弥补SWAT模型应用于南方丘陵区域时坡长提取算法的不足。将模型应用于我国南方丘陵区域时,采用该模块修正坡长,可以较好地提高土壤侵蚀模拟的精度。第二,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一种特有的侵蚀地貌类型。针对晋江西溪流域崩岗侵蚀与非崩岗侵蚀并存这一客观现实,通过适当的子流域划分方式,使得崩岗群集中区与部分子流域边界基本吻合,区分崩岗侵蚀子流域与非崩岗侵蚀子流域,进而采用安溪水文站实测径流泥沙数据和水土保持部门在崩岗区的实测及统计资料,对崩岗与非崩岗侵蚀子流域的模型参数分别率定,构建了符合该流域侵蚀特征的SWAT模型。最后对崩岗子流域设定4种不同的植被转换模式,分析了不同植被覆被条件下的减沙效应,结果表明林地和高覆盖园地比草地更有利于崩岗侵蚀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重建;崩岗区内林地最能有效减轻产沙量,盲目的开垦耕地,不仅不利于区域农业的发展,而且将加剧崩岗区的水土流失状况的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该研究为崩岗区水土保持规划及生态恢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参考依据。

余璐[6](2009)在《生态补偿的政府间供给议价 ——以水资源补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忽略生态成本的改革发展路径引发的生态系统风险,需要生态补偿给予系统性修复。生态补偿包括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治理,对面临破坏威胁的生态环境进行预防与保护,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与禁止,对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奖励与优惠,对因保护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的社会群体进行经济补偿。为提高实施生态补偿的效率,有必要探讨生态补偿的物品(服务)属性、供给主体以及供给主体内部的决策方式。沿着这种思路,本文首先界定生态补偿是一种溢出性地方公共品,然后确定它的供给主体不是非政府部门,而是政府部门,必需性生态补偿尤其如此。接着,论文分析了在传统的分权模式和集权模式下政府供给溢出性生态补偿的利弊,阐明目前我国政府的生态补偿采取的是双层选择性决策机制,该机制并未能达到有效集合集权与分权优点的初衷,对淮河治理的案例分析也证明了这点。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从规范政府间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集合集权与分权优点的生态补偿供给方式:双层议价模式,即先将生态补偿的决策权赋予地方政府,以转变双层决策为单层决策;然后通过地方政府间议价确定各自地区的贡献比例,以消除地区外部性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再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纵向转移支付额度进行议价,以平衡中央与地方收支重心不一致带来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指出,正在建设的主体功能区作用的发挥同样离不开政府间的议价。要获得显性化,规范化,效率化的政府间议价结果,就必须确保议价的公平和自由,这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政府间议价支持系统——来保证。

汪水前,王维明[7](2009)在《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设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分析福建省的自然概况、土壤侵蚀类型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布特点及水土保持试验站现状,研究和分析了福建省各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设原则和监测内容。提出全省监测站点应按省级总站、分站、监测场点三级设置。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设在福州市,9个监测分站按行政单元设置,16个监测场点主要结合现有水土保持试验站、科教园和水文站点布设。同时,针对监测站点运行和管理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荣琨[8](2009)在《基于SWAT模型的晋江西溪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非点源污染是指由于降雨产流过程中的冲刷、侵蚀或者灌溉等,使得大面积上的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环境恶化的重要诱因。晋江西溪流域主要位于东南沿海的泉州市境内,是福建省内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随着近年来工业污水等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日益显着,研究晋江西溪流域的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运用GIS软件建立了由DEM、土地利用、土壤、降雨等数字化资料构成的SWAT模型数据库,将流域划分为21个亚流域与309个水文响应单元,利用1973~1979年氨氮与矿物磷各年的输出总量实测资料对氨氮与矿物磷的模拟结果进行率定,氨氮年模拟效率系数(Ens)为0.69,相关系数(R2)为0.95,7年平均相对误差(RE)为-18.6%;同期矿物磷年模拟Ens为0.79,R2为0.85,平均RE为-1.5%。模型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1973~1979年,西溪流域各年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量较为均衡,年内总氮、总磷负荷随季节呈不规则的“M”形态变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与土地利用方式有密切关系,水田与旱地两者相加产生了研究区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总量的66%、83%;西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蓝溪流域更严重;SWAT模型能较好的模拟预测东南沿海植被恢复后流域产流、产沙、非点源污染的年变化与月变化;植被恢复对产沙与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远大于产流;西溪流域由于土地利用变化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由20世纪70年代的年均1530 t N(6.3kg N/ha)与266 t P(1.1 kg P/ha)上升到2001年的2641 t N(10.8 kg N/ha)与542 t P(2.2kg P/ha),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分别增长了72%、104%;对水系分维的初步研究表明,通常水系分维值越大,非点源污染负荷越大。

林文娇[9](2009)在《晋江东溪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质污染是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河流水质的保护和改善,与流域水循环过程密切相关。流域分布式模型从流域的尺度出发,将降水—产流—产沙—污染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径流、泥沙和污染物输移过程,从而为制定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措施奠定基础。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的泉州市,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量和质的需求与水资源现状矛盾较大。因此,选择泉州市重要的水源地——山美水库所在的晋江东溪流域,深入探讨流域的径流、土壤侵蚀和营养物质输移过程,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河流及山美水库水质。本研究利用流域分布式SWAT模型,以晋江东溪流域洪濑水文站控制流域为研究区,结合GIS和RS等技术,在收集流域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对流域1972—1979年的径流、泥沙和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模拟计算,并选取相对误差、相关系数和效率系数三个指标用于模型的适用性评价;在对流域径流、土壤侵蚀和农业污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农业污染的土壤侵蚀和农业生产两大过程入手,定量评价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和农业化肥施用对流域径流、泥沙和营养物质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SWAT模型能较好地用于大型水库影响下的东溪流域产流产沙模拟;山美水库库区流域内年径流分布自西、西北向东南递减,入库的泥沙和农业污染负荷主要来自桃溪支流,且耕地是该流域土壤侵蚀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退耕还林还草能有效地减少入库泥沙和污染负荷,减少化肥施用量是流域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措施。

王林,陈兴伟[10](2008)在《基于SWAT模型的晋江西溪流域产沙模拟》文中研究表明应用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东南沿海晋江流域1972-1979年的年、月产沙进行模拟,选取相对误差RE,绝对误差MD,效率系数Ens,决定系数R2等4个指标用于模型适用性评价,并利用模型输出结果进行流域水土流失空间差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东南沿海流域的产沙模拟,且精度较高;模型在降水量大的情况下,模拟的精度较高;西溪流域在模拟期内轻度侵蚀面积和中度侵蚀面积广布,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0%和45.4%.

二、关于晋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晋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流失研究
        1.2.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1.2.3 小流域植被格局与水土保持、面源污染调控的关系研究
        1.2.4 “源-汇”理论及其在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调控中的应用研究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影像数据参数及影像处理方法
        2.2.1 影像数据参数
        2.2.2 影像处理方法
    2.3 小流域提取和汇水区划分
    2.4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方法
    2.5 秩相关分析方法
    2.6 土壤侵蚀特征分析方法
        2.6.1 ULSE模型简介
        2.6.2 模型因子测算及确定
    2.7 面源污染特征分析方法
        2.7.1 “源”“汇”景观面源污染全氮、全磷修正系数和权重
        2.7.2 网格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模型
    2.8 技术路线图
3.结果与分析
    3.1 小流域及各汇水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3.1.1 小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3.1.2 汇水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3.2 狮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负荷分析
        3.2.1 土壤侵蚀负荷
        3.2.2 氮磷面源污染负荷
    3.3 狮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及面源污染与景观格局的秩相关分析
        3.3.1 景观数量特征与土壤侵蚀、污染输出的Spearman相关分析
        3.3.2 景观结构特征与土壤侵蚀、污染输出的Spearman相关分析
    3.4 基于源汇分析的狮子口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确定
        3.4.1 土壤侵蚀调控关键区域
        3.4.2 氮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
        3.4.3 磷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
    3.5 基于源汇理论的狮子口小流域植被结构调整
        3.5.1 基于关键“源”景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地表植被结构调整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调控
        3.5.2 基于关键“源”景观调整为“汇”景观的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
        3.5.3 基于狮子口水库滨水植被缓冲带布局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
        3.5.4 狮子口库区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综合效益分析
4.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小流域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污染空间分布讨论
        4.2.2 景观特征与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污染的关系讨论
        4.2.3 基于水土流失、面源污染调控的植被结构优化方案讨论
        4.2.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世界共识
        1.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1.1.3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性与优越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明的进程
    2.2 生态文明的研究概况
    2.3 主要研究动态
        2.3.1 基于理论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2.3.2 生态文明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2.3.3 基于评价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2.4 研究述评与展望
    2.5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2.5.1 人地关系理论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3 文化生态理论
        2.5.4 复合生态系统论
第3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的主题与方法
    3.1 生态文明评价的基本思路框架
        3.1.1 内涵
        3.1.2 内涵解析
    3.2 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3.2.1 构建原则
        3.2.2 内容框架
    3.3 生态文明评价的测度方法
        3.3.1 综合评价模型
        3.3.2 空间统计分析评价模型
    3.4 研究区域的识别
        3.4.1 研究区概况
        3.4.2 研究区识别
第4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格局分析
    4.1 资源承载的空间格局分析
        4.1.1 资源承载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
        4.1.2 资源承载评价方法与模型
        4.1.3 资源承载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4.1.4 资源承载空间格局特征
    4.2 环境压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4.2.1 环境压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环境压力因子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4.2.3 环境压力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4.2.4 环境压力空间格局特征
    4.3 生态资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4.3.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4.3.2 研究方法
        4.3.3 福建省生态资产空间格局与构成分析
        4.3.4 福建省生态资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析
        4.3.5 小结
    4.4 发展能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4.4.1 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4.4.2 发展能力因子指数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4.4.3 经济活力及其各因子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4.4 基础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异规律
        4.4.5 社会服务便捷度空间分异规律
        4.4.6 发展能力空间格局特征
    4.5 零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4.5.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4.5.2 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评价模型
        4.5.3 福建省碳排放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4.5.4 福建省碳吸收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4.5.5 零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4.5.6 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集成评价及其空间效应分析
    5.1 综合集成评价
        5.1.1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方法
        5.1.2 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5.1.3 分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5.2 空间效应分析
    5.3 生态文明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5.3.1 生态文明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5.3.2 生态文明水平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研究
    6.1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意义
    6.2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6.2.1 基本原则和依据
        6.2.2 综合区划的方案
        6.2.3 类型区命名原则和方法以及边界问题处理
        6.2.4 空间聚类法
    6.3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结果
        6.3.1 福建省生态文明大区的划定
        6.3.2 福建省生态文明次级区的划定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和对策探讨
    7.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整体构想
        7.1.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7.1.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7.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
        7.2.1 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优化建议
        7.2.2 不同等级类型的生态文明区的优化建议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8.3 创新点
    8.4 问题和展望
附录 A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3)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区划研究进展
        1.1.1 区划分类
        1.1.2 国内区划研究进展
        1.1.3 国外区划研究进展
        1.1.4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研究进展
    1.2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与任务
        1.2.2 研究目的意义
        1.2.3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一二级分区方案
2 区划范围与区域概况
    2.1 区划范围
    2.2 区域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自然概况
        2.2.3 社会经济状况
        2.2.4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1 构建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基础数据库
        3.1.2 建立淮河流域水土保持三级区划指标体系
        3.1.3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
        3.1.4 三级区水土保持功能分析、评价及分区命名
        3.1.5 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3.2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基础数据库
    4.2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
        4.2.1 指标体系的意义
        4.2.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
        4.3.1 水土保持区划原则
        4.3.2 三级区划分依据
        4.3.3 聚类分析结果
        4.3.4 三级区划分结果
        4.3.5 对比分析
    4.4 水土保持功能分析、评价及分区命名
        4.4.1 水土保持功能分类
        4.4.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参考权重值及指标分级标准
        4.4.3 水土保持功能分析与评价结果
    4.5 分区概述与防治对策
        4.5.1 胶东半岛丘陵蓄水保土区
        4.5.2 鲁中南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
        4.5.3 黄河三角洲平原生态维护区
        4.5.4 黄泛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
        4.5.5 淮北平原岗地农田防护保土区
        4.5.6 伏牛山山地丘陵保土水源涵养区
        4.5.7 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保土区
        4.5.8 江淮丘陵岗地农田防护保土区
        4.5.9 江淮下游平原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区划指标体系的建立
        5.1.2 区划方法研究
        5.1.3 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
    5.2 结论
        5.2.1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
        5.2.2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
        5.2.3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命名
        5.2.4 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晋江流域降水径流演变规律与旱涝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水文时间序列特征的研究概况
        2.2 早涝的研究概况
        2.3 研究意义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一章 降水、径流演变规律和旱涝研究的理论方法
    1 水文时间序列年内变化特征研究方法
        1.1 年内分配不均匀性
        1.2 年内集中度、集中期
        1.3 年内分配变化幅度
    2 线性分解时间序列原理
        2.1 趋势项分析
        2.2 跳跃项分析
        2.3 周期性分析
    3 旱涝特征方法研究
        3.1 单站Z指数计算
        3.2 区域综合Z指数构建
        3.3 区域早涝等级的划分
        3.4 降水变差系数
    4 灰色灾变预测及检验
        4.1 GM(1,1)模型的建模过程
        4.2 GM(1,1)模型精度检验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1 自然地理概况
    2 社会经济概况
    3 旱涝情况
第三章 晋江流域降水演变规律
    1 降水年内变化特征
        1.1 年内降水不均匀性特征
        1.2 降水年内集中程度、集中期
    2 降水趋势和突变分析
    3 年降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小波分析
第四章 晋江流域径流的演变规律
    1 径流年内分配特征
        1.1 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
        1.2 径流年内集中程度、集中期
        1.3 径流年内分配变化幅度
    2 径流趋势和突变分析
    3 晋江径流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第五章 晋江流域旱涝特征分析及预测
    1 晋江流域旱涝特征分析
        1.1 旱涝等级分析
        1.2 旱涝的年代变化分析
        1.3 流域旱涝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 基于灾变GM(1,1)模型的旱涝预测
        2.1 旱灾GM(1,1)模型预测
        2.2 涝灾GM(1,1)模型预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讨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南方丘陵区域土壤侵蚀的SWAT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1 问题提出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研究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意义
        3.2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
第一章 西溪流域概况
    1.1 流域地质地貌
    1.2 气候径流
    1.3 流域植被土壤概况
    1.4 社会经济状况
    1.5 水土流失
第二章 SWAT模型原理
    2.1 水文过程模型
    2.2. 土壤侵蚀模型
        2.2.1 土壤侵蚀因子K_(USLE)
        2.2.2 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C_(USLE)
        2.2.3 保持措施因子P_(USLE)
        2.2.4 地形因子LS_(USLE)
第三章 南方丘陵区产沙模拟对坡长自动修正模块的响应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坡长修正模块简述
        3.2.2 数据获取
        3.2.3 研究方案
    3.3 子流域划分对坡长修正的响应
        3.3.1 不同子流域划分下地形因子变化分析
        3.3.2 不同子流域划分下单位面积产沙量变化
        3.3.3 不同子流域划分下流域出口处产沙量变化
    3.4 DEM分辨率对坡长修正的响应
        3.4.1 不同DEM分辨率下地形因子变化分析
        3.4.2 不同DEM分辨率下流域出口处产沙量变化
        3.4.4 不同DEM分辨率下单位面积产沙量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坡长修正的晋江西溪流域产流产沙模拟
    4.1 子流域划分及模型评价指标选取
    4.2 模拟结果比较
        4.2.1 月平均流量模拟结果评价
        4.2.2 月产沙量模拟结果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虑崩岗侵蚀的西溪流域产流产沙模拟
    5.1 西溪流域崩岗侵蚀现状
    5.2 研究方法
        5.2.1 崩岗侵蚀流域SWAT模型的建立
    5.3 模型参数校准及评价指标选取
        5.3.1 模型参数的校准
        5.3.2 评价指标选取
    5.4 模拟结果分析
        5.4.1 径流模拟结果
    5.5 泥沙负荷模拟
        5.5.1 流域产沙模拟结果
        5.5.2 崩岗区土壤侵蚀的模拟结果评价
    5.6 崩岗子流域不同植被恢复下的产沙变化
        5.6.1 植被覆被转换模式设定
        5.6.2 模拟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生态补偿的政府间供给议价 ——以水资源补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3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1.7 研究的不足
    注释
2 生态补偿的溢出性地方公共品属性
    2.1 生态补偿是一种公共品
    2.2 生态补偿是一种地方公共品
    2.3 生态补偿是一种溢出性地区公共品
    注释
3 建立政府供给为主的生态补偿机制
    3.1 公众需要生态补偿
    3.2 生态补偿可能的供给部门
    3.3 非政府部门难以成为生态补偿的供给主体
    3.4 政府应该成为生态补偿的主体
    注释
4 政府供给生态补偿的双层选择性决策机制
    4.1 模型基本假设
    4.2 分析的基准
    4.3 补偿决策由地方政府作出
    4.4 决策由中央政府作出
    4.5 补偿由集权决策和由分权决策的比较
    4.6 我国生态补偿的双层选择性决策机制分析
    4.7 我国生态补偿供给机制分析——以淮河为例
    注释
5 政府供给生态补偿的议价方式
    5.1 地方政府间的议价
    5.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议价
    5.3 地方之间的议价与地方代表在中央立法机构议价的差别
    5.4 地区间以及生态功能区之间都需要议价方式
    5.5 我国生态补偿议价机制分析——以晋江为例
    注释
6 政府间的议价支持系统
    6.1 政府间议价关系的障碍
    6.2 建立政府间议价支持系统的政策建议
    注释
7 主要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7)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
    1.1 地形地貌
    1.2 气候
    1.3 植被
    1.4 水系
    1.5 土地利用现状
2 土壤侵蚀类型及分区
    2.1 土壤侵蚀分区
        2.1.2 闽中山地盆谷无明显(微度)—轻度侵蚀区
        2.1.3 闽东沿海山地丘陵中度—强度侵蚀区
        2.1.4 闽西南丘陵低山轻度—强度侵蚀区
        2.1.5 闽东南丘陵平原强度侵蚀区
    2.2 土壤侵蚀分布状况及动态变化
3 水土保持防治重点区分布
    3.1 重点预防保护区
    3.2 重点监督区
    3.3 重点治理区
4 水土保持试验站现状
5 监测站点布设及功能
    5.1 监测场(点)
        5.2.1 观测场
        5.2.2 监测点
    5.3 各监测场点承担的监测内容
6 讨论
    6.1 监测站点布设应当充分考虑其代表性和覆盖面
    6.2 监测站点布设应当考虑其运行的长期性
    6.3 监测站点布设应当考虑运行费

(8)基于SWAT模型的晋江西溪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非点源污染的特点
    1.3 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进展
        1.3.1 国外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进展
        1.3.2 国内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
    2.2 气候径流
    2.3 植被土壤
    2.4 水土流失
    2.5 社会经济
第三章 SWAT模型的原理
    3.1 水文过程模型
    3.2 土壤侵蚀模型
    3.3 污染负荷模型
        3.3.1 地表径流中的氮磷迁移转化
        3.3.2 河道中的氮磷转化过程
    3.4 农业管理模型
        3.4.1 模型输入方式
        3.4.2 植物生长模拟
        3.4.3 农业管理操作模拟
第四章 西溪流域SWAT模型构建与参数率定
    4.1 基础数据
        4.1.1 投影及DEM数据
        4.1.2 子流域划分与HRU设定
        4.1.3 土地利用数据
        4.1.4 土壤数据
        4.1.5 气象数据
        4.1.6 农业管理措施
        4.1.7 点源污染资料
    4.2 模型参数的率定
        4.2.1 模拟评价指标
        4.2.2 径流参数率定
        4.2.3 产沙参数率定
        4.2.4 营养物参数率定
第五章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5.1 非点源污染负荷年际变化
    5.2 非点源污染负荷年内变化
    5.3 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
    5.4 各水系非点源污染负荷贡献
    5.5 非点源污染与水系分维关系研究
        5.5.1 水系分维的意义
        5.5.2 分维值的计算方法
        5.5.3 非点源污染与水系分维关系分析
第六章 土地利用类型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研究
    6.1 不同土地利用的产出对比
    6.2 植被恢复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6.2.1 研究区植被恢复的情景设定
        6.2.2 模拟结果分析
    6.3 2001 年土地利用方式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6.3.1 2001年与1985年土地利用对比
        6.3.2 结果分析
    6.4 防治建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晋江东溪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非点源污染
    3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3.1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
        3.2 SWAT模型研究
    4 研究内容和意义
    5 研究路线
第一章 SWAT模型简介
    1 模型概述
    2 SWAT模型基本原理
        2.1 水文过程模型
        2.2 土壤侵蚀模型
        2.3 污染负荷模型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1 地质地貌
    2 气候
    3 水文
    4 土壤
    5 土地利用/覆被
    6 水土流失
    7 社会经济
    8 山美水库概况
第三章 模型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1 研究区DEM数据
    2 土壤数据库
        2.1 土壤空间数据
        2.2 土壤属性数据
    3 土地利用数据库
        3.1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
        3.2 土地利用属性数据
    4 气象数据库
    5 水库数据
    6 农业管理数据
第四章 晋江东溪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与验证
    1 子流域和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
    2 模拟效率评价指标
    3 径流模拟
        3.1 流域出口模拟结果
        3.2 子流域模拟结果
    4 泥沙负荷模拟
    5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
第五章 山美库区子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结果分析
    1 库区子流域的径流空间差异分析
    2 库区子流域的土壤侵蚀分析
        2.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
        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产沙对比
    3 库区子流域农业污染负荷结果分析
        3.1 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
        3.2 入库支流贡献量分析
    4 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效应分析
        4.1 退耕还林还草
        4.2 化肥施用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SWAT模型的晋江西溪流域产沙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产流模型及模拟结果[5]
    2.1 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2.1.1 气象数据
        2.1.2 空间数据
    2.2 模型空间结构
    2.3 模拟结果
3 SWAT模型产沙模拟原理与结果分析
    3.1 产沙模拟原理
    3.2 影响因子的取值和校准
    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3.3.1 年产沙量模拟结果
        3.3.2 月产沙量模拟结果
4 西溪流域产沙的空间分布
5 结论与讨论

四、关于晋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D]. 常翠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2]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金星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域研究[D]. 李欢.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4]晋江流域降水径流演变规律与旱涝特征[D]. 谢菲.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5]南方丘陵区域土壤侵蚀的SWAT模拟[D]. 路宾朋.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6)
  • [6]生态补偿的政府间供给议价 ——以水资源补偿为例[D]. 余璐. 暨南大学, 2009(09)
  • [7]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设探讨[J]. 汪水前,王维明. 水土保持通报, 2009(02)
  • [8]基于SWAT模型的晋江西溪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D]. 荣琨. 福建师范大学, 2009(S1)
  • [9]晋江东溪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分析[D]. 林文娇. 福建师范大学, 2009(S1)
  • [10]基于SWAT模型的晋江西溪流域产沙模拟[J]. 王林,陈兴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标签:;  ;  ;  ;  ;  

晋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划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