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感深圳建筑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雨彤[1](2020)在《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文中指出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然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解构等多元建筑思潮大量涌入。引进建筑理论晦涩难懂,且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借鉴更多的是各式符号拼贴,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严重脱节。虽然建设数量与规模空前,但是原有的城市文脉与肌理遭到破坏,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中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是建筑文化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通过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复归,凭借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给未来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带来启示。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梳理并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思想和多元实践的发展脉络。论文追溯了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山水画、山水园林、山水诗文的多元意蕴。在理论维度上,重点研究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论,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钱学森与建筑界学者的往来书信及相关期刊文献,梳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逐步深化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现代建筑理论学者顾孟潮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引入建筑领域,本文梳理其与钱学森的往来书信以及观点论着,研究其理论成果。如今,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重建建筑文化的自信。中国很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实践也呈现出山水意象的发扬和传承。在实践维度上,论文选取王澍、马岩松、朱锫三位中国现代建筑师作为代表性研究案例,研究其受教育经历、从业经历以及山水意象下的建筑设计实践。论文经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梳理提炼和总结研究后,最终提出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以期对当下的建筑实践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山水城市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深深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兼顾了城市过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回归,对盲目照搬国外建筑符号的现象有批判意义。另一方面,随着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不断增多,从实践中归纳出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山水城市理论。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朱厢炜[3](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温世坤[4](2020)在《“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文中提出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发展在建国后有一个小高潮,其中以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为代表事件,但随后经历了20年的断层期。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建筑生产浪潮,中国的第四代建筑师们一边把西方的标准作为一种先进性的象征进行着时代所赋予的建设任务,一边又在实践中寻找确立自身身份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取得了极大的声誉与成就(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张珂获得阿卡汉奖等),这些荣誉的获得也宣示着中国建筑逐渐在西方建立的建筑理论体系下自我身份的确立。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大生产的背景下建筑品质低下、城市建设杂乱的状况仍普遍存在。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学术界对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建筑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与分析,以此来促进中国建筑的进步与发展。李兴钢作为大院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建筑师,如今已是中国建筑师中的先锋代表之一。其自步入工作岗位以来,边实践边探索,在关注西方建筑体系下基本建筑要素的同时,也强调将中国传统纳入实践中,并于2014年确立了以“胜景几何”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本文通过对其建筑实践及其设计理念的背景和发展,按时间线的纵向梳理和跨时间线的横向对比这两种方式,来形成对其建筑实践和设计理念的综合、全面的理解。同时作者在研究生期间进入其工作室进实习,收获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且组织并记录了一次专访。通过这些一手资料构建了三个案例精读的基础,以对其设计过程更加精确、深入的认识,避免了对一些问题的简化与误读,并以这三个精读案例为基础来支撑跨项目的横向对比和设计特点总结。文章最后对李兴钢的建筑理念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试图在历史语境下对其工作的意义进行定位与阐述。
郑丹[5](2020)在《基于空间叙事的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营造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进程奔涌的洪流中,我国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众多传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创作了大量地域文化建筑,它们不仅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而且还是城市的文化名片,但在此过程中,地域文化建筑也存在崇洋、求怪、逐奢、贪大、趋同导致的地域文化意义缺失、地域历史文脉断裂的乱象。面对这一现象,本文试图探索将空间叙事方法引入到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设计中来,以期为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缺失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创作思路,为地域文化建筑的叙事空间如何更好地传达建筑文化内涵开启新的视域。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以类比论证的研究手法,借鉴叙事学经典的叙事交流模式与空间叙事的行为过程,将文学叙事作品创作方法引入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设计中,将建筑学转译为另一种可能的语言体系,为地域文化建筑理论的发展完善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和思路;(2)在地域文化建筑空间中植入主题故事性的情节,建构体验者与建筑有效的互动对话机制,激发参观者的体验情感;(3)建构了以空间叙事的主题基调、故事场景的建构、空间序列的编排以及空间叙事的细部表达四个相辅相成的可操作性方法步骤来指导地域文化建筑的空间设计,从而有效建构地域文化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其地域文化认同性。空间叙事学代表着未来地域文化建筑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这方面的研究无论对于建筑理论、工程实践和教学研究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沈昕[6](2020)在《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同人们只会用习得的认知方式去认识事物一样,多数建筑师也只会用习得的方法来设计。务实或求虚,建筑师有各自的方法生成一幢建筑,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经验常使他们在未开始设计之前便预设出某种结果,并在后续进程中对这个结果进行有力的控制,这的确是普遍而高效的方法,但固定、容易的操作难免成为建筑师不思考的惯力,使设计停留于表面从而远离了创造。苏轼在评论柳宗元的诗时写到“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苏轼的“反常”是指诗的内容或表现手法不符合人所共知习见的常情、常规,而“合道”则肯定这种“反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创造出既符合艺术创新规律又非一般的新奇形象。冯纪忠在介绍“何陋轩”时笑称其是对“反常合道”的妙用,然而,冯纪忠所谓的“反常”与“合道”在建筑中指向什么?本文的讨论从求解这个问题开始,主体分为“寻解——收编”两个部分。首先,思考“反常合道”在建筑中的指向,笔者通过提取历史中的“非常规”建造活动,将其置于与“常规”建筑的对比关系中,以寻解何为“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从探讨使之发生的原因中,挖掘出两条与“常”相关的“反常”线索:“常规建造”与“日常生活”。二者相互掣肘、贯穿始终,使论文研究在避免被经验化的理论绑架而脱离于现实的同时,也避免过分纠缠于“日常”而落入世俗。“道”常被人用“否定”的方式描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包含着不可定义的特性,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道”表达着万物并不以客观物而存在,它需要通过人的体悟去获得,似一种可不断深入探索的无穷尽结构。“合道”作为动词,指不同的建筑师探求创作之意义的过程,如何“合”是本研究的核心,即通过现象来反思设计的固定方法,而非讨论“反常”建筑现象本身。在方法反思的过程中,园林处在与“反常”相关的两条线索交汇处,与此同时,园林还具有接续古今、延长传统智慧的能力。在进一步的园林研究中笔者总结出三个重要启示:关乎结构、身体以及材料。因为当代“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得自于完全不同的创作方法,笔者用这三个同样没有清晰界限的启示应对当代庞杂建筑异规的筛选与编配工作,通过“有法无式”(结构)、“道不远人”(身体)、“莫若以明”(材料)来讨论、联类当代创作中互文的、可变的、不连续的、否定的、借鉴的、叠合的“反常”建筑方法,为重新探寻身体“经验”与“体验”、建筑的创作与使用以及材料的可能性提供出机会,并在进一步对这些“反常”建筑的共有特征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使隐藏于现象背后的价值被人们识别,以期对人们思考当代建筑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黄浦蓉[7](2020)在《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及其作品解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下的时空压缩语境中,建筑空间存在普遍意义上的精神缺失,与人们对“诗意的栖居”、“空间精神”的向往诉求成为了一组亟待解决的矛盾。这一问题随着时空的发展与剧变而越发凸显,并促进着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们不断谋求创作中的自省与转变。人们对建筑的诉求从来都不仅局限于“坚固、实用、美观”,还体现在空间精神的感受上。尽管在前人的研究中关于“场所精神”、“诗意建构”、“静谧空间”等塑造空间精神的理论众多,但是置于当下我们仍然缺乏针对以建筑师主观能动性为主体背景的、较为系统的研究与解析。将具有自省意识的、对于空间精神的营造不断探索与实践的建筑师整合到时空压缩语境中进行分析,探究时代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对于空间精神塑造的重要性。本文从近现代中国建筑师的自省及其实践展开研究,试图梳理出建筑师的自省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下建筑师的思考与实践,进一步分析出在时空压缩语境中存在着三种主要的自省立场,即:“时空压缩语境的批判性抵抗”、“对时空压缩语境的积极性回应”、“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权宜性介入”。文中以具体建筑作品为研究对象,借助“类型中抽取典型”、“图解分析”、“建筑师言说分析”与“分类比较”等方法解析在时空压缩语境下的自省型建筑案例,旨在总结出带有自省色彩的建筑设计策略与方法,以期解决建筑精神“匮乏”的困境,为当前时空压缩背景下的建筑空间精神塑造提供参考依据。
何格[8](2019)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旅馆建筑的本土化创作研究(1979-1999)》文中研究说明纵观我国近现代建筑发展,旅馆建筑对中国现代建筑的本土化创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发展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建设了大量的旅馆建筑,无论是在设计思想的转变,还是在建筑技术的突破上,旅馆建筑都是我国建筑创作最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其中在1979-1999年期间,旅馆建筑的本土化探索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尤为明显。论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这一特定时期的旅馆建筑设计创作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切入点,归纳总结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本土化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机制和相应的设计策略,梳理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创作历程,为中国当代建筑本土化发展的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今后的本土化创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不同阶段的时代背景会孕育出不同的本土化创作思想与方法,这些创作方式又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呈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共性特征。时代演变与思想理论在两个维度上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论文以纵向时间和横向思想理论两个维度,分析中国当代旅馆建筑本土化的发展特性。在纵向时代演变上,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综合背景和建筑活动的基本因素,对特定阶段的旅馆建筑发展进行分期,系统地梳理中国当代旅馆建筑的发展脉络。第一个阶段是1979-1984年的初期探索阶段,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现代建筑风格逐渐得到认同与推广,建筑师在大量的旅馆建筑项目实践中,探索出众多新民族形式的表达方法,激发关于“形似”与“神似”的探讨。第二个阶段是1985-1991年的繁荣创作阶段,经过前期的沉淀,建筑文化开始受到普遍关注,建筑的本土化创作逐渐从关注形式转化为关注空间,通过建筑群体的空间组织、空间的序列变化以及建筑与环境的渗透关系,表达传统文化中的空间意识。第三个阶段是1992-1999年的多元发展阶段,经济体制的改变形成新的建筑设计市场,设计体制的多元化促进了建筑创作的多元化,不同的经营需求和设计理念带来不同的建筑风格。纵观三个发展阶段,旅馆建筑在本土化探索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全面,从单纯的建筑形式表达,到人的空间感受,再到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处理,多角度体现本土化特征。在横向思想理论比较中,通过对每个理论的发展背景、时间范围、思想特征和具体案例深入分析,总结出不同思想理论的设计方法和实践意义。一是传统建筑的民族性继承,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民族形式表达方式,其传统风格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形式和空间上。二是因地制宜的地域性表达,强调文化的多样性,以现代化城市、岭南地区和西部地区为例,建筑设计结合当地的经济技术情况,融合自然环境,延续历史文脉,尊重民族习俗,体现地方民族文化传统。三是基于建筑本体的在地性探索,立足当代生活需求,结合日常生活,呼应环境关系,利用特定要素,反映出此时此地的建筑特性。三种思想理论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在新的需求下,形成相互影响、各具特色的本土化创作方向。论文分析了大量的旅馆建筑案例,归纳总结出特定历史背景下本土化创作的时代特征和思想理论以及所对应的具体设计策略。在新时代的产业发展需求下,建筑本土化创作根据自身的功能需求,在本土化思想理论中寻找可与之对应的要素,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将传统的设计理念加以变化运用到新的本土化创作之中,为本土化探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旅馆建筑创作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凸显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创作策略与手法,以及适应时代需求与服务目标的综合技术手段,使其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建筑探索本土化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里,旅馆建筑创作领域全面而多元的探索实践,为当前中国建筑创作的多元化、本土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本土化创作过程中思想与方法的转变,为拓展的旅馆建筑类型以及其他公共建筑类型的本土化探索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我国当代建筑本土化创作的发展道路。
才世伟[9](2016)在《郭怡昌建筑师及其设计作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岭南建筑发展的进程中,个体建筑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的个体创作是整个历史长河中最生动鲜活的部分。对岭南建筑师的建筑创作和建筑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岭南建筑的整体内涵,为今后岭南建筑学派理论体系的构件打下基础,并有利于岭南建筑的当代传承和发展。郭怡昌是改革开放后岭南现当代建筑发展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岭南现当代建筑的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郭怡昌1964年进入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工作,从技术员做起,历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主任建筑师、总建筑师。他为省院的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同时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郭怡昌是位高产的建筑设计师,建筑作品十分丰富。他在探索岭南现代建筑的道路上辛勤耕耘、硕果累累。1994年郭怡昌被建设部评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并担任广东省建筑学会理事、广东省建筑创作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城市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顾问教授,突出的反应了他在建筑创作方面的成就和地位。郭怡昌建筑创作多集中于改革开放后十年中,所以论文以该时期的社会、经济及文化为背景,通过对郭怡昌建筑实践脉络的梳理,分析典型的建筑作品,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郭怡昌建筑设计手法与创作理念,从而明确其建筑创作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周佳妮[10](2016)在《博览建筑的文化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全球博览事业蓬勃发展,博览建筑正在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价值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文化属性是博览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类型的最重要的属性,博览建筑文化属性的成功表达更是优秀建筑设计的关键。本文以博览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视角切入,基于类型学、现象学、符号学等相关建筑学理论,结合大量优秀建筑创作实例,对当代博览建筑的文化发展趋向以及基地环境、建筑空间、建筑造型、建筑表皮各方面的文化表征展开研究,从而总结出博览建筑文化性在建筑形式方面的表达方法,为当下建设热潮中的博览建筑创作实践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五部分,首先对课题的相关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进行论述。其次,对博览建筑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文化属性概念做阐述,总结当代博览建筑的设计特点,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人文环境,从整体把握,对当下我国博览建筑文化属性的发展趋向进行研究探讨。第四部分从广义的建筑形式方面对博览建筑文化属性进行研究,分别从选址、建筑空间、建筑造型到建筑表皮细部分析建筑文化内涵的体现。最后对全文做总结,并对今后的博览建筑设计进行了展望。
二、有感深圳建筑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感深圳建筑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城市建设现状 |
1.1.2 山水意象与建筑的渊源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框架 |
第2章 山水意象的多元意蕴 |
2.1 山水意象的特质 |
2.1.1 “比德·畅神”的精神特质 |
2.1.2 情景交融的表现特质 |
2.2 山水画 |
2.2.1 拟形法 |
2.2.2 构图法 |
2.3 山水园林 |
2.3.1 因借法 |
2.3.2 造景法 |
2.3.3 时空融合法 |
2.3.4 园林与园林建筑 |
2.4 山水诗文 |
2.4.1 象征法 |
2.4.2 诗语结构法 |
第3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 |
3.1 山水意象思想概述 |
3.1.1 自然山水的复归(1980-1989) |
3.1.2 山水象征与隐喻(1990-1999) |
3.1.3 山水意象新模式的探索(2000-2009) |
3.1.4 山水意象结合高新科学技术(2010-2019) |
3.1.5 总结 |
3.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 |
3.2.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缘起 |
3.2.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1980-1989) |
3.2.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1990-2019) |
3.2.4 总结 |
3.3 顾孟潮对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学转译 |
3.3.1 顾孟潮与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渊源 |
3.3.2 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科学研究体系 |
3.3.3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哲学概括 |
3.3.4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基础研究 |
第4章 三位建筑师的山水意象设计实践 |
4.1 马岩松 |
4.1.1 个人经历 |
4.1.2 设计策略 |
4.1.3 设计思想 |
4.2 王澍 |
4.2.1 个人经历 |
4.2.2 设计策略 |
4.2.3 设计思想 |
4.3 朱锫 |
4.3.1 个人经历 |
4.3.2 设计策略 |
4.3.3 设计思想 |
4.4 总结 |
第5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思想 |
5.1 现代山水意象的多元表达 |
5.2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 |
5.2.1 自然人文脉络的双重修补 |
5.2.2 人工模拟自然的空间操作 |
5.2.3 传统诗意人居环境的创造 |
5.2.4 因时立形的时空融合组织 |
5.2.5 高新与传统建筑技术并举 |
5.3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 |
5.3.1 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 |
5.3.2 传统山水的意境传承 |
5.3.3 天人相应的人本思想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钱学森 |
附录B 顾孟潮 |
附录C 王澍 |
附录D 马岩松 |
附录E 朱锫 |
附录F 1980年以来山水意象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文献统计一览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4)“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李兴钢与李兴钢工作室 |
1.1.2 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3 研究的学科背景 |
1.1.4 补充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建筑案例及设计思维与理念 |
1.3 研究内容:李兴钢建筑实践线索的梳理、理念解析与基于案例精读的相关话题及互动机制 |
1.4 既往研究综述 |
1.4.1 研究现状 |
1.4.2 既往研究的不足与优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本文研究方法构成的背景 |
1.5.2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1.6 论文构架 |
第2章 李兴钢建筑实践发展历程与“胜景几何”理念 |
2.1 消弭中西之别、回归建筑本体——中国60 年代生建筑师 |
2.2 李兴钢成长轨迹与实践之路 |
2.2.1 起航(1987-1991 年):天津大学建筑教育的影响 |
2.2.2 发展(1991-2013 年):没有地图的行者——多线并进的实践期 |
2.2.3 成型(2013 年至今):方向的归拢与总结——“胜景几何”的提出与发展 |
2.3 小结 |
第3章 呼应传统环境的建筑设计——绩溪博物馆 |
3.1 传统建筑范式建造逻辑的继承与变异 |
3.1.1 传统建筑基本空间建构要素单元的提取与转化 |
3.1.2 空间单元转化过程中拓扑变形所产生的尺度夸大问题与处理 |
3.1.3 屋架空间单元提取转化对于工程建造的正向作用 |
3.1.4 从“加法”原则到“减法”原则的整体组织秩序转变 |
3.2 传统建筑观的继承与转化 |
3.2.1 对场地环境的适应 |
3.2.2 建筑空间营造——视觉体验与动态体验的相辅相成 |
3.3 “人造自然”与“人工自然” |
3.4 具体形式与构造做法的传统与现代 |
3.4.1 传统建造的现代做法——“偷换” |
3.4.2 建立在现代主体材料构造做法上对传统材料做法的介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构多义性与日常感的营造——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
4.1 反纪念性建筑形体与日常场所感的营造 |
4.1.1 聚落式的结构形体应对空白的场地 |
4.1.2 形体消解与“反纪念性” |
4.1.3 建筑立面的日常场所感营造 |
4.1.4 内外空间渗透与“历时性”动态空间体验 |
4.2 多义的结构 |
4.2.1 结构在建筑形体塑造起主导作用 |
4.2.2 结构对空间营造的影响 |
4.2.3 建筑设计过程中受结构专业(结构承重要求)的影响 |
4.3 建筑内部动态空间体验与场所感的营造 |
4.3.1 线性布局的秩序感与“异物(episodes)”的扰动 |
4.3.2 内外交融的空间与流线系统 |
4.3.3 结构多义基础下的空间体验差带来的场所感营造和动态体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形城市介入建筑设计——大院胡同 28 号院改造 |
5.1 老北京分形结构下对四合院分形维度的再细化 |
5.1.1 北京城历史城市结构中的分形城市 |
5.1.2 北京胡同区内四合院的困境 |
5.1.3 分形城市的介入以解决四合院更新问题 |
5.2 层层递进的闭环式空间体验 |
5.2.1 等级分明的空间层级划分 |
5.2.2 公共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区分 |
5.2.3 闭环式空间体验 |
5.3 小尺度建筑品质的营造 |
5.3.1 空间感受的放大 |
5.3.2 结构、家具、设备的整合对空间品质的提高 |
5.3.3 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整合对生活品质的提高 |
5.3.4 造园手段对空间精神品质的提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李兴钢工作室跨项目横向对比与特点总结 |
6.1 建筑观层面:以“胜景”为目标的“建筑——景观——城市跨尺度的交互” |
6.1.1 与“自然”交互的建筑 |
6.1.2 具体交互策略——“景观建筑” |
6.2 建造体系:“几何”逻辑控制下的“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建造系统” |
6.2.1 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的理念 |
6.2.2 “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的二度影响 |
6.3 项目跨度:跨尺度与类型的建筑实践 |
6.3.1 应对跨尺度、类型项目中的尺度问题——大尺度消解与小尺度的“放大” |
6.3.2 基于拓扑的同种空间模式下的跨尺度、类型建筑实践 |
6.4 “胜景几何”的空间营造特点:“喧嚣”与“静谧”——动态体验(Dynamic experience)与其后的视觉体验(Optical experience)高潮 |
6.4.1 蒙太奇(Montage)——“碎片化空间的拼贴”形成的动态体验 |
6.4.2 空间压缩”体验差形成的动态体验 |
6.4.3 “尺度感变化”体验差形成的动态体验 |
6.4.4 动态体验后的视觉体验——空间高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空间叙事的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 |
1.1.2 空间叙事的引入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叙事学向空间领域的延伸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3.1 概述 |
1.2.3.2 相关博士、硕士论文 |
1.2.3.3 国内相关实践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地域文化建筑 |
1.3.2 作为一种研究手法的空间叙事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地域文化建筑与空间叙事逻辑思维的概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空间蒙太奇 |
2.1.2 情境主义的“NATO” |
2.1.3 场所理论 |
2.2 地域文化建筑相关研究概述 |
2.2.1 地域文化建筑的相关概念阐释 |
2.2.1.1 地域性建筑 |
2.2.1.2 文化建筑 |
2.2.1.3 地域文化建筑 |
2.2.2 地域文化建筑的发展脉络 |
2.2.2.1 国外地域文化建筑的发展与变化历程 |
2.2.2.2 国内地域文化建筑的探索 |
2.2.3 当代地域文化建筑的叙事性倾向 |
2.3 空间叙事的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叙事学 |
2.3.1.1 注重文本结构的经典叙事学 |
2.3.1.2 以时代语境为导向的后经典叙事学 |
2.3.2 空间叙事学 |
2.4 空间叙事的逻辑思维研究 |
2.4.1 叙事交流模式 |
2.4.1.1 信息发送者 |
2.4.1.2 文本媒介 |
2.4.1.3 信息接受者 |
2.4.2 空间叙事的行为过程 |
2.4.2.1 叙事的主题思想 |
2.4.2.2 情节单元 |
2.4.2.3 文本结构 |
2.4.2.4 修饰表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间叙事逻辑下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设计方法建构 |
3.1 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营造与空间叙事的关联性 |
3.1.1 空间叙事与地域文化建筑空间的叙事场景模式 |
3.1.1.1 叙事的开始 |
3.1.1.2 过渡与发展 |
3.1.1.3 高潮与结束 |
3.1.2 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营造与空间叙事的心理学共性 |
3.1.2.1 认知心理学 |
3.1.2.2 环境心理学 |
3.1.2.3 完形心理学 |
3.1.3 地域文化建筑的设计语境与空间叙事的创作语境 |
3.2 空间叙事手法在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营造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3.2.1 引入经典的叙事交流模式 |
3.2.1.1 信息发送者 |
3.2.1.2 叙事媒介 |
3.2.1.3 信息接受者 |
3.2.2 空间叙事的编码与解码过程 |
3.2.2.1 编码过程—叙事者的场景建构过程 |
3.2.2.2 解码过程—接受者的场景解读过程 |
3.3 推论——空间叙事逻辑下的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设计总框架 |
3.3.1 空间叙事逻辑下的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设计框架总述 |
3.3.2 主题情感—空间叙事的主题基调 |
3.3.3 情节单元—空间场景的建构 |
3.3.4 文本结构—空间序列的编排 |
3.3.5 修饰表达—空间叙事的细部表达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空间叙事逻辑下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
4.1 空间叙事的主题基调 |
4.1.1 主题基调的确定 |
4.1.2 主题基调的采集 |
4.2 故事场景的建构 |
4.2.1 故事场景的涵义 |
4.2.2 故事场景的情感激发 |
4.2.2.1 空间比例与尺度的叙事性 |
4.2.2.2 空间形态的叙事性 |
4.2.3 故事场景的事件性 |
4.2.4 故事场景的类型 |
4.3 空间序列的编排 |
4.3.1 空间情节线:空间叙事结构 |
4.3.1.1 情节沿单一线性展开 |
4.3.1.2 几条情节线平行并置 |
4.3.1.3 多种情节线立体交错 |
4.3.2 空间场景的组接 |
4.3.2.1 空间正叙 |
4.3.2.2 空间倒叙 |
4.3.2.3 空间插叙 |
4.3.2.4 空间断叙 |
4.3.2.5 空间跳叙 |
4.3.2.6 空间叙事的时间秩序 |
4.3.3 空间蒙太奇的回归 |
4.3.3.1 拼贴蒙太奇 |
4.3.3.2 材质界面蒙太奇 |
4.3.3.3 色彩蒙太奇 |
4.3.3.4 声画蒙太奇 |
4.4 空间叙事的细部表达 |
4.4.1 切合主题情感的细部刻画 |
4.4.2 材质的叙事表达 |
4.4.3 节点构造的创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的空间叙事解析 |
5.1 项目背景 |
5.2 空间叙事的主题基调 |
5.3 故事场景的建构 |
5.4 空间序列的编排 |
5.4.1 空间叙事结构:多种情节线立体交错 |
5.4.2 空间场景的组接 |
5.4.3 空间蒙太奇的回归 |
5.5 空间叙事的细部表达 |
5.6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目录 |
(6)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对“反常合道”建筑的求解 |
1.1.2 对建筑创作方法的困惑 |
1.2 研究对象 |
1.2.1 “反常合道”概念的界定 |
1.2.2 建筑中“反常合道”现象的指向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与“常”相关的“基本问题”认知 |
1.3.2 国内相关建筑议题 |
1.3.3 传统园林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 |
1.4 研究目的 |
1.4.1 批判惯性设计 |
1.4.2 探寻建筑重返日常的途径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6.1 提供一个审视当代建筑创作的新视角 |
1.6.2 从园林中剥离出研究当代“反常合道”建筑现象的三条线索 |
1.6.3 初步建立当代建筑“反常合道”现象的研究构架 |
1.7 论文组织框架 |
上篇 |
第2章 常规与“反常”的概念辨析与成因思考 |
2.1 “确定模式”下的两种态度 |
2.1.1 建筑囚徒 |
2.1.2 意识醒觉 |
2.2 建筑历史视野中的反常活动 |
2.2.1 可变的秩序——勒·柯布西耶 |
2.2.2 不确定的闪现——筱原一男 |
2.2.3 丢失的问题——雷姆·库哈斯 |
2.3 为何反常与反常为何 |
2.3.1 为何反常? |
2.3.2 反常为何? |
2.4 小结 |
第3章 “反常合道”的理论基础 |
3.1 科学的反常 |
3.1.1 测不准原理与互补关系 |
3.1.2 不可逆的耗散结构 |
3.1.3 不完全性定理 |
3.2 哲学的反常 |
3.2.1 现象学的困境与价值 |
3.2.2 从考古学到系谱学 |
3.2.3 惊颤使现象逃离被占有 |
3.2.4 日常生活的批判 |
3.2.5 彻底翻译的不可得 |
3.3 向“道”而思 |
3.3.1 “形而中”学 |
3.3.2 为道日损 |
3.4 小结 |
下篇 |
第4章 当代“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解析 |
4.1 园林的启示 |
4.1.1 结构之道 |
4.1.2 身体之道 |
4.1.3 材料之道 |
4.2 有法无式:结构作为过程 |
4.2.1 似轩非亭 |
4.2.2 以反为返 |
4.2.3 借物观法 |
4.3 道不远人:身体作为思考 |
4.3.1 虚以待变 |
4.3.2 变化无方 |
4.3.3 不法常可 |
4.4 莫若以明:材料作为再现 |
4.4.1 岂不自然 |
4.4.2 匠无弃材 |
4.4.3 以简驭繁 |
4.5 小结 |
第5章 当代“反常合道”建筑的特征 |
5.1 得未曾有 |
5.1.1 陌生性:建筑与日常关系的获得 |
5.1.2 批判性:差异复述意在克服偏见 |
5.1.3 启发性:给予非我想象之物机会 |
5.2 小处窥道 |
5.2.1 具体性:建筑“公共配方”的替换 |
5.2.2 抽象性:建筑“绝对关系”的抽离 |
5.2.3 不确定性:建筑“操作方法”的滑移 |
5.3 意趣偶得 |
5.3.1 志趣性:建筑走出藩篱的前提 |
5.3.2 奇趣性:建筑对弈时间的可能 |
5.3.3 非连续性:建筑惯性思考的切分 |
5.4 小结 |
第6章 “反常合道”建筑的当代意义 |
6.1 拓充语境之阈 |
6.2 寻找形式之意 |
6.3 恢复敏锐之能 |
6.4 小结 |
第7章 实践中的“反常合道” |
7.1 “异化”装置 |
7.1.1 解读“共同基础” |
7.1.2 “异化”的世界 |
7.1.3 “质数”的启示 |
7.2 体验差异 |
7.2.1 借“词”观法 |
7.2.2 意识的隐与显 |
7.2.3 同一而有别:丰富性的呈现 |
7.3 神秘之城 |
7.3.1 运想空间 |
7.3.2 时间迷局 |
7.3.3 混合现实 |
结语 |
“反常合道”让设计思维获得松绑与解放 |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及参与科研项目 |
(7)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及其作品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时代背景——信息时代下的时空压缩 |
1.1.1 现代性与时空压缩 |
1.1.2 时空压缩特征分析 |
1.1.3 影响当代建筑空间 |
1.2 研究缘起——时空压缩与空间精神的缺失 |
1.2.1 建筑空间观念演进 |
1.2.2 当前空间精神缺失 |
1.2.3 空间精神才是内核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空间精神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
1.4.2 与自省相关的理论研究现状 |
1.4.3 时空压缩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综述 |
1.4.4 总结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师的自省相关阐述 |
2.1 1920—1948年的建筑师自省——纳入与调试 |
2.1.1 时代语境:动荡下的被迫纳入 |
2.1.2 思考路径与实践:建筑师积极的自我调适 |
2.2 1949—1977年的建筑师自省——民族意识下的反馈 |
2.2.1 时代语境:整齐划一的约束 |
2.2.2 思考路径与实践:民族意识的介入与反馈 |
2.3 1978—1999年的建筑师自省——向多元化突破 |
2.3.1 时代语境:改革、开放 |
2.3.2 思考路径与实践:开拓眼界、迈向多元 |
2.4 2000年——至今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重塑空间精神 |
2.4.1 当代建筑师的职责 |
2.4.2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批判性抵抗 |
2.4.3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积极性回应 |
2.4.4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权宜性介入 |
2.4.5 三种立场的联系与区别 |
第三章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批判性抵抗—建筑创作特征与作品解析 |
3.1 批判性抵抗下的建筑创作主要特征 |
3.1.1 地域性 |
3.1.2 体验化 |
3.1.3 乌托邦 |
3.2 文人营园的乌托邦——绩溪博物馆 |
3.2.1 意境营造与文脉延续 |
3.2.2 传统园林与民居的空间转译 |
3.2.3 传统形式符号的现代设计手法 |
3.3 传统建筑形式与技艺的回应—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 |
3.3.1 传统村落、民居的演化图解 |
3.3.2 诗性的建构表达 |
3.4 本章小结 |
3.4.1 相关案例汇总 |
3.4.2 实践总结 |
第四章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积极性回应—建筑创作特征与作品解析 |
4.1 积极性回应下的建筑创作主要特征 |
4.1.1 高技策略的未来性表达 |
4.1.2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 |
4.1.3 现代技术理性的延续 |
4.2 面向未来的自然重构——哈尔滨大剧院 |
4.2.1 建筑与城市的另类“和谐” |
4.2.2 动态连续的空间场景 |
4.2.3 结构与材料的高度统一 |
4.3 单纯与复杂的同构——龙美术馆西岸馆 |
4.3.1 历史对话的建立 |
4.3.2 单纯的“伞拱”单元聚合 |
4.3.3 多样的空间体验 |
4.4 本章小结 |
4.4.1 相关案例汇总 |
4.4.2 实践总结 |
第五章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权宜性介入——建筑创作特征与作品解析 |
5.1 权宜性介入下的建筑创作主要特征 |
5.1.1 半工业化的适应 |
5.1.2 都市化及其共生 |
5.1.3 各方利益的博弈 |
5.1.4 日常生活的回归 |
5.2 高密度下的垂直生活——粤海街道文体中心 |
5.2.1 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
5.2.2 立体化的开放设计 |
5.2.3 公共行为的引导 |
5.3 现实问题可见性与低技策略——西村·贝森大院 |
5.3.1 现实问题可见性 |
5.3.2 低技策略的运用 |
5.4 本章小结 |
5.4.1 相关案例汇总 |
5.4.2 实践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自省精神的传承 |
6.2 时空压缩语境下的自省建筑师创作倾向总结 |
6.3 空间精神在时空压缩语境下走向多元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8)改革开放后中国旅馆建筑的本土化创作研究(1979-199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提出问题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时间界定 |
1.2.3 空间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中国现代建筑史的研究现状 |
1.3.2 旅馆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国当代旅馆建筑的发展基础 |
2.1 新式旅馆建筑的起源 |
2.1.1 近现代旅馆建筑发展概述 |
2.1.2 西式旅馆的引进 |
2.1.3 新式旅馆的探索 |
2.2 改革开放后旅馆建筑的发展背景 |
2.2.1 社会背景 |
2.2.2 建筑本体 |
2.2.3 综合分期 |
2.3 当代旅馆建筑的发展维度 |
2.3.1 纵向时间维度 |
2.3.2 横向思想理论维度 |
2.4 小结 |
3 中国当代早期旅馆建筑的时代演变 |
3.1 当代早期旅馆建筑的时间架构 |
3.2 改革开放初期的积极探索(1979-1984) |
3.2.1 民族形式的再反思 |
3.2.2 旅馆建筑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
3.2.3 新民族形式的表达方式 |
3.3 当代建筑文化的崛起(1985-1991) |
3.3.1 全面提倡繁荣建筑创作 |
3.3.2 旅馆建筑的文化表现 |
3.3.3 建筑文化的表现方法 |
3.4 世纪之交的反思与创新(1992-1999) |
3.4.1 南巡讲话后的市场转型 |
3.4.2 旅馆建筑的思想创新 |
3.4.3 多元取向的发展特征 |
3.5 小结 |
4 中国当代早期旅馆建筑的本土化创作思想 |
4.1 当代早期旅馆建筑的理论架构 |
4.2 传统建筑的民族性继承 |
4.2.1 建筑形式的延续性 |
4.2.2 建筑空间的传统性 |
4.3 因地制宜的地域性表达 |
4.3.1 现代化城市的建筑特征 |
4.3.2 岭南文化下的现代庭园建筑 |
4.3.3 西部地区的地方建筑特色 |
4.4 基于建筑本体的在地性探索 |
4.4.1 回归建筑本体的思考 |
4.4.2 旅馆建筑在地性体现 |
4.5 小结 |
5 中国当代建筑本土化创作的发展前景 |
5.1 早期探索的突破性和局限性 |
5.2 新时代本土化创作的转变 |
5.2.1 旅馆建筑拓展下的本土化应用 |
5.2.2 建筑本土化思想与方法的衍生 |
5.3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附表1:论文相关旅馆建筑汇总表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郭怡昌建筑师及其设计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综述 |
1.3 选题的目标与内容 |
1.3.1 选题目标 |
1.3.2 选题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郭怡昌建筑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因素 |
2.1 岭南地域环境 |
2.2 郭怡昌建筑创作时代背景 |
2.3 岭南地域性现代建筑发展 |
2.3.2 早期岭南现代建筑时期(20世纪50年代) |
2.3.3 发展期岭南现代建筑时期(20世纪60—80年代) |
2.3.4 现代岭南建筑成熟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2.4 郭怡昌生平 |
2.4.1 郭怡昌生平简介 |
2.4.2 少年儿童时期及启蒙教育(1947—1956) |
2.4.3 接受专业教育(1956—1962) |
2.5 郭怡昌职业生涯(1962—1994) |
第三章 郭怡昌的建筑实践(1962-1994) |
3.1 郭怡昌创作的探索期(1962—1977) |
3.1.1 广州电报电话大楼 |
3.2 郭怡昌创作的成熟期(1978——1984) |
3.2.1 深圳东湖宾馆 |
3.2.2 深圳市图书馆 |
3.2.3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2号楼 |
3.2.4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厅 |
3.2.5 广州南湖宾馆 |
3.3 郭怡昌创作的高峰期(1985——1994) |
3.3.1 北京陶然宾馆 |
3.3.2 汕头市委办公楼 |
3.3.3 中国工艺美术馆 |
3.4 小结 |
第四章 郭怡昌设计手法分析 |
4.1 郭怡昌建筑作品平面构成分析 |
4.1.1 庭院组合、自由布局 |
4.1.2 母题单元的应用与组织 |
4.2 郭怡昌建筑形体构成分析 |
4.2.1 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构图形式 |
4.2.2 叠级退台 |
4.2.3 体积的堆叠 |
4.3 立面语汇 |
4.3.1 小披檐的运用 |
4.3.2 有表情的建筑立面 |
4.3.3 虚与实的对比 |
4.4 郭怡昌建筑作品的空间组织 |
4.4.1 独具匠心的外部空间处理 |
4.4.2 灵活多变的内部空间组织 |
4.5 小结 |
第五章 郭怡昌建筑设计理念 |
5.1 吸古纳今,融汇创新 |
5.2 尊重环境,和谐共生 |
5.3 坚持地域,务实求真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期刊文献 |
图纸目录 |
附录 |
附录1 郭怡昌生平记事 |
附录2 郭怡昌建筑作品名录 |
附录3 郭怡昌发表文章及言论索引表 |
附录4 访谈 |
访谈一 |
访谈二 |
访谈三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发表的论文 |
(10)博览建筑的文化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博览建筑及其相关文化认知 |
2.1 博览建筑的概念 |
2.2 博览建筑的发展 |
2.2.1 西方博览建筑的发展 |
2.2.2 中国博览建筑的发展 |
2.3 当代博览建筑的设计特征 |
2.4 博览建筑与文化 |
2.4.1 建筑与文化 |
2.4.2 博览建筑的文化性 |
2.4.3 博览建筑文化属性的表达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博览建筑文化属性的趋向 |
3.1 特色浓烈的地域文化趋向 |
3.1.1 吸取当地民族传统符号 |
3.1.2 民居意向的变形重构 |
3.1.3 地域传统建筑色彩、装饰的应用 |
3.2 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趋向 |
3.2.1 博览建筑文化属性之中原传统文化趋向 |
3.2.2 博览建筑文化属性之江南传统文化趋向 |
3.3 多元开放的现代文化趋向 |
3.3.1 国际式建筑 |
3.3.2 雕塑式建筑 |
3.3.3 表皮式建筑 |
3.4 小结 |
第四章 博览建筑在建筑形式方面的文化表征 |
4.1 博览建筑位置与基地周边环境 |
4.1.1 与特定的自然环境融合 |
4.1.2 与城市环境融合 |
4.2 博览建筑在建筑空间方面的文化表征 |
4.2.1 外部空间的文化体现 |
4.2.2 内部空间的文化体现 |
4.3 博览建筑在建筑造型方面的文化表征 |
4.3.1 博览建筑造型类型 |
4.3.2 博览建筑文化属性表达的建筑造型手法 |
4.4 博览建筑表皮的文化表征 |
4.4.1 表皮材料 |
4.4.2 表皮色彩 |
4.4.3 表皮图案 |
4.4.4 表皮装饰细部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有感深圳建筑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D]. 王雨彤. 天津大学, 2020(02)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D]. 温世坤. 天津大学, 2020(02)
- [5]基于空间叙事的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营造策略研究[D]. 郑丹. 湖南大学, 2020(08)
- [6]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D]. 沈昕. 湖南大学, 2020(12)
- [7]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及其作品解析研究[D]. 黄浦蓉.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改革开放后中国旅馆建筑的本土化创作研究(1979-1999)[D]. 何格. 重庆大学, 2019(01)
- [9]郭怡昌建筑师及其设计作品研究[D]. 才世伟. 广州大学, 2016(04)
- [10]博览建筑的文化属性研究[D]. 周佳妮.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