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任大路[1](2021)在《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匠精神通常是指工匠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追求终极目标的态度和信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其包括:尊重教师、重视教学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能力;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行为与精湛技艺的专业品质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教师队伍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待学科,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学术能力、体育能力、道德素质、身心行为等方面。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工匠精神与学生能力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对高校体育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为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回顾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深入分析“中国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整合了体育领域后备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法;寻找工匠的精神和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建设的融合点;梳理了工匠精神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选取了匠品、匠识、匠艺、匠知、匠道、匠心、匠德、匠行8个核心要素。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主要在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四个具体方面实施。(2)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结果。体育学生能力的内容是指体育课堂教学、训练、锻炼、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课程教学、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道德心理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项元素的具备程度进行调查,整体比例为:欠缺1/5,一般3/5,良好1/5。(3)此次研究在对于调查指标具体元素的选取上包括: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4个一级指标;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等16个二级指标;学科教育认知等64个三级指标;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确定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各指标重要程度系数Fi>4.0,并对其融合可行性进行分析。(4)学生能力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培养目标等;并依据此内容制作调查问卷发放于体育学生、体育教师等调查具备情况及重要程度。(5)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采用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层面,追寻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社会层面,从学生个体入手,探究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理论实践方法。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工匠精神融入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工匠精神与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内在联系。在学科能力、体育素质、教育能力和身心行为四个具体方面,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2)在学生能力各项指标元素调查中学生整体具备程度总体表现进行良好,培养学生能力都在一般水平之上。(3)在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系数Fi>4.0,即在选取的64个指标元素中重要性程度较高,对于将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意义较大。(4)工匠精神对于融入当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困境主要包括:一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二是迫切需要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整合路径;三是缺乏明确的精神文化标准。(5)对于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主要包括了8个主要元素以及三个方面的需要;并且要遵循工匠精神融入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生技能发展中的具体措施。(6)具体实践过程为: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体育素养:臻艺求学、野蛮体魄的匠艺;求知问真、文明精神的匠知;教育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匠心;有教无类、尚体重学的匠道;身心品行:明德爱国、忠守敬业的匠德;尊师重教、知行合一的匠行。
史壮壮[2](2021)在《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围绕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构建。主要研究内容有:第一,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进行内涵探析,并进行学习样态的呈现和特征分析,为学习样态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二,运用扎根理论法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的影响因素进行初选,通过发放专家问卷对其进行优化;第三,通过编制与分发问卷,将回收数据整理后,运用SPSS21.0与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第四,建立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并拟合,建立最终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第五,根据实证研究中各个影响因素路径系数的分析结果,提出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优化路径。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扎根理论法、数理统计法,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归纳、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进行解读和分析:“入境入神、历历可辨、乐在其中、明心会意”的学习样态与融合性、情景性、趣味性、体验性、创造性五种特征。第二,运用扎根理论法、特尔菲法提取了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预试量表,并形成预试问卷进行发放,在对预试量表进行优化后得到了正式量表,利用正式量表获得的数据在AMOS软件中构建了SEM模型,最终获得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第三,经过影响因素模型的实证表明:学校体育美育保障、体育美育教学安排、教师美育素养、学生体育审美素质四个影响因素均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体育美育教学安排与学生体育审美素质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的影响程度很大,相比较而言,学校体育美育保障与教师美育素养对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的影响程度较小。第四,以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中学习样态与潜变量间的路径系数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优化路径:创新载体,搭建体育与美育协调发展的育人平台;优化教学方法与评价,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多模态交际能力与多元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体育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吕明阳[3](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项重大判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工作都起到了全局性、战略性、历史性的影响。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我国的思想政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具体工作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与前进方向,也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为各方面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由此,聚焦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式下,迫切需要改革创新,在继续夯实其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强其亲和力与针对性。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人们对精神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也不断提升,并且这种作为有着现实性基础的人情感的本质需求和能力,也能动地反映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人的社会实践中。基于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艺术进行跨界融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可以说是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新思路。即通过审美和艺术的角度进行切入,把握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满足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与审美期待,激发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充分发挥好美育工作,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集气聚力、凝神铸魂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本研究是基于习近平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空背景下,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的新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如何满足人情感本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直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新挑战的创新之举。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辨析和内涵探究切入,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何以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什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得怎么样”→“怎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逻辑结构展开,把研究主题与相关内容总共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研究依据与研究现状出发,明确选题的问题意识与创新价值,其次对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相关范畴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奠定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第三是充分挖掘了本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梳理了古今中外思想史中与本研究联系最为紧密的思想资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铺垫和思想资源。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中。第二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界定;其次,从探究其审美价值的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结构要素进行了层层展开,探讨了各要素的审美意蕴;再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和运行机制的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最后,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向着实践维度进行了转向,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目的与原则,为更进一步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第三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现状的问题展开。首先,回顾了建党与建国以来思政审美力实践探索的发展历程;其次,深入总结了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最后,重点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方面的具体呈现和影响,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教育内容、载体与过程等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集中梳理和聚焦,进一步从观念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等角度探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关键要素,回应思政审美力“何以可为、何以能为”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六章中。第四部分(第七章),围绕着应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具体创新举措这一问题展开,是论文的落脚点。此部分从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出发,里面对当前的现实困境和难题,首先明确要树立“审美心理协同”“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的实践理念,然后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载体、管理与环境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对策创新,坚持以满足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为导向,最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从立意伊始就直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时代性挑战与前沿性问题,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现实问题,拓展学科研究范围、提升育人实效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亓传美[4](2020)在《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改进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国家对美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学校美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从总体上看,美育仍是短板,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都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二者统一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美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现实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是辩证的统一体,两者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同、内容相容;思想政治教育对美育具有指导作用,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因此,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问题,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为主题,拟从以下几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界定了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阐述了相关理论。对美育进行概念界定,阐述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中国美育思想、西方美育思想、马克思美育思想三个方面阐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美育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阐释了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的必要性及价值体现。从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和加强美育是现实需求两个方面阐述挖掘美育的必要性。从多方面分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美育的必要性,论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美育对于促进大学生从客体向主体的转化、促进大学生从知识吸纳向情怀培育的转化、促使大学生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实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等方面的价值体现。第三部分剖析了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从美学元素缺乏、美育课程设开展、审美实践教育、美育资源开发、教育者审美意识等方面论述存在的问题。并从部分高校侧重于大学生的智育和德育,不重视美育、部分大学生审美意识缺乏和审美能力欠缺、社会多元文化价值取向影响这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探讨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促进美育价值实现的路径。在对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存在的问题及缘由分析上,探讨促进美育价值实现的路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挖掘课堂教育教学的美育元素;二是发挥所开设美育课程的实际作用;三是开展审美实践性教育活动;四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美育资源开发;五是重视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六是提高大学生自我美育能动性。
张丽娜[5](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思想的引领帮助人们追求高远的人生目标、高尚的道德品质及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共生,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愿景。生态审美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进而探索人与社会、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它是人与世界生命联结的本真存在方式。生态审美教育是通过生态审美之境促进人与世界发生本真联结,以此激发和唤醒个体内在的生态审美本性,改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及生态审美教育促进人与世界和谐的教育旨归,生态审美教育符合当前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成为生态文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点,遵循生态审美教育的产生、生态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依据、生态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全文共分绪论,生态审美教育的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中主体、客体、介体、环境的生态审美教育实施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是缘起生态环境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加剧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忽视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导致有效性不高的现实。基于此,本文提出将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濡养人的生态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动力和观念基础。生态审美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新产生的美育理论形态,它是生态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对生态危机有着现实的审美救赎之意。生态审美教育自身有着独特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对其进行界定是研究的起点。生态审美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审美智慧为其根基之源,西方生态美学思想是其借鉴。明晰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力求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生态审美教育原为文艺学研究的范畴,将生态审美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生态审美观、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其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导引人自觉确证并体现自己的本质及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单向度的人及人生存的不和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之惑。生态审美教育以生态审美的情感濡养人的生态德性品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帮助人们扬弃异化及促进自身与世界和谐的审美救赎之路。生态审美教育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首先,教育者是生态审美教育的主导者,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既是其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关键,也是提升自我人格素养并以生态审美的人格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保障,更是生态审美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为此,教育者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提升自身的生态审美素养至关重要。其次,生态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是教育者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系统有效开展生态审美教育实现的。教育者关注并满足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提升其生态审美素养及塑造生态审美人格,生成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审美生存一代新人。再次,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通过设定恰适的目标并将一定的生态审美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方法传导给受教育者的过程。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借助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的介体以完成生态审美教育内容的传导及生态审美价值观念的传承。最后,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生态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按照生态美的规律创设的生态审美教育环境能够彰显生态美的环境对生态审美教育的功用,使受教育者获得生态美的愉悦体验,从而使其思想和灵魂得以滋养。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审美教育裨益于人们对生态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及人性对美的诉求,生态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性的完整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前景。
邓佳[6](2019)在《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育虽然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经历了一段起起伏伏的状态,但随着1999年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美育才比较稳定地设置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中,而在最近6年,更是进入了发展盛世。特别是2013年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标志着美育从缺失、提倡、落实,并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首先从如何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议。同年,美育被纳入《教育法》以及《高等教育法》中,有了法律的保障,美育在学校中,特别是在高校中,成了必须要进行落实的教育。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做了新的部署和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虽然美育在政策上得到了重视,但在对大学生美育课程选修情况以及大学生美育观念的实践调研中发现,目前学校美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开设不够齐全,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学生美育选修较为随意,美育观念比较狭隘,对美育内容不太熟悉,对传统艺术接受兴趣不强等。因此,根据以上背景与现实问题,需追问的是:目前不再是开不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的问题,而是如何开设高校美育课程?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的是什么?高校美育课程应基于什么理念进行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标是什么?其内容如何构成?教学实施方式?评价方式?高校应该开设哪些美育课程(课程门类)?这些美育课程门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课程结构)?课程的学分如何构成?以及当前是否有开课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本文着重对高校美育课程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本项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于身心协调发展构建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内容、门类、结构——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的思路。首先本文以国家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近几年有关加强改进美育和高校美育的系列政策为背景,通过对若干高校大学生美育观念和高校美育课程开设及学习情况的调查,提出并分析了当前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随意和零散等问题,并在对中外学者关于美育之于人格整体发展(身心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特殊功能的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提炼出基于大学生身体(生理)和心理基础,及其未来身心发展、专业发展、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等目标为指向,设计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构想。对这一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五圈课程门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公共艺术美育课程、专业审美课程、活动审美课程(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审美化改造)、综合美育课程(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人生美等的跨界整合建构)和潜在美育课程(大学文化、环境、校训、氛围的审美建构与鉴赏)分别进行了论述,对中外大学在这五圈课程中某类课程的开设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简介和分析。提出了高校美育课程智能化建设的初步构想。在最后的第七章中,还对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中的《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综合美育课程的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一、高校美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具体到“审美素质、人文素养、全面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具体发展目标中,更细化为“审美感觉系统的开发、审美认知系统开发、审美体验系统发展、审美表现技能运动系统发展、审美创造与全脑、全身心开发”的发展目标中,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人文素养、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等全面素养、和培养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等”发展目标中。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既需要传授美的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同时还需要补足美的基本知识(美的特征与分类)。并且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应有所对应。三、构建了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以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第一圈高校美育综合课程:以系统培养学生基本审美素质为目标,囊括了美育基础知识、美的高深知识、审美生理心理方法性知识,及其各种美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综合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第二圈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在于促进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发展,这类课程又可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艺术与审美综合课程。该门课程的目标在于系统介绍艺术种类及其审美方式方法。第二类:艺术鉴赏类课程。目标在于提高艺术感知能力、体验能力、想象联想与理解能力。这一类课程又可以细化为两大类,一是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二是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在于从各种艺术门类中训练学生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综合感知能力。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则要求学生能够体验艺术美,解释艺术,评论艺术,阐释艺术与人文的关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第三类:艺术表现技能训练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协调身心发展,塑造优美形体,开发运动机能。第四类: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遵循美的规律与技巧进行美的创造,促进大脑认知、情绪系统发展。第三圈课程为专业课程审美化:目的在于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和创新动机,培养专业审美素质。其中应特别注重艺术教育专业与文化素养结合的培养模式,艺术师范教育专业艺术实践能力与审美素质的提升训练,以及其余各专业应开设更多相关专业的审美欣赏类课程。第四圈为美育实践活动课程:这类活动课程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审美个性。第五圈为潜在课程:则是形成审美育人环境,创造身心协调发展的“场域”。总之,五圈课程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认知、情绪、运动系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愉悦、健康、协调发展。而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全市各级各类高校互联互通的MOOC平台,打造高校美育MOOC群,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制度,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并加强移动美育课程建设,以APP为终端;以及采取VR技术,加强审美体验。四、本文第七章,对综合性的《高校美育》课程的效应进行了初步验证。实验后得出结论:《高校美育》课程在有效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同时,能对受教育者人生价值观产生显着积极的影响。对其中的维度1人生目的、维度2生活方式、维度3人生手段、维度4人生态度的影响速度不同,影响最快的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是人的观念取向和行为选择尺度,伴随着人一生的成长和演变过程。短期教育(一门《高校美育》课程)可能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易变成分尤其是人生态度产生短期效果,可以推断,长期而系统的教育(高校美育课程系统)就可能逐渐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比较稳定的成分从而产生长期而系统的效果,这正好证明长期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总之,高校美育课程应对大学生精神世界进行“建构”,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同时,审美是最为深刻的一种教养,是人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
王琳[7](2018)在《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宗旨和最终归宿。那么如何最大程度发扬传统,彰显优势;如何卓有成效落实任务,通达归宿?马克思在《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中说:人所奋斗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在《神圣家族》中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让自己出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这充分说明利益的驱动、需要的产生是人之行为模式的主要动力源。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影响选择,选择决定事情的成败或走向。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影响人行为选择的因素主要是物质需求方面,为生存而奋斗。经过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十九大作出了对主要矛盾的新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物质的羁绊已经基本解决,更高层次的需求正逐渐凸显,尤其是精神富足愿望日益强烈,为发展而求索。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要提升实效性,获得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指导下走创新发展之路,在不影响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情况下,从满足物质需求转向充盈精神渴求,注重其需求层次提升,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研究过程中,首先界定人文素养及其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功能,然后分析此视域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厘清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而探析其影响因素,找寻其思维转换新思路,进而探求新视角,触及新关注,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需求导向的施教侧重,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最后提出保障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换落地生根的相关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首先论述本论文的写作缘由和研究意义,其次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接着阐明了该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及重难点。第一章,解析与厘定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科学界定相关概念,明确述说主要功能是开展问题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本章首先界定人文内涵、素养内涵、人文素养内涵、知识与素养关系、人文素养培育内涵及功能。在此基础上,对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涵义及功能进行厘定,明确其在施教过程中应该着力的关注点和着眼点,从而为论文后续研究的展开明确方向、规定范围、奠定基础。第二章,阐释人文素养视域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论文认为任何一个单一理论命题的出现,都要弄清其研究的现实必然性;任何一种复合研究命题的开展既要考究其研究的必然性又要分析其研究的可能性(二者之间内在联系和相互价值)。本文认为当今时代变革的客观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样态,大学生健康成长迫切需要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渴求等构成了本研究的必然性。与此同时,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功能共性与价值互动、互补则架起了二者融合的桥梁。第三章,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考量。该章首先编制人文素养培育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从人与人(生命关爱、健全人格)、人与社会(公平正义、责任担当)、人与自然(审美素质、敬畏自然)等与人文素养本真内涵最为契合的三个方面(六个层面)入手,选取部分双一流(学科)高校、老牌本科院校、新升本科院校展开问卷调研,通过问卷作答与个别访谈的方式,结合相关案例分析,借鉴既有研究成果,厘清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接着探析其影响因素。第四章,探寻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换之相关问题。提升亲和力、增强实效性,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之树长青、活力永在、效果恒佳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为此,根据第三章调查问卷情况,本章力图探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运作过程中没有很好关注到,又是教育对象所想、所需、所惑的实际问题的弥补对策,以找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与时俱进、纳新内容,满足新期望,全面实现思维转换、整体推进价值升华,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矛盾转化中大有作为。具体而言,主要从注重生命关爱、倾心健全人格、凸显公平正义、着力责任担当、走心审美素质、重视敬畏自然等六个关系教育对象之软利益方面入手,定位转换目标、把握转换原则、创新方法选择。第五章,提出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换的机制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必要的政策机制作保障。再好的政策思路,如果没有强有力且可操作性的机制作保障,其理念注定是苍白无力的,运行效果也会黯然失色。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转换要切实有效,就不能仅停留在理念的思考上,而应该在实践中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以产生效力。为此,论文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全面推进、教育主体积极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在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使思想政治教育施教的理念思路得到实质性转变,从供给侧努力转向需求侧内需,从重视社会价值逐渐转向社会价值、个体价值共同关注,通过个体价值目标的实现走向社会价值目标愿望的满足,从而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且可持续的精神支撑和人才支持。
张晓倩[8](2018)在《《礼记》美育思想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启示》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兴未艾,社会文化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很容易被一些因素所影响,使得高校中部分学生出现了善恶不分、美丑不辨的情况。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病,在探索改进方式上面临着层层阻碍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礼记》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包含的美育思想也十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所以深入挖掘《礼记》中包含的美育思想,将其运用到大学生审美教育中对审美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跨文学与教育学两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从美育人格、美育原则、美育途径三个方面研究《礼记》美育思想,分析其当代价值,以期得出对当今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启示。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基本理论概述;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礼记》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与现代意蕴;第三部分是阐述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现状;第四部分重点研究《礼记》美育思想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启示,并从三个方面得出本文结论,首先要确立大学生审美教育层次化目标,提出符合“温柔敦厚”审美原则的初级审美目标和“忠信之美”君子人格的高级目标;其次要在传统文化审美、社会审美、学科审美、网络审美、生态审美等方面丰富大学生审美教育内容,最后在途径方面,要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重视以礼、乐为核心的传统美育途径,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要重视校园环境熏陶,完善大学生的审美人格,要挖掘社会文化资源:依托浙江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审美教育。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大学生审美教育不仅停留在课堂,而是贯穿于他的整个学习生活中。
贺文凯[9](2017)在《大学生审美素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素养、审美素养是高等教育知识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然而高等教育不可避免会受到功利价值观的影响,表现为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审美教育。在这种现实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审美素养缺失的现象愈发突出,制约了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回答什么是大学生审美素养?大学生审美素养的表现和存在的困境是什么?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审美素养等问题。本研究针对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概念、现状和培养问题,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大学生审美素养的结构体系,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审美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讨论了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的理念与策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了研究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描述了研究方案。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审美素养的理论阐释,主要界定了审美、审美教育以及审美素养等概念,在基于个体素质结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审美素养的结构模型,将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划分为三部分:审美知识、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意识,并详细论述了大学生审美素养的价值以及生成机制。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实证考察,以自编“大学生审美素养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选取成都、重庆、武汉三所城市的五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并选取了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对大学生审美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审美素养总体状况有待提高,对自身审美素养发展无明确要求;大学生具有较为积极的审美观念,但审美观念与行为间存在着差距;大学生审美能力水平在年级、来源地区及艺术学习等维度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大学生审美趣味广泛,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更偏好音乐。第四部分为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策略,根据对审美素养理论及大学生审美素养问题分析,并结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提出创设审美教育发展环境、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及增强个人审美实践三方面建议。高校应当完善与落实美育政策,构建浸润式的审美校园环境,优化美育课程设置结构;作为大学生个人来说,应当提高自我认识,积极展开审美实践体验,促进交流对话。
邓韵[10](2016)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美育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思想家、宣传家和活动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武装无产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使其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上面临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打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困境,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寻找新的路径和方法。面对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随着新的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增强自己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本文在分析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美育缺失”的弊端基础上,以审美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进行反思。一方面,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然。另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内容美、价值美与形式美来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审美化”思想。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显现出来的价值是一种工具性价值,由于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审美价值和陶染教化功效,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而不是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基础上“寓教于乐”的全面综合教育,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美育在塑造人的感性生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扩大人的胸怀和视野、培育健全完整的人格和心灵等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论文通过对审美价值的认定,进一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美育实践确立依据,对美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价值功能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审美实践不是一般事物或现象的审美实践,而是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殊的审美实践。特殊所在即为审美价值存在于教育中的主客体审美关系中,寓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各要素以及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厘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美育两相融合的可能性是审美实践的基本前提,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两者相融合的主要范式。要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将审美教育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全过程中,就必须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按照美的规律和形式美法则去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内容,去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去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般渠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借鉴吸收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力图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审美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空间,立足于理性与感性、真善美的统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审美实践体系建设为总的研究方向,试图找出通过审美实践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途径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载体三个方面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实践的具体运用(如何将审美教育形式有效的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在教学过程中,以幽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为审美形式,在教学载体上,以课件、语言和教材为审美要素,将思辨、演绎、注释的方法从纯粹抽象的概念领域转移到实际领域,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在社会化的实践中实现其普遍性和客观性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站在已知事实和原因的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研究,提出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审美化体系的内容设想和改革措施。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审美实践为切入点,以人的审美境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为落脚点,以期通过美育实践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审美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彰显美的特性,渗透美的元素,以审美的方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在美的教育和环境中体会人生、感悟人生、内敛品质、提升境界,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不高的现状,实现立德树人、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二、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
2.1.1 “工匠”的定义 |
2.1.2 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研究 |
2.1.3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
2.1.4 高校工匠精神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研究综述 |
2.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概念研究 |
2.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评价研究 |
2.2.3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
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综述 |
2.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概念内涵研究 |
2.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研究 |
2.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研究 |
2.4 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工匠精神与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分析 |
4.1.2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
4.1.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重要程度调查分析 |
4.1.4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机制分析 |
4.1.5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
4.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理论分析 |
4.2.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4.2.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 |
4.2.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分析 |
4.3 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践分析 |
4.3.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 |
4.3.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原则 |
4.3.3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
4.3.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
4.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实践融合策略 |
4.4.1 传于“文”——文化传承 |
4.4.2 立于“气”——社会价值风气引领 |
4.4.3 形于“学”——学校教育实践 |
4.4.4 精于“教”——教学过程渗透 |
4.4.5 成于“人”——学生自我学习结果化 |
4.5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
4.5.1 政策保障,传承有据 |
4.5.2 制度建设,推行有力 |
4.5.3 价值导向,榜样引领 |
4.5.4 完善机制,评价科学 |
4.5.5 教育投入,言传身教 |
4.5.6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创新之处与技术路线 |
1.3.1 创新之处 |
1.3.2 技术路线 |
1.4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 |
1.4.1 国内文献综述 |
1.4.2 国外文献综述 |
1.4.3 相关概念界定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扎根理论法 |
2.2.4 特尔菲法 |
2.2.5 问卷调查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3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理论解读 |
3.1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内涵探析 |
3.1.1 理论基础 |
3.1.2 实施依据 |
3.1.3 实施原则 |
3.2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呈现及特性分析 |
3.2.1 学习样态呈现 |
3.2.2 特性分析 |
4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提取 |
4.1 提取方法及设计 |
4.1.1 提取方法 |
4.1.2 设计步骤 |
4.2 影响因素初选 |
4.2.1 初选过程 |
4.2.2 初选结果与分析 |
4.3 影响因素优化 |
4.3.1 优化过程 |
4.3.2 优化结果与分析 |
5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
5.1 预试量表设计与制定 |
5.1.1 预试量表的内容设计 |
5.1.2 预试测量题项的确定 |
5.2 预试量表测量优化 |
5.2.1 预试量表的测量优化 |
5.2.2 预试量表优化后的检验 |
5.3 正式量表的确定 |
5.3.1 正式量表的发放 |
5.3.2 信度分析 |
5.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6.1 模型假设 |
6.2 模型拟合 |
6.2.1 模型违反估计检验 |
6.2.2 模型拟合度检验 |
6.2.3 模型路径分析 |
6.3 结果分析与优化路径 |
6.3.1 结果分析 |
6.3.2 优化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半结构式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B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 C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 D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三轮) |
附录 E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量表题项调查问卷 |
附录 F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预试调查问卷 |
附录 G 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 H 样本各题目的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基本概念释义 |
1.4.1 美的本质 |
1.4.2 审美教育 |
1.4.3 审美力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
2.1.2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本文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
2.1.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落脚点 |
2.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思想资源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思想演化 |
2.2.2 西方思想历史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理论积淀 |
2.2.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对其他相关学科理论资源的借鉴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属性 |
3.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涵义解析 |
3.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界定 |
3.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探析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概念的深度解析 |
3.1.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概念的“三维”解析 |
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本质属性 |
3.2.1 教育内容具有渗透性 |
3.2.2 表现形式具有审美性 |
3.2.3 运用过程具有艺术性 |
3.2.4 功能价值具有超越性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体要素 |
4.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审美力的价值之维 |
4.1.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力内外构成 |
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客体要素 |
4.2.1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的一种普遍而现实的需要 |
4.2.2 审美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集中体现 |
4.2.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重要意义 |
4.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载体要素 |
4.3.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关联 |
4.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构成 |
4.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环境要素 |
4.4.1 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作用 |
4.4.2 硬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
4.4.3 软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
4.5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间的审美关系 |
4.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审美关系的特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与运行机理 |
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系统分析 |
5.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矛盾 |
5.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具体矛盾 |
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运行机理诠释 |
5.2.1 “以美促知”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2 “以美动情”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3 “以美强意”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4 “以美导行”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 |
6.1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实践 |
6.1.1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美学方法实践 |
6.1.2 新中国成立后思政审美力实践的历史发展 |
6.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现有经验 |
6.2.1 探索机制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体系 |
6.2.2 加强平台搭建,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阵地 |
6.2.3 加强产品供给,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内容 |
6.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教育者:审美素养和艺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
6.3.2 教育载体:其审美价值与艺术化使用效率有待挖掘与提高 |
6.3.3 教育内容:能满足学生审美需求的审美力实践内容有待丰富 |
6.3.4 教育过程:审美力实践互动不足与层次有待进步 |
6.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状的归因分析 |
6.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已有经验的总结 |
6.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存问题的归因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创新发展的新思考 |
7.1 创新思政审美力理念,推进协同育人 |
7.1.1 树立“审美心理协同”理念 |
7.1.2 树立“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理念 |
7.1.3 树立“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理念 |
7.2 明确思政审美力三阶段目标 |
7.2.1 首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 |
7.2.2 中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
7.2.3 长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性丰富完善、素质全面发展 |
7.3 强化思政审美力实践原则,规范教育实践导向 |
7.3.1 坚持方向性原则 |
7.3.2 遵循“美的规律”原则 |
7.3.3 体现可操作性原则 |
7.3.4 依据创新性原则 |
7.4 丰富思政审美力载体,搭建多样化平台 |
7.4.1 完善课程载体建设 |
7.4.2 提升活动载体建设 |
7.4.3 探索网络载体建设 |
7.4.4 改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
7.5 优化思政审美力管理,提升组织保障水平 |
7.5.1 强化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的管理 |
7.5.2 加强高校各部门的协同管理 |
7.5.3 增进考核评估管理 |
7.5.4 推动高校智库管理 |
7.6 美化思政审美力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
7.6.1 优化社会环境建设,画好先进审美文化发展建设同心圆 |
7.6.2 改善学校环境建设,搭建好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主舞台 |
7.6.3 强化家庭环境建设,扣紧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第一颗纽扣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历史的考察 |
2.时代的召唤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一、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一)美育概念以及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1.美育的概念界定 |
2.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美育的理论依据 |
1.中国美育思想 |
2.西方美育思想 |
3.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 |
二、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的必要性及价值体现 |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美育的必要性 |
1.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
2.加强美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 |
(二)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
1.促进大学生从被动客体向主动主体转化 |
2.促进大学生从知识吸纳向情怀培育转化 |
3.促进大学生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
4.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实现 |
5.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
三、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存在的问题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美学元素缺乏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课程开展效果较低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实践教育活动开展欠缺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资源开发不足 |
5.部分教育者的审美意识淡薄 |
(二)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部分高校侧重于大学生的智育与德育而不重视美育 |
2.部分大学生审美意识缺乏及审美能力欠缺 |
3.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影响 |
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促进美育价值实现的路径 |
(一)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教学的美育元素 |
(二)发挥所开设美育课程的实际作用 |
(三)开展审美实践性教育活动 |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美育资源开发 |
(五)重视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
(六)提高大学生自我美育能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审美教育的缘起 |
第一节 生态危机及审美救赎 |
一、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 |
二、生态美学的审美救赎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本质 |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美学智慧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西方资源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审美观 |
三、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与现实困境 |
二、生态审美教育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扬弃之路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 |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构成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的作用 |
一、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有效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前提 |
二、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提升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
三、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重要保障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发展 |
一、理论之径 |
二、实践之行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 |
第一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内在依据 |
一、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本性需要 |
二、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 |
三、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条件 |
一、正视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 |
二、重视受教育者自然感性的培养 |
三、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取向 |
四、塑造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人格 |
第三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路径 |
一、家庭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起点 |
二、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重点 |
三、社会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支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生态审美映现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目标设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旨归 |
二、生态审美教育目标的设置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一、辩证唯物主义生态实践观教育 |
二、整体和谐为美的生态审美观教育 |
三、诗意栖居生态生存观教育 |
四、亲和仁爱生命观教育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方法及应用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 |
二、生态审美教育方法的探索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 |
第一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 |
一、有助于丰富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体验 |
二、有助于受教育者内化并践行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三、有助于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及特性 |
一、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 |
二、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凸显的特性 |
第三节 创建生态审美教育环境 |
一、选取绿色温馨生态审美教育自然环境 |
二、构筑主体间性生态审美教育人际环境 |
三、营造富有诗意生态审美教育氛围 |
结语:生态审美教育——生命家园的回归之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背景与问题 |
(一)政策背景 |
(二)实践背景: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研 |
(三)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一)美与美育 |
(二)高校美育课程 |
(三)身心协调发展 |
三、文献综述 |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层次研究 |
(二)高校美育课程门类与内容研究 |
(三)公共艺术课程研究 |
(四)中西高校美育课程比较研究 |
(五)身体美育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
(六)审美心理与效应研究——认知、体验、价值观、意象 |
(七)审美生理与效应研究——感知系统、大脑皮质、边缘系统、运动系统 |
(八)美育心理、生理研究 |
(九)借鉴与不足 |
四、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一)目的 |
(二)思路 |
(三)方法 |
五、价值与创新 |
第一章 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
一、美:多样统一与和谐人格 |
(一)美的本质:和谐(多样统一) |
(二)教育的理念:人的本质力量和谐统一 |
(三)美与人格内外和谐 |
二、西方关于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
(一)古希腊:美与健全、和谐人格 |
(二)鲍姆嘉通:美育与感性认识的完善 |
(三)康德:美沟通真与善 |
(四)席勒:美育培养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 |
(五)霍华德·加德纳:重塑真善美 |
(六)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 |
三、国内美育教育家与健全人格教育理论 |
(一)先秦:乐教诗教与“仁”、“礼” |
(二)蔡元培:美育是“津梁”、“神经系” |
(三)现代美育理论奠基者:梁启超、王国维 |
(四)现代美育理论家:陶行知、丰子恺、朱光潜 |
(五)当代美育理论家:蒋孔阳、李泽厚、刘兆吉 |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身心协调发展 |
一、基于生理机制 |
(一)神经系统机制:感觉系统、中枢系统、情绪系统、运动系统 |
(二)其他生理系统 |
二、基于心理机制 |
(一)审美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思维 |
(二)美感体验:情绪、价值判断 |
(三)审美表现技能 |
(四)审美创造 |
三、基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现状 |
(一)生理系统发展特征 |
(二)心理发展特征 |
四、基于大学生身心未来发展 |
(一)高等教育法规定 |
(二)美育政策规定 |
第三章 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 |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 |
(一)审美素质:审美认知力、审美体验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 |
(二)人文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育精神、大美与大爱 |
(三)全面素质:以美育美、以美寓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 |
(四)专业素质: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 |
(一)高校美育课程内容: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补充:基本知识(特征与分类) |
(三)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关系 |
三、高校美育课程教学与方法参考 |
(一)视点结构教学法 |
(二)多元教学法 |
四、高校美育课程评价参考 |
(一)质化评价方式 |
(二)量化评价方式 |
第四章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艺术审美与人文素养 |
一、政策推进 |
(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 号) |
(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 号) |
(三)《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 |
二、公共艺术课程 |
(一)限定性艺术选修课程 |
(二)公共艺术鉴赏类课程门类多样 |
(三)艺术技能课程 |
三、艺术教育与艺术美育 |
第五章 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
一、五圈课程结构 |
二、五圈课程门类 |
(一)综合美育课程 ——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
(二)艺术审美与训练选修课程——促进艺术审美素养发展 |
(三)专业课程审美化——促进专业审美素质发展 |
(四)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课程审美化——促进个性化发展 |
(五)潜在课程审美化——营造身心和谐发展“场域” |
三、互联网+各类美育课程 |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 |
(二)高校美育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设计 |
(三)移动美育课程:以APP为终端 |
(四)VR:加强审美体验 |
四、学分制是保障 |
第六章 国内外高校美育课程举隅 |
一、美国哈佛大学:《审美阐释理解》与美育课程体系 |
二、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专业艺术课程体系 |
三、北京大学: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审美课程 |
四、清华大学:理工专业审美课程 |
五、西北工业大学:艺术通识课程体系 |
六、北方工业大学:公共美育课程——大学美育 |
七、西南大学:美育传统与开放课程体系 |
八、重庆8所本科美育实验校特色美育课程 |
第七章 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高校美育》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高校美育》课程——以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为主旨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构成与实验设计 |
三、《高校美育》人生价值观效应分析 |
四、实验结论与讨论 |
结语:新时代,新使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美育定义一览表 |
附录 2: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维度、项目 |
附录 3: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 |
附录 4: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梳理 |
一、人文素养培育相关概念解析 |
(一)人文内涵 |
(二)素养内涵 |
(三)人文素养内涵 |
(四)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关系 |
(五)人文素养培育内涵 |
二、人文素养培育的功能界说 |
(一)培育人文精神 |
(二)塑造健全人格 |
(三)推进精神文明 |
(四)促进社会和谐 |
三、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功能 |
(一)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
(二)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二章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分析 |
一、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然性解析 |
(一)时代变革的客观需求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诉求 |
(三)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
(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愿景选择 |
二、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可能性分析 |
(一)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蕴趋同性 |
(二)人文素养培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文素养培育的价值 |
第三章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考量 |
一、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 |
(一)问卷调查缘起 |
(二)问卷调查对象 |
(三)问卷调查内容 |
(四)问卷调查方法 |
(五)问卷样本分析 |
二、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生命关爱教育不足 |
(二)健全人格教育滞后 |
(三)公平正义教育欠佳 |
(四)责任担当教育缺失 |
(五)审美素质教育待增 |
(六)敬畏自然教育不够 |
三、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一)市场机制不成熟的负面影响 |
(二)唯政治视角的思想倾向 |
(三)部分教育者本身人文素质不高的羁绊 |
(四)学校传统培养方式的缺陷 |
(五)大学养育人文素养的文化氛围缺失 |
第四章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转换 |
一、思维转换的目标定位 |
(一)注重生命关爱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前提 |
(二)倾心健全人格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归宿 |
(三)凸显公平正义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
(四)着力责任担当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要义 |
(五)走心审美素质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升华 |
(六)重视敬畏自然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拓展 |
二、思维转换的原则遵循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理论、实际结合原则 |
(三)科学性、方向性统一原则 |
(四)教育、自我教育呼应原则 |
(五)解决思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原则 |
三、思维转换的方法选择 |
(一)更新思维方式、转换教学范式 |
(二)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评价机制 |
(三)拓展教育内容、突出个体价值 |
(四)丰富人文载体、强化氛围熏陶 |
第五章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换的机制保障 |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
(一)营造优良社会环境 |
(二)提供充足经费保障 |
(三)建构质优教师队伍 |
二、高等学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
(一)思想上重视并健全领导体系 |
(二)行动上确立并践行人文理念 |
(三)组织上制定并推行交流培训机制 |
三、教育主体积极回应思想政治教育 |
(一)政策跟进教学呼唤 |
(二)理论回应学生需求 |
(三)实践应答现实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8)《礼记》美育思想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2 研究综述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1 基本问题概述 |
1.1 《礼记》简介 |
1.2 美育 |
1.3 审美教育 |
1.4 美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
2 《礼记》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2.1 《礼记》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1 “忠信之美”的君子美育人格 |
2.1.2 “温柔敦厚”的中和美育原则 |
2.1.3 以“礼乐”为核心的美育途径 |
2.2 《礼记》美育思想的局限性 |
2.3 《礼记》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2.3.1 丰富思想资源,提供借鉴作用 |
2.3.2 增强审美意识,塑造完美人格 |
2.3.3 提高教学质量,倡导尊师风气 |
2.3.4 改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
3 大学生审美教育现状 |
3.1 大学生审美教育取得的成效 |
3.2 大学生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
3.3 大学生审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礼记》美育思想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启示 |
4.1 确立大学生审美教育层次化目标 |
4.1.1 初级目标:符合“温柔敦厚”审美原则 |
4.1.2 中级目标:拥有“礼乐修身”审美能力 |
4.1.3 高级目标:塑造“忠信之美”审美人格 |
4.2 丰富大学生审美教育内容 |
4.2.1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教育 |
4.2.2 借鉴拥有广袤资源的社会审美教育 |
4.2.3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育 |
4.2.4 拓展大学生生态审美教育的内容 |
4.2.5 拓展大学生网络审美文化教育内容 |
4.3 拓展大学生审美教育途径 |
4.3.1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重视以礼、乐为核心的传统美育途径 |
4.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加强大学生审美综合能力的培养 |
4.3.3 重视校园环境熏陶:塑造大学生“忠信之美”的审美人格 |
4.3.4 挖掘社会文化资源:依托浙江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审美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大学生审美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案 |
一、大学生审美素养的理论诠释 |
(一)审美素养相关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审美素养的结构体系 |
(三)大学生审美素养的价值 |
(四)大学生审美素养的生成机制 |
二、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实证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调查设计 |
(三)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
(四)调查结果讨论 |
三、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策略 |
(一)创设审美教育发展环境 |
(二)优化美育课程设置结构 |
(三)激发内驱力, 增强审美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10)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美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美育 |
一、美育的本质特征和功能形态 |
(一) 美与美育 |
(二) 美育的特征 |
(三) 美育的功能 |
(四) 美育的形态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美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美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美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美 |
三、美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 |
(一) 美育是理性与感性融合的构建基础 |
(二) 美育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
(三) 美育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必要环节 |
(四) 美育是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完善发展的重要因素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现状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调研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的缺失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中美育的缺失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美育的缺失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中美育的缺失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缺失的归因分析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实践上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
(一) 知、情、意的统一 |
(二) 真、善、美的统一 |
(三) 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 |
(四)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实践的基本方法 |
(一) 审美意识的培养 |
(二) 审美环境的营造 |
(三) 审美活动的开展 |
(四) 审美素质的提高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实践的具体运用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中的美育实践 |
(一) 幽默教学中灌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美 |
(二) 启发教学中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美 |
(三) 体验教学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美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的美育实践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初始阶段的审美搭建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过程的审美铺展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总结考核的审美强化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中的美育实践 |
(一) 美的课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实践的重要形式 |
(二) 美的语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实践的传达呈现 |
(三) 美的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实践的根本要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 任大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美育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样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D]. 史壮壮.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D]. 吕明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4]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D]. 亓传美.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D]. 张丽娜. 湖北大学, 2020(01)
- [6]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D]. 邓佳. 西南大学, 2019(01)
- [7]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1)
- [8]《礼记》美育思想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启示[D]. 张晓倩.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9]大学生审美素养研究[D]. 贺文凯. 西南大学, 2017(02)
- [10]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美育实践研究[D]. 邓韵. 武汉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