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的线性规划分析——与葛新全先生商榷

论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的线性规划分析——与葛新全先生商榷

一、也谈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线性规划分析——与葛新权先生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吴骏[1](2013)在《基于数学史的统计概念教学研究 ——以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统计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HPM的发展方兴未艾,为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创造了必要条件。在统计概念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是可行的,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研究选取统计学中经常用到的概念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采用单组实验的方法,在八年级进行了数学史融入统计概念教学的一项实验研究。本研究提出基于数学史的教学三角形模型,即以数学史活动为中心,构建教师、学生和数学内容三位一体的数学教学模型,旨在探讨课堂教学、学生认知和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的问题。研究对象是某城市一所优秀初中学校八年级的2名教师及其2个任教班级的学生。在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中,本研究根据统计概念发展的“历史片段”,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相应的数学史活动,并付诸课堂教学实践,以检验实施效果。在对学生认知发展的研究中,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混合研究方法。在定量研究中,把学生对统计概念的理解水平划分为:本意理解、选择使用和问题解决三种水平,在通过实验前后测量学生对统计概念理解达到的水平。在质性研究中,把学生的认知水平划分为:单一结构水平(U)、多元结构水平(M)、过渡水平(T)、关联结构水平(R)、应用水平1(A1)和应用水平2(A2),并以个案的形式考察6名学生认知发展的变化。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用诠释学循环模型解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并通过课堂听课和课后访谈考察教师用于教学的统计知识(SKT)的发展情况。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设计数学史活动的方法有附加式、复制式和顺应式,其中运用最多的是顺应式。这些活动具有历史对应性,活动背景多为个人生活和公共常识。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以往的不同,他们支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史,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运用数学史。(2)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统计概念的教学中融入数学史,能加强学生对统计概念的理解。从理解水平来看,学生在本意理解、选择使用和问题解决三个理解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从学习内容来看,两个班学生对中位数的理解存在显着差异,而对平均数的理解差异不显着。通过对6名学生的个案研究表明,5名学生明显加强了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其中1个发展到了认知的最高水平,有4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分别提高1-3个层次不等,而有1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旧停留在原有的水平。通过对学生认知发展原因的探究,发现数学史融入统计概念教学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3)HPM介入教学后,两位老师的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状态从分离走向融合。一位老师能较好地理解教学主题的数学史知识,但过分注重数学史的面向,而对PCK的连接不够紧密,因此数学史的融入显得有些机械,不够自然。而另一位老师则运用自己的PCK优势,注重数学史与教材、学生认知的配合,从容地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两位实验教师用于教学的统计知识(SKT)得到了提升,但也存在知识缺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这是HPM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对统计概念教学提出一些建议:(1)利用数学史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2)通过数学史活动,提高学生对统计概念理解的认知水平;(3)设计并实践数学史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屈国华[2](2007)在《民事司法评价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事司法评价是指根据民事司法的目的、功能、特点和民事司法的公共责任,设计若干反映民事司法质量、效率、效果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各方面情况的评估指标,运用数量研究方法据以对不同国家、不同法系、不同地缘(区域)法院之间和国内各级法院、法官的民事司法绩效进行总体性、数量化的估计和判定。它是落实民事司法理念的载体,是实现民事司法目的的手段,是维护民事司法权威的武器,是增强民事司法能力的途径,是规范民事司法管理的工具。民事司法评价的可行性主要在于民事司法的规律性、可计量性和法官的心理基础。其正当性的理由:一是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有权对民事司法进行监督;二是民事司法应透明公开,这既是宪法原则,也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三是作为公共产品,民事司法应接受当事人和潜在当事人的公众评价;四是私法自治原则下民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使民事司法与仲裁、调解、私力救济、国家监管存在一定竞争性;五是公务员法和法官法都对民事法官的评价和考核作出明确规定。民事司法评价有内部主体、外部主体和作为专业性机构的独立评价主体。独立的专业评价融合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反差,防止内、外部评价对民事司法的影响和操控,减少评价遇到的怀疑和障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民事司法能力,缩短审判期限,降低诉讼成本,增进司法效果,强化国际比较,推进民事司法改革。评价客体是民事司法活动及其赖以存在的条件和产生的成果,包括“职业行为”、“实质质量”、“外部效果”和“司法生态系统”。评价对象是不同国家、不同法系和一国内部各级法院和民事法官。民事司法评价应按照民事法治、国际法律、经济社会、经验规则和人类理性标准进行,并遵循权利保障、独立优先、权力救济、功能谦抑、公开透明和科学合理的原则。评价指标是民事司法评价的核心。按照民事司法的价值、功能和结构设计5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115个四级指标。二级指标是:民事司法价值指标、民事司法效果指标、民事司法独立指标、民事司法形象指标和民事司法影响指标;三级指标是:裁判公正、诉讼效率、裁判实现、公信度、司法成本、外部性、职务保障、司法生态、物质保障、廉洁状况、职业行为、法律文书、立法优劣、法官素质、社会支撑;每个三级指标由若干四级指标构成。这些指标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综合为评价指数,构成对民事司法的完整、科学、客观评价。为克服单一评价制度的局限性,保障民事司法独立,构建了民事司法独立性保障机制和民事司法评价科学性、正当性、真实性、权威性等系列配套机制。

黄鹏[3](2006)在《基于货物贸易的“贸易运行监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体现在对外贸易运行上带来了世界贸易均衡格局的急剧变动。中国对外贸易连年快速增长也使得中国面临的对外贸易环境趋于恶化,这事实上是世界贸易均衡格局被中国打破后,在各方的作用下再次向均衡状态回归的表现形态之一。近年来中国与国外贸易摩擦的实践证明,随着中国贸易大国地位的提升以及世界贸易均衡格局的急剧变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这种均衡格局的变动通过国家间的利益分配和国家内部的利益分配两个途径,引发了贸易大国间整体利益、同一产业不同国家间利益、不同产业同一国家内利益的激烈冲突。错综复杂的矛盾使得贸易摩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了更广泛的国际、国内政治和政策含义,在国家间贸易摩擦的具体表现上也已经与一般贸易摩擦有了根本区别,出现国家间的战略性贸易摩擦。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仍保持着快速增长,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动将在各方的博弈中继续。显然,中国的贸易运行状况不但影响世界贸易均衡格局的变动,反过来,世界贸易均衡格局变动所引起贸易大国之间的博弈过程同样会影响中国贸易的运行。在贸易格局均衡局面打破过程中,各种因素又会促使该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回归。那么,在此过程中,对中国的贸易运行进行监控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日益增多的国际间贸易摩擦,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建议在谈到“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时,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增强处置贸易争端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这展示出了中国中央政府对贸易运行监控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本论文试图对贸易运行监控进行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实现以下3个目标:1、阐明贸易运行监控体系的内涵及目标。2、为贸易运行监控找到坚实的理论依据并构建理论模型。3、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寻找开展贸易运行监控的具体方法和工具。在开展研究之初,我们将中国近年来的贸易发展及对世界贸易均衡格局的影响作为研究贸易运行监控系统的逻辑起点。第一章作为导论,首先从中国贸易增长与世界贸易均衡格局的关系入手,通过对当前贸易均衡格局变动以及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战略性贸易摩擦的分析,提出构建贸易运行监控体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为便于论文相关章节的分析讨论,本章对贸易运行监控体系中的核心概念进行预先界定。本章特别指出贸易

吴妤[4](2005)在《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人类社会,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的不断集中,使得自然界的财富被索取得越来越多,随之投向周围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尤其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所面临的人口猛增、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导致“生态危机”逐步加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局部地区社会动荡,迫使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努力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为此,人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一系列富有启发和很有意义的观点和思想,以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与此同时,城镇(市)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任何农业大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它不仅是地域空间意义上的超越,更是经济、社会内涵与结构的更新。当前,我国政府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作为“十五”计划内容之一,这是在综合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得出的战略性选择,但在城镇(市)化的实践中却遇到了一系列主要来自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与挑战。可见,21 世纪我国城镇(市)化进程的主流应是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文明、和谐、高效的城镇(市)。 为此,本文提出建立生态与循环型城镇作为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并围绕这一观点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深入探讨。所谓生态与循环型城镇,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循环经济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的,具有非线性生产模式的产业循环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生态保障系统,以及生态高效的产业、协调的管理体制和景观适宜的环境的城镇。其最显着的特征是:具有高度自组织能力的、日趋有序的城镇循环产业体系。 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导论,概述了全文的主要思想和内容。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篇章结构等内容。第二章,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相关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第三章,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的城镇化实践,论述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结合城市化规律提出我国大规模发展小城镇的意义和目标;第四章,生态与循环型城镇概念的提出,阐述解决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城镇(市)化的矛盾的根本性出路在于建立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第五章,生态与循

杨晓艳[5](2003)在《复杂科学与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回顾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对该理论的由来、内涵及构成要素、与现代经济学的关系做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煤矿的现状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因素。鉴于国有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复杂巨系统工程,引入了复杂科学这一理论,从这一新视角研究国有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文中着重论述了复杂科学对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及积极作用,并据此构建了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模型,阐明了此系统结构模型所应包含的几大要素,进一步指出该系统的技术内容、所要进行的系统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了优化。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在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制度保障下,广泛发动各界公众的参与,运用科学技术这一根本手段,以创新为灵魂对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调控。 文中还建立了评价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方法,并以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为例进行了论证。 文章最后提出了国有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几项有效措施,以促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高效、优质、洁净的能源。

孙慧钧[6](2003)在《也谈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线性规划分析——与葛新权先生商榷》文中认为本文基于葛新权先生《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线性规划分析》一文中的例子及论证方式 ,导出了与原文不同的结果 ,认为原文“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有独立的一面 ,又有不独立的一面”的结论不具有说服力 ,并指出原因所在。

二、也谈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线性规划分析——与葛新权先生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谈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线性规划分析——与葛新权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学史的统计概念教学研究 ——以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为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
        2.1.1 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2.1.2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现状
        2.1.3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困难
    2.2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
        2.2.1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材料
        2.2.2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方法
        2.2.3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设计
        2.2.4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模式
    2.3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对学生情感和认知产生的影响
    2.4 数学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4.1 数学教师的数学史课程培训
        2.4.2 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素养
        2.4.3 数学史促进教师MKT的发展
        2.4.4 数学史对数学教师情感因素的影响
        2.4.5 教师专业发展诠释学模型
    2.5 统计概念的教与学研究
        2.5.1 程序性理解
        2.5.2 概念性理解
        2.5.3 认知发展
        2.5.4 教学设计
    2.6 总结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现实主义数学教育的主要原则
        3.1.2 有指导的再创造(guided re-invention)
        3.1.3 学习过程的水平
        3.1.4 教学现象学
        3.1.5 数学化模型
    3.2 研究总体设计
    3.3 研究对象
    3.4 教学实验过程
        3.4.1 准备和设计阶段
        3.4.2 教学实验
        3.4.3 回顾分析
    3.5 研究工具
        3.5.1 课堂教学情况学生调查问卷
        3.5.2 课堂教学情况学生访谈提纲
        3.5.3 学生认知发展前、后测试卷
        3.5.4 教师访谈提纲
    3.6 数据的收集
    3.7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7.1 定量的方法
        3.7.2 质性的方法
    3.8 总结
第4章 统计概念的历史现象分析
    4.1 平均数
        4.1.1 利用平均数估计总数
        4.1.2 中点值是算术平均数的前概念
        4.1.3 古希腊几何中的平均数
        4.1.4 我国古代数学文献中的平均数
        4.1.5 古印度数学文献中的平均数
        4.1.6 平均数的公平分享
        4.1.7 多次测量取平均数可以减少误差
        4.1.8 平均数不一定具有实际意义
    4.2 中位数
        4.2.1 中位数与误差理论
        4.2.2 中位数与概率分布
        4.2.3 统计学中使用中位数的理由
    4.3 众数
        4.3.1 众数表示重复计数中的正确值
        4.3.2 众数是非数字类型数据集中趋势的代表
    4.4 总结
第5章 统计概念教学中的数学史活动
    5.1 从历史现象学到教学现象学
    5.2 数学史活动的设计及其实践
        5.2.1 平均数的起源
        5.2.2 加权平均数
        5.2.3 中位数
        5.2.4 众数
        5.2.5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
        5.2.6 数学活动:你是“平均学生”吗?
    5.3 课后学习单
        5.3.1 天文学中的平均数
        5.3.2 航海贸易中的平均数
        5.3.3 魁特奈特和他的“平均人”
    5.4 教学反馈
        5.4.1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与以前教学方法的差异
        5.4.2 学生赞同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观点
        5.4.3 学生的期望
        5.4.4 反对的观点
    5.5 个别访谈
    5.6 数学史活动的特征
        5.6.1 数学史活动与历史的对应关系
        5.6.2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方式
        5.6.3 数学史活动的背景设置
    5.7 总结
第6章 基于数学史的学生学习认知研究
    6.1 定量分析
        6.1.1 从理解水平方面看学生的认知变化
        6.1.2 从教学内容方面看学生的认知变化
        6.1.3 从具体题目方面看学生的认知变化
        6.1.4 学生对加权平均数运用的测试
        6.1.5 定量分析小结
    6.2 质性分析
        6.2.1 教学实验前学生的认知水平
        6.2.2 教学实验后学生的认知水平
        6.2.3 质性分析小结
    6.3 总结
第7章 基于数学史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7.1 HPM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7.1.1 第一阶段:教学实验的准备
        7.1.2 第二阶段:教学实验的实施
        7.1.3 教学实验之后对两位实验老师的访谈
        7.1.4 两位老师专业发展过程的比较
        7.1.5 从诠释学循环看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
    7.2 HPM促进教师SKT的发展
        7.2.1 用于教学的统计知识(SKT)
        7.2.2 实验教师用于教学的统计知识(SKT)
        7.2.3 两位教师用于教学的统计知识(SKT)的比较
    7.3 总结
        7.3.1 HPM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7.3.2 HPM促进教师SKT的发展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研究问题1的结论
        8.1.2 研究问题2的结论
        8.1.3 研究问题3的结论
    8.2 教学启示
    8.3 研究的局限性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1 平均数概念的课后学习单
    附录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前测问卷
    附录3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后测问卷
    附录4 数学课堂教学问卷调查
    附录5 教师访谈主要内容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7 数学活动:你是“平均学生”吗?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2)民事司法评价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第2章 民事司法评价的学理基础
    2.1 民事司法评价的意义
        2.1.1 落实民事司法理念的载体
        2.1.2 实现民事司法目的的手段
        2.1.3 维护民事司法权威的武器
        2.1.4 增强民事司法能力的途径
        2.1.5 规范民事司法管理的工具
    2.2 民事司法评价的正当性
        2.2.1 民事司法监督的正当性要求
        2.2.2 民事司法透明的正当性要求
        2.2.3 公共产品评价的正当性要求
        2.2.4 民事司法竞争的正当性要求
        2.2.5 法官评价考核的正当性要求
    2.3 民事司法评价的可行性
        2.3.1 民事司法具有规律性
        2.3.2 民事司法规律遵循大数定理
        2.3.3 民事司法具有可计量性
        2.3.4 民事司法评价数据的可得性
        2.3.5 民事司法评价的法官心理基础
第3章 民事司法评价的本体理论
    3.1 民事司法评价的目的
        3.1.1 评价内部目的
        3.1.2 评价外部目的
        3.1.3 国际视角的民事司法评价
    3.2 民事司法评价的原则
        3.2.1 权利保障原则
        3.2.2 独立优先原则
        3.2.3 权力救济原则
        3.2.4 功能谦抑原则
        3.2.5 公开透明原则
        3.2.6 科学合理原则
    3.3 民事司法评价的主体
        3.3.1 外部评价主体
        3.3.2 内部评价主体
        3.3.3 专门评价主体
    3.4 民事司法评价的客体
        3.4.1 民事司法的“职业行为”
        3.4.2 民事司法的“实质质量”
        3.4.3 民事司法的“外部效果”
        3.4.4 民事司法的“生态系统”
    3.5 民事司法评价的对象
    3.6 民事司法评价的标准
        3.6.1 民事法治标准
        3.6.2 国际法律标准
        3.6.3 经验主义标准
        3.6.4 经济社会标准
        3.6.5 人类理性标准
第4章 民事司法评价指标体系
    4.1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4.1.1 法定性原则
        4.1.2 目的性原则
        4.1.3 整体性原则
        4.1.4 结合性原则
        4.1.5 可比性原则
        4.1.6 可行性原则
        4.1.7 关联性原则
    4.2 评价指标基本框架
    4.3 评价指标主要性质
    4.4 民事司法评价具体指标
        4.4.1 民事司法价值指标体系
        4.4.2 民事司法效果指标体系
        4.4.3 民事司法独立指标体系
        4.4.4 民事司法形象指标体系
        4.4.5 民事司法影响指标体系
第5章 民事司法评价方法论
    5.1 个别指标评价方法
    5.2 多指标异量纲综合评价方法
        5.2.1 打分综合方法的局限性
        5.2.2 个案评查方法的从属性
    5.3 多指标无量纲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5.3.1 指数综合评价方法优劣性
        5.3.2 最优距离综合评价方法优劣性
        5.3.3 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方法优劣性
        5.3.4 功效函数综合评价方法优劣性
        5.3.5 数据包络分析综合评价方法优劣性
    5.4 功效函数方法在民事司法评价中的应用
        5.4.1 功效函数综合评价方法基本思想
        5.4.2 民事司法评价指标阈值的确定
        5.4.3 民事司法评价指标权数确定
        5.4.4 民事司法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5.4.5 民事司法评价指数的合成
第6章 民事司法评价的配套机制
    6.1 民事司法评价的局限性
        6.1.1 制度机制演进的实践性特点
        6.1.2 公共产品消费的成本性特点
        6.1.3 民事司法评价的内在性特点
    6.2 民事司法评价的保障机制
        6.2.1 民事司法独立性的保障机制
        6.2.2 民事司法评价科学性的保障机制
        6.2.3 民事司法评价真实性的保障机制
        6.2.4 民事司法评价权威性的保障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基于货物贸易的“贸易运行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思路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第一节 演化博弈模型中的贸易运行监控
    第二节 贸易流量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贸易运行监控比较静态分析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三章 比较静态理论模型的逻辑实证及具体监控目标
    第一节 理论模型命题及推论的逻辑实证
    第二节 立足于逻辑实证结论的贸易运行监控目标
第四章 贸易运行的监控方法探讨
    第一节 关于监测预警的相关研究及评价
    第二节 微观层面贸易运行监控指标与方法
    第三节 宏观层面贸易运行监控方法与指标
第五章 基于中国贸易运行的监控方法检验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处理——彩电反倾销案
    第二节 半相依线性回归分析——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
    第三节 宏观层面监控——全球纺织品贸易下的中美争端
第六章 理论模型的扩展及进一步研究空间
    第一节 静态理论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原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4)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6 论文的篇章结构
第二章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建立的相关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2 循环经济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
    2.3 城市生态学的发展与贡献
第三章 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的城镇化实践
    3.1 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现阶段农村城市化方式—“城镇化”的意义
    3.2 建国后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概述
    3.3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
第四章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概念的提出
    4.1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我国城镇(市)化的困惑
    4.2 英国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4.3 我国摆脱城镇化陷阱的根本性出路——建立“生态与循环型”城镇
第五章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理论阐释
    5.1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建设在我国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5.2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演进规律与发展原动力
    5.3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建立的主客观依据
    5.4 我国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功能分类与选择
    5.5 对生态与循环型城镇产业体系构建成本问题的思考
第六章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循环产业体系的构建
    6.1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产业体系需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思想
    6.2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微观层次(企业)清洁生产产业体系的构建
    6.3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中观层次[生态工业园区与城镇(市)]循环产业体系的构建
    6.4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宏观层次(社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式
    6.5 生态与循环城镇的旅游业
第七章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市)的制度支持体系
    7.1 有关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市)制度的界定
    7.2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市)制度构建的要点和“外部性”问题
    7.3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市)制度体系构建
第八章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及其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8.1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指标评价体系
    8.2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九章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市)规划
    9.1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总体规划
    9.2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土地规划与选址
    9.3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基础设施规划
    9.4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社会文明意识规划
    9.5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规划的定量问题(以水规划的定量为例)
    9.6 由实证得出的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5)复杂科学与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国有煤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第二节 国有煤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第二章 复杂科学与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复杂科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第三节 复杂科学在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第四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模型
    第五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实施
    第六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设计
第三章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优化因素
    第一节 政府宏观调控
    第二节 以科技推动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发挥系统组元作用
    第四节 实施全面创新策略
    第五节 资源资产化管理
第四章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
    第一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
    第三节 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能力实例分析
第五章 国有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一节 实施项目系统工程管理
    第二节 关联多元化发展模式
    第三节 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
    第四节 开源与节流并举,提高煤炭利用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6)也谈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线性规划分析——与葛新权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四、也谈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线性规划分析——与葛新权先生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学史的统计概念教学研究 ——以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为例[D]. 吴骏.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2]民事司法评价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屈国华. 湖南大学, 2007(05)
  • [3]基于货物贸易的“贸易运行监控”研究[D]. 黄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11)
  • [4]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吴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
  • [5]复杂科学与国有煤矿可持续发展[D]. 杨晓艳. 太原理工大学, 2003(04)
  • [6]也谈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线性规划分析——与葛新权先生商榷[J]. 孙慧钧. 财经问题研究, 2003(01)

标签:;  ;  ;  ;  ;  

论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的线性规划分析——与葛新全先生商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