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药物型卷烟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冷红琼[1](2013)在《烟草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对香料烟烟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对其70%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第二章介绍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光谱法测定烟草中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总多酚含量。第三章介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烟叶中的茄尼醇含量。第四章综述烟草属(Nicotiana)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手段,从香料烟烟叶中分离得到了30个化合物,经过理化常数的测定以及波谱数据的解析,鉴定出它们的结构,其中包括18个黄酮和12个苯丙素。这些化合物分别为Nicotpanoid A (1*), Nicotpanoid B (2*),6,7-dimeth-oxy-4’-hydroxy-8-formylflavon (3*),8-formyl-4’,6,7-trimethoxyflavon (4*),4’,7-dihydroxy-8-formyl-6-methoxyflavon (5*), Kaempferol (6), Kaempferol-3-O-β-D-glycosides (7), Kaempferol-3-O-β-D-galactopranoside (8), Quercetin (9), Quercetin-3-O-β-D-glycosides (10), Quercetin-3-O-β-D-galactopranoside (11), Rutin (12), Dios-metin-7-rutinoside (13), Taxifolin (14), Taxifolin4’-methyl ether (15),(-)-epicatechin (16), Morachalcone A (17), Chlorogenic acid (18), Chlorogenic acid methylester (19),4-O-caffeoylquinic acid (20),(±)-Pinocembrin (21),5,7,4’-Trihydroxyflavanone (22),5-O-caffeoylquinic acid (23), Kaempferol-3-O-β-D-rutinsides (24), Caffeic acid (25), Ferulic acid (26),(E)-ferulaldehyde (27), coumaric acid (28), ω-Hydroxypropioguaia-cone (29),3-methoxy-4-hydroxy-propyl alcohol (30)。其中化合物1-5为新化合物,通过生物活性筛选表明它们具有显着的癌细胞抑制作用。采用FT-NIR光谱法,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为建模方法,选择7500~4000cm-1谱段,采用二阶导数和Norris滤波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了烟草中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总多酚的近红外预测模型。采用RP-HPLC法对烟叶及烟草制品中的茄尼醇含量测定,色谱柱采用waters C18(4.6mm×250mm,5μm),以甲醇-乙醇(75:25)混合溶剂做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1nm。综述部分总结了烟草属(Nicotiana)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烟草中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状况。
张颖璞,陈笃建,张国强,谢金栋,鹿洪亮[2](2008)在《中草药在中式低危害卷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了世界烟草业几十年来降焦减害的发展历程,降低卷烟危害,提高卷烟安全性是卷烟发展的主要方向。系统论述了中草药减害作用原理及提取、添加方式,讨论了运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原理,研发含中草药的中式低害卷烟的关键技术,以期最大幅度地降低吸烟的风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卷烟新技术。
吴翠萍[3](2006)在《石荠苎挥发油化学组成与药理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荠苎(Moslapunctulata)是唇形科石荠苎属(Mosla)植物,资源分布广泛,在民间有悠久的用药历史,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对高盖山和闽侯两个产地石荠苎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药理活性进行研究,为石荠苎的资源利用、药用价值的评价与新药的开发提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的信息。 本文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两个产地的石荠苎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并对挥发油进行了体内外抑菌、抗炎、止咳祛痰、中枢兴奋与抑制、镇痛和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等药理实验研究。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对石荠苎挥发油化学组成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两个产地的石荠苎挥发油主成分及其含量有明显差异,高盖山石荠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R)侧柏酮(26.11%)、(M)侧柏酮(13.66%)、石竹烯(8.89%)、桉叶油素(7.99%)、(R)-α-石竹烯(6.45%)、芹菜脑(5.43%)、β-荜澄茄油烯(4.51%);闽侯石荠苎挥发油的主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64.93%)、石竹烯(9.33%)、葎草烯(6.45%)、β-金合欢烯(4.63%)、侧柏酮(3.23%)、桧烯(1.59%)、肉豆蔻醚(1.01%)。 2.对石荠苎挥发油的药理实验结果表明:(1)高盖山石荠苎挥发油对7种受试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感染的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腹部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抑制率分别为:33.66%、56.14%和78.85%,显着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肿胀足中炎症介质PGE2的生成;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并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促进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高盖山石荠苎挥发油对实验动物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其作用部位在大脑和中脑,对已知中枢抑制药物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有拮抗作用,通过GC-MS分析检测到挥发油灌胃后小鼠脑组织中有11种化合物,其中9种是挥发油成分,石荠苎挥发油的中枢兴奋作用可能是多个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高盖山挥发油对小菜蛾幼虫有较强的熏蒸、触杀、胃毒和拒食作用。(2)闽侯石荠苎挥发油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可对小鼠直接催眠,缩短其睡眠潜伏期,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显着延长,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经检测,该挥发油中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主成分甲基丁香油酚能透血脑屏障进入小鼠脑组织;石荠苎挥发油大剂量组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热板反应潜伏期,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郭亚东,马银海,李璠,毛兴源,王乐[4](2003)在《新药物型卷烟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卷烟中加入从中草药中提取的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有疗效作用的有效成分 ,制成新混合型卷烟 ,经动物实验证实 :与对照烟比较 ,大鼠长期吸入卷烟烟雾后 ,其血脂除甘油三脂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外 ,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都有一定程度降低 ,血压和心输出量也降低 ,并可预防或减轻由对照烟造成的肺部病理轻度损伤 ,具有比对照烟较高的安全性
胡震[5](2001)在《新混合型卷烟中人参和绞股蓝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草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已鉴定出的成分就有4,000多种。卷烟燃吸后,烟气中存在的化学成分在5,000种以上。人参及绞股蓝的有效成分在其中含量很低,本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有效成分进行预分离、富集,在所选定的条件下,回收率在95.7%以上。 卷烟样品分析中对主流烟气的采样选用了国际标准ISO 3308中规定的例行分析用吸烟机,按我国烟草行业标准YC/T29—1996抽吸卷烟,以剑桥滤片捕集主流烟气,用有机溶剂超声提取,分析主流烟气及滤嘴中截留的人参皂苷Rg1和Re及绞股蓝皂苷含量。 本文首次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D),外标法定量检测了新混合型卷烟烟丝、主流烟气及滤嘴中的人参皂苷Rg1和Re以及绞股蓝皂苷。其中:人参皂苷Rg1在5.02~20.06μg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捕集转移率为18.2%,滤嘴的截留率为16.0%;人参皂苷Re在3.46~34.75μg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捕集转移率为6.5%,滤嘴的截留率为11.9%;绞股蓝皂苷在0.11~1.63μg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捕集转移率为14.97%,滤嘴的截留率为21.59%。重现性试验中各样品的RSD%在0.23~1.11%范围内。 与文献中常用对一般药物(中草药、中成药等)有效成分分析时所采用的薄层扫描法、分光光度法等相比,本文建立的方法对于新混合型卷烟中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析具有专属性好、定量准确、方便实用等特点。 本文的研究课题源自国家烟草专卖局1998年烟草科学技术与技术开发重点项目“新混合型卷烟中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编号:0655),是其中一项重要子课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建立了一套新混合型卷烟中人参及绞股蓝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并从另一角度证明了新混合型卷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其它新混合型卷烟的分析和质量标准的制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填补了我国新混合型卷烟质量监督工作中的空白,给该类卷烟的研制、生产以科学指导,必将促进我国新混合型卷烟质量控制体系的早日完善。
茹德本,赫明昌,杨树艺,侯连富[6](1987)在《对新混合型卷烟的探讨》文中提出 众所周知,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通过大量医学实验得到了证明。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由长期吸烟并发的疾病是慢性气管炎。由于吸入烟雾的长期刺激,患者多有咳嗽、咳痰,呼吸道感染及肺气肿等症状。但卷烟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早已被人们所接受,迄
二、新药物型卷烟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药物型卷烟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烟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香料烟烟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1 引言 |
2 分离鉴定 |
3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
3.1 新苯丙素化合物 |
3.2 新黄酮化合物 |
3.3 新化合物活性筛选 |
4 实验部分 |
4.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4.2 植物来源 |
4.3 提取和分离 |
4.4 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FT-NIR光谱法测定烟草中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总多酚含量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及参数 |
2.2 实验样品 |
2.3 光谱数据采集 |
2.4 模型评价方法 |
2.5 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 |
2.6 模型异常值的剔除 |
2.7 光谱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2.8 预测模型的建立 |
2.9 常规标准检测(YC/T202)与NIR光谱分析结果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RP-HPLC法测定烟叶中的茄尼醇含量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1 对照品溶液配制 |
2.2.2 供试品溶液配制 |
2.3 方法学研究 |
2.3.1 色谱条件 |
2.3.2 工作曲线 |
2.3.3 精密度试验 |
2.3.4 稳定性试验 |
2.3.5 重复性试验 |
2.3.6 回收率试验 |
2.3.7 样品的测定 |
3 讨论 |
3.1 流动相的选择 |
3.2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烟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烟草属物种资源在中国的分布 |
3 化学成分 |
3.1 酚类化合物 |
3.2 糖类 |
3.3 生物碱 |
3.4 含氮化合物 |
3.5 色素 |
3.6 萜类化合物 |
3.7 其他类成分 |
4 烟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4.1 抗癌、抗肿瘤 |
4.2 清除体内自由基 |
4.3 抗氧化活性 |
4.4 抗菌、抗病毒 |
4.5 抗紫外性能 |
4.6 药物合成的中间体 |
4.7 对肝脏的作用 |
4.8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4.9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4.10 其他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2)中草药在中式低危害卷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烟草中有害成分及国内外降焦减害发展历程 |
1.1 烟草中有害成分 |
1.2 国内外降焦减害发展历程 |
2. 含中草药的中式低害卷烟的作用原理 |
2.1 含中草药的中式低害卷烟的作用原理 |
2.2 中草药添加剂的减害效果研究 |
3. 中草药提取、纯化技术 |
4. 中草药添加方法 |
4.1 中草药茎叶与烟叶混合卷制成香烟 |
4.2 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加到烟丝或滤棒中 |
4.3 将含中草药的薄片添加到叶组配方中 |
4.4 直接用中草药卷制成卷烟 |
5. 研发含中草药的中式低害卷烟关键技术 |
5.1 处方的遴选 |
5.2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
5.3 功能性评价 |
5.4 卷烟烟气中有效成分的鉴别和转移率的检测研究 |
(3)石荠苎挥发油化学组成与药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1.1.1 国外植物药研究现状 |
1.1.2 我国植物药研究现状 |
1.1.3 植物药国际市场状况 |
1.1.4 展望 |
1.2 药用植物石荠苎的研究概况 |
1.3 植物挥发油的研究概况 |
1.3.1 挥发油的定义及理化性质 |
1.3.2 挥发油分布和存在 |
1.3.3 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
1.3.4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
1.3.5 挥发油的药理活性 |
1.3.6 挥发油的应用 |
1.4 石荠苎挥发油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石荠苎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挥发油的提取 |
2.2.2 GC-MS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石荠苎挥发油药理活性研究 |
3.1 抑菌活性研究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1.4 结果与分析 |
3.1.5 讨论 |
3.2 抗炎活性研究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结果与分析 |
3.2.5 讨论 |
3.3 止咳、祛痰作用研究 |
3.3.1 材料与试剂 |
3.3.2 主要仪器 |
3.3.3 实验方法 |
3.3.4 结果与分析 |
3.3.5 讨论 |
3.4 中枢兴奋作用研究 |
3.4.1 材料与试剂 |
3.4.2 实验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4.4 讨论 |
3.5 中枢抑制作用研究 |
3.5.1 材料与试剂 |
3.5.2 实验方法 |
3.5.3 结果与分析 |
3.5.4 讨论 |
3.6 镇痛活性研究 |
3.6.1 材料与试剂 |
3.6.2 主要仪器 |
3.6.3 实验方法 |
3.6.4 结果与分析 |
3.6.5 讨论 |
3.7 对小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
3.7.1 材料与试剂 |
3.7.2 实验方法 |
3.7.3 结果与分析 |
3.7.4 讨论 |
3.8 急性毒性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4)新药物型卷烟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空白组 |
1.2 对照组和实验组 |
2 结果及讨论 |
2.1 血酯测定 |
2.2 血流动力学分析 |
2.3 形态学观察 |
4 结论 |
(5)新混合型卷烟中人参和绞股蓝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一、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新混合型卷烟概述 |
1.3 人参和绞股蓝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概况 |
1.3.1 人参的化学成分与药用价值 |
1.3.2 绞股蓝的化学成分与药用价值 |
1.3.3 人参及绞股蓝在烟草中的应用 |
1.4 小结 |
二、 新混合型卷烟中人参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研究 |
2.1 仪器及试剂 |
2.2 试验 |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2 色谱条件 |
2.3 结果 |
2.3.1 线性关系分析 |
2.3.2 精密度试验 |
2.3.3 重现性试验 |
2.3.4 回收试验 |
2.3.5 供试品含量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三、 新混合型卷烟中绞股蓝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研究 |
3.1 仪器及试剂 |
3.2 试验 |
3.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2 色谱条件 |
3.3 结果 |
3.3.1 线性关系分析 |
3.3.2 精密度试验 |
3.3.3 重现性试验 |
3.3.4 回收试验 |
3.3.5 供试品含量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四、 新混合型卷烟质量控制方法讨论 |
4.1 新混合型卷烟的理论依据 |
4.1.1 中医治病的熏吸法 |
4.1.2 人体对药物的吸收 |
4.1.3 卷烟燃吸机理 |
4.1.4 中草药有效成分进入烟气的理论依据 |
4.2 新混合型卷烟质量控制的特性 |
4.2.1 卷烟抽吸方式的选择 |
4.2.2 烟气捕集方式的选择 |
4.2.3 捕集转移率 |
4.2.4 滤嘴截留率 |
4.2.5 新混合型卷烟燃吸后中草药有效成分分布情况 |
4.3 小结 |
五、 结论 |
附 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的科研成果 |
致 谢 |
四、新药物型卷烟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烟草的化学成分研究[D]. 冷红琼. 昆明医科大学, 2013(02)
- [2]中草药在中式低危害卷烟中的应用[J]. 张颖璞,陈笃建,张国强,谢金栋,鹿洪亮.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1)
- [3]石荠苎挥发油化学组成与药理活性研究[D]. 吴翠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4]新药物型卷烟的动物实验研究[J]. 郭亚东,马银海,李璠,毛兴源,王乐.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4)
- [5]新混合型卷烟中人参和绞股蓝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D]. 胡震. 西北大学, 2001(01)
- [6]对新混合型卷烟的探讨[J]. 茹德本,赫明昌,杨树艺,侯连富. 烟草科技, 19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