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我国风电接入系统的有关问题(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范世勇[1](2021)在《双馈风电机组并网对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邵冰冰[2](2021)在《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振荡特性和抑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并网工程的不断建设,国内外相关工程振荡问题逐渐凸显。实际振荡问题可能引起风电机组停机、设备损坏以及电能质量问题。为此,本文分别从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Direct-Drive Wind Farms via VSC-HVDC,DDWFV)系统小信号建模、振荡特性和机理、振荡抑制措施以及等值建模4个方面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了三台直驱风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每台直驱风机可以代表单台风机的详细模型或等值模型。考虑到柔直直流环节的解耦作用,为便于分析,将DDWFV系统在柔直逆变站直流母线处划分为直驱风电场并入柔直整流站、柔直逆变站接入交流电网两个子系统。分别建立了直驱风电机组动态数学模型、VSC-HVDC系统动态数学模型以及两者间的接口模型。基于直驱风电场动态模型、VSC-HVDC整流站动态模型以及两者间的接口模型,建立了直驱风电场并入柔直整流站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基于柔直受端交流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建立了柔直逆变站接入交流电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最后,建立的小信号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时域仿真进行了验证。(2)基于特征值法,研究了直驱风电场并入柔直整流站系统场内/场网振荡特性,并从控制系统作用于电气系统形成不稳定正反馈循环的角度,揭示了失稳机理。首先,采用特征值法分析了直驱风电场并入柔直整流站系统场内/场网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特性。然后,分析了 VSC-HVDC 控制特性和网络特性对场网SSO特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在控制系统作用下,电气系统状态变量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直流电压控制的作用下,电气系统状态变量间的交互作用易形成不稳定正反馈循环,导致直驱风电场并入柔直整流站系统失稳。基于右半平面零点限制原理和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提出了柔直逆变站接入交流电网系统的失稳判据,并揭示了失稳判据的物理意义。分别建立了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不同运行方式下柔直逆变站接入交流电网系统的线性化传递函数模型,通过研究线性化传递函数模型开/闭环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规律,提出了该系统的失稳判据。此外,研究了 VSC输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端电压幅值与注入电网的dq轴电流间的线性化关系,从不稳定正反馈循环的角度,揭示了失稳判据的物理意义。结果表明,交流电网较弱时,有功功率对d轴电流灵敏度为负,此时在定有功功率控制的作用下,电气系统状态变量间的交互作用会形成不稳定正反馈循环,导致柔直逆变站接入交流电网系统失稳。(3)考虑到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Feedback Linearization Sliding Mode Control,FLSMC)的SSO抑制策略,并将其应用在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和柔直整流器上。FLSMC结合了反馈线性化控制(Feedback Linearization Control,FLC)和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的优点。FLC通过坐标变换和反馈将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形式;SMC通过设计滑模面和控制律,用于弥补FLC对参数摄动或外部扰动敏感的缺点。结果表明,所提出的FLSMC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均具有良好的SSO抑制效果,且对参数不确定或外部扰动具有强鲁棒性。(4)分析了传统容量加权单机等值法用于振荡模式分析和风机参数优化的适用性。采用特征值法比较了容量相同的单机、两机等值模型的振荡模式和参与因子分析结果。然后,分析了场内/场网SSO对于风机参数变化的阻尼耦合特性。结果表明,单机等值模型在稳定性分析上存在一定的误差,风电场的简单等值对实际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设计贡献有限。针对传统等值方法无法反映场内SSO模式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变换理论的SSO等值建模方法。该方法具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基于相似矩阵具有相同特征值的原理,通过矩阵的相似变换,将18N+8阶N机经柔直并网系统降阶为44阶的两机系统。结果表明,所提等值模型有效降低系统维数的同时能反映场内/场网SSO模式,弥补了传统等值方法无法反映场内SSO的不足。
张京京[3](2021)在《水力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及其在多能互补系统中调节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水力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及其调节性能是促进传统电力系统向更好有效消纳大量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系统转变的重要保障。间歇性能源入网使水电机组面临更为复杂的运行环境和频繁的工况转换,导致其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对水电机组调节性能发挥提出更大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以揭示内外部扰动视角下水力发电机组稳定性演变规律为关键问题,从动力学稳定性角度深入分析内部参数扰动对机组稳定性影响,同时构建综合性评估指标体系量化外部间歇性能源冲击下系统运行特性,并以稳定性分析为依托,量化多能互补系统中水电机组调节灵活性,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围绕水力发电机组自身运行参数扰动下稳定性问题,为了克服单一稳定性分析方法不能全面描述参数扰动下水力发电机组局部稳定性演变机理问题,以分岔点为切入,贯穿非线性动力学分岔和时域振荡两个稳定性研究领域,从结构稳定性和运动稳定性两个维度描述参数扰动下水力发电机组稳定性演变规律。主要包括:(1)为了更好地描述参数扰动下水力发电机组动力学稳定性演变特性,建立了不同场景下水力发电系统模型;进一步,考虑到参数不确定性变化,运用延拓追踪算法、动力学分岔理论和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单参数扰动下平衡点分岔和多参数扰动下余维-2分岔现象,并给出了平衡点曲线稳定性、分岔点类型、位置及其邻域振荡稳定性等信息。结果表明:参数不确定变化导致系统产生多种类型分岔,且电力系统稳定器对分岔点产生具有一定延迟作用。(2)为了更好地阐述参数扰动下水力发电机组振荡稳定性问题,首先以参数扰动诱发的非线性动力学分岔点所集成的小扰动为切入点,运用特征值分析法、列向量规格化等方法量化不同场景下分岔点邻域振荡频率、阻尼、参与因子等指标;进一步,运用能量级理论给出了相应主导振荡模态;最后,通过对比分析给出电力系统稳定器对机组振荡模态和阻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参数合理变化范围内,始终存在着水击模态,固定参数的电力系统稳定器不能很好地改善系统阻尼甚至会恶化阻尼。2.围绕间歇性风电能源冲击下系统稳定性问题,针对单指标体系无法对发电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系统性评估的缺陷,提出将各评估指标按权重重新组合进而构建综合性评估指标体系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1)针对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特点,首先将风电机组作为外部扰动耦合到水力发电系统以构建风水互补发电系统模型,并运用对比分析法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一步,运用信息熵理论量化不同时间尺度下系统功率不确定性;最后,运用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法对功率波动量进行概率密度拟合,通过拟合评估指标即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关系数遴选出最优拟合函数。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尺度增加,功率不确定性增强,且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法在不同时间尺度下适用性不同。(2)为了克服单一指标评估结果难以体现系统整体运行特性的问题,首先运用熵权理论对波动量均值、理查德贝克指标、连续平均爬坡率、时间平均波动率等评估指标科学赋值并重新组合,构建综合性评估指标模型,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综合评估指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将成果运用于风水混合发电系统,量化不同时间尺度下风/水电子系统和互补发电系统运行特性;最后,针对混合发电系统特有的互补性能,运用波动互补率和负荷追踪指标量化混合系统互补程度。结果表明:综合评估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运行特性,且互补发电系统波动程度较风力单独发电小,但均随时间尺度增加而增大。3.围绕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水力发电机组对随机能源调节灵活性评价困难问题,以风水互补发电系统模型为基础,考虑多时间尺度效应,运用概率性评估指标量化备用容量、备用接入比例和爬坡率变化情景下机组调节灵活性演变规律;进一步,运用兼顾影响因素自身作用以及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得到了影响水力发电机组调节灵活性的敏感性因素排序。结果表明:备用容量、备用接入比例和爬坡率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组调节灵活性,备用接入比例为影响机组调节灵活性的高敏感性因素。
刘刚[4](2021)在《含风电电力系统的动态经济调度建模及求解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调度是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上以经济效益为单一目标的调度模式必然需要进行转变,能够同时兼顾经济指标和环境保护的环境经济调度(Economic emission dispatch,EED)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同时,随着风力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逐年增加,风电的不确定性必然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如何对风电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和建模,并建立合理的含风电电力优化调度策略,促进风电的消纳和利用,具有迫切的需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对含风电并网的动态经济调度(Dynamic economic dispatch,DED)、动态环境经济调度(Dynamic economic emission dispatch,DEED)建模及相应的求解算法等问题展开研究,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分时段统计出地区风速威布尔分布参数,从而得到风电出力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据此提出采用风电出力的条件期望与风电计划出力之差来确定风电并网所需的正、负旋转备用量。对风电场出力进行机会约束,并根据风电功率的累积分布函数将其转化为确定性形式,从而构建出了含风电并网的DED模型。针对文中非凸的目标函数,设计了基于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的联合求解算法,在DE算法中采用一种自适应的变异因子,提高了 DE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而SQP方法可以对DE得到解进一步优化。(2)在前文单目标DED模型基础上,将火电机组的污染排放目标考虑进来,扩展出了含风电的DEED模型。为了求解该模型,提出了一种融合DE算法和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混合多目标优化算法。该算法基于帕累托占优理论和动态外部存档集合来实现。算法中采用了 DE和粒子群算法的双种群进化机制,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算法的优点,实现优势互补。改进了拥挤距离的计算方法和Pareto解集的裁剪规则。通过两个不同的测试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3)为了避免传统参数化建模方法的模型适应性不强和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技术对风电功率的概率分布和出力误差进行准确的概率建模。采用一种对风电预测数据进行分段统计的方法估计出风电出力的置信区间和预测误差上、下界。根据所建立的风电出力概率模型、预测置信区间和预测误差上、下界构建出了含风电的DED模型。设计了一种融合蝙蝠算法(Bat algorithm,BA)和PSO进化优点的混合算法来求解所建模型,在算法进化中引入了一种个体交叉机制来解决BA和PSO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4)将基于非参数KDE技术的含风电DED模型扩展为相应的DEED模型。为了有效求解具有多目标、高维度、非线性和强约束的DEED问题,在基本头脑风暴优化(Brain storm optimization,BSO)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随机聚类中心、差分变异和交叉操作等措施对BSO的收敛性和分散性操作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头脑风暴优化算法(Multi-objective BSO,MOBSO)。最后通过经典的仿真算例验证了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郑兴[5](2021)在《海上风电接入及运行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视加强,人们开始注重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其中,海上风电具有不占用土地、稳定、季节性偏差不大等诸多优点。随着海上风电场规模的扩大,其接入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威胁也不断增加。因此通过工程实践和模拟仿真等形式开展海上风电场接入及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对扩展海上风电应用规模具有重要意义。在主流的几种风电机中,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运行可靠、并网及控制方式灵活等优势,更适用于海上风电发电系统,是当下海上风电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接入及运行控制技术,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海上风电场的选址、设计及接入技术。风电场接入电网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必须从选择有开发价值的地区建设风电场。对风电机和各类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布置必须兼顾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要求。而接入电网方案则必须根据登陆点附近的实际电网情况,综合对比优选。2、从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组成结构、运行原理出发,建立了风力机、同步发电机、PMW变流器等部件的数学模型和等效电路。根据风力发电机系统机侧控制目的阐述如何实现最大功率(MPPT)控制、桨距角控制和Boost-Chopper电路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风电场并入理想电网的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3、研究电压跌落和电压骤升的故障特征、直流母线电压变化规律和能量卸载策略。通过分析不同故障过程中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电磁暂态过程,提出采用动态电压恢复器的方案,抵消并网点畸变的波形,以应对电压故障穿越问题。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对该策略在不同故障类型下的运行结果进行仿真试验,验证其有效性。
王逸迪[6](2021)在《科技文本汉英翻译的术语难点及对策分析 ——以某光热发电项目工程设计书翻译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技翻译中,术语作为科技信息的载体,是帮助译者了解某一学科领域的“关键词”。而工程设计书作为一种典型的科技文本,显着特征之一就是大量使用术语,因而术语在其中扮演着不可轻视的重要角色。笔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参与完成了某光热发电项目工程设计书的汉英翻译项目,在处理术语的过程中遇到了两大挑战:一种是同一术语存在多种译法,另一种则是普通词用作电气专业术语。通过对比分析术语的初译版本与审校版本,笔者从中选取了一些典型案例,并提出从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入手,对一词多“译”的术语采取结合具体语境选择对应译名,以及充分运用专业术语资源进行验证的策略进行翻译;对术语化普通词则采取利用网络资源推断词义和以直译为主,直意兼译的策略进行翻译。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缺乏科技翻译经验的译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从而减少术语误译现象,促进中文术语英译在规范性和统一性上的改善与进步。
黄煜[7](2020)在《面向高维不确定性电力系统的建模仿真与运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世界能源格局和供求关系经历深刻调整和变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能源产业升级、实现能源系统向低碳化和清洁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受风光资源禀赋限制,新能源出力具有较强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且难以准确预测和有效调控。随着新能源接入的规模迅猛增长,电力系统将受到不确定性的严峻挑战,而随机变量维度的显着上升,也使得含新能源系统的调度运行进一步复杂化。因此,未来电力系统将愈发呈现高维化和不确定性两大基本特征。届时,传统的确定性模型和方法将难以适用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问题的求解。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含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高维不确定性电力系统,分别从概率建模、稳态运行和优化调度三个层面出发,采用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理论开展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提出了一种改进蒙特卡洛模拟的通用随机潮流混合求解法。该方法综合了传统随机潮流算法中模拟法和解析法的特点,根据新能源场站历史量测数据的完备程度,利用混合高斯模型或经验分布建立通用化的概率模型。进而通过均匀设计抽样和Cholesky分解得到计及相关性的新能源出力样本,并采用分段线性化潮流方程保留精度、简化计算。针对混合高斯分布拟合的模型,引入一种高斯分量组合算法以优化随机潮流的求解思路。(2)提出了一种含多输入关联变量的随机潮流降维数值方法。针对高维不确定性系统中随机变量维数高、关联性强的问题,通过降维积分策略和高斯型数值积分公式,简化多维状态量的高阶统计矩计算,并利用Nataf变换处理随机变量的相关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根据得到的统计矩信息,采用C型Gram-Charlier级数重构输出状态量的概率分布。(3)提出了一种计及调频作用的电力系统静态随机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以解析法随机潮流的计算结果为基础,考虑了电力系统的功频静特性,将系统频率作为待求状态量,并通过一次计算快速获取节点电压、支路功率以及系统频率的分布情况。进而从元件级和系统级两个层面,建立了一种量化的综合风险指标,能够全面反映新能源不确定性带来的事故概率及后果的严重程度,实现电网的在线静态安全评估,辨识出系统潜在薄弱环节。(4)提出了一种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综合建模方法。首先,根据单个风电场日前预测误差的统计特性,采用通用化的混合偏态模型来描述误差分布的有偏性、重尾性和多峰性的特点,具有形状灵活、求解方便及适用性强的优点。然后,结合风电场预测和实际功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基于Copula理论的风电预测误差条件概率模型,并通过Pair-Copula结构,拓展到计及多个风电场空间相关性的高维场景。最后,将所得模型应用于短期随机潮流计算和储能的优化配置中,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5)针对含风电电力系统在实际调度中可能出现的传输阻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割理论的备用动态分区方法,建立了考虑分区备用的电能-备用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将电力系统表示为无向赋权图,通过求解计及风电和线路故障不确定性的线路实时潮流的概率分布,确定各条输电线路的阻塞风险大小,并以此为依据定义边权重指标。采用基于最小割理论的Gomory-Hu算法对区域进行划分,使区域内发生阻塞风险的可能性最小,以便缓解区域内的输电阻塞,充分利用配置的分区备用资源。从而减小弃风量和切负荷量,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6)提出了一种计及风电不确定性的传输备用自适应量化方法,基于考虑阻塞风险的机会约束规划条件,构建了包含自适应传输备用的双层随机调度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为计及安全约束和传输备用的日前机组组合,下层模型为考虑校正措施的实时经济再调度。将预留的线路传输备用纳入上层的机组组合模型中,针对下层的经济再调度问题,采用改进点估计法求得线路实时潮流的统计分布特性,并将结果返回上层模型以动态调整备用需求大小。同时,基于Karush-Kuhn-Tucher最优条件,将模型的双层优化结构合并为单层,并最终转化为便于求解的混合整数规划问题。该方法能够进一步缓解区域内的传输阻塞,提高风电消纳水平和备用可用性。
李宏伟[8](2020)在《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运行自适应预测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消纳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加速交通信息化、网格化、多元化的同时推动了新能源的多场景应用,促进了交通、电力、能源行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作为一种电网友好型机组,采用液力变矩装置实现对机组转速的调节,并利用电励磁同步发电机与电网直接耦合,在结构上解决了传统机组依赖变流器进行并网控制和转速调节的局限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结构特性和影响其运行控制的诸多因素,从机组建模入手,针对机组并网控制性能不佳的问题,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创新性研究工作:(1)详细分析了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基本运行原理,根据机组并网自适应预测控制的需求,基于机组的能量转化过程,建立了风力机输出功率模型、机组传动链的动态模型、电励磁同步发电机的五阶模型和励磁系统模型,为机组的并网自适应预测控制的提供了基础。(2)针对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液力变矩器恒转速控制难以实现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变论域的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的模糊控制器,并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进行了参数优化,实现了论域伸缩因子的智能寻优,提高了液力速度控制的精度和速度,使得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在受到风速波动、电网侧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时,其输出转速能够保持在一定误差范围之内,确保了液力变矩器泵轮和发电机输入轴的恒转速运行,为机组输出电压频率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3)针对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输出功率不稳的问题,将多模型预测控制思想引入机组的输出功率控制,通过对机组实测运行数据的模糊聚类建模,将模糊C-均值聚类与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相结合,确定了机组的各种运行场景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型切换预测控制器,有效解决了机组并网功率控制中存在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高机组输出功率的稳定性。(4)针对机组并网运行过程的电压波动问题,基于预测控制的思想,设计了用于机组并网电压控制的广义自适应预测控制器,将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相结合,对机组的输出电压进行跟踪控制,减小了机组并网电压的波动;根据电网对机组低电压穿越的要求,进一步设计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预测控制器,在实现机组各子系统协调控制的同时保障了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5)为明确机组并网电压稳定性,建立了由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组成的风电场并网的微分代数方程,基于非线性动力学思想,利用分岔理论对机组并网后的运行电压从稳定到失稳、直至崩溃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无功功率与风速对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负荷侧无功功率的增大,负荷节点的电压将逐渐减小,当无功功率超过某一定值时,系统平衡解流形上将会出现鞍结分岔点,机组达到运行极限状态;当风速小于额定风速时,其变化对负荷节点处的电压影响较小,当风速超过14.8m/s时,系统电压开始逐渐失稳。
董晓玲[9](2020)在《大规模风电集群一次调频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单独依靠传统电源调频的能力逐渐被削弱,这样不仅给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带来困难,更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潜在威胁。为此,研究大规模风电集群一次调频控制策略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风电参与系统一次调频,不仅能提高电力系统频率响应能力,还可降低风电的弃风率。本文从风电机组层面、风电场层面以及电力系统层面对大规模风电参与系统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在风电机组层面,本文提出风电机组全风速段控制策略。将虚拟惯性控制与下垂控制相结合实现对机组低风速段的调频控制,并对释放转子动能后的机组进行转子转速恢复控制,避免可能出现的频率二次跌落问题;在高风速段采用桨距角控制,给出桨距角控制流程图,依据不同的频率偏差计算不同的桨距角增量。最终实现高、低风速段共同控制使风机在全风速范围内参与系统频率调整。在风电场层面,本文提出风电场机组调频功率参考值的最优分配方法。针对风电机组的不同运行工况制定分组规则,并对各风速段设定权重因子并建立基于权重因子的风电场内各风机的功率分配策略,对不同风速段的风机给定不同的调频功率,充分发挥各个机组的调频能力实现大规模风电场调频功率的最优分配。在风电场退出调频阶段时,以有功增量作为一个权衡指标确定了不同风速段风机退出调频开始恢复的初始时刻以及各风速段之间的延时间隔,最后搭建两区域四机组仿真模型,以突增负荷作为扰动验证控制策略对频率波动的效果,结果表明分组策略以及风机有序恢复策略对改善系统频率波动有积极作用。在电力系统层面,提出一种大规模风电场协同火电厂参与系统一次调频的控制策略。构建了风火协同调频的控制框架,结合风机惯量小响应速度快的特点与火电厂相互协调,调度中心根据风电场和火电机组的运行状态以及系统频率变化量实时分配系统功率缺额给风电场和火电机组,风电场再将调频任务发送至各个机组完成风火协同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并通过36节点算例的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风火协同调频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的风火协同频率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发挥风电场的调频作用,有效提高系统的频率响应能力和电力系统稳定性,为含大规模风电的电力系统调度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导。
王岩[10](2020)在《基于EPLANopt模型的江苏省低碳电力规划及转型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中当前最具竞争力的发电类型,其出力波动性、不可预见性等特征增加了电力系统的供需不稳定性,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占比的增加需要电力系统进一步提高其灵活运行能力。在电力系统转型问题中,如何综合考虑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并网以及灵活性资源的配置,成为当前低碳电力规划的重点。本文通过EPLANopt模型对江苏省电力系统进行了技术模拟与策略优化,主要包括EnergyPLAN模型和多目标优化两部分。首先从供电系统、供热系统、工业燃料系统、交通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系统角度构建了EnergyPLAN模型,从江苏省月度电力需求、电力生产情况、一次能源消耗情况等方面检验分析了模型可靠性。对关键因素波动性可再生能源装机结构(包括风电和太阳能光伏)、新增热电联产机组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结合江苏省政策方针设定模型的各输入参数,从电力和热力需求、装机结构、煤炭替代率、输电能力和灵活性资源配置等角度,构建了两种江苏省电力系统未来可能的转型路径情景:参考情景基于现有的能源政策和对可再生能源装机的保守预测;高比例情景为在提高清洁能源占比、煤炭消费减少替代、灵活性资源配置和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更为雄心勃勃的能源政策。在两种转型路径情景下模拟了江苏省未来2030年、2050年的电力系统发电结构、小时级调度运行和能源系统成本等。根据边际过剩电力生产和边际主要能源供应量折中系数法,对参考情景中2050年江苏省电力系统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的最优接入比例进行了测算;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太阳能光伏、传统电厂等装机容量、区外来电、需求侧响应等8个决策变量角度出发,利用NSGA-II进化算法对江苏省未来电力系统进一步做策略优化,求得Pareto前沿并从其最优解集中选取了P1(高成本,低排放)到P3(低成本,高排放)三个优化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参考情景和高比例情景从装机结构、发电结构、储能需求、CO2排放、系统成本等角度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波动性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提高、新增热电联产机组策略、煤炭燃料的替代大幅抑制CO2排放,但与此同时均会增加系统成本,而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的提高所带来的系统成本增加大于风电,天然气替代煤炭燃料这一举措使得系统成本产生明显增幅。(2)在两种转型路径下,高比例情景的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份额均比参考情景要高;2030年江苏省电力系统火电(含天然气)依旧为发电主力,水电占比均为最小;2050年发电结构多极分化,高比例情景下火电(含天然气)接近50%,海上风电增长显着。(3)2030年和2050年电力系统调度装机容量仍以火电(含天然气、生物质)为主,但2050年高比例情景下各种发电技术类型的调度更为均衡,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出力增加,调度量明显高于参考情景;秋季日调度峰谷差与春季比较相像,介于夏季与冬季之间。(4)能源系统成本主要构成为可变成本;2030年投资总成本和年投资成本中大型传统电厂和太阳能光伏所占比例较大,其次为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固定运维成本主要来源为大型传统电厂;2050年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成本在投资总成本和年投资成本中占70%以上,固定运维成本中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占比较高,太阳能光伏次之。(5)参考情景中2050年江苏省电力系统各类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最优接入比例约为20%;参考情景和高比例情景距离帕累托前沿较远,仅在其可行解域中;以P2点和P3点为代表的转型策略能够达到更好地降低系统成本目标,以P1、P2和P3点为代表的转型策略则能实现更低的碳排放目标;Pareto最优解集中,P1-P3点策略主要表现为火电、波动性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区外来电、需求侧响应和储能需求等的变化。该论文有图81幅,表17个,参考文献102篇。
二、浅论我国风电接入系统的有关问题(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我国风电接入系统的有关问题(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2)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振荡特性和抑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风电并网系统振荡问题 |
1.2.2 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振荡分析方法 |
1.2.3 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振荡的特性和机理 |
1.2.4 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振荡抑制技术 |
1.2.5 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系统的等值建模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 |
2.1 引言 |
2.2 直驱风电场经VSC-HVDC并网系统结构 |
2.3 直驱风电机组动态模型 |
2.3.1 轴系模型 |
2.3.2 同步发电机动态模型 |
2.3.3 直流侧动态模型 |
2.3.4 锁相环动态模型 |
2.3.5 集电线路动态模型 |
2.3.6 机侧换流器控制模型 |
2.3.7 网侧换流器控制模型 |
2.4 VSC-HVDC系统的动态模型 |
2.4.1 交流侧动态模型 |
2.4.2 锁相环动态模型 |
2.4.3 直流侧动态模型 |
2.4.4 整流器控制模型 |
2.4.5 逆变器控制模型 |
2.5 小信号模型及验证 |
2.5.1 接口模型 |
2.5.2 小信号模型 |
2.5.3 时域仿真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振荡特性及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直驱风电场并入柔直整流站的振荡特性及机理 |
3.2.1 场内/场网次同步振荡特性分析 |
3.2.2 VSC-HVDC接入对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3.2.3 基于正反馈循环的失稳机理分析 |
3.3 柔直逆变站接入交流电网系统的失稳机理分析 |
3.3.1 基于右半平面零点限制的稳定性分析 |
3.3.2 基于正反馈循环的失稳机理分析 |
3.3.3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
3.3.4 仿真分析与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振荡抑制策略 |
4.1 引言 |
4.2 反馈线性化控制的设计 |
4.3 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的设计 |
4.4 控制器设计 |
4.5 SSO抑制效果和鲁棒性评估 |
4.6 优越性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规模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等值建模 |
5.1 引言 |
5.2 传统等值建模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5.2.1 等值原则 |
5.2.2 振荡模式分析的适用性 |
5.2.3 风机参数优化的适用性 |
5.3 基于相似变换理论的等值建模方法 |
5.3.1 原理 |
5.3.2 两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等值建模 |
5.3.3 多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等值建模 |
5.3.4 算例分析及验证 |
5.3.5 等值模型的使用导则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水力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及其在多能互补系统中调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电发展现状综述 |
1.2.1 全球视角下水电发展现状 |
1.2.2 中国水电发展现状 |
1.2.3 水电耦合其它可再生能源现状 |
1.3 水力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研究综述 |
1.3.1 水力发电机组自身内部扰动下稳定性分析 |
1.3.2 外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冲击下稳定性分析 |
1.4 水力发电机组在多能互补系统中调节灵活性研究综述 |
1.4.1 灵活性概念描述 |
1.4.2 调节灵活性评估方法研究 |
1.5 课题来源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力发电机组内部参数扰动下动力学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方法概述 |
2.2.1 分岔理论综述 |
2.2.2 延拓追踪法 |
2.2.3 数值仿真法 |
2.3 水力发电系统建模与验证 |
2.3.1 水力发电系统模型构建 |
2.3.2 模型对比验证 |
2.4 水力发电机组动力学特性分析 |
2.4.1 调速器参数作用下动力学特性分析 |
2.4.2 励磁系统参数作用下动力学特性分析 |
2.4.3 阻尼系数作用下动力学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力发电机组内部参数扰动下振荡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低频振荡机理概述 |
3.2.1 低频振荡机理分析 |
3.2.2 低频振荡分析方法概述 |
3.3 不考虑PSS环节的振荡特性分析 |
3.3.1 调速器参数作用下振荡特性分析 |
3.3.2 励磁系统参数作用下振荡特性分析 |
3.4 考虑PSS环节的振荡特性分析 |
3.4.1 调速器参数作用下振荡特性分析 |
3.4.2 励磁系统参数作用下振荡特性分析 |
3.5 不同情景下振荡特性对比分析 |
3.5.1 调速器参数作用下振荡特性对比分析 |
3.5.2 励磁系统参数作用下振荡特性对比分析 |
3.6 水力发机组动力学分岔和振荡统一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水互补发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不确定性评估指标 |
4.2.2 波动性评估指标 |
4.2.3 互补性评估指标 |
4.2.4 评估指标体系呈现 |
4.3 风水互补发电系统建模及验证 |
4.3.1 风力发电系统模型 |
4.3.2 水力发电系统模型 |
4.3.3 风水耦合统一模型及验证 |
4.4 工程算例分析 |
4.4.1 风光水子系统及互补系统评估指标权重分析 |
4.4.2 风光水子系统及互补系统波动性综合评估 |
4.5 仿真算例分析 |
4.5.1 风水子系统不确定性分析 |
4.5.2 风电子系统波动性综合评估 |
4.5.3 水电子系统波动性综合评估 |
4.5.4 互补发电系统运行特性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力发电机组在多能互补系统中调节灵活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方法概述 |
5.2.1 调节灵活性评估方法 |
5.2.2 敏感性分析方法 |
5.3 算例分析 |
5.3.1 时间尺度对调节灵活性影响 |
5.3.2 备用容量对调节灵活性影响 |
5.3.3 备用接入比例对调节灵活性影响 |
5.3.4 爬坡率对调节灵活性影响 |
5.3.5 敏感性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含风电电力系统的动态经济调度建模及求解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研究现状 |
1.2.2 风电不确定性建模研究现状 |
1.2.3 动态经济调度的求解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主要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于风速统计分析的风火电动态经济调度建模研究 |
2.1 引言 |
2.2 风电不确定性建模与分析 |
2.2.1 风电功率概率模型 |
2.2.2 Weibull参数的估计 |
2.2.3 风速和风电功率的统计分析 |
2.3 基于风速统计分析的电力系统动态经济调度模型 |
2.3.1 目标函数 |
2.3.2 约束条件 |
2.3.3 模型确定性转换 |
2.3.4 约束条件处理 |
2.4 模型求解方法 |
2.4.1 混合DE-SQP方法 |
2.4.2 模型求解流程 |
2.5 算例分析 |
2.5.1 算例描述 |
2.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混合DE-PSO多目标优化算法的风火电动态环境经济调度 |
3.1 引言 |
3.2 多目标优化相关知识 |
3.2.1 多目标优化理论 |
3.2.2 多目标性能评价指标 |
3.2.3 最佳折衷解提取方法 |
3.3 含风电并网的多目标动态环境经济调度模型 |
3.3.1 动态环境经济调度的目标函数 |
3.3.2 约束条件 |
3.4 混合DE-PSO多目标优化算法 |
3.4.1 PSO算法 |
3.4.2 混合DE-PSO优化算法实现 |
3.4.3 HMO-DE-PSO求解流程 |
3.5 算例分析 |
3.5.1 算例描述 |
3.5.2 算例1 |
3.5.3 算例2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含风电动态经济调度建模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风电功率概率建模 |
4.2.1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 |
4.2.2 最优带宽选择 |
4.2.3 风电功率预测置信区间构造 |
4.2.4 实际风电场数据测试 |
4.3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动态经济调度模型建立 |
4.3.1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风火电动态经济调度优化目标 |
4.3.2 约束条件 |
4.4 混合蝙蝠-粒子群优化算法 |
4.4.1 蝙蝠算法 |
4.4.2 算法的改进机制 |
4.4.3 基于混合蝙蝠-粒子群算法的模型求解流程 |
4.5 算例分析 |
4.5.1 问题描述及算法参数设置 |
4.5.2 算例1 |
4.5.3 算例2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改进多目标头脑风暴算法的含风电动态环境经济调度求解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目标动态环境经济调度数学模型 |
5.2.1 目标函数 |
5.2.2 约束条件 |
5.3 多目标头脑风暴优化算法 |
5.3.1 基本头脑风暴优化算法 |
5.3.2 改进的多目标头脑风暴算法 |
5.3.3 模型的求解流程 |
5.4 算例分析 |
5.4.1 基准函数测试 |
5.4.2 算例1-不含风电的10机测试系统 |
5.4.3 算例2-含风电并网的10机测试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写对照表 |
附录2 公式符号说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海上风电接入及运行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海上风电发展的现状 |
1.2.1 国外海上风电发展的现状 |
1.2.2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现状 |
1.3 风电机主要类型及并网方式 |
1.3.1 风力发电机的主要类型 |
1.3.2 海上风电场的结构 |
1.4 海上风电接入及运行控制的技术挑战 |
1.4.1 海上风电接入及运行控制的关键技术 |
1.4.2 研究状况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上风电场选址、设计及接入电网技术 |
2.1 风电场的选址及风能资源探测、评估 |
2.2 海上风电场机组选型 |
2.3 风力发电机布置 |
2.4 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 |
2.4.1 海上变电系统方案 |
2.4.2 本风电场附近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情况 |
2.4.3 接入系统设计 |
2.5 风电场升压站接线方式 |
2.5.1 风电机组升压 |
2.5.2 集电线路 |
2.5.3 主变压器选择 |
2.5.4 接线方式选择 |
2.6 主要配电设备选型 |
2.7 二次系统配置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直驱式风力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模型 |
3.1 直驱式风力永磁同步发电系统拓扑结构 |
3.2 风力机模型 |
3.2.1 风速模型 |
3.2.2 风力机模型 |
3.2.3 传动系统模型 |
3.3 直驱式风力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 |
3.3.1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静态模型 |
3.3.2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动态模型 |
3.4 机侧整流器模型 |
3.5 网侧变流器模型 |
3.6 风电场聚合模型 |
3.7 模型搭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直驱式风力永磁同步发电机及风电场的控制策略 |
4.1 机侧控制 |
4.1.1 桨距角控制 |
4.1.2 Boost-Chopper控制 |
4.2 网侧控制 |
4.3 风电场的调度运行及功率优化 |
4.4 发电系统仿真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直驱式风力永磁同步发电机组电压故障穿越技术 |
5.1 电网电压故障概述 |
5.1.1 电压跌落故障 |
5.1.2 电压骤升故障 |
5.2 对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能力的技术要求 |
5.3 电网电压故障状态下永磁风力发电机的电磁暂态过程 |
5.3.1 电压跌落故障状态下永磁风力发电机的电磁暂态过程 |
5.3.2 电压骤升故障状态下永磁风力发电机的电磁暂态过程 |
5.4 解决永磁式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电压故障穿越问题的思路及常见方案 |
5.4.1 解决低电压故障穿越问题的思路 |
5.4.2 解决高电压故障穿越问题的思路 |
5.4.3 应对故障穿越问题的常见方案 |
5.5 基于储能蓄电池的DVR电压故障穿越方案 |
5.5.1 蓄电池数量及容量计算 |
5.5.2 基于储能蓄电池的DVR拓扑结构设计 |
5.5.3 基于储能蓄电池的DVR补偿策略 |
5.5.4 基于储能蓄电池的DVR的滤波器设计 |
5.5.5 基于储能蓄电池的DVR电压故障穿越控制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储能蓄电池的DVR永磁风力机电压故障穿越仿真 |
6.1 低电压穿越技术仿真验证 |
6.2 高电压穿越技术仿真验证 |
6.3 与常规故障穿越方案的仿真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科技文本汉英翻译的术语难点及对策分析 ——以某光热发电项目工程设计书翻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科技文本汉英翻译项目简介 |
一、项目概况 |
二、文本特点 |
第二章 项目中的术语翻译难点 |
一、术语的定义 |
二、同一术语存在多种译法 |
三、普通词用作电气专业术语 |
第三章 项目中的术语翻译策略 |
一、一词多“译”的术语的处理 |
(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对应译名 |
(二)充分利用专业术语资源进行验证 |
二、术语化普通词的翻译 |
(一)利用网络资源推断词义 |
(二)以直译为主,直意兼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光热发电项目工程设计书原文及译文 |
(7)面向高维不确定性电力系统的建模仿真与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系统的不确定性建模分析 |
1.2.2 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随机潮流计算 |
1.2.3 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静态安全评估 |
1.2.4 考虑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输电阻塞调度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适用于输入变量通用概率模型的随机潮流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一种改进蒙特卡洛模拟的通用随机潮流混合求解法 |
2.2.1 基于量测数据的随机变量模型 |
(1) 混合高斯模型 |
(2) 参数估计与EM算法 |
2.2.2 基于经验分布的随机变量模型 |
2.2.3 均匀设计抽样技术 |
2.2.4 相关性处理 |
2.2.5 分段线性蒙特卡洛仿真 |
2.3 基于GMM的相关非高斯输入变量随机潮流算法 |
2.3.1 高斯分量的约简 |
2.3.2 高斯分量组合算法 |
2.3.3 算法流程 |
2.4 算例分析 |
2.4.1 仿真系统介绍 |
2.4.2 仿真结果与误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多输入关联变量的随机潮流降维数值方法 |
3.1 引言 |
3.2 随机潮流问题的数学本质 |
3.3 随机响应的统计矩计算 |
3.3.1 降维积分法 |
3.3.2 数值积分公式 |
3.3.3 Nataf变换 |
3.3.4 讨论 |
3.4 基于C型 Gram-Charlier级数的PDF重构 |
3.5 计算流程 |
3.6 算例分析 |
3.6.1 仿真系统介绍 |
3.6.2 仿真结果与误差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随机动态潮流的电力系统静态风险快速评估 |
4.1 引言 |
4.2 计及一次调频作用的随机动态潮流 |
4.2.1 电力系统的功频静态特性 |
4.2.2 随机动态潮流模型 |
4.3 基于分段线性半不变量法的快速随机潮流计算 |
4.3.1 半不变量法的基本原理 |
4.3.2 输入变量的分段线性化处理 |
4.3.3 输出状态量的半不变量求解 |
4.4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风险评估 |
4.4.1 越限概率指标 |
4.4.2 严重性指标 |
4.4.3 综合风险指标 |
4.5 计算流程 |
4.6 算例分析 |
4.6.1 仿真系统介绍 |
4.6.2 仿真结果与误差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短期风电预测误差的综合建模及其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短期风电预测的误差分布特性 |
5.3 基于混合偏态模型的风电预测误差概率建模 |
5.4 基于Copula理论的风电预测误差相关性建模 |
5.4.1 Copula理论 |
5.4.2 单个风电场预测误差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
5.4.3 多个风电场预测误差的高维Copula建模 |
5.5 利用储能平抑风电预测误差的经济性分析 |
5.5.1 风电预测误差成本 |
5.5.2 储能成本 |
5.5.3 最优储能配置模型 |
5.6 算例分析 |
5.6.1 数据来源 |
5.6.2 模型验证 |
5.6.3 风电预测误差模型在随机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
5.6.4 风电预测误差模型在储能容量配置中的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采用图割算法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动态分区备用配置 |
6.1 引言 |
6.2 电力系统备用分区的数学模型 |
6.2.1 边权重指标的求解 |
6.2.2 基于图论的最小割问题 |
6.2.3 Gomory-Hu算法 |
6.3 考虑分区备用的电能和备用联合优化调度 |
6.3.1 日前机组组合 |
6.3.2 实时调度 |
6.4 算例分析 |
6.5 结论 |
第七章 考虑自适应传输备用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双层随机调度 |
7.1 引言 |
7.2 含风电电力系统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 |
7.2.1 上层模型:考虑传输备用的日前机组组合 |
7.2.2 计及风电不确定性的传输备用自适应量化 |
7.2.3 下层模型:考虑补救措施的经济再调度 |
7.2.4 耦合约束 |
7.3 求解方法 |
7.3.1 双层模型的转化 |
7.3.2 改进点估计法 |
7.4 算例分析 |
7.4.1 仿真系统介绍 |
7.4.2 线路传输阻塞分析 |
7.4.3 不同场景调度结果分析 |
7.4.4 双层模型与单层模型比较 |
7.5 结论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8)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运行自适应预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研究现状 |
1.2.2 风电机组并网自适应预测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建模 |
2.1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基本原理 |
2.2 风力机的建模 |
2.2.1 风电机组的能量转化过程 |
2.2.2 风力机输出功率模型 |
2.3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传动链建模 |
2.4 电励磁同步发电机模型 |
2.5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模型 |
2.6 小结 |
3 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机组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控制 |
3.1 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
3.2 基于多种群遗传优化算法的变论域控制器设计 |
3.2.1 变论域模糊控制 |
3.2.2 变论域伸缩因子 |
3.2.3 控制器设计 |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小结 |
4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功率自适应预测控制 |
4.1 机组实测数据的模糊聚类建模 |
4.1.1 数据集模糊聚类 |
4.1.2 最小二乘法建模 |
4.2 广义预测控制器的设计 |
4.2.1 广义自适应预测控制的原理 |
4.2.2 目标函数的建立 |
4.2.3 最优输出的确定 |
4.2.4 最优控制律设计 |
4.2.5 性能指标函数的确立 |
4.3 仿真分析 |
4.4 小结 |
5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电压自适应控制 |
5.1 并网电压的广义自适应预测控制 |
5.1.1 广义自适应预测控制器设计 |
5.1.2 仿真分析 |
5.2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机组低电压穿越预测控制 |
5.2.1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低电压运行原理 |
5.2.2 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
5.2.3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组多目标预测控制 |
5.3 对称故障下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仿真分析 |
5.4 不对称故障下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仿真分析 |
5.5 小结 |
6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电压稳定性分析 |
6.1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模型建立 |
6.1.1 分岔理论基础 |
6.1.2 含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方程的建立 |
6.1.3 含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并网模型 |
6.2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电压稳定性的分岔分析 |
6.2.1 系统无功负荷变化对其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
6.2.2 风速变化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
6.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大规模风电集群一次调频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电机组层 |
1.2.2 风电场层 |
1.2.3 电力系统层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
2.1 双馈风电机组 |
2.1.1 双馈风电机组调频基本原理 |
2.1.2 双馈风电机组运行特性 |
2.2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调频方法 |
2.2.1 虚拟惯性控制 |
2.2.2 下垂控制 |
2.2.3 桨距角控制 |
2.3 全风速段风电机组调频控制策略 |
2.3.1 低风速段风电机组调频控制策略 |
2.3.2 高风速段风电机组调频控制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3 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
3.1 风电场有功控制 |
3.1.1 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要求 |
3.1.2 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系统 |
3.2 基于权重因子的风电场调频控制策略 |
3.3 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风火联合调频方案 |
4.1 源间协调控制 |
4.2 源荷协调控制 |
4.3 风火协同一次调频控制 |
4.3.1 同步机惯量响应能力 |
4.3.2 火电机组频率响应机理 |
4.3.3 风火协同一次调频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仿真分析 |
5.1 算例概述 |
5.2 仿真计算 |
5.2.1 调速系统 |
5.2.2 算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EPLANopt模型的江苏省低碳电力规划及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3 EPLANopt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3.1 EPLANopt模型 |
3.2 EnergyPLAN模型构建 |
3.3 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
3.4 数据来源 |
3.5 模拟结果可靠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电力低碳转型路径模拟 |
4.1 关键因素敏感性分析 |
4.2 转型路径情景设置 |
4.3 发电结构模拟 |
4.4 发电机组小时级调度模拟 |
4.5 能源系统成本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5 电力低碳转型优化路径对比 |
5.1 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最优接入量测算 |
5.2 优化路径下的最佳技术组合 |
5.3 装机结构对比 |
5.4 发电结构对比 |
5.5 其他指标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浅论我国风电接入系统的有关问题(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馈风电机组并网对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 范世勇.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2]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振荡特性和抑制策略研究[D]. 邵冰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水力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及其在多能互补系统中调节特性研究[D]. 张京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含风电电力系统的动态经济调度建模及求解算法研究[D]. 刘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海上风电接入及运行控制技术研究[D]. 郑兴. 东南大学, 2021
- [6]科技文本汉英翻译的术语难点及对策分析 ——以某光热发电项目工程设计书翻译项目为例[D]. 王逸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7]面向高维不确定性电力系统的建模仿真与运行优化研究[D]. 黄煜. 东南大学, 2020
- [8]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运行自适应预测控制研究[D]. 李宏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9]大规模风电集群一次调频控制策略研究[D]. 董晓玲.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10]基于EPLANopt模型的江苏省低碳电力规划及转型路径研究[D]. 王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