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买种子把住四关(论文文献综述)
黄沚青[1](2014)在《明清闽南方言文献语言研究》文中指出闽南方言历史悠久,目前所见较早的闽南方言文献出现在明清时期,其中包括方言辞书、戏曲文献、宗教文献等等。这些历史文献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闽南方言语音、词汇、文字、语法的概貌,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以方言词典《正音乡谈》、《官话汇解》,方言戏曲文献《满天春》、《钰妍丽锦》、《百花赛锦》、《荔镜记》为主要研究语料,以其他各类闽南方言文献作为参考材料,对其中的文字、词汇等语言现象展开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一、考察明清闽南方言文献资料概况,总结前修时贤关於明清闽南方言文献语言研究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二、从文献学和语言学的双重视角,考辨《正音乡谈》、《官话汇解》两部文献的性质和方言归属,并对《官话汇解》的作者身份进行了考察。三、探讨明清闽南方言文献对於文献整理、辞书编纂、汉语谚语研究、方言词汇史研究及闽南方言用字规范化的重要价值。四、利用即音求义、古今比较、溯本求源、文献互证等方法,对明清闽南方言文献中的词汇、文字展开研究。词汇研究部分,总结方言文献的词汇概貌,对方言词的产生途径进行分析,详细考释了其中的六大类词语。同时从几个方言词的个案分析入手,讨论南方方言词汇的共性。用字研究部分,总结方言文献的用字情况,将方言俗字分为记音字、训读字、同形字、新造字四种类型,并考释了一系列较为特殊的方言俗字。同时,从“探义”的角度入手,对明清闽南方言文献中所见的几个方言词的本字展开研究。此外,还对一些跨方言的方言字进行考察。
任永昌[2](2014)在《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1 2013年农业实现持续稳定较快发展2013年,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一是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切实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深入开展粮油高产高效
刘宇明[3](2013)在《转型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以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基层管理愈加突显其重要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建立现代农村基层管理制度,构成了地方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农村管理体制创新既是农村改革不断推进而产生的结果,也是一个不断解决改革中产生矛盾问题,继续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制度背景是我国传统的全能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城乡二元分离结构,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正是对我国传统农村管理体制的不断瓦解,也是新型农村管理体制逐渐得以建立确立的过程。与此同时,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发展等也随着体制创新的深入而逐渐成为新型农村管理体制的重要构成内容,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推动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新农村管理体制的同时,也促使了地方政府职能相应的转变。新型农村管理体制尚未定型,地方政府仍然需要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农村管理体制创新。
黄少琳[4](2012)在《见招拆招 破解电梯危机》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电梯事故发生后,全国舆论一片哗然。然而人们尚未从惊魂中醒来,大大小小的电梯事故如传染疫情般"忽然"增多,频繁见于各大媒体报刊,演变成一起起愈演愈烈的"城市病"。
杨亚海[5](2009)在《通津桥》文中指出我从广西边防调到广州军区工作,在大礼堂边上见到一条"寺贝通津"的小巷。考其详,原来是"东山寺背通往海边码头那条路"。忆起我的家乡,有条令人骄傲的通津桥,还有被沙土掩没的桥名碑,更忆起了与我一起走进走出军营的战友们……——题记
王全会[6](2005)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阶段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从全国土地沙化的总体情况看,目前我国土地沙化呈“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态势。近几年,首都北京周边地区的土地沙化日益严重,每年北京发生沙尘暴的次数逐年增加、沙尘暴的严重性逐年增强。为此,国家设立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期望通过项目工程的实施遏制北京周边地区土地进一步沙化的态势,改善北京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最终消灭京津沙尘暴的目的。 本研究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选题,在阐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的必要性、介绍了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的进展情况基础上,论文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行了阶段性评价,总结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基本经验,并以此提出进一步完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政策建议,为京津风沙源工程的下一步实施和其他类似管理项目提供经验和教训。
张旭娟[7](2005)在《中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目的是构建中国私募发行法律制度,并从拓宽我国直接融资的角度对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三个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正文共分五章,约 14 万字。 前言部分说明论文选题的原因和意义,论文写作过程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证券私募发行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界定相关概念、阐述私募制度研究的法学价值,并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认为私募发行较公募发行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一节是对证券私募发行概念的界定。笔者通过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与评析,界定了证券及私募发行的概念,并区分了私募发行与公募发行和非法集资的概念范畴。第二节是证券私募发行制度的理论基础。本部分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运用经济学理论来进行分析,从交易费用与信息效率方面说明证券私募发行所拥有的优势;二是分析了私募发行的法律价值。认为私募发行具有效率价值、公平价值和秩序价值,效率价值体现在其筹资便利、发行成本低等方面,公平价值是为了衡平筹资便利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秩序价值要求私募发行的规范化与合法化,同时也是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前提。 第二章是中国证券私募发行产生的制度背景分析。笔者通过对中国私募发行现状的考察,发现中国的私募发行处于事实与规范之间,游走于事实性与有效性之间,由此得出中国私募发行的特征是在事实层面上的不规范,在规范层面上存在缺失与障碍。通过对中国私募发行产生的经济基础与市场环境的分析,说明中国的私募是内生于市场需求的,私募发行在中国现行条件下具有与公募相比无可比拟的优势。 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通过对美国与台湾地区私募发行制度的考察与分析,构建了中国私募发行制度。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借鉴国外的相关制度来建立中国的私募发行制度。第一节是证券私募发行的界定标准。主要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及台湾地区的私募发行制度的分析,结合中国的情况阐述我国私募发行的确定依据及确定标准。第二节是私募发行制度中发行对象的界定。笔者在详细分析了美国与台湾地区对于私募发行对象的界定方法后,对中国私募对象界定的理念进行分析,并建立了中国私募发行对象的界定标准。第三节是证券私募发行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对美国私募发行信息披露制度及制度中反射出的理念进行分析,论述了我国构建私募发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意义及具体制度的构建。第四节是证券私募转售限制制度。笔者对于美国有关私募证券转售限制的规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建立私募证券转售限制制度的原因,认为在我国建立私募证券转售限制时应该较为严格一些,并提出了我国私
谭向荣[8](2003)在《紫花苜蓿高产栽培及喂畜技术》文中提出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栽培牧草,也是国内优质牧草之一。由于紫花苜蓿产量高、品质优良、耐刈割、再生速度快,被誉为“牧草之王”。近年来,随着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及退耕还林还草步伐的加快,广大群众种植紫花苜蓿的积极性很高,苜蓿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由于农户缺乏相应的种草知识,往往达不到良种高产的目的。为了帮助广大农户掌握紫花苜蓿种植技术,现根据生产实际将有关高产栽培喂畜技术介绍如下:
胡春宝,王金祥,陈志元[9](2000)在《大冈农技站为民服务纪实》文中提出 江苏省盐都县大冈镇农技站多年来始终以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为已任,恪尽职守,辛勤工作,无论是在新技术,新品种规范推广上,还是在加速农民致富奔小康进程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群众称为“信得过的后勤兵”。
徐晋国,张彦生[10](1985)在《销售良种得法 经济效益明显》文中指出 黑龙江省巴彦县种子公司,在种子经营中,坚持为生产、为群众服务的方向,努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公司自身也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收益。1984年销售良种710万斤,比前四年平均增加17.4%,盈利3.8万元。良种推广面积逐年扩大,1984年全县达193万亩,占粮豆面积的96.6%。公司组建5年来年年盈利。在良种销售上,这个公司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体会和经验: ——提高种子质量,是增加良种销量的基础。为了保证种子质量,这个公司的技术员把住制种、入库、出库、外调四关。在制种上,严格按技术要求选地、隔离、拔杂、去雄、入库、出库,严格检验发芽率、净度、纯度、水分,达不到质量
二、购买种子把住四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购买种子把住四关(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闽南方言文献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明清闽南方言文献资料概况 |
一、散见於各类文献中的闽南方言资料 |
二、明清闽南方言文献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正音乡谈》、《官话汇解》考论 |
第一节 《正音乡谈》的版本、体例、性质与方言归属 |
第二节 《官话汇解》的作者身份、编纂体例与方言归属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即音求义 |
二、共时比较 |
三、历时比较 |
四、溯本求源 |
五、文献互证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一、有助于闽南方言献曲文献的整理与校勘 |
二、有助于辞书编纂 |
三、有助于汉语谚语研究 |
四、有助于汉语方言词汇史研究 |
五、有助于方言同源词研究 |
六、有助于闽南方言用字的规范化 |
第四章 词汇研究 |
第一节 词汇概貌 |
一、雅俗词语共现 |
二、时代特色鲜明 |
三、方言色彩浓厚 |
第二节 方言词的产生途径 |
一、沿用古语 |
二、方言创新 |
三、吸收外来词 |
第三节 词语汇释 |
一、天文地理 |
二、时令节气 |
三、花果草木 |
三、鸟兽虫鱼 |
四、身体部位 |
五、社会生活 |
六、工具器用 |
第四节 从方言词看南方方言词汇的共性 |
第五章 用字研究 |
第一节 文献用字情祝 |
一、常见的俗字 |
二、独具地域特色的方言俗字 |
第二节 方言俗字类型 |
一、记音字 |
二、训读字 |
三、同形字 |
四、新造字 |
第三节 方言俗字考释 |
一、天文地理 |
二、乌兽虫鱼 |
三、身体动作 |
四、饮食五味 |
五、工具器用 |
第四节 本字探索 |
一、探求方言本字的方法 |
二、本字探索 |
第五节 跨方言的方言俗字 |
一、概说 |
二、跨方言的方言俗字“生” |
结语 |
附录 异体字表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书影 |
作者简历 |
(2)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2013年农业实现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
2 把握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 |
3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3.1 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
3.2 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 |
3.3 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 |
3.4 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
3.5 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3.6 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 |
3.7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4 扎实做好2014年重点工作 |
4.1 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 |
4.2 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
4.3 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4.4 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
4.5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 |
4.6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 |
4.7 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 |
(3)转型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以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三、 研究对象及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转型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理论 |
一、 转型期概念的界定 |
二、 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涵 |
(一) 农村基层概念的界定 |
(二) 农村基层管理的涵义 |
(三) 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涵义 |
(四) 农村基层管理组织的结构、权力划分及相互关系 |
(五) 农村基层管理制度的构成 |
(六) 农村管理体制创新 |
三、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概念和内涵 |
(一) 地方政府的界定 |
(二)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
(三) 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意义 |
四、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府创新农村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 |
(一) 马恩关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市民社会的思想 |
(二) 列宁关于社会管理、村苏维埃建设和农村转型发展问题的思想 |
(三) 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对农村治理和建设发展的思想 |
五、 创新农村管理体制的社会意义 |
(一) 改革开放的扩展和深化 |
(二)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 |
(三)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四) 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
第三章 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演进历程与现状分析 |
一、 转型期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制度背景及创新历程 |
(一) 农村管理体制: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 |
(二) 建国后农村管理体制的变迁 |
(三) 转型期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几个阶段 |
二、 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可能:地方政府创新主体的确立、财政能力和创新动因 |
(一) 地方政府创新权力的形成 |
(二)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扩大 |
(三) 地方政府创新主导地位的确立 |
(四) 地方政府创新农村管理体制的主要动因 |
三、 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特点和内容 |
(一) 地方政府创新农村管理体制的特点 |
(二) 地方政府创新农村管理体制的内容 |
第四章 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分析 |
一、 影响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 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对创新的阻碍 |
(二) 政府公共财政对创新的制约 |
(三) 路径依赖对创新形成的阻碍 |
(四) 农村利益群体对创新形成的阻碍 |
二、 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推行“村改居”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
(二) 转变村级组织职能遇到的障碍及原因 |
(三) 引入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农村财务存在的问题 |
(四)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
第五章 国外有关农村管理体制理论及实践模式分析 |
一、 国外相关理论的考察 |
(一)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 治理理论 |
二、 国外农村管理体制的典型模式 |
(一) 政府主导推动与村民参与相结合:韩国新村运动 |
(二) 分权自治、民主决策――日本市町村“平成大合并”案例 |
(三) “小政府、大社会”:美国乡村社区自治模式 |
(四) 可持续发展战略:德国新农村建设模式 |
第六章 深化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
一、 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取得的成效和启示 |
(一) 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二) 开展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实践的理论意义 |
(三) 前阶段农村管理体制创新探索的启示 |
二、 深化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总体思路 |
(一) 深化创新的主要目标 |
(二) 深化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
(三) 深化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
(四) 深化创新的对策建议 |
第七章 地方政府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实践模式分析(案例分析) |
一、 围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开展体制创新:广东省农村管理区办事处体制(1989-1998 年) |
(一) 农村管理区办事处体制的确立 |
(二) 创新探索 |
二、 以城市管理体制为目标的“村改居”探索:广东省顺德市农村管理体制改革(2001 年) |
(一) 创新农村管理体制的做法 |
(二) 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突破和取得成效 |
三、 探索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佛山市创新农村财务“第三方管理”(2005 年) |
(一) 创新农村集体财务“第三方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
(二) 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创新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四、 从混合型体制到分离型体制的创新探索:顺德“政社分离”模式(2009 年)与南海“政经分离”模式(2011 年) |
(一) 政府行政管理与农村社区自治事务的分离:顺德“政社分离”模式(2009 年) |
(二) 村民自治组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离:南海“政经分离”模式(2011 年) |
五、 北京市怀柔区“融合式”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8 年) |
六、 上海市青浦区农村管理体制创新(2008 年) |
七、 江苏张家港市农村社区建设实践(2009 年) |
八、 浙江省杭州市“撤村建居”创新实践(1998 年以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后记 |
(6)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阶段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实施依据和必要性 |
2.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启动的原因 |
2.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存在的生态建设问题 |
2.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三章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
3.1 工程项目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3.2 工程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
3.3 现有土地利用情况 |
3.4 水资源利用情况 |
第四章 京津风沙源治理规划 |
4.1 项目实施的目标 |
4.2 项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4.3 项目实施的范围和规模 |
4.4 项目实施的政策手段 |
第五章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 |
5.1 2000年-2001年项目的试点 |
5.2 项目资金和科技支撑 |
5.3 项目的实施情况 |
第六章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阶段性绩效评价 |
6.1 天津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阶段性绩效评价 |
6.2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阶段性绩效评价 |
6.3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阶段性绩效评价 |
6.4 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阶段性绩效评价 |
6.5 内蒙古自治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阶段性绩效评价 |
6.6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阶段性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项目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和基本经验 |
7.1 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 风沙源治理工程过程中各地的基本经验 |
第八章 进一步完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中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证券私募发行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证券、私募发行概念的界定 |
一、证券 |
二、私募发行(Private Placement) |
三、私募发行与公募发行 |
四、私募发行与非法集资 |
第二节 证券私募发行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一、证券私募发行产生的组织与经济基础 |
二、证券私募行为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第三节 证券私募发行制度的法律价值分析 |
一、私募发行制度的效率价值分析 |
二、私募发行制度的公平价值分析 |
三、私募发行制度的秩序价值分析 |
第二章 中国证券私募发行产生的制度背景分析——在事实与规范之间 |
第一节 中国证券私募发行现状考察 |
第二节 中国证券私募发行产生原因分析 |
一、中国私募发行产生的经济基础 |
二、中国私募发行产生的市场环境 |
第三节 中国私募发行的特征 |
一、中国私募发行事实层面上的无序与失范 |
二、中国私募发行规范层面上的缺失与障碍 |
第四节 证券私募发行制度的意义 |
一、私募发行制度具有自身优势 |
二、私募发行制度具有比较优势 |
第三章 中国证券私募发行制度构建 |
第一节 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私募发行标准界定 |
一、美国私募发行标准界定 |
二、英国私募发行标准界定 |
三、日本证券私募发行标准界定 |
四、台湾地区证券私募发行标准界定 |
五、中国证券私募发行的界定标准的确定 |
第二节 我国证券私募发行对象的界定 |
一、美国、台湾地区对发行对象的界定 |
二、我国证券私募发行合格投资者的界定 |
第三节 证券私募发行信息披露制度 |
一、D 条例下的信息披露制度 |
二、我国私募发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 |
第四节 证券私募发行的转售限制制度 |
一、规则144 和规则144A |
二、我国私募证券转售限制制度的构建 |
第四章 证券私募发行的豁免交易制度 |
第一节 豁免证券与豁免交易 |
一、豁免证券 |
二、私募发行的豁免交易 |
第二节 我国证券发行监管制度的完善 |
一、我国证券发行监管制度的回顾 |
二、完善证券发行监管制度,实行注册制下的保荐人制度 |
第五章 证券私募发行救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私募发行中的欺诈民事责任——以虚假陈述为中心的民事责任 |
一、证券法中欺诈民事责任性质 |
二、我国现行证券反欺诈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三、建立我国反欺诈制度的思考 |
第二节 证券私募发行监管分析 |
一、公募发行与私募发行监管体系比较 |
二、证券私募发行监管的必要性 |
三、证券私募发行监管制度的内容 |
四、行政监管与司法监管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书目 |
四、购买种子把住四关(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闽南方言文献语言研究[D]. 黄沚青. 浙江大学, 2014(12)
- [2]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J]. 任永昌.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4(01)
- [3]转型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以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视角[D]. 刘宇明. 吉林大学, 2013(08)
- [4]见招拆招 破解电梯危机[J]. 黄少琳.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 2012(01)
- [5]通津桥[J]. 杨亚海. 战士文艺, 2009(06)
- [6]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阶段性评价[D]. 王全会.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7]中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研究[D]. 张旭娟. 中国政法大学, 2005(05)
- [8]紫花苜蓿高产栽培及喂畜技术[J]. 谭向荣. 畜牧兽医杂志, 2003(03)
- [9]大冈农技站为民服务纪实[J]. 胡春宝,王金祥,陈志元. 农技服务, 2000(07)
- [10]销售良种得法 经济效益明显[J]. 徐晋国,张彦生. 种子世界, 19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