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届Sysmex血栓、止血学术研讨会通讯(论文文献综述)
郑文斌[1](2020)在《犬弓首蛔虫感染对比格犬血液代谢组、蛋白组及肺脏全转录组的影响》文中指出犬弓首蛔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蠕虫,是弓首蛔虫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在人体内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larva migrans,VLM)、眼幼虫移行症(Ocular larva migrans,OLM)或神经型弓首蛔虫病(Neurotoxocariasis,NT)等。我国人口弓首蛔虫感染的血清学阳性率为12.14%-44.83%,我国犬的犬弓首蛔虫感染率为17.34%。包括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在内的“组学”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犬弓首蛔虫的研究。但是,关于犬弓首蛔虫与宿主互作的研究很少。本实验通过对犬弓首蛔虫感染比格犬后不同感染阶段的血清代谢组、血浆蛋白组和肺脏全转录组的分析,揭示犬弓首蛔虫感染对终末宿主的影响。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犬弓首蛔虫感染比格犬后24小时(L3幼虫阶段)、10天(L4幼虫阶段)和36天(L5成虫阶段)的血清代谢谱进行了分析。通过ROC分析,鉴定到了5个生物标志物。在不同感染阶段,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通路及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通路中的多种中间代谢产物发生明显地改变,包括牛磺胆酸、雌二醇、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三烯等代谢物。通过数据非依赖采集(Data 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对犬弓首蛔虫感染比格犬后的血浆蛋白组进行了分析。在感染后24小时(肝脏幼虫期),维甲酸受体应答蛋白2(Retinoic acid receptor responder protein 2,RARRES2)表达量的上调及WD重复结构域1(WD repeat domain 1,WDR1)、膜突蛋白(Moesin)和细丝蛋白-A(Filamin-A)表达量的下调,可能参与宿主的促炎反应或促进幼虫移行;在感染后96小时(肺脏幼虫期),蛋白C(Protein C)和纤维介素蛋白2凝血酶原酶(Fibrinogen-like protein2/Fibroleukin,FGL2)表达量的上调,可维持幼犬凝血系统的稳定性,保护幼犬肺脏;在感染后36天(肠道成虫期),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5(Complement factor H-related protein 5,CFHR5)表达量的上调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纤维胶原素(ficolin-1,FCN)和其他多种补体成分表达量的下调,可影响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和旁路途径。通过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对犬弓首蛔虫感染比格犬后24小时(感染早期)、96小时(幼虫到达肺脏)和36天(幼虫发育为成虫)肺脏转录组的研究,发现幼犬肺脏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RNAs转录本在感染后发生了变化。在这三个感染阶段中,分泌球蛋白家族1A成员1(Secretoglobin family 1A member 1,SCGB1A1)的转录水平均被显着性地上调100倍以上,表明其可能在肺脏抵抗犬弓首蛔虫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染后24小时,叉头框J1(forkhead box protein J1,FOXJ1)转录水平的上调、及感染后96小时IL-1B和IL-21转录水平的下调可能影响幼犬的体液免疫,促进犬弓首蛔虫幼虫的移行和发育。此外,多种miRNAs,如miRNA-150、miRNA-28、miRNA-423a和miRNA-493等,参与了犬弓首蛔虫与宿主间的互作。对这些由犬弓首蛔虫感染引起的差异代谢物、蛋白或RNAs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揭示犬弓首蛔虫感染对终末宿主的影响,并进而研发弓首蛔虫病新的治疗策略及诊断靶标。
杨明[2](2019)在《保胎中药用药规律及保胎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保胎中药方剂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历代医家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等的用药规律;利用系统药理学技术对保胎常用方寿胎丸中药对菟丝子-桑寄生化学成分、作用靶点、相关疾病和代谢通路进行研究,初步对该药对保胎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和分析。为保胎中药理论研究如复方配伍、性味归经、病证关联及经典处方中药对的活性组分筛选、系统靶标发现等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旨在继承和发扬古现代医家诊治胎漏、胎动不安的经验,为提高临床保胎水平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保胎中药医案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汉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及近现代医家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现存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应用EXCEL数据管理软件将方剂归纳、总结并规范化后建立数据库,用IBM SPSS Statistics25.0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等数据挖掘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关联关系挖掘分析,对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研讨,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历代各时期保胎治疗临证思路、用药规律等内涵。2、采用系统药理学方法探索保胎方药对作用机制。首先使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永华教授团队的计算机模型筛选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中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利用Uniport数据库检索药对活性分子预测靶标相应的人源物种的基因以及对应的UNIPROTKB,然后将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化合物候选化合物和预测靶点映射到网络中,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与靶点疾病网络图,其次,将预测靶点映射到KEGG中,构建菟丝子-桑寄生药对治疗先兆流产的靶点-通路网络。所有的网络均由Cytoscape3.5.1软件绘制。成果:1、历代保胎方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结果(1)频数分析结果:汉唐宋时期出现频数排前五位的保胎药为当归(8.0986%)、川芎(7.7465%)、阿胶(5.9859%)、甘草(5.8099%)、人参(4.3134%);元明清保胎中药出现频数前五的为当归(7.7609%)、白术(6.7351%)、甘草(6.4228%)、白芍(5.9768%)、川芎(5.6200%);近现代保胎中药中出现频数排前五位的是续断(7.4064%)、菟丝子(6.7537%)、桑寄生(6.7253%)、白术(6.5551%)、白芍(6.1578%)。(2)药物分类频数分析结果:汉唐宋安胎方药中补虚药(16.36%)、清热药(11.52%)、活血化瘀药(6.06%)排前三;元明清时期补虚药(22.46%)、清热药(14.97%)、理气药(6.42%)在安胎方剂中排前三;近现代时期安胎方剂中补虚药(28.65%)、清热药(13.45%)、祛风湿药(4.68%)为前三位。(3)因子分析结果:将汉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近现代时期的保胎方剂分别分成了 9,8,12个因子。基本都提示了保胎需从几个证型辨证论治,病机有肾虚、气虚、脾虚、血热、血瘀等,治疗时应针对不同的病机,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肾虚证治宜补肾益气,固冲安胎;气虚证治宜益气固冲安胎;脾虚宜行气和胃调气机;血虚证治宜补血固冲安胎;血热证治宜清热凉血,固冲安胎;血瘀证治宜祛瘀止血,固冲安胎。(4)聚类分析结果:共总结出18组比较有意义的聚类方,其中汉唐宋时期6组,元明清时期5组,近现代时期7组。汉唐宋时期的6组分别为补益肝肾、补血安胎的保胎丸;理气和胃,止呕安胎的香砂养胃丸;行气理气,散结消滞的厚朴、生姜;滋阴生津,调养肝肾的生地黄、桑寄生;养血补血、止血安胎的胶艾汤以及健脾补胃的糯米、葱白。元明清时期的5组分别为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的杜仲丸;养血补血、止血安胎的胶艾汤;疏肝理气,活血安胎的保气散和安胎和气饮;补血理气,清热安胎的安胎丸以及益气养阴生津的增液汤。近现代时期的7组方中有补肾健脾,益气安胎的寿胎丸;有行气滋肾、补肝安胎的苏梗砂仁汤;滋阴清热、养血安胎的保阴煎加减;有补气养血、固肾安胎的胎元饮等。(5)关联分析结果:汉唐宋时期当归+川芎、当归+甘草、川芎+甘草为排前三位的药对,阿胶、川芎、当归、甘草为强关联药物组合,二阶三阶分析分别在这几味中药中排列组合;元明清时期排名前三的药对为白术+当归、白芍+当归、川芎+当归,其中当归、川芎、甘草、阿胶、白芍、白术、黄芩为强关联;近现代时期中桑寄生十续断、菟丝子+续断、菟丝子+桑寄生为排名前三的药对,三阶以上关联分析在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白术、党参这几味药当中组合。2、保胎方中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作用靶点及作用机理分析结果(1)通过对药材菟丝子-桑寄生药对所有活性分子的ADME性质的计算,得出12个活性分子(OB≥30%,DL≥0.18),通过WES预测12个分子(其中有两个分子无直接靶点)的直接靶点153个,活性分子通过这些靶点发挥其药理活性。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中成分共75种,已经建立其化学成分数据库。(2)通过OMIM数据库共收集先兆流产相关靶标455个,构建T-D网络图进行分析,将其与药对活性成分对应的153个靶标作对比,获得共同靶标31个,即该药对对抗先兆流产的预测作用靶标,主要靶点为NOS3、TNF、L-6、Caspase、PTGS1等。(3)通过靶点-通路网分析,我们发现菟丝子-桑寄生通过MAPKs、PI3K-AKT和TGF-β等信号通路防治流产。结论:1、保胎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结论(1)汉唐宋及元明清两个时期高频药多为养血活血用药,如当归、川芎,近现代方剂中频率最高的为续断,菟丝子,主要为强肾补益药。(2)不同时期的保胎方药的使用各有侧重:补虚药在三个时期中使用频率都最大,其中补气药(白术、人参)和补血药(当归、阿胶)使用较多,近现代使用补阳药(续断、菟丝子)频率较高;活血化瘀药在汉唐宋时期使用较多,理气药在元明清使用频率较高,而强肾补益在近现代中较常使用。(3)因子分析提示历代及近现代医家认为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的病因可以概括为:脾肾亏虚、气血虚、血热、血瘀等,病机为冲任损伤,肝肾亏虚,而以肾虚为主。(4)聚类分析说明补益脾肾、益气养血等补虚法为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原则,清热凉血安胎法在三个时期中均较常用,而活血化瘀法在三个时期中的使用频率逐渐下降。(5)关联分析显示汉唐宋的强关联组合方类似于胶艾汤和四物汤,元明清时期强关联的方药类似于加减固胎饮子,而近现代强关联组合的方药则类似于寿胎丸。说明汉唐宋医家多以胶艾汤和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元明清时期则以加减固胎饮子作为基本方,而近现代多用寿胎丸为基础方。2、保胎常用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结论(1)通过对药材菟丝子-桑寄生药对所有活性分子及高连接度靶点的作用研究,发现涉及到的保胎作用机制主要为造血、提高机体免疫等。(2)通过构建T-D网络图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对应的靶点中发现有31个靶点与先兆流产直接相关;同时我们通过GO分析也发现先兆流产作为一种复杂的疾病,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多角度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靶标-通路网络富集分析,发现菟丝子-桑寄生药对活性分子作用于多个通路,该药对其作用的机制主要可能通过调节多个信号通路的表达,纠正表达不足或表达过度的状态,维持正常妊娠。我们通过系统药理学发现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对先兆流产产生效果主要通过造血、提高机体免疫等功效实现。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作用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药复方治疗防治流产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钱梦君[3](2019)在《222例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凝血指标与临床特征关系的分析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肺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是目前我国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其相关的高凝状态不但是肺癌患者的重要死因之一,还严重影响了疾病的发展、转移及预后。这种高凝状态常发生在恶性肿瘤确诊后的3周内,其相关的死亡率在确诊后1年内最高,但常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而极易被临床所忽视。因此,关注未经治疗的初诊的肺癌患者的凝血变化,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抗凝治疗对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及长期预后具有重大意义。研究目的:在本项研究中,选取了未经治疗的初诊肺癌患者共222人,涵盖了临床最常见的肺腺癌、肺鳞癌和肺小细胞癌。探讨肺癌患者伴发的凝血异常的可能机制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为引起临床上对初诊肺癌患者凝血异常的重视,并为患者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及提供相关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次研究肺癌观察组收集了山东省立医院肿瘤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两年间首诊住院、未经任何抗癌治疗的三种常见肺癌患者共222例,其中肺腺癌114人、肺鳞癌41人、肺小细胞癌67人。对照组共121人,为同一时期入院的非肿瘤患者。将肺癌观察组按照疾病的病理类型、分期、原发位置、性别、年龄等相关临床特征进行分组,对各组间的血小板(PL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相关凝血指标进行比较,应用SPSS 22.0版本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表示两组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结果:1.肺癌观察组与对照组凝血参数异常数和异常率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组总凝血指数,PLT、D-D、APTT和FIB异常率均明显上升(P<0.05)。这表明凝血异常在肺癌患者体内很常见,主要表现在D-D,FIB,PLT和APTT的变化。2.肺癌观察组与对照组凝血参数的比较肺癌组与对照组相比PLT、D-D、PT、APTT、FIB水平上升显着(P<0.01),TT水平未显示变化(P>0.05),结论是凝血异常在肺癌患者里很常见。这种异常可能表现为高凝状态(PLT、D-D、FIB升高),也可能表现为出血倾向(PT、APTT升高)。3.小细胞肺癌观察组、非小细胞肺癌观察组、对照组凝血参数的比较非小细胞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PLT,D-D,PT,APTT和Fib的值均有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细胞观察组患者跟对照组比较,PLT、D-D和Fib水平升高且有意义(P<0.05),但是PT、APTT无变化((P>0.05);小细胞观察组和非小细胞观察组间各凝血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肺癌患者凝血指数的变化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无关。4.小细胞肺癌局限期观察组、小细胞肺癌广泛期观察组、对照组各凝血参数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局限期观察组PLT,D-D和Fib均增加,差别有意义(P<0.05);与对照比,广泛期观察组PLT,D-D和Fib增加,且变化有显着意义(P<0.01);局限期组和广泛期组相比,D-D水平升高明显,且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1),而PLT、Fib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D-D的变化与小细胞肺癌的分期有关。伴随分期增加,D-D上升愈明显。5.非小细胞肺癌Ⅰ-Ⅲ期观察组、非小细胞肺癌Ⅳ期观察组、对照组各凝血参数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Ⅰ-Ⅲ期观察组PLT、D-D、APTT、Fib均升高,且差异有意义(P<0.05),PT变化无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Ⅳ期肺癌观察组中PLT,D-D,PT,APTT和Fib均上升显着,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Ⅳ期观察组较Ⅰ-Ⅲ期观察组D-D水平明显升高。且变化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但PLT,PT,APTT,Fib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D-D的变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有关。分期增加,D-D上升愈明显。6.左肺癌观察组、右肺癌观察组、对照组凝血参数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左肺癌组PLT,D-D,APTT和Fib明显上升(P<0.05)P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右肺癌组PLT,D-D,PT,APTT和Fib明显升高(P<0.05)。左肺癌观察组和右肺癌观察组之间的所有凝血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各凝血参数的变化与肺癌的原发部位无关。7.肺癌组不同性别患者凝血参数的比较女性PLT和D-D数值高于男性,Fib数值略低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女性肺癌患者较之于男性肺癌患者,女性肺癌患者体内PLT、D-D水平上升的更加明显,而男性肺癌患者体内Fib水平上升更加明显。8.肺癌组不同年龄:60+组和60-组中的凝血参数的比较60岁以上组较之60以下组APTT水平、Fib明显上升(P<0.05)可得出随年龄的增加肺癌患者APTT水平、Fib上升将会更加明显。结论:1.肺癌患者的凝血参数有不同程度异常,主要呈现为PLT,D-D,PT,APTT和FIB水平变化。2.凝血指标的异常与肺癌发生、分期、性别、年龄关系显着,与肺癌病理类型及原发部位关系不显着。
吕慧珍[4](2019)在《Ⅰ.microRNA介导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2之间的相互调节 Ⅱ.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可以通过与integrinα5相互作用抑制内皮激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micro RNA介导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2之间的相互调节血管内皮作为血液循环中物质与血管壁之间的选择性屏障,既可以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还可以接受来自循环血液中各种机械和化学信号等刺激,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节心血管的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血管内皮是机体炎性反应的主要部位,内皮功能紊乱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早期环节。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作为其重要内皮功能的判断指标主要由内皮细胞表达,内皮细胞可通过释放一氧化氮(NO)发挥扩张血管、调节血压、控制血小板聚集、抗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e NOS的表达可受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等多种修饰调节,当其功能出现障碍时,可造成NO生物利用度降低及氧化应激增加,导致或加重内皮功能障碍。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ce RNA)假说于2011年由哈佛医学院Pier Paolo Pandolfi研究小组提出,它是一种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是指不同m RNA之间可以通过相同的micro RNA反应元件(micro RNA response elements,MREs)达到相互调控的目的。已知mi RNAs可以通过结合m RNA导致基因沉默,而ce RNA可以通过MREs与mi RNAs结合从而影响mi RNAs导致的基因沉默,具有重要生物意义。ce RNA假说的提出赋予了m RNA和非编码RNA新的、更为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各种类型RNA之间通过RNA-RNA对话所构成的调控网络在生物学和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eNOS的表达可受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等多种修饰调节,但目前对于ce RNA是否参与调节e NOS m RNA及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查到在人的内皮细胞中高度表达并且能够调控e NOS的mi RNAs为mi R-15b,mi R-16和mi R-30b,这三个mi RNAs共同调节的靶基因有1103个,均可称为e NOS的ce RNA,其中有15个ce RNA与e NOS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疾病关联性,通过检测临床上患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的主动脉血管和股动脉血管样本的e NOS-ce RNAs表达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进一步确定了7个ce RNA与e NOS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分别为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2(IRS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B2),C反应蛋白(CRP),神经源性分化因子1(NEUROD1),溶质载体家族30成员8(SLC30A8)和泛素交联酶E2(UBE2E2),其中IRS2与e NOS的表达相关性最为显着。为验证IRS2与e NOS这对ce RNA之间的cross-talk,我们通过层流在转录水平上上调e NOS的表达或用e NOS的干扰RNA下调e NOS的表达,结果发现IRS2的表达随着e NOS的表达变化而变化,即层流使IRS2的表达上调,e NOS的干扰RNA下调了IRS2的表达,同样的,IRS2的干扰RNA也会引起e NOS的表达下调,然而e NOS和IRS2之间的相互调控在给予内皮细胞敲除Dicer这个mi RNAs的工具酶之后被阻断,说明e NOS和IRS2这对ce RNA之间的相互调节依赖于mi RNAs的桥梁作用。为进一步验证mi R-15b,mi R-16和mi R-30b这三种mi RNAs对e NOS和IRS2的调节是在转录后水平上进行的,我们构建了含e NOS和IRS2 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并将其与三种mi RNAs的类似物和抑制剂分别共转染到人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通过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发现这三种mi RNAs的类似物显着降低了荧光素酶的活性,而其抑制剂显着上调了荧光素酶的活性,从而验证了mi RNAs对其靶基因的转录后调控。同样的,这三种mi RNAs的类似物显着降低了e NOS和IRS2的m RNA和蛋白水平,其抑制剂显着上调了e NOS和IRS2的m RNA和蛋白水平。最后我们运用功能学实验验证了e NOS与IRS2在功能上的相互调节,即在内皮细胞中敲除IRS2会降低一氧化氮NO的释放,同样的,在内皮细胞中敲除e NOS也会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抑制AKT的磷酸化水平,而这种降低或抑制均依赖于mi RNAs的桥梁作用。综上所述,我们预测到人的e NOS的ce RNAs,并在人血管内皮细胞和人的血管样本中确认IRS2作为主要的ce RNA,二者以mi RNAs桥梁,相互调节彼此的表达。因此,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调控e NOS表达的新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临床上多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之间密切联系的新机制。第二部分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可以通过与integrinα5相互作用抑制内皮激活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内皮激活(内皮功能紊乱)作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早期环节,对其具体机制的研究可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靶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在心血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COMP是否影响内皮激活以及其潜在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COMP是否影响内皮激活及其具体作用机制。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也可称为血小板反应蛋白TSP5,是一种主要表达在软骨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基质蛋白。多项研究表明COMP可以维持血管稳态;COMP的缺失可引起平滑肌细胞迁移增加;促进平滑肌细胞的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考虑到内皮激活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COMP在心血管中的保护作用,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探索COMP是否影响内皮激活以及其具体作用机制。首先,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我们使用wild-type(WT),COMP全身敲除小鼠(COMP-/-)和平滑肌特异性过表达COMP的小鼠(SMC-COMPTg)三种小鼠分离其主动脉弓部小弯侧,弓部大弯侧和直部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内皮激活的标志物VCAM-1和ICAM-1,结果发现在内皮激活显着且易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弓部尤其是小弯侧VCAM-1和ICAM-1的表达在COMP-/-小鼠中显着高于WT小鼠,而在SMC-COMPTg小鼠中的表达较低。同样,相对于WT小鼠,COMP-/-小鼠主动脉血管中VCAM-1和ICAM-1的蛋白水平也显着增加,而SMC-COMPTg小鼠内皮激活的标志物则显着下调。在病理状态下,我们给予WT,COMP-/-和COMPTg三种小鼠行左颈总动脉部分结扎术并给两周高脂饮食在体模拟湍流状态,左颈总动脉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发现相比WT和SMC-COMPTg小鼠,COMP-/-小鼠左颈总动脉内皮激活情况明显加重。体外细胞实验也证实COMP可抑制具有内皮激活和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湍流引起的内皮激活。整合素integrin作为一大类细胞膜受体蛋白,由α和β两个亚基通过非共价键连接组成异源二聚体,可与胞外基质或其它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介导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由内到外(inside-out)和由外到内(outside-in)双向传递跨膜信号。目前报道的与内皮激活相关的integrin有α3β1,α6β1,α5β1,αvβ3和αvβ5,我们通过体内外的免疫共沉淀实验和双杂交实验证实COMP可通过其TYP3和C端结构域与integrinα5相互作用。进一步的体内外实验我们验证了COMP与integrinα5的相互作用可抑制FN和湍流引起的integrinα5的激活以及下游FAK和Src的磷酸化进而抑制内皮的激活。最后,我们运用生物信息学预测了COMP与integrinα5结合位点,并根据该结合序列在体外合成了含24个氨基酸的短肽,体内外实验均证实了此短肽可通过抑制integrinα5引起的内皮激活进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蛋白COMP可通过其TYP3和C端结构域与integrinα5相互作用,抑制其激活进而抑制内皮的激活。最后我们根据COMP与integrinα5结合序列在体外合成的短肽可抑制内皮的激活,从而减缓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研究揭示了COMP在内皮细胞中激活的新机制并为临床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新的靶点。
潘雨平[5](2019)在《流动环境中P-选择素介导的整合素LFA-1激活与嗜中性粒细胞在固定血小板上的滚动粘附》文中提出机体发生炎症时,多种黏附分子参与炎症反应。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选择素通过识别白细胞表面的配体PSGL-1介导白细胞的初始粘附,触发下游细胞信号转导,进而激活白细胞整合素LFA-1。白细胞整合素的激活是血管炎症级联反应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受到血流动力学环境的调控。然而,选择素介导的整合素LFA-1激活的力学调控机制及信号通路尚未阐明。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探索在流体剪切力条件下,P-选择素介导的白细胞整合素LFA-1的激活及其信号通路。使用模拟人体血流环境的平行平板流动腔系统,在不同壁面流体剪切力(0.10.45dyn/cm2)条件下,将未处理的或用抑制剂(piceatannol、staurosporine、细胞松弛素B和MNS分别抑制syk、moesin、actin和talin)处理后的白细胞悬浮液注入功能化(单铺P-selectin或双铺P-selectin+ICAM-1)的流动腔底板中,采用高速摄像机(100帧/秒)观察细胞在底板上的粘附事件、记录拴缚生存时间(分子键的生存时间)。通过细胞在双铺P-selectin+ICAM-1底板上拴缚生存时间检测整合素的激活情况。结果显示P-选择素耦合力延长了细胞的拴缚时间;P-选择素介导的白细胞整合素LFA-1的活化是一个快速的事件,触发时间小于0.7秒;随着壁面剪应力的增加,P-选择素和ICAM-1协同介导的白细胞拴缚生存时间呈现先延长后缩短的二相特征。实验结果显示P-选择素介导整合素LFA-1快速激活,经由力敏感信号转导通路PSGL-1→moesin→actin→talin→LFA-1。血管破损后发生的血小板凝血反应过程涉及血小板的粘附、活化、聚集及其与白细胞相互作用等血流动力学环境中的关键事件。在高剪切力条件下,血管破损处分泌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A1结构域与血小板糖蛋白受体GPIbα结合,触发下游信号传导并导致血小板活化。激活的血小板分泌相关黏附分子,其中P-选择素能与PSGL-1结合招募中性粒细胞。在黏附分子的介导下白细胞在血小板上经历多步级联反应,但在血流环境中,白细胞在血小板上的滚动黏附行为及相关力学生物学机制尚未阐明。本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探索流体动力学环境中嗜中性粒细胞在固定血小板上的滚动黏附。我们利用平行平板流动腔技术,将血小板黏附在包被vWF-A1分子的流动腔底板上,通过加载10 dyn/cm2流体剪应力激活血小板不同的时间(0 min、2.5 min和7.5 min),随后,将白细胞悬浮液灌注到流动腔实验区域。利用高速摄像机观察和记录在0.5dyn/cm2剪切力条件下白细胞在活化血小板上的滚动黏附行为,提取粘附事件数、细胞拴缚生存时间及滚动速度等参数。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能特异性的结合在活化的血小板上;中性粒细胞在血小板上的拴缚生存时间不依赖于力学刺激,然而力学刺激降低了白细胞在活化血小板上的滚动速度。研究在流体动力学环境中P-选择素介导的白细胞整合素LFA-1激活及其信号通路,分析相关动力学参数,将加深对白细胞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过程的理解。同时探究在流体动力学环境中嗜中性粒细胞在固定血小板上的滚动黏附情况,有助于了解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及粥样动脉硬化形成的过程。本文的研究可为炎症相关药物靶点的发现和抗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设计提供参考。
闫军堂[6](2018)在《“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标:1.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血、水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水血同病”不同概念体系下的临床应用模式。3.厘清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的发展脉络,总结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及其应用体系的发展规律。4.总结提炼“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学术源流、发展特色,“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及“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以及基于“水血同治”的辨治规律和证治经验。方法:本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的分析方法,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官方文献和影响力较大的医家着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以及金元四大家、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唐容川、周学海、王清任等医家着作。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是全国统编第1-9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首先,明确该时期的主流思想,确定该时期的话语场。其次,以血、水为对象,探讨各时期的血、水概念关系,提炼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总结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含义。再次,比较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和含义,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区别,阐述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结果:1.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以前的血证重点关注出血性疾病,包括咳血、呕血、便血、尿血、衄血等。宋以前医家认为血证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方面,主要有气、火、热等因素。通过历史考察发现:宋以前医家对血证形成原因的认识多集中在违背了大的自然规律,如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血证的治疗思路多从气、火、热等因素考虑。宋以前医家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是在大的自然规律前提下通过判断是否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而进行。瘀血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痛症、痹症、厥证等都可由瘀血导致。宋以前医家已经认识到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宋以前医家更重视从“象”上来判断是否有瘀血,进而治疗瘀血,临床多采用疏血气、通经络、散恶血、温则消而去之、导下等方法。宋以前的水证主要指水肿、水气、痰饮等疾病。宋以前医家主要是根据表现在外的部位、症状和特性对水证进行分类,同时,将水证纳入到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之中。在对水证形成机理的认识中,尤其强调气在水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治疗上并未完全由气、水等概念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诊疗过程。“水血同治”的情况出现较多,就其论述来看,多为该疾病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具体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水气病中兼见瘀血,临床中采用利水和祛瘀的中药共同组方。同时,痈肿成脓后“水血同见”时,也有水血共同组方治疗的情况。第二,月经病、带下与经血同见时,从治水、治血两个方面共同组方。第三,痰瘀同治。由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着作中的“痰”与后世的“痰”概念存在差异,因此“痰瘀同治”多为后世医家所总结。另外,痰、瘀多为致病因素,临床疾病中多有痰瘀同时出现、方剂组成中也多为治痰药与活血药联合应用。本时期的血证与水证之间并无过多的因果关系讨论,临床上多采用“随证治之”的治疗方法。“水血同治”多为在“随证治之”的前提下,疾病出现血证与水证兼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2.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金元时期,火的重要作用被医家重视,在血证的诊治理论中,火被突出强调。宋金元时期,医家逐渐开始从重视气、热、火等因素在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中的地位,转而关注“气”“火”“热”等因素本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进而集中关注火邪在血证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宋金元医家将血证的论治集中到火上,但其观点主要是强调火的重要作用,而非以火为中心建立因果关系紧密的理论体系。宋金元时期的水证主要指水肿和水气等疾病。同时,痰饮、带下病、痈肿成脓流水的情况也多从水证的角度考虑。本时期对水证的分类除了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的分类方法,还以阴阳五行、脏腑理论重构《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分类模式,并且提出了阴水和阳水概念,使水肿的辨治更加丰富。尽管对水证的形成原因多有发挥,但就水证的具体治法而言,宋金元时期基本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宋金元时期,“水血同治”多为疾病中血证与水证兼见时的共同治疗。但是,宋金元医家鲜有从血水相互转化机制的角度探讨“水血同治”。与宋以前医家不同的是,本时期尤其重视导致疾病的内生因素。内生之火、风、痰、瘀受到重视,很多疾病都是从这些因素出发进行探讨。因此,“痰”和“瘀”作为两种重要的内生因素,在这一时期的相关论述逐渐增多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着名医家朱丹溪倡导“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不断被凸显。在临床治疗中,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并未过多关注“痰”和“瘀”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当疾病中同时出现痰证和瘀血证时,多以痰瘀共同治疗为主。但是,当疾病中只出现痰证或只出现瘀血的情况时,则不会过多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宋金元时期的“痰瘀同治”与“水血同治”相似,多为痰证之中出现瘀血或者瘀血之中出现痰饮时,采取共同治疗的方法。3.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明清民国时期逐步构建了以“气水——血火”为核心的血证诊治理论,临床上也将气水血火定为血证的诊治关键,即血证的核心病机。在治疗上,重视火在血证中的关键作用,从火论治。同时,清末民国时期对于血证的论述也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影响。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医家对瘀血病症也非常重视,多在气的基础上论述瘀血证治。明清民国时期,在从五行生克制化角度讨论水证的基础上,重视从肺、脾、肾三脏治疗水证。在水证的诊治中,明清民国时期的医家重视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该时期医家多认为:气是导致水证的关键,气行则水肿自消。同时,将气与脏腑联系在一起,尤其重视肺气、脾气、肾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水证治法而言,多延续《内经》《金匮要略》中的论断,同时又有各自的发挥,尤其是补法和从肝火论治水证被该时期医家所强调。明清民国时期,“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尽管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水血同源”和“血汗同源”的论述,但在对“水血同源”的论述中,特别强调气在水血同源中的重要作用;就血汗关系而言,尤其重视气的作用,而对疾病中的水血之间的转化机制关注较少。因此,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在继承前辈医家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对“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价值。4.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通过对历版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的分析后发现:当代学者构建了很多新理论和新概念,同时使用原有的词汇来表达新的理论,现代中医学者关注的焦点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学者更加关注血证和水证发生的病因和疾病演变的机制。同时由于更加关心疾病产生的病因及演化机制,血、水、痰、瘀等具体物质被现代中医学者所强调。这种转变使中医原本同时关注疾病的关键和产生机制,转为只关注疾病的机制。另外,当代中医的辨治思路与西医思维比较接近,可以说受西方医学的影响较为深刻。同时,由于中医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一些概念被泛化后形成新的概念,如将水血共同治疗演化成“水血同治”,进而构建“水血同病”理论。当代学者构建的“水血同病”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水、血表示疾病的阶段或病证的范围,是抽象概括多种情况的概念,与构成人体的血和水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水血同病”强调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水血同治”也是根据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指导临床选方用药。第三,“水血同病”多是在临床具体疾病之上的大一统的理论讨论。构建“水血同病”的目的是指导临床几乎所有疾病的诊治,其讨论的重点多与具体疾病相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在“水血同病”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证解释“水血同病”的情况。5.“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传承谱系清晰,学术特色明显,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科研、学术、临床齐头并进,成为影响海内外各中医学派发展的典范。首先,“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于“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等病症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系统梳理了“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独到认识和辨治规律,即:水血同源,生理攸关;水血同病,病理密切;水血同调,辨治精当;以及辨治要点,尤需注意等四个方面。治疗上,由血病水者,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由水病血者,治水为主,兼以治血;水血同病者,治水、治血并重。本论文梳理出“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临床常用的“水血同治”经验方34首,包括: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的柴胡活络汤、三草活络汤、柴胡止痛汤、柴胡鳖甲汤、宣络化瘀汤、珀朱六一汤、遂金丸、养阴活血利水汤。治水为主,兼以治血的苓桂茜红汤、三参苓桂术甘汤、柴胡解毒汤、三草柴胡解毒汤、三石柴胡解毒汤、白玉消胀汤、消胀除湿汤、加味黄连导赤汤、加减木防己汤、归芍温胆汤。以及治水、治血并重的荆防肾炎汤、加减旋复花汤、加减柴胡桂枝汤、加味知柏地黄汤、滋阴潜阳汤、三草芍甘汤、柴胡排石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桃红温胆汤、丹桅温胆汤、金铃温胆汤、菖郁温胆汤、丹郁温胆汤、失笑温胆汤、百地温胆汤、黛蛤温胆汤。最后,列举了本学派三代传人(刘渡舟,王庆国,闫军堂)从“水血同治”辨治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经验与临床案例,对临床有所裨益,可资借鉴学习。结论:本文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系统考察发现:各时期医家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认识不尽相同。在王庆国、李成卫团队前期973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各个历史时期医家在构建中医理论过程中,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要。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西方哲学在中医理论构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以两汉经学为例,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是影响宋以前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天人宇宙论强调各事物的归属及与天地、外界的联系,因此,该时期医家重视导致疾病的外因,而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并未受到重视。“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宋金元明清时期,经过两宋哲学家的发展,中国哲学进入了理学成为主流学说的时代。与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不同,宋明时期的理学强调“本体论”。因此,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是影响宋以后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宋明理学强调事物本身的作用,为此该时期医家重视自身导致疾病的因素,在此情况下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受到重视。由于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存在差异,尤其在因果关系的认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而并未形成“水血同治”,也并未由“水血同治”形成“水血同病”概念。自西学东渐以后,西方哲学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影响愈发加深。在西医占据主流话语权的大环境下,中医理论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核心理论的构建。其中概念思维和结构功能理论对中医的影响尤其深刻。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中医对病机概念理解的转变,促使当代学者重视“痰”“瘀”等内生因素构建“水血同治”,并基于“水血同治”构建了“水血同病”。
潘佩兰[7](2018)在《台湾妇科名医赖荣年治疗不孕不育症学术思想和经验整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着名妇科医师赖荣年具备中西医医师资格,为台湾第一位可同时运用西医妇产科及中医科行医的医师。赖医师对中西妇科医学有其精辟独到的见解。现今的时代由于信息流通渠道增加,教育程度的提升,患者皆具有一定程度的医疗常识,因此身为现代的中医师不能不了解现代医学,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其时代的必然性及现实需求,故赖医师主张中西医结合,并强调中医实证医学,运用科学的证据,重新思考疾病的发生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合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方式,和中医辨证,以及西医辨病的特色,制订出一个适合的治疗策略,明确治疗流程,中药介入点,治疗时间以提高整体的疗效。本文以赖荣年医师治疗不孕不育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学术思想并总结整理其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赖荣年医师的简介及其学术思想特点;第二部份是赖荣年医师对于不孕不育症治疗的学术思想;第三部分是赖荣年医师应用“治肾水之上源”治则不孕不育症对治疗案例整理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思路;第四部分是结论。赖荣年医师临床对于妇科不孕不育症治疗效果卓着,归纳其学术思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熟习中西医典籍,在中医方面尤其注重内、难经、中医基础学、中医妇科学、傅青主女科、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书;(2)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研究:由于赖医师具有妇产科医师背景对于西医妇产科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十分熟悉,台湾医疗行政法规规定中西医只能择一执业,而赖荣年医师是台湾第一位可同时运用西医妇产科及中医治疗病人的医师。他将中西医现代化研究巧妙结合和并赋予新的诠释,形成融通进步的医学观点,以新的角度看待传统中医学,本文中赖荣年医师依中医五藏五行理论判断西药的属性,重新思考西医药物在中医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在不孕症西医治疗过程中,常使用促进排卵药物,其特性在中医观点相当于促进肝阳药、激发肾阳药,因此造成卵巢过度刺激,在中医临床处方应以清热为主,抑制体内的“阳旺”,才能达到中和的体质。(3)注重外感的治疗强调“风为百病之长”的重要性,赖荣年医师主张一个好的妇科医师,要善治“气”,更要善于治“外感”,而这两者其实都与中医的“肺”系相关,因为在中医五行生克中,肺为肾母,母病及子又易变生与肾精、肾水相关的妇科诸疾,因此善治妇科诸疾者,治其气,勿使气有所壅闭滞底,则体养精生,肺与肾息息相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为水之上源,肾主持水液代谢;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水能润金,肺肾阴液互滋。由于肺肾阴液,金水相生,故肺气内郁,久必下及肾阴,导致肾阴亏虚。(4)赖荣年医师提出“调治肾水之上源”之辨证用药思维,由于身处台湾为海岛型气候,湿度高,忽冷忽热,易感风寒,加上暴饮暴食,食滞久积而变火,火郁血虚而成气滞,久而气运行不畅,血循环不良,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疾病丛生。更发现现代妇女火郁血虚而致气滞,肇因于外感风寒又久坐冷气房工作、嗜食冰品,且缺乏流汗性运动而郁闭于内,且“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与人体表接触,易侵犯人体,且终年皆有,四季皆可伤人,因此在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上需有“治疗外感残存,风冷客于胞中”的思考,并进一步提出“调治肾水之上源”之辨证用药思维(5)过去医家用药避免经期用药以避免过度药物中活血作用而造成经量过多,或因清热药物过多而造成月经量减少,但赖荣年医师强调经期仍须持续用药调整妇女体质以选取优势卵泡,提高不孕妇女的受孕机率。
刘刚[8](2014)在《白杨素抗血小板及抗血栓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白杨素对小鼠血小板作用研究目的:血小板在病理性条件下不适当的活化,容易造成血栓,诱发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等心脑血管栓塞疾病。初步研究表明白杨素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但并未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本实验主要研究白杨素对小鼠血小板活化,聚集,粘附等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血小板聚集仪观察白杨素对不同激动剂(ADP,胶原,凝血酶和血栓素类似物U46619)诱导的小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杨素对血小板激活时P-selectin表达和JON/A与αⅡbp3结合率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白杨素对血小板在固化胶原上的黏附和在固化纤维蛋白原上的扩展等功能的影响。观察白杨素对斑块回缩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法研究白杨素对血小板的主要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①白杨素抑制ADP、胶原、凝血酶和U46619诱导的血小板聚集。②白杨素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和颗粒释放。③白杨素抑制血小板在固化胶原上的黏附数目并减少单个血小板扩展面积。白杨素减少血小板在固化纤维蛋白原上的扩展。④蛋白印迹分析表明,白杨素抑制PLCy2的磷酸化和降低PKC的活性。同时,白杨素抑制Akt磷酸化和MAPK通路中的ERKl/2磷酸化。PI3K广谱抑制剂LY294002与白杨素联用增强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论:白杨素抗小鼠血小板作用主要是由于抑制血小板颗粒释放并抑制PI3K/Akt-GSK3β/eNOS和Syk-PLCy2-PKC信号通路。第二部分白杨素对正常人血小板作用研究目的:为了进一步验证白杨素的抗血小板作用,采用正常人血小板进行研究,观察其对正常人血小板功能影响,并试图寻找其抗血小板作用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小板聚集仪观察白杨素对不同激动剂(ADP,胶原,凝血酶,U46619)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杨素对血小板激活时P-selectin的表达和PAC-1与αⅡbβ3的结合率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白杨素对血小板在固化纤维蛋白原上的粘附和扩展等功能的影响。观察白杨素对斑块回缩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白杨素对血小板的主要信号通路蛋白以及血小板“由外向内”信号转导的影响。结果:①白杨素抑制ADP、胶原、凝血酶和U46619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②白杨素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和颗粒释放。③白杨素减少血小板在固化纤维蛋白原上的黏附和扩展。④蛋白印迹分析表明白杨素可抑制PLCγ2的磷酸化和降低PKC的活性。同时,白杨素抑制Akt和GSK3β磷酸化和MAPK通路中的ERK1/2磷酸化。PI3K广谱抑制剂LY294002或SFKs广谱抑制剂PP2与白杨素联用时,均增强对血小板的聚集的抑制作用。白杨素可以抑制介导“由外向内”信号转导过程中的FcγRIIa, Akt和GSK3β磷酸化。结论:白杨素抗人血小板作用主要是由于抑制血小板颗粒释放并抑制PI3K/Akt-GSK3β和SFKs-PLCγ2-PKC通路信号转导,且抑制血小板“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信号转导。第三部分白杨素对整体动物血栓与凝血系统的作用研究目的:研究白杨素对小鼠体内血栓的作用效果。方法:观察白杨素对胶原+肾上腺素(collagen+epinephrine)引起的小鼠急性肺栓塞的作用及相应肺组织病理情况。观察白杨素对小鼠断尾出血时间的影响。观察体内使用白杨素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观察白杨素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①白杨素可以显着降低胶原+肾上腺素引起小鼠急性肺栓塞造成的死亡,肺组织病理切面显示白杨素可减少微血管血栓的形成。②白杨素延长小鼠断尾出血时间。③体内使用白杨素可以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④白杨素不影响凝血系统功能。结论:白杨素主要通过影响血小板的功能而抑制小鼠体内血栓形成。
郑宏宇[9](2012)在《整合素基因αV和β3在DVT中表达变化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就整合素基因家族(Integrin family, ITG family)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形成中作用,对DVT模型大鼠静脉壁组织、模型兔和人血细胞中与深静脉血栓密切相关的ITG基因家族成员mRNA的表达变化和作用作出初步研究。目的:1.以钳夹大鼠股静脉方法构建DVT大鼠模型,采集大鼠不同血栓形成状态下的股静脉壁组织,提取mRNA后用cDNA基因芯片筛选与DVT形成密切相关,呈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2.摸索建立深静脉血栓兔模型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血栓形成状态,在不同状态下同期抽取血液,提取mRNA并对在大鼠模型中所筛出的整合素基因家组成员Integrin αV和Integrin β1等在不同血栓形成状态下的表达变化进行检测。3.对不同分组的人血液样本,提取mRNA检测整合素基因Integrin aV和Integrin β3等在人血中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不同血栓形成状态下基因的表达变化与DVT的相关性。方法: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50只),对模型组采用采用蚊式钳钳夹双侧股静脉联合石膏制动双下肢构建大鼠DVT模型。不同时间点(造模后2.5h和25h)处死大鼠,解剖并游离股静脉、观察血栓的发生,造模后2.5h随机选取10只处死,纳入血栓形成前组,25h后处死余下40只大鼠,根据血栓形成与否,进而分为血栓形成组和血栓不形成组,取大鼠股静脉组织以Trizol一步法提取mRNA,查阅PubMed和GeneCard数据库,以cDNA基因芯片检测与DVT形成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对检测结果通过FC倍数分析法筛选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2.采用小切口股静脉近心端结扎法构建DVT兔模型,10只造模兔和5只空白对照兔,分别于造模后1d、2d、3d、8d以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DVT形成状态,同期采集不同血栓形成状态下的血样,用RNeasy Protect Animal Blood Kit试剂盒提取兔血mRNA, PCR扩增目的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表达变化,以Bio-Rad自带半定量分析软件Quantity one4.6分析电泳结果,经统计分析作出结论。3.采集人血并依据诊断分为DVT组、血栓未形成组和健康对照组,用Paxgene blood RNA kit试剂盒方法提取mRNA,对动物模型中呈差异表达的Integrin αV和Integrin03以及无差异表达的整合素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的表达变化进行验证,测序证实PCR所扩增基因准确,并以real-time PCR定量检测,通过统计学统计分析不同组间差异。对于临床一般资料、血细胞检验、血生化检验、凝血指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的结果进行搜集、统计,结合整合素基因表达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DVT大鼠模型中Integrin aV和Integrin β3基因在血栓形成组表达量较血栓形成前组、血栓不形成组和空白对照组增高大于3.2倍。2.小切口暴露股静脉近端并结扎的DVT兔模型造模方法术后DVT形成率高,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判断血栓形成、不形成、消退和血栓再通等不同状态。3.DVT兔模型于造模后2d原血栓形成静脉出现血流信号,血栓有部分再通。4.DVT兔模型中Integrin aV在血栓形成后的表达较造模前及假手术组呈显着增高。5.PCR电泳检测半定量分析及Real-time PCR定量检测Integrin aV和Integrin (33在血栓组的表达显着高于血栓未形成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栓未形成组的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别;其余整合素家族基因在各组间的表达未表现出差异性。结论:1.大鼠DVT形成后股静脉壁组织中整合素基因Integrin aV和Integrin (33存在高表达。2.从兔及人血液样本中提取mRNA检测基因表达变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靠性。3.采用小切口股静脉近端结扎法可以成功构建DVT兔模型,同时可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监测DVT兔模型股静脉血栓的不同形成状态。4.DVT兔模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3天)就已经开始有血栓再通。5.整合素基因Integrin αV, Integrin β3在人DVT形成后呈现高表达,结合Integrin αVβ3在冠心病和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研究,aVβ3可能在DVT的形成、消退和再通过程中参与了炎性细胞募集和新生血管再通血栓的过程。
薛远亮[10](2011)在《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系统整理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古今文献,总结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渊源发展和应用方法,对比分析古今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方药的运用规律,初步探讨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古代、现代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软膏、膏药、外洗、药熨和摩捈10个方剂数据库。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以上各类药物的使用频数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相应的高频药物,并对高频药物的四性、五味、归经、功用等进行频数分析,从药性理论角度分析用药的特点。将中药复方中的药物根据是否使用该药进行分类,该方若含有此药计为“1”,若无此药计为“0”,输入SPSS 17.0软件包,对全部高频药物采用组间连接的方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专业知识确定类的数目,选择较理想的分类。结果:各种骨折外治方法高频药物中药味以辛味、苦味、甘味为主;药性以温性、寒性、平性为主;归经以归肝经、脾经、心经、肾经的药物为主;多用具有活血化瘀、温里、解表、补虚、理气等功用的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的药物组合每组大多有以上各类药物组成。结论:中医骨折药物外治多用解表、理气和芳香类和辛香走窜的药物以透表达络、引药入里到达病处。药物到达体内一部分直接聚集到骨折部位以消肿止痛;另一部分刺激骨折部位周围的穴位,通过经络系统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还有一部分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和内服药物相似作用。通过对高频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还可将骨折外治药物分为含有挥发油类、含生物碱类、含微量元素类、镇痛止痛类、镇静类、促进血肿吸收骨痂形成类、减轻炎性反应类、提高免疫类、局部麻醉类、利水消肿类、及促进凝血、止血类等新类别。
二、第二届Sysmex血栓、止血学术研讨会通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届Sysmex血栓、止血学术研讨会通讯(论文提纲范文)
(1)犬弓首蛔虫感染对比格犬血液代谢组、蛋白组及肺脏全转录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犬弓首蛔虫及弓首蛔虫病 |
1.2 弓首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
1.3 犬弓首蛔虫病的诊断 |
1.4 犬弓首蛔虫病的治疗 |
1.5 犬弓首蛔虫免疫学 |
1.6 犬弓首蛔虫“组学”进展 |
1.6.1 犬弓首蛔虫基因组研究进展 |
1.6.2 犬弓首蛔虫转录组研究进展 |
1.6.3 犬弓首蛔虫蛋白组研究进展 |
1.7 弓首蛔虫与宿主互作的“组学”进展 |
1.8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犬弓首蛔虫感染比格犬后血清代谢组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感染性虫卵 |
2.1.2 实验动物及伦理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4 血液样本的制备 |
2.1.5 不同感染阶段组织和肠道幼虫的回收 |
2.1.6 犬弓首蛔虫基因组DNA的提取与鉴定 |
2.1.7 血清代谢物的提取 |
2.1.8 LC-MS/MS分析 |
2.1.9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感染模型的成功建立 |
2.2.2 血清代谢谱的鉴定 |
2.2.3 不同感染阶段代谢物的改变 |
2.2.4 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
2.2.5 不同感染阶段代谢通路的改变 |
2.3 讨论 |
第三章 犬弓首蛔虫感染比格犬后血浆蛋白组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感染性虫卵 |
3.1.2 实验动物及伦理 |
3.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1.4 血液样本的制备 |
3.1.5 不同感染阶段组织和肠道幼虫的回收 |
3.1.6 犬弓首蛔虫基因组DNA的提取与鉴定 |
3.1.7 血浆蛋白的制备及酶解 |
3.1.8 LC-MS/MS蛋白信息采集 |
3.1.9 血浆蛋白的分析及差异蛋白的验证 |
3.2 结果 |
3.2.1 感染模型的成功建立 |
3.2.2 血浆蛋白表达谱及差异表达蛋白的PRM验证 |
3.2.3 所有鉴定到的蛋白的KOG、GO和 KEGG富集分析 |
3.2.4 差异性表达蛋白的GO和 KEGG分析 |
3.3 讨论 |
3.3.1 血浆蛋白的变化:犬弓首蛔虫感染比格犬的早期阶段 |
3.3.2 血浆蛋白的变化:犬弓首蛔虫感染比格犬后96 小时 |
3.3.3 血浆蛋白的变化:犬弓首蛔虫感染比格犬的后期阶段 |
第四章 犬弓首蛔虫感染比格犬后肺脏全转录组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感染性虫卵 |
4.1.2 实验动物及伦理 |
4.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1.4 血液样本的制备 |
4.1.5 不同感染阶段组织和肠道幼虫的回收 |
4.1.6 犬弓首蛔虫基因组DNA的提取与鉴定 |
4.1.7 总RNA提取与鉴定 |
4.1.8 LncRNA和小RNA测序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
4.1.9 LncRNA的鉴定 |
4.1.10 microRNA的鉴定 |
4.1.11 Lncrna-mRNA-microRNA的差异表达 |
4.1.12 LncRNA的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 |
4.1.13 LncRNA-mRNA-microRNA的 ceRNA网络的构建 |
4.1.14 高通量测序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
4.2 结果 |
4.2.1 感染模型的成功建立 |
4.2.2 幼犬肺脏总RNA的提取与鉴定 |
4.2.3RNA-Seq数据的总体特征 |
4.2.4 LncRNA-mRNA-microRNA的差异表达 |
4.2.5 LncRNA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 |
4.2.6 差异性表达mRNAs的 GO和 KEGG富集分析 |
4.2.7 lncRNA-miRNA-mRNA相关的ceRNA网络的构建 |
4.3 讨论 |
4.3.1 不同感染阶段差异性表达的lncRNA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 |
4.3.2 不同感染阶段共有的差异性表达的mRNA |
4.3.3 不同感染阶段差异性表达的mRNA的功能 |
4.3.4 lncRNA-miRNA-mRNA相关的ceRNA网络的构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结果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保胎中药用药规律及保胎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保胎中药方剂古今文献研究 |
1.1 历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1.1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1.2 唐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1.3 宋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1.4 元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1.5 明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1.6 清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2 近现代保胎方药文献研究 |
1.2.1 专方治疗 |
1.2.2 名老中医治疗 |
1.2.3 验方治疗 |
1.2.4 中成药及中药制剂治疗 |
1.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二章 保胎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
2.1 保胎中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设计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研究方法 |
2.2 保胎中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结果与分析 |
2.2.1 汉唐宋时期保胎方剂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
2.2.2 元明清时期保胎方剂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
2.2.3 近现代保胎方剂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
2.3 保胎中药用药规律研究讨论 |
2.3.1 保胎组方高频药分析 |
2.3.2 保胎组方中药分类分析 |
2.3.3 保胎方病因病机分析 |
2.3.4 历代保胎治则分析 |
2.3.5 保胎方药对与药组分析 |
第三章 保胎常用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以寿胎丸中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为例 |
3.1 研究背景 |
3.2 系统药理学概况 |
3.3 研究方法 |
3.3.1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化合物数据库的建立及活性成分的筛选 |
3.3.2 候选化合物作用靶点的预测 |
3.3.3 候选化合物-靶点及靶点-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3.4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保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及分析 |
3.4.1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化合物数据库的建立及活性成分的筛选 |
3.4.2 靶点的识别与网络分析 |
3.4.3 GO分析 |
3.4.4 通路分析 |
3.5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保胎作用机制研究讨论 |
3.5.1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的活性成分及主要靶点 |
3.5.2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的信号通路 |
3.6 菟丝子-桑寄生药对保胎作用机制研究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222例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凝血指标与临床特征关系的分析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Ⅰ.microRNA介导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2之间的相互调节 Ⅱ.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可以通过与integrinα5相互作用抑制内皮激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对象和方法 |
1.1 实验试剂 |
1.1.1 常用的普通化学试剂 |
1.1.2 抗体 |
1.1.3 细胞分离和培养相关试剂 |
1.1.4 RNA提取,逆转录和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相关试剂 |
1.1.5 蛋白质提取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相关试剂 |
1.1.6 质粒的构建及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相关试剂 |
1.1.7 小分子干扰RNA和微小RNA的转染技术相关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主要试剂配制 |
1.3.1 分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相关试剂的配制 |
1.3.2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的配制 |
1.3.3 免疫蛋白质印迹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
1.3.4 质粒转化相关试剂的配制 |
1.4 实验方法 |
1.4.1 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1.4.2 RNA的提取与定量(以6 孔板为例) |
1.4.3 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 |
1.4.4 蛋白质提取与定量 |
1.4.5免疫蛋白印迹实验 |
1.4.6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的构建 |
1.4.7 质粒与miRNAs共转染和luciferase活性检测 |
1.4.8 siRNA介导的细胞内源性基因沉默 |
1.4.9 剪切力流室系统的建立(层流系统) |
1.4.10 一氧化氮的检测 |
1.4.11 统计方法 |
1.5 临床样本信息 |
二、结果 |
2.1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筛查e NOS的 ce RNA |
2.1.1 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调控e NOS的 miRNAs和 ce RNA |
2.1.2 筛选与e NOS有疾病关联性的ce RNA |
2.2 eNOS-ceRNAS中有7 个与e NOS具体显着相关性 |
2.3 eNOS和 IRS2 之间的相互调节是依赖于miRNAS的桥梁作用 |
2.3.1 siRNA敲除e NOS或 IRS2 后,IRS2或eNOS的表达随之降低,且这种降低依赖于miRNAs |
2.3.2 通过层流在转录水平上调e NOS的表达,IRS2 的表达随之增加,且这种增加依赖于miRNAs |
2.4 miR-15b,miR-16和miR-30b在转录水平上调控e NOS和IRS2 的表达。 |
2.4.1 体外合成miR-15b,miR-16和miR-30b的类似物和抑制剂并验证其效果 |
2.4.2 miR-15b,miR-16和miR-30b在转录水平上调控e NOS和IRS2 的表达 |
2.4.3 miR-15b,miR-16和miR-30b负向调控e NOS和IRS2 的表达 |
2.5 eNOS和 e NOS-ceRNA IRS2 在功能上相互调节。 |
2.5.1 IRS2 的缺陷引起一氧化氮NO的释放减少 |
2.5.2 eNOS的缺陷引起胰岛素信号通路中AKT磷酸化受阻 |
三、讨论 |
论文第一部分结论 |
论文第一部分创新点 |
第二部分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对象和方法 |
1.5 实验试剂 |
1.5.1 常用的普通化学试剂 |
1.5.2 抗体 |
1.5.3 细胞分离和培养相关试剂 |
1.5.4 RNA提取,逆转录和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相关试剂 |
1.5.5 蛋白质提取和免疫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相关试剂 |
1.5.6 脂质提取试剂盒 |
1.5.7 其它主要试剂 |
1.6 主要试剂配制 |
1.6.1 分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及细胞培养相关试剂的配制 |
1.6.2 1640 培养基的配制 |
1.6.3 COMP纯化相关试剂的配制 |
1.6.3.1 Tris缓冲盐溶液 |
1.6.3.2 洗脱液 |
1.6.4 Western Blotting相关试剂的配制 |
1.6.5 CO-IP相关试剂(IP缓冲液)的配制 |
1.6.6 4%多聚甲醛的配置 |
1.6.7 油红O染液 |
1.7 实验仪器 |
1.8 实验方法 |
1.8.1 细胞分离与培养 |
1.8.2 纯化COMP蛋白制备 |
1.8.3单核细胞黏附实验 |
1.8.4 分子克隆 |
1.8.5 免疫共沉淀实验 |
1.8.6 哺乳动物双杂交实验 |
1.8.7 剪切力流室系统的建立(湍流系统) |
1.8.8 蛋白质提取与定量及Western Blotting |
1.8.9 RNA的提取与定量及实时定量PCR技术 |
1.8.10 引物序列 |
1.8.11 小鼠左颈总动脉部分结扎术(在体模拟湍流模型) |
1.8.12 组织取材 |
1.8.13 血管en face/切片免疫荧光染色 |
1.8.14 免疫组化染色 |
1.8.15 生化指标检查 |
1.9 实验动物 |
1.9.1 COMP~(-/-)小鼠的基因鉴定 |
1.9.2 SMC-COMP Tg小鼠的基因鉴定 |
1.9.3 24肽干预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实验 |
1.9.4 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2.6 基质细胞蛋白COMP可抑制内皮激活 |
2.6.1 基质细胞蛋白COMP可抑制湍流引起的内皮细胞的激活 |
2.6.2 生理状态下COMP~(-/-)小鼠血管内皮激活标志物表达上调 |
2.6.3 病理状态下COMP~(-/-)小鼠血管内皮激活标志物表达上调 |
2.6.4 体外COMP纯化蛋白可抑制湍流引起的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
小结 |
2.7 COMP通过其TYP3和C-端结构域与integrinα5 相互结合 |
2.7.1 COMP可以与内皮激活相关的integrinα5 相互作用 |
2.7.2 COMP可通过其TYP3和C端结构域与integrinα5 相互作用 |
2.7.3 敲除COMP在 integrinα5 上的结合区域后,二者之间不再存在相互作用 |
小结 |
2.8 COMP可抑制integrinα5 信号通路 |
2.8.1 在体实验中,COMP可抑制integrinα5 的激活以及其下游FAK和 Src的磷酸化水平 |
2.8.2 COMP可抑制由湍流(OSS)或纤维连接蛋白(FN)引起的integrinα5的激活以及其下游FAK和 Src的磷酸化水平 |
小结 |
2.9 体外合成的源于COMP的短肽可抑制内皮激活 |
2.9.1 体外合成的短肽可抑制integrinα5 的激活以及其下游FAK和 Src的磷酸化水平 |
2.9.2 体外合成的短肽可抑制integrinα5 与纤维连接蛋白FN的相互作用 |
2.9.3 24 肽减缓西方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 |
2.9.4 24 肽减缓ApoE~(-/-)小鼠主动脉流出道斑块损伤面积和脂质沉积 |
小结 |
三、讨论 |
论文第二部分结论 |
论文第二部分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保护性作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流动环境中P-选择素介导的整合素LFA-1激活与嗜中性粒细胞在固定血小板上的滚动粘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流体动力学环境中P-选择素介导白细胞整合素LFA-1 激活及其信号通路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血液细胞 |
1.1.2 心血管疾病的形成及危害 |
1.1.3 炎症反应过程 |
1.2 参与炎症反应过程的重要分子 |
1.2.1 P-选择素 |
1.2.2 整合素 |
1.2.3 PSGL-1 |
1.2.4 ICMA-1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P-选择素介导白细胞整合素激活研究进展 |
1.3.2 力调控白细胞整合素激活研究进展 |
1.3.3 调控白细胞整合素激活的重要分子 |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1.6 论文第一部分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重组蛋白和抑制剂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嗜中性粒细胞的提取及处理 |
2.2.2 试剂配置 |
2.2.3 流动腔底板功能化 |
2.2.4 平行平板流动腔实验 |
2.7 统计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动腔系统功能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体剪应力条件下P-选择素介导白细胞整合素LFA-1 激活 |
4.1 引言 |
4.2 细胞拴缚生存时间测定 |
4.3 结果 |
4.3.1 P-选择素耦合力延长了细胞的拴缚生存时间 |
4.3.2 双相力依赖的P-选择素介导整合素激活 |
4.3.3 P-选择素耦合力激活整合素是一个快速的过程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选择素耦合力介导的白细胞整合素LFA-1 激活的信号通路 |
5.1 引言 |
5.2 结果 |
5.2.1 P-选择素耦合力诱导整合素LFA-1 激活不依赖Syk |
5.2.2 P-选择素耦合力诱导的LFA-1 整合素快速激活信号通路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一部分 总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流体动力学环境中嗜中性粒细胞在固定血小板上的滚动黏附 |
第六章 绪论 |
6.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6.2 白细胞在血小板上的级联反应 |
6.3 参与白细胞-血小板相互作用的重要分子 |
6.3.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
6.3.2 血小板GPIbα |
6.3.3 血小板P-选择素的分泌 |
6.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6.4.1 vWF-A1与GPIbα相互作用 |
6.4.2 流体剪切力对P-选择素分泌的影响 |
6.5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6.5.1 科学问题的提出 |
6.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6.6 本章小结 |
6.7 论文第二部分的结构安排 |
第七章 力学条件下白细胞在固定血小板上的滚动黏附 |
7.1 实验材料 |
7.1.1 细胞、蛋白与试剂 |
7.2 实验方法 |
7.2.1 细胞处理 |
7.2.2 流动腔底板功能化 |
7.2.3平行平板流动腔实验 |
7.3 结果 |
7.3.1 vWF-A1 介导血小板的特异性黏附 |
7.3.2 力学刺激上调白细胞在血小板上的黏附水平 |
7.3.3 力学预处理不影响白细胞在血小板上的拴缚生存时间 |
7.3.4 血小板所受力学刺激将降低循环白细胞在血小板上的滚动速度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一: “水血同病”及其相关概念的现代研究 |
1. “水血同病”的概念研究 |
1.1 “水血同病”源于“水血同源” |
1.2 “水血同源”的溯源研究 |
1.3 “水血同治”理论的临床应用 |
2. “水”概念研究 |
3. “血”概念研究 |
4. “水血同病”概念研究的思考 |
4.1 “水血同病”的概念并非一直保持不变 |
4.2 气、水、血三者之间的关系被忽视 |
4.3 水血同治、水、血概念未达成共识,造成水血同治理论的进一步混乱 |
4.4 历史追溯法是导致“水血同病”概念被认为一直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知识考古学及其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1. 知识考古学简介 |
2. 知识考古学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3. 知识考古学的应用过程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上篇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水血同病”理论的历史考察 |
第一章 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宋以前的“血证”研究 |
1. 从气血关系、五运六气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认识血证 |
2. “血瘀”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
3. 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与气血、运气、五行规律等相关 |
第二节 宋以前的“水证”研究 |
1. “水证”的分类 |
2. 水证的形成原因和机制 |
3. 水证的辨证治疗 |
第三节 宋以前的“水血同治”研究 |
1. 水气病、痈肿脓血同见与水血同治 |
2. 妇人带下与经血同治 |
3. 痰瘀同治初具雏形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研究 |
1. “血证”关注的重点是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 |
2. 治血尤重治火逐渐成为宋金元时期医家治疗血证的共同认识 |
3. 更加重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
4. 瘀血论治独具特色 |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证”研究 |
1. 延续前代的水证分类方法 |
2. 重视从五行生克制化的角度治疗水证 |
3. 具体治法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又有新的发挥 |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
1. “水血同治”多为水血同见时则“水血同治” |
2.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详实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研究 |
1. 逐步构建“气水——血火”理论结构 |
2. 气水血火逐步成为血证的诊治关键 |
3. 强调从气的角度论治“瘀血”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证”研究 |
1 五脏之中,肺脾肾三脏尤其受到重视 |
2 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
3.具体治法在延续《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上又有发挥 |
第三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
1. 水血共同治疗 |
2. 血汗同源,辨治同法 |
3. 血汗之中当重气 |
4.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完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血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
1. 第一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
2. 第二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形成雏形 |
3 第三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
第二节 “水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
1. 第一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
2. 第二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
第三节 痰瘀等病理因素愈加受到重视 |
第四节 由“水血同治”构建“水血同病” |
1. 从阳气与阴精的角度,借鉴现代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
2. 从互为根本、互相转化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
3. 从水血同源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述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各个历史时期影响“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主要原因 |
1. 经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
2. 理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
3. 西方哲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
第二节 “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思考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下篇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 |
一、开门启“源”,别树一帜 |
二、研经习业,“道”韵流长 |
三、成学者众,蔓延成“派” |
四、“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发展特色 |
五、“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
(一)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的理论阐释 |
(二)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湿证”的理论阐释 |
(三)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痰饮证”的理论阐释 |
(四)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人体“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
六、“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与辨治经验 |
(一) 水血同源,生理攸关 |
(二) 水血同病,病理密切 |
(三) 水血同调,辨治精当 |
(四) 辨治要点,尤需注意 |
(五) 临床治验,拓展应用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台湾妇科名医赖荣年治疗不孕不育症学术思想和经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赖荣年医师简介及其学术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赖荣年医师简介 |
第二节 赖荣年医师学术思想特点 |
一、主张中西医结合强调中医实证医学 |
二、不孕不育着重在“治气”强调“治肾水之上源”主张“经期用药 |
第二部分 赖荣年医师治疗不育不孕症学术思想 |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依中医五藏五行理论及临床生理学表现判断西药的属性并重新思考西医药物在中医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 |
第二节 免疫性不孕重视“外感”治疗 |
第三节 不孕症调经辩证的关键问题 |
第四节 风冷客于胞中合并外感残存的妇科诸疾之辨证思维 |
第三部分 赖荣年医师不孕不育症治疗案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
第一节 原发性不孕 |
第二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 |
一、子宫内膜膜异位症病理 |
二、子宫内膜膜异位症发生原因 |
三、子宫内膜膜异位症诊断 |
四、子宫内膜膜异位症治疗 |
第三节 早期卵巢衰竭不孕 |
一、早期卵巢衰竭不孕病理 |
二、卵巢早期衰竭发生原因 |
三、早期卵巢衰竭不孕治疗 |
第四节 多囊性卵巢不孕 |
一、多囊性卵巢病理 |
二、多囊性卵巢原因 |
三、多囊性卵巢治疗-中西医整合疗法 |
第五节 慢性反复性白带不孕症 |
第六节 卵巢过度刺激症候群(OHSS) |
一、卵巢过度刺激症的定义 |
二、卵巢过度刺激症的临床表现 |
三、卵巢过度刺激症的西医病理机转 |
第七节 免疫异常导致习惯性流产不孕症 |
一、免疫性不孕的形成 |
二、运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诊断免疫性不孕 |
三、免疫性不孕采用中、西医整合治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白杨素抗血小板及抗血栓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白杨素对小鼠血小板作用研究 |
引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白杨素对正常人血小板作用研究 |
引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白杨素对整体动物血栓与凝血系统的作用研究 |
引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综述 |
References |
附录 |
致谢 |
(9)整合素基因αV和β3在DVT中表达变化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DVT大鼠股静脉内皮组织基因芯片检测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部分 DVT兔模型血液中整合素基因家族mRNA表达变化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第三部分 整合素基因家族在人血中的mRNA表达变化检测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10)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整理与研究 |
一、闭合性骨折名称简述 |
二、骨折的病因 |
(一) 外因 |
(二) 内因 |
三、骨折病机 |
(一) 脏腑、经络病机 |
(二) 皮肉、筋骨病机 |
(三) 气血、精津病机 |
四、骨折外治辨证 |
(一) 骨折外治 |
(二) 骨折肿胀外治法 |
(三) 中医五体辨证理论 |
五、骨折中药外治的作用 |
(一) 整体作用 |
(二) 局部作用 |
(三) 综合作用 |
六、骨折中药外治方法 |
(一) 敷贴药 |
(二) 搽擦药 |
(三) 熏洗湿敷药 |
(四) 热熨药 |
七、骨折外治方药源流 |
(一) 殷商战国到秦汉时期 |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 隋唐时期 |
(四) 宋金元时期 |
(五) 明清时期 |
八、骨折中药外治的现代研究 |
(一) 骨折中药外治的优势 |
(二) 临床疗效研究 |
(三) 骨折中药外治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研究 |
(四) 经皮吸收与中药经皮给药 |
九、骨折中药外治方法作用机理研究 |
(一) 膏药作用机理研究 |
(二) 熏洗作用机理研究 |
(三) 药熨作用机理研究 |
十、活血化瘀机制研究 |
(一) 活血化瘀影响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 |
(二) 活血化瘀影响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的生成 |
(三) 活血化瘀可加速骨折早期钙盐沉积 |
(四) 活血化瘀增加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数量 |
(五) 印证活血化瘀有关理论 |
第二部分 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
一、设计思路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资料与方法 |
二、统计结果 |
(一) 中药学研究(频数分析) |
(二) 组方配伍研究(聚类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用药规律 |
(一) 性味归经功用规律 |
(二) 药物应用规律 |
二、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作用机理初步探讨 |
(一)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 |
(二) 药物作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论文摘要 |
四、第二届Sysmex血栓、止血学术研讨会通讯(论文参考文献)
- [1]犬弓首蛔虫感染对比格犬血液代谢组、蛋白组及肺脏全转录组的影响[D]. 郑文斌.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2]保胎中药用药规律及保胎方药对作用机制研究[D]. 杨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222例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凝血指标与临床特征关系的分析及临床意义[D]. 钱梦君. 山东大学, 2019(09)
- [4]Ⅰ.microRNA介导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2之间的相互调节 Ⅱ.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可以通过与integrinα5相互作用抑制内皮激活[D]. 吕慧珍.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流动环境中P-选择素介导的整合素LFA-1激活与嗜中性粒细胞在固定血小板上的滚动粘附[D]. 潘雨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D]. 闫军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4)
- [7]台湾妇科名医赖荣年治疗不孕不育症学术思想和经验整理[D]. 潘佩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8]白杨素抗血小板及抗血栓作用的研究[D]. 刘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9]整合素基因αV和β3在DVT中表达变化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郑宏宇. 昆明医科大学, 2012(10)
- [10]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D]. 薛远亮.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