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erstatin,EGFR家族的天然抑制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边帅[1](2021)在《GNL3L在食管鳞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在全球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六,5年生存率不到20%,中位生存时间不足1年。基于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研究,将食管癌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食管鳞癌,约占发病总数的90%以上。尽管通过非侵入性筛查和内镜技术可早期发现病变并采取治疗措施,但仍有近半数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发生转移或失去手术机会。食管癌对化疗敏感性差,现有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也未能显着延长疾病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特别有必要深入研究食管癌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不仅能够开发新的靶点用于药物研究,也能够为食管癌早期预警和预测患者预后提供新的标志物,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样3-样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Like3-Like,GNL3L)是一种新的、进化上保守的结合GTP的核仁蛋白,属于GTP酶HSR1-MMR1亚家族成员。近年来,GNL3L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中扮演的角色逐渐受到重视。现有文献已经在人类乳腺癌、子宫颈癌、肝细胞癌、胃腺癌、结直肠癌和脑胶质瘤细胞中探究了GNL3L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扮演的角色。例如,在结直肠癌中,miR-4454的过表达抑制了GNL3L的产生,并通过NF-κB途径改善了肿瘤耐药性问题。然而关于GNL3L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作用和起作用的信号途径,还未见详细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GNL3L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中的生物学功能,初步阐明其作用机理,为食管鳞癌的靶向治疗和疾病预测提供新的策略及相应理论依据。方法:(1)GNL3L在食管鳞癌中的差异表达及临床价值1)通过GEPIA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分析GNL3L在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2)通过Linked Omics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确认GNL3L的临床价值;应用富集分析相关基因以预测可能的信号通路。(2)GNL3L在食管鳞癌进展中的生物学功能1)分别用GNL3L干扰RNA、GNL3L过表达质粒及阴性对照载体转染Eca-109和KYSE-150细胞,建立GNL3L敲低和过表达食管鳞癌细胞系。2)应用Western Blot实验确认细胞系建立成功后,分别在CCK8、克隆形成、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中研究敲低和过表达GNL3L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敲低GNL3L对凋亡途经关键蛋白(Bcl-2,Bax和Caspase3-p17)表达水平的影响。3)采用人源性食管鳞癌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分为阴性对照组(NC)、敲低组(GNL3L-KD)和过表达组(GNL3L-OE)。记录肿瘤大小和重量的变化情况。(3)探究GNL3L影响食管鳞癌进展的相关信号通路1)Western Blot检测RA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2)天然RAS信号通路抑制剂抗瘤酮A10处理过表达GNL3L的细胞,CCK8实验研究增殖的改变,流式细胞术研究凋亡的改变。(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体外实验均独立重复3次,实验数据用Mean±SD表示,绘图及统计分析应用Graph Pad Prism 7软件,P值小于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GNL3L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临床价值GNL3L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较短的总生存期与GNL3L高水平表达有关,GNL3L表达水平还与肿瘤切除率和种族有关。GNL3L相关基因在肿瘤凋亡通路和RAS信号通路有丰富的表达。(2)GNL3L影响食管鳞癌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敲低GNL3L对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有抑制作用;而过表达GNL3L具有促进作用。敲低细胞中的GNL3L促进凋亡,而过表达GNL3L抑制凋亡,这一作用是通过Bcl-2/Bax轴和Caspase级联反应实现的。在人源性食管鳞癌裸鼠皮下移植肿瘤模型中进一步证实,敲低GNL3L抑制肿瘤生长,过表达GNL3L产生促增殖作用。(3)GNL3L通过RAS通路影响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敲低和过表达GNL3L分别减少和增加RAS通路蛋白Ras和Raf的表达。用抗瘤酮A10处理过表达GNL3L的食管鳞癌细胞发现,GNL3L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和抗凋亡作用均被抑制。结论:本研究表明,GNL3L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相关;GNL3L的表达水平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抵抗凋亡;GNL3L的表达水平影响RAS通路蛋白的表达,天然RAS通路抑制剂抗瘤酮A10可抑制GNL3L的促增殖和抗凋亡作用,GNL3L可能通过RAS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功能;通过人源性食管鳞癌裸鼠皮下移植肿瘤模型,进一步证实GNL3L具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
李玲[2](2021)在《基于PD-L1、HER2联合靶点研究归芪白术方对胃癌细胞增殖和T细胞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前期研究证实归芪白术方辅助治疗胃癌(Gastric Cancer,GC)有效改善机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运用化学信息学-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结合蛋白检测方法及细胞生物学方法,揭示归芪白术方通过健脾扶正促进免疫活性(靶向免疫检查点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同时兼备化瘀祛邪抑制肿瘤增殖(靶向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探讨该复方“多点显效,协同增效”的功效特点。研究方法:1.结合临床治疗靶向及数据库筛选归芪白术方治疗GC的作用靶点。使用化学信息学方法构建归芪白术方小分子成分结构库,筛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HER2和抑制淋巴细胞活性的PD-L1作为研究靶蛋白;确定靶蛋白(HER2/PD-L1)晶体结构及活性位点,应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能够与靶蛋白有效结合的代表性靶向成分,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微量热泳动实验(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验证其与靶蛋白结合的亲和力,酶活实验检测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小分子对HER2的作用。2.检测靶向HER2的中药小分子在不同GC细胞株的抗肿瘤效果;使用靶向HER2的中药小分子干预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刺激的胃癌MKN-45细胞,检测其对GC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以及对PI3K/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使用抑制PD-L1的中药小分子干预可溶性PD-L1刺激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测其对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IFN-γ/IL-2(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表达量、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T细胞数量及T细胞功能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3.构建人胃癌MKN-45细胞和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使用抑制PD-L1的中药小分子formononetin,靶向HER2的中药小分子quercetin,以及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检测中药小分子干预对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IFN-γ/IL-2)表达量、T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中药小分子对共培养体系中T细胞功能抑制的干预作用;同时检测中药小分子对GC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其对G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1.筛选得到HER2和PD-L1作为研究归芪白术方治疗GC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有效靶点。2.归芪白术方中有385个中药小分子与HER2蛋白对接得分值≤-4,189个中药小分子与PD-L1蛋白对接得分值≤-4。选择对接得分较高的中药小分子进行MST,黄芪中的daidzein(大豆苷元)、黄芪/甘草中的quercetin(槲皮素)与HER2具有较高结合亲和力,Kd值分别为3.7μM/490 n M;黄芪/甘草中的isorhamnetin(异鼠李素)/formononetin(刺芒柄花素)与PD-L1具有较高结合亲和力,Kd值分别为667 n M/355 n M。5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quercetin与HER2结合模式较稳定,结合自由能为-26.55 Kcal/mol,formononetin与PD-L1结合模式较稳定,结合自由能为-19.41 Kcal/mol。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quercetin能够明显抑制HER2激酶活性,IC50为570.7 n M,daidzein对HER2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通过单独干预EGF刺激的胃癌MKN-45细胞和PD-L1刺激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发现quercetin能够抑制EGF诱导的GC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P<0.05),同时抑制HER2、PI3K、AKT蛋白及基因的表达(P<0.05)。Quercetin可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GC细胞增殖;formononetin能够一定程度降低PD-1在T淋巴细胞的表达,提高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γ/IL-2)的表达量,提高PI3K、AKT、p-zap70(T细胞受体相关蛋白激酶70,Zeta chain of T cell receptor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70)等蛋白的表达(P<0.05),解除PD-L1导致的T淋巴细胞功能抑制,是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及活化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4.靶向HER2和PD-L1的中药小分子配伍干预GC细胞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结果显示formononetin、quercetin以及formononetin和quercetin配伍干预能够解除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减少T淋巴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因子(IFN-γ/IL-2)表达量、降低PD-1在T淋巴细胞的表达(P<0.05),并抑制GC细胞增殖(P<0.05)、促进GC细胞凋亡、降低靶蛋白(HER2/PD-L1)在GC细胞的表达,且中药小分子配伍干预效果更好,表明中药小分子配伍干预可以提高共培养体系中的T淋巴细胞活性并且抑制胃癌MKN-45细胞增殖。研究结论:1.分子对接结果从大数据角度初步表明归芪白术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中既具有可以与促进肿瘤细胞增殖靶蛋白HER2结合的小分子成分,也具有与抑制淋巴细胞活性靶蛋白PD-L1结合的小分子成分,通过“多点显效,协同增效”的功效特点,在阻断HER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干预PD-L1通路促进免疫细胞活性;2.细胞生物学研究揭示了归芪白术方“多点显效,协同增效”促进免疫活性并抑制肿瘤的物质基础及健脾化瘀法治疗GC的作用机制;3.揭示中药归芪白术方通过健脾化瘀法治疗胃癌的科学内涵,为归芪白术方的有效性提供更具体的化学、生物信息学支撑,为归芪白术方的开发与转化提供依据,同时为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孙宇璐[3](2020)在《miR-486-3p靶向Erbb2影响肺癌化疗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在世界范围内对人们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癌症化学疗法中的耐药性严重阻碍了肺癌患者临床治疗。研究表明在乳腺癌、肺癌及胰腺癌等许多癌症中都可检测到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b2)的过度表达,Erbb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以及雌激素受体缺失具有相关性,由Erbb2异常高表达常引起的肿瘤的恶性程度升高且容易复发,化疗药物抗性较大。Erbb2已经成为了肿瘤免疫诊断和治疗的重要靶分子。miRNA涉及多个过程,例如细胞分化、转录、炎症、增殖、细胞信号传导和凋亡。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miRNA常充当肿瘤抑制物或癌基因。mi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显着相关。近年来,miRNA在癌症生物学和发病机理的研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以及治疗方法,尤其为进一步了解肿瘤耐药性打开了新的窗口。在本研究我们对miR-486-3p靶向Erbb2影响肺癌化疗耐药分子机制进行了探究。首先本研究中分析了已发表的HER2阳性肺癌样本与正常肺癌样本的miRNA芯片数据,再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miR-486-3p能够靶向调控Erbb2。分析了肺癌细胞系A549、H358及H460中miR-486-3p以及Erbb2基因的背景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iR-486-3p以及Erbb2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呈显着的负相关。随后,将Erbb2 3’UTR克隆到报告基因载体,与miR-486-3p模拟物共转,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发现过表达miR-486-3p能够显着抑制Erbb2报告基因的活性。同时,荧光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也证明过表达miR-486-3p能够显着抑制肺癌细胞中Erbb2的表达水平,结合免疫荧光结果,最终得出结论,miR-486-3p在肺癌中靶向调控Erbb2。随后在本研究中我们在过表达miR-486-3p的同时,利用一种p53激动剂以及一种普遍的化疗药物检测发现过表达miR-486-3p能够增加化疗药物以及抗癌药物的效果,并构建了稳定敲低miR-486-3p的肺癌细胞,证明化疗药物是通过上调miR-486-3p发挥一定的作用。最后对Erbb2进行sh RNA敲低,发现Erbb2敲低与miR-486-3p过表达对化疗药物以及抗癌药物的效果相同,即过表达miR-486-3p与Erbb2敲低能促进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总之研究发现miR-486-3p能够靶向Erbb2影响肺癌的化疗耐药,促进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这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以及方向。
陈阳[4](2014)在《制霉菌素调控血管内皮抑制素和EGFR单抗的内吞和摄取》文中认为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内吞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活动。细胞内吞途径参与和调控了细胞信号转导和各种物质的内吞摄取;而在肿瘤治疗方面,细胞内吞途径能够调控多种抗肿瘤药物的细胞、组织摄取。肿瘤为了维持其生长和发展需要诱发周围组织的血管向其内部生长,针对肿瘤新生血管用药来遏制肿瘤生长和发展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就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新生血管抑制剂。血管内皮抑制素能特异性地被血管内皮细胞所内吞,但是具体的内吞机制和调控方式尚未被阐明。首先,利用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模型,我们发现血管内皮抑制素可以通过脂筏和网格蛋白细胞内吞通路发生内吞。我们进一步发现胆固醇螯合剂制霉菌素(Nystatin)可通过特异性抑制脂筏通路来促进血管内皮抑制素的内吞转移到效率更高的网格蛋白通路上,从而增强Endostatin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内吞。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利用动物活体成像、同位素标记示踪和裸鼠移植瘤模型证实了在动物体水平上制霉菌素能够促进血管内皮抑制素在肿瘤组织的分布和摄取,并增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抗肿瘤疗效。另一方面,针对肿瘤细胞本身的靶点分子也是肿瘤治疗的一大重要策略。我们的研究还发现靶向肿瘤细胞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药物(Cetuximab)在肿瘤细胞中的内吞途径与血管内皮抑制素有相似的机制,且制霉菌素也能够促进EGFR单抗在肿瘤细胞中的内吞摄取。制霉菌素促进EGFR单抗内吞会进一步增强EGFR单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的疗效。利用荧光活体成像技术和荷瘤小鼠模型,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制霉菌素能够增强EGFR单抗在肿瘤组织的摄取及其抗肿瘤疗效。基于靶向杀伤药物原理,我们构建了一种抗体-化疗药物偶联复合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Cetuximab-doxorubicin,这种复合药物可以利用EGFR单抗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再依靠化疗药物成分发挥杀伤作用。制霉菌素能够促进这种靶向杀伤复合药物在肿瘤组织的摄取并进一步加强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程伟彦[5](2014)在《含硝基咪唑/氮氧化物类低氧还原活化型细胞毒/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低氧是实体瘤发展的必经过程,当微循环提供的氧量不能满足急剧增长的实体瘤所需的氧量时,实体瘤内的氧分压明显下降,形成肿瘤低氧。肿瘤低氧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目前,很多抗肿瘤药物特异性的针对肿瘤低氧而开发。同时,肿瘤低氧环境又促进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度表达,EGFR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的一员,它在细胞信号的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EGFR的过度表达可以引起包括非小细胞型肺癌、头颈癌、卵巢癌、结肠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的发生。抑制肿瘤EGFR的表达已发展为癌症治疗的一种高效方法。以上结果提示我们若将具低氧还原活化型抗肿瘤化合物的药效团融入EGFR抑制剂中,有可能发展新型低氧还原活化型细胞毒/EGFR抑制剂。通过将低氧还原活化型药效团2-硝基咪唑引入到EGFR抑制剂的母核中,设计了四个系列含有硝基咪唑的还原活化型细胞毒/EGFR抑制剂。将硝基咪唑引入到4-苯胺基喹唑啉的C-6和C-7位,得到的45个化合物中,35个化合物对EGFR激酶的IC50值小于5 nM,8个化合物在常氧和低氧下对A549和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均强于gefitinib.综合上述激酶及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评价,选取化合物1-50和2-28进行体外还原活化测试,证实了这两个化合物在低氧下被还原活化的过程。进一步的肝微粒体稳定性测试表明它们在低氧下能被轻易的激活,而在常氧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分子对接实验预测了该类化合物与EGFR激酶可能的结合模式。将2-硝基咪唑引入到4-苯胺基喹唑啉类C-4位的苯环,合成了21个化合物,其中10个化合物表现出了优于阳性lapatinib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43与EGFR的分子对接实验展示了其可能的结合模式。本文对含2-硝基咪唑片段的4-苯胺基吡咯[3,2-d]并嘧啶类化合物作为低氧还原活化型细胞毒/EGFR抑制剂进行了初步探索,共合成了11个化合物,发现将2-硝基咪唑引入到吡咯[3,2-d]并嘧啶的N-5上对酶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最有利。本文还对含有氮氧化物的还原活化型细胞毒/EGFR抑制剂进行了初步探索。在4-苯胺基蝶啶的N-5位和N-8位上引入氧原子的尝试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合成蝶啶酮的方法。在4-苯胺基喹唑啉的C-6位侧链上引入脂肪基氮氧化物致使化合物丧失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在4-苯胺基喹唑啉的N-1位引入氧原子可导致小分子稳定性变差。N-1位含有氧原子的3-氰基-4-苯胺基喹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酶及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并表现出低氧还原活化的性质,初步达到了预期。
刘燊[6](2015)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和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文中认为恶性肿瘤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表明,EGFR在多种不同的肿瘤中都存在过渡表达,其在细胞的增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是极具潜力的抗肿瘤药物靶点之一。近些年,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开发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以EGFR为靶点的第一代EGFR抑制剂Gefitinib、Erlotinib、Icotinib以及第二代EGFR抑制剂Afatinib已经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由于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是由多种遗传和分子的改变影响了细胞的增殖、存活和分化的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和从细胞受体与增生调控的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不是仅仅依赖于一种受体或一种信号通路而且信号通路之间相互交错,单靶点TKI已难以达到理想的阻断肿瘤细胞发生发展和对特定肿瘤的治疗,而针对多靶点抑制剂可能取得更大疗效。目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成为新的研究趋势。其中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发的拉帕替尼是可逆性EGFR和HER2双重抑制剂,已经被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乳腺癌。由于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作用于多个靶点,相对于两个单靶点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避免药物的相互作用,减少副反应,治疗效率高,安全性好,病人依从性好。本论文对临床上的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以及文献报道的配体.受体结合模型进行综述,同时也对近些年文献报道的铁离子螫合剂的抗肿瘤活性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两类含含3-羟基.4.吡啶酮片段的4.芳胺基喹唑啉类衍生物。该部分工作的创新点是在传统的喹唑啉母核的7.位或者6.位引入了3.羟基.4-吡啶酮片段。而3.羟基.4-吡啶酮片段是一类已知的铁离子螯合片段,有望开发出一类结构新颖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所有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经过了1HNMR、HPLC-HRMS和熔点表征。我们对所设计的化合物进行体外肿瘤细胞筛选,发现大部分化合物对EGFR高表达的人表皮癌细胞株A431WT.overexpression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所设计的化合物对Gefitinib耐药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975L858R/T790M也有一定的增殖抑制活性。我们进一步考察了所设计的化合物在入宫颈癌Hela细胞株上的活性,发现化合物都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我们从中选取部分化合物进行激酶活性考察,发现化合物EGFRWT激酶、突变型EGFRL858R激酶同样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但是在突变型EGFRT790M激酶上的抑制活性较弱。此外,我们选取的苗头化合物在EGFR低表达的细胞株SW620上增殖抑制活性较差。体外Cysteine捕获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洗脱实验也证实了该类化合物不能与Cysteine发生共价结合。这样的结果预示着该类化合物为可逆型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所合成的化合物后续成药性评价也正在进行中。化合物库的高通量筛选依然是新药发现的主要途径之一,含氮杂环在已上市的药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数量巨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库对于发现先导化合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第三部分,利用常规化学方法和新的化学方法构建了8类共计655个结构全新的化合物。其中对于噻唑类衍生化合物库和含铁离子螯合片段的芳基脲类衍生物化合物库,我们对其进行了对应的体外肿瘤细胞活性筛选。发现了先导化合物。对于多取代苯胺类化合物库和2-氨基咪唑类化合物库,我们开发出新的化学合成方法。对含糖片段的铁离子螯合剂化合物库,我们详细考察了其与铁离子的亲和能力以及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在本论文中,我们选取其中四个化合物库进行介绍。8个化合物库针对其他不同生物靶点的生物活性评价也正在进行中。
金龙玉[7](2013)在《EGCG调节p53和EGFR信号通路抑制人类肺癌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肺癌是人类肿瘤的头号杀手,其复发和转移是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得不到有效改善的主要原因。肿瘤抑制基因的过度失活与癌基因的异常活化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超过60%的肺癌中出现了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突变与功能异常;超过25%的肺癌中检测到了原癌基因c-erbB1(EGFR)的扩增。近年来,肿瘤的化学预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绿茶多酚EGCG是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天然抗肿瘤化合物之一。虽然已有研究证实EGCG能活化p53并能抑制EGFR信号通路,但其分子机制还不清楚。鉴于此,有必要对EGCG调节p53及EGFR信号通路抗肺肿瘤的分子机制作进一步研究。目的:首先以p53的翻译后修饰为切入点,通过分析p53蛋白的稳定性、转录活性及其负性调节因子MDM2对p53的降解作用,为EGCG诱导p53蛋白活化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接着,以EGFR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为靶标,从EGFR激酶活性和转录活性入手,分析EGCG在多个层面对EGFR信号通路抑制的分子机制,为EGCG的肺癌预防与潜在的临床治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通过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慢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确认EGCG抗肺肿瘤的效果部分依赖于p53蛋白活性。接着,利用western blot、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实验等方法,从p53蛋白稳定性,胞浆胞核分布及其反式激活能力等方面,证实EGCG诱导p53蛋白的积聚与活化。通过免疫共沉淀分析EGCG对MDM2与p53的结合能力及p53泛素化降解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EGCG对EGF诱导的EGFR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检测EGCG对EGFR总蛋白、胞膜、胞核表达的影响及其反式激活能力的改变,再应用Western blot分析EGFR靶基因cyclinD1的表达。最后,流式细胞术分析EGCG对肺癌细胞周期行进的影响。结果:1. Soft agar结果表明,EGCG对p53野生型肺癌细胞具有更显着的抑制效果,基因沉默p53表达能增强肺癌细胞对EGCG的耐受能力。2.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GCG延长p53和MDM2的半衰期,并剂量依赖性上调p53Ser15和Ser20磷酸化及其下游靶基因MDM2和p21的表达,促进p53的核积聚。3.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提示,EGCG剂量依赖性上调p53的反式激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沉淀分析表明,EGCG显着抑制MDM2与p53的结合及MDM2介导的p53泛素化降解。5. EGCG剂量依赖性抑制EGF诱导的EGFR信号通路转导,如ERK1/2、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及即刻早期基因c-Fos的表达。6.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GCG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EGFR的总蛋白、胞膜和胞核表达,并抑制EGFR的下游靶基因cyclinD1的表达。7. EGCG剂量依赖性抑制EGFR的反式激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EGCG剂量依赖性诱导肺癌细胞周期阻滞与Go/G1期。结论:1. EGCG活化抑瘤蛋白p53信号通路促进其抗肺肿瘤效果。EGCG通过上调p53的磷酸化,抑制MDM2与p53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MDM2对p53的泛素化降解促进p53的稳定与积聚。EGCG通过促进p53的胞核积聚,上调其反式激活能力,从而诱导其下游靶基因如p21等的表达上调,干扰肺癌细胞周期行进。2. EGCG灭活致瘤蛋白EGFR信号通路发挥其抗肺肿瘤效果。EGCG通过抑制EGFR激酶活性,从而抑制EGFR介导的激酶活性依赖性信号转导。EGCG抑制EGFR的蛋白表达,促进EGFR激酶活性非依赖的反式激活能力抑制,从而抑制cyclin D1的表达,抑制细胞周期演进。
陈文腾[8](2013)在《克服耐药的非可逆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和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几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科研工作者都一直致力于开发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来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据研究表明,EGFR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过度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EGFR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这使得EGFR成为极具潜力的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然而,肿瘤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在EGFR抑制剂的应用中也同样存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以EGFR为靶点开发上市的抗肿瘤药物Gefitinib和Erlotinib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患者会出现耐药性,其中T790M突变是Gefitinib和Erlotinib获得性耐药的主要原因。而共价抑制剂可以通过药物分子本身所带的亲电基团与靶蛋白作用,形成稳定的共价键,提高抑制剂与靶蛋白的亲和力,从而增强其相应靶蛋白的抑制活性,为克服Gefitinib耐药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本论文基于临床上的小分子EGFR抑制剂的相关构效关系研究以及文献中所报道的配体-受体蛋白复合物的信息,设计合成了五类(包括4-芳胺基喹唑啉和3-氰基-4-芳胺基喹啉类)衍生物,共计100个化合物。主要的设计理念是在传统的丙烯酰胺侧链上引入氟原子(系列A、B、C、D)抑或是在传统的母核6-位侧链中引入全新的半胱氨酸反应官能基团(系列E)。100个化合物的具体合成步骤在本论文中进行详细的描述,所有的化合物均经过1NMR、HPLC-HRMS和熔点确证。所设计的大部分化合物对EGFR高表达的人表皮癌细胞株A431WT, overexpression以及Gefitinib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975L858R/T790M均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系列A的部分化合物在细胞和激酶水平上均表现出优于阳性Afatinib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TKI-100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是阳性Afatinib的两倍,而且在人肺腺癌NCI-H1975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实验中,化合物TKI-100的安全窗是阳性Afatinib的5倍,同时化合物TKI-100无明显的心脏毒副作用。与阳性Afatinib比较,该候选化合物具有代谢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下一步临床前的评价工作正在进行中。基于系列A和B,在母核6-位侧链的末端引入相应的含N碱基得到系列C和系列D,该系列的水溶性明显提高。同时,在合成这两类化合物时,结构上引入了Z/E构型,对EGFR激酶的抑制活性有很大的影响。所有的生物评价结果表明,Z式构型才是最优构型。同时侧链末端的碱基以N,N-二甲基取代对EGFR的抑制活性最优。在系列C和D中,部分化合物无论在细胞(A431WT·overexpression和H1975L858R/T790M)还是激酶(EGFRWT、EGFRT790M和HER2)层面上以及体内外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价中都要优于或与阳性Afatinib相当。而且体外的hERG心脏毒性评价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均对hERG钾通道无明显的阻断作用。同时在人肺腺癌NCI-H1975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实验中发现,TKI-038和TKI-054在30mpk剂量条件下对人肺腺癌NCI-H1975裸鼠皮下抑制瘤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优于阳性Afatinib。除了传统的丙烯酰胺类的不可逆抑制片段外,我们设计新型的EGFR共价抑制剂,以期能够发现克服Gefitinib耐药的有潜力的小分子抑制剂。嗯唑烷酮类从化学角度上可以与巯基发生亲核进攻,这为设计一类含有新型半胱氨酸捕获基团的EGFR抑制剂提供了可能。这样的设想在系列E的体外肿瘤细胞(A431WToverexpression和H1975L858R/T790M)增殖抑制活性实验中初步得到印证。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结果再次佐证了不可逆抑制作用存在的可能性。A431细胞的洗脱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该类抑制剂可能是一类部分非可逆的EGFR抑制剂,后续的生物活性评价正在开展。在新药研究过程中,化合物库的高通量筛选仍然是新药发现的主要手段。本人在博士期间有幸参与了国家化合物库的构建工作,利用新的合成方法学共构建了7个全新结构的类药性化合物库共计1200个化合物,在本话文中只对其中3个重要的化合物库进行介绍。7个化合物库针对不同靶点的活性评价正在进行中。
左明辉,金华君,黎江,易中梅,叶真龙,钱其军[9](2012)在《多靶向VEGF-EGFR的Fc融合蛋白EVP1的构建及其结合特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能同时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Fc融合蛋白EVP1,并分析其多靶向结合功能,为后续的抗肿瘤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Herin基因和Flt-1基因Ig样第二结构域(Flt-1D2)编码序列,全序列合成带有点突变的人IgG1的Fc段编码序列,利用重组PCR方法将Herin、Flt-1D2和Fc基因依次连接,构成Herin-Flt-1D2-Fc基因(命名为EVP1基因)。再将EVP1编码基因插入质粒pDC659,构建携带EVP1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DC659-EVP1。将质粒pDC659-EVP1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PE3-F35共转染至293细胞,包装获得表达EVP1融合蛋白的非增殖型腺病毒Ad5/35-EVP1,经PCR鉴定,扩增、纯化病毒,采用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法测定病毒滴度。用MOI=11的腺病毒Ad5/35-EVP1感染293细胞,4 d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硫酸铵盐析法和Protein G亲和层析对融合蛋白EVP1进行纯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融合蛋白EVP1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融合蛋白EVP1的含量。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Octet Red 96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对融合蛋白EVP1的靶向结合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成功包装出腺病毒Ad5/35-EVP1,滴度为5.4×109PFU/ml。腺病毒Ad5/35-EVP1-293细胞系统能有效表达融合蛋白EVP1;MOI=11时,融合蛋白EVP1的表达量为(1 613.94±24.65)ng/ml。蛋白EVP1与高表达EGFR的A431细胞和高表达HER2的人卵巢癌SK-OV-3细胞有良好的结合能力,与抗原EGFR、HER2、VEGF结合的亲和力常数Kd分别为4.55、18.70和0.63 nmol/L。结论:成功制备多靶向融合蛋白EVP1,它能高效结合VEGF、EGFR受体家族成员,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临床应用价值。
申冬昊[10](2012)在《高效结合VEGF与EGFRs的Fc融合蛋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形成病因复杂,诱因繁多,细胞内信号通路繁冗交叉,且同时存在多种基因的突变,涉及范围及因素极为庞杂,其药物治疗一直是极大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发现与发展,肿瘤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单克隆抗体靶标明确,疗效显着。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已作为一线药物大量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然而,单一靶点的抗体适用性窄,仅针对一部分肿瘤细胞有疗效,且极易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全长抗体能同时结合到两个相邻的抗原表位或分子,从而增强了亲和功能,且能够延长存留时间。然而因其分子量高达150kDa,全长抗体无法快速传统组织,难以在病灶部位浓集,无法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因此,研制小分子量、多靶点的类抗体蛋白药物已成为肿瘤的抗体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大量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VEGF),在肿瘤组织内大量诱导生成新生血管,为瘤体的扩张提供必需的养料。同时,肿瘤的增殖转移与表皮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家族的过量表达密切相关,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标[1]。本课题主要组成如下:(1)通过Linker将KDR-D3与Herstatin的C末端的79个氨基酸(HERIN)融合,构建EGFR-VEGF多靶向融合蛋白。并将其与突变改造后的人抗体IgG1Fc段融合,引入抗体的ADCC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效应,同时还可增强融合蛋白的稳定性,提高蛋白在体内的半衰期。(2)在此基础上,利用纤毛嵌合型腺病毒(Ad5/35)携带HERIN-KDR-D3-FC (EVP3)表达框,构建重组腺病毒Ad5/35-EVP3,将该病毒对293细胞进行体外感染可获得融合蛋白EVP3。(3)将获得的融合蛋白EVP3经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后,通过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和ForteBio Octet Red96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对融合蛋白EVP3与各靶标间的亲和力进行定性研究与定量测量。结果表明,融合蛋白EVP3在腺病毒Ad5/35-293细胞系统能够得以有效表达,且纯化后的蛋白EVP3与VEGFR、EGFR、HER2均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与抗原HER2、EGFR、VEGFR的亲和力常数KD分别为1.95×10-8mol/L,8.47×10-9mol/L,5.75×10-9mol/L,为后续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Herstatin,EGFR家族的天然抑制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erstatin,EGFR家族的天然抑制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1)GNL3L在食管鳞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食管癌概述 |
1.1.1 概述 |
1.1.2 食管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
1.2 核仁的功能 |
1.2.1 核仁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
1.2.2 核仁内蛋白的定位 |
1.2.3 核仁的其他功能 |
1.3 核干细胞因子家族 |
1.3.1 核干细胞因子家族概述 |
1.3.2 核干细胞因子功能概述 |
1.3.3 结合核干细胞因子的蛋白及相关作用机制 |
1.3.4 GNL3L与核干细胞因子的联系及区别 |
1.4 RAS信号通路与食管癌 |
1.4.1 RAS信号通路概述 |
1.4.2 RAS信号通路与肿瘤 |
1.4.3 RAS信号通路与食管癌 |
1.5 抗瘤酮与肿瘤治疗 |
1.5.1 抗瘤酮概述 |
1.5.2 抗瘤酮作用于RAS通路 |
1.5.3 抗瘤酮对多种肿瘤有效 |
1.6 小结 |
第2章 综述 GNL3L的研究进展 |
2.1 GNL3L的发现及基本结构 |
2.2 GNL3L的空间构型与细胞内定位 |
2.3 GNL3L在调节细胞周期中的作用 |
2.4 GNL3L影响核糖体合成 |
2.5 GNL3L在肿瘤中的作用 |
2.5.1 结合雌激素相关受体γ |
2.5.2 结合小鼠双微体2 |
2.5.3 结合核因子κB |
2.5.4 影响肿瘤起始细胞 |
2.6 小结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细胞系及动物 |
3.1.2 抗体、siRNA及质粒 |
3.1.3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4 主要实验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1 细胞培养 |
3.2.2 细胞转染 |
3.2.3 CCK8 实验 |
3.2.4 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 |
3.2.5 克隆形成实验 |
3.2.6 细胞划痕实验 |
3.2.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3.2.8 Western Blot实验 |
3.2.9 人源性食管鳞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
3.2.10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GNL3L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
4.2 GNL3L敲低和过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系的建立 |
4.3 GNL3L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 |
4.4 GNL3L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4.5 GNL3L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凋亡 |
4.6 GNL3L影响RA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
4.7 阻断RAS信号通路抑制GNL3L的促增殖作用 |
4.8 阻断RAS信号通路抑制GNL3L的抗凋亡作用 |
4.9 GNL3L对人源性食管鳞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
第5章 讨论 |
5.1 GNL3L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临床价值 |
5.2 GNL3L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 |
5.3 GNL3L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5.4 GNL3L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凋亡 |
5.5 GNL3L通过RAS通路影响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PD-L1、HER2联合靶点研究归芪白术方对胃癌细胞增殖和T细胞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基于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归芪白术方中可与胃癌治疗靶点结合的小分子成分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软件和数据库 |
1.1.2 主要试剂、仪器 |
1.1.3 胃癌靶向治疗靶点筛选 |
1.1.4 归芪白术方中药小分子结构库构建及类药性分析 |
1.1.5 靶蛋白活性位点 |
1.1.6 分子对接 |
1.1.7 微量热泳动实验测定虚拟筛选获得成分与靶蛋白的亲和力 |
1.1.8 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 |
1.1.9 靶向成分的毒性预测 |
1.1.10 靶向HER2的小分子成分对HER2激酶活性的检测 |
1.2 结果 |
1.2.1 胃癌治疗靶点筛选 |
1.2.2 归芪白术方小分子成分类药性分析 |
1.2.3 靶蛋白晶体结构确定 |
1.2.4 分子对接 |
1.2.5 MST测定虚拟筛选获得小分子成分与靶蛋白的亲和力 |
1.2.6 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结果 |
1.2.7 代表性成分quercetin、daidzein、formononetin和 isorhamnetin毒性预测 |
1.2.8 Quercetin和daidzein对HER2激酶活性影响 |
1.3 讨论 |
1.3.1 HER2与PD-L1在胃癌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1.3.2 归芪白术方治疗胃癌的物质基础分析 |
1.3.3 分子对接-MST-分子动力学模拟-HER2激酶活性检测结果分析 |
1.4 小结 |
第二章:归芪白术方代表性中药小分子成分对胃癌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
2.1 材料和试剂 |
2.1.1 实验细胞株 |
2.1.2 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靶向HER2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daidzein抗胃癌细胞增殖实验 |
2.2.2 胃癌细胞株的选择 |
2.2.3 靶向HER2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daidzein对胃癌细胞的干预作用 |
2.2.4 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分离与活化 |
2.2.5 抑制PD-L1的代表性成分formononetin和isorhamnetin对PD-L1干预T细胞的作用 |
2.3 结果 |
2.3.1 靶向HER2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daidzein对不同胃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 |
2.3.2 胃癌细胞株的选择 |
2.3.3 靶向HER2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daidzein对胃癌MKN-45细胞干预作用 |
2.3.4 T淋巴细胞的分离与活化 |
2.3.5 PD-L1刺激T淋巴细胞及干预实验 |
2.4 讨论 |
2.4.1 靶向HER2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tin、daidzein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结果分析 |
2.4.2 代表性成分Formononetin、isorhamnetin对T淋巴细胞活性的恢复作用 |
2.4.3 健脾扶正、化瘀祛邪治疗胃癌的中医认识 |
2.5 小结 |
第三章:归芪白术方体外有效的代表性中药小分子对胃癌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的调节作用 |
3.1 材料和试剂 |
3.1.1 细胞株 |
3.1.2 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胃癌MKN-45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构建 |
3.2.2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T淋巴细胞与胃癌MKN-45 细胞共培养体系 |
3.2.3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后细胞形态学观察和T淋巴细胞、胃癌MKN-45 细胞增殖情况 |
3.2.4 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 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后T淋巴细胞和胃癌MKN-45 细胞凋亡情况 |
3.2.5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后T淋巴细胞PD-1 表达情况 |
3.2.6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后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表达情况 |
3.2.7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后T淋巴细胞和胃癌MKN-45 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
3.3 结果 |
3.3.1 胃癌MKN-45细胞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建立 |
3.3.2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 |
3.4 讨论 |
3.4.1 胃癌MKN-45 细胞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构建结果分析 |
3.4.2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HER2、PD-L1生物学特性及在胃癌的相关性和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miR-486-3p靶向Erbb2影响肺癌化疗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 miRNA研究现状 |
1.2.1 miRNA的起源 |
1.2.2 miRNA的生物发生和沉默机制 |
1.2.3 miRNA、癌症与多药耐药性 |
1.2.4 miRNA的长期过表达 |
1.3 Erbb2研究现状 |
1.3.1 Erbb2的结构特点与生物学功能 |
1.3.2 Erbb2过表达与癌症发生 |
1.4 癌症中miRNA对 Erbb2 以及Erbb3 信号的调控 |
1.4.1 miRNA对 Erbb2 以及Erbb3 的调控 |
1.4.2 miR-486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细胞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RT-qPCR |
2.2.3 Western Blot |
2.2.4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2.2.5 质粒构建 |
2.2.6 质粒提取 |
2.2.7 病毒包装及稳转细胞系的构建 |
2.2.8 细胞免疫荧光 |
2.2.9 细胞增殖检测 |
2.2.10 细胞凋亡检测 |
2.3 生物信息学预测网站及分析软件 |
第3章 miR-486-3p靶向调控Erbb2 基因 |
3.1 引言 |
3.2 miR-486-3p靶向Erbb2 验证 |
3.2.1 miR-486-3p与 Erbb2 相关性验证 |
3.2.2 过表达miR-486-3p稳转细胞的构建 |
3.2.3 miR-486-3p直接靶向Erbb2 验证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miR-486-3p靶向Erbb2 促进肺癌化疗敏感性 |
4.1 前言 |
4.2 miR-486-3p对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
4.3 Erbb2敲低对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制霉菌素调控血管内皮抑制素和EGFR单抗的内吞和摄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细胞内吞通路概述 |
1.1.1 细胞内吞通路的研究概况 |
1.1.2 网格蛋白依赖型内吞通路 |
1.1.3 脂筏依赖型内吞通路 |
1.1.4 网格蛋白通路和脂筏通路的关系 |
1.1.5 细胞内吞调控异常与疾病 |
1.1.6 细胞内吞调控与药物摄取 |
1.2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与血管内皮抑制素概述 |
1.2.1 肿瘤以及新生血管生成的研究概况 |
1.2.2 肿瘤新生血管及相关治疗的研究概况 |
1.2.3 血管内皮抑制素与肿瘤治疗 |
1.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治疗研究 |
1.3.1 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 |
1.3.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的关系 |
1.3.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治疗 |
1.3.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药物 |
1.4 抗肿瘤药物细胞内吞与其疗效的关系概述 |
1.4.1 血管内皮抑制素及其受体的细胞内吞研究现状 |
1.4.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细胞内吞研究现状 |
1.4.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药物的细胞内吞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胆固醇螯合剂制霉菌素调节血管内皮抑制素的细胞内吞 |
2.1 本章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系、实验试剂和细胞转染 |
2.2.2 细胞内吞通路的抑制剂、小干扰 RNA 和突变体 |
2.2.3 血管内皮抑制素的细胞内吞检测 |
2.2.4 流式细胞术分析血管内皮抑制素内吞 |
2.2.5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
2.2.6 超速密度梯度离心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制霉菌素能够促进血管内皮抑制素的细胞内吞 |
2.3.2 脂筏通路参与血管内皮抑制素内吞 |
2.3.3 网格蛋白通路也参与了血管内皮抑制素内吞 |
2.3.4 脂筏通路和网格蛋白通路协同调节血管内皮抑制素内吞 |
2.3.5 制霉菌素使血管内皮抑制素内吞从脂筏转移到网格蛋白通路 |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制霉菌素促进血管内皮抑制素内吞和生物学活性 |
3.1 本章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系 |
3.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3 内皮细胞信号通路检测 |
3.2.4 内皮细胞管腔形成实验 |
3.2.5 内皮细胞吊篮迁移实验 |
3.2.6 内皮细胞划线愈合实验 |
3.3 实验结果 |
3.3.1 血管内皮抑制素抑制细胞信号通路的疗效被制霉菌素增强 |
3.3.2 血管内皮抑制素抑制细胞管腔形成的疗效被制霉菌素增强 |
3.3.3 血管内皮抑制素抑制细胞吊篮迁移的疗效被制霉菌素增强 |
3.3.4 血管内皮抑制素抑制细胞划线愈合的疗效被制霉菌素增强 |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制霉菌素促进血管内皮抑制素的肿瘤组织摄取和抗肿瘤疗效 |
4.1 本章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系和实验材料 |
4.2.2 动物活体成像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示踪实验 |
4.2.3 小鼠肿瘤生长和新生血管实验 |
4.3 实验结果 |
4.3.1 制霉菌素促进血管内皮抑制素的肿瘤组织摄取 |
4.3.2 制霉菌素促进血管内皮抑制素在肿瘤新生血管上的定位 |
4.3.3 制霉菌素促进血管内皮抑制素的抗肿瘤疗效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4.4.1 制霉菌素对于其他新生血管抑制剂内吞的影响 |
4.4.2 其他几种制霉菌素同类药物对血管内皮抑制素的作用 |
4.4.3 制霉菌素与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治疗的意义 |
第5章 制霉菌素促进 EGFR 单抗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内吞 |
5.1 本章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细胞系、实验试剂和细胞转染 |
5.2.2 检测 EGFR 单抗的细胞内吞 |
5.2.3 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 EGFR 单抗内吞 |
5.2.4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
5.2.5 细胞存活增殖实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制霉菌素能够促进 EGFR 单抗的细胞内吞 |
5.3.2 脂筏和网格蛋白都参与 EGFR 单抗内吞 |
5.3.3 内吞后 EGFR 单抗的细胞定位研究 |
5.3.4 制霉菌素对于 EGFR 单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制霉菌素促进 EGFR 单抗药物的肿瘤组织摄取和抗肿瘤疗效 |
6.1 本章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动物活体成像实验 |
6.2.2 小鼠肿瘤生长和治疗实验 |
6.3 实验结果 |
6.3.1 制霉菌素促进 EGFR 单抗的肿瘤组织摄取 |
6.3.2 制霉菌素促进 EGFR 单抗的抗肿瘤治疗效果 |
6.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6.4.1 制霉菌素和 Cetuximab 联合治疗的意义 |
6.4.2 对于 EGFR 单抗耐药的肿瘤 |
第7章 制霉菌素促进“EGFR 单抗-化药偶联物”的抗肿瘤疗效 |
7.1 本章引言 |
7.2 实验方法 |
7.2.1 EGFR 单抗-化药偶联物(Cetuximab-Doxorubicin)的制备 |
7.2.2 EGFR 单抗-化药偶联物的内吞和摄取(流式细胞实验) |
7.2.3 EGFR 单抗-化药偶联物的抗肿瘤细胞增殖存活实验 |
7.2.4 EGFR 单抗-化药偶联物在荷瘤动物模型中的治疗效果 |
7.3 实验结果 |
7.3.1 制霉菌素促进 EGFR 单抗-化药偶联物的细胞内吞摄取 |
7.3.2 制霉菌素促进 EGFR 单抗-化药偶联物对 HCT-116 细胞的疗效 |
7.3.3 制霉菌素促进 EGFR 单抗-化药偶联物抗 HCT-116 肿瘤的活性 |
7.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含硝基咪唑/氮氧化物类低氧还原活化型细胞毒/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目次 |
第一部分 含硝基咪唑类低氧还原活化型细胞毒/EGFR抑制剂 |
1 6-(硝基咪唑-烷氧基)-4-苯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1.1 研究背景 |
1.2 6-(硝基咪唑-烷氧基)-4-苯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设计思路 |
1.3 6-(硝基咪唑-烷氧基)-4-苯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
1.4 化合物1-48~1-67的EGFR及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测试 |
1.5 化合物1-50的模拟生物还原活化评价 |
1.6 化合物1-50在常氧和低氧下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
1.7 化合物1-50对肝微粒体的稳定性 |
1.8 化合物1-50与EGFR激酶的分子对接 |
1.9 本章小结 |
1.10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2 7-(2-硝基咪唑-烷氧基)-4-苯胺基喹唑啉类低氧还原活化型细胞毒/EGFR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2.1 7-(2-硝基咪唑-烷氧基)-4-苯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设计思路 |
2.2 7-(2-硝基咪唑-烷氧基)-4-苯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3 7-(2-硝基咪唑-烷氧基)-4-苯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激酶及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
2.4 对化合物2-28的模拟生物还原活化评价 |
2.5 化合物2-28在常氧和低氧环境下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
2.6 化合物2-28对肝微粒体的稳定性 |
2.7 化合物2-28与EGFR激酶的分子对接 |
2.8 本章小结 |
2.9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3 4-[(硝基咪唑-1H-烷氧基)苯胺基]喹唑啉类低氧还原活化型细胞毒/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3.1 4-[(硝基咪唑-1H-烷氧基)苯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设计思路 |
3.2 4-[(硝基咪唑-1H-烷氧基)苯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3.3 化合物3-43~3-55、3-62~3-65、3-72~3-75的EGFR及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
3.4 分子模拟对接 |
3.5 本章小结 |
3.6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4 对含有2-硝基咪唑基团的4-苯胺基吡咯[3,2-d]并嘧啶类EGFR抑制剂的探索 |
4.1 研究背景 |
4.2 化合物4-19~4-23的合成 |
4.3 化合物4-13~4-18、4-19~4-23的EGFR及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
4.4 化合物4-17、4-19与EGFR激酶的分子对接 |
4.5 本章小结 |
4.6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含氮氧化物类低氧还原活化型细胞毒/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
1 含氮氧化物类低氧还原活化型细胞毒/EGFR抑制剂的设计思路 |
2 4-苯胺基蝶啶类氮氧化物的合成 |
3 目标化合物的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估 |
4 侧链含氮氧化物的4-苯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活性测试 |
5 4-苯胺基喹唑啉-1-氮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EGFR抑制活性研究 |
6 3-氰基-4-苯胺基喹啉-1-氮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
7 本章总结 |
8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综述 |
摘要 |
1 引言 |
2 已上市的EGFR家族小分子抑制剂 |
3 处于临床Ⅲ期研究的EGFR家族小分子抑制剂 |
4 处于临床Ⅱ期和Ⅰ期研究的EGFR家族小分子抑制剂 |
5 已终止临床研究的EGFR家族小分子抑制剂 |
6 4-苯胺基喹唑啉的构效关系及与受体的结合模式 |
7 EGFR家族小分子抑制剂的药理特性以及临床研究特点 |
8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6)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和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 |
第一部分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一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 |
第一节、蛋白酪氨酸激酶 |
第二节、EGFR酪氨酸激酶 |
第三节、EGFR信号的转导通路 |
第二章、以EGFR家族成员为靶点的靶向药物 |
第一节、单克隆抗体 |
第二节、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第三章、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活性筛选 |
第一章、含3-羟基-4-吡啶酮喹唑啉类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第一节、多靶点EGFR-TKI研究进展 |
第二节、铁离子螯合剂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含3-羟基-4-吡啶酮喹唑啉类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 |
第二章、含3-羟基-4-吡啶酮喹唑啉类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第一节、含3-羟基-4-吡啶酮喹唑啉类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 |
第二节、含3-羟基-4-吡啶酮喹唑啉类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活性筛选 |
第三节、化合物与EGFR结合机制的研究 |
第四节、含3-羟基-4-吡啶酮喹唑啉片段的EGFR酪氨酸抑制剂的生物活性小结与展望 |
第三章、实验部分 |
第一节、化合物合成步骤及结构表征 |
第二节、生物活性测试和评价操作步骤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 |
第一章、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抗肿瘤活性的评价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含3-羟基-4-吡啶酮片段的索拉非尼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活性筛选 |
第一节、索拉非尼的结构改造 |
第二节、含3-羟基-4-吡啶酮片段的索拉非尼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筛选 |
第三节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含3-羟基-4-吡啶酮片段的含糖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第一节、含3-羟基-4-吡啶酮片段的的含糖化合物的合成 |
第二节、含3-羟基-4-吡啶酮片段的含糖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第三节、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多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合成方法及条件的优化 |
第三节、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小结 |
第五节、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小结与展望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EGCG调节p53和EGFR信号通路抑制人类肺癌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写注解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EGCG靶向调控p53翻译后修饰抗肺癌的分子机制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主要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EGCG剂量依赖性抑制肺癌细胞的停泊非依赖生长 |
2.3.2 基因沉默(Knock down)p53增强了肺癌细胞系A549对EGCG的耐受能力 |
2.3.3 EGCG上调p53及其靶基因的表达 |
2.3.4 EGCG延长p53和MDM2的半衰期 |
2.3.5 EGCG上调p53 ser15和ser20磷酸化 |
2.3.6 EGCG促进p53的核积聚 |
2.3.7 EGCG上调p53的反式激活能力 |
2.3.8 EGCG抑制p53的泛素化降解 |
2.3.9 EGCG抑制p53与MDM2的相互作用 |
2.4 分析与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EGCG靶向调控EGFR信号通路抗肺癌分子机制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主要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EGCG剂量依赖性抑制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及下游信号通路 |
3.3.2 EGCG抑制EGFR总蛋白表达水平及其胞膜定位 |
3.3.3 EGCG抑制EGFR的核积聚 |
3.3.4 EGCG抑制EGFR的反式激活能力 |
3.3.5 EGCG抑制EGFR靶基因cyclin D1的表达 |
3.3.6 EGCG诱导肺癌细胞周期阻滞于G_1期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8)克服耐药的非可逆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和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 |
第一部分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一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 |
第一节、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分类 |
第二节、EGFR酪氨酸激酶 |
第二章 、以EGFR家族成员为靶点的靶向治疗 |
第一节、单克隆抗体 |
第二节、小分子化学抑制剂 |
第三章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克服耐药的非可逆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 |
第一章 、非可逆型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 |
第一节、已知的非可逆型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EGFR蛋白晶体的结合模式 |
第二节、4-芳胺基喹唑啉(或3-氰基-4-芳胺基喹啉)类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小结 |
第三节、2-氟代非可逆型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 |
第四节、恶唑烷酮类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 |
第二章 、非可逆型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 |
第一节、非可逆型6-(2’-氟代丙烯酰胺)-4-芳胺基喹唑啉类衍生物(A)的合成 |
第二节、非可逆型6-(2'-氟代丙烯酰胺)-3-氰基-4-芳胺基喹啉类衍生物(B)的合成 |
第三节、非可逆型6-(2'-氟代丙烯酰胺-4'-取代氨基)-4-芳胺基喹唑啉类衍生物(C)的合成 |
第四节、非可逆型6-(2'-氟代丙烯酰胺-4'-取代氨基)-3-氰基-4-芳胺基喹啉类衍生物(D)的合成 |
第五节、6-恶唑烷酮-4-芳胺基喹啉类衍生物(E)的合成 |
第三章 、非可逆型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筛选 |
第一节、6-(2'-氟代丙烯酰胺)-4-芳胺基类衍生物(A+B)生物活性筛选 |
第二节、非可逆型6-(2'-氟代丙烯酰胺-4’-氨基)-4-芳胺基类衍生物(C+D)的生物活性筛选 |
第三节、6-恶唑烷酮-4-芳胺基喹啉类衍生物(E)的生物活性筛选 |
第四节、克服耐药的非可逆性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小结与展望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一节、相关化合物的具体合成步骤及谱图数据 |
第二节、生物活性测试和评价的操作步骤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 |
第一章 、多肽化合物库的构建及新的合成方法学的摸索 |
第一节、无痕迹的非Cysteine辅助的多肽合成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苯并硫氮卓酮类的固相合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杂环化合物库构建-新的合成子“烯烃叠氮”在吡咯[1,2-α]并吡嗪合成的应用 |
第一节、反应条件的摸索与优化 |
第二节、反应底物的适用范围 |
第三节、可能的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四节、小结与展望 |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作者筒历 |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9)多靶向VEGF-EGFR的Fc融合蛋白EVP1的构建及其结合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2 构建质粒pDC659-EVP1 |
1.3 腺病毒Ad5/35-EVP1的包装及滴度测定 |
1.4 融合蛋白EVP1的表达、纯化 |
1.5 ELISA方法检测融合蛋白EVP1的浓度 |
1.6 Western blotting检测融合蛋白EVP1的表达 |
1.7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 IFA) 检测EVP1和肿瘤细胞的靶向结合 |
1.8 生物膜层光学干涉技术 ( biolayer interferometry, BLI ) 测定EVP1与肿瘤细胞靶向结合的亲和力常数 |
1.9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重组质粒pDC659-EVP1的酶切鉴定 |
2.2 腺病毒Ad5/35-EVP1的PCR鉴定 |
2.3 腺病毒Ad5/35-EVP1的滴度 |
2.4 融合蛋白EVP1的表达 |
2.5 融合蛋白EVP1的表达量 |
2.6 融合蛋白EVP1与高表达EGFR和HER2肿瘤细胞的特异靶向结合 |
2.7 融合蛋白EVP1与EGFR、HER2和VEGF结合的亲和力常数 |
3 讨 论 |
(10)高效结合VEGF与EGFRs的Fc融合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一、肿瘤的发病机制 |
二、EGFR 家族与 VEGF 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
三、肿瘤的单克隆抗体治疗 |
四、本课题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构建携带融合基因 EVP3 的腺病毒 Ad5/35-EVP3 |
一、前言 |
二、实验器材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第三章 融合蛋白 EVP3 的表达、纯化及其功能初探 |
一、前言 |
二、实验器材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Herstatin,EGFR家族的天然抑制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 [1]GNL3L在食管鳞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边帅.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PD-L1、HER2联合靶点研究归芪白术方对胃癌细胞增殖和T细胞活性的影响[D]. 李玲.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miR-486-3p靶向Erbb2影响肺癌化疗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D]. 孙宇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制霉菌素调控血管内皮抑制素和EGFR单抗的内吞和摄取[D]. 陈阳. 清华大学, 2014(09)
- [5]含硝基咪唑/氮氧化物类低氧还原活化型细胞毒/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程伟彦. 浙江大学, 2014(11)
- [6]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和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D]. 刘燊. 浙江大学, 2015(10)
- [7]EGCG调节p53和EGFR信号通路抑制人类肺癌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D]. 金龙玉. 中南大学, 2013(02)
- [8]克服耐药的非可逆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和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D]. 陈文腾. 浙江大学, 2013(01)
- [9]多靶向VEGF-EGFR的Fc融合蛋白EVP1的构建及其结合特性[J]. 左明辉,金华君,黎江,易中梅,叶真龙,钱其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2(03)
- [10]高效结合VEGF与EGFRs的Fc融合蛋白的研究[D]. 申冬昊. 第二军医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