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包产到户首倡者王定的遭遇(论文文献综述)
郑鹏[1](2014)在《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文中研究表明转型与现代性是社会学的根本议题。本研究旨在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及其独特性进行探究和阐释,试图给出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竞争性解释版本。现代性的核心意识形态是对其所辖的人口满足与解放的承诺。在历史上,马尔萨斯与马克思/恩格斯就现代性的前景与可欲性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前者认为,“大自然宴席的席位”极其有限,现代性只能扩展到有限的人群,没有席位的多余人必须离开。后者认为,只要解除资本主义对物质技术现代性的桎梏以及对解放现代性的异化,现代性能够为所有人带来美好的承诺,即社会主义接管的现代性能够“保证永远不再因人口过剩而恐惧不安”。不过,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同样指出过,“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和过剩人口增长规律”,那么是否能够对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做出归纳?沿寻这一个问题,本研究的视角聚焦在1949年以后毛泽东的时代,这是一个用理想建构现实的时代,然而现实却并不乐观。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竭尽全力弥合社会主义的“短缺”与给予其人民生命确定性之间的紧张。在改善意愿的逻辑之下,社会主义国家设计—实施了持续不断的社会工程,如福柯所言,在这些社会工程的施工中,国家必须构建出相应的人口治理术。既然“国家只是一个多重治理术体制所带来的可变结果”,既然“历史已经表明,社会主义只有嫁接到各种治理术的类型之上才能运转”,那么,“为了追求社会主义现代性,国家构建并实施了怎样的人口治理术呢?”。这就是本研究所展开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在性质上属于理论性探讨,在文本呈现上是批判的、解释性的,本文采取了国家对人口筹划的事件——过程为研究切入点。首先,本文在总体上提出了一个“国家—现代性—人口治理术”的研究框架,以此对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中所实施的各种社会工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剩余人口的管理工程做出阐释。根据毛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历史与逻辑,“社会主义现代性—国家—人口治理术”的解释框架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要点:(1)价值—乌托邦性,即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动力与归宿:普遍拯救的承诺;(2)控制—工程性,即为物质技术现代性与解放现代性而开启的经济现代化赶超与人口改造;(3)等级化—分类—排除性,即下放经济剩余人口和秩序剩余人口,既以“下放”本身证明“拯救”的事实性,又迫使失序的社会恢复到社会主义现代性所承诺的状态。最终,以拯救为出发点和归宿,国家追求现代性的过程制造出了:“‘组织起来’/‘人口单位化—‘包下来’—‘等级化/分类/排除’—‘改造’”的人口治理环路。为了对本研究提出的解释框架做出应用或再解释,在本文的接下来的第四、五章进行了相对独立的案例研究,研究对象选取了毛时代的重大事件,分别是“大跃进”(1958)及“大精简”(1962-196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50—1980)。事件清晰地展示了毛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现代性层次的转换,所采取的整体性方案、程式、技术。“大跃进”是毛时代时里的一场时空压缩的赶超型经济现代化试验。它试图在资本极度短缺的条件下,以共产党娴熟的群众运动方式将无限供给的过剩劳动力转换为资本,以此完成国家的经济现代化赶超。大跃进”引爆的“大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最密集的时空里制造出大规模的经济过剩人口。庞大的经济剩余人口相对于冷却的现代化显得极为多余,而相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包下来”的现代性承诺而言则是无法承受的人口包袱。因此,紧急性地、大规模地清理—排除城市经济剩余人口成为治理危机的根本途径。事先制造的农村剩余人口堆积地为转嫁城市危机提供了运作空间。如果说大跃进引发的大精简是一项危机治理,那么知青下放运动则说明了毛时代里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治理手段的常态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前后持续长达1/4个世纪,改变了近2000万青年人命运,是一项堪称设计周密、动员完备,共和国历史上最旷日持久的社会工程。知青下放运动的工程性质与目的是多重的、并且处于变化之中。在运动之初,它主要是为了解决受教育的失业者的就业问题,一直到1968年经济动机都处于首要地位,同时,它也是应对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常规方式。但到1968年,它成为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政治危机治理手段,之后,政治动机越发超越经济动机,导致知青下放转为一场青年人口的政治改造工程。此外,它还笼罩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缩小三大差的光环。总体而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本质是毛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对剩余人口——经济与秩序的双重剩余——管理与改造的工程。毛去世之后,现代性层次从解放现代性降入技术物质现代性,人口治理术也随之转型。新的人口治理术宗旨是:国家将“包下来”的生命政治框架中的人口再生产成本转给个人,将人口包袱交给市场管理。知青自发形成的返城运动冲击波是促成这场转型的关键性力量之一。知青运动的终结标志着毛时代乌托邦工程谢幕。最后,本文提出了反思现代性的愿景。马克思的“自由人”;市场经济下的“无印痕公民”;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资本主义下的“庸众”;福柯微观权力技术下的“驯顺的肉体”,这都是现代性理论家为寻求真实的自由而对现实的人的境遇的反思。本文提出,在一个复杂社会里的自由既需要面对现实,又需要为现实加入理想。如果国家真诚地为所有人创造自由,就无须惧怕权力或计划转而与它作对。但是,多元开放、包容异见、允许不服从是将国家建设为人们获得自由的工具(而不是异化为压迫手段)的先决条件。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分子必须重拾批判与自我解放,与主流保持距离和张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主流之外的叙事,由此为社会提供另一种可能性。并且倡导一种自我的生存美学。
李兴平[2](201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中国化的研究,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展开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结合律与发展律,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和与时俱进、一脉相承的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结合律融在发展律之中,发展律又支撑着结合律,两种规律相辅相成,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本论文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将结合律与发展律按照时间、空间和形式三个维度分解成五个层次,即马克思主义化——理解、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接、磨合和检验;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化——应用、结合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化——继承、完善和超越;马克思主义现实化——深化、开放和普及。通过这五个层次,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实践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演进规律首先就是要揭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共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着述都是具体时代、具体国家的产物,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科学抽象,将带有共性的一般内涵剥离出来,形成具有普遍真理的属性,来作为指导我们研究具体事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科学理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化,而不是别的什么化,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守,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化了。所以,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和基本原理的坚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决条件。其次,马克思主义正因为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进步要素具有价值和学理上的相似性,才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就是首先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传统文化的对接和磨合,逐步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然后通过具体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从表象走向内容。第三,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只能通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才能解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结合中国不同时期国情变化和社会发展需求所创立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四,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需要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还会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属于过去,同样也要面对当代和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证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和超越马克思主义,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永远保持活力和生机。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也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获得的最宝贵的政治与精神财富,更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时代性是新世纪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为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性和实效性,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回归普通民众,才能从实质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中国人走进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检验马克思主义,走出马克思主义(即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再回到马克思主义(即用实践经验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终运用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马克思主义去武装普通民众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历程的变迁,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掌握的质的飞跃。
本刊编辑部[3](2003)在《《炎黄春秋》2003年(1—12期)总目录》文中研究说明
卢蒙坚[4](2003)在《中国包产到户首倡者王定的遭遇》文中提出 王定,原名廖基豪,广西全州人,1923年生,肄业于具有革命传统的桂林和江师范。1947年入我党领导的香港达德学院学习,1948年1月,参加西江游击队,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调回广西,先后担任过游击大队长、参谋主任兼联队长等职。50年代前期,他担任过副师长、县长、县委副书记。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席卷全国农村,广西环江县一夜之间冒出109个高级社。县委书记王定却一头钻进山旮旯里,察民疾,摸民心。他察觉到,高级社和“大跃进”实际上并不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心
二、中国包产到户首倡者王定的遭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包产到户首倡者王定的遭遇(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专栏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现代性研究 |
1.2.2 治理术研究 |
1.2.3 国家、现代性与人口治理术的综合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借鉴 |
第二章 “包下来”:社会主义现代性与生命政治的建构(1949-1980年) |
2.1 总体性危机的社会诊断:由国家重建社会 |
2.2 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组织起来” |
2.2.1 “一张白纸,正好写字”:毛的现代性图景 |
2.2.2 “组织起来”:人口治理的总战略 |
2.2.3 “包下来”与“单位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生命权力 |
第三章 “下放”:稀缺的现代性席位与剩余人口的治理术(1949-1980年) |
3.1 社会主义的“剩余人口”生产与排除 |
3.1.1 作为现代性读本的《人口论》与《新人口论》:“人口剩余”与“席位稀缺” |
3.1.2 社会主义的“剩余人口”生产机制 |
3.1.3 分类与排除的人口治理术:人民与人口的断裂 |
3.2 小结: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特征及其人口治理术的逻辑 |
第四章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发展危机与人口分流术 |
4.1 规训乡村:剩余人口堆积空间的制造 |
4.1.1 降服“作为变数”的乡村与“难对付的”农民 |
4.1.2 剩余人口堆积地的制造与强制移民工程的开启 |
4.2 紧急的现代化:“大跃进”与“大危机” |
4.2.1 启动大跃进的缘由 |
4.2.2 大跃进的极端现代化本质 |
4.2.3 “大跃进”:时间的压缩与数字的跃进 |
4.2.4 “大危机”的爆发及其诊断 |
4.3 治理“危机”:“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
4.3.1 人“从哪里来”? |
4.3.2 回到“哪里去”? |
4.3.3 “哪些人”回去?怎样送“他们”回去? |
4.4 小结 |
第五章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剩余人口管理与改造的社会实验 |
5.1 教育大跃进与“受教育的”失业者:“就业”的新动向 |
5.2 经济剩余人口下放工程的系统构建:从危机到常规的治理术 |
5.3 从经济剩余到秩序剩余的人口治理术:改造人的政治工程与乌托邦 |
5.3.1 降服“红卫兵” |
5.3.2 谁是下放者:“青年”、“社会青年”到“知识青年”的构建 |
5.3.3 最后的乌托邦?剩余人口的管理与青年人的改造 |
5.4 下放运动为何止于1980年:现代性话语的重构与人口治理术的转型 |
5.4.1 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层次转换:从革命到发展 |
5.4.2 生命政治的重构与人口治理术的转型:从拯救到满足 |
5.4.3 构建发展:“知青下乡运动”的去政治化 |
5.4.4 “倒逼”:知青的命运抗争与领导人的加快顺应 |
5.4.5 解决之道:政治问题的经济化治理方式 |
第六章 结语 |
6.1 “社会主义现代性—国家—人口治理术”的解释框架 |
6.2 乌托邦之殇 |
6.3 反思现代性:复杂社会里的自由与自我解放 |
参考文献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化——理解、认同和信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化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解 |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
二、马克思主义解答了时代课题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化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和观点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
一、马克思主义是人民性与真理性的统一 |
二、马克思主义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三、马克思主义是开放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化就是树立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 |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认识和理想信念的统一 |
二、要在社会转型时期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接、磨合和检验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对接 |
一、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对革命思潮的需要 |
二、革命思潮的传播与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磨合 |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 |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超越 |
第三节 中国革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检验 |
一、在中国革命经验教训中检验马克思主义 |
二、在对教条主义批判中升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
第三章 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化——应用、结合和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基础 |
一、国情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应用中国化的基础 |
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推进的思想动力 |
第二节 中国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发展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应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成果 |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应对中国改革问题的伟大实践成果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应对新世纪新问题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
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发展模式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丰富化——继承、完善和超越 |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继承马克思主义精髓才具有生命力 |
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
二、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实践中的完善和超越 |
一、尊重国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
二、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
三、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的和谐社会论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现实化——深化、开放和普及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渊源理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发展线索与意义 |
第二节 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需求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普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意义及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
二、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 |
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仅指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包产到户首倡者王定的遭遇(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D]. 郑鹏.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D]. 李兴平. 兰州大学, 2010(10)
- [3]《炎黄春秋》2003年(1—12期)总目录[J]. 本刊编辑部. 炎黄春秋, 2003(12)
- [4]中国包产到户首倡者王定的遭遇[J]. 卢蒙坚. 炎黄春秋,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