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社区规划理念与创新环境建设

高新区社区规划理念与创新环境建设

一、社区规划理念与高新区创新环境构筑(论文文献综述)

王昕宇[1](2021)在《新时代理念转变下的社区提升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高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背景之下,社区规划理念呈现出如下四个转变趋势:由"城"的逻辑转向"人"的逻辑;由"老城区存量规划"转向"新城区存量规划";由"生活"导向转向"生与产"并重;由"有形"的规划界面,转向"无形"的策划、治理界面。基于这样的转变,社区提升规划作为一种更为综合的社区规划类型值得对其研究。本文以成都高新区为例,基于全域层面的社区人群、空间、产业特质,并将其划分为生活居住型、产业园区型、商务楼宇型三种社区类型。并从人本视角谋篇、逐层渐进定位、软硬兼施规划、实施保障四个层面构建社区提升规划的方法。以期为社区规划研究者、基层社区治理者提供较为系统性的规划方法研究。

刘旷,李晓楠[2](2021)在《基于社区规划理论的棚户区改造路径探索——以包头市昆北片区棚户区改造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持续了已有十年之久,在改善居住条件、缓解城乡发展矛盾、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现实的局限性,导致棚户区改造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传统以功能提升为主的棚改规划策略,在技术路线上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刚性控制与引导,仅抓住对棚户区现状特色的挖掘和系统的梳理、追求空间及物质环境的建设等内容,缺乏对居民生活方式和真正需求的考虑。本文以包头市昆区北部区棚户区改造为例,运用社区规划的设计理念,通过融入多学科发展理念、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建立问题导向性原则以及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四个层面探索棚改的路径及方法。在掌握棚户区的历史来源和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对社区居民的调查,研究居民的核心诉求,并以此为依据对棚户区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的改善与提升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求实现人居环境的全面发展。希望通过运用微观层面的社区规划理论引导大型棚户区改造路径的转变与创新,能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范晓鹏[3](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胡仕婷[4](2021)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背景下西安高新区小学布局的适宜性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已进入到注重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以及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小学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日常生活质量和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效率。2018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给小学布局提出新的要求,强调以人为本,按照十分钟生活圈去配置小学,但全国性的《标准》指明的是大方向,我国地域辽阔,城市之间差异明显。理念如何因地制宜地指导实践,仍需要不断探索。因此本文以西安市高新区城市小学为研究对象,对《标准》中小学布局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通过高新区的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探索《标准》中小学规模和通学出行两方面的适宜性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部分展开。一是小学规模的适宜性研究。首先,通过对高新区小学现状规模以及与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人口匹配度的分析,总结现有问题以及形成原因。其次,通过调查与访谈获取高新区不同人群对现状小学规模的满意度与实际诉求,并利用高新区数据对《标准》中小学规模与占地面积进行模拟验算,得出《标准》中提出的小学规模以及服务人口并不能与高新区的现实情况相匹配。二是小学生通学出行方面的适宜性研究。首先,根据实地调研以及调查问卷等形式,调查学生上学通学过程中的出行习惯、出行特点和规律等,以揭示家庭通学行为的“人—时间—空间”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通过分析高新区小学周边的建成环境对通学的影响,总结出人们通学过程中在小学生出行安全、交通相互影响、出行多样性、城市建成环境、通学空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针对高新区现实情况以及小学相关人群需求对小学规模与通学出行两方面提出布局优化策略。在小学规模方面,建议建设标准化班级规模小学;控制班额,适当增加小学;充分考虑小学规模相关影响因素。在通学出行方面,适当扩大高新区小学服务半径,将空间阻隔影响因素考虑到生活圈划定中;保证小学生出行安全,完善多元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制定门前区相关指标,完善校园周边停车设施。优化小学空间配置的精准性,解决小学生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个性需求。

赵雨晴[5](2021)在《青年行为需求下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文中认为社区是城市治理与发展的基本单元,社区生活圈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在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发挥重要的作用,社区生活圈成了整个城市运转的核心单位,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非常态的条件下,日益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也逐渐成为了社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正是由于本次青年群体的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突出了过去社区建设中青年群体的需求常被忽略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在互联网的大潮之中青年群体热衷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另一方面是社区建设者与管理者对于青年群体的行为特点和需求情况缺乏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导致青年群体的活动空间向虚拟化转变,社区生活的邻里交往衰退严重,缺乏便于青年群体寄托情感与交往互动的空间载体。因此要通过社区生活圈内物质空间的建设,帮助青年群体改变当前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从青年群体的行为需求出发,展开针对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与提升研究。首先梳理社区生活圈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进而从需求层面深入剖析了青年群体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青年群体生活圈层级与设施配置类别,构成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第二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将研究区域划分成5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根据在此居住生活的青年群体的设施使用特征,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对社区生活圈现状的设施数量、设施环境品质及设施覆盖度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将5个生活圈分成局部完善和品质提升两种类型,总结归纳研究区域内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现状存在种类匮乏、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最后基于因地制宜配置、功能复合使用、服务模式创新与分时分段共享的优化原则,以及配置体系化、服务均等化与供求匹配化的优化目标,提出满足青年群体行为需求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本文利用文献整理、访谈法等定性研究与问卷调查、开放数据、Arc GIS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满足青年群体行为需求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一方面为解决新时代青年群体在社区生活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支持,为有效应对社会异质化需求,实现公共资源的精准配置;另一方面为促进社区生活圈设施品质、功能完善、水平提升,从而建设宜居的城市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意义,为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均衡化提供新思路。

张馨月[6](2020)在《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社区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深圳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的产城分离的生产型产业园区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产业发展需求。在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下,国内多个城市出台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倡导产业用地的混合开发和集约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园的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征的新型产业园。此类新型产业园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产业,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功能需求高度复合、产城关系互动共融、空间设计以人为本,表现出了明显的社区化倾向。在近年来的产业地产的开发热潮中,社区化的新型产业园已在实际项目中纷纷得到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理论研究上对此类新型产业园的空间设计策略还没有系统性的总结和规范性的指导。基于理论的滞后和此类产业园建设的巨大需求,论文对新型产业园的社区化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先锋阵地,有着大量的新型产业园建设经验,论文以深圳的新型产业园为例进行充分调研,结合社区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对新型产业园的社区化设计策略展开研究。首先,论文对我国产业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针对深圳产业园设计的特色化地域背景和政策环境进行研究,提出社区化是产城融合阶段新型产业园的主要发展趋势;随后,对新型产业园与社区化的概念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实践和新型产业园社区化的动因分析,明确了新型产业园进行社区化设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接着,从社区规划设计理论入手分析了社区化营造的影响因素,研究了新型产业园的使用者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归纳出产业园社区化在社区环境、社区功能和社区氛围等方面的设计要点;最后,紧扣上述设计要点,结合大量案例分析,对新型产业园提出“产城联动”、“功能完善”、和“社区氛围营造”三方面的社区化设计策略,并以参与的相关项目实践为例对以上策略进行验证实践。论文系统论述和总结了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的社区化设计策略,从人性化和多元化需求角度优化了传统产业园的空间布局,提升了产业园的空间品质,在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为产业园营造出利于创新的空间氛围,并为此类新型产业园设计提供了思路,对同类型项目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意义。

丁潇颖[7](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冯倩晶[8](2020)在《设计治理视角下的珠海市城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由量到质的转变。城市设计作为城市形塑过程的公共干预,是提高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抓手。我国城市设计工作长期由政府包办,利益协调困难、评价标准模糊、干预力度难以把握等问题普遍存在,制约了城市设计水平的提升。伴随着国家治理转型,市场、社会公众、规划设计师等利益相关者将进一步参与到城市设计中,共同塑造更积极的设计决策环境。英国着名城市设计学者马修·卡莫纳(Matthew Carmona)于2016年详细阐释了“设计治理”的理念,他认为设计治理是“破解建成空间质量问题、推动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与结果符合公共利益的可行途径”,“更提供了使所有参与城市形塑过程的利益集团都受益的可能”。这为我国城市设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设计治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城市治理的讨论,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的先进实践经验研究,建立了设计治理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分析我国设计治理的发展特征,及形成国际经验对比。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珠海市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珠海市是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发的四个特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良好,城市特色显着,建市以来长期致力于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工作,并于2017年入选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同类城市(如厦门、青岛、佛山和东莞等)的城市设计发展。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案例解读、实地调研与访谈等研究方法,梳理了珠海城市与设计治理的发展历程,并结合重点地区的设计治理实践研究,归纳珠海设计治理的演变特征,最后从政府、市场、社会三个方面剖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别于英美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我国受政治体制高度集中、市场经济制度不够健全、市民社会起步、技术力量不够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公众形式性参与的设计治理现状。在此背景下,珠海的城市设计经历了尊重自然的谨慎开发阶段(1979-1998年)、弱干预促开发阶段(1999-2009年)、完善设计控制阶段(2010-2015年),正迈向设计治理初级阶段(2016年至今)。珠海具有发展城市设计的良好政治经济基础,长期坚持生态宜居的目标,逐渐表现出治理主体多元化、地区治理客体差异化、治理工具多样化的特点,取得一定的治理效能,但也存在治理系统不够成熟、公共利益反馈不足等问题。珠海在政府强势推动下,已基本实现了从设计控制到设计治理初级阶段的转型,多元利益主体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已具备了协商共治的渠道,政府、市场及社会应进一步克服自身的角色惯性约束,逐渐进行各自的自我调适,加强交互影响的平台搭建,通过地方性设计治理能力的共同提升,实现适应中国制度语境的城市形塑过程中利益共享和结果最优。

冯学涛[9](2020)在《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文中认为在国家把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历史时期,提升空间发展、推动空间治理成为重要举措。空间治理通过资源的空间配置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均衡发展。当下,城市发展由“追量”转向“求质”,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行政单元逐渐成为国家推进空间治理的关键平台。社区建设及其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空间资源合理分配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以空间治理视角作为切入点重新审视社区规划具有现实意义。以往社区规划大多注重物质空间环境的营造但对人的精神追求及社区服务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当下的社区规划除了要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空间生活需要以外更应该成为一种集邻里关系、居住环境、文化情感、社区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规划。深圳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示范城市,其城市建设也走在国内前沿并率先进入城市发展转型阶段,本文从深圳第一“城中村”——白石洲社区入手进行实证研究,白石洲社区人员构成及产权关系复杂、改造过程漫长、空间状态零乱的特征对其开展实证研究在城市转型发展时期具有现实意义。以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中所涉及到的人口、文化、土地、产业、环境等核心要素为实证研究内容,从社区空间特征入手对其在物质空间环境层面的规划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社区规划所涵盖的非物质层面所需的发展要素进行研究,总结了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模式及其运作机制。鉴于白石洲社区规划过程中“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模式下所形成的正负空间效应,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社区规划模式的理论探索,尝试引用空间治理作为理论支撑,同时受多中心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的启示,结合我国国情构建起“政府—市场—公众”空间治理理论模型并进行空间效应评价。通过对空间治理模型的分异,演化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单轮驱动型、政企合作的双轮驱动型、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多轮驱动型三种社区规划模式并分别对其展开理论分析和模式探索。在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下深入探讨了社区规划在申报、审批、出让及建设实施阶段下的多元主体制衡机制。本次课题研究将空间治理、传统社区规划理念与我国率先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的深圳白石洲社区相融合进行实证分析和规划模式探索是本文的亮点。分析认为社区物质空间规划与非物质要素共同发展是社区转型的必然要求;多元主体协同推进下的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将是未来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的发展方向和探索重点。

姚鹏飞[10](2020)在《城市小街区重构背景下尺度优化分析及策略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文中认为在城市向外扩张的过程中,我国城市一度出现以大尺度街区规划模式发展的现象。大尺度街区在城市效率、邻里关系、社会效能等方面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诸多城市问题叠加造成恶性循环,亟待从空间形态组织与结构尺度等方面进行城市街区的更新改造与活力激发。随着我国在城市建设引入“街区制”,城市街区建设逐渐向小街区回归。本文从街区理念与相关理论发展入手,对街区制、小街区、街区尺度等概念进行解读,梳理影响街区组织的要素、街区尺度相关理论,并结合国内外小街区实践展开分析,为城市存量更新过程街区尺度优化提供参考。研究以苏州市作为城市样本,分别从苏州三个具有不同历史发展背景的区域(高新区、古城区、工业园区)中选取街区样本,通过实地调研与数字地图相结合,对影响街区效率与活力激发的问题进行梳理,借助数字平台量化分析,建立起复杂城市问题与城市街区结构尺度之间的关联与互动,从空间结构组织、公共空间分布、自然线性界面开放性等方面梳理样本街区存在的问题,通过数字化平台模拟优化后在不同层面形成的图形化结果,建立对比图集展示可能性优化结果。最后,作者结合国内外相关建设实践成果,总结并梳理适宜我国江南地区城市街区优化的可行性策略,为城市街区尺度优化、效率提高、活力激发提供科学参考。

二、社区规划理念与高新区创新环境构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规划理念与高新区创新环境构筑(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理念转变下的社区提升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与概念
2 新时代下社区规划理念的转变:
    2.1 由“城”的逻辑转向“人”的逻辑
    2.2 由关注“老城区存量规划”转向关注“新城区存量规划”
    2.3 由关注“生活”转向“生与产”并重
    2.4 由“有形”的规划界面,转向“无形”的策划、治理界面
3 社区提升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高新区为例
    3.1 成都高新区社区特征基本判识
    3.2 人本视角谋篇
    3.3 逐层渐进定向
    3.4 形神兼备提升规划
    3.5 实施保障
        3.5.1 行政机制保障
        3.5.2 引入市场机制
        3.5.3 借力三类主体
4 结语

(2)基于社区规划理论的棚户区改造路径探索——以包头市昆北片区棚户区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社区规划的内涵及意义
    2.1 对社区概念的理解
    2.2 社区规划的类型及内涵
    2.3 社区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作用
3 社区规划理论对棚改的启示
    3.1 融入多学科发展理念
    3.2 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度
    3.3 建立问题导向性原则
    3.4 对人居环境全面关注
4 包头昆北片区棚改路径的探索
    4.1 昆北片区的基本情况
        4.1.1 棚户区的历史来源
        4.1.2 现状的主要问题
        4.1.2. 1 城市功能缺失,发展后劲不足
        4.1.2. 2 外来人口较多,社会问题严重
        4.1.2. 3 低端业态密布,基础设施薄弱
    4.2 社区居民的全面调查
        4.2.1 居民满意度调查
        4.2.2 居民需求度调查
    4.3 注重对社区氛围的营造
        4.3.1 合理的社区划分
        4.3.2有效的社群交融
    4.3强调对空间品质的提升
        4.3.1 聚焦城市性格
        4.3.2 塑造公共空间
        4.3.2. 1 三条绿化景观带
        4.3.2. 2 不同层级的公园系统
        4.3.3 创造多元功能
        4.3.4 增加设施供给
        4.3.4. 1 发挥昆区优势资源
        4.3.4. 2 构建社区服务体系
5 结语

(3)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背景下西安高新区小学布局的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小学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
        1.1.2 高新区小学布局的现状问题亟待解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小学布局
        2.1.2 通学出行
    2.2 小学布局经典理论
        2.2.1 Garden City——小学配置思想的萌芽
        2.2.2 邻里单位——小学配置理论的奠基
        2.2.3 小区规划理论——小学配置和布局的规范化、标准化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内外小学规模相关研究
        2.3.2 国内外小学通学出行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3.《标准》中小学布局的关键要素提取与高新区现状分析
    3.1 《标准》中小学布局的关键要素提取
        3.1.1 《标准》中的小学规模相关内容分析
        3.1.2 《标准》中的小学生通学出行相关内容分析
    3.2 西安高新区小学现状分析
        3.2.1 高新区基本概况
        3.2.2 高新区小学布局现状
    3.3 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布局适宜性研究思路
    3.4 本章小结
4.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规模适宜性分析
    4.1 高新区小学规模现状分析
        4.1.1 小学规模空间分布
        4.1.2 小学总体学生数量
        4.1.3 小学平均班额数
        4.1.4 生均面积
        4.1.5 高新区小学规模现状问题
    4.2 高新区小学规模与服务人口关系分析
        4.2.1 根据高新区现状小学推算每所小学所服务人口
        4.2.2 高新区小学规模与人口不匹配的原因分析
    4.3 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规模适宜性分析
        4.3.1 针对不同人群对小学规模满意度分析
        4.3.2 基于《标准》的小学规模与人口的推算
    4.4 本章小结
5.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出行适宜性分析
    5.1 高新区小学生通学出行情况调查
        5.1.1 高新区通学出行情况问卷调查
        5.1.2 小学生作息时间及上下学出行特点分析
        5.1.3 小学生接送率调查
        5.1.4 小学生通学接送方式调查
        5.1.5 小学校门前区分析
        5.1.6 小学停车设施调查
    5.2 高新区小学生步行通学情况分析
        5.2.1 高新区小学生接送主体分析
        5.2.2 通学过程中不同人群的需求
        5.2.3 小学生通学空间距离
        5.2.4 小学生通学时间分析
    5.3 高新区小学生通学出行方面现状问题总结
        5.3.1 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
        5.3.2 小学生安全性问题
        5.3.3 服务半径扩大问题
        5.3.4 空间阻隔问题
    5.4 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生通学出行适宜性分析
        5.4.1 小学生出行安全
        5.4.2 交通相互影响
        5.4.3 小学服务半径研究
        5.4.4 出行多样性
        5.4.5 城市建成环境制约
        5.4.6 儿童友好型通学空间
    5.5 本章小结
6.《标准》背景下的高新区小学适宜性布局策略
    6.1 《标准》背景下高新区小学规模优化策略
        6.1.1 建设标准化班级数量小学
        6.1.2 控制班额,适当增加小学
        6.1.3 充分考虑小学规模相关影响因素
    6.2 《标准》背景下高新区小学通学出行方面布局优化策略
        6.2.1 适当扩大小学服务半径,生活圈划定时考虑空间阻隔影响因素
        6.2.2 保证小学生出行安全,完善多元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6.2.3 制定门前区相关指标,完善校园周边停车设施
    6.3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表目录
附录2 高新区小学不同人群满意度调查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5)青年行为需求下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居住区规划模式向社区生活圈模式转变
        1.1.2 “美好生活需要”对社区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1.1.3 城市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营造浪潮
        1.1.4 当代生活模式下青年交往需求的日益增长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青年群体
        2.1.2 生活圈
        2.1.3 社区生活圈
        2.1.4 设施布局体系
        2.1.5 配建设施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心理学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3 环境行为学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2.3.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3.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3.3 国内外生活圈相关实践
        2.3.4 国内外综述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青年群体行为与需求特征分析
    3.1 调查研究设计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调研内容与问卷设计
        3.1.3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
    3.2 青年群体基本特征
        3.2.1 多元的生活方式
        3.2.2 小型的家庭结构
        3.2.3 激烈的社会竞争
        3.2.4 无限的创新精神
    3.3 青年群体需求特征
        3.3.1 多样便捷需求
        3.3.2 交往共享需求
        3.3.3 品质创新需求
        3.3.4 绿色健康需求
    3.4 青年群体行为特征分析
        3.4.1 日常活动的出行频率特征分析
        3.4.2 日常活动的出行时长特征分析
        3.4.3 日常活动使用设施重要性评价分析
        3.4.4 日常活动使用设施满意度评价分析
    3.5 青年群体的社区生活圈层级
        3.5.1 社区生活圈设施配置分类及空间特性
        3.5.2 社区生活圈空间结构模式
    3.6 本章小结
4 大连高新园区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评价体系构建
    4.1 数据采集与处理
        4.1.1 数据获取与采集
        4.1.2 数据去重与分类
        4.1.3 建立Arc GIS空间数据库
    4.2 社区生活圈设施评价体系构建
        4.2.1 公平性与效率性评价原则
        4.2.2 评价模型及方法构建
        4.2.3 评价设施选取及空间服务范围
    4.3 社区生活圈边界划定方法
        4.3.1 确定居民出行中心
        4.3.2 确定社区生活圈的合理规模
        4.3.3 衔接行政管理体系
    4.4 评价标准及政策解读
        4.4.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4.4.2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报批稿)
        4.4.3 《大连市城镇体系规划(2018-2035 年)》
    4.5 本章小结
5 大连高新园区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评价与优化
    5.1 大连市高新园区社区生活圈的划定
        5.1.1 社区邻里服务中心识别
        5.1.2 社区生活圈边界初步识别
        5.1.3 社区生活圈的行政边界衔接与划定
    5.2 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现状特征
        5.2.1 设施数量特征
        5.2.2 设施覆盖程度
        5.2.3 设施服务品质
    5.3 社区生活圈类型划分及特征评价
        5.3.1 社区生活圈的类型划分方法
        5.3.2 局部完善类特征与评价
        5.3.3 品质提升类特征与评价
    5.4 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问题及原因分析
        5.4.1 设施配置不当,种类匮乏
        5.4.2 布局层级不均,结构失衡
        5.4.3 供需匹配失衡,效率低下
    5.5 局部完善类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5.5.1 填补供给缺口,分期分级建设
        5.5.2 提升层级划分,完善服务体系
    5.6 品质提升类社区生活圈布局优化策略
        5.6.1 均衡供给质量,匹配需求偏好
        5.6.2 创新多样功能,适应多元需求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青年群体行为需求下的社区生活圈布局优化策略
    6.1 优化原则
        6.1.1 因地制宜配置原则
        6.1.2 功能复合使用原则
        6.1.3 服务模式创新原则
        6.1.4 分时分段共享原则
    6.2 优化目标
        6.2.1 配置体系化
        6.2.2 服务均等化
        6.2.3 供求匹配化
    6.3 青年群体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6.3.1 建立青年出行圈层体系
        6.3.2 提升青年活动承载品质
        6.3.3 增强青年社区互动交往
        6.3.4 提高青年户外活动频率
    6.4 社区生活圈实施引导策略
        6.4.1 规划层面
        6.4.2 行动层面
        6.4.3 主体层面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研问卷
附录 B 图片目录
附录 C 表格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社区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深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1.1.2 产业园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理念
        1.1.3 各大城市产业用地新政策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对新型产业园的研究
        1.4.2 对产城融合理念及社区化产业园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的发展趋势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滕尼斯社区理论
        2.1.2 新都市主义
    2.2 我国产业园发展概述
        2.2.1 产业园的概念
        2.2.2 产业园的分类
        2.2.3 我国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2.4 我国产业园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深圳产业园发展概况
        2.3.1 深圳产业园发展环境分析
        2.3.2 深圳产业园发展历程
        2.3.3 产城融合背景下的的产业用地政策创新
    2.4 社区化的新型产业园发展趋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城融合下的新型产业园社区化理念与实践
    3.1 新型产业园设计中社区理念的引入
        3.1.1 新型产业园
        3.1.2 社区化
        3.1.3 新型产业园与社区化
    3.2 新型产业园社区化实践
        3.2.1 国外产业园社区化的建设实践
        3.2.2 国内产业园社区化的探索历程
    3.3 新型产业园社区化的动因分析
        3.3.1 产业结构的升级
        3.3.2 使用者需求的提升
        3.3.3 产城关系的转变
        3.3.4 政策环境的推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城融合下新型产业园社区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社区化营造的影响因素
    4.2 新型产业园使用者行为研究
        4.2.1 特性概述
        4.2.2 行为模式
        4.2.3 行为需求
    4.3 新型产业园社区化营造的设计要点
        4.3.1 由产城分离趋向产城融合
        4.3.2 由单一功能转为复合开发
        4.3.3 由土地运营走向氛围培育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社区化设计策略
    5.1 社区化的产城联动策略
        5.1.1 都市型园区构建
        5.1.2 协同重组的交通系统
        5.1.3 模糊化的空间边界
    5.2 社区化的功能完善策略
        5.2.1 多元化的功能组成
        5.2.2 多维度的混合模式
        5.2.3 模块化的要素组织
    5.3 社区化的氛围营造策略
        5.3.1 回归传统街巷空间
        5.3.2 活化园区交往空间
        5.3.3 植入场所感特色空间表达
    5.4 设计实践——南山科技创新中心
        5.4.1 项目背景
        5.4.2 社区化理念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主要贡献
    3.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社区化新型产业园空间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设计治理视角下的珠海市城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设计是提高城市发展品质的重要抓手
        1.1.2 治理转型背景下我国的城市设计运行亟待创新
        1.1.3 设计治理的概念兴起,为我国城市设计运作提供新思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
        1.2.2 城市治理(Urban Governance)
        1.2.3 设计治理(Design Governance)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既有研究评述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论文框架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城市设计在治理领域的拓展
        1.6.2 现实意义:从城市设计管理走向设计治理
第二章 城市设计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相关理论引介
        2.1.1 城市治理:转型期城市开发的权力特征
        2.1.2 设计治理:设计治理及其相关理论
    2.2 国外先进城市设计治理实践
        2.2.1 美国:以产权关系为核心的设计治理
        2.2.2 英国:政府引导与多方参与并重的设计治理
        2.2.3 新加坡:政府主导并兼顾市场效率的设计治理
    2.3 城市设计治理的分析框架
        2.3.1 设计治理环境
        2.3.2 设计治理目标
        2.3.3 设计治理系统
        2.3.4 设计治理效能
    2.4 国内城市设计治理实践
        2.4.1 国内城市设计治理的特征
        2.4.2 国内外城市设计治理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发展历程与实践
    3.1 珠海市发展概况
        3.1.1 政治地位:拥有较高的城市战略定位
        3.1.2 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丰富,特色突出
        3.1.3 经济发展:坚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3.1.4 社会文化:形成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
    3.2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发展历程
        3.2.0 尊重自然的谨慎开发阶段(1979-1998 年):政府主导的基本标准控制
        3.2.1 弱干预促开发阶段(1999-2009 年):以体制建设为重点,城市设计实践滞后
        3.2.2 完善设计控制阶段(2010-2015年)
        3.2.3 迈向设计治理初级阶段(2016 年至今):政府推动下的设计治理水平提升
    3.3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最新实践
        3.3.1 构建全流程的编制与实施体系
        3.3.2 完善城市设计规范标准体系
        3.3.3 拓宽多元主体参与途径
        3.3.4 丰富非正式的设计治理工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海市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治理实践
    4.1 政企主导类:珠海北站TOD地区
        4.1.1 设计治理环境与目标
        4.1.2 设计治理系统运行
        4.1.3 设计治理效能
    4.2 设计师引导类:横琴十字门中央商务区
        4.2.1 设计治理环境与目标
        4.2.2 设计治理系统运行
        4.2.3 设计治理效能
    4.3 走向公众参与类:金湾航空新城核心区
        4.3.1 设计治理环境与目标
        4.3.2 设计治理系统运行
        4.3.3 设计治理效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演变特征
        5.1.1 设计治理环境:政治经济条件好,社会力量较弱
        5.1.2 设计治理目标:坚持生态宜居优先,政治经济色彩浓厚
        5.1.3 设计治理系统:内涵日益丰富,依赖政府支持
        5.1.4 设计治理效能:多元治理格局初成,空间品质差异化提升
    5.2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5.2.1 政府对城市设计治理的影响
        5.2.2 市场对城市设计治理的影响
        5.2.3 社会对城市设计治理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总结
    发展建议
    主要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空间治理
        1.2.2 社区
        1.2.3 社区规划
        1.2.4 居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畴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样本案例与数据来源
    1.5 技术路线
2 理论综述与空间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2.1 国内外空间治理研究综述
        2.1.1 国外空间治理研究综述
        2.1.2 国内空间治理研究综述
    2.2 国内外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2.2.1 国外社区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2.2.2 国内社区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2.2.3 国内社区规划实践分析
    2.3 空间治理视角下规划体系变革与社区规划发展
        2.3.1 社区规划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2.3.2 社区规划发展方向判定
    2.4 理论解读及空间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2.4.1 空间治理的源理论——城市政体理论
        2.4.2 多中心、公民社会理论内涵解读及其理论启示
        2.4.3 空间治理总体模型构建及空间效应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
    3.1 深圳白石洲社区现状
        3.1.1 社区概况
        3.1.2 社区发展历史进程
        3.1.3 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与人群构成
    3.2 社区发展瓶颈及空间环境提升
        3.2.1 空间特征分析
        3.2.2 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物质环境更新
    3.3 白石洲社区规划机制
        3.3.1 成立社区更新工作坊
        3.3.2 激活动力,推动未来社区产业多元化
        3.3.3 社区规划师推动社区规划进程
    3.4 白石洲社区规划模式分析及其建设成效评价
        3.4.1 社区规划模式分析
        3.4.2 建设成效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模式探索
    4.1 以政府为主导的单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4.1.1 单轮驱动型空间治理模型分析
        4.1.2 单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4.1.3 空间治理效应评价
    4.2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下的双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4.2.1 双轮驱动型空间治理模型分析
        4.2.2 双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4.2.3 空间治理效应评价
    4.3 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4.3.1 多轮驱动型空间治理模型分析
        4.3.2 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与多元主体之间的制衡机制
        4.3.3 多元主体参与下社区规划平台构建与运作机制
        4.3.4 空间治理效应评价
    4.4 空间治理视角下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优化探讨
        4.4.1 促进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化与专业化
        4.4.2 建立健全多元主体的全程化参与机制
        4.4.3 强化多元主体之间的制衡机制
        4.4.4 明晰角色定位,促进多元协同共治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关于存量发展阶段下城市转型的方式探讨
        5.1.2 关于服务型、功能型及综合型社区建设的必要性探讨
        5.1.3 关于社区规划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探讨
        5.1.4 关于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模式的理论判定
        5.1.5 关于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空间效应最大化的机制探讨
    5.2 主要创新点
        5.2.1 通过实证研究建构社区规划空间治理的新视角
        5.2.2 构建空间治理模型分析社区规划的空间治理效应
        5.2.3 实证研究与理论延伸的融合探讨
    5.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表目录及来源
附录 B 社区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城市小街区重构背景下尺度优化分析及策略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背景
        1.1.2 国家政策及相关规范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街区理念与相关理论发展
    2.1 相关概念解读
        2.1.1 街区制
        2.1.2 小街区
        2.1.3 街区尺度
        2.1.4 影响街区组织的要素
    2.2 街区尺度相关理论
        2.2.1 街区尺度演进
        2.2.2 国内外学者对街区尺度的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小街区建设相关的实践
    3.1 国内外小街区的发展探索及理论
        3.1.1 国内外小街区发展脉络
        3.1.2 新时代街区探索思潮
    3.2 国外小街区的相关实践探索
    3.3 我国小街区的实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典型街区的尺度分析
    4.1 苏州典型街区的选取
        4.1.1 苏州不同区域的发展背景及街区特点
        4.1.2 城市典型街区的选取
        4.1.3 城市建成区街区结构尺度优化的可能性
    4.2 空间句法与街区尺度量化分析
        4.2.1 空间句法的原理
        4.2.2 空间句法主要形态变量值
        4.2.3 空间句法的相关应用研究
    4.3 古城区典型街区的结构尺度现状及优化可能
        4.3.1 典型街区现状及问题
        4.3.2 空间句法视野下街区活力点与整合度
        4.3.3 传统小街区的现实挑战
    4.4 高新区典型街区的结构尺度现状及优化可能
        4.4.1 典型街区现状及问题
        4.4.2 空间句法视野下街区结构尺度特点
        4.4.3 典型街区结构尺度优化可能性
    4.5 工业园区典型街区的结构尺度现状及优化可能
        4.5.1 典型街区现状及问题
        4.5.2 空间句法视野下街区活力点与整合度
        4.5.3 典型街区结构尺度优化可能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街区结构尺度优化策略与活力激发
    5.1 城市网络耦合协调
    5.2 公共空间网络构建
    5.3 车行系统和慢行系统耦合加强
    5.4 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强化
    5.5 政策支持及建设协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1.结语
    2.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四、社区规划理念与高新区创新环境构筑(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理念转变下的社区提升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高新区为例[A]. 王昕宇.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住房与社区规划), 2021
  • [2]基于社区规划理论的棚户区改造路径探索——以包头市昆北片区棚户区改造为例[A]. 刘旷,李晓楠.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 2021
  • [3]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背景下西安高新区小学布局的适宜性研究[D]. 胡仕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青年行为需求下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D]. 赵雨晴.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社区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深圳为例[D]. 张馨月.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8]设计治理视角下的珠海市城市设计研究[D]. 冯倩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D]. 冯学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10]城市小街区重构背景下尺度优化分析及策略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D]. 姚鹏飞.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高新区社区规划理念与创新环境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