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高度变化及保护范围的确定

避雷针高度变化及保护范围的确定

一、避雷针高度变化及其保护范围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高洁[1](2020)在《折线法与滚球法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比较》文中提出比较了折线法和滚球法在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时的差别,并通过具体工程分析了在进行发电厂高压配电装置防雷设计时,两种方法对避雷针的不同要求,提出了各自的使用范围。

郭子炘[2](2020)在《大型风机叶片雷击接闪的极性效应与风险评估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对于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风力发电是其中发展最迅速、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利用形式。然而雷击事故严重威胁了风电场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其中以叶片雷击损伤问题最为突出。现有防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保护,但随着机组容量提升,叶片塔筒尺寸增大,风机防雷问题面临新的挑战。究其原因,目前的风机防雷系统设计多依靠经验方法,缺少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完善风机叶片防雷设计,提高风电机组雷击防护性能,降低雷击事故概率,保障风电场正常运行,本文综合利用实验研究与仿真建模手段,针对风机叶片接闪特性,防雷系统拦截失效原因,叶片雷击风险评估方法等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为风机叶片防雷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通过搭建风机叶片雷击接闪特性试验平台,采用长间隙放电模拟雷击过程,研究了不同叶片姿态角度、下行先导侧面距离及雷电极性对叶片接闪特性的影响规律,归纳了接闪点类型,发现正极性雷击时,叶片处负极性上行先导起始难度较大,接闪点向远离叶尖方向转移,接闪器拦截性能下降,存在显着的极性效应。进而研究了不同极性雷击下空间电荷对接闪过程的影响作用,定性解释了极性效应的产生机制。同时指出正极性雷击更易导致叶片雷击事故,并提出了接闪器失效的三种典型模式。利用缩比旋转风机模型,模拟实际风机运行时叶尖线速度,研究了不同极性雷击作用下叶片旋转对接闪特性的影响规律,发现对于接闪过程,旋转使得叶尖处接闪器失效,接闪点向叶根方向转移,防雷系统整体拦截性能下降;对于主回击过程,旋转造成接闪点附近放电通道发生偏移,在叶片表面产生拉弧现象,使得接闪器成功拦截时叶片仍可能遭受损伤。此外,发现旋转下同样具有显着的极性效应,旋转对负极性雷击接闪过程影响较小,而对正极性雷击影响较大。从上行先导的起始机制与对下行先导的吸引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极性效应的产生原因。通过分析负极性先导各部分不同极性流注区域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借鉴正极性先导发展模型中计算空间电荷量的简化方法,建立了负极性先导发展模型,模拟了梯级先导发展过程,获得了空间茎、空间先导、负先导主通道等结构的时空演化规律,利用长间隙放电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合观测数据,提出了负极性上行先导起始判据,模拟了正极性自然雷电接闪过程,为分析风机叶片雷击接闪特性的极性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纳入雷电下先导速度对背景电场的影响作用,与先导速度对能量转化效率的对应关系,改进了不稳定先导转化条件,完善了先导发展模型,提出了稳定先导起始的初始流注动态临界长度判据,实现了先导速度、雷电流峰值对上行先导起始影响的量化表征,是现有先导起始判据的推广。在此基础上根据叶片表面不同位置上行先导起始难度的差异,提出了叶片表面任意位置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分析了不同叶片姿态、不同接闪器类型以及不同雷电下行先导侧面距离下叶片防雷系统的防护效果,对比了不同极性雷击时叶片的雷击风险系数分布,定量分析了极性效应对接闪器拦截性能的影响作用。为风机叶片接闪器的优化布置提供了分析工具。

蔡剑锐[3](2019)在《包头新都市区世纪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文中认为变电站作为电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肩负着与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相互联系的任务,一旦变电站发生故障必然会影响到生产生活,因此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包头电网位于内蒙电网的中心位置,担负着整个包头市的供电任务。近几年包头电力发展十分迅速,电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在电力建设中对变电站建设的紧凑性、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本论文主要结合内蒙电网运行方式的特点,对包头新都市区220kV变电站进行了设计。此变电站电压有220kV/1l0kV/10kV三个等级,论文主要对变电站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阐述了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并对包头新都市区供电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描绘出变电站总体结构轮廓。新都市区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部分主要对变电站的主接线方案、主变容量及型号、中性点接地方式及无功补偿进行论证,通过短路计算,进行电气设备的选型,并设计了防雷接地保护,从而完成了电气一次系统设计。然后对变电站进行了二次系统设计,内容包括调度系统及通信系统设计等。论文最后还从系统继电保护、主变压器保护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保护设计。系统设计从电力系统原始资料出发,严格遵从相关设计原则及水平要求,从而使系统设计更加经济、合理、运行可靠。

谷鸣[4](2016)在《紧凑型220kV智能变电站防直击雷分析计算与设计》文中提出雷电大体可以分为四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和雷电侵入波。其中直击雷产生的高压效应可以使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绝缘受到破坏,产生的高热效应可引起火灾和爆炸,产生的机械效应会使电气设备断裂,由直击雷造成的破坏在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尤为严重,因此防直击雷是变电站设计的一项重要环节。近年来,采用全封闭组合电器的紧凑型智能变电站已在我国大力推广并逐渐普及,电网公司为了实施集约化管理,大力推行输变电工程的标准化设计,提出了模块化设计方案,这使得目前国内220kV变电站布置型式和建设面积大体相似,从而可选出典型的变电站设计方案为例进行分析说明。目前我国变电站普遍采用避雷针防范直击雷,计算防直击雷的保护范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折线法与滚球法。前者是电力规程明文规定的计算方法,后者体现于我国国标的建筑物防雷规范中。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介绍了防直击雷的手段和现状,然后对主要的两种防雷方法折线法和滚球法分别进行了原理分析和仿真,得出其不同保护高度和不同避雷针高度时的变化趋势;在厘清两种方法原理之后,进而利用仿真和计算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比较和分析,分别分析了单支避雷针、两支等高避雷针以及四支等高避雷针在两种方法下的保护半径变化情况,总结出其两者的优缺点;最后以电力公司最为典型的两种变电站布置方式为例,分析了滚球法和折线法在实际变电站中的保护情况,从各方面讨论了其应用范围和可靠程度,得出折线法更加适合电力系统变电站内应用的结论。

徐延亮,张海彬,刘成龙,王帅辉[5](2015)在《固定台站立杆天线直击雷防护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避雷针避雷的原理,对以滚球法确定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及其安装高度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对不同架数立杆天线的防雷要求进行了分类讨论,提出了针对立杆天线防雷的方法,介绍了防雷系统的规格要求,并在实际应用中证实了此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黄阳,简翔浩[6](2014)在《±500kV从化换流站直击雷防护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文中提出本文以±500kV从化换流站为模型,对换流站内的直击雷防护方案进行研究和设计,通过经济技术比较提出可靠而又经济的换流站直击雷防护措施,包括直流开关场、阀厅和换流变区域、交流滤波器场、交流开关场和站用变压器区域,为其他工程的直击雷防护提供参考。

谢施君[7](2013)在《负极性地闪雷击点选择过程的模拟试验及仿真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巨大的破坏力每年造成大量的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雷电防护是能源、交通、航天航空、建筑等诸多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负极性地闪模型模拟雷击过程是指导防雷保护装置设计和改造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现有的负极性地闪模型仍然存在缺陷,部分按照其计算结果设计的防雷保护装置未起到应有的雷电防护效果,亟待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雷击过程仿真模型。针对现有模型存在的问题,本文拟提出一种可以反映下行先导曲折、分叉特性、地表电场时空变化以及迎面先导起始和发展物理过程的负极性地闪模型。并围绕负极性梯级先导形成机制、下行先导通道电荷分布、负极性下行先导随机发展模型、正极性迎面先导特性及仿真模型、负极性地闪发展过程三维仿真模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根据负极性流注的能量平衡方程,结合基于电位畸变的空间电荷计算方法,推导了描述负极性流注-先导转化过程的转化区温度计算公式,提出转化区的背景电场是决定负极性梯级先导形成的关键物理参数;通过开展4~10m间隙尺度的负极性长空气间隙放电,获取了负极性梯级尺度、发展速度等放电参数,并通过与自然雷电相关参数进行对比,论证了负极性长间隙放电与自然雷电的相似性;采用外推的方法,提出了雷电梯级先导形成所需的临界背景电场。基于模拟电荷法,根据回击电流积分电荷总量与回击电流峰值的关系,研究了下行先导通道的电荷总量和电荷分布。提出了下行先导通道电荷总量与回击电流峰值的关系;获得了下行先导通道内的电荷分布规律;研究了分支通道对下行先导通道电荷分布的影响,通过引入电荷系数,提出了考虑分支的下行先导通道电荷分布计算方法。采用背景电场作为选择下行先导发展方向的放电参数,建立了负极性下行先导三维随机发展模型;通过对雷电通道的三维几何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分形维数、分支系数以及电荷系数的关系,并根据自然雷电的分形维数,确定了电荷系数和发展概率指数;采用雷电观测结果在分形维数、电荷总量以及地表电场变化三个方面验证了下行先导发展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分析雷电下的地表电场时空分布特性,提出了基于电场时空分布等效的正极性迎面先导特性模拟试验方法;设计并开展了避雷针的迎面先导特性模拟试验,获得了初始电晕电荷、电晕起始电压、先导起始电压等放电特征参数;提出了新的流注茎-先导转化临界电荷判据;论证了空间电荷对二次电晕起始的抑制作用;获得了先导初始发展阶段的单位长度电荷量,及单位长度电荷随先导电流的变化趋势。考虑暗区内初始先导的生长和空间电荷对电场的影响,提出了包括流注茎-先导转化热过程和二次电晕起始过程的正极性迎面先导起始模型;结合先导电流计算方法和根据人工引雷试验、迎面先导模拟试验和理论推导提出的先导速度与先导电流的关系,建立了迎面先导发展模型;采用正极性迎面先导模拟试验结果以及自然雷电的迎面先导观测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合下行先导三维随机模型和正极性迎面先导起始和发展模型,建立了负极性地闪发展过程三维仿真模型。采用该模型对避雷针的击距、保护半径、引雷范围等防雷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电气几何模型对于某个回击电流峰值采用固定击距进行计算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折线法会过于乐观地估计较高避雷针的保护半径;发现了下行先导在近地区域内的侧向发展是导致较高避雷针地表屏蔽失效的主要原因。

李家启[8](2012)在《基于LLS的重庆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及其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指出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为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中国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重庆地区是我国的多雷暴地区之一,每年造成至少上亿元的经济损失和数十人伤亡,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已经显得极其迫切和重要,而雷电灾害的防御是建立在掌握雷电活动规律和雷电灾害风险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的。为此,本文利用重庆地区闪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LLS)监测资料(1999-2008)、重庆市34个气象观测站雷暴日资料(1951-2009)以及雷电灾害(1954-2008)等相关资料,采用IEEE和DL/T620推荐的雷电流幅值和雷电流波头陡度概率模式,以及数理统计、(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小波理论、对数正态分布等多种诊断与模拟方法,分别对重庆地区雷电活动规律,以及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重庆地区(1999-2008)负闪发生频次(2719964次,占94.6%)远高于正闪(155415次,占5.4%);而正闪雷电流幅值均值(56.49kA)却大于负地闪(39.74kA)。正闪雷电流幅值概率密度模式为F(x+)=(50.22/x+)e(x+-4.165)2/0.4431+(211.4/x+)e(x+-2.912)2/1.209(两个峰值分别为18.4kA和64.4kA),符合双对数正态分布叠加;负闪雷电流幅值概率密度模式为F(x-)=(6143/x-)e(x--3.079)2/0.9291(单峰值为21.73kA),符合对数正态分布。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IEEE模式比DL/T620模式更能客观反映地闪统计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到重庆地区正闪、负闪和总闪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模式(P+(>IP)=1/[1+(IP/44.49)2.224]、P-(>IP)=1/[1+(IP/32.62)2.728和P(>IP)=1/[1+(IP/33.04)2.668)和雷电流波头陡度的累积概率理论模式(P+(>α)=1/[1+(α/26.87)2.224], P-(>α)=1/[1+(α/19.7)2.728]和P(>α)=1/[1+(α/19.95)2.668])。2、重庆地区全年都有闪电发生,主要集中在4-10月,其主要原因是汛期对流性天气旺盛,闪电频次相对较高;闪电日分布类型为夜间主导型(占60%以上),总体特征为双峰双谷状态,其中14:00-18:00和22:00-03:00是闪电高发时期,充分体现了“巴山夜雨”天气;在1999-2008年期间,闪电呈现增长趋势,以443次/月的气候倾向率递增,其中以春季和夏季增长较快,并存在着12个月、20个月、29个月左右较长周期和3个月、6个月较短周期的交替振荡。主要异常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全市一致型(多雷或少雷型)、渝西和渝东北反向型,其异常区域划分为4个区(渝西区、渝中部地区、渝东南区、渝东北区)。在综合闪电定位系统和人工观测雷电日基础上,建立了各区(县)行政区域的人工观测雷电日与雷击大地密度模式、系统和人工观测雷电日关系模式,以及客观反映雷击大地密度关系的雷电日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全市进行区划,得到丰都、垫江和彭水以西地区为高雷区,其余地区为中雷区。3、揭示雷电参数随海拔高度、地理经纬度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相关模式。其中,雷电流幅值(总闪、正闪和负闪)随海拔高度变化模式为lg(Imean)=10-4H+1.5081、 lg(Imean)=10-4H+1.6492和lg(Imean)=9×1O-5H+1.5014;地闪密度(总闪、正闪和负闪)随海拔高度变化模式为NT=411.2H-0.716、NP=18.061H-0.69和NN=394.84H-0.718;正闪比例随海拔高度变化模式为y=2×10-8x2-5×10-5+0.0665;低幅值(0-100kA)闪电比例随海拔高度变化模式为α≤100=-4×10-5H+0.9905,高幅值(100-200kA)闪电比例随海拔高度变化模式为α≥100=3×10-5H+0.0091;雷电流幅值(总闪、正闪和负闪)随纬度变化模式为lg(Imean)=0.0313λ+0.6509、lg(Imean)=0.027λ2-1.7666λ+27.942和lg(Imean)=0.0287λ+0.7191,密度(总闪、正闪和负闪)随海拔高度变化模式为NT=0.2676λ3-24.598λ2+752.45λ-7656.2,NP=0.0148λ3-1.3611λ2+41.771λ-426.54,NN=0.2528λ3-23.23722+710.68λ-7229.7,正闪比例随海拔高度变化模式为α=0.0105λ-0.263;雷电流幅值(总闪、正闪和负闪)随经度变化的模式分别为lg(Imean)=0.0056ψ2-1.2154ψ+67.774lg(Imean)=-0.008ψ3+2.6023ψ2-282-38ψy+10214, lg(Imean)=0.0041ψ2-0.9025ψy+50.992,地闪密度(总闪、正闪和负闪)随经度变化模式为NT=-0.0603ψ4+26.153ψ3-4256.7ψ2+307896ψ-8×106,NP=-0.0087ψ4+3.7533ψ3-608.37ψ2+4382ψ-1×106和NN=-0.0516ψ4+22.4ψ3-3648.3ψ2+264072ψ-7×106,低幅值(0-100kA)闪电比例随经度变化模式为α≤100=0.0051Ψ+0.4137,高幅值(100-200kA)闪电比例随经度变化模式为α≥100=-0.005Ψ+0.5801。4、重庆地区前期(1999-2003)和后期(2004-2008)闪电时空差异较大。闪电密度后期较前期增长221%,其中负闪增长更为明显(从前期的1.43次/km2.a增加到后期的4.80次/km2.a);地闪频次后期较前期在大部分时间点上均有显着的增加,其中11月正极性和负极性地闪频次增长比例最大,分别高达4726%和518%。东部地区正极性闪电密度较西部地区有较大的增长,而西部地区则变化不十分明显;负极性地闪密度在东西部地区均有明显的增长。后期正极性和负极性雷电流幅值均高于前期,正极性增长比例较大(38%);正负极性(除1月份外)雷电流幅值后期高于前期,正极性雷电流幅值日变化在前后期有较大的不同,前期为“一峰一谷”变化趋势,而后期则为“双峰双谷”。正极性雷电流幅值后期较前期的“东高西低”现象有所减缓,后期负极性雷电流幅值则在西部大部分区域均高于前期,而东部低于前期;正闪前(后)期高幅值比例从西往东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后期(忠县除外)高幅值比例较前期有所增加;负闪前期高幅值比例中西部地区较低而东部较高,而后期中西部地区呈现明显增加态势,而东部呈现减少趋势。5、提出了基于闪电定位资料的雷电参数和模式在风险评估中有效应用方法,建立了雷电灾害风险分类评估的模式。(1)区域性风险评估与区划,提出了分为与建筑物是否安装防雷装置无关的区域性风险评估和各类建筑都按照规范安装防雷装置的区域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2)长跨度线路项目雷电风险评估,提出了采用线路走廊法进行风险的分析与区划,找到雷电的易闪段,并通过对比分析安装防雷装置前后效果,评估防雷减灾效益。(3)建筑(群)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建立了永久性建筑、临时建筑和高耸建筑对周边影响的风险评估模式和方法,对永久性建筑而言,除按照IEC62305提出评估内容外,提出了爆炸危险场所场所危害范围、雷电电磁脉冲影响区域、抗灾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内容;对建筑施工和应急抢险救灾中使用的临时用房建立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快速判别模式,为应急抢险指挥决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对高耸建筑,建立了对其周边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内容。在抗灾能力评估方面,文章重点采用库伦定律,对IEC提出的避雷针保护域内遭受雷电概率为0.1%的经验模式以及保护角法进行了机理分析,并对最大保护角的防雷效果(含雷电正击和侧击)进行理论分析,为IEC提出的保护角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陈统明[9](2012)在《金鸡爆竹厂防雷方案》文中认为本文根据金鸡爆竹厂所在地理位置的气候、地质等自然条件和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其厂房进行了直击雷防护的方案设计,具体包括了如何应用滚球法计算不同等高面独立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以及利用不同地形、地貌上的独立避雷针组合对全厂的建筑物进行有效防护;方案实施后通过了防雷主管部门的验收。

张彦勇[10](2011)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雷电防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雷电是在自然界经常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因其强大的电流、炙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而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雷电灾害已经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由于雷电的危害是无孔不入的,到目前为止人类仍没有完全掌握避免发生雷击的办法。现代防雷技术的原则是: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把关,把防雷看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基本原理就是提供一条使雷电对大地泄放的合理低阻抗路径,而不是让其随机性选择放电通道,即要控制雷电能量的泄放与转换。常采用综合防雷技术。张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设计综合防雷系统,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协调统一,尽可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本文研究了雷电的形成、造成的危害、雷击的方式和雷电流的特性,确定了直击雷和感应雷是危害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主要形式。据此,以张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为例,根据其所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其使用特点,参考GB50057-94(2000年)《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并结合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防直击雷和雷电电磁脉冲的风险评估,并进行了防雷设计和应用。得到如下结论:①张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雷达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等级为A级。②按电磁兼容原理把雷达站所在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按需要保护的空间由外到内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LPZ),确定各LPZ空间的雷击电磁脉冲的强度以及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③避雷针数量及布置位置经优化计算、分析,采用三支等高避雷针,以等边三角形排列。④采取共用接地。接地网利用塔楼基桩钢结构做自然接地体,并采取降阻措施。⑤电源系统需要安装4级电源电涌保护器。⑥还要采取引下线、等电位连接、屏蔽、信号系统安装电涌保护器等其它雷电防护的综合措施。

二、避雷针高度变化及其保护范围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避雷针高度变化及其保护范围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折线法与滚球法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折线法和滚球法的原理
    2.1折线法
    2.2 滚球法
3 避雷针保护范围比较
    3.1 单根避雷针保护范围比较
    3.2 多支等高避雷保护范围的比较
4 问题探讨及结论

(2)大型风机叶片雷击接闪的极性效应与风险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
        1.1.2 风电机组面临的雷击防护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风机叶片及其防雷系统设计制造发展趋势
        1.2.2 风电场雷击观测与叶片损伤原因
        1.2.3 风机叶片雷击接闪特性的试验研究
        1.2.4 风机叶片雷电屏蔽分析模型
    1.3 待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静止状态下风机叶片雷击接闪特性与极性效应
    2.1 试验平台与试验设置
        2.1.1 风机叶片雷击接闪特性试验平台
        2.1.2 全尺寸风机叶片被测试品
        2.1.3 接闪过程光学观测系统
    2.2 不同姿态下风机叶片雷击接闪特性
        2.2.1 叶片与水平方向呈90°时的接闪特性
        2.2.2 叶片与水平方向呈30°时的接闪特性
        2.2.3 叶片与水平方向呈0°时的接闪特性
    2.3 不同侧面距离对风机叶片接闪特性的影响
    2.4 风机叶片接闪器的三种失效模式
    2.5 风机叶片雷击接闪特性的极性效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机旋转对叶片接闪特性的影响机制
    3.1 试验平台与设置
        3.1.1 缩比旋转风机雷击接闪试验平台
        3.1.2 试验设置
    3.2 叶片旋转对接闪点分布规律的影响
        3.2.1 负极性下叶片旋转对接闪点分布规律的影响
        3.2.2 正极性下叶片旋转对接闪点分布规律的影响
    3.3 叶片旋转对接闪点附近放电通道的影响
    3.4 旋转叶片接闪特性的极性效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正极性雷击作用下负极性上行先导发展模型
    4.1 负极性梯级先导发展物理机制
        4.1.1 初始电晕
        4.1.2 空间茎
        4.1.3 空间先导
        4.1.4 梯级过程的结束与新梯级过程的开始
    4.2 长间隙负极性梯级先导放电发展模型
        4.2.1 负极性梯级先导发展模型
        4.2.2 负极性梯级先导发展模型的验证
        4.2.3 关键参数对负极性梯级先导发展模型的影响作用
    4.3 负极性上行先导起始判据
        4.3.1 负极性上行先导起始判据的提出
        4.3.2 负极性上行先导起始判据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极性效应的风机叶片雷击风险评估方法
    5.1 正极性上行先导稳定起始的初始流注动态临界长度判据
        5.1.1 正极性稳定先导起始物理模型
        5.1.2 初始流注动态临界长度判据
        5.1.3 关键物理参数对动态临界长度判据的影响
        5.1.4 初始流注动态临界长度判据的验证
        5.1.5 不同稳定先导起始判据的比较与讨论
    5.2 基于上行先导起始物理机制的风机叶片雷击风险评估模型
        5.2.1 风机叶片雷击风险评估模型
        5.2.2 风机叶片雷击风险分析
    5.3 不同极性下风机叶片雷击风险评估
        5.3.1 正负极性上行先导起始判据的讨论
        5.3.2 正负极性雷击下接闪过程与雷击风险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变量说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包头新都市区世纪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包头电网及新都市区变电站建设的背景
        1.1.1 包头电网现状
        1.1.2 新都市区电网现状
    1.2 新都市区220KV变电站建设的意义
    1.3 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况
        1.3.1 电力系统的发展情况
        1.3.2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具有的特点
    1.4 变电站设计的技术分析
        1.4.1 本工程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4.2 相关设计资料和设计任务
        1.4.3 设计要求
        1.4.4 主要设计原则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电力需求分析及系统接入方案设计
    2.1 电力需求预测
        2.1.1 包头市电力需求预测
        2.1.2 新都市区电力需求预测
        2.1.3 电力系统规划及电力平衡
    2.2 变电站站址及接入系统方案分析
        2.2.1 变电站站址
        2.2.2 接入系统方案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
        3.1.1 主接线拟定方案比较
        3.1.2 主接线方案确定
    3.2 负荷计算
        3.2.1 负荷的概念
        3.2.2 电力负荷的分级
        3.2.3 负荷预测及变压器的选择
    3.3 短路电流计算
        3.3.1 短路电流的概念
        3.3.2 短路电流计算的条件
        3.3.3 短路电流计算
        3.3.4 10kV馈线侧限流电抗器的选择与校验
    3.4 无功补偿
        3.4.1 无功补偿和功率因数的改善
        3.4.2 无功补偿的计算和电容器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4.1 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4.2 调动自动化系统实现
        4.2.1 远动系统
        4.2.2 电能量计(费)系统
        4.2.3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4.2.4 业务接入方案
        4.2.5 安全防护设备配置
        4.2.6 数据传输方式和通道
        4.2.7 系统通信实现方案
    4.3 二次设备的布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5.1 电气设备选择的条件
    5.2 母线的选择
    5.3 配电装置的选择及设备选型
    5.4 互感器的选择
        5.4.1 电流互感器选择
        5.4.2 电压互感器选择
    5.5 配电装置的选择
    5.6 电力电缆的选择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保护设计
    6.1 系统继电保护设计
    6.2 主变压器的保护设计
        6.2.1 电力变压器保护概述
        6.2.2 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接线
        6.2.3 过电流保护
        6.2.4 元件保护
    6.3 防雷和接地保护设计
        6.3.1 防雷保护设计
        6.3.2 接地保护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紧凑型220kV智能变电站防直击雷分析计算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变电站防雷保护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防直击雷计算方法概述
    2.1 避雷针(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2.2 变电站防雷设计方法
        2.2.1 折线法
        2.2.2 滚球法
第三章 折线法与滚球法对比分析
    3.1 折线法与滚球法的对比(单避雷针)
    3.2 折线法与滚球法的对比(两支等高避雷针)
        3.2.1 折线法
        3.2.2 滚球法
    3.3 折线法与滚球法的对比(四支等高避雷针)
        3.3.1 折线法
        3.3.2 滚球法
    3.4 折线法与滚球法的对比(单根避雷线)
        3.4.1 折线法
        3.4.2 滚球法
    3.5 折线法与滚球法的对比(双根等高平行避雷线)
        3.5.1 折线法
        3.5.2 滚球法
第四章 紧凑型220KV智能变电站防直击雷计算分析
    4.1 A3-3型变电站防直击雷分析
        4.1.1 避雷针方案
        4.1.2 避雷线方案
    4.2 A1-2型变电站防直击雷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固定台站立杆天线直击雷防护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避雷原理
2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2.1 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
    2.2 多支避雷针保护范围
3避雷针的高度
    3.1 避雷针的最低高度
    3.2避雷针的最高高度
4 分类讨论
    4.1 台站上只有1架天线
    4.2 台站上有2架天线
    4.3 台站上有3架或3架以上天线
5 防雷系统规格要求
6 结束语

(6)±500kV从化换流站直击雷防护方案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换流站直击雷防护现状
2 折线法
    2.1 折线法的保护范围
    2.2 折线法的适用性
3 滚球法
    3.1 滚球法的原理
    3.2 滚球法的保护范围
    3.3 滚球法的适用性
4 直击雷保护范围的比较
5 换流站的直击雷防护方案设计及优化
    5.1 直击雷防护范围
    5.2 配电装置的直击雷防护
    5.3 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
    5.4 直击雷防护方案的优化
    5.5 基于本文设计方案的几点说明
6 结束语

(7)负极性地闪雷击点选择过程的模拟试验及仿真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2 负极性下行先导三维随机发展模型
    2.1 决定下行梯级先导发展的放电参数
    2.2 下行先导通道的电荷总量和电荷分布
    2.3 下行先导随机发展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正极性迎面先导起始和发展过程模拟试验研究
    3.1 基于电场时空分布等效的正极性迎面先导特性模拟试验方法
    3.2 正极性迎面先导特性试验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正极性迎面先导起始和发展模型
    4.1 正极性迎面先导起始模型
    4.2 正极性迎面先导发展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负极性地闪发展过程三维仿真模型
    5.1 负极性地闪过程三维仿真模型
    5.2 避雷针的防雷性能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采用CSM的负极性地闪发展过程电场计算方法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基于LLS的重庆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及其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1.4 各章内容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雷电流幅值与陡度概率模式研究
    2.1 引言
    2.2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2.3 雷电流幅值概率模式
    2.4 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模式
    2.5 雷电流波头陡度概率模式
    2.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地闪频次与雷电日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3.1 引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地闪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
    3.4 雷电(暴)日空间分布特征
    3.5 基于闪电密度的有效雷电日确定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雷电流参数随海拔高度、地理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4.1 引言
    4.2 资料与方法
    4.3 雷电流参数随海拔高度变化规律
    4.4 雷电流参数随纬度变化规律
    4.5 雷电流参数随地理经度变化规律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1999-2003和2004-2008地闪活动变化规律
    5.1 引言
    5.2 数据及统计方法
    5.3 地闪频次及密度变化特征
    5.4 雷电流幅值变化特征
    5.5 闪电比例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LLS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6.1 引言
    6.2 区域性评估与区划
    6.3 长跨度线路项目风险评估
    6.4 建筑物(群)风险评估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及特色
    7.3 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着作、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9)金鸡爆竹厂防雷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金鸡爆竹厂的地理和气候概况
    1.1 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方案的设计
    2.1 防雷的设计概况
    2.2 外部防雷措施和独立避雷针高度的确定
    2.3 独立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2.3.1 多根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2.3.2 三根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2.3.2. 1 确定A、B两针相对于C针安装点的高度、水平距离及D1、hx
        2.3.2. 2 确定建筑物的屋顶平面上保护范围截面
        2.3.3 单根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2.3.4 第三种情形
        2.3.5 第四种情形
3. 小结

(10)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雷电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雷电防护的必要性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综述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雷电的产生及危害方式
    2.1 雷电的形成
    2.2 雷雨云起电机理
    2.3 雷电的放电过程
    2.4 雷电流的描述
        2.4.1 雷电流的波形
        2.4.2 雷电流的幅值
    2.5 雷电流的破坏作用
        2.5.1 雷电流的热效应及其危害
        2.5.2 雷电的机械力作用及其危害
        2.5.3 雷电流的电效应及其危害
    2.6 雷电对生命的伤害
        2.6.1 跨步电压
        2.6.2 接触高电压
        2.6.3 旁侧闪击
    2.7 小结
第3章 雷达站防雷措施理论分析
    3.1 直击雷防护措施
        3.1.1 接闪器技术
        3.1.2 引下线技术
        3.1.3 共用接地技术
    3.2 感应雷防护措施
        3.2.1 等电位连接技术
        3.2.2 屏蔽技术
        3.2.3 加装电涌保护器技术
        3.2.4 综合布线技术
    3.3 小结
第4章 雷击风险评估
    4.1 雷达站塔楼防直接雷击风险评估
    4.2 雷达站信息设备系统雷击风险评估
        4.2.1 雷达站的物理状况
        4.2.2 雷击风险评估
    4.3 小结
第5章 雷电过电压防护设计方案的研究
    5.1 地理、气象情况勘查
    5.2 雷达站防雷类别的确定
    5.3 接闪器设计
        5.3.1 雷达天线罩接闪器设计
        5.3.2 雷达天线罩接闪器磁场强度评估
        5.3.3 雷达楼塔楼接闪器设计
        5.3.4 办公楼接闪器设计
    5.4 引下线设计
    5.5 均压环设计
    5.6 雷达站的接地地网设计
        5.6.1 共用接地体的设计
        5.6.2 预留电气接地的设计
        5.6.3 等电位连接的设计
    5.7 雷达机房的防雷设计
        5.7.1 雷达机房的屏蔽措施
        5.7.2 等电位连接设计
        5.7.3 电缆与波导管的防雷设计
    5.8 电涌保护器的设计
        5.8.1 电源系统电涌保护器的设计
        5.8.2 信号系统电涌保护器的设计
    5.9 合理布线的设计
    5.10 其它附属设施的防护
    5.11 防雷施工要求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详细摘要

四、避雷针高度变化及其保护范围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折线法与滚球法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比较[J]. 高洁. 电力设备管理, 2020(07)
  • [2]大型风机叶片雷击接闪的极性效应与风险评估方法[D]. 郭子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3]包头新都市区世纪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D]. 蔡剑锐.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4]紧凑型220kV智能变电站防直击雷分析计算与设计[D]. 谷鸣. 山东大学, 2016(03)
  • [5]固定台站立杆天线直击雷防护设计[J]. 徐延亮,张海彬,刘成龙,王帅辉. 舰船电子对抗, 2015(06)
  • [6]±500kV从化换流站直击雷防护方案的设计与优化[J]. 黄阳,简翔浩. 电工文摘, 2014(04)
  • [7]负极性地闪雷击点选择过程的模拟试验及仿真模型研究[D]. 谢施君.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8]基于LLS的重庆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及其风险评估研究[D]. 李家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 [9]金鸡爆竹厂防雷方案[J]. 陈统明. 中华民居, 2012(03)
  • [10]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雷电防护技术研究[D]. 张彦勇.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4)

标签:;  ;  

避雷针高度变化及保护范围的确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