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领域(论文文献综述)
刘杰,张超,罗洁[1](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的交叉融合学科特点,从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聚焦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于三个内容上的突破:强调理、工、医的学科交叉融合;突出"导师团"创新培育机制的育人模式;打造学生实验->实践->科研的递进式能力培育,最后形成新工科背景下的"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魏国辉,闵巍巍[2](2021)在《中医药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路径与体系建设》文中研究说明融合中医药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既是中医药创新交叉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中医药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在分析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医药特色生物医学工程学科6个主要路径:中医药特色学科研究领域、人才培养、中医药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带头人选拔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本文提出的学科发展路径,可以为培养中医药创新型医工交叉人才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为中医药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王思涵[3](2021)在《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重叠越来越多,各个领域都需要更多的交叉学科人才。尤其在对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对医工交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增强前沿学科和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但是,我国在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实践时间较短、经验不丰富,还存在较多的挑战和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对我国改进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围绕跨学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等相关领域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根据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提出了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框架。其次对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医学工程和医学物理学项目、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创新与设计项目、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工程研究生院项目等3个国外案例,从培养过程、条件支撑、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然后对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导师团队、资源配置、制度规范6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在借鉴国外案例经验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尚不明晰;培养过程有待完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质量保障不够健全,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深化学科融合;改进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条件支撑;完善质量保障,健全培养机制。本文基于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框架,采用了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深入探索了国外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经验,实证分析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较为系统科学的结论。本研究的贡献在于: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骆清铭,周欣,叶朝辉[4](2020)在《生物医学影像学科发展现状和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医学影像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建立在物理学、数学、化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生命科学、医学的基础上,是贯穿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的必备手段,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一次又一次飞跃.生物医学影像不仅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柱,也是实施智能制造和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抓手;不仅能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做出贡献,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梳理生物医学影像的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入手,重点剖析了有史以来我国对生物医学影像研究的重视程度与投入情况,归纳了我国生物医学影像研究的产出情况,总结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优势研究领域,进而对我国生物医学影像的发展现状进行竞争态势分析,最后提出展望和建议.
王璐[5](2020)在《基于多视角的交叉学科知识贡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大科学时代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科学研究问题越来越综合且复杂,仅依靠单一学科的力量很难解决,需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融合来发挥作用。这一过程中,大量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国外学者普遍使用“interdisciplinary”一词表示交叉学科,该词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S.Woodworth)于1926年提出。我国在1985年召开的第一届交叉学科大会,表明交叉学科在我国的研究拉开了序幕。此后,学者们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进行的如火如荼,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包含交叉学科理论、方法、学科知识交流与转移等研究内容。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们侧重研究某一交叉学科形成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交叉与转移,或两个及以上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情况,倾向于从宏观角度解读学科交叉现象,缺少文献章节位置等微观内容层面上的学科知识交叉研究,且在使用引文分析法研究交叉学科的过程中,将所有引文的价值与意义等同看待,未做出位置区分。本文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这一交叉学科为例,主要关注其知识输入层面,从多个视角分析交叉学科知识来源的期刊和学科贡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对国内外交叉学科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研究成果发现研究不足;(2)分析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文献的章节结构特征,根据文献论述功能划分并合并文献章节,对引文数量和类型进行可视化分析;(3)以期刊为切入点,从整体视角、位置视角和综合视角三个角度分析不同期刊对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知识贡献,总结不同视角的期刊贡献特征;(4)将来源期刊进行学科匹配,从学科层面分析上述三个视角下不同学科的知识贡献,发现不同视角下生物医学工程来源学科的知识贡献特征与规律。研究表明:(1)根据文献章节结构特征分析可知:所获取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文献中3-5段式结构文献较多,占样本文献的80%以上,其中4段式文献符合IMRa D标准结构特征,3段式和5段式是标准结构的缩减或扩展形式。(2)对期刊层面的知识贡献研究可知,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知识输入做出贡献的期刊类型较多,有3836种,期刊贡献符合二八定律。不同位置的贡献期刊类型和强度均存在差异,引言部分的期刊数量和类型最多,但根据位置贡献度分析发现,较多期刊的最大位置贡献度不是在引言部分,而是出现在结论与讨论部分,表明多数期刊在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提供结果的替代解释方面更为重要。(3)对学科层面的知识贡献研究可知,除自身学科外,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知识输入相关的学科有185种,知识来源较为广泛。无论是整体视角还是综合视角,知识贡献度最大的学科是自身学科,表明该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自身学科发展的要求。对不同位置上引用学科类型的分析发现,四个位置有各自的主要贡献学科,且位置贡献度差异较大。与期刊不同,学科最大位置贡献度出现最多的位置是材料与方法部分,占四个位置共有学科数量的39.55%,表明较多学科在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提供方法设计与材料支撑方面更为重要。
刘俭[6](2019)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使作为知识生产单位的大学不可避免地被推向了经济社会的中心。在象牙塔的高墙之内,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传统学科的边界变得愈发模糊,与此同时,知识生产模式也越来越多地从原来的学科逻辑转向问题逻辑,人们关注多元化的技能、跨学科的合作、组织的柔性以及知识的实用价值。博士生教育中“探究的场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在象牙塔的高墙之外,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工商业、政府部门工作,博士就业的现实与博士生教育培养未来的大学教授这一传统目标之间出现较大的偏离。面对现实,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博士生教育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目前的博士生教育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其实,这些问题最后都聚焦在一个话题上,即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博士生培养目标处于博士生教育目标体系的中观层面,是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和最终成果的预想,代表了各高校或学科对博士生教育所要达到的期望规格或要求,有较强的学科和学校差异性。本研究关注的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工科是学术与现实连接最近的学科,近年来的工科博士就业去向也表现了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去向之间的背离。本研究通过访谈14位来自学术界和13位来自工业界的相关人士群体后,根据扎根理论法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思路,初步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要素清单》(以下简称《目标要素清单》),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参考。与此同时,本研究还通过考察我国18所高校292个工科领域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现状,一方面,调查了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的基本方向、特色及要求,另一方面,结合调查结果对初步构建的《目标要素清单》进修正,形成最终的《目标要素清单》并发现,当前各学科点的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体现了博士生教育的正确方向、对国家层面博士生培养总目标的重视以及部分的学科特性;但在目标设置的重要性、设置原则的把握及满足现实需求等方面,仍存不足。最后,本研究根据目标设定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在形成目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通过分析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及高校、学科特色,以及已有博士就业及职业发展状况等,在参考《目标要素清单》的基础上对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进行了构建尝试。总地来说,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设置,应在充分考虑博士生教育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关注当前越来越多的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毕业生进入工业企业就职的现实需求,通过借鉴国外大学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案例,把握目标设置的全过程,做好目标设置前的充分准备、目标设置中的广泛讨论和目标设置后的反馈检验等相关工作。
周建华,周张凯,李雪萌,夏洪齐[7](2019)在《以“理-工-医”交叉融合实现源头创新——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文中提出针对科学技术和国家社会发展对生物医学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依托于学校的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研究课题,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与化学、物理、材料、电子和医学等"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基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等现代教育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思想,通过组建跨学科的研究生导师团,多导师联合指导,夯实学生多学科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使用,拓宽研究生知识广度,着力培养研究生源头创新能力,打造研究生解决多学科交叉重要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在激发研究生源头创新思维、拓展专业知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继续完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给出了建议。
张倩[8](2019)在《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样的时代召唤下,推动跨学科研究是国家进行创新体系建设和提升大学科研创新力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大学正积极探索促进跨学科融合的方式,跨学科机构的设立作为有效的体制机制创新,诸多大学纷纷建立了跨学科机构。跨学科机构的创立作为科研体制机制的创新确实为促进高校跨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保障,在承担国家、学校科研任务的同时,为教学、知识传播、成果应用、区域参与以及国家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跨学科组织处在行业、政府、大学多主体的系统之中,完善的跨学科组织是开展诸多跨学科活动的有效载体,其良好运行需要组织系统内部及外部提供可靠的体制机制安排。国外大学为促进跨学科研究,完善跨学科研究机构的运行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创新也取得了大量的成就,对其良性运行的跨学科组织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论文在查阅跨学科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学科、跨学科、跨学科研究、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内涵出发,考察国内外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演进与发展,并基于不同视角全面分析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面临的阻碍。其次本文选取国外着名大学不同类型跨学科组织进行案例研究,对美国波士顿大学内设于医学院的埃文斯跨学科生物医学研究中心(ECIBR)、美国哈佛大学独立设置的Wyss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以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具有跨学科战略导向的应用科学和工程学院的组织结构、定位及运行保障机制进行分析。此外,结合知识三角理论和协同论总结跨学科组织有效运行的特征并构建跨学科组织运行机制,总结其运行机制包括协作参与的治理机制、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跨学科教育和培训机制和多层次成果应用机制。最后,在系统构建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从跨学科组织自身、大学及政府三个主体出发,针对我国跨学科组织内部运行低效以及外部适应能力差提出相关建议。
尤小清[9](2019)在《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成立了一批跨学科的学院、研究中心,专门从事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积累了一定的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但整体上看,我国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仍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相应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成功经验的借鉴,以期为我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以“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有何特征”为研究问题,运用个案研究法,首先收集并整理了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文献,其次分别从培养谁(即培养目标)、如何培养(即培养途径)和如何保障(即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对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剖析,以探寻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征。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多元而明了;培养途径灵活多样;保障机制“软硬兼施”。针对我国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斯坦福大学的培养中得到有益启示,如我国应制定体现“知”、“行”、“情”、“意”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展培养途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全方位支持。
张卫民[10](2019)在《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文中提出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在2009年发布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指出,大学生获得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接受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考夫曼基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鉴于创业的本质特性和广泛适用性,创业知识可以在具体课程层面和专业学科教育项目、主修或主修方向层面进行跨学科融合。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具有天然的必然性和现实需求。中国高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创业教育之初,就明确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校性创业教育方向,但全校性创业教育一直处在各高校自由探索阶段,各高校重视程度、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全校性创业教育效果尚不明显。开展全校性创业教育主要采取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从2012年开始,国家层面先后三次(2012年8月、2015年5月和2016年6月)发文,提出通过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来推进创业教育普及化的政策。从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来看,各高校推动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但总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一批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制度化成果作为支撑。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嵌入某一具体专业教育方面,没有探索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和跨学科创业教育制度,这不利于广泛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本研究正是聚焦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试图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为我国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与策略支持。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系统整理跨学科创业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出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的共性特征,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的基本特点、跨学科创业师资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特点。最后,在分析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教育实践的薄弱环节之后,给出了实施建议。在理论基础方面,本研究认为创业活动更加复杂,创业者不仅要懂得怎样筹集资金、怎样注册企业、怎样管理企业、怎样推销产品和怎样依法纳税等,更要不断“生产”科学管理企业的知识和新产品开发知识,从而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这种知识的生产过程,符合“知识生产模式II”。此外,创业家或企业领导角色具有特殊性,他们在企业中必须扮演多重角色和与各种企业成员发生相互作用,因此,经理角色理论和交往实践理论对跨学科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方面,对18所样本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进行了分析,依据企业家“个人知识”的特点及其知识生产方式,探究了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概括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提出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本研究认为,应然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为: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和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建设方面,研究发现跨学科创业中心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包括四个方面:跨越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师队伍的知识背景来源广泛;以教学和实践指导为主,科研为辅;服务对象超越跨学科中心涉及的学科范围。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方面,具有三个共性特征:一是创业课程跨学科融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将创业知识嵌入其中;二是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和讲授以非商学院教师为主;三是体验式教学法是跨学科创业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发现,跨学科师资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学历教育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二是通过创业实践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三是通过创业培训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方面,基于卡内基大学基本分类法,将考夫曼校园计划资助高校分为2类:授予博士学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和授予本硕学位的教学型学院或大学。综合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包括:(1)成立协调和管理全校范围创业教育的领导机构。(2)多种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混合使用,最大化实践效果。(3)发挥创业管理学科的引领作用,带动全校性创业教育开展。教学型学院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主要有:(1)采用相对单一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普及创业教育。(2)依托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3)强化第二课堂,丰富创业实践活动和指导。通过探究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和对中美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存在跨学科创业教育理念落后、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单一、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严重缺乏和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成熟等问题。由于对创业者和企业家“知识个人”生产方式,决定了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这也决定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同时,考夫曼校园计划参与高校的实践经验也给我国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以启示。因此,依据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以及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我国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本研究对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提出以下实施建议:利用大学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整合大学资源,建立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和提升各学科专业师资的创业素养,开发跨学科创业课程。
二、论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领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工科背景下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总思路 |
(一)强化“顶层设计”,结合专业特色形成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体系 |
(二)组织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团队和导师团人才培养新型运行机制 |
(三)建立跨学科创新实训平台,加强素质提升 |
二、结束语 |
(2)中医药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路径与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现状 |
1.1 学科发展历史 |
1.2 学科评估现状 |
1.3 学科人才培养 |
2 中医药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现状 |
3 中医药特色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路径 |
3.1 中医药特色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领域 |
3.2 人才培养 |
3.3 中医药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
3.4 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
3.5 学科带头人选拔 |
3.6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
4 结语 |
(3)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 |
(二) 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研究 |
(三) 研究评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医工交叉 |
(二) 研究生培养模式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 |
(二) 系统科学理论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外高校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案例研究 |
一、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的医学工程或医学物理学(MEMP) |
(一) 背景概况 |
(二) 培养过程 |
(三) 条件支撑 |
(四) 统筹管理 |
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创新与设计项目(IDP) |
(一) 背景概况 |
(二) 培养过程 |
(三) 条件支撑 |
(四) 质量保障 |
三、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工程研究生院项目 |
(一) 背景概况 |
(二) 培养过程 |
(三) 条件支撑 |
(四) 质量保障 |
四、经验与启示 |
(一) 培养目标明确,注重医工交叉专业人才培养 |
(二) 医工交叉课程设置合理,科研实践训练扎实 |
(三) 医工交叉条件支撑配套,集结全方位资源 |
(四)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
第三章 国内高校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
(一) 问卷概况 |
(二) 问卷发放与回收 |
(三)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实证分析 |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
(三) 医工交叉影响因素分析 |
(四) 相关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章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和提升建议 |
一、国内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问题 |
(一) 培养目标尚不明晰 |
(二) 培养过程有待完善 |
(三)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
(四) 质量保障不够健全 |
二、国内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 |
(一) 明确培养目标,深化学科融合 |
(二) 改进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 |
(三) 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条件支撑 |
(四) 完善质量保障,健全培养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4)生物医学影像学科发展现状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医学影像的意义、发展规律与趋势 |
1.1 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 |
1.2 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 |
2 我国生物医学影像的发展现状 |
2.1 我国对生物医学影像研究的重视与投入情况 |
2.2 我国生物医学影像研究的产出情况 |
2.3 我国生物医学影像研究的优势领域 |
3 我国生物医学影像发展的竞争态势分析 |
3.1 优势分析 |
3.2 劣势分析 |
3.3 机会分析 |
3.4 威胁分析 |
4 展望和建议 |
4.1 加强顶层设计 |
4.2 改革科技计划及评价机制 |
4.3 优化学科设置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4.4 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建设 |
4.5 强化制度保障 |
(5)基于多视角的交叉学科知识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交叉学科 |
2.2 知识贡献 |
2.3 引用位置与引用强度 |
3 数据来源与引文计量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科学论文章节结构特征分析 |
3.2.1 科学文献章节分布 |
3.2.2 文献结构内容分析 |
3.3 引文类型及引用位置分布分析 |
4 交叉学科引用期刊知识贡献分析 |
4.1 整体视角的期刊知识贡献 |
4.2 位置视角的期刊知识贡献 |
4.2.1 期刊位置数量和类型分析 |
4.2.2 期刊位置贡献度分析 |
4.3 综合视角的期刊知识贡献 |
4.3.1 引用位置权重确定 |
4.3.2 期刊综合贡献度计算与分析 |
5 交叉学科引用学科知识贡献分析 |
5.1 整体视角的学科知识贡献 |
5.2 位置视角的学科知识贡献 |
5.2.1 学科位置数量和类型分析 |
5.2.2 学科位置贡献度分析 |
5.3 综合视角的学科知识贡献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设置举足轻重 |
1.1.2 环境的重大变化使博士生培养目标泛焦 |
1.1.3 现实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定位博士生教育 |
1.1.4 我国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有待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博士生培养目标 |
1.3.2 研究型大学 |
1.3.3 工科领域 |
1.3.4 学术型博士生 |
1.4 研究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篇章结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扎根理论法(通过质性访谈法收集数据) |
1.6.3 文本分析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的教育目的 |
2.1.1 两种教育价值取向 |
2.1.2 最有效的和谐 |
2.2 博士生教育目的 |
2.2.1 21 世纪以来围绕美国博士生教育目的的讨论 |
2.2.2 博洛尼亚进程对欧洲主要国家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影响 |
2.2.3 我国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历史演进 |
2.3 博士生培养目标 |
2.3.1 以研究为本的博士生培养目标 |
2.3.2 就业现实对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冲击 |
2.3.3 博士生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与调整 |
2.3.4 博士生培养目标要素的探索 |
2.4 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 |
2.4.1 工科领域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普遍性与独特性 |
2.4.2 目标要素的探索 |
2.5 文献评述 |
2.5.1 观点的争论 |
2.5.2 文献的启示 |
2.5.3 潜在的研究缺口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查访谈与编码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访谈原则与对象 |
3.1.3 访谈过程的实施 |
3.2 数据收集 |
3.2.1 博士生导师群体 |
3.2.2 工业界相关人士群体 |
3.3 样本统计 |
3.3.1 博士生导师群体 |
3.3.2 工业界相关人士群体 |
3.4 编码分析 |
3.4.1 初始编码 |
3.4.2 聚焦编码 |
3.4.3 理论编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标意义阐释与构建 |
4.1 目标的内在意义及其结构关系 |
4.2 目标构建原则 |
4.2.1 理论基础 |
4.2.2 构建原则 |
4.3 初步构建的目标要素清单 |
4.3.1 清单的讨论 |
4.3.2 清单的使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状分析、对比与修正 |
5.1 调查对象 |
5.2 调查方法 |
5.3 调查统计与分析 |
5.3.1 从培养方案中提取目标要素 |
5.3.2 目标要素的频次统计分布 |
5.3.3 目标要素在现实与访谈中的比较 |
5.3.4 《目标要素清单》的最终形成 |
5.4 调查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尝试与政策建议 |
6.1 目标构建基础 |
6.2 选取案例的目标设置现状分析 |
6.2.1 目标内容的文本分析 |
6.2.2 目标设置原则的分析 |
6.3 选取案例的目标构建尝试 |
6.3.1 目标的意义阐释 |
6.3.2 目标的构建与分析 |
6.4 案例借鉴与政策建议 |
6.4.1 案例介绍 |
6.4.2 借鉴与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的研究发现及贡献 |
7.1.1 研究发现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性 |
7.4 未来可能的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以“理-工-医”交叉融合实现源头创新——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和面临问题 |
2 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
2.1 构建多学科联合培养平台, 拓展学生知识广度 |
2.2 从理科出发, 夯实多学科基础知识, 坚持源头创新 |
2.3 “理-工-医”交叉融合, 解决医科重要问题 |
3 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建议 |
3.1 吸引各个学科优秀学生报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
3.2 设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生课程, 促进研究生知识深度和广度协调发展 |
3.3 建立多学科导师团联合指导的有效机制 |
3.4 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 增加研究生创新的动力 |
4 结语 |
(8)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 |
1.3.1 理论基础 |
1.3.2 主要概念 |
1.3.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演进与发展 |
2.1 国外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演进与发展 |
2.1.1 跨学科组织的演进与发展 |
2.1.2 跨学科组织的发展趋势 |
2.2 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演进与发展 |
2.2.1 跨学科组织平台的建设 |
2.2.2 构建跨学科交叉体系,在学院层面进行学部制改革 |
2.3 多视角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面临的风险和阻碍 |
2.3.1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跨学科组织面临的风险与阻碍 |
2.3.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跨学科组织面临的风险与阻碍 |
2.3.3 生态学视角下跨学科组织面临的风险与阻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大学不同类型跨学科组织的运行经验 |
3.1 附属于学院内部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波士顿大学医学院ECIBR |
3.1.1 波士顿大学基层跨学科科研组织概况及其组织架构 |
3.1.2 基层跨学科组织“自下而上”的衍生路径 |
3.1.3 跨学科组织“自下而上”衍生的保障机制 |
3.2 独立于学院设置的跨学科机构——哈佛大学Wyss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 |
3.2.1 创建缘起及组织架构 |
3.2.2 Wyss研究所定位及发展 |
3.2.3 Wyss研究所的保障机制 |
3.3 具有跨学科战略导向的学院——多伦多大学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 |
3.3.1 应用与工程学院概况及组织结构 |
3.3.2 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定位及发展 |
3.3.3 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跨学科导向系统性构建的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跨学科组织的运行机制 |
4.1 跨学科组织系统运行的基本特征 |
4.2 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机制 |
4.2.1 协作参与的治理机制 |
4.2.2 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 |
4.2.3 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 |
4.2.4 跨学科教育和培训机制 |
4.2.5 多层次的成果应用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促进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有效运行的建议 |
5.1 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 |
5.1.1 跨学科组织内部运行低效 |
5.1.2 跨学科组织对外部适应能力差 |
5.2 促进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成功运行的建议 |
5.2.1 推进跨学科组织机构内部变革 |
5.2.2 大学层面保障机制变革 |
5.2.3 政府的协调与整合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生培养应该是跨学科的 |
2.当今的研究生培养就是跨学科的 |
3.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必然的 |
4.斯坦福大学跨学科教育具有可借鉴性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跨学科 |
2.跨学科研究生 |
3.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研究 |
2.关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途径的研究 |
3.关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的研究 |
4.对相关研究的述评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 |
二、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特征 |
(一)培养目标 |
(二)培养途径 |
1.开设跨学科课程 |
2.实施跨学科项目 |
3.提供轮转实验室 |
(三)保障机制 |
1.资金保障 |
2.平台保障 |
3.人员保障 |
4.制度保障 |
5.文化保障 |
三、结论与启示 |
(一)结论 |
1.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多元而明了 |
2.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途径灵活多变 |
3.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保障机制“软硬兼施” |
(二)启示 |
1.制定体现“知”、“行”、“情”、“意”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2.拓展培养途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 |
3.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全方位支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10)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跨学科 |
(二)跨学科教育 |
(三)创业教育 |
(四)跨学科创业教育 |
三、文献综述 |
(一)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一般理论研究 |
(三)创业教育嵌入某一具体专业教育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界定 |
(一)本研究中的创业教育“跨学科”界定为跨出商科之外 |
(二)本研究中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限定在创业学术教育领域 |
六、创新之处 |
(一)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概括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
第一章 作为知识生产者的创业者 |
一、成功企业家的知识生产 |
(一)知识和知识生产模式 |
(二)“知识生产模式II” |
(三)成功的企业家的知识生产模式 |
二、成功的企业家的交往 |
(一)企业家的角色 |
(二)企业家的交往 |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
第二章 考夫曼校园计划(KCI) |
一、考夫曼基金会概况 |
二、考夫曼校园计划 |
(一)背景与理念 |
(二)资助与管理 |
(三)活动与影响 |
三、考夫曼校园计划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
(一)罗切斯特大学的创业学术项目 |
(二)维克森林大学的本科创业教育 |
(三)霍华德大学的本科创业辅修和证书项目 |
(四)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创业辅修与创业主修项目 |
(五)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
(六)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创业教育的混合模式 |
(七)伊利偌伊大学-香槟分校创业教育的辐射模式 |
(八)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 |
(九)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创业教育的辐射模式 |
(十)普渡大学的创业教育平台 |
(十一)雪城大学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
(十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 |
(十三)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县分校的学科方向创业教育 |
(十四)鲍德温华莱士大学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
(十五)伍斯特学院的创业指导 |
(十六)希拉姆学院的“创业住宿学习社区” |
(十七)伊利湖学院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
(十八)欧柏林学院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 |
第三章 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模式 |
一、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 |
(一)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的内涵 |
(二)KCI高校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的实践 |
二、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 |
(一)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的内涵 |
(二)KCI高校创业双学位和联合学位模式的实践 |
三、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 |
(一)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的内涵 |
(二)KCI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的实践 |
第四章 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跨学科创业中心 |
一、跨学科创业中心:一种跨学科学术组织 |
二、跨学科创业中心基本特征 |
三、KCI校园计划高校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情况 |
四、案例:罗切斯特大学全校性跨学科创业中心 |
(一)中心概况 |
(二)跨学科的组织架构 |
(三)跨学科的创业教师队伍 |
(四)跨学科的创业学术项目 |
第五章 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 |
一、跨学科创业课程、创业课程和商科课程的关系 |
(一)创业课程和商科课程的关系 |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的关系 |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的基本特征 |
三、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策略 |
(一)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步骤 |
四、案例: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艺术创业课程”开发 |
(一)艺术创业课程规划 |
(二)艺术创业课程标准研制 |
(三)艺术创业教材编写与实施 |
第六章 :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
一、跨学科创业师资的现实需求 |
(一)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兴起 |
(二)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和课程数量不断增加 |
(三)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跨学科创业教师的需要 |
二、跨学科创业教师的胜任力 |
(一)专业教师的胜任力 |
(二)创业学学科教师的胜任力 |
(三)跨学科创业教师的胜任力 |
三、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审视 |
四、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
(一)通过学历教育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
(二)通过创业实践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
(三)通过创业培训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
第七章 :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
一、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方法及KCI高校分类 |
(一)卡内基基金会的教育使命 |
(二)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 |
(三)2018版卡内基基本分类法 |
(四)基于卡内基基本分类法的KCI高校分类 |
二、跨学科创业教育视角下不同类型高校办学特点 |
(一)综合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特点 |
(二)教学型学院的办学特点 |
三、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
(一)综合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
(二)教学型学院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
第八章 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
(一)第二课堂为主的起步阶段(1997—2001) |
(二)创业学科化倾向的建设阶段(2002—2011) |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发展阶段(2012—至今) |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现状 |
(一)创业教育社会氛围逐渐浓厚 |
(二)所有大学生必须接受创业教育 |
(三)创业教育需融入大学人才培养体系 |
(四)创业教育仍然以第二课堂为主 |
三、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
(一)跨学科创业教育理念落后 |
(二)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严重缺乏 |
(四)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成熟 |
四、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建议 |
(一)利用大学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 |
(二)整合大学资源,建立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 |
(三)提升各学科专业师资的创业素养,开发跨学科创业课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KCI高校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项目运作与课程体系 |
附录二 :KCI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运作与课程体系 |
附录三 :罗切斯特大学和伊利偌伊大学创业师资学术背景和创业情况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论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领域(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J]. 刘杰,张超,罗洁. 高教学刊, 2021(34)
- [2]中医药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路径与体系建设[J]. 魏国辉,闵巍巍. 中国医药导报, 2021(25)
- [3]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王思涵.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生物医学影像学科发展现状和展望[J]. 骆清铭,周欣,叶朝辉.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0(11)
- [5]基于多视角的交叉学科知识贡献研究[D]. 王璐. 郑州大学, 2020(03)
- [6]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D]. 刘俭.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以“理-工-医”交叉融合实现源头创新——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J]. 周建华,周张凯,李雪萌,夏洪齐.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16)
- [8]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 张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9]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特征研究[D]. 尤小清.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D]. 张卫民. 苏州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