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主讲聘任、教考分离的试点与推广(论文文献综述)
彭锦[1](2018)在《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动新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MOOC作为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入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也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具有大规模、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MOOC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巨大的作用。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上其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弹性学制的机动性、学习内容的宽广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等特点而迅速地得到推广和不断的发展、完善,被世界各国高等学校采纳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民办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面临着师资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诸多困难,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MOOC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问题的有效办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网络学习法,基于MOOC这一视角,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音剖析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如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等等。为了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论文提出利用MOOC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推进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论文探讨了 MOOC的特征及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的作用和影响,指出(1)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更多优质课程资源,促进了精品课程建设,从而助推学分制改革;(2)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解决了优秀教师资源不足问题,提高了整体教师队伍质量;(3)MOOC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有利于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顺利推行。论文概括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运用MOOC推行学分制可以采用的几种模式:1)自助课程+课程证书认证模式;2)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3)联盟高等学校课程平台选课+高等学校间学分互认模式。并以D校为例,借助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设计了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该方案对部分高等学校实行的购买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概括、总结和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期为更多的民办高等学校进行基于MOOC的学分制改革提供参考。该方案对D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必修课的比例,扩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并且以优质的、丰富的MOOC通识教育综合素养选修课程替代了原有的狭窄的、贫乏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对学分管理及收费制度做了设计。为保证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顺利实施,论文还探讨了实施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保障策略,包括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网络等后期服务和管理保障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点:(1)视角的创新。以MOOC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进行研究,构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全新模式和路径,这为探索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新路子打开了视野。(2)内容的创新。论文以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为依托,设计出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这对创新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开拓性意义。(3)方法的创新。本论文运用网络学习法,依据网络学习的特点进行MOOC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广阔性、互动性、自由性和精服务,从而凸显了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的优越性。本研究对深化民办高等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加快民办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进民办高等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促进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周登超[2](2013)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结合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础上,尝试对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精细化管理做一个比较全面的、系统的、集中的探讨。由于本研究基于武汉某民办高职院校所开展,出于学术原理的考量,不便公开这所学校的名称,但基于对该学校的研究具有普遍意义。本研究主题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目的是促进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借鉴企业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来实现教学管理的精细化。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由于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同时,教学改革推进缓慢,因此提出了把企业精细化管理引进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并使两者实现融合的现实需要。另外,在综合各方面对精细化管理认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精细化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文献综述,指出了已有研究在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方面的现状与不足。对精细化管理的研究一定要有理论支撑。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接着探讨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理论和泰勒原理中的精细化管理理论,并结合泰勒原理总结出了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包括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四个方面,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和国际质量标准体系(ISO9000)作为检验精细化管理的两个标准,并把它们运用于教育和教学管理领域,同时提出了精细化管理在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四个方面的内涵和具体方法。结合武汉某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个案研究、问卷调查以及个人教学管理经验,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在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方面的现状。民办高职院校已经逐步意识到加大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必要性,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层次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也不断提高,正在朝着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上努力,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许多民办高职院校真正意识到了高职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合作,重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督导和常规教学检查等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学精细化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就这些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从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高职特点不突出,培养模式改革步伐缓慢,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尚未真正建立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精细化管理内容的各环节中也都存在一些不足,在专业建设方面,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有待深入,实训环节滞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欠缺;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对市场和岗位的针对性差,技术相对滞后;双师队伍建设方面,缺乏激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政策导向,“双师型”教师引进的渠道不畅;校企合作主要还是“生产实习式”的浅层次合作模式。许多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组织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精细的服务体系及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各自为政,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院校对教学精细化管理绩效考核的认识不足,目的不够明确,指标不够完善,对绩效管理的过程把握不够;而在教学质量检测这一环节,教学督导过程仍然重在“督”,但“导”不足。鉴于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实现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对策。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推行教学目标管理模式改革,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学科知识体系和行动能力体系等矛盾,抓好精细化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系统和服务保障系统建设。执行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内容,深层次探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校企合作之路;积极改进期中教学检查的方式,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抓好教学质量检测,理清教学督导工作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组织,明确教学组织各部门的职责,开展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绩效考核。促进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评价,抓好教学评估,做好教学管理配套服务特别是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不懈,推进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最后,在总结全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教学管理问题是民办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引入精细化管理思想、原则和具体方法是民办高职院校解决教学管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考核和激励都是成功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性举措。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执行的过程,是让民办高职院校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院校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上确立了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院校发展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性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学校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
肖丽山[3](2013)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49-2000)》文中研究指明1949年至2000年,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克服种种困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51年期间的教学活动及其成绩,既是高等师范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其重要的推动力量。本文依循有关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的理论和原则,运用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在挖掘、搜集较为翔实史料的基础上,试图全程聚焦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活动,对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高师院校的教学管理活动、教学及实习活动、学业考核活动等方面进行具体、典型、动性的叙述和论析,呈现其重要节点,探究其发展节律,总结其内在特质,并对21世纪进一步提升高师院校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期实现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夏颖[4](2013)在《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式,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函授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截止2010年底,我国有普通高等学校2033所,这些学校中举办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有1200多所,在全国设立校外教学站(点)6000多个1,如何充分发挥这6000多个站(点)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成为一个热门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校外教学站(点)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但是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站(点)的管理也面临许多问题,近年来这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实践研究。本文阐述了校外教学站(点)的概念、特点、功能,并以陕西某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对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为例,通过对其成人高等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的了解和调研,向大家展示了其在办学过程中的出色方面以及不足之处。介绍了校外教学站(点)质量监控的有效方式——评估,并列举了陕西省2010年对校外教学站(点)评估的案例,论述了评估对站(点)管理的有效监控。在以后的管理中,我们要不断完善评估体制,继续发挥它对站(点)管理的促进作用。通过阅读大量的有关书籍、论文,走访校外教学站(点),笔者搜集了大量的信息与资料。提出在未来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方面应建立“政府监控、高校主管、站(点)配合”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随着政治经济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原有的法律法规政策不能完全适用于现在的成人教育实践,造成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政府应尽快制定适合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法律和政策,通过法律政策来保障成人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高校是举办成人教育的主要场所,要维护学校的声誉,以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为目标,本着对社会、高校、站(点)负责的态度,将站(点)的管理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系,提高函授生在高校当中的地位,增加函授生的就业及在工作中的竞争力;校外教学站(点)本身,作为一个特殊的机构,它不是主办院校的直接组成,也不是设站单位的有机构成,但它和主办院校、设站单位在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方面是一致的!校外教学站(点)应虚心接受主办院校的领导,设站单位的管理,认真执行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使学员真正在这里获得知识,受到熏陶,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机遇与挑战并存,问题只会成为前进的动力,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是具有很大实践意义的课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将不断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有效地管理体制。
谭晓丽[5](2012)在《权变理论视角下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高等函授教育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其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是不断提升和完善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内外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现阶段,在变化过程中所具备的条件和产生的问题成为目前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权变的基础,如外部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等;内部环境:主办高校对办学质量监控不力、函授站过分重视经济效益、成人学员的工学矛盾突出等。高等函授教育由于自身存在的若干问题面临发展后劲不足,针对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组织的系统观为基础,以组织的内外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变关系为研究对象,寻求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最适宜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观念和方式。高等函授教学管理组织属于有机式系统,倾向于开放性和适应性。高等函授教学管理致力于解决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优化教学管理结构,提升教学管理的整体效能,达成教学管理目标。这与权变理论的管理观念、管理目的一致,将权变理论应用于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是适切的。文章从了解和把握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内部环境主要变量、外部环境主要变量和管理活动主要变量以及三者之间的权变机理,根据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以及高等函授教学管理内外环境变化所具备的条件(if)提出了与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现阶段内外环境最相适宜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构想(then)。这些构想如下:高等函授教学管理的权变需要教学管理组织及时地做出反应,遵循相对稳定、考虑重点兼顾一般、试验性的原则,其中高等函授教学管理的原有优势是它的不变量。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建立新的管理观念和方式,端正办学思想、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评估监控体系、以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改造高等函授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建立学分制管理模式等。这一系列变革反应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教育教学质量,引领高等函授教育走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宋旭峰[6](2012)在《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强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训练科学化发展是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体育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新兴的体育职业相继产生。其中体能教练作为指导科学体能训练的专业人才,在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社会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职业定位不清、资格认证制度不完善、培养渠道不顺畅、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等。构建和完善我国体能教练的专业化培养体系和资格认证制度,加快体能教练队伍专业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本研究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人才学理论、系统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专业体能教练的教育、培训、考核、认证等问题进行宏观理论性研究。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科学构建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能教练是指具有体能训练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竞技体育或健身行业中为了发展受训者的运动能力,进行专门性的体能训练指导、传授体能锻炼方法的专业人员。体能教练包括竞技体能教练和健身体能教练两类。2.体能教练的专业化培养,就是针对体能教练在竞技体育训练和大众健身指导领域的工作职责,依托相关体育学科专业,对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使之掌握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全面的职业素质,表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职业竞争能力,成为具有专业化水准的体能教练的成长过程。其内容包括专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考核认证三个方面。3.构建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时应当按照系统目标分析、系统结构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思路进行。应当遵循的构建原则包括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等。4.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的要素归纳为:教育系统、培训系统和认证系统。这三个要素本身又是由其它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完整的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5.通过个案研究验证了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开设体能训练专业选修方向、培养体能教练专业人才的可操作性。探索高校体育专业培养社会急需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与社会体育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有机衔接,尽快实现体能教练教育培养和资格认证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也有效地扩展了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了高校体育专业的综合竞争力。
邵士权[7](2011)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学习需求、管理制度等通过教学方法而发生联系,产生教育影响。各种教学要素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最终交汇于教学方法,从而使高等学校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和魅力。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环境更加开放、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精英化”高等教育时代所形成的现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需要,必须改革创新。本文的主题或目标是研究我国的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实现研究目标,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和教学方法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从教学名师、高校获奖教学成果等途径剖析有效的教学方法,得出教学方法创新的根本就是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全文包括教学方法现状研究、教学方法本质研究、有效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方法创新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创新策略研究五个部分。聚焦教师、学生和他人的三维角度不难发现,教学方法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艺术,即教学方法在不同感知状态和感知主体评判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遗憾与不满意永远存在。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现状是教师和学生对有效教学方法的要求愿望不高、对教学方法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来源路径逼仄、提高师生教学方法素养措施不力。教学方法研究应以课程为逻辑起点、以活动为基本场域、以目标实现为基本考量、以整体论哲学思想和复杂科学理论为指导。传统的教学“过程论”易使教学方法陷入“历时线性”的认识局限,而教学“活动论”可以从活动空间和范畴全视角审视教学方法状态及其创新,进而建立认识高等学校教学的“活动场域”的观念。可感性、内隐性、双重性、微观性、复杂性、丰富性是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教学方法创新的价值在于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方法的起源是不同教学主体的理想性需要与不满现实教学表现的博弈,评判某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需要从多维角度、坚持基本标准进行综合考量,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效教学方法的创造主体或责任者。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必须同时满足教师、学生的需要,又能契合教学内容,适应教学管理。一般工具论、认识论思想导致教学方法研究和应用存在功利主义、单向认识局限,用价值论及“强互惠理论”拓展教学方法研究思维很有必要。价值论的多元主体及“主体间性”可以改变一般认识论中主体—→客体的单向认识模式。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实现”和“感受共轭”是认识高校教学方法及判断其有效性的重要理论基础。时间、对象、范围是教学方法创新的三个逻辑起点,科学性、相对性、适切性、开放性、公利性则是教学方法创新的五项基本原则。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路径选择与评价、创新教学文化是决定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的三个基本策略。实现教学方法创新的途径与方法包括组合、分离、还原、移植、逆反、强化、合作等,评价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可以从批判性、挫折性、丰富性、关联性等方面加以考察。建立和完善教学方法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以教学学术文化和教学管理文化为主体的教学创新文化建设是促进教学方法持续创新的根本保障。
楚少保[8](2011)在《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在经历了前几年快速的规模扩张之后,如何提高质量,加强质量监管,成为当前网络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剖析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吸取了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概览国外现代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必要性,分析了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主要进展、问题,并为构建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提出了参考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主要内容包括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相关研究现状的综述,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与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一章:阐述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意义及理论依据。第二章: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进行归纳与深入探讨。这部分对“他山之石”的分析是为“攻中华之玉”做准备。第三章:对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进展进行分析。第四章:对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与分析,并佐以案例。第五章:对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改革措施给出有价值的建议,以规范和引导试点高校网络教育活动,促进其健康发展。教育质量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更是网络教育改革和发展永恒的主题。希望该研究及其成果能对我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对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质量认证和评估工作有所借鉴。
常思亮[9](2010)在《大学课程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师、学生、课程体系三者构成了现代大学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三大要素。课程的基础价值在于:大学是通过课程而呼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和变革的;课程直接关系学生的发展,良好的课程设计就是为大学生的美好人生提供设计蓝图;大学课程的地位随着大学地位的上升而持续上升,大学改革必然触及课程体系及其管理制度的改革,优秀的大学决策者必定会对课程有更多的关注。“大学课程”是大学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也即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在内的有机、动态系统;“大学课程决策”是大学管理者在一定的决策理念和大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或确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及其组织实施制度的分析、判断、抉择活动。本文从决策理论的视角,按照决策理论“应该怎样决策(决策的方法论)——谁来决策(决策的主体)——决策什么(决策的主要内容)”的逻辑思路,在宏观层面来展开对大学课程决策的研究。作为大学课程决策方法论基础的理性决策理论和渐进决策理论是关于决策应该怎样制订的理论,所涉及的主要是规定性研究。通过分析这两种理论的主要特点、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大学课程实践中的适用性,考量其利弊,有助于我们在方法论层面研究大学课程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课程决策质量。大学课程决策体制是大学课程决策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及决策权限划分及其管理制度。本文以美国大学为典型的大学自主课程决策体制和以中国大学为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课程决策体制为对象,从宏观层面研究不同性质的大学课程决策体制下的课程决策主体的构成、功能及其决策过程以及我国大学课程决策体制改革的决策思路。大学课程决策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课程体系的决策、大学课程与专业关系模式的决策、大学课程实施管理制度决策。大学课程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大学课程体系决策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通才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课内课程与和课外活动”等四对矛盾关系。超越性、独特性、权变性则是决策我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时必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学年制和学分制是大学课程组织实施的两种管理基本制度。而由选课制、弹性学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因其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大学一种主流的课程组织实施的管理制度。同时也是当今中国大学课程组织实施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我国大学有效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决策思路是: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校情的学分制;以“系统论”为指导推进学分制改革;与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对接,推进学分制改革。分专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和本质特征。大学的专业是一组课程的组合,是一种与大学培养人才更直接的专门课程体系。中外大学教育的历史实践表明,不同的专业与课程的关系模式,形成不同的课程体系,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本文系统研究了以美国大学为代表的课程组合专业模式和以中国大学为代表的专业规定课程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大学总的改革趋向应当由“专业与课程关系模式”向“课程组合专业模式”过渡,实行“课程组合专业模式”。
郭毓麟[10](2008)在《“订单式工学交替”办学管理研究 ——以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文中指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与完善的过程。“订单式工学交替”是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正在试行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它丰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内容。本论文以“订单式工学交替”为范例,对其在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本论文对“订单式工学交替”的招生、教学与学生管理这一职业教育的基本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使其尽可能地在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以稳健的态势向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快速发展。重点论述了在教学管理方式上的创新及评价管理上的创新,提出了对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问题的解决思路;对“订单式工学交替”下学生日常管理中所遇到的新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同时,对“订单式工学交替”的管理进行了理论的思考,突出了“订单式工学交替”办学模式下的管理风险及防范。最后,站在校企合作的高度阐述了在校企合作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过程中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二、关于主讲聘任、教考分离的试点与推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主讲聘任、教考分离的试点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MOOC的定义 |
2.1.2 民办高校的概念 |
2.1.3 学分制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网络学习环境理论 |
3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基于四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
3.1 基于四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
3.1.1 调查对象、方法和过程 |
3.1.2 调查内容和结果 |
3.2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分析 |
3.2.1 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 |
3.2.2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
3.2.3 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
3.2.4 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
3.2.5 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 |
3.2.6 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 |
4 MOOC的特征及其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
4.1 MOOC的特征 |
4.1.1 大规模 |
4.1.2 开放性 |
4.1.3 个性化 |
4.2 MOOC的技术背景 |
4.2.1 MOOC平台的功能 |
4.2.2 MOOC平台的基本技术架构 |
4.3 MOOC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
4.3.1 现实与契机 |
4.3.2 MOOC促进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几种模式 |
4.3.3 MOOC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
4.3.4 民办高校利用MOOC进行学分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
5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以D校为例 |
5.1 D校的基本情况 |
5.1.1 学校概况 |
5.1.2 D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
5.2 D校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设计 |
5.2.1 指导思想 |
5.2.2 设计原则 |
5.2.3 设计思路 |
5.2.4 方案构架 |
6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实施的保障策略 |
6.1 制度保障 |
6.1.1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
6.1.2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
6.1.3 建立健全导师制 |
6.1.4 建立健全收费制度 |
6.1.5 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 |
6.2 经费保障 |
6.3 后勤保障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民办高校学分制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超星尔雅综合素养选修课目 |
附录四: 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平台介绍 |
附录五: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有关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精细化管理的研究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的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4.3 个案研究法 |
1.5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相关核心概念的辨析 |
1.6.1 民办高职院校 |
1.6.2 精细化管理 |
1.6.3 教学精细化管理 |
1.6.4 企业精细化管理与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异同 |
2 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 科学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理论 |
2.1.1 产生的背景 |
2.1.2 主要代表人物 |
2.1.3 主要观点 |
2.1.4 对自己研究的启示 |
2.2 行为科学理论中的精细化管理理论 |
2.2.1 产生的背景 |
2.2.2 主要代表人物 |
2.2.3 主要观点 |
2.2.4 对自己研究的启示 |
2.3 泰勒原理中的精细化管理理论 |
2.3.1 目标 |
2.3.2 内容 |
2.3.3 组织 |
2.3.4 评价 |
2.3.5 对自己研究的启示 |
2.4 全面质量管理中的精细化理论(TQM) |
2.5 国际质量标准体系(ISO9000) |
3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现状 |
3.1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目标的现状 |
3.1.1 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有待加强 |
3.1.2 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完善 |
3.1.3 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 |
3.2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内容的现状 |
3.2.1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增值有待完善 |
3.2.2 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利用率稳步提高 |
3.2.3 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新资源 |
3.2.4 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
3.3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组织现状 |
3.3.1 日常教学管理组织现状 |
3.3.2 “三项建设”工作的组织现状 |
3.3.3 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现状 |
3.4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评价现状 |
3.4.1 教学质量检测有待加强 |
3.4.2 教学督导正在逐步完善 |
3.5 相关问卷调查分析 |
3.6 小结 |
4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1 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2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 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2.1 日常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 |
4.2.2 “三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2.3 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3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1 教学组织部门的问题及原因 |
4.3.2 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绩效考核问题及原因 |
4.4 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4.1 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及原因 |
4.4.2 教学督导的问题及原因 |
4.5 小结 |
5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
5.1 进一步明确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目标 |
5.1.1 实现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
5.1.2 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
5.1.3 实现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
5.2 进一步完善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内容 |
5.2.1 执行人才培养方案 |
5.2.2 组织各项教学活动 |
5.2.3 加强教学质量检测 |
5.2.4 开拓校企合作之路 |
5.3 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组织建设 |
5.3.1 明确教学组织各部门的职责 |
5.3.2 开展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绩效考核 |
5.4 促进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评价 |
5.4.1 以评促建重在建设 |
5.4.2 做好教学管理配套服务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6.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3 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武汉XX职业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规范 |
附录2:武汉XX职业学院编制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流程图 |
附录3:武汉XX职业学院教师执行教学任务流程图 |
附录4:武汉XX职业学院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制度 |
附录5: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
附录6:关于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意见 |
附录7:校企合作调查表 |
附录8:教学组织各部门的职责 |
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管理活动 |
第一节 教学计划制定 |
第二节 加强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师资队伍建设 |
第二章 高等师范院校教学和实习活动 |
第一节 日常教学 |
第二节 专业教育实习 |
第三节 师生教学互动 |
第三章 高等师范院校学业考核活动 |
第一节 组织学业考核 |
第二节 师范技能考核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研究技术路线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理论依据 |
2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内涵 |
2.1 校外教学站(点)概述 |
2.1.1 校外教学站(点)的概念 |
2.1.2 校外教学站(点)的特点 |
2.1.3 校外教学站(点)的功能 |
2.2 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机构及作用 |
2.2.1 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机构 |
2.2.2 校外教学站(点)管理机构的作用 |
2.2.3 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手段 |
2.2.4 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效果评价 |
2.3 校外教学站(点)评估的内涵及作用 |
2.3.1 校外教学站(点)评估的内涵及意义 |
2.3.2 校外教学站(点)评估的作用 |
3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管理的案例分析 |
3.1 陕西某高校校外教学站(点)管理的案例分析 |
3.1.1 学校高度重视成人高等教育 |
3.1.2 校外教学站(点)管理刚柔并济 |
3.1.3 校外教学站(点)管理的调查 |
3.1.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3.1.5 增强学员期望能力的措施 |
3.1.6 某高校校外教学站(点)管理的优势与不足 |
3.2 陕西高校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管理概况 |
3.2.1 陕西高校设立校外教学站(点)概况 |
3.2.2 陕西省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检查评估 |
4 校外教学站(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1 政府角度看校外教学站(点)管理 |
4.1.1 体制不顺、法律滞后 |
4.1.2 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法律保障 |
4.2 高校角度看校外教学站(点)管理 |
4.2.1 定位偏差、监管不力 |
4.2.2 端正思想、加强监管 |
4.3 校外教学站(点)自身是关键 |
4.3.1 管理松懈、设施落后 |
4.3.2 严格管理、加强建设 |
5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5.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5.2.1 研究局限 |
5.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5)权变理论视角下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思路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章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与权变理论 |
1.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概述 |
1.1.1 基本概念 |
1.1.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特点 |
1.1.3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 |
1.2 一般权变管理理论 |
1.3 权变理论对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适切性 |
第2章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权变分析 |
2.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外部环境主要变量 |
2.1.1 行业人才需求 |
2.1.2 外部制度环境 |
2.1.3 科学技术发展 |
2.1.4 各类同行竞争 |
2.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内部环境主要变量 |
2.2.1 教学管理目标 |
2.2.2 教学管理制度 |
2.2.3 教学管理技术 |
2.2.4 课程结构体系 |
2.2.5 评估监控体系 |
2.3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主要变量 |
2.4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权变机理 |
第3章 基于权变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构想 |
3.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权变原则 |
3.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不变量 |
3.3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权变的组织机制 |
3.4 对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导向的反应:端正办学思想 |
3.5 对行业人才需求的反应: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
3.6 对办学质量监控不力的反应:完善教学评估监控体系 |
3.7 对技术变革和成人学员工学矛盾的反应 |
3.7.1 以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改造高等函授教育教学 |
3.7.2 以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改造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 |
3.7.3 建立学分制管理模式 |
3.8 高等函授教育向现代远程教育整合的趋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人的体能能力的发展是竞技体育训练和大众健身活动的核心目标 |
1.1.2 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飞跃催生了对体能训练专门人才的需求 |
1.1.3 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现代体能训练理念的更新 |
1.1.4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战略要求体能教练人才培养体系的尽快形成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体能训练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关于教练员培养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科学发展观理论 |
1.4.2 人才学理论 |
1.4.3 系统科学理论 |
1.4.4 终身学习理论 |
1.4.5 运动训练学理论 |
1.5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1.5.1 体能教练 |
1.5.2 专业化 |
1.5.3 培养 |
1.5.4 体系 |
2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比较研究法 |
2.2.4 个案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理论研究 |
3.1 体能训练的发展与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背景 |
3.1.1 对体能概念的重新界定 |
3.1.2 体能训练学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
3.1.3 体能训练学学科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概述 |
3.2 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内涵 |
3.2.1 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概念 |
3.2.2 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内容 |
3.3 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必要性 |
3.3.1 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是社会分工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
3.3.2 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到较高层次的必然选择 |
3.3.3 体能训练专业化培养是推进大众健身科学指导与实践工作的动力 |
3.3.4 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促进体育健身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升服务品质,增强体育院校教育竞争力 |
3.4 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基本问题分析 |
3.4.1 体能教练职业的性质 |
3.4.2 体能教练职业的定位 |
3.4.4 体能教练的知识能力结构 |
3.4.5 体能教练的培养问题 |
3.4.6 体能教练的稳定问题 |
3.5 小结 |
4 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的理论分析 |
4.1.1 基本思路 |
4.1.2 构建原则 |
4.1.3 框架结构 |
4.2 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教育系统 |
4.2.1 高等体育院校在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4.2.2 培养目标 |
4.2.3 课程体系 |
4.2.4 培养层次 |
4.2.5 学科建设 |
4.2.6 考核评价 |
4.3 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培训系统 |
4.3.1 我国体能教练相关职业培训现状分析 |
4.3.2 培训目标 |
4.3.3 培训层次 |
4.3.4 培训内容 |
4.3.5 师资队伍 |
4.3.6 考核评价 |
4.4 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认证系统 |
4.4.1 认证原则 |
4.4.2 认证机构 |
4.4.3 认证内容 |
4.4.4 认证形式 |
4.4.5 认证周期 |
4.5 小结 |
5 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
5.1 设立体能训练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
5.2 体能训练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 |
5.2.1 体能教练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的主导思想 |
5.2.2 体能教练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的内容构成 |
5.3 教学实践 |
5.3.1 理论知识传授 |
5.3.2 实践技能训练 |
5.3.3 专业实习 |
5.3.4 社会实践 |
5.3.5 毕业论文 |
5.3.6 专家讲座与交流学习 |
5.4 院校培养的教学管理措施 |
5.4.1 推行主辅修制 |
5.4.2 完善学分制 |
5.4.3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
5.4.4 改革考试制度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相关网络资源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
1.1 高等学校教学本质及其特征 |
1.2 高等学校教学思想观念及其发展变化 |
1.3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及教学方法研究 |
本章小结 |
2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现状 |
2.1 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
2.2 对H大学教师职业价值取向及教学方法的调查 |
2.3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之教学方法统计分析 |
2.4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现状小结 |
本章小结 |
3 有效的高等学校教学方法 |
3.1 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
3.2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教学方法 |
3.3 获奖教学成果中的教学方法改革项目特点 |
3.4 美英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探微 |
本章小结 |
4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的理论基础 |
4.1 认识论的局限与工具理性的泛滥 |
4.2 价值论视角的高等学校教学方法 |
4.3 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价值及教学方法创新主体 |
4.4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的原则 |
本章小结 |
5 促进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 |
5.1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 |
5.2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的路径与评价 |
5.3 建设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文化 |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读博期间的科研工作 |
附录二: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样表 |
(8)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 网络教育 |
(二)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 |
(三) 教育质量 |
(四) 网络教育质量监管 |
三、文献综述 |
(一)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研究 |
(二)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意义及进展的研究 |
(三)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问题的研究 |
(四)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对策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论文难点 |
第一章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意义与理论基础 |
一、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意义 |
(一) 加强质量监管是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
(二) 加强质量监管是维护高等教育声誉的需要 |
二、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理论基础 |
(一) 网络教育理论 |
(二) 网络教育管理学理论 |
(三)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四) 系统科学理论 |
第二章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发展及启示 |
一、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发展 |
(一) 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的政府监管 |
(二) 高校网络教育的学校质量监管 |
(三) 高校网络教育的社会质量评估 |
三、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一) 监管机构健全 |
(二) 监管规则与制度健全 |
(三) 监管行为全面 |
(四) 网络教育学院自律 |
第三章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进展 |
一、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
(一)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审批历程 |
(二) 招生规模 |
(三) 专业设置 |
(四) 教学资源建设 |
二、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进展 |
(一)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管作为 |
(二) 试点高校的网络教育质量监管行为 |
(三) 校外学习中心的网络教育质量监管行为 |
(四) 社会的网络教育质量监管行为 |
第四章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问题 |
一、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质量监管问题 |
(一) 招生对象定位不准,网络教育性质模糊 |
(二) 政策层次偏低,制度建设滞后 |
(三) 宏观管理力度不足,督导措施有待完善 |
二、试点高校对网络教育学院的质量监管问题 |
(一) 网络教育定位不准,营利动机明显 |
(二)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教育资源共享有限 |
(三) 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办学水平参差不齐 |
三、网络教育学院的质量监管问题 |
(一) 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学习资源不够丰富 |
(二) 学习支持不够健全,学习方式指导不足 |
(三) 教学管理存在漏洞,规范意识有待提高 |
四、校外学习中心的质量监管问题 |
(一) 审批把关不严,办学条件参差不齐 |
(二) 职责不清,日常运行缺乏规范 |
(三) 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缓慢 |
五、社会的质量监管问题 |
(一) 企事业单位的监管积极性不足,合作机会有待增加 |
(二) 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功能难以发挥,评估机制缺乏 |
(三) 新闻媒体的监管功能有待提升,公众知情权应该保障 |
第五章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的改革对策 |
一、明确试点高校网络教育的性质与定位 |
(一) 网络教育属于成人教育,应满足人们在职、从业的需要 |
(二) 网络教育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应注重社会应用价值 |
(三) 网络教育既要发展学历教育,也应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 |
二、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职能 |
(一) 出台法规,健全法制 |
(二) 健全制度,加强落实 |
(三) 全面监管,方法科学 |
三、试点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 |
(一) 适度控制招生规模,淡化营利动机 |
(二) 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归口管理 |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技能 |
四、网络教育系统的运行要进一步科学与规范 |
(一) 完善课程规划,提高网络课程质量 |
(二) 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加强学习支持系统建设 |
(三) 规范教育教学程序,健全教育教学监管 |
五、要进一步规范校外学习中心行为 |
(一) 注重校外学习中心建设,完善人员配备 |
(二) 明确分工,加强合作 |
(三)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优秀资源共享 |
六、要进一步发挥社会的网络教育监管职能 |
(一) 企事业单位加强参与,广泛合作 |
(二) 社会中介组织加强评估,强化监督职责 |
(三) 新闻媒体履行监督职能,确保公众知情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学术论文类 |
学位论文类 |
网络类 |
后记 |
(9)大学课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与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一、制约大学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是课程——大学课程本身的意义 |
二、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实践呼唤提高大学课程决策的水平 |
三、大学课程决策是一个函待开拓的研究领域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关于大学课程含义的研究 |
二、关于课程决策的基础理论的研究 |
三、关于一般性课程决策的研究 |
四、关于大学课程决策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厘定 |
二、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三、基本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课程决策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理性主义决策理论 |
一、完全理性决策理论 |
二、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
三、泰勒原理:一种典型的理性主义课程决策理论 |
第二节 渐进主义决策理论 |
一、渐进主义决策理论的实质 |
二、渐进主义决策的基本方式 |
三、对渐进主义决策理论的评价 |
第三节 两种决策理论在大学课程决策中的适用性 |
一、理性主义决策理论在大学课程决策实践中的应用 |
二、渐进主义决策理论在大学课程决策实践中的应用 |
三、两种决策理论在大学课程决策实践中的融合 |
第三章 大学课程决策体制 |
第一节 大学自主的课程决策体制 |
一、美国大学内部管理机构与课程决策程序 |
二、美国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 |
三、美国大学课程决策体制的特点 |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大学课程决策体制 |
一、新中国大学课程决策体制的历史形成 |
二、近30年来我国颁布的大学课程政策 |
三、我国大学课程决策体制的特征 |
第三节 我国大学课程决策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国家颁布了多项政策和法规,明确扩大大学包括课程决策权力在内的办学自主权 |
二、从实践的表象层面看:大学自主决策的权力在有限度的扩大 |
三、从实践的本质层面看:我国政府主导的课程体制没有改变 |
四、我国政府主导的课程决策体制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大学课程体系的决策 |
第一节 大学课程体系及其决策的价值取向 |
一、大学课程体系的涵义 |
二、大学课程体系决策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大学课程体系的基本形式及分析 |
一、"层次结构课程体系" |
二、"模块结构课程体系" |
三、"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
第三节 大学课程体系决策主要的内容和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一、大学课程体系决策的主要内容 |
二、大学课程体系改革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第五章 大学的专业与课程关系模式的决策 |
第一节 课程组合专业模式 |
一、课程组合专业模式的内容与背景 |
二、课程组合专业模式下的专业 |
三、课程组合专业模式下的课程计划及实施方式 |
第二节 专业规定课程模式 |
一、专业规定课程模式的内容与背景 |
二、专业规定课程模式下的专业 |
三、专业规定课程模式下的课程计划及实施方式 |
第三节 我国大学课程与专业关系模式改革的决策建议 |
一、改革现有专业设置制度 |
二、改革学科组织设置模式和运行机制 |
三、建立和完善弹性培养制度 |
第六章 大学课程实施管理制度的决策 |
第一节 大学课程实施管理制度的两种基本形式 |
一、学年制的内涵与特点 |
二、学分制的内涵与特点 |
第二节 美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
一、美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
二、美国学分制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我国大学分学制的形成与现状 |
一、我国大学学分制发展历程 |
二、目前我国大学实行学分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我国大学有效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决策思路 |
一、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校情的学分制 |
二、正确分析"学分制越‘完全’越好"、"学分制就是‘教育超市’"等不正确观点 |
三、以"系统论"为指导推进学分制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订单式工学交替”办学管理研究 ——以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概念的界定 |
2.1 订单式 |
2.2 工学交替 |
2.3 管理 |
2.4 办学管理 |
3 研究意义和价值 |
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4.1 订单式、工学交替实施步骤和过程 |
4.2 教学组织与管理及实施 |
4.2.1 教学中的任务分工 |
4.2.2 关于课程体系 |
4.2.3 关于教学管理 |
4.2.4 人才质量评价与质量监控 |
4.3 学生管理与德育教育 |
5 研究的理论依据 |
5.1 "默会知识"理论 |
5.2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
5.3 ISO9000管理理论 |
5.4 6S管理理论 |
6 研究思路和方法 |
6.1 研究思路 |
6.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订单式工学交替"的前期管理 |
1 "订单式工学交替"合作企业的选择 |
2 "订单式工学交替"的生源组织管理 |
2.1 进行全方位的模式培训与宣传 |
2.2 进行职业性向测试 |
第三章 "订单式工学交替"中的教学管理 |
1 "订单式工学交替"中的教学创新 |
1.1 构建以工作导向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
1.2 实施集成式教学模式 |
1.3 形成讲义式教案和校本电子教材 |
1.4 形成以专业主讲教师为首席教师的班级教育教学管理格局 |
1.5 制定监管措施,突出岗位技能,保证实训效果 |
2 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离问题的解决 |
2.1 专业教师随学生驻厂了解学生实践状况,确保教学的针对性 |
2.2 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功能,引导学生自学 |
2.3 将实践环节中的困惑作为学生作业进行布置 |
2.4 根据企业、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
3 "订单式工学交替"中的学业评价管理 |
第四章 "订单式工学交替"中的学生日常管理 |
1 学生往返校企间的安全管理 |
1.1 组织周全,全程陪护 |
1.2 确立领导者,重视团队力量 |
1.3 告知外出经验,应对突发事件 |
2 学生驻企实训期间的常见问题 |
2.1 不能接受企业的严格管理 |
2.2 不能服从班组长或企业的安排 |
2.3 不能适应工作的劳动强度 |
2.4 出现安全事故 |
3 学生驻企实训期间常见管理问题的应对 |
3.1 推行6S模式,强化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 |
3.2 遴选德育主题,突出养成教育 |
3.2.1 文明礼仪教育 |
3.2.2 吃苦受挫教育 |
3.2.3 感恩教育 |
3.3 抓好入厂培训,打好驻厂"预防针" |
3.4 建立沟通机制,凸显驻厂教师作用 |
3.5 实训岗位力求专业对口,使学生学有所获 |
第五章 "订单式工学交替"管理的理论思考 |
1 台湾"轮调式"与"订单式工学交替"的关系 |
2 "订单式工学交替"与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 |
3 "订单式工学交替"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
3.1 教学周期的变化 |
3.2 教学场所的变化 |
3.3 教学评价的变化 |
3.4 教学计划的变化 |
4 "订单式工学交替"中的课程设置原则 |
4.1 校企共同管理 |
4.2 强化技能与可持续性发展并重 |
4.3 重视学科课程体系向模块化课程体系转化 |
4.4 宏观统一规范与微观灵活变通相结合 |
第六章 "订单式工学交替"培养管理中的风险与防范 |
1 来自合作企业的风险及防范 |
1.1 企业经营状态的不确定性 |
1.2 企业的人事变动 |
1.3 企业"订单"的持续需求问题 |
2 来自学生的风险及防范 |
2.1 学生的不诚信行为 |
2.2 学生个人行为纪律方面的散漫 |
3 来自模式本身的风险及防范 |
3.1 学生就业面过窄 |
3.2 学生对职业、企业的倦怠 |
4 来自法律法规方面的风险及防范 |
第七章 校企合作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
1 制约校企合作管理因素分析 |
1.1 政策因素 |
1.2 体制因素 |
1.3 观念因素 |
2 校企合作管理长效机制建立的原则 |
2.1 管理出效益原则 |
2.2 价值认同与观念更新原则 |
2.3 资源互惠与利益共享原则 |
2.4 信任与互谅原则 |
2.5 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
3 校企合作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
3.1 政府应在校企合作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
3.1.1 形成保障机制 |
3.1.2 建立激励机制 |
3.1.3 实施评价机制 |
3.2 职业院校应在校企合作管理中发挥主体作用 |
3.2.1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对象的选拔和淘汰机制 |
3.2.2 建立适应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机制 |
3.2.4 建立培养方案的外部论证机制 |
3.2.5 建立校企和谐的情感管理机制 |
3.3 企业应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要作用 |
3.3.1 高瞻远瞩的利益认同感 |
3.3.2 服从大局的配合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关于主讲聘任、教考分离的试点与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D]. 彭锦. 武汉大学, 2018(01)
- [2]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研究[D]. 周登超. 武汉大学, 2013(01)
- [3]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49-2000)[D]. 肖丽山.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4]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的管理研究[D]. 夏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5]权变理论视角下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研究[D]. 谭晓丽. 中南大学, 2012(02)
- [6]我国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体系研究[D]. 宋旭峰.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2)
- [7]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 邵士权.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0)
- [8]试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研究[D]. 楚少保. 河南大学, 2011(08)
- [9]大学课程决策研究[D]. 常思亮.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10]“订单式工学交替”办学管理研究 ——以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D]. 郭毓麟.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