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浓相输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薛永杰[1](2021)在《高炉喷煤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关键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自动控制技术不断深入社会生产各个领域,我国钢铁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提出了以煤粉替代焦炭的高炉煤粉喷吹自动控制技术。如何实现稳定、连续和安全的煤粉喷吹一直是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问题。本文以山东某钢厂三号高炉喷煤自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对关键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实现了煤粉的稳定连续喷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研究高炉工艺流程及特点,结合控制系统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分析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控制难点,给出了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2)详细分析了钢厂高炉喷煤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设计了以西门子S7-300为控制核心,采用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总线相结合的系统结构的高炉喷煤自动控制系统。给出了控制系统详细的软硬件设计、硬件选型、电气原理图设计、系统组态、控制程序设计及人机界面组态设计。该系统可实现煤粉制备、煤粉喷吹、数据记录、故障报警、远程调试监测等功能。针对喷煤量计算不准确和控制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输入-处理-输出(IPO)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喷煤量计量模型。该模型分析了系统中影响喷煤量的主要因素,利用实时更新的变量对回归方程的参数进行迭代,实时更新喷煤量的计量值,实现对喷煤量的精确计量。从而保证了喷煤量的稳定控制,实现煤粉的精确喷吹。(3)针对自动控制系统喷煤量人工设置存在一定模糊性和盲目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的喷煤量预测模型。通过采用混沌惯性权重和自适应学习因子改善粒子群算法(PSO)收敛性,引入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操作提高粒子群算法全局最优性,然后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建立IPSO-ELM喷煤量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与ELM喷煤量预测模型和PSO-ELM喷煤量预测模型相比,精度更高,在炉况波动较大时也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具有较高工业应用价值。
刘佳[2](2020)在《涡流旋浮气力管道输送充填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三下”压煤问题严重,以充填开采为代表的“三下”压煤开采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当前的充填开采技术在充填物料运输方面有很大不足,在采用气力输送时,充填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存在工序多、矸石与空气源动力混合不流畅、输送距离短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充填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协庄煤矿31115E工作面为研究背景,提出涡流旋浮气力管道输送充填技术,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模拟试验、现场实践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保障采煤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充填,提高采区的煤炭回收率,填补目前国内外低压气力输送的空白,取得以下成果:(1)在系统方案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气力输送风速、输送特性和风机特性,运用气力管道输送原生矸石充填的理论计算方法,在地面布置输送系统工程试验场地,规划设计系统布局和运行流程,初步设定涡流旋浮气力管道输送充填系统参数,确定管径尺寸和分段情况,对输送风量、压损、旋浮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及优化,确定井下工程案例中的实际输送风速V、固气混合比M、管路内径Ds、压降、旋流参数等。(2)基于工作面充填距离和煤矸石充填量需要,选定充填装备及控制系统。研究设计给料系统和耐磨材质输送管路,选定气源动力设备,设计给料系统、输送管道等装置,采用HMI人机交互界面的PLC控制系统,进行系统控制和检测,利用各种信号传感器采集系统实时数据。(3)以协庄煤矿31115E工作面生产布局为背景,设计涡流旋浮气力充填系统,对充填开采过程中有效衔接和优化配套的煤矸分离、破碎、运输、储存、气力输送、PLC控制等系统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保证采充平行作业,通过实践表明该系统生产运行效果良好。该论文有图40幅,表24个,参考文献80篇。
尹莉钧[3](2020)在《某电厂350MW机组输灰系统运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火电厂里,燃煤火力发电厂的气力输灰系统通常能耗较多。我国火电的气力输灰系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的就是整个控制运行过程当中,仅满足输灰的功能,而对节能的要求却没有兼顾,这就使得气力输灰系统生产效率比较低,而能耗也是一直高居不下。因此现阶段,需要重点围绕火电厂进行气力输灰节能的分析与研究,这是当前火电厂节能研究的重点与关键。本篇论文选择了火力发电厂的输灰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才能降低能耗,达到节能目的。本文的出发点是气力输灰系统所采用的可控制手段,分析具体的节能操作方法,积极优化整个输灰系统,有效改善当前的控制方法、提升控制精度,保证能耗稳步降低。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单根管道的气力输灰耗气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建立多种模型,分析不同灰气比、气相速度以及管段的情况下各种单根管道模型的具体情况,通过对比找到最优的处理方法。(2)认真分析气力输灰系统每日生成灰量的具体特点,以贝叶斯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用于测量与判断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二十四小时内的日生成灰量。之所以要进行这项研究,主要是因为当前的采样日成灰量训练样本数集非常之大,如果按照以往的操作方式,要想对最佳模型进行确认可能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如果依照贝叶斯理论,可以以三个准则对模型进行训练。(3)根据前一日的灰量与实际输灰压力,进行预测未来24小时灰生成量与输灰压力值的预测,并不断地调整数据库中的经验设置参数,优化各单元的输送分配任务达到错峰输灰的目的,取缔老数据库中的经验设置,以此完成输灰系统运行的不断优化,从而判断最合适的空压机运行台数。通过以上分析与研究,并伴随着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日渐成熟与完善,可以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以及现场总线等多种技术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运用S/B的结构,并在Matlab和Intouch软件的基础上研制出24小时日生成灰量的预测系统,该系统的优势在于有着开放式的结构,另外其人机接口较为优化;在模块化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与之相配套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可以对当前的气力输灰系统进行完善。在相同工况下通过现场实验优化各单元输送任务分配达到错峰输灰,减少空压机运行台数,达到节能运行优化的目的。
王尚元,李扬[4](2019)在《电解铝生产用氧化铝超浓相输送系统简介》文中研究表明超浓相输送系统自诞生之日起,由于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能耗低,无机械运动部件,维护工作量低,靠内部压力平衡即自行控制等优点,在电解铝厂的氧化铝输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就其原理,优缺点以及在电解铝厂中的应用作一下简单介绍,抛砖引玉,力求达到氧化铝物料输送经济、高效环保的输送,为行业技术发展做出自己微薄的努力。
许盼[5](2019)在《高压密相气力输送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大规模高效干煤粉气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及冶金等领域,含碳粉体高压密相气力输送是气流床干煤粉气化的关键难点技术之一。粉体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的固相浓度高,流动形态复杂,相关的输送规律和机理不完善,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本文在分析粉体流动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含碳粉体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的输送特性、管道阻力特性和输送稳定性等,获得了影响高压密相输送特性的内在机制。对褐煤、烟煤、无烟煤、生物质和石油焦等多种含碳粉体物料进行了系统的流动特性试验研究,通过分析休止角、Hausner指数、压缩度等基础流动性参数,揭示了粉体物料特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物料粒径的增大,Hausner指数、压缩度、休止角均逐渐减小,粉体物料的流动性逐渐变好,流化试验获得的粉体流动性参数与休止角、Hausner指数的结果一致。在高压发料罐式密相输送试验装置上系统的进行了多种物料的高压密相输送试验研究,获得了操作参数和粉体物性对输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物料的输送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水含量是影响煤粉输送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获得了两种粒径内蒙褐煤和一种烟煤稳定输送的外水含量极限值,粒径较小的褐煤对外水含量的变化更为敏感,相近粒径的烟煤外水含量极限值明显低于褐煤。采用较为简便快捷的Hausner指数和休止角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不同煤粉稳定输送的外水含量极限值。本文研究的无烟煤的输送能力随着粒径的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一个最优的粒径值,此时输送能力最大,粒径最小的无烟煤的输送能力明显小于另外两种粒径。试验研究发现生物质与煤粉高压输送特性存在明显差别,生物质在较小的流化风下已经能够得到有效流化,输送能力和固相浓度较高。较高的表观气速时,生物质在水平管能够充分悬浮,管中心的固相浓度较高,而煤粉输送存在沉积现象,管道底部固相浓度较高,管道上部的固相浓度较低。首次发现石油焦输送过程中在输送管道内壁形成坚硬、致密的石油焦垢层,研究发现颗粒静电效应、输送压力、颗粒的表观含油量以及固相运动速度均对石油焦垢层的形成过程有重要影响,将一定比例的无烟煤与石油焦混合,能显着减轻石油焦输送时垢层的形成。对含碳粉体的高压密相输送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输送管段的阻力特性。采用附加压降法拟合了不同管段的压降经验关系式,模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获得了不同外水含量褐煤水平管的压降关系式,发现外水含量对小粒径褐煤的固相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大,对于粗粒径褐煤的固相摩擦系数影响较小。运用SHANNON熵分析法和域重坐标分析法(HURST指数)对水平管差压信号进行分析,对物料的输送稳定性进行了探讨。两种分析方法对流化风量、补充风量和总输送差压变化的预测结果比较一致,均能预测操作参数的变化对输送稳定性的影响变化趋势。两种分析方法对同种煤粉不同粒径的稳定性预测结果区分度不明显。
刘丙超[6](2019)在《循环流化床冷模装置设计及流态化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凭借其处理量大、操作方便、可连续生产等优势在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生物质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提升管反应器作为催化裂化的核心装置,其内部气固流态化特性对目的产物的分布及收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规律,本课题首先根据实验及教学需求,在特种实验楼搭建了一套大型的多功能循环流化床冷模实验平台。主要通过气量核算、压力平衡计算等对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尺寸进行设计,然后根据工艺需求及实验条件选取所需的流量计、压缩机等设备,并进行相应管路的铺设及连接。该实验平台包括两个独立运行的系统,一方面可以实现等径、扩径等不同结构提升管流态化实验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循环湍动流化床流态化实验研究,并且通过改变操作气速,还可以用来研究鼓泡床、湍动床等不同床型气固流动行为。本论文首先在新建的冷模实验平台上对传统等径提升管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其内部存在的轴径向不均匀流动行为。然后,为了加强气固接触和改善流动结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扩径提升管反应器。结果表明,新型底部扩径提升管反应器颗粒浓度在轴向上仍呈现“上稀下浓”的分布形式,但底部区域的颗粒浓度显着提高。同时扩径结构可以使斜管下来的再生催化剂得到重新分配,加强气固两相的接触混合,使颗粒浓度径向分布更加均匀。除此之外,其特殊的结构可以保证较大的颗粒循环速率,从而维持了反应所需的大剂油比。循环湍动流化床作为一种新型流化床,其在循环流化床和湍动流化床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新设计的新型循环湍动流化床反应器上对其内部气固流动行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循环湍动流化床可以在保持高颗粒通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床层的颗粒浓度,同时削弱了床层径向不均匀的“环-核”流动,改善了气固分离现象。通过颗粒浓度瞬时信号及概率密度分布,可以发现床层颗粒浓度波动信号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不同位置均存在代表稀浓两相的双峰,同时,床层中存在的局部内循环进一步加强了气固接触,可以有效地提高床层的传质和传热效率。
牛文玮[7](2014)在《大型铝电解生产氧化铝输送技术探讨》文中指出铝电解生产中,氧化铝是用量最大的原料,氧化铝输送直接影响着铝电解的生产。气垫带式输送技术在现代大型铝电解生产企业中,应用在氧化铝从卸料站到生产区域的输送,能够实现长距离、高负荷输送,具有氧化铝磨损小、运行稳定、整体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铝电解生产中,随着现代大型铝电解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氧化铝用量大幅增加,输送的距离增长,氧化铝从卸料站到铝电解生产区域的输送,
邹智勇,孙康健[8](2011)在《大型铝电解系列氧化铝气垫皮带输送技术应用》文中提出国内电解铝工业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160kA~500kA大型预焙槽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系列、单一厂址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氧化铝输送技术—浓相、稀相输送技术配置困难增大,输送能力、能耗等技术指标均已不能满足现在电解铝厂的要求,开发应用新型的氧化铝输送技术势在必行。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针对电解铝厂氧化铝输送的技术特点,联合河南天隆输送装备有限公司开发气垫皮带输送氧化铝技术并在中国铝业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应用实施,通过近五年的使用,证明氧化铝气垫皮带输送技术具备系统输送量大、输送距离长、对氧化铝磨损小、输送能耗低等优点。减少输送过程对氧化铝的磨损有助于提高净化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输送过程中的能耗,有助于降低吨铝综合交流电耗。
袁军生[9](2008)在《铝电解浓相输送技术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氧化铝、氟化铝浓相输送系统是铝电解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电解铝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由于设计制造及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中铝贵州分公司电解厂三系列氟化铝添加系统一直未能投入使用制约了电解生产控制水平的提高。从国外引进的电解一、三系列浓相输送控制系统由于技术落后、监控系统源代码不开放而无法维护、无备品备件等原因导致系统通讯故障频发,目前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成为影响电解铝生产的重大隐患。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工作。首先在对一、三系列浓相输送系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分析及综合大量文献,对该厂浓相输送监控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仿真,实验证明其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其次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氧化铝浓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模糊参数自修正、下料故障报警等功能。同时,该系统的应用带来了许多铝电解工艺的新观念,如:出铝、换极后的物料平衡,AE等待等。设计采用WinCC作为主要开发工具进行上位机监控软件。由于设计过程中很好地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开发的监控软件具有操作方便、运行稳定、控制效果良好和易维护的优点。本课题在投资很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实现了氟化铝的准确添加,采用WinCC开发平台很好地解决了原监控系统技术落后、通讯速度慢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浓相输送系统实时监控和网络扩展的需要,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田翔[10](2007)在《氧化铝浓相输送过程的两相流建模及参数测量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在铝电解生产中,氧化铝输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大型预焙槽生产中,难以使用人工加料,氧化铝输送的顺利与否将直接影响电解槽的正常生产。浓相输送是一种先进的物料输送技术,已被国外许多行业所采用。国内目前只在有色行业部分企业采用了一些稀相和浓相、超浓相输送技术,火力发电部分企业采用了浓相输送技术,水泥行业则采用了稀相输送技术,其他大部分行业均采用的是敞开式输送方式。浓相输送由于其先进性,在工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浓相输送过程是一个可压缩的气力输送过程,其物理机理比较复杂,要想使这项技术真正地应用于工业生产,还必须从流体力学、两相流理论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建模与计算。正是出于上述目的,本文对氧化铝浓相输送的过程进行了建模,并对输送过程中不易测量的氧化铝粉浓度进行了测量。文中首先给出了稀相、浓相和超浓相的概念和区别,分析了浓相输送的原理。然后详细分析了在两相流研究中,主要存在的三类物理模型:连续介质模型、离散颗粒模型和流体拟颗粒模型。选用连续介质模型,建立了氧化铝浓相输送过程的两相流模型,而后用现场采集的数据,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所建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工况,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将软测量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浓相输送过程中氧化铝粉浓度的一种测量方案。选用两支电容传感器作为物理传感器。同时,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氧化铝粉浓度和出口风压的软测量模型,以此模型作为一支软传感器。最后利用数据融合的方法对三支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了融合处理,经验证,融合结果优于任一支单个传感器,证明这种测量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应用于氧化铝粉浓度的测量。
二、浓相输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浓相输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炉喷煤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关键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炉喷煤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炉喷煤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高炉喷煤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炉喷煤系统介绍 |
2.1 高炉喷煤工艺简介 |
2.1.1 高炉喷煤系统的组成 |
2.1.2 高炉喷煤工艺流程的分类及特点 |
2.2 某钢厂三号高炉喷煤系统 |
2.2.1 喷煤系统组成 |
2.2.2 喷煤系统主要设备及特点 |
2.2.3 喷煤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
2.3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4 控制系统组成 |
2.5 本章小结 |
3 喷煤自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喷煤自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3.2.1 上位机选型 |
3.2.2 下位机选型 |
3.3 模块接线图 |
3.4 本章小结 |
4 喷煤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硬件组态设计 |
4.2 PLC控制程序设计 |
4.3 喷煤量控制模型设计 |
4.3.1 喷煤量控制算法研究 |
4.3.2 喷煤量计量和控制模型设计 |
4.3.3 喷煤量控制算法实现 |
4.4 人机界面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喷煤量预测模型研究 |
5.1 数据预处理 |
5.2 改进PSO优化ELM的预测模型 |
5.2.1 极限学习机 |
5.2.2 改进粒子群算法 |
5.2.3 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 |
5.3 算法仿真与结果分析 |
5.3.1 对比模型及评价指标 |
5.3.2 预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涡流旋浮气力管道输送充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成果 |
2 2 涡流旋浮气力管道输送系统参数理论研究 |
2.1 涡流旋浮气力输送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2 系统参数的初步计算与选择 |
2.3 系统参数优化计算 |
2.4 旋流参数计算 |
2.5 系统性能参数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3 涡流旋浮气力管道输送充填系统设计 |
3.1 气源 |
3.2 给料系统 |
3.3 输送管道系统 |
3.4 控制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 |
3.5 系统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工程实践 |
4.1 实践矿井概况 |
4.2 涡流旋浮气力输送系统设计 |
4.3 工程应用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某电厂350MW机组输灰系统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气力输送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火电厂气力输灰系统设计参数分析 |
2.1 灰气比对系统影响 |
2.1.1 灰气比的定义 |
2.1.2 灰气比与物料特性的关系 |
2.1.3 灰气比与输送速度的关系 |
2.1.4 灰气比与能耗的关系 |
2.1.5 不同灰气比气力输灰模型仿真 |
2.2 浓相气相速度对输灰系统的影响 |
2.3 管段特性对输送系统影响 |
2.3.1 弯管弯曲角度 |
2.3.2 弯管曲率半径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LSSVM的生成灰量预测建模 |
3.1 灰量预测分析 |
3.1.1 生成灰量的内在特性 |
3.1.2 生成灰量的外在特性 |
3.1.3 生成灰量的预测方法 |
3.2 基于改进的LSSVM生成灰量预测建模 |
3.2.1 统计学习理论核心内容 |
3.2.2 LSSVM回归模型 |
3.2.3 核函数的选取 |
3.2.4 生成灰量的峰值识别 |
3.2.5 算法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4 贝叶斯框架下的LSSVM参数优化选择 |
4.1 贝叶斯理论简介 |
4.1.1 准则1推断w的后验 |
4.1.2 准则2推断优化正则化参数γ=μ/ζ |
4.1.3 准则3推断优化RBF核参数σ |
4.2 参数优化算法 |
4.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运行优化与结果分析 |
5.1 预测系统设计与开发 |
5.1.1 系统开发环境如下 |
5.1.2 系统架构 |
5.1.3 生成灰量预测计算服务功能 |
5.1.4 工业大型气动系统生成灰量预测系统界面 |
5.2 运行预测结果与分析 |
5.3 输灰系统节能运行优化 |
5.3.1 输灰系统节能优化步骤 |
5.3.2 输灰系统运行优化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电解铝生产用氧化铝超浓相输送系统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 超浓相输送技术简介 |
2 超浓相输送技术原理 |
3 氧化铝超浓相输送系统的基本功能 |
4 氧化铝超浓相输送系统的优缺点 |
5 氧化铝超浓相输送系统工艺描述 |
(5)高压密相气力输送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密相气力输送研究综述 |
1.3.1 物料的充气、流化特性与输送特性的关系 |
1.3.2 气力输送料罐供料特性研究 |
1.3.3 管道输送特性研究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试验物料及流动特性 |
2.1 试验物料物性测量仪器及方法 |
2.2 试验物料的基本物性参数 |
2.2.1 试验物料的粒径分布 |
2.2.2 试验物料的微观形貌 |
2.3 试验物料的流动性参数 |
2.3.1 Hausner指数(HR)、压缩度(C)和休止角(AOR) |
2.3.2 试验物料的剪切特性 |
2.4 试验物料的流化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压下煤粉密相输送特性研究 |
3.1 高压密相气力输送试验系统 |
3.1.1 上/下出料发料罐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系统 |
3.1.2 双上出料发料罐高压密相输送系统 |
3.2 颗粒间作用力分析 |
3.2.1 范德华力 |
3.2.2 毛细力 |
3.2.3 静电力 |
3.3 操作参数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3.1 总输送差压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3.2 流化风流量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3.3 补充风量对无烟煤输送特性的影响 |
3.3.4 注入速度对无烟煤输送特性的影响 |
3.4 物性参数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4.1 平均粒径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4.2 煤粉种类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4.3 外水含量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5 出料方式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6 输送过程堵塞特性研究 |
3.6.1 输送动力不足造成堵塞 |
3.6.2 物料启动出料时堵塞 |
3.7 输送过程中静电效应和静电测速研究 |
3.7.1 不同物料输送过程中静电效应 |
3.7.2 水平管道颗粒速度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生物质、石油焦及其与无烟煤混合物的输送特性研究 |
4.1 生物质输送试验研究 |
4.1.1 输送压力对生物质输送的影响 |
4.1.2 输送差压对生物质输送的影响 |
4.1.3 流化风对生物质输送的影响 |
4.1.4 补充风对生物质输送的影响 |
4.1.5 生物质输送过程出现的问题 |
4.2 石油焦单独输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
4.2.1 石油焦输送时发料罐内的架桥结拱 |
4.2.2 石油焦输送时的管壁结垢 |
4.2.3 石油焦输送过程中的堵塞现象研究 |
4.3 石油焦及其与无烟煤混合物料的输送特性研究 |
4.3.1 输送差压对混合物料输送的影响 |
4.3.2 补充风对混合物料输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压密相输送阻力特性研究 |
5.1 直管段阻力特性研究 |
5.1.1 生物质和褐煤输送时直管段阻力特性 |
5.1.2 生物质和褐煤输送时直管段压降经验公式拟合 |
5.1.3 无烟煤、石油焦直管段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
5.1.4 无烟煤、石油焦直管段阻力经验公式拟合 |
5.2 弯管段阻力特性研究 |
5.2.1 褐煤、生物质弯管段阻力特性 |
5.2.2 无烟煤、石油焦弯管段阻力特性 |
5.2.3 弯管段压降经验公式拟合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稳定性研究 |
6.1 SHANNON信息熵分析法及稳定性预测 |
6.1.1 SHANNON信息熵的原理及计算 |
6.1.2 高压超浓相气力输送SHANNON熵分析 |
6.2 重标极差分析法(HURST指数)及稳定性预测 |
6.2.1 重标极差分析法(HURST指数) |
6.2.2 高压密相气力输送过程中稳定性预测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循环流化床冷模装置设计及流态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引言 |
1.1 流态化理论 |
1.1.1 流态化技术及发展 |
1.1.2 流态化的流型转变 |
1.2 气固流动基本规律 |
1.2.1 轴向流动规律 |
1.2.2 径向流动规律 |
1.2.3 整体流动规律 |
1.3 新型循环流化床反应器 |
1.3.1 高密度循环流化床 |
1.3.2 变径提升管反应器 |
1.3.3 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 |
1.3.4 循环湍动流化床反应器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循环流化床冷模装置设计 |
2.1 循环流化床结构尺寸设计 |
2.1.1 起始流化速度 u_(mf)和起始鼓泡速度 u_(mb) |
2.1.2 提升管反应器基本结构参数及气量核算 |
2.1.3 循环湍动流化床基本结构参数及气量核算 |
2.1.4 沉降器的设计 |
2.1.5 旋风分离器设计 |
2.1.6 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主要参数汇总 |
2.2 系统压力平衡的计算 |
2.2.1 提升管反应器压力平衡计算 |
2.2.2 循环湍动流化床压力平衡计算 |
2.2.3 伴床及测量筒设计 |
2.2.4 压力平衡计算结果汇总 |
2.3 分布器的设计及流量计的选型 |
2.3.1 分布器的设计 |
2.3.2 转子流量计的选型与布局 |
2.4 设计及安装说明 |
2.5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装置和参数测量 |
3.1 实验装置及流化介质 |
3.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3.1.2 实验介质 |
3.2 操作参数的测定 |
3.2.1 表观气速的测定 |
3.2.2 颗粒循环速率的测定 |
3.2.3 压差的测定 |
3.2.4 颗粒浓度的测定 |
3.3 实验测量说明 |
第四章 新型变径提升管冷模实验研究 |
4.1 传统等径提升管气固流动特性研究 |
4.1.1 颗粒浓度分布 |
4.1.2 颗粒浓度分布对称性 |
4.2 新型变径提升管气固流动特性研究 |
4.2.1 轴向颗粒浓度分布及发展 |
4.2.2 径向颗粒浓度分布及均匀性分析 |
4.2.3 瞬时流动特性分析 |
4.3 流动特性对比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循环湍动流化床气固流动特性研究 |
5.1 颗粒循环速率及床层压降分析 |
5.1.1 颗粒循环速率 |
5.1.2 床层压降分析 |
5.2 颗粒浓度分布 |
5.2.1 轴向颗粒浓度及径向不均匀指数分布 |
5.2.2 径向颗粒浓度及标准偏差分布 |
5.3 瞬时流动特性分析 |
5.4 流动特性对比 |
5.5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大型铝电解生产氧化铝输送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从卸料站到生产区域输送氧化铝的技术要求 |
1输送距离 |
2输送高度 |
3输送路程 |
4输送量 |
5输送损失 |
传统的管道输送技术 |
气垫带式输送技术 |
1工作原理 |
2气垫带式输送机与传统托辊机比较 |
3适用范围 |
气垫带式输送技术在铝电解生产中的应用 |
1输送距离 |
2输送高度。 |
3输送路程 |
4输送量 |
5输送损失及环境污染 |
气垫带式输送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效益分析 |
结语 |
(8)大型铝电解系列氧化铝气垫皮带输送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背 景 |
2 电解铝厂氧化铝传统气力输送方式 |
3 大型铝电解系列氧化铝气垫皮带输送技术 |
4 山西华泽铝电公司电解铝厂氧化铝气垫皮带输送系统 |
4.1 皮带技术参数选择 |
4.2 工艺布置及特点 |
4.2.1 接料装置的设计 |
4.2.2 凹弧段的设计 |
4.2.3 气垫输送机的结构设计 |
4.2.4 供风装置的设计 |
4.2.5 卸料装置的设计 |
4.2.6 清料装置的设计 |
4.2.7 除尘系统的设计 |
4.2.8 密封罩的设计 |
4.3 气垫皮带输送机运行效果 |
5 结 语 |
(9)铝电解浓相输送技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气力输送系统研究概述 |
1.2.1 气力输送的研究进展 |
1.2.2 气力输送方式 |
1.2.3 影响气力输送的因素 |
1.2.4 浓相输送控制研究现状 |
1.2.5 气力输送研究新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铝电解槽氟化铝浓相输送控制技术 |
2.1 氟化铝浓相输送结构分析 |
2.2 氟化铝浓相输送控制技术 |
2.2.1 压力容器内仓优先设计准则 |
2.2.2 工作状态信号远程监控 |
2.2.3 氟化铝定容器参数自修正 |
2.2.4 氟化铝配料精度的提高 |
2.2.5 报表统计的完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氧化铝浓度控制 |
3.1 模糊控制策略 |
3.1.1 模糊控制系统构成 |
3.1.2 模糊控制器原理 |
3.1.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2 系统总体构成 |
3.3 模糊控制氧化铝浓度 |
3.3.1 模糊控制参数自修正 |
3.3.2 下料器故障报警 |
3.3.3 铝电解槽模糊专家系统 |
3.3.4 AE模块 |
3.3.5 工艺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库与监控系统技术开发 |
4.1 系统结构的选择 |
4.1.1 系统硬件结构 |
4.1.2 系统软件结构 |
4.2 电解一系列浓相输送实时动态数据库的开发 |
4.3 电解三系列浓相输送PLC控制程序的开发 |
4.4 浓相输送控制系统的开发 |
4.4.1 监控程序结构 |
4.4.2 设计目标 |
4.4.3 组态软件WinCC |
4.5 电解三系列报表系统的开发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践验证 |
5.1 铝电解槽氟化铝浓相输送控制技术的实践验证 |
5.2 综合效益评价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氧化铝浓相输送过程的两相流建模及参数测量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输送形式的分类 |
1.2.1 稀相输送 |
1.2.2 浓相输送 |
1.2.3 超浓相输送 |
1.3 浓相输送的原理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浓相输送过程的两相流建模 |
2.1 流体运动学基础 |
2.1.1 连续介质假设 |
2.1.2 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 |
2.1.3 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2.2 气固两相流的研究 |
2.3 气固两相流的模型研究 |
2.3.1 连续介质模型 |
2.3.2 离散颗粒模型 |
2.3.3 流体拟颗粒模型 |
2.4 本文所采用模型 |
2.4.1 基本方程组 |
2.4.2 参数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
3.1 CFD通用软件 FLUENT介绍 |
3.2 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3.3 本文所采用的计算方法 |
3.3.1 网格划分与方程离散 |
3.3.2 计算步骤 |
3.3.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固两相流固相浓度的测量 |
4.1 固相浓度测量的现状 |
4.1.1 固相浓度测量的方法 |
4.1.2 固相浓度测量方法展望 |
4.2 本文所采用的测量方法 |
4.2.1 电容传感器测量浓度 |
4.2.2 浓度软测量模型的建立 |
4.2.3 数据融合结果及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浓相输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炉喷煤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关键控制算法研究[D]. 薛永杰.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涡流旋浮气力管道输送充填系统研究[D]. 刘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某电厂350MW机组输灰系统运行优化研究[D]. 尹莉钧. 沈阳工程学院, 2020(02)
- [4]电解铝生产用氧化铝超浓相输送系统简介[J]. 王尚元,李扬. 中国金属通报, 2019(09)
- [5]高压密相气力输送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研究[D]. 许盼. 东南大学, 2019
- [6]循环流化床冷模装置设计及流态化实验研究[D]. 刘丙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大型铝电解生产氧化铝输送技术探讨[J]. 牛文玮. 世界有色金属, 2014(01)
- [8]大型铝电解系列氧化铝气垫皮带输送技术应用[J]. 邹智勇,孙康健. 轻金属, 2011(S1)
- [9]铝电解浓相输送技术开发[D]. 袁军生. 东北大学, 2008(03)
- [10]氧化铝浓相输送过程的两相流建模及参数测量问题的研究[D]. 田翔. 兰州理工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