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铜陵地块沉积—喷流块状硫化物矿床(论文文献综述)
李锦毓[1](2021)在《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变质变形的微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辽宁省浑北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地体内产出有大大小小的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VMS)100余处,红透山铜锌矿床是其中之一,也是中国境内唯一的元古宙大型VMS型矿床。许多研究都表明,红透山铜锌矿形成后发生了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红透山赋矿表壳岩形成于~2550 Ma,表明红透山铜锌矿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约2550 Ma)。红透山长英质变质火山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的母岩浆起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镁铁质变质火山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和石榴直闪片麻岩)的母岩浆起源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地幔组分的部分熔融,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壳源物质混染和交代作用。它们的构造背景为板块俯冲背景下的弧后伸展。红透山铜锌矿原位多元S同位素实验所得δ34S值主要分布在–0.01–+1.60之间,塔式分布特征明显,且矿物内部S同位素无明显差异,与深源地幔来源的硫同位素相似;Δ33S值分布在–0.20–0.14之间,均值为–0.05‰,大部分都为负值,显示出轻微的非质量S同位素分馏特征。本文认为红透山铜锌矿主要以深部岩浆活动带来的S源为主,此外约有3.5%的海水硫混入。在变质变形过程中,红透山铜锌矿的硫化物微量元素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部分元素发生了富集和亏损,部分元素保持不变。其改变的元素大多与形成时的物理条件的改变有关,如对温度敏感的黄铁矿中的Co、Ni元素及Co/Ni比值,黄铜矿的中的Se和Sn元素,闪锌矿中的In、Mn等元素。根据硫化物的微量元素的变化,本文认为变质过程中硫化物的形成温度比初始硫化物的形成温度要高,且初始硫化物和变质变形的硫化物都形成于还原环境。根据原位S同位素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在变质变形作用中,硫化物以物理变形和重结晶为主,无明显外来物质加入。
陈可,刘忠法,邵拥军,刘清泉[2](2021)在《铜陵矿集区冬瓜山铜(金)矿床成因分析》文中提出冬瓜山矿床是安徽铜陵矿集区内的大型铜(金)矿床,赋存于中—上石炭统黄龙组和船山组(C2+3)地层中,主矿体受地层、褶皱及层间滑脱带控制,呈层状产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冬瓜山矿床的成因认识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对冬瓜山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围岩灰岩、砂岩及大理岩中Cu含量低,不具备提供成矿物质的能力,而岩体中Cu含量高于克拉克值近两个数量级,具有提供成矿物质的能力;构造上青山脚岩体控制了斑岩型矿体的产出,青山背斜和层间滑脱构造控制了主矿体的产状及规模;提出冬瓜山矿床为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有关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谢巧勤,孙少华,马子意,徐亮,王家宇,周跃飞,陈天虎,徐晓春[3](2021)在《铜陵包村金(铜)矿床中胶状黄铁矿矿物学及成因解析》文中认为黄铁矿是安徽铜陵包村金(铜)矿床中主要硫化物,对热液成因的显晶质黄铁矿已有大量研究,而胶状黄铁矿研究较少且成因存在争议。本文以粉晶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拉曼光谱(RS)为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对包村金(铜)矿床中胶状黄铁矿的矿物组成和微结构进行研究。包村胶状黄铁矿主要由黄铁矿组成,含有白铁矿、菱铁矿、石英、含铁白云石、高岭石和有机质。黄铁矿主要以纳米-亚微米粒径的自形、半自形的立方体为主,少量微米级他形颗粒,显着不同于胶体或非晶态的无定型黄铁矿。由黄铁矿、白铁矿和有机质组成的胶状结构中,白铁矿和有机质富集在暗色环带,黄铁矿相对富集在浅色环带,浅色和暗色交替变化主要由三者含量变化所致,与矿物粒径无关。结合铜陵地区胶状黄铁矿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铜陵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铜-金-铁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相关研究文献中记载的胶状黄铁矿为铁硫化物、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石英和有机质组成的矿物集合体,是在陆源物质输入受限的半封闭海盆环境下经生物化学作用直接沉淀的纳米-亚微米黄铁矿为主的矿物集合体。虽然胶状黄铁矿经历沉积成岩作用和中生代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作用,但是沉积微结构、矿物成因信息仍然被有效保存。
杜后发[4](2021)在《江西金鸡窝叠加改造型铜矿特征和成因》文中提出江西九瑞矿集区地处扬子板块北缘,大别造山带以南,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该矿集区赋存于石炭纪地层中层状矿体的成因仍存诸多争议,是否存在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选择位于矿集区东南端发育层控矽卡岩型矿体和层状含铜黄铁矿矿体的金鸡窝铜矿床,进行矿区地质学、岩体地质学、矿床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系统研究,重点探讨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同位素组成特征、成矿地质过程、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并建立成矿模式。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1)金鸡窝花岗闪长斑岩具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的同熔型(Ⅰ型)花岗岩类岩石特点,成岩年龄为144±1Ma,属于燕山早期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εHf(t)值为-4.09~-8.61,两阶段模式年龄(TCDM)为1.46~1.68Ga(均值为1.57Ga),与壳源岩石(>1.6Ga)重熔作用有关。(2)层状含铜黄铁矿矿体的金属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为主,其次为胶状黄铁矿、闪锌矿、白铁矿等,占总量的65%~85%。据黄铁矿显微组构特征,可以分为同生沉积期的黄铁矿(PyⅠ)、变质期的黄铁矿(PyⅡ)、矽卡岩-热液期的黄铁矿(矽卡岩晚期阶段(PyⅢ)和热液阶段(PyⅣ))四种类型。黄铁矿(PyⅠ)可以进一步分为胶状黄铁矿(PyⅠ-1)和纹层状黄铁矿(PyⅠ-2)两种。(3)PyⅠ-1和PyⅠ-2有相同矿化作用的元素组合和较低的Co/Ni(<0.001~0.72),但PyⅠ-1与PyⅠ-2相比,富集Bi、Cu、Pb、Zn、Ag、Au、Mn等微量元素,可能反映了其形成于早期深部含金属硫化物的热液与海水混合快速沉淀阶段。PyⅡ富含Co、Ni、As,Co/Ni为0.03~6.19。PyⅢ和PyⅣ黄铁矿的Co、Ni含量及Co/Ni(1.07~29)变化较大,与矽卡岩-热液型黄铁矿特征相似;PyⅢ与PyⅣ相比,相对富集Co和Se,亏损As、Cu、Pb、Zn、Ag、Au。(4)PyⅠ-1中Cu、Pb、Zn赋存在黄铁矿晶格中,如Cu++Au3+(?)2Fe2+置换方式存在;其它类型黄铁矿中这些元素通常是细分散机械混入物。PyⅡ、PyⅢ、PyⅣ黄铁矿富集Co和Ni,两者显着正相关,以等价替代Co2+(?)Fe2+、Ni2+(?)Fe2+进入黄铁矿晶格中;Au在黄铁矿中以固溶体Au+的形式存在。(5)黄铁矿相对衍射强度高的晶面为(311)和(200),衍射峰尖锐且各特征衍射峰半高宽(FWHM)小,其晶胞参数a=5.4012~5.4365(?),空间群为Pa-3(205),Vol=157.56~160.68(?)3,其平均值分别为a=5.4243(?)、Vol=159.56(?)3,明显高于其理论值(5.4175(?)、159.01(?)),可能归因于Co、Ni、As、Cu+、Au+等微量元素类质同象进入黄铁矿晶格。PyⅠ→PyⅣ、PyⅢ→PyⅡ的拉曼谱峰Eg、Ag、Tg(3)的散射强度(I)和半高宽(FWHM)逐渐降低,与其形成温度逐渐升高有关。(6)矿区有两类硫同位素组成,一类是层状矿体黄铁矿δ34S值介于-0.3‰~+4.6‰,其中胶状黄铁矿(PyⅠ-1)和纹层状黄铁矿(PyⅠ-2)δ34S峰值与热变质期(PyⅡ)和矽卡岩-热液期(PyⅢ和PyⅣ)黄铁矿δ34S峰值具有明显差别,暗示本区硫可能存在两种硫源;另一类是围岩中黄铁矿δ34S值为-39.1‰~-45.1‰,说明此类硫是海水硫酸盐通过细菌还原作用所致。(7)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对稳定,数据相对集中,μ值介于9.21~9.47之间,均值为9.39,K值变化范围为3.49~3.85,均值为3.74,含放射性铅少,为深源铅,具有壳幔混源特征。(8)江西金鸡窝铜矿床的形成可能经历了晚古生代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作用。胶状黄铁矿可能形成于晚古生代海底热水沉积期,富集成矿元素,起着矿源层作用;而由于燕山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造成矿石组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其自身带来大量的含矿热液形成金属矿物和沿碳酸盐岩地层顺层交代形成层控矽卡岩型矿体。
郑超杰[5](2021)在《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文中提出新疆阿舍勒铜锌矿位于阿尔泰造山带西南缘阿舍勒盆地内,是典型的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VMS)型矿床。前人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和成矿预测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和找矿成果。鉴于阿舍勒铜锌矿床具有埋藏深、开采难度大、采矿维护成本高等特点,伴随着矿山开采对探明资源储量不断消耗,深边部矿体品位下降,对阿舍勒铜锌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任务已迫在眉睫。本文以矿产资源定量评价体系为指导,在充分收集研究区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矿区成矿地质规律及控矿地质要素;引入成分数据分析,对阿舍勒矿区外围原生晕数据进行研究,运用分形理论及奇异性理论分离、识别并提取地表原生晕弱异常;量化矿区控矿地质要素,结合地球化学指标,构建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借助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对矿区外围开展找矿预测,并对预测结果予以评估;分析钻孔原生晕垂向分带特征,评价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如下为本文取得的成果及认识。1.对研究区岩石地球化学9个元素进行成分数据分析,还原元素真实空间分布;以稳健主成分方法探讨元素组合特征,得出(1)Cu-Zn-Co及(2)Pb-Mo-Ag-As-Au-Sb两组矿化组合,分别对应矿床喷流沉积及变质热液叠加改造两个成矿阶段。2.运用分形-多重分形方法分离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及背景分布,提取研究区原生晕异常;对常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难以识别的弱异常,以局部奇异性理论识别、提取,充分挖掘地球化学数据中隐藏的与成矿紧密相关的弱异常信息。3.对矿区成矿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研究区控矿地质要素;以GIS信息系统为媒介、矿区见矿钻孔为参照,运用“距离分布法”,明确各类控矿地质要素与矿体间最佳缓冲距离,量化各类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控矿地质要素信息,结合地表原生晕地球化学综合异常,构建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综合信息找矿模型。4.基于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运用三类监督学习算法,对研究区开展找矿预测;对各类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并对各模型预测结果与矿区见矿钻孔相对应,得出三类机器学习模型找矿预测效果显着。由此,提出将三类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找矿预测模型。5.以机器学习综合找矿预测结果为主,辅以岩石地球化学弱异常信息,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及矿区控矿地质要素重要度评价指标,在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区外围圈定3类共9个找矿预测区,并分析钻孔原生晕数据进行深部找矿预测,验证深部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施珂[6](2021)在《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次重要的岩浆作用,其与金、铜等矿床的成因联系更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金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既可以作为贵重首饰同时也具备货币属性,如今更是广泛运用在航空、医疗及电子科技等众多领域,但近年来我国的金储备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大金矿床的勘探力度及对金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极为重要。铜陵矿集区、皖北蚌埠地区和皖东滁州-马厂地区是安徽省内重要的金、铜资源地,多年来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地区。区内燕山期岩浆岩也极为发育,但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矿床的成因联系仍有诸多争议。特别是区内近年来发现的一系列新矿床,其与燕山期岩浆岩的关系尚未明确,仍需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次工作重点选择上述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铜金矿床,如铜陵矿集区杨冲里金矿、胡村南铜钼矿、蚌埠地区江山金矿及滁州-马厂地区大庙山金矿等作为典型矿床,开展相关的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拟解决成岩成矿的时空关系、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区域矿床成因等主要问题。杨冲里金矿的研究表明,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该矿床与舒家店斑岩型铜矿为同一成矿系统,不同的成矿组合与成矿流体的成分比例改变有关,浅部可能还存在一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事件。胡村南铜钼矿的研究表明,成矿与区内的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有关,成岩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岩浆岩具有俯冲洋壳埃达克质岩的属性,斑岩阶段与矽卡岩阶段的成矿物质基本一致,但略有不同,矽卡岩阶段的地层物质参与更多,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江山金矿的研究表明,成岩成矿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与该地区中生代第三次岩浆活动对应,Sr、Y等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指示了其具有壳源属性,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的特点,有利于金矿成矿,围岩为古老的变质基底,也具有较高的Au元素丰度,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原位的S同位素也指示了岩浆与地层的共同作用是区内金矿的主要成因,复杂的破碎带构造提供了与区内其他金矿不同的储矿空间,形成了独特的矿体形态。大庙山的研究表明,区内的岩浆岩形成于130Ma左右,过去因为岩体的规模较小,常常忽略与成矿的关系,前人多认为该矿床为似卡林型。但锆石的微量元素显示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有利金成矿,硫化物的原位S同位素指示了一个多元成矿的特征,说明了地层与岩浆均参与了金的成矿,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则表明,岩浆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区域成岩-成矿的研究工作,结合前人研究工作总结了三个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成矿的关系及区域矿床成因。认为三个地区燕山期的岩浆岩具有从南向北呈现逐渐年轻的趋势,均为高氧逸度的埃达克质岩,区内的Au、Cu多金属矿床均主要与这些燕山期的埃达克质岩有关。三个地区的岩浆源区略有差异,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起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铜陵的燕山期岩浆岩特别是辉石闪长岩具有较多的幔源物质,滁州-马厂地区的燕山期岩浆岩混染了较多的壳源物质,其原因可能与铜陵矿集发育的深大断裂有关,蚌埠地区则起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同时,由于基底属性的差异导致了三个地区不同的成矿类型和赋矿层位,蚌埠地区的基底在形成时有一定的幔源物质加入,基底Au的元素丰度较高(地壳平均值的5倍),其基底围岩在成矿过程中也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因此该地区的金矿多发育在太古代的变质基底中,成矿类型主要为受构造控制的造山型(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的基底主要为壳源物质,具有幔源物质的岩浆为区内的Au、Cu矿床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和成矿反应的必要热能,因此矿体多发育在地球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碳酸盐岩地层当中,成矿类型多为斑岩-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型矿床。
陈一秀,杨丹[7](2021)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层控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安徽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该矿集区具有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和多种类型的复杂成矿系统演化,找矿潜力大,研究程度较高。区内广泛发育一系列层状硫化物矿床,其成因问题一直是中国矿床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文章从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矿集区内层控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初步归纳,并对对铜陵矿集区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1)铜陵矿集区的层状硫化物矿床的成矿过程包含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富集两个阶段,但是对于不同矿床的贡献是有差异的,具体到单个矿床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详细分析;(2)燕山期岩浆热液交代改造、叠加富集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大约持续20 Ma,峰值在140 Ma左右;(3)燕山期含矿岩浆从早到晚岩石地球化学上表现出由中基性→中酸性→中性的演化趋势,以岩浆活动高峰期(140 Ma±)的花岗闪长岩成矿规模最大,这种成矿偏好性是否与深部岩浆源区性质有关值得深入研究;(4)目前关于海西期喷流沉积作用对成矿的贡献的工作很少,期望对其有正确客观的评价。
谢海峰[8](2020)在《四川九龙子杠坪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文中研究说明子杠坪铅锌矿床位于鲜水河断裂带与甘孜-理塘缝合带之间,地处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本文通过对子杠坪铅锌矿床的矿床地质、矿相学、地球化学和硫同位素研究,对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来源以及成矿过程与作用等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对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等分布于上二叠统大石包组含石榴斜长黑云石英片岩与含石榴石钠长云母片岩夹石英片岩之间的层间带中。矿石矿物以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黄铜矿、铅钒等,另外存在微量的如黄铁矿、褐铁矿、辉银矿、铜蓝等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云母、石英、长石及少量角闪石、石榴子石、绿泥石、重晶石等;主要为硅化、磁黄铁矿化的蚀变类型。电子探针分析显示,磁黄铁矿形成于高温环境,可能有海水或大气降水等建造水加入高温热液流体,导致成矿过程处于快速降温的状态;此外,矿石中仅发现六方磁黄铁矿标型,可能与后期变质作用导致单斜变体发生均一性有关。成矿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沉积成矿期、区域变质期、热液改造期、表生期。子杠坪铅锌矿床的围岩原岩恢复表明为泥质岩、砂岩夹基性火山岩。其中副变质岩原岩以泥质岩为主,物质源区为长英质火成物源区;少数为砂岩,物质源区为石英岩沉积物源区。这些变沉积岩均以裂谷拉张环境为主。围岩的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显示,其形成于氧化沉积环境,且Pb、Zn、Cu元素明显富集,暗示围岩是子杠坪铅锌矿床的矿源层。矿石中Ba元素具有明显富集的特点。大多数矿石样品表现为强Eu正异常及弱Ce负异常,表明成矿流体为高温热液流体;少数样品表现为弱Eu负异常和弱Ce负异常,可能与下渗海水或地下水混合导致温度快速下降有关。此外,微量元素矿石中Zr、Hf的含量、U/Th与Zn/(Zn+Pb)比值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同深源地幔物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可能混入有少量喷流的热卤水。log(δCe)值显示,矿石形成于还原环境状态,表明成矿流体应为高温还原热流体。因此,矿石成矿物质来源于矿区围岩。硫同位素研究表明,矿石中的硫表现出混染硫的特征,硫主要来自于海水硫酸盐的还原,可能掺与有少数地幔硫。还原硫的形成以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为主,流体主要为建造水并发育有深部热流体的特征。矿石样品中大多数硫同位素均未达到分馏平衡状态,可能存在多期矿化分馏作用。利用围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发现原始成矿物质很可能来自与里伍岩群具亲缘关系的碎屑岩物质,此外华力西期的基性火山喷溢也为后期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子杠坪铅锌矿床可能为里伍式铜锌矿的另一种类型的补充。
韩颖霄[9](2020)在《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文中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成矿带,发育大量与燕山期侵入岩相关的斑岩-矽卡岩-层控型Cu-Fe-Au-Mo矿床。虽然经过多年研究,但远离接触带的脉状金矿化和层控型矿体的成因依然存在巨大争议,而且矿区内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以九瑞矿集区丰山矿田、城门山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内赋存于碳酸盐岩中的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的成因开展研究,并对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进行探讨。丰山矿田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和脉状金矿床中发育大量Te-Au-Ag-(T1)矿物,如银金矿、碲金银矿、碲金矿、碲金铊矿物等。这两种矿化在铅锌成矿阶段均发育富Mn碳酸盐,可标识出岩浆热液的前锋位置;在矿田中由近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金矿至远接触带脉状金矿,可识别出Cu-Mo-Te-Bi、Pb-Zn-Mn-Te、As-Te-TI的元素分带。这两种矿化中碳酸盐δ13C和δ18O值由早到晚呈正相关增大趋势,模拟计算显示这是由岩浆热液与碳酸盐岩反应过程中水岩比降低所导致的。新的硫酸盐S同位素测试和前人数据共同显示矿田内矽卡岩型铜金、脉状金矿化为单一的岩浆硫源。在城门山矿区,镜下特征显示纹层状矿石、胶状-草莓状黄铁矿均不能作为同生喷流沉积作用的证据,层控型矿体的矿物组合、生成顺序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一致,即矽卡岩成矿系统可以解释各类型矿石的矿相学特征。城门山矿区发现大量与铜铅硫化物密切相关的Te-Bi矿物,包括碲银矿、辉碲铋矿、硫铋铜矿、硫铋铅矿等,这与丰山矿田中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相类似。原位微量元素研究显示黄铁矿具有早期富Se、Co,晚期富As、Au、Tl的典型特征,且含量变化与斑岩体密切相关,与其他地区的岩浆热液系统相似,而不同于喷流沉积型矿床;闪锌矿早期富Fe、In,晚期Cd、Mn的特征也符合前人对岩浆热液系统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的总结。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研究显示城门山矿区的硫源为单一且稳定的岩浆硫源(834S=0~4‰),高氧逸度环境会导致局部样品富集轻硫(δ34S最小达-30%‰)。矿相学、稳定同位素、硫化物微量元素等研究显示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其成因类型分别为远接触带型金矿化、manto交代型矿化,与近接触带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化构成了与燕山期斑岩体相关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矿区内可发育稀散金属富集,例如Te、Tl元素常以细粒的矿物集合体产出,而Se、In、Ga、Cd等元素则可以赋存在不同产状的黄铁矿、闪锌矿之中;同时本文建立的黄铁矿Se/As-Co图解,在识别矿床成因类型时也可提供重要思路。
向佐朋[10](2020)在《滇西北羊拉铜多金属矿床铅锌成矿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羊拉铜矿床位于金沙江构造带中部,为滇西北地区最为典型的铜矿床之一。本文以羊拉铜矿床近年来找矿新发现的铅锌矿体为研究对象,在坑道编录及典型矿体精细解剖的基础上,对铅锌矿体的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硫同位素、铅同位素、锌同位素、矿石成因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进行了详细研究,论文取得如下结论和认识:羊拉矿床的铅锌矿体可分为两种类型,矽卡岩型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脉状、透镜体状分布于矽卡岩型铜矿体的下部,与矽卡岩型铜矿体共同产出,明显具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的特征;热液脉型铅锌矿体呈不规则细脉状充填于构造破碎带内。铅锌矿石的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脉-网脉状构造和团块(斑)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交代结构、自形晶-它形晶粒状结构、碎裂结构、揉皱结构等。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以及少量黄铜矿、磁黄铁矿、斑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石英等。铅锌矿体的形成可分为成矿前期和成矿期,成矿期又分为早成矿阶段和晚成矿阶段。铅锌矿石中的方解石可分为两阶段,早成矿阶段方解石(Ⅰ)主要呈它形晶不规则团块状产出,ΣREE在24.05×10-6~104.50×10-6之间,δEu显示正异常、δCe显示弱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曲线;晚成矿阶段方解石(Ⅱ)呈脉状产出,ΣREE在28.71×10-6~114.60×10-6之间,δEu显示正异常、δCe显示弱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曲线;早、晚成矿阶段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无明显差异。铅锌矿体中方解石与矽卡岩型铜矿石具有一致的REE来源,来自于花岗闪长岩与围岩(砂质板岩、石英砂岩、大理岩等)的混合。早成矿阶段方解石(Ⅰ)的δ1 3CPDB在-6.52‰~-4.07‰之间,δ1 8OSMOW在5.04‰~9.94‰之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质岩浆;晚成矿阶段方解石(Ⅱ)的δ1 3CPDB在-3.81‰~-3.53‰之间,δ1 8OSMOW在14.36‰~17.30‰之间,成矿物质来自于花岗岩质岩浆与海相碳酸盐岩的混合。两阶段方解石均为热液成因,水-岩反应和温度降低耦合作用是热液方解石沉淀的主要控制因素,其次流体混合作用及热液去气作用对方解石沉淀也有一定的影响。矽卡岩型铅锌矿体矿石中硫化物的δ3 4S在-2.48‰~2.32‰之间,总硫同位素接近于零值,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和深部地壳,属岩浆源硫;硫化物的208Pb/204Pb=38.7501~38.7969,207Pb/204Pb=15.7159~15.7248,206Pb/204Pb=18.3640~18.3874,在△γ-△β成因图解中,铅同位素数据主要投影于地壳铅范围内,表明矽卡岩型铅锌矿体中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铅锌矿体中闪锌矿Zn同位素δ66Zn JMC值介于0.31~0.44‰之间,平均值为0.378‰,Zn-S同位素图解中显示,锌同位素主要来源于岩浆。羊拉矽卡岩型铅锌矿体与矽卡岩型铜矿体在形态产状、赋矿层位、矿物组合、矿石组构、围岩蚀变、控矿因素以及C-O、S、Pb同位素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反映铅锌矿体与铜矿体为同一成因,均为同一期成矿作用的产物;而铅锌矿体稍晚于铜矿体,为成矿晚阶段产物。羊拉矽卡岩型铅锌矿体与国内其他典型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并无明显差异。
二、安徽铜陵地块沉积—喷流块状硫化物矿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铜陵地块沉积—喷流块状硫化物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变质变形的微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区位置 |
0.2 研究现状 |
0.3 论文选题意义及项目依托 |
0.4 研究内容和工作量统计 |
0.4.1 研究内容 |
0.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0.4.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0.4.4 工作量统计 |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1.2 区域地层 |
1.3 区域矿产 |
第2章 矿区地质特征 |
2.1 矿区地层 |
2.2 矿区侵入岩 |
2.3 矿区构造 |
2.4 矿体形态 |
2.5 矿石特征 |
第3章 成矿动力学背景 |
3.1 岩石成因 |
3.1.1 样品描述 |
3.1.2 锆石U–Pb年代学 |
3.1.3 地球化学 |
3.1.4 岩石成因 |
3.2 构造背景 |
第4章 变质变形显微分析 |
4.1 硫化物的变形变质 |
4.2 硫化物微区S同位素组成 |
4.2.1 测试结果 |
4.2.2 S同位素讨论 |
4.3 硫化物微区组成 |
4.3.1 元素赋存状态 |
4.3.2 测试结果 |
4.3.3 讨论 |
4.4 精细成矿过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Ⅳ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铜陵矿集区冬瓜山铜(金)矿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床地质特征 |
2 成矿地质条件 |
2.1 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
2.2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
2.3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
3 矿床成因 |
4 结论 |
(3)铜陵包村金(铜)矿床中胶状黄铁矿矿物学及成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背景 |
2 样品和分析测试方法 |
2.1 样品背景 |
2.2 实验方法 |
(1)样品预处理和酸不溶相分离: |
(2)XRD: |
(3)SEM: |
(4)TEM: |
(5)RS: |
3 结果 |
3.1 XRD |
3.2 SEM |
3.3 TEM |
3.4 RS |
4 讨论 |
4.1 胶状黄铁矿的矿物组成 |
4.2 胶状黄铁矿成因 |
4.3 胶状结构形成机制 |
4.4 铜陵地区的胶黄铁矿和胶状黄铁矿 |
5 结论 |
(4)江西金鸡窝叠加改造型铜矿特征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裂 |
2.4 岩体 |
2.5 矿产 |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3.1 样品处理 |
3.1.1 岩(矿)石薄片和粉末样品制备 |
3.1.2 锆石挑选与制靶 |
3.2 分析方法 |
3.2.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2 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3.2.3 多晶X-射线衍射分析 |
3.2.4 原位激光拉曼谱峰分析 |
3.2.5 锆石U-Pb、Lu-Hf同位素分析 |
3.2.6 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3.2.7 硫化物原位S-Pb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岩体地质地球化学 |
4.1 岩体地质特征 |
4.2 岩石学 |
4.3 矿物学 |
4.3.1 斜长石 |
4.3.2 黑云母 |
4.3.3 角闪石 |
4.4 年代学 |
4.4.1 锆石形态学特征 |
4.4.2 LA-ICP-MS锆石U-Pb年龄 |
4.4.3 锆石微量元素及氧逸度特征 |
4.4.4 锆石Ti含量温度计 |
4.5 地球化学 |
4.5.1 主量元素 |
4.5.2 微量元素 |
4.5.3 稀土元素 |
4.6 锆石Lu-Hf同位素 |
第五章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
5.1 矿床地质 |
5.1.1 矿体 |
5.1.2 矿石 |
5.1.3 围岩蚀变 |
5.1.4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5.2 矿物学 |
5.2.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2.2 硫化物矿物学特征 |
5.2.3 黄铁矿微量元素的统计特征 |
5.2.4 黄铁矿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
5.2.5 黄铁矿晶体结构特征 |
5.2.6 黄铁矿拉曼光谱特征 |
5.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1 原位硫同位素 |
5.3.2 原位铅同位素 |
第六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成岩成矿时代 |
6.2 成矿地质条件 |
6.2.1 地层 |
6.2.2 构造 |
6.2.3 岩浆岩 |
6.3 成矿物质来源 |
6.3.1 硫的来源 |
6.3.2 铅的来源 |
6.3.3 铜的来源 |
6.4 黄铁矿成因 |
6.5 成矿过程 |
6.5.1 成矿机制 |
6.5.2 成矿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机器学习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
1.5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 章 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 |
2.1.1 区域地理概况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1.5 区域矿产 |
2.2 矿区地质 |
2.2.1 矿区地层 |
2.2.2 矿区构造 |
2.2.3 矿区火山活动与岩浆岩 |
2.2.4 矿区围岩蚀变 |
第3 章 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及弱异常识别 |
3.1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 |
3.1.1 成分数据分析 |
3.1.2 分形-多重分形理论 |
3.2 原生晕样品采集及数据分析 |
3.2.1 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 |
3.2.2 原生晕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学特征 |
3.3 研究区单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
3.3.1 原生晕数据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
3.4 研究区元素组合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
3.4.1 基于ilr变换的稳健主成分分析 |
3.4.2 基于ilr变换的连续二值分离技术 |
3.5 综合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及弱异常提取 |
第4 章 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
4.1 成矿规律研究 |
4.1.1 矿床成因浅析 |
4.1.2 地层控矿规律 |
4.1.3 构造控矿规律 |
4.1.4 岩体控矿规律 |
4.1.5 岩体-地层接触带控矿规律 |
4.1.6 矿化蚀变带 |
4.1.7 古火山机构 |
4.2 成矿地质信息提取方法 |
4.2.1 距离分布法 |
4.2.2 地质成矿要素提取流程 |
4.3 成矿地质要素定量提取 |
4.3.1 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
4.3.2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
4.3.3 岩体与成矿的关系 |
4.3.4 岩体-地层接触带与成矿的关系 |
4.3.5 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 |
4.3.6 古火山机构与成矿的关系 |
4.3.7 定量分析结果 |
4.4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模型 |
4.4.1 铜锌多金属矿床综合找矿模型 |
4.4.2 矿床统计单元划分原则 |
4.4.3 统计单元的赋值 |
第5 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
5.1 基于监督学习的矿产资源预测 |
5.1.1 训练、测试样本集特征 |
5.1.2 支持向量机模型 |
5.1.3 随机森林模型 |
5.1.4 加权K最近邻模型(KKNN) |
5.2 定量预测模型综合评价 |
第6 章 异常评价及深部找矿研究 |
6.1 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异常与原生晕弱异常对比研究 |
6.1.1 研究区控矿地质要素重要性评估 |
6.1.2 综合异常对比研究 |
6.1.3 研究区找矿预测区圈定 |
6.2 深部原生晕找矿研究 |
6.2.1 钻孔原生晕样品采集及分析 |
6.2.2 钻孔原生晕数据多元统计分析 |
6.2.3 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 |
6.2.4 钻孔原生晕深部找矿预测 |
第7 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阿舍勒铜矿区断裂特征简表 |
附录2 矿区次火山岩岩石学特征表 |
附录3 断裂要素与矿点缓冲距离参数 |
附录4 SVM模型核函数超参数优化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4 取得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铜陵矿集区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化探异常 |
2.1.5 区域矿产 |
2.2 皖北蚌埠地区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区域化探异常 |
2.2.5 区域矿产 |
2.3 皖东滁州-马厂一带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2.3.4 区域化探异常 |
2.3.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分析 |
3.2 电子探针分析(EPMA) |
3.3 锆石微量元素、U-Pb同位素和Hf同位素 |
3.4 原位S同位素分析 |
3.5 稳定同位素分析 |
3.6 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 |
3.7 流体包裹体测温与激光拉曼 |
3.8 硫化物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第四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杨冲里金矿 |
4.1.1 矿床地质特征 |
4.1.2 样品描述 |
4.1.3 测试结果 |
4.1.4 讨论 |
4.2 胡村南铜钼矿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样品描述 |
4.2.3 测试结果 |
4.2.4 讨论 |
4.3 江山金矿 |
4.3.1 矿床地质特征 |
4.3.2 样品描述 |
4.3.3 测试结果 |
4.3.4 讨论 |
4.4 大庙山金矿 |
4.4.1 矿床地质特征 |
4.4.2 样品描述 |
4.4.3 测试结果 |
4.4.4 讨论 |
4.5 构造地质背景 |
4.6 典型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
4.6.1 杨冲里金矿 |
4.6.2 胡村南铜钼矿 |
4.6.3 江山金矿 |
4.6.4 大庙山金矿 |
第五章 区域成矿作用研究 |
5.1 铜陵矿集区 |
5.1.1 区域成矿类型 |
5.1.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1.3 区域矿床成因 |
5.2 皖北蚌埠地区 |
5.2.1 区域成矿类型 |
5.2.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2.3 区域矿床成因 |
5.3 皖东滁州-马厂地区 |
5.3.1 区域成矿类型 |
5.3.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3.3 区域矿床成因 |
5.4 区域成矿作用对比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层控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铜陵矿集区地质及矿床特征 |
3 矿集区岩浆岩特征 |
4 成岩成矿时代 |
4.1 锆石U-Pb定年 |
4.2 硫化物Rb-Sr和Re-Os同位素测年 |
5 成矿流体来源 |
6 成矿物质来源 |
6.1 硫同位素 |
6.2 铅同位素及其他 |
7 结语 |
(8)四川九龙子杠坪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变质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组构特征 |
3.2.3 矿石矿物组合 |
3.3 围岩蚀变 |
3.4 成矿期次和成矿阶段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围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1 主量元素 |
4.1.2 微量元素 |
4.1.3 稀土元素 |
4.2 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年代学 |
5.1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
5.1.1 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
5.1.2 硫的来源讨论 |
5.2 围岩锆石U-Pb年代学 |
第6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
6.2 成矿流体来源 |
6.3 矿床成因探讨 |
6.4 成矿模式 |
6.4.1 沉积成矿阶段 |
6.4.2 区域变质阶段 |
6.4.3 热液改造成矿阶段 |
6.4.4 表生期阶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矿物缩写 |
1 绪论 |
1.1 赋存于碳酸盐岩中金矿化 |
1.1.1 研究现状 |
1.1.2 丰山矿田 |
1.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层控型矿体 |
1.2.1 不同矿床类型的特征总结 |
1.2.1.1 喷流沉积矿床 |
1.2.1.2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
1.2.1.3 Manto交代型矿体 |
1.3 稀散金属 |
1.3.1 定义和研究意义 |
1.3.2 长江中下游稀散金属分布情况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计划实施及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九瑞矿集区 |
3 丰山矿田脉状金矿化成因研究 |
3.1 矿区地质 |
3.1.1 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
3.1.2 脉状金矿床 |
3.2 矿相学特征 |
3.2.1 矽卡岩铜金矿床 |
3.2.2 脉状金矿床矿相学研究 |
3.3 碳酸盐成分 |
3.4 稳定同位素研究 |
3.4.1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 |
3.4.2 硫酸盐硫同位素研究 |
3.5 丰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
4 城门山矿区层控型矿体成因研究 |
4.1 矿区地质 |
4.1.1 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2.1 断裂 |
4.1.2.2 褶皱 |
4.1.3 岩浆岩 |
4.2 矿石类型 |
4.3 矿石组合及生成顺序 |
4.4 硫化物微量元素测试 |
4.4.1 黄铁矿微量元素 |
4.4.1.1 城门山矿区 |
4.4.1.2 丰山矿田鸡笼山矿床 |
4.4.1.3 黄铁矿Se/As-Co图解 |
4.4.2 闪锌矿微量元素 |
4.4.2.1 城门山矿区 |
4.4.2.2 丰山矿田鸡笼山-曹家山成矿系统 |
4.4.2.3 闪锌矿Fe/Mn-In图解 |
4.5 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测试 |
4.6 金、银、稀散金属赋存状态 |
4.7 城门山矿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
5 结论 |
5.1 主要认识 |
5.2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滇西北羊拉铜多金属矿床铅锌成矿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2.1 时空分布及构造背景 |
1.2.2 成岩成矿时代 |
1.2.3 成矿机制 |
1.3 羊拉铜矿床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构造演化 |
第三章 矿床地质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铅锌矿体特征 |
3.4.1 矿体特征 |
3.4.2 矿石特征 |
3.4.3 矿物特征 |
3.4.4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 |
第四章 方解石微量元素及C-O同位素 |
4.1 微量元素 |
4.2 稀土元素 |
4.3 C-O同位素 |
4.4 成矿物质来源与性质 |
4.4.1 REE指示意义 |
4.4.2 REE模式 |
4.4.3 C-O同位素指示意义 |
4.5 方解石成因及沉淀机制 |
4.5.1 水/岩反应作用 |
4.5.2 CO_2去气作用 |
4.5.3 流体混合作用 |
第五章 S-Pb同位素 |
5.1 硫同位素 |
5.2 铅同位素 |
5.3 成矿物质来源 |
5.3.1 成矿流体中总硫同位素组成 |
5.3.2 地质温度计 |
5.3.3 硫的来源 |
5.3.4 Pb同位素制约 |
第六章 Zn同位素 |
6.1 测试方法及流程 |
6.2 锌同位素组成 |
6.3 讨论 |
6.3.1 不同铅锌矿床的Zn同位素组成 |
6.3.2 不同矿物的Zn同位素组成 |
6.3.3 闪锌矿Zn同位素来源 |
第七章 铅锌成矿作用 |
7.1 铅锌矿体与铜矿体的成因联系 |
7.2 与典型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的对比 |
7.3 铅锌成矿作用 |
7.3.1 成矿流体 |
7.3.2 成矿物质来源 |
7.3.3 铅锌成矿模式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申请专利目录) |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其间参加项目/会议情况) |
附录 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四、安徽铜陵地块沉积—喷流块状硫化物矿床(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变质变形的微区分析[D]. 李锦毓. 吉林大学, 2021(01)
- [2]铜陵矿集区冬瓜山铜(金)矿床成因分析[J]. 陈可,刘忠法,邵拥军,刘清泉. 矿产勘查, 2021(05)
- [3]铜陵包村金(铜)矿床中胶状黄铁矿矿物学及成因解析[J]. 谢巧勤,孙少华,马子意,徐亮,王家宇,周跃飞,陈天虎,徐晓春. 地质学报, 2021(05)
- [4]江西金鸡窝叠加改造型铜矿特征和成因[D]. 杜后发.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5]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D]. 郑超杰.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6]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D]. 施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7]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层控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进展[J]. 陈一秀,杨丹. 矿床地质, 2021(01)
- [8]四川九龙子杠坪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D]. 谢海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9]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D]. 韩颖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10]滇西北羊拉铜多金属矿床铅锌成矿作用的初步研究[D]. 向佐朋. 昆明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