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班主任工作体会一二(论文文献综述)
闵欧[1](2021)在《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高新区SY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劳动作为全面育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生长的必经之路,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实施是以课程为载体而进行的。然而在我国,劳动教育课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劳动教育内容和相关问题的政策条例,但其中大部分条例仍处于宏观和中观意义上的提出,劳动教育的意义、价值和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所以就导致了劳动教育课程在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只劳不育”、“重劳轻育”、“劳大于育”、和“缺乏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厘清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模式,界定劳动教育、课程、课程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概念等内容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探索成都市高新区SY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成都市高新区SY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内容为成都市高新区SY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建议。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将以SY小学低段“耕耘树”劳动教育课程为例,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收集资料。本文以SY小学的15名直接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的老师、830位学生和830名家长为观察对象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的资料包括了文本、日记、作品、照片等。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认知情况、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五个调查方向。笔者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所出现的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不全、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实际课程存在偏差以及课程内容过于单一等问题。并就所指出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原因分析: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课程目标设计针对性不强;学校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不足等。为了提高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实施的效果,使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获得长足发展,故针对上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转变思想观念;在课程目标上加优化目标设计加强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尊重;在课程内容上不断创新等。
金春花[2](202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文中提出任何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在于学校水平的实施,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只有通过对学校水平的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切实的考察才能得出结论。本研究以2016年9月开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变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实施成败的真实变量,确定各变量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力图探索成功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路径,为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方案的修订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本研究以J省C市的四所小学为个案,对经历“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教师、校长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考察实际课堂教学。收集资料主要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文件收集等方式。研究发现,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呈现如下特征:第一,课程实施者们对课程必要性的认同度高,对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呈现出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对文件课程的认同度不高,从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到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异议及困惑。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课程认识之间存在不一致,虽然在访谈过程中表明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起点,但是多数课堂教学都体现了权威主义、教师中心、输入的价值单一等特征。第三,课程实施环境不尽如人意,与较高的课程目标定位相比,课程实施环境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条件性资源的匮乏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小科文化的制约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复杂,既有政府的教育投入、地方教育行政的作为、学校基建的设计思路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文化、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研究也发现,影响学校层面“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因素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较大,课程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较低、“道德与法治”课程文本存在不确定因素等,对教师的课程认同感和改革适应性具有消解的影响;学校内部因素中校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决定“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教师的地位;教师信念和教师知识是制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深度的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科价值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教学的信念、教师自身的信念等对教师做课程决策都起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地方教育行政、大学等对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给予的物质资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智力上的资源支持也不尽如人意,这些学校外部的因素制约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本研究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五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修订课程方案,完善教材编写;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学科教师专业化进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金兰[3](2021)在《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的时间并不长,从最早的1991年教育部门颁布《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到现在,已近30年。在这期间,虽然教育部在各种有关教育督导评估的政策文件中屡次提及要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然而,这一要求既未在理论层面得到实现,更未在现实层面得到实施。上海虽然在2005年以政府教育督导室名义正式推出有关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文件,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宝贵尝试并未持续下去:2006年微调后的十五年里,相关的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既未得到更新,实践层面上的德育专项督导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实质性进展,这一现象令人关注与深思。基于对我国中小学督导评估历史演变的回顾和现状反思,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之所以迟迟未能从综合性督导评估中分化出来,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有关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而这一现实又深深地植根于“德育”本身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为了推进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专业化,提升德育督导评估的质量,有必要强化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多年来,人们一直指责或抱怨,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不高。这与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未能建立和发展起来是有密切关系的。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督导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并结合现状反思与分析,探讨了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的必要性,并重点阐述了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理论依据,尝试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和如何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接着,论文以包括国家和上海市区两级总共16套有关德育督导评估的文本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结合专家访谈法,对现有的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方法体系进行实证性调查与分析,进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三个维度,提出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现有评估指标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评估指标未能将反映德育成效的结果类指标,与体现德育实施的过程类指标区分开来;不同层级指标之间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未能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不断分化原则;同级指标之间的划分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没有保持逻辑上的相对独立性;某些指标的用词与表述比较随意,缺乏清晰的界定;不同文本之间同一指标的表述差异较大。现有评估标准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结果类评估标准未能有效反映学生德育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部分过程类评估标准未能充分反映学校德育实施与保障方面的重要要求;部分评估标准未能充分涵盖对应指标的核心要素,具体表述存在较大差异,与对应指标的匹配性较低。现有评估方法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部分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有效性未得到检验;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种类较少,并且与评估内容的适配性不足。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论文采用“总结与反思实践经验”“统合德育政策与法规要求”“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论,尝试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本研究建构了一套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它是包括“结果性指标”“过程性指标”“保障性指标”的三级指标体系。接着,论文采用呈现典型案例的方式,介绍了上述三类指标评估标准的研制过程与结果。最后,本研究主张借助专业力量研发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工具,建立相应的“质检”体系,吸纳现有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精华”,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体系。
黎育生[4](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闫佳伟[5](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教育部办公厅[6](2020)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等3个文件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厅[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规范和指导五年一周期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分层、分类、分科组织实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部组织研制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班级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专业发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倪箫吟[7](2020)在《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研究》文中提出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班级,而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特殊群体。因此,小学班主任是否能够胜任工作,以及其胜任特征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当前我国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胜任特征模型建构方面,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测评研究比较薄弱,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而将情境判断测验作为个体胜任特征测评的工具,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因此,本研究借鉴情境判断测验的开发模式,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赤峰市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测评,并结合访谈,对测评结果进行了详细解释,深入分析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同时,提出了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也为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的后续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本研究在确定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指标的基础上,借鉴台湾学者针对小学班主任所编制的情境测评量表,吸收马晓南针对赤峰市小学班主任访谈得到的典型情境,编制了一份包含25个情境故事和68个行为选项的《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问卷》。以赤峰市231位小学班主任为被试对该情境测评问卷进行了试测,试测结果表明该问卷可以作为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工具运用。本研究运用《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问卷》对赤峰市16所小学的565位班主任的胜任特征发展现状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当前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呈现年龄、班主任任职年限、工作量等班主任个体特征的差异。本研究根据问卷测评的得分情况,对赤峰市四所小学的13位班主任进行了深度访谈,来进一步分析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各维度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测评及访谈结果发现,小学班主任在胜任特征的五个维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在知识技能维度上,小学班主任的教学创新性不足;在个人效能和组织管理维度上,小学班主任对于班级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在成就特征维度上,小学班主任的职业热情和成就动机相对缺乏;在人际关系维度上,小学班主任与一些特定学生家长的沟通能力有待加强。在探明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发展存在的问题之后,本研究结合访谈深入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具体包括:现有的培训模式不利于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的发展;小学班主任存在经验主义倾向,忽视职业生涯管理;小学班主任岗位职责不明确,缺乏发展胜任特征的主动性;对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发展的激励水平不高。针对目前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一是学校应完善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校本培训模式,实施分层培训,同时丰富培训形式;二是强化小学班主任职业生涯管理。小学班主任自身应积极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的同时,学校应对小学班主任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三是明确小学班主任岗位职责。学校应框定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边界,小学班主任自身也应注重工作分类管理;四是健全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发展的激励机制。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福利待遇,还应为小学班主任建立荣誉体系。
帅星[8](2020)在《小学低段语文教育中的家校传统书信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对于刚踏入校园的小学低段学生而言,语文教育对其终生学习起着基础性作用。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既离不开语文知识能力的学习,也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培育。由于小学低段语文的学习内容多,低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低段的语文教育离不开语文教师在校内的教,更离不开家长在校外的育。“家校传统书信”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由欧洲各国学校下发给家长的书面信件。本文中的家校传统书信是指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进行的书面信件交流,信件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关事宜。小学低段语文教师以家校书信作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窗口,促进对低段学生的语文教育。通过书信,教师引导家长在家庭的语文教育中该“育什么”以及“如何育”,提高家长对学生在低段语文教育的重视度,升华家长与教师交流的合作意识。采用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长沙市芙蓉区10所小学一二年级展开调查,其中调查对象为28个开展过家校传统书信班级中的语文教师与学生家长。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家校传统书信对激发低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巩固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发展以及培养全面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有很大帮助;在低段学生家长了解并帮助孩子的语文学习、与语文教师之间的持续交流以及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提升方面可以形成推动力;对低段语文教师的工作效率,与家长的沟通艺术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家校传统书信将先进的教育理论与语文新课标中的学习目标相结合,以长沙市芙蓉区育才第二小学的一年级7班作为实践对象,制定家校传统书信的具体实施方案,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上应用家校传统书信,并进行了较为详细且持续的实践探索。针对以上应用实践的实际状况,结合教师、家长的有关调查问卷,对参与家校传统书信的教师以及家长的适用群体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具体可行的提升策略:学校可以加大对小学低段语文教师的相关培训,多方合作并大力推广家校传统书信,塑造具有校本特色的家校传统书信;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注重书信中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加强对特殊学生的跟进式教育。期待能把家校书信带入更多的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为低段语文教师、学生与家长带去更多来自教育的幸福。
张晓晴[9](2020)在《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班主任不仅是学校实施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而且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协调者、管理者、教育者,同时还是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者与精神生活的关怀者,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首席责任教师”。随着国家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班主任岗位是学校重要专业性岗位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班主任专业化日趋受到关注,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日益受到重视。小学班主任具备的专业素养以及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水平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班主任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入职低于三年的小学初任班主任,他们既处于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又处于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奠基阶段”和“关键阶段”。在初任阶段的成长关键期,小学初任班主任能否从容应对,不断突破制约自身专业成长的种种现实考验与困境,直接影响其以后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也影响到整个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水平。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初任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正是基于对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问题的深入思考,在借鉴已有的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与班主任工作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位在小学承担班主任工作将近三年且各方面发展程度与水平相对较好的普通新入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的方法,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这位小学初任班主任进行深入访谈、分析解读,力求真实呈现小学初任班主任职前生活经历、入职后的专业成长状态、专业成长空间等,进而考察初任班主任如何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分析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建议。本研究共包含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原因、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章是研究设计部分,包括研究的问题、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研究的方法、研究的伦理。第三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用教育叙事的方式,以时间为线索,对研究对象初任班主任A老师入职前学生时期的生活经历、入职后初任阶段过程中的专业成长的历程进行叙述。A老师入职后初任阶段经过了两个不同的时期,分别为需要磨合适应的入职初期、在实践中积累沉淀的职中胜任期。第四章是初任班主任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分析部分,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叙事分析:一是从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状态方面进行分析;二是从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前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进行叙事背后的简要探讨。第五章为根据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影响因素,从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管理、高等师范院校、初任班主任自身四个维度给出了促进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启示和建议,为小学初任班主任更好地实现自身专业成长提供帮助与支持。
张萌[10](2020)在《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构建研究 ——基于校本化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立德树人”背景下,国家对学生德育工作始终保持重视,对学校教育、学生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历了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到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再到培养核心素养等的转变。国家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改革与挑战。这使得“班主任”从一个普通的岗位逐渐走向了专业化。班主任工作评价是促进班主任改进日常工作以及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显然,班主任工作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通过考核、检查班主任的工作进行绩效管理,更要促进班主任在改革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通过班主任工作评价改革,从重新构建评价标准入手,指向指导班主任如何做日常之“事”,促进班主任之“人”的专业发展,并最终引导班主任更新日常工作观念,实现思想、行为的转变以及自我更新式的发展。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标准内在于其日常实践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践是评价的主要内容,因此对班主任工作改革实践进行分析是评价标准建立的前提。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班主任制度沿革进行分析,制度在不断趋于规范的同时,对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相关规定也有所改进,其工作职责变多,角色也更加多元。其次进入小学一线通过参与式观察与访谈的方法,了解昆明市H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校本化改革实践。在改革实践中,也改变过去重成绩轻发展、重管理轻教育、重规范轻自主的价值取向,有了一些新的做法,所以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理应发生改变。在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设计理念上,改变过去以绩效为主要价值理念的量化评价,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主,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体现发展功能的前提下,评价标准不是一开始就预先设计好的,而是随着改革的推进,逐渐明确评价指标,与此同时,评价标准体现“班主任”的个人价值,以班主任为本。评价标准是理念的具体化。通过文献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对政策法规、基本教育理论、班主任日常实践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构建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在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上,主要分为评价的内容,以及各个内容应该达到的程度。因此评价标准分为评价标准框架分析、内容分析、评分规则分析三部分。框架分析中,对一级指标以及二级指标的框架进行分析,阐述设计逻辑以及思路。内容分析中,从班主任的个人发展、班级建设、学校层面的整合、家校社的融通四大一级指标出发,具体到二三级指标,结合案例,阐述每一个指标的具体表现。评分规则分析中,从关注教师的不同发展水平,减轻班主任心理压力,充分发挥评价作用的角度出发,采用等级评分制的方式对各个指标划分等级,并最终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表。帮助班主任确定自己的发展程度,一步步改进工作,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成事成人。
二、做好班主任工作体会一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好班主任工作体会一二(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高新区SY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1.1.2 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不良状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劳动教育 |
1.3.2 课程 |
1.3.3 课程实施 |
1.3.4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 |
1.4.2 关于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 |
1.4.3 关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1.4.4 相关研究的评价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2 SY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 |
2.1 调查设计 |
2.2 调查结果 |
2.2.1 学生对劳动教育认识不全面 |
2.2.2 课程预设目标与实际目标达成存在偏差 |
2.2.3 课程内容过于单一 |
2.2.4 教学组织流于形式且分工不明 |
2.2.5 重过程性评价缺课后跟踪 |
3 SY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 |
3.1 家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不够 |
3.1.1 家长忽视劳动教育 |
3.1.2 学校形式化的劳动教育 |
3.2 课程目标设计针对性不强 |
3.3 课程资源利用率低且课程内容缺乏学科融合 |
3.4 缺乏专业师资劳动教育课程组织欠缺合理性 |
3.5 教师缺少课程追踪的意识 |
4 SY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改进策略 |
4.1 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 |
4.2 优化课程目标设计合理安排劳动任务 |
4.3 合理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新课程内容 |
4.4 加强教学组织的科学性 |
4.5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课后追踪机制 |
4.5.1 建立三级考评制度 |
4.5.2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
4.5.3 建立课后追踪机制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意义 |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课程 |
(二)课程实施 |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研究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研究 |
(二)课程实施策略与模式的研究 |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课程实施的程度研究 |
三、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
(一)有关德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二)有关德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资料的收集方法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三、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三章 教师领悟的课程:如何“看”道德与法治课程 |
一、对课程价值的认识 |
(一)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价值观 |
(二)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品德和行为习惯 |
二、对课程目标、内容的看法 |
(一)对课程目标的看法 |
(二)对课程内容的看法 |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 |
(一)对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 |
(二)对教材编写依据的认识 |
(三)对“道德与法治”与“品德与生活”区别的看法 |
四、分析与讨论 |
(一)文件课程与领悟课程,在价值认识层面存在差距 |
(二)对文件课程的关注度较低,对运作课程的关注度较高 |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度较低 |
第四章 教师运作的课程:如何“做”道德与法治课程 |
一、对课程内容的处理 |
(一)内容调适决策 |
(二)内容创新决策 |
二、对课程资源的处理 |
(一)忠实于国家课程标准及课程理念 |
(二)忠实于拓展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 |
(三)课程资源的创生性开发 |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和采用 |
(一)“澄清价值Ⅰ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二)“澄清价值Ⅱ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三)“体验实践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做法 |
(一)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
(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的决策 |
五、分析与讨论 |
(一)课程内容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
(二)课程资源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采用呈现的特征 |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实施呈现的特征 |
第五章 学校内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影响 |
(一)课程规划影响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的高度 |
(二)条件性资源的供给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 |
二、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
(一)教师信念决定课程实施的深度 |
(二)教师知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三、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 |
(一)小科文化对专业身份认同的影响 |
(二)合作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三)人际关系对教师心理环境的影响 |
第六章 学校外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影响 |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角色与作为 |
(二)培训缺位与对专业援助的期待 |
二、社区、家长的影响 |
(一)社会对课程的评价 |
(二)家长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
第七章 文件课程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文件课程的设计及特征 |
(一)课程性质 |
(二)价值目标 |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
(四)课程的要求 |
二、文件课程及教材的影响分析 |
(一)文件课程的影响 |
(二)教材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一、本研究的结论 |
(一)学校水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特征 |
(二)归因 |
二、推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建议 |
(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德育的重要价值 |
(二)修订课程方案,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 |
(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 |
(四)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地位和专业化水平 |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
三、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校长访谈提纲 |
三、访谈实录 |
四、课堂观察表 |
后记 |
(3)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一)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永恒主题 |
(二)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成为老大难 |
(三)提升德育实效亟需专项督导评估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一)德育督导 |
(二)德育评估 |
(三)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与依据 |
一、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 |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 |
(二)从现实的角度看 |
二、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依据 |
(一)学理依据 |
(二)政策与法规依据 |
第三章 中小学校德育督导评估框架体系现状调查 |
一、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现状调查 |
(一)对结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
(二)对过程和保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
二、德育督导评估的标准体系现状调查 |
(一)对结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
(二)对过程与保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
三、德育督导评估的方法体系现状调查 |
(一)对现状的描述与呈现 |
(二)对现状的分析与判断 |
第四章 改进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二)改进后的指标体系及阐释 |
二、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标准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二)三个典型的改进尝试 |
三、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方法的探索与尝试 |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
(二)改进的初步尝试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5)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等3个文件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 |
第一部分前言 |
一、基本理念 |
(一)价值引领,确保方向 |
(二)遵循规律,知行合一 |
(三)学生为本,立德树人 |
(四)系统设计,分类实施 |
二、设计思路 |
(一)立足时代,政策引领 |
(二)传承文化,内外兼修 |
(三)教师为本,分类实施 |
三、框架内容 |
第二部分培训目标与课程 |
一、理想信念 |
(一)爱国爱党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二)爱岗敬业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三)乐于奉献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二、道德情操 |
(一)为人师表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二)团结协作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三)廉洁自律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三、扎实学识 |
(一)严谨治学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二)科学施教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三)与时俱进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四、仁爱之心 |
(一)以人为本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二)关爱学生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三)公平公正 |
1.?培训目标 |
2.?培训课程 |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
一、统筹规划师德培训 |
(一)顶层设计师德培训 |
(二)自主开发课程计划 |
二、加强培训师资建设 |
(一)组建师德培训团队 |
(二)师德培训者的素质要求 |
(三)师德培训者的专业培训 |
三、优化培训实施方法 |
(一)提供多样化培训实施方案 |
(二)创新教学设计与学习方式 |
(三)引导教师自主选择课程 |
四、系统建设培训资源 |
(一)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 |
(二)充分挖掘各类典型案例 |
(三)充分挖掘信息资源 |
五、创新完善评价机制 |
(一)评价理念的先进性 |
(二)评价方式的科学性 |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六、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
(一)明确职责分工 |
(二)形成研修制度 |
(三)强化保障措施 |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班级管理) |
第一部分前言 |
一、基本理念 |
(一)师德为先 |
(二)能力为重 |
(三)学生为本 |
(四)实践导向 |
(五)分层培训 |
二、设计思路 |
(一)确定班级管理能力指标和培训目标 |
(二)研发便于班主任自我诊断的“能力诊断级差表” |
1.按“核心能力项”认定并划分班级管理能力水平 |
2.确定二级核心能力项的各自“级差点” |
3.围绕“级差点”描述典型行为表现 |
(三)设置“按需施训”的培训课程 |
三、框架内容 |
第二部分培训目标与内容 |
一、班集体建设 |
(一)思想教育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日常管理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环境建设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四)班风建设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班级活动组织 |
(一)班会活动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团、队活动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文体活动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四)社会实践活动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学生发展指导 |
(一)理想指导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学习指导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生活指导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四)生涯指导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五)心理指导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四、综合素质评价 |
(一)品德发展评价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学业发展评价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社会实践评价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四)艺术素养评价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五)身心健康评价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六)劳动素养评价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五、沟通与合作 |
(一)师生沟通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教师间沟通与合作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家校沟通与合作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四)社区沟通与合作 |
【培训目标】 |
【能力诊断】 |
【培训课程】 |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
一、明确各方职责分工 |
二、科学制订培训方案 |
三、组建培训师资团队 |
四、开发能力诊断工具 |
五、建设优质课程资源 |
六、强化培训效果评价 |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专业发展) |
第一部分前言 |
一、基本理念 |
(一)师德为先 |
(二)能力为重 |
(三)学生为本 |
(四)实践导向 |
(五)分层培训 |
二、设计思路 |
(一)确定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指标和培训目标 |
(二)开发用于教师自我诊断的“发展水平级差表” |
1.按发展阶段的特征确定各核心能力项不同水平的“级差点” |
2.围绕“级差点”描述处于不同发展水平教师的典型行为表现 |
(三)设计与教师“核心能力项”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培训课程 |
三、框架内容 |
第二部分培训目标与内容 |
一、专业发展规划 |
(一)专业发展理解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专业发展实施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专业发展评价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专业知识学习 |
(一)教育知识运用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文化知识学习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信息素养提升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专业实践研修 |
(一)自主专业反思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二)同伴合作发展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三)集中专题研习 |
【培训目标】 |
【发展水平诊断】 |
【培训课程】 |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
一、明确各方职责分工 |
二、科学制订培训方案 |
三、组建培训师资团队 |
四、开发能力诊断工具 |
五、建设优质课程资源 |
六、强化培训效果评价 |
(7)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我国小学班主任队伍存在非胜任状态 |
2.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可优化其队伍 |
3.情境判断测验能够增强测评的有效性 |
(二)概念界定 |
1.胜任特征 |
2.班主任胜任特征 |
3.情境判断测验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小学班主任的研究 |
2.关于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的研究 |
3.关于情境判断测验的研究 |
(四)研究目的与假设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假设 |
(五)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设计 |
(一)确定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指标 |
(二)确定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对象 |
1.测评对象概况 |
2.取样计划 |
(三)确定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工具 |
1.确定小学班主任工作情境 |
2.确定情境测评工具 |
3.情境测评工具的检验 |
4.小结 |
三、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实施与结果 |
(一)情境测评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二)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1.小学班主任性别结构 |
2.小学班主任年龄和任职年限结构 |
3.小学班主任学历和毕业院校结构 |
4.小学班主任任教结构 |
5.小学班主任工作量结构 |
(三)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结果 |
1.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总体水平 |
2.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各维度水平 |
(四)不同变量上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1.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水平的性别差异 |
2.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水平的年龄差异 |
3.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水平的学历差异 |
4.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水平的任职年限差异 |
5.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水平的任教结构差异 |
6.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水平的工作量差异 |
四、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发展存在的问题 |
1.小学班主任的教学创新性不足 |
2.小学班主任的应急处置能力不强 |
3.小学班主任的职业热情和成就动机相对缺乏 |
4.小学班主任的沟通能力有待加强 |
(二)对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现有的培训模式不利于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的发展 |
2.小学班主任存在经验主义倾向,忽视职业生涯管理 |
3.小学班主任岗位职责不明确,缺乏发展胜任特征的主动性 |
4.对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发展的激励水平不高 |
五、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的发展策略 |
(一)完善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校本培训模式 |
1.对小学班主任实施分层培训 |
2.丰富小学班主任培训形式 |
(二)强化小学班主任职业生涯管理 |
1.小学班主任自身应积极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
2.学校应对小学班主任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
(三)明确小学班主任岗位职责 |
1.框定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边界 |
2.小学班主任自身要注重工作分类管理 |
(四)健全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发展的激励机制 |
1.作为经济人的小学班主任:提高福利待遇 |
2.作为社会人的小学班主任:建立荣誉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小学低段语文教育中的家校传统书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新课标对低段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 |
1.1.2 基于新媒体时代下家校传统书信的价值 |
1.1.3 基于自身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一线实践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家校传统书信 |
1.3.2 小学低段语文教育 |
1.4 研究现状 |
1.4.1 关于“家校交流方式”的研究 |
1.4.2 关于“家校传统书信”的研究 |
1.4.3 关于优秀教师撰写家校书信的个案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小学低段语文教育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应用价值 |
2.1 家校传统书信对小学低段学生的价值 |
2.1.1 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
2.1.2 巩固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
2.1.3 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文素养 |
2.2 家校传统书信对小学低段学生家长的价值 |
2.2.1 及时了解并帮助孩子的语文学习 |
2.2.2 增强与语文教师之间的持续交流 |
2.2.3 有效提升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
2.3 家校传统书信对小学低段语文教师的价值 |
2.3.1 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
2.3.2 升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艺术 |
2.3.3 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
第3章 小学低段语文教育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具体实践 |
3.1 小学低段语文教育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实施方案 |
3.1.1 家校传统书信的收发时间 |
3.1.2 家校传统书信的内容制定 |
3.1.3 家校传统书信的互动交流 |
3.1.4 家校传统书信的评价反馈 |
3.2 语文能力培养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应用 |
3.2.1 拼音教学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应用 |
3.2.2 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应用 |
3.2.3 阅读教学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应用 |
3.2.4 写话教学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应用 |
3.3 人文素养培育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应用 |
3.3.1 道德教育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应用 |
3.3.2 体育运动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应用 |
3.3.3 审美教育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应用 |
3.3.4 劳动教育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应用 |
第4章 小学低段语文教育中家校传统书信的应用反思 |
4.1 家校传统书信的适用群体 |
4.1.1 家校传统书信的教师适用群体 |
4.1.2 家校传统书信的家长适用群体 |
4.2 学校应用家校传统书信的提升策略 |
4.2.1 加大小学低段语文教师的相关培训 |
4.2.2 多方合作并逐步推广家校传统书信 |
4.2.3 塑造具有校本特色的家校传统书信 |
4.3 教师层面 |
4.3.1 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
4.3.2 注重书信中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
4.3.3 加强对特殊学生的跟进式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家校传统书信材料目录 |
附录B 家校传统书信部分内容 |
附录C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家校书信应用现状调查1 |
附录D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家校书信应用现状调查2 |
致谢 |
(9)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班主任专业化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
二、初任班主任处于专业成长的关键阶段 |
三、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班主任 |
二、初任班主任 |
三、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 |
四、班主任专业成长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教师专业成长阶段论 |
二、行动学习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叙事研究法 |
三、访谈法 |
四、观察法 |
五、实物分析法 |
第六节 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小学初任班主任A老师的教育叙事 |
第一节 年少筑梦:职前学生时代 |
一、年少怀揣教师梦 |
二、一路前行,追逐梦想 |
第二节 梦想起航:入职考核、岗前培训及师徒结对 |
一、靠近梦想:入职考核,层层选拔 |
二、拥抱梦想:收获颇丰的岗前培训及师徒结对 |
第三节 摸索前行:入职初期,适应与磨合 |
一、初当班主任:意料之中 |
二、初当班主任:开端真是步履艰难 |
三、初当班主任:也会成就感满满 |
第四节 点滴回望:第一年,那些重要而深刻的事件 |
一、第一次家长会:摸着石头过河 |
二、第一次公开课:过程虽苦,成长很大 |
三、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用爱心和耐心浇灌学生心田 |
第五节 积累沉淀:职中胜任期,在实践中成长 |
一、细节见证成长: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转变和改进 |
二、理智化解冲突:在家校沟通中趋向圆融 |
第六节 感悟与反思:坚守初心,提升自我 |
一、对于班主任角色的感悟 |
二、A老师的个人反思 |
第七节 他人眼中的A老师 |
一、领导眼中的A老师 |
二、同事眼中的A老师 |
三、家长眼中的A老师 |
四、学生眼中的A老师 |
第四章 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叙事分析 |
第一节 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状态分析 |
一、职业认同意识方面:入职初期偶有波动,但总体职业认同意识较强 |
二、专业成长意识方面:自主成长意识强烈,但缺乏理性而具体的成长规划 |
三、专业知识方面:具备胜任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断建构、生成 |
四、专业能力方面:各方面能力不断提升,但班主任工作反思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尚待提高 |
五、专业情意方面:逐渐体验到责任感、成就感与幸福感 |
第二节 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班主任个人外部影响因素 |
二、班主任个人内部影响因素 |
第三节 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研究结论与探讨 |
一、关于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研究结论 |
二、关于A老师班主任专业成长叙事背后的简要探讨 |
第五章 促进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建议 |
第一节 针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议 |
一、建立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提高班主任岗位的专业性 |
二、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制度 |
三、制定班主任职级晋升制度,拓宽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空间 |
第二节 针对学校管理层的建议 |
一、营造适合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合作文化氛围 |
二、构建班主任学习共同体,拓宽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空间 |
三、健全班主任激励制度,激发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热情 |
第三节 针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建议 |
一、合理优化课程设置 |
二、注重教育实习方面,增强师范生的实践技能 |
第四节 针对初任班主任的建议 |
一、树立坚定的班主任专业信念,增强对班主任岗位的认同感 |
二、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
三、增强班主任专业成长意识,激发初任班主任主动成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任班主任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与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与领导或同事的访谈提纲 |
附录4 与学生家长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构建研究 ——基于校本化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二、通过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的构建,促进班主任工作改革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班主任工作 |
二、班主任工作评价 |
三、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 |
四、校本化实践 |
五、实践生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以及内容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第五节 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的制度沿革 |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改革 |
一、传统的班主任工作现状以及特点 |
二、班主任工作实践的改革 |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改革趋势分析 |
一、班主任工作价值与目的的转变 |
二、对学生的认识转变 |
三、班主任走向专业化,实现主动发展 |
四、班主任工作评价改革与班主任工作改革同步进行 |
第三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设计理念 |
第一节 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价与绩效管理 |
一、两种对立的班主任工作评价 |
二、避免评价走向误区 |
第二节 树立正确评价理念 |
一、以成事成人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理念 |
二、发挥推进性功能的动态生成性评价理念 |
三、班主任为本的人性化评价理念 |
第四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指标框架分析 |
第一节 评价标准制定的依据 |
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
二、“新基础教育”基本理论 |
三、班主任工作的日常实践 |
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指标框架分析 |
一、一级指标框架分析 |
二、二级指标框架分析 |
第五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体系指标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班主任的个人发展 |
一、班主任的理论学习 |
二、班主任的研究意识 |
三、班主任的自我反思 |
四、下一步重建 |
第二节 班级建设 |
一、班级文化建设 |
二、岗位建设与小干部培养 |
三、主题班队活动 |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整合 |
一、与学科整合融通 |
二、年级之间整合融通 |
三、与学校大型活动整合融通 |
第四节 家校社的融通 |
一、家校联系 |
二、与社会融通 |
第六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分规则分析 |
第一节 等级评分制的方式 |
一、等级评分制在班主任工作评价中的适切性分析 |
二、等级评分制的制定 |
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表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做好班主任工作体会一二(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高新区SY小学为例[D]. 闵欧.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D]. 金春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D]. 金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等3个文件的通知[J]. 教育部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9)
- [7]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情境测评研究[D]. 倪箫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小学低段语文教育中的家校传统书信应用研究[D]. 帅星.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小学初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 张晓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10]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构建研究 ——基于校本化实践[D]. 张萌.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