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稳定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器件(论文文献综述)
毕成浩[1](2022)在《蓝光钙钛矿纳米晶及其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研究》文中提出
王米穴[2](2021)在《用于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含氟硅氧烷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WOLED)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绿色半导体平面光源,在柔性显示和固态照明方面都拥有显着优势,受到众多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超支化聚合物(Hyperbranched polymer,HBP)由于具有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材料结晶导致的荧光猝灭现象,所以HBP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发光材料。然而,白光HBP制备的器件的效率、亮度以及稳定性有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从材料改性方面着手,选取一种不影响材料电导率和透光性的有机硅材料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s,POSS)作为白光HBP的改性基团,并将疏水基团(三氟丙基)引入到POSS中。通过将POSS引入聚合物的侧链并改变POSS的含量以及芴和POSS之间的烷基链长度,进而调控POSS在聚合物中的空间位阻效应,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索POSS对聚合物疏水性、热稳定性和所制备器件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达到提高器件的亮度、效率以及稳定性的目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以2,7-二溴-9,9-二(乙氧基丙基-庚(3,3,3-三氟丙基)POSS)芴作为功能单体,通过改变功能单体的含量(1 mol%-20 mol%),经Suzuki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白光HBP材料PFSDF10A2-POSSx。PFSDF10A2-POSSx保持了白光HBP材料优异的光电性能和成膜性。由于POSS外围引入F原子,材料的疏水性大幅提高,随着POSS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水接触角由90°提升至114.5°,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在最大亮度和流明效率等方面均有提高,且均实现了白光发射,色饱和度高,显示指数最高达96。为了进一步优化聚合物分子结构,通过改变白光HBP材料功能单体中芴和POSS之间的烷基链长度,经Suzuki缩聚反应合成了白光HBP材料PFSDF10A5-POSSx和PFSDF10A7-POSSx,研究了烷基链长度引起的空间位阻效应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聚合物材料保持了良好的光电性能和成膜性。随着POSS含量的增加及芴和POSS之间烷基链的延长,聚合物的分子量、溶解性、热稳定性和疏水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因此,器件的亮度和效率也有明显提升,最大亮度为424.1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0.66 cd/A。且基于PFSDF10A7-POSSx的电致发光器件显色指数均在90附近。最终,当含氟POSS在白光HBP材料中的含量为20 mol%时,以POSS改性壬基芴为单体的白光HBP材料PFSDF10A5-POSS20的性能和器件效率最佳。此论文为合成高效稳定的白光超支化聚合物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基础。
孙俊兰[3](2021)在《基于喹喔啉衍生物的有机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近红外发光材料因其在生物成像、光通信、信息安全、显示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备受全球研究者的关注。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可通过热激活的反向系间窜跃,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发光,内量子效率可达100%,是近年来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系统综述了TADF近红外发光材料和其他新型小分子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发展现状,针对目前TADF近红外发光材料存在的发光效率低,发光效率随发光波长红移而下降、构效关系不清晰等关键科学问题,设计合成了三类小分子发光材料。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表征了材料的分子结构;通过热失重分析、紫外吸收光谱、稳态瞬态光致发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这些小分子发光材料的热稳定、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分析了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分子结构与热学性能、光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分子结构与TADF近红外发光的关系,获得了TADF近红外小分子发光材料及其近红外电致发光器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苯基咔唑(PCz)为给体(D)单元、双氰基喹喔啉(QCN)为受体(A)单元,构筑了D-A型小分子发光材料PCz-QCN和PCz-(QCN)2,研究了受体个数对化合物热稳定、光物理、电化学和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化合物PCz-QCN和PCz-(QCN)2的ΔEST分别为0.33和0.35 e V;在固体薄膜中的发射分别为604和670 nm,PLQY分别为95%和88%;在有机红光电致发光器件中,化合物PCz-QCN和PCz-(QCN)2最大发射峰分别为572和644 nm,最大亮度依次为913和1197 cd m-2。(2)以双氰基喹喔啉(QCN)为A单元、苯基为π桥联单元、分别以苯基咔唑(PCz)、二苯胺基噻吩(DPA-Th)、三苯胺(TPA)为D单元,构筑了D-π-A型小分子发光材料PCz-ph-QCN、DPA-Th Ph-QCN和TPA-ph-QCN,研究了给体强弱对化合物热稳定、光物理、电化学和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三个分子的ΔEST分别为0.16、0.17和0.09 eV。化合物PCz-ph-QCN、DPA-Th Ph-QCN和TPA-ph-QCN在固体薄膜中的发射分别为590、714和784 nm,PLQY分别为29%、23%和47%;在有机近红外电致发光器件中,化合物PCz-ph-QCN、DPA-ph-QCN和TPA-ph-QCN最大发射峰分别为638、688和798 nm,最大辐照度依次为18643、26159和26695 mW Sr-1 m-2。(3)以双氰基菲并[4,5-fgh]喹喔啉(PyQCN)为A单元、分别以三苯胺(TPA)和叔丁基三苯胺((tBu)2TPA)为D单元,设计合成了两个近红外小分子TPA-PyQCN和(tBu)2TPA-PyQCN,研究了受体刚性结构和给体强弱对化合物热稳定、光物理、电化学和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化合物TPA-PyQCN和(tBu)2TPA-PyQCN的ΔEST分别为0.20和0.16e V;在固体薄膜中的发射分别为702和726 nm,PLQY分别为82%和63%;在有机近红外电致发光器件中,化合物TPA-PyQCN和(tBu)2TPA-PyQCN最大发射峰分别为730和748 nm,最大辐照度依次为30718和24899 mW Sr-1 m-2。
刘雯[4](2021)在《以2,3-二氰基喹喔啉为电子受体基团的深红色荧光材料》文中研究表明红光材料在光电领域、生物成像和荧光探针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而有机红色荧光材料具有分子结构灵活易调控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具有高发光效率和深红光发射的有机红色荧光材料较为缺乏,主要的原因是深红光材料具有窄的带隙,激发态与基态的振动波函数重叠增大,导致激发态的非辐射跃迁增强,发光效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合成了不同的给受体(D-A)型分子,通过调整电子给体(Electron Donor,D)基团,来获得具有较高发光效率的深红色荧光材料。本文通过在喹喔啉基团引入两个强吸电子的氰基,设计合成了一种电子受体基团(Electron Acceptor,A),即2,3-二氰基喹喔啉(QxDC),该基团具有强的吸电子能力,保证了荧光材料具有低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UMO)能级,选用QxDC基团作为A基团有利于获得深红色荧光材料。为此,本论文基于QxDC的A基团,分别选择具有不同空间构型和给电子能力的D基团,即苯基咔唑和三苯胺(TPA),设计合成了基于扭曲D-A结构的深红色荧光材料,探讨了材料分子结构与材料发光特性间的关系与规律。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QxDC作为A基团,苯基咔唑为D基团,通过改变D基团中的咔唑和苯环的连接位点,设计合成了具有扭曲D-A结构的红色荧光材料,即4-Cz-Ph-QxDC和3-Cz-Ph-QxDC。在4-Cz-Ph-QxDC薄膜和3-Cz-Ph-QxDC薄膜的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光谱中,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位于620 nm和595 nm处,薄膜的荧光量子产率(photoluminescent quantum yield,ηPL)分别为29.20%和14.10%,实现了较高发光效率的红光发射。理论计算和溶剂化效应测试结果表明,4-Cz-Ph-QxDC和3-Cz-Ph-QxDC具有电荷转移(Charge Transfer,CT)态特性。分别以这两种材料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红光OLED器件,其中以3-Cz-Ph-QxDC作为发光层的红光OLED器件性能较佳,器件的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光谱的发光峰为600 nm,器件的色坐标(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 I’Eclairage,CIE)为(0.55,0.44),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为4.04%。本部分实验表明,以QxDC作为A基团构筑D-A结构分子,有利于降低分子的LUMO能级,有利于窄化发光带隙,从而实现红光发射。同时,选择苯基咔唑作为D基团,实现了具有较高发光效率的红光器件,但是发射波长较短,仅为600 nm。(2)为了实现深红色荧光发射,以QxDC作为A基团,选用给电子能力更强的三苯胺(TPA)基团作为D基团,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扭曲D-A结构的两种深红色荧光材料,即6-TPA-QxDC和5-TPA-QxDC。在薄膜状态下,6-TPA-QxDC和5-TPA-QxDC均表现出深红光发射,发射波长分别位于755 nm和808 nm处,薄膜的ηPL分别为5.95%和2.19%。理论计算和溶剂化效应测试结果表明,6-TPA-QxDC和5-TPA-QxDC具有明显的CT态特征。分别以这两种材料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红光OLED器件,实现了深红光发射,其中以6-TPA-QxDC为发光层的深红光器件性能较佳,其器件的EL光谱的发射峰为676 nm,CIE坐标为(0.66,0.33),最大EQE为1.13%。本部分实验中,通过增强D基团的给电子能力,进一步增强了D-A之间的CT态特性,有利于实现材料发光光谱的红移,实现了深红光发射。(3)在上部分的实验中,实现了深红色荧光发射,但器件的EQE较低。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器件的效率,以QxDC作为A基团,TPA作为D基团,通过构建具有对称扭曲D-A-D结构的荧光分子,引入两个TPA基团,设计合成了深红色荧光材料o-QxDC-DTPA。在薄膜中,o-QxDC-DTPA的PL光谱中的最大发射峰位于729 nm处,表现为深红光发射,薄膜的ηPL为1.35%。理论计算和溶剂化效应测试结果表明,o-QxDC-DTPA具有明显的CT态特征。以o-QxDC-DTPA作为发光层制备了深红光OLED器件,具有较优良的器件性能,其器件的EL光谱的最大发射峰为680 nm,CIE坐标为(0.70,0.30),最大EQE为5.21%,实现了深红光发射与高EQE的有效平衡。根据本部分的工作,可以看出,引入两个D基团后,生色团的数量增加,有利于材料发光效率的提高;同时,相比于D-A结构,对称的D-A-D结构能够有效改善分子内偶极矩不平衡的问题,有利于获得具有高发光效率的红光OLED。
杨红艳[5](2021)在《咪唑类双极性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由于其可视角在160度以上、驱动电压低、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以及OLED产品可以实现柔性屏,更重要的是OLED采用的是有机材料,发光颜色可修饰性强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在OLED的发展历程中,荧光材料作为第一代发光材料,首次应用于OLED。在制备OLED器件时,将它们以一定比例掺杂到合适的主体材料中,可以优化器件性能。因此,开发高效荧光材料已成为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论文致力于合成性能优良的双极性有机发光小分子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论文的第一个体系,以单、双支菲并咪唑为受体,以N-丁基吩噻嗪为给体,设计合成了3种给体-受体(D-A)、受体-给体-受体(A-D-A)型菲并咪唑衍生物(PI-PTZ,PPI-PTZ与PPI-PTZ-PPI)。先通过1H NMR、13C NMR、HRMS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的正确性,然后研究了三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光物理性质以及电化学性质。并以此为依据制作了多层掺杂发光器件,探讨了它们的电致发光(EL)性能。将化合物PI-PTZ,PPI-PTZ与PPI-PTZ-PPI作为发光客体材料,用蒸镀法制作了结构为ITO/NPB(30 nm)/TBADN:PI-PTZ或PPI-PTZ或PPI-PTZ-PPI(x wt%,30 nm)/TPBi(30 nm)/Liq(2 nm)/Al(100nm)的器件。其中当掺杂浓度为10%时,化合物PPI-PTZ-PPI器件性能最优,Lmax为30180cd/m2,CEmax、PEmax和EQEmax分别为9.19 cd/A、9.76 lm/W和4%。本论文的第二个体系,以吲哚并咔唑(ICZ)为给体,以不同的咪唑单元为受体,合成了4种有机发光小分子Py-ICZ-Py,PI-ICZ-PI,BI-ICZ-BI和IM-ICZ-IM。分别对其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依据制作了发光器件,探讨了它们的EL性能。将化合物Py-ICZ-Py,PI-ICZ-PI,BI-ICZ-BI和IM-ICZ-IM作为发光客体材料,用蒸镀法制作了结构为ITO/NPB(30 nm)/TBADN:Py-ICZ-Py或PI-ICZ-PI或BI-ICZ-BI或IM-ICZ-IM(x wt%,30 nm)/TPBi(30 nm)/Liq(2 nm)/Al(100 nm)的多层掺杂发光器件。其中,化合物PI-ICZ-PI的掺杂器件性能最优,在掺杂7%时,启亮电压为3.0 V,Lmax为3973 cd/m2,CEmax、PEmax和EQEmax分别为3.76 cd/A、3.01 lm/W和2.64%。本论文的第三个体系,以PTZ为给体、蒽为生色团,以二苯基咪唑为受体,合成了3种有机发光小分子EB-PTZ、EB-PTZ-EB和EB-AE。并对它们的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进行了探讨。三种化合物EB-PTZ、EB-PTZ-EB和EB-AE的最大吸收峰分别在361 nm、364 nm和385 nm处,最大发射峰分别在458 nm、474 nm和455 nm处。室温条件下,发光寿命(τ)分别为8.06 ns、8.23 ns和7.94 ns,光致发光量子产率(Φf)分别为18.49%、28.92%和47.65%。化合物EB-PTZ-EB和EB-AE的光致发光(PL)光谱高度依赖于溶剂的极性,随着溶剂的极性增大,化合物EB-PTZ-EB和EB-AE的光致发光光谱发生了红移。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EB-PTZ、EB-PTZ-EB和EB-AE的HOMO能级分别为-5.285 e V、-5.355 e V和5.435 e V,它们的LUMO能级分别为-2.435 e V、-2.535 e V和-2.585 e V;化合物EB-PTZ、EB-PTZ-EB和EB-AE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77℃、344℃和342℃,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26℃、204℃和202℃。以此为依据制作了发光器件,探讨了它们的EL性能。将化合物EB-PTZ、EB-PTZ-EB和EB-AE作为发光客体材料,用蒸镀法制作了结构为ITO/PEDOT:PSS(30 nm)/m CP:EB-PTZ(25 nm)/TPBi(35nm)/Liq(2 nm)/Al(150 nm)的多层掺杂发光器件。其中,化合物EB-PTZ-EB在掺杂浓度15%时,器件性能最优,Lmax为648 cd/m2,CEmax、PEmax、EQEmax分别为2.45 cd/A、1.20lm/W、1.48%。
马晓宇[6](2020)在《基于苯基吡啶衍生物螯合配体的铱金属磷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电致发光技术是新一代的显示技术,以其主动发光、低电压驱动、超薄、发光颜色丰富、可实现全色软屏显示等技术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被誉为液晶显示技术之后的下一代显示技术。目前,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显示、照明、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核心之一是发光材料,开发高性能发光材料是该项技术的关键。磷光配合物材料能充分利用三线态激子发光,理论上可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因而被产业界所采用,是目前发光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磷光材料来说,进一步提升其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一直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论文研究重点为基于苯基吡啶类螯合配体的磷光铱配合物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本论文设计合成了7种均配型/混配型铱配合物分子,并对其热稳定性质、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晶体结构、电荷分布以及电致发光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讨论并明确了这类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1、第二章中,我们对该系列铱配合物的合成做了详细描述,并通过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及纯度进行了表征和确认。结果表明,上述配合物合成、提纯工艺简单,这有利于后期的批量生产和产业化应用。其中,采用两种不同螯合配体进行混配的配合物分子,即(C^N)x Ir(C^N)3-x,既具有均配分子的稳定性,又同时兼顾不同配体的发光特性,进一步丰富了磷光配合物材料体系并提升了其综合光电性能。2、第三章中,我们通过溶剂扩散法得到了其中5种配合物的单晶,并利用单晶衍射仪解析了其单分子结构和堆积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内各个分子都是通过弱相互作用结合堆积而成,其中M7分子之间存在π…π等弱相互作用,其他各个配合物分子之间只存在C-H…π弱相互作用。这类相对较弱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利于降低材料分子在固体状态下(粉末或薄膜)的磷光自淬灭现象。另外,配体结构的不同带来不一样的堆积距离和紧密程度,说明我们可以通过调节配体结构来改变材料堆积结构,进而改变其光电性能。3、第四章中,我们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热稳定、光物理、电化学等方面性能的表征与分析,系统讨论了不同分子结构与其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系列配合物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并具有较短的发光寿命。我们还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配合物之间,由于所用配体和配体比例的不同,对相应配合物的前线轨道分布、轨道能级以及对应的吸收和发射光谱等特性的影响。4、第五章中,我们将其中6种配合物作为发光客体,掺杂于经典的主体材料4,4’-Bis(9H-carbazol-9-yl)biphenyl(CBP)中,制备了结构简单的磷光器件,并对其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详细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器件均具有较低的开启电压、高的亮度和高的效率;随着电压增加,器件的效率滚降也较小。相对于均配化合物,采用混合螯合配体的配合物,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光颜色实现了精细调控并提升了材料的电致发光效率,而且避免了对配体进行复杂结构修饰的过程,是一种更为简单、高效的配合物分子结构设计与性能提升的途径。
付国瑞[7](2020)在《铱(Ⅲ)金属聚合物类有机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开发及光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法成膜制备得到的近红外聚合物发光二极管(NIR-PLEDs)因可实现电致发光(发射波长lem>700 nm)且迎合低成本及大尺寸的柔性显示而在夜视光源、光通讯和生物传感等领域拥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源于环金属铱(Ⅲ)配合物优良的光物理性能如短激发态寿命、高量子效率和光色可调控等决定了其成为NIR-PLEDs领域的“潜力分子”。迄今,尽管通过环金属铱(Ⅲ)配合物物理掺杂于有机小分子或聚合物大分子而开发的掺杂型电致近红外发光器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掺杂导致的“发色团团聚”而引起的光猝灭、三重态-三重态湮灭及不同属性主客体材料之间的相分离等而致使器件发光效率较低,且效率滚降严重。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本论文首次将光致近红外发光的环金属铱(Ⅲ)配合物共价键合于非共轭的聚乙烯咔唑(PVK)基质中,一方面构筑了单组份二元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另一方面考虑到载流子传输的平衡,通过不同的聚合工艺构筑了单组份三元双极性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既实现了环金属铱(Ⅲ)配合物在有机聚合物大分子基质中的“分子”意义上的均匀分散,又有效地强化了发光体系的载流子传输和平衡。同时,基于湿法成膜的单发光层器件结构设计和工艺优化,成功地实现了低成本、高电致发光性能的NIR-PLEDs器件创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氮杂环Hiqbt(1-(benzo[b]thiophen-2-yl)-isoquinoline)为C^N环金属主配体,刚性β-二酮Hdbm(dibenzoylmethan)为辅助配体自组装得到新型具有优良光致近红外发光性能的环金属铱(Ⅲ)配合物[Ir(iqbt)2(dbm)](λem=713,758(sh)nm,激发态寿命τ=0.24μs,量子效率Φem=0.15)。通过优化器件结构和客体材料[Ir(iqbt)2(dbm)]的掺杂浓度,得到掺杂浓度为8 wt%时性能优异的掺杂型NIR-PLEDs:启动电压Von=13.9 V,λEL=708,776(sh)nm,辐照度Lemax=0.105 W·sr-1·m-2,外量子效率ηEQEmax=4.287%;而不足之处在于效率滚降为23%。2.基于合成得到的苯乙烯基功能化的[Ir(C^N)2(C’^N’)]-构型环金属铱(Ⅲ)配合物[Ir(iqbt)2(4-vp-ppy)],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将其共价键合于非共轭的聚乙烯咔唑(PVK)基质上而构筑得到具有光致近红外发光的单组份二元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Poly(NVK-co-[Ir(iqbt)2(4-vp-ppy)]);并将其作为NIR-PLEDs的发光层材料,开发了首例键合型NIR-PLEDs-II-A~B:其中,基于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Poly(NVK-co-[Ir(iqbt)2(4-vp-ppy)])(200:1)开发的器件NIR-PLED-II-B性能参数最优:Von=7 V,λEL=698,755(sh)nm,Lemax=0.249 W·sr-1·m-2,ηEQEmax=2.657%;特别是效率滚降问题相比于对应的掺杂型NIR-PLEDs(效率滚降为28%)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效率滚降低至11%)。3.基于合成得到的苯乙烯基修饰的[Ir(C^N)2(O^O)]-构型环金属铱(Ⅲ)配合物[Ir(iqbt)2(4-vp-dbm)],通过自由基聚合构筑到单载流子传输特性的且具有典型近红外发光的二元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Poly(NVK-co-[Ir(iqbt)2(4-vp-dbm)]);并以其作为发光层材料,开发了系列键合型NIR-PLEDs-II-A~E:其中,基于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Poly(NVK-co-[Ir(iqbt)2(4-vp-dbm)])(75:1)开发的NIR-PLED-II-C不仅实现电致近红外发光(λEL=704 nm)且性能较优:Von=10 V,Lemax=0.185W·sr-1·m-2,ηEQEmax=1.916%,且效率滚降为22%。相比于对应的掺杂型NIR-PLEDs(效率滚降为26%)也略有缓解。4.合成苯乙烯基修饰的促电子传输有机单体4-vp-Hpbd(2-[4-(4’-vinylbiphenylyl)]-5-(4-tert-butylphenyl)-1,3,4-oxadiazole),将其与近红外发色团[Ir(iqbt)2(4-vp-dbm)]采用传统自由基聚合反应同时共价键合于非共轭的聚乙烯咔唑(PVK)基质上,构筑得到首例单组份三元双极性(促空穴传输的PVK和促电子传输的4-vp-Hpbd)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Poly(NVK-co-[Ir(iqbt)2(4-vp-dbm)]-co-(4-vp-pbd)),并开发了系列键合型NIR-PLEDs-I-A~C:其中,基于喂料比为75:1:1的NIR-PLED-I-A表现出良好的电致近红外发光性能:Von=12.7 V,λEL=710 nm,Lemax=0.224 W·sr-1·m-2,ηEQEmax=2.626%,效率滚降为16%。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单组份薄膜材料的均一性,采用可控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构筑到单组份三元双极性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CPDB-[g]-Poly(NVK-co-[Ir(iqbt)2(4-vp-dbm)]-co-(4-vp-pbd)),并成功制备了键合型器件NIR-PLEDs-II-A~C:其中喂料比为75:1:5的NIR-PLED-II-B器件表现出优良的电致近红外发光性能:Von=10 V,λEL=708,768(sh)nm,Lemax=0.341 W·sr-1·m-2,ηEQEmax=2.834%,效率滚降低至13%。
马海洋[8](2020)在《基于苯基嘧啶和苯基哒嗪配体的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文中指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由于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自主发光、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已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的荧光材料,由于重金属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磷光材料能够充分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从而实现100%的理论内量子效率,一直是OLED领域的研究热点。环金属铱配合物是磷光材料的典型代表。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较稳定的化学性质,还可以通过改变配体调节其发光性质,从而可以实现器件的全色显示。近几年,磷光量子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好的2-芳基嘧啶环金属铱配合物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文献报道的此类铱配合物的发光颜色多为绿色或蓝绿色。为了实现发光光谱蓝移,本论文将具有吸电子能力的氟原子和三氟甲基引入2-苯基嘧啶的苯环,合成了四种2-苯基嘧啶主配体,并结合不同配位能力的辅助配体吡啶甲酸(pic)、2-(3-(三氟甲基)-1H-吡唑-5-基)吡啶(fppz)和2-(5-(4-(三氟甲基)苯基)-2H-1,2,4-三唑-3-基)吡啶(Htaz)合成了四种天蓝光铱配合物(Ir1-Ir4),并研究了它们的光电性质。同时,考虑到含有哒嗪环结构的异环铱配合物具有合成产率高及发光效率高等优点,我们将环金属配体的嘧啶部分更换为哒嗪,将二甲胺、叔丁基、叔丁基二苯胺等取代基团引入到环金属配体中,以吡啶甲酸(pic)作为辅助配体,得到了一系列新型哒嗪类磷光铱配合物(Ir5-Ir8),并研究了它们的光电性质。以上目标化合物均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结构鉴定。此外,通过DFT方法计算了化合物的HOMO和LUMO能级分布,利用发射光谱、吸收光谱、低温磷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分别深入研究了其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光物理测试结果表明,铱配合物Ir5-Ir8的发射波长在555-577 nm范围内,铱配合物Ir1-Ir4的发光波长在457-466 nm范围内。与文献已报道的嘧啶基磷光铱配合物和传统天蓝光铱配合物FIrpic相比,由于配位能力较强的辅助配体以及吸电子基团氟原子和三氟甲基的引入,铱配合物Ir1-Ir4的发光出现了明显的蓝移。较短的磷光寿命(0.53-1.64?s)和较高的磷光量子产率均有利于其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将Ir2作为客体发光材料以7%的浓度分别掺杂在小分子主体材料mCP和PPF中,探索了不同主体对其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主体材料PPF的器件B2性能更加优异。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将Ir1、Ir3和Ir4以及商品化磷光材料FIrpic分别以7%掺杂浓度掺杂在PPF主体中分别制作了电致发光器件B1、B3、B4和B5。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磷光器件均获得较好的性能。其中器件B4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了21.23%,明显高于器件B5的最大外量子效率16.63%,而且B4的色坐标(0.15,0.26)也比B5(0.15,0.36)更加接近纯蓝光发射。
周殿力[9](2019)在《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光电器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电器件由于在导弹预警、空间传输、高压电晕监测、野外火灾遥感、医学消毒、特种显示、照明以及背光源等军用和民用领域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器件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作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器件的发展受到了器件机理、关键材料、结构设计、制备工艺等方面的制约,其中,对于器件结构和材料设计的研究的需求尤为迫切。鉴于此,本工作从多种器件结构、能量传递机理、新型制备工艺以及材料合成设计4个方面出发,研究了其对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器件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研究了不同激子调控层(Exciton Adjusting Layer,EAL)和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oprt Layer,ETL)对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器件性能的影响选取4种有代表性的有机材料作为EAL制备了一体化器件,分析了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宽带隙的EAL制备的器件在探测模式下可以抑制漏电流,且在发光模式下可以提高空穴注入效率,从而能够同时提高器件的探测和发光性能。并且,通过光场仿真证明了调控EAL的厚度能够优化器件中的光场分布,从而提高其探测和发光效率。同时,我们挑选5种有机材料作为ETL制备了一体化器件,研究了ETL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低能级差、高电子迁移率的ETL可以有效增强电子的注入和传输效率,并且阻挡空穴从活性层泄漏到阴极,进而实现了一体化器件在探测模式下探测率的提升以及在发光模式下亮度的增加。二、研究了主客体能量传递效应对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器件性能的影响首先利用两种具有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TTA)效应的材料,制备了高性能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器件。其器件在探测模式下的探测率提高了34.6倍,发光模式下的亮度提高了7倍。该结果证实了TTA过程能够增强主客体间的能量传递,从而提升一体化器件的探测及其发光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不同浓度的热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本工作选取4CzIPN为代表)作为客体掺杂到诱导聚集态发光(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AIE)材料中,基于其发射淬灭抑制理论和能量转移机制,制备了一体化器件并研究了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4CzIPN的掺杂浓度为15%时,其器件的探测及发光性能最高。且通过模拟仿真,研究了活性层中的能量分布随着掺杂浓度变化的趋势,证明了掺杂TADF材料能够有效提高基于AIE材料的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器件的器件性能。三、率先运用多步气相辅助沉积法制备了紫外探测-发光一体化器件,研究了该制备工艺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利用多步气相辅助沉积法,优化了钙钛矿薄膜结晶过程及表面纳米结构,制备了基于钙钛矿的紫外探测-发光一体化器件。同时,辅以仿真模拟,调整了其内部光场分布,使之能同时兼顾高探测、发光性能的要求。结果表明,基于此法制备的一体化器件的探测率相比原始器件提高了3个数量级,发光亮度提高了6.27倍。此外,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器件无需空穴传输层来平衡载流子传输,有效地简化了一体化器件的结构和制备过程。四、设计合成了新型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材料,研究了其作为紫外探测-发光一体化器件活性层材料的可行性利用金属镓和苯甲醇,合成了高热稳定性的红、绿、蓝色钙钛矿量子点材料,在80oC的高温下耐热性分别达到80%、80%、90%;其中,绿色钙钛矿量子点材料在溶液和薄膜中的荧光产率为99.8%和72%。该方法发现了由酰胺合成螯合物的新途径,并且首次将金属原子引入到钙钛矿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合成了具有优异热稳定性及高荧光产率的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拓宽了材料的设计选择范围,解决了钙钛矿材料迈向实用化的巨大难题。综上所述,本工作对有机功能层、主客体能量传递效应、多步气相辅助沉积法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得了高性能的紫外探测-发光一体化器件,为今后高探测率、高发光效率的紫外探测-发光一体化器件在器件结构和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设计合成了稳定的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讨论了其作为高性能紫外探测-发光一体化器件的活性层材料的可行性,为新型一体化光电器件进行了材料方面的储备。
张俞浩[10](2019)在《基于S,S-二氧—二苯并噻吩稠环单元及其聚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具有可溶液加工、成本低和易实现大面积制备等优点,在柔性显示和固态照明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红、绿、蓝三基色发光聚合物中,高效稳定的蓝光聚合物至今仍是制约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实现商业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宽带隙蓝光聚合物的HOMO和LUMO能级与器件载流子注入/传输层的能级较难匹配,而载流子的注入/传输平衡是影响聚合物蓝光器件高效率的重要因素。S,S-二氧-二苯并噻吩(SO)单元的荧光量子产率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较强的电子亲和势,有利于电子的注入和传输。基于S,S-二氧-二苯并噻吩的五元稠环(BTOF/BTOCz)有较大的共轭平面和结构调整空间,可调节聚合物的LUMO和HOMO能级、促进载流子的注入/传输平衡,提高聚合物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1)BTOF为电子受体单元,溶解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将其分别引入到聚芴和聚咔唑主链中(PF-BTOFs和PCz-BTOFs),降低了聚合物LUMO能级,减小了器件的电子注入势垒,促进了电子/空穴传输平衡。PF-BTOF30单层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3.7 cd A-1,色坐标(0.16,0.17)。2)BTOCz单元有双极性传输特征,将其分别引入到聚芴和聚咔唑主链中(PF-BTOCzs和PCz-BTOCzs),有利于载流子的注入/传输平衡。PF-BTOCz30和PCz-BTOCz30单层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6.26 cd A-1、6.06 cd A-1,色坐标(0.16,0.21)、(0.17,0.26)。3)BTOCz为直线型共平面结构,其同分异构体i-BTOCz为弯曲型共平面结构。将i-BTOCz分别引入到聚芴/聚咔唑主链中(PF-i-BTOCzs和PCz-i-BTOCzs),扭曲的结构降低了聚合物的有效共轭长度,发光光谱蓝移。随着i-BTOCz单元含量增加,聚合物蓝光器件的发光光谱和色坐标变化不大。4)将电子给体单元萘-苯并噻吩(NS)引入到聚芴主链中(PPF-NSs),NS单元含量为1%,为蓝光聚合物;含量达到3%,为蓝绿/绿光聚合物。PPF-NS1单层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3.05 cd A-1,色坐标(0.17,0.20);PPF-NS10单层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7.20 cd A-1,色坐标(0.25,0.55)。5)电子受体单元S,S-二氧-萘-苯并噻吩(NSO)刚性强、荧光量子效率高。将其引入到聚芴主链中(PPF-NSOs),有利于电子注入/传输。NSO单元含量不大于3%,为蓝光聚合物;NSO含量大于3%,为蓝绿光聚合物。PPF-NSO3和PPF-NSO10单层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5.22 cd A-1、6.73 cd A-1,色坐标(0.15,0.24)、(0.17,0.34)。将NSO单元引入聚咔唑主链中(PCz-NSOs),为绿光聚合物。PCz-NSO30单层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5.65 cd A-1,色坐标(0.27,0.53)。
二、热稳定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器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稳定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器件(论文提纲范文)
(2)用于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含氟硅氧烷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白光OLED的发展历程 |
1.3 WOLED的色度指标参数 |
1.4 OLED发光材料的分类及分析 |
1.4.1 聚合物发光材料 |
1.4.2 超支化聚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多面体倍半硅氧烷简介 |
1.5.1 POSS的分类及实现方法 |
1.5.2 POSS在 OLED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目的和意义 |
1.6.2 内容 |
第2章 以POSS改性的己基芴为单体的白光HBP合成与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
2.2.2 器件制备及表征方法 |
2.2.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2.4 目标产物合成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FT calculation |
2.3.2 材料合成与结构表征 |
2.3.3 热稳定性质 |
2.3.4 光物理性质 |
2.3.5 成膜性 |
2.3.6 疏水性 |
2.3.7 电化学性质 |
2.3.8 电致发光性质 |
2.4 小结 |
第3章 以POSS改性壬基芴为单体的白光HBP合成与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
3.2.2 器件制备及表征方法 |
3.2.3 目标产物合成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合成与结构表征 |
3.3.2 热稳定性质 |
3.3.3 光物理性质 |
3.3.4 成膜性 |
3.3.5 疏水性 |
3.3.6 电化学性质 |
3.3.7 电致发光性质 |
3.4 小结 |
第4章 以POSS改性十一烷基芴为单体的白光HBP合成与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
4.2.2 器件制备及表征方法 |
4.2.3 目标产物合成及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合成与结构表征 |
4.3.2 热稳定性质 |
4.3.3 光物理性质 |
4.3.4 成膜性 |
4.3.5 疏水性 |
4.3.6 电化学性质 |
4.3.7 电致发光性质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喹喔啉衍生物的有机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有机近红外TADF电致荧光材料简介 |
1.2 有机近红外TADF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策略 |
1.3 有机近红外TADF材料研究进展 |
1.3.1 D-A-D型近红外TADF材料 |
1.3.2 D-A型近红外TADF材料 |
1.4 其他新型近红外电致发光材料 |
1.4.1 TTA-UC近红外电致发光材料 |
1.4.2 HLCT近红外电致发光材料 |
1.4.3 中性有机自由基电致发光材料 |
1.5 论文的设计思想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苯基咔唑和氰基喹喔啉的D-A型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合成路线 |
2.2.2 原料与试剂 |
2.2.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4 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与表征 |
2.3.2 化合物的理论计算研究 |
2.3.3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
2.3.4 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能 |
2.3.5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2.3.6 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2,3-双氰基喹喔啉受体的D-π-A型近红外TADF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合成路线 |
3.2.2 原料与试剂 |
3.2.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4 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与表征 |
3.3.2 化合物的理论计算研究 |
3.3.3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
3.3.4 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能 |
3.3.5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3.6 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双氰基菲并[4,5-fgh]喹喔啉受体的D-A型近红外TADF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合成路线 |
4.2.2 原料与试剂 |
4.2.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4 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与表征 |
4.3.2 化合物的理论计算研究 |
4.3.3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
4.3.4 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能 |
4.3.5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3.6 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以2,3-二氰基喹喔啉为电子受体基团的深红色荧光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1.2.1 OLED的发光机理 |
1.2.2 OLED的器件结构 |
1.2.3 OLED的器件性能参数 |
1.2.4 红光OLED |
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1.3.1 有机发光材料的基本概念 |
1.3.2 有机荧光材料的发光机制 |
1.3.3 有机发光材料的性质表征 |
1.4 有机小分子红色荧光材料的研究发展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
1.5.1 有机小分子红色荧光材料的设计难点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以苯基咔唑为电子给体基团的基于扭曲D-A分子结构的红色荧光材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合成方案 |
2.2.3 测试仪器与表征 |
2.2.4 OLED器件制备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热性质 |
2.3.2 理论计算 |
2.3.3 光物理性质 |
2.3.4 电化学性质 |
2.3.5 电致发光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以三苯胺为电子给体基团的基于扭曲D-A分子结构的深红色荧光材料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合成方案 |
3.2.3 测试仪器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性质 |
3.3.2 理论计算 |
3.3.3 光物理性质 |
3.3.4 电化学性质 |
3.3.5 电致发光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三苯胺为电子给体基团的基于扭曲D-A-D分子结构的深红色荧光材料o-QxDC-DTPA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合成方案 |
4.2.3 测试仪器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性质 |
4.3.2 晶体结构 |
4.3.3 理论计算 |
4.3.4 光物理性质 |
4.3.5 电化学性质 |
4.3.6 电致发光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咪唑类双极性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有机电致发光(OLED)概述 |
1.1 OLED发展进程概述 |
1.2 OLED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
1.2.1 OLED 的几种基本器件结构 |
1.2.2 OLED的工作原理 |
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1.3.1 电极材料 |
1.3.2 空穴传输材料 |
1.3.3 电子传输材料 |
1.3.4 主体材料 |
1.3.5 发光材料 |
1.4 器件性能参数 |
1.5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
1.6 咪唑类化合物的研究及应用 |
1.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分析 |
2 吩噻嗪功能化的双极性有机发光小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及试剂 |
2.2.2 化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MR与 HRMS分析 |
2.3.2 化合物PPI-PTZ的晶体数据 |
2.3.3 光物理性质分析 |
2.3.4 不同溶剂中的PL谱图 |
2.3.5 电化学分析 |
2.3.6 热重分析(TGA) |
2.3.7 荧光量子产率和寿命衰减 |
2.3.8 量化计算 |
2.4 电致发光性能 |
2.4.1 PPI-PTZ的 EL性能分析 |
2.4.2 PI-PTZ的 EL性能分析 |
2.4.3 PPI-PTZ-PPI的 EL性能分析 |
2.5 小结 |
3 吲哚并咔唑稠环有机发光小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及试剂 |
3.2.2 化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MR与 HRMS分析 |
3.3.2 光物理性质分析 |
3.3.3 不同溶剂中的PL谱图 |
3.3.4 溶液与薄膜中的PL谱图 |
3.3.5 Py-ICZ-Py与 BI-ICZ-BI的 AIE图 |
3.3.6 不同浓度下的PL谱图 |
3.3.7 电化学分析 |
3.3.8 荧光量子产率和寿命衰减 |
3.3.9 热重分析 |
3.3.10 量化计算 |
3.4 电致发光性能分析 |
3.4.1 Py-ICZ-Py的 EL性能分析 |
3.4.2 PI-ICZ-PI的 EL性能分析 |
3.4.3 BI-ICZ-BI的 EL性能分析 |
3.4.4 IM-ICZ-IM的 EL性能分析 |
3.5 小结 |
4 含二苯基咪唑有机发光小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中间体以及化合物EB-PTZ、EB-PTZ-EB和 EB-AE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MR与 HRMS分析 |
4.3.2 化合物EB-AE的晶体数据 |
4.3.3 光物理性质分析 |
4.3.4 不同溶剂中的PL谱图 |
4.3.5 不同浓度下的PL谱图 |
4.3.6 化合物EB-PTZ的 AIE谱图 |
4.3.7 电化学性质 |
4.3.8 热重分析 |
4.3.9 荧光量子产率和寿命衰减 |
4.3.10 量化计算 |
4.4 电致发光性能分析 |
4.4.1 EB-PTZ的 EL性能分析 |
4.4.2 EB-PTZ-EB的 EL性能分析 |
4.4.3 EB-AE的 EL性能分析 |
4.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谱图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苯基吡啶衍生物螯合配体的铱金属磷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OLED 发光原理 |
1.3 OLED的商业化现状及前景 |
1.4 OLED相关的材料体系 |
1.4.1 电极材料 |
1.4.2 空穴注入层材料 |
1.4.3 空穴传输材料 |
1.4.4 电子传输材料 |
1.4.5 发光材料 |
1.5 金属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1.5.1 分类 |
1.5.2 8-羟基喹啉类金属配合物 |
1.5.3 其他羟基含氮杂环金属配合物 |
1.5.4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 |
1.5.5 稀土金属配合物 |
1.5.6 重金属磷光配合物 |
1.6 铱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7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成果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方法 |
1.7.3 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铱配合物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合成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合成路线 |
2.2.3 配体合成 |
2.2.4 氯桥联配合物的合成 |
2.2.5 铱配合物的合成 |
2.2.6 纯度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测试方法 |
3.3 单晶制备及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铱配合物的基本物理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热稳定性 |
4.3 光物理性质 |
4.4 电化学性质 |
4.5 理论计算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铱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仪器与测试方法 |
5.3 器件制作过程 |
5.4 器件及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铱(Ⅲ)金属聚合物类有机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开发及光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器件研究现状 |
1.3 基于环金属铱(Ⅲ)配合物的NIR-OLEDs/PLEDs的研究动态 |
1.3.1 基于铱(Ⅲ)配合物的真空沉积型NIR-OLEDs |
1.3.2 基于小分子主体材料的掺杂型NIR-OLEDs |
1.3.3 基于有机聚合物主体材料的掺杂型NIR-PLEDs |
1.4 基于环金属铱(Ⅲ)配合物的NIR-PLEDs优化 |
1.5 本论文的创新思想 |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二苯甲酰甲烷辅助配体的近红外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
2.2.3 铱(Ⅲ)配合物[Ir(iqbt)_2(dbm)]的合成与表征 |
2.2.4 近红外电致发光器件NIR-PLEDs的制备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铱(Ⅲ)配合物[Ir(iqbt)_2(dbm)]的结构表征与热稳定性能 |
2.3.2 铱(Ⅲ)配合物[Ir(iqbt)_2(dbm)]的光物理性能 |
2.3.3 铱(Ⅲ)配合物[Ir(iqbt)_2(dbm)]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
2.3.4 铱(Ⅲ)配合物[Ir(iqbt)_2(dbm)]的量化计算 |
2.3.5 基于铱(Ⅲ)配合物[Ir(iqbt)_2(dbm)]开发的掺杂型NIR-PLEDs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附件 |
第三章 基于C' |
N'型辅助配体的近红外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表征方法 |
3.2.3 含功能化苯乙烯基的铱(Ⅲ)配合物[Ir(iqbt)_2(4-vp-ppy)]的合成与表征 |
3.2.4 PVK骨架支撑的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2.5 掺杂与键合型近红外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铱(Ⅲ)配合物[Ir(iqbt)_2(4-vp-ppy)]的性能表征 |
3.3.2 PVK骨架支撑的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的性能表征 |
3.3.3 基于铱(Ⅲ)配合物[Ir(iqbt)_2(4-vp-ppy)]开发的掺杂型NIR-PLEDs性能 |
3.3.4 基于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开发的键合型NIR-PLEDs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附件 |
第四章 基于β-二酮型辅助配体的近红外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
4.2.3 含功能化苯乙烯基的β-二酮型铱(Ⅲ)配合物[Ir(iqbt)_2(4-vp-dbm)]的合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含有功能化苯乙烯基的β-二酮型辅助配体4-vp-Hdbm的结构表征 |
4.3.2 铱(Ⅲ)配合物[Ir(iqbt)_2(4-vp-dbm)]的性能表征 |
4.3.3 PVK骨架支撑的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的性能表征 |
4.3.4 基于铱(Ⅲ)配合物[Ir(iqbt)_2(4-vp-dbm)]开发的掺杂型NIR-PLEDs性能 |
4.3.5 基于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开发的键合型NIR-PLEDs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附件 |
第五章 不同聚合工艺构筑的双极性近红外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表征方法 |
5.2.3 含功能化苯乙烯基的促电子传输有机单体4-vp-Hpbd的合成与表征 |
5.2.4 传统自由基聚合工艺构筑的双极性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5.2.5 RAFT自由基聚合工艺构筑的双极性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含功能化苯乙烯基的促电子传输有机单体4-vp-Hpbd的结构表征 |
5.3.2 传统自由基聚合工艺构筑的双极性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的性能表征 |
5.3.3 RAFT聚合工艺构筑的双极性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的性能表征 |
5.3.4 基于双极性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开发的键合型NIR-PLEDs性能 |
5.3.5 基于RAFT工艺构筑的双极性含铱(Ⅲ)金属聚合物薄膜材料开发的键合型NIR-PLEDs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附件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8)基于苯基嘧啶和苯基哒嗪配体的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有机电致发光的概述 |
1.1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概况 |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基本原理及主要指标 |
1.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
1.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原理 |
1.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主要指标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功能材料 |
1.3.1 电极材料 |
1.3.2 辅助材料 |
1.3.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1.4 有机小分子电致荧光材料 |
1.4.1 蓝光材料 |
1.4.2 绿光材料 |
1.4.3 红光材料 |
1.5 磷光铱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 |
1.5.1 蓝色磷光铱配合物 |
1.5.2 绿色磷光铱配合物 |
1.5.3 红色磷光铱配合物 |
1.6 基于2-苯基嘧啶和苯基哒嗪配体的磷光铱配合物 |
1.7 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合成路线 |
2.3.1 配体合成路线 |
2.3.2 配合物合成路线 |
2.4 合成方法 |
2.5 材料结构鉴定与性质测试 |
2.5.1 材料的结构鉴定 |
2.5.2 材料的光物理性质 |
2.5.3 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
2.5.4 材料的理论化学计算 |
2.6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测试 |
3 基于苯基嘧啶配体的天蓝光铱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铱配合物Ir1-Ir4的理论计算 |
3.3 铱配合物Ir1-Ir4的光物理性质 |
3.3.1 铱配合物Ir1-Ir4的紫外吸收和磷光发射光谱 |
3.3.2 铱配合物Ir1-Ir4磷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3.3.3 铱配合物Ir1-Ir4磷光寿命的测定 |
3.4 铱配合物Ir1-Ir4的电化学性质 |
3.5 铱配合物Ir1-Ir4的电致发光性质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苯基哒嗪配体的黄光和橙光铱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铱配合物Ir5-Ir8的理论计算 |
4.3 铱配合物Ir5-Ir8的光物理性质 |
4.3.1 铱配合物Ir5-Ir8的紫外吸收和磷光发射光谱 |
4.3.2 铱配合物Ir5-Ir8磷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4.3.3 铱配合物Ir5-Ir8磷光寿命的测定 |
4.4 铱配合物Ir5-Ir8的电化学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材料的结构表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光电器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光电器件简介 |
1.1.2 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光电器件的研究历程 |
1.1.3 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光电器件的研究动态 |
1.2 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
1.2.1 紫外探测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
1.2.2 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
1.3 研究意义与主要工作 |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激子调控层和电子传输层对一体化器件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器件制备 |
2.2.3 薄膜光谱测试和器件测试 |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激子调控层材料种类的影响 |
2.3.2 激子调控层材料厚度的影响 |
2.3.3 电子传输层(ETL)材料种类的影响 |
2.3.4 电子传输层材料厚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TTA及 AIE-TADF掺杂对一体化器件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测试和表征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TTA-TTA性质的新型材料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3.3.2 TTA-TTA性质的新型材料对紫外探测性能的影响 |
3.3.3 AIE-TADF性质的新型材料体系对紫外探测性能的影响 |
3.3.4 AIE-TADF性质的新型材料体系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VAD法优化钙钛矿薄膜对一体化器件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器件制备 |
4.2.2 薄膜和器件表征 |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MAPbBr3 薄膜特性及讨论 |
4.3.3 MAPbBr3 薄膜在UP-EL IDs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基于镓和苄醇的高PLQY和热稳定的PQDs材料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材料制备和表征 |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Ga-CsPbBr3 相对于CsPbBr3内部结构和外部配体的改变 |
5.3.2 Ga-CsPbBr3 相对CsPbBr3结构和性能的改变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基于S,S-二氧—二苯并噻吩稠环单元及其聚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发展 |
1.3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原理及分类 |
1.4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性能指标 |
1.4.1 色坐标 |
1.4.2 发光效率 |
1.4.3 启亮电压 |
1.4.4 器件寿命 |
1.4.5 其他 |
1.5 典型的蓝光聚合物 |
1.5.1 聚芴及其衍生物 |
1.5.2 聚咔唑及其衍生物 |
1.5.3 聚硅芴及其衍生物 |
1.6 S,S-二氧-二苯并噻吩 |
1.7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性 |
第二章 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茚单元及其蓝光聚合物 |
2.1 引言 |
2.2 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茚单元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原料和试剂 |
2.2.1.2 测试与表征仪器 |
2.2.1.3 化合物的合成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合成与表征 |
2.2.2.2 热性能 |
2.2.2.3 光物理性能 |
2.2.2.4 理论计算 |
2.2.2.5 电化学性能 |
2.3 含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茚的蓝光聚合物 |
2.3.1 实验部分 |
2.3.1.1 原料和试剂 |
2.3.1.2 测试与表征仪器 |
2.3.1.3 器件制备及测试 |
2.3.1.4 单体的合成 |
2.3.1.5 聚合物的合成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2.1 合成与表征 |
2.3.2.2 热性能 |
2.3.2.3 光物理性能 |
2.3.2.4 理论计算 |
2.3.2.5 电化学性能 |
2.3.2.6 电致发光性能 |
2.3.2.7 单载流子器件 |
2.3.2.8 寿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吲哚单元及其蓝光聚合物 |
3.1 引言 |
3.2 S,S-二氧-二苯并噻吩并吲哚单元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原料和试剂 |
3.2.1.2 测试与表征仪器 |
3.2.1.3 化合物的合成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合成与表征 |
3.2.2.2 热性能 |
3.2.2.3 光物理性能 |
3.2.2.4 理论计算 |
3.2.2.5 电化学性能 |
3.3 含S,S-二氧-苯并[4,5]噻吩并[3,2-b]咔唑(BTOCz)的蓝光聚合物 |
3.3.1 实验部分 |
3.3.1.1 原料和试剂 |
3.3.1.2 测试与表征仪器 |
3.3.1.3 器件制备与测试 |
3.3.1.4 单体的合成 |
3.3.1.5 聚合物合成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合成与表征 |
3.3.2.2 热性能 |
3.3.2.3 光物理性能 |
3.3.2.4 理论计算 |
3.3.2.5 电化学性能 |
3.3.2.6 电致发光性能 |
3.3.2.7 单载流子器件 |
3.3.2.8 寿命测试 |
3.4 含S,S-二氧-苯并[4,5]噻吩并[2,3-b]咔唑(i-BTOCz)的蓝光聚合物 |
3.4.1 实验部分 |
3.4.1.1 原料和试剂 |
3.4.1.2 测试与表征仪器 |
3.4.1.3 器件制备与测试 |
3.4.1.4 单体的合成 |
3.4.1.5 聚合物的合成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2.1 合成与表征 |
3.4.2.2 热性能 |
3.4.2.3 光物理性能 |
3.4.2.4 理论计算 |
3.4.2.5 电化学性能 |
3.4.2.6 电致发光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S,S-二氧-萘-苯并噻吩的发光聚合物 |
4.1 引言 |
4.2 含S,S-二氧-萘-苯并噻吩的蓝/绿光聚芴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原料和试剂 |
4.2.1.2 测试与表征仪器 |
4.2.1.3 器件制备与测试 |
4.2.1.4 单体合成 |
4.2.1.5 聚合物合成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合成与表征 |
4.2.2.2 热性能 |
4.2.2.3 光物理性能 |
4.2.2.4 理论计算 |
4.2.2.5 电化学性能 |
4.2.2.6 电致发光性能 |
4.3 含S,S-二氧-萘-苯并噻吩的绿光聚咔唑 |
4.3.1 实验部分 |
4.3.1.1 原料和试剂 |
4.3.1.2 测试与表征仪器 |
4.3.1.3 器件制备与测试 |
4.3.1.4 单体的合成 |
4.3.1.5 聚合物的合成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2.1 合成与表征 |
4.3.2.2 热性能 |
4.3.2.3 光物理性能 |
4.3.2.4 理论计算 |
4.3.2.5 电化学性能 |
4.3.2.6 电致发光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稠环单元的核磁氢谱(~1H NMR) |
附录2 聚合物凝胶渗透色谱(GPC)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热稳定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器件(论文参考文献)
- [1]蓝光钙钛矿纳米晶及其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研究[D]. 毕成浩. 北京科技大学, 2022
- [2]用于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含氟硅氧烷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性能研究[D]. 王米穴.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2)
- [3]基于喹喔啉衍生物的有机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孙俊兰. 常州大学, 2021(01)
- [4]以2,3-二氰基喹喔啉为电子受体基团的深红色荧光材料[D]. 刘雯.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咪唑类双极性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杨红艳.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6]基于苯基吡啶衍生物螯合配体的铱金属磷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马晓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7]铱(Ⅲ)金属聚合物类有机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开发及光电性能研究[D]. 付国瑞. 西北大学, 2020
- [8]基于苯基嘧啶和苯基哒嗪配体的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D]. 马海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紫外探测-电致发光一体化光电器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周殿力.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10]基于S,S-二氧—二苯并噻吩稠环单元及其聚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D]. 张俞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