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杂志廿年(1979-1998)纪念光盘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吴学峰[1](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炳容[2](2016)在《近世金门地域社会发展与变迁 ——以族谱文献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金门”,其地域范围包含金门、烈屿、大嶝、小嶝等四岛,及其周遭的小岛和海域。而“近世”系指“宋元明清”时期,也稻为“近古”,但近年来中文史学界亦流行以“近世”指稻明清时期。“地域社会”一词系采用学者施添福的定义:“以一定的空间范围为基础,建立和维系人群关系的社会”,或所谓“土亲”社会。而建立“土亲”社会的前提之一,是要有“一定范围的地表空间作为互动、认同的基础”。金门虽仅为中国遏陲岛屿,但明清二代皆被王朝做为海防重镇,郑成功以金门做为主要的抗清基地,也自金门出发,完成驱荷复台的大业。明代金门在科举的表现极为出色,清代则武将辈出。晚明,西人东来,金门也是中西交往较早接触的地区之一。明清时期,金门乃是移民往台澎的中继站,也有大量的侨民移往海外,成为着名的“侨乡”,“在中国沿海众多岛屿中,很少有一座岛屿经历过像金门这般特殊的历史命运。”监於一般史志类的典籍,有关金门历史记载之不足,本文之研究,除一般之历史文献外,更藉由田野调查,深入民间借阅金门各姓氏的族谱,并采集碑刻、民间文书、传说故事等等,以进行近世金门地域社会发展与变遥之研究,对於充实金门历史研究,尽一绵薄之力。各章节大要如下:第一章探讨金门地域意识的形塑,及影响金门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何?归纳为二项,一为金门的航海交通地位,一为金门的海防地位。第二章研究明代金门社会发展与变迁,首先说明明代的户籍制度,及明洪武时期为防倭寇,在金门所从事的各项军事建设,其次探讨明代倭寇为害金门的情况及其影响。明代中末叶,金门饱受倭寇、海盗的骚扰,导致社会动荡,但同时期却是金门科举成绩最亮眼,宗族组织积极发展的时期,本章第三节即探讨此时期金门社会发展之转型及原因。第三章探讨清代金门社会发展与变遥,明末清初,金门成为反清复明的根据地,本章第一节先探讨明郑在金门的作为。清康熙二年(工663),清荷联军占领金门,金门被迫迁界而成为荒岛,本章第二、三节即探究金门迁界之历史及其对金门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後并整理沿海各省迁界时,时人描述有关遥界的诗文,有助於对迁界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第四章探究近世金门社会经济发展与变迁,历史研究应关心常民的生活,本章就长时段来观察金门农业、渔业和盐业等产业的发展与变迁,并就金门妈祖庙的兴建来探究金门海洋发展的历史,主要是航海贸易方面。第五章探讨金门的宗族发展与宗族文化,金门有许多单姓村,宗族是最主要的社会组织和文化特徵,本章首先说明金门宗族形成的原因,其次探究宗族修族谱和建宗祠祭祖的历史发展,并探讨村族间的纠纷和联结的情况。最後分析金门人口外移和侨乡社会的形成概况。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金门诸岛,地小土瘠,天然资源缺乏,宋元以来,因地缘位置重要,在海防上,曾扮演重要的角色,岛民依海为生,渔盐与航海贸易曾是重要的生业,或移民海外,海洋与岛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海洋是阻隔,也是沟通的网路,海岛的子民应以更开放的胸襟,秉持克勤克俭,不畏环境的艰难,积极面向海洋,创造历史。
张真[3](2015)在《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文中提出中国俗文学研究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汉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传统。中国俗文学作为汉文学的重要内容,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形成一股热潮。不仅成为日本人学习汉语的教材,还对江户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受众基础。随着近代以来西学的不断传入,日本现代学术制度逐步形成,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俗文学学科早于中国本土在日本得以确立,中国俗文学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追溯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俗文学学科史时,是不能忘记早稻田大学的初创之功的。早稻田大学前身东京专门学校在坪内逍遥的主持下创设了第一个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纯文学科系,而开设中国俗文学相关课程的第一任讲师就是森槐南。森槐南在东京专门学校首开中国俗文学课程的影响无疑是很深远的,其在中国俗文学学科史上的意义需要重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仅就早稻田大学一校而言,由他所开创的传统也一直被保留并发扬光大。在早稻田大学的中国俗文学学科初创之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也相继开设中国俗文学课程,建立中国俗文学学科体系,并由此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和日本汉学史上的“东西两鼎”。由于两校的中国俗文学研究者各有其师承关系,其治学方法形成了颇具各自特色的流派,故往往冠以“学派”之称。本文第三章、第四章主要通过东京、京都两大学派的学术源流、师承谱系、学术竞争等方面,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展现两大学派的整体面貌,尤其是对狩野直喜、盐谷温、幸田露伴、铃木虎雄、青木正儿等人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作了较为详细地探讨。在上述三所着名大学以外,近代日本尚有不少以高等学府为中心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阵地。随着对外扩张的逐渐推进,日本在以东亚为主的殖民地设立了两所帝国大学:京城帝国大学、台北帝国大学。京城帝大在儿岛献吉郎、辛岛骁的主持下,台北帝大在久保天随、神田喜一郎、原田季清等人的主持下,都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除此以外,尚有不少私立大学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以宫原民平为代表的拓殖大学和以奥野信太郎为代表的庆应义塾大学。近代学术转型时期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中,有不少问题并非由某一位学者在某一篇论文或某一部论着得以解决,而是数十年间众多学者共同研究的结果,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问题。戏曲、小说、说唱文学等各个文体中都有这样的重要问题,第六章选取南戏、《水浒传》、敦煌俗文学等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史加以探讨。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不仅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学术的重要一环,即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始终与国际学术相联系。第七章通过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学界的关系及以《红楼梦》研究为视角的近代东亚三国学术交流为典型个案,试图勾勒出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西方、日本、中国及中、日、韩等东亚三国间的学术联系与互动关系。
崔小平[4](2014)在《“镇规划标准”的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镇规划标准”是我国科学编制镇、乡规划的基础标准,它规定了镇(乡)规划的内容、镇规划的深度,在村镇规划工作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今它是否能够适应新城乡建设的发展需求,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决定着“镇规划标准”是否能够继续科学、高效地指导镇(乡)规划的进行。因此,“镇规划标准”的适应性评价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基础研究。本文以现代新型城镇化为研究背景,以发现“镇规划标准”的不适应之处为目的,以“镇规划标准”的内容、“当代镇的特点”和“当代镇规划工作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推理比较等方法,以时代的适应性为角度对“镇规划标准”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镇规划发展的背景进行梳理,其次对三个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文章主体研究部分先对“镇规划标准”的体系与内容进行解读,再分别对照规划对象(镇)的特点与规划执行(工作方法与成果)的结果做研究、评价,最终从对比分析中发现“镇规划标准”在当下存在的不适应问题。对这些问题从对规划对象的适用性与对规划工作的指导性两个角度进行总结。从对规划对象的适用性的角度得出,标准对镇多样性的不适用、标准中人口规模分级与预测方法对当代镇人口发展规律不适用、标准中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土地浪费的约束力度不够;从对规划工作的指导性的角度可得出,统一“标准”落后于发达地区发展现状、“标准”对落后地区镇规划实际操作指导性差以及“标准”体系单薄导致了标准指导性差。最后,文章提出对提升“镇规划标准”的希冀,从专项标准和层级标准方面完善“镇规划标准”体系。并对其中一些目标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引起大家对“镇规划标准”在科学性,合理性,指导性方面的一些反思。为今后相关部门改进“镇规划标准”提供一些基础的研究资料和反馈意见。为行业“标准”的完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力。
齐芳[5](2012)在《民国词人廖恩焘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由于文学史分期的问题,民国词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在现代文学中被新文学的光芒所掩盖,在传统文学中由于时代的问题被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学史的叙述使人们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即传统文学在民国已经销声匿迹。但在考察之后,就会发现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传统文学尤其是词在民国文学史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拥有一批相当活跃的创作群体与词学研究群体,他们不仅以极大的热情进行词的创作,而且还积极地创办词社,组织词学活动,推动民国词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廖恩焘就是这一创作群体中的一员。廖恩焘,字凤舒,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位外交官,曾出使古巴、日本等多个国家。他不仅是一位职业的外交官,更是诗人、词人和戏剧家。其文学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以创作粤讴、粤语方言诗以及戏剧为主,作品鼓吹维新变法,针砭时弊、嬉笑怒骂,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同时,其创作也迎合了当时梁启超等人提倡的“诗界革命”,赢得众多赞扬。而后一时期的创作则以词为主刊刻词集五种,得词近六百余首,多有描写异域风光之作,被当时词坛盟主朱祖谋称赞为“几为倚声家别开世界”。此外,廖恩焘自古巴归国后,寓居于上海、南京,与当时沪宁的词界名流多有交流,并组织和参与词社活动,挖扬风雅。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将介绍廖恩焘的研究现状,总结以往研究中的成就和不足,并以此提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章是对廖恩焘的生平、交游以及作品的考述。首先关注廖恩焘的家世教育及其外交官的经历,并对其晚年失节简要分析。其次对廖恩焘的交游,主要是词人的交游活动作一考察。再次,对廖恩焘的作品简要概括。第二章是对廖恩焘词中的主题内涵的分析,主要有三部分:异域词,感怀词以及咏物词。异域词是廖恩焘词集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其词集《忏庵词》围绕出使古巴而展开,描写了古巴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以及古巴政情。其词对异域题材的开拓是词史上所罕见的,应该予以特别表出。廖恩焘的感怀词则是在词中寄寓家国之感,面对内忧外患,命运多舛的祖国,廖恩焘在他的词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祖国和平、富强的期望。咏物词是廖恩焘集中的另一大类,其咏物词虽亦有堆砌词藻、搬弄典故之作,但大部分都能与情事结合,不做空洞的描摹。另外,其节序词和山水游乐词等也颇有特色。第三章论述廖恩焘在民国时所组织参与的词社活动。首先将会对民国词坛与词社情况作一整体的介绍,以期将廖恩焘的词社活动置于民国词坛的发展中考察。其次,对廖恩焘所参加的文人雅集、诗社、词社的情况进行考察。第四章将着重于对廖恩焘词的艺术风格和特征的探讨。首先将对晚清民国时期词坛兴起的梦窗热进行介绍,其次通过对廖恩焘词集中对各家和韵和拟效情况分析,考察廖恩焘词对吴文英和辛弃疾的学习,从而得出廖恩焘的词既有奇丽壮采的一面又有气韵飞动,沉郁的一面。
成丽[6](2010)在《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文中提出宋《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侧重于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自九十年前,即1919年初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抄本并付印后,数代学者持续不辍地开展有关《营造法式》的研究,既开启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大门,更曾多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了该学科的深化发展。本文细致梳理现代以来《营造法式》已有研究和成果,全面考察相关研究主体、学术流派,从版本研究、实物测绘、术语解读、理论探索、多元化研究几个层面,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历程、学术发展理路尝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尽可能在总结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典型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审视因果,探寻得失,明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的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以促进《营造法式》研究的继续深入以至新的突破,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乃至重振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霍俊明[7](2006)在《当代新诗史写作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试图以既有的中国当代新诗史(本文所涉及到的“当代”新诗史是指主要对发生在1949年之后的大陆新诗现象进行书写的史述着作)和当代文学史(涵盖一些20世纪文学史中对“当代诗歌”的叙述)的新诗部分作为阅读和省察的起点,以期通过对新诗史写作当中的问题揭示和辨析引起今后的新诗史写作实践和相关研究的注意。全文由导论、正文和余论三部分组成,正文共分五章。导论部分主要是讨论当代新诗史写作的可能性与相关问题,主要涉及“当代”写史和写作“当代”史的诸多难题,并对历史叙述中的“当代诗歌”进行具体说明,考察美学与诗歌本体性视阈中新诗史写作的两难性,最后总结当代新诗史写作的成果与问题。第一章是关注重写视阈中新诗史写作的变动性与差异性,这其中不可忽视历史语境和诗歌观念转换对新诗史写作的影响。这部分重点以历史叙述中的“十七年诗歌”、新民歌评价、新诗史分期以及《中国当代新诗史》初版本与修订本之间的变动情况作为切入点。第二章则主要是探讨当代新诗史写作的史料问题,首先总结回顾新诗史料工作的研究状况以及“当代”写史所面临的巨大材料压力。该部分重点对“地下诗歌”史料的特点和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并对相关的史料进行补遗说明。关注当代新诗文本的删改、重写和版本情况,并对具体新诗史写作中史料错讹和港台诗歌史写作的史料问题进行梳理。第三章则对重要的新诗史命名进行反思与梳理,主要涉及“九叶派”与“七月诗派”,“归来者诗群”与“前归来者”,新边塞诗派与西部诗歌,与“朦胧诗”相关的命名,地下诗歌(潜在诗歌),新诗史的代际命名和“今天”之后错乱的诗歌史命名状况。第四章就新诗史写作中的经典化问题进行反思与辨析,并主要以新诗史写作中食指、穆旦和郭沫若,以及郭小川和贺敬之的经典化问题以及白洋淀诗群由边缘向经典的变动情况为分析对象,以期揭示当代新诗史写作中新诗经典化问题的复杂性和变动性特征。第五章是阐释和重新审视新诗史写作的模式问题,重点归纳了几种非“主流”的新诗史写作模式,即见证式(细节)新诗史、诗人写作的新诗史和诗人英雄式的新诗史出现的意义与相关局限,并以此为基点开放对文学史写作模式的思路与视野。余论部分则对此外的相关新诗史写作问题,如新诗史与诗歌选本、民刊的关系,如何均衡审美文学性立场与尊重具体历史语境的的写作姿态,以及当AI写作史的批评性立场的缺失等问题进行说明。
《文献》杂志编辑部[8](2001)在《《文献》杂志廿年(1979—1998)纪念光盘简介》文中指出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9](1999)在《“《文献》杂志廿年(1979-1998)纪念”光盘面世》文中研究指明
二、《文献》杂志廿年(1979-1998)纪念光盘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献》杂志廿年(1979-1998)纪念光盘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2)近世金门地域社会发展与变迁 ——以族谱文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
第一章 金门地域意识的形塑与区位之重要 |
第一节 金门的历史脉络与区域意识的形塑 |
第二节 近世金门航海交通地位 |
第三节 近世金门的海防地位 |
第二章 明代金门社会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明代金门的军事建设 |
第二节 明代金门的倭患 |
第三节 明代中末叶金门社会发展之转型 |
第三章 清代金门社会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明郑在金门 |
第二节、清初金门之迁界 |
第三节 迁界对金门社会发展之影响 |
第四节 迁界诗探索 |
第四章 近世金门社会经济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生态环境变遥与农业发展 |
第二节 渔盐产业的兴盛与没落 |
第三节 海洋发展与妈祖信仰 |
第五章 金门宗族的发展与宗族文化 |
第一节 宗族的形成发展与宗族社会 |
第二节 族谱、宗祠与祭祖习俗 |
第三节 村族间的纠纷与联结 |
第四节 人口的外移与侨乡社会的形成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学科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汉学传统与中国俗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西学的传入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
第三节 汉学的复兴与近代学术制度的形成 |
第二章 早稻田大学与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初创 |
第一节 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文学科 |
第二节 森槐南: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之鼻祖 |
第三节 森槐南的追步者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东京学派 |
第一节 赤门文士:东京学派之先声 |
第二节 盐谷温:东京学派之主帅 |
第三节 节门弟子:东京学派之干将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京都学派 |
第一节 京都大学与京都学派 |
第二节 狩野直喜:京都学派中国俗文学研究之先驱 |
第三节 京都学派的“三尊” |
第五章 东西两鼎以外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久保天随及台北帝国大学东洋文学讲座 |
第二节 宫原民平:拓殖大学“支那学”开山之祖 |
第三节 奥野信太郎与庆应义塾大学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
第六章 近代日本关于中国俗文学重要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日本小说中的中国故事研究:以《太平记》为例 |
第二节 南戏研究 |
第三节 《水浒传》研究 |
第四节 敦煌俗文学 |
第七章 国际视野下的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日本汉学与国际汉学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汉学界之互动 |
第三节 从“贾氏系图”看近代东亚三国的《红楼梦》研究之关系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大事编年 |
附录二: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着述目录 |
附录三:《太平记》所引诸葛孔明故事来源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镇规划标准”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开宗明义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村镇规划现存的问题(国内研究现状) |
1.1.2 新型城镇化概念应运而生 |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与城乡体系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探讨 |
1.3.1 研究对象 |
1.3.2 适应性 |
1.3.3 镇规划标准的适应性 |
1.4 研究框架 |
2 对象认知现行“镇规划标准”相关内容解析 |
2.1 村镇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框架 |
2.1.1 村镇规划体系发展历程 |
2.1.2 村镇规划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
2.2 “镇规划标准”体系的构架与内容 |
2.2.1 “镇规划标准”体系的构架 |
2.2.2 “镇规划标准”体系的内容 |
2.2.3 小结 |
2.3 镇规划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 |
2.3.1 明确术语和制图标准 |
2.3.2 提出镇规划内容要求 |
2.3.3 规定镇规划技术指标 |
2.4 镇规划标准适应性的评价方面 |
2.4.1 “标准”对规划对象的适用性 |
2.4.2 “标准”对规划工作的指导性 |
3 审时度势标准对我国当前镇发展特征的适用性研究 |
3.1 当前我国镇的综合发展差异性研究 |
3.1.1 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
3.1.2 产业职能区位的差异 |
3.1.3 生活空间形态的差异 |
3.2 当前我国镇的规模发展趋势研究 |
3.2.1 当前我国镇的规模等级规律 |
3.2.2 当前我国镇的人口发展规律 |
3.2.3 当前我国镇建设用地增长情况 |
3.3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镇发展的要求 |
3.3.1 适应新城乡体系的需求 |
3.3.2 生态可持续、集约的需求 |
3.3.3 以人为本的需求 |
3.4 结论“镇规划标准”不适用问题的总结 |
3.4.1 “标准”体现出对多样性的不适用 |
3.4.2 “标准”中人口规模分级与预测方法对当代镇人口发展规律不适用 |
3.4.3 “标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土地浪费约束力度不够 |
3.4.4 “标准”对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适应程度较差 |
3.4.5 “标准”缺乏时效性是不适用问题的根源 |
4 辨物居方“标准”对当前各地镇规划的指导性研究 |
4.1 经济发达地区的镇规划 |
4.1.1 经济发达地区镇的面貌 |
4.1.2 经济发达地区镇发展模式总结 |
4.1.3 经济发达地区镇规划的自我要求 |
4.2 “标准”指导下经济落后地区的镇规划 |
4.2.1 经济落后地区镇的现状 |
4.2.2 “标准”指导下落后地区镇规划的普遍方法 |
4.2.3 落后地区镇规划现存问题 |
4.3 独创性地方导则指导下的个别镇规划 |
4.3.1 个别地区出台具有独创性的镇规划技术导则 |
4.3.2 新理念指导下具有独创性的镇规划案例 |
4.3.3 创新导则与规划案例的优势总结 |
4.4 结论“标准”对各地镇规划指导性问题总结 |
4.4.1 统一国家层面标准落后于发达地区发展现状 |
4.4.2 “标准”对落后地区镇规划的指导性差 |
4.4.3 “标准”体系单薄导致了指导性差 |
5 翘首以待对“镇规划标准”适应性提升的诉求 |
5.1 建立更完善的镇规划标准体系 |
5.1.1 更新“镇规划编制办法” |
5.1.2 从两方面完善“体系”以提升适应性 |
5.1.3 “分层级标准”分级方式探索 |
5.1.4 体系各层级规定的内容及深度 |
5.2 推敲更具适用性的技术指标 |
5.2.1 探索更适用于当代镇特征的规模预测方法 |
5.2.2 建立新的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
5.2.3 建立新的镇用地分类体系 |
5.3 提升镇规划标准的指导性 |
5.3.1 专项规划标准的深入编制 |
5.3.2 “渗透率”指标的确立 |
5.3.3 镇规划评价标准的确立 |
5.4 小结 |
6 承前启后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
附录 |
(5)民国词人廖恩焘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引言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不足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廖恩焘生平、交游、作品考述 |
第一节 廖恩焘生平 |
一、家世教育 |
二、行人生涯 |
三、晚年失节,避居香港 |
第二节 廖恩焘交游考述 |
一、廖仲恺 |
二、黄遵宪 |
三、朱祖谋 |
四、林鹍翔 |
五、夏敬观 |
六、陈洵 |
七、龙榆生 |
第三节 廖恩焘作品考述 |
一、粤讴与粤语方言诗 |
二、戏剧 |
三、词 |
第二章 廖恩焘词的主题 |
第一节 异域词——《忏庵词》中的异域风光 |
第二节 感怀词——家国之感 |
第三节 咏物词 |
第四节 节序词及其他 |
第三章 廖恩焘的词社活动 |
第一节 民国词坛 |
一、民初词坛 |
二、民国中期词坛 |
三、民国后期词坛 |
第二节 廖恩焘的禊集、诗社、词社活动 |
第四章 廖恩焘词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学梦窗 |
一、晚清民国的梦窗风 |
二、廖氏学梦窗 |
第二节 学稼轩 |
一、晚清民国时稼轩的接受情况 |
二、廖恩焘学稼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收获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法式》版本研究 |
第一节 “丁本”与“陶本” |
一、丁氏钞本的发现与石印刊行 |
二、学术团队型的版本研究及“陶本”的刊行 |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版本研究 |
一、阚铎再次校订《法式》 |
二、以“故宫本”校对《法式》 |
第三节 宋本《法式》的发现与辨识 |
第四节 《法式》版本后续研究举略 |
一、梁思成 |
二、刘敦桢 |
三、陈明达 |
四、陈仲篪 |
五、傅熹年 |
六、其他 |
第五节 《法式》版本研究的若干问题 |
一、对《法式》是否完本的探讨 |
二、关于“万有文库本” |
三、展望 |
第二章 《法式》与实物测绘的互证研究 |
第一节 实物测绘研究的前奏 |
一、研究平台的构建 |
二、梁思成、刘敦桢入社主持工作 |
三、“前理解”性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 |
第二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的初期实践 |
一、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研究方法的初步确立 |
二、广济寺三大士殿——对辽代建筑形制认识的强化 |
三、正定调查——初涉北宋木构 |
四、大同古建筑测绘调查——对宋、辽、金建筑认识的系统化 |
五、密集高效的大规模实物调查 |
六、佛光寺东大殿——“中国最古的木构” |
七、昆明、李庄时期的工作 |
第三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理念 |
三、以《法式》为标尺架构中国建筑史框架 |
第四节、实物与《法式》互证研究的后续发展 |
一、建国后的实物调查及测绘研究 |
二、继续完善中国建筑史框架 |
三、对早期建筑地域差异的审视 |
四、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 |
第三章 《法式》术语及文本解读 |
第一节 学社前期的相关研究 |
一、纂辑营造词汇 |
二、改编《法式》为读本 |
三、《〈营造法式〉新释》 |
第二节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 |
一、李庄时期的整理和研究 |
二、建国后的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出版 |
三、《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
四、徐伯安、郭黛姮《宋〈营造法式〉术语汇释》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后续 |
一、陈明达《〈营造法式〉辞解》、《〈营造法式〉研究札记》 |
二、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 |
三、其他相关研究 |
第四章 《法式》与中国古代设计理念的探索 |
第一节 梁思成、刘敦桢的相关研究思路 |
第二节 陈明达的开创性探索与研究 |
一、《应县木塔》——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设计规律可循 |
二、《〈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北宋“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 |
三、《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回归传统建筑语言体系 |
第三节 从单体推及组群和城市规划设计——傅熹年的研究 |
第四节 从推断引向实证——王其亨对古代设计实物资料的研究 |
第五节 围绕《法式》“以材为祖”设计规律的细致研究 |
一、材分制(模数制)研究 |
二、尺度规律研究 |
第五章《法式》多元化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
一、《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
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
四、《中国建筑艺术史》 |
五、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 |
六、《中国建筑史》教材 |
七、《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
第二节 专项研究 |
一、《法式》大木构件和做法研究的继续深入 |
二、《法式》其他各作研究的扩展 |
三、《法式》“功限”、“料例”研究 |
第三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
一、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
二、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
三、力学方法的应用 |
四、文化比较和多元化 |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研究 |
第六章 《法式》若干问题探讨 |
第一节 《法式》卷、篇、条目考辨 |
一、传世宋《营造法式》是否完本 |
二、《法式》卷数考辨 |
三、《法式》篇数考辨 |
四、《法式》条数考辨 |
五、结语 |
第二节 《法式·看详》的意义 |
一、“看详”的诠释与歧义 |
二、“看详”的丰富历史蕴涵 |
三、《法式·看详》的意义 |
第三节 李诫《法式·序》的语境解析 |
一、《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
二、《法式·序》所涉经典及相关史料 |
三、结语 |
第四节 附识 |
一、“崇宁本”《法式》海行时间 |
二、《法式》作者之名 |
三、《法式》与南方建筑的关系 |
四、《法式》的实际影响 |
附录 1 《法式》相关记载及评述 |
附录 2 《法式》研究论着目录 |
附录3 全国早期木构建筑概况及相关研究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当代新诗史写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当代新诗史写作的可能与问题 |
“当代”写史?写作“当代”史? |
历史叙述中的“当代新诗” |
新诗史写作的成果与问题 |
第一章 变动与差异中的新诗史写作 |
重写视阈中的新诗史? |
历史叙述中变动的“十七年诗歌” |
新诗史对新民歌的评价问题 |
新诗史在分期问题上的差异性 |
新诗史写作与诗歌观念和流派研究的范式转换 |
《中国当代新诗史》初版本与修订本的变动 |
第二章 当代新诗史写作的史料问题 |
新诗史料工作与研究的状况 |
当AI写作史所面临的材料压力 |
“地下诗歌”的史料问题 |
地下诗歌和群落史料状况补遗 |
新诗史写作史料错讹举隅 |
新诗文本的删改、重写和版本问题 |
港台新诗史写作中的史料问题 |
史料对新诗史写作的纠正与补充 |
第三章 对新诗史命名问题的反思 |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与“七月诗派” |
“归来者诗群”与“前归来者” |
新边塞诗派与西部诗歌 |
朦胧诗派或新诗潮等相关命名 |
潜在写作(地下诗歌、潜流诗歌)或前朦胧诗? |
“朦胧诗”之后:错乱的命名 |
新诗史的代际命名 |
“90 年代诗歌” |
第四章 当代新诗史写作的经典化问题 |
经典研究的审美自主性和文化研究问题 |
世纪末的经典化焦虑与经典重构的文化想象 |
当代新诗史写作经典化的变动性特征 |
食指在新诗史写作中的经典化及相关问题 |
白洋淀诗群在新诗史写作中的经典化问题 |
从贬抑到经典或从经典到边缘——以新诗史写作中穆旦和郭沫若的经典化变动为例 |
郭小川、贺敬之的经典化在新诗史叙述中的变动 |
第五章 “另一类的历史叙事”:新诗史写作模式问题 |
美学与本体性视阈中的新诗史书写 |
重新审视新诗史(文学史)的写作模式 |
见证式(细节)新诗史 |
《持灯的使者》与《沉沦的圣殿》 |
写史身份的转变:诗人写作的新诗史 |
诗人的述史方式:《旁观者》、《灿烂》与《左边》 |
诗人细读(诗人英雄)式的新诗史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文献》杂志廿年(1979-1998)纪念光盘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2]近世金门地域社会发展与变迁 ——以族谱文献为中心[D]. 陈炳容.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3]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D]. 张真. 南京大学, 2015(01)
- [4]“镇规划标准”的适应性研究[D]. 崔小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5]民国词人廖恩焘词研究[D]. 齐芳. 南京大学, 2012(03)
- [6]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D]. 成丽. 天津大学, 2010(11)
- [7]当代新诗史写作问题研究[D]. 霍俊明.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
- [8]《文献》杂志廿年(1979—1998)纪念光盘简介[J]. 《文献》杂志编辑部.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1(03)
- [9]“《文献》杂志廿年(1979-1998)纪念”光盘面世[J].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