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计算机网络性能的主要参数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薛娜[1](2020)在《基于mxGraph的计算机网络结构建模工具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空间基础设施进入体系化的发展,我国的民用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2015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2015-2025年)》。根据国家对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建设的政策和要求,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项目于2018年1月26日启动,《星地同步数据仿真软件》(后文简称《仿真项目》)是对共性应用支撑平台的延伸。仿真项目是大型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其工作环境依赖于计算机局域网。本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展现该遥感仿真项目工作环境的网络结构,并为以后全面评价其运行环境的性能作支撑。为了满足对仿真项目的工作环境进行仿真模拟的需求,本文研究并实现一种以工作流模式为基础的通用型网络结构可视化建模平台。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网络结构可视化的相关数据模型。通过对网络设备的属性特点及数据存储结构进行研究,设计网络结构设备组件的数据模型及组件模型,为网络结构可视化方案的实现做准备。同时提出了网络设备连接关系和网络拓扑存储结构的实现方案,并解决了网络结构建模过程中同一网络设备多次出现的身份识别问题。(2)设计了计算机网络结构建模系统。基于用户对仿真项目网络环境在线构建的需求,设计网络结构建模的实现方案。同时将网络结构的组成分解为设备和设备部件,以设备部件为最小单元,设计系统的设备组件参数的录入策略,为网络结构建模过程参数的重复利用提供数据支持。(3)将Web框架Vue与mxGraph流程引擎进行融合。引用了mxGraph核心代码库,对mxGraph进行了兼容适配,针对mxGraph中的许多方法,进行了二次封装和改造,使其更好的与Vue模板引擎交互。并对网络设备组件的拖拽、连线、缩放、剪切、复制和个性化参数配置及绑定等操作提供了解决方案。(4)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结构建模系统。根据遥感产品综合分析仿真系统的需求,把本文研究内容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结构建模工具的开发,验证了方案可行性,同时为后期的网络系统性能评估奠定了基础。实际应用表明,本系统设计的数据模型和可视化组件可以展现各种复杂的网络结构及其设备信息,同时系统功能丰富,操作方便,界面美观,用户通过鼠标拖拽操作,就可以迅速构建网络结构图,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童薇[2](2020)在《基于状态反馈的通信网络建模与拥塞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行业有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群体,而在这样的“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通信网络必然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和优化,以达到人们在各种各样的通信场景下的需求。纵观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1G时代代表了空白,2G时代始终在跟随,3G时代实现了参与,4G时代一直在追赶,5G时代进入了领先,2019年,5G时代的正式到来让中国通信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无线网络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有线网络在距离上的限制,实现了高速度、远距离的信息传输,解决了许多有线网络无法实现的需求;但人们对于信息传输的需要与实际通信网络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日益显现,快速、稳定且低功耗的网络是保证5G时代稳定到来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展开了研究,相较于现有的研究来说,完善了其模型,并且根据不同的模型,选择了不同的控制方法,设计了合适的控制器,本文的研究内容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于在现有的拥塞控制方法中,没有考虑到状态以及具有时滞状态中的非线性因素,本文建立了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时变时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模型,基于自适应控制理论基础,研究了具有不确定因素的计算机网络的拥塞控制问题,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中的在线调整参数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的状态反馈拥塞控制器,并且最终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性能。(2)针对具有多重时滞的计算机网络模型,建立了不同的状态时滞以及输入时滞的网络系统控制模型,采用了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针对该模型的最优拥塞控制算法,通过求解黎卡提代数方程得到所要求的控制律,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性能。(3)在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功率和速率的控制方法中,基本没有考虑系统中存在的多时滞情况。本文建立了具有多时滞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模型,并进行了功率和速率控制方法的研究。首先,在无线通信网络功率和速率控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具有多时滞的无线通信网络功率和速率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这里的多时滞,指的是模型中同时包含速率控制中的时滞和功率控制中的时滞,以及同时包含状态时滞和输入时滞。在此基础上,通过预测控制和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功率和速率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性能。本文根据不同模型的复杂程度,分别在第二、三、四章采用了不同的控制方法对通信网络系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最后均通过了算例仿真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陆陆[5](2012)在《列控系统及其计算机网络的故障诊断与故障容错研究》文中提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列控系统)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其主要职能是对列车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和调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因此,列控系统可靠性对于列车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而故障诊断和故障容错是两种保证系统可靠性的有力工具。故障诊断的主要职能是确定系统故障的发生及故障发生的原因,故障容错则能够保证系统在故障条件下依然正常完成工作。这两种技术对于系统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它们在列控系统中的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对列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故障容错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在对列控系统的结构和特点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针对列控系统中的雷达测速传感器的性能退化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监测方法和补偿方法;2.对于保障列控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列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故障检测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分次探测思想的故障检测方法,有效地减小故障检测过程对网络传输性能的影响;3.研究了列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容错问题,以及相应的容错网络设计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在雷达测速传感器的性能退化研究中,本文主要根据雷达测速的原理和性能退化的机理建立其性能退化的模型。同时,根据模型和轨旁应答器中给出的准确列车运行距离信息进行性能退化量的监测,并将监测得到的性能退化量与性能退化模型相结合,实现对测速结果的补偿,从而保证了列车在雷达测速传感器性能退化情况下的安全运行。对于列控系统计算机网络故障检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次探测思想的主动探测故障检测方案。针对不确定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该方法将检测过程分为多个子过程,从而减少了故障检测对网络正常运行的影响。同时,本文还设计了相应的探针选择算法,以选择各次探测中使用的探针,保证对整体网络检测的顺利进行。在列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故障容错方法设计及容错网络设计方面,本文主要对多源点单目标节点的多路径传输网络进行研究。该网络结构类似于列控系统中多传感器向车载主机发送数据的网络结构。本文通过利用正常工作路径中的空闲带宽传输故障路径的数据流的方法实现故障容错的目标。而对于容错网络设计问题,本文则利用备用路径策略实现网络容错,并设计了算法以构建最优容错网络。针对各个研究的成果,本文都设计了相应的仿真算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的验证。各个仿真均利用文中提出的数学模型建立仿真对象,并以此为基础生成仿真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各个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实现既定目标,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列控系统的可靠性。
柳虔林[6](2010)在《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英国棉纺厂采用轮询技术对设备故障进行排查与检修,初步显示出这项技术能够在多个领域拓展应用的潜力;到六十年代,轮询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使此项工作上升到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研究阶段,相关学者将设备故障检测、工业过程控制、多址接入控制、资源分配调度等采用轮询系统模型进行表征,并利用概率论、排队论、随机过程理论等加以研究,使其成为实际应用分析和研究的一类重要模型。过去的几十年,轮询系统为工业自动控制、时分系统以及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性能分析提供了实用的数学模型。轮询系统分析的目标是要建立起与轮询控制机制相吻合的数学模型及其函数关系式,精确解析出系统特性参数(如平均排队队长、平均循环周期、吞吐量、平均等待时延等)的表达式。在这些参数中,平均等待时延是分析特定轮询系统时最为关键的特性参数。近年来,轮询模型已广泛用于多种系统的性能分析;在通信与计算机领域,它还专门作为诸如按需分配、多址接入控制等性能评价的准则。长达六十多年的轮询系统研究与探索实践表明:轮询系统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轮询系统理论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分配和共享理论;轮询系统因其控制方式具有公平性、灵活性和实用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此项工作得以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轮询系统的应用由早期的设备故障检修逐渐拓展到交通运输调度、物流控制管理、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Ad Hoc网络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等领域,并产生了积极有效的技术推动作用。迄今为止,对轮询系统理论的研究还在深入持续地开展和进行,一些新的系统模型不断出现,一些新的解析方法不断更新,一些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自组织性、高效性、节能性成为研究的热点。在上述研究工作中,先进的、性能优越的多业务MAC控制协议成为学科研究工作中的重要课题。鉴于轮询系统在通信与计算机领域具有高效的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和管理调度功能,本学位论文围绕宽带无线接入网络系统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优先级控制、资源分配、管理调度以及实时性、公平性、重要性和QoS保障等相关理论与技术问题,首先从传统轮询控制系统入手,在全面、深入分析传统轮询多址服务系统基础上,提出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模型及其拓展模型;然后采用嵌入式Markov链和概率母函数的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概率论、排队论、随机过程理论、轮询控制理论、宽带无线通信网络理论以及计算机网络理论对所建模型进行精确解析,得到其相关特性参数;之后以WLAN以及WSN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建立实验平台,分别对其MAC协议的接入控制和轮询调度策略作进一步分析、优化,验证系统模型的科学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说明采用这种新的两级轮询控制以及混合轮询服务策略能够区分实时业务信息(如语音、视频等)并提供优先级服务,具有较好的公平性、灵活性和实用性,表明论文所提出的系统模型能够改进WLAN以及WSN的MAC协议的控制性能,相关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轮询系统模型理论的分析研究和应用实践。本学位论文共分六章,各章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轮询系统的概念、轮询系统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的背景情况。第二章采用嵌入式Markov链、概率母函数以及系统状态方程求解方法,对门限、完全和限定-1服务轮询系统的特性参数进行解析,并作比较和分析,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第三章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提出了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模型,采用嵌入式Markov链、概率母函数以及系统状态方程求解方法对该模型进行精确解析;二是考虑系统模型中各站点信息分组按Geom/G/1规则,以多重休假和按特定p概率批量到达情况,衍生出新的系统模型,并采用本章所述的分析方法对衍生出的系统模型进行解析;三是建立仿真实验平台,在运行环境和初始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数值分析和仿真实验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四是两类轮询系统模型(ZY轮询系统模型和ZL轮询系统模型)比较分析。第四章在介绍无线计算机网络(WBAN、WPAN、WLAN、WMAN、WWAN以及Ad Hoc)发展情况基础上,重点对IEEE 802.11 MAC控制协议进行分析,把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模型用于IEEE802.11 PCF轮询调度机制,改进其MAC控制协议的性能。第五章在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情况基础上,对WSN中的MAC控制协议进行分析,把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模型用于WSN分簇轮询控制,以此改进其MAC控制协议的性能。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包括本学位论文的主要成果、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雷霆[7](2010)在《基于复杂性理论的计算机网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系统整体性的思想指导下,基于复杂性理论对计算机网络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1)基于混沌理论,对不同时间尺度下实际计算机网络流量的复杂行为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实了网络流量的混沌和无标度行为特性在实际网络中的普遍性。(2)提出能反映大多数计算机网络行为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的演化规则做了形式化描述,推导出了模型输入流量的涨落公式。(3)基于平均场模型,对网络流量系统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分析,推导出了系统在平均场的假设前提下发生混沌动力学行为的条件。(3)基于拓扑结构对网络整体行为的相变现象和复杂性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说明了在相变流量值附近网络整体行为复杂程度达到最高,以及拓扑结构的异质性对网络行为的复杂程度具有强化作用的原因。(5)在复杂网络模型上提出了局部和全局相变流量值的近似表示方法并阐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在不同负载下网络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网络行为对稳定状态偏离程度的解析结果。(6)提出混沌网络流量的两种预测模型,即小波加权局域模型和互信息与主成分分析加权局域模型。
高强[8](2007)在《计算机网络中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及其在矿山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处于信息社会中的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作为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和主要载体——计算机网络,其可靠性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分析过程如下:首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将系统可靠性及系统可靠性工程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工作原理及分层模型作了简单介绍,同时提出一种用于分析计算机网络风险因素的新分层模型,并且进行了相关风险分析。接着对系统、系统工程概念、特点及原理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且对系统可靠性的定义、发展阶段、度量尺度及常见模型作了详细的分析,同时介绍了系统可靠性工程的概念。然后依照系统工程思想及新的分层模型,详细而深入地从网络拓扑、网络设备、网络路由、网络运行、网络业务和网络管理等六个方面,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设计。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指标体系、评估方法、仿真模拟技术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而且还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管理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阐述。最后,本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金堆城矿山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根据矿山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特点,对其可靠性进行了详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利用AHP对所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可靠性评估。
齐小刚[9](2005)在《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与性能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据业务以及多媒体应用的发展,互联网上的IP流量急剧增长,如今的互联网已经不能通过尽力服务满足各种各样IP服务的需要,提供服务质量势在必行.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络的关键技术,实现服务质量保证和高性能网络交换受到了广泛重视.近年来针对不同种类的网络结构和连接请求,人们提出了多种有效的路由与性能优化方法.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路由问题和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光网络路由与波长分配问题,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高速网络中QoS单播路由问题,提出了三种有效的问题求解算法:基于K最优路径的QoS路由优化算法、基于进化计算的QoS路由优化算法和基于实验分析的多约束路由选择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分别将以上算法与其同类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以上算法在求解此问题时是可行的,并具优于其它同类算法.2.针对多媒体通信中的可靠多播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靠性检验的、能够满足不同可靠性要求的可靠多播路由优化算法.该算法针对一棵给定的、未考虑可靠性的初始多播树,分别计算源节点到每个多播节点路径上的可靠性,如果该可靠性不能满足相应的可靠性要求,则修改或改变多播树中源节点到此多播节点的路径,使其满足相应的可靠性要求.3.针对网状网络和网络节点功能不同的光网络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功能的多波长光网络分布式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该算法中引入了波长等价弧和等价网络等概念,建立了具有节点功能区分的WDM多波长光网络模型.此外,从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最优性.4.研究了不同网络状态下具有负载均衡能力的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链路状态分级的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分别为链路等级优先的动态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LFLSDRAW)和满足等级要求的动态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RLSDRAW)算法.与其它算法相比,以上算法具有较强的负载均衡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网络的拥塞概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5.针对WDM光网络性能优化问题,从系统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光网络拓扑设计、路由选择、波长分配分别对光网络性能的影响.光
林曼筠[10](2002)在《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可靠、安全的高性能计算机网络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也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规模急剧扩大,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网络系统,传统集中式的网络管理系统无法提供有效的管理,研究提高网络管理系统扩展性的方法十分必要。本文针对可扩展的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如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失效检测以及网络安全管理等关键网管技术作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在以下方面做出贡献:研究增强CARD(Content-Aware Requires Distribution)方法的扩展性技术,并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CARD-DWSS (CARD-based Distributed Web Server System)的网管体系结构。通常,基于Web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通过增加中间层管理服务器管理各个子域来提高其管理能力,而系统与用户之间的HTTP交互由顶层服务器来提供。当网络管理系统与用户之间交互的信息量大时或者交互频繁时,该服务器将成为系统的瓶颈。在新的网管架构中,我们通过CARD方法将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多个管理服务器组织起来,共同分担网络管理系统与用户的交互任务,从而使包括网管指令下达与执行、网管信息收集、处理和提供等网管活动全程都可以分布式实现,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流言传播的失效检测方法来实现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失效检测。在被检测系统规模扩大时,基于流言传播的失效检测方法能够获得比其它失效检测方法更好的性能,但是失效成员比例加大时,这一方法的检测速度变得缓慢。本文提出的新方法通过适当控制流言信息的传播方向、减少无效的流言传播来解决这一问题。数值分析表明,即使在成员比例提高时,在可控的资源消耗和可预知的错误检测概率下,新方法仍然能够保持可接受的性能。提出一种新的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层次分类方法,从而使IDS的分类依据明确,而且分类结果唯一。以此分类方法为线索,本文介绍了IDS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当前IDS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设计一个基于自适应统计方法的安全监视系统,并实现了其原型系统。在当今的网络中,DOS(Denial of Service)攻击日趋频繁,其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而目前的IDS尚不能为DOS的最终受害者提供有效的安全报警。我们综合使用被保护系统的正常特征和DOS攻击引发的一些特殊网络流特征,建立一个基于自适应统计方法的安全监视系统。该系统以特征参数值的概率分布作为基准值,并基于Bayesian网络构建安全异常判识准则,克服了简单的阈值法中参数的阈值难以确定的缺点。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检测网络中的DOS攻击流。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领域的研究内容广泛,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
二、影响计算机网络性能的主要参数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计算机网络性能的主要参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xGraph的计算机网络结构建模工具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结构可视化现状 |
1.2.2 网络结构在遥感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结构部署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技术与理论 |
2.1 Vue技术 |
2.1.1 Vue简介 |
2.1.2 Vue的优点 |
2.2 iView技术 |
2.3 mxGraph流程引擎 |
2.3.1 mxGraph介绍 |
2.3.2 mxGraph与 Vue融合 |
2.4 Webpack技术 |
2.5 GUID技术 |
2.6 Spring Boot框架 |
2.6.1 Spring Boot介绍 |
2.6.2 Spring Boot的优点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结构可视化模型的研究 |
3.1 网络拓扑概念 |
3.2 数据模型构建 |
3.2.1 设备部件模型的基本结构 |
3.2.2 设备模型的基本结构 |
3.2.3 拓扑结构的关系存储 |
3.3 数据模型可视化 |
3.3.1 组件模型设计 |
3.3.2 网络结构的存储 |
3.4 网络结构可视化 |
3.4.1 网络结构可视化定义 |
3.4.2 组件栏初始化与交互 |
3.4.3 拓扑结构转化为XML |
3.4.4 XML回显为拓扑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结构建模工具的分析与设计 |
4.1 项目总体概览 |
4.2 网络结构建模的功能分析 |
4.2.1 设备部件管理模块功能 |
4.2.2 设备管理模块功能 |
4.2.3 拓扑管理模块功能 |
4.3 系统架构 |
4.3.1 前端架构层 |
4.3.2 浏览器端架构层 |
4.3.3 服务端架构层 |
4.4 系统设计 |
4.4.1 系统功能设计 |
4.4.2 系统概要设计 |
4.4.3 系统功能活动设计 |
4.4.4 系统安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结构建模工具的实现 |
5.1 系统首页 |
5.2 设备部件管理模块的实现 |
5.2.1 设备部件管理模块包含的类 |
5.2.2 设备部件管理模块的工作流程 |
5.2.3 设备部件管理模块的操作界面 |
5.3 设备管理模块的实现 |
5.3.1 设备管理模块包含的类 |
5.3.2 设备管理模块的工作流程 |
5.3.3 设备管理模块的操作界面 |
5.4 拓扑管理模块的实现 |
5.4.1 拓扑管理模块包含的类 |
5.4.2 拓扑管理模块的工作流程 |
5.4.3 拓扑管理模块的操作界面 |
5.4.4 拓扑绘制组件栏功能实现 |
5.4.5 拓扑绘制工具栏功能实现 |
5.4.6 拓扑绘制区功能实现 |
5.4.7 拓扑绘制属性栏功能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环境 |
6.1.1 系统部署环境 |
6.1.2 系统开发环境 |
6.2 系统启动部署 |
6.3 模块测试 |
6.3.1 设备部件管理模块测试 |
6.3.2 设备管理模块测试 |
6.3.3 拓扑管理模块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2)基于状态反馈的通信网络建模与拥塞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计算机网络的研究背景 |
1.1.2 无线通信网络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机网络的研究现状 |
1.2.2 无线通信网络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具有不确定非线性的计算机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 |
2.1 问题描述 |
2.2 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
2.3 算例仿真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具有多时滞的计算机网络最优控制方法 |
3.1 问题描述 |
3.2 最优控制器设计 |
3.3 算例仿真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具有多时滞的无线通信网络功率和速率控制 |
4.1 问题描述 |
4.2 鲁棒预测控制器设计 |
4.3 算例仿真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5)列控系统及其计算机网络的故障诊断与故障容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列控系统简介 |
1.3 故障诊断技术及其在列控系统中的应用 |
1.3.1 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
1.3.2 列控系统的故障诊断 |
1.4 故障容错技术及其在列控系统中的应用 |
1.4.1 故障容错技术概述 |
1.4.2 列控系统的故障容错 |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工作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列车车载雷达测速传感器性能退化监测及测速读数补偿 |
2.1 引言 |
2.2 列车雷达测速传感器测速原理 |
2.3 车载雷达测速传感器性能退化数学模型 |
2.4 车载雷达测速传感器性能退化在线监测方法 |
2.5 测速读数补偿方法 |
2.6 仿真算例 |
2.6.1 仿真设计 |
2.6.2 性能退化量估计方法验证 |
2.6.3 测速读数补偿方法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列控系统计算机网络故障检测 |
3.1 引言 |
3.2 计算机网络模型 |
3.3 问题描述 |
3.4 探针选择算法 |
3.5 仿真算例 |
3.5.1 仿真设计 |
3.5.2 针对不同规模网络的仿真及结果 |
3.5.3 不同S值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3.5.4 比较算例 |
3.5.5 仿真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列控系统计算机网络容错方法 |
4.1 引言 |
4.2 网络模型及问题描述 |
4.2.1 网络模型 |
4.2.2 问题描述 |
4.3 网络的可容错性 |
4.4 最优重分配方法 |
4.4.1 最优数据流重分配的FD算法 |
4.4.2 初始化算法 |
4.5 仿真算例 |
4.5.1 初始化算法研究 |
4.5.2 参数α%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4.5.3 带有可变α%的初始化算法 |
4.5.4 故障容错方法仿真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列控系统容错计算机网络设计 |
5.1 引言 |
5.2 网络模型与问题描述 |
5.2.1 网络模型 |
5.2.2 问题描述 |
5.3 路径选择和带宽分配的影响 |
5.3.1 dis_1子分配研究 |
5.3.2 dis_3子分配研究 |
5.4 最优容错网络设计方法 |
5.4.1 dis_1子分配优化算法 |
5.4.2 dis_3子分配优化算法 |
5.4.3 最优容错网络构建算法 |
5.5 仿真算例 |
5.5.1 dis_1子分配优化算法研究 |
5.5.2 dis_3子分配优化算法研究 |
5.5.3 最优容错网络构建算法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引理4.1证明 |
附录B 定理4.1证明 |
附录C 定理5.1证明 |
附录D 定理5.2证明 |
作者简历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问的科研成果 |
(6)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轮询系统理论发展概述 |
1.2.1 轮询系统的起源 |
1.2.2 轮询系统模型及其分类 |
1.2.3 轮询系统发展情况 |
1.2.3.1 国外研究发展情况 |
1.2.3.2 国内研究发展情况 |
1.3 当前轮询系统理论主要研究方向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创新之处和内容安排 |
1.4.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3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轮询系统基本模型分析 |
2.1 引言 |
2.2 门限服务系统 |
2.2.1 建立数学模型 |
2.2.2 一阶特性解析 |
2.2.3 二阶特性解析 |
2.3 完全服务系统 |
2.3.1 建立数学模型 |
2.3.2 一阶特性解析 |
2.3.3 二阶特性解析 |
2.4 限定服务系统 |
2.4.1 数学模型建立 |
2.4.2 一阶特性解析 |
2.4.3 二阶特性解析 |
2.5 三类轮询系统的性能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模型分析 |
3.1 引言 |
3.2 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模型 |
3.2.1 系统模型定义 |
3.2.2 随机变量定义 |
3.2.3 系统运行条件 |
3.2.4 概率母函数 |
3.2.5 平均循环周期 |
3.2.6 系统吞吐量 |
3.2.7 平均排队队长 |
3.2.8 平均等待时延 |
3.2.9 数值分析与系统仿真实验 |
3.3 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模型拓展 |
3.3.1 系统模型定义 |
3.3.2 随机变量定义 |
3.3.3 系统运行条件 |
3.3.4 概率母函数 |
3.3.5 平均循环周期 |
3.3.6 系统吞吐量 |
3.3.7 平均排队队长 |
3.3.8 平均等待时延 |
3.3.9 数值分析与系统仿真实验 |
3.4 两类轮询系统模型比较分析 |
3.4.1 系统控制原理 |
3.4.2 系统特性参数 |
3.4.3 数值分析与模拟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线局域网优先级服务两级轮询MAC协议研究 |
4.1 引言 |
4.2 无线计算机网络发展概述 |
4.2.1 无线计算机网络及其标准简况 |
4.2.2 无线计算机网络优点 |
4.2.3 无线计算机网络类型 |
4.2.4 无线计算机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 |
4.3 无线局域网MAC协议分析 |
4.3.1 无线局域网简要发展历程 |
4.3.2 无线局域网系列标准 |
4.3.3 IEEE 802.11物理层规范 |
4.3.4 IEEE 802.11 MAC层规范 |
4.4 WLAN优先级服务两级轮询MAC协议模型分析 |
4.4.1 协议模型 |
4.4.2 系统概率母函数 |
4.4.3 平均循环周期 |
4.4.4 平均排队队长 |
4.4.5 平均等待时延 |
4.4.6 系统吞吐量 |
4.5 实验分析与性能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SN分簇轮询控制MAC协议研究 |
5.1 引言 |
5.2 WSN发展概述 |
5.2.1 WSN网络体系结构 |
5.2.2 WSN的特点 |
5.2.3 WSN的应用 |
5.2.4 WSN的关键技术 |
5.3 WSN的MAC控制协议 |
5.3.1 WSN的网络协议结构 |
5.3.2 WSN的MAC协议设计原则 |
5.3.3 WSN的MAC协议性能指标 |
5.3.4 WSN的MAC协议分类 |
5.4 WSN分簇轮询控制MAC协议 |
5.4.1 WSN分簇算法简介 |
5.4.2 WSN分簇轮询控制MAC协议模型 |
5.4.3 WSN分簇轮询控制MAC协议分析 |
5.5 WSN分簇轮询控制MAC协议实体网络设计 |
5.5.1 硬件结构设计 |
5.5.2 软件模块设计 |
5.5.3 网络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后记 |
(7)基于复杂性理论的计算机网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1 绪论 |
1.1 网络行为 |
1.2 传统网络行为理论的不足 |
1.3 传统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1.4 复杂性理论简介 |
1.4.1 复杂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
1.4.2 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 |
1.5 计算机网络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 |
1.6 复杂性理论在网络行为研究中的意义 |
1.7 当前网络行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1.8 本论文的出发点和研究思想 |
1.9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
1.9.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9.2 论文的创新点 |
1.10 文章结构 |
2 基于混沌理论的实际网络流量行为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混沌理论简介 |
2.2.1 混沌理论的起源和定义 |
2.2.2 混沌运动的两个重要特征量 |
2.3 实际网络流量数据来源 |
2.4 基于功率谱的网络流量混沌行为分析 |
2.5 基于相空间重构理论的网络流量混沌行为分析 |
2.5.1 相空间重构理论 |
2.5.2 网络流量的分数维数 |
2.5.3 网络流量的最大Lyapunov指数 |
2.5.4 基于相图和Poincare截面实际网络流量混沌行为的检验 |
2.6 网络流量行为的无标度特性分析 |
2.6.1 网络流量聚集序列的构造 |
2.6.2 网络流量方差变化的标度指数 |
2.6.3 网络流量行为的长程相关特性分析 |
2.6.4 网络流量的自相似行为特性分析 |
2.7 结论 |
2.8 小结 |
3 网络行为演化的理论模型 |
3.1 引言 |
3.2 元胞自动机理论简介 |
3.3 复杂网络理论基础 |
3.3.1 网络定义和网络参数 |
3.3.2 网络拓扑结构 |
3.3.3 复杂网络模型 |
3.3.4 Internet的拓扑结构 |
3.4 网络行为演化模型及其演化规则 |
3.4.1 网络模型 |
3.4.2 模型的演化规则及其形式化描述 |
3.4.3 分组在网络中的平均延迟 |
3.5 业务源输入流量的涨落行为分析 |
3.5.1 输入流量涨落的特征量 |
3.5.2 输入流量涨落公式的推导 |
3.6 小结 |
4 网络流量的平均场模型及其动力学行为分析 |
4.1 引言 |
4.2 网络流量的平均场模型 |
4.2.1 平均场假设 |
4.2.2 网络流量的平均场模型 |
4.3 网络流量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4.3.1 模型变换 |
4.3.2 网络流量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分析 |
4.3.3 动力学行为理论分析的主要结论 |
4.4 数值仿真和讨论 |
4.5 小结 |
5 基于拓扑结构网络整体行为的相变和复杂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广义无尺度网络模型的简介 |
5.3 基于拓扑结构网络整体行为的相变分析 |
5.3.1 数值仿真参数的设置 |
5.3.2 相变流量的确定 |
5.3.3 网络的平均距离对相变行为的影响 |
5.3.4 基于相关矩阵的网络整体行为关联性分析 |
5.3.5 基于时空演化图的网络整体行为相变的分析 |
5.3.6 网络整体行为的临界特征 |
5.4 基于涨落复杂度的网络整体行为复杂性分析 |
5.4.1 涨落复杂度简介 |
5.4.2 网络流量的涨落复杂度定义 |
5.4.3 相变流量值附近的网络整体行为复杂性分析 |
5.4.4 网络拓扑结构与网络行为复杂性的关系 |
5.4.5 数值仿真 |
5.5 结论 |
5.6 小结 |
6 复杂网络模型上的相变流量和网络性能指标分析 |
6.1 引言 |
6.2 相变流量和网络状态 |
6.3 关于网络相变流量研究的相关背景 |
6.4 局部相变流量的近似表示 |
6.5 分组总数的微分方程 |
6.6 全局相变流量的近似表示 |
6.7 关于相变流量的讨论 |
6.7.1 最大节点介数对网络相变行为的影响 |
6.7.2 局部相变流量和全局相变流量的大小关系 |
6.7.3 相变流量近似表达式在均匀网络中的应用 |
6.7.4 关于拓扑结构的异质性对网络的相变行为影响 |
6.8 在相变流量附近相关性能指标行为的分析 |
6.8.1 分组队列行为分析 |
6.8.2 分组延迟行为分析 |
6.8.3 网络吞吐量的变化规律 |
6.8.4 流量行为对稳定状态的偏离程度 |
6.9 数值仿真和讨论 |
6.10 结论 |
6.11 小结 |
7 网络流量的混沌预测 |
7.1 引言 |
7.2 混沌网络流量的可预测性 |
7.3 网络流量预测的小波加权局域模型 |
7.3.1 小波变换、小波分解和小波重构理论简介 |
7.3.2 加权局域模型 |
7.3.3 小波加权局域模型 |
7.3.4 模型仿真 |
7.4 基于互信息和主成分分析的混沌网络流量局域模型 |
7.4.1 传统的局域模型简介以及其不足 |
7.4.2 零阶局域模型的改进 |
7.4.4 模型仿真和讨论 |
7.5 预测模型的比较 |
7.6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8.4 设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8)计算机网络中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及其在矿山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系统可靠性理论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必要性 |
1.2 计算机网络中可靠性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本文的目的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
2.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
2.2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
2.3 计算机网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 |
2.3.1 网络拓扑层 |
2.3.2 网络设备层 |
2.3.3 网络路由层 |
2.3.4 网络运行层 |
2.3.5 网络业务层 |
2.3.6 网络管理层 |
第三章 系统可靠性概论 |
3.1 系统 |
3.1.1 系统的定义 |
3.1.2 系统的特性 |
3.2 系统工程 |
3.2.1 系统工程的内涵 |
3.2.2 系统工程的特点 |
3.3 系统可靠性 |
3.3.1 系统可靠性的意义 |
3.3.2 可靠性发展阶段 |
3.3.3 我国可靠性研究进展 |
3.3.4 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度量尺度 |
3.4 系统可靠性工程 |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中的系统可靠性研究 |
4.1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概念 |
4.1.1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定义 |
4.1.2 计算机网络系统效能的概念 |
4.1.3 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概念 |
4.2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工程 |
4.2.1 概述 |
4.2.2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工程的设计 |
4.2.3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工程的实施 |
4.2.4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工程的管理 |
4.3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指标体系 |
4.3.1 故障 |
4.3.2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指标选取的标准 |
4.3.3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测度指标的选取 |
4.4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评估 |
4.4.1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评估的基本概念 |
4.4.2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评价的主要任务、应掌握的原则、注意的问题 |
4.4.3 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靠性标准 |
4.4.4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评估存在的问题 |
4.4.5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评估方法与模型 |
第五章 在矿山网络中的应用 |
5.1 矿山系统及其发展方向 |
5.2 数字化矿山中网络设计的特点 |
5.2.1 多种网络并存 |
5.2.2 自然环境影响显着 |
5.2.3 使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5.2.4 性能需求不一 |
5.3 矿山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靠性分析 |
5.3.1 矿山计算机网络系统 |
5.3.2 矿山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 |
5.4 矿山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靠性模型 |
5.5 金堆城矿山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靠性评估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全文总结 |
6.2、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与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
1.1.2 路由器技术 |
1.1.3 路由算法 |
1.2 服务质量路由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1.2.1 服务质量路由 |
1.2.2 服务质量路由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 路由与波长分配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1.3.1 路由与波长分配 |
1.3.2 路由与波长分配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 预备知识 |
1.4.1 网络及资源的数学表示 |
1.4.2 网络拓扑模拟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QoS 单播路由算法 |
2.1 引言 |
2.1.1 问题概述 |
2.1.2 数学模型 |
2.2 基于K 最优路径的QoS 路由预计算算法 |
2.2.1 MKPPA 算法 |
2.2.2 改进的MKPPA 算法--M_MKPPA |
2.2.3 精确链路状态信息下的QoS 路由性能评价 |
2.2.4 不精确链路状态信息下的QoS 路由性能评价 |
2.3 基于进化计算的QoS 单播路由算法 |
2.3.1 编码 |
2.3.2 初始种群 |
2.3.3 适应度函数 |
2.3.4 交叉算子 |
2.3.5 变异算子 |
2.3.6 选择方法 |
2.3.7 算法QoS_EA |
2.3.8 相关证明 |
2.3.9 精确链路状态信息下的QoS 路由性能评价 |
2.3.10 非精确网络链路信息下的路由计算成功率 |
2.3.11 算法运行时间 |
2.4 基于实验分析的多约束路由选择算法 |
2.4.1 基于计算机仿真实验的约束分析方法 |
2.4.2 基于实验分析的多约束路由选择算法-MCPBEA |
2.5 小结 |
第三章 QoS 组播路由算法 |
3.1 引言 |
3.1.1 概述 |
3.1.2 数学模型 |
3.2 可靠性模型 |
3.2.1 可靠性改进策略 |
3.2.2 可靠性计算模型 |
3.2.3 可靠性分配模型 |
3.2.4 可靠性改进模型 |
3.3 满足可靠性的多播路由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 |
3.3.1 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多播路由优化模型 |
3.3.2 基于可靠性检验的可靠多播路由算法-RMCRA 算法 |
3.4 算法分析及算例 |
3.4.1 正确性分析 |
3.4.2 复杂性分析 |
3.4.3 算例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WDM 光网络中的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 |
4.1 引言 |
4.1.1 概述 |
4.1.2 波长路由光网络 |
4.2 基于等价网络的RWA 算法 |
4.2.1 问题描述 |
4.2.2 模型建立 |
4.2.3 等价网络的建立 |
4.2.4 单播路由与波长分配 |
4.2.5 多播路由与波长分配 |
4.2.6 单播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UCRWA 算法 |
4.2.7 多播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MCRWA 算法 |
4.2.8 基于等价网络的RWA 算例 |
4.2.9 算法分析 |
4.3 WDM 光传送网中基于链路状态等级的动态RWA 算法 |
4.3.1 问题描述及数学模型 |
4.3.2 等级优先的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LFLSDRAW |
4.3.3 满足等级要求的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RLSDRAW |
4.3.4 正确性分析 |
4.3.5 复杂性分析 |
4.3.6 仿真结果 |
4.4 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Tradeoff_LSDRWA |
4.4.1 算法思想 |
4.4.2 Tradeoff _LSDRWA 算法 |
4.4.3 算例仿真 |
4.5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仿真技术在WDM 光网络性能分析与优化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1.1 概述 |
5.1.2 光通信网络系统仿真 |
5.2 交互式仿真在光网络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
5.2.1 WDM 光网络拓扑设计 |
5.2.2 RWA 问题模型 |
5.2.3 网络性能分析与优化模型 |
5.2.4 人机交互的光网络性能分析与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
5.3 WDM 光网络仿真系统的数学建模与设计 |
5.3.1 系统建模 |
5.3.2 WDM 光网络通信链路资源的建立 |
5.3.3 WDM 光网络路由选择与波长分配 |
5.3.4 系统的功能需求 |
5.3.5 仿真系统工作流程 |
5.4 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撰写的部分论文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引言 |
1.2 使用网络管理系统的意义 |
1.3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
1.4 网管通信协议 |
1.5 网管系统的体系结构 |
1.5.1 传统的集中式网管系统 |
1.5.2 基于网管平台的集成网管系统 |
1.5.3 分布式的网管系统 |
1.5.4 分布式网管系统的最新进展 |
1.6 网管的功能 |
1.6.1 功能体系概述 |
1.6.2 失效管理 |
1.6.3 安全管理 |
1.7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概念和标准 |
2.1 序言 |
2.2 OSI 系统管理标准 |
2.2.1 OSI-SM 的功能领域 |
2.2.2 OSI-SM 的组织结构 |
2.2.3 被管理对象和管理信息 |
2.2.4 OSI-SM 的通信 |
2.2.5 OSI-SM 的优点和不足 |
2.3 TMN——电信管理网络 |
2.3.1 功能体系结构 |
2.3.2 物理体系结构 |
2.3.3 TMN 的层次结构逻辑模型 |
2.3.4 TMN 的优点与不足 |
2.4 SNMP |
2.4.1 MIB |
2.4.2 SNMPv1 |
2.4.3 SNMPv2 |
2.4.4 SNMPv3 |
2.4.5 SNMP 的优缺点 |
2.5 WBEM——基于Web 的企业管理 |
2.5.1 CIM 数据模型 |
2.5.2 通讯协议 |
2.5.3 XML 语言 |
2.5.4 WBEM 的优点和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Web 的网络管理系统 |
3.1 Web 相关技术简介 |
3.1.1 Web 的工作原理 |
3.1.2 公共网关接口(CGI)介绍 |
3.1.3 Web 相关编程语言 |
3.2 基于Web 的网管系统 |
3.2.1 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
3.2.2 基于Web 的网管系统的优点 |
3.2.3 当前基于Web 的网管系统的不足 |
3.3 识别内容的分布式Web 服务器技术 |
3.3.1 CARD 方法简介 |
3.3.2 基于标记的缓存协作CARD 方法 |
3.3.3 性能的数值比较与仿真试验 |
3.3.4 Web 服务性能仿真试验 |
3.3.5 CARD 方法改进小结 |
3.4 基于分布式Web 服务器技术的分布式网管系统框架结构 |
3.4.1 相关工作 |
3.4.2 基于CARD-DWSS 的网管系统 |
3.4.3 优越性比较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失效检测技术 |
4.1 研究背景和动机 |
4.2 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失效检测简介 |
4.3 分布式系统的失效检测方法 |
4.3.1 轮询方法 |
4.3.2 事件报告 |
4.3.3 心跳检测方法 |
4.3.4 流言传播方式的失效检测方法 |
4.3.5 系统级诊断 |
4.4 改进的流言传播方式的失效检测方法(AD-Gossip-FD) |
4.4.1 AD-Gossip-FD 方法的工作原理 |
4.4.2 AD-Gossip-FD 方法的概率分析 |
4.5 性能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 |
5.1 引言 |
5.2.I DS 的概念和组成 |
5.2.1 IDS 研究的开始 |
5.2.2 基本概念 |
5.2.3 IDS 的组成 |
5.2.4 IDS 的标准化 |
5.3.I DS 的分类 |
5.3.1 传统的分类方法 |
5.3.2 层次结构的分类方法 |
5.3.3 新的分类方法 |
5.4 检测依据的构建和使用方法 |
5.4.1 正常特征的构建和使用 |
5.4.2 入侵特征的构建和使用 |
5.5.IDS 的审计数据来源 |
5.6 IDS 的入侵响应 |
5.7 IDS 的体系结构——分布式IDS 和集中式IDS |
5.8 逃避IDS 检测的方法 |
5.9 IDS 的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
5.10 结论 |
第六章 一个基于自适应统计方法的安全监视系统模型 |
6.1 引言 |
6.2 拒绝服务攻击 |
6.2.1 基于网络的拒绝服务攻击 |
6.2.2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
6.3 安全监视参数的选择 |
6.4 安全监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6.5 安全监视系统原型对模拟攻击的检测结果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作者简历 |
四、影响计算机网络性能的主要参数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xGraph的计算机网络结构建模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 薛娜. 河南大学, 2020(12)
- [2]基于状态反馈的通信网络建模与拥塞控制研究[D]. 童薇.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列控系统及其计算机网络的故障诊断与故障容错研究[D]. 陆陆. 浙江大学, 2012(07)
- [6]离散时间完全与限定(K=1)服务两级轮询系统理论研究[D]. 柳虔林. 云南大学, 2010(08)
- [7]基于复杂性理论的计算机网络行为研究[D]. 雷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0)
- [8]计算机网络中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及其在矿山中的应用[D]. 高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
- [9]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与性能优化[D]. 齐小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02)
- [10]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技术研究[D]. 林曼筠.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