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练习者明尼苏达州多重人格测试(MMPI)结果分析

气功练习者明尼苏达州多重人格测试(MMPI)结果分析

一、气功练功者的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试(MMPI)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继革,谢红志,仇园园,于洪侠,李国安[1](2019)在《不同气功功法对心功能三级患者心理影响的康复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心功能三级患者的人格特征,分析不同气功功法对心功能三级患者心理影响的临床康复疗效,为临床心脏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160名患者分为动功治疗组(40例)、静功治疗组(40例)、动静治疗组(40例)及常规康复治疗组(40例),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6周后采集数据,对各组的MMPI临床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①练功6周后静功组与对照组相比Si有显着差异(P<0.05),静功组优于对照组;②动静组练功6周后Pd、Pt、Sc与练功前相比均有显着改善(P<0.05);③静功组练功6周后Hy、Pd、Pa与练功前相比均有显着改善(P<0.05);④动功组练功6周后组内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⑤对照组练功6周后Pd、Sc与练功前相比均有显着改善(P<0.05)。结论不同气功功法对心功能三级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具有一定临床疗效。

林君杰[2](2013)在《健身气功与心理健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身气功是气功与体育的结合,是以气功为方法手段来达成健身的目的,其心身锻炼效果显着。传统“气功”精华与糟粕同在,由于健身气功源于“气功”,所以在继承与发展的选择上尤为重要,特别是气功“三调”中的“调心”最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因此,对健身气功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加深对健身气功的认识和理解,对健身气功的科学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现代心理学观点及系统观为指导,以相关研究分析和典型案例剖析为基础,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案例材料和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1、健身气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当时的哲学成就,如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阴阳平衡等,并用它们来阐明民族传统养生中的一系列问题。2、健身气功与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传统养生之道与中医的理论一脉相承,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奠定了健身气功的医学基础;其次,健身气功与现代西方医学有区别也有联系,现代的医学科技成为了健身气功研究的一种手段之一。3、健身气功以“调心”为重,注重内心的修养,主张调心炼意,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4、健身气功在改善习练者的心境状态、认知、人格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显着效应。5、健身气功的身心保健作用主要是通过“三调”来实现的,强调“三调合一”,其中尤以“调心”最为关键。“三调”主要围绕身心状态展开。6、案例分析进一步佐证了健身气功对心境状态、认知、人格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吕学玉,汪卫东,林颖娜,王芳,洪兰[3](2011)在《气功入静状态下的人格重塑技术——中医系统心理疗法(SPT)之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介绍气功入静状态下的人格重塑技术,以丰富现代临床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整理治疗经验的基础上,介绍气功入静状态下的人格重塑技术。结果气功入静状态下的人格重塑技术通过一系列技术实现人格改变。结论气功入静状态下的人格重塑技术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林颖娜,张容瑞,王芳,赵阳,石井康智,过内琢也,赵川房子,岸太一,春木丰,铃木晶夫,汪卫东[4](2008)在《不同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MMPI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不同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作用以及心理影响。方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动功组、动静组、静功组和对照组4组,动功采用八段锦,静功采用放松功。动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练习1 h 八段锦;动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前半小时练习八段锦,后半小时练习放松功:静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练习1 h 放松功: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不加干预。所有入组患者在练功前、练功2个月、练功4个月测量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量表(MMPI),得到完整病例94例,动功组24例、动静组25例、静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结果前3组练功两个月时,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练功4个月时,静功组 MMPI 中的社会内向因子显着优于对照组(P=0.029);动静组 MMPI 中的精神病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因子明显改善(分别为 P=0.010、P=0.020、P=0.017);静功组MMPI 中的癔病、精神病态、偏执因子显着改善(P=0.026、P=0.033、P=0.035)。结论动功、动静结合、静功,功法不同,效果有一定差异。静功和动静功结合训练可能对部分人格倾向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林颖娜[5](2007)在《不同气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生存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不同气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以及心理、生存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在广安门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动功组、动静组、静功组和对照组四组,动功采用八段锦,静功采用放松功。动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练习1小时八段锦,动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前半小时练习八段锦,后半小时练习放松功,静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练习1小时放松功,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不加气功干预。所有入组患者在练功前、练功2个月、练功4个月分别测量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心理状态三组气功锻炼患者,入组时躯体化、强迫、抑郁因子分数显着高于国内常模(P<0.05),练功4个月后,强迫、抑郁因子与国内常模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对比:练功4个月后,静功组的MMPI中的社会内向因子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动功组的SCL-90中的躯体化因子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其它因子和量表未见显着差异(P>0.05)。组内对比:练功4个月后,动功组的SCL-90中的总分、平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因子有显着改善(P<0.05);动静组的MMPI中的Pd、Pt、Sc量表有显着改善(P<0.05),SCL-90中的总分、平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强迫症状、敌对因子有显着改善(P<0.05);静功组的MMPI中的Hy、Pd、Pa量表有显着改善(P<0.05),SCL-90中的阳性症状均分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的MMPI中的Pd、Sc量表显着变差(P<0.05)。其它因子和量表未见显着差异(P>0.05)。差值组间对比:动静组练功2个月与练功前差值比较,Pt量表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练功4个月与练功前差值比较,Pd、Pt、Sc量表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静功组练功2个月与练功前差值比较,Pd量表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练功4个月与练功前差值比较差异更加显着(P<0.01)。其它因子与量表未见显着差异(P>0.05)。2.生存质量组间对比:练功4个月后,动静组在总分、生理维度、精神/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治疗维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静功组在总分、社会维度、治疗维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动功组在治疗维度优于对照组。其它未见显着差异(P>0.05)。组内对比:练功4个月后,动静组在总分、生理维度、精神/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治疗维度显着优于练功前(P<0.05);静功组在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维度显着优于练功前(P<0.05);对照组在总分、生理维度、社会维度显着变差(P<0.05)。其它未见显着差异(P>0.05)。差值组间对比:练功4个月后,动静组在总分、生理维度、精神/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治疗维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静功组在总分、生理维度、社会维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动功组在总分、生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优于对照组。其它未见显着差异(P>0.05)。3.糖代谢组间对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未发现显着变化(P>0.05)。组内对比:4个月后,对照组空腹血糖显着上升(P<0.05)。其它未见显着变化(P>0.05)。组间差值对比:练功4个月后,动静组糖化血红蛋白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未见显着变化(P>0.05)。结论1.参与本次研究的2型糖尿病患者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等方面。气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异常心理状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说明气功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2.本次研究初步发现,动功、动静结合、静功,功法不同,作用效果有一定差异,动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部分情志障碍的临床表现如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等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静功-放松功则对部分人格特征如癔病、精神病态、偏执狂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尽管本次研究样本有限,时间较短,研究结果尚不足以得出肯定的结论,但也对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功法有一定的启发,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3.气功锻炼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得到初步证实:动静结合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单纯静功、动功锻炼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与动静结合的气功训练相比,显然作用要弱。4.结合前期研究,我们考虑气功锻炼在初期可能具有稳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经过一定时间锻炼对糖代谢有改善作用。

宋崇升[6](2005)在《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及人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 1989 年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将“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正式纳入诊断标准中以来,精神医学界对该诊断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以标准化精神检查工具——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CIDI),对患者做出回顾性诊断,以探讨气功出偏是一种新的精神疾病还是诱发的一组已知精神疾病。对患者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MMPI)及分析,探讨具有哪些人格特征的患者容易练功出偏,可为气功出偏的早期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 随访北大六院及北京回龙观医院既往门诊诊断或住院诊断为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 60 例(男 29 例,女 31 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且两年以上未服药,为完全缓解;其他则为不完全缓解。对照组 63 例(男 30 例,女 33例),为北京回龙观医院的职工、家属及进修人员。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只进行MMPI测查。 1、CIDI 评定结果:以 ICD-10 为诊断标准,诊断分裂症 31 例,恶劣心境7 例,抑郁障碍 12 例,躁狂 3 例,双相障碍 2 例,神经症 1 例,无诊断 4 例。以DSM- III –R为诊断标准,`诊断分裂症31例,恶劣心境13例,抑郁障碍5例,双相障碍5例,神经症1例,无诊断5例。 2、MMPI 测试结果:① 随访组多个临床量表的 T 分(标准分)都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着;② 部分缓解者的疑病症(Hs),抑郁症(D),癔病(Hy),精神病态(Pd),妄想(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症(Sc)及社会内向(Si)的T分高于完全缓解者,差异非常显着;③ 随访组完全缓解者的疑病症(Hs),癔病(Hy),妄想(Pa),精神分裂症(Sc)量表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着,提示患者病前就可能存在异常的个性倾向;④以随访组完全缓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10个临床量表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病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癔病(Hy)、妄想(Pa)、精神分裂症(Sc)进入回归方程,P 均<0.01。表明此三种人格特征为是否发病的关键因素;⑤ 对随访组 MMPI 的 10 个临床量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精神衰弱(Pt)和精神分裂症(Sc),抑郁症(D)和癔病(Hy),抑郁症(D)和疑病症(Hs)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为 0.77、0.70、0.63。提示前一种个性特征所代表的症状或行为出现,则与之相关的个性特征所代表症状或行为亦可能会随之出现。 以上研究表明CIDI评定结果涵盖了分裂症、抑郁障碍、心境恶劣等诊断,且比例较高,故不支持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为一单独的疾病单元,而为一组疾病。练功出偏与患者人格特征关系密切。若临床量表癔病(Hy)、妄想(Pa)及精神分裂症(Sc)T分较高,则出偏的风险较大。气功出偏的发病机理即对易感素质者进行了不良的暗示。为减少练功出偏的发生,可采用 MMPI 在练功人群中进行筛查,以剔除易感人群。

秦竹,陈嵘,杨榆青,朱成兰,潘灵,杨玉芹,梁玲[7](2004)在《气功疗法与心理暗示疗法的异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类以自我心理调整为特色的医疗保健养生方法。目的 :探讨传统的气功疗法与现代心理治疗学暗示效应的异同点 ,为二者的有机结合与学科兼容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结合心理治疗实践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对气功疗法与心理暗示的本质、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论 :气功疗法与心理暗示疗法在理论背景、施治方式、暗示效果方面存在不同 ,但二者具有相同的本质 ,从而为有机整合提供了可能。

李学菊[8](2004)在《从脑电、五态性格等变化探讨放松训练心身调节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静气功是一种放松训练方式,也是中国传统的健身方法,现代医学对它研究较为广泛,而中医学现代研究方面却不够深入。本研究旨在从中医心理学和情志医学的角度,通过中医五态性格测验观察气功调节人体机能平衡,尤其是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的实验依据。通过测查练功者心理(性格、情绪、睡眠)、生理(脑电、肌电、皮温)两个方面证实训练的放松效果和相关变化,从而对气功的健身机理进行探讨。 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以本校在读大学生为被试,共 96 人,自愿选择进入训练组50 人和对照组 46 人。训练组先采用渐进性放松法学习体验放松的感觉(5 天),再集体练习三线放松功 2 个月。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训练。测定训练组训练前后脑电、肌电、皮温的变化,并观察训练前后五态性格测验评分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脑电变化的相关性;同时对训练组与对照组同期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评分进行组内及组间的评估。 结果:组内比较:1、训练组:(1)脑电:训练后比训练前被试的脑电α指数增高,其中尤以左前额α指数增高最为明显;脑电相干函数增高;脑电综合指标显着增高,其中以额优势化程度增高最为明显;(2)肌电:肌电降低值较训练前明显增大,肌肉放松能力显着增强;(3)皮肤温度:训练后增高,升温能力也增高;(4)SDS、SAS、PSQI 得分明显降低;(5)PSQI 训练后以睡眠质量、有效睡眠时间及日间功能状态改善更为明显,并且睡眠与情绪的变化存在相关性。(6)五态性格测验:训练后阴阳和平分量表分值增高而太阴分量表分值明显降低,并且这种变化与脑电的变化存在相关性,其中阴阳和平分值的变化与脑电的变化呈正相关,而太阴分值的变化则与脑电的变化呈负相关。2、对照组:SDS、SAS、PSQI 自身前后比较均未见明显变化。组间比较:SDS、SAS、PSQI 得分训练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训练后训练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 讨论:在本研究中,受试在学习三线放松功后取得了良好的松弛反应的效果,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都有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而脑电左前额α指数和额优势化程度的明显增高可能是受试情绪变化的电生理学基础;肌电的变化提示受试放松能力增强;皮温的变化反映了交感-迷走神经紧张的协调性增强。同时发现,放松训练可以使五态性格中具有平衡能力的阴阳和平性格的比例增高,而太阴性格成分降低,体现了放松训练良好的心理调整作用,即是可以调整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相关性分析发现,五态性格评分的变化与脑电的变化存在相关性,睡眠的改善与情绪的好转也存在相关性,说明放松训练对人体的各种有利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通过训练后的系列变化我们认为放松训练通过意念感觉激活前额皮层的功能活动,从而调整情绪、性格,同时调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增强交感与副交感活动的协调性。

章琪虎,瞿敏红,沈仲元,余平[9](2000)在《气功练功者的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试(MMPI)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试表(MMPI)对162例坚持练功达3年以上及63例准备练气功的正常人进行测试,发现气功组Hs、D、Hy、Pd、Pt、Sc、Ma、Si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Mf、Pa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上述结果表明,良好的气功锻炼可能对人的个性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使人的个性趋于优化,但要坚持练功3~5年以上才可能有效。

二、气功练功者的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试(MMPI)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功练功者的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试(MMPI)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气功功法对心功能三级患者心理影响的康复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评定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1.4 治疗方法
2.研究结果
    2.1 基线
    2.2 练功6周后MMPI组间比较
    2.3 组内MMPI比较
        2.3.1 动功组:
        2.3.2 动静组:
        2.3.3 静功组:
        2.3.4 对照组:
3.讨论

(2)健身气功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3 核心概念与基本思路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健身气功的传统文化底蕴
    2.1 健身气功与古代文化
    2.2 健身气功与传统养生之道
    2.3 健身气功承载的东方文化符号
3 健身气功的哲学基础
    3.1 “天人合一”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3.2 “形神关系”与“身心和谐”
    3.3 健身气功与阴阳平衡的辩证观
    3.4 东西方健身理论的碰撞与融合
4 健身气功与医学的千丝万缕
    4.1 健身气功的中医学背景
    4.2 健身气功与西方医学
5 健身气功的心理学渊源
    5.1 “心主神明”说
    5.2 “调心养神”思想
    5.3 “致虚守静”思想
    5.4 精神保养“十二少”
    5.5 元神与识神说
6 健身气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6.1 健身气功与认知能力发展
    6.2 健身气功与人的情绪调节
    6.3 健身气功与人的性格优化
    6.4 健身气功与人际关系的改善
    6.5 健身气功与现代心理治疗
7 健身气功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机理
    7.1 健身气功“调身”的作用
    7.2 健身气功“调息”的作用
    7.3 健身气功之“调心”
8 健身气功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个案研究
    8.1 确定个案研究对象
    8.2 对象练功经历简述
    8.3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8.4 对练功日记的分析
9 基于心理健康促进视角的健身气功锻炼
10 结语
11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不同气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生存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文献综述(一)
    气功的作用与糖尿病康复
        1 气功疗法的特点
        2 气功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3 中医学对气功作用机理的认识
        4 气功作用的现代心理学研究
        5 糖尿病的中医情志因素与调理
        6 气功对糖尿病治疗与康复的研究
        7 八段锦的研究进展
        8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1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
        2 影响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
        3 心理状况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4 干预措施
        5 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2 方案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试验分组
        2.3 气功功法
        2.4 练功方法
        2.5 观察时间
    3 观察期间要求
        3.1 药物使用
        3.2 饮食控制
    4 观察指标
        4.1 心理指标
        4.2 生存质量指标
        4.3 糖代谢指标
    5 指标简介
        5.1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量表(MMPI)
        5.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5.3 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
        5.4 空腹血糖
        5.5 糖化血红蛋白
    6 研究流程
    7 功法简介
        7.1 八段锦
        7.2 放松功
        7.2.1 练功前准备
        7.2.2 调身
        7.2.3 调息
        7.2.4 调心
        7.2.5 收功
    8 练功注意事项
        8.1 练功前
        8.2 练功后
    9 教功注意事项
    10 统计分析
        10.1 数据集选择
        10.2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基本情况描述
        1.1 一般情况分析
        1.1.1 病例来源
        1.1.2 性别构成
        1.1.3 年龄分布
        1.1.4 病程分布
        1.1.5 体重指数分布
        1.1.6 教育水平分布
        1.2 基线统计
    2 心理量表分析
        2.1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量表分析(MMPI200)
        2.1.1 基线
        2.1.2 练功2个月MMPI组间比较
        2.1.3 练功4个月MMPI组间比较
        2.1.4 组内MMPI对比
        2.1.5 练功2个月与练功前MMPI各因子差值组间比较
        2.1.6 练功4个月与练功前MMPI各因子差值组间比较
        2.2 症状自评量表分析(SCL-90)
        2.2.1 总样本与国内常模对比
        2.2.2 练功组与国内常模对比
        2.2.3 基线
        2.2.4 练功2个月组间比较
        2.2.5 练功4个月组间比较
        2.2.6 组内SCL-90对比
        2.2.7 练功2个月与练功前SCL-90差值组间比较
        2.2.8 练功4个月与练功前SCL-90差值组间比较
    3 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分析
        3.1 基线
        3.2 生存质量练功2个月组间比较
        3.3 生存质量练功4个月组间比较
        3.4 生存质量练功前后各组内比较
        3.5 生存质量练功2个月与练功前差值组间比较
        3.6 生存质量练功4个月与练功前差值组间比较
    4 糖代谢指标分析
        4.1 基线
        4.2 练功2个月组间比较
        4.3 练功4个月组间比较
        4.4 练功前后各组内比较
        4.5 练功2个月与练功前差值组间比较
        4.6 练功4个月与练功前差值组间比较
讨论
    1 气功是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2 “动静结合”是气功锻炼的主要形式
    3 气功的不同功法对糖尿病患者精神心理的影响
    4 气功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5 气功锻炼对糖代谢的影响分析
    6 研究过程的质量控制
    7 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8 结语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6)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及人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松弛反应的临床效应及生理学基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气功出偏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三:MMPI在心理卫生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及人格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附录二 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略)

(7)气功疗法与心理暗示疗法的异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气功与心理暗示疗法的本质
2 心理暗示疗法和气功疗法的特点
3 科学整合气功疗法与心理暗示疗法
4 讨论

(8)从脑电、五态性格等变化探讨放松训练心身调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放松训练的心理效应及其生理机制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中医五态性格的起源及现代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实验部分
    从脑电、五态性格等变化探讨放松训练心身调节机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1 渐进性放松
    附录-2 三线放松功
    附录-3 心理学量表
        五态性格测验表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焦虑自评量表(SAS)
        自评抑郁量表(SDS)
    附录-4 肌电皮温曲线图

四、气功练功者的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试(MMPI)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气功功法对心功能三级患者心理影响的康复疗效观察[J]. 董继革,谢红志,仇园园,于洪侠,李国安.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02)
  • [2]健身气功与心理健康研究[D]. 林君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3]气功入静状态下的人格重塑技术——中医系统心理疗法(SPT)之七[J]. 吕学玉,汪卫东,林颖娜,王芳,洪兰.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1(01)
  • [4]不同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MMPI的影响[J]. 林颖娜,张容瑞,王芳,赵阳,石井康智,过内琢也,赵川房子,岸太一,春木丰,铃木晶夫,汪卫东.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8(06)
  • [5]不同气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生存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D]. 林颖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7(05)
  • [6]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及人格研究[D]. 宋崇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7]气功疗法与心理暗示疗法的异同研究[J]. 秦竹,陈嵘,杨榆青,朱成兰,潘灵,杨玉芹,梁玲. 中医药学刊, 2004(09)
  • [8]从脑电、五态性格等变化探讨放松训练心身调节机制[D]. 李学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9]气功练功者的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试(MMPI)结果分析[J]. 章琪虎,瞿敏红,沈仲元,余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0(01)

标签:;  ;  ;  ;  ;  

气功练习者明尼苏达州多重人格测试(MMPI)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