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德育融于生活之中(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谢怡敏[2](2021)在《德育优先性的理念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和推动作用。在德育相对乏力的现代社会,基于教育教学评价实效性不强、社会道德困境难以开解等现实问题的考察,开展对德育优先性理念的研究是社会形势和时代精神的需要。本文从学科交叉的角度,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动态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围绕德育优先性理念,从概念辨析、优先性把握、现实困境、出路选择四个维度进行理论化剖析,指明德育优先是人们基于价值判断提出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要求,是人的需要、教育目标和时代吁求的共同体现。德育优先中的德育不是对道德教育的同义缩写,而是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概念相区别,是包括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政治素养等内容的“大德育”概念。同时,“优先”不是“唯一”,强调德育地位优先的同时也肯定了德育功能的有限,因而与五育“并举”呈对举关系,相互促进和补充,共同指向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关系性视角下,德育具有价值序列、时间和逻辑上的优先性:在哲学维度表征为价值统领、矛盾主要方面和实践前提;在历史维度呈现从“政德合一”到“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在现实维度聚焦道德人、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建构道德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在教育内部逻辑中凸显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目的和任务以及方向和指引。然而,在现实层面,德育优先在理念层面和具体的落实上存在“应然之先”与“实然之先”的矛盾,实用理性的价值观、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目标的偏移、教育内容的迷失、教育过程的异化以及教育评价的空场等现实困境。由此,以德育为先,协同五育并举,育时代新人是引导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问题导向和人学立场为逻辑起点,遵循德育的主导性、发展性和主体性原则,在新时代教育中凝聚价值共识,处理好“五育并举”和“德育优先”的关系,并搭建一个涵括德育政策、目标、人才的三位一体的优先体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定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
徐云珊[3](202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以扬州市M小学为例》文中认为在当下的教育大环境中,素质教育与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被不断推广,人们日益重视德育,相关研究也百花齐放,学科德育这一思想也已被大部分的教育研究人员所认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传授学生数学学科知识,更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德育渗透理念以及掌握适当的德育渗透教学技能。本论文以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作为起始点,后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以强调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通过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苏教版全套小学数学教材中德育渗透的文本体现进行研究与分析,说明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随后运用访谈法对扬州市M小学的师生进行调查与访谈,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并通过课堂观察法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观察与记录,了解小学数学教师的德育渗透方式与学生接受德育时的课堂反应。结合并分析调查数据与课堂实录,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部分问题,如德育渗透缺乏持久性,德育渗透方式缺乏艺术性以及德育渗透途径与方法具有局限。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将问题归结到小学数学教师的德育渗透理念,教师自身的德育渗透能力还有学校中德育渗透氛围三个方面。为了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发展,本研究从教师和学校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改善措施:教师要转变德育理念,强化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同时要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内在统一方式,学校则要为教师提供,学习德育渗透的机会与平台来营造德育渗透氛围。
张逸磊[4](2020)在《《中庸》德育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庸》本是《礼记》的一个重要篇目,早在西汉时期就立于博士之官;自南宋朱熹将其纳入儒家四书之后,它从元代至清末一直是中国帝制时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指示,本文尝试挖掘《中庸》的德育理念及其当代价值,以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庸》基于其天人性命、修道立教相互贯通的哲学基础,发展出审美型德育、态度型德育、生活化德育和精细化德育四种颇有特色的德育理念,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方法。首先是审美型德育理念,其主要内容是塑造以君子和圣人为中心的审美化理想人格和中正平和、成己成物的审美化道德境界,通过其感染力和感召力以激发学者的内在崇高感和对成圣成贤的精神追求;其实践方法是致中和以美学化理想境界,重诗教以唤起审美的道德情感,树榜样以促学者见贤思齐。其次是态度型德育理念,其主要内容是强调态度在人的思想道德进步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仅重视受教育者要在学习中树立正确态度,还要求教育者用良好的态度去感化受教育者;其实践方法是保持戒慎恐惧之心以遏制不良不善的念头蔓延,始终做到真实无欺才能成己成物地不断进步,强调择善固执以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再次是生活化德育理念,其主要内容是强调超越性的审美化人格与境界追求必须立足于日常生活,主张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去体悟德性、涵养德性、成就德性;其实践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德性须臾不离,在各种境遇中保持本色、素位守常,在人际交往中言行忠恕、始终一贯。最后是精细化德育理念,主要内容是强调把对广大的追求与尽精微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主张通过可操作的制度实现德育在日常生活中落细落实落小;其实践方法是针对受教育者的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用践位行礼的办法实现德性的落细落实落小。尽管《中庸》从成书至今已经有两千年之久,但是其富有特色的德育理念在当代仍然有很高的德育价值,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借鉴《中庸》的审美型德育理念,通过合理使用英雄模范人物的高尚品格和光辉事迹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崇高感和见贤思齐的愿望,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提升;借鉴《中庸》的态度型德育理念,通过端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态度来感染受教育者,并通过推动受教育者的态度转变以促进其思想行为的转化;借鉴《中庸》的生活化德育理念,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和网络技术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在数字化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增强网络时代的德育渗透性;借鉴《中庸》的精细化德育理念,利用大数据工具实现对受教育者的精准画像,把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实落小到精准到人到事到点的程度,才能真正实现入脑入心的最终目标。
闫奎霖[5](2020)在《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时期是一个人学识、智力、品格、行为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价值观、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具有丰富文化含量和德育价值的必修课程,对大学生的影响可谓巨大且深远。党和国家文件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都有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要求,立德树人,课程育人是所有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阐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参考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大理大学为个案,对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主体意识、渗透内容、渗透途径和方法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成绩经验,着重查找问题不足并分析原因。针对在其公共英语课程中德育渗透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改进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对策建议,以利于促进公共英语“课程育人”。通过调研,发现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以下关于德育渗透不足和问题:渗透主体方面,存在着学院和公共英语教师对德育渗透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公共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意识需要继续加强,公共英语教师没有充分利用教材的德育资源等问题;渗透客体方面,发现学生需要教师通过公共外语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学生愿意接受教师在公共外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公共外语教学中适当进行德育渗透会对大学生有积极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渗透不足;渗透介体方面,存在着教材使用、课堂教学渠道等方面德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渗透环体(环境)方面,存在着德育渗透的公共英语教学环境、校园环境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而这些问题的形成,是由于公共英语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不强、应试化教学使得德育渗透力度不够、德育渗透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在分析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九条加强和改进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对策建议: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德育渗透意识;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克服应试教育功利性倾向;优化渗透德育的内容;拓宽渗透德育的途径;改进渗透德育的方法;营造渗透德育的环境;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借鉴以及借鉴国外外语教学经验。以此促进公共英语德育渗透、“课程育人”工作。
赖雪梅[6](2019)在《“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05方案”实施以来,“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为一门课程,然而实际教学效果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现象,为解除“基础”课教师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门课中认知上的困惑,促进教材到教学的有效转化,本文探究了“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并以此进行实践验证。从理论层面而言,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整合于“基础”课当中,不仅是因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有机融合,更是因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学理上的联系,这是促成“基础”课诞生的最根本的缘由。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从未分离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为一体的合法性。系统梳理和澄清“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有助于提升“基础”课的理论深度,增强课程学术魅力。从现实层面而言,基于前述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的考证,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提出系统的教学实施建议,全方位推进“基础”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真正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人提出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要求,中宣部“05方案”设计的“基础”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基础”课的教学实施现状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很大差距:一线教师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打通对“基础”课学理认知上的困惑,使其认识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价值趋同性、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一致性,学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不够系统和深入,且对“基础”一线教师的困惑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本文直接探究“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路径,并进行实践验证,希望借此帮助“基础”课一线教师解除学理困惑,为增强“基础”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供方法和途径上的借鉴。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首先对“基础”课、“德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法制教育”这几个关键词语进行阐释和界定。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理论渊源进行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同源性、同质性、价值趋同性和互补性差异的理论是“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在一门课程中的内在学理依据。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中国德法相济的历史传统形成了“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等德法融合的思想也为“基础”课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这部分研究将为实现“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历史基础。第三部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其维度。从现实来看,道德与法律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意识形态,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现实基础之上。“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正是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与实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此部分的深度分析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一线教师对“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建立有效的认同感。第四部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承担“基础”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教学的惯性导致他们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在教学中不能将“05方案”的指导精神贯彻到位,从而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诸多方面。唯有透析“基础”课教学“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第五部分,“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也是课题创新价值的集中所在。基于前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的考察和分析,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当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系统的实施建议,并进行实践验证,全方位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基础”课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张莉莉[7](2019)在《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承载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平台,课堂教学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因而,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尤为重要。由于长期受教学惯习的影响,把“德育课堂”当作“知性课堂”,教学效果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而“对话教学”在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有别于传统教学,其理念、特征切合小学德育课程的特性,在小学德育课程中实施“对话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打牢人才的道德根基。“对话教学”与常规意义上的主学科,如语文、英语等相结合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尚没有将“对话教学”放置于小学德育课程中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提高德育课程实效性为核心目标,以主体教育论、生活德育论为理论视角,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线索,在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领域的混合研究法开展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在掌握本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中的比较法、归纳法等概括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结合问卷调查法,探索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实践策略。具体而言,本研究在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原理和德育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初步概括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本研究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分别从内涵、价值、类型、特征四个方面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品性进行了探讨,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有初步的概括。基于生活德育论,提出了“与生活世界对话”这一新的对话类型。第二,探寻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对话教学”实际上是作为对话主体的师生利用各项对话条件和教学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本研究从物理条件、理智条件、情感条件三个方面探索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另外,在课堂实践中,教材与教学具有整体性,教材对教法的选择和指导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统编版小学德育教材的分析,寻找出新教材与“对话教学”的勾连点,对两者间进行适切性分析。第三,构建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策略。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实践,提出了设计策略、实施策略和改进策略。学生道德的形成与生活世界密切相关,主要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寻访探究活动等各种活动与生活世界发生对话,故而在教学设计时特别增加了活动的设计,从教学目标的设计、话题的设计、活动的设计、评价的设计四个方面构建了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设计策略。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科学的实施策略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将“对话教学”的理论结合德育课程自身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性,依托文本对话、人际对话、自我对话、生活世界对话这四种类型的对话,构建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现行的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虽有些许对话精神,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对话教学”的真正开展。本研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源,提出了针对性改进策略。
程晨[8](2019)在《作为社会探究工具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以X小学三年级为例》文中指出在现代小学教育中,学科教育占据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因此,通过专门的品德课来培养小学生美好品德基本很难实现。杜威提出可以从学科教学着手,在他看来:“当一个学科是按照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去教的时候,它就具有积极的伦理上的意义。”但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却发现学科德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小学数学为例,教师只重视学科知识教学,强调应试训练,培养他们的答题技巧,忽略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发展或者以生硬的方式挖掘学科教学的德育因素等,结果导致学科教学与品德教育面目全非,既影响了学科教学,也没有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那该如何改善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的现状?又如何发挥出小学数学教学帮助学生道德成长的作用?这些都是本研究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进入X小三年级,以三年级部分数学教师以及三(8)班的部分学生、家长作为访谈对象,课堂观察以三年级(8)班为主,辅之以部分三年级数学教师上课实例,了解真实的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的现状,找出其优点与缺点,希望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发挥小学数学学科德育作用的可行路径。本研究主要从四个章节来解释和分析研究的过程。第一章阐述了笔者从入场到出场的所见所闻,对整个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展现,包括与学生、教师的接触以及遇到和克服困难、为接下来的研究做好了铺垫。第二章主要呈现了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的现状,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眼中的数学学科德育和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实际观察记录;第三章则是对上述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展现了当今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的优点和缺点,再从杜威的视角,结合上述的访谈、观察现状对小学数学学科德育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深度分析;第四章则是在上一章的基础上,针对数学学科德育中的问题给予一些笔者的建议和思考,为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更好地开展探寻道路。通过一系列的访谈、观察与思考,笔者发现数学教师在数学学科德育的观念上、在数学学科德育教学实践中都有着一定可取之处,但也反映出诸多的问题,比如数学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数学学科德育的功能和目的;出现“假生活化”现象;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方式上存在问题等,而对于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笔者在本文中也尝试做出一些建议。总之,对于德育来说,它并没有脱离日常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它们之间的内在价值与关系应该是有机结合的,应该是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学科教育的自觉行为与追求,他们应该意识到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相关的学科知识,更要用数理关系反映社会现实,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背后带来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更好地认识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改进社会生活,从杜威学科德育的角度而言,即帮助学生把学习数学知识当作社会探究工具,数学这门学科才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黄安燕[9](2019)在《形象德育视域下中学德育的困境与超越》文中研究表明德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其对人进行思想性和方向性引导,公民德性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德育水平。中学德育是培养合格社会成员的重要环节,其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中学生的德性强弱。当前,我国中学德育理念滞后,德育机制不完善,德育效果欠佳,中学德育有必要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目前关于德育和中学德育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很多已不适应我国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状况和复杂的学生实际需要。近几年,出现了形象德育这一德育研究方向,其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虽然其作为专门的研究主题还不久,但在实际生活和教学过程中已早有运用,其有一定和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并且,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也为形象德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研究在中学进行形象德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学德育效果,也能丰富形象德育理论成果。本课题以中学生为对象进行形象德育研究,从当前中学德育现状和困境入手分析原因,并探索相应的形象德育路径。全文包括以下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重难点,在深入分析当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中学形象德育概述。首先对德育、形象、形象德育和中学形象德育等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其次,通过全面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学生的特殊年龄和心智水平,总结出中学形象德育的基本特征;再次,从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外相关实践和当今国内的社会条件出发阐释中学形象德育的基本依据;最后,从中学德育工作,中学生和社会三个方面阐释中学形象德育的价值意蕴。第三章形象德育视域下中学德育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该章节分别从中学德育目标异化、中学德育内容偏颇、中学德育方法低效、中学德育评价欠缺、中学德育过程简化和中学德育队伍形象德育素养较低等六大方面深入细致地陈述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现状和困境,并分析这些现状和困境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中学形象德育的实践探索。该章节分别从确立中学形象德育目标、丰富中学形象德育内容、探索中学形象德育方法、形成中学形象德育评价、实施中学形象德育过程和提升中学德育队伍形象德育素养六大方面深入细致阐述相关路径和措施。
王自清[10](2018)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在促进学生育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其中所蕴含、遵循的道德价值较为丰富。教育部高度重视体育的教化功能,提出要统筹体育、艺术和语文、历史、品德五科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融合。由此多学科课程融合成为中小学生育德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如何梳理和有效构建体育学科育德内容体系,实现体育与其它学科融合的育德,这是新时期中小学体育工作所面临的课题和重大挑战。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学科融合为研究视角,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实施路径、要求等进行理论构建,并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形成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行动方案,为中小学体育贯彻立德树人探索有效路径。研究表明:1.所构建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体系主要分成四个维度:即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和健康人格。国家认同维度包括:爱国奉献、国家荣誉、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维度包括:文化认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社会责任维度包括: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友善互助;健康人格维度包括健康身心、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等。2.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的特征主要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实现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路径是跨学科融合渗透。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的基本要求包括:文化育德:塑造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协同育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程育德: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育德衔接的一体化、实践育德:认知与行为的统一等。3.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都设置了与体育育德有关的目标,但部分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目标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育德目标的可操作性不足。4.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育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对体育育德的目标理解不够准确、没有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等,导致体育育德效果不尽人意。中小学校领导较为重视体育育德,但贯彻落实力度不够。5.行动研究实施的成效分析表明,基于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充分体现了体育育德价值,学科教师育德的教学策略主要运用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榜样学习等方法。6.行动研究的实施对学校领导层面的德育理念、学科融合的育德认知、学科教学与育德的关系等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促进学校领导更为重视体育育德的功能。行动研究有助于学科教师积极转变育德理念,有效树立“立德树人”、“学科融合”、“体育育德”等育德理念。行动研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体育活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意志品质、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竞争精神等有了更为清晰和积极的认知,体育品德素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把德育融于生活之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德育融于生活之中(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
1.3.1 德育 |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
4.4.1 德育评价论 |
4.4.2 德育效用论 |
4.4.3 德才兼备论 |
4.4.4 德育功能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
7.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德育优先性的理念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2 德育优先性的内涵考察 |
2.1 德育优先性的概念辨析 |
2.1.1 德育优先性中的“德育”之内涵界定 |
2.1.2 德育优先之“优先”界定 |
2.1.3 德育优先与德育万能之比较 |
2.2 德育优先性的内涵辨识 |
2.2.1 目标定位:德育优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
2.2.2 价值前提: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 |
2.2.3 关系把握:价值级序而非位次序列 |
2.2.4 性质明确:质的规定而非量的优势 |
3 德育优先的合理性考察 |
3.1 德育优先的哲学理据 |
3.1.1 “育德”之于“育人”的价值统领 |
3.1.2 德育是教育内容体系矛盾的主要方面 |
3.1.3 道德是人类实践发展的前提性条件 |
3.2 历史合理性:德育优先理念的历史演进 |
3.2.1 中国传统道德社会:德教为先、德治为本 |
3.2.2 革命建设时期:德育为先、政德合一 |
3.2.3 改革开放以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
3.3 现实合理性:德育优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指引 |
3.3.1 优先培育“道德人”是教育使命的客观要求 |
3.3.2 优先培育公共精神是整治道德滑坡乱象的迫切需要 |
3.3.3 优先建构“道德共同体”是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定向”的价值要义 |
3.4 逻辑合理性:教育内部逻辑的辩正 |
3.4.1 德育优先是五育并举的前提和基础 |
3.4.2 德育优先是教育目的和任务的根本要求 |
3.4.3 德育内容引导他育的方向和价值指向 |
4 德育优先的现实困境 |
4.1 德育优先的价值失序表征 |
4.1.1 教育价值观的变化导致德育祛魅 |
4.1.2 人的教育让位于“劳动力”的教育 |
4.1.3 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诱发对德育优先的价值抵触 |
4.2 教育内部体系中德育的乏力 |
4.2.1 教育目标偏移:德育优先目标的边缘化 |
4.2.2 教育内容迷失:德育优先的适切性困境 |
4.2.3 教育过程异化:德育优先的时效性困境 |
4.2.4 教育评价空场:德育优先的实效性困境 |
5 以德育为先育时代新人 |
5.1 以价值排序思想处理好“并举”与“优先” |
5.1.1 排序前提:应对价值冲突需要在教育中凝聚价值共识 |
5.1.2 排序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逻辑结构,优化教育格局 |
5.1.3 排序依据:聚焦新时代教育情境和未来愿景,廓清主流教育目标序位 |
5.2 以实践智慧视角搭建德育优先发展体系 |
5.2.1 优先规划和优先保障:健全德育先行的体制机制 |
5.2.2 优先改革和创新教育:优化德育体系和模式,巩固德育的优先地位 |
5.2.3 优先绘制育人“同心圆”:学校、家庭、社会共筑“德育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以扬州市M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德育 |
(二) 学科德育渗透 |
(三)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论基础 |
(一) 综合课程理论 |
(二) 隐性课程理论 |
第二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的分析 |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文本分析 |
(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德育渗透的体现 |
(二)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德育渗透的体现 |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的调查 |
(一) 调查设计 |
(二) 调查结果分析 |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教学案例分析 |
第三章 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
(一) 德育渗透缺乏持久性 |
(二) 德育渗透方式缺乏艺术性 |
(三) 德育渗透途径与方法具有局限性 |
二、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问题原因分析 |
(一) 教师的德育渗透理念有失偏颇 |
(二) 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不够 |
(三) 学校的德育渗透氛围不够 |
第四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改善策略 |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学科德育理念 |
二、强化教师教学技能,灵活运用多种德育渗透教学方法 |
三、教师应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内在统一关系 |
四、学校为教师提高德育渗透学习机会 |
五、学校营造浓厚的德育渗透氛围 |
结语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庸》德育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德育理念的研究 |
(二)关于《中庸》德育理念的研究 |
(三)关于《中庸》德育理念当代价值的研究 |
(四)国外《中庸》研究概述 |
(五)简要评论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庸》德育理念的人性论基础 |
第一节 天赋人性 |
一、“天命之谓性” |
二、教化的基础在性 |
第二节 道根植于人性,由道以尽性 |
一、“率性之谓道” |
二、教化的根本在道 |
第三节 修道而立教,由教而入道 |
一、“修道之谓教” |
二、教是《中庸》的落脚点 |
第二章 《中庸》的审美型德育理念 |
第一节 审美型德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质 |
一、审美型德育理念的内涵 |
二、审美型德育理念的实质 |
第二节 《中庸》审美型德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
一、塑造审美化的理想人格 |
二、追求审美化的道德境界 |
第三节 《中庸》审美型德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
一、致中和以美学化理想境界 |
二、重诗教以唤起审美的道德情感 |
三、树榜样以促学者见贤思齐 |
第三章 《中庸》的态度型德育理念 |
第一节 态度型德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质 |
一、态度型德育理念的内涵 |
二、态度型德育理念的实质 |
第二节 《中庸》态度型德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
一、不诚无物:端正态度是基础 |
二、成己成物:教育者以态度感化受教育者 |
第三节 《中庸》态度型德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
一、“戒慎恐惧”:遏制不善之念 |
二、“诚之为贵”:贯彻真诚才能成功 |
三、“择善固执”: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 |
第四章 《中庸》的生活化德育理念 |
第一节 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质 |
一、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内涵 |
二、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实质 |
第二节 《中庸》生活化德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
一、“道不远人”:在生活中求道 |
二、“言行相顾”:在平常中养德 |
三、“忠恕而已”:在简易中提升 |
第三节 《中庸》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
一、“须臾不离”:时刻遵守道德规范 |
二、“素位守常”:保持本色自得其乐 |
三、“一以贯之”:言行忠恕简便易行 |
第五章 《中庸》的精细化德育理念 |
第一节 精细化德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质 |
一、精细化德育理念的内涵 |
二、精细化德育理念的实质 |
第二节 《中庸》精细化德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
一、“过犹不及”:突出把握分寸的重要性 |
二、“尽精微”:弗见弗闻之处也不放过 |
三、“践位行礼”:强调用制度来落实 |
第三节 《中庸》精细化德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
一、“因材而笃”:根据教育对象选择施教方法 |
二、“行远自迩”:修德需要循序渐进 |
三、“非礼不动”:以完备的礼制落细落小 |
第六章 《中庸》德育理念的现代价值 |
第一节 《中庸》德育理念的历史评价与现代意义 |
一、《中庸》德育理念的历史贡献 |
二、《中庸》德育理念的历史局限性 |
三、《中庸》德育理念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借鉴审美型德育理念,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 |
一、美化德育内容,增强榜样示范的感染力 |
二、增强德育形式的美感,激发受教育者的审美体验 |
第三节 借鉴态度型德育理念,提升受教育者的内生动力 |
一、教育者要做到以诚感人、身体力行 |
二、激发受教育者的使命感和敬畏感,引领受教育者端正自我态度 |
第四节 借鉴生活化德育理念,增强网络时代的德育渗透性 |
一、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受教育者实现自我教育 |
二、受教育者自觉建构道德生活 |
第五节 借鉴精细化德育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施教 |
一、从因材施教到精雕细琢,思政课要把握分寸 |
二、从精细管理到精准服务,运用大数据工具落细落小日常思政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思路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重点难点 |
五、文献综述 |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现状 |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研究现状 |
(三)国外外语教学渗透德育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
(一)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文件精神之必须 |
(二)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
(三)是每位教师的崇高使命 |
(四)是优化公共英语教学内容的需要 |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可行性 |
(一)大学公共英语的学科特点与德育渗透相契合 |
(二)大学公共英语的教材内容与德育渗透相契合 |
(三)与《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大纲》要求相契合 |
第三章 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渗透德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渗透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主体方面 |
(二)客体方面 |
(三)介体方面 |
(四)环体方面 |
二、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渗透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学校、学院和教研室对课程德育渗透的要求及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
(二)应试化教学使得德育渗透力度不够 |
(三)德育渗透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有待改善 |
第四章 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建议 |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 |
二、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德育渗透意识 |
三、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克服应试教育功利性倾向 |
四、强化并突出渗透德育的内容 |
(一)爱国主义教育 |
(二)集体主义教育 |
(三)家庭观念教育 |
(四)个人品德教育 |
(五)敬业观念教育 |
五、拓宽渗透德育的途径 |
六、改进渗透德育的方法 |
(一)语言熏陶法 |
(二)课外实践法 |
(三)多媒体教学法 |
(四)因“专”施教法 |
七、营造渗透德育的环境 |
(一)公共英语教学环境 |
(二)校园环境 |
八、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借鉴 |
九、借鉴国外外语教学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政策文件 |
(三)硕博论文 |
(四)期刊论文 |
附录 |
附录1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2 调查问卷(教师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
1.2.2 国内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思路 |
第2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础”课的概念及其由来 |
2.1.2 德育与道德教育 |
2.1.3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 |
2.1.4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
2.3 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
2.4 中国古代礼法并用、德法兼治的思想 |
第3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维度 |
3.1 经济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 |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
3.2 政治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2.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道德维度 |
3.2.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法治维度 |
3.3 文化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3.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
3.3.2 浓厚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
3.4 社会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4.1 道德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基石 |
3.4.2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 |
3.5 生态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5.1 生态文明建设要与道德建设相融合、相统一 |
3.5.2 生态文明建设须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 |
第4章 “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分析 |
4.1 教学理念分析 |
4.1.1 “基础”课现有的教学理念及存在的问题 |
4.1.2 构建新的“基础”课教学理念 |
4.2 教学方法分析 |
4.2.1 专题式教学法 |
4.2.2 案例教学法 |
4.2.3 合作学习法 |
4.2.4 服务性学习法 |
4.2.5 研究式教学法 |
4.3 实践教学分析 |
4.3.1 “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4.3.2 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
4.4 教学考核分析 |
4.4.1 “基础”课考评现状分析 |
4.4.2 “基础”课有效考核评价策略 |
第5章 “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 |
5.1 教学实施原则 |
5.2 教学整体设计 |
5.2.1 “基础”课专题设计的目标 |
5.2.2 “基础”课专题设计内容与方法 |
5.2.3 “基础”课考核方式设计 |
5.3 教学实践案例 |
5.3.1 教学内容解析 |
5.3.2 学生学情诊断 |
5.3.3 教学目标分析 |
5.3.4 教学策略分析 |
5.3.5 教学流程 |
5.3.6 课堂实录 |
5.4 教学效果分析 |
结语创新体制机制,助力有机融合的落地落小落实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 有利于提高德育课堂实效性 |
(二) 有利于道德教育新理念落实 |
(三)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
(四) 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五) 有利于课堂教学教育性发挥 |
三、概念界定 |
(一) “对话教学” |
(二) 小学德育课程 |
(三)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 |
四、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五、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品性 |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内涵 |
(一) 德育课程的“对话”是师生“精神相遇”的过程 |
(二) 德育课程的“对话”是师生“视界融合”的过程 |
二、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三、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类型 |
(一) 不同划分标准产生的不同对话类型 |
(二) “关系重建”理论下的四种对话类型 |
四、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特征 |
(一) 主体关系平等性 |
(二) 对话主体交往性 |
(三) 对话过程开放性 |
(四) 对话效果生成性 |
第三章 小学德育教材与“对话教学”的适切性 |
一、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建构分析 |
(一) 教材编写的立论:德育实质是“学德” |
(二) 教材编写的定位:“教材”实为“学材” |
(三) 教材建构的核心:学生的学习活动 |
二、统编德育教材与“对话教学”的适切性 |
(一) 新教材改变了“说教者”的面孔,构建了教材、学生和教师三者平等关系 |
(二) 新教材以“学”为核心的内容设置,利于实现学生“学”与教师“教”互动对话 |
(三) 新教材体现“交往互动”的编排体例,便于有效组织各种“对话”教学活动 |
第四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 |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物理条件 |
(一) “对话”的开展需要合适座位的摆放 |
(二) 班级规模的适当控制可以保证“对话”效果 |
二、德育课程中“对话教学”的理智条件 |
(一) 在理智和规则下“对话” |
(二) 师生双方皆要有“对话素养” |
(三) “对话”要秉持“在场因素” |
三、德育课程中“对话教学”的情感条件 |
(一) 相互信任是“对话”发生的基础 |
(二) 共情心促使“对话”持续发生 |
(三) 尊重保障“对话”的深入开展 |
第五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设计策略 |
一、目标设计策略 |
(一) 目标设计包含的内容 |
(二) 目标设计具备的特点 |
(三) 目标设计着眼的要求 |
(四) 目标设计遵循的步骤 |
二、话题设计策略 |
(一) 话题设计的分类 |
(二) 话题设计的要求 |
(三) 话题设计的要点 |
三、活动设计策略 |
(一) 活动的分类 |
(二) 活动设计的原则 |
(三) 活动设计的步骤 |
四、评价设计策略 |
(一) 评价的特征 |
(二) 评价设计的内容 |
(三) 评价设计的原则 |
(四) 评价设计的步骤 |
第六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文本对话策略 |
(一) 师本对话策略 |
(二) 生本对话策略 |
二、人际对话策略 |
(一) 师生对话策略 |
(二) 生生对话策略 |
(三) 生与他人对话策略 |
三、自我对话策略 |
(一) 师与自我对话策略 |
(二) 生与自我对话策略 |
四、生活世界对话策略 |
(一) 学生与生活世界对话的方式 |
(二) 学生与生活世界对话的策略 |
第七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改进策略 |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存在问题 |
(一) 把“对话”窄化为“问答” |
(二) “对话”中教师仍是“主导” |
(三) “对话”超越学生的自身经验 |
(四) “对话”过程缺乏情感的支撑 |
二、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问题探源 |
(一) 教师对“对话式”德育课堂存在误区 |
(二) 主客观因素使教师不愿放弃权威地位 |
(三) “对话”的话题或活动设计不恰当 |
(四) 传统的教学惯习使课堂冰冷无情味 |
(五) 课程管理的不到位影响课堂有效性 |
三、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改进策略 |
(一) 厘清“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 |
(二) 淡化“对话”中教师权威角色 |
(三) “对话”要以学生“在场因素”为出发点 |
(四) “对话”要秉持师生间的共情心和信任感 |
(五) 重视、规范课程管理和教学培训 |
四、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课堂观察表 |
附录二: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教师问卷 |
附录四: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学生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作为社会探究工具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以X小学三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学科德育 |
(二) 社会探究工具 |
三、研究综述 |
(一) 学科德育的相关研究 |
(二) 杜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三) 杜威的探究理论 |
(四) 杜威数学教学思考 |
(五)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设计 |
第一章 我在X小学的研究历程 |
一、X小学相关背景介绍 |
二、初入X小学 |
三、融入三(8)班 |
四、困难与突破 |
五、离开X小学 |
第二章 X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现状 |
第一节 小学数学教师眼中的数学学科与德育关系 |
一、教师观念上 |
二、实际课堂教学 |
第二节 小学生眼中的数学学科与德育的关系 |
一、对数学与德育的关系认识 |
二、学生眼中理想的数学课堂及教师 |
第三节 家长眼中的数学学科与德育的关系 |
一、对数学与德育的关系认识 |
二、家长眼中理想的数学课堂及教师 |
第三章 X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的现状剖析 |
第一节 X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现状值得肯定之处 |
一、在观念上意识到应当承担起德育责任,数学教学目标摆脱单一化 |
二、数学学科德育教学向生活化转变 |
三、在教学内容和在教学形式上进行学科德育 |
第二节 X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一、没有正确理解数学学科德育的功能和目的 |
二、生活与情境相脱离——“假生活化” |
三、在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方式上的问题 |
四、实际课堂注重应试技巧,评价单一 |
第四章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社会探究工具的建议 |
第一节 理解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 |
一、理解数学学科德育的社会功能 |
二、理解数学学科德育的个体功能 |
三、数学学科德育功能的独特性 |
第二节 激活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 |
一、总体策略——从“渗透”到“数学学习与社会学习交融一体” |
二、具体方法 |
第三节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去除“假生活化”教学 |
一、一个好的数学“情境” |
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 |
三、结合具体情境创设生活化教学 |
第四节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采取过程性评价 |
一、杜威眼中的“过程” |
二、小学数学学科德育中的过程性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形象德育视域下中学德育的困境与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跨学科研究法 |
(三)归纳总结法 |
第二章 中学形象德育概述 |
一、相关概念解析 |
(一)德育 |
(二)形象德育 |
(三)中学形象德育 |
二、中学形象德育的基本特征 |
(一)目标内隐性 |
(二)内容渗透性 |
(三)方法直观性 |
(四)过程体验性 |
三、中学形象德育的基本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四、中学形象德育的价值意蕴 |
(一)中学形象德育为提升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提供了新视角 |
(二)中学形象德育为中学生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
(三)中学形象德育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
第三章 形象德育视域下中学德育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
一、中学德育目标异化 |
(一)外显性的德育目标导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 |
(二)形式功利性德育目标导致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受限 |
(三)预设式的德育目标导致中学生的思考主动性被削弱 |
(四)理想化的德育目标导致中学生的个体经验发挥受阻 |
二、中学德育内容偏颇 |
(一)德育内容模式化导致中学德育思想性降低 |
(二)德育内容知识性过强导致德育难以提升中学生素质 |
(三)德育内容滞后性导致中学德育难以解释社会现实 |
(四)德育内容与学生需求背离导致德育难以指导中学生思想 |
三、中学德育方法低效 |
(一)智育化的德育方法导致中学德育难以服务现实生活 |
(二)灌输式的德育方法导致中学生道德认知低下 |
(三)封闭化的德育方法导致中学教育合力不强 |
四、中学德育评价欠缺 |
(一)异化的德育评价标准导致中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被忽视 |
(二)简单的德育评价方法导致对中学生道德发展的指导不力 |
(三)形式化的德育评价过程导致中学德育形同虚设 |
(四)封闭化的德育评价主体和领域导致德育评价极具片面性 |
五、中学德育过程简化 |
(一)固定化的德育过程导致中学生学习情绪低落 |
(二)简缩化的德育过程导致中学生体验不足 |
(三)形式化的德育过程导致中学生缺乏共情 |
(四)榜样弱化的德育过程导致中学榜样力量欠缺 |
六、中学德育队伍形象德育素养较低 |
(一)中学德育队伍形象德育专业能力素养不足导致中学德育难以形象化 |
(二)中学德育队伍综合素养较低导致中学形象德育难以开展 |
第四章 中学形象德育的实践探索 |
一、确立中学形象德育目标 |
(一)鼓励内隐的中学德育目标 |
(二)弱化中学德育目标的形式功利性 |
(三)激发中学生自主目标生成 |
(四)制定适宜的中学德育目标 |
二、丰富中学形象德育内容 |
(一)强化中学德育内容中蕴涵的思想 |
(二)完善知、情、意、行相协调的中学德育内容 |
(三)促进中学德育内容与时俱进 |
(四)挖掘高度适宜的中学德育内容 |
三、探索中学形象德育方法 |
(一)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进行中学德育 |
(二)采用形象、直观的中学德育方法 |
(三)强调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中学德育方法 |
四、形成中学形象德育评价 |
(一)完善以生为本的中学德育评价标准 |
(二)注重中学德育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
(三)强调对中学德育过程进行评价 |
(四)完善各方主体参与的中学德育评价 |
五、实施中学形象德育过程 |
(一)注重中学德育过程灵活多变 |
(二)增加中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体验的机会 |
(三)强化中学德育过程的情感激发 |
(四)增强中学德育过程中的榜样力量 |
六、提升中学德育队伍形象德育素养 |
(一)增强中学德育队伍形象德育专业能力素养 |
(二)提升中学德育队伍综合素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2.1 德育 |
1.2.2 育德 |
1.2.3 体育育德 |
1.2.4 中小学体育育德 |
1.2.5 学科融合 |
1.2.6 中小学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儒家思想 |
1.3.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1.3.3 社会学习理论 |
1.3.4 角色承担理论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假设、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假设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研究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体育道德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体育品德研究 |
2.1.2 体育精神研究 |
2.1.3 体育道德困境研究 |
2.2 学校体育育德理论研究 |
2.3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育德研究 |
2.3.1 体育课程标准育德研究 |
2.3.2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
2.3.3 国际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
2.4 高校体育德育研究 |
2.5 体育道德测量工具的研究 |
2.6 发达国家体育德育价值研究 |
第3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 |
3.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依据 |
3.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3.1.2 国家教育政策的有力驱动 |
3.1.3 全球化新时代的强烈呼唤 |
3.2 体育育德与学科融合的关系 |
3.3 审思:相关概念的逻辑联系 |
3.3.1 有关体育育德的基本观点 |
3.3.2 体育育德相关概念的辨析 |
3.4 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基本内容体系研究 |
3.4.1 中小学体育的育德内容的来源分析 |
3.4.2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
3.4.3 中小学体育育德基本内容体系 |
3.4.4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特征 |
3.4.5 学科融合:体育育德实施途径 |
3.4.6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要求 |
第4章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研究 |
4.1 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分析 |
4.1.1 课程性质(或课程定位)的育德分析 |
4.1.2 课程理念的育德分析 |
4.1.3 课程目标的育德分析 |
4.1.4 教学内容的育德分析 |
4.1.5 学习评价的育德分析 |
4.1.6 影响课程标准育德功能实现的相关因素分析 |
4.2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育德的认知 |
4.2.1 体育课中进行育德的职责认同 |
4.2.2 提升自身师德修养的认同 |
4.2.3 不同类型教师的育德认同 |
4.2.4 教学目标体现育德的认知 |
4.2.5 校领导对体育育德的重视 |
4.2.6 中小学体育育德实施途径分析 |
4.2.7 影响体育育德的实施因素 |
第5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及成效分析 |
5.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方案 |
5.1.1 行动研究目标 |
5.1.2 行动研究实施单位 |
5.1.3 行动研究流程 |
5.1.4 行动研究时间 |
5.2 行动研究内容设计 |
5.2.1 教学目标的育德内容 |
5.2.2 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
5.2.3 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 |
5.2.4 教学计划汇总 |
5.2.5 教学实施要求 |
5.2.6 行动研究风险 |
5.3 学科融合的体育育德教学行动研究实施成效分析 |
5.3.1 有效渗透体育育德,教学设计实现创新变革 |
5.3.2 深化立德树人落实,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育德 |
5.3.3 积极转变育德理念,增强学科教师体育素养 |
5.3.4 促进道德价值认知,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素养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体育教师) |
附录二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学校领导) |
附录三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
附录四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名师基地学员) |
附录五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领导) |
附录六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学科教师) |
附录七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XJ学校学生) |
附录八 中小学体育名师基地学员访谈记录 |
附录九 中小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
附录十 XJ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
附录十一 XJ学校学科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十二 XX学校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十三 XX学校学科教师的教学反思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把德育融于生活之中(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德育优先性的理念考察[D]. 谢怡敏. 浙江大学, 2021(01)
-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以扬州市M小学为例[D]. 徐云珊. 扬州大学, 2021(09)
- [4]《中庸》德育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 张逸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5]大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调查研究[D]. 闫奎霖. 大理大学, 2020(05)
- [6]“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D]. 赖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7]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D]. 张莉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作为社会探究工具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以X小学三年级为例[D]. 程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形象德育视域下中学德育的困境与超越[D]. 黄安燕.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10]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D]. 王自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