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翼缘菌诱导的小鼠肝癌细胞H_(22)核酸变化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翼缘菌诱导的小鼠肝癌细胞H_(22)核酸变化

一、铜绿引起小鼠肝癌细胞H_(22)核酸变化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昀[1](2021)在《谷氨酰胺修饰壳聚糖纳米粒增强化疗药物与天然药物协同靶向治疗肝癌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命癌症,其发病率逐年增加。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治疗肝癌的一线化疗药物,但是存在着治疗窗窄、心脏毒性大、耐药性强等缺点,这使得Dox单一给药的治疗效果较差。考虑到单一药物或者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将抗癌药物与天然产物联合治疗的方式备受瞩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不仅对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都具有治疗效果,还具有逆转肿瘤耐药的作用,但其水溶性差,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为了实现药物主动靶向肿瘤部位和联合应用效果,本文构建了一种谷氨酰胺(Glutamine,Gln)修饰的新型pH响应性纳米递药系统,其中Gln能使纳米粒主动靶向到肿瘤部位,pH敏感的腙键能在肿瘤细胞溶酶体的酸性条件下响应性释放药物。另外,通过负载Dox和Tet两种药物,发挥联合治疗作用协同增强抑制肿瘤的效果。首先通过缩合反应制备纳米粒的基质材料:谷氨酰胺修饰的壳聚糖(CS-g-Gln)、以及有酸敏感腙键的羧甲基壳聚糖/盐酸阿霉素接枝物(CS-g-Dox)。再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修饰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使用反相微乳法制备包括空白纳米粒(NPs)、Dox纳米粒(DNPs)、粉防己碱纳米粒(TNPs)、Dox和Tet共载纳米粒(DTNPs)、谷氨酰胺修饰的的纳米粒(GNPs)、谷氨酰胺修饰的Dox纳米粒(GDNPs)、谷氨酰胺修饰的Tet纳米粒(GTNPs)、谷氨酰胺修饰的Dox和Tet共载纳米粒(GDTNPs)在内的8种纳米粒,通过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e Index,PDI)、Zeta-电位、原子力显微镜、FT-IR,对纳米粒的性能参数、微观形貌和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纳米粒的载药率、包封率和体外酸响应性释放行为,对纳米粒的药剂学参数及体外药物释放特征进行研究,为体内和体外研究提供参考。使用人的肝癌细胞系Bel-7402、HepG-2以及人的肝细胞系L-02对纳米粒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和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肿瘤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情况以及联合用药对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纳米粒的细胞内分布和纳米粒的线粒体靶向性;通过MTS实验验证联合用药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RT-PCR实验和Western-blot实验检测凋亡细胞凋亡通路中Bcl-2、Bax以及线粒体内膜蛋白细胞色素C(Cytochromes C,Cyt-C)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开展GDTNPs抗肿瘤的的分子机制研究,使用小鼠肝癌细胞系H22细胞建立小鼠的肝癌模型,分别静脉注射DNPs、GDNPS、以及Dox单体药物,运用小动物成像技术,考察Gln修饰的纳米粒在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和脏器内的富集情况,评价Gln修饰后纳米粒的主动靶向能力。以PBS为空白对照组,以自由药物、未经Gln修饰的纳米粒、载有一种药物的纳米粒等作为对照,通过对荷瘤小鼠瘤体积的监测情况、瘤重、肿瘤组织的HE染色以及免疫荧光染色的观察,对GDTNPs的药效学和药理作用进行评价。CS-g-Gln和CS-g-Dox的红外和核磁共振波谱结果证明聚合物修饰成功。反相微乳法制备的纳米粒的原子力显微镜照片显示,纳米粒表面光滑、无黏连、形态圆整。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在(50-60)nm、PDI<0.3,所有纳米粒均呈现电负性。其中GDTNPs中Tet的载药率为(11.1±0.89)%,包封率为(45.11±2.03)%,Dox的载药率为(1.21±0.11)%,包封率为(92.36±4.10)%,Zeta-电位为(-23.1±2.068)m V。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在不同种类纳米粒中,Dox和Tet的释放行为均具有pH依赖性,在pH 7.4的条件下释放较差,在pH5.5条件下释放加快,并显示出平稳的连续释放特征,可作为Dox和Tet的良好的释放载体应用于肿瘤的联合治疗。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体药物或DNPs,肝癌细胞对Gln修饰后的纳米粒GDTNPs摄取显着增加,而正常的肝细胞摄取量很小,证明了Gln修饰确实能增加肿瘤细胞对纳米粒的内吞作用。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发现,纳米粒进入细胞后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具有很强的线粒体靶向性。细胞周期实验发现Dox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周期抑制药物,可影响细胞各时期,尤其是S期。Tet单独给药组只出现S期阻滞,但是联合治疗组中S期和G2期阻滞都显着增强,这表明Dox联合Tet的细胞毒作用更强。与细胞周期实验相似,MTS实验也表明,与单一给药组相比,Dox和Tet联合应用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更大。RT-PCR和WB实验证明了GDTNPs是通过促进Bax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线粒体相关Cyt-C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静脉给药后小鼠体内荧光示踪结果表明,与DNPs和自由药物Dox比较,GDNPs在肿瘤部位的荧光强度显着增加,这表明Gln修饰的纳米粒会更多地富集于肿瘤部位。在小鼠体内药效学实验中,观察到GDTNPs给药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最小,肿瘤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的结果表明GDTNPs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显着抑制肿瘤的生长。上述结果提示经过Gln修饰的GDTNPs能够主动靶向到肿瘤部位,将两种药物Dox和Tet同时递送到肿瘤细胞内的线粒体,pH响应性释放药物,提高生物利用度,发挥化疗药物和天然产物协同靶向治疗肝癌的优势。

牟伟伟[2](2021)在《基于Glypican-3特异性靶向的多功能脂质体提高肝细胞癌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及抑制转移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各类肿瘤中的第三位,五年生存率低于18%,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水平。因此,提高HCC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至关重要。手术治疗是HC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HCC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发展为HCC晚期或发生转移,只有20~30%患者适合手术治疗。此外,由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存在,HCC转移复发率较高,预后效果仍然十分有限。CTC是HCC转移的关键标志物,已成为HCC转移治疗的关键靶点之一。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有限及治疗后的转移复发是HCC患者预后差的关键原因。因此,探索新的有效策略提高早期诊断特异性、提高治疗效果、增强转移抑制是HCC治疗的研究热点,对提高HCC预后至关重要。全方位考虑影响HCC预后的多种因素是HCC诊疗研究的先进思路,多模式联合新型HCC诊疗理念是提高HCC预后的必要手段。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为多模式联合新型HCC诊疗理念提供了良好的解决策略。目前,多种基于NDDS的纳米药物制剂已获批应用于临床,如Doxil(?),Lipusu(?),Abraxane(?),Genexol-PM(?)等,显着提高了肿瘤治疗效率,利用NDDS实现提高患者预后已成为抗肿瘤的有效手段。其中,脂质体因具有载药量高、易于靶向修饰、生物相容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转化等优势,是临床转化使用最多的纳米载体。目前已有14种脂质体药物获批进入临床。因此,本论文选择脂质体作为多模式联合新型HCC诊疗理念的递送载体,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将诊断剂或治疗剂特异性递送至靶细胞或靶部位是提高HCC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及转移抑制效果至关重要的策略。基于NDDS的特异性靶向递送策略为提高HCC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和转移抑制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思路。迫切需要选择一种在肿瘤中特异性分布、在肿瘤早期即高表达、在正常组织细胞不表达的新靶点,以提高HCC诊断特异性和治疗准确性。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是一种在HCC早期即高表达的癌胎蛋白聚糖,在70~100%的HCC病例中高度表达,而在正常组织细胞不表达。GPC3作为一种HCC特异性靶向受体,被作为HCC诊断标志物或诊断治疗新靶点广泛研究。因此,基于GPC3的特异性靶向策略对提高HCC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转移抑制效果具有极大潜力,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综上,为提高HCC早期诊断特异性、增强治疗效果和抑制转移,本论文全方位考虑影响HCC预后的多种因素,首次提出多模式联合新型HCC诊疗理念,选择生物利用度好、易于临床转化的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载体,选择HCC高表达的GPC3作为特异性靶向受体,设计制备两种多功能GPC3特异性靶向脂质体,以期提高HCC早期诊断特异性和联合治疗效果,有效抑制HCC转移。针对HCC早期诊断困难和治疗效果有限的问题,构建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化疗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SF)和光热剂IR780碘化物多功能脂质体(GSI-Lip),提高HCC早期诊断及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效果;针对以CTC为靶点抑制转移的研究存在靶向捕获困难和CTC多样性问题,创新性提出多点共打击策略同时消除原发肿瘤细胞和CTC的治疗方案。构建GPC3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特异性靶向共载 SF 和洋地黄毒苷(Digitoxin,DT)多功能脂质体(GV-Lipo/SF/DT),不仅实现消除原发肿瘤,还能特异性靶向识别捕获CTC、解离CTC细胞簇、阻止CTC-中性粒细胞簇形成,从而抑制HCC转移,提高治疗效果。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用于HCC早期诊断和化学-光热联合治疗的研究第一章GPC3特异性靶向肽选择及靶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GPC3在HepG2和H22细胞高表达,在HL-7702和肝实质细胞低表达。因此,课题选择HepG2和H22细胞分别作为人源和鼠源GPC3阳性细胞系,选择HL-7702和正常小鼠肝实质细胞分别作为人源和鼠源GPC3阴性细胞系。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和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分析三种GPC3靶向肽对实验细胞的相对结合能力优选GPC3靶向肽,结果表明G12靶向肽具有更高GPC3靶向性和特异性,因此,选择G12靶向肽进行后续研究。成功合成靶向功能材料DSPE-PEG2000-G12,为后续靶向纳米制剂的制备做准备。第二章SF和IR780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和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UV-Vis)分别测定 SF 和 IR780 的浓度,建立了相应的含量测定方法。两种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满足实验需要。第三章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进行制剂处方优化,根据载药量和包封率结果,最终优选磷脂浓度20mg/mL,药脂比(w/w)1:15,磷脂和胆固醇之比(w/w)8:1,水化温度60℃,水化时间30 min为制剂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GPC3靶向SF和IR780共载脂质体GSI-Lip,其形态圆整,粒径为140.9±3.70 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on index,PDI)为 0.191±0.008,电位为-19.03±0.30 mV。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GSI-Lip具有良好的血浆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SF能够从脂质体中有效释放,光热能够促进SF的释放,这可能有利于增强化学-光热联合治疗的协同效果。细胞摄取实验、竞争性抑制实验、入胞途径考察及近红外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表明,GPC3靶向脂质体具有优异的体内外靶向能力。第四章GPC3特异性靶向载IR780多功能脂质体早期诊断能力考察。构建荷H22细胞KM小鼠模型,以IR780为近红外诊断试剂,近红外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表明,GPC3靶向脂质体(GI-Lip)比叶酸(Folicacid,FA)受体靶向脂质体(FI-Lip)具有更高的HCC诊断特异性(p<0.01)。设计不同荷瘤细胞数、荷瘤后不同生长时间的荷H22细胞KM小鼠模型,考察GPC3靶向脂质体的早期诊断能力,结果表明,GPC3靶向脂质体最小能够检测到5×105细胞荷瘤第2天肿瘤(3.45±0.98mm3),FA受体靶向脂质体最小可检测到1×105细胞荷瘤第4天肿瘤(32.90±10.01 mm3),GPC3靶向脂质体诊断敏感性提高8.54倍。与FA受体靶向脂质体相比,GPC3靶向脂质体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实现HCC早期诊断。第五章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抗肿瘤效果评价。MTT实验结果表明,GSI-Lip 比SF和IR780共载脂质体(SI-Lip)具有更高的体外细胞毒性。抑瘤实验结果表明,GSI-Lip抗肿瘤效果优于FA受体靶向共载SF和IR780脂质体(FSI-Lip,p<0.01),抑瘤率为90.52%。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抗肿瘤实验结果显示,与不使用激光的GSI-Lip相比,GSI-Lip加激光组具有更优异的抗肿瘤活性(p<0.01),肿瘤抑制率为94.93%。溶血实验和组织切片结果表明,GSI-Lip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没有明显的系统毒性。第二部分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消除原发肿瘤细胞和associated-CTC增强HCC转移抑制及治疗效果的研究第六章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成功制备 GV-Lipo/SF/DT,其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 148.77±5.88 nm,PDI 为 0.221±0.019,电位为-11.20±0.46mV。GV-Lipo/SF/DT 中 SF 载药量为(4.38±0.14)%,包封率为(89.25±9.62)%;DT载药量为(0.28±0.04)%,包封率为(97.58±1.60)%。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GV-Lipo/SF/DT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血浆稳定性。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SF和DT能够从GV-Lipo/SF/DT中有效释放。细胞摄取实验、竞争性抑制实验和近红外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表明,GPC3和VCAM1双靶向脂质体较GPC3或VCAM1单靶向脂质体具有更好的体内外靶向能力。采用HPLC波长全扫描建立了 SF和DT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第七章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抑制associated-CTC能力评价。体外采用锥板粘度计模拟血液流动,动态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GV-Lipo/SF/DT 具有良好体外识别和捕获流动状态下 Hepal-6 细胞能力。CTC 细胞簇小鼠转移模型结果表明与GFPHepal-6-luc单细胞相比,GFPHepa1-6-luc细胞簇会增加HCC肺转移,而DT孵育后可以解离GFPHepa1-6-luc细胞簇,使肺转移减少。细胞内Ca2+浓度测定实验结果表明DT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内Ca2+浓度解离CTC簇。小鼠中性粒细胞与GFP Hepa1-6-luc细胞共孵育实验结果表明,VCAM1单抗具有抑制CTC-中性粒细胞簇形成的能力。以GFPHepa1-6-luc细胞为CTC模型,建立体内CTC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仪考察GV-Lipo/SF/DT体内消除CTC能力,结果表明GV-Lipo/SF/DT能在体内更特异性地识别和捕获CTC,从而有效消除CTC。第八章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抗肿瘤效果评价。体外MTT实验结果表明,GV-Lipo/SF/DT较Lipo/SF/DT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作用。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SF和DT具有一定周期联合抑制效果,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Hepa1-6 3D肿瘤球深层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浓度下DT对原发肿瘤细胞具有一定解离效果,可以增加制剂的肿瘤深层渗透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G V-Lipo/SF/DT的抗肿瘤效果。GV-Lipo/SF/DT在荷H22细胞移植肿瘤模型和荷GFP Hepa1-6-luc细胞原位肿瘤模型中均具有最优体内抗肿瘤效果,移植模型抑瘤率为90.28%。溶血实验、体内药效实验过程中小鼠体重变化及体内药效实验后主要组织器官H&E染色结果表明,GV-Lipo/SF/DT初步安全性良好。第九章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抑制复发及转移能力评价。建立荷H22小鼠术后复发模型,考察GV-Lipo/SF/DT抑制术后复发效果,结果表明GV-Lipo/SF/DT能有效抑制HCC术后复发。通过静脉注射H22细胞考察GV-Lipo/SF/DT对小鼠肝癌转移模型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DT和VCAM1单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转移,GV-Lipo/SF/DT能够有效抑制肝癌肺转移,转移抑制率为95.42%。综上,本论文设计制备的两种多功能GPC3特异性靶向脂质体,提高了 HCC早期诊断特异性和联合治疗效果,有效抑制HCC转移。第一部分设计制备的GSI-Lip促进了 HCC早期诊断和联合治疗效果。GPC3靶向制剂较FA受体靶向制剂具有HCC早期诊断优势,GI-Lip最小可以诊断3.45±0.98 mm3肿瘤。GSI-Lip+Laser具有最好的体内抗肿瘤效果。该研究为以GPC3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设计制备的GV-Lipo/SF/DT增强了 HCC治疗效果,有效防止HCC肺转移。GV-Lipo/SF/DT靶向性增强,可在体内识别、捕获和有效消除CTC,解离CTC细胞簇,阻止CTC-中性粒细胞簇形成,从而有效防止转移。GV-Lipo/SF/DT对移植瘤模型和原位肝癌模型均有较好抗肿瘤作用。多点共同打击策略为肿瘤转移的全方位抑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为临床其他各种肿瘤提供新治疗理念。

程笑[3](2021)在《仿生金属有机框架介导的肿瘤联合治疗的研究》文中提出据报道,预计到2021年,美国将有189万例癌症新发病例和60万例癌症死亡病例。对于像癌症这样复杂的疾病,单一的治疗策略往往是不够的。多管齐下的联合疗法逐渐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在本论文中,我们讨论了基于仿生金属有机框架(MOF)构建的光热治疗(PTT)、芬顿疗法和化疗的多功能纳米治疗平台所介导的联合疗法治疗癌症的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构建一种富含三价铁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其中铁离子作为纳米酶参与芬顿反应,催化内源性过氧化氢生成最强的活性氧——羟基自由基(·OH)用于杀伤肿瘤,这种治疗机制已成为癌症治疗的新策略。然而,由于肿瘤组织的异质性和内源性过氧化氢不足等问题,芬顿反应的治疗效率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而精准的光热疗法可以通过提高体系温度催化芬顿反应来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开发了基于金属有机框架铁离子介导的芬顿反应的联合治疗平台,即PPy-CTD@MIL-100@MPCM纳米粒子(PCMM NPs),并探索了PCMM NPs对热休克反应(HSR)的抑制作用。纳米粒子表面包被巨噬细胞膜(MPCMs),通过其表面的生物大分子对肿瘤细胞信号分子的响应,PCMM NPs可以被招募到肿瘤组织中,从而增加其在肿瘤组织中的积蓄。PCMM NPs的核心为聚吡咯(PPy),利用其高效的光热效应不仅可以对肿瘤造成热消融,而且还因其提高了肿瘤局部的温度增强了芬顿反应的反应效率。虽然光热治疗和芬顿反应会触发肿瘤自身的保护机制——热休克反应,但PCMM NPs负载的斑蝥素(CTD)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这种反应,为PTT和芬顿疗法提供了保障,同时提高芬顿反应的效率,实现肿瘤PTT、芬顿疗法和化疗的联合治疗。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都证明,联合治疗可在皮肤耐受阈值(330-1000 m W/cm2)内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达到90%以上。最后,我们还探讨了PCMM NPs在光热治疗中抑制HSR的作用,发现浓度为14.5μg/m L的CTD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HSR。综上,PCMM可以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用于未来癌症的联合治疗,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崔玮[4](2020)在《藏药甘青虎耳草黄酮的提取及抗肿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甘青虎耳草(Saxifraga tangutica Engl.)为常用藏药,生于青海、甘肃、西藏及四川等地海拔2900-4900m的针叶林灌丛中,味苦性凉,清泻肝胆,疗伤、治急性中耳炎、风热咳嗽。药理研究表明,甘青虎耳草具有抑菌、抗病毒、消炎和抗肿瘤作用。甘青虎耳草中富含黄酮、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本研究进行了:1.甘青虎耳草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纯化。通过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得到甘青虎耳草粗黄酮,再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物中黄酮纯度为48.5%,然后将萃取物经NKA-Ⅱ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的黄酮纯度达到82.07%。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了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乙醇80%,料液比1:25 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5min,提取次数4次。提取量可达81.73mg/g。2.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抗肿瘤作用研究。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与小鼠H22肝癌细胞共孵育,可诱导细胞凋亡,核酸电泳呈凋亡特征性梯状带;经流式细胞分析,凋亡率达31%。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与浓度和作用时间正相关(P<0.05)。小鼠肝脏注射H22细胞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灌胃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对小鼠原位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3.0%、46.7%、64.3%;生存时间分别延长13.11%、33.01%、46.12%;肿瘤标志酶AFU、ALP、GGT水平显着下降(P<0.05),肝功能指标ALT、AST显着降低P<0.05)、ALB及A/G比值则显着升高(P<0.05);肝组织MDA含量显着下降(P<0.05)、SOD和GSH-Px活性显着升高(P<0.05);T淋巴细胞的增值能力显着升高(P<0.05)。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为半数致死量(LD50)>10000mg/kg,显示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为实际无毒。结论: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具有抗肝癌作用。

龙丽霞[5](2020)在《基于磷酰胆碱的载药体系的构建及肿瘤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疗是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化疗存在药物利用率低、毒副作用大等各种问题,利用纳米递送系统改善药物体内分布和肿瘤靶向性能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磷酰胆碱是一种电中性两性离子基团,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是生物膜中的重要亲水组分。含磷酰胆碱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为开发安全有效的纳米载药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本文构建了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为疏水内核、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PMPC)为亲水外壳的星形支化PLA-PMPC共聚物纳米胶束,共聚物在PLA核心进行偶联,结构分别为AB3、(AB3)2和(AB3)3。我们系统研究了支化结构对共聚物纳米胶束自组装、胶束表面性能以及胶束在体内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支化程度的增高,共聚物自组装胶束表面磷酰胆碱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自组装纳米胶束的表面亲水性和抗蛋白吸附性能。高支化结构共聚物纳米胶束表现出更长的血液循环时间和更高的肿瘤富集。研究表明(AB3)3型共聚物载药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肿瘤抑制效果。这项研究为星形支化共聚物纳米胶束在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其次,本文开发了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性长循环单克隆抗体纳米微囊。该纳米微囊以含有磷酰胆碱的MPC为单体,以含有二硫键的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为交联剂,在单克隆抗体表面原位自由基聚合形成。由于PMPC形成的水合层的保护作用,纳米微囊能有效保护单克隆抗体逃避网状内皮系统的捕获,延长了单克隆抗体的体内血液循环时间,改善了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分布。纳米微囊在肿瘤还原环境刺激下响应性释放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不仅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而且可以作用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瘤屏障,进而促进长循环载药纳米微囊在肿瘤组织的进一步积累,致使单次给药就具有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这种由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和纳米载体的长循环特性协同形成的自增强EPR效应,为基于单克隆抗体的肿瘤治疗提供了可行的策略。最后,本文通过p H响应法成功从血清中分离出Tf R+外泌体,并负载阿霉素用于肿瘤治疗研究。利用转铁蛋白与其受体的特异性结合特性,将表面结合全铁转铁蛋白的超顺磁纳米颗粒与血清共孵育,形成外泌体超顺磁纳米团簇。通过施加磁场将该纳米团簇从血液中提取,并利用转铁蛋白与其受体的酸响应性解离,将超顺磁纳米颗粒从外泌体表面脱离,从而实现血液Tf R+外泌体的精准、高效分离。所获血液Tf R+外泌体可高效介导化疗药物阿霉素的肿瘤靶向治疗,促进了基于外泌体的纳米药物载体的临床转化。

梁清乐[6](2020)在《肿瘤细胞来源微颗粒的软硬度调控纳米药物递送效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化疗药物由于不能在肿瘤部位高度富集及其毒副作用,影响其治疗效果。纳米载药系统能提高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的渗透和滞留,但仍面临肿瘤部位的蓄积不多和不能深部穿透等问题,也不能将药物进一步靶向肿瘤深部存在的肿瘤再生细胞(tumour repopulating cells,TRCs)。因此理想的靶向TRCs的纳米药物需克服体内系列生理屏障并被TRCs有效摄取。微颗粒(microparticles,MPs)是细胞受到应激时释放的一种胞外囊泡,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内在靶向性和较低的免疫原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传递载体。文献报道普通肿瘤细胞来源的MPs(2D-MPs)负载抗肿瘤药物能大量杀死肿瘤细胞,临床研究呈现优良的抗肿瘤效果。基于纳米载药系统生物力学特性,如软硬度深刻影响纳米药物体内过程的认识,本文利用三维软纤维蛋白胶(90 Pa)分选技术,制备了软的TRCs来源的MPs(3D-MPs)。研究发现3D-MPs比2D-MPs更加柔软,并具有更强的形变能力。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我们发现这种软的3D-MPs能更多在肿瘤组织蓄积,更容易穿越肿瘤血管进入肿瘤深部,并且更多地被TRCs摄取,因而负载药物能发挥更优良的抗肿瘤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骨架相关蛋白cytospin-A在调控3D-MPs软硬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果如下:1、TRCs来源的载药3D-MPs的表征及药效学研究应用力学筛选的方法,在软三维纤维蛋白胶(90Pa)中培养得到了H22和B16-F10TRCs,并且成功在体外用无血清培养基扩大培养,得到大量的TRCs。将化疗药物与TRCs共孵育,并采用紫外线诱导,制备得到了载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DOX@3D-MPs和5-FU@3D-MPs,其载药量分别为每微克3D-MPs蛋白包载0.06μg DOX和0.04μg 5-FU。DOX@3D-MPs粒径约510-540nm,zeta电位为-25~-30mV,并且在生理环境下7d后仍能保持比较好的稳定性,在酸性的溶酶体环境下能比较多地释放药物。针对不同肿瘤模型,如不同肿瘤大小的H22皮下瘤模型以及B16-F10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DOX@3D-MPs相比于游离的DOX、DOX@2D-MPs和高剂量的商品化脂质体阿霉素(Doxil),都表现出更强的抗肿瘤效果。同时,3D-MPs包载其它化疗药物,如5-FU也在H22肝癌皮下瘤模型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并且相比高剂量Doxil的明显毒性,DOX@3D-MPs显示出很好的生物安全性,也不会在动物体内形成肿瘤。2、3D-MPs的体内过程研究DOX@3D-MPs在肿瘤组织高度富集,其在肿瘤部位富集量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大约是DOX、DOX@2D-MPs和Doxil的38.9、3.1和6.7倍。进一步的肿瘤组织切片分析发现,DOX@3D-MPs组在肿瘤组织血管外较远的区域有较多的DOX红色荧光信号,而游离DOX和Doxil组血管外区域几乎没有荧光信号。小鼠背部肿瘤皮窗模型和斑马鱼肿瘤模型也发现DOX@3D-MPs组中DOX很快从肿瘤血管渗出并渗透到肿瘤深部。体外肿瘤3D球模型也证实DOX@3D-MPs能深部穿透肿瘤组织。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DOX@3D-MPs被肿瘤细胞和TRCs大量摄取,并且在较低的浓度下对肿瘤细胞和TRCs有强的杀伤效果,但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和ECV304内皮细胞的毒性很低。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游离DOX、DOX@2D-MPs和高剂量的Doxil,DOX@3D-MPs在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及侧群细胞中蓄积量最大,而在肿瘤巨噬细胞、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中蓄积量很低。并且DOX@3D-MPs大量杀伤肿瘤细胞和TRCs,而较小引起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凋亡。通过胞内过程研究显示,这种细胞杀伤机制可能与DOX@3D-MPs进入细胞后先进入溶酶体,释放药物进入细胞核杀伤细胞有关。3、软硬度对3D-MPs体内过程影响的研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发现3D-MPs的杨氏模量约为2D-MPs的1/3,说明3D-MPs较软。并且与2D-MPs相比,在低渗溶液中3D-MPs的粒径明显增大,而在高渗溶液中3D-MPs的粒径又显着缩小,说明3D-MPs具有良好的可变形性。动物和细胞实验发现,3D-MPs较2D-MPs有更多的肿瘤蓄积、更容易穿透肿瘤血管和穿透进入深部、更多地被肿瘤细胞及TRCs摄取。但是当用Jasplakinolide(Jasp,可诱导肌动蛋白聚合成微丝)处理3D-MPs使其变硬后,其在肿瘤部位蓄积、肿瘤深部穿透及被肿瘤细胞及TRCs摄取能力都降低,而Latrunculin A(LatA,阻断肌动蛋白聚合)处理2D-MPs使其变软后,其在肿瘤部位蓄积、肿瘤深部穿透及被肿瘤细胞及TRCs摄取能力均增加。并且发现巨噬细胞对3D-MPs的摄取要明显少于2D-MPs,但对Jasp处理的3D-MPs摄取增加,而对LatA处理的2D-MPs摄取减少。上述研究说明软硬度影响3D-MPs的体内过程,也为阐明载药3D-MPs具有更好抗肿瘤效果提供依据。4、调控3D-MPs软硬度的分子机制研究为了探讨3D-MPs柔软的分子机制,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 TRAQ)方法对2D-MPs和3D-MPs的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并采用western blot进行验证,发现cytospin-A在3D-MPs表达量比2D-MPs中低。采用siRNA干扰的方法抑制H22细胞内的cytospin-A的表达,发现抑制cytospin-A的表达后其分泌的MPs(2D-MPs cytospi-A siRNA)变得更加柔软,具有与3D-MPs相近的杨氏模量。动物实验发现,相对于2D-MPs,2D-MPs cytospi-A siRNA在肿瘤部位蓄积及深部穿透能力增强、被肿瘤细胞及TRCs的摄取增多。进一步将变软的2D-MPs cytospi-A siRNA包载DOX后,也发现DOX在肿瘤蓄积、肿瘤深部穿透、被肿瘤细胞及TRCs的摄取能力增强。且DOX@2D-MPs cytospin-A siRNA抗肿瘤效果显着强于DOX@2D-MPs,几乎和DOX@3D-MPs的药效相当。经DOX@2D-MPs cytospin-A siRNA治疗后,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在三维软纤维蛋白胶(90Pa)中形成的肿瘤细胞球数量和大小明显降低,说明其对TRCs的杀伤明显增强。上述结果说明cytospin-A在调控MPs的软硬度、影响其体内过程及载药MPs的抗肿瘤效果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将为软硬度可调的新型纳米载药系统构建提供新思路,并为发展一类新型高效的靶向TRCs载药系统提供依据。

徐清波[7](2020)在《有机-无机杂化仿生纳米药物的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利用纳米载体递送抗肿瘤药物,已成为一种有效的的肿瘤治疗手段。有机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及可设计性,同时无机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功能多样。因此,将这两种材料整合而发展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为肿瘤诊断及治疗提供新型多功能纳米载体。光热-化疗协同治疗具有多方面的互补性、良好的抗肿瘤特性和低毒副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金纳米笼(Au nanocages,AuNCs)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较高光热转换效率和光热稳定而被用于光热协同抗肿瘤治疗平台。化疗药物与AuNCs通过被动方式载药,不仅导致其载药量低,而且药物容易泄漏;同时AuNCs缺乏肿瘤主动靶向性,最终导致光热-化疗协同抗肿瘤治疗的效果有限。因此如何提高载药量、降低药物泄漏和增加肿瘤主动靶向性,最终实现以AuNCs为载体的光热-化疗精准协同治疗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将肿瘤细胞膜包裹在AuNCs表面,并使用硫酸铵梯度主动载药法制备肿瘤细胞膜包裹载阿霉素(Doxorubicin,DOX)金纳米笼(DOX@CAuNCs),不仅提高载药量、降低药物泄漏,而且增加肿瘤主动靶向性。另一方面,肿瘤组织高还原性GSH和乏氧环境是肿瘤细胞所处微环境的重要特征。声动力治疗(Sonodynamic therapy,SDT)通过对肿瘤部位进行超声,进而激活声敏剂产生活性氧(Reative oxygen species,ROS)来杀伤肿瘤细胞。SDT与光动力治疗相比,SDT具有深部组织穿透力、精准肿瘤聚焦和毒副作用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SDT治疗过程中,不仅肿瘤乏氧环境导致ROS产量不足,而且肿瘤高GSH环境导致产生的ROS失活,最终引起肿瘤治疗失败。声敏剂锰卟啉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高的单线态氧产率和类似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锰卟啉水溶性不足、容易聚集和非肿瘤靶向性,导致声敏剂锰卟啉在肿瘤SDT治疗中受到限制。因此降低瘤内GSH浓度、改善肿瘤乏氧环境及提高锰卟啉靶向性是改善SDT治疗效果面临的主要问题。金属有机配体锰卟啉与二氯氧化锆自组装成锰卟啉纳米金属有机框架(NMn-MOF),不仅能够通过肿瘤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靶向到肿瘤部位,而且还能通过降低肿瘤内GSH浓度,同时催化肿瘤部位H2O2产生氧气并改善肿瘤乏氧环境,最终增强SDT治疗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肿瘤细胞膜包裹载阿霉素金纳米笼(DOX@CAuNCs)的制备和表征。使用醇还原法制备银纳米立方,并通过氯金酸电化学置换银纳米立方的方法制备AuNCs。使用硫酸铵主动载药法将不同比例DOX加入细胞膜包裹载硫酸铵AuNCs中,制备得到不同载药量和包封率的DOX@CAuNCs。使用动态光散射仪测定DOX@CAuNCs水合粒径为105.8 nm,Zeta电位为-30.5 m V。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DOX@CAuNCs形貌,发现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约为9 nm细胞膜结构。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DOX@CAuNCs被肿瘤细胞膜包裹。体外光热实验表明,细胞膜包裹和载入DOX对AuNCs光热转换效率和光热稳定性没有影响。研究了DOX@CAuNCs的释药行为,发现无激光照射时DOX稳定存在于DOX@CAuNCs中;但在808 nm激光照射下,DOX从DOX@CAuNCs中可控释放。(2)研究DOX@CAuNCs光热-化疗协同抗肿瘤作用。DOX@CAuNCs不仅能降低血浆蛋白吸附,而且避免巨噬细胞吞噬,同时显着延长SD大鼠体内血液循环半衰期。DOX@CAuNCs对H22肿瘤细胞具有特异主动“归巢”靶向性,并主动靶向到H22荷瘤小鼠肿瘤部位,而在网状内皮系统丰富的组织中分布较少。DOX@CAuNCs被H22肿瘤细胞摄取后,在激光照射下DOX从DOX@CAuNCs中释放并进入细胞核。进一步在H22荷瘤小鼠体内证实,肿瘤组织中DOX@CAuNCs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可控释放DOX,并随照射次数增加DOX释放量随之增加。研究发现在808 nm激光照射下,DOX@CAuNCs对H22肿瘤细胞进行光热-化疗协同杀伤,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进一步使用808nm激光照射H22荷瘤小鼠肿瘤部位发现,滞留在肿瘤的DOX@CAuNCs将光能有效转变为热能,引起肿瘤部位的温度显着升高。DOX@CAuNCs对H22荷瘤小鼠进行光热-化疗协同治疗结果表明,在808 nm激光照射下肿瘤完全消融,小鼠生存期显着延长,而无明显毒副作用。(3)纳米金属有机框架仿生过氧化氢酶的合成与表征。将金属有机配体锰卟啉(Mn-TCPP)与二氯氧化锆通过热溶剂法,制备得到锰卟啉纳米金属有机框架(NMn-MOF)。制备的NMn-MOF水合粒径为70.0 nm。通过TEM观察,NMn-MOF为类球形纳米粒,大小均一,孔隙尺寸约为1.2 nm。使用氮气吸附曲线分析得到,NMn-MOF孔径为1.1 nm,比表面积为292.1 m2/g,孔体积为0.605 cm3/g。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NMn-MOF中Mn价态为Mn2+、Mn3+和Mn4+三种。使用循环伏安法和停留光谱法研究NMn-MOF在H2O2溶液中Mn价态的变化,发现其在H2O2溶液中Mn3+/Mn4+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进一步发现NMn-MOF能够持续、多次催化H2O2产生氧气,具有类过氧化氢酶活性。超声NMn-MOF和H2O2混合悬浮液,能够产生ROS。此外,NMn-MOF具有良好的T1加权核磁成像功能。(4)NMn-MOF对肿瘤的声动力治疗作用。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发现,相比于金属有机配体Mn-TCPP,NMn-MOF更容易被肿瘤细胞摄取,并定位于溶酶体。在肿瘤细胞中,NMn-MOF能降低胞内GSH浓度。观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发现,肿瘤细胞在乏氧环境中超声时,NMn-MOF比Mn-TCPP和NMOF能产生更多ROS,并对肿瘤细胞具有更强杀伤效果,且Mn-MOF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了超声下,NMn-MOF对H22和4T1荷瘤小鼠抗肿瘤、抑制肺转移和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超声治疗后H22和4T1肿瘤体积变小,并且没有进一步增长,同时小鼠生存期显着延长。通过对4T1荷瘤小鼠肺结节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发现NMn-MOF结合超声治疗后能够显着抑制肺转移。观察肿瘤组织CD31、VEGF和HIF-1α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NMn-MOF在超声治疗后,不仅破坏肿瘤血管,而且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同时改善肿瘤乏氧环境。重要组织H&E染色、血象和血液指标检测均表明,NMn-MOF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进一步验证了NMn-MOF在H22荷瘤小鼠体内具有良好T1-MR对比成像功能。

向俊宇[8](2020)在《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D在肝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之一,而现有的靶向治疗手段对其疗效甚微。肌细胞增强因子(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MEF2)作为一个被广泛研究的转录因子家族,其参与并调控肌肉和神经发育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该家族成员中,MEF2D的蛋白结构特异性以及在肿瘤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关注。MEF2D作为转录因子,其蛋白结构的N端包含一个MADS/MEF2结构域,介导MEF2D自身的二聚化、MEF2D与DNA的结合以及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该结构域在MEF2家族各成员中具有保守性。而MEF2D蛋白的C端则包含多个转录激活结构域,且与MEF2家族其他成员有明显差异。MEF2D在以肝癌为主的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提示疾病的进展和不良预后。具体作用上,MEF2D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和血管化等过程,不仅调控肿瘤细胞自身生物学行为,也影响整个肿瘤微环境。由于炎症相关的发病机制,很多肝癌都具有免疫原性,反映为其微环境中有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浸润。其中一些免疫细胞,如效应性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可以抑制肝癌的进程。相反,肝癌也利用各种机制进行免疫逃逸。尽管有前期研究关注肝癌细胞MEF2D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但是研究中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例如体外细胞培养体系或免疫缺陷鼠移植瘤模型,并没有将免疫细胞纳入观察和考虑。此外,MEF2D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可以显着增强其DNA结合能力进而促进其下游多种靶基因的转录激活。包括乙酰基转移酶p300和去乙酰化酶HDAC3在内的多种酶可以调控MEF2D乙酰化。上述研究现状表明,MEF2D及其乙酰化调控机制在肝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及定位有待明确。目前,阻断免疫检查点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及其配体PD-L1相互作用的免疫疗法在多种肿瘤治疗中被应用,并且展现出令人满意的疗效。但是大多数肝癌患者对该疗法不敏感。前期研究发现PD-1/PD-L1阻断疗法的疗效可能与肿瘤细胞表达PD-L1的水平有关。随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原本在肝癌细胞中沉默的PD-L1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被激活表达,并促进肝癌免疫逃逸,这些因素包括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G),细胞周期相关激酶抑制剂,乙型肝炎病毒以及癌基因MYC等。因此,明确肝癌细胞PD-L1表达的调控机制或上游信号通路,可能为提高靶向PD-L1/PD-1疗法的疗效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PD-L1的表达调控涉及多种机制:细胞内PD-L1蛋白水平会受到蛋白转运机制和蛋白翻译后修饰机制的调控,也会受到基因转录和RNA稳定性调控机制的影响。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分泌的IFNG也可以诱导PD-L1表达:肿瘤细胞中IFNG信号通路被激活会显着上调IFN调节因子的表达,进而激活PD-L1基因CD274的转录。但无论是PD-L1的哪种调控机制,在肝癌中都尚未完全阐明。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我们试图通过这项研究明确MEF2D能否调控PD-L1等关键效应分子并影响肝癌的免疫逃逸过程,以期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研究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实验设计: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0例新鲜肝癌组织中MEF2D的表达和免疫细胞浸润及活化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和分析225例肝癌标本中MEF2D的表达,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以及和预后相关性。构建MEF2D肝脏条件性敲除小鼠(MEF2DLPC-KO mice)并在SMMC-7721,Huh7,H22和Hepa1-6等多种人源和鼠源肝癌细胞系中敲除或敲低MEF2D,p300和/或sirtuin 7(SIRT7)等基因的表达,利用RNA测序,Western blot,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以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在上述组织和细胞中分析基因的表达及调控机制。利用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和pull-down实验检测MEF2D乙酰化水平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同源野生型小鼠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系统给予抗体阻断体内T细胞功能或系统给予PD-1单抗治疗,评估移植瘤生长情况和小鼠生存情况,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瘤内浸润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化程度。本研究主要的实验结果如下:1.在临床肝癌表本中,我们发现MEF2D的表达与CD4+和CD8+T细胞浸润数量呈负相关,与PD-1阳性或TIM3阳性的CD8+T细胞数量呈现正相关。在H22细胞中敲除MEF2D显着抑制对应移植瘤在同源野生型小鼠,而非免疫缺陷小鼠或抗体抑制CD8+T细胞功能的小鼠体内的生长。同源野生型小鼠体内MEF2D缺失的移植瘤相比对照组,其瘤内浸润的T细胞数量和活化程度增加。2.敲除MEF2D导致肝癌细胞中PD-L1的表达降低。MEF2D可以直接与编码PD-L1蛋白的CD274基因启动子结合并激活基因转录。肝癌细胞中过表达乙酰基转移酶p300或敲除去乙酰化酶SIRT7,可以促进MEF2D的乙酰化进而增强其DNA结合能力和结合位点的组蛋白乙酰化,最终促进CD274基因转录。IFNG可以诱导肝癌细胞表达p300并促进其结合MEF2D,并抑制SIRT7和MEF2D的直接结合。IFNG通过MEF2D影响PD-L1的机制与已知的IRF1/9-PD-L1通路在肝癌细胞中相互独立发挥作用。当没有IFNG刺激肝癌细胞时,SIRT7和MEF2D持续结合并削弱MEF2D乙酰化和PD-L1的表达。3.敲除SIRT7显着抑制肝癌细胞自身增殖和免疫缺陷鼠中移植瘤的生长。但相比对照组,同源野生型小鼠中SIRT7缺失的移植瘤PD-L1表达增加,T细胞的浸润和活化程度降低。在此基础上使用PD-1单抗治疗可以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本研究主要的结论如下:1.敲除MEF2D可以通过促进CD8+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过程抑制肝癌的进展。2.在IFNG的作用下,MEF2D通过直接转录激活CD274基因,增强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的表达进而削弱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过程。3.乙酰基转移酶p300介导的MEF2D乙酰化过程在IFNG诱导肝癌细胞PD-L1表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在缺乏IFNG的情况下,去乙酰化酶SIRT7能直接结合并抑制MEF2D乙酰化,进而抑制肝癌细胞PD-L1的表达。5.SIRT7缺失导致的肝癌细胞免疫逃逸依赖MEF2D-PD-L1通路。6.抑制SIRT7联合PD-1单抗显着抑制肝癌的进展。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肝癌细胞中MEF2D可以促进PD-L1的表达,并进一步抑制CD8+T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当IFNG刺激肝癌细胞时,p300促进MEF2D乙酰化过程,进而促进MEF2D与CD274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并上调PD-L1表达。当没有IFNG刺激肝癌细胞时,SIRT7抑制MEF2D乙酰化和PD-L1的表达。由于SIRT7显着促进肝癌细胞自身增殖。因此,相比单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我们提出干预SIRT7联合PD-1/PD-L1单抗可能是更为有效的肝癌治疗策略。

尹春来[9](2019)在《HCC通过外泌体诱导T细胞耗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肝脏承担代谢、解毒功能,在机体的循环系统内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其结构及功能的特殊性,使得肝脏成为机体最早、最常接触病原体等异源物质的器官。正常生理状态下,肝脏可选择性忽略上述异源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稳态。但是,当肝脏长期处于高载量的病菌毒素及自身抗原的微环境中时,会打乱肝脏的免疫稳态,形成长期的炎症微环境,造成肝损伤。长期的肝脏损伤一方面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坏死,另一方面这种变化作用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将增强免疫耐受,导致机体无法识别、杀伤变异的细胞,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发展为肝癌。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T细胞在病变过程中对于清除病原体及微生物而言至关重要。当T细胞被激活后,通过CTL机制直接杀伤感染细胞或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有效清除异物;但是,如果T细胞长期暴露于慢性感染或炎症环境中,其抗原载量超负荷,则无法有效行使功能。多种因素可以造成T细胞功能耗竭,包括抗免疫抑制因子、免疫负调细胞以及免疫抑制微环境。由于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T细胞耗竭机制的探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肝癌中T细胞的耗竭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作为肿瘤相关基质细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早期炎症时期,可通过分泌IL-12及IL-1β等相关炎性分子促进NK细胞及T细胞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抵抗肿瘤发展;在癌症晚期阶段,巨噬细胞又可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TGF-β、IL-6等抑制性因子,促血管生成,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最终诱导肿瘤增殖及转移。但是,在肝癌发展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极化表型是如何转化的,又是如何作用于其它细胞如T细胞而影响肝脏免疫微环境的,这些问题尚未完全阐述。外泌体是细胞外纳米级的囊泡状物质,可由正常细胞、癌变细胞,实质细胞、免疫细胞等分泌,可作为细胞间传递物质的重要介质。研究表明,肿瘤来源的外泌体能通过重塑肿瘤的微环境影响肿瘤的进程。但是,肝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是否对微环境中主要成员-巨噬细胞及T细胞功能产生影响尚不清楚。我们推测肝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重塑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并进一步影响效应细胞的功能,促进肿瘤的发展。该研究旨在明确肝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是如何调控巨噬细胞及T细胞的功能,并进一步深入揭示外泌体中何种成分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发现肝癌发生发展的新的免疫学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腹腔注射DEN/CCl4的方式,建立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通过对健康小鼠及肝癌小鼠的体重、肝重、免疫细胞数量的检测,判断小鼠发生肝癌的情况。2.分离提取小鼠肝脏的免疫细胞,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健康小鼠与肝癌小鼠肝脏中各免疫细胞亚群细胞比例,包括T细胞、NK细胞、NKT细胞、巨噬细胞及MDSC细胞比例的差异。检测T细胞、NK细胞及NK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Tim-3、TIGIT、CTLA4、PD-1、LAG-3、BTLA4)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功能性分子(IL-2、TNF-α IFN-γ、NKG2D、FasL)的表达水平。3.分离提取小鼠肝脏肝实质细胞,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健康小鼠与肝癌小鼠肝脏实质细胞的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4.分选小鼠脾脏naive T细胞,体外使用DEN/CCl4诱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变化。5.使用梯度离心法提取肝癌细胞系培养上清、小鼠血清及人外周血血清中的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Western blot及动态光散射法对外泌体的形态、标志及粒径大小和分布情况进行检测。6.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确定巨噬细胞对外泌体的摄取能力。7.Western blot及定量PCR检测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的炎性因子表达。8.通过MTT增殖实验及Transwell技术检测外泌体“教育”后巨噬细胞的上清对Hepal-6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9.通过Transwell技术及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上清对脾脏单个核细胞的趋化作用。10.使用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PCR、ELISA及免疫荧光技术对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的极化标志CD206、CCL17、CCL22、ARG-1及ROS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11.采用Western blot及FACS检测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STAT3及STAT1,确定巨噬细胞的极化情况。1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分子(CD169)及抑制性受体的配体(MHC-II、PD-L1、CD80),确定巨噬细胞的功能。13.采用磁珠分选法分选健康小鼠肝脏及脾脏T细胞,与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共孵育,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及细胞因子的分泌。14.提取小鼠骨髓细胞,使用M-CSF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BMDM),使用流式细胞术对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进行鉴定。15.使用氯磷酸二钠脂质体清除巨噬细胞并转输经外泌体“教育”后BMDM,检测转输后5天的小鼠肝脏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的表达、细胞因子的分泌、细胞增殖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进一步确定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16.利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体系干预肝癌细胞内miR-146a-5p、SALL4的表达,利用定量PCR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及细胞培养上清外泌体内微小RNA的含量。17.利用尾静脉高压注射技术对小鼠肝脏细胞SALL4的表达进行干预,并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方式验证沉默效果。通过定量PCR检测技术对健康小鼠、肝癌小鼠、阻断肝细胞内SALL4的肝癌小鼠肝细胞内恶性增殖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确定SALL4分子在肝癌中的作用。使用H&E染色方法对肝癌小鼠的肝脏损伤情况进行检测。18.使用ChIP实验方法对SALL4与miR-146a-5p启动子区域的结合进行检测。19.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SALL4对miR-146a-5p转录活性的调控。研究结果:1.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建立健康小鼠经腹腔注射DEN 3次、CCl4 12次诱发小鼠肝脏癌症。通过对小鼠体重、肝重检测发现,肝癌小鼠体重明显降低,并随肝癌进程的加重肝脏肿大,肝细胞表面免疫相关分子表达异常,肝脏中各免疫细胞比例发生改变,提示肝脏免疫微环境发生紊乱。2.肝癌组织中T细胞功能耗竭对肝脏T细胞、NK细胞、NK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及其分泌细胞因子检测发现,T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异常高表达,细胞功能性分子明显下调,T细胞处于明显的功能耗竭状态;NKT细胞的表面抑制性受体表达上调,但细胞的功能仍较强,表现为细胞因子分泌增多;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变化不明显,并且细胞功能也较强。这些现象提示,肝癌状态下,主要是肝脏T细胞发生耗竭。我们通过体外诱导实验发现,DEN/CCl4对T细胞的耗竭表型并无直接影响,推测可能是肝癌细胞形成的微环境对T细胞的耗竭产生影响。3.巨噬细胞可摄取肝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梯度离心法提取肝癌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检测发现外泌体的膜结构良好,并为CD63及CD81阳性,粒径为30-150 nm之间,分散度良好。使用DID进行标记,并与标记Hochest的巨噬细胞共孵育,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共孵育15分钟后,外泌体已附着在巨噬细胞表面;孵育30分钟后,外泌体可被巨噬细胞摄取,进入细胞中。4.肝癌细胞外泌体促进巨噬细胞活化,加速肿瘤的增殖及迁移肝癌细胞外泌体孵育巨噬细胞24 h后,诱导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炎性因子,包括TNF-α及IL-1β。为探究孵育后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我们收取肝癌细胞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24 h内分泌的上清,并将上清与完全培养基以1:1的比例孵育肝癌细胞,在24、48、72 h时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我们发现,经肝癌细胞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上清均能刺激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因此,肝癌细胞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分泌的上清对肝癌的发展有促进作用。5.肝癌细胞外泌体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肝癌细胞外泌体孵育巨噬细胞后,可使巨噬细胞极化表型发生该变。来自肝癌细胞培养上清的外泌体或是肝癌小鼠血清中的外泌体均可使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使细胞表面CD206分子表达上调,趋化Th2型细胞相关的趋化因子CCL17、CCL22表达增多;细胞可产生更多的精氨酸酶(ARG-1),促进细胞的分裂。同时,细胞杀伤功能降低,表现为细胞的ROS合成减少。细胞向M1型极化的STAT1信号通路受到抑制,向M2型极化的STAT3通路活化,说明肝癌细胞外泌体可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干预细胞表面分子、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谱,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6.肝癌细胞外泌体“教育”巨噬细胞呈现免疫抑制功能肝癌细胞外泌体“教育”巨噬细胞后,不仅可重塑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还可影响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检测发现,肝癌细胞外泌体孵育后的巨噬细胞表面与抑制性功能相关的CD169分子表达上调,细胞呈现抑制功能;同时,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的配体MHC-II、PD-L1、CD80等表达升高。该结果说明,巨噬细胞被肝癌细胞外泌体孵育后呈现免疫抑制功能,在自身细胞抗肿瘤功能降低的同时还可通过细胞表面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功能。7.肝癌细胞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抑制T细胞功能我们通过体外实验证实,肝癌细胞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可抑制T细胞的功能,使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TIGIT、PD-1、CTLA4表达上调,细胞分泌IL-2、IFN-γ、TNF-α细胞因子的能力降低,共孵育后的T细胞呈现细胞耗竭状态。体内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我们将肝癌细胞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转输到已清除巨噬细胞的小鼠体内,检测肝脏T细胞的功能。结果显示,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TIGIT、Tim-3表达上调,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TNF-α的能力降低;同时,我们将T细胞分选后发现,经与肝癌细胞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孵育后,T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对肝癌细胞的杀伤能力也明显减弱。说明经肝癌细胞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在体内外均可抑制T细胞的功能,使T细胞呈现耗竭状态。8.肝癌细胞外泌体中miR-146a-5p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对肝癌细胞外泌体中的成分检测发现,外泌体中的miR-146a-5p异常高表达,当阻断巨噬细胞中的miR-146a-5p后,其向M2型极化的能力减弱。对肝癌细胞Hepal-6过表达或是沉默miR-146a-5p后,其外泌体中miR-146a-5p的含量也相应增加或是降低,并且使用其外泌体孵育巨噬细胞后,细胞的极化方向也相应的改变,即过表达miR-146a-5p的外泌体使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能力增强,沉默miR-146a-5p的外泌体使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能力减弱,类似的现象在人人的细胞系中也得到验证。说明肝癌外泌体中miR-146a-5p可使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9.SALL4 调控 miR-146a-5p 的表达在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中,转录因子SALL4异常高表达,伴随肝脏中M2型巨噬细胞数目较多;并且,高表达SALL4的小鼠血清外泌体中miR-146a-5p含量较高,可使被孵育的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当阻断肝癌细胞Hepal-6细胞中的SALL4后,细胞中miR-146a-5p下降明显,其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能力明显减弱。ChIP实验证实,SALL4可与miR-146a-5p的启动子区域结合。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发现,SALL4可影响miR-146a-5p的转录活性。这些发现说明,转录因子SALL4可直接调控细胞中miR-146a-5p的转录活性进而调控细胞中miR-146a-5p的表达,以及外泌体中miR-146a-5p的含量,而外泌体则进一步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调控肿瘤进程。10.阻断SALL4能够减缓肿瘤进程我们在诱导小鼠肝癌的同时阻断肝细胞内SALL4表达,我们发现肝脏内T细胞的耗竭明显减弱,表现为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表达降低,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增强。同时,阻断肝细胞内SALL4后,肝细胞的恶性增殖能力减弱,肝脏的肿瘤直径缩小,H&E结果也显示肝脏的肿瘤恶性程度降低。说明阻断肝细胞内的SALL4后可减缓肿瘤的发展。结论:我们通过小鼠肝癌模型发现,在肝癌发生过程中肝脏T细胞耗竭,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增多。进一步研究发现,肝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活化巨噬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同时,肝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活化巨噬细胞内STAT3信号通路,抑制STAT1及C/EBPβ的水平,使细胞向M2型极化;并且,肝癌细胞外泌体“教育”后的巨噬细胞能够使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TIGIT、TIM-3、PD-1、CTLA4)上调,细胞因子(IL-2、TNF-α、FN-γ)分泌能力降低,T细胞表现为耗竭状态。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外泌体中miR-146a-5p介导的。肝癌细胞中过表达miR-146a-5p可加剧外泌体对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影响,而阻断miR-146a-5p可使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减弱。研究证明,肝癌细胞中高表达的SALL4可直接调控miR-146a-5p的转录表达,进而促进外泌体对巨噬细胞的作用,重塑肿瘤微环境,加速肿瘤进程。

李文芳[10](2019)在《基于衍生基质/复合支架的肿瘤模型构建和黄芪多糖抗乳腺癌活性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植物多糖因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及多环节的特点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较活跃。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因可通过直接的杀伤肿瘤细胞或增强机体免疫活性途径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药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离不开肿瘤模型,其中三维体外组织工程肿瘤培养系统因能更好模拟体内肿瘤微环境,逐渐成为研究肿瘤生物学及预测新型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构建组织工程肿瘤基本因素之一,支架的选择尤为重要。脱细胞支架因可较好保留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生理生化及机械性能,已被广泛用于肿瘤模型的构建。本研究制备一种新型的脱细胞猪肺衍生支架并进一步构建3D肿瘤模型,从体外2D、3D培养和小鼠皮下种植瘤等多种肿瘤模型综合考察了 APS的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同时,利用网络拓扑的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枢纽基因并实验验证APS体内抗乳腺癌的其它可能机制,以便为APS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实验及理论依据。多糖的结构及组成与其生物活性有直接关系,本研究选用美国泛华医药的同一批次AP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光谱、IR光谱、NMR及HPLC等多种方法,结果表明APS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吸收峰,组成单元主要为α-型吡喃型糖苷键。APS不含核酸和蛋白质,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SEM发现APS为球形或类球形颗粒无规则地堆积在一起,多数颗粒为纳米尺度,这与其后续激活巨噬细胞并进一步发挥抗癌活性有直接的关系。以上结果表明APS纯度较高,性状良好,适合后续实验研究。多糖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直接的杀伤作用和通过提高机体免疫间接抗肿瘤两个方面。本研究首先选用传统的2D肿瘤培养模型,最初确定APS体外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4T1)无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后,从其提高机体免疫发挥抗肿瘤活性出发,体外考察APS介导巨噬细胞上清(Conditioned medium,CM)对MCF-7和4T1细胞的抑制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APS介导CM可显着抑制MCF-7和4T1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APS与巨噬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并进一步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分泌有关。APS介导CM抗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4T1的活性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G1和G2期)和促进细胞凋亡实现。CM可通过调节线粒体凋亡途径进而促进MCF-7和4T1细胞的凋亡。基于3D培养模型较传统2D培养更能模拟体内肿瘤生长微环境且提高药物筛选效率和准确性,本研究进一步评估CM对3D培养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本章首先制备脱细胞处理后的猪肺衍生支架并进一步构建体外3D乳腺癌模型,考察MCF-7在脱细胞猪肺支架上的多种细胞行为及乳腺癌特定蛋白的表达。脱细胞猪肺衍生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MCF-7细胞可在脱细胞猪肺支架不断生长增殖形成肿瘤球。相比2D培养,3D脱细胞猪肺基质培养环境可显着提高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具体表现为降低的细胞生长速率和提高的乳腺癌特定蛋白的表达。此外,3D脱细胞猪肺衍生支架显着促进肿瘤细胞的局部缺氧环境。基于此,利用脱细胞猪肺衍生支架构建的肿瘤模型对于进一步研究CM对3D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提供了更可靠的平台。CM给药可显着降低细胞活率,减小MCF-7所发展成的肿瘤球尺寸。CM可通过调节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促进3D培养MCF-7细胞的凋亡。为了评估本研究所制备新型脱细胞猪肺支架与目前常用的天然及合成材料所构建肿瘤模型的差异,本研究制备壳聚糖/明胶(Chitosan/Gelatin,Chi/Gel)及左旋聚乳酸(Poly(L-lactide),PLLA)支架,并进一步比较了 MCF-7细胞体外在2D培养及三种支架上的细胞行为、乳腺癌蛋白表达、药物敏感性及4T1细胞在2D和3D支架上的体内致瘤性及血管形成情况。结果表明3D培养显着降低了 MCF-7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及促进乳腺癌恶性程度。MCF-7细胞在2D和3D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形态具有明显差异,MCF-7细胞在三种支架均形成“葡萄串”样式堆叠的肿瘤球。PLLA支架因表面最为粗糙且孔径最小,MCF-7细胞体外在PLLA支架生长增殖最快。相反地,将接种4T1细胞的三种支架植入BALB/c小鼠皮下4周后,PLLA支架因在体内降解成乳酸引发炎症,其在体内肿瘤的发展及血管生成方面效果最差。MCF-7细胞在脱细胞猪肺衍生支架上体外生长增殖优于其在Chi/Gel支架上的,而4T1细胞在脱细胞猪肺衍生支架上体内肿瘤的发展优于其在PLLA支架上的。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制备的脱细胞猪肺衍生支架较之天然和合成材料支架在体外体内肿瘤发展方面呈现出一定优势,适合用于肿瘤生物学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十分复杂,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相比较体外仅从APS激活巨噬细胞后发挥抗乳腺癌细胞活性,本研究经BALB/c小鼠皮下接种4T1细胞肿瘤造模成功后,从对小鼠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评估APS体内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连续腹腔注射APS两周后,APS(200 mg/kg)、5-FU(20 mg/kg)及联合给药组(APS+5-FU)虽然均可显着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但对免疫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明显不同。APS可显着提高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对破坏的胸腺组织及脾脏组织结构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相反地,5-FU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明显下降,且对胸腺和脾脏结构的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同时,APS能够显着提高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另外,APS能够提高小鼠外周血中IL-2、TNF-α和IFN-γ的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APS可能通过修复免疫器官、调控细胞免疫应答和提高细胞因子水平而发挥抗肿瘤作用。APS联合5-FU可提高抗肿瘤效果,缓解5-FU对免疫体统的损伤,适合作为化疗的免疫辅助药物。本研究进一步基于网络拓扑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APS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其它可能机制。本研究从EMBL-EBI数据库中下载7组乳腺癌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通过分析筛选出201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DEG),调节一致的有189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73个,下调基因116个。基因本体功能注释(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染色体分离、细胞分化等生物过程。考虑到本研究前面所发现的APS介导CM抑制体外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特别对涉及细胞周期、增殖和凋亡等生物过程条目所在DEGs构建蛋白交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并对网络各个节点进行度值分析筛选枢纽基因。结果表明EGFR和ANXA1基因为枢纽基因及共同基因,文献检索结果也表明这两个基因在多数癌症中异常表达。本研究免疫组化实验结果发现APS对EGFR和ANXA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反调节作用,揭示这可能是APS体内抑制乳腺癌生长其它可能的机制之一。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3D脱细胞猪肺衍生支架并证明其在组织工程肿瘤模型应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体外2D、3D培养、动物体内种植瘤等多种肿瘤模型表明APS体内主要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抗乳腺癌活性,而且其可有效提高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体外则是激活巨噬细胞后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及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PS可下调EGFR和上调ANXA1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APS体内抗乳腺癌的另一机制。本研究可为临床使用APS及其协助化疗药物发挥抗乳腺癌活性提供更多实验及理论依据。

二、铜绿引起小鼠肝癌细胞H_(22)核酸变化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绿引起小鼠肝癌细胞H_(22)核酸变化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谷氨酰胺修饰壳聚糖纳米粒增强化疗药物与天然药物协同靶向治疗肝癌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谷氨酰胺修饰壳聚糖(CS-g-Gln)的合成
        2.2 羧甲基壳聚糖/盐酸阿霉素接枝物(CS-g-Dox)的合成
        2.3 纳米粒的制备
        2.4 纳米粒表征分析
        2.5 纳米粒的载药率和包封率的测定
        2.6 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研究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谷氨酰胺修饰的壳聚糖(CS-g-Gln)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2 谷氨酰胺修饰的壳聚糖(CS-g-Gln)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3 纳米粒粒径、Zeta-电位、载药率和包封率
        3.4 纳米粒的原子力显微镜照片
        3.5 纳米粒载药率及包封率测定结果
        3.6 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研究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纳米粒体外抑制肝癌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的培养
        2.2 细胞摄取实验
        2.3 细胞定位实验
        2.4 细胞活力和体外协同效应测定
        2.5 细胞周期实验
        2.6 线粒体靶向性实验
        2.7 凋亡相关mRNA表达的检测
        2.8 Western blot检测
        2.9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Gln修饰的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结果
        3.2 纳米粒的细胞定位
        3.3 Gln修饰的纳米粒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3.4 Gln修饰的纳米粒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
        3.5 Gln修饰的纳米粒的线粒体靶向性
        3.6 Bcl-2 家族mRNA及蛋白表达的检测
        3.7 细胞色素C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检测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谷氨酰胺修饰的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疗效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肿瘤小鼠的造模
        2.2 Gln修饰的纳米粒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2.3 体内抗肿瘤实验分组及给药
        2.4 肿瘤组织的病理学观察
        2.5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Gln修饰的纳米粒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
        3.2 荷瘤小鼠给药后的体重变化、肿瘤体积变化和重量
        3.3 肿瘤组织切片的HE染色结果
        3.4 肿瘤组织的免疫荧光及TUNEL染色结果
    4 本章小结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Glypican-3特异性靶向的多功能脂质体提高肝细胞癌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及抑制转移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一、肝细胞癌诊疗现状
        1. HCC诊断
        1.1 影像学检查
        1.2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1.3 活检检查
        2. HCC治疗
        2.1 手术治疗
        2.2 肿瘤消融
        2.3 肝动脉治疗
        2.4 系统性治疗
        2.5 免疫治疗
        2.6 光热治疗
        3. HCC转移
    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1. 脂质纳米载体
        2. 聚合物纳米载体
        3. 无机纳米载体
        4. 仿生纳米载体
    三、特异性靶向策略
        1. HCC靶向策略现状
        1.1 主动靶向策略
        1.2 物理化学靶向策略
        2. HCC特异性靶向受体-Glypican-3
    四、课题设计
第一部分 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用于HCC早期诊断和化学-光热联合治疗的研究
    第一章 GPC3特异性靶向肽选择及靶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实验细胞和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GPC3在实验细胞的表达验证
        2. GPC3靶向肽的优选
        3. GPC3靶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三、实验结果
        1. GPC3在实验细胞的表达
        2. GPC3靶向肽的优选
        3. GPC3靶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SF和IR780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二、实验方法
        1. SF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 IR780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三、实验结果
        1. SF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2. IR780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制剂制备及处方优化
        2. GSI-Lip的理化性质评价
        3. GSI-Lip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4. GSI-Lip的体外释放能力考察
        5. GSI-Lip的体外靶向能力评价
        6. GSI-Lip的入胞途径考察
        7. GSI-Lip的体内组织分布及靶向能力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制剂制备及处方优化
        2. GSI-Lip的理化性质评价
        3. GSI-Lip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4. GSI-Lip的体外释放能力考察
        5. GSI-Lip的体外靶向能力评价
        6. GSI-Lip的入胞途径考察
        7. GSI-Lip的体内组织分布及靶向能力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GPC3特异性靶向载IR780多功能脂质体早期诊断能力考察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GSI-Lip的体内诊断特异性评价
        2. GSI-Lip的早期诊断能力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GSI-Lip的体内诊断特异性评价
        2. GSI-Lip的早期诊断能力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GPC3特异性靶向共载SF和IR780多功能脂质体抗肿瘤效果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GSI-Lip体内精准抗肿瘤效果评价
        2. GSI-Lip体内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效果评价
        3. 初步安全性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GSI-Lip体内精准抗肿瘤效果评价结果
        2. GSI-Lip体内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3. GSI-Lip初步安全性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一部分 小结
第二部分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消除原发肿瘤细胞和associated-CTC增强HCC转移抑制及治疗效果的研究
    第六章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SF和DT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2. 功能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3. GV-Lipo/SF/DT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评价
        4. GV-Lipo/SF/DT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5. GV-Lipo/SF/DT的体外释放能力考察
        6. GV-Lipo/SF/DT的体外靶向能力评价
        7. GV-Lipo/SF/DT的体内组织分布及靶向能力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SF和DT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2. 功能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3. GV-Lipo/SF/DT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评价
        4. GV-Lipo/SF/DT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5. GV-Lipo/SF/DT的体外释放能力考察
        6. GV-Lipo/SF/DT的体外靶向能力评价
        7. GV-Lipo/SF/DT的体内组织分布及靶向能力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抑制associated-CTC能力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体外识别和捕获CTC能力考察
        2. 体外解离CTC细胞簇能力考察
        3. 体内解离CTC细胞簇能力考察
        4. 对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评价
        5. 抑制中性粒细胞-CTC细胞簇的形成能力评价
        6. 体内消除CTC能力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体外识别和捕获CTC能力考察
        2. 体外解离CTC细胞簇能力结果
        3. 体内解离CTC细胞簇能力结果
        4. 对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评价
        5. 阻止中性粒细胞-CTC细胞簇的形成能力评价
        6. 体内消除CTC能力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抗肿瘤效果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细胞与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2. 细胞周期抑制评价
        3. 体外肿瘤深层渗透能力评价
        4. GV-Lipo/SF/DT在移植瘤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5. GV-Lipo/SF/DT在原位HCC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6. 初步安全性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2. 细胞周期抑制评价
        3. 体外肿瘤深层渗透能力评价
        4. GV-Lipo/SF/DT在移植HCC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5. GV-Lipo/SF/DT在原位HCC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6. 初步安全性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九章 多点共打击SF和DT共载多功能脂质体抑制复发及转移能力评价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试剂
        2. 实验仪器
        3. 实验动物
        二、实验方法
        1. GV-Lipo/SF/DT抑制肿瘤复发能力评价
        2. GV-Lipo/SF/DT抑制转移能力评价
        三、实验结果
        1. GV-Lipo/SF/DT抑制肿瘤复发能力评价结果
        2. GV-Lipo/SF/DT抑制转移能力评价结果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全文总结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仿生金属有机框架介导的肿瘤联合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肿瘤微环境
    1.3 癌症新兴的治疗方法
        1.3.1 光动力学疗法(PDT)
        1.3.2 光热疗法(PTT)
        1.3.3 芬顿疗法
        1.3.4 饥饿疗法
        1.3.5 免疫疗法
    1.4 联合疗法治疗肿瘤
    1.5 纳米材料
        1.5.1 纳米材料简介
        1.5.2 金属有机框架PPy@MIL-100(PM)
    1.6 热休克反应
    1.7 膜包被技术
        1.7.1 膜包被技术的兴起
        1.7.2 肿瘤细胞膜
        1.7.3 红细胞膜
        1.7.4 血小板膜
        1.7.5 巨噬细胞膜
    1.8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PCMM的合成与表征
    2.1 概述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PM(PPy@MIL-100)纳米颗粒的制备
        2.3.2 CTD标准曲线的绘制
        2.3.3 PCM(PPy-CTD@MIL-100)的合成及CTD载药量的测定
        2.3.4 提取巨噬细胞膜
        2.3.5 PCMM(PPy-CTD@MIL-100@MPCM)的合成
        2.3.6 PCMM的表征
        2.3.7 PCMM在体外光热性能的测定
        2.3.8 CTD体外药物释放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PM的制备及表征
        2.4.2 PCMM的合成及表征
        2.4.3 PCMM的体外光热性能评价
        2.4.4 CTD载药量以及体外药物释放行为
    2.5 本章小结
3 PCMM介导的光热效应对自身芬顿反应的放大效果
    3.1 概述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TMB与过氧化物的显色反应
        3.3.2 PCM参与芬顿反应的有效部分
        3.3.3 PCM不同温度下降低GSH的能力
        3.3.4 PCM生成ROS的类型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TMB与过氧化物的显色反应
        3.4.2 PCM参与芬顿反应的有效部分
        3.4.3 PCM不同温度下降低GSH的能力
        3.4.4 PCM生成ROS的类型
    3.5 本章小结
4 PCMM的体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4.1 概述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溶血实验
        4.3.2 细胞培养
        4.3.3 PCMM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4.3.4 细胞摄取实验
        4.3.5 ROS的生成与测定
        4.3.6 体外细胞毒性和联合疗法
        4.3.7 探究PCMM对热休克反应(HSR)的抑制作用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PCMM纳米颗粒的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
        4.4.2 体外细胞摄取研究
        4.4.3 ROS的生成与测定
        4.4.4 PTT体外治疗效果及联合治疗效果评价
        4.4.5 PCMM对热休克反应抑制作用的探讨
    4.5 本章小结
5 PCMM的体内抗肿瘤效果评价
    5.1 概述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3.1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5.3.2 体内药物分布
        5.3.3 体内联合治疗的抗肿瘤评价
        5.3.4 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测
        5.3.5 组织病理学检测
        5.3.6 肿瘤切片免疫荧光实验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PCMM纳米粒在体内的药物分布
        5.4.2 PCMM纳米粒在体内安全性评价
        5.4.3 体内联合治疗抗肿瘤效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藏药甘青虎耳草黄酮的提取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虎耳草属药用植物研究现状
        1.1.1 虎耳草属药材中活性物质的分离及成分分析
        1.1.2 虎耳草属常用藏药的临床应用
        1.3.2.1 治疗中耳炎
        1.1.2.2 治疗牙患
        1.1.2.3 治疗慢性气管炎
        1.1.2.4 治疗前列腺增生
        1.1.2.5 治疗荨麻疹
        1.1.3 虎耳草属常用藏药的药理作用
        1.1.3.1 抗炎症作用
        1.1.3.2 抑菌作用
        1.1.3.3 治疗增生类疾病
        1.1.3.4 保肝护肝功能
        1.1.3.5 抗肿瘤作用
        1.1.4 虎耳草属常用藏药研究展望
    1.2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1.2.1 中药治疗肿瘤的机理
        1.2.1.1 对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毒理作用
        1.2.1.2 对恶性肿瘤细胞程序调亡的作用
        1.2.1.3 对肿瘤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1.2.1.4 对恶性肿瘤细胞原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调控
        1.2.1.5 对恶性肿瘤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
        1.2.1.6 对恶性肿瘤的抑制和抗转移作用
        1.2.1.7 对恶性肿瘤的反突变作用
        1.2.1.8 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1.2.1.9 对肿瘤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
        1.2.2 中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研究
        1.2.2.1 活血化瘀药物的实验研究
        1.2.2.2 扶正固本药物的实验研究
        1.2.2.3 清热解毒药物的实验研究
        1.2.2.4 单复方和验方的实验研究
        1.2.2.5 中药预防肝癌的实验研究
        1.2.3 中西医结合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1.2.3.1 外科手术结合中医中药治疗
        1.2.3.2 化疗配合中医中药治疗
        1.2.3.3 放疗配合中医中药治疗
        1.2.3.4 中药介入疗法治疗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青虎耳草总黄酮的提取与纯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
        2.1.4 甘青虎耳草总黄酮的提取
        2.1.4.1 甘青虎耳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流程
        2.1.4.2 黄酮含量的测定
        2.1.4.3 甘青虎耳草总黄酮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2.1.4.4 甘青虎耳草总黄酮提取的正交试验
        2.1.5 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的提取
        2.1.6 黄酮纯度的计算
        2.1.7 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的纯化
        2.1.7.1 树脂的预处理
        2.1.7.2 树脂的筛选
        2.1.7.3 静态吸附平衡时间考察
        2.1.7.4 静态解吸平衡时间的考察
        2.1.7.5 静态吸附上样液浓度的考察
        2.1.7.6 静态吸附洗脱液浓度的考察
        2.1.7.7 静态吸附上样液pH的考察
        2.1.7.8 NKA-Ⅱ大孔吸附树脂动态洗脱曲线的考察
        2.1.7.9 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纯化效果的考察
    2.2 结果
        2.2.1 芦丁标准曲线的建立
        2.2.2 料液比对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2.3 乙醇浓度对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2.4 乙醇浸提次数对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2.5 乙醇浸提时间对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2.6 提取温度对对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2.7 正交试验对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2.2.8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验证结果
        2.2.9 树脂筛选的结果
        2.2.10 NKA-Ⅱ大孔树脂对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静态吸附平衡时间
        2.2.11 NKA-Ⅱ大孔树脂对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静态解吸平衡时间
        2.2.12 上样液浓度对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静态吸附的影响
        2.2.13 洗脱剂浓度对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静态解吸的影响
        2.2.14 上样液PH对甘青虎耳草黄酮静态吸附的影响
        2.2.15 NKA-Ⅱ大孔树脂对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的动态洗脱曲线
        2.2.16 NKA-Ⅱ大孔树脂对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的纯化效果
    2.3 讨论
第三章 甘青虎耳草黄酮体外抑瘤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相关试剂的配制
        3.1.4 主要仪器
        3.1.5 不同浓度甘青虎耳草黄酮的制备
        3.1.6 H22细胞的培养
        3.1.7 胎盼蓝染色检测甘青虎耳草黄酮对H22细胞的致死率
        3.1.8 MTT比色分析法检测甘青虎耳草黄酮对H22细胞的抑制率
        3.1.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H22细胞的观察
        3.1.10 H22细胞的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3.1.11 H22细胞凋亡率的检测
        3.1.12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H22细胞生长的影响
        3.2.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甘青虎耳草黄酮对H22细胞的影响
        3.2.3 H22细胞的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3.2.4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H2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甘青虎耳草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细胞株
        4.1.2 动物
        4.1.3 甘青虎耳草黄酮的制备
        4.1.4 试剂
        4.1.5 仪器
        4.1.6 甘青虎耳草黄酮急性毒性试验
        4.1.7 小鼠H22肝癌细胞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4.1.8 动物的分组与处理
        4.1.9 小鼠抑瘤率和脏器指数的测定
        4.1.10 生命体征观察
        4.1.11 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的测定
        4.1.12 小鼠肝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4.1.13 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测定
        4.1.14 小鼠肝癌的病理学检测
        4.1.15 生存时间观察
        4.1.16 统计学处理
    4.2 结果
        4.2.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4.2.2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小鼠H22肝瘤的抑瘤效果
        4.2.3 一般状况观察
        4.2.4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小鼠肝癌诊断指示酶的影响
        4.2.5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4.2.6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小鼠肝组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2.7 小鼠生存率分析
        4.2.8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和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影响
        4.2.9 甘青虎耳草总黄酮对H22肝癌小鼠肝组织形态的影响
    4.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导师简介

(5)基于磷酰胆碱的载药体系的构建及肿瘤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载药系统
        1.1.1 肿瘤的临床治疗现状
        1.1.2 纳米载药系统用于肿瘤靶向治疗
        1.1.3 纳米载体特性影响体内行为
    1.2 磷酰胆碱
        1.2.1 磷酰胆碱基聚合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1.2.2 磷酰胆碱基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1.3 支化聚合物作为纳米载体
        1.3.1 星形聚合物
        1.3.2 超支化和树枝状聚合物
        1.3.3 接枝、刷状和梳状聚合物
        1.3.4 聚合物交联网络
    1.4 外泌体应用于药物投递
        1.4.1 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
        1.4.2 外泌体的分离方法
        1.4.3 外泌体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
    1.5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纳米载药体系
        1.5.1 弱酸响应
        1.5.2 酶响应
        1.5.3 还原响应
        1.5.4 乏氧响应
    1.6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第二章 含磷酰胆碱星形支化共聚物纳米胶束体内长循环及肿瘤靶向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3 sCPM的制备
        2.2.4 sCPM的表征
        2.2.5 sCPM的蛋白吸附测定
        2.2.6 sCPM的细胞毒性
        2.2.7 sCPM的肿瘤细胞摄取
        2.2.8 sCPM的载药及药物释放
        2.2.9 sCPM体内循环时间的测定
        2.2.10 sCPM的体内分布及肿瘤靶向
        2.2.11 D-sCPM的肿瘤治疗效果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sCPM的表征
        2.3.2 sCPM的稳定性
        2.3.3 sCPM的抗蛋白吸附性能
        2.3.4 sCPM的细胞毒性
        2.3.5 sCPM的肿瘤细胞摄取
        2.3.6 sCPM的载药及其药物释放
        2.3.7 sCPM的体内血液循环时间
        2.3.8 sCPM的体内分布及肿瘤靶向
        2.3.9 D-sCPM的肿瘤抑制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肿瘤微环境响应性单抗纳米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肿瘤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3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制备
        3.2.4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表征
        3.2.5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降解释放
        3.2.6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体外肿瘤细胞抑制
        3.2.7 巨噬细胞对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摄取
        3.2.8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血液循环时间
        3.2.9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体内分布
        3.2.10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脏器毒性
        3.2.11 透射电镜观察肿瘤血管形态
        3.2.12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体内抑制肿瘤研究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制备及表征
        3.3.2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降解释放
        3.3.3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体外肿瘤细胞抑制
        3.3.4 西妥昔单抗体纳米微囊的巨噬细胞摄取性能
        3.3.5 西妥昔单抗体纳米微囊的体内循环时间
        3.3.6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体内分布
        3.3.7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体内毒性
        3.3.8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自增强EPR效应
        3.3.9 西妥昔单抗纳米微囊的肿瘤治疗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H响应法分离TfR+外泌体及其肿瘤靶向药物投递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3 全铁转铁蛋白修饰SPMNs
        4.2.4 SMNC-EXOs的制备
        4.2.5 M-EXOs的制备
        4.2.6 M-EXOs的表征
        4.2.7 M-EXOs的细胞毒性
        4.2.8 M-EXOs的血液相容性
        4.2.9 M-EXOs的肿瘤细胞摄取
        4.2.10 M-EXOs的载药和药物释放
        4.2.11 D-M-EXOs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
        4.2.12 D-M-EXOs的体内分布及其肿瘤靶向
        4.2.13 D-M-EXOs的体内肿瘤抑制效果
        4.2.14 D-M-EXOs的脏器毒性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M-EXOs的制备及表征
        4.3.2 pH响应性分离机制
        4.3.3 M-EXOs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4.3.4 M-EXOs的肿瘤细胞摄取
        4.3.5 M-EXOs的载药及药物释放
        4.3.6 D-M-EXOs的肿瘤细胞抑制效果
        4.3.7 D-M-EXOs的体内分布及肿瘤靶向
        4.3.8 D-M-EXOs的体内抑制肿瘤效果
        4.3.9 D-M-EXOs的脏器毒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语/符号说明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肿瘤细胞来源微颗粒的软硬度调控纳米药物递送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肿瘤干细胞
        1.2.1 肿瘤干细胞的概念
        1.2.2 肿瘤干细胞的耐药机制
        1.2.3 肿瘤干细胞生存调控机制
    1.3 纳米载药系统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3.1 纳米载药系统的特性
        1.3.2 纳米载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3.3 纳米载药系统在肿瘤干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1.3.4 纳米载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面临的挑战
    1.4 理想的用于肿瘤细胞治疗的纳米载药系统的特点
        1.4.1 稳定性的调变
        1.4.2 表面修饰调变
        1.4.3 粒径调变
        1.4.4 软硬度调变
    1.5 胞外囊泡载药系统及应用
        1.5.1 胞外囊泡的概念
        1.5.2 EVs调节肿瘤细胞间的通讯及肿瘤发展
        1.5.3 EVs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5.4 EVs作为靶向传递系统的应用
    1.6 本文研究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1.6.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肿瘤干细胞来源载药微颗粒药效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
        2.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复苏、传代与冻存
        2.3.2 TRCs筛选及培养
        2.3.3 TRCs来源载药MPs的制备
        2.3.4 载药MPs的鉴定
        2.3.5 MPs载药量检测
        2.3.6 载药MPs的表征
        2.3.7 载药MPs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释放
        2.3.8 载药MPs体内抑制肿瘤效果
        2.3.9 载药MPs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2.4 结果与讨论
        2.4.1 3D-MPs的表征
        2.4.2 DOX@3D-MPs的稳定性研究
        2.4.3 3D-MPs的药物负载
        2.4.4 DOX@3D-MPs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药物释放
        2.4.5 Drug@3D-MPs体内抗肿瘤效果
        2.4.6 DOX@3D-MPs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肿瘤干细胞来源载药微颗粒的体内过程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正常细胞、肿瘤细胞和TRCs培养
        3.3.2 DOX@3D-MPs的制备
        3.3.3 DOX@3D-MPs在荷瘤小鼠肿瘤内的蓄积
        3.3.4 DOX@3D-MPs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3.3.5 DOX@3D-MPs体内肿瘤深部穿透行为
        3.3.6 小鼠背部皮窗模型研究DOX@3D-MPs体内肿瘤深部穿透行为
        3.3.7 斑马鱼模型研究DOX@3D-MPs体内肿瘤深部穿透行为
        3.3.8 DOX@3D-MPs体外肿瘤深部穿透行为
        3.3.9 普通肿瘤细胞对DOX@3D-MPs的体外摄取及其毒性研究
        3.3.10 TRCs对 DOX@3D-MPs的体外摄取及其毒性研究
        3.3.11 DOX@3D-MPs胞内过程研究
        3.3.12 DOX@3D-MPs体外对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研究
        3.3.13 DOX@3D-MPs在体内的细胞摄取研究
        3.3.14 DOX@3D-MPs体内对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研究
        3.3.15 DOX@3D-MPs在体内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及侧群细胞内的蓄积
        3.3.16 DOX@3D-MPs在体内对H22 小鼠皮下瘤模型中TRCs的杀伤
        3.3.17 DOX@3D-MPs在体内对B16-F10 肺转移黑色素瘤中TRCs的杀伤
    3.4 结果与讨论
        3.4.1 DOX@3D-MPs在荷瘤小鼠的肿瘤蓄积
        3.4.2 DOX@3D-MPs体内肿瘤深部穿透行为
        3.4.3 小鼠背部皮窗模型研究DOX@3D-MPs体内肿瘤深部穿透行为
        3.4.4 斑马鱼模型研究DOX@3D-MPs体内肿瘤深部穿透行为
        3.4.5 3D肿瘤球研究DOX@3D-MPs在肿瘤深部穿透行为
        3.4.6 肿瘤细胞对DOX@3D-MPs的体外摄取及其毒性研究
        3.4.7 DOX@3D-MPs胞内过程研究
        3.4.8 DOX@3D-MPs在体内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及侧群细胞内的蓄积
        3.4.9 DOX@3D-MPs在体内对TRCs的杀伤
        3.4.10 DOX@3D-MPs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
    3.5 本章小结
4 软硬度对肿瘤干细胞来源载药微颗粒体内过程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
        4.2.2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肿瘤细胞和TRCs培养
        4.3.2 3D-MPs制备
        4.3.3 2D-MPs和3D-MPs软硬度分析
        4.3.4 2D-MPs和3D-MPs在不同渗透压下的变形性
        4.3.5 2D-MPs和3D-MPs软硬度的改变
        4.3.6 软硬度对MPs肿瘤蓄积的影响
        4.3.7 软硬度对MPs体内肿瘤深部穿透行为的影响
        4.3.8 软硬度对MPs在体内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及侧群细胞内蓄积的影响
        4.3.9 软硬度对MPs在3D肿瘤球深部穿透的影响
        4.3.10 细胞对不同软硬度MPs的摄取
    4.4 结果与讨论
        4.4.1 2D-MPs和3D-MPs软硬度及变形性分析
        4.4.2 软硬度对MPs在肿瘤组织蓄积的影响
        4.4.3 软硬度对MPs肿瘤组织深部穿透的影响
        4.4.4 软硬度对MPs在体内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及侧群细胞内蓄积的影响
        4.4.5 TRCs对不同软硬度MPs的摄取
        4.4.6 巨噬细胞对不同软硬度MPs的摄取
    4.5 本章小结
5 调控肿瘤干细胞来源载药微颗粒软硬度的分子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
        5.2.2 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肿瘤细胞和TRCs培养
        5.3.2 MPs和载药MPs制备
        5.3.3 2D-MPs和3D-MPs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5.3.4 Western blot检测cytospin-A的表达
        5.3.5 RNA干扰
        5.3.6 Cytospin-A si RNA转染后MPs的软硬度分析
        5.3.7 Cytospin-A对 MPs肿瘤蓄积的影响
        5.3.8 Cytospin-A对载阿霉素MPs肿瘤组织分布的影响
        5.3.9 Cytospin-A对 MPs及载阿霉素MPs体内肿瘤深部穿透行为的影响
        5.3.10 Cytospin-A对MPs及载阿霉素MPs在体内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及侧群细胞蓄积的影响
        5.3.11 Cytospin-A对载药MPs体内抑制肿瘤效果的研究
    5.4 结果与讨论
        5.4.1 2D-MPs和3D-MPs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5.4.2 Western blot检测cytospin-A的表达
        5.4.3 Cytospin-A si RNA转染后对2D-MPs软硬度的影响
        5.4.4 Cytospin-A对 MPs及其负载药物在肿瘤部位蓄积的影响
        5.4.5 Cytospin-A对 MPs及其负载药物在肿瘤部位肿瘤深部穿透的影响
        5.4.6 Cytospin-A对MPs及其负载DOX在体内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及侧群细胞内蓄积的影响
        5.4.7 Cytospin-A对载药MPs体内抗肿瘤效果的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果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有机-无机杂化仿生纳米药物的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肿瘤治疗现状
    1.2 抗肿瘤纳米药物现状
    1.3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的组成及制备
        1.3.1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的组成
        1.3.2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的制备
    1.4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的功能
        1.4.1 有机纳米材料功能
        1.4.2 无机纳米材料功能
        1.4.3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的协同功能
    1.5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用于肿瘤诊断及治疗
        1.5.1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用于光热-化疗协同治疗
        1.5.2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用于光动力-免疫治疗协同治疗
        1.5.3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用于肿瘤诊疗一体化治疗
    1.6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本文研究意义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肿瘤细胞膜包裹载阿霉素金纳米笼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试剂和仪器
        2.2.1 试剂及材料
        2.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金纳米笼的制备
        2.3.2 H22小鼠肝癌细胞膜的提取
        2.3.3 H22肿瘤细胞膜包裹载阿霉素金纳米笼的制备
        2.3.4 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2.3.5 粒径、Zeta电位和电镜表征
        2.3.6 光热转换及光热稳定性测定
        2.3.7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
        2.3.8 Western blotting实验测定
        2.3.9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2.3.10 药物体外释放及光控释药行为研究
        2.3.11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制备金纳米笼
        2.4.2 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结果
        2.4.3 CAuNCs和 DOX@CAuNCs的表征
        2.4.4 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
        2.4.5 DOX@CAuNCs的光热转换效率和光热稳定性
        2.4.6 DOX@CAuNCs光控释药行为
    2.5 本章小结
3 肿瘤细胞膜包裹载阿霉素金纳米笼抗肿瘤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试剂和仪器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蛋白吸附实验
        3.3.2 细胞培养
        3.3.3 细胞摄取实验
        3.3.4 H22肿瘤细胞内吞方式研究
        3.3.5 光热-化疗协同对H22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3.3.6 光控细胞内药物释放研究
        3.3.7 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因子表达
        3.3.8 H22荷瘤小鼠组织分布研究
        3.3.9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3.3.10 DOX@CAuNCs在小鼠肿瘤部位的滞留实验
        3.3.11 H22荷瘤小鼠肿瘤热成像实验
        3.3.12 H22荷瘤小鼠光声成像实验
        3.3.13 激光诱导荷瘤小鼠肿瘤部位药物释放实验
        3.3.14 H22荷瘤小鼠抗肿瘤及生存期实验
        3.3.15 小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实验
        3.3.16 小鼠体内炎症分析
        3.3.17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巨噬细胞RAW264.7对DOX@CAuNCs的吞噬作用
        3.4.2 DOX@CAuNCs在 SD大鼠体内长循环
        3.4.3 H22 肿瘤细胞对DOX@CAuNCs的靶向摄取
        3.4.4 DOX@CAuNCs的内吞方式
        3.4.5 DOX@CAuNCs在 H22 荷瘤小鼠的组织分布
        3.4.6 光热-化疗协同杀伤肿瘤细胞
        3.4.7 DOX@CAuNCs细胞内光控释药
        3.4.8 激光照射下DOX在H22荷瘤小鼠内的释放
        3.4.9 H22荷瘤小鼠激光照射下肿瘤部位温度变化
        3.4.10 荷瘤小鼠瘤内光声成像
        3.4.11 DOX@CAuNCs在 H22 荷瘤小鼠肿瘤滞留
        3.4.12 DOX@CAuNCs对 H22 荷瘤小鼠光热-化疗协同治疗
        3.4.13 DOX@CAuNCs的初步安全性评价结果
        3.4.14 CAuNCs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3.4.15 CAuNCs对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纳米金属有机框架仿生过氧化氢酶的制备与表征
    4.1 引言
    4.2 试剂和仪器
        4.2.1 试剂
        4.2.2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5,10,15,20-(四羧基甲酯苯基)卟啉的合成
        4.3.2 5,10,15,20-(四羧基甲酯苯基)锰卟啉的合成
        4.3.3 5,10,15,20-(四羧基苯基)锰卟啉和5,10,15,20-(四羧基苯基)卟啉的合成
        4.3.4 NMOF和 NMn-MOF制备
        4.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3.6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4.3.7 水合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
        4.3.8 X射线衍射分析
        4.3.9 热重分析
        4.3.10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4.3.11 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分析
        4.3.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3.13 循环伏安法分析
        4.3.14 快速动力学停流与光谱分析
        4.3.15 催化H_2O_2产生氧气测定
        4.3.16 H_2O_2经NMn-MOF催化后浓度检测
        4.3.17 NMn-MOF溶液超声后ROS检测
        4.3.18 GSH吸附实验
        4.3.19 体外磁共振成像实验
        4.3.20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n-TCPP和 TCPP的合成
        4.4.2 NMn-MOF粒径及形貌
        4.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
        4.4.4 XRD检测结果
        4.4.5 NMn-MOF热重分析结果
        4.4.6 NMn-MOF的孔隙及比表面积分析结果
        4.4.7 NMn-MOF的 XPS分析结果
        4.4.8 循环伏安法分析结果
        4.4.9 停流光谱分析结果
        4.4.10 NMn-MOF催化H_2O_2 产生氧气结果
        4.4.11 H_2O_2经NMn-MOF催化后浓度变化
        4.4.12 NMn-MOF溶液超声后ROS产生
        4.4.13 NMn-MOF对 GSH吸附作用
        4.4.14 体外核磁成像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纳米金属有机框架仿生过氧化氢酶声动力抗肿瘤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试剂和仪器
        5.2.1 试剂
        5.2.2 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肿瘤细胞的培养
        5.3.2 体外安全性实验
        5.3.3 4T1肿瘤细胞的摄取
        5.3.4 NMn-MOF的细胞内吞途径
        5.3.5 肿瘤细胞内GSH检测
        5.3.6 声动力治疗中细胞内ROS检测
        5.3.7 声动力治疗对肿瘤细胞杀伤
        5.3.8 H22荷瘤小鼠组织分布
        5.3.9 声动力治疗对H22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
        5.3.10 声动力治疗对4T1荷瘤小鼠抗肿瘤及抑制转移作用
        5.3.11 H22荷瘤小鼠磁共振成像
        5.3.12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体外生物安全性评价
        5.4.2 肿瘤细胞对NMn-MOF的摄取作用
        5.4.3 肿瘤细胞对NMn-MOF的摄取途径
        5.4.4 NMn-MOF降低肿瘤细胞内GSH
        5.4.5 超声下细胞内ROS的产生
        5.4.6 声动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5.4.7 NMn-MOF在 H22 荷瘤小鼠中的组织分布
        5.4.8 声动力治疗对H22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
        5.4.9 声动力治疗对4T1荷瘤小鼠抗肿瘤和抑制肺转移作用
        5.4.10 磁共振成像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D在肝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肝癌细胞MEF2D通过抑制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促进肿瘤生长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3.1 细胞培养与基因敲除单克隆细胞系制备
        2.2.3.2 免疫组化技术分析临床肝癌标本
        2.2.3.3 肝癌组织制备单细胞和流式分析
        2.2.3.4 构建T细胞耗竭的同源野生型小鼠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
        2.2.3.5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干扰MEF2D表达可显着抑制肝癌细胞原位移植瘤在同源野生型小鼠体内的生长
        2.3.2 临床肝癌样本中的肿瘤细胞MEF2D表达与T细胞瘤内浸润负相关,与CD8~+T细胞耗竭正相关
        2.3.3 敲除MEF2D抑制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过程依赖CD8~+T细胞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MEF2D激活PD-L1 基因转录促进肝癌免疫逃逸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3.1 q RT-PCR实验
        3.2.3.2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re-ChIP)实验
        3.2.3.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3.2.3.4 Western blot实验
        3.2.3.5 PD-1蛋白与细胞结合实验
        3.2.3.6 基于肝癌细胞和T细胞共培养体系下的杀伤实验
        3.2.3.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验(Annexin V-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
    3.3 结果
        3.3.1 敲除MEF2D抑制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
        3.3.2 MEF2D直接结合CD274基因启动子并激活其转录
        3.3.3 MEF2D参与IFNG诱导肝癌细胞PD-L1表达的过程
        3.3.4 肝癌细胞MEF2D通过PD-L1抑制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IFNG刺激条件下p300通过促进MEF2D乙酰化上调PD-L1表达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3.1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实验
        4.2.3.2 His或GST标签pull-down实验
    4.3 结果
        4.3.1 肝癌细胞p300缺失抑制IFNG诱导的MEF2D乙酰化和PD-L1表达
        4.3.2 p300结合MEF2D并促进其及CD274基因启动子组蛋白乙酰化
        4.3.3 p300通过MEF2D的多赖氨酸位点促进其乙酰化及PD-L1表达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SIRT7通过抑制MEF2D乙酰化和PD-L1表达影响肝癌免疫逃逸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试剂
        5.2.2 主要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2.3.1 共培养体系中T细胞胞内细胞因子流式检测
        5.2.3.2 共培养体系中T细胞胞外分泌细胞因子ELISA检测
    5.3 结果
        5.3.1 SIRT7 直接结合MEF2D并抑制其乙酰化
        5.3.2 IFNG缺乏条件下,SIRT7 通过MEF2D抑制肝癌细胞PD-L1表达
        5.3.3 SIRT7 缺失的肝癌细胞通过MEF2D-PD-L1通路抑制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敲除SIRT7联合PD-1单抗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主要试剂
        6.2.2 主要仪器
        6.2.3 实验方法
        6.2.3.1 构建用PD-1单抗治疗的同源野生型小鼠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
    6.3 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HCC通过外泌体诱导T细胞耗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第一部分 外泌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1 外泌体对肿瘤发展的直接作用
        1.1 外泌体促进肿瘤发生及增殖
        1.2 外泌体促进肿瘤的干性形成
        1.3 外泌体促进肿瘤的迁移
        1.4 外泌体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
    2 外泌体能够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
        2.1 外泌体能够直接影响T细胞
        2.2 外泌体通过Treg细胞抑制T细胞功能
        2.3 外泌体通过髓样抑制性细胞抑制T细胞功能
        2.4 外泌体与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免疫逃逸
        2.5 外泌体调控B细胞的功能
        2.6 外泌体可调控巨噬细胞功能
        2.7 外泌体可调控树突状细胞功能
    3 外泌体介导的肿瘤耐药
        3.1 外泌体的耐药机制
        3.2 靶向耐药的治疗策略
    4 外泌体的诊疗价值和应用前景
        4.1 外泌体作为临床诊断手段
        4.2 外泌体作为肿瘤治疗疫苗
        4.4 外泌体包裹药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CC通过外泌体诱导T细胞耗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实验材料
        2.2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2.3 主要实验仪器
        2.4 主要实验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原发性肝癌小鼠模型的建立
        3.2 肝癌小鼠体重及肝脏免疫细胞数目变化
        3.3 肝癌小鼠肝脏中免疫细胞变化
        3.4 肝癌小鼠肝细胞免疫调节相关分子分析
        3.5 肝癌小鼠肝脏中免疫细胞功能检测
        3.6 肝癌小鼠肝脏中T细胞耗竭与免疫抑制微环境相关
        3.7 免疫微环境中外泌体的作用
        3.8 HCC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
        3.9 HCC外泌体抑制巨噬细胞抗肿瘤功能
        3.10 HCC外泌体“教育”的巨噬细胞抑制T细胞功能
        3.11 HCC外泌体中富含miR-146a-5p
        3.12 miR-146a-5p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
        3.13 HCC外泌体中miR-146a-5p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
        3.14 肝癌细胞转录因子SALL4调控miR-146a-5p表达
        3.15 阻断SALL4可有效逆转肝癌中免疫系统的耗竭状态并抑制肿瘤发展
    4 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创新点及意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外文论文
中文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10)基于衍生基质/复合支架的肿瘤模型构建和黄芪多糖抗乳腺癌活性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录 英文缩略词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多糖抗肿瘤研究进展
        1.2.1 多糖结构与抗肿瘤的关系
        1.2.2 多糖抗肿瘤机制
    1.3 APS的生物活性研究
        1.3.1 APS的结构及组成
        1.3.2 APS的抗肿瘤活性
        1.3.3 APS的其他活性
    1.4 肿瘤模型
        1.4.1 肿瘤模型种类
        1.4.2 3D培养及其优势
        1.4.3 3D肿瘤模型分类
    1.5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功能富集及关键基因分析
        1.5.1 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数据库
        1.5.2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1.5.3 功能富集分析
        1.5.4 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关键基因分析
    1.6 本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思路
2 APS的结构和组分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3 APS理化性质及结构分析
        2.3.1 多糖含量的测定
        2.3.2 糖醛酸含量测定
        2.3.3 UV分析
        2.3.4 FTIR分析
        2.3.5 NMR分析
        2.3.6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2.3.7 HPLC分析
        2.3.8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APS的多糖和糖醛酸含量
        2.4.2 APS的纯度
        2.4.3 APS的结构特征
        2.4.4 APS的糖苷键构型
        2.4.5 APS的微观结构及元素组成
        2.4.6 APS的单糖组成
    2.5 小结
3 APS介导巨噬细胞激活及其体外抗乳腺癌活性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试剂配制
        3.3.2 巨噬细胞和乳腺癌细胞的培养
        3.3.3 APS对乳腺癌细胞株的作用
        3.3.4 APS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
        3.3.5 CM对乳腺癌细胞毒作用的评价
        3.3.6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APS对MCF-7和4T1无细胞毒性
        3.4.2 APS介导巨噬细胞激活
        3.4.3 CM抑制MCF-7和4T1细胞的增殖
        3.4.4 CM诱导细胞周期阻滞
        3.4.5 CM促进细胞凋亡
        3.4.6 CM通过线粒体通路介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3.5 本章小结
4 体外3D肿瘤模型的构建及CM对3D培养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试剂配制
        4.3.2 脱细胞猪肺支架制备及脱细胞效率
        4.3.3 脱细胞猪肺支架的物理性能检测
        4.3.4 脱细胞猪肺支架的生物相容性
        4.3.5 乳腺癌特定标志物的表达
        4.3.6 CM对3D肿瘤细胞毒性作用的评估
        4.3.7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脱细胞效率
        4.4.2 交联前后脱细胞猪肺支架的物理性能
        4.4.3 脱细胞猪肺衍生支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4.4.4 3D脱细胞猪肺培养上调MCF-7乳腺癌特定蛋白的表达
        4.4.5 CM抑制3D环境中MCF-7细胞的生长
        4.4.6 CM促进3D培养MCF-7细胞的凋亡
        4.4.7 CM上调Bax/Bcl-2比例
    4.5 本章小结
5 三种不同来源支架构建的肿瘤模型的评估及比较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药品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动物
    5.3 实验方法
        5.3.1 试剂配制
        5.3.2 三种材料的制备及微观形貌
        5.3.3 细胞活性分析
        5.3.4 乳腺癌特定标志物蛋白表达
        5.3.5 体内局部组织反应
        5.3.6 2D及3D培养的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检测
        5.3.7 统计学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三种支架的微观结构及元素组成
        5.4.2 三种支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5.4.3 3D培养提高乳腺癌特定蛋白表达
        5.4.4 4T1细胞在3D支架不同的生长模式
        5.4.5 3D培养促进小鼠体内致瘤性和血管形成
        5.4.6 3D培养降低MCF-7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5.5 本章小结
6 APS体内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
    6.1 引言
    6.2 实验试剂和设备
        6.2.1 实验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实验动物
    6.3 实验方法
        6.3.1 试剂配制
        6.3.2 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6.3.3 小鼠分组及给药
        6.3.4 体重及脏器指数测定
        6.3.5 小鼠肿瘤及免疫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6.3.6 小鼠巨噬细胞中性红吞噬实验
        6.3.7 小鼠淋巴细胞的制备及增殖
        6.3.8 APS对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6.3.9 肿瘤组织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6.3.10 数据统计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APS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
        6.4.2 APS提高小鼠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
        6.4.3 APS对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6.4.4 APS改善小鼠胸腺和脾脏组织结构
        6.4.5 APS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6.4.6 APS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
        6.4.7 APS提高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
        6.4.8 APS对肿瘤组织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APS体内抗乳腺癌作用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和设备
        7.2.1 药品与试剂
        7.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7.2.3 实验动物
    7.3 研究方法
        7.3.1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7.3.2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
        7.3.3 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7.3.4 关键基因的筛选
        7.3.5 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7.3.6 小鼠给药
        7.3.7 免疫组化分析
        7.3.8 统计分析
    7.4 研究结果与讨论
        7.4.1 识别差异基因
        7.4.2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7.4.3 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通路
        7.4.4 特定BP差异基因的PPI网络
        7.4.5 特定BP-PPI共同表达基因
        7.4.6 APS对肿瘤组织中EGFR和ANXA1蛋白表达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铜绿引起小鼠肝癌细胞H_(22)核酸变化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谷氨酰胺修饰壳聚糖纳米粒增强化疗药物与天然药物协同靶向治疗肝癌的作用研究[D]. 张海昀.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Glypican-3特异性靶向的多功能脂质体提高肝细胞癌早期诊断、联合治疗及抑制转移效果的研究[D]. 牟伟伟. 山东大学, 2021(11)
  • [3]仿生金属有机框架介导的肿瘤联合治疗的研究[D]. 程笑.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藏药甘青虎耳草黄酮的提取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 崔玮.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5]基于磷酰胆碱的载药体系的构建及肿瘤治疗研究[D]. 龙丽霞. 天津大学, 2020(01)
  • [6]肿瘤细胞来源微颗粒的软硬度调控纳米药物递送效率[D]. 梁清乐.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7]有机-无机杂化仿生纳米药物的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 徐清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D在肝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D]. 向俊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9]HCC通过外泌体诱导T细胞耗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尹春来.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基于衍生基质/复合支架的肿瘤模型构建和黄芪多糖抗乳腺癌活性及机制研究[D]. 李文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翼缘菌诱导的小鼠肝癌细胞H_(22)核酸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